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户外健身方式。在写总结时要注意避免太过于个人化的情绪和言辞,保持中立和客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以“刘三姐”为例,在概述广西民族音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探讨了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旨在说明传承广西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以期为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刘三姐。
一、概述广西民族音乐发展的现状。
(一)广西民族音乐的基本内涵。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广西各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民歌是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之一,每首歌曲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刘三姐是广西民族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刘三姐歌谣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二)广西民族音乐的现实问题。
当前,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方面。从广西民族音乐的现实问题上看,一直以来,民族音乐主要有世代传承、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等传承方式,其传承方式与民族音乐的实际内容分不开,多半在旧社会非常艰苦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民族音乐,压抑的情绪较多,孩子们已经在古老的民族音乐中找不到共鸣了。另外,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很多原始的劳动方式被现代化的机器所取代,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很多音乐种类正在慢慢消失。
二、“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分析。
(一)注重体现民族性。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注重体现民族性是“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之一。《刘三姐》是根据广西彩绸剧目、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原著改编而来,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主要的.故事情节都穿插着广西当地的民歌,注重体现民族性,有民族歌曲的影子,歌仙刘三姐的传说家喻户晓在每一个细节处都有所体现民族风格,承载着壮族民族歌曲的“传承使命”。
(二)表演形式生活化。
贴近少数民族老百姓现实的生活和生产场景,表演形式生活化是“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又一特点。《刘三姐》以“歌曲”为主线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在民众的口头传播中都会被赋予尊贵的地位,“山歌对唱”使表演形式生活化,包括与众乡亲的对歌与三个秀才的对歌,鼓乐声声,山歌悠扬,站在一起亲亲热热地唱起山歌来,不乏生活情趣和生活色彩,表演形式生活化毫无保留地被展现了出来。
(三)民族韵味艺术性。
广西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民族音乐圣地,“刘三姐”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还表现在民族韵味艺术性方面。广西歌舞剧的里程碑《刘三姐》为代表,对民族歌曲的演绎,独具韵味,一经上演便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还在于它描写出壮族百姓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生活场景,为广西歌舞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展现出壮族百姓积极乐观、韵味十足的艺术气息,因此,探索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势在必行。
三、广西民族音乐传承与展望。
(一)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音乐人才。
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音乐人才是广西民族音乐传承的关键。要真正在高校中很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发挥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为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奠定基础。如把“刘三姐”民族音乐引入到《视唱练耳》课程中,在钢琴课程、声乐课程、作曲课程、合唱课程中,增加“刘三姐”民族音乐内容,使“刘三姐”民族音乐以高度的综合性和自由化的表现形式,为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结合社会活动,发展民族音乐。
为满足广大民众的审美需求,结合社会活动,发展民族音乐对广西民族音乐传承至关重要。近年来,广西国际民歌节已经成为广西的一个标志性活动,结合社会活动发展民族音乐,是广西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必经之路。以“刘三姐”民族音乐为例,在广西本土歌舞剧的音乐创作社会活动中,直接运用“刘三姐”民歌歌曲进行加工改编,通过开展音乐活动为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有利于展现广西本土的民族文化,唤醒人们保护和扶助民族音乐的意识。
四、结语。
总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广西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中,我们应基于广西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汲取“刘三姐”民族音乐发展的成功经验,从高校教学和社会支持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音乐人才,另一方面,结合社会活动,发展民族音乐,积极探索广西民族音乐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玉兰.试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大舞台,2014(03).
[2]贾单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j].戏剧之家,2016(02).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二
吉利区第一初级中学,河南洛阳471012。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弘扬民族音乐,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一、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有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如:蒙古族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宽广悠扬,声音要求粗犷。藏族民歌活跃热烈、朴实优美,声音要求自然流畅等特点。又如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其我们非常了解的歌曲《桔梗谣》《阿里郎》等,在学习时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己体会和总结歌曲特点,慢慢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活动,新的概念和知识技能的形成都是以感知开始的。如果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参加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鲜明生动的形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音乐,调动情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生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很少,特别是他们的风土人情、服装服饰等,如果只凭老师的解说就会显得很空洞、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帮助孩子们更真切的感受与理解,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七年级蒙古族歌曲《牧歌》时播放有关草原风光片段,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白鸟歌唱、毡包犹如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让学生了解蒙古人民以放牧为生,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特点,无需更多的语言,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人们的心情,引起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三、演唱与律动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人民都具有能歌善舞的特点,他们的音乐律动感和舞蹈性都很强,而且各有特点,因此我在上课除了学唱之外,也让学生们学一学他们的舞蹈动作,我感觉这样对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会有很好的作用,例如在维吾尔歌曲《青春舞曲》就可以让他们带上维吾尔族的小帽敲起手鼓,模仿几个维吾尔族舞蹈的简单动作,学生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律动中体会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边唱边舞,在这样特定的音乐情景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要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在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我觉得首先自己要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学生。同时,结合现在新教材,我们要吃透教材,努力掌握音乐中各种艺术形式的风格特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三
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很多,但是能涉及到音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内容很少。我国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活动开设,多受到西方的音乐教学理念影响,导致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融合不够。故,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并将其应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十分必要。
高校其实是培训人才的重要基地,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为让高校的音乐教育和民族教育能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就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给学生传递正确的文化知识。但由于民间文化组织形式明显带有不确定因素,若在教学活动开设期间单纯的依赖民间文化的组织形式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显然是不够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新希望,所以要重视民族传承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可以判定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重要的传承机构,是十分利于民族文化传播的。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高校教育的基础。
