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思考书籍意义和启示的过程,对我们的成长和思想触发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首先,我们可以先简要介绍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主要观点,然后结合个人的阅读体验,思考书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并对书中的思想进行思考和评价。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细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读后感更加有说服力。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文心读后感篇一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心学的力量》,里面讲的是关于王阳明的故事。王阳明是谁呢?他就是我们心学的创始人。心学就是类似于。
弟子规。
一样,教你做人的书,让人从里面可以悟出人生的道理。不要轻信权威,比如说我心即理,知行合一,要有主见,不要跟着别人,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比如人生是一条岔路口,如果你想走左边,那就走左边吧。假如别人要走右边,相信自己,你的心就是天理。如果人能领悟到心学,就能无欲无求,并生活得安然自得。
文心读后感篇二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今天中小学正式开学,听说有好多小朋友把作文留到了最后,昨天晚上才完成,新的学期开始了,娇艳明媚的春季又开始了,作文又要写起来了,继续学习走起,反思感悟走起。
今天我们学校也开学,教务处组织老师们进行。
教学。
培训,老师说,面向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改变,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理论也要一改以往全、大、深的方式,对于基础尚薄弱,自我学习要求也不高的初中生来说,尤其值得借鉴,理论应以短小精悍、易于理解和掌握来达到高效,特别是写作这种“打脑壳”的事,更应该这样引导孩子,盲目买很多的作文参考书不如好好读好一本,学深悟透。
《文心》每个篇目不长,容易读完,每个篇目一个写作主题指导,值得读后深思。“印象”篇主要写游记的写法。书中谈到:“游记本来有两种写法。把走过哪里,到达哪里,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平平板板地记下来,这是一法。依了自己的感觉,把接触到的景物从笔端表现出来,犹如用画笔作一幅画一般,这又是一法。前一法是通常的‘记叙’,后一法便叫做‘印象的描写’”。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象的描写”吗?“描写”对比“记叙”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这就是老师通常说说的文章思想的深度,对初中生作文深度的要求造成了为什么作文扣分比较多的原因。
描写该怎样去习得?通过背诵经典名著的语句吗?那得话分两头,文笔优美的语句可以背诵,可以增加自己写作的语言优美性,但如果单单希望通过背诵这些语句去提升自己的描写能力,肯定是不够的。能够自如甚至达到有深度的描写,第一是需要有敏锐的视角,读后感能观察到身边能激发我们感受和情绪的点,比如,春天的诗词最多,那是因为春天有丰富的激发诗人感受的事物。第二是需要有丰富而充沛的感情,一颗柔软而敏感的心,大自然的教育必不可少,“玩物”的兴趣不能一味打击,特别是读书还要有更丰富的方式,文字的优美不仅在于神韵,更潜藏在它背后的形象、思想等更可以提供给读者的更广阔的空间,因此除了读、背,更多的是要理解。第三是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这点不容易,关于这点,我总觉得两个人比一个人强,团队比个人强,一定要多和别人交流,尝试打开新的门,才会看到新的世界。作者:曦嘻嘻,希望能帮助您!
文心读后感篇三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纽带,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讲起它的美,通常是褒奖它历史的悠久、想象的丰富、造型的美观,容易忽略掉汉字表意的变化无穷,正因为汉字在组成文段后表情达意的奇妙变化,为学习增添了难度,但也呈现出汉语学习的趣味,我想这就是不少老外醉心于汉语学习的原因了!《方块字》这一篇章提醒我重新认真地审视汉字表意方式丰富变化的特点,提醒我思考在学习中可以将难点转化为兴趣,对于家长指导孩子来说,引导的关键往往在于家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成为孩子对事物的原生认识。比如对“汉字表意方式丰富变化的特点”,如果我能将其视作一件趣事,和女儿一起探讨研究,一定好过这样对她说:“你们的课文太难了,一个字那么多意思,我是读不懂了,去问老师吧!或者给你报个兴趣班?”
前几日的一晚,女儿说:“妈妈,我考你一个问题呗?”临睡的时候,我已经相当疲倦了,可想着“在探究中发现乐趣”的事儿,我撑着半闭的眼睛问:“你说,什么问题?”女儿饶有兴趣地说:“文言文《狼》里有一句话,‘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里的‘犬’是什么意思?”我依稀记得《狼》是蒲松龄的一篇短篇小说,写狼的贪婪和凶残,屠夫的勇敢,文章里的主角是狼和屠夫,没有狗。显然,这里的“犬”并不是作名词性质讲成“狗”。
正如《方块字》这一篇章里告诉我们的:字会因为地位而性质变易的。这情形在读文字的时候,要随时留意,尤其是文言文。读书笔记·因为文言文用字比白话文简单,一个字弄不明白,解释就会发生错误的。想到这里,我满怀信心地告诉女儿:“你看,这段话是写狼,突然出现‘犬’字,不是讲成名词性质的‘狗’,你要留意观察这个‘犬’字的位置,它在‘坐’的前面,对“坐”的方式加以修饰和说明,所以应该翻译成‘像狗一样’,是名词作状语。”女儿听得没了睡意,对我连连称赞,我说:你看,从文字中能得到丰富的暗示,是顶有趣的事儿吧!
