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作业设计方案 体育作业设计(十一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6 06:42:58
体育作业设计方案 体育作业设计(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06:42:58     小编:zdfb

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娱乐性,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在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学生应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注重强身健体,还要有良好的品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体育作业设计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作业设计篇1

【关键词】幼教学生 体育 游戏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62-02

职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幼师教育班招收的几乎全是女生,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是她们的共同特征。她们经历了中考失利,情绪低落,再加上专业教学科目与原来中小学教学科目的巨大差异,学生进校后一时难以适应。哪怕是一些体育活动,也会以各种理由来逃避。然而,幼师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幼教工作,如何组织好体育兴趣课外活动是幼儿教师的教育基本功,怎样开展符合体育教育要求又适合女生及本专业特点的体育活动,成为了一对突出的矛盾。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教改探索,笔者摸索出让体育活动与游戏结合,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开展一系列符合女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趣味体育活动模式。

一 幼教学生的概貌描述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纷纷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报到就学。作为幼师学生的女生来到了新的教育环境,表现出来的不是兴奋、好奇,而是萎靡不振。经过观察、调查发现:学生刚从中考的失利中走出来,特别是那些原来成绩还是比较好的学生,中考一锤定音,无缘进入理想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习,不情愿地进入职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情绪一落千丈。大多数学生是家长的宝,清一色娇生惯养的女生,嘴勤、手懒、活动少。体育活动本身强调的是技能的训练、体能的提高,枯燥无味、缺乏乐趣,并且特别容易让人疲劳,学生总会编出千百个理由逃避体育活动,这就迫使学校进行探索,让学生自觉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 带领学生体验幼儿游戏

在幼儿园不管是游戏还是活动(上课)都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如体育活动,基本的走、跑、跳、投掷、攀登等,老师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来练习,以达到发展幼儿这些基本动作的目的。而在普通中小学教学中,学校总是以频繁的体育训练形式来培养技能、提高体能,这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新生入校后,体育老师与班主任老师和有关任课老师协商,利用课外活动、班团活动、见习活动等组织学生去作为实习基地的幼儿园体验幼儿园体育活动和游戏。幼儿活动时,有时幼儿教师也会让幼教学生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让幼教学生体会活动的愉悦。学校就顺势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并告诫学生,这是今后幼教老师教育活动形式之一,通过游戏活动来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 组织学生参与运动游戏

以游戏来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达到锻炼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趣味体育活动。做什么游戏?首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幼儿园游戏入手,把学生引导到体育活动中来。但幼儿游戏毕竟是幼儿的游戏,达不到职高学生提高体能锻炼的目标。体育老师就改变幼儿游戏的规则、玩法,增加游戏难度,以达到提高职高学生体能的目的。就此,体育老师就自创游戏,编织趣味体育项目,如“端水接力”,每组10人,以接力的形式将起点的水端到倒入终点的容器中,5分钟内端水多的组为胜;又如“八人集体跳绳”,在5分钟内8人集体跳绳;“30人跑跳接力”,以接力的基本形式,两人一组,用短绳完成60米的奔跑(30米折返)和集体的跳跃动作;再如“夹球接力”,两人一组,用两根竹竿将圈内的篮球夹住跑到30米处,绕过标志杆跑回后再将球放回圈内;“换球接力”,每组20人,依次完成60米内持双球的接力跑,在30米处进行一次换球;还有如“100米障碍接力”,在100米跑道中设6个障碍,快者为胜等游戏,供学生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了锻炼,既达到了体育活动的目标,又增强了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其乐融融。

四 指导学生自编教育游戏

富有兴趣的体育活动,既增强体力又培养兴趣,使教育性体育游戏充满了无限的魅力。但往往是学生兴致未然,而老师的设计跟不上节奏。同学们也有了想创编游戏的念头,苦于没有头绪。体育老师及时抓住并利用学生的这种想法,与专业课教师配合,在学生学习专业科目《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时,让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游戏,努力让专业学习与体育活动两不误。

为减轻设计游戏的难度,让学生充满信心,专业科目老师就分四步来帮助学生设计游戏。

第一步:为熟悉的游戏进行设计。众所周知,游戏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即游戏的目的、玩法、规则、结果。要使游戏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产生良好的效果,就要制订好目标。以“赶小猪”为例,学生已会玩这个游戏了,就让学生先为“赶小猪”这个熟悉的游戏来设计目标。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通过讨论,最后给这个游戏确定目标:练习滚球。根据自己玩这个游戏的经验写清楚游戏的玩法:把人数分成相等的两队(或四队),站在场地一端的起点线后。起点线前的圆圈内各放一个皮球作小猪,各队排头学生手持一根木棍。游戏开始听到指令后,各队第一个学生用木棍迅速边走边向前推球,绕过椅子,最后将球推回圆圈内,并把木棍交给第二个学生,自己站到队尾。同样的方法依次进行。直至各队尾学生把“小猪”赶进“猪圈”(把球推至圆圈内)。再给游戏定规则:(1)只能用木棍赶球滚动向前,不得击球奔跑。(2)必须将球滚至圆圈,然后交接木棍。最后确定游戏的结果。

