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优秀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5:21:16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优秀19篇)
时间:2023-11-28 05:21:16     小编:LZ文人

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过程的总结和反思。如果你想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应该认真阅读完整本书,确保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写作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一

大家知道凡尔纳吗?凡尔纳全名叫儒勒。凡尔纳,是一位十八世纪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科幻小说具有惊人的预见性,潜水艇、直升机都曾经出现在他的小说里,最令人惊叹的是《从地球到月球》简直就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的草稿,假期里我读了这本有趣的书。

读了这本书,我认为凡尔纳是一个懂得科学、知识丰富的人,比如书中所有的数据均有科学依据。我还十分佩服凡尔纳的想象力,在阿波罗登月的二百年前他就已经预想到了这件事情,而且小说中描写的炮弹发射地点、飞行时间和乘坐人数都跟阿波罗计划一样,这是多么神奇啊!

这本书十分吸引人,书的内容起伏跌荡、环环相扣,读了一节你就一定想知道下一节是什么内容,让你放不下这本书。书中很多描写很精彩,比如造炮的场景、发射的场景都很壮观,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灌注铁水,铸造大炮的时候,我看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这本书太精彩了,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吧,一定有收获!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二

“轰”一个炮弹车厢载着三位英雄——巴比康、米歇尔、尼切尔飞向月球,因彗星影响,他们的车厢没有到达月球,只是像卫星般绕着月球转,在经历了种种历险后,他们终于返回地球。这是发生在《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书中的情节。本书讲了美国大炮俱乐部的会员为月球之旅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三位主角的月球冒险历程。

书中有一位人物总是能引我哈哈大笑,那便是大炮俱乐部秘书j.t.马斯顿。这位正直的大炮发明家身残志坚,他的出场总是给月球旅行准备工作,增添生气和活力,大大咧咧风趣的言语,冒冒失失的行为总能给读者带来快乐,他的友爱、冒险、积极的精神以幽默风趣的形式贯穿全文。吸引着我一口气读完整本书,回味无穷。

如果说吸引我的仅仅是那幽默的人物,大胆的想象,那就错了。小说涉及天文、地理的知识并非凭空想象,都是有科学依据的,绝不是信手拈来。这本书的作者是儒尔凡尔纳,是位法国作家,在十九世纪所写的科幻小说。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都一一印证实现,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幻想小说家。如果说凡尔纳没有扎实的文笔,岂能写出如此吸引人的文章;如果说凡尔纳没有相应的科普知识,岂能写出这本科幻小说。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三

从地球到月球?这在今天看来只不过是一个登月计划而已。探测器不说,就连宇航员都有12位被送上了月球。其中,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一小步时就说:“这虽然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可在儒勒·凡尔纳的时代,登月仅停留在人们的幻想中,踩一踩月球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于是,凡尔纳就让《从地球到月球》中的主人公代自己,进行了一次疯狂的登月之旅。

书中的主人公巴比康是美国大炮协会会长。南北战争结束后,他一直致力于研制一种超级大炮,目的是为了把一颗超级炮弹送上月球。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一个笑话,可巴比康却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规划着大炮的每一部分。他用于计算大炮威力的公式让我眼花缭乱,他的工作效率更让我折服。当硕大无朋、精准无比的炮筒铸好后,又有一位名叫米歇尔·阿尔当的法国人令美国沸腾了——他要坐着炮弹上月球!可怎么回来呢?不回来了!这种为一探月球的究竟而甘愿放弃自己生命的壮举,是一种多么豪迈的冒险精神啊!这倒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个法国人与众不同的性格——自由、豪放。最终,巴比康、阿尔当和尼切尔船长坐入炮弹,踏上了奔赴月球的征程。

凡尔纳真是“未卜先知”,尽管他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一种航天器到过太空,但他描述巴比康一行人在炮弹飞船中的种种见闻时,竟和现代宇航员所真实经历的相差无几,这当然需要聪明过人的脑瓜和极为丰富的学识。比如,炮弹发射的一刹那,“旅客”感受到的巨大冲击力和压力:飞行途中打开舷窗,由于内外压力差,舱内的东西会像炮弹一样飞出去;从舷窗往外看,地球像月球一样挂在天上;等等。我认为,这也是此书的精华所在。

