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读后感(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21:39:16
信息传读后感(通用18篇)
时间:2023-11-28 21:39:16     小编:琉璃

读后感是对书中触动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部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在写读后感时,要注重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同时结合作品的细节和情节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写读后感提供一些启示。

信息传读后感篇一

想要进入新媒体行业,就需要先了解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操作编辑。《新媒体信息编辑》一书从基础讲起,通过案例对新媒体操作编辑进行讲解和分析,对新人来说非常友好。这里给大家分享《新媒体信息编辑》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新媒体信息编辑》一共有十章内容,介绍了新媒体信息编辑的实用知识,同时囊括了大量的精彩案例,并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案例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新媒体与新媒体信息编辑、新媒体信息收集、新媒体图文编辑以及排版、音频与视频编辑、新媒体h5页面设计等。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管是抖音、微信,还是微博都在不管提供新的玩法,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已经悄悄地被新媒体改变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图文信息,而是追求更加有趣、更炫酷、更有参与感的内容,我想这也许就是新媒体发展如此快速的原因之一。

看完这本书,我不仅对新媒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对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如何使用135编辑、秀米等这些编辑工具;如何用花瓣网、pexels等网站搜索图片;如何用视音频编辑软件进行剪辑与创作……书中对列举的工具都用一两个案例来帮助我们学习,而且是一个步骤一张图片,对于新手非常友好,最重要的是每个案例都配有视频二维码,要是图片看不懂,我们还可以去看视频。撇开新媒体这一工作不说,平常我们也可以使用这些软件进行生活化的创作,但是我个人只使用花瓣网及爱剪辑这一款视频软件。

从这本书上我们看出成为一个新媒体信息编辑者所需要的能力,对于从业者来说,他们,可以把这本书作为一本辅助书来用,可以从中巩固知识点;对于新手来说,他们可以从中获取学习的方向。总的来说,本书中提供的内容还是挺新颖的,而且图文并茂、案例丰富、实操性强,看下去不会觉得无趣,值得一看。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信息传读后感篇二

阅读新课标,总体的感觉是:既有站在高度的引领,又有具体的实施建议。它是我们一线教师转变和提升新的教学理念、确定新教材教学目标、如何开展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不只是一本普通的阅读资料,它的每一句话都是高度浓缩的精华,融入了适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的、体现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最新教育发展方向,其背后蕴含了课标组专家、学科专家们对本学科教育教学科学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理念和方法,是一本值得经常翻阅的经典手册。通过两遍的阅读,我也只能粗浅地对其中内容作表层的理解,还需要以后不断去深入挖掘背后隐含的宝藏。在目前阶段的阅读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提炼非常贴合当前社会发展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需求。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突出在信息社会里最基本的意识、习惯、价值观等方面,是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素养,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品质。计算思维强调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运用计算机科学家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质量,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工作,计算思维能力极其重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重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数字化大环境里学习方法的更新、学习目标的提升,强调终身性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核心素养4个方面,体现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

2、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建议。

如何将项目化学习引入到具体教学中,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更新知识观、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拓展知识面(甚至跨学科知识),才能更加理解项目化学习的内涵,以及更好的实施于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实施过程中避免出现为项目而项目,只有实打实地实施,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信息传读后感篇三

时尚是一种视觉媒介,一条柔美的雪纺裙的精致色调、一双时装鞋的繁复刺绣、一只古董包的岁月光泽,这些都是我们感官上欣赏的东西。因此,呈现图像也是呈现时尚信息的最佳方式,特别是当下我们早已习惯了被snapchat和instagram的即时视觉所满足,越来越没有时间和兴趣去阅读那些冗长的主题,尽管它们是我们所喜爱的。

本书就是这样做的,提供了大量“方便入口”的信息,包括时装和配饰行业方面的现状和数据、时装秀和杂志拍摄的幕后信息以及机械化服装生产的各种细节。如果你想知道设计师是如何选择下一季的色彩,一款新的时尚造型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从时尚秀场到达高街时装店,甚至是一件高级定制需要花多少时间来完成,本书都能告诉你。如果你喜欢怀旧或复古,本书有多个页面专门介绍在过去的年代,最伟大的时尚偶像是如何打造他们的个人形象的。在一个几乎所有漂亮东西都以风格为导向的世界里,你可以从各种服装和配饰(包括裙子、裤子、外套和帽子)的版型中选择你最喜欢的。”