第二步:在为熟悉的游戏订目标、玩法、规则、结果的基础上,学生自行设计游戏。根据游戏的四个部分,每人编写一个游戏。作为作业,专业科目的教师对学生编写的游戏进行逐个修改,好的游戏向各班推荐、介绍。几次作业下来,就有几个游戏好玩了。当没有游戏玩时,学生就会自己主动去设计游戏,不怕体育活动时没有游戏玩。

第三步:在自行设计游戏的基础上,按照专业课《活动设计》的要求,让学生设计体育游戏的教案(也可以是幼儿游戏的教案),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的形式编写教案,由专业科目的教师修改整理教案。

第四步:放手让学生上课。把学生写的“优秀教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来做老师,带同学们来做体育游戏活动(也可以带低年级的学妹活动)。课后大家一起来点评。点评后再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改后重新试教。有的幼儿游戏教案,有时专业课的老师也会与实习基地的幼儿园联系,让学生们做幼儿教师,到相应的班级去带一个游戏活动,让幼儿园的老师对设计的游戏及活动作评价。

经过这四步的过程,不但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加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也增加了学生创编游戏、设计游戏的能力,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帮助大,实践能力提高也很快,为学生到幼儿园实习乃至以后进幼儿园工作创造了条件。

五 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发动学生自觉开展趣味运动

由于教育性体育活动充满趣味,同学们不再像原先那样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躲着不去,而是很乐意地去参加。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趣味运动会,“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是全体师生的口号。每年的秋季,学校组织的都是趣味运动会。根据学校专业的特点,运动会前,要求每班做一块属于本班的班牌。由同学们自行设计、绘画,有的还会写上符合本班特点的口号。运动会入场式时,同学们抬着自己设计的与众不同的班牌进入运动场地,很是自豪。比赛项目除了传统的拔河和800米赛跑,就连其他学校的体操比赛,也改成了手语操比赛。至于进出场,操节之间的音乐伴奏、间奏,各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用各种队形、舞蹈动作、舞蹈造型来表现,真正体现了幼师专业的特点。其他还有个人项目飞镖投准、踢毽子、投篮王。此外,都是一些游戏类的项目。这些游戏项目,有的是由老师设计的,有的是由学生自己设计的。运动场上,不知是在比赛还是在游戏。作为新生,参加这样的运动会显得很开心,她们都会说:我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运动会,实在是太好玩了。同时学生还观看老师们参加的个人和集体比赛的项目,为自己喜欢或自己班的老师加油呐喊,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却也是欢天喜地的。

近年来,经过教育性体育游戏的改革与实践,进修学校的体育活动已形成了体育活动与游戏相结合的模式。它符合幼教专业的特色和女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体育活动时“活”起来。尽管这不能说是最好的体育活动模式,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是最佳的模式。或许再过几年,我们的活动模式会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体育作业设计篇2

关键词:阳光体育;校本课程;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58-02

为了让学生在初中三年教学中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落到实处,我校确保每周3节体育课,将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从2009-2012年活动项目反复调整,现场会多次论证,目前确定我校阳光体育活动模式为:晨跑+大课间活动+课间操+课堂教学+体育校本课程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样的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需要合理规划场地、精心安排项目、有序组织师生、确保内容、管理和评价明确。

一、更新观念、落实责任、提高活动质量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贵在坚持。”大课间做到实实在在,坚持不懈,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就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坚持做到“四个落实”。

1.管理落实

学校组建了大课间管理实施网络,校长挂帅,各部门齐抓共管,班主任在各自班级中参与、指导活动,学校把班主任的参与度与班级的整体活动直接挂钩,列入教师的业务考评。学校出台大课间活动评价体系,评价采用师生共评和值班领导督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师生的参与和投入程度评价,旨在引导师生走向自觉和主动,在评价的基础上每月末进行评比表彰,激发全体师生参与运动的更高热情。

2.思想落实

利用师生集会、国旗下演讲、校园广播站进行宣传,要求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一月开展一次班级对抗活动,让体育运动深植于每位师生心中,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师生真切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感悟到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从而自觉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来,让“每天锻炼一小时,精力充沛一整天,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陪伴着我们的生活。

3.时间、地点落实

学校大课间活动严格按照临汾市制定的中小学作息表,推行四季午休的作息制度,确保充足的睡眠。早晨6:30—7:00进行1500米长跑,上午9:40—10:10大课间30分钟,师生全员参与。活动场地按照班级划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大课间的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一小时体育兴趣小组训练,切实落实校园一小时体育活动有序开展。

4.音乐落实

音乐引领大课间活动始终,学生下课采用《阳光体育之歌》,集合队伍采用《1234歌》,做操采用《舞动青春》,自编操采用《兔子舞》,用《触电》跳花样跳绳,用《跳起来》作为竹竿舞的背景音乐,放松阶段采用人人能背诵的国学经典《弟子规》和全身拍打操相结合,退场时采用节奏舒缓的歌曲。如今,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在音乐氛围的渲染下,一切都井然有序。