高校教育中民族文化是重要的依托,也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从现阶段的`高校教学角度探寻问题,部分高校将音乐课程设置为基础性的教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也是精心挑选的教材,其实这是十分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加之,全球化发展已经涉及到世界上的多个领域内,为能在国际舞台上一显身手,就应该充分显现出我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内容。音乐文化一直被看成是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内容,所以能与民族音乐进行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完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高校师资队伍,不但能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也能为课程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若教学活动开设期间能从高校音乐课程教学的角度探寻问题,就能解答出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遭遇到的问题和疑虑。因此,为让高校音乐教学能与传统的音乐传承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就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教科研队伍。高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与兄弟院校交流互动,了解到当前教学中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并构建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更好的进行民间音乐的传承。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的传承不能死守一套,不进行更新。其实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发展,通过革新的教学模式,保留先进内容,剔除落后文化,所以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活动开设时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先给学生选择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最近一段时间比较流行民歌元素,教师可以在上课期间给学生播放中国传统的民歌如《走西口》、《小河淌水》等,给学生多播放几个版本,让学生对比进行欣赏,最终选择自己喜爱的版本,并说出理由。很多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注意到龚丽娜的《走西口》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能真挚的将留念亲人的情感凸现出来,给人以感同身受之感,学生通过欣赏民歌音乐作品也开始重新审视龚丽娜这名歌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她,并看到她将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巧妙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独有效果。使用该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开发性特征,其实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先吸收先进的文化,然后在先进文化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创新,从而让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推行下去,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使用上述教学方法,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内。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完美融合。
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开设期间,为更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就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开展创新教学理念,这样才能让音乐和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第一,从音乐的技术层面考虑问题,教师要为学生选择较为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作品中体会到演绎的技巧,这将更好的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第二,教师为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系统性的认知,就要将传统音乐分类,通过分类学生能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生能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并使其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有价值;第三,开展音乐历史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通过互动教学提问的方式,使用情境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民族音乐展示在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传统音乐和高校的音乐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对引导学生认知音乐文化规律有着积极影响。
三、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内凝结着中国五千年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也是能集中体现我国音乐问题的关键点,能彰显出中华音乐文化的实质内涵,这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指导。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间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高校作为音乐文化传统机构,应该吸收民族音乐优势,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所以两者的融合有其必然性。基于此,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最终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四
(1)民族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的缺席。现在高校的教学体系还是采用从外面借鉴的歌曲或者是歌剧等。在中国的高校中,民族音乐教学不是纯正的民族乐,还引入了西方的声乐教学,而且是没有主次之分,甚至很多学校摒弃了传统的文化,以西方的声乐教学为主。这样背道而驰、洋为中用的方法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2)民族音乐教学中民族特色缺失。中国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由很多少数民族聚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声乐,这种声乐就是很好的教材,是我国优秀音乐瑰宝。但是,这些地方乐曲和歌谣以及戏剧等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却很少有涉及,在课程理论体系中缺少了地方特色也就没有了民族的鲜活性。(3)民族音乐课设置单一。现在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有很大的问题没有进行改进,比如说在授课资源上,对于题材选定更新速度低,没有彰显民族文化;课本上很多内容是关于一些西方国家的古典乐欣赏,开设的相应课程多是大提琴或者是钢琴,很少涉及中国的二胡、古筝等。
(1)教学单一,没有新意。高校教师是课程的主持者,应该具备灵活的备课方案和鲜活的应对措施。但在实际授课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自己独创的设计,尽是拿来主义,全以西方的音乐为中心,这种教材的局限性并不符合中国现代国情,对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没有进行充分重视和传播。(2)没有传授给学生精髓。我们所谓的“传道”不单单指我教会你什么,而是指你可以学到什么。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如何发声以及乐器的使用规则等,但是并没有“传神”。这里所谓的“传神”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一个体会、一个传达,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抑或是一种语气。3.高校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1)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缺少认知。目前,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个性化以及非主流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并没有完全接纳和传承的意识,很少有人真正喜欢民族乐曲,喜欢民族的乐器演奏。(2)师生合作存在困难。学生对民族音乐认识的狭窄,在老师那边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弥补,师生之间缺少相应的沟通和理解。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老师上课没有新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二,学生会因为老师上课无趣,原本对民族音乐的误解会加深,可能会选择避而远之。民族文化融入民族音乐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民族文化背景的必要性(1)民族文化的价值。民族音乐传承和记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底蕴。通过对民族音乐的赏析,作者和听者可能都会产生共同的情感反应。但是很多没有文化背景的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可能就没有这种感觉,这是因缺少了文化背景赏析,建立在背景下的音乐赏析才更有价值和韵味。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这一因素,学生的体验将会更加鲜活,课堂也会更生动。同时,在讲解民族文化时,还会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感以及欣赏水平。(2)民族文化的危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力量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很多传统的民族音乐正在耗竭,因此,将文化因素纳入民族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而大学生、高校教师是该保护行动的'主人,应该发挥他们独特的优势和特长,将民族文化融入民族音乐的教学中。2.民族文化背景的可行性透视(1)政策的支撑。,我们国家已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加强高校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其中就有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这给高校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也是动力,可以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改革的同时,做好传承传统文化的工作。(2)文化和音乐的结合效果。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是不矛盾的,民族音乐中包含民族文化,二者必须要同时存在,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独立价值。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建设的新途径1.高校课程体系的创新(1)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学体系理念的更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突出本土化以及传统文化的特色,不要过分沿用外国的教育模板。如果是中华民族音乐主题就只讲中华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音乐,当然,为了更好地学习,也可以将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对比欣赏,但是要分清侧重点。(2)研发民族声乐课程。高校现在的教材过于陈旧,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发新的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学校内大学生的民族分布、文化差异进行调研,研发出适合该高校群体的特殊课程。这种开发和利用非常有利于本校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还能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3)组织民族文化音乐活动。不定期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特定的节日,既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又可以将民族音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最近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和认知,能增强民族音乐的普适性,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音乐活动,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2.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1)教师要有民族文化意识。在教导学生之前教师要对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有深入的研究和认知,有对民族音乐的信仰,在日后的教学中把这种理念传达给自己的学生。知识不是全部,内涵更重要,这才是教师最应传达给学生的。(2)创新课堂形式。在对课堂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也可以借助多种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教授。如利用多媒体设施展现各大民族音乐的表演现场,适当地采用这种视频或者音频形式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感染力。老师在前期备课的过程中要搜集好上课的题材,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课堂要做示范,注重情感感染和文化讲解;课后作出整理和推送,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鉴赏类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3)教师课堂评比工作的展开。对于教师的考核标准也要加大检查力度,不能滋生教师的惰性心理,要采取激励措施。每学期或者是半学期开展一次课程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将优秀的教师课堂采取录像形式发布在学校的网站或者是其他教育网站上,供更多的老师借鉴学习,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