最后,巴比康他们登陆月球了吗?没有,他们最终还是没完成梦想中的那“一小步”。但不圆满的故事同样可以让人读得津津有味——在炮弹飞行的途中,由于和一颗彗星不期而遇,偏离了预定的轨道,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了月球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三位英雄在环游月球之后,点燃火箭返回了地球。当然,这是后话了。

觉得不可思议,对吗?在这本书中,儒勒·凡尔纳以作家的细腻,科学家的严谨,向我们描述了他心中那段奇幻的旅程。可以这么说,因为有了凡尔纳,19世纪的人们又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四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的主席,一个沉着、冷静的大炮发明家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康、米歇尔·阿尔当和尼切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866年12月1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2800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

这便是法国着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儒勒·凡尔纳,法国着名科幻作家。他一生写过八十部小说,发表过好几部科普读物,其中的科幻构思至今令人称道。而此书中涉及的天文、地理等知识并非是作者异想天开的虚构,书中所有的数字及描述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和学术知识的结合,都有着科学基础和依据。此书不靠文学色彩、幽默笔调,凭借“幻想装置”打动我们。

凡尔纳曾说过:“在我的传奇故事中,我必定要把我的所谓发明建立在现实基础上,而且在应用它们时,必定让它们的结构安排和使用的材料不完全脱离同时代的工程技术和知识领域。”因此,他的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对科学细节的描写却让人相信。我们读者喜爱的正是他笔下亦真亦幻的发明创造所带来的奇迹,启发真正科学研究正是他笔下的发明创造所带来的奇迹。

凡尔纳所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性格、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喜爱和尊敬;凡尔纳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用智慧和勇敢创立了科学幻想和幻想科学的小说世界,激发着人类探险的热情。

最近,我读了《从地球到月球》这篇文章,对此文作者: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的儒勒?凡尔纳有深深的敬佩之情。

这篇小说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火炮俱乐部”的成员想要造出一门超级大炮,让人坐在炮弹里,通过发射炮弹把人送到月球。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但在前往月球的途中发生了一点小意外,使炮弹内的三人没有到达月球,而被月球的引力吸住的故事。

儒勒?凡尔纳的预言不止体现在了这一个地方——他在《海底两万里》中准确的预测了南极的地质环境、在《八十天环游世界》中预测了在八十天内能环游世界一圈、还在《挑战世界者》中预测到人类能在海上、海中、天上和地上以飞快的速度前进……而这些在现在都得到了证明。

俗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在今天看来颇为奇迹的想法,只要勇于探索,在未来就有可能实现!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五

《从地球到月球》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28章。小说另有续集《环绕月球》。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看完《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读这部小说,我不得不钦佩凡尔纳惊人的想象力。向天空垂直发射炮弹,不正是九十年后发射的载人卫星吗?阿尔当穿上潜水服,想在太空游泳的念头,不正是一百多年后的太空行走吗?在凡尔纳众多的科幻小说里,无不彰显他无穷的想象力和天文、地理、物理、数学、化学等方面难以衡量的知识。

我特别喜欢一个细节:《环游月球》第十五章《抛物线和双曲线》里介绍,炮弹经过月球南极看到的山脉、大海、森林,后面还加上一句:“是幻觉,还是他们看错了,抑或是个光学现象?”,大概这样不会让反对月球存在生命的人掀起一波波浪潮吧。

在钦佩的同时,我也欣赏巴比康和尼切尔的机智,在不到半小时之内就算好了炮弹的准确速度;也喜欢阿尔当的可爱,葡萄秧、多米诺骨牌,甚至是两条狗和六只鸡也被他塞进了十分拥挤的炮弹。此外,凡尔纳还塑造了另一个可爱的形象——俱乐部常任秘书长j.t.马斯顿。他身残志不残,永远忠实地跟随者巴比康。他大大咧咧的言语,冒冒失失的行为以及超人的幽默感,贯穿全文。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遐想:如果我有幸登上炮弹,我一定会用相机照下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月球照片!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带给我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是一本值得永久珍藏的好书。

这些天,我一直在重读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每读一次都会被他吸引。

这本书主要讲了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大炮俱乐部,在南北战争后冷清了许多。俱乐部主席因贝·巴比康想出了一个发挥他们天赋的好方法——向月球“宣战”,将它纳入美利坚合众国的第四十个州!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却遭到尼切尔船长的反对,并下了不少赌注。在全球各地几百万美元的捐款雨点儿般地落入大炮俱乐部的钱箱后,向月球开炮的“哥伦比亚”大炮便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城的乱石岗开工了。

