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人分享,从而开展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在撰写读后感时,可以结合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提炼出对作品的独到见解。以下是一些经典作品的读后感摘录,不同的书籍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触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触动。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一
程驿在《认知颠覆》一书中认为,好的写作有且只有三种:
第一种是能给人带来巨大体验冲击的作品,比如,李白的诗歌、村上春树的小说等。
第二种是能够使人深刻认知自我、社会和世界的作品,比如《人类简史》等。
第三种是能够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的作品,比如,《刻意练习》《系统之美》等。
无论哪一种,都需要自由人来写作,即精神上真正的自由,因为只有自由的人才能做到对事情本身进行忘我的探索。和好的写作有根本性的不同,作文,是压迫性的表达,而好的写作,是自由人的表达。这就是为什么朋友圈里的人虽然从小学到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经过长期的作文训练,真正会写作的不超过2%。
精神上的自由人,信息的整合能力,收集并反复归纳信息,获取解决方案,最终形成脑子里面的系统构建,这个系统构建越多,就越容易写出具有创造性的文章,读后感也是如此。用发散思维收集信息——归纳信息——提出系统解决方案,正是这种探索能力的最佳途径。
要写出好文章,需要掌握好“故事引擎”。
1.高效说服力。
最高的说服效力,是利用故事来讲一件事。
2.说服效力。
说服效力:想要说服别人,需要三样东西,信任、逻辑、同理心,逻辑10%,信任25%,而同理心占65%。
3.故事如何产生。
一台汽车是由引擎、车身和其他各部分组成的;一个故事,也是由故事引擎以及其他细节所组成的。我们实际需要做的,只是把握好这个故事引擎的原则。
4.正派对抗反派。
在多数项目介绍中,设置一个反派,然后讲一个你作为正派如何战胜或即将战胜反派的故事,这是大家都喜欢的模式。
5.坚持就是胜利。
因为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通常都是在一个简单的维度下。相比那些复杂的原因,大家更愿意去相信坚持就是胜利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6.拟物化。
使用拟物的手法,可以让那些抽象的东西瞬间被搞懂,而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表达方面最厉害的人,他们的套路无疑都是一个结论+一个故事,把握好故事引擎,努力练习如何讲一个故事,打动自己想要打动的人,写文章也就是这样。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二
近年来一直听很多人在说“你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用你的认知,在股票帮你赚钱”。
趁着假期看完这本书,慢慢理解“认知”代表什么。我自己的理解,认知即是自己大脑底层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就是程序中的“抽象”,越是抽象,就越能解释很多事情,越是底层,他就能从本质上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很久很久之前,就记得在某个地方看到一句话,你学到的东西,就是在那么多年之后,你还记在脑海里,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行动的,这就是学到的东西。
这本书也有一段对阅读的理解:就是看完一本书,有感触,有触动的那些知识片段,没必要追求所有的文字都理解。因此,我只记录总结一下自己有感触的`地方,不会是一个详细的读后感。
拆解任务的力量。
拆解任务的力量非常巨大,大至我们的整个人生,小至每一日的任务安排。之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很焦虑,这个季度要做这么多任务,怎么做得来呢?然后秦粤大佬说,用甘特图把几个月要干的事情列出来,自己规划一下。列完之后就发现,原来糅在脑海里的那么多活,经过几个月的“排期”,一下子又变得目标可达了。一旦任务太多,人就会焦虑,就会慌,实际上我就是缺乏了拆解任务的能力。拆解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比如在写一个复杂的程序,复杂的逻辑,如果只是一句简单的“完成这个功能”,很可能每次看到这个任务,就会退步,不知从而而做,也不知怎么搞。
这个也跟演绎思维一样,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步步拆解,而不是不拆解就想着开始搞。
消除模糊。
如何提升行动力,其实这个知识很多地方都有讲到,比如如何提升到达目标,就是把目标最大可能的细化,最大可能的衡量,这样达到这个目标就更快了。
平时每日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是越详细,消除模糊,才有可能做到。
享受当下。
我们本以为一心三用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殊不知,这样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脑海里想的另外一件事,实际上要么是后悔过去,要么是忧虑未来。实际上都是无谓地担忧。还不如最大可能的享受当下,如果正在跑步,就全身心地感受身体的变化。如果是在逛街,就全身心地体会身体。如果是在学习,就高度深度地学习。
脑海里不要同时想太多事情,不要同时想干太多活,因为那样不仅干不完,还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连当下的事情都干不了。
每次我们可以试图分出另外一个自己,告诉自己去做事情,分出第三个自己去监督自己,告诉自己要享受当下,把自己的杂念消除掉。
心流区域。
学习一个东西,或者准备开始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从心流阶段开始启动,而不要一畏地设置一些高难度的事情来达成。什么是心流阶段,就是在枯燥重复的区域往上走一点,在困难的区域往下走一点,就是心流区域。
精力。
每日早起,我们的精力是重新启动的,因此可以在早起的时候做一些稍微需要精力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精力是往上走的,他是有一个惯性,这样就不容易往下去走。
给自己每天的时间段划分区域,每个时间段干什么事,做什么,都分配好,最好每个时间段干的活不一样,这样效率会更加高。
认识大脑。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三
一直以来,对于学习大家都有各种认识。有的人认为学习好是天赋,有些人过目不忘一学就会,有些人理解力超强,一看就懂。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没有一个人可以轻松学习,那些看似轻松的人只是他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呢?《认知天性》这本书给我们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答。
