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领略文学之美、丰富心灵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在这里,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长安乱读后感篇一
想看唐中期以后的历史,征询了一圈朋友,给我推荐了两本:一个是《长安客》,一个是《哈佛中国史》,再加上自己想看的《元白诗笺证稿》。于是当天便在网上订购下这三本书。
北溟鱼的文笔细腻,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厚的历史知识功底。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他是个哲学与法学主业的高材生。
白居易当年那首《琵琶行》现在再回味,我又多了一层解读,是否“同是天涯沦落人”令他想到的不止是眼前的琵琶女,而是远在通州的元稹。两相知己,会在梦醒时分因为思念对方,而跑到寺中墙壁遥寄诗歌,这是世间唯二的友情。
诗人总是难混官场,因为他们都过于纯粹,也总是相信只要勤奋和才华就够了。可是求学和求职,本身最大的不同就是公平性。职场从不论公平,那是另一个修罗场,必须社交的修罗场。有社交就一定会出现政见不合与派系征伐;中央集权就一定会出现人性的自私与阴暗;没后台没靠山,你说一句话就仅仅是代表你自己,而你又是多么微不足道,所以你会发现每次你说话都没有人理。
而不会推断这是背后帝王的旨意。你按旨办事,那叫当差;你一意孤行,那叫不自量力。你的背后是谁,对于别人来说,就意味着要使用什么样的对策。
你的背后若是皇帝,没有人敢提出反对的声音;你的背后若是集团派系,那么你的身后就绝对不是悬崖,所有的退路都有同僚帮你打点,以保万全;你的背后若是空无一人,那你将会被你所得罪之人视为共同的敌人,下场大多是被踢出官场。
长安乱读后感篇二
我这个人做什么事总是喜欢从头开始,看什么书总是希望一字不错。当然看小说也不例外,总是先看序言。其实序言和书名对我来说很重要。一般在书店看到一本书,他的名字和装潢决定我是否要拿起这本书,序言则基本决定我是不是要读这本书。
首先我觉得那序言写的很有意思,初看有整篇记下来的冲动,当然我不能这么干,那样的话我就有抄书的嫌疑了。其中一段是“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有时候也不错,倘若你爱那么多,就如同写《三重门》那样,想每一句都精彩,除了让人感觉这不是小说以外,自己也很累,谈过恋爱的都知道。”
关于《三重门》的好坏暂且不谈,因为我压根就没看完过。不是书写的不好看,而是外界争论的太厉害。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多高尚多有思想的人,所以我坦白承认我很容易受别人的言论影响。偏见常常不是自然而然无故萌发出来的,往往是因为别人的言论而影响的,我想我对韩寒的偏见就那时候开始的。为了阻止我这种带着偏见的眼光去看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看那人。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我《三重门》看了一半,脑袋里始终挥之不去那些所谓评论家的言论。索性把书放一边,打算等这些言论在我大脑里淡忘了在说。谁知这一放就是几年,直到最近才在书柜里找到一本泛黄的《长安乱》。
前面已经说了,我先看了序言。短短几句序言就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序言写的短而随意,好像一个人站在窗前看着马路上的车辆,随意的给自己燃起一支烟,然后自己给自己的独白。序言里说这其实不是一部武侠小说,看完后确实觉得,这和我先前看的那些武侠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也许这真不是一部武侠小说,真只是安排的时间比较早而已。从小语文就没学好,所以我并不大会分什么文体,也不大会讨论这是什么句式,更不会像老师讲的那样看完一篇文先来个分段论述,然后总结中心思想。我也最多不过看到好笑处笑笑,看到难过处难过难过算了。
不过总的说来这书还真是让人轻松愉快,特别是看到释然两次入洞的结果把我笑的背气。多个地方让我看完后对着空气大笑。笑完后按着胸口想,还好房间里只我一个人,且拉着窗帘,不然对面住的人肯定以为对面住着个疯老婆子,对着书也能笑半天。
