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读书过程中的一种思考方式,通过总结自己的阅读体会,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可以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或对话,增加文章的亮点和吸引力。读后感范文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一
《一句顶一万句》,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书中男主,这不是男主一开始的名字,因为好些事,改了好多次的名字)失去了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小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家乡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刚看到小说名字的时候,我就想一句什么话呀,怎么有这魔力,顶一万句?当然了,一翻开,我就被书中所描绘的我所熟悉的那种浓浓人间烟火气给吸引了,已无暇寻宝,特意去找这一句话。看完,书从头到尾都没直接写有这么一句话,可以顶一万句,但是智慧的作家已经默默告诉我们生活在世间,确实一句是可以顶一万句的。
这样的句子,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我而言,是下面的感受。
第一个是“说得上话”
小说写的是中国最底层百姓形形色色的生活,生活本身透着孤独的哲思在里面,我们生活在千年孤独中,无边无际的茫然和如影随形的疲惫,生活中能够说贴心话,慰藉灵魂的朋友和亲人并不多,因为说不上话。真正说得上话的人,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振作生命的颓废,化解彼此的冲突、激发情欲等等。
与一般人说话,高兴的事说得高兴,不高兴的事说得败兴,但是说得上话的人,不高兴的事,也能说得高兴。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得着;有些人现在说不得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得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当然了,说得着说不着也不是永恒不变。
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写着市井中如你我在街角所看到的一切人,人间烟火气的声响和热闹一直在你耳边和眼前,作家是不是想说最是这样的人间烟火气,最慰凡人心呢。
第二个是“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就像书中一个主角说的:“我活了七十岁了,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小说就是写的一些家长里短,充满了琐碎,街角发生的事一件是一件,家里发生的事一件牵扯到八件,就看你怎么选择过日子了。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二
最近因为看了朗读者。喜欢上了一个作家:刘震云。如饥似渴的读完了他的一本书《一句顶一万句》。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日子得往后过,不会再回到从前了。
是啊。回味着这句话,我想起来难忘的2016。在这一年里,我不幸的被恶性肿瘤亲吻。为了活着,切去了身体的一部分。术后,第一次在浴室洗澡的时候,面对残缺的身体,我痛哭失声。我以后的路还应该怎样走。在亲人,医生的陪伴下,我走出了生活的低谷。坚定了生活的信心,在老师同学的陪伴下,我的脸上又恢复了童真的笑容。尽管以后还有5年的后续治疗,还要不停的顶起复查,但是,这些都打不倒我的生活信念。正是: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是的,生活还要往前走。不能因为一点坎坷就选择投降。在治疗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好多病友,她们大多多才多艺,有巧手姐姐:新新,有演员阿姨:天伦,有瑜伽教练:爱的世界……她们的生活热情也感染了我。
在病后的日子里,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又在间断了一个治疗时期后,参加了少年宫的舞蹈班。反正生活中到处是歌声,到处是欢笑。因为我的笑声,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她们都说,我变了,变得比以前更开朗乐观了。
知道刘震云作家也是源于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每期必看。看完以后,总会去思考我今后的生活之路。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心灵不能残疾。
日子总是要往后过的,是的,只要活着就充满了希望。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三
初读此书,觉得此书非常生涩难读,人物关系复杂,墨迹无趣。内心浮躁是很难读这样的书籍。当我静下心来读完整本书之后却舍不得就这样结束,心情很复杂,很难去解释那种沉重,失落与孤单,压抑的心情。我个人觉得好的书籍大抵如此会给我们的思想带来冲击,像明镜让我们可以照看自己的模样,但它又不是普通的明镜,它能照亮我们的心灵,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单、叙事直接、朴实无华。正如书名“一句顶一万句”,一字一句都构成言说的艺术,无一句废话。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的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表面上讲的是吴摩西和牛爱国两个人的历史,但只要对之细细咀嚼和回味,便会明白实际上讲的是孤独的历史。“孤独”世代相传,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祖辈的“孤独”也在后辈身上延续。小说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的上话,对的上话,然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想找个说得上话的人,但是越长大越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似乎孤独才是人生常态。书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很真实的反应了底层百姓的人性和人心,读此书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会想起我的外公,我自幼跟随外公外婆长大,印象中外公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有一个“说得上话”的姐夫,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他会走上几天的路,风餐露宿,就为了能和这个“说得上话”的姐夫说说话,和这个能给自己出主意的人聊聊天、喝点小酒。像极了书中主人翁,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的去找自己认为能帮自己出主意的朋友,帮自己说道说道。
为了摆脱孤独和累,书中的人们努力制造声响和热闹,但这无法改变本书人物的命运,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还像书中的人们一样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当然,阅读此书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为了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和慰藉,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很像祖辈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四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那些表面上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交往甚多,宾客盈门的人其实骨子里最孤独!