文心读后感篇四
文心雕龙是一本理论学著作。读完此书,大家有何感触?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文心雕龙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南北朝时期的人。《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其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而布局严整,其理论观点之间讲究次序而回环照应、互相补充而逻辑严密,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系统。在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史上,具有如此完整、系统而庞大的理论体系的著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序志》有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而言,乃是以道为根本、以圣人为老师、以儒家经典为主体、以纬书为参考、以《离骚》为变体,从而体现出刘勰论文的基本观点;二是就文章写作而言,“为文”的根本问题,也都包含其中了。这五篇可以说是刘勰文章的枢纽。
文章以“原道”开篇,把文章的由来和道家的“道”关联起来。刘勰对文学现象所作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不仅在六朝文士之上,而且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他所作的这种思考不仅是“明其本然”的问题,而且象征着文艺观念的真正自觉,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勰虽然运用了道教这一“道”的思想,但是在之前,刘勰曾批判道教著作。在刘勰看来无论道家、佛家还是儒家,其立教固然有异,但是他们的终极追求都是一样的。
《原道》开篇而谓:“文之为德也,大亦!”这既是《原道》的开篇语,更是《文心雕龙》的开卷语。它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文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看上去至为平易,但是实际上,这是对整个“文”的概括,他向人们展示了文学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承认“文”的巨大作用,这也为他后面的文章打好了基础。也只有在这时,探讨“为文之用心”才成为一件重要的事实。
刘勰在《宗经》里抓住了文章写作的根本道理,就是文章要表现人的心灵和性情的美。从而刘勰得出了文章写作的原则和规律,他说:“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轨,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儿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可以说这里的六义就是文章写作的具体化。
最初知道刘勰,是因了他的那句话,“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写出我心中所想,只是觉得这些真是妙不可言的东西,没怎么就给他说出来了,然后就开始想了解他,就买了这《本文心雕龙》,今日决定研究。
国学。
才开始认真去了解他学习他。
至今,刘勰的去世,将尽15个世纪,但他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陌生,比起他当年的身世,甚至还显赫些。这不是偶然的,他在文学批评史上,建树了一套有系统的理论,这套理论在历史上放出了异彩,有很大的贡献,即使到今天,还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在此,主要阐述他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的问题之一:他的宇宙观点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
在《文心雕龙》前三章强调儒学是文学的根底,这是因为刘勰的崇儒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从刘勰的生活时代看,在刘勰之前,从两汉以来,出现了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如桓谭、尹敏、王充、张衡等。与刘勰同时,刘孝标的《辨命论》,范缜的《神灭论》,也是进步的作品。刘勰显然受了他们的影响。另外,他在写《文》的时候,正是佛学盛行之际,他早年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长期研读过佛书,而之后他却宁愿打着儒家旗号来达到使自己的作品为后世所重的目的,这正是儒家入世的传统心态。可见,他在关于文学的一般论述上,他的宇宙观虽然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
在《原道》中,刘勰认为美并不始于人为美,在人为美之外,先有客观的自然之美存在。他在本篇内明确的指出:孔夫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写天地之辉光,晓民生之耳目矣”。这就是刘勰的文学观所以合于唯物论的基本立足点。再者,他不把代表客观本体的道,看成是无知无识的器,却把他看成是有心之物。因而所谓“道之文”,就是这个有心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合于自然之美的人文,就以合于天地神明之心而可贵。归根到底,就不可不把刘勰的宇宙观归于唯心主义了。但是,又不能说刘勰是一个成熟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因其从客观美得观点出发,正确地回答了文学上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明诗》里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诠赋》里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在《物色》里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都提出了客观的物,为创作对象,认为文学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此外,刘勰又不主张自然主义的模化外物,认为感物写形,是带有主观爱憎的。因为“情以物迁,词以情发”,所以进一步说:“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词必巧丽”。这就不仅合于唯物论,而且带着辩证的观点。
总结起来说,刘勰的宇宙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他的文学观是合于唯物主义的,他探讨了人为美与客观美的关系,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的整套理论体系,在历史上自然是难能可贵的,对今天来说在整个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是一块里程碑。
除了关于他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其实好多时候我们这些后人在研究他的作品受益的时候,反而是在一些字句里面受益不少,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好处了。像宗经里面,“至根柢盘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劲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为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经典著作在刘勰眼里就是这样的,经典可以泽被万年,以至于到现在我们读这些经典的文集都觉得特别受惠,刘勰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他自己的书有朝一日竟也会成为经典呢!只是这个"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确成为了我们写作的一个典范要求。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我对这句话就是尤其的喜欢。
刘勰的《诠赋》。有文是这样说的,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物以情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词比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文章是先要有情感然后配以丽词佳句才能是好文章,但是若没有睹物兴情的基本条件,不知道作赋的基本要求,那么这样的赋就是花朵太繁,把骨头都压断了。所以不论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真情,而且是永远的。到现在我们写作,是;离不了这些东西的。
《哀吊》里面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题奢,奢体为辞,则虽丽而不衰;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依然是指写文章先要心情先定下来,自己先有情,然后才能感动别人。如果只是追求问题奢华,那么必是华丽但是情必不哀,一定是自己爱情之所至,才能使读者哀痛,才更可贵!讲的都是这个道理!直至今天我们好多的文章这样讲那样讲写法,其实何如让学生多读点书,多积累点真感情!下笔如有神才能得千古佳句,而不是写成新时代的八股文!
十七篇《诸子》讲,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六国以前的作者,在当时虽说不得意,但是他们的主张缺流传下来了,他们写的时候是千古以前,但是他们的感情想到的是千古以后,他们的名声不会消失的。所以千古之前刘勰就已经认定他们的光芒以后也是不会磨灭的,定是要有于后人有益的,有一定的贡献于人类,必定会使人类记住他!从这个角度讲,刘勰是让人佩服的,也值得人学习!
研究刘勰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很大的精力,才能探得他的精髓,我知道,这一时三刻也不过是得起皮毛,但是读一点得一点,我会继续努力,一直最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做这个课题了,我一样去读他的书,继而带动我去读其他的读点名著,受益颇深!
文心读后感篇五
《知与情意》这个章节是说写作内容的几个组成部分,虽然以王老师指导学生们写“抗战宣传文章”为例,显然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方法依旧适用于现在初中生的写作。先来看看这段非常重要的话吧。
“我们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学家分为知、情、意三种。知是知识,情是感情,意是意欲。对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或悲哀,这是情的作用。对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样处置,这是意的作用。文字是心的表现,也可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
细细想来,这段话对于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表达倾向说得多么准确啊!小学时期作文的要求是以记事为主,那是训练我们能把观察到的事物情况和事情的发生描述清楚准确,偏重“知的文”的练习,进入小学高段训练写人记事,用文字去记叙我们熟悉的人、身边的事,引发真情实感自然而然的流露,开始练习“情的文”,进入初中,我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对于事物建立起独立的价值判断,所以“意的文”加入到我们的文章中。一篇好的作文,应该做到知和情意的有机融合,没有“知”作为基础,“情意”多少会是虚假的,成了盲目的东西。缺乏“情意”,文章就失去了思想的深度和阅读的价值。时间在流转,孩子们的作文也越写越出色,可能遣词造句更加清秀或华丽,可能结构安排更加新颖或合理,但始终离不开“知与情意”构成的内容,只是现在的孩子应该有更广博的“知”、更充沛“情”和更高远的“意”。
如果希望孩子能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或者需要为孩子修改出一篇漂亮的文章,考虑“知与情意”的达标应是最根本的吧!同理,如果一个初中生的文章都还不能基本体现能有机融合的“知与情意”,那么我们却让她多用好词佳句、巧思结构,这不成了漂亮的外衣包裹着的空虚灵魂吗?要写好作文,得先学会准确观察,学习历史,了解时事,并且投入自己的感情,提出自己的判断,先就这个,做好积累吧!
