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21:53:14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3-11-28 21:53:14 小编:念青松

教案是教师为了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教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教学进度的均衡推进。通过阅读这些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启发我们的教学思维。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学期的内容,这部分教学要努力体现旋转的理念与思想,是传统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图形的旋转》是一节新授课,是在三年级下册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研究旋转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确基本图形在旋转形成美丽图案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学生分析我校学生一部分是陕西师大教师的孩子或孙子,家长的素质较好,有一定的教育学生的条件。一部分是外面的学生,学生的家长大多数对学生的学习很关心,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制作一些简单的积件,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状况较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

2、技能目标:

(1)对基本图形旋转形成的图案能作积极的反应,会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2)欣赏美丽的图案,能运用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情感目标:

(1)体验自主学习、探索操作过程中成功的积极情感,形成认真观察、注意倾听、积极发问、善于交流的良好学习品质。

(2)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3)充分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使之具有敏锐的视觉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难点:通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感受到,可以选择离旋转点较近的边做参照,观察图形旋转的度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简单的图形旋转制作复杂图案的过程。工具应用意图和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平时解答、理解过程中感到有一定困难、一定难度的内容,因而我们借助了计算机工具软件来辅助教学,我们自己开发了一些图形旋转的课件和交互工具软件,主要强调借助这样一些课件和工具软件,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尝试,让他们产生更多直观、形象的感受。从观察、探索、猜想到验证、创作,都充分运用课件和交互工具,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对图形的旋转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层次和步骤。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我会欣赏)。

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我会探索)。

此环节学生充分操作学具,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把多媒体课件和学具有机结合,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受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基本图形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最后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扩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新知,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3、启发引导,拓展思维(我会做)学生在电脑上利用交互课件操作,创造并提出一些新问题,解决问题,电脑随机演示学生的答案给予验证,实现人机互动。

4、人机互动、欣赏图案(数学万化筒)。

一个简单的椭圆,通过输入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旋转点,最后形成美丽的图案,而且图案的奇妙变化在刹那间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带给学生强有力的视觉、思维冲击,时刻激发学生想迫切欣赏图案之美,在图案变化的过程中有猜测、有想象、有验证、有兴奋,促进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更进一步理解。而计算机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动手实践、设计图案(我会设计)学生设计美丽的图案,设计完之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准备如何使用?同时召开作品展示会。同时让学生在网上欣赏一些老师所在学校的起他班级同学设计的基本图形旋转形成的图案,欣赏一些图形的旋转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欣赏其他设计师设计的图案,这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丰富的资源,并带给学生另外的学习方式。

6、回顾反思、效果评价。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二

1、知道图形旋转的概念,能找出旋转图形中的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探索和发现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会准确找出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对图形旋转过程中旋转角相等的理解,会准确找出旋转角。

旋转中心不在三角形顶点时旋转角的确定。

1、板书课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2、出示学习目标。

(2)、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1、[演示]:演示生活中常见的转动,观察转动时各点的运动情况得到图形在转动时,位置始终不变的那一点叫做旋转中心。图形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区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以及旋转的三要素。

2、由钟表的旋转,得到线段转动的旋转角,学生描述钟表的旋转,加深旋转三要素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由线段的旋转引申到几何图形的旋转,进一步得到: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二)感受生活中的旋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一定角度时,能与自身重合。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全课,巩固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一种运动----旋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2、3。

2、动手操作:请设计一个绕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三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1、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2、组织讨论,深化思维。

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

1.概念。

(1)钟表的指针在不停的转动,从3时到5时指针转动了多少度?请画图表示。

(2)像这样,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旋转,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

称为旋转中心;称为旋转角。

(3)如何找到旋转角?

2.性质。

你能根据图形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吗?

3.画图研究。

将三角形abc完成以下旋转画图。

(1)以b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60°。

(2)以ac中点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旋转180°。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三、课内练习。

四、课后作业。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让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4页“图形的变换”。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难点:

1、在于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轴对称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方法。

2、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师:同学们的交流很好,下面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合作,用两个三角形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进行变换,并说一说它的变换过程。(学生进行自己的设计与操作,师巡视指导)。

二、尝试练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下图,边观察边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分别给四个三角形标上a、b、c、d,自己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进行图形的变换,然后按照下面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同桌同学进行交流。

(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

(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

(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同桌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