在现实生活中,人既是感情动物,也是利益的动物。人与人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利益的关系。被现实的诸多利益所羁绊着,有些人就逐渐变得不好意思说,不往深处去说,不敢说。因为假如好的时候,你说了心里话,到不好的时候,你的话有可能被歪曲,被利用,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把柄和武器。而往往能伤着你的人,却正是你身边的那些“哥们”、“闺蜜”们。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还知道你有多冤!于是人们就只能藏着掖着憋着忍着。久而久之,许多心里的委屈,心里的苦闷,心里的寂寞,心里的压抑都无处倾诉。又不能像有宗教信仰的人那样,可以跟上帝去说,跟主去说。所以虽身处热闹,心却孤独!找个能说话的人容易,但找个能说得上心里话的人确实不容易!话,一旦成为了心与心沟通的最佳方式,寻找和孤独便会伴随人的一生。
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给我的最大心灵震撼是原来人的孤独竟如此巨大!两个很熟悉的人,甚至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虽近在咫尺,心也可能会隔着千山万水。也可能无话,也可能说不上话!这不,为了找话,书中的主人公牛爱国一个人翻山越岭,从河南滑县到延津,又从延津来到陕西咸阳。最后还是何玉芬戳中了牛爱国的心事。何玉芬说,就算你找到了这些,也解不了你的心烦。的确,牛爱国的心事就是要找回章楚红说的话,因为章楚红没说出的话,和吴摩西(杨百顺、杨摩西、罗长礼)临终前要对巧玲(曹改心、曹青娥)说的话同样重要。可是当牛爱国再想去找章楚红,这个唯一能和他说得上心里话的女人却去了北京或者不知去向了。其实此时的牛爱国只是想要告诉章楚红一句新话,那就是他想好了,可以带她走!
这部小说语句洗练,干净利落,三言两语就说清一件事,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戳心。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上篇是写吴摩西为了寻找丢失的养女巧玲走出延津,下篇是写牛爱国(巧玲的儿子)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能说的上话”的人走向延津。主人公吴摩西和牛爱国以及由这两个人牵扯出来的众多人,都是在“找话”。老汪说,有朋自远方来,乐个啥?恰恰是圣人伤了心,要是身边有朋友,知心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看来找个朋友难,找个能说上体己话的朋友更难。总之,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人永远不能被彻底理解,心与心之间可以无限接近,但却永远都无法无缝衔接。“亲密无间”或许只是人类的一个愿望,“肝胆相照”也不过是人类夸下的一个海口。因为还有“同床异梦”“貌合神离”“阴奉阳违”“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等。
对于“一句顶一万句”的理解,我认为,有时候关系再好,一句话,就可能把人得罪了;而一个外人的一句话,也有可能就改变了你的人生方向。关键时候关键人物的关键的话,一句就顶一万句。比如《水浒传》里郓哥给武大和武松说的话,比如《三国演义》里貂蝉对董卓和吕布说的话;比如《红楼梦》里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说的话;比如《西厢记》里小红娘对崔莺莺和张生说的话;再比如书中冯修文和崔立凡对牛爱国说的话。这些话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都影响着或决定着人物的命运。
再来分享书中的两个小细节:一是吴摩西本来想在火车站杀死出轨的吴香香和老高,但看到他们恩爱着吃白薯,老高能降得住吴香香,他们能说上话。他们骗了吴摩西,但没有骗他们自己。吴摩西顿悟了,放下了屠刀。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给吴香香和老高打个对号了呢?是该喝彩还是该诅咒?二是章楚红破釜沉舟,与李昆各奔东西,为什么没去山西找牛爱国,而是割断过去,去往他乡。难道她和牛爱国能说上心里话也是假的?是该可怜还是该可恨?我想还是要回到本书的主题。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全书主要就是在讲孤独。在讲中国人的“千年孤独”、心的孤独,在讲孤独的历史,孤独的轮回,孤独的世代延续。书中所有的人最终都是孤独的。孤独似乎贯穿着他们悲苦的一生,无法抹去。
既知孤独,便守孤独。但是“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所以人还是要活在当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以前的恩恩怨怨都一切随风,遇事想开点,看淡点,看远点,不要把悲伤和苦难刻意放大化,心也就宽了,气也就顺了。其实人这一辈子,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心情。有一个棒棒的身子骨,再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想不长寿都难!也就不要再管他孤独不孤独了!