这时,一个叫米歇尔·阿尔当的法国人要求置身于炮弹内部,飞往月球,并促使巴比康与尼切尔化敌为友,一同飞往月球。12月1日晚10点47分40秒,炮弹搭乘三名游客以16576米每秒的速度飞向宇宙,因一颗火流星的影响,绕月球一周后,在缓冲火箭的后坐力下,最终遗憾地掉回东太平洋的`故事。

看完这部小说,我不得不钦佩凡尔纳惊人的想象力。向天空垂直发射炮弹,不正是九十年后发射的载人卫星吗?阿尔当穿上潜水服,想在太空游泳的念头,不正是一百多年后的太空行走吗?在凡尔纳众多的科幻小说里,无不彰显他无穷的想象力和天文、地理、物理、数学、化学等方面难以衡量的知识。

我特别喜欢一个细节:《环游月球》第十五章《抛物线和双曲线》里介绍,炮弹经过月球南极看到的山脉、大海、森林,后面还加上一句:“是幻觉,还是他们看错了,抑或是个光学现象?”,大概这样不会让反对月球存在生命的人掀起一波波浪潮吧。

在钦佩的同时,我也欣赏巴比康和尼切尔的机智,在不到半小时之内就算好了炮弹的准确速度;也喜欢阿尔当的可爱,葡萄秧、多米诺骨牌,甚至是两条狗和六只鸡也被他塞进了十分拥挤的炮弹。此外,凡尔纳还塑造了另一个可爱的形象——俱乐部常任秘书长j.t.马斯顿。他身残志不残,永远忠实地跟随者巴比康。他大大咧咧的言语,冒冒失失的行为以及超人的幽默感,贯穿全文。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遐想:如果我有幸登上炮弹,我一定会用相机照下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月球照片!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带给我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是一本值得永久珍藏的好书。

这几天读了科幻大师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读完之后酣畅淋漓。虽然这是本科幻书籍,但是书中所涉及的到的物理学知识却非常奇妙。

书中的主角巴比康主席为了实现人类征服月球的伟大理想,使用了巨型炮弹将三名乘客从地球发送到了月球,最终完成了一项惊心动魄却无比伟大的实验。

炮弹采用锥形的形状,为的是使用流线型减少阻力,也是为了三名乘客能舒适地居住其中。另外,为了发射一枚如此巨大,并且速度如此之快的炮弹,需要制造一门长约几千米的巨型炮台,更需要多得能塞满整整一层楼的燃料。看到这里,我内心不禁澎湃起来,原来任何一项航天工程都是千千万万个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

更令我惊讶的是书中炮弹飞行的理论。我原本以为如果想要到达月球,那么飞行器需要一直向外喷射燃料直至到达月球表面,现在才发现,原来每个星球都是有引力的,只要到达月球与地球引力的平衡点,之后月球的引力就会将飞行器吸引过去,而不需要飞行器自身的推力,甚至这时还需要反向喷气时飞行器的速度减小,为的是减少降落时的冲击力。

这些理论真的是闻所未闻,我自己上网查找了资料,发现情况果真如此。此时我不禁佩服起这位几百年前的作者,他竟然能预言出人类航空的未来,而且他的理论还如此得正确,大师的确是大师。

可是,书中也有不少漏洞,比如说过快的速度产生的摩擦力会使铝制炮弹过热融化,在太空中人不可能像平常一样在地面生活等,但是这些漏洞仍不妨碍凡尔纳的这本书成为科幻书籍的经典。

现在,因为这本书的影响,我对天文知识很感兴趣,我希望以后能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运转情况,更希望中国能早日实验登月的梦想。

这本书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之父——凡尔纳写的。事情是这样的。

1869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剑桥天文台在观测月球的时候发现,如果于1870年12月1日22时46分40秒,在纬度0~28度之间的地方,用大-炮发射载人炮弹车箱,就可以将人发射到离月球3.7亿英里的地方进行观测。剑桥天文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炮俱乐部。