3.对大学生的指导。
(1)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大学生应该具备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这需要教育者进行适当引导,培养形式可以采取纪录片赏析、作品演奏、作品赏析等。这个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慢慢就会养成自我意识。(2)组织作品竞赛。高校的民族音乐离不开有创造性的学生,只要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符合民族音乐主题的作品都是好作品。而作品竞赛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那些真正喜欢民族音乐并且热爱民族文化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作品给更多的人欣赏和评价。结语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要结合本土化的教学对民族文化进行借鉴,同时还要创建适合自己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师要承担起应有的角色,将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创新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挑战和不断的否认和修改,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厌其烦,做好创新工作,保护文化遗产,将高校民族音乐真正和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达到“民族化”和“地域化”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温梅琴:《文化视野下高师声乐教学中民族素养培养的必要性》,《音乐时空》第7期。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五
摘要:笔者在下文中探讨了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困境,并阐述民族音乐的独到韵味以及教学价值,从民族音乐的规整、教科书的编纂以及推介、音乐课的师资力量构建、教学形式的推陈出新等层面,阐述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音乐;民族音乐;继承;发扬;探讨。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有机构成元素,也是音乐艺术发展史上的瑰宝。全球的不同国度的音乐文化,无不在本国与他国的交互融合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我国拥有56个民族,民族音乐能够映射民族文化鲜明特征,并且其在民族文化中所起到的传承作用也极为明显;其就像是在古老的中华沃土上诞生的艺术奇迹。悠远的中华文化、璀璨夺目的民族音乐文化以及多元化的民族音乐形式,不仅让我国公民陶醉,更让世界为之瞩目。然而由于各方因素,其中的问题亦不少。
我国民族音乐是非遗项目,因其独到的感染力在全球民族文化中的位置节节攀升。“民族音乐的汪洋”、“歌曲与舞蹈之乡”、“音乐文化的奇迹”等等饱含溢美之词的称呼是对中华民族音乐的高度精粹。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音乐教学不管是在课程设立抑或教学形式方面,大部分都借鉴西方音乐教学的模式以及形式,在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复调以及配器等理论的传授过程中,剽窃国外音乐理念的情况居多,而忽略了对本国民族音乐的挖掘以及应用。从中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情况来讲,大部分学生对国外艺术了如指掌,而对本国民族艺术文化却知之不祥甚至根本没有去了解的想法。在如今的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脚步加快,这对我国古老文明的冲击是剧烈的;特别是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来说更是如此。一部分人甚至指出:中国未来的音乐之路会与国外音乐发展之路重合,自此刻意贬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误导我国高校大学音乐教学,这对中国的民族音乐来说并不公平。而阅览中国高校音乐教程的教学提纲,国外乐理所占的比重极大,而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其中却屈指可数,虽然一部分高校在课程布置方面添加了《民族音乐》教程,然而本国音乐以及民族音乐在其中仅仅是一笔带过,对民族音乐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意义不大。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无法传承和发展音乐文化是一种异象,有逐渐脱离主流的态势,这应引发我国的重视。
二民族音乐文化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上佳的音乐作品通常包括热烈的情感诉求,对学生的德育品质的.形成有极大的助益。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通常能够显示出巨大的思想价值,高校传授民族音乐的乐理,对学生来说,不但能够增广见闻,也让学生的审美趣味发生转变。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最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貌与精气神。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诞生、成长以及成熟,是对社会各方面发展情况的真实记载。高校音乐教学中,把民族音乐文化与高校音乐教学融合,让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领悟,提升其民族自尊心,让其以本国音乐为荣是当前甚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重点。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六
关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有不少学者从体育学、教育学、文化学等角度对文化、高校校园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的定义、结构、内涵、特征与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与阐述。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外显的,是看得见、摸得着、使人一目了然的,表现为校园的容貌,体育建筑及环境,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用品等。王爱华(20xx)认为:要将高校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到高校整体物质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于校园其他文化建设来讲,场馆设施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崔学臣(20xx)指出:高校在修建或筹建体育场馆设施之初应充分考虑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和高校所处的地域特点、立足综合利用和开发,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为体育设施的长期使用、功能的更新改造奠定基础,节约后续资金;李辉(20xx)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汪美芳(20xx)强调: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形态。卢聚贤(20xx)点明: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首先是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体育建筑、场地、设施是师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构建中,物质文化是重要的基础。刘吉峰(20xx)指出:高校完善的体育建筑、运动场等物质设施,也会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设施的美感,从而促进大学体完美统一。以上所述:都是对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的研究,都强调了物质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又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可见,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既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七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依托,起到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站在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将音乐设置成基础性的教学课程,而使用的音乐教材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表现。同时,全球化已经涉及到更多的领域,要在国际大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展现出我国的音乐文化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基础,与其进行完美的融合显得十分重要。
(一)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完美融合。
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就必须打破一贯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学与文化传承进行完美的结合。首先,就音乐技术层面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熟悉了解该作品所使用的演绎技巧,加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其次,教师可以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更好的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最后,在进行音乐历史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借助专门的音乐作品进行授课,借助互动性提问的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展现在教学课堂中,将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的融合,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文化的发展规律。
(二)树立正确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不是死守旧的一套,而不进行任何改变。事实上,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将先进的内容保留下来,将落后的文化剔除。因而在开展高校民族音乐的教学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精心挑选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承的过程就等同于在吸收其他的先进文化,并以此作为基础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得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有力教学队伍。
一批高水平的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对音乐教学课堂质量的保障,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从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课堂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教师作为课堂的领导者,在教学课堂发挥指引作用,能够解答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因此,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相结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对此,高校应担定期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教学素养,构建出有力的教学队伍,更好的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文化凝聚着中华五千年音乐文化的精髓,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集中和体现,全面诠释出中华音乐的实质性内涵,对我国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联系十分密切,高校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机构,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则是开展高校教育的基础,因此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显得很有必要。对此,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了,采取先进性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这样的路径才能让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八