这本书先分析了大家一般的学习方法,在人们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这其实是一种效率最低的学习方法。重复阅读和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只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本书给出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一是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二是有间隔的安排检索练习。三是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对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本书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说是详细入微,可操作性很强。检索练习就是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检索会强化记忆,并阻止遗忘。
我们在阅读过一段文字或听过一堂课后,要不时的停下来,合上书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它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而且效果要比重读课本或复习笔记好得多。研究发现反复阅读往往白费力气,而且80%的大学生都是这么学习的。但是反复阅读无法产生持久记忆,而且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内容。
通过对148名大学生做的阅读实验来看,初次阅读后,隔一段时间再阅读是有意义的,但是连续多次阅读只是空耗时间,好处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浪费了时间。这就是本书的第二种方法,有间隔的安排检索练习。有间隔的练习就是要不止一次的学习资料,但是中间要隔开一段时间。怎么样把有间隔的练习当成学习方法使用呢?建立一份自测计划,在每个学习阶段都留出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时间取决于资料本身。作者举例说明如果是一串人名和面孔对应起来,那么你要每隔几分钟就复习一遍,因为这种关联是会很快忘记的。课本中的新资料一般一两天以后温习一遍,之后隔一周再看一次就行。间隔练习可能比集中练习感觉效果更差,但是你在长期记忆中重建所学,不但强化了记忆,还强化了你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远比集中练习好。作者提出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比如数学公式,不要每次只学习一种,要把多种公式穿插混合练习。具体学习中怎么样安排呢?作者提出在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时,一旦你能理解新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案,但对问题的领悟还比较初级,就要把这类问题分散安排到你的练习规划中。这样你才能要不同的问题轮流考查自己,并为每种问题检索正确的答案。感觉上这样的效果会比只专一的练习一类问题,精通了再练习下一种差,但是研究证明这只是幻觉。真正有效的还是混合练习。
除了学生用这套方法意外,作者还列出了职场人士,教师,终身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国有一句古话:“少时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是身外之物,唯有书才能够洗涤你的灵魂;炽热你的激情,充实你的人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只有多读书,才能了解每本书的精华,学习重要的知识,才能在心灵的交流中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理解的更具体。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四
重复读写,这个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从小的重复读课文,记重点,记单词。检索可以理解成百度搜索一样,在脑中去搜索你学到的知识,检索式的学习是指你学完一遍之后要把书关上,去回顾书中的的内容,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怎么阐述的?通过检索,思考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书中讲了不少的对比实验来说明这样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重复读写为什么效果不好呢?重复读写,看上去很熟练,你会觉得相关的知识都清楚,往往给你一种你完全掌握的假像,但实际上对于知识并没有掌握,在重复读写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是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大脑可能根本就没有运转。
检索式学习,在检索的过程中,大脑会找思考,找到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会加速运转,与相关知识点的树突将会接合,形成更快速的结全链。
当你在学习篮球的时候,教练安排的练习通过都是集中练习。投篮怎么练呢,今天先练投篮,先练手部动作,教练先示意加讲解标准动作,然后开始练习,在教练的指导和不断的练习下,手部动作标准了;接下来练腿部动作,同样的套路再来一遍;再接着把手和腿部动作组合在一起不停的练习。最后大家都能够熟悉的掌握这一套动作。然后第二天开始练习运球,同样的套路;第三天开始练习其他的。这个就称之为集中练习。
而间隔练习和穿插练习则不太一样,比较今天上午练投篮的手部动作,下午可能练运球的某一个动作。第二天上午可能练抢篮板的动作,下午练习投篮的腿部动作。
集中练习讲究的是一段时间只练习一种动作,而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则是要求一段时间练多种动作,然后过段时间又需要把之前的动作拿回来练习。书中用投沙包,体育练习这样实际的对比例子说明了间隔练习,穿插练习的效果更好。其背后的原理在于集中练习往往练习的是人的短期记忆,短期来看人们很快就掌握了一个知识,一个动作,但由于缺少下一步的机制转化为长期记忆,很快就容易忘记。并且在实际使用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只使用单一的知识,动作。而穿插练习,间隔练习则利用了人的记忆曲线,以及前面讲的检索学习,通过综合的,多次短时的练习,将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生活中如何进行间隙练习呢,比如你今天在看书的时候,有些书可以不必按照书中1,2,3这样的章节看,可以先看1,再看3,再看2,当然仅限前后没有先后顺序的书才行。或者看一部分之后再看看其他内容的书,刷刷剧(给自己看抖音找了一个好借口),再回过头来看,看完之后放一段时间再来回顾。樊登读书里面就讲到他看完一本书后放一段时间再来写思维导图,也是利用的这一点,我这个读后感也是在看完书之后几天再写的。都是利用的间隔学习,过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记忆有一些遗忘,加工以后,再进行检索,加深印象。
关于这一块书中有讲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人都认识到了穿插,间隔练习的好处,但后面这些人又回到了集中练习。作者认为集中练习可以给人看来短期的成就感,让你觉得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而穿插,间隙练习则要过几天,甚至好几天才有效果,虽然效果好,但是收益在一段时间以后,所以人们为了短期的成就感,又回到了低效的学习方法。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五
经营起多年没用过的微信公众号了。是因为这一时刻一定要好好记录一下。十年后,我依旧能这么说,这本书在大学时期带给我的影响跟《未来简史》一样大。《未来简史》让我决心从土木转专业到计算机,《认知天性》则是改变了我多年来对于学习的错误观念和方法,让我能在终身学习的时代不被淘汰。