当然,您也可以继续选择快乐的孤独着。也许孤独并不可怕,也许孤独本来就是人生的一个常态吧,既然不能彻底消除孤独,那么就强大内心,去享受孤独吧,您说呢?!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五
偶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最震撼我的就是对人性中孤独的刻画,让人震惊,令人深思。
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写了不同时代贱如草芥的普通人的命运,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向前。上部《出延津记》,杨百顺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依托和慰藉,为了找个能够说句知心话的人,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即杨百顺)在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后毅然走出延津,寻找养女;下部《回延津记》,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不远千里走向延津。
对这部大手笔的优秀作品,我不敢姑妄论之,在这里只说说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受。
一个人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最终都会孤独地离开。活着,也许就是为了寻找一个能与自己“说的上话”的人,也就是现在说的朋友或者知己,活着本来就是件不易的事、孤独的事,但只要有人能懂自己,遇到事情有人可以商量,开心时有人可以分享,悲伤时有人能够安慰,那么这份孤独便可以排解,和相知相惜的人在一起,话不在多,也许真的可以一句顶一万句。
人是一个群居动物,有时身处闹市,仍觉得孤独,我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外国人有信仰,可以向主倾诉心曲,人神交流;而国人缺少信仰,当需要倾诉的时候,往往不知该向谁倾诉,谁会愿意听你倾诉,身处人海,茫然四顾,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这种心理需求压抑得太久,便成了难以排遣的孤独。孤独的人希望有人懂,却不喜欢别人把他看透,往往为了面子或者那点可怜的自尊,不得不忍受内心的煎熬。
这个知己,无关贫富,无关年龄,无关性别,投缘就好。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寻觅觅,寻找那个投缘的、“说得着的”人。大部分人身边不缺朋友,聚在一起大多谈论国事、单位的事、他人的事,但谈自己的少,敞开心扉的更少。我们缺少那种心有灵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达成默契的朋友,当然这个要求甚高,即使在一起生活了若干年的夫妻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这样的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如此,孤独就在所难免了。
有时被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想说却不敢畅所欲言,怕别人抓住把柄,给自己日后的生活带来麻烦;有时被传统的礼仪道德约束着,一些敏感的话题想说却不好说不便说;有时由于各自的认识水平不同,说了产生不了共鸣,说了也白说,干脆就不想说懒得说。
常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有了心结,仅靠外在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朋友再多再好,也代替不了自己,即便是自己最亲的家人,也难以做到感同身受。外因虽不可小视,但内因才是关键。自己想通了,阴霾就会消散,孤独就成为你审时度势、拷问灵魂的利器,成为你人生之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孤独是无人能走进灵魂深处产生共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处不胜寒,是永不服输,是不向某个人或者某种势力屈服妥协。孤独的人,能品出人生的真谛,能看透世事的冷暖;孤独的人,得意时一般不忘我,失意时不自贱;孤独的人,可以独享心灵的宁静,体悟生活中的一份精致与淡雅。
偶尔的孤独是一种别样的人生体验,就像经常喝茶的人,偶尔喝一次咖啡,感受一下不同的滋味,也是一种享受。人们常说,情到深处人孤独,情深无人懂得、珍惜,又不可言说,那种无法排解的孤独只能独享,也许这就是一个人终其一生既想体会又想逃离的事实。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六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刘震云历时三年的倾心之作,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以河南延津为背景,小说分为两部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杨百顺、牛爱国分别的一出一回,好像总是在重复相同的故事,从起点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两人千丝万缕的联系皆因说得着说不着而起。展现的是中国乡村最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实,书中人物命运循环往复,一句闲话就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尽管有时候是说者无心,但无论怎样都坏在了说的上面,而有时又翻山越岭只为探求一句话,杨百顺因为一句话离开了延津,而牛爱国又因为一句话回到延津。