二、校本课程、体现亮点、凸显自主特色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年级、班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师生去创新,创编出多种符合我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使师生在创新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1.音乐贯穿于整个大课间,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从而达到体育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2.创意兔子舞是以兔子舞经典舞步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不断变换队形的自编操,把体育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师生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师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创新本地区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的毽子和民族体育竹竿舞进行传承和创新。

4.舞动青春广播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经典国学+穴位放松操,让体育和德育相结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大课间活动变成育人的综合实体。

5.自编活动创新性,自主开发器材、多角度利用场地,符合学生能力、适合体育课标,形成学校特色,如:“软式移动垒球”“花样跳绳”“搏击操”。

6.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渗透到大课间,不仅保证了学生身体素质,同样有规划、有目标的让学生提早练习各种项目,力争在体育中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时获得优异成绩。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工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同时也作为我校良好校风校纪的展示平台。

三、校本搭台、师生参与、展现智慧火花

在大课间活动时,如果一味让学生做单一的活动,不向纵深提升,时间长了学生就会索然无味,不能保持持久的运动激情;如果教师对学生控制得太多,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就得不到施展;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为大课间献策”的号召,积极研发校本课程与大课间操相结合的模式。其中《校园创意兔子舞》的方案中设计的花样层出不穷,分合整体旋转是基础,移动各有变化,有前后移动、左右移动、交叉移动、双人互动,班级图案更是各有千秋:数学班主任设计了XY、正方形的对角线轮流出现;英语班主任设计了HAPPY;政治班主任设计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设计思路,一个大圆变成两个同心圆,两个同心圆变成四个小圆,四个小圆再变成八卦的图案;历史班主任研发的LZ2012147变化图案,含义为龙中2012年147班;音乐班主任把校园集体舞的动作和兔子舞动作相融合,展示的是艺术性和创意性的完美组合。班级队形变化有整体做、分排做、错落做、参差做等,教师艺术性的编排有节奏、舞蹈、演艺,这些设计拓展了活动的内容,丰富了活动的内涵,把多样的知识熔于一炉,实现了班级活动的最优化。

四、假期计划、能量代换、延伸校外活动

周末为学生制定20分钟《家庭体育锻炼计划》,学校统一编印,每生每月一张,内容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校本课程内容,遵循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设计原则,制定了跳绳、踢毽子、仰卧起坐、体前屈等项目,分别按照计时与计次相结合的要求记录,坚持必选和自选相结合。寒暑假做好对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监控,自2010年寒假起,学校在每个寒暑假都为学生编印了《黑龙关中学天天锻炼计划》,包括体育作业说明、锻炼标准、完成作业要求、每日锻炼记录、锻炼照片,家长对孩子锻炼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依据自己的喜好、家庭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活动,将冬季枯燥的长跑活动转变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的几种活动,活动采用同能量代换法。消耗的热量为100卡路里的运动有:慢跑1000米、快速跳绳7′30″、慢速跳绳15′、踢毽子20′、打篮球12′、乒乓球18′、爬楼梯20′、自行车9′、健美操15′,这样既进行了体育锻炼,又丰富了活动内容,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增加他们的运动积极性。

这是我校大课间活动的一些做法和措施,现在正处在积累和总结经验阶段,不足之处大家共勉,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扎实开展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的大课间活动,信心百倍地奏响以健康为主题,以快乐为旋律,突出特色,强调落实,向优发展的大课间活动乐章。

体育作业设计篇3

关键词:家校联合;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策略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等15个部门颁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要求: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已经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初中生在家中进行体育锻炼,并通过钉钉、QQ打卡等方式上传视频或照片,体育教师进行评价反馈,体育家庭作业在此期间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了实施体育家庭作业的效果。

1家校联合在体育家庭作业中的重要性

家校联合是实施体育家庭作业的首要前提,此环节中体育教师是主导因素,班主任和家长是助力因素,学生是主体因素。相关研究指出,在新冠疫情时期,家校联合在体育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也提高了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度,有利于家长了解体育教育、参与体育教育,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亟待解决的3个难题

2.1现有的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内

容不能满足初中生的校外体育锻炼需求有调查发现,有47.2%的学生普遍认为常规的体育家庭作业缺乏创新性,内容形式陈旧,调动不了积极性,体育作业成为一种“摆设”,严重抑制了校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发展。校外体育锻炼是初中生在校外进行的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延伸,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活动、体育夏令营活动、体育家庭作业等都是其重要组织形式。但诸多体育教师在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内容的布置上仍以俯卧撑、仰卧起坐、跳绳等单一练习项目为主,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初中生愿意去运动,但不愿做作业”的现状,不能满足初中生的校外体育锻炼需求。