小时候一个洞就让我想几十年,好像一切都不过只是个寄托而已,觉得世界就这个样子的,多少有几分不爽失望的情绪搀杂其中。书中明显多处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说该书是一本武侠小说还不如说是一本哲理小集。又或者是关于人生种种荒诞常态的探讨以及思考。
我这人不谈政治,那么忽略政治部分就是爱情了哦。我也不明白书中讲的是不是爱情,大概爱情也不过如此吧,好象也没撒好说的。不过我对那几个关于女人的分析描述倒是挺满意的,觉得写的很有意思。让人笑完之余忍俊不禁的想,确实又那么几分实理。例如这句:“女人真是奇怪,只要对一件东西产生感情无论这件东西在当局势或者显示生活中是多么不实用或者有多少缺点都完全不予以考虑。”其实还有蛮多的,但我这人懒当时没记,可记忆不好大脑空荡的我一合上书就又忘了。
书中以释然为轴,讲述一个似乱非乱的江湖。释然由始至终都看似没什么事做,没有明确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关于他有着特意功能,那个看似乎离奇的生世师父的解释是佛书上的一段叙述。他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来回奔波,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没有方向没有目的。也许人生本如此,其实并没什么非做不可的事,若有那也不过是你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看在我眼里就是悲观论。
全书以释然为第一人称口述完成,很多事物都是在他眼睛里看到的,他耳朵里听到的。那个频繁的出现他说我说真是让人头大的想直接忽略。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叙述方式又让人感觉蛮接近生活的,仿佛不是在看一个人编的小说而是在看一个人写的博客,所有那一切又都不过刚巧今天白天发生的事而已,但偏偏这故事又安排在几百年前。这让人很痛苦。
其实我这不是书评,我始终认为评论该是很牛b的人干的事,何况还是在面对一个本就很牛b的人的东西。而我一个看书一目十行后倒回来花三分钟检查字看颠倒没有的人,怎么装也不像是个能叉着腰对别人呕心沥血的东西评头论足的主。我最多也就是吃完一顿丰盛的午餐趁别人剔牙那会看着满目鱼肉回味一下。
长安乱读后感篇三
《长安乱》――江湖之外的宁静每一个名字、每一个自己都是一场美好的希冀,像是一小团光,在残酷和狰狞面前,微微的、发着亮――题记《长安乱》是我读的第二本韩寒的书,第一本是《三重门》――江湖之外的宁静。他的文风依然犀利尖刻,那份对于现实的无奈讽刺味道有很多都隐在了字里行间,相较于后者韩寒用的脏字明显的少了起来。虽然没有《三重门》那样每一句都竭尽全力的精彩,没有华丽的形容描写,没有慷慨激昂的呼吁,只有简单的平铺直叙,大段大段对话所组成的内容,语言甚至有些简单的过于苍白,但我依然喜欢他。
他说:“米豆。像喜乐一样,都是愿望。”在这之前我和很多喜欢韩寒的女孩一样只是喜欢,高山仰止般的相隔万里的、单纯的、片面的仰慕,我们明明不懂却要装作懂得的样子去和他人一起赞美韩寒在世人眼里的离经叛道。人云亦云:“这就是现实。”现实对于我们这些只会伤春悲秋的孩子来说就像是蕴着一层浓雾的山崖,隔得远远地,看起来圣洁而美好,殊不知在表面之下隐藏着的狰狞面孔时刻准备着将我们吞的连渣滓都不剩。和我一起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比我看得远,所以在通往悬崖的荆棘路上受到的伤害也比我少。我无法想象要经过怎样无奈、怎样的失望才可以穿越过迷蒙看到它隐约的棱角。于是,我穿着洁净的衣服,带着最初的梦想去亲吻他脚下的土地。把脸埋在泥土里比尘埃还要低贱,让衣服沾满脏污,是否这样就可以和所有人一样――看到现实的真实面孔。他说:“所以,一点点,就可以,倘若什么都是一点点,我想人一定活得很开心。”我的名字叫做袁苗苗,外公取名字的时候没有想得很多,只是朴实的希望我像一株幼苗,健康就好。一点点的祝福因为不谙世事致使我现在真的在阳光、雨露之下,拥有着所谓的幸福,看不见父母为了支撑起我的天空有着怎样辛苦的付出。所以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懂得《长安乱》的含义,我不懂,声嘶力竭般。是小说?是现实?是希冀?是无奈?无法明白。男主人公说:“江湖真是如此平静。走远一点,盖个房子,长安无事。”或许只是为了平静的生活,为了一个简单的愿望而发展。一本安静的书,就像是一场美好的愿望。这般简单,仅此而已我突然想起自己心底的愿望――那些自以为是的简单在现实面前却极无力的愿望。但是不管怎样,它们都代表着自己内心里那一小片、保存的依然完好的、干干净净的、美好。