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巴比康收到信后说:“我们得找一个符合剑桥天文台要求的地方。”他的秘书梅斯顿说:“我看咱们美国境内没有在纬度0~28度之间的区域,而墨西哥有这样的区域,看来得向墨西哥发动战争去夺龋”俱乐部的另一名成员摩根将军看了看地图后说:“佛罗里达州有符合要求的区域,所以不用发动战争。”梅斯顿说:“佛罗里达州的人同意吗”巴比康主席说:“我们去听一听佛罗里达州人的意见吧。”说着他们就走了。

到佛罗里达州后,巴比康主席问:“我们要用电动大-炮发射一个炮弹车箱,大-炮大约重900磅。你们愿意吗”佛罗里达人说:“我们虽然只有坦帕城,但是我们符合条件,而且我们愿意。”得克萨斯人说:“我们有十一个城市,选我们吧!”巴比康主席说:“我们根本没有选你们,因为你们只有北纬29度,不符合条件。我们选佛罗里达州。”刚说完,得克萨斯人使劲地咒骂大-炮俱乐部的成员。梅斯顿赶紧维持秩序,可是维持不住,所以他们赶紧跑到了一个地方,叫乱石岗。巴比康主席说:“就在这发射大-炮吧。”巴比康主席和工人们一起把炮台建造好了。这时,一位叫阿当的法国人和一位叫尼切尔的船长说:“我们可不可以和你一起到离月球3.7亿英里的地方”“当然可以,我正想再带两个人一起去呢。”说着,12月1日22时40分到了,他们三位进了炮弹车厢,22时46分到了1、2、3、4、5、6、7、8、9、10、、、、、、35、36、37、38、39、40。一名工程师突然按动电闸,电流被接通了,炮弹呼的一下飞了出去,奔向月球......

按道理他们应该在三天后——12月4日回到地球,可是到了12月11日还是没有他们的踪迹。到了12月14日,他们终于平平安安地回到了乱石岗。

我想:现场的观众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次大-炮的发射。

我想:阿当一定会把这次经历讲给法国人听的。尼切尔船长一定会把这次探险记载在他的航海日记里的。巴比康主席一定会把这次冒险之旅写成一本书,经出版社出版,全世界人民看。

我还想:科幻小说家之父凡尔纳确实很伟大!人类登上月球已梦想成真。我要向他表示祝贺!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六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书本本都是绝世佳作,前几天,我刚看完凡尔纳的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老妈又送我了另一本家喻户晓的书:《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

《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属于凡尔纳小说中的一种:在未知世界里遨游的。还有一种是属于在已知世界里漫游的,代表作品是《神秘岛》。这本《从地球到月球——环游月球》主要讲述了一群生活在1865年战火纷飞的美国的大炮发明家,因为南北战争结束而无所事事。既然无法向地球开炮,那就向地球之外的地方开炮呗!果然,这一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办法被他们的主席——冷静的天才大炮发明家巴比康提出了。最后,由于一个叫米歇尔·阿尔当的法国人的加入,使得整个计划天翻地覆,由原来的“炮弹发射”改为了“炮弹车厢”,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我读完这本书,十分佩服凡尔纳的想象力,在一个多世纪的预言,如今却变为事实,真是让人佩服。还有凡尔纳对书中一个人物的刻意描写:j·t·马其顿,虽然这位可敬的大炮俱乐部秘书身残,但他的意志仍然健在,他以一种大大咧咧的语言,冒冒失失的动作贯穿整个故事,给予人们一丝幽默。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七

这几天读了科幻大师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读完之后酣畅淋漓。虽然这是本科幻书籍,但是书中所涉及的到的物理学知识却非常奇妙。

书中的主角巴比康主席为了实现人类征服月球的伟大理想,使用了巨型炮弹将三名乘客从地球发送到了月球,最终完成了一项惊心动魄却无比伟大的实验。

炮弹采用锥形的形状,为的是使用流线型减少阻力,也是为了三名乘客能舒适地居住其中。另外,为了发射一枚如此巨大,并且速度如此之快的炮弹,需要制造一门长约几千米的巨型炮台,更需要多得能塞满整整一层楼的燃料。看到这里,我内心不禁澎湃起来,原来任何一项航天工程都是千千万万个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

更令我惊讶的是书中炮弹飞行的理论。我原本以为如果想要到达月球,那么飞行器需要一直向外喷射燃料直至到达月球表面,现在才发现,原来每个星球都是有引力的,只要到达月球与地球引力的平衡点,之后月球的引力就会将飞行器吸引过去,而不需要飞行器自身的推力,甚至这时还需要反向喷气时飞行器的速度减小,为的是减少降落时的冲击力。