信息传读后感篇四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数据这个词语让我们耳熟能详,很多时候都能听到大数据。当下我们正处于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随时随地就可以获取信息,并且是大量的信息。几乎所有的平台或者手机程序都需要用手机号注册甚至需要输入身份证号进行实名认证,我们的信息就被收集了。未来大数据必定会一直伴随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大数据时代:信息围城》作者夏予川,90后,经营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多年投身于民生大数据和开放数据应用领域,曾主导搭建多个智能生活项目,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长篇小说《大数据时代》,可谓是专业的人创作专业的小说。本书可谓是一本具有创新之作,以当下时代的热点以大数据为主题,展现互联网大数据行业。

鞋等产品都可以仿制,以假乱真,假货当真货卖。硬汉的眼泪主角陆浩川,讲述了明星网络暴力的事情,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明星总是会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中,网络暴力足以让一个明星声名扫地。放学路上主角多多,讲述了幼儿园小朋友被针扎的事情,这个故事让我想到幼儿园老师虐待儿童的事情。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感到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并且能让我们联想到其他一些生活中相关的事情,同时五个故事都显现了人性的善与恶,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非常吸引读者。

阅读完本书,或许有一些读者会和我有相同的感觉,那就是害怕。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了无数的痕迹,还有满大街的摄像头拍摄着我们。“裸奔”的我们真的很难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信息传读后感篇五

由于信息架构强调复杂的挑战的抽象解决方案,因此要求设计师系统地思考要解决的问题。在生态系统时代,虽然纵观全局要比任何都重要,但这样做得可能性不大。这并不是简单地说,组织分割和专业细分会让我们孤立起来。我们喜欢这样,我们觉得这样非常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并不是“自扫门前雪”的时代。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未来属于那些能够与别人建立连接的人。

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得到的信息过于片面,难以积累,无法从量变变成质变。这个时候设计规范涵盖面不够全面,所以设计规范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

优秀的信息架构基础是:用户(受众、任务、需求、信息搜寻行为、体验)情景(商业目标、资金、政治、文化、技术、资源以及限制)内容(文档/数据类型、内容对象)寻找最好的平衡。

所有的数字化设计项目都存在于特定的商业或者组织环境中。无论明显或者不明显,每个组织都有资金的任务、目标、策略、员工、流程和程序、物理和技术基础设施、预算和文化。将这几种功能、愿景和资源混合后,每一个组织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组织了。

信息传读后感篇六

前几天,我看了《乌托邦》这本书,是一本哲学书,但是用漫画的方式写的。

这本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主要讲的是理想的国度——乌托邦。在乌托邦,每天只需要工作6小时,上午下午都只工作3小时。每天都睡8小时,晚上8点准时睡觉。乌托邦里每天早上都有公开课,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学习知识。在这里没有贫富之分,也没有男女不平等,所有人都可以去听课。

书中还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那就是乌托邦的婚姻制度。乌托邦人在选择伴侣时有一个特定的风俗,就是准备结婚的男女必须在结婚前,互看对方的裸体。女方在一位贤德的妇女的带领下赤身裸体来到未婚夫面前,男方也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领下将自己的裸体展示给女方。刚开始我也觉得很好笑,后来才发现如果在婚前只看对方的脸和手,万一男方或女方有一位患有皮肤病,带来的将是一辈子的遗憾!

看完这本书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建成乌托邦呢?

老师点评:

阅读让孩子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小作者先介绍“乌托邦国度”里人们生活的基本状态,再把自己在阅读中觉得最有趣的地方与大家分享,读着这篇读后感不禁让人与小作者一起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指导老师:蒋雪梅。

信息传读后感篇七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通过学习了《我家跨上信息高速公路》这篇课文,使我懂得了在世界上除了计算器聪明外,人的大脑也是聪明的。但是,有一样东西。它的外形酷似电视机的新鲜玩意儿,它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玩过在种玩意的同学我想你们一定知道,那就是——电子计算机,也叫做电脑。它的头脑比人类的大脑聪明几百倍甚至几万倍呢!

