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改进的方向。如何设计和打造一座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建筑?8.这些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总结的技巧和方法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保障电能的安全输送,就必须确保组成输电线路的各个部分都能够正常的运行。高压试验是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维护的重要环节,更是整个电网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若要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进行高压试验。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然后对电力设备高压试验进行了分类,接着研究了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在进行高压试验时需注意的事项,希望能为电力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类别和试验方法。
一说到“电”,人们除了会联想到“清洁”﹑“方便”等词汇外,还会想到“危险”。的确,电力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潜在安全风险。虽然大多数时候用电都十分安全,但是高压电流可迅速致命这一点还是让很多人谈“电”色变。每一年都会有一些因电力设备故障而引发的触电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电力设备故障的几率,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加强了对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工作。
高压试验是检测电力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的一种有效手段,高压试验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发电机﹑gis﹑电力变压器﹑高压交联动力电缆和电压电流互感器等等,几乎囊括了电力系统中的所有电力设备。
由于当前我国很多电力设备事故是由绝缘故障所引起的,因此绝缘故障检测便是当前我国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重心。可以说,只要涉及到电力设备的检测,就必然会进行绝缘测试,尤其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绝缘检测是法定检测环节。
2.1高压电气设备的出厂检测。
高压电气设备制造厂必须对本企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原材料等进行检测,只有合格的原料才能上生产线,未经检测的产品不得出厂,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因为不合格产品导致人身财产损害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这里要注意的是产品合格的标准可以遵循企业内部规定,但是该规定不得低于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2设备检修后的绝缘测试。
电力设备和其他设备一样,也会老化,需要定时检修,然而在修理之后,电力设备的修理部位可能会和原标准有所出入,为了确保设备在检修后或大修后能够正常使用,必须对其进行绝缘测试,尽量使修理后的部分达到原质量标准,以降低事故风险。
2.3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进行的预防性试验。
这种预防性试验往往会定期进行,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重点设备的耐压试验。因为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被试品的等效电容往往很大,常规耐压设备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以最好具体分析电力设备的运行特点,参照具体的线路情况,找出最佳测试方式。
当前我国绝缘检测的方法有两种:在线检测、离线试验。由于离线试验只要在停电情况下即可进行,而在线检测需要对系统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当前我国的电力设备绝缘检测大多是离线检测。
以上是我国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一些基本情况。
根据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根本目的不同,可以将试验的类型分为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系统中进行的交接试验以及预防性试验几种,然而在电力设备绝缘故障检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和耐压特性试验两种。
3.1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
在设备绝缘故障检测过程中,绝缘特性试验是整体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诊断检测电气设备绝缘缺陷或故障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系统中所采用的电力设备也逐渐向高电压化和结构多样化方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确保电力设备的绝缘特性试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必须在原有试验的基础上增加绝缘测量指标,提高测量过程的简单性和迅速性,以此来对设备运行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一旦发展缺陷,便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与检修,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电力设备的耐压特性试验。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系统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的绝缘结构是不容忽视的,同时要注重结构中任何一个部位的绝缘效果,因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部位的绝缘性能被破坏都会大大降低设备的绝缘性能。对电力设备进行耐压试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设备耐受的电压水平,同时,在试验的结果中,也可以对该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由于耐压特性试验本身具有破坏性,因此,对于一些缺少条件或不具备关键设备的电力系统,要慎重选择绝缘耐压试验的开展工作,从而避免由于试验开展而给设备造成的影响。
4.1关于工频交流试验的系统。
对于工频交流高电压的试验方法的实现是经过电源的控制器、调压器与保护球隙等来实现的,在整个的体系当中,调节工频试验电压的大小和控制电压的改变速度是调压器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4.2关于直流耐压的问题是和交流耐压等同的问题。
低频交流耐压试验的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顾及到一些电容量比较大的试样品,在工频试验的时候,需要的试验变压器的容量就相对比较大,使得试验设备的负担加重,所以在现场试验非常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容性电流是与试验电压的频率成正比,就提出了采用0.1hz的超低频试验的设备。所以0.1hz超低频试验设备的容量就仅仅是工频时的五十分之一。
4.3关于直流耐压的试验系统。
一般来讲,通过工频高压的整流从而实现直流高压发生器的最先作用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检测设施时的耐压力,但因为在实践时体积较大、稳定性较差,所以现在就是被工频倍压整流高压发生器给取代了。而目前最新型的工频倍压整流高压发生器的线路具有简单、荷载能力强的优点,所以在设备的耐压试验当中被广泛使用。
在进行高压试验时需注意的具体事项如表1所示。
高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高压试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1拟定好试验方案1严格依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4相关设备的金属外壳要接地,尽可能缩短高压试验的引线,增大其截面面积。
6低一级的试验人员完成接线之后,试验负责人要对接线进行检查,确保无误。
综述,电力设备的高压试验是一项极度危险又极度重要的工作,它涉及的范围很广。那么就必须建立一套非常有效的规范用来保证这些试验的正常实施,那试验人员就必须充分了解试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点,注意根据一些相关规程来进行操作。在高压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不仅对变压器的合格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还为变压器的其他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王云龙.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方法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2]杨雅文.电力设备高压试验方法及其安全措施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2.
[3]李长进.浅究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与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1).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二
摘要:在多年的机床设备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设备的液压零部件被划伤,卡死,过滤网被高压油穿透,发生空穴等现象,影响了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机床设备液压系统各部件的损坏,不单纯是疲劳损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液压系统没有维护保养造成的非自然损坏,但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结果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本文探讨了机床设备液压系统如何维护保养。
关键词:机床设备;液压系统;维护保养。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液压系统在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机床中,进给、抓起、夹紧以及更换刀具,在20世纪60-70年代,液压技术在机床上大显身手。液压系统是一些机床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备中液压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机床就不能正常工作,势必影响加工进度、零件质量及工人自身安全。在机床设备中液压系统直接影响故障率高低,而工作介质选用不当和管理不善且造成的液压系统故障重要因素。
