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评价方式和标准,用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请查阅以下教案范文,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编写方法和要点。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一
讲故事比赛。
(一)活动内容。
讲故事比赛。
(=)活动目的。
1.促进学生多了解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和故事。
2.训练学生改编故事的`本领。
3.训练学生能有声有色地讲故事。
i三)活动步骤。
(1)每人自选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或故事。最好是趣味性强,丽又积极的思想意义。
(2)先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然后略作艺术加工,增强其形象感、使之适宜讲演。
(3)依次登台,有声有色地讲演。
(4)根据定好的发奖人数,向听众散发选票。
(5)公布结果,颁发奖品。可以请优胜者讲讲自己的讲演心得。
(6)请评委代表或教师代表作点评。
五册语文实践活动第六单元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二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这是一项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关心他人,鼓励别人,使其产生信心和力量的口语交际练习。
(2)结合口语交际话题“学会鼓励”作启发谈话。
(3)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所受到的鼓励和关心等。
(4)分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对表演欠缺的同学给予鼓励。让学生懂得对别人真诚懂得鼓励和帮助,要表示感谢。
3、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并引导学生明白,几句鼓励的话就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鼓励要从现在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和友善。
二、对照书上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
1、鼓励张为民:“买了东西,我们是消费者,就受到《消费者保护法》的保护,商家对于销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这种伪劣产品应该退给他们,这是忸怩的权利。”
2、茅义军两次实验都未成功,可这样鼓励他:“茅义军,两次失败就打退堂鼓,莱克兄弟发明飞机,瓦特发明蒸汽机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最后才取得成功的。总结经验再来,你一定会成功的。”
3、对于宗家伟的赛前鼓励更为重要,可这样鼓励他:“宗家伟,你一直。
都是最棒的!你目前这种状态属于正常现象,只要你放下包袱,轻松上阵,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再说只要你努力了,同学们一定会为你加油的!”
小结: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自己的帮助之手去鼓励他们、关心他们。鼓励别人要有一定的技巧,特别是首次鼓励之后,对方仍信心不足时,如何趁热打铁,继续鼓励。总之几句鼓励的话就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鼓励要从现在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和友善。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三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诗中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能默写一、三首古诗。
3、培养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观察、大胆想象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弄懂每个词的含义,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启发想象,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教学图片、词语卡片。
1、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三首古诗。这三首想象独特,你们一定会喜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独坐敬山亭》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1、出示自学提示:
(1)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3) 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1) 齐读全诗。
(2) 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尽:没有了。完了。孤云:孤单的云。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的意思:后两句意思怎么说才通顺呢?
一群群的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山亭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写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齐读全诗。
3、背诵全诗。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摘抄在摘抄本上。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要求我们和学上一首诗一样,借助注释,利用字典,自己理解古诗内容,并在议论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范读全诗。
2、指名读全诗。
3、指导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 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 诗句没有注释的还可以理解。
(3) 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4) 提出疑难。
1、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因为作者此时身在异乡,不免会引起一种思乡之愁。
野旷: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图片。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想之情油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丝慰籍。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些什么呢。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停顿,表达情感。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首古诗。哪位同学会背了?今天我们学习第三首古诗。(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1、解释提问。
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诗题的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句的内容吗?