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查看股票行情,把股票的`涨跌的情况一一详细的告诉你还可以观看走势图呢!还可以学习许多知识,比如在网上学习成语,点一下成语故事目录选择表,一条一条的成语便会出现再你眼前,你任意点一条成语电脑就会自动显示出一篇文章与精美的图片,如果你看起太费劲就将鼠标移到成语的最右下角的播放键,点一下就会听见电脑在自动读这篇成语故事呢!这一下子我觉得电脑真是一个大天才。退出这个程序,如果你把这些成语牢记在心,还可以点击成语考试,在里面有成语填充考试、解释成语等。在互联网里还可以查看每天的新闻,这里面的新闻比报刊、电视的速度快得多,凌晨就可以把早晨的新闻告诉你。同学们我想你们一定写过信,在你写信寄给某个地方的某某人时,收信人一定觉得时间很长才能收到,如果是重大的事情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可是在网上发电子邮件就非常轻松了,写好的信在点发送键几秒钟就可以发送到收信人的手里。

在互联网络里是把每个家庭都联得很近了,同学们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到这神奇的网络世界去漫游,去品味其中的奥妙和真缔,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跨上这二十一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前进吧!

信息传读后感篇八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8年1月。

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7月。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所修专业:基础数学。

居住地: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籍   贯: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

求职概况/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全职。

期望地点:北京市,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济南市。

期望职位:生物信息学工程师数据建模、统计软件。

意向概述:我的研究方向是生物信息与智能计算,有丰富的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以及生物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可以熟练的使用matlab编写程序,熟练使用sas、spss等统计软件处理海量数据。多次参加国内外的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得非常好的.成绩,对数据建模有很强的优势,善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一直担任班级的班干部,有比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可以很好的领导和组织团体。

教育经历。

时间院校专业学历。

9月-206月山东科技大学基础数学硕士。

9月-206月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工作单位职务。

年7月-2010年9月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马桥镇富康源消毒配送中心财务。

7月-207月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马桥中学数学老师。

担任时间职务名称学校。

209月-2010年6月学习委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年9月-年6月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学院。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热情开朗、乐观向上,独立坚强、有毅力有韧性。为人诚实谦虚、待人友好,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倾听别人。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多年的学生干部工作很好的锻炼了我的组织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社会实践经历丰富,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在工作中体会办事方式,锻炼了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四年的大学生涯和两年的研究生生涯,让我的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大提升。

数学建模。

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带赛”、“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其中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得一等奖,20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并获得三等奖。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简历一般性的模型。

科研方面。

组织能力。

本科期间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研究生期间一直担任班级党支部书记,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机:

qq/msn:

信息传读后感篇九

生物信息学在医学研究生中的教学应以教授实践技巧为主,以介绍原理为辅,深入浅出,注重课堂知识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

课堂讲授应简要介绍生物信息学的相关算法、原理,着重介绍其使用技巧与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而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对于这部分内容应遵循深入浅出、避繁就简的原则,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算法,避免空洞复杂的算法讲解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产生畏惧心理,知难而退;注重讲解使用技巧与方法的思想和来龙去脉,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并采用探讨式教学鼓励学生思考,通过讨论与研究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掌握复杂的内容,介绍相关的教学和物理学知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物信息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对于生物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其自觉地将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思想应用于解决生物学问题的科学素质。

任何学科都处于不断地发展、更新中,生物信息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同时随着新的应用领域和新问题的发现,其他学科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应用于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增加了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2.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采用案例教学。

目前,高等院校在教室内配备的多媒体投影播放系统,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

生物信息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是适应学科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一项基本要求。

作为生物信息学教学的基本模式,多媒体教学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尤其是对于具体数据库的介绍以及数据库检索、数据库相似性搜索、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结构预测等内容涉及到的具体方法和工具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但多媒体教室也有局限性,学生主要以听讲为主不能及时实践,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脱节,如果将生物信息学课程安排在计算机房内进行,并采用多媒体电子教室的教学方式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为学生建立教学情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授“目的基因序列的查寻”时,除对基本内容的介绍,如数据库的发展、分类等,其他采用案例法,让学生利用搜索工具查找三大公共核酸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网站的介绍内容对该数据库的发展、内容、特点进行学习并总结,通过讨论和实际的数据库浏览操作了解三大公共核酸数据库并且掌握数据库使用方法。

2.3采用“讲、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物信息学课堂教学积极学习借鉴职业培训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增加实训内容,在实践教学中结合理论讲授,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和讲授为中心”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或先实践后理论或边理论边实践的方法,融生物信息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为一体,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发展。