“全不知她不是上了吴摩西的当,是上了县长老史的当;不是上了县长老史的当,而是上了省长老费的当;也不是上了省长老费的当,是上了总理衙门的当。不管是上了谁的当,吴摩西成了吴摩西。”文章有很多这样的句型、段落,初读时一段话要看半天才能理顺,给人感觉就像在凑字数,不过好在多了些趣味性,像极了现实吵架中的理;再读时有点窥见其中的高明,通过否定后又确认原因的方式,反映人物经历或心理活动,这样一来,人物之间那复杂又纠结的关系,读者也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十六岁的杨百顺要出杨家庄,出杨家庄是因为自己恨老杨,恨老杨是因为老杨把上学的机会给了杨百顺的弟弟,让自己磨豆腐。可磨豆腐也没那么恨,更恨的是老杨听了老马的话算计自己。可老马并不是故意要算计自己,老马是嫌老杨烦,随口说了个馊主意。可老马烦老杨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烦,而是老杨总想着听老马的主意,老马觉得老杨占了他便宜。于是当杨百顺情绪爆发要去杀人时,居然不知道该去杀谁,好像自己跟这庄上的人其实都有仇,这才一怒而走。
文中的一句话不是一句话,一句话能绕出十句话,十句话能绕出一万句话,一个人和事绕出另一个人和事绕,而人和事绕也不是人和事本身绕,是人和人互相绕。人和人不交心,心里是一个意思,讲出来是另一个意思,意思和意思不一样,所以所有的事情都如同一个毛线团一样,弯弯绕绕,最终揉作一团。有一个人不绕,就是传教的老詹。他要教导别人信主的理由是主能让你明白,“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可他一辈子只有八个半信徒,延津人不信他,延津人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文中塑造了许多平凡的老百姓,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人,找一个好朋友已经很不容易,你可能跟某个人是好朋友,但是你们在一起未必就能说得上话,比人找人更不容易的就是话找话,无法言传,像影子一样跟着人的苦闷和孤独。我们希望有人能说得上话,希望摆脱孤独,希望被理解,希望得到人与人的沟通、温暖的抚慰,都处在摆脱孤独的努力之中,以致不惜制造某种虚假的响动和声音。
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找可以说话的人,而自己身边的父子、夫妻不是可以说话的人呢,父母不爱子女而爱养女,夫妻不爱彼此而出轨,逃避处理关系而去找其他的关系,可能和一个人能不能说得着不是给他天天做鱼,或是生过他养育过他,而是要注重人与人的交流、将心比心。
之所以不断的寻找说得着的人,是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满足的条件下,就开始寻求精神的愉悦,然而大多数情况下二者不可兼得,相比物质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这种满足和愉悦的获得需要人与人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能说得上话的人的“一句话”。
文中的各种人物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最平凡、最普通的平民形象,包括杀猪的、打铁的、剃头的、卖馒头的、耍猴的、喊丧的、卖豆腐的、传教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真正还原了这些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精神世界,从底层民众的角度书写了一种平民的孤独。
孤独这一略显矫揉造作的词并不是知识分子、精英们的专有,平凡的小人物同样在心灵深处存在着孤独,像杨百顺,为了逃避孤独,他不断的改名为杨摩西、吴摩西、直到罗长礼,这其中包含的辛酸和无奈,可以看作中国底层民众悲怆命运的缩影。孤独虽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己伯乐的渴求也是密不可分的。在文中“孤独——寻找一一寻不得一一孤独”似乎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轮回,为了“说得着”,主人公不停地苦苦寻找,蓦然回首,那人却已不是以往的那人,于是又陷入了孤独的深渊。他们不断寻找,想要跳出这个轮回,找到一个“能说得着的人”,最终却总也逃不过宿命的力量。“孤独”是引发寻找“说的着”的原因,而“说不着”又唤醒了内心的孤独,主人公一生的漂泊都是在这个圈中,拼命奔跑,却总也摆脱不掉,在寻找的过程中品味着人生的孤独。
书中精神世界最丰富的人可能就属传教的老詹,他没有妻儿,只有花费一辈子发展起来的八个半不诚心的教徒,但是至少他还有信念与执着。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伤痛无法抚慰,只能任由自己不爱该爱的人,压抑,沉默,爆发,再次压抑,在沉默中爆发,在沉默中灭亡。