摘要:鉴于我国民族音乐和高校声乐的发展现状,将二者进行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对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推进声乐教学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国民族音乐内涵相当丰富,包含着非常多的民族文化元素。但目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还没有非常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因此,加强高校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对于音乐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而言,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背景与状况。
(一)民族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现状。在我国民间音乐艺术中,存在着大量的小调、民歌等,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音乐的特色性。当前,由于我国民族音乐的极大发展,人们对它的喜欢程度在不断提高。并且,民族音乐也在通过各种舞台或形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民族音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具备优美的旋律,非常动听。而且还具备非常强的民族或地方特色,给人较为新颖的感受。同时,民族音乐也属于我们国家和人民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在美。无论从审美、欣赏还是流传的角度来讲,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二)民族音乐发展的教育现状。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并没有被当成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反倒是西洋美声唱法成了主角。然而,民族音乐也具备一些区域性或者说地方性特点。在我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起步晚,导致主流音乐的发展速度和流行程度远远超过民族音乐。尽管有个别高校提倡通俗与民族唱法,但不少音乐教师与学生仍然不太重视,觉得这样的唱法科学性不足。而在目前很多高校的声乐教学排序方面,民族语通俗唱法依然是排在美声之后,这也是民族音乐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有助于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国家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对话进一步加强,也包括文化的交流。这导致西方国家各方面的文化不断涌入国内,对国内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由于当代大学生长期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已经在思想观念甚至价值观念上都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些改变是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导致他们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此外,这种情况也大量存在于教学工作者身上。有鉴于此,将民族音乐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内容当中,既能够为高校声乐教学注入新鲜元素,也能促进更多的能够体现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这对激发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促进作用,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推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积极发展。在目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尽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创新意识缺少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部分声乐教学者由于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因素,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非常准确的把握声乐教学的内在精髓,或者抓不住民族声乐的精华所在。这些都导致他们无法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使得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从这个层面来讲,将民族音乐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能够是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民族文化,重视民族音乐。并且能够从民族音乐中得到一些新的想法或者灵感,使高校声乐教学展现出其独特和多样的一面,从而不断向前发展。
(三)促进创新型音乐人才的产生。目前,我国音乐正在迅速发展中。在这样的形势下,对高校声乐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它要求高校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音乐人才,主要是创新型音乐人才。借助创新型人才的音乐才能,丰富音乐发展的元素,这也符合音乐的多样性和音乐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我国民族音乐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改变高校声乐教学中单一的西方声乐教学模式。在丰富声乐教学的同时,促进新型教学理念的产生,让学生能够见识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拓展自身视野,从而具备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声乐观念,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陈出新,促进创新型音乐人才的产生。
(一)建立一支声乐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音乐想要融合到声乐教学首先需要得到教师队伍的认可与重视。这样,民族音乐才能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得到有力的推广和普及,并形成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影响。[3]因此,一支声乐素养较高的师资团队对于民族音乐的融合而言,显得非常重要。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师来讲,不仅需要专业的声乐文化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且能够从这些经验中去发现新的一些技巧,比如适合学生在民族音乐方面演唱的内容。同时,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教师应当多下功夫,对不同的民族音乐进行研究分析,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找到它们与主流音乐教学的共同之处以及切入点。并根据学生能力和特点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学生声乐方面发展的方案,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除此之外,声乐教师还应该妥善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比如多媒体等,借此来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为声乐教学课堂带来活力,也使自身掌握更多的教学手段,努力成为一名专业的、声乐素养高的、师德师风过硬的教师。
(二)构建民族特色课程体系。对于高校声乐教学,除了民族音乐的理论知识教学外,还需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生活中去验证、创造,并发现问题。[2]这样的实践教学经历,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从书本带到真实的创作中去体验,为今后的创作和演出打下必要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声乐教学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民族特色课程体系,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实践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组织一些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民族采风。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够切实体会到不同民族的特色与文化,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现实材料,为日后的创作及演唱积累经验。另外,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教材也具备这相当高的价值。声乐教师不能忽略教材的作用,相反地,更应该充分使用教材,挖掘其中的音乐价值,结合民族音乐,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民族特色声乐课程体系,将校园特色和民族音乐文化充分展现出来。有鉴于此,高校声乐教学课程就应当结合当地或者相邻的少数民族特色,在进行声乐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展现学校的声乐教学优势与特色,培养特色人才,为高校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民族音乐的融入需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素养高的教师,还需要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来辅助教学。声乐教师根据声乐课程的情况,准备相应的一些原唱资料。这样,学生在听这些原唱资料的时候,能够从歌声和韵律中感受和捕捉民族文化元素,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产生出一定的灵感。比如,在歌曲《珠穆朗玛》播放的时候,将事先制作好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看。视频中高大巍峨、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耸入云霄,加上歌曲的'高昂激扬,将学生的心神带到珠穆朗玛,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民族文化中的美。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去感受民族文化给音乐带来的改变,为今后的音乐灵感打下理念基础。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向学生分析民族和西方唱法,并将两种长发需要注意的事项讲述出来,如此一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妥善运用,能够加快民族音乐与高校教学的融合。
(四)培养学生传播音乐文化的能力。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不论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还是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大众培养符合要求的声乐人才,并服务于社会大众。就这点看来,一位在声乐方面的优秀人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巧,还要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大众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在声乐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时刻重视学生声乐情操的培养。有主与学生在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道路上,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音乐才能,服务于社会大众。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相当重要的,这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对于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具有推动作用。[1]另外,还应当优化教学结构。因为高校声乐培养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声乐知识和技巧的培养,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的学习中综合全面地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声乐文化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意识。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已经不能够单纯地把声乐教学当成一门普通高校课程来对待了。如果是这种观念,将无益于高校声乐的发展。目前的声乐教学中,还不太重视民族音乐,这对于我国文化和音乐大家庭来说都是一大损失,也是不合理的。我国民族音乐由于民族的多样性,地方特色呈多样化趋势,使得它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将我国民族音乐融合到高校声乐教学中,这有助于高校学生进一步了解各民族文化,并且能够极大地丰富音乐知识的构成。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起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最终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九