文心读后感篇六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题目与内容”这一篇章讲述了乐华和大文进入初中后第一次作文课的故事。“大家怀着‘试一试’的好奇心,预备着纸笔,等候王仰之先生出题目”,这让我想起女儿在每一次作文课前的样子,既紧张又兴奋。
读完这个故事,心中感触很深,故事中的王老师是理想中的循循善诱的好老师,面对学生们在作文课时跃跃欲试的心态,他却让孩子们先放下笔,通过引导他们思考“怎样的情形需要作文?”“没有需要的时候教大家作文可笑吗?”“作文原应该是先有内容的,作文课先有题目再写内容的顺序颠倒吗?”“认真作文的态度只对作文有益吗?”让孩子们更从容、更有信心面对作文,发挥作文课最朴实的价值。
故事里的王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几个问题后总结的答案,对今天初中生学习作文依然重要。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像更欢喜了,愁苦却似乎减淡了。”他让学生们铭记:作文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文课并不一定都是有实际需要的时候,大多是课程表上的规定,但它并不可笑,因为只有通过平时严格地练习,养成认真作文的习惯,有实际需要作文的时候才能够自由应付,这就是作文课的意义。
既然是应付实际需要的写作,作文时通常是先有内容再有题目,但是作文课的时候却是先有题目再写内容,顺序确实是颠倒了,但只要练习的人能够明白作文不是遇见了题目,随便花言巧语写几句,就算对付过去的事情;读后感·知道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于便于称说,需得抓住重点筛选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懂这些,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
王先生要求学生们作文要认着地做,“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深悟这句话中的道理,能够读懂:认着练习作文不仅是为了做好文,更是为了做好人!作者:曦嘻嘻,希望能帮助您!
文心读后感篇七
文:文驰;通过仔细的阅读会发现,刘勰这篇文章的主要论述对象是《诗经》中的“正体”四言诗和发展历程比较缓慢的五言诗,而没有涉及楚辞(仅一笔带过)、乐府、民谣等其他诗体。我们今天虽将乐府视为古诗之一种,但在古人的概念中,乐府是歌,非诗。
首先,作者继承了“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对诗歌作用的定义。认为诗歌是抒发性情的通道,而《诗经》作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规范了或者说划定了思想感情的范围,这个范围的进入标准就是以“思无邪”作为参照,也就是无邪之思才是诗歌所要呈现或者应该表达的内容。“诗者,持也”,持在这里有“端正,使之规范”的引申意义,那么就并不是任由思想感情的随意放纵,而是要扶正、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这才是符合诗歌的含义的。但是今天我们从《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看来,孔子对“无邪”的定义范围甚宽,一切正常的真实的人类情感都是无邪的。
然后作者回顾了历代的诗歌作品,并进行了个人的挑选和点评。这大段类似于诗歌文学史纲的概括和提炼虽然带有明显的个人的主观选择,但也为后人进行梳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同时作者在不断的例举中反复对“诗言志”和“思无邪”进行佐证,繁举的大量事例中无不是围绕着思想感情或者说人之七情与诗歌之间、内容与形式上要求对等的论述。
在最后的总结里,刘勰对四言诗和五言诗进行了定调:“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这是和刘勰本人的中心思想相一致的,认为每种文体的形式基本固定,能使相对应的内容最完美的呈现出来。那么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这就要凭借个人才能来根据想要表达的内容去选择最合适的文体形式。即所谓“华实异用,唯才所安。”
文心读后感篇八
两位老先生虽然没有教过我,但是我感激他们留下这么好的作品,指导着几十年后像我这样的后生的生活。欣慰的是,这部作品将来还有可能指导更多后代的人走过迷茫。有时候我们的天空被乌云遮住了,这些经典的作品就是黑暗中的微微亮光,使我们总不至于彻底失望。
另外,关于这部作品,朱自清先生还写了篇序。从这篇序文中,我明白了自己的当前状态。
这种状态叫苟且。
朱自清先生说: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
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今天我告诉自己,一件件去做,一件做成了再去做另一件。去真正经历一下做成一件事要经历的时间和步骤,去锻炼一下耐性。
文心读后感篇九
《文心》一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书,一艘载着国文知识向现代行驶的小船;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沉到了时代的底部,却总是会浮出一水面,永不被埋没。
《文心》之中的一精一华,是教育。朱自清说过,“它不单是中学教师的书,还是学生的书。”
有人说,这是一本教人作文遣词的书。这种说法并不贴切。它有线索,有时间,有故事,它是一部真真切切的时代小说,有着写法、读法、作法的轮流一交一织,既有发人深省的国文教学问题,也有令人学一习一的人物可贵的品质,将道理镶嵌在现实情境中,踩合了时代的一精一粹。
《文心》中的许多道理,到现在还适用。“对待思想与学术与时代、思想的关联时,有人视作珍宝,有人视为骸骨,但学一习一的应是自己的,获得深入的探究成果才可视为真的‘自己的’东西。”王仰之先生的话总是干练、有力、生动,有着自己的时代一性一。
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乐华的朋友——大文。他与同学们总是好学上进,踊跃积极;志清、锦华等人物的形象也跃然纸上,生动,活泼。有一个地方挺有意思,慧修劝说他的爸爸接受“新体诗”。开始,爸爸认为“唯有这新体诗不是诗”,“只是几句话语拼凑起来的韵脚不工整的东西罢了。”然而他与女儿谈了一次新诗体后,竟使他破格接纳了新体诗。这其实是一种时代一性一的`一交一流与体会,让他沉吟着想:有点意思。想今天,学生如以往般努力,可是按部就班地照葫芦画瓢,老师边写他边记,连质疑一下也不敢。抒发的感情又遭到了“标准答案”的抨击……夏、叶二老约摸是想表达这个吧。这是语文的魅力中另外的缺点。
这本书的时代是有局限的——可是,这更让我们读懂了历史,读出了那颗“文心”——对文学探索永远不停止的心。