三、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图形的变换)。刚才你们都用了哪些学具来摆图形呢?(三角形)。刚才同学们只用了2个或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想)。下面,先请你们观察老师变换的这个图形。(师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再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平移或旋转得到右图的。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师: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到了,有许多同学没来得及把自己想好的图形变换出来,没关系,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摆,继续变,继续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四、课堂小结: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本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在图形的变化中,同样得到图形的变换,但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无论是变换到(1)、(2),还是变换到(3)、(4),都有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再进行交流。

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对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的一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变换。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操作一些比较复杂图形的变换。)。

总结出旋转的要求:

方向。

绕某一点旋转旋转的度数。

五、板书设计:

图形a————————————图形b。

(平移、旋转、轴对称)。

平移:方向,移动数量。

旋转:绕某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轴对称: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得到新的图形。

(3)欣赏美丽的图案,能运用简单的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重点: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得到新的图形。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每桌一个学具袋(基本图形、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对平移和旋转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哪位同学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旋转现象。(试举例说明)。

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个表,仔细看看这个表的指针发生了什么变换?(指针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指针的旋转其实就是线段的旋转,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使学生明确顺时针、逆时针和旋转90°的问题,为后面面的旋转做好准备。)。

二、感受、体会、操作图形的旋转。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旋转可以得到一个复杂而美丽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同点: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绕着一点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的。

不同点:所选用的简单图形不同。一个用的是椭圆形,一个用的是正六边形。

(我们把这个简单的图形叫做这个复杂图形的基本图形;把绕着的这一点叫做它的旋转点。)。

板书:基本图形旋转点。

2、由简单到复杂。

让我们一起再来观察一个图形。认识这是什么吗?(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目,《大风车剧场》的标志。)。

为了有利于观察和研究,我们把它放在方格纸上。现在再仔细看看这个标志,你认为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停顿: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前后桌的同学说一说。

全班交流:

图形2可以看作图形1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得到。

图形3可以看作图形2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得到。

图形4可以看作图形3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得到。

每一次旋转,都要求学生说清是哪个图形绕着哪一点怎样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得到了哪个图形?(绕着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也是可以的。如果图形1绕着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那么应该得到的是哪个图形呢?)。

3、由复杂到简单(分析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物品和图案也都是通过对一个简单的图形进行旋转而制作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仔细观察最后这个图形,认真思考,你认为它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让学生到前面来指着说:一定要说清楚是哪个图形绕着哪个点旋转多少度而得到的。)。

三、小组合作设计美丽的图形。

1、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美丽的图形呢?那让我们也来做一回设计师。

设计要求:

(1)每人从学具袋中任选一个图形作为基本图形。

(2)以这个图形的一个顶点为旋转点,使这个图形在方格纸上依次旋转90o得到一组新的图形。

(3)用水彩笔把你设计的新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2、展示学生的杰作。

先让其他同学猜想这个图形的绘制方法,然后再由创作者本人点评。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研究,你有哪些收获?

对知识、操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六

1、通过动手操作、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通过操作、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

:让学生清楚的表述图形的旋转过程。

学生准备基本图形卡片、带有小方格的纸,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纸做小风车。

:20分钟。

一、在游戏中导入新知。

1、教师手拿风车走向讲台。

问:同学们,认识它吗?玩过吗?在今天这个舞台上你敢玩吗?

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玩法。

问:在你玩的过程中,这个风车的风叶是怎样运动的?它又是怎样旋转的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1、刚才,老师看了一下这位同学的玩法,这位同学的玩法很独特,我们就请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他的玩法。

你能用语言具体描述一下它的旋转过程吗?(说清绕哪一点、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的角度)。

2、大屏幕呈现一些美丽的图案。

这些图案美不美?这里的每一个图案都是经过一个图形的旋转而得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图形旋转的天地。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在实践中探索图形的旋转过程。

1、请大家继续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他们分别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呢?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为例来探讨一下。为了方便大家清楚表述旋转的过程,我们可以先明确一下他们的位置。请大家在学具中任选一个图形,亲自演练一下他们的旋转过程吧!

2、学生演练图形旋转的过程。

3、找同学在实物投影上边说边演示图形的旋转过程。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图形是绕哪一点旋转,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的角度。

4、教师在学生演示完以后要追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旋转方法?