通常采用先讲后练的方法,即首先介绍原理、方法,之后设计相关的实训内容让学生上机实践。

对于操作性内容和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的讲解采取了进行实际演示的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在听课时边听讲边练习或者教师讲解结束后学生再进行练习,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4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优化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内容。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海量生物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生物信息提取、储存、处理、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特定的典型性的生物信息学问题设计,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为主,明确目的要求,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精神,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学以互联网为媒介、计算机为工具,全部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内完成。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特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

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序列、工具等传递给学生,学生同样通过电子邮件将实验报告、作业、问题和意见等反馈给教师,教师在网上批改实验报告后将成绩和评语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生物信息实验教学与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密不可分,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较其他课程更具优势。

区别于其他生命科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有发达的互联网和计算机作为必备条件。

调查显示国内高校都已建立校园网,其中拥有1000m主干带宽的高校已占调查总数的64.9%,一些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院校将率先升级到万兆校园网[2],这些都为生物信息学课程在高校开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5考试无纸化,加强实践能力考核。

考试重点是考查学生对生物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结果的分析解释能力。

因此,在生物信息学考试中尝试引入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实践技能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不仅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而且考查学生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的实际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通过实践技能考试,淡化理论考试,克服传统的死记硬背,促进学生注重提高理论用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同时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除采用实践技能考试并将其作为学生成绩的主要部分外,还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考核。

总之,生物信息学教学是网络环境下生物教学的全新内容。

通过上述教学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随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将会不断完善生物信息学教学,培养具有“大科学”素质和意识的医学研究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阳德.生物信息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4.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李豫颖编写的《信息技术教学论》,觉得受益匪浅,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特别是对处在科技发展飞速的现代社会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我就针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谈谈读完这本书后心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书中主要突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基础性。在研究和继承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及现代教学理论,融合新课程改革、信息化教育。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这节中谈到“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获取式大教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多渠道的获取式教学方式,”我想: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让学生能动地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改革目标模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向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挑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渠道。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我们还要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并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这章中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教育还应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整合,这包括知识与能力的整合,智商与情商的整合,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社会文化习俗的整合,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互动的整合。寻求共同的课程文化价值就是课程整合的基本工作和主线,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课程对共同文化价值的合理表达。

《信息技术教学论》这本书让我深深体验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还要精心设计练习,调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一

《信息简史》虽然讲的是科学,但更像是一本哲学书。人类活在自然世界里,也活在信息世界里。这两个世界,完全平行,就像是两个平行世界。地球上,只有人类做到了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

什么叫通信?把信息从一个地方,精准或相对精准地,复制到另一个地方。道理很简单,但人类走过的道路很漫长,而且最快速的变化就发生在当代。实际上在此之前,我们都是生活在并没有那么多信息的传统时代。

传统的生活中,人是活在别人的口碑里。信息时代之后,人是活在比特字节里。文字、图片、视频中的人,就是别人理解的人。可以与真实的人完全不一致。将一个形象强制变成别人头脑中的形象,原本的形象就死去了,活着的是强制的那个印象。

在信息越少的环境中,人们更趋于出现相同的性格。现代人之所以个性鲜明,是因为他们在海量的信息中,有选择地接受了不同的信息。就是这些迥异的信息,塑造了现代人不同的个性。信息越多,集体意识越淡薄,统一思想成为一个难题。

1880年的时候,美国已经有了超过6万部电话在使用。与此同时,中国还处于清德宗光绪六年。1914年的时候,散居各地的人类,已经使用了超过千万部的电话。同一个时刻,中国处于民国北洋政府统治下,属于北洋时期。技术的落后,必然导致政治的落后。

就像进化论绕不开达尔文,相对论绕不开爱因斯坦,控制论绕不开维纳,信息论也绕不开香农。一篇《通信的数学理论》,提出了一个伟大的问题:在一点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在另一点所选取的讯息。从此,人们围绕信源头、发送器、信道、接收器、信宿开展了信息革命。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二

首先先说明一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没有超出文明之光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文明之光这本书能打10份,其中8分可能都是打给张守盛教授所写的卷首语。核心思想就是文明的发展就是以更少的能量密度去支撑更大的信息密度。