近年来,流行音乐,尤其是爱情歌曲充耳可闻。我们不能否认流行歌曲优越的一面,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忘却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为一名青年教师,为使下一代接受“美育”熏陶,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
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们56个民族拥有数以万计的色彩独特的.民歌,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还有品种繁多的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及戏曲种类,都具有鲜明的音乐风格。
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民族音乐呢?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大唱民歌,扩充教材中民族音乐内容。课前认真备课,选择合适的歌曲进行练,如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苏民歌《茉莉花》等等,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民歌的不同特色,了解民歌中的不同体裁形式、基本特征,这样学生有兴趣,爱学爱唱,树立了民族自尊心。
二、认真上好音乐欣赏课,提高学生赏析能力。在欣赏教学中,选择古今的优秀名曲,如《怀古》、《流水》、《苏武牧羊》、《二泉映月》等。欣赏时,教师要进行引导、提示,介绍一些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以及歌曲创作背景等。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民乐曲时,启发学生从优美的音乐中去想象春风和煦、明月当空、山水相连、花月相映的动人画面,从内心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在实践中增长民族音乐知识,陶冶情操。前不久我们李埝乡文化站搞了一个乡土文艺演唱会,在全县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我们学校特地请来其中的几个主要演员给同学们做讲座,并且当场表演了极具民族气息的几个节目,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乡土,热爱乡土。
结合第二课堂,组织“民族声乐演唱”、“民族器乐”兴趣小组,每周定期活动,为弘扬民族音乐教学工作起了推动作用。另外,还组织部分班级开展“民歌演唱会”、“中华卡拉ok民歌大奖赛”等活动,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民族音乐,针对当前的流行歌曲的冲击,这显然是一种正确的导向。
在音乐教学中大力弘扬民族音乐,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能使学生认识到它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另外,大力弘扬民族音乐,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在我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教育,这是我们音乐教育上的一条灿烂的光辉大道。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十
因此,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精华并不断予以创新改造,切实地将思政教育合理性内容灌输其中,这样思政教育实效性才算发挥完全,才能令广大受教育主体人文素质获得更高层次地提升。
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针对校园文化思政教育功能开发、良好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探索创造等措施内容,加以系统化探讨论证,希望长此以往,能够为我国社会培养供应更多数量的素质、技能兼备型人才。
一、校园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基础性内涵机理论述。
透过宏观角度观察,校园文化主张以校园作为核心空间,使得校园内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交互式思政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状态,为后期多元化办学活动长期布置交接,奠定基础,实质上就是特殊样式的校园精神和文化交流氛围。
相比之下,微观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偏重于高校学生一系列课余和校园文化艺术实践,主要在团委、学生会、各类社团指导下进行,当中自然地融合文化艺术和审美教育要素,一时间令大学生群体校园生活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将他们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同步予以改善。
而高校思政教育,则是透过社会汲取整合合理数量的先进化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进一步对单位学生进行有计划、组织的影响,长此以往,令他们后期参与的各类实践活动都能够主动迎合新时代思政品德规范性要求。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十一
大学是培养智慧的地方,大学教育是衔接校园与社会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体现了大学的综合实力,代表了学校的形象,校园文化最终有益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活动,是以新晋、先进的社会文化为先导,以校园精神的气质为底色,而形成的校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综合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涉世不深,价值观仍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们来说。大学是四面八方的学子相聚在一起的地方,大学中各式各样的社团让学生们可以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专业学习之外,对兴趣爱好有一个展示和共同研究探讨的地方。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与主流文化的基本倾向保持一致,它与社会文化,家庭文化间都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根植于校园,内容的辐射面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们最能接受德育教育的方式。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光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动手能力,表达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等,都有待课堂之外能够给予相应的培养。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在玩乐、实践、与人共处、打开眼界中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锻炼学生们自处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探索社会,了解为人处世的标准。最后,高校发展(包括校园文化发展)离不开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的建设,应得到国家的政府与有关部门及校领导们的重视。
大学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日常生活里表现最多的文化行为之一。由于正值青春期,精力旺盛,热爱运动的年轻人们,总有一两个体育项目是自己青睐的。而相对于国外的大学生,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根据已有的“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与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的调查研究来看,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程度表示满意且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学生占22%,比较满意的13%,不太满意的9%,不满意8%;对体育教学方式满意的且一周锻炼三次以上的占35%,比较满意的19%,不太满意的12%,不满意0%。由此看出,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完善程度与体育教学方式获得的满意程度,同学生自愿锻炼身体的次数呈正比。可见建设更好的校园体育设施,采取优良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够改善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大学生体育教育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立而谈。体育文化与体育爱好、体育观念、体育精神的概念有密切联系,高校体育文化有着其独有的内涵,高校体育文化常常以玩乐、竞赛、休闲活动的形式体现,加强了大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忍耐力等等,它在寓教于乐中起到了精神引导的积极作用,又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增强人的愉悦感,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对促进专业学习有着劳逸结合的作用。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笔者认为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因为它开展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第一基础,校方应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结合学校自身的综合教育情况与学生的情况,尽量最大化提高学生的体育设施条件。在基础设施以外,还应注重体育教育的制度、教学模式的研究,可借鉴其他优秀学校的经验和管理方法,提升自己的师资素质。在每所学校的体育文化里都有一些自己的强项,作为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校方应当保持特色,强化短板项目,平衡差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它的加入即为校园文化的氛围带来了不少活力也带来了不少冲击。怎样合理的运用网络,让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工作者们要研究的重要命题。校园师生的教学方式、沟通方式、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与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充分和准确地认识到互联网的`性质与作用才能有效地把互联网文化转化作为高校优秀文化。网络,是现代文明的载体,通过网络,认得想法与知识能够即时分享,人格与性别可以虚拟或藏匿,网络将虚拟文化现实化,将现实世界虚拟化。网络的即时性带来高度的互动性,网络中的交流是多样化的,不再是单向、双向的交流互动,而是一种多向交流。校园网络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之下产生的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网络校园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播,大学生的生活虽比之前要宽松和自由了很多,但还是主要拘泥于校内,网络给了学生更多接触社会和世界的渠道,加强了学生与外界的沟通,使校园与社会不脱节,缩小了校园与社会之间的真空地带。对网络的利用也可以多样化,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如校内网吧能保证每位师生都有电脑使用,网络wifi覆盖率等。在实际生活中,我国高校还远没有这个经济能力,但我国高校不应放弃健全和完善网络设施。学校应争取网络校园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尽量保证积极有益的讯息传递进校园,剔除和防范学生不良信息的流入。最后,利用网络扩展教学功能至关重要。
高校文化多元化使得各种新颖时尚的社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社团文化的发展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有研究者称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这些年来社团在校园发展的不断进步,有了不少成绩与亮点,也有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高校教育的不仅仅局限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技术设施储备或科研成果的展示上,高校教育应该包含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即文化积淀。大学是一个集知识、精神气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于一身的综合体,其文化传承拥有独特性,很难被模仿。一直以来我国应试教育下很难进行有效的文化积淀,社团文化的出现,像一款润滑剂,小力量体现出大意义。社团能把分散的学生凝聚成不同整体。在社团活动越来越欣欣向荣的现代大学教育中,社团文化的发展仍有一些不足,比如氛围淡薄,有学者曾经说,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在我国有些民办大学中缺少社团文化和所谓氛围的营造,教师除课上时间基本不在学校逗留,课余活动也少得可怜。而正规的国家大学当中,学校给予社团的重视依然不够的,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去组织和维持社团的发展。学校虽不阻止,但在实际行动上也不会给予太多支持。事实上,社团也是需要师资力量来引导的,而且这并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学校在资金,硬件软件设施上都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并为各类社团搭建展示才艺或与社会实践接轨的平台。
结束语。