对于现代化机械加工企业来说,影响其能否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就是机床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良好,其中液压系统的运转情况可以作为其技术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对于液压系统而言维护和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液压系统来说符合技术要求液压油的使用是液压系统能够良好运行的前提条件。在液压系统的全部故障中约有75%是由液压油的污染物引起的,而在液压油引起的故障中约有90%是杂质造成的。杂质对液压系统十分有害,它能加剧元件磨损、泄漏增加、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甚至导致元件损坏和系统失灵。按时正确的保养维护是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所在。那么对于机械加工当中液压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液压油的合理选择。
整个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传递,冷却作用,润滑及密封作用都靠液压油来完成,有很多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和耐久性的下降都是因为最初液压油选择不当造成的。所以我们在使用液压系统前应根据设备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在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使用其他液压油代替时,应尽可量的保持二者的类型相同粘度相近,同时还要考虑工作温度范围、凝固点、抗泡沫性、抗乳化性也要相同,如果不能确定可以询问厂家合理安排替代品。对于不同品种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是绝对不能混用的,否则会因为液压油之间化学成分的不同而使得液压油全部变质,同时让使用性能也发生了变化。
二、防止各种杂质污染液压系统。
由于液压系统内有很多精密的原件,所以液压系统的生命根本就是。
系统内要保持清洁。若是有杂质污染了液压系统,那么对它的安全运行是十分有危害的。这些杂质主要包括液压油自身氧化变质的析出物,混入液压油当中的水分和空气,液压元件工作时生成的污染物,液压系统管道当中的残留污染物等等。为了防止这些杂质对液压系统的污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1、为了消除残留物污染,我们必须在液压系统组装的前后对各个零部件要进行仔细的清洗。在液压油加注的过程中,加油的工具必须清洁可靠,绝对不能为了提高加油的速度而放弃加油的c7的过滤器,加油的人员也要使用干净清洁的劳保着装,防止纤维等杂质掉入油中。
2、为了避免生成污染物的污染,对液压油的温度我们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为50℃-70℃,用扩大油箱容积、油冷机等方法对液压油箱进行降温处理,必要时可以加装工业空调进行冷却降温。在拆卸液压油箱、滤芯和油管等部件时,必须要先彻底清洗后才能进行操作,如果需要使用擦拭材料和工具时,要选择不带纤维的材料进行擦拭,工具以表面附着橡胶的专用工具为宜。
3、为了减少外来的污染,我们可以从设备运转的环境上去着手,控制工作现场的粉尘,加装空气滤清器除通气孔外全部密封,维修拆卸零部件时在无尘的环境中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清洗用油要使用与原系统所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油温在45-80℃之间最佳,大流量的清洗以达到带走系统中杂质的目的。对于液压系统的清洗要反复三次以上,清洗完成后在油温尚热的情况下将油全部放出系统。所有步骤完成之后重新加注新油。
4、为了清除系统产生的杂质,我们可以在吸油口、压力管路、伺服阀的进油口等处设置滤油器,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外循环过滤系统,从而使系统的污染物控制等级得到提高。对各个过滤装置要定期检查清洗,发现有破裂情况及时更换。
三、防止水、空气影响液压系统。
产生噪音,这种情况如果发生的频繁剧烈时会使液压系统工作不稳定,从而降低工作的效率。为了防止空气影响液压系统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班工作前将设备空运转一定时间利用排气装置排除液压系统中的空气。
2、液压油泵的吸油管前加过滤器不仅做到密封良好还要做到不能漏出油面。
3、液压油泵的驱动装置采用双唇正品油封以保证其封气的功能良好。
4、油箱中吸油管与回油管尽量远一点,并用隔板隔开。加强泵轴封、管接头、阀门可移动部分等处的密封。
液压油当中如果含有过量的水分不但会使液压油乳化变质,还会腐蚀液压元件,加速设备的磨损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为了防止水对液压系统危害我们除了在维修过程中就加以注意外,还要注意对液压油储油桶的维护,对液压系统中设有水冷却器的,要保证水冷却器的良好密封性,防止水分渗漏到油中。对于含水量大的液压油利用油箱底边斜度和水比油重的特性,定期利用放油阀在开车前进行排水排污,但要注意油箱液位的高度。
四、作业当中的注意事项。
了然于胸。
五、定期保养维护的注意事项。
目前很多液压系统都设有智能装置,该装置可提示系统存在何种隐患,但由于其监测范围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把这个智能装置的检测结果和液压系统的定期维护保养结合起来。对于保养过程中要根据液压系统的环境和特点选择粘稠度合适的液压油,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液压油的抗氧化性和抗乳化性。对于所有油品,要及时进行取样化验,不合格的液压油绝对不能入库使用。对于各种液压系统的元件还有液压油要根据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进行维护和更换。对于每个阶段的维护保养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250小时维护保养时,检查各个滤清器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更换。
(2)500小时定期维护保养时对各个滤芯要进行更换。
(3)1000小时定期维护保养时除了上述工作还要对液压油进行更换。
(4)7000-10000小时的定期维护保养时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工作10000小时后必须进行大修,否则液压泵还有马达很可能会因为失修而造成重大的生产事故。
随着经济和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机床设备当中大量液压系统被不断地引入使用,这种状况就决定了其工作状态的多样性愈来愈复杂,在生产实践当中应该积极研究运用多种现代化技术对液压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和诊断,随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发展高智能化,高精度化的液压系统必定将在机械加工生产当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袁承训主编《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2]陈海魁主编《机械基础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07。
[3]刘涛严莹《液压油污染在线监测研究》硅谷2008。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三
介绍了变压器有载调压系统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变压器有载调压技术的新进展,同时对三种典型的调压技术的动作原理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在我国,变压器有载调压技术广泛用于配电系统,在发电厂的升压变压器中也有应用。其基本原理是从变压器某一侧的线圈中引出若干分接头,通过有载分接开关,在不切断负荷电流的情况下,由一分接头切换到另一分接头,以变换有效匝数,达到调节电压的目的。传统的有载调压变压器,采用机械式调压分接开关,存在许多问题,如产生电弧,动作速度慢,维护不便,故障率高等。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机械式调压分接开关,对改善调压开关的特性,提高变压器有载调压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采用机械式有载分接开关,其动作原理如图1所示(以双过渡电阻为例)。
图1中,在选择好分接头后,转换开关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切换。机械式开关的动作(包括其驱动齿轮)容易导致操作性事故,降低了变压器的可靠性。机械开关在动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电弧,使开关的触点逐渐烧蚀,在操作一定次数后,必须更换触头,而且电弧的产生会导致变压器油质下降,造成变压器绕组的绝缘水平下降,导致匝间短路或相间短路。据统计,1990年全国110~500kv变压器事故中,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的事故和故障分别占变压器各种总故障的18%和12.5%,500kv变压器的57次故障中有载分接开关故障约占25%,事故和故障率高,而且有上升的趋势。由于机械式开关的动作时间长,一般为5s,因此,传统有载调压变压器只用于稳态的电压调节。
针对传统有载调压变压器机械式开关存在的问题,各国研制出多种新型有载调压装置。按照其调压分接头的组成,新型有载调压变压器分为机械式改进型,辅助线圈型和电力电子开关型三类。
2.1机械式改进型。
机械式改进型有载调压变压器是在传统型的基础上加一电子开关电路变换而成。其分接开关只需1个过渡电阻和少量的晶闸管,通过电子开关电路和机械开关的配合,限制其操作过程中产生电弧。
对反接的晶闸管接在机械开关的两端,1和4、2和3分别是2对机械开关的触头。以a—b电流从2—3支路流过,需要断开该开关支路为例:当断开2—3支路时,触头上的电压触发了晶闸管5或6,二极管d2提供门极电流,二级管d1用于防止反向门极电压,电流立即从1—4支路流过。由于电流过零时,晶闸管关断,持续的电流不超过05个周期,同时,不会产生电弧。合上开关支路时,由于1—4支路是先合上的,晶闸管支路分得了一部分电流,2—3支路上的电弧被限制。这种调压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时间控制回路;晶闸管触发靠机械开关的操作完成;晶闸管的额定容量要求不高;晶闸管的失控不会损坏分接头和变压器。缺点是速度慢。
2.2辅助线。
通过控制晶闸管s1的导通角,可叠加一可调电压到t1上。三相变压器t1和另一升压变压器t2相连,t2的一侧与t1的第三绕组通过1对反接的晶闸管开关s1相连。若晶闸管s1的触发无延时,即在过零时触发,电压则同相位地加到负荷上;若晶闸管s1的触发有延时,短路开关s2用来防止升压变压器t2开路。
之后,加拿大的krishnamurthy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辅助电压,以保证叠加的电压和原电压同相位。
与此同时,siemens—allis公司的harlow等提出了另一种基于辅助线圈的有载调压变压器,以实现无弧操作。它主要包括1个可调0.625%额定电压的辅助线圈。将该耦合线圈接入,可调压0.625%,如图5示。图6是其具体的实现电路。
正常工作时(如图6所示),负荷电流通过s开关和b开关流过。以升高电压为例,它的动作过程是:(1)a接下触点,scr1未导通,因而无电弧;(2)导通scr1,此时有环流;(3)开断s,此时scr2仍保持导通状态;(4)开断scr2,电流被迫从a、scr1支路流过;(5)b接下触点,scr2未导通,因而无电弧;(6)导通scr2;(7)合开关s,无电弧,因scr2处于导通状态。降压过程与此类似。整个过程均不产生电弧。
arrillage及其改进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全由晶闸管实现;缺点是产生谐波,谐波的含量与晶闸管的触发角有关,以副方三次谐波为例,电流可达2.5%,电压可达4%。
siemens—allis公司的方法可以实现无弧操作,但过程复杂,可靠性差。由于各开关按无弧标准设计,当scr的触发脉冲发生故障时,开关将被烧毁。
2.3电力电子开关型。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晶闸管的容量及性能有了提高,使采用微处理器直接控制晶闸管电力电子开关的切换成为可能,无需利用机械开关辅助。通过选择适当触发时间,尽量减少晶闸管消耗的功率。目前,此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图7为其原理框图。