长安乱读后感篇四
我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长安乱,看完之后又想笑又想哭。我不晓得作者写这部作品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批评讽刺我看不出来。感觉充满禅的味道,很让我感动就是。虽说这可能跟作者的写作目的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我觉得是很好的一本书,很禅的一本书。和韩寒其他书的风格会很不一样,里面有一些很不错的语段,个人认为是韩寒最不错的一本书了。
绝对的一本好书,里面说任何一种结局就是另外一种安排的开始,就像他的歌《私奔》:美丽故事的开始悲剧就在倒计时,本书很有深意,也会让更多的人辩证的看韩寒,我相信!这本书很多话都很有禅意,最后的结局很伤感,但莫名中又有一种喜剧化,结局那个米豆就像喜乐一样都是一种寄托,没错仅此而已。
虽然长安是故事里国度的首都,当当初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因为“长安”和“乱”是反义的,和首都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原书稿交给首都一家颇具名气的出版社后,就很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等啊等,守法的我终于等到了合同期满,免得被不守法的对方告了。这本书原来的责任编辑在追查伪本上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最终事情万般艰难,证据确凿但无法可循。这本书是我喜欢的小说之一,我总是希望它有个好的归宿。当然,归宿始终是作者本人,在出版社只是借宿。但明显的,在上次它借宿时,不幸被xx了,罪犯却一直在门外站着笑――国营的出版社都不靠谱啊。
因为此事的打击,所以我现在相当不信任某些出版单位和某些文化监督管理单位。之后合约时间都签得十分短,就算被xx,也不让你xx到爽。
于是,很无奈,读者们以后可能会看见我经常换封面或者换出版社。抗战的经验告诉我,在现在这样恶劣的文化环境下,只有游击队才能避免被全歼。
最后说一句,我还是很喜欢原来的封面和装帧设计,但不得已要换了,因为实在很无奈,不过我还是非常的欣赏这本是,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
长安乱读后感篇五
我最近在看一本,刚刚看到三分之一处,我却决定买一本纸质书,支持一下。书的名字叫《长安客》,写的是群星闪耀的大唐,背景是大唐,主角是群星。
我爸是中文系毕业的,做了语文老师,我也是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本硕都是。这家传、学历可以算是根正苗红了,但是从硕士毕业后差不多五年的时间,我都没有读过小说,很少读文学作品,这里面多多少少有一些禁锢一个圈子太久厌倦的心情,也可能有初入社会换了圈子对其他领域的好奇。不管怎么样,我突然就不看小说了,国内的、国外的,一本都没看过。这两年,纸质书看得少了,用电子书,我才重新开始读欧美文学、日本文学、当代文学。
文学是一个神奇的学科,里面有哲学、历史,有思辨,也有情绪的加工。我天生就是个感性的人,容易被一些莫名晕染开的情绪打动。《长安客》写了很多诗人,背景是长安,主角却是人。大唐是盛世,大唐也有悲剧,悲剧是美的起源。这本书其实可以叫大唐群星闪耀时,里面的每个人都熟悉,不读中文系你也认识他们,因为他们出现在从小到大的唐诗三百首或者语文课本上,经典的诗歌抽象成了经典的人物形象,让他们耸立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之上,后人望尘莫及。但是,神坛从来都不是轻易练成的。叠加时代的背景,慢慢还原人生的真相,从诗人的身份上慢慢叠加丈夫、父亲、臣子……的角色,再铺开安史之乱……的背景,才发现一个人的人生也很漫长,有复杂的情绪、跌宕的人生,而好的作者总能精准地从一个瞬间描摹出主角人生的况味。
至少,从字里行间我能看出,作者读懂了他们的人生,也替我们感慨了他们的人生。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很容易让人泪流满面。