2、作者简介:清代诗人慎行。浙江海宁人。
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
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看图想象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1、指名朗读。
2、出示诗句,引导学生试着讲解字词句的意思。
1、教师朗读诗句,出示图片。
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出“散作满天星”的情景。)
3、启发想象。
(1) 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做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
(2) 朗读全诗。
4、教师小结。
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象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7 古诗三首
独坐敬山亭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宿建德江
日暮 愁
野旷 天低 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渔灯——一点萤 美妙
风簇浪——满和星 神奇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四
小组交流: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一、讨论、积累资料。
1.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见,补充。
二、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读一读提供的话题,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读习作例文。
3.互相发言,把别人的看法做记录。
4.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三、练习习作。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五
1、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女娲补天》这一神话故事。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习女娲不畏艰辛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
4、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到古代神话故事所表现出来的美。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不畏艰辛为人类造福的美好心灵。
1课时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有指挥,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了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婶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1、出示自学提示。
(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 有弄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课文些了一件什么事。
2、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
说说你为什么受到感动?能把你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
3、质疑。
2、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20 女娲补天
找雨神
造了船 不畏艰险,造福人类
找五彩石冶炼补天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六
自由.写作实践。
(一)训练目标。
掌握就身边生活发表议论,写成议/论文的方法。
(二)训练方法。
1.就身边的某一人、事、言谈,全班展开议论或辩论。
2.介绍“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将口头的议论整理成书面的议/论文。
(三)调练时数。
1课时。
(四)训练过程。
1.导入:关心生活,干预生活的文章才能有实际价值,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一句话谈自己的想法,观点,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的文章的写法。
2.要求学生推举出一句熟悉的流行语,如:“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选择大家都关注的一句,在全班展开议论、辩论,各抒己见。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要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3.老师讲同学们讨论中出现的观点,论据等要点与学生一起进行分类、汇总,然后结合介绍“一事一议”文章的写法,引导学生将各自的口头议论整理成书面文章。提示:“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第一,拟题。题目一定要与材料有关,如“小议……”,读“……的启示”。
第二,提出问题,即提出观点。生要对材料内容给予一定的概括,主要内容、关键词一定要放在显要的位置突出来。观点要正确,不宜太长。
第三,分析问题,这是议/论文最重要的部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使人信服。
这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一种结构是:可以是几个并列的事实论据,也可以是几个并列的理论论据,还可以将事实与理论论据结合起来写。总之,通过广征博引,充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另一种结构是:先从事物的表象说起,再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深挖思想根源,确立正确的观点,还有一种结构是:围绕正确的观点,列举正反不同的论据,通过对比分析,论证观点。
第四,结尾部分,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如“总之”“综前所述”等笔调较庄重的词语;二是点明题旨,尤其是有些从具体事例或具体材料起笔的议/论文,到结尾才正面点明题旨,令人豁然开朗;三是采用提出希望、展示前景,以激励读者,增强信心,鼓舞斗志,使人觉得备感亲切的效果。
4.自命题,选择材料,进行习作练习。
五册写作口语交际第六单元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七