校园不单单是扩充知识的地方,其知识结构的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教育模式的多样化都是教育者应持之以恒研究的课题。校园文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内心的体验,对于他们人格的塑造,情操的培养,德育的教育都存在积极的影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校园文化与校园氛围是何种模样的,学生的精神气质就会流露出相应的气息。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十二
摘要: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隐性渠道。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西方哲学思想在我国迅速蔓延,在社会上形成了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高校大学生们也接触到了这个多元化的世界,西方思潮涌入校园,萨特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尼采超人哲学等,在校园中引起了波澜和震动。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政治文化在我国社会逐步的渗透,从而在社会上出现了以《河殇》为代表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校园文化在“河殇热”的影响下,也掀起了不小的震荡。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社会上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价值倾向增强,大学校园又悄然出现了“经商热”,校园文化出现新的特征。从这一个接一个的热点的形成和变化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文化主题思想、主要内容的变化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校园文化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实现的,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主导与从属关系。
社会文化是社会的主文化、大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属于社区文化的范畴。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从形式上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范围不同。校园文化表现于学校内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局部的特殊文化形态;社会文化是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一般文化。二是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活动方式、活动产品不一样。校园文化活动方式,主要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及其环境;社会文化活动方式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的活动产品,同其教学方式、思维方式等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水平要达到新的境界。社会文化的活动产品,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包括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而且物质产品是其主要的和基本的产品。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间的联系,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之中一样,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文化包含校园文化。因此,一般讲,两者的关系,既有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性质,又有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通、个性与共性的性质。综观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社会文化占主导地位,校园文化具有从属性。
二、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渗透和制约的关系。
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校园文化虽然是构成社会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子系统。这个系统并不是封闭的,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开放的,是动态的系统。社会文化如是校园文化系统的十分重要的输入来源,而且这种输入也不总是强制性的,校园文化总是要主动地选择和吸收社会文化中对其有益,能为其所用的东西。校园文化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它的发生、发展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规定。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同时,社会文化提供校园文化教育的内容。这就是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强有力的渗透作用。社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源泉,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脱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园文化能给社会文化以丰富的营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不管它们如何相互渗透,都是在二者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从这两种文化形态各自的主体来看,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含自己的对立面于自身,都不能把外在的对立转化为自身的内在对立。
三、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进步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的向外辐射,输出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培养出的人才对社会文化的参与和影响来实现的。校园是知识和智力的密集区,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也是新文化的聚集和发散地,校园文化的传播和扩散直接面向社会,对社会文化发生影响。高校师生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等优点,他们比一般的社会成员能够更快地接触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他们的思维个性、价值选择、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在整个社会中都属较高层次。因此,以高校师生为主体构建的校园文化往往要超前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成为社会文化的先导,推动社会文化向前发展,校园里的一些思想有时会成为社会思潮的预演。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对社会文化产生如此影响,原因之一是校园文化着眼于未来,教育的超前特征和教育面向未来的要求,规定了校园文化的超前性发展。校园文化的最终成果也会随着大学生的毕业而输出给社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成为发展社会文化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当然,校园文化在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促进中,一方面使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从而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另一方面,也使校园文化的作用充分展现,这种先进性和优越感,也增强了校园文化开拓进取的力量和信心。
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矛盾冲突。
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在其运动过程中的对立,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相互阻碍。造成二者相互阻碍的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校园文化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文化的需要,社会文化迫切要求校园文化作出相应的重大改革,否则校园文化就对社会文化形成阻碍。二是社会文化对相对先进的校园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强烈要求改变社会文化的现实状况,而社会文化如不作相应的变革,社会文化就对校园文化构成了阻碍。除这种知识内容方面的不同步之外,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别,以及在生活方式、价值尺度、审美情趣、情感意向、心理积淀等文化因素上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否定、阻碍和冲突的趋势,从而使它们之间的排斥和阻碍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既有大量的正剧上演,也有不少的反剧出台。学校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会吹进校园,校园里的文化垃圾也会危害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不相容的重要方面。
社会政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处于核心地位,对其他上层建筑内容起主导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同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再加上政治与教育的紧密联系,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发展的校园文化受社会政治的影响和制约会更直接、更强烈、更深刻。
首先,社会政治制约着校园文化的领导权。社会政治制约校园文化领导权的方式主要有:通过组织手段,对校园文化管理机构乃至教育机构直接领导的任免来控制;颁布一系列方针、政策并以行政手段督促实施来控制;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来控制。加强党和政府对校园文化的领导,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繁荣校园文化的关键。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则能有效约束校园人的行为和思想。只有牢牢控制校园文化的领导权,才能保证校园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社会政治反映着校园文化目的的社会价值。校园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校园文化目的的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即教育目的中关于人的社会价值的规定,它直接受社会政治制约,在总体上与社会政治方向保持一致。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是教育目的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在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上保持绝对的中立或绝对的超然。换句话说,任何教育都内含有某种社会理想,都要追求某种社会价值。这一点,必然反映到人才培养的社会方向上,从而在教育目的中赋予受教育者一定的社会价值。但是,从根本上讲,教育目的中关于人的社会价值的规定并不是教育天然所具有的,而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的性质和状态的反映。同样,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目的也在于育人,培育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有用人才,这个根本目的,显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体现着社会政治的影响作用。
第三,社会政治规定着校园文化内容的基本方面。校园文化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本身就已经具有了政治的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制西方国家的人生观、价值观,校园文化也必须在社会政治的领导下,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事实上,对思想理论、国家法律、大政方针等社会政治的学习和弘扬,已成为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校园文化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方面的许多工作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做好的。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十三
[摘要]雷锋精神代表了中国传统优良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思想,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高校校园文化是传播中国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因此,把雷锋精神同高校校园文化相结合,有助于高校师生德育、美育以及全面发展。