这本书看了开头,我就迫不及待地向师妹推荐了这本书,可能因为她是长安人,也可能因为她是我所能想到的人里面,最能懂我这种阅读的人了。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吧,人海浮沉中,突然发现高山流水,在晦暗的基调中点亮一束光。
而文学,永远是我前进的生命力量。
长安乱读后感篇六
乱世出英雄,然英雄再盖世,却也平定不了世间的纷乱,更无法主宰乾坤的骇浪。因为世间皆凡人,凡人所能把握的只有自己。
这几天心血来潮,重温了韩寒出版的一本小说――《长安乱》。以前看的时候,只觉得隐隐约约有很多讽刺的意味,后来每隔几年又会看一遍,如今已是第四遍,时隔多年再次仔细品读,又比以前多了几分感悟。书中有些东西韩寒故意写得不是不很清楚,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即使写清楚了读者也未必能读明白,毕竟有些深刻是只能读者在人生经历中慢慢体会的。
乱世・人心。
长安城内,乱、乱、乱!街上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是乱;朝廷内的勾心斗角、后宫的争风邀宠是乱;门派的竞争、武林的内讧是乱;然而最乱的,当属人心!
何为心乱?在我看来,就是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不再那么单纯,人性的美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当危难来临、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人们不再坚持道德底线,不再清高地拒绝卑鄙的手段。等到了只为利而往、只为名而追的地步,那就只有道德伦丧了。
释然・挣扎。
释然,超凡脱俗的名字,拥有可以将一切仇恨恩怨遗憾释然的心境,来到了乱世长安。身边陪伴着比他还要纯净的喜乐和笨拙的小马。
一个从未接触过社会的人,一个从不知人心险恶的少年,当世间的残酷、诱惑、冷漠展现在他面前时,他内心的纯净会动摇么?他与万永的几次碰面让他懂得了人心是最深不可测的东西;少林寺的浩劫让他懂得了有些仇恨是一定要报复的;街头的闲言闲语让他明白了民间传说是很不可信的。当他得到那把比“灵”更有剑气的剑,一口气杀了四十多人时,他的心颤抖了。那是一种圣洁和世俗间的挣扎,是欲望和贪婪在作祟。拥有了剑就拥有了力量,拥有了力量意味着拥有了权力,武林盟主的赢得不就是剑的功劳么?当他不愿再放下剑时,他已走到了那条最危险的警戒线。
韩寒没有让读者失望,他在赋予释然速度和力量的同时也保留了他的纯净和美好。尽管释然曾痛苦地挣扎过,曾因小事就会出剑伤人过,但那只是释然在“释然”路上所付的学费而已,只是这学费用他人的生命作为代价有些昂贵。
灵魂・净化。
内心欲望的火花终将熄灭,灵魂最深处的召唤却始终在闪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为任何时代的人所向往。终于,释然过上了和无灵一样的田园生活。释然的境界更高一些,无灵是把想做的事做完了才隐居起来,而释然是在还有很多事情想做的情况下就停了下来,释然比无灵更好地主宰了自己的心灵。
无法忘记释然与喜乐在林间生活情形的描写,那“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生活不正是许多人向往的么?韩寒关于释然和喜乐感情的描写没用多少笔墨,但这份感情在这篇乱世为主的小说中却显得极其珍贵,却也极其凄美。世间万物都会散去,对于个人来说,只有内心坚持的美好才会永存。这个有点老套却无比朴实纯洁的爱情故事已注定会在我的心中永存。
喜乐是幸福和满足的,因为她终于过上了她向往的生活――有一间房子,和释然在一起,即使在荒郊野地。释然更是幸福无比,因为他不仅获得了喜乐纯洁无暇的爱情,还获得了武林中永远无法带给他的宁静,关键是他在乱如迷雾的世界里守住了自我。
释然离开少林寺下山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想困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做很大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在很大的地方做很小的事情”。如果不是来到长安这个很大的地方,他就不会发现人世间的乱,人性的美好和弱点混杂着出现,让他一度失去判断力和人生坐标的方向,最终,他还是守住了内心的纯净。
乱世出英雄,的确,乱世不仅可以历练人的能力、武功、学识,更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铸造出能主宰自我内心世界的大英雄!