打开之后信息传这本,书写的是信息的历史,然后将信息的历史分为两个部分作者给他取了个名字,但是在我看来就是啊,有数学理论基础之前和有数学理论基础之后。也就是说是否有数学理论基础决定了一个学科,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这个数学理论是怎么得到的,并且怎么去应用的。这个数学理论是怎么得到的?是逆向思维。

举个例子就好像牛顿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上来就先做了一个假设,假设没有摩擦力。而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处处是摩擦力。这个假设非常的重要,因为这是因为有了这个假设,相当于将现实中非常复杂的环境先刨除掉一些无法解决的,而专注于去做那些能解决的。

做了假设,那么我们面对着数以千万的复杂的情况,可以简化为几百种复杂的情况,然后优先把这几百种复杂的情况给研究清楚,然后得到一个数学理论,否则的话如果一直盯着那几千万的复杂情况,是根本得不到数学理论的。这就是假设的意义,或者是化繁就简。

当然文中也提到,比如说做前提条件,我们知道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公式都有前提条件,就比如说经济学中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比如化学中假设水的啊密度是多少多少ph值是多少多少。

不论是前提条件,还是假设本质上就是一件事情,将巨大的复杂的大量的情况简化为一种简单的情况让我们好处理。当然假设以及前提条件以及边界等等都有细微的差别,这块就大家自己去看书。

从读完书然后要去应用的角度来讲,那就是比如说当我们在投资领域,资本市场领域想要总结出一些数学理论的话,那我们就先应该假设某些情况,是一个特定的值,然后给我们的数学理论设定一个边界,然后再约束上一些前提条件。

而当这种前提条件被摧毁的时候,对应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自然就会失效,而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在研究的时候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所以我们一直说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对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区分,所谓的了解知识,就是知道知识中的各项定义,各项知识的定义。而掌握知识就是知道知识的边界,就是知道不能干什么,了解就是知道能干什么,掌握就是知道,不能干什么。好总结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第一用逆向思维去做研究。第二,一定要得到数学理论支持。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三

提高教学效率。

新惠三中宁宗智。

从教30多年来,阅读了不少教育学著作,感触最深的要属于«大教学论»。这部教育学著作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整部著作体现着自然和谐的育人思想。三百多年前的夸美纽斯站在教育的最高处,他的教育理论精准长远,推崇学校教育,倡导人人都应该接受学校教育;依据事物成长初期易于受外界因素影响的规律,还提出“育人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阶段尤为重要,必须给予“修理”,才能成为“参天大树”。作者用平和自然的语言阐释了深刻的教育道理,用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实例诠释了一个个教育教学理论。下面我谈四点感想。

一、初中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一切男女青年不分贵贱和聪明愚钝都应该进学校接受教育,快乐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修养、继而成为有信仰的文明人。学校是文明传播的主阵地,使凡是能够生存、能够兴旺的东西都得到发扬滋长!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最为茁壮的阶段,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的教育尤为重要。

二、学校教育要顺应自然。

夸美纽斯明确地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他所说的“自然”实际上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二是指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首先,教育应该以自然界及其普通法则为依据,在自然中找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规律。夸美纽斯强调指出:“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秩序。”在他看来,教育的严谨秩序应该以自然为借鉴,不可逆行自然规律办学。

三、教育者应该借鉴“大教学”的八大理论。

第一、“大教学”强调,一切知识都不应该以教师的权威去灌输。反对那种“不让学生接触事实而被动的接受”的教学模式,主张通过感官或实践获取知识,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是永生不忘的,且能够学以致用。

第二、“大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掌握生活技能、积累经验,开启智慧之门。教师首先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事物的动力。

第三、“大教学”不局限在45分钟的课堂。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课内结合课外,传授知识人同时融入育人教育,是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育的世界就是生活的世界。学习的本体要主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不断地鼓励和肯定他们,才能使学习的主体乐学不倦怠,他们才能乐于接受“修理”,才能亲其师、信其道。第四、“大教学”是将年龄相近的人集中到一个班级。根据年龄特点展开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学习;在互动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会不自觉的审视自我,互相取长补短,不断的完善自我。学生起初的学习是由教师扶送,到教师目送,再到教师不送的过程。当学生都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时,这时的教师就是“麦田的守望者”,适时的指导帮助即可,此时的学校就是乐园,教育达到和谐状态。