首先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作为一个东亚人,我当然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哈哈哈哈,谁不喜欢别人夸自己聪明呢。我觉得这个说法没毛病,就像我们愿意承认黑人比起我们更有运动天赋一样。只是接受差距这种东西本身是困难的,至少对于大部分能力低下的人来说,承认差距是很痛苦的。
如果用《认知天性》的观点来支撑沃森的看法:努力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智模型,建立新的连接。那么,我认为东亚有智商优势是因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经久不衰的文明,甚至同化了一部分犹太文明(在河南,山西地区)。正如一个真理: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财产。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高考状元多出在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老师的家庭,或者说,父母是博士的小孩会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有研究表明近十几年来人类平均智商超过了科学家预期发展,毋庸置疑,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重视教育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就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公民的知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越是发达,富裕的地区,就越是重教育,美国就不用说了,在我国,江浙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来的同学也确实会比内地一些地区的同学更热爱学习,作为一个中部城市来的我很不愿意承认,却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有更开阔的眼界和对学习更大的热情。所以,东亚人的智商优势,恰恰是文明发展了几千年的优秀成果,在中华文明的照耀下成长的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祖先的思考方式,会比那些原始村落长大的小孩更容易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连接,这是几千年来我们的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产。
回到正题,说说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学习就是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连接的过程,本质就是知识链与记忆结。本书针对学生提出了学习三部曲:学习阶段的随时检索,学习过后有间隔地安排检索,和在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
本书纠正了我学习时的一些错误观念。第一条,喜欢反复看学习材料,比如我学习《计算机网络》这本书的时候,制定的计划就是反复看这本书。这是错误的,书中指出,反复浏览这些资料并不能让你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相反,因反复阅读而产生的熟练感会让你产生错误的“元认知”(大白话说,就是逼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材料。而实际上,“看熟”不代表“掌握”。相反,把关键内容提取出来,通过检索关键内容建立联系的方法更有助于理解知识并长期记忆。
我喜欢通过做框图的方式来梳理内容,个人认为,那些概念图会比西方的思维导图更适合中国人有逻辑性的思考方式,但我在做框图的时候有个误区:喜欢把每一章节的细节内容都摘录下来,有时候,框图更像是一个图像版的书,而不是个人的思考过程。在初次学习中适当舍弃一些细节是必要的,因为书中提出学习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础上,连本章节的框架都不理解,就想要去理解细节的东西,是揠苗助长的。所以做概念框图的时候,要改变原来那种事无巨细的做法,而是从大到小,就像遍历一棵树一样,从根到结点。
书中指出,学习中真正关键的步骤,是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联系。曾经被我误解为概念比题重要。其实,如果一道题能助你更好地理解一个概念的话,也是不错的。在建立未知与已知的联系中,可以用一些比较巧妙的方法,比如助记,记忆宫殿等等,同时,跟别人授课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所以我打算在b站上开个号专门讲解一些与计算机,数学等相关的概念或是说书。
书中指出,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有效果,对此我深有体会。学土木就是集中练习,考试前一段时间复习突击,因为我的目的是pass,而不是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本学科的心智模型。事实上,我很排斥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土木的心智模型,因为不感兴趣,这种抗拒是生理上的。所以土木的学习效果不如计算机。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利于建立心智模型。
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检索,大家总是觉得这样会很慢,没有效率。学过的东西过一段时间不看就会忘记。其实不是这样的,正因为会忘记,所以这个检索的过程更有价值,更有助于建立连接,并且在以后能快速检索到这条知识通路。只是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着沮丧,这是正常的。这也是本书提到,要克服这种心理,懂得纠错的过程是可贵的。检索时付出的精力越大,知识掌握越牢固。
书中还指出,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效果更好。就拿学习数学公式来说,不要每次只学习一种,可以轮换接触不同的问题和解法。
总结,我对我自身的学习过程调整如下:通过画框图的方法理解知识体系,同时对知识体系与现实建立联系,再由浅入深。每隔一段“学习间隔”就问问自己,有哪些概念,含义是什么,与现实有什么联系。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六
有点意思,看得出来作者知识渊博,结合了神经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等来谈论认知、思维、结构、执行力……作者悟道比较深,但表达出来的points实操不强。
如果说是否有颠覆我的认知,其中第四章第七节算有吧,这节本以为会陈词滥调地描写如何让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但是内容却还比较诚恳,说爱自己的同时也要懂得爱别人,对方万水千山地来到你面前,只为冲你一笑,何不拥入怀里,用力爱一点。
反观自己,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不仅自己生活粗糙,而且也很少给予对方赞美,也很难给对方提供安全感、价值、情绪。总会觉得“悦己者容”这种取悦对方的行为,完全不符合自身所设定的角色,但转过来想,这又有什么呢,每天画一个妆,穿美丽的衣服,吃精致的食物,也仅此而已。
固执己见地封闭自己,间接的就是在逃避这个世界。跳出已有的成见,便能看到不一样的多彩天空。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七