长安乱读后感篇七
敬佩作者描写历史人物时敬重的态度,敬重就是把那些伟大的诗人们,放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并还原至尽可能客观的状态。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李商隐,在他们在所处的时代只是普通人。
他们有的为了仕途编造体面身世,有的刚写完抨击时政的诗,转而捧着奉承之诗跑到高官府邸,低三下四博取一点好印象。他们中有的善于攀附,有的因为站错队而失意,有的因无法融入官场而遭淘汰。有的获得转瞬之间的辉煌,却迅速坠入谷底,有的从头到尾贫困潦倒,一辈子没有释怀。
古代社会上升空间狭窄,唯有当官是唯一出路,这些诗人作为普通人并不伟大完美,他们只是做了符合社会规则的事情,时运不属于他们,我们无法也不能用道德去评判。
我们和他们一样,都走在选择或被选择的路上,沿途有真诚、友情、爱情相伴,更多时候充斥着狡诈、错误、欺骗、失意、贫穷、势利以及大时代裹挟下的无奈,还时不时要做些违心伤人之事。
这些大唐的失意之人伟大之处在于,当他们所属朝代灭亡千年后,在冰冷的史籍外,留传下能够让后人窥见大唐灵魂的诗歌。我们在吟诵中,阅读中,触碰到那个时代的心跳、脉搏与情绪,与这些伟大的诗人们共欢喜同悲伤。那些悲欢离合组成了时代的本真,最为珍贵,最为感动,值得铭记。
长安乱读后感篇八
故事虽是虚拟的,在仅仅十二个时辰中,步步紧逼,一次次逼入绝境又被激发潜力的峰回路转,一气呵成。所选取的时代,是那个盛世大唐从此急转而下的转折点,令后人遥想的繁华长安,盛世表象下早已遮掩不住暗潮涌动与风雨飘摇。
最后时节,真凶一再推翻确认再否定,利高则为,从太子李亨的政敌到太子本身,是来自对手的阴谋还是软弱无能的太子自导,若结局如此,前者过于肤浅无味,后者又稍显夺位情节的随流。所以,当两者都被迅速否定后,方看到了作者一层层的铺垫以及深沉,但是宁愿故事到贺监出于对太子的极度忠诚而一手谋划终止,也不太想接受另一个真相。相信深陷长安漩涡深处,早已被长安的夜所迷向的当局者是能做得出为了目标而进入极度癫狂的,忠臣更是会选择舍身,做出自认为大义的选择。
然而,也许为了故事的扑朔迷离,也许毕竟是贺知章不能太编排[捂脸]又安排了另一层解说,贺知章的养子出于孝心,为成全父亲的忠诚而策划,贺知章是否知情授意又是个故意留下的悬念。想起军师联盟中荀彧为了保护曹丕,反伪造对曹丕不利的手稿,以此将凶手指向曹丕的政敌,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戏言,更是人心百转所能至。
一开始极其想知道幕后黑手,被作者逐渐引发探知真相的极度渴求,希望大boss结局千夫所指。可是真当真相层层浮现,却希望就让结局就是那个编造的吧。东方破晓后,太子依旧无能,李林甫依旧位高权重,贺知章返乡养老享有尊荣,一切未变,维持着这表面的平衡与宁静下去。现实中,本来好多事,又如何不是只接受了自己所愿意相信的程度而不愿意再去探究,抑或所知只是利益当局者所让看到的层面,所知太多未必是好事。
十二时辰后,在忙忙碌碌生活着的长安百姓眼中,又只是新的一天,与倾覆擦身而过的惊心动魄他们无从知晓也永不会得知,什么都没有发生,前一夜的伤亡来自于一场意外,转眼便会被市井抛之脑后。
一直觉得李隆基的一生颇具戏剧化,前一刻还在迎凤楼居高临下,俯视着万朝来贺的无上荣耀。再一转身,开元成空。安史之乱,马嵬坡兵变,霓裳羽衣前尘一场梦。空前绝后的盛唐由此不见,一生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李亨没将大唐拱手于安禄山、史思明之手已是万幸。后来的几位继位者,李豫、李适等,可能曾想力挽狂澜,可惜大厦将倾、沉疴难返,已无法再现渐行渐远的盛世身影。
古董局中局只是一出小范围的争夺,而长安十二时辰却是置身于特殊时代特定格局中的波澜壮阔。所幸,第二次拿起它,没再放下。
长安乱读后感篇九