2.2初中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缺

乏可供参考的锻炼方法和视频有调查显示,有37.8%的学生认为完成体育家庭作业需要一个供其参考模仿的训练视频或方法,利于其巩固规范动作,提高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质量。目前,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课堂讲解技术动作时主要以示范法为主,但在课后初中生缺少锻炼方法和视频作为指导,一般仅能凭借在课堂上的模糊记忆进行练习,不利于动作的熟练掌握运用,不利于实现体育家庭作业的效果。2.3现有的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中缺少有效的作业评价方式作业评价是为了促进初中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并达到提高体质健康和巩固运动技能的目的。在评价过程需要家长的参与,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然后有调查显示,多数体育教师仅凭初中生的作业视频或一张运动照片来判断初中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质量,这种作业评价方式降低了初中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积极主动性,也无法达到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目标。

3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施策略

3.1创设初中体育家庭作业手册

3.1.1增加亲子练习内容,更有趣味高质量的亲子锻炼能够增强初中生的体质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往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多以枯燥无味单一的身体动作练习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生没有兴趣和动力,反而成为一种负担,产生抗拒心理。而通过亲子游戏练习,初中生能够通过与父母之间的游戏满足刺激和需要。例如,可以将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按照单人练习、亲子练习进行分类,单人练习以体能练习为主;亲子练习以父母参与为主,从而有效地增加亲子互动,营造家庭体育锻炼氛围。(表1)3.1.2结合运动素质种类设计,凸显科学性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包括柔韧、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良好的运动素质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各器官系统技能,是体育课堂运动项目学习、中考体育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要求,对初中生运动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使其各个部位得到均衡化的发展,结合运动素质的类别设计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具体表现在:将力量素质训练分为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柔韧素质训练分为主动拉伸训练、被动拉伸训练;速度素质训练分为反应速度训练、位移速度训练、动作速度训练;灵敏素质分为改变体位训练、转换动作训练、随机应变训练;耐力素质训练分为有氧耐力训练、无氧耐力训练等,以凸显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科学性。3.1.3融入体育理论知识,体现全面性体育理论知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在练习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助力实践练习。(表2)3.1.4细化锻炼动作标准,更具参考性少部分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内容的技术动作结构具有复杂性,初中生在实际练习时缺乏指导与帮助。体育教师应按照练习目的、练习方法、练习建议,细化每一个练习动作。

3.2确定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计划

3.2.1作业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布置包括练习时间、练习密度、练习强度。相关研究证明,大密度适强度的体育锻炼量更能有效地促进初中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例如,运动时间不能低于40min,练习密度(即进行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练习时间)应不低于50%左右,练习强度(自身最大强度×60%)应控制在120~130次/min。在练习的环节设计上,参考体育课模式可以分为热身、学练、放松3个部分。热身和放松部分需要贯穿每天的作业,其他各项素质,初中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但须保证一周内进行一次循环。初中生在每天需要完成必选作业15min、任选作业15min、热身放松10min,共40min的体育家庭作业时间。3.2.2作业评价作业评价目的在于让初中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运动技术,培养运动习惯养成。首先,以家长评价作为过程性的评价,初中生的练习过程由家长进行监督和评分,初中体育家庭作业才能有效落实。其次,线下体育技能大比拼将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的提升作为评价方式之一,体育教师可以用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和比赛检验初中体育家庭作业效果。最后,上传运动视频进行班级线上展示活动,并举办线上体育作业嘉年华,以赛促练,由初中生和家长投票选出最具表现力的初中生。

4结语

体育家庭作业是学校体育的延伸,是校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之一。家长的监督和反馈、体育教师的布置与检查、班主任的组织与引导应合为一体、环环相扣、协同并进。只有家校联合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关心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才能打造循环流通的课内外体育生态系统,保证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实施,提升校外体育锻炼质效。

参考文献:

[1]张鹏鹏,周君.家校联合开展假期体育的探索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体育科技,2020,41(4):94-95,97.

[2]李康钊.以运动项目为导向的家庭体育作业设计与实践[J].体育教学,2020,40(4):42-44.

[3]雷正方,杨成波,周奕,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的契机与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3):57-66.

[4]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体育作业设计篇4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游戏法是教育行业不断发展的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及形式,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了体育教学的乐趣与价值。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游戏法的应用及设计进行了介绍,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拓展游戏 设计

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娱乐性,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拓展游戏的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学生应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注重强身健体,还要有良好的品质。通过实践证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游戏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拓展游戏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首先需要组织学生做准备活动,这可以使学生迅速投入学习状态中,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目的。教师通常会采用报数游戏、反应游戏或集中注意力等游戏,使学生迅速进入准备状态。在球类运动中,教师还会采用“击鼓传花”等游戏,使学生通过传球的方式,增加肢体运动。准备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与传统的慢跑方式相比,拓展游戏可以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体育运动更具娱乐性。