第五、“大教学”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育人的过程。大教学大教学需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家长统一度量衡,不能单纯地用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收获,把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放在首位,其次再关注孩子的成绩。

第六、“大教学”善于利用榜样进行教育。榜样是指书本上的榜样和活生生的榜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父母、老师和同学身上都有可取之处,若发现不良的社交,不良的谈话或看没有价值的书籍,都予以指正和中断。

第七、“大教学”强调惩罚和严格的纪律在学习上是用不着的。如果学生不爱学习,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好,教鞭是无能为力的,但在道德方面惩罚却是必要的。

第八、“大教学”认为,人有发展的极大可能。问题在于使人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与动力,不必强迫。因为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愿望,若没有获取知识的愿望,就需要教师不断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口味,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循循善诱、教师的态度应该是自然温和、教师的内心应该是安宁祥和,教师的教育应该是长远有预见性。

四、教育者都应细读《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是宝贵的教育遗产,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虽然它距离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书中许多的真知灼见依然还是那样的精辟,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在阅读中,我被夸美纽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和真知灼见深深地打动,结合目前的教育现状,我时常在想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教师在教书育人时,是不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应该让所有的孩子喜欢学习,喜欢上学;教学不局限在学校教室,应该是生活的各个场所;知识传授不局限在课本;人从大自然中来,还去往大自然学习;教师不局限知识的传授,还兼负培养健全的人格。

记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身为新惠三中校长的我,虽然读完了《大教学论》,但是感觉收获比较肤浅,今后有时间我还会进一步的研读,把书中的知识融会贯通,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同时,我衷心希望各位同仁能在百忙中不吝赐教。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四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很多学者认为,20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技术是物理学和化学这两大学科。但21世纪占主导的科学技术是依赖生物学的成就。生物技术是当前高新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依照当前的速度,生命科学这一学科到2015年将会得革命性突破。它的发展将帮助人类解决很多当前无法人类疾病,同时还可以改革食品的生产过程,彻底消除人类的营养不良。这些将极大的延长人类寿命,改善人们的生活。

一、国际上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

1.1生物技术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

其一,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和开发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初蛆来,基因工程药物发展十分迅速,基因制各技术、宿主表达系统及细胞反应器均有较大进步。如中国地鼠卵细胞,c127细胞及弥猴细胞等。

其二,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应用细菌工程技术已培养成功了多种萄类中草药,如冬虫夏草、灵芝等,使一些名贵的中草药可以用发酵的方法牛产出来。一些重要的基斟工程生产的酶,已被用于药物中问体的酶促转化,发酵工程也为医药工业提供了新的生产工艺。第三,生物纳米技术在医药中的应用。如用纳米材料制备药物的载体;制各纳米级药物;纳米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纳米中药”中仪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能降低毒副作用,增强临床疗效,易被人体吸收。

1.2建立药物筛选新模型。

随着分子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出现,筛选方法和技术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高通量筛选的新技术,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庞大数量化的化合物活性筛选,大大加速了新药的寻找和发现。并且可以利用基因敲除或转基因技术,可以建立基因缺乏或基因转入的动物或细胞系,将其作为药物研究的病理模型,对药物的作用进行试验,将对新药研究产生重大的作用。

13创建药理、毒理研究的新模型与新方法。

通过基因及基因结构功能研究、蛋白质组织及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科学地评价药物疗效和毒性,研究药物的代谢和信号传导途径,可必为药理、毒理研究创建新的模型和新的方法。

1.4完善药物研制和药的治疗。

随着20世纪90年代韧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实现,人类遗传密码将被解析,基因结构、功能研究的`深入,必然会找h1一些与疾病有关的基崮,这些基因可以成为研究药物的新靶点,或以这些基因为基础建立药物筛选的新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对从事分子水平的新药设计和研制有用,同样也可以用于化学合成药物的筛选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筛选等。

二、国内现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较晚,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已经颇具规模。目前,全国注册的生物技术公司超过了300家,主要分布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近年来,我国开发出了一大批新的特效药物,解决了过去用常规方法不能生产或者生产成本特别昂贵的药品的生产技术问题。这些药品对肿瘤、心脑肺血管、免疫性、内分泌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病症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明显低于传统药品。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目前仍用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应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该产业的发展扶持力度,从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当前,我国已将生物制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设行业和高新技术的支柱产业来发展。不断建立国家级生物制药产业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对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3.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世界范围内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发展生物制药的优势。