我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长安乱,看完之后又想笑又想哭,长安乱读后感。我不晓得作者写这部作品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批评讽刺我看不出来。感觉充满禅的味道,很让我感动就是。虽说这可能跟作者的写作目的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我觉得是很好的一本书,很禅的一本书。和韩寒其他书的风格会很不一样,里面有一些很不错的语段,个人认为是韩寒最不错的一本书了。
绝对的一本好书,里面说任何一种结局就是另外一种安排的开始,就像他的歌《私奔》:美丽故事的开始悲剧就在倒计时,本书很有深意,也会让更多的人辩证的看韩寒,我相信!这本书很多话都很有禅意,最后的结局很伤感,但莫名中又有一种喜剧化,结局那个米豆就像喜乐一样都是一种寄托,没错仅此而已.
虽然长安是故事里国度的首都,当当初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因为"长安"和"乱"是反义的,和首都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原书稿交给首都一家颇具名气的出版社后,就很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等啊等,守法的我终于等到了合同期满,免得被不守法的对方告了。这本书原来的责任编辑在追查伪本上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最终事情万般艰难,证据确凿但无法可循。这本书是我喜欢的小说之一,我总是希望它有个好的归宿。当然,归宿始终是作者本人,在出版社只是借宿。但明显的,在上次它借宿时,不幸被xx了,罪犯却一直在门外站着笑--国营的出版社都不靠谱啊。
因为此事的打击,所以我现在相当不信任某些出版单位和某些文化监督管理单位。之后合约时间都签得十分短,就算被xx,也不让你xx到爽。
于是,很无奈,读者们以后可能会看见我经常换封面或者换出版社。抗战的经验告诉我,在现在这样恶劣的文化环境下,只有游击队才能避免被全歼。
最后说一句,我还是很喜欢原来的封面和装帧设计,但不得已要换了,因为实在很无奈,不过我还是非常的欣赏这本是,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
长安乱读后感篇十
20xx.7.23长安十二时辰(下)(马伯庸)。
明明才十二个时辰的事情,却感觉经过了好久。下部与上部惊险刺激的追贼行动不同,这是东窗事发以及揭露真相的一部。事情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突厥狼卫想要毁灭长安,但等到张小敬与这次毁灭行动的主领龙波见面后,才发现这位龙波其实是自己第八团昔日出生入死的战友,之所以想用猛火雷炸毁所有是为了替所有遭受不公的人报仇。此时的靖安司内外交患,一方面被小人吉温领导着,整个司十分涣散,另一方面李泌陷入了敌人的陷阱中,跟张小敬失联,在查找真相寻找真凶的过程中孤立无援。而张小敬以昔日战友的身份获取了萧规的信任,潜入蚍蜉内部,尽力减少猛火雷带来的伤害,并且救出天子。在与敌周转中,张小敬体力耗尽,却仍然没有放弃,通过萧规生前的提示,他得知幕后主谋另有其人。最终李泌和张小敬会面,李泌本以为策划这一切的是太子李亨,但张小敬得到的萧规给的提示却指向贺监贺知章,最后俩人一推论,发现其实是出于孝心希望父亲毕生努力取得回报的贺东。
总体而言下部的惊险刺激程度不如上部,关键词是“矛盾”。张小敬在作为靖安都尉办事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昔日同生共死的战友和深恶痛绝的朝廷之间的矛盾,最终他看着战友在自己怀里断气,为了能够保护更多无辜百姓而替朝廷卖命。李泌也是,一方面忠心耿耿对太子,希望太子能够顺利承位,但另一方面也希望找到真凶履尽职责,最终天子无恙,真凶自尽,太子落入两难的局面。这个结局我觉得是恰到好处的,没有那种杀敌一千恢复昔日长安的大团圆,也没有被敌人算尽皇朝被推翻的悲剧,而是敌,杀了,危机,解除了,但是忠心耿耿保卫长安的那些人也没有落得非常好的结局,这是符合现实情况的,让读者在石头落地的同时也不禁唏嘘。