通过测量模块得到副方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功角:选择在电压电流瞬时值同号时,切换晶闸管,升高电压;或在电压电流瞬时值异号时,降低电压,以减少晶闸管环流。微处理器的引入,使调压变压器可根据系统电压的实际情况作故障处理,如微处理器检测到负荷电流突变,或者其他系统故障,选择限制晶闸管动作或将其闭锁。缺点是:雷电冲击对晶闸管的影响很大,极有可能损坏晶闸管;晶闸管本身的故障可能导致短路,以至更多的晶闸管故障。
2.4三类新型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比较。
我国目前有关新型变压器有载调压技术的研究不多,如能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将现有的有载调压变压器进行改造,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性能将得到提高。
综上分析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
(1)电力电子开关主回路结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晶闸管的耐压、可靠触发、散热、保护以及成本等问题,确保有载调压装置可靠,成本可接受,以便新型变压器有载调压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2)有载调压应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动态调节分接头,避免故障下调压。研究表明,有载调压变压器在系统出现大扰动时动作,会导致系统的负荷过重,从而产生负调压效应,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如何及时地诊断系统的故障,保证有载调压分接头能正确动作和闭锁,也是当前新型有载调压变压器亟待解决的问题。
(3)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特别是晶闸管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泛采用的传统机械式有载调压技术必将被新型的快速响应的无弧无冲击的电力电子调压技术所取代。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四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产制造产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生产制造产业中的机修钳工也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工设备的维护以及保养是机修钳工的重要工作,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工作有着保障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就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和主要的操作加以阐述,然后就对设备保养维护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正常实施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设备维护保养;机修钳工;维修保养。
引言。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设备的运行加强监控,以及对设备的运行安全稳定充分重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机修钳工的工作方面,这些也是比较基础的工作,加强机修钳工的设备保养工作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设备维护保养及其重要性分析。
1.1设备维护保养的内涵分析。
加工制造产业中的设备维修养护主要是机修钳工人员对运用设备进行的维护和检查,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以设备性能的检测和校正等。对设备维护保养主要是对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从而减少设备的磨损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让设备能够得到正常的运用[1]。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从产品的质量优劣以及工作效率高低方面进行加强优化,在设备的管理层面进行完善,从而提升整体设备的运行效率。
1.2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分析。
设备的良好运行能够对生产制造企业带来最大化的效益。由于设备的使用期限是有限的,也会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从而造成设备的使用年限缩短。由于人为的原因影响,就会对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从而发生设备故障。所以要能对这些设备故障及时的发现并排除,避免事故的发生。只有充分的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才能对加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而机修钳工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就有着积极的作用发挥。
2.1设备维护保养的操作任务。
机修钳工的工作过程中,在设备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有几个重要的操作方面。其中在装配性的操作方面,主要是对生产加工设备的装配,将一些零部件结合图样技术实施组装,将这一工艺得到完善的实施。在钳工的辅助性操作层面,主要的操作任务就是实施划线,也是按照图样在半成品以及毛坯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这是钳工操作任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操作内容。还有是进行实施切削工作的操作,具体的切削的方法就比较多样,有套螺纹以及攻螺纹和錾削等多样化的操作内容。比较重要的操作任务还有维修性的操作,也就是对在役的设备进行检修的操作任务[3]。这些方面的操作任务对设备的正常运用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2.2机修钳工的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实施方法。
机修钳工的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设备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由于润滑效果不佳,从而导致了磨损的问题出现,轴类的磨损问题比较容易出现,但这类磨损往往都相对比较小,但是长时间就比较容易出现设备的大幅度损坏,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对这类故障问题的修理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例如两侧零件对换的方法应用。设备运行之后,零件的磨损是比较常见的,磨损的情况通常是单边的磨损。对这一问题主要将两端零件进行对换就能解决,通过一端没有出现磨损情况的连续工作,能够在成本上得到有效节约,并且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4]。
还可通过热扣合法加以应用,也就是通过金属的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扣合件的有效应用以及进行加热,将其放入和扣合件能够相契合的损坏凹槽当中。这样在扣合件的冷却过程中就会收缩,在零件的密合度方面就能有效达到。还可通过调整法的应用,通过增减垫片的方式,对零件的磨损情况加以弥补,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广泛。还可通过尺寸修理的方法加以应用,对损坏的零件维修,在尺寸上进行相应的变化,这样就能有效保证零件的匹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修钳工的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要能找到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用,这样才能真正的保证设备的维修保养的效果最佳的呈现。通过此次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的方法实施,希望能够对实际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具体的维护方法的探究,为实际的问题解决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翱,张志悦.关于设备保养工作规范化的思考[j].四川水利,2010(4).[2]徐卫东.浅谈设备保养的重要性[j].现代商贸工业,2007(4).[3]蒋征海.无轨设备保养和故障诊断[j].矿山机械,2001(2).[4]李鹏.机修钳工在设备保养中的工作[j].科技创业家,2014(6).作者简介:王悦(1988-),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工作单位: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力神泵业有限公司,职务:技术员,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五
1振动。
车削加工过程中,工件和刀具之间常常发生强烈的振动,破坏和干扰了正常的切削加工,是一种极其有害的现象。当车床发生震动时,工件表面质量恶化,产生明显的表面振纹,工件的粗糙度增大,这时必须降低切削用量,使车床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强烈振动时,会时车床产生崩刃现象,使切削加工过程无法进行下去。由于振动,将使车床和刀具磨损加剧,从而缩短车床和刀具的使用寿命;振动并伴随有噪音,危害工人身心健康,使工作环境恶化。车床振动可公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自系振动,据测算,这三类振动分别5%,30%,65%.
当振动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弹性力来维持系统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如图1),在外界周期性干扰力持续作用下,被迫产生的振动称为强迫振动(如图2),由振动过程本身引起切削力周期性变化,又由这个周期性变化的切削力反过来加强和维持的振动称为自激振动(如图3)。
图1图2。
图3。
2车床振动的振源。
寻找振动的来源,并加以排除或限制,是有效控制振动的途径。振源来自车床内部的,称为机内振源;来自车床外部的,称为机外振源。
由于自由振动是由切削力的突然变化或其它外力冲击引起的,可快速衰减,对车床加工过程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强迫振动的振源。
机内振源:车床上各个电动机的振动,包括电动机转子旋转不平衡及电磁力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机床回转零件的不平衡,如皮带轮、卡盘、刀盘和工件不平衡引起的振动;运动传递过程中引起的振动,如变速操纵机机构中的齿轮啮合时的冲击力,卸荷带轮把径向载荷卸给箱体时的振动,三角皮带的厚度不均匀,皮带轮质量偏心,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尺寸及形位误差引起的振动;往复部件运动的惯性力,如离和器控制箱体的正反转引起的惯性力振动;切削时的冲击振动,如切削带有键槽的工件表面时循环冲击载荷引起的振动;车床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脉动。
机外振源:其它机床、锻压设备、火车、汽车等通过地基传给车床的振动。
自激振动的振源。
引起自激振动的振源主要有车削时切削量过大、主切削力的方向、车刀的几何角度的选择不当等。
3振源分析。
1)查找车床振动振源的框图,见图4.