这些理论真的.是闻所未闻,我自己上网查找了资料,发现情况果真如此。此时我不禁佩服起这位几百年前的作者,他竟然能预言出人类航空的未来,而且他的理论还如此得正确,大师的确是大师。

可是,书中也有不少漏洞,比如说过快的速度产生的摩擦力会使铝制炮弹过热融化,在太空中人不可能像平常一样在地面生活等,但是这些漏洞仍不妨碍凡尔纳的这本书成为科幻书籍的经典。

现在,因为这本书的影响,我对天文知识很感兴趣,我希望以后能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运转情况,更希望中国能早日实验登月的梦想。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八

人类有着智慧的大脑,许多事物都被征服了。在《从地球到月球》里,人类的梦想却破灭了。

在美国政府不远处,有一个大炮俱乐部。一天,大炮俱乐部的首领------包维斯,决定用大炮把人类送上月球。于是,他在电视台宣布了这个决定,立刻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援和捐款。于是,他们开始建造他们想象中的大炮。

经过一年的时间,这门大炮终于建好了,在发射导弹的那一天,全世界的人都来观看,包维斯坐在自己设计的空心炸弹里,被送上了去往月球的旅程。但炸弹和月球擦肩而过,变成了月球的卫星。

人类的梦想是遥远的,但却破灭了。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可能就因为一个小数点而毁掉了许多生命啊!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九

《可怕的科学》是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系列图书,它一点也不可怕,它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写了很多科学事实,我看了好几本了。今年暑假,我又读了一本——《谁来拯救地球》。

一看见这本书的封面,我就立刻被它吸引住了。只见一只巨大的恐龙站在地球上,伸长脖子怒吼,令人毛骨悚然。地球被他踩在脚下,千疮百孔,一道道醒目的大口子在蔓延。

地球怎么了?恐龙复活了吗?我们需要打败恐龙,拯救地球吗?

看了内容,我才明白,根本不是什么恐龙复活了,是我们人类自己创造了一个比恐龙还要厉害的可怕怪物,那就是温室气体。我们人类的现代生活,需要燃烧很多高碳燃料,用来开动汽车、开动工厂机器、发电。这些高碳燃料如煤炭、石油在地球上储存了几百万年了。这些高碳燃料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现代文明,可也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些气体使我们的地球逐渐变暖,地球的气候开始变化,有些地方干旱,有些地方洪涝,海平面上升等等问题不断出现,我们的地球正在面临巨大的灾难。

那么,谁来拯救地球呢?只有我们人类自己,只有我们立即开始低碳生活,才能打败“恐龙”。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什么低碳生活,我平时不注意关灯,随意浪费物品,等等,没想到我的这些坏习惯,排放出更多的碳,让“恐龙”变得更加强大。

开始低碳生活,是让我们放弃现代的生活,像古人一样生活吗?让我们不用电话、不用汽车、不用电吗?不!低碳生活不是让我们回到古代,而是要改掉我们的坏习惯,比如:随手关灯,私家车里不放杂物,等等。此外,植物是温室气体的克星,它可以收集温室气体,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要多植树。当然,学习新的科学知识,不再使用高碳能源,而是用科学方法制造出新型能源供我们人类使用,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地球的安危就在我们手中,只有立即开始低碳生活,才能拯救地球。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

我是一个小科学迷,读过许多关于科学的书,大到《世界未解之谜》,小到《十万个为什么》,这些书我都很喜欢,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最近读的一本书——《神奇的地球》啦!

《神奇的地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宇宙的奥妙以及地球的诞生,第二部分讲的是地球神奇的地理环境,第三部分提到了地球的宝藏。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啧啧惊叹。