“出延津”与“回延津”之间历经百年,三代人的拼命挣扎、寻找,形成了宿命式的循环。“一句话”是一个象征符号,一个需要解开的密码锁,为了摆脱孤独,吴摩西离开了这个地方,为了摆脱孤独,牛爱国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七
“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在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另一个判断朋友的标准是,在你走投无路时,你想投奔的人和你能投奔的人,到底几个。”这是来自这本书的经典录语之一。能不能与人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都与我们人生路上息息相关,这也许是当代社会我们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的原因吧。
小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孤独的吴摩西为了寻找“说得上话”的养女而走出延津;第二部分写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找“能说的上话”的人而走向延津。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的心理写照。多半的友情,是建立在共同话题之上的,主人公吴摩西为了生计,与戏子手谈,和县长一起韬光养晦,但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在吴摩西眼里,县长是自己的朋友,在县长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吴摩西为了一个建议,千里迢迢去找一个能帮助自己的朋友,可是他们的友情随时间推移,慢慢变质了;吴摩西去投奔他人,却抵不过别人一句闲话。
人都是自私的,你为他付出,他不一定会为你付出,最恐怖的是表面朋友,背里却捅你一刀。这种现象在社会中比比皆是,想找一个真心朋友,真的很难。
在千万人中能找到一个能和你说得上话的真心朋友一定要珍惜,这是很难得的,在十几年的路上,我才遇到一个真心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能和自己说上话的人,但能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真的很少。我们之所以累,是我们在寻找路上花太多精力了,心累了,人也就累了。
无论在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都是孤独的,我们一生都在寻找。最后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八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非常好看,让人爱不释卷,欲罢不能,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对话,简洁先练,又暗含寓意,构成言说的艺术。是一部众生喧哗而又怀抱巨大沉默的小说。而刘氏幽默,总让你会心一笑。
最终用了两口气,读完了《一句顶一万句》,读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获得了2011年的矛盾文学奖,而是一直就喜欢刘震云的作品。
读罢,心绪再不能平静。望着车窗外疾驰而过,薄雾笼罩着的田野,仿佛自己的身体升腾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这苍茫大地上的人间百态,芸芸众生,回味着中国人经历着的千年孤独。
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万,能过心的人却千里难寻;书中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说得上话,且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一句顶一万句》反映了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
《一句顶一万句》书中的内容极其丰沛。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故事的厚度、宽度和深度,让人看到百年苍生的宽广和深邃。人世间百态丛生,恩恩怨怨,伦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剥肉,一码一码,码放得整整齐齐”。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n对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妇,情人,雇主与员工……既觉得繁复又简单,且充满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群组织关系,朋友间的情谊,家庭的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有关。
书中描写的虽是一班生活在乡土间的卑微百姓:卖豆腐的老杨,剃头的老裴,打铁的老李,以及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无论你生活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对书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从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关于书名,用刘震云自己的话说:“相对于书的内容,书的名字应该是一块冰,掉到水里也就是书的内容里能融化,而不是一块石头,在水里还是石头……”