图4查找车床振动振源的框图。
2)车床主轴箱内振源分析。
一方面主轴箱中齿轮、轴承等零部件设计、制造及装配过程中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长期工作过程中使得某些零件失效,导致主轴箱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了振动。齿轮在啮合时引起冲击产生频率为啮合频率的振动,主轴安装偏心所引起周期性振动;轴承的损伤所引起周期性冲击或者激发自身的各个元件以固有频率振动;以及其它因素所引起的振动。现以ca6140车床为例。对ca6140主轴箱传动系统中轴的回转频率和齿轮啮合频率进行计算和实际测量(计算过程从略)。由于主轴转速档位较多,故仅选取主轴转速为200rpm时计算主轴箱内各轴的回转频率和齿轮啮合频率,计算结论数据如表1所示;主轴前端d3182121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的有关元件脉动频率计算结论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回转。
表2。
3)数据分析。
经过大量实践分析对比,发现主轴箱内频率为f=173hz、f=790hz对切削力影响很大,f=173hz频率的振动主要是通过工件直接传输给刀架的,而f=790hz一部分能量通过车床床身传递给刀架,一部分能量通过工件传递给刀架。
进一步对f=173hz,f=790hz频率所产生振动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并与表1、表2对比。得出如下结果:f=173hz是由主轴前端的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滚道表面粗糙度很大所引起的,f=790hz为轴承上齿轮(z=56)的啮合频率,由摩擦片离合器在啮合处刚性不足造成齿轮啮合时不平稳所引起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切削过程中,f=173hz和f=790hz振动频率对切削力影响很大。f=173hz是由主轴前端的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所引起的;f=790hz是由轴承上的齿轮啮合时不平稳所引起的。
4车床振动的控制。
1)对强迫振动的控制。
・将振源与车床隔离。设置隔振装置,将振源所产生的振动由隔振装置大部分吸收,减少振源对车削加工的干扰。挖防振沟,将车床安置在防振地基上,设置弹簧或橡皮垫减少振动。
・减少激振力。如精确平衡回转零部件,将电动机转子、皮带轮和卡盘作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提高轴承装配精度。
・提高车床传动的制造精度。如将变速操纵机构中齿轮啮合的制造精度提高,可以减少因齿轮啮合传动而引起的振动。
・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及阻尼。车床系统刚度增加,对振动的抵抗能力提高,亦可减少振动。
・调节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免共振现象发生。
・采用减振器和阻尼器。
2)对自激振动的控制。
・合理选择与切削有关的系数;
・合理选择车刀的几何参数;
・合理安排刀尖高低、润滑;
・提高工艺系统的抗振性。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六
电力计量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电力计量过程中现阶段常用的设备包括: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控制系统设备、供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全数字计算机监控设备以及网络管理设备等等。电力计量设备对于供电销售、人力资源配置、设备安装调试、财务管理、生产调度等方面都影响重大。电力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实现高效、可靠以及安全的电力系统管理目标,并且帮助实现科学化的财务管理、自动化的设备管理、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等目标。
2.1不断完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要想有效地提升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不断完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建立电力计量的管理机构,在工作中实行岗位责任制,保证工作人员对其相应工作责任,提高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同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执行计划。例如,制定电力计量质量的标准化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度、供电系统的管理制度、电力计量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制度等。此外,要实行奖惩管理制度,对工作优秀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工作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惩罚,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2增强电力计量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研发和管理人员培训机制,按照企业发展要求,制定培训周期和培训时长。同时,加大科技投资,鼓励产品技术创新,提高研发实力,积极引入国外前沿技术,并不断的进行推广,使产品质量获得不断地完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保证企业电力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2.3做好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在为电力计量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管理中要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信息,同时根据信息制定相应的编制,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审查设备更新、修配、购置、改造等,实现多层次和全方面的监管。此外,要及时的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实行在线管理,能够在设备故障中技术的做出反馈,并制定规范的维护措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改进设备中的传感部件,关注核心部件的运行状态,不断地引入加自校正、自诊断以及状态识别功能,提高其质量,延长其工作寿命。企业还应加强技术调研,明确自身技术条件,构建符合企业安防展的综合管理体系,同时,要制定设备综合管理制度,充分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形成有效地检查制度,保证设备管理的合理化,技术管理的科学化、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实现企业的高质和高效的运行。
2.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电力计量技术和设备应用逐渐广泛,其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应的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所以我国必须进一步提高电力计量设备的使用技术和性能;同时要时刻关注国外电力网络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加大研究力度进行产品创新,提高我国的研发创新能力。智能计量电网的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其不仅保证了我国电能在线计量的准确性,还通过对整个电网的实时监测,实现了对每度电的实时跟踪,及时了解和掌握各个支路上发生的电网损耗,并能发现电网末端电表的计量误差;第一时间发现支路上出现的窃、漏电问题。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七
形容词写景公益广告语录,检测题柳永评议建党报告的喜报影评,造句祝福语:评语职业道德仿写工作打算公文了劳动节绝句短句顺口溜模板了摘抄古诗记事爱岗敬业的卷首写景入团证明话语的职责我小升初;辞职信普通话简历教学法。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八
自我从事营业、电能计量、抄收审查核定以来,我能当真彻底体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度的法令法例,寄托局党委、行政带领和总和员工的智慧和气力,牢牢盘绕办事方地经济成长,呈献社会形态的宗旨,当真深切开展各项事情作为电力企业的一位普通普通的员工,我深感侥幸,在带领和同事体贴撑持帮忙下,我一直在事情中成长,我的事情简历如次:
四、教授武艺。
出格是担任璧山供电局璧城客户中间审查核定班审查核定事情后,彻底体现执行《电力法》、《电力供应与施用条例》等涉及国度方针、政策、规范、规章轨制谙练掌握抄审核收取事情内部实质意义和规模,不错执行岗亭职务和责任与职权范围实时监督催促各班的出帐率,抄表精确率,制止失闪,顺遂的完成出帐率100%根据划定要求完成中间交付的不论什么生产进度报表可以兴许很是谙练的在ccs中维护客户抄表根蒂根基信息,在ccs体系内明确承认抄表单位是不是已经始于或者更改,卖力抄表职员调解后的ccs体系修改,完成为了较高等级下达给我班的线损办理的相干事情,每1个月按时完成电力营销经济阐发相干生产进度报表的计数事情,熟悉国度电价政策,监视和不错执行国度电价,有能力完成经济责任变乱的查询拜访、阐发事情,每年均共同其它班组完成璧山供电局的业扩报装事情,可以兴许谙练的共同措置惩罚客户咨询和投诉,较好的共同完成用电营业普遍调查事情,获患了带领和同事的承认和附和:
20xx年11月16日。
20xx年璧山供电局璧城客户办事中间进步先辈小我私人。
三、现实成就。
一、进修履历。
二、事情资格。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九
论文答辩的出题来自申报者论文的内容,答辩小组考评人员在阅读申报者提交的技师论文后,一般会根据论文的内容提出4~8个答辩题,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1.论文谈到的问题。
一般来说,答辩考评人员在阅读完申报者提供的论文后,会根据论文中可提问的地方,出1~3个答辩题。这类题通常比较简单,论文中能找到答案。
2.论文未讲清的问题。
若申报者论文中存在未阐述清楚的问题,有必要在答辩前搞明白。因为这类问题必然会被答辩考评人员提出,由申报者回答。
3.与论文相关的问题。
任何专业都有与之关联的专业或工种,例如,数控加工与普通机加工即为关联工种。在考核数控加工专业申报者时,提问一些与论文内容相关联的普通机加工知识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4.提高或展望型问题。
问题。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十
现代汽车是集机械、电子、通讯和液压传动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而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基础、是根本。为把中职生培养成合格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能的“汽车医生”,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不断调整和细化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其要求。对此,不妨做以下几点初探: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而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理论抽象,专业性、实践性强,许多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上课听不懂而学不好,由于学不好而不愿学,学习动力不足,容易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培养中,应以理论为基础,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本中的教学内容,突出为专业服务的特点。