(二)在基本技术技能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为目的,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教师应教授学生基本动作,使学生掌握技术技能以及要领,这也可以保证运动的连贯性。游戏的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气氛,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更感兴趣,从而主动练习。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拓展游戏的方式可以充分的利用体育器材,而且对场地要求不高。对于不同的基本技术,教师可选择的游戏很多,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创编游戏,最主要的是增加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调动学生的热情。在体育基本动作教学中应用游戏法,需要结合学生动作技术形成的不同阶段,这样才能满足教学需求。

(三)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应用

体育课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这足以看出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当前社会,学生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还要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保持身体的健康。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存在一定压力,通过体育活动,也可以很好的缓解压力,在体育游戏中,还能增加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减少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增加“立定跳比远”“推人出圈”“掷沙包”“平衡角力”等游戏,这可以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上肢力量、灵敏素质等,而且在游戏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在游戏中很自然的达到了增强体质的效果。在身体素质练习中,学生的运动量一般都很大,情绪也比较高,而且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容易出现意外,此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伤害事故,还要采取安全措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做好防止事态严重的准备。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游戏法的教学设计

为了保证拓展游戏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首先,应用变换练习法,针对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不断的变换动作组合,还要减少重复动作带来的疲劳,增加练习内容的多样性,从而全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改变负荷节奏,给学生心理上一定刺激,同时也给学生完成目标的信心。在平时课堂的练习中,教师应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的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具有总结规律的能力。不停的变化练习方法,也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学生在练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

其次,应用循环练习法。教师可以将练习手段设置成若干个作业点,并且在每个作业点上都安排一定联系内容,针对内容提出具体的动作要求,这可以很好的调整练习的密度,还能增加各个作业点的联系负荷,从而解决以往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采用设置作业点的方式,还需要注意学生的休息,采用积极恢复性休息,有利于提高练习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要求,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避免疲劳练习,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保证练习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应用比赛练习法。在体育课程中,游戏多是以竞技为主,所以应用游戏法,应该采用比练习的方式,学生在了解比赛规则后,应相互配合、协作,为谋求胜利共同努力。在游戏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劣势,在比赛练习法下,学生会为了比赛结果进行权衡,会确定团队中的核心,还会制定一些战术,比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开发学生的潜力,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在比赛练习中,平时不被大家熟知的同学可能一下会变成宠儿,这也有效的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结语

将游戏法应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基本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拓展游戏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活跃课堂气氛,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的创编体育游戏,这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最有效的方法,是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不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丹.生成性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7).

体育作业设计篇5

关键词:学校;学生;课间体育活动

一、加快发展农村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原因

课间操体育活动内容单一、形式机械。多年以来,课间体育活动等于广播操,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形式而已。后果做操不认真,出工不出力的懒散现象非常严重,虽然我校采取检查、评分、开展广播操比赛,并要求班主任到场督促等措施,进行整顿、治理,功夫下的不小,但总是“雨过地皮干”作用不大,更谈不上好转、甚至于发展到许多学生旷操,在我多年教学中,对连续几届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不喜欢做广播操。

二、加快发展农村特色中小学大课间操的思路

(1)丰富课间操体育活动内容。充分认识抓好课间操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转变观念,要形成一种氛围,制造一种环境,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课间操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内容丰富的课间体育活动。要根据当前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广泛继承、借鉴传统课间操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学校课间操体育活动的经验与做法,使课间体育活动切实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服务。课间操体育活动不要局限于做一套广播操,可以丰富多彩。如做少年拳、健美操、韵律操、武术操;做持器械体操(绳操、持“拍”操)等;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选择新教材教学内容中的发展身体能力如兔子舞、阿拉伯之夜等;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选择新教材教学内容中的球类活动,如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等项目的基本功训练;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选择新教材教学内容中的休闲与健身体育项目,如跳绳、滑轮、踢键子、等;还可以加入一些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毽球、蹴球等;我校还创建了四套具有山区特色的古诗操,用优美的音乐作连接。我校将本校的古诗特色教育通过音体美教研组的共同努力将一百六首古诗分春、夏、秋、冬(每季四十首)连接起来并配上肢体动作,编制了四套古诗操,在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的操使大课间活动即新颖又符合实际。还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选一些新教材教学内容组合成一些活动性的室外、室内游戏等等,一年四季四种方式,四样内容,使学生即新颖又高兴,同时还学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总之,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体育课间操活动应根据多元化目标与内容的关系,设计多样性的内容。上述活动内容,各校可根据各地学校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及主客观条件,决定发展重点,对学校场地、器材增添相应地安排投资。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本校的情况,对场地、器材进行合理的布局和使用,或维修,或新增场地、器材,尽量使学校的每一块现有场地、每一件现有的器材都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