三、我国发展生物制药的策略。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5.研究与写作计划:

20xx年3月8日——4月15日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xx年4月16日——4月30日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xx年5月1日——6月30日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

20xx年7月1日——9月30日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xx年10月1日——10月30日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五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使生命科学进入了信息时代。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数据量呈线性高速增长。

对这些数据全面、正确的解读,为阐明生命的本质提供了可能。

连接生物数据与医学科学研究的是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应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分析生物数据,提出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或基因群,再进行实验验证,是一条高效的研究途经。

医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医学研究在基础上就注定离不开对生物信息的了解。

我国目前医学研究生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医学本科教育延续过来的理论型,这种类型的教育是在本科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理论讲授,最后按照导师指定的课题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培养模式突出理论学习,忽视了实验机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前轻后重型,前期只是进行理论授课,后期由导师指导学生的科研。

这种模式虽然开设了一定的实验项目,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并且前期的培养不足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后期的学位课题和论文的进度、质量。

因此,笔者对生物信息学在医学硕士研究生中的教育初探,不但有利于该门课程尚未完全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之际,为教师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经验,更有利于医学硕士研究生对生物信息学的学习。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生物学、数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并注定以互联网为媒介,数据库为载体,利用数学知识、各种计算模型,并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各种生物信息分析,以理解海量分子数据中的生物学含义。

生物信息包括多种类型的数据,如核酸和蛋白质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数据等。

由实验获得的核酸蛋白序列和三维结构数据等构成初级数据,由此构建的数据库称初级数据库。

由初级数据分析得来的诸如二级结构、疏水位点、结构域(domain),由核酸序列翻译来的蛋白质以及预测的二级三级结构,称为二级数据。

创新算法和软件是生物信息学持续发展的基础,高通量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平台技术是验证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的关键技术。

因此,现代生物信息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论方法研究蛋白质及核酸序列等各种生物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检索、分析和解读,以帮助了解生物学和遗传学信息的科学。

从其研究所涉及的学科上看,生物信息学是集生物学、数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一体化的一门新的科学;从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上看,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的结构模拟以及药物设计是生物信息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六

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翟广顺主编的《教学论基本问题概论》一书,发现此书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充分反映了教育界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探究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及教学课程的科学性知识。

在教学内容一章中,作者讲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于教学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首先勾画出和设计课堂中师生交往借以展开的内容,没有预设的内容的师生交往只能是一般性交往活动,而不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要开展的活动、要讲授的知识,决定了学生是以专心致志的方式还是心不在焉的方式学习。因此,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教学内容也因此成为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话题。

那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通过读书我知道了,教育者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标准有这几个:

一、从学科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二、从社会需要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三、从儿童经验和兴趣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依据儿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庞大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和筛选的过程。而在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中,教师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取舍,绝非仅仅依据上述标准就可以完成,而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力量来完成。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七

写在前面:

樊老师的书买了好久了,一直没有时间看,最近花了几天时间把它看完了。看完后决定写点什么。书评没资格写,读书笔记也不够系统,就打算写个读后感。

樊老师这本书是本学术著作,有很多干货,也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但是由于这篇文章并非读书笔记,而仅仅是一篇读后感,所以更多的集中于定义、意义、前景等东西,定位为科普性质的文章。

我怎么遇到樊老师和他的书。

夏秋之际我参加了一个生信培训班,樊老师作为主讲老师之一,作为生信小白有幸接触到樊老师和其他几位大牛真是三生有幸。那时候樊老师的新书刚刚出版,他向我们推荐了他的书,使我们不仅以优惠价买到了,还得到了老师的亲笔签名和合照,也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人类基因测序:

人类基因组计划由六个国家花时间30亿美金完成的,无论是时间还是经费都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巨量。但是目前我们已经可以用1000美元对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有公司甚至放话:20xx实现100美金的基因组测序。你可以想象吗用1000或几千人民币测我们的所有基因。如此低廉的成本,允许我们对自己的知道自己的基因图谱,当我们获得自己的基因编码(这一个决定我们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所有特征的信息)之后,我们能干什么:编辑自己的基因,预防癌症,延长寿命等等,可能无限多。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各国愿意花巨资和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基因组计划。