马亲王写这部小说,确实做足了功课,所有的地名、宅名、人物的描写等等各种细节可以说是很精致了,尽力地还原了天宝三载的长安城以及城里出现的各种角色。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望楼这个神奇设置,还有守捉朗的“守捉朗,守捉朗,恩必报,债必偿”(这个在后面抓内奸的时候也起到了作用)。还有关于灯楼各种机关的描写,可以说是很精致了。对了,关于我在上部留下的疑问终于有解了,原来檀棋是爱慕着张小敬但是张小敬好像没什么太深的感觉哈哈哈。好了我可以开始期待电视剧版的《长安十二时辰了》。
长安乱读后感篇十一
也许朝廷并不能理解张小敬等人,甚至百姓们并不知晓发生的一切,但是对于张小敬等人来说,守住长安,便是最大的成功了。因为波诡云谲的长安,也是五彩斑斓的长安。
・・・・・・剧透分割线・・・・・・。
・・・・・・以下是吐槽・・・・・・。
总而言之,对上部爱多深,对下部的责就有多切啦!
长安乱读后感篇十二
读完长安十二时辰后,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故事,也不是里面的人物,而是盛世长安,恢弘的宫城,精妙的一百零八坊,环绕其间的水渠,无一不让我沉迷。最初我对长安的印象来源于一句“长安,长安,长治久安。”其面貌也仅从野史和一些小说中窥见一斑,而读了长安十二时辰后,我对长安有了浓厚的兴趣。
长安城在当时有各国往来贸易,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交通便利,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等地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盛世长安名不虚传!
长安乱读后感篇十三
被忽悠着开始读马伯庸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很耐读的小说,高潮迭起。为了达到紧张快节奏的效果,作者把全书压缩到了二十四个小时之内。在给人紧张透不过气感觉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太不真实的感觉,就好像《藏地密码七》以后几本给人的感觉,最开始几本荡气回肠的感觉不见了,只有宏大场景的枯燥铺陈。
由于本书高潮迭起,结尾反而觉得有点高潮过后低谷期,给人的感觉真相已经不重要了,抑或是根本就没有真相。后面的分析完全是罗生门式的分析,也许这就是作者想达到的结果。像结尾贺家成为背锅侠实在是太过牵强,仔细分析李相或太子的嫌疑明显还是更大。书中人物全是智力超群,心机缜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全是靠心灵感应,沟通成本极低。观众就跟着主角的思路走就是了,少了我喜欢的悬疑小说的那种参与感。
长安108坊为舞台,真真假假的史实为装饰,主角边上再安排上皇上,杨玉环太真,贺知章,岑参,安禄山这样的历史人物,本书试图营造一种真实穿越的专业感。可惜这些事件完全没有成功嵌到历史的画框中。金大侠的武侠小说要高明太多,他笔下的人物事件轻轻松松就可以放到一个可信的大历史事件只去。
所以这就是一本纯虚构的小说。
长安乱读后感篇十四
第一次读《长安乱》的时候,我在上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读之前觉得这个名字好美,读之后弄不明白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现在也没想明白,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第二次读《长安乱》,得知这是在韩寒22岁写成的,注意,不是21也不是23,是22。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韩寒22岁写的。
读这本小说的整体感觉是轻松,当然主要是字数少。相比金庸动不动几百万字的著作,这个武侠入门可太友好了。