文心读后感篇十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诗词背诵打卡基本进入正轨,虽然还没到习惯养成的28天,但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去。《文心》自然也是要看下去的,越往下面看,越觉得书中的内容并不能直接地作为语文考试提分的捷径,但却让人发现语文学习,应该说中文学习更加准确一些,有着更多的魅力和可以探索的方法。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今天读到《文心》的这篇“书声”,让我反思,虽然不是每个妈妈都是老师,但如果要想高质量地给孩子讲个故事,时间不该只花在选书和与孩子讨论故事的选择上,更应该在讲故事前提前去熟悉故事的内容,揣摩故事表达的意思和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在讲之前思考读法。读后感·我们常说“听故事”是孩子早期语文的启蒙教育,如何才能算得上是启蒙教育,我想更重要的是“情感触发”的启蒙,只有能被文字打动,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字。
好好去看看“书声”这一篇章吧!文末提到:“读法可研究的方面很多,我今天所说的不过大纲中的大纲罢了”,其实,在这篇小文里所提到的重读、高低、强弱、缓急已经包含了不少的学问。有心学习的人,不能只看理论的东西和作者的举例,更应该抽出空来,自己拿出文章来实际操作诵读一番。记得以前在家里,曾和女儿、先生一起搞过诵读会,可能还应该把这个活动坚持起来,文章不宜长,交流读书的心得,看来不全在对文字的理解,还在于读法的表达。作者:曦嘻嘻,希望能帮助您!
文心读后感篇十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自然审美是刘勰统筹《文心雕龙》全书最主要的审美理想,其文之枢纽开篇《原道》就点明“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的自然审美立场,即一切文学创作本源于自然。其“自然之道”既指世间万物自然景色,也指各位作者所生活的社会人文状态。刘勰不仅在《明诗》、《体性》、《定势》等篇目中直接使用了“自然”一次,而且其很多篇目诸如《原道》、《物色》、《时序》等都是以自然审美为主导意识的。本论文从“自然之美与自然之道”、“自然审美与自然景物”、“自然审美与物感情舒”来分析刘勰《文心雕龙》的自然审美理想。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非常抽象复杂而又含义丰富的概念。在深受儒、道、释三家文化熏染的刘勰这里,“道”的具体含义也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黄侃在《札记》中释《原道》中的“道”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认为“道”不是一家之道,包括天下万物所以然的道,“文章之事,不如此狭隘也。”范文澜注“所谓道者,即自然之道”,“彦和所称之道,自指圣贤之大道而言,故篇后承以《征圣》《宗经》二篇,义旨甚明,与空言文以载道者殊途。”范文澜似于此以“一家之道”说驳黄侃的“非一家之道”说为“空言文以载道”。
刘勰在《原道》开篇列举了很多自然现象,内容说的都是自然之物的文采,如天地、山川、龙凤、虎豹、云霞、草木等“无识之物”。自“仰观吐曜”之下,刘勰认为天地生成之后,“人”参与其间,“天”、“地”、“人”合为三才,对于人的形成,刘勰说是“为五行之秀气,实天地之心生”,认为人是“有心之气”。所以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语言是人的文采,是“应物斯感”,是人类天生的禀赋,并非刻意创造出来的。不管大家如何争论,纵观《文心雕龙》整个文本,刘勰是以审美为本体的,而美的生成是出于自然之道。刘勰认为,美是由自然万物外显的产物,而万物之美是根据人的审美意识而得以表现的。除此之外,他认为从引起情思到构思、到确定体裁、形成风格等都需要顺乎自然。所以刘勰的自然之道即包括世间自然万物的鬼斧神工,也包括人世社会的人情冷暖时代变迁,也包括作者于自然社会中情感的自然发泄与流露,是“自然之文”与“人文之文”的统一。文学与自然方面之间存在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关系。文学与社会方面之间存在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关系。
统观《文心雕龙》全书,其出现了众多的自然景物及其深刻细致的描写,大到天地山川云霞小到草木鱼虫鸟兽,不管形状色彩还是音韵唱响,都是自然界的文采之作,此在《原道》、《物色》、《明诗》中多有论说,建立了自然审美理论。魏晋以来,人们开始自觉地发现“美”的历程,无论是借自然遣怀还是对山水而悟道,都侧重于寻找与主体思想相对应的自然景物。
因为景物具有多种多样的色彩,故名物色。在历代《文心雕龙》的研究中,对《物色》篇的位次、意旨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但大家都肯定了“《物色》篇阐明了自然在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样的观点。刘勰在《物色》篇的开头就直接阐明“物”(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感动:“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春秋交替、阴阳变化,这些都是自然万物不同的存在状态,“物色”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情感的变化,“物色”之“动”在本根上牵引着“人心”之“摇”,并且人们会以言辞表现出来。
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刘勰提出了“物色虽繁,析辞尚要”,他取《诗经》《离骚》以及司马相如的赋作为代表。《物色》概述了先秦写景词语的发展,先是说《诗经》作者仔细观察景物,精心用文辞来加以表现,并列举了很多例证,刘勰认识到《诗经》作者已能做到以简约的词语充分地表现丰富的物色和情感,做到了“情貌无遗”。到《离骚》等楚辞作品,写景词语趋向繁复。到了司马相如等汉赋家,更是喜欢用一连串的词语来描写山水景物,形成了扬雄所说“辞人之赋丽以淫”。由此可见,通过《诗经》《离骚》以及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辞赋家的赋这三种文学作品,刘勰所要倡导的是一种在描写景物时,既要少着墨,又要表现出深远的意味的方式。即倡导“丽则而约言”、“以少总多”而反对“丽淫而繁句”的写作景物的方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感”是古代文学审美重要命题之一,它强调文学创作的本源与审美体验的发生是由于主体之“心”与客体之“物”的“感应”关系。刘勰认为创作之所以发生,其本源来自于内在情感被触动诱发后的积蓄,而这种感情的兴发则源于人对物的感应。《文心雕龙?明诗》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刘勰认为人天性天生即禀赋着喜怒哀惧爱恶欲的“七情”,但“七情”只是隐藏在人的内心,须有“物”的触动才会具体的发显。所以当人在面对四时物候的更迭变化时,心灵也会随之摇荡,并由文辞加以抒发。刘勰在《物色》中还提到了“物色相召,人谁获安”,由于自然风物的召唤,触动了作者的情感,引发其审美的体验以及无限的联想,所以流连、沉吟在大自然的万千景象之中,并通过“写”表现自然风物的气貌声彩。刘勰又指出了“功在密附”。即创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能贴切地表达情思,以达到“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