1.在讲授时必须要做到主次分明,明确区分难点和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设置。比如在讲授电路基本概念时,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电路组成、电压和电流的正方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中则要重点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代数运算以及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汽车中用到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要讲透,汽车中根本用不到的知识坚决不讲或略带一下。例如,发电机是汽车必配的元件,所以一定要讲透,而且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直到弄懂、掌握为止。再例如,基尔霍夫定律在汽车上很少用到,就可以略讲或不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也一样,在上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前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把观看数控机床的控制电器电路作为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第一节课。首先带领学生察看实训场地,让他们自己动手打开机床,一开始继电器的吸合声使学生“吓”一跳,再次开动时就有了准备也有了兴趣。又如在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考,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电路与电器的学习兴趣,从而认为在职校学习不再是初中阶段那些乏味的理论与概念,能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高度抽象性学科,要让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能从主观上充满兴趣地去学并完全理解及掌握,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起事半功倍之功。如多媒体、模块式一体化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电路各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内部运动关系,直观动感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也就是说: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会导通的,那么它的电阻就比较小;反之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反向电阻就比较大的。用flash制作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再例如,桥式整流电路,可使用挂图、模型等教具,使用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化手段,把结构、工作原理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发电机工作原理可以用电脑做成动画,这样一来,就非常形象化地显示了发电机各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内部运动关系,学生就好理解,就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达到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技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交替阶段、动作协调阶段和动作完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课题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慢速到快速地进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便于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不可贪多求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本人认为整个汽车电工技能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安全用电常识及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教育,使其了解电的性能,熟悉电工操作规程,学会正确使用常用仪器仪表,为安全、有序、正确、规范的汽车电工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用常用仪器、仪表检测汽车电器各总成件。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电器各总成件的结构与作用,熟悉它们的技术性能和主要参数,掌握各总成件质量的判断方法。第三阶段,综合性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通常一个技能训练课题中用到几部分内容。例如:当同学以学过全车线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等概念后,可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对车辆电路故障进行检测,教师对技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引导同学按步骤进行检测。第四阶段,熟悉协调和操作水平的提高。在学生掌握如何诊断与排除汽车电路故障以后,应着重强调工艺要求,并让学生运用中间断路法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上述四个阶段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讲解,同时对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相结合。例如:在前照灯光线路连接时,采用把实验分成两部分: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灯光线路的连接,当学生看到自己连接的前照灯线路接上电源后即正常发光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对实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再让学生把变光线路灯光继电器线路接上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另外,对学生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加以启发性的分析,如学生在不解体检测硅整流发电机时,测出的数据有时是错误的,但不知道如何检查和判断数据的正确与否,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测量数据不符的原因及检查方法,一步步给予指导,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导和分析,学生对检测方法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并将逐渐提高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专业课的学习建立在基础课的学习之上,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重视新旧知识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利于对所学的知识逐步地消化吸收和巩固。《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既需要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学会分析电工电子线路,因此,必须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提倡先预习后听课,在课前通过自学把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找出来。对学生的预习要检查和评估预习效果。凡是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就不再重点讲解。其次,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利其接受和掌握新知识。记笔记主要记教师上课讲的提纲、重点、难点,概念记关键词,难点问题应画上着重号,以便课后集中力量去解决。再者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通过“尽早”与“及时”的复习,防止遗忘至关重要。课后让学生重温讲课内容,整理笔记,以便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掌握得更牢固。另外,还要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完成好教师布置的包括实验操作的作业,收集与本专业有关的资料,以进一步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十一
积碳的生成比较复杂,它与发动机结构以及使用燃料和润滑油料的种类、发动机所处工作条件及工况等密切相关。首先是燃油,汽油在存储、运输过程中,容易和空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壮物质,或者汽油本身胶质的含量就很高,这些胶质随汽油通过车辆的燃油供给系统进入燃烧室内部,然后和汽油一同燃烧后,就会使燃油供给系统中的喷油器、发动机的燃烧室、活塞环槽、火花塞、进气门背部、进气道等部位产生很多积碳。其次是拥堵的城市路况,使车辆始终处于走走停停的状态,发动机不能高转速运转,燃油或窜入燃烧室的润滑油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燃烧,燃烧的部分燃料在高温和氧的作用下形成胶质,粘附在发动机内部的零件表面上,再经过高温作用形成积碳.。积碳的组成成分有润滑油、羟基酸、沥清质、油焦质、碳青质、硫酸盐、硅化合物(来自空气中的灰沙)和微量金属屑及其化合物等。汽油机使用含铅汽油时,还会含有铅化合物。发动机温度越高,形成的积碳也越硬越紧密,与金属粘接越牢固。
二、积碳对发动机的危害。
1、积碳造成冷车故障。
在发动机内部的每一处,积碳都会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积碳过多时,冷启动喷油头喷出的汽油会被积碳大量吸收,导致冷启动的混合气过稀,使得启动困难,直到积碳吸收的汽油饱和,才容易着车,着车后吸附在积碳上的汽油又会被发动机的真空吸力吸入汽缸内燃烧,又使混合气变浓,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是稀是浓,造成冷启动后怠速抖动。由于气温越低,冷启动所需要的油量越大,积碳的存在就越会影响冷启动的顺利与否。
2、燃烧室积碳的危害。
燃烧室内的积碳过多时,会使燃烧室的容积变小,使发动机的压缩比增加形成许多高温热面或热点,极易点燃混合气,引起早燃和爆燃.。
(1)早燃,由于要消耗一定的功来压缩燃烧工质,使发动机的功率下降(损失。
约2%~15%),同时高温工质与壁面接触时间延长,壁面吸收热量明显增加,又引起下一工作循环早燃,早燃的自强化作用使早燃发生越来越早,其结果可能导致活塞烧蚀。更为严重的是,早燃故障在发动机高负荷工作时难以判别,这时发动机潜在着被报废的危险。
(1)气门及其座圈工作面上有积碳,会引起气门关闭不严而漏气,在气门头部形成积碳,减少了进气通道断面,影响发动机充气量。进气门背部及进气管内积炭过多,导致喷入的汽油被积炭吸附而不能进入燃烧室。出现发动机难启动、工作无力以及气门易烧蚀等不良现象;排气门上的积碳可使气门关闭不严,出现漏气,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气管放炮。高温颗粒积碳附着在排气门上也会使气门及气门座烧蚀,加剧气门漏气。气门漏气,又使高温燃气冲刷气门及气门座,这又进一步使气门及气门座烧蚀。
(2)气门导管和气门杆部积碳积胶,将加速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的磨损,甚至会引起气门杆在气门导管内运动发涩而卡死,产生粘气门的故障。
4、活塞环槽内积碳的危害。
活塞环槽内积碳,会使活塞环边隙、背隙变小,甚至无间隙,造成活塞环失去弹性而卡死,这一方面使活塞环密封性下降,引起烧机油现象,进而加剧了积碳的生成;另一方面也使活塞环的散热作用减弱,使活塞可能会因高温而烧熔。
5、火花塞、喷油嘴积碳的危害。
成各缸喷油嘴喷油量的不同,使发动机抖动或唑车;喷油器内部胶质积炭过多造成喷油器关闭不严或堵塞。
三、预防积碳形成的措施。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积碳不可避免地要生成,应根据其生成原因及日常使用经验,采取措施,将积碳控制在合理水平。下面介绍几个减少和预防积碳产生的方法。
1、加注高质量的汽油。
汽油中的蜡和胶质等杂物是形成积碳的主要成分,所以清洁度高的汽油形成积碳的趋势就弱一些。大家要注意高标号并不等于高质量,也就是说97号的油并不一定比93号的杂质就少,标号只代表油的辛烷值,并不能代表品质和清洁程度。
采用在汽油里添加汽油清洁剂的做法。可有效地防止在金属表面形成积碳结层,并能逐渐活化原有的积碳颗粒慢慢去除,从而保护发动机免受伤害。不过汽油清洁剂的添加一定要慎重,如果加入了伪劣的产品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2、不要长时间怠速行驶。
在冷车热车时,怠速时间过长,发动机达到正常温度的时间也就变长,汽油被喷到气门背面后蒸发的速度就慢,积碳也由此而生。一般冷车起步预热2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同时经常怠速行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较小,这样对积碳的冲刷作用变得也很弱,会促进积碳的沉积。所以不要长时间怠速行驶。
3、多跑高速,尽量提高手动挡车的换挡转速。
多跑高速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气流对进气道的冲刷作用来预防产生积碳。另外,提高换挡的转速也与多跑高速有同样效果,把原来在转速2000转时换挡变成2500转换,不但可以有效预防积碳生成,还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也避免了换挡转速过低带来的爆振,保护发动机。
4、注意灭车时机。
对于装有涡轮增压器的汽车,在高速行驶或是爬坡后不要马上灭车,在怠速运转10分钟后再灭车,因为装有涡轮增压器的汽车其形成积碳的速度比一般自然吸气式的汽车要快数倍。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十二
摘要: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探索电工技术新型模式。分析教材并将内容模块化,针对模块化的专题提取多个项目。以项目进行理论、实验、实践的三位一体教学。同时将多种思维贯穿于项目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模块化;项目化;综合化。