5、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这两幅图的旋转过程,进一步引领学生观察和说清楚图形的旋转过程。

三、小结图形旋转的要素。

2、学生讨论后汇报。

3、结合学生汇报,板书:1、中心点2、旋转方向3、旋转的角度。

4、提出建议:希望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选择一个图形创设一幅自己喜欢的美丽图案。

1、中心点。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度。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七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第一步我让学生明确旋转的含义。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独立思考如何描述出指针怎样旋转的。使学生弄清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明确要想表述清楚指针的旋转,一定要说清“指针是绕哪个 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三点。第二步再来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在这节课中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方面处理的比较到位:

1、以游戏的方式引入课题,学生的兴趣很高。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学情把握充分,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三要素,增加了学生的成功感。

3、让学生始终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学习活动,是学生学的高效,学得深入,学得兴奋。

4、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与点播,注重引领学生认识和体会数学内在的美感。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但课后觉得还是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对顺时针逆时针的理解还是很模糊,需要下来做个别辅导。其次教学语言不够规范,尤其是激励学生的语言还应更丰富些,以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八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让学生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会画出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以读讲精练教学法为主导,数学言语表达训练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语言简洁、准确、严谨之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

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

课件,教材复印纸,方格纸两张,答题卡,三角尺(学生每人一套)。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那种运动呢?

师:刚才我们课前说的是身体的运动,在数学里,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运动,还记得有那几种吗?(旋转、平移和对称)。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辨认是那种运动。(水车、荡秋千、道闸、风车)。

师:咱们来看这些物体的运动是属于哪种运动呢?

师:今天咱们就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第一步:读。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自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一位同学读。

2、学生汇报。

(1)请同学们齐读指针的第一次旋转结果。

(2)填空。请三位同学回答。

(3)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旋转的三要素。(老师板书:点、方向和角度)。

师:综合大家的汇报,我们发现旋转与点、方向与角度有关。

第二步:讲。

1、认识中心点。

师:回到刚才这幅图,这些物体的旋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我们把旋转中绕的点称为中心点。(板书:中心点),物体绕中心点旋转时,中心点是不动的。

师:在生活中,图形的旋转可以产生奇妙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三个三角形绕着不同的中心点转到起来)。

停下来,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这3个图形完全一样)再看一下有什么不一样?

旋转中心不同,旋转出的图案就不同。引导学生发现,中心点不动。

师小结:旋转中心有可能在图形上,也可能在图形外。

3、认识旋转方向。

师:旋转第二个要素是方向,看这一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确旋转的方向不同。(板书:方向)。

与钟面上指针走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引导学生手指空中顺时针方向转)。

相反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闭眼感受)。

4、完整的用语言描述指针的旋转。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咱们发现了中心点、方向与度数是旋转的三要素。

下面请大家观察这幅图,你能不能像例1那样完整描述指针是怎样旋转的?

从“12”到“7”,指针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150°。(请2—3名学生回答)。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旋转度数是150°呢?

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小结:要准确的描述指针的旋转,就要说清旋转的三要素。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按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第三步:动手操作。

师:咱们刚才看了这么多物体的旋转,你们想不想自己转一转?

1、课件出示例2:把等腰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像这样在方格纸上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特征)。

1)学生在方格纸上操作。(请你拿出方格纸一,等腰三角尺,找到点o,照我这样摆。每次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2)课件演示旋转两次。

3)引导观察:咱们来仔细观察,旋转前和旋转后的三角尺,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中心点位置不变,三角尺的大小和形状不变,三角尺位置变了。

(强调:三角尺不管旋转几次,它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

4)课件演示,继续旋转到原位置。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角尺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0°,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设计意图:几何直观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动手转一转,看一看,比一比,理解旋转运动中的变和不变(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第四步:讨论。

师:你们还想转吗?(请你们换另一把三角尺,拿出方格纸二)。

1)请一位同学读题。

学生读讨论的问题:两条直角边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呢?

点a和点b旋转后的位置在哪呢?(课件出示。)。

2)学生操作,然后讨论。

第四环节:初步验证。

谁愿意上台说说你们的讨论结果?

引导说边:点a旋转后的位置在哪里?(上台来指)你是怎样找到的呢?