21小方迷路教学内容:5个生字词,1篇课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用“附近”、“记得”造句。2、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3、能用“照样子写句子”练习的句式说、写句子。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民警叔叔是怎样帮小方找到舅舅家的。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演示法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教学目的:学会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会用“附近”、“记得”造句。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板书课题:21小方迷路二、授新1、出示挂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图意。2、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3、提出生字新词舅舅公安局按键荧光屏4、教学生字新词(1)教读生字。(2)理解词语的意思:舅舅――妈妈的哥哥或弟弟。公安局――联系实际理解。按键――指图或实物理解。荧光屏――指图中的荧光屏理解。5、读课文。三、巩固练习。1、读字词和课文。2、写字词。四、作业:抄写字、词。读课文。课后分析:本课的词语很少,也是学生经常接触的词语,所以大家很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看(听)话写词语舅舅公安局按键荧光屏附近二、授新:1、讲读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自然段讲什么?(放假了,小方进城去舅舅家看舅舅。)(2)帮助学生理解“进城”的意思。2、讲读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1)学生读课文,思考:a、小朋友,你为什么哭啊?”这句话是谁问的?(是一位民警叔叔问的)b、小方是怎么回答的?(我找不到舅舅家了)c、民警又问了什么?(“你记得舅舅的样子吗?”“他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d、小方是怎么回答的?(小方点点头,想了想说:“舅舅叫王永祥,三十多岁。”)e、民警听完小方的回答后说什么?(“好,你跟我去找舅舅。”)让学生初步了解对话的几种不同写法。3、指导学生读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三、巩固练习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回答:1、小方是怎么迷路的?2、是谁帮助小方找舅舅的?四、作业: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1课后分析: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讲解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学生知道是民警叔叔帮助小方找舅舅的,理解了课文内容。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说说小方是怎么迷路的?二、授新1、讲读第七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a、民警叔叔领着小方来到什么地方?(来到公安局的一间屋子里)b、民警指着桌子上的一台机器对小方说什么?(这是电子计算机,它能帮你找到舅舅!)(2)结合挂图理解这一段的内容。(3)齐读这一自然段。2、讲读第八自然段(1)读第八自然段,思考:民警叔叔按下按键,电脑荧光屏上出现了什么?(出现了舅舅的头像、姓名、年龄、住址,小方认出荧光屏上的人就是舅舅)(2)结合挂图理解这一段的内容。(3)齐读这一自然段。3、讲读第九自然段。理解“民警叔叔关上机器,送小方去舅舅家”,是指根据电脑提供的.舅舅的地址去找的。三、巩固练习读课文,回答:民警叔叔是怎样帮助小方找到舅舅的?四、课堂小结。五、作业:朗读课文。课后分析: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学过有关搜索查找的知识,所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句子意思,理解了课文内容,明白了舅舅是如何帮助小方找到舅舅的。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课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11、出示题目读课文,回答问题:(1)小方是怎么迷路的?(2)是谁帮助小方找舅舅的?(3)他是怎样帮助小方找舅舅的?2、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3、师生讨论,完成习题。四、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21、出示题目填空,再读一读。(1)民警()小方()屋子里,他()着桌子上的一台机器说,它能帮助你()舅舅。(2)计算机上有许多()。民警叔叔啪啪啪地()了起来。()上立刻出现了一个个()和一行行()。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填好后再读一读。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31、出示题目照样子写句子。(小方)找不到(舅舅家),急得(哭了)。()找不到(),急得()。()找不到(),急得()。2、读例句。3、分析例句的句式:谁找不到什么,急得怎么样。4、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照句式说、写句子。六、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41、出示题目用下面的词语造句。附近……记得……2、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词的意思。3、举例指导学生造句。附近……我们学校附近有一条小河。记得……我记得老师说的话。七、作业:课后习题1、2、3、4课后分析:学生完成习题较好。22吃鱼子教学内容:7个生字和新词,1篇课文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刚”、“关心”造句。2、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思考练习第2题的问题。3、能仿照课文,联系在家用餐实际,说、写一段话。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准备:挂图、课件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教学时间: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预习课文教学目的: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刚”、“关心”造句。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鱼吗?吃过鱼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吃鱼子》。板书课题:22吃鱼子二、授新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懂图意。2、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的不理解的词。3、提出生字新词餐桌戳开笨严肃决定健康噢4、教学生字。5、理解词语的意思餐桌――吃饭的桌子。戳开――课文中指用筷子将鱼肚皮穿开。笨――不聪明。严肃――结合面部表情理解。决定――如何行动作出主张。举例理解。健康――身体好。6、初读课文。7、再读课文,结合图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三、巩固练习读读讲讲下面的词语。外婆餐桌戳开香喷喷笨严肃健康悄悄地四、小结。五、作业:抄写生字新词。读课文。课后分析:本课的词语学生大部分掌握得较好,只有“严肃”学生理解得还欠透彻,需要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让学生逐步领悟词意,了解了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看(听)话写词语餐桌戳开笨严肃决定健康香喷喷二、授新1、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讲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结合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先讲前些天,“我”家吃鱼,妈妈端上来一盘红烧鱼,“我”戳开鱼肚皮,一肚子鱼子金黄色,香喷喷,还冒着热气。