以高校校园文化、雷锋精神的内涵入手,重点分析了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后探讨如何用雷锋精神构建高校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雷锋活动;互动关系;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校园文化是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注入校园文化无疑可激发校园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增强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价值导向中的正能量。
因此,只有厘清高校校园文化和学雷锋活动的内涵,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雷锋活动的互动关系,才能更好地将雷锋精神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雷锋精神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面作用。
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文化;第二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生生活中的精神文化部分,而不包括诸如物质、制度等方面的文化部分;第三种观点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囊括了大学校园里的一切,包括各种物质、精神、制度等表现形式。
本文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界定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或师生与学校之间通过互动而产生的一切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表现形式的总和。
由此界定可以看出,高校校园文化诞生的环境是在大学校园,参与主体是高校师生,表现形式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等。
(二)学雷锋活动的内涵。
雷锋精神体现了平凡个体的强大生命力,它蕴藏着一种自我超越、舍身成仁的伟大品质,它不仅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
归纳起来,学雷锋活动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践行了一生的行为准则,他像一轮温暖的太阳,给身边的人带去光和热。
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助人为乐的事迹数不胜数:为探亲大姐买车票,替腿脚不便的大娘扛包裹,向灾区难民捐赠节约下来的零钱,帮忙照顾烈士的母亲……在雷锋看来,服务别人也就是服务自己,他人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他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却常常忽略了自己。
正是这样一位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平凡人,在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奉献中活出了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2.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雷锋就像一枚“螺丝钉”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他清楚地知道,一枚螺丝钉的力量很渺小,但是许许多多的螺丝钉就可以组成一台大机器,每一颗螺丝钉只有坚守好自己的位置,永不生锈,那么整个大机器也才能够正常地运转。
因此,不管什么艰苦的工作,雷锋都毫无怨言,只要是党和人民需要他,他都愿意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种不断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
在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同时,雷锋也注重不断学习和创新。
他在日记中提到,工作很忙,时间很紧,但只要你愿意学习,总会挤出时间。
人如果不通过学习来提高和丰富自己,那么就会很容易陷入落后和平庸。
正是这股子学习的劲,雷锋学习了前沿的科学技术,学会了骑车驾驶和骑车修理。
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雷锋一直坚持践行我党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浪费和奢靡。
他细心地收集了生活中别人用过的铁丝、牙膏皮、破手套……等到用得上的时候,他就将这些“废品”变成“宝”。
他的衣服、裤子和袜子的补丁一层又一层,只为能节约下一些钱为社会主义搞建设。
正是每一个像雷锋一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个体,才铸就了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伟大的集体。
(一)校园文化活动是学雷锋活动的平台和载体。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因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高校校园,也应该积极弘扬和学习雷锋精神。
高校校园文化为学习雷锋精神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具体来说,可以把学习雷锋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向高校师生输送雷锋精神的价值观,于无形中规范和影响高校师生的日常行为。
(二)学雷锋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就是提高高校师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而雷锋精神就正好有这些积极的育人作用,因此学习雷锋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雷锋精神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的积极作用有以下五个方面:
1.雷锋精神的陶冶作用。
上文已经谈到,雷锋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
如果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这有利于高校师生直接学习和体验雷锋的精神价值,进而影响和陶冶自己的情操。
雷锋精神通过校园文化这样一种载体,实现了一种价值渗透,于潜移默化中教导了师生,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强化了他们的内心,使他们在思想上和党保持一致,坚定自己忠于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
2.雷锋精神的导向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雷锋时刻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因此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也就是把雷锋作为高校师生行为准则的标杆,激励师生像雷锋学习,时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雷锋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和追求。
这样一来,师生的行为准则就不再是空洞的条例,而是变成了具体鲜活的学习典型,有助于高校师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3.雷锋精神的凝聚作用。
雷锋精神的出发点是以集体利益为首,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对党和社会主义忠诚。
因此,将高校校园文化同雷锋精神结合,就是号召高校师生要凝聚在一起,把集体利益放在前,个人利益放在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集体建设添砖加瓦,做出自己的贡献。
4.雷锋精神的教育作用。
雷锋精神以一种感性力量的存在,在高校校园内影响和教育着广大师生。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只有努力把雷锋精神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才能营造出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在思想、道德和美的鉴赏力等方面教育广大师生,也才能促进广大师生追求和学习美好的事物,得到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5.雷锋精神的规范作用。
一方面,雷锋精神激励着高校广大师生不断向前、为集体利益而奋斗;另一方面,雷锋精神也约束着广大师生不能做有损于集体或他人利益的行为。
雷锋精神的这种规范作用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却积极营造了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强化了师生的精神支撑,使之用自律方式来规范和要求自己。
雷锋精神使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更加丰富,高校校园文化使雷锋精神得以深入人心,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因此,如何更好地将雷锋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相融合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下文将从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制度层面探讨这个问题。
(一)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指的是围绕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体文化,物质文化是有形的文化,如校园海报、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在不断变迁和丰富,学生对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无论如何,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创新的基础前提必须是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如为了提高雷锋精神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将雷锋故事与时下流行的'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相结合,用一种有趣的媒介形式传播雷锋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从宏观层面看,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引领着一所高校的基本走向,从微观层面看它往往体现在对师生思想方面的影响和塑造,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
传播雷锋精神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理想信念、意志品德等方面深层次地引导大学生。
因此,在实践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相关活动时,要不断把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和内涵与雷锋精神相结合,赋予其新的含义。
如过去的雷锋精神包括助人为乐、义务劳动等内涵,结合新时代的时代背景,雷锋精神也可以向互助帮扶、心理服务等领域扩展。
只有这样,雷锋精神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以一种易于被当代大学师生接受的形式影响着广大师生,指导着他们的学习、工作和成长。
(三)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维持学校得以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及体制等方面,它是学校师生和谐工作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规范和约束着师生的行为举止,维持着学校良好的风气。
制度文化的实施力度比较强,因此把雷锋精神同高校制度文化相结合,一方面体现了雷锋精神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雷锋精神在高校校园的传播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把雷锋精神与高校制度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找好契机和结合点,制定出来的学习雷锋精神相关制度要规范化和人性化。
只有做到了规范化和人性化,制定出来的学习雷锋精神相关制度才能喜闻乐见,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四、结语。
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把雷锋精神引入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可以陶冶高校广大师生的情操、鼓励他们向善向上、在思想和行动上教育规范他们,而且能增强广大师生的凝聚力,使得他们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时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共同为塑造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努力和奋斗。
[本文系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skp07)]。
【参考文献】。
[1]孙士国.用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j].理论界,(8).
[2]彭蕾,孙波.对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4).
[3]徐雪平.积极弘扬雷锋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j].今日中国论坛,(12).
[4]张敏.寓雷锋精神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j].教育探索,(3).