一、引言。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试点院校,我校一直在研究理论、实验、实践相互融合的培养模式。本文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进行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以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帮助。《电工技术》是诸多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伴随着“智能制造”产业的大力发展,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变得愈发重要。目前,我校《电工技术》的授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和实践的学时数相对较少,直接导致当课程学完后,大部分学生只能做电工技术相关知识点理论推导,却不能知其本质原理。究其原因,我们的理论、实验、实践教学脱钩了,且实践环节进行的太少。但是如果过多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教学,我们的课程学时数又不够。因此,对电工技术等应用为主的重要课程,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应当综合考虑,同步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验及实践的开展应当在同一次课中完成。部分难以与理论和实验综合进行的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期间可单独安排,穿插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做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本文能够为《电工技术》课程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工技术》的相关知识。此外,本文提及的教学模式可作为工科课程全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二、《电工技术》教材分析。
现有的本科《电工技术》教学主要以秦曾煌主编的高教版教材为主,总共包含13个章节,分别为: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工测量。其他教材基本内容与上述教材一致,如方厚辉主编的《电工技术》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电路、传动与控制、电工测量与安全用电。由上可知,高等学校的《电工技术》教材内容没有太多变化。我校采用的是秦曾煌老师主编的教材,以此教材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课程内容模块化。
依据我校定位及专业要求,将现有教材内容重新编排,划分为4大模块9项专题。主要根据直流电和交流电两大分类,将原有课程内容分为电学综述、直流模块、交流模块和电机的控制。电学综述为引导型内容,培养学生兴趣,建立模块化内容之间的关系,宏观阐述电学学科的重要性及其与他学科的关系;直流模块包括耗能元件直流电路、储能元件直流电路、直流电机;交流模块包括储能元件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交流电机;电机的控制包括低压电器控制电机、plc控制电机。
四、教授内容项目化。
依据模块化后的专题,构建若干小项目,项目内容尽量与实践建立关系,以实物研究为主导。必要时可在企业完成项目。学生组成团队选择、设计、实施项目的同时,除了能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外,更能加强其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依据模块化的专题及项目,重新编排综合化的教材辅助教学。同时可以在各个项目之间穿插参观实习和比赛等实践性内容。
五、教学形式综合化。
作为工科应用型为主的重要课程,理论学习、实验和实践应当综合进行。理论上的学习和实验的开展及实践的进行应当在同一个项目中完成。通过导课,阐述课程和生活的关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融入创新理念,融入学生讨论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融入项目研究,其中:知识背景与基本知识点讲授占到课时的35%,以学生为主导的专题讨论占到课时的30%,围绕项目的综合应用占到课时的35%。上课地点要依据项目灵活选择,主要在配备各种实验器材的实验室完成教学。
六、教学思维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思维。同时要贯穿以下思维进行教学指导。举例如下:立体思维,学生在进行电路分析时,看到的电路图是平面的,因此常常将电路惯性理解为“平面电路”。而电路图是由实际电路模型化得到的,其代表的电路是立体的。虚接思维,可以随意构成虚拟回路,尽管这样的电路未必有电流,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串并联思维,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充分应用串联思维和并联思维,串联思维是控制,并联思维是拓展。
七、应用举例。
正反转控制三相电机属于低压电气控制电机模块中的一个项目。教学以项目的形式开展,配套独立教材,在低压电器实验室完成。导课和理论内容讲解时间占到本次项目的35%,在理论讲解时充分应用串并联思维。在单电机直接启动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并联相同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而后以此基础上进行正反转设计,学生理解起来较快。然后花费30%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并自行设计正反转连线,同时将器件与原理图一一匹配。最后应用35%的时间进行线路连接和实验验证。期间老师也可参与讨论,但是主要起到指导的作用。
八、
对《电工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模块化后的专题又进行了项目划分,依据项目,开展理论、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探索,从而在实践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本课程的最终应用效果为,《电工技术》课程主要在配备大量实验器材的实验室授课,理论讲解时间占比较低,剩下时间均进行讨论、实验和实践。榆林学院已应用本教学模式对电工技术教学进行了初步的试验,效果显著,学生反映较好。本教学模式的探索还在路上,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总结。希望能对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参考作用。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十三
出用粗集理沦处理诊断中的不确性的数学方法理论。
关键词:故障诊断;误诊断;信息不可靠;研究。
机械故障诊断的发展历程中,故障确诊率的提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故障的误诊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为了系统地阐述机械故障诊断中的误诊问题,给出了误诊的含义及分类;按照机械故障诊断推理过程的环节,详细分析了误诊产生的机理和具体的原因,针对这些误诊的潜在原因,提出了减少误诊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机械故障诊断的可靠性,降低误诊率,在保证诊断数据准确无误的同时,必须使诊断系统合理,同时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使诊断知识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
1机械误诊断的原因。
从诊断的结果与诊断对象客观存在的差异来看,故障诊断的结论可分为确诊、误诊和漏诊,确诊即为对诊断对象的故障判断是准确无误的。漏诊则是对故障的遗漏。而误诊,顾名思义,就是错误的诊断,也可称之为误判。漏诊实质上也可归为对设备的误诊。
1.1故障的复杂性。
在故障诊断过程中,诊断对象的故障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在故障发展过程中,由于引起故障的因素在性质、特点及作用方式上是不同的,机械功能状况和所受损害的具体情况也不同,使得故障征兆和演变具有不同形式,诊断中往往难以迅速准确地认识故障的性质,导致误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故障的发展过程中,一种故障可能表现出多种不同故障征兆。如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电磁换向阀故障可能导致系统压力、流量不满足要求,脉动可能加剧,还可能导致系统工作温度升高等。而对不同诊断对象,即使是同一种机械,对同一种故障的反应也是有差异的。一个对象的反应可能快,另一个对象反应可能慢,一个对象的某征兆对某故障反应可能剧烈,而另一个对象反应可能较平稳等。
(2)不同故障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相似的征兆,同种征兆可能对应多种故障形式。如回转机械中,各种故障的发生,往往都伴随着振动的加剧,而且在频域分析时,在相同倍频上,不同故障可能会有相似的表现形式。这种故障征兆的相似性,使我们在故障诊断中容易产生混淆。
压泵运动副的严重磨损,磨损的颗粒混人油液中,进一步加剧油液污染,液压泵磨损将引起液压系统失效,泵的失效是油液污染这种原发性故障所引起的,而原发性故障和泵磨损这种继发性故障混在一起,相互促进,造成恶性循环,这增加了查找原发性故障的难度。
为克服故障征兆的复杂性给故障诊断带来的困难,必须开阔思路,不拘泥于典型故障一征兆的狭窄思路,从系统角度出发,进行由环境到机械,由局部到整体,由阶段到过程的具体分析,将征兆、原因、故障机理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减少误诊率。
1.2诊断知识的不确定性。
各种机械设备,由于复杂程度不同,工作环境各异,使我们获得的有关故障的知识往往有不确定和不完善的一面。一般来说,我们不能等待某种故障完全发生后再得出结论,而必须实施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我们必须依据故障的部分征兆或无任何征兆情况下作出诊断,这不可避免地带来误诊。
由于故障诊断资料不足,对故障的认识受到较大限制,给明确诊断带来困难,有时不能将其有类似征兆的故障完全排除,有时所怀疑的故障的一般规律与故障征兆不完全相符,另外排除了一种故障的可能,又缺乏对某种故障作出识别的足够依据,因此故障诊断的推理过程往往也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针对这种情况,充分研究故障诊断对象,建立合理的模糊知识体和模糊推理机,利用现代人工智能原理实施诊断更符合故障诊断的性质,将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1.3理论的相对性。
任何理论与实际的故障过程相比,总有局限性,机械设备作为一个与环境和人共同组成的有机体,是有差异的,理论只能大体概括故障诊断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同时,理论又受到一定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还存在尚待认知的领域。理论与具体故障相比,总是有一定距离的。以故障诊断的标准来说,它是以典型征兆为基础而总结制定的,不太典型的故障,就未必都与诊断标准相符合,若将诊断标准当作教条而一成不变,难免造成误诊。
总之,我们所研制的诊断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使系统具有不断完善的能力,这是降低误诊率的重要途径。
1.4诊断实践的局限性。
故障诊断的实践是机械故障诊断学形成发展的基础,对故障现象进行试验研究,虽然也是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试验与机械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工作环境是有差异的,所得出的结论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实施故障诊断的主体—人,对机械系统的了解程度及故障诊断的实践经验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差异,如观察1幅机械图象,1个经验丰富的人,头脑中积累了大量故障知识,往往能较准确地从中把握机械运行状况,作出合理诊断结论,尤其是对早期故障和不典型故障的诊断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加强诊断的实践环节,从实践中抽取有用的知识去扩充和丰富我们的诊断系统。
1.5获取数据的不准确性。
在实施故障诊断过程中,首先应获取机械系统运行的有关数据。机械运行过程中,往往受外界环境及各种随机因素影响,使获取的数据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准确性,容易造成误诊。因此须采取必要数据预处理手段,减少随机因素的影响,剔除其中的趋势项、奇异项等,提高数据准确性,这也是降低误诊率的必要条件。
1.6诊断人员不专业。
诊断人员的素质也决定了诊断结论的正确程度。诊断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方法知识以及执行故障诊断时的态度都可能导致误诊。同时,诊断人员在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也会影响诊断结论。
2机械故障诊断中信息提取。
2.1信息提取不可靠。