接着讲“我”刚用筷子去夹鱼子,外婆急忙拉住“我”的手,连声说小孩子不能吃鱼子,吃了会变笨的。最后讲“我”只好放下筷子。外婆脸上的“神色是严肃的”,也就是说,外婆这样说是认真的。(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当“我”用筷子夹鱼子时,外婆是怎么做怎么说的?(4)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第一自然段讲“我”用筷子夹鱼子时,外婆说小孩子不能吃鱼子,吃了会变笨的。三、巩固练习: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四、小结: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讲外婆不让“我”吃鱼子,说小孩子吃鱼子会变笨的。那外婆说的是真的吗?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读课文。五、作业:熟读第一自然段。预习第二、三、四自然段。课后分析:课文中讲的吃鱼遇到了事情,很多同学都有亲身经历,所以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教学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复旧让学生说说第一自然段写什么?二、授新1、讲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2)让学生说说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我”决定弄明白为什么大人能吃鱼子,小孩子不能吃。)(3)齐读。2、讲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2)默读,思考: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我”是怎么知道的?(吃鱼子不容易消化,外婆不让“我”吃是关心“我”的身体健康。“我”是听妈妈说的。)(3)指导朗读。(4)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3、讲读第四自然段(1)齐读。(2)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我”不再相信吃鱼子会变笨这句话了。)三、巩固练习1、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2、说说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四、总结全文:外婆不让“我”吃鱼子,是因为鱼子不容易消化,外婆是关心“我”的身体健康。吃鱼子是不会变笨的。五、作业:熟读课文。课后分析: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外婆不让“我”吃鱼子的真正原因。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复习本课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二、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1、习题1读课文,说说外婆为什么不让“我”吃鱼子?2、习题2课文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课文先讲外婆不让“我”吃鱼子,说吃鱼子会变笨的;接着讲“我”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4.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5.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如: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儿歌《春天多美好》导入。
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春光明媚,燕子翩然而至。她拉开了美丽的春天画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2.指导看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说说图上的哪些景物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它在图上起什么作用?(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再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3.配上欢快的乐曲轻声诵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容易读错的字词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写一件什么事。
4.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5.检查初读效果。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你看到了哪些画面?(可爱的小燕子,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色……)。
二、细读课文,审美悟情。
课文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景图,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说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文本,并在文中圈点勾画,准备交流。)。
(一)品读春天的美丽。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赶集似的聚拢来”描写了春天怎样的景象?
(2)谁能把春天“光彩夺目”的感觉读出来,自己先试着读读看。(练读,指名读,齐读。)。
3.我们都陶醉在这万紫千红、烂漫无比的春光中了,小燕子也被这美丽迷人的春色吸引了,它们从南方赶来——(引读)。
4.春天的景色真美啊!细雨绵绵,柔柳如丝,百花争艳,春光灿烂……让我们把描写春景的这段话背下来。
(1)指导背诵。可以把这段话分成4个层次来背诵:第1句写季节、细雨;第2句写微风吹拂柔柳;第3句写草、叶、花;第4句写燕子。
(2)配乐背诵。表达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燕子的可爱。
1.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是什么样的呢?(这一自然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再写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燕子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连到一起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了小燕子独特的形象。)。
(1)面对这么机灵可爱的小燕子,你愿尽情地赞美它吗?让我们用喜爱的语气读好第1自然段。
(2)你记住小燕子的外形了吗?
引背:一身——一对——加上——这就是——。
2.春雨蒙蒙,燕子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生机。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什么样的生机呢?