(2)改变形式以提高学生锻炼兴趣。过去的体育课间活动是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这种形式不能使学生得到多角度全方位的锻炼,不利于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现在,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了与之相适应的学校课间操体育活动内容。那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内容,应该采用新的多种活动形式。不同的活动形式可分年级、班级、项目、场地交叉进行。活动时间定为40分钟为宜。这样既可避免枯燥乏味的单一活动形式,又能兼顾中小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提高练习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3)科学地确定运动负荷,根据季节变换内容,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根据短时记忆、计量作业、注意力3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古诗操的编排效果最好。再加上根据季节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活动内容,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运动负荷,科学的合理的安排运动项目,是我校总结出来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大课间体育运动。以冬季我校大课间为例,40首古诗,七分钟音乐在配上适合的肢体动作三者合一效果最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阿拉伯之夜,兔子舞让学生在快乐的舞蹈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课间活动带给大家的愉悦的同时,运动量较大可以克服冬季天气寒冷的特点,特别冷时还可以把手放衣兜里,这些都展现了学校的特色和不同精神面貌,但共同的感受是―――运动、快乐、和谐、感恩。

三、加快发展农村中小学大课间操的作用

(1)全体重视、领导挂帅、群策群力,从研究制定方案,到动手开始训练,整个活动都凝聚着领导小组各位成员的心血。

(2)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一种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立体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体育生活,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也是来生活,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活动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

(4)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校园文化课间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中舒展着身姿,不仅是力的显示,也是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

四、加快发展农村中小学大课间操对学生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获得体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和品质。改革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更深浓、锻炼的内容和方法更多,逐渐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2)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间体育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模拟的环境,学生在合作学习、相互交往中学会了交往与合作。

(3)有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心态和文化素养的形成。课间体育活动融文化艺术于体育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整个人生都会有影响,是学生难以忘怀的校园生活中的一个亮点。

(4)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创造能力,对提高他们生存和发展的质量肯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编自创体操动作、自己设计体育游戏和其他活动中萌芽了创造的种子,提高了创造能力。

五、大课间活动基本操作流程

(1)进场与音乐队伍以班级为单位;

(2)进入操场后,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进行表演热身(四季变换);

(3)学生做国颁操;

(4)校园集体舞表演;

(5)古诗操表演(四季变换);

(6)退场。

体育作业设计篇6

1.青少年的情趣及发育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乐”的结合。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阶段,其骨骼弹性大,容易变形,力量素质弱,心肺功能发育不完善。这些都表明青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2.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有趣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青少年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和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二、游戏法有利于素质的全面提高

1.与德育的关系。由于青少年身心承受能力的特点,大部分教学内容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的,而在集体活动中能充分地展现一个集体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为了集体的胜利顽强地去拼搏,认真地去对待,这样也充分锻炼了学生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探索追求的态度。

2.与智育的关系。游戏教学法,有自身的规则和技巧,在操作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有认真的态度外,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感知觉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善于观察、善于模仿,探索活动的规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开发了学生们的智力。

3.与美育的关系。游戏法通常寄予―定的情景方法中。通常结合美的言行,结合―定的秩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优雅的环境中,在温馨的大自然中,学生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游戏参与者充分享受着胜利带来的喜悦,而失败者增加了心理的承受能力。同时,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与适时的鼓励下又坚定了败不气馁的不服输精神,使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了健康的心理特征。

4.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游戏教学法通常与具体的器材等操作方法相联系,这样,活动中使学生们充分掌握了使用和练习的技巧,较好地养成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操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强度和难度,为完成任务,学生们除了努力积极思维以外,还要承受一定的劳动强度,支付一定的体力负荷。因此,也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三、游戏课遵循的原则

1.寓教于乐。通常有两种情况,―种是单纯的,即无要求无目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的,即实现一定目的的。两种情况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2.循序渐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3.组织有序。“玩”是“教”的一种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四、游戏课常采用的教学形式

1.变换练习法。由于青少年注意力不够集中,身心承受能力相对较差,通过变换动作的组合、动作的结构使学生们摆脱重复动作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疲劳。本着全面发展的思路,对练习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变化,这样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们各方面的素质,并使之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高。有针对性地改变负荷的节奏,使同学们既能得到生理上的刺激又能看到完成任务的希望,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此外,练习的内容上采用一些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观察能力的方式,并区别对待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使他们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同时智能也得到较好的开发。

2.循环练习法。把练习的手段设置成若干个作业点,每个点上都安排一定的练习内容,并针对所进行的练习提出切实可行的动作要求。这种做法一方面有效地调整了练习的密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各个作业点的练习负荷,较好的克服了青少年在练习时精神不集中的弱势。另外,学生在各个作业点间的过渡方式采用的是积极恢复性休息,效果要相对的较好。同时,各个作业点间可以安排不同性质的练习,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面发展与区别对待等原则得以贯彻和实施。

3.比赛练习法。比赛练习法是游戏法的主要形式。练习中,教练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改变比赛的环境、规则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参与能力,同时,也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胜利的喜悦,比如在篮球比赛中,身高相对矮小的同学和平时在游戏中常常处于弱势的女同学,可以规定他们投中篮后可以得四分或五分等,这样平时大家组队时一般被排斥的同学就会变成了大家的宠儿,比赛中他们自然就会变成战术的核心,使得这部分同学充分展示了自己特有的价值。