小编最近看了《认知盈余》,觉得讲的很好~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作为研究生,知识、时间、获取知识的成本都与我们息息相关,看了这本书也许会带给你一些思考哦~。
作者认为,随着受教育人口的增多,人们对知识掌握更加普及,公共媒介的发明和扩散使得曾经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发布信息的门槛消失了,一个发布按钮赋予了曾经站在门外的人更多自由的权力,基于贡献和参与创造的参与文化盛行。而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空余时间,对自由时间支配的增多,人们拥有了认知盈余,自由时间成为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技术带来机会改变人的行为,大规模的人类行为影响社会的发展。
一、技术赋予的可能。
麦克卢汉早就有过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论断,虽然该观点难免有技术决定论之嫌,但不可否认,媒介技术的发展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行为与社会发展。本书作者也肯定了技术的力量,但与麦克卢汉不同的是,他赞同技术是一种工具,人们利用技术进行了诸多创新。
书中以文字作品为例,提到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出版书变得更容易,但由于出版成本的降低,相比于原来本本经典的手抄书,印刷时代开启了泥沙俱下的出版局面,这一时期,为了保证自己的资本不受损失,出版商成为重要的把关人,选择权在他们。而互联网技术则进一步降低了出版的门槛,互联网的大量空间都面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只需一个发布按钮,人们就可以把被出版社拒绝或者没有条件出版的内容发布到网上。这就是技术赋予人们的可能,从最开始知识属于权贵阶层到如今的人人都有麦克风,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曾经稀缺的资源变得随处可得。
正如作者所言,技术给人们创造了机会,大众媒体时代,聚光灯是打到经过商业公司精心包装的明星身上,普通人只有在处于弱势或具有宣传功能的新闻报道中得以被看见。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诞生了一大批如微博、微信、快手、火山等具有媒体属性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使得曾经无声的个体有机会展现自己,甚至滴水汇聚成河,从个体走向具有一定黏度的群体,这也是作者提到的媒介具有的连接功能,这种连接即规模。
一个普通家庭一般很难承受一场重病,过去,这样的家庭会在医院的账单下迅速赤贫,人们最多只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部分帮助,而这种帮助一般是在较小的规模内进行,比如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单位、小区内由志愿者募集,或者走到街边随机募集,这种实体募集能得到的帮助并不很大。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能够被广播电视报道的家庭往往能得到大量帮助,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如此幸运能得到电视的关注。而如今,微信平台的水滴筹、轻松筹项目,则赋予每个人被看到的权力,通过在这些平台发起筹款,人们聚沙成塔,微信支付的便捷、朋友圈强关系网与弱关系网之间的转换,求助的信息像涟漪一样向外扩散,最终借助大众的力量,获得足够支付医疗费用的捐助,技术真的使以前不可能或者很难的事情变得更容易实现。
一、“规模”的力量。
作者认为,人们必须同心协力贡献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创造认知盈余,而不仅是完成一系列微不足道而又彼此分离的个人行为。而人们能够得以协同合作的工具就是媒体,这种合作最终会以规模化的形式得以实行,规模大小不等盈余则不相同。
比如人贩子拐卖小孩,在过去,一个家庭失去小孩只能报案坐等,或者父母耗尽财力穷尽一生机会渺茫的寻找。而现在,众多志愿者和丢失孩子的家庭在“宝贝回家”这一网站上组建群体,通过规模化的信息发布,使得寻找孩子变得比以前成功机会更大些。“随手拍解救被拐卖小孩”的活动,更是将社会上众多普通人结合进来,寻找孩子的成员规模扩大,找到的机会也随之增大,这也可以说明规模的力量。
过去,有共同爱好之间的人的连接并不密切,因为工具的限制,他们无法在众多人群中找到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的人,而现在的媒体技术赋予了人们这个功能,以小编自身经历为例,在参加兰大新传院的“重走中国西北角”的活动中,小编认识了一个致力于羌族文化保护的人,他们有一个爱好者团体,主要负责对羌族民间歌谱的收集,这些人都是对羌文化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通过手机这一媒介工具,他们基于共同爱好形成一个羌文化传承群体。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以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的形式利用自己的认知盈余创造公共价值。
作者说“我们平衡消费与创造和分享的能力以及个人彼此联系的能力,正在把人们对媒介的认识从一种特殊的经济部门转变为一种有组织的廉价而又全球适用的分享工具。”早在好几年前,公民新闻的概念就已经开始实践,作者在书中区分了专业和业余的概念,公民新闻的发展,扩大了新闻的来源,人们关心身边事,作为非专业的新闻记者,公民新闻可能形成颇具规模的公民监督,越轨行为在这种监督之中得以纠偏。并且这种业余的新闻生产解放了专业记者的劳动,他们可以去挖掘更深度的事件。技术让非专业人士涉及专业领域,重新实现分工。
数字网络让分享变得廉价,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种慷慨分享背后涉及到的利益问题,今天,我们关注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研发者的研发成果往往会因为产权保护不力而受到侵害,恶性循环的结果可能是不再有专业人士愿意从事创造工作,因为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在作者的观点与今天社会现实之间来看,我认为这种分享应该取决于主体权力,比如人们当然有权利免费分享属于自己的知识,但无权侵犯别人的知识资产,作者书中举例的软件公司是公司主体愿意开放代码让大家一起创作,这个决定主体是公司本身。
我国的小米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在有效利用认知盈余这一资源,其小米论坛汇聚的一些用户对手机研发感兴趣,会为小米公司提供优化建议以及其从事一些其他技术创新,小米公司通过这一渠道可以吸纳用户的观点看法,融进自己的系统补丁或产品研发里,这种官方认可的分享共创行为的确有助于产品活力,用户意见被采纳的同时也会获得成就感与群体认可,从而达到双赢合作。
廉价的同时带来了参差不齐的产品,尤其是文化产品,正如小编的老师所说,庞杂比稀缺更难处理,我们日渐兴起的知识付费模式,正是对廉价分享的一种均衡,因为价格门槛可以框住优质内容,所以今天,付费就是一种趋势了。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八
这些问题,我是直到教了两年多的书之后,才能有所回答。