(1)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得很轻快、很优美。)。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斜”“掠过”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灵活优美的姿态。)。
(3)朗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指名读。)。
(4)指导朗读。
(5)填空,练习背诵,并用彩笔画出哪些词语表现了燕子飞得快、飞得美。体会这些自由飞翔的美丽的小燕子为湖光山色增添了情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过,唧唧地()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开去。
3.燕子在水面上翻飞,好像在表演着水上芭蕾。终于,有几对燕子飞倦了,他们在哪儿休息呢?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你能从这一段中找出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吗?读一读,说说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导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把电线比喻为“几痕细线”“五线谱”,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让学生谈对“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的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蓝天作衬,电线作谱,小燕子是跳动的音符,从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2)燕子不仅飞行时是美的,连它落在电线上休息都被作者描绘得这么美。想象你就是春天的燕子,请你用几句话来说说飞行的快乐,赞一赞春天。
(三)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文。
三、研读课文,学习写作方法。
1.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顺序。
(1)这篇课文是按照不同方面来叙述的,课文的4个自然段从4个方面介绍了燕子,它们分别是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从南方飞来、飞行的燕子和停歇时的燕子。(板书:外形南归飞行停歇)。
(2)第1自然段的描写顺序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课文先写了整体(一身乌黑的羽毛),再写局部(轻轻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体(凑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2.这篇课文不仅写了燕子的外形,还写了燕子飞行的姿态;不仅写了燕子飞行的动态美,还写了燕子停歇的静态美。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才更美丽,也更有生机,使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课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板书:动态美静态美)。
3.描写具体生动,用词准确,语言优美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
2.燕子教学设计。
3.快乐的小燕子教学设计。
4.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5.燕子妈妈笑了教案。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九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二课的《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本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作者寥寥400个字,把满池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观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1)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四、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和关注的心理。为此,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喜欢花吗?能不能说一下”“小朋友见过荷花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欣赏一篇题为《荷花》的课文,大家准备好了吗?”以学生们喜欢,能提高兴趣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第二环节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连。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因而,我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饱含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听到、整个心灵都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使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了荷花各种不同的姿态,从而对于第二段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三环节领悟课文的神韵,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因此精读时要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激起情感深化。我通过三条途径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层,产生移情。1、借助比较区别;2、借助想象展开;3、借助语言媒介。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还有的。”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2、指图引读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第四环节抒情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情感。因此,在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我都设计了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自己小组内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之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有情,教材有情,“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桥梁就是教师。由教师来传递情感,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2.荷花。
荷叶:挨挨挤挤像大圆盘。
荷花:含苞荷花半开全开。
这样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荷花得美。
总之,这节课我抓住以下几点设计教学过程:
1.抓住作者写荷花荷叶的精妙之笔,咬文嚼字,反复品味,不仅让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落笔的生动准确,而且通过迁移学习,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多法品读,内化语言。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抓好读的训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因为文章的“美”是学生通过多种读法品味出来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式,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3.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
4.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悟美,享受美,进而达到去创造美。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
一、看拼音写词语。(8%)。
d4oy!ngx9h3nq@ngh8。
()()()。
l{8gu^y@ch2ngg3nl3n。
()()()。
t8sh&ji1ngx@nji1ngy0。
()()。
二、字(12%)。
1.(4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4分)。
兴勃勃安然无()争先()后。
半途而()一声不()如()重负。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线连起来。(4分)。
三、词(10%)。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2分)。
()的知识()的班级()的时间。
()的红领巾。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2分)。
善良()高耸()熟悉()迟钝()。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2分)。
和蔼()根基()希罕()富饶()。
4.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
珍贵珍爱珍藏。
(1)这张()的照片,是爸爸和总理的合影,我一直()着。
鼓动鼓舞鼓励。
(2)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们热情地()我,使我受到很大的()。
四、句(20%)。
1.加上合适的词,把句子说具体些。(5分)。
(1)鱼穿来穿去。()鱼()穿来穿去。
(2)翠鸟朝远处飞走了。翠鸟()朝远处飞走了。
(3)红军踏着积雪前进。()红军踏着()积雪()前进。
2.把下面的句子不完整的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4分)。
(1)到操场上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巧玲珑的翠鸟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扫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海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给句子换一种说法。(3分)。
例: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各种海鸟栖息在树林里。
(1)大海上航行着一艘轮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小院的西墙上长着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标点。(4分)。
从前有个小男孩()他有许多愿望()一天()妈妈对他说()只有天上掉下来的星星()才能帮你实现愿望()男孩高兴极了()忙问妈妈()您对我有什么希望吗()()我只有一个希望()妈妈说()就是希望你成为善良的人()。
5.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几句话重新排列,连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王林一看,笑着对妹妹说:小傻瓜,这是中国地图,来,哥哥和你一起看。
()他边说边拉着妹妹来到墙边。
()王林指着地图,沿着中国的边界比划着说:这是咱们中国。
()他又指着地图上的红五角星说:那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
()一天放学,王林刚进家门口,妹妹就嚷开了:哥哥,你看妈妈买了一幅画,上面有只大公鸡!