此外,刘勰还在《情采》篇中对文与情之间的关系作了论说,其在《情采篇》中说:“惜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赞成《诗经》作者的创作,反对辞赋家的创作,情满而文自溢,正是其自然审美的体现。“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认为作家创作时,总是先有内心感触,经过情感的“郁陶”、“蓄愤”和理的梳理后,把它抒发出来写成华美的文辞。刘勰强调情理是主,文辞是次,二者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只有感情到位,文辞才能到位。刘勰所处的时代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大量的文学作品出现。可是大多作品重采轻情、重文轻质,逐渐背离了“诗缘情”的审美理想。他批评时人创作过于爱好新奇,语言浮诡,就如同在彩色羽毛上涂颜色,在皮带上刺锦绣,情和采、文和质背离越来越远,造成讹滥。可见刘勰对时人的批评正是以自然审美为标准的。
文心读后感篇十二
时至刘勰去世,将近十五个世纪,但是他的名字在现在并不陌生,他的作品《文心雕龙》更可以称得上是绝世大作。《文心雕龙》这种文学巨作顷刻间注入我的脑海,冲击着我的感官,我想,是刘勰的智慧洞彻了我的灵魂,让我在这一刻与之共鸣。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勾勒出一个以“道,圣,人”为核心的和谐之圆,同时又从“道,圣,人”流动地,动态地,自然地过度到“宇宙,想象,语言”。在这由外因到内涵的发展过程中,在这和谐之圆的中心,我品味到两个字――体会,文学的根本在于理性,感性,灵性的融合。这样一来遵循这种思路的开展,我一路走下去,在风光旖旎,芳草鲜美,惊奇迭现的精美文字景观中,感性地滋养自己文学的灵性,在文化的芳香和缤纷中,重新感受到一次高贵的文学“灌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柔情似水地掀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当我站在《文心雕龙》的高度重新去细细体会,品味文学,我发现了文学的真实足以穿透时空,足以穿透心灵。
诚然,《文心雕龙》用将古典的才智和韵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它有关写作的具体建议直到今天仍具有无可厚非的价值;它有关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比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斌”和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都更具深度和广度。但是,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文心雕龙》的真正魅力所在是它向世人表达了一种文学观。这是我从未思考过的,但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刘勰却把它那么清晰地渗透在它的作品中。刘勰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根本,而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根本。他把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巧妙地结合,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这三者的因果循环。这一观点为中国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文学和文学的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文的诉求。刘勰通过对文学外因的追溯,把文学的重要性提高到宇宙法理的位置,再通过揭示文学的内因,把文学的创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
宇文所安在《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兆世之言》曾写:“模仿、表现、甚至表达这类概念永远不会改变文学的从属地位,也就是说文学总是晚于又仅次于“原作”(就表达而言,“原作”就是思想状态)。”刘勰的文学观摆脱了这种缺陷,因为刘勰把文学看作是宇宙呈现过程的必要阶段,用刘勰的话讲就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我是这样理解的:文学既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纽带,又是它们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它们相应的也是文学的根源。我们不必穿洋过海,但是我们在文学的世界里却可以身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当胸生成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还有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你可以在梅雨潭边陶醉于朱自清描述的绿色,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话;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簪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为文学增添了一笔耀眼的亮色。
《文心雕龙》在整个文学史上,在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应该算是一座里程碑了。我想刘勰正在通过《文心雕龙》与我们共鸣,给我们带来最直接震撼。
文心读后感篇十三
读《文心》,感受很深的一点是两位老先生对于场景描述的画面感非常强,随便举个例子:
“阳光从窗外的柳条间射进来,在沿窗的桌子上、地板上、同学的肩膀上印着繁碎的光影。王先生新修面颊,穿着一件洗涤的很干净的旧绸长衫,斜受着外光站在讲台上。谁望着他就更亲切地感到初秋的爽气。”
读完之后,一副图立马展现在眼前,类似这种“活”的场景描述还有很多。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是作者经年累月对于生活无微不至地观察而磨炼出来的,并不是随便可以写成的。
另外,书中有很多观点对我来说都是耳目一新的。
作品中还处处透露着基础而朴实的学问。学过之后要不断练习、用心打磨才会出好作品、凡事总要抱着认真的态度、要有组织有条理。