一句顶一万句:“那一句”应该是句什么话?就是一句有见识的话,因为“一句有见识的话,顶的上一万句废话”。书中的人物为了那句话,一个“走出”,一个“回归”,苦苦找寻百年,孤独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活的苦难,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如影随形的陪伴着一代代中国人。
朋友是危险的,知心的话更是危险的,有时甚至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于人心难测,由于社群、地位和利益变了,情景变了,时间变了,朋友也变了。因此,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一句顶一万句》,好书啊好书!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九
这本书大概读了一个半月,很喜欢这种题材,平铺直叙,每个人物都各有性格。只是这个故事吧感觉完整度不太够。
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到吴摩西到罗长礼;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人,经历的一桩又一桩的事儿看罢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正如文里那句: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摘一下喜欢的句子吧:曹青娥讲,我活了70岁,明白一个道理,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我还看穿一件事,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感觉这本书讲的分离聚散,皆是起源于人与人说不说的着。
之于牛爱国和庞丽娜结婚,是因为之前说的着。庞丽娜跟人跑了,又是因为日子过了八九年,和牛爱国说不着,遇到了一个说的着的小蒋。
之于章楚红和李昆和牛爱国。
牛爱香42岁嫁给56的宋解放,说她结婚不是为了结婚,是想找一个人说话,单身到42,整个一个人要被憋死了。和宋解放结了婚之后,说没嫁他之前,我见他就笑,自嫁了他之后,我一次也没笑过。对老宋来说,这段婚姻给他最好的一个结果就是认识了百慧。
很推荐呐,已经是下半年看过可读性很强的书啦!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
刚开始读时颇不顺利,感觉是翻开了一本百家姓,老张讲故事牵出了老李,老顾的摊子左边是老王,右边是卖豆腐的老孙,还有剃头的老关,老啥啥,老啥啥,人物太多混淆不清,说不清谁是主,就像一部乡村记事。
适应了本书这样的人物出场安排后,也慢慢缕清了人物主线是谁,抱歉我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似乎是叫杨百顺吧?后来改名为吴摩西。其实每个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在不同的.阶段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改变,一步一步走完了一生,那些出现在你生命里的过客,一刀一刀给你刻画出一辈子。
书中出现的小角色颇多,可以说每一个都性格鲜明,不知道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染坊里的那个老板,热爱猴子,爱寻思事,有工人犯了错就爱盯着他看,再低下头想,这个一想,就把人给想怕了,比骂你打你还难受。
前半部分取名“出延津记”,后半部分取名“回延津记”,前半部分讲的是一个男人从少年到中年,离开延津去外面打拼,后半部分讲的是跟这个男人有瓜葛的一个小姑娘,被卖到外地,长大后想回到生她长她的故乡,顾为“回延津记”,布局结构有点像《灿烂千阳》,两个有关联的人,分别占据书的一半。但不同于《灿烂千阳》的是,这本书没有明确的结局,杨百顺的子孙(杨百顺生前最爱的,因为长得像老詹)究竟想问那个小姑娘什么话,那个小姑娘的儿子的情人想跟他说什么话,都不知道,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也许正应了书名,这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一
有几句话没说清楚。吴摩西想对晚辈说的那句话,张楚红想对牛爱国说的那句话。我大胆猜测,全是那句话“活着就是未来,不是过去”。因为一句话抵万句。
作者很贴心。总是把过去翻来覆去。并且上下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知道以后牛爱国会怎么样。牛爱国的过去可以追溯到杨百顺,但我不知道。过去的事情太过曲折,根本不可能说清楚。
嗯,简单来说,就是祖孙三代,还有一个“讲道理”的人,从延津出去又回来的故事。剧情曲折离奇,惊心动魄。同时,最大的感受是命运的无奈和做人的孤独。
杨百顺,本是在杨家庄买豆腐的老杨之子,最先喜欢上了叫丧的罗长礼。七十年,卒于咸阳。他死的时候,他的子孙都姓罗,因为他说自己叫罗昌礼。书外的人永远记得他叫杨摩西、吴摩西,跟老曾学杀猪,跟老詹信神。他有一个很有名的继女,名叫巧玲。后来,巧玲迷路,巧玲,即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辛,回到了延津。没看过书的人一定不明白人物关系。