()地图挂得很高,王林搬来一把椅子,把妹妹抱上去,站在椅子上。
()妹妹听了,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一边笑着一边说:我看见北京了,我看见北京了。
()望着天真可爱的妹妹,王林笑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你用心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声音:有的像()一样嗡嗡,有的像()一样啾啾,有的像()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
2.读一段话,回答问题。(7分)。
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飞虎鱼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气鼓鱼的眼晴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它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___句。可以分为几层,用/在文中标出。
(2)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南瓜的妙用。
南瓜的用处真大。
南瓜能吃,人们用它做饭、做菜。
中亚地区人们用南瓜做成玩具。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南瓜成了可爱的胖娃娃、健壮的老水牛、凶猛的狮子。
非洲有些国家的居民把又大又老的南瓜制成各种器具。例如盛水、盛粮食的盛器啦,作为渡河的浮排啦。用南瓜捉猴子就更有意思啦!他们先在南瓜上挖个洞,取出瓜瓤,然后往里面放些米粒,放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好奇的猴子发现以后,()当猎人突然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猴子呆住了,它紧握米粒的拳头从小洞里拿不出来,可是又不愿意松开抓到米粒的爪子,这样猴子就服服贴贴地被捉住了。
(1)在括号里加上必要的语句,使文章的意思连接起来。
(2)这段话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下来。
(3)南瓜的用处很多,可以(),可以(),还可以()。
(4)人们用南瓜捉猴子,短文从三方面来写:先写人们在南瓜上(),(),(),(),再写猴子发现南瓜后,把爪子伸进小洞去抓米粒,最后写猴子()。
六、作文(20%)。
仔细看图,想想下面的问题,然后写一段话。
1.老大爷怎么会摔倒呢?
2.小红和小刚看到老大爷摔倒了,怎么做?
3.小明回过头来看到了,会怎么想?怎么做?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一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独立地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弄懂课文基本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知道“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含义。
教学难点:明白“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的含义,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教具:录音机词语卡片橡皮擦。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教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听故事了,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竖起小耳朵听仔细了哦!(播放故事)。
哪个小朋友说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呀?这个小朋友听得最认真了,你说吧!
你也很认真,你再说说看。
是呀,这个故事就是老师今天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的内容呢!
小朋友见过钻石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颗,看!谁了解钻石呀?
是呀,钻石很贵重,那第六颗钻石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呢?请小朋友们随王老师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句子作上记号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今天王老师和小朋友们交上了朋友,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伙伴要和大家交朋友呢!来,认识认识它们吧!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词语。
售货员来之不易失业者偶然溜达苍白忧郁焦躁不安浮现。
哪个小朋友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指名说。
通过读课文,你发现哪个句子不好读?提出来我们一起读读吧!
朗读交流。
三、抓住重点,品析感悟。
请小朋友们找出售货员和失业者的对话,和你同桌的小伙伴一起读读。注意加上动作和表情。调动情感体会思想感情。抓住“急忙”“焦燥不安”“不自然”“友善”等词语进行体会。
同桌按照对话内容进行表演,体会“我”与失业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与动作应协调,师作指导。
齐读。
四、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刚才通过大家的朗读和表演,老师现在很想知道第六颗钻石是怎样回到了“我”手中?