首先近两年来,第一个感悟就是,初来当老师的都太喜欢教了,太喜欢讲了,恨不得把每个知识点从头到尾分析的彻彻底底,什么都想讲,结果,拿小学英语来说,考试大纲只是要求学生会说会理解,对话句子,你看你把例句解释的清清楚楚,不给学习练习,朗读的时间,讲的太多又有何用,难道真的是老师讲了,学生就会了,根本没有这个因果关系。根据认知关系,一个知识,必须有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教师的讲解,课文的'内容和音频视频,可以理解为一种输出,学生根据学习模仿,听讲,练习,建立了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之间的关系,再然后通过活动或者习题的方式展示表达出来,才算真正建立了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之间的关系。所以过了很久才明白,为什么小学英语要设计那么多游戏,设置两人一组对话,设计分角色表演,都是建立知识输入输出之间联系的方法,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占据了发挥了什么作用呢,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咦,这岂不就是新时代课改对于教师的要求吗?所以即使到了现在两年多了,我已经学者在改变教学风格了,然而仍然没有做到最好,不过我已经认识到了,在19年下学期教学三年级下学期英语的时候,我作为双师课的主班教师,只是让他们上好双师课,检查他们的背诵唱歌,记忆单词,讲解作业,轻轻松松,在期末居然考出了好成绩,从而我自己从实践中发现,就是这个真理。
那就是教室不应该是一言堂,教师要抑制住自己想要不停讲的欲望(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情况,反正我是有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大胆给与学生自己时间或是自学,或是自己背诵。不是还是还有习题课和考试吗,就是这个道理了。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九
有了想法,就对学习方法之类的书籍和文章特别留意起来,也就遇到了《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地心理学规律》,作者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位教授亨利·勒迪格三世(henryl.roedigeriii)和马克·麦克丹尼尔(marka.mcdaniel),以及科普作家彼得·布朗(peter)。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为本书写了推荐序:《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这个题目很震撼,可以说冲击了很多人对学习的认知——因为大家总是相信并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轻松而有效的学习方法。
樊登说:“每次大考之前,我不会一遍一遍地看书、看笔记,而是拿出一张大纸,靠自己的回忆把这学期学习的公式、重点、单词、生字、诗词都默写一遍。每门课用一张纸。遇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最后才查书,补充完善这学期的知识图谱。”樊登只知道这个方法效果好,但仅此而已,并不知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读了本书第一章的内容才明白,樊登的这种学习方法有一个正式的名字——检索式练习,即通过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来强化记忆,阻止遗忘。这种方法已被美国心理学专家证实为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常见应用就是测试——虽说题海战术不值得提倡,但每隔一段时间对过去的学习进行一次测试还是很有好处的,可以明显提高记忆,也清楚自己哪些知识没有真正掌握。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握这种技能。
学习好不是靠天赋,而是有正确的方法。注意,是正确的方法,而不是轻松的方法。常见的记笔记、划线、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等方法就不是正确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并没有给大脑带来挑战,只是让你感觉对知识越来越熟悉,该书说这些方法有三大不足: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三是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读完第一章,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原来自己二十多年的学习中一直在用“假装很努力”的学习方法。幸好,在儿子上二年级,女儿才满一岁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不让“悲剧”在儿女身上重演。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十
第一次阅读匈牙利专家撰写的著作,一开始只是认为是当时各类医疗进展的杂烩,但仔细阅读发现书中包含了很多医疗方面的新趋势。
如果这些趋势能都实现的话,医疗行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新变化。但是,通过百度搜索追踪,发现很多趋势还很遥远,甚至已经夭折。
医疗是一个科技属性非常强的行业,要实现未来科技与医疗的无缝对接,首先要伦理、监管、财力、生命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否则只能纸上谈兵。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十一
不破不立认知变,世界变。美好人生,从改善认知开始。
维尼老师在新书《内心的重建》自序中写道:“我希望能奉献一本实用、接地气、可操作性强的心理成长指导用书。我重视实用、有效,所用方法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所举事例也都是来自于生活和咨询,看起来很熟悉、接地气。希望通过阅读,你能学会心理调节、成长的方法,成为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心理支持者。”
这本书是维尼老师27年心理成长和探索思考的结晶,他以最大的诚意,与读者分享了自我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种种课题,以及他领悟到的诸多心得。结合大量的个案实例,以简洁落地的方式,他直白地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长跑,要学会做自己心理的主人。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人都带有心理伤痕,维尼老师借这本书告诉我们,通过改变习惯性认知,了解内心的驱力,掌握调节情绪的奥秘,处理好童年的伤痛,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拥有平衡的人生态度,有效地改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重塑内心,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通过改变不合理认知,开启全新的生活。
心理成长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需求,我们也会被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所困扰。要改变认知,做更好的自己,需要科学方法的指导。维尼老师2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就是围绕科学方法论所做的挖掘和打磨。通过自我改变的淬炼,以及大量个案的累积,他找到了这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方法。