本书看完,就像跟饱学的老师完成了一场促膝长谈。但我明白这只是指引,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我们最终要靠自己用学到的这些知识去解决这些难题。
文心读后感篇十四
红尘有爱,人间有情。邂逅烟雨,倾心文字,倾心红尘。
眷恋依然在天边吟唱,不悔的目光不停在心上辗过。我于尘封的哀伤外守侯,跌跌撞撞地闯进文心三千红颜的情殇。猜不出,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竟然可以让一园的姹紫嫣红痴迷。揣着几分好奇,带着几许疑问,开始了漫长的探询。
欲尽此情书尺素,泪弹不尽临窗滴。看着一篇篇情深意切,痛彻心肠的如水行文,眼前升起了一缕不断徘徊在红尘中的孤烟,蓦然回首,这缕孤烟竟然幻化成千年前的书生,蹒跚不前的背影是为了等待守候自己多年的白狐。思绪定格,我用洁净的信笺,轻描一纸痴男怨女的速写,纸上浸透绝美的笔调。
时间翩飞。记忆在层层叠叠中长高。我常常躲在那些缠绵悱恻的文字里,读你,读你那些数不尽千古风流的文章,一遍又一遍,千遍也不厌倦。当一场场生命中注定的雨淋湿了游戏烟雨中的花花龙,更淋湿了一颗颗望穿秋水的红颜的芳心。原来,爱是可以绽放出如此璀璨的光芒,虽然短暂,只要曾经燃烧过,美丽的光芒依然如初夺人心扉。
“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画悲扇”,沉溺于在纳兰的《饮水词》里,不觉潸然而痴。一位细腻伤感的文人才子,如此地痴,如此地伤,当坐落在这些忧伤的文字中央,那些被刻意遗失的从前,会跨越时光的距离,再次穿梭心海的岸边。总想为自己找个安静休憩的港湾,在无人认识的小岛,把心事串成流水瓶,缓然放入流淌的海,把自己放逐于无边的天外。而今,一个个充满色彩的字眼串起的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又让我再次看到了才子佳人的无奈结局。在夕阳挽歌中,我分明看到了你的几番惆怅,几番流浪,几番不羁放荡。
虔诚地摘一束弥漫温情的满天星,结于心事的书签上。这样,浓浓密密的祝福,便如满天的星,为你照亮凄婉的心。拈花微笑,一如你笑成弯月的模样。嫣然莞尔,揽起无数羞涩的情节,恣然涂鸦,所有的美好,在你雅致的文字里黯然失色。原来,你还是你,走不出的哀伤,学不来的沧桑,画不来的落寞。
心——归心无奈到天涯。
岁月在渴望中蹉跎,几载漂流,几年流浪。琴声凄凄,寒蝉切切,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擦肩而过,红尘滚滚,烟雨蒙蒙,有些画面,或许早已经成为过往云烟,惺惺相惜的感觉,却日渐清晰。虽相隔天涯,却近咫尺。有些事,有些人,只能埋在心底。
一杯香茗,一首老歌,在寂寥的深夜,适合读你。坐在微寒的窗前,很多温馨的画面一一掠过。翻阅往事的同时,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七夕里的仙话来。化蝶的浪漫故事里,千年依然美丽的动人爱情,在七月流火里,共同对着风筝许下我心如海的诺言。原来文心里有着诸多的无奈,原来文心里储蓄着无法释放的往事。
携诗走过艳阳的夏与诗意的秋。悄然回眸,昨日的声声笑语依然清澈,高山与流水的相逢总在我心中涓涓流淌,高低起伏的总有我的一纸牵挂与你的忧郁深锁。翻开深锁的日记本,把心事重新梳理,结一个,知己,今生,足矣。从今以后,便一心一意,与你于深浓浅淡的文字里,披一缕烟雨,穿梭于红尘之间,把千般尘虑,于指尖悠然化去,让百般无奈,在软语轻歌中淡去。
喜欢坐在从容淡然里,安静地怀想。轻舞键盘,沐浴在唐时风宋时雨的温厚底蕴里,仿佛看到你用忧伤的眼神,对每一个路过的女子许下一个又一个美丽而伤感的诺言。浮生若梦,深情如海。原来,你的千种柔情,尽在豆蔻指尖,一一融化。万般心事,无端凋零,原来,一切都只是昙花一现。归心无奈到天涯,原来,我们最终只能隔海离天远远相望。
雕——精雕孤魂旅乡梦。
于遥不可及的网中,精雕一缕孤独的灵魂,让挥之不去的乡思,在眉间缠绕纠结。无法卸载一生的痛,在疼惜中渐渐老去。
一个人要流浪多久,才能停止疾驰的脚步,一个人要奔波多久,才能放下忙碌的心事。寂然地安坐在怒放的生命里,聆听《梦醉西楼》的愁苦情歌,仿佛经历过了人间最无奈的瞬间。遥想那个迷人的湖畔,一袭翩飞的白衫在寒风中静立。在深夜的孤独里,廖落的文字里,流露出对过往的深深怀念。每一个热切的词,都装满一份伶俜的心事。一份恒久而不变的爱恋,在最温柔的美景下倍受欢迎。
时光在殷殷而切切的盼望中流转。我心依依,伊人在天涯。穿越千年的美丽,化成一片片经霜的红枫叶,坠落文心,红了江山,黯了容颜。如果一场邂逅注定只能是悲剧,我们只能摇曳在风中哭泣。如果无言的结局不能改写,我只能淡然离去,淡然无痕地走出你的生命。就这样淡然地品尝一口又一口的苦咖啡,原来,爱,只能尘封在哀伤里。
纤指如飞,任思绪漫舞。三千长发,一一落成如花心事。任寂寞入眉,任孤伤满怀。痴然于如水行文之间徘徊,把落红心事一一折叠,放进深锁的心间。在凝眸深处,想象着你遥望彼岸的心酸,再为你植入瞬间永恒的彼岸花,让你从此天涯,幸福地守侯在精致美丽的冰心里。在这个微风轻拂的夜里,为你解去缠绕在眉间的乡愁,为你编织一个花好月圆满的温柔梦幻,让妩媚的阳光不离不弃地温暖你的沧桑。
龙——铺笺赋笔吟瑞龙。
铺笺赋笔吟瑞龙,梦里花落泪成行。痴迷,原来只在一念之间。细细地编织流水一般的柔情,再慢慢地收藏宝贝般的春梦,让你在梦里卧云弄月,让你在流年里似蝶翩翩起舞。窗外有风轻轻吹过,吹起万种风情的'想念,一缕缕,一瓣瓣,轻舞飞扬成动人的伤。我以苦涩的等待,守候一场不及时的雨,任夜在悠悠长长的叹息中落下帏幕。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想起易安居士的清词,不禁恣意忧伤。拎一卷细碎的心情,在平仄的起伏里,为君写淡浓。无端地想起:文心雕龙这四个字,那绰约多姿的篇章便在眼眸里浅萦淡绕,原来文心雕龙的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独特魅力,竟能吸引众多目光,是因为他那颗像楚香帅一般的花心,痴心,善心。眼前跳过“花花龙”三个字,原先的愕然已经释然。自古风流枉少年,原来多情自古不是罪。
关于你,我总是喜欢以阳光的心情阅读,无奈每每读到最后,总是悲情涟涟,痛心无限。美丽的无边秀色,只是为了衬托你孤芳自赏的心,精美绝伦的文字在你的挥毫之下,宛若潜龙,气势不可阻挡。细品,精读,总能揣摩出一点端倪出来。原来,你在彼岸,入了诗,入了梦。
欲语还休,停留在文心雕龙的文字里,寻找熟悉而陌生的感觉,惶恐不安地在文字外踌躇不前,与你,是否,终成无法相交的平行线,不敢猜想,只记得,停留在梦海的那一脉幽香,终是不可逃避的情节,今后将陪伴我在漫长的寂寞里,温暖过夜。
文心读后感篇十五
对于想要学习写作的人来说,《文心》应该是必读书籍。我读完想起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指的是《文心》中关于读和写的论述。我是先看了一些近几年比较畅销的有关写作的书,然后才看的《文心》,那些书里面给到的写作技巧确实挺实用的,如如何让文章标题更具吸引力,如何提炼金句,如何布局谋篇才能让读者不疲劳等等,但是总有一种快餐的感觉,读完就会让你觉得写作有速成之法,提笔就成。而《文心》却给我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写作也需万丈高楼平地起。而且很多畅销书中提到的写作技巧都可以在《文心》中找到相对应的论述。