机械故障诊断分为直接诊断和间接诊断,但由于受到设备结构和工作条件的限制,直接诊断往往难以进行。因而,多采用间接诊断,即通过二次诊断信息来间接判断设备中关键零部件的状态变化。而诊断测试便是获取二次诊断信息必备的关键环节。最常见的是振动测试(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声音测试。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获取的数据可能发生偏差。体现在3个方面:(1)数据没有正确反映客观存在;(2)数据的信噪比低;(3)数据的不完备性。如果把这些不准确的数据当成有效数据来分析,就很可能发生误诊。
2.2信息处理不准确。
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取反映机器故障信息的特征是机械故障诊断的关键。诊断特征主要通过对设备采集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取。这些特征可能是一些简单的时域特征,如峰峰值、均方根值、峭度等,或者工艺参数特征,如油温、油压等,还有一些复杂的频域特征及基于全息谱的特征,如转频椭圆及轴心轨迹等。
目前,各种特征提取方法层出不穷,如统计模拟、小波分析、独立分量分析、频域分析、全息谱分析等,为诊断对象的特征提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应用中,许多方法都有其应用的前提条件。而且,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各种方法还可能存在其局限性以及数学上的精确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就可能引起误诊。
2.3信息不完美。
对于一个诊断对象,如果其运行状态较复杂,由于客观条件和手段的限制等原因,可能使获得的信息难以确切地给出诊断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信息不完备。在诊断实践中,故障与诊断信息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1个信息对应多个不同的故障,而1个故障也表征为多个不同的信息。这就需要掌握充分的有用信息来区分不同的故障。否则,就可能出现误诊。
(2)信息不一致。诊断信息不一致在诊断实践中也是较常见的现象。这些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也就是说,某些信息很大程度上支持故障f1,否定故障f2;相反,另一些信息则支持故障f2,而否定故障f1。此时,误诊也容易发生。
(3)信息不确定。来自于诊断对象的诊断信息经历了许多传输途径,其不确定性可能较小,也可能很大,如传感器、传输线等均影响其确定性。此外,还有定性与定量信息之间转换导致的不确定性。
3提高信息可靠度、减少误诊断的措施。
3.1提高诊断测试的准确性。
提高诊断测试的准确性是保证诊断数据可靠性的重要前提。可以从以下4方面着手:(1)对传感器进行定期检验;(2)可考虑用多个传感器测量;(3)采用可靠的传输线;(4)正确设置采样参数。
3.2提高诊断系统的可靠性。
随着设备运行与维护的需要,各种在线、离线、远程等诊断分析系统以及人工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专家系统等智能诊断系统逐渐用于机械故障诊断,为确诊故障带来了许多便利之余,也增加了机械故障误诊的可能性。开发合理完善有效的诊断系统,提高它们在特征提取或诊断推理方面的可靠性,有利于减小误诊率。
3.3加强诊断信息描述的客观性。
诊断信息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表达与描述是否合理、准确关系到诊断推理结果的正确与否。然而,在诊断实践中,诊断信息既有定性信息,也有定量信息;既包含简单信息,又包含复杂信息;既存在确定信息,又存在不确定信息。在诊断推理过程中,定量信息经常会转换为定性信息,例如,"70},m的振动”描述成“振动大”等。
概率论和模糊数学是描述这种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因而,可以考虑用适当的方式把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理论融人到故障诊断的信息表达和描述中来,加强其描述的客观性。
4粗集理论对信息不确定性的处理。
具有随机信息、未确定信息、模糊信息、灰信息中的一种的信息为单式信息;至少存在2种以上的信息为盲信息,而将概率论、模糊理论、灰色数学、未确知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即不确定性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或运用某种理论和方法,对具有相似或不同特征模式的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得融合信息,从而改善信息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矛盾性。
粗集理论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知识的有效数学工具,其在知识分类和知识获取中已得到成功应用。粗集理论方法与神经网络方法、遗传算法、模糊集理论方法、混沌理论等“软科学”方法的不同在于它仅利用数据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需要任何附加信息或先验知识,如证据理论中的基本概率赋值、模糊集理论中的隶属度函数、统计学中的概率分布等,粗集方法以观察和测量数据进行分类为基础,直接处理对象的可测输出,剔除冗余信息和矛盾信息,从而找到问题的内在规律,因此粗集理论比其他“软计算”方法更具实用性。粗集理论进行诊断的一般步骤:。
性关系f8和九,即对于。ea,f8:„升砚称为信息函数,儿:u}vd称为决策函数,va和yd分别是a和d的有限值域。
(2)数据离散化数据离散化方法包括等距离划分算法、等频率划分算法、naivescaler算法、基于属性重要性算法和基于断点重要性算法,以及布尔逻辑和粗集理论相结合的算法等,使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的取值为连续的不确定性空间,数据离散化是运用粗集理论的数据预处理。
(3)特征提取从原n个数据特征中找到m个数据特征,简化后m个数据特征对对象空间u的分类能力和原n个数据特征的分类能力相同(n,m),此过程称为特征提取。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基于属性重要性的最小约简、基于差别矩阵和差别函数的逻辑化简、基于包含度理论方法的最大分布约简、基于下近似质量不变进行属性约简和对存在噪声污染时用基于上近似质量的任一约简。特征提取使条件属性得到约简,进而剔除冗余的条件属性。
(4)规则应用提取的规则集可用来对新对象进行分类,该规则集称为“分类器”,用rul来表示。当分类器遇到一个新对象x时,则在规则集rul中寻找与x的条件属性相匹配的规则,应用规则集可判断新对象x决策属性。
参考资料:《起重运输机械》2008。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十四
一是招生工作难中推进。今年的招生工作,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生源减少、市场混乱、竞争无序以及行业垄断等新情况、新问题),竞争更加激烈,加大了招生的难度。为了更好的完成年初市局下达的招生任务,年前,学校就着手研究制定xx年春、秋季招生工作方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核定到村到组,落实到人;多次组织召开情况分析会、方案讨论会,明确了每个教职工的任务与奖惩,强化了招生队伍培训,做到全员上阵;加大了招生宣传力度,实行报纸、电影、电视等媒体宣传全方位立体式进行。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春季招收新生163人,秋季招收2150人,在省、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二是就业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针对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就业形势,我院一方面调整了学生就业时间,加强了对准毕业班学生就业思想、政策、信息、心理和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加强了对外联系,成立就业联系专班,派专人到沿海发达城市及武汉市区大型企业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开发上海圣迪、上海欧姆龙、深圳深蓝电脑、东莞美能达以及武汉神龙等5家名优企业。截止12月底,我校共安置2700余名学生就业。另外,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与随州齐星公司联合开办齐星班,与江阴瀚宇博得、深圳美维、广州名幸、生益科技等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协议。
三是实训大楼建设顺利竣工。
年初,围绕建设目标,我们制定了进度方案,并加强督促协调。5月中旬主体结构封顶,举办了封顶典礼,10月基本完工,分项验收和总体验收已进行完毕,大楼主要配套建设工程(供电线路、供排水管网、主干道路施工、绿化等)已基本完成,学院正与施工承建单位进行费用决算并提请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目前,实训大楼“满楼”工程策划及设备购置方案已出台并经务校管理委员会通过,局领导已审阅同意,正进行招投标工作。
四是高考实现预定目标。
围绕高三年级备考工作,学校于开学初制定了《xx年高考备考方案及奖惩办法》,召开了高考誓师大会、高三年级教师联谊会及学生座谈会,加强了对备考学生学习及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工作;加大了年级组管理力度,优化学习备考氛围。由于组织得力,今年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参考人数1584人,上省线总人数达1449人,实现了预定目标。
五是特别职业培训工作进展顺利。
为落实好省厅和市局年初下达我校的3200名返乡农民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学校成立了专班,明确了专班人员职责,制定了工作方案;采取校企合作,实施定向培训,对市内各企业分区域、分行业进行拉网式用工信息搜集,根据用工信息组织返乡农民工定向培训,并对所有参加培训学员实行“三免”(免培训费、免教材费、免食宿费)。针对特别培训对象复杂、培训内容涉及面广的特点,学校以本校教师为主,另在社会上聘请部分专家,所有参与培训的教师都克服困难,认真搜集资料,精心备课,准备课件,耐心讲授。无论是学员还是用人单位,都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由于组织得力,到6月底,实际培训农民工达4300人,其中符合对象条件要求的3264人。目前,学校正积极完成9月份市局下达的2500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现已开班24个,涉及人数3000余人。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十五
一、身份证复印件及2寸免冠照片4张(照片背面须注明本人姓名)。
二、申报工种的高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证书。
三、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继续教育证书。
四、学历证书。
五、工作总结(主要是近年来解决本工种关键性操作技能和生产、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情况)。
六、各种奖励、成果证书以及参与授课编写的教材讲义和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过的专业文章。
七、论文(请各县区严格审查,必须是本人亲自撰写的。如属普遍雷同、抄袭他人或从网络上下载的,一律退回重写。否则,不予申报)。
八、申报“汽车实习指导驾驶”工种技师的,还需提供:
1、机动车驾驶b照以上驾照;
2、由有权部门出具的“连续安全行车以上或安全驾驶80万公里以上无责任事故的有效记录”证明。
九、申报“收银审核”工种技师的,还需提供:
1、《会计证》;
2、在会计岗位工作以上,有主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经历的相关证明材料。
十、申报“图书资料管理”工种技师的,还需提供:担任选书、分类、主题标引、编写提要、解答咨询课题、编制书目索引等工作10年以上的相关证明材料。
十一、填写《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师资格评审表》(一式两份,内容填写齐全,附贴照片,单位、主管局、县区“工考办”签字、盖章、审核通过)。
注:
1、以上所有证件均须交验原件。原件验证后退回、复印件留存。请各县(区)“工考办”严格审核并须在复印件上签字、盖章确认后方可上报。
2、除《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技师资格评审表》(一式两份)外,其余所有材料按上述先后顺序装订成册,一人一袋(纸质《档案袋》),并制作统一的《档案袋》封面(请见附件2),粘贴后上报。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十六
现代汽车是集机械、电子、通讯和液压传动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而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基础、是根本。为把中职生培养成合格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能的“汽车医生”,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不断调整和细化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以适应其要求。对此,不妨做以下几点初探:
一、正视学生基础、明确目标、因需施教。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而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理论抽象,专业性、实践性强,许多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上课听不懂而学不好,由于学不好而不愿学,学习动力不足,容易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中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培养中,应以理论为基础,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本中的教学内容,突出为专业服务的特点。
1、在讲授时必须要做到主次分明,明确区分难点和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设置。比如在讲授电路基本概念时,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电路组成、电压和电流的正方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中则要重点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代数运算以及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汽车中用到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要讲透,汽车中根本用不到的知识坚决不讲或略带一下。例如,发电机是汽车必配的元件,所以一定要讲透,而且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直到弄懂、掌握为止。再例如,基尔霍夫定律在汽车上很少用到,就可以略讲或不讲。
二、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也一样,在上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前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把观看数控机床的控制电器电路作为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第一节课。首先带领学生察看实训场地,让他们自己动手打开机床,一开始继电器的吸合声使学生“吓”一跳,再次开动时就有了准备也有了兴趣。又如在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考,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电路与电器的学习兴趣,从而认为在职校学习不再是初中阶段那些乏味的理论与概念,能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三、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让教学充满动感。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高度抽象性学科,要让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能从主观上充满兴趣地去学并完全理解及掌握,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起事半功倍之功。如多媒体、模块式一体化现场教学等,能清楚地展示电路各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内部运动关系,直观动感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也就是说: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会导通的,那么它的电阻就比较小;反之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反向电阻就比较大的。用flash制作动画效果,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再例如,桥式整流电路,可使用挂图、模型等教具,使用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现代化手段,把结构、工作原理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发电机工作原理可以用电脑做成动画,这样一来,就非常形象化地显示了发电机各部分的结构、原理和内部运动关系,学生就好理解,就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达到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四、理论联系实践、深化技能训练、增强动手能力。
技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作技能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交替阶段、动作协调阶段和动作完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课题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慢速到快速地进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便于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基本操作技能。不可贪多求快,否则会欲速则不达。本人认为整个汽车电工技能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安全用电常识及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用电常识教育,使其了解电的性能,熟悉电工操作规程,学会正确使用常用仪器仪表,为安全、有序、正确、规范的汽车电工技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用常用仪器、仪表检测汽车电器各总成件。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电器各总成件的结构与作用,熟悉它们的技术性能和主要参数,掌握各总成件质量的判断方法。第三阶段,综合性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通常一个技能训练课题中用到几部分内容。例如:当同学以学过全车线路的有关基础知识,掌握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等概念后,可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对车辆电路故障进行检测,教师对技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引导同学按步骤进行检测。第四阶段,熟悉协调和操作水平的提高。在学生掌握如何诊断与排除汽车电路故障以后,应着重强调工艺要求,并让学生运用中间断路法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上述四个阶段是一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讲解,同时对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相结合。例如:在前照灯光线路连接时,采用把实验分成两部分: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灯光线路的连接,当学生看到自己连接的前照灯线路接上电源后即正常发光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学生对实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再让学生把变光线路灯光继电器线路接上进行实验,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另外,对学生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加以启发性的分析,如学生在不解体检测硅整流发电机时,测出的数据有时是错误的,但不知道如何检查和判断数据的正确与否,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测量数据不符的原因及检查方法,一步步给予指导,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逐步引导和分析,学生对检测方法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并将逐渐提高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专业课的学习建立在基础课的学习之上,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重视新旧知识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利于对所学的知识逐步地消化吸收和巩固。《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既需要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学会分析电工电子线路,因此,必须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提倡先预习后听课,在课前通过自学把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找出来。对学生的预习要检查和评估预习效果。凡是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就不再重点讲解。其次,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利其接受和掌握新知识。记笔记主要记教师上课讲的提纲、重点、难点,概念记关键词,难点问题应画上着重号,以便课后集中力量去解决。再者要求学生课后复习。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通过“尽早”与“及时”的复习,防止遗忘至关重要。课后让学生重温讲课内容,整理笔记,以便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掌握得更牢固。另外,还要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完成好教师布置的包括实验操作的作业,收集与本专业有关的资料,以进一步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于建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刘钢跃。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8)。
加工中心技师论文篇十七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做好能源转换节能增效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暖风器本身就是耗能设备,做好耗能设备的节能增效工作意义重大。下面就如何减少锅炉尾部低温腐蚀前提下,做好锅炉节能增效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暖风器可翻转结露堵塞差压大节能增效。
1.减轻和防止低温腐蚀堵灰的措施。
*****该内容需会员回复才可浏览*****。
新型暖风器是针对传统型暖风器在机组长周期运行中出现问题而设计的。其特点有三方面:一是满足暖风器通蒸汽时热交换能力不变,减轻和防止空预器低温腐蚀堵灰的发生;二是满足暖风器不通蒸汽时,最大限度降低风道阻力的'要求,即翻转90度,不仅大幅降低风道阻力,而且减少了杂物在传热元件上沉积,再次投用时传热效果不减;三是新型暖风器汽水回路与传统型不同,避免了蒸汽冷凝过程中体积大幅减小而带来的问题,它的回路是采用管套管方式,从而降低了因应力变化大而发生泄漏故障。
新型暖风器安装位置不变,在送风机与空预器入口风道之间,根据风道实际状况将暖风器分成几个汽水回路,安装内置的框架上。这样做的目的即减轻重量又方便转动,有利汽水回路建立,避免疏水不畅等现象发生。分组还可以根据运行情况,全投或分组投,从而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4.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价。
新型可翻转暖风器的正常投用热交换功能没有改变,空预器冬季低温腐蚀堵灰程度得到减轻,提高了空预器热交换能力,改善锅炉燃烧风温,其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可翻转的功能还使得夏季风道阻力大幅下降,带来改善风机运行条件,全年仅一台炉风机节电产生多供电量200万度以上,折标煤不少于650吨。
新型暖风器翻转功能可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进行,结构上又方便分组隔离和保养。与老式暖风器相比还排除了自身传热元件积灰堵塞问题,再次投用传热效果不减。分析了传统暖风器经常发生泄漏是因为热应力不均所至,新型暖风器汽水回路克服了这一点,设备可靠性大幅提高,其直接和间接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5.小结与建议。
高竞争能力。锅炉尾部空预器传热元件金属防腐防堵就尤其重要。酸对设备的腐蚀将是非常严重的,当受热面的温度低于烟气的露点时,烟气中的水蒸汽和硫燃烧后所产生的三氧化硫结合成的硫酸会凝结在受热面上,严重地腐蚀受热面。如果将受热面壁温以高20℃以上,低温腐蚀低温堵灰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节能新型暖风器即防止低温腐蚀堵灰,又消除自身不足,达到节能的效果,大大改善锅炉运行条件,为机组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行打下基础,每年还能带来十分可观经济效益。
1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81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