首先,书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部分是关于驱力的介绍。理解驱力,对于理解心理,做情绪和行为的主人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驱力不足,常常导致拖延。另一方面,若意志和驱力相矛盾,驱力太强,则会战胜意志,表现为难以自控。常见的驱力有以下几种:情绪的驱力、思想意识的驱力、欲望的驱力、习惯的驱力。通过驾驭和利用驱力,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控力,改善拖延症。
具体的方法有:
一、主动想象,增加驱力。
与思维、语言相比,生动的想象能够更直接地产生驱力,所以当驱力缺乏的时候,我们不妨主动想象,激发驱力。
维尼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不太想写作的时候,想象看到一篇流畅、充满智慧的文章诞生后的喜悦,这样就有热情去创作了。这个方法对我确实是屡试不爽,写作需要很强的自律,而我常常是有了主题,却迟迟不愿动手。运用主动想象,增加驱力,可以让自己乖乖地坐到电脑前面,开始敲打键盘。
还有一个例子,如果不想洗澡,可以想象一下热乎乎的水冲在身上舒服的感觉,沐浴后的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的形象,这样就愿意去洗澡了。这个办法在儿子身上用过多次,效果很是明显,他会变抗拒为主动,痛痛快快跑去洗澡。
对驱力认识越深,就越能运用有效的方法,去调节欲望,或转移注意力,从而合理地利用驱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平衡。
学会三种思维,收获真正坚强。
在最早读维尼老师的新浪博客时,他的“三种思维”就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处理亲子关系时变得更加平和,有更好的沟通效果。
这三种思维听起来很简单,也符合我们的常识,背后却有深意,且能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一:坏事变好事。
不合理认知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事物的可能后果有一种糟糕至极、灾难性的预期,结果导致情绪上的极度负性体验。
事实上,即便是看起来很糟糕的“坏事”,也有好的方面,或经过努力后,可能会变成好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做事就不会走极端,遇到坏事也能主动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
儿子四年级时,因为老忍不住在校车上说话,结果老师让他暂停坐校车。这原本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从那以后,我决定早晨送他去上学,每天多了半个小时的亲子共处时间,可以有机会跟儿子做更深的交流,坏事反而变成了好事。
思维二:很正常,没什么。
“事情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可能很正常,没什么”,这句话如一枚定海神针,帮我平息过很多次情绪风暴。
当孩子晚睡时,当他喝甜饮料时,当他吃薯片等垃圾食品时,我不再那么焦虑了。偶尔为之,并不会严重地影响健康,结果不会像我想得那么糟糕,作为孩子,偶尔吃吃垃圾食品,玩玩游戏,晚点睡觉很正常,没什么。
一旦放宽心,反而能心平气和,带着理解跟儿子沟通,也更加能够得到他的理解和回应。
思维三:努力去做,对结果顺其自然。
“虽然事情有些糟糕,但是努力之后,不妨接受现实,顺其自然。”这种思维,让我能够更加关注事情的过程,而非结果,也能在努力之后,对结果释然,不去跟已经发生的现实作斗争。
我们的信念常常存在很多非理性的误区,这三种思维等于创造出了一个空间,让我们觉察固着的认知,从而有意识地反省。
这三种思维,不仅仅可以用于家庭教育,用于亲子沟通,还可以用于自我成长,自我改变。面临挫折和失败时,先想想有无可能变成好事,如果有好的方面或能变成好事,心情自然平静些;如果变不成好事,再看看这件坏事是否很正常,没什么,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这样可能会进一步淡定;如果确实是一件比较糟糕的事,努力之后顺其自然也就可以了。
有了这种心态,人会活得更加轻松,不必背负很多情绪重压。
心理成长确实需要讲究方法,注重方法正是维尼老师的一大特点。这三种思维,就是维尼老师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将不断累积的方法论打磨成了一套好用的工具,最终帮助自己和来访者成为心理健康、强大的人。
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吗?
“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是典型的成功学语言,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中毒过深。事实却是,人不是想要怎样就怎样的,梦想目标的实现,不但取决于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客观条件、机遇以及个人能力。
即便竭尽全力,梦想也不是一定能实现的。唯有放下过多的执着,学会努力之后顺其自然,才能心态平和地投入,更加持久地努力。
这是对成功学的有力破解,也是维尼老师这本新书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成功,并陷入焦虑时,成功学大行其道,却也越来越显出其负面效应。成功学变成了一把双刃剑,虽然激励作用明显,但若把握不好尺度,可能会对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带来心理问题,反而影响效率,阻碍成长和进步。
任何一种方法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前提条件,一旦忽视复杂因素,陷入单一模型,就很容易犯刻舟求剑,简单归因的毛病,错误的认知也会让人更加烦躁焦虑。
维尼老师以自身走过的弯路,有力地破解了成功学的神话,帮助更多人合理地设定目标,更加淡定从容地追求成功,又能顺其自然地接受努力过后的结果。
维尼老师还在书中反复强调,改变需要时间,要学会带着问题去生活。
以幸福为出发点,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如果非要给人生设立什么标准的话,那么我们所追求的一切,如果有益于幸福,那就值得我们去努力,如果损害了幸福,就需要做出改变,而现实就是答案,不要和事实较劲儿。
关于如何掌控情绪,处理童年的伤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有效地改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尼老师一一做出了精彩阐释,让这本书变成了一本实用手册,每当心理上遇到挑战,都可以到这里来寻找答案。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内心重建的书,也是一本关于人生幸福的指南。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十二
《认知天性》这是一本关于学习的书,本书阐明了学习与记忆的过程,提出了一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和一些重要却被忽视的教育理念。对于教育和培训行业的老师与讲师的教学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和职场人士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感到学习吃力,说明正在学习重要的东西。根据过往阅读经验,那些枯燥的让人读了犯困的书,反而给我带来更多收获,如逻辑、哲学(原理在于学习困难的知识会刺激大脑不停思考)。
2、在学习某一课程和技能时,不要忙于在书上记笔记划重点做记号,这种轻松且不费脑的活动并不能真正使知识留存在大脑。
a、有间隔的、内容穿插的自我测验(考试),查漏补缺,有助于对知识的掌握。
b、注重对重要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