《文心》用故事体裁写成,取材于1931年初秋到1934年夏天几个初中学生的生活,将读和写方面的知识与几位学生的日常融成一片,既切合实用又有吸引力。书中虽然讲的是三十年代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但现在看来依然切合实用,因为有些根本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如阅读的目的,写作的目的,语文教师的作用等。
《文心》共三十二篇文章,既涉及诗、日记、叙事文、小说、信、读书笔记等不同类型的写作,也包含题目、用词、习字、语汇语感语调、修辞、文章组织、鉴赏、风格等读写技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点:作文是什么,作文的来源及作文的意义。
作者说“作文不是无所为的玩意儿,作文是生活,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不管这世间有多少人,多少种生活,但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自己这一生,发生着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不是随时随地可以与人言说。而通过写作,可以记录我们的经历,写过之后,“欢喜好像更欢喜,愁苦却似乎减淡了”。既然是生活的项目,那么作文一定是主动的行为,是习惯使然。而这个习惯养成的前期,需要不得已的被动,也就是刻意练习。只有通过定期作文,才能把作文这件事混入自己的生活里头。
触发的关键在于新。“触发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书籍原用文字写成,但不应只当文字来读。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得游戏而已”。所以“在有字得书以外,更留心去读读没有字得书,在森罗万象得事物上获得新得触发”。书中的实用建议也很好,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记录。现在电子设备如此方便,我们更应善用才是。
在《文心》的最后一课,作者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即作文的意义是什么?作文成功与失败的标准是什么?“紧要的在于是否真正充实了你们自己,是否随时随地可以受用。这是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你们学习一切,都可用这个标准去考量自己”。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人最大的客户是自己”,我们投入工作,每天面对同事客户,对领导负责,对客户负责,却很少问问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于己是否负责。读书也好,写作也好,都要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在时间轴上,比较一下现在和过去的自己,考量是否更加充实,生活是否有改进。
看完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的《文心》,心中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之事可大可小,于文学家而言,作文是一生的事业,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作文或是工作的一种技能,或是赚钱的一种途径,但无论如何,用写作的技能为我们服务,无论是应用之作或随兴写的文章,都要用创作的态度去对付,要忠于自己,从心出发。
文心读后感篇十六
假期,我有幸读了《文心雕龙》,感受颇深。刘勰解释到文心在于说明写文章时对于心思的运用;其次是文章的写作,从来都是以精雕细刻和文采丰缛为法的,这正如雕镂龙文一般,我因而又称这本书为雕龙。里面有些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认识。下面结合我个人的理解,谈谈我的收获。
一、感受情境之美。
《神思》篇中写道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意思是说,当精神活动正在进行的时候,思路千头万绪,竞相呈现。要怎样落笔,仍然没有规矩可以遵循;要怎样刻划,也没有形象可以捕捉。如果是登山,那山中到处都充满着情感;如果是望海,那海上到处都洋溢着意趣。我有多少想象力和思考力,都气势磅礴,可以和风云一样并驾齐驱。在开始执笔为文之前,真是气力倍增;但到了脱稿真正写下来的,不过是开始时心里所想的一半。说的多切实际呀!有时候我们写东西之前想的很好,可是写出来时也就是心里想的一半甚至还不到一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那是由于思想感情可以凌空翻飞,容易出奇;而语言文字则是着迹之物,难以生巧。
从以上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言与意的关系,有尽之言难达无尽之意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以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读者的想像就没有发挥的机会了。我举两个课例:一个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中(我学骆驼咀嚼一段),让学生抓住磨来磨去一词想象画面,去品味这词语表达的无尽之意。先体会体会它嚼的滋味怎样?学生会说:有滋有味、津津有味。再想像一下它咀嚼时的神态怎样?生说:悠闲自得。
咀嚼时的心情怎样?生说:心平气和、平心静气。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他们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骆驼咀嚼时磨来磨去的那种认真、沉得住气的画面来,感悟到骆驼咀嚼时的乐趣,牙齿也会跟着动起来。进而去体会那种无穷的意境。
再有《乡下人家》一文描写乡下人吃晚饭一段中天高地阔地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那种吃地意境,老师通过描绘引读、加上诗句品读等形式把学生带入到那天高地阔的画面的情境之中,进而唤起对乡下人家庭院晚餐的想象。
二、欣赏音韵之美。
读了《声律》一章我理解到,听外在的乐音很容易为力,但听自己的心声很难听得清楚;是因为琴弦的协调可以用手来解决,而内心的情思和语音的关系就显得复杂。其实所有声调,都有平仄之别;音响都有双声迭韵之分。两个双声字给别的字隔开了,念起来就不顺口;两个迭韵字分开在句中两处,念起来就别扭。都用仄声的字,音响发出以后就似乎中断了一样,都用平声地字,声调就会远扬而去,转不过来。因此,总会象井上辘轳的绳子,一上一下,回环往复,念起来才顺口。对读者来说,声音就会在嘴里流转,清脆悦耳,象振动着的玉佩;对听者来说,语句就会在耳里盘桓,络绎不绝,象一连串的珠子。
因此文章的美丑,寄托在吟咏之间;吟咏滋味的浓淡,流露于字句之中;字句气力的强弱,归结于和谐和押韵。使不同声调的字配合得当叫做和谐,使收音相同的字音前后呼应叫做押韵。我们通过吟咏才能体会到文章的和谐以及韵律感,从而感悟音韵之美。