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便是《人类的宝物——石棉》这一篇了。石棉,顾名思义,就是石头里长出来的“棉花”,其实是石头的一种纤维。在书上的图片里,我看到了石头里面一条条白色的东西,上面还有着毛,那应该就是石棉吧!石棉看似很难采集,可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它了呢!相传,有一位皇帝,用了许多的金子,请别人为他做一件“仙衣”,实际上就是用石棉织成的。“仙衣”到手后,那位皇帝穿着“仙衣”,大请宴客。来的人都纷纷祝贺他。到吃饭的时候,他故意打翻盘子,让衣服沾上许多油迹,客人们纷纷为这件“仙衣”惋惜,谁知皇帝却面不改色,不慌不忙的把衣服丢进火中。客人们大惊失色,认为他在开玩笑。谁知他竟把完整的衣服拿了出来。而且油迹消失的一干二净。那为什么说它是“人类的宝物”呢?原来石棉不怕酸碱侵蚀,不怕火烧,常用于窥探危险地带,为人类的生活作出了许多巨大的贡献。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文章,如:《变幻莫测的香地》《宇宙大爆炸》《可贵的黄金》等,它们让我知道了不少知识,更深一步了解了地球。

《神奇的地球》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更多的知识,还让我开拓了眼界。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一

在那个没有飞机,没有高铁的19世纪,一位绅士用两万英镑打赌能用八十天时间来环绕地球。这位大胆的绅士就是菲利亚·福格。

并且他开始付诸行动了。谁都没有想到,这一路遇到了许许多多困难和险情,成了福格一连串的阻碍。福格却有着沉着、冷静、坚毅的品格,仿佛天就要塌了,地就要裂了,他也不会触动一下。这样的性格让他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打破了界限——八十天环游地球。

初读这本书,我一直觉得福格的这个决定也太胆大妄为了。读到中间,我被那些环环相扣、惊心动魄的情节吸引住了双眼。最后时,情节更加紧张,我全神贯注地看着,直到他胜利了,我才像他一样把身体放轻松。

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塑造了许多人物角色:有勇敢诚实的“万事达”,疑心过重的菲克斯警官,脾气暴躁的斯坦普·w普罗克特上校,但我最佩服的还是菲利亚的沉着冷静。

当困难突然从天而降,当身边的人都惊慌失措的时候,唯有福格一如既往的不动声色,他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不管是刮风下雨、大难当头,他依然我行我素的工作着。在每每到身处险境,其他人不是垂头丧气就是愤怒不已时,而菲利亚·福格不会受到干扰,一次又一次冷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克服困难。

有一次,福格乘的船没有煤了,大家全部认为希望沉沦了。只有福格不这样觉得。他不为此所动。他叫船员用仅剩余的一点点煤加大马力用光,再把床铺等木质的东西烧了作为动力,终于开到了港口。

现在我们生活中遇到一点点小问题往往就会紧张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解决,而我们应该学习一下福格“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慌张,都不会激动,保持镇静”的精神品质,用智慧去解决问题。比如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铁质的东西掉进床底下了,可以用磁铁吸出来等等。

用沉着、冷静、智慧去解决问题——这是菲利亚·福格教会我的道理。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二

这天上午,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一本书——《八十天环游地球》。它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作品。它主要讲了一位英国绅士菲利斯·福格先生因为在改良俱乐部里与朋友们打了个赌,用20000英镑赌他能够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他从伦敦出发,只用80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

当我读完这本书,感到回味无穷。福格先生花了高价环游地球一周。他最终赢得了赌注。福格先生因为有了信心,相信自己不会被困难所压倒,相信自己必须能够完成这件事的。他那坚定的意志让他不半途而废,坚持到底,对胜利的期望充满无限的追求。

其实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像福格那样,用信心和实力去做好每一件事,只要付出汗水和努力,就算失败了,也会有收获。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你不能够气馁,要镇定,持续冷静的头脑,去应对他,找到好方法来解决它。在学习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要努力,刻苦,知难而进,找到好办法。

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分秒必争,那是福格先生成功的关键,每个人也是如此。短暂的几秒钟,能够使福格输掉赌注,能够使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时间是多么宝贵,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在什么时候,都会有许多难以完成的事,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只要以信心当船,以努力作帆,你就必须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三

《80天环游地球》出自世界闻名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下,仿佛我也身临其境。细腻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沉着智慧的福克先生;行侠仗义的`路路通(绰号);通情达理的艾娥文夫人;忠诚机智的警探费克思等人物。

思的追捕,同时还要争分夺秒,一路上是险象环生。在途中他们还挽救了一位即将被陪葬的艾娥文夫人,最终福克斯先生不仅成功了,还获得了一份真正的爱情。

这本小说的最奇妙之处在于最后。福克先生等人环球回到家后,他们发现时间期限到了,他们彻底绝望了。但是机智的路路通发现他们提前到了一天,他迅速拉着福克先生往指定地点跑,最后终于赶到了。原来这是因为他们这次旅行的方向是一直向东走,一直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进。每当他们走过一条经度线,他们就会提前4分钟看到日出,整个地球分为360度,4分钟乘以360度,正好等于24小时。所以福克先生才不知不觉占了24小时的便宜!