五、游戏课常采用的手段

1.精讲多练。教师用一小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传授身体协调技能知识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红灯、绿灯、小白灯”,“木头人”等游戏,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化整为零。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体育作业设计篇7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实施可行的教学策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体育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从教师方面看

1.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教师不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理念,不能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要求与程序心中无数,教学方向不够明确,对教材钻研不够深刻,没有挖掘、理解教学内容,甚至不知道这节课教学内容在整个体育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教学出现很强的随意性。

2.教师在发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方面的训练严重不足。对学生锻炼意识的培养不够注重,探究性运动技能训练少,也没有让学生自己设计训练方案、设计自己学期或者周训练计划。

3.教师的反思意识不强,有些教师不知道反思什么,通过何种途径进行有效反思,教师没有认真思考:教学中为什么还存在这些困惑,教师怎样从教学反思中体会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二)从学生方面看

1.体育训练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重视课堂活动而轻视课前热身运动;重视示范动作而轻视动作指导和有效练习;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说教而忽视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其原因可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休闲心理,抑或是没有掌握方法而不得要领,或者是条件不具备:体育器材不足或者场地限制,导致大多数体育课堂是男生篮球女生排球的自由活动。

2.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器材少而学生多,场地小而需求大,缺乏对学生体育活动其他参与方式的挖掘,缺乏对体育技能的自我训练意识。要提高体育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就要解决: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适合学生训练技能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去参与活动增强人际交往,提高运动技能等等。

二、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下:教师观念的陈旧、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束缚、对新课程认识的偏差、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三、实现体育课堂教学高效的策略

第一,营造强势学习氛围。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角色的自觉进入者和学习乐趣的主动享有者,这样就会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为高效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第二,实行合作学习形式。指导体育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交流训练技能的体育学习习惯。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实行小组练习形式,合理分组、分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强弱学生结对子,形成一帮一结对子的学习形式。尤其是要经常进行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

第三,强化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要认真督察学生的动作练习和技巧训练,不走过场。对不善于活动的学生,要加以方法的指导;对于参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对于训练认真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应到学生中去,做细致的技术指导,主要是中差生,了解他们练习中的困难,把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抓到手,个别问题随时解决,典型问题在教后中评讲。

第四,指导学生课堂参与训练。课堂上充分地让学生交流,交流练习中的学习内容,以及一些疑难动作等,找出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交流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拓展和注重交流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真听、实看、勤练、善思、能问、敢评。

第五,实施以观念为核心的单元教学设计。形成“示范导学”―“练习研讨”―“训练巩固”―“竞赛延伸”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思路。

第六,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确定不同课型。确定目标:自主学习技巧―小组合作训练;探究疑难动作―全班竞赛展示;解决疑惑―当堂掌握动作要领,落实技术要领到底的基本流程。分内容设计课时教学程序,也可设计成单元教学,形成周计划教学甚至月计划教学。

第七,突出体育学科特点。体育是一门以运动为基础的学科,运动能帮助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体育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体育运动直观性强,实践性更强,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体育概念,提高学生观察和实践活动能力。加强体育运动教学,增强学生体育活动的探究、训练技巧的能力。注重体育运动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体育思想观念思考问题。

第八,课堂教学实施“少教多学”。一节课教师讲授、动作示范、质疑问难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合作交流、竞赛、表演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

第九,要强化反馈矫正和落实力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分配学习的任务,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有区别的帮助和适度的反馈。教师要率先垂范并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展示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抓好纠错、补偿。

体育作业设计篇8

关键词:壮族民间体育活动;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36-02

一、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融入壮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1.传承壮族体育文化。对壮族文化的传承,政府做了大量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如地处桂西北的河池市每年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到现在已举办了四届,深受群众欢迎,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此艺术节偏重于刘三姐文化,对于壮族体育活动来说也仅仅是展示或表演,是因为许多壮族体育技巧没能普及,以至于广大老百姓没能充分参与其中,失去了民族体育应有的作用和魅力。在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前教育健康教学中对壮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及实施,毫无疑问在传承壮族体育文化起着一举两得的作用。

2.壮族体育资源可丰富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的内容。作为壮族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池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例如抛绣球、抢花炮、舞龙狮、打棍、打陀螺、跳桌、射击、打磨秋等。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开放式的信息,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提供了设计的素材。幼儿体育游戏,即以游戏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爬和攀登等基本活动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强调游戏的趣味性。壮族体育活动很多是由民间游戏演变而来的,两者很容易衔接在一起。教师遵循游戏的特点,对民俗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利用这些游戏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必然会受到幼儿的喜爱,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民族性、地方性,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例如打陀螺,陀螺用坚硬的木头做成,像倒放的玻璃瓶,有圆柱形的,有球形的。玩的时候,用一根一米多长、头大尾小的绳子依次从腿上绕起,绕到陀螺中部,手夹绳头,用力摔出去,陀螺即在地上旋转。谁转的时间长,就可以获得先打权。打陀螺是农闲时节农村青年在田间地头玩的游戏。