杨百顺是寂寞的,牛爱国也是寂寞的。他们的'孤独是不同的,也是不同的。与能说会道的人做朋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但要知道,人总是会变的,就像主人公经常更名更姓一样。没关系,现在褪色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这也是为什么你不能在你的生活中总是想起过去的原因。过去的人就像死了一样,再也回不来了。唯有前行,结交新朋友,下一段旅程找到对的人陪伴,才能过好这一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二
在读《一句顶一万句》之前,我以为它应该是一部情感纠葛主线条的书,但读到现在我发现我错了,全篇“不是…不是…也不是…而是…”的经典风格让我记忆犹新,书里的人物都亲切,老杨,老马…等一系列人物都那么新奇有那么亲切,好像小时候听妈妈讲姥姥的故事。回到循环的人情世故,村庄和田野都装着小人物们类似的命运。书里最辽远的.一桩孤独,就是巧玲“一梦醒来,窗外的月牙,映在枣树的树杈间。”
“(某件事)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而是因为……”,这一下就扯出了好多事,带出了好多理。这些理看着挺绕,挺扯,但细想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也正是本书的主题:一个理看起来一句话就能说清,但放到真实生活中,可能一万句话也说不清。所以,要找个能说上话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真是太难了。吴摩西半生坎坷,看着处处占理,却处处说不上话,一直在人生路上奔波,只知自己叫什么,从哪儿来,却不知要到哪儿去。牛爱国是吴摩西的翻版,表面上看一个出延津,一个回延津,但实际上都走不出心灵的困顿。
言而总之,总而言之,读了这本书真让很惊叹,很喜欢,细细把读每一次“常用句式”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感受!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三
大多平凡人的生活何不是这样,夫妻之间没有话讲,子女和父母之间没有话讲,只是靠着单薄的责任感维持着这么一段关系。原本应该是最最亲密的关系的,到头来却没有一句话讲。有话讲并不代表真的有话讲,而是能找到一个知心人,能够信任,可以毫无保留的将心中的无奈与其诉说,能从对方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个过程,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质的感悟,能够真正说到心坎里去。而不是单纯的心灵鸡汤,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不懂的是其实是离我们很近的最实在的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当然希望旁观者能看到自己迷惑的。
朋友之间有话讲,靠的只是从对方中所能获得的“利”,能找到一个免费心灵指导师的利,一旦被其他更大的利所破坏,这一段感情也就不复存在了,多么脆弱的关系啊。都希望从他人那里多获取一点点,却没有真正的站在各种的角度看问题问题,所以说啊,朋友,只能是一时的朋友,旧人去新人来,过往的是否在这段感情中充当的是什么角色,听的角色还是说的角色所带来的回忆,都已是过往云烟,破裂的契机如果是坏的话,剩下的只有对那朋友的怨恨与辱骂。
小说中上下两部中的主角经历是多么的相似啊,虽然中间隔着一代人,也恰恰说明无论历史如何进步,时间怎样变化,其中的故事也都差不多一样。杨百顺和牛爱国都经历的朋友间不愉快的事情,以致最后对朋友充满怨言。经历了另一半因为没话讲的而出轨到有话讲的对象。都经历了知道这一切产生了想杀了他们的念头,后因为看到了什么亦或体会到了什么而及时收手。都经历了自己本来不想去寻找他们,却在其他人的劝说下出走寻找他们,本意是不想碰见他们又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了他们。我想,两部分多么相似的情节,正是给这部小说更增添了现实走向。
最后,预祝所有人都能找到灵魂伴侣,知己,走向和小说不一样的生活,热烈而精彩。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篇十四
开始看这本书时很蒙圈,记不清人名,于是开始备注记人名和人物关系,上次为记人名发愁还是读《百年孤独》的时候。只不过这本要比《百年孤独》好记得多,然而巧的是这本书居然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同样恢弘大气、人物众多,结构复杂但脉络清晰。同样作品时间跨度近百年。同样体现了“孤独”和想“摆脱孤独。
之所以写篇读后感,也确实是因为看时有些感受如鲠在喉,虽然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有些道理是感同身受。题目《一句顶一万句》,感觉像是我们在人海里千辛万苦地寻着,寻着,只为找到那个给你说一句顶一万句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87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