(点a旋转后的点叫做对应点a′)。

(顶点a到o的距离是7大格,旋转后得到的o与a′的距离也是7大格。)。

ob的位置如何变化,顶点b转后在哪里?(加上课件演示)。

我们来看看ab边是怎样旋转的?它也是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

师小结:其实,三角尺的每条边都是绕o点逆时针旋转了90°。边的的旋转与三角尺旋转是一致的。

集体完成判断题。(请三位同学读题)。

1)、从“6”到“9”,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大家找一找旋转的三要素都有吗?)。

2)、从“6”到“9”,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3)、从“9”到“6”,指针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

师:看来大家都学得不错,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从星级题中,选择一题来完成,如果你的时间充裕可以都做。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完成的三星题。

1、一星题。师:左侧和右侧车杆的旋转有什么不同?(中心点不同,旋转的方向不同)物体的旋转只要有一个要素不同,它的旋转就不一样。

2、二星题。(有两种不同的答案,进行对比)师:物体绕同一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后,得到的位置是相同的。

3、三星题。让学生说作图的方法。

请同学们发现自己的错误,把它更正好。

这节课因为容量比较大,学生动手操作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个选择题,把学生自己作图出现的错误典型展示了出来,让学生判断,找到错误的原因,加深对旋转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九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一、创设情境。

用数学书按老师的指令做平移或旋转运动。师:大家做得这么好,老师请你们欣赏几幅图案。(课件出示)想知道它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教师演示)请你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由简单的图形通过旋转得到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出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探究学习。

1、活动一:课件出示转换前后的两幅图。先让学生观察图a是如何变换成图b的,再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

结合课件和实物展台演示。

2、活动二:小组同学合作,利用两个三角形设计一个图形,然后利用旋转的知识进行变换,并说说它的变换过程。强调绕哪一个点旋转的。(板书:旋转点不动大小不变顺时针或逆时针)。

3、选择:教材55页说一说第1题。操作并利用课件加以演示。

强调哪个图形绕哪一个点旋转,如何旋转,旋转多少度。

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大小不变、点o是固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

5、活动四:教材55页说一说第2题。把手中的三角形与方格纸上的三角形重合起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o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是90度),最后在小组里面说一说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6、活动五: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创造,老师作适当的指导。

7、总结。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有哪些体验,把你想法与同学说一说。

三、拓展练习,延伸应用。

1、p56"试一试"的第2题。

练习时,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

2、p56"试一试"的第3题。

练习时,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你在课后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可以应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进行设计,相信你能成功的!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十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性学习。同时,我还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大胆地引导学生在想象、比划、探索、验证、交流中学习数学。这一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教学伊始,组织学生欣赏几组经过旋转的美丽图案,然后提问:“你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的兴趣。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还没有上《图形的旋转》这个单元时,我就对本单元的内容提前进行了了解,让学生提前把书上所涉及的学具准备好,并进行检查。在引入新课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十字架”,亲自给学生演示怎么样旋转90度,让学生明确以哪个点为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可分为顺时针、逆时针两种)。然后留给学生较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把自己事先准备的学具拿出来同位之间相互操作,在操作中体会、交流旋转的角度。而且在后面的作业中,我都是让学生自己去实际操作,然后全班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从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的中心点、旋转的方向(可分为顺时针、逆时针两种)和旋转的角度描述物体的旋转,借助学具的旋转画旋转图形。不仅如此,我还让学生在熟练中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在处理57的第3题时,我提前把图规规矩矩地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时教师适当地进行点拨、指导。交流中我得到了意外地惊喜,学生们的答案各种各样,为了验证其正确性,我亲自让他们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同学们在交流中终于找到了成就感,更知道了解答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途径,那流淌在心底的高兴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

教材中有些练习看起来微不足道,考试时一般都不会出现,但是这些边缘内容却能体现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教材58页的4题和5题。在教学第4题时我让学生同桌先进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真正让他们体会这些图形既可以通过旋转也可以通过平移得来。在教学第5题时,我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模型,然后确定旋转的中心点和旋转方向,以备在不明白时借用。结果,好多学生都综合利用我们学过的平移和旋转知识画出了一个个美丽的图案,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高兴。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审美意识,真正领悟数学知识和图案之美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之中的道理,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探索到了这美丽图案的神秘性。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要做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还要在生活中做个会观察、会思考、会学习、会创造的有心人。

新课的引入、生活中旋转现象的举例及新课中平面图形是怎么旋转的,都使用了多媒体的手段,把多媒体课件和学具有机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了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中心点、方向、角度)和基本图形旋转的过程,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实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中我通过操作让学生看到了图形旋转的角度,也介绍了找图形旋转角度的方法就是看图形中一条边旋转的角度。但少部分同学不理解这种抽象的理论,还是从直观表象入手,凭感觉判断,我想,这只能让学生在课后多练习,教师多指导。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十一

小结:像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师: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旋转现象。(揭题)。

出示旋转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二、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出示转杆图片。

提问: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转杆分别是怎样转动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转动例子?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

三、认识旋转的三要素。

出示方格图:把三角尺绕a点旋转90°。

师:“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这个点能动吗?学生自练。

师: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师:你觉得将图形在旋转时,要确定什么?