3、遇到复杂问题(难题)先尝试自己解决,不能解决时再去找答案或寻求帮助,这样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对我们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持久。
5、学习的新技能新知识如果不应用,很快就会遗忘。
6、关于犯错的教育理念:现在社会人们凡事太关注结果,不允许失败,容错空间小。对失败的恐惧导致我们不敢不愿尝试新事物,不愿意冒险,这极大抑制了我们的创造力。事实上,犯错却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多次失败,才能发现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才能找到可行的`通往成功的路径。要敢于尝试,错了也没关系,多数人会因为没做而后悔,而不会因为失败而后悔。
7、列出自己的目标,想要做到的事,想要取得的成就,然后列出达到目标需要的能力和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怎么训练这些能力(找到相关学习路径)。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十三
读了本书之后,留在心底这样一句话:学习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能力的培养,绝不是课堂上分析、研究、做题练出来的,必须回归于生活。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只有这样才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奇观,这样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问题中来,到理想中去,深刻而精辟;周目标教学,让自主学习有章可循;让每位老师、每个学生心中有目标,知道应该怎样付出才会达成这些目标;即使是潜能生也能“笨鸟先飞”有据可依、有步可跟;这样就算是大班额又有何惧!心中不由得又明亮了不少。
想的总是很美好,但要实现也非朝夕,需费一番心思,在每天正课之前要做足,备足,方可。用时间为孩子建立“场”,这个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相应的空间,这是一个长期、艰苦、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依靠外力是不行的,必须创建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孩子在场的作用下良好发展。
想到这里,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教学改革路还很长,摸索与实践相揉和,对学生放手放手再放手,放心放心再放心,从课内到课外都有小组的“捆绑、跟踪”。让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特别重要,发现自己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提高自信心又自我监督。
这样的课堂模式,其教学效果切合周目标,达到了优质与高效,孩子得到了全面发展,这不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课堂吗?胸中有丘壑,课堂任我行。以后我更要加强学习,教研。尽快的让每个孩子在幸福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超越自我。
楼主回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十四
看到篇文章“2.5亿不会用二维码的人正在消失……”里面谈到很多老年人不会使用二维码,这直接导致疫情之下无法提供健康码,很多场所不能进。想不消失,就得学会新的技术,对个人来说是用微信、用支付宝、学会用二维码,对企业而言就是变身为“技术接受者”,如此才能面对已经到来的数字时代。这本《数字化颠覆》为我们提供了指南针和参考,非常值得一读。
要么通过技术所规定的流速来开展自身工作,要么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模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前者类似手工作坊里的帮工成为工厂里的工人,要适应大机器生产的方式,不适应只能失业,砸机器也没有用,也许个别工人能破坏几个工厂,但无法阻止潮流。后者像写作方式的改进。最早刻石头上,之后是写竹简上,继而是纸上,计算机之后的时代就是用键盘输入。身为写作者,我们应该让技术成为助力,而非障碍。我最近十年写作最多是先在纸上列出大纲,其余全在电脑上完成。
拒绝或者不接受变化是没有出路了,数字化时代技术不会偏袒谁。
三个要素分别是:技术、流程和人员。值得特别注意提是如果把要素组成金字塔,那么技术位是塔尖。不同于人员或者流程为主的朝代,如今围绕技术展开的变革才有前途。流程可以变、人员可以换,技术始终不断前进。
企业要将接受技术视为第一选择,将技术凌驾于人员和流程之上,同时通过数据进行管理。不夸张地说拒绝技术等于自我了断。
此时,组织调整的五种战术分别是:构建蓝图、治理技术与变革、倡导变革、培训员工、衡量管理者对变革的接受程度。本书就是围绕这五种战术展开论述的。
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和风险,企业执行好以上五种战术未必100%保证数字化之下的变革成功,可是不做必然失败。当下的时代,个人与企业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竭尽全力才能留在原地,松口气马上会下滑。
变革完全可以视为企业生存必备技能。
关于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超市给未婚女孩推销婴儿产品的例子,事后证明超市是正确的。此处抛开隐私权不谈,至少此安排折射出技术的力量,及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精准性。通过技术利用好数据,它们就能为我们提供服务,否则我们只能变成别人的肉猪。
方向还需要企业管理者明确,在变革的过程中技术还可以提供有效建议。管理者有责任通过设立目标建立一种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从而让员工愿意不断适应新的技术。组织的改变首先基于个体,当员工成为技术接受者时,组织也自然而然变成了转变。
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书中提出此时需要培养的五种必备素养,也许可以让我们有效应对过多的迎面而来的信息,提供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它们分别是:
a.图像直观读写素养:对数字的视觉呈现加以重新使用的能力。
b.复现素养:以创造性方式对现在材料加以重新使用的能力。
c.发散性素养:超媒体非线性思维方式。
d.信息素养:以怀疑的态度评估信息。
e.社会情绪素养:愿意与其他人分享信息和知识,能够进行信息评估和抽象思考,并能协同进行知识构建。
对“数字时代,不能衡量的就是不能掌握的”这句话加深理解,我们就有机会拿出适应性策略。书中还提到企业如何在赋能时代和数字时代中平盘,以及怎样在数字时代的错位中生存等问题的答案。整体而言精彩不断,值得一读。
数字时代,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作为指南针,以应对变化和无助。
认知颠覆读后感篇十五
现实中存在的社会失序问题,究其深层原因,是社会转型期社会诚信伦理的混乱所引起的。而要实现社会秩序的重建,必须使社会秩序有一个形而上的依托――诚信伦理。诚信伦理的基础是人性与理性。人性具有建立社会规范、准则的能力;理性具有自发地产生解决、调适合作问题的能力。信任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要恢复信任,必须要守住社会的底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诚信缺失在整个社会内恶性蔓延,诚信危机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政治、经济、人际交往等领域,严重扰乱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诚信伦理是社会秩序有机系统的价值基础。