语言轻松,故事走向也轻松。
作者总会在我一目十行的时候突然给我一个惊喜,摸不着头脑但觉得很可爱。
长安乱读后感篇十五
另一个特点,自然是马亲王陛下的盛唐。作为一个唐朝通,把故事铺展开在这张历史时空的美丽大网上再醉人不过,比起其他架空写作的古代故事高级很多。单为马亲王考据的大量文献资料,就要为马亲王好好鼓掌。
只是,抛开以上两点,从小说带给我的感受本身而言,略有失望。十二个时辰,一座城池,万人身家性命,本该紧凑刺激,却不知为何在节奏感上并没有让我跟着情节提着一口气。笔触没有古风的精致有韵,也并不是武侠般的`豪气潇洒,很多时候倒是十分白话甚至搞笑之笔,难免有些平庸了。情节设置上,没有太多悬疑惊喜,后期的内鬼,铺垫了半天“竟然是他”,结果谜题揭晓的时候是一个前期并无着墨的小角色,实在难以让我产生恍然大悟的惊喜感叹。人物刻画上也有些逊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和大部分网络小说中的女人一般,那倾国倾城的传奇被削弱成一个十分单薄甚至令人有些看低的花瓶角色。张小敬更是一路开挂,每次都觉得要不行了,都能吊起一口气继续打、继续想出好点子。有时候看文会心疼主人公,会感到他的痛、无奈、悲凉,可是这部看着心里毫无波澜,好像他有钢铁侠一般的隐形盔甲,有“一定会活到最后”的心理保护伞。想了想没什么很喜欢的人物,倒是赵参军让我印象深刻,但凡涉及胖参军的时候都幽默十足。
二四小时的故事,十多个小时的长安穿越之旅,自此落幕!
长安乱读后感篇十六
一直觉得韩寒在知名作家中是比较非主流的,也的确如此。从我更为年少时看《三重门》开始,到现在这本《长安乱》,他的主旨我都不能很清晰的明白,或许三重门是讲选择,长安乱是讲一个他心中的江湖,但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主观臆测罢了,要是自己随意断定的话,难免会贻笑大方。但看他的书有一点是很有意思的,也是他所著的书中的亮点,便是诙谐的讽刺社会的黑暗——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这也是他本人年少出名的一方面原因。起码,这一点,我很喜欢,觉得比郭敬明的书的意义要大一些,因为小四写的不是玄幻就是爱情,还都是凡人遇不到的一些事情。人嘛,活着活着就现实了。韩寒书中的文字给我一种文艺痞子的感觉,没那么缠绵悱恻,没那么儿女情长,通俗流畅又不乏可爱吧。郭敬明的语言特别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所以他笔下的人物颜值都很高,人物及景物都刻画的很美,上初中时看还很喜欢,现在看未免有些浮华了。
回到《长安乱》书中来,序中作者说这本书不是武侠小说,只不过放在古代的江湖更好讲述这个故事罢了,但我除了“武侠”两字难以找词形容它了,姑且说它是本武侠小说吧。这本武侠小说有两点很奇:
1、草上飞、铁掌水上漂在这个武侠世界都不存在。之前我们心中的武侠是古龙和金庸先生塑造的,武林高手能飞天入地,而这里的高手没有轻功,少林的高手惠竟师傅比武时从屋顶上掉下来就摔死了,武当第一高手刘云因下不来房就饿死了。什么招式什么套路,到敌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速度和力量,还有隐秘的暗器。
2、释然是个被命运选中的孩子,但他没有成长为盖世英雄。释然生来便是几百年一遇的奇才,能看清一切。是少林师傅按着佛经的预兆找到的。但他干了什么啊?杀了几十个人,当了一天武林盟主,然后和喜乐归隐江湖,后来,喜乐死了,便独自养着孩子迷茫着。不像其他的书中那样,男一号会有所作为。
还有释然、万永,他们虽短短出场,却留下了无限遐想。就像后记中韩寒写的那样,这个故事应是没写完。韩寒说,他不是释然,但释然难免有些他的意志。反正,长安乱给我看了一个不一样的江湖,险恶又荒唐。(我没有提到喜乐,但喜乐是每个传统些女孩子的缩影)。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09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