如《搭石》一文,体现音韵之美的句子ll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我们读起来很有韵律感,怎么让学生体会到呢?先是师生分读,前面的(师)---抬起脚来(生);后面的(师)---紧跟上去(生)(并且速度逐渐加快)体会这一抬脚,一落脚,发出踏踏踏踏的声音的和谐。
再让学生加上踏踏的声音再读。组1:前面的抬起脚来,组2:后面的紧跟上去(齐:踏踏)组1:前面的抬起脚来,组2:后面的紧跟上去(齐:踏踏)学生通过朗读,就会感觉到语言很好听,很有节奏感,从而体会韵律之美。
再如《三鲜面》一文,有一句热腾腾一碗面端上桌,色香味俱佳,连形式也分外优美肉丝细,白面长,红虾青葱撒在蛋瓣上,活脱脱像开了一朵金盏菊。长短句式,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和谐、押韵。给人一种韵律的美感。
三、体味情感之美。
《情采》篇讲到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意思是情采是文章的经,语言是思想的纬。只有经线拉正了,纬线才能织成布帛;只有思想明确了,语言才能通达流畅。
还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都是说作者先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而读者是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情思。由此可见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训练学生的语感,就要把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使学生能透过文章的字句感受到作者那起伏的情感。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写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总理简朴的作风,可以设计成:让学生想想宫殿式的房子,原来的主人是谁?里面应该有什么?(应该是大官住、是贵族大臣住、是皇上住应该有古董、珍宝、地毯、字画)可是这些总理的办公室都没有,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什么?(有沙发、地毯、柜子)可是也没有,只有什么?生: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层层深入的地去品读去感悟,去理解总理那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震动、人格的感化。
《背影》中特写的镜头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的动词,(如:攀、缩、微倾)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尤其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就更显得真挚感人,所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最后,我用《文心雕龙》最后一篇的一句话作结,生也有涯,无涯惟智人的年寿有尽,没有穷尽的只是学识。让我们多读书,积淀自己的文化内涵。
文心读后感篇十七
洗漱完毕安静地读一会书,不知不觉竟陶醉其中。《文心》为夏丏尊和叶圣陶所做,一本讲述国文写作的`书,原以为又是空洞无用理论,越看越发觉它的趣味了。
印象中作文是一种呆板的东西,为了拿高分,人们为它设定了各种条条框框。但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不一样的理解,醍醐灌顶一般,又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它说“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同吃饭,说话一样,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而不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
从前上学的时候,每次写作文都是一个令人苦恼的事情,以为作文就是完全靠想象无中生有的文字表述。我们通常把它当成一个定期任务,不得已而为之,也许是年龄小,观察不仔细,也许是阅历太少,不理解生活中的诸多事情。总之对小孩子来说,很难就对了。
如今才明白,作文不过是将看到的事情,心里的感受表达出来罢了。这样一想似乎写作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啦,哈哈。
最后一点感触是,终于理解了老师曾说的文章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句话的意思。词语,句子包装的无论多华丽,都是空洞无用的,对别人来说没什么感染力。只有将真实的感受,比如怎样美丽,怎样欢喜,怎样悲伤描写出来,才有真实的感受。
文心读后感篇十八
刘勰在上一篇《明诗》篇中主要论汉代两晋南北朝的四言诗和五言诗,而则这篇主要讲乐府。“乐府”最早指的是管理音乐的机构用以采集民歌,而这里所要论述的就是采自民间的乐府民歌以及魏晋时期文人创作的乐府诗。刘勰依然从“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四个维度把握乐府。首先论述乐府的含义、起源及作用,认为乐府来源于“钧天九奏”“葛天八阙”等三代之乐和“涂山歌”等四方之音,配乐的诗歌肇始于上古时,夏殷之世,产生四音。西汉的乐府机关负责采集民歌,但大多为俚俗之曲。《诗经》用来配乐,但先秦时代的雅正之曲在汉代乐府中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接着,刘勰论述两汉到魏晋时期乐府的发展史,秦汉之际,礼乐衰微,乐府产生。随后经历汉武帝立乐府、汉宣帝制雅诗、元成二帝广淫乐、东汉郊庙祭祀杂雅之章、曹魏三祖“宰割辞调”等阶段,到西晋达到“表里而相资”(即乐声和乐章互相配合)的境界。最后一部分,刘勰论述音乐和诗歌的关系,并指出另立此篇的原因。他认为“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心在诗”,故“君子宜正其文”;并且指出“诗与歌别”“故略具乐篇,以标区界。”
刘勰论乐府的态度,基本上还是讲求符合儒家之雅正,并严格区分雅与郑。《赞》词曰:“《韶》响难追,郑声易启。”即看出他对当时(汉魏以来)风行的不雅之歌的鄙薄态度,而推崇先秦雅乐,文中他以“艳歌婉娈,怨志诀绝”称呼《碧玉歌》、《华山畿》等也可看出对通俗乐曲的贬低。刘勰的这一态度与“宗经”思想是一致的,因为宗经,所以以先王的雅乐来作为衡量音乐的标准。他提出“乐本心术”的观点,认为音乐对于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乐有雅声和溺音之分,雅声是周王朝的音乐,郑声则为溺音。另外,文中也提到“中和之响,阒其不还”之“中和”说,这体现刘勰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异曲同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17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