[5]卢聪,鞠凤琴.雷锋精神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市场,(1).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十四
摘要:核心素养的研究,国外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我国直至才正式提出研究核心素养这一议题。核心素养不是某一学科的素养,而是一项关于人的综合素养。音乐学科教育比其它学科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因为它也是综合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的重要作用展开研究,再次呼唤教育界对音乐教育引起重视。
关键词:中学生;核心素养;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一环,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得到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上下都对音乐教育所起的作用更加的重视,这是因为音乐教育对现代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作用太大了,要想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终极任务,我们只有狠抓音乐教育、重视音乐教育,因为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
一、浅述核心素养内涵。
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国刚刚开始起步,在参考了大量的世界各地先进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国情的核心素养体系。这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oecd的相关核心素养理论给我过很大的启示。这个体系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解“素质教育”基础之上。上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流传于社会各界。素质教育大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应试教育重视加强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培训,从而保障学生走入社会有竞争优势。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反,认为应“德才兼备”。
二、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
我国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讨的基础上发布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给未来的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音乐课堂的教学起了引领的作用。我们知道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的的培养价值是非常好的孩子的思维能力受音乐教育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受音乐教育影响、孩子的情感的历练受音乐教育影响音乐教育对孩子们的启智开发真有很大的作用在国内外教育与心理学界大家都比较认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浓厚兴趣就要多学习多锻炼比如:通过教师编创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学习、通过参与各式各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不断地感受、学习、创新、求知音乐的潜移默化的独特魅力这样健全孩子们的美好身心陶冶孩子们健康的情操完善孩子们的优秀人格都会大有裨益。孩子们通过学习音乐常识和基本乐理学会一些音乐艺术技能发展多元的文化思维开阔艺术视野继而在音乐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上有所发展最终形成基本的音乐核心素养。
(一)oecd的核心素养与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谐统一性。
众所周知,健全的人、成功的生活是oecd的'核心素养的逻辑起点,这种素养是人们要面向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经济技术高度发达、新知识蓬勃发展的未来的社会的素养。oecd核心素养明确提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使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求的能力。”这也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多样。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以听觉艺术为主要内容,以独特的音乐艺术为媒介,是美育教育的的组成部分,同事音乐教育也是和美术教育一样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属于美育的范畴。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核心就是音乐时间和音乐创造能力。孩子们的音乐创造力、表现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来自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课堂开展、延伸、拓展,让学生在看听学唱、创新合作的基础上,锻炼孩子们的思维和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创造了艺术”音乐能力的获得必须要在实践中,实践出真知。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歌唱能力、识谱能力、创新能力、乐理掌握能力都要好好的培养,让孩子们能视谱歌唱、能看懂音乐常识、能演奏简单乐器、能够分析简单的谱例,能较好地创作创新,能用合适的形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些都要求学生应具备音乐知识经验积累,应熟悉掌握常用的音乐活动形式。
(三)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启发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获得。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中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内心情感和想表现传达的感情,在特定的环境有时候我们会产生共鸣。有些音乐催人奋进、有些音乐宣泄我们的情绪、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动力,使我们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受到影响。我们在学校音乐课堂中,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教师让做学生的引导者,引导他们进一步去体会理解音乐的内涵。用健康的音乐作品去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摸索创新。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大的提升,中小学生正处于“可塑造期”,应该加强对其音乐素养的提升,在中央不断加快推动现代教育的前提下,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更应该将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方式和其培养体制进行改革,注重其品格养成和关键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感性能力和人文情怀的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适合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04.
[2]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民族音乐文化高校音乐论文篇十五
部分大学生个人意识至上,强调个人自由和个性张扬,集体观念不强,缺乏团队意识,经常旷课,我行我素。同时,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经受不住小小的打击和挫折,校园中借酒消愁的,失恋后要死要活的,同学关系处理不好大吵大闹的,甚至自杀的现象都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与大学要培养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目标极为不符。
由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可知,高校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生态文化,这五种文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要建成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和谐校园文化,就必须使这五种文化相互作用、协调发展。
2.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坚实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也叫外显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即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它包括校园自然环境、各种建筑设施、教学科研设备、文化、生活设施以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质形式等。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外壳,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渗透着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令人赏心悦目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不仅使师生享受美,而且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在进行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以及景观建设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实际需要与整体环境的关系。同时,学校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充实更新教学设备,使育人环境专业化、现代化、配套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坚实基础。
2.2丰富弘扬校园精神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无形旗帜”
所谓校园精神文化,是指校园文化人在长期从事教与学、工作与生活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维活动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并为广大校园文化人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校园精神文化既是大学的内隐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它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风学风等。和谐校园文化可以把社会、学校的外在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并产生积极的正向效应。“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引领广大师生精神振奋,努力拼搏,会时刻激励着广大师生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广大师生在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指引下有着正确的价值追求,生活充满活力与自信。教师之间互帮互学,团结奋进;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包容;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都会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树立一面积极向上、有强大向心力的无形的旗帜。
2.3建立健全校园制度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构建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并不否认矛盾。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样需要科学、民主的校园制度作保障。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为保证校园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组建的规范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具体运行中体现的文化,如学校制定的章程、规定、实施细则等制度以及校训等。“校规、校法等对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引导作用和很强的约束作用。这种引导和约束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力量,起着自我调适、自我管理的作用。一所高校,建立起切合实际的'校园制度文化,就会被广大师生认可,学院所倡导的大家就会积极自觉参与,学院反对禁止的事情,就会自觉抵制,在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的约束下,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会进一步的规范化、民主化,有力地保障了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的形成。”
2.4优化美化校园生态文化,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因子”
校园生态文化是校园中全体师生员工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在作用于校园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共同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和。它是新型的校园文化,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内容包括观念生态化、教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观念生态化是师生的观念要形成于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把人的培养融入持续和谐、共存共荣的生态发展中去,实现人和环境辩证发展的统一;教学生态化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沟通、教学相长、方式多样、文理相通、学科相融、富于开放改革和创新;管理生态化是学校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的管理者都要以生态观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平等对待教育系统中的各个生态要素,遵循生态平衡和激励竞争机制的原则,正确处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教授、认知、教育和自我教育;行为生态化是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都要体现生态观念,一切行为的准则是环境和人的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此,现代教育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生态文化观;要建立符合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论;要构建新型生态行为体系;要培育持续和谐、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因子。
校园生态文化是校园中全体师生员工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在作用于校园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共同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新型的校园文化,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内容包括观念生态化、教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观念生态化是师生的观念要形成于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把人的培养融入持续和谐、共存共荣的生态发展中去,实现人和环境辩证发展的统一;教学生态化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沟通、教学相长、方式多样、文理相通、学科相融、富于开放改革和创新;管理生态化是学校行政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的管理者都要以生态观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平等对待教育系统中的各个生态要素,遵循生态平衡和激励竞争机制的原则,正确处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教授、认知、教育和自我教育;行为生态化是学校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都要体现生态观念,一切行为的准则是环境和人的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此,现代教育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生态文化观;要建立符合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论;要构建新型生态行为体系;要培育持续和谐、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因子。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12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