出示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观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从6:00到9:00与从9:00到12:00时针都旋转了90度。

(3)如果去掉台秤上的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转盘上的指针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共同小结: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相交于a点的两条邻边的位置;要确定旋转后小旗图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旗杆的位置。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1)观察每组中的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2)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

(3)你是怎样画的?最后一个图形只旋转一次能成吗?它一共旋转了多少度?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将图形按一定角度旋转时,要注意什么?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十二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充满童趣的情景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尽量为学生创造了一些极富趣味性的环节。例如,引入时的摩天轮,钟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旋转的要素!因为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但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学反思《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通过简单的观察指针旋转过程简单解决了旋转问题。通过让学生亲自拨动指针还隐藏了旋转角度的问题,为后面的教学环节降低了难度。

2.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数学教学应是活动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在新授中,教师是这样预设的: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进行操作、探索,通过具体学具实践操作,认识图形的旋转,从而理解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本节课缺少对旋转意义的深入研究。学生对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掌握得比较好,也体会到了旋转后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但课堂教学教师并没有进一步地引领学生深入研究,这也是因为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特别是对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相应地旋转了这一知识点,学生无论在直观上没有形象地感受,思维更没有得到提升,感觉到这节课学生对于旋转的理解比较浅显。从课内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旋转的意义是可行的,而且是很必要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因而教学中难免出现意外的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因素。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课前预设是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十三

本节课主要是教会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平移到指定位置并能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进行平移。在教学时,我也是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平移知识和经验,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移一移、画一画等具体实践操作活动,进行平移,然后和例题的结果进行对照。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进行平移的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找对应点,数清方格数,画出平移方向的箭头等。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效果还可以。

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完成得也不错,但也有几个学生在判断平移的距离时有些问题,我在评讲学生的练习时又着重补充强调了:先看清平移的方向,标出对应点,数清平移的方格数等等,有点效果。

图形的旋转教学教案篇十四

《图形的旋转》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2节,本节内容是图形变换的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承接“轴对称”和“平移”,旋转也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最简捷形式之一。它不仅是探索图形变换的一些性质的必要手段,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工具,为综合运用几种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和丰富内涵。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含义,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说理能力;了解观察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体验和感受数学活动的探究性,拉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基于教材特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为有效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制定教法、学法如下:

1.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原则,在为学生创造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讨论、类比、归纳、学习。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列举出一些具有旋转现象的生活实例,引出课题“生活中的旋转”。

(1)时钟上的秒针在不停的转动;(并介绍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2)大风车的转动;

(3)飞速转动的电风扇叶片;

(4)汽车上的括水器;

(5)由平面图形转动而产生的奇妙图案

(设计意图:数学来自于生活,播放动画生动形象)

第二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并解读:

第三环节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逐步引出“旋转的概念”及“旋转的性质”

旋转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称为旋转方向,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旋转的性质: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和_______;

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

(设计意图:播放动画探讨知识点,直观形象,探讨性质设计填空题,有引导启发的作用,教学效果特别好)

第四环节: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收获:

我来说我这节课的收获吧!

我还有疑惑,说出来大家帮帮我,我可不想掉队哟!

第五环节:目标检测:

分层设计(基础题、提高题,中考题),由易到难,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第六环节:学以致用,设计图案。

让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升了学习的层次——设计。

本设计力图: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遵

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具体设计中突出了以下构想: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首先播放一组生活中熟悉的体现运动变化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凸现,紧扣重点

旋转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旋转性质得到的过程是本节的重点,所以本节突出概念形成过程和性质探究过程的教学,首先列举学生熟悉的例子,从生活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本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再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并及时反馈。同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着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问题,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动态显现,化难为易

教学活动中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不仅打开学生思维之门,也打开了他们的心灵之窗,使他们在欣赏、享受中,在美的熏陶中主动的、轻松愉快的获得新知。

(4)例子展现,多方渗透

为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易懂,本节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18204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