我最钦佩福克先生的沉着冷静。因为福克就要成功时,费克思收到了捕票,捉住了福克,而这时他发现英国警察已经捉住了真正的凶手,面对步步逼近的失败,福克十分冷静,若无其事。而身旁的路路通早已暴跳如雷……。

通过这本小说,我深刻地体会到:只要自己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而且必须拥有恒心和智慧!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四

《从地球到月球》科幻绘本的作者是儒勒·凡尔纳,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因比·巴比凯恩。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因比·巴比凯恩建造了一门世界上最大的月球探索大炮——和平大炮。

因比·巴比凯恩很有想法。他是一个武器发明家,他的房子是大炮形状的。因为那时候是和平时代,武器发明家都没了用武之地,所以他设计了和平大炮。

因比·巴比凯恩很勤奋。他从书中知道了月球的知识。他向最有名的'天文学家虚心请教。他还用望远镜探索了月球。

因比·巴比凯恩很周全。他想到这门和平大炮需要支持者、金钱、规划和场地。

因比·巴比凯恩很幽默。当他的同伴异想天开想要带上马匹、驴子和奶牛的时候,他说“我亲爱的同伴,这炮弹是研究科学的飞船,可不是诺亚方舟。”

我觉得他很伟大。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五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从地球到月球》这本书具有科学的介绍也让我们明白了科学的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了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这是大炮发明家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颗炮弹到月球去探险。

巴比康、米歇尔·阿当和尼却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一日乘这颗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二千八百英里的地方绕月运行。

这三位冒险家的命运如何呢?据剑桥天文台的观测,只有两种可能,月球的引力征服了这颗炮弹,三位旅行家最后到达目的地;另一种可能是炮弹被束缚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永远环绕月球运行。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告诉我们科学的知识,也让我们知道怎样发明大炮……我看了这本书觉得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学习,向学习有了解,长大后就无所作为。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六

这几天,我读了由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80天环游地球》。这本书写的是英国绅士菲利亚福克和改革俱乐部的成员打赌,——他可以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福克带着绰号“万事通”的仆人从伦敦出发,开始了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在路途中,遭人暗算、舍身救人、遭遇风浪,海上搏击、遭欺骗误了轮船、与仆人失散······几乎所有的困难和意外都被福克遇到了,然而他总能化险为夷,最终获得了成功。

文章中的福克先生遇事沉静,果断,有一次,因为侦探费克斯的从中做怪,使福克先生和万事通主仆分离,等福克先生到达码头的时候,船已经开走了,这件事耽误了福克先生的行程,但是福克并没有焦急和暴躁,而是静下心来把海岸转了一遍,足足走了三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一条叫“唐卡德尔”号的小船。

福克先生还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人,在他达到火车站急着要上火车的时候,一位可怜的乞讨的老妇人走过来了,福克先生毫不犹豫的从兜里掏出20基尼,递给了老妇人,万事通感动的热泪盈眶,他更敬佩自己的主人了。

还有一次福克先生在印度的丛林救了即将被烧死的艾娥达夫人。一路上,福克先生对她彬彬有礼,照顾周到,最后艾娥达夫人嫁给了福克先生,万事通还做了他们的婚礼见证人呢。

这本书还写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我一边读一边在世界地图上寻找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比如印度的孟买,中国的香港,日本的横滨······好像我也和福克先生一起环游了地球。

这本书告诉了我遇到困难要多想办法克服,要像福克先生那样沉着,冷静,我一定要多看这样的书籍。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七

读了这本书以后,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故事,叫流浪地球。一个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们配合科学家最终在地球活下来了,人类也活下来了,团结友爱最后让地球也活下来了,这是多么伟大啊,只要努力,任何一个人,还有孩子都会变成超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就看你有没有认真的去做,然而,团结友爱真的很重要吗?是的。