社会秩序作为结构性存在是由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有机构成的系统整体,其基本要素是价值核心、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其中,价值核心即诚信伦理渗透于其他要素中,作为统摄性的因素发挥作用。诚信伦理之所以是社会秩序有机系统的价值核心,是因为诚信伦理是维系人们各种交往关系的重要链条。缺少了诚信伦理这一链条,各种交往关系便会散架,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儒家认为,讲诚信是一个社会健康的标志,只有人人讲诚信,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怀疑、欺骗、戒备,最终建立起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子曰:“朋友信之”(《论语・公治长》)。子夏也曾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曾子也提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守信用、诚实是交朋友的基本原则。孟子在“五伦”中,也特别强调“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诚信伦理之所以是社会秩序有机系统的价值核心,是由生物学基础上的人性所决定的。社会秩序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的东西被创造出来,是由人的生物性的本能――“信”所规定的。比如,在古代,人们在祭天和祭祖时要言语真实、说话算话。于是,产生了“人言”――信。“信”最初有两方面的解释,言语真实和说话算数,即不说假话,不欺骗人,言语真实要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真状态,传递信息的真实性。说话算数要求如实的反映事物的本真状态,要求说话的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因此,凡人与人交往,都应该说话算话,信守承诺,不欺诈、不虚伪、不掩饰,以达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礼记・礼运》篇中记载:“讲信修睦而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就是说,讲信修睦对社会的作用就如同“肌肤”和“筋骸”对人的作用一样重要。否则,如果人与人的'交往不讲信用,那么欺诈之风盛行,人们将生活在一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中。因此,诚信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基础。
诚信伦理之所以是社会秩序有机系统的价值核心,是由人的理性所决定的。人类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动物,而社会动物最基本的欲望和本能使他们创立能使其结合成共同体的道德规则。他们从本质上说也是理性的,而其理性使他们能自然而然地开创彼此合作的途径。人类社会秩序天然的先决条件是通过大量道德准则的存在有序地创立文明社会。霍布斯认为,国家及其代表的社会秩序都是人经由理性审慎思考并通过社会契约设计出来的,国家本身就是“人造物体”,它不是神造的,而是建立在人的理性设计基础上的。一定意义上,社会秩序是文化塑造的结果。人类拥有以理性的方式自发产生解决、调适合作问题的能力。即人类通过协商、讨价、还价拥有自下而上自发建构社会秩序的能力。古人认为,诚信道德的实践是为了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内在精神价值,既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也能促进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在此层面上,可以说诚信道德是利己利人的理性活动。古人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做不到诚信道德而要求别人对自己诚信是没有道理的,只有自己首先做到诚信,才能希望别人也对自己诚信。诚实守信是人格的核心。
当代诚信危机是社会失序的深层次原因。
秩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良好运行的社会秩序,不仅是法律、制度、规范等强制性的结果,而且是价值思想内在黏合的结果。诚信作为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社会秩序的维持具有重要的黏合作用。诚信危机必然引起社会的失序。社会转型期,由于法律规范的有限性和道德行为的失范,特别是社会价值观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引领作用未能完全得到有效的发挥,因而社会失序时常发生。
比如,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自从20xx年“苏丹红”事件,20xx年“毒桂圆”、“染色虾米”、“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丑闻仍层出不穷。尤其是20xx年,问题食品接二连三地被曝光。
比如,有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环境污染严重;有些地方行政权力以产业振兴为由配置资源、投入土地,大量营造政绩工程。重建泛滥成灾,浪费了资源,导致了政绩过剩;一些青少年道德存在的问题等。
社会失序令人缺乏安全感,让人充满忧虑,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软实力并制约经济的发展。
社会失序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的混乱方面的原因。道德是调整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个体和社会之间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不是由国家强制力强迫制定和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的舆论力量、社会传统、习惯、人的观念、信念以及教育的力量来推行并维持的。道德作为社会秩序的软的维护力量,它的指定、推行和传播不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而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文化、习俗、教育等途径来维持。道德的内容是经过历史积淀与演化而逐渐形成的观念、品质等,如,好与坏、善良与邪恶、荣耀与耻辱等。
社会转型期,社会从乡村熟人社会进入城市陌生社会,人们之间的信任降低了。在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由于流动性增加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加大,道德对诚信的约束力变得越来越小。违约者的违约成本在不断降低。传统的主导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规范被解构,而新的价值观、社会道德规范却未建立起来。生活的现实性逼使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价值观缺失、理想信任失落、道德行为失范。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06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