生物信息学虽然目前大多集中于核酸领域或者分子领域,但是这个术语的一般意义是研究生物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解释等个方面的科学(《生物信息学-樊龙江》)。而生物信息学的目的则是,把生物体当做一个系统,通过信息学的方法,加深对生物学过程的认知。

因此总得来说,生物信息学是用使用信息技术处理生物学问题。为什么它很重要?由于高通量测序方法的普及、测序成本的降低,使得普通人或者其他物种的基因组测序成为可能;再加上医院等医疗机构数字系统的普及和完善,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医疗或者生命健康的数据,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价值,需要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挖掘、分析处理。

一直在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可是我在知乎等领域看到了一大片的生物劝退言论,为什么?因为生物的世纪还没到,可能是21世纪的中后期才到。但是它的曙光已经出现,现在的光已经更加强烈,生物的太阳随时可能闪现到我们头顶。

那么什么会催化生物学的繁荣和到来呢?私以为是生物信息学。如果方向正确、方法得当,生物信息学可以帮助我们破解生命编码的秘密,我们会获得大量的医疗健康知识,使得完全解开生命的奥秘、精准医药的实现等成为可能。

可以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也是生物信息学的世纪。

信息传读后感篇十八

最近因为记笔记整理照片图片没有好的法子,变得有点焦躁。

图片照片也有类似的问题。

在亚马逊随意浏览的当儿,看到了《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翻了下目录,决定买,推荐一起买的还有《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就都买了,决定看看别人怎么读书。都是后浪的,其实我对后浪的书有点警惕。

前段时间买了几本后浪的书。都翻了下,看完了其中一本,整体印象就是:排版,装帧都挺美,纸的质量也极好,看上去很舒服,但一本近两百页的`书一天就能翻完,翻完感觉其实也没讲啥,那些内容要提炼出来,几千字的一篇文章也就讲清楚了。

换了其他时候估计我会审视很久再买,这次正在为整理信息烦恼,有点饥不择食了,决定买来看看。

先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前面三四十页,还是以前的感觉,颠过来倒过去,就那几层意思,多少有点不耐烦,今天下午看到了近一百页,感觉其实也没我想的那么糟,至少有两点,对我而言有颠覆以前想法的意思:

一。笔记不用分类,不用准备几个本子,不用什么体系框架,就一个本子一支笔,最简单那种,提笔记录即可。

作者倒并不否定图书馆的分类与索引那套体系,而是,他认为,对个人来说,那套系统不适用。

对个人来说,方便,简洁,不加思索,随时能记录更加重要。他的思路,集中在如何把所思所想,按时间顺序忠实记录下来。重点不在记的东西如何整理与分类,而在随时随地都能记录自己生活中触动自己或者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其他的都可忽略,没有顾虑与负担地忠实记录才是最重要的。

从前天看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跟着他说的做,不考虑分类只考虑记录,所有的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发现这两天我确实记得多了,见缝插针地记,思如泉涌的感觉,生活也感觉充实了许多。也许,他说的是对的,至少,目前看来对我是有效的。

二。他让我意识到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什么都是可以记录的,他扩大了我的记录范围。

一个本子,书写,粘贴。夜行乘车的经历,陪孩子玩耍时孩子说的有趣的话,好吃的饭店名称,休假时想做的事,收据,传单,工资条,宣传册……只要是自己觉得有趣或触动自己的,()都可随手记下或粘贴到笔记上。

原本纠结的分类的事儿被搁下了,重点到了记录什么,怎么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怎么从寻常事物中挖掘值得一谈的东西,怎么有效记录上面。

不去计较某个信息是否能用于工作,只管是否触动了自己,一旦对自己有所触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记下它们。

这么一来,突然就觉得自己自由了,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写起来会自如很多。

写作,只要是展示出来给别人看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考虑读者,而作者做笔记的思路,就如写日记,其实是完全为了自己。挖掘和记录属于自己的东西,自然就自由和自如了许多。至于反复看自己的笔记,从中发现新知,灵光一闪写出好的作品来,那是属于展示出来的东西了,那就叫“作品”或者“产品”了,而笔记本中的一切,则是原始的素材,是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是自己生活和思考的轨迹。

书看了快一半,短短几天时间,我的思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由了许多。边看边跟着做,很充实,或许接下来还有其他收获,期待!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17780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