(失业者用和“我”握手的巧妙办法把钻石交到“我‘手中。)。
说得真好,来,老师也和你握握手。(老师把一块动物橡皮擦通过握手奖励给学生。)。
失业者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朗读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一句。
假如你是售货员,你会怎么要回钻石呢?哪种办法好?
五、总结谈话,拓展练习。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看到过类似的事吗?
如果大家都能像这位售货员一样理解、宽容别人,相信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那么事情的结局会让人满意的。有一句叫“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二
坚持以人为本,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2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13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上学期期末考试低分有两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
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字词的轻重缓急,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但是不能用自己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只是有少数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还存在诸多不足。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学习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6、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三
提示:同学们,我们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和朋友……你最想感谢谁呢?请选择一、两件事情表达你内心的感谢。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少于250字。
2、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四
一、读一读,写一写。
例:一只小手举起来。
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1、医生安慰小男孩。
医生()安慰小男孩。
2、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
3、罐子里装满了水。
罐子里装满了()水。
4、我收到了礼物。
我收到了()礼物。
二、积累平台。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如愿()()小心()()惊()之()。
七()八()四()八()左()右()。
2、用“一、十、百、千、万”分别和格子里的字写成五条四字成语。
(“一、十、百、千、万”可以重复使用)。
发
中
山
水
家
户
丝
毫
全
美
3、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
你还读过哪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呢?不妨把你印象深的句子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三、成语连线。
最长的一天无米之炊。
最难做的饭一览无余。
最宽的视野度日如年。
四、回答问题: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1、这段话是从课文《》中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我还读过别的神话故事,有《》。
2、我发现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
3、形容速度很慢的词语有很多,文中就有两个,你能够找出来吗?
()()。
5、怀着感恩的心,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五、《春雨的色彩》,回答问题。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全面()争论()。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2)小燕子说:
(3)麻雀说:(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略读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4个生字,会写10个字,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略读方法。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略读方法。
课前准备:
字卡。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的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状态等。采用歌曲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是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圈出认读的生字“梯、碌、踮、陆、嘴、喳、饿、衔、抢、将”多音字“担”。
3.小组内认读生字,相互交流识记的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巡视。
4.认读字卡,检查自学情况,全班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设计意图:采取复现的方式来巩固记忆生字,并排除疑惑,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
5.指明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读文识字情况,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
6.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7.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能不能在半分钟内告诉我?
【设计意图:引出略读课文的方法,及其作用。】。
三、指导略读课文。
2.看书89页,讲解略读课文的方法: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从课文里有哪几个主要人物入手;可以跳跃地看,抓住关键词语;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顺序入手。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要想找到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我们应该选哪个方法,(抓关键词)下面就用这个方法读一读,看谁找得快。(时间顺序过了几天……又过了些天……到了下午……天黑下来了)。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六
(2)根据古文字形解说“比、丽”的意思。
2词语。
(1)记一记这些成语。
(2)你能再说几个含有动物的成语吗?
3名??
(1)指名读,正音。
(2)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来吗?
(4)背诵。
4古诗。
(1)指名朗读,正音。
(2)根据注释,试着理解诗意。
(3)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请背一背。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七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1课燕子(1课时)。
第(六)册(语文)教案课题1燕子课型精读总课时2主备教师袁艳杰复备教师教学目标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名、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投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个性设计检查预习导入新知学习目标自学提示教师精讲引导发现测评总结完成作业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生趣?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汇报交流自读情况(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抢读、开火车读。(2)(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读自己喜欢的段落。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1)议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背诵第1自然段。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提高记忆能力。通过朗读,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以及对燕子的认识,指导学生背诵效果较好.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八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第六册语文教案第课篇十九
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
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
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流勃生机。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新词卡片。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4.一幅画。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重点难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具准备。
课文cd,几幅风景名画。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597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