曾经,学校举行一次比赛,只有一班和二班参加,一班的班风是特别好,人人都很和善,所以一般做什么事都是快,老师们都非常喜欢一班,二班可以说他们班做事一团乱,他们人还很暴躁,跟别人交流都没办法,所以啊,这个班完全就可都可以废掉,说话不干净,所有老师上完课,有谁不说他们班纪律差,所以这次比赛就可以看出,团结友爱是多么的重要。

之前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去买酱油,看见一个班中的孩子落到水里,老师为了救他们,先打了120,于是找了整整54个大球,让所有的孩子爬上去,等待着就绳,孩子们非常团结,最后,叔叔阿姨来了,54个孩子,外加一位老师,没有一个人受伤,最终成功上了岸。

可以说,团结友爱真的非常的重要,团结友爱能拯救地球,团结友爱能拯救很多人的信念,团结友爱,甚至能让矛盾减少团结。团结友爱,能让每个人都快快乐乐,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很高兴,快乐,团结,友爱。

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个安静而和平的夜。同学们,读完这本书以后,让我学到团结友爱是一个很大的力量,我们要和同学们好好的,成为最好的朋友,加油!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八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地球。

在文章中,我了解到人类在索取地球资源的过程中,有意地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工厂里的污水排进了地球的血脉之中——江河湖泊这;树木被大量地砍伐;大气中的臭氧层由于人类的破坏,变得漏洞百出;近百年来很多种生物绝灭,如华南虎,丹顶鹤,扬子鳄等稀有动物在世界上已经所剩无几;人类即将把地球几十亿年以来储蓄的资源全部用完了。最后的结果影响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将无法再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下去。

拿我们经常能见到的植物来说吧,它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树为我们净化了空气,美化了环境,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资源,可以说植物与人类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我以前就不懂得保护植物。记得那次去我外婆家,调皮捣蛋的我用一根粗大的绳子绑在两棵还未成年的小树上,然后我坐在上面荡来荡去,突然“咔嚓”一声响,有一根小树断了。当然我并不感到愧疚和伤心,而是大笑起来,一脚把断了的'那一截踢走。我又把绳子绑在两根粗壮的柳树上。我的姐姐整整玩了一个下午,当我解绳子的时候,绑绳子的地方勒了一个大大的印子,然而我还是无动于衷。现在想来,我感到无比伤心和愧疚,想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我那样,那这个世界还不被糟蹋得面目全非,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将变得满目疮痍。

我想我们人类太对不起地球了,地球为我们付出那么多,然而我们却在浪费,在糟蹋地球。既然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就应该共同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为此,我呼吁每一个人都好好读一读《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呼吁每一个人善待地球。我们就该明白,拯救地球,拯救我们自己。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篇十九

《地球》是《幼眼看世界》里面的一本,是美国作家陶德。帕尔的作品,也是最受美国孩子和家长欢迎的作品之一。这套书有着非常丰富开放的主题,有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接纳,有对亲人和家庭的认知和接纳,还有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是深受美国孩子欢迎的情商素养养成书。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爱护地球人人有责。这本书的阅读方法就是采用我和女儿一问一答的方法来进行的`。由于书的字数比较少,女儿自己翻看一下也能明白是讲述什么的了。下面和大家具体的分享。

我写字的时候,纸的正反两面都用(为了节约纸,不要浪费。纸是树木做成的,做纸需要很多树木的,所以要节约不能浪费)我去超市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购物袋,因为……(塑料袋是白色垃圾要少用)刷牙的时候,我会关上水龙头(水是要付钱的,要节约水不能浪费)我坐校车上学,并且骑自行车,因为……(大家都自己开车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空气)我好好吃饭,并且留下剩饭和剩菜,因为……(剩饭和剩菜可以给狗狗吃)我记得关灯,为了节约能源。我还关上冰箱的门,因为……(开着冰箱浪费电)我希望可以光着脚走在草皮上,我可不希望搬到火星上去住。最重要的是,我关爱地球,因为……我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快乐。

这本书不但语言通俗易懂,画画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弯弯曲曲的黑色线条和大面积多彩填色的设计让画面充满了童趣,象极了小孩子画的涂鸦。用孩子的语言讲述孩子的世界,作者就是用这种方式将爱、自信、亲情、和平等等应常驻孩子心中,能带给孩子一生幸福的主题阐释给孩子听。让孩子深深的懂得,地球是我们大家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到保护地球的活动中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只有我们关爱了地球,地球才会反过来关爱我们大家,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90580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