3.成本低,易于实施,学以致用。农村职业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更不用说配备幼儿活动器材来辅助幼儿健康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的教学。即使有这些器材辅助教学,将来大多数学生到村镇幼儿园工作也没机会用上,因为农村幼儿园无法满足幼儿活动所需的大量器材。那么开展民族体育游戏是一种成本低,且最接地气的教学活动。几乎所有壮族体育活动的器材教师都可以找到或者废物利用创新制作。例如“跳桌”,可以用包装箱当桌;抛绣球的圈可以用呼啦圈代替,呼啦圈可以用竹篾来编。民族体育来自民间,在广大的农村土地上说不定还能找到最原始的游戏器材。将来能让学前教育学生直接应用到农村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

4.提高教学水平,突出地方办学特色。农村职校在办学条件上肯定比不上其他的城市学校,要在竞争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就要办出特色。利用壮族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既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又突出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在加工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开发优势,既充实课堂内容,又传承了民族体育文化。有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师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升华。由于有了教师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支持,便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吐故纳新,从而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中融合壮族民间体育项目

根据幼儿活动特点,选择壮族民间体育项(下转263页)(上接236页)目。幼儿体育游戏分为行走类、跑类、跳跃类、投掷类和钻爬类等活动游戏。适合走步与跑步活动游戏的壮族体育活动有打猎、抢电;适合跳跃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跳桌、跳大海;适合投掷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抛绣球、桐子镖;适合钻爬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上刀山下火海等。适合综合性活动游戏的壮族体育活动有舞龙、舞狮等。

以“抛绣球”为例,尝试把“抛绣球”融入投掷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中。

第一课时:

1.用讲解、示范的方法学习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年龄阶段幼儿投掷动作发展特点及发展要求,以及常开展的几种投掷游戏活动的方法、规则。

2.让学生了解“抛绣球”的民族民俗以及现代抛绣球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法。抛绣球在宋代叫作飞砣。那时候还不是真正的绣球,是一个五彩新囊,里面装上豆粟之类。到明代便有抛彩色头巾的记载,叫投帕或抛帕。绣球是用五色绸布做的带有飘带的圆球,用五色丝线精心绣制,直径2~3寸,十分精致。玩的时候,男一堆,女一堆,相隔若干距离,互相对唱山歌。双方发生感情,女方便用球带捆些礼物抛给小伙子,男方接到绣球后,如果他也爱女方,就把礼物收下,绑上自己的礼物,抛还女方,两人便成为初交的情侣了。

第二课时:

1.准备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抛绣球”比赛。

2.根据幼儿游戏构成的几个要素:游戏的任务(或游戏的目的);游戏的内容;游戏的角色、情节和规则;游戏的条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组织幼儿“抛绣球”游戏。

3.各组分别展示幼儿“抛绣球”游戏活动的组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做出评价。

4.布置作业。以小组集体形式分别完成“小班抛绣球”、“中班抛绣球”、“大班抛绣球”的书面游戏活动方案。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方案内容一般如下:游戏目的,游戏准备,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游戏建议。

最后,把各种经过整理、改编的壮族体育活动,设计成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幼儿游戏,带到幼儿园去检验。通过教学实践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修改、补充,使之不断完善,以保证所设计游戏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游戏过程通过摄像方式拍摄下来,或用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将游戏的名称、目的、活动方式(游戏过程)、游戏规则和指导建议等记录下来整理编写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 罗玲,郭学敏,王丹霞.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贵州民族研究,2003,(4).

体育作业设计篇9

[关键词]实践教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29―03

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和途径,是认识发展的源泉,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实践可以不断地扩大人的认识领域,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与水平。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重任。要求其既要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又要适应幼教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促进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一、实践及实践教学的内涵

(一)实践的内涵

实践是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一切有意识的活动。即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无法成功。

(二)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社会调查等。主要指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与宗旨,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资源主动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获取一定的感性经验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方式。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一般价值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具体内涵

该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即学前儿童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其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作为幼儿园一线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

(二)实践教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中的价值

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另一条主渠道,与理论教学共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中具体表现为:首先,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材料,如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教案与视频),帮助学生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提高教学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切实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现场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方位把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再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能力。通过模拟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备课、授课、说课的综合能力。最后,科学地整合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及存在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界定为:熟知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并结合幼儿教育相关理论要求科学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能够做出初步评价的基本能力。具体为: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设计撰写教学活动方案的能力、创设教学环境及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组织实施教学的能力、教学评价反思的能力。

(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中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思路的分析整理能力较弱

表现在:活动方案的设计意图表述不明确,常将设计意图表述为设计的具体内容;活动流程的归纳提炼能力较欠缺,学生往往能够设计出活动的具体过程,但要将活动过程总结归纳为简明扼要的流程,则会表现出不相符的特点。

2.幼儿园教学心理环境创设能力较弱

表现在:模拟教学中试讲教师更多地关注教案的完成情况,忽视了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使“幼儿”得不到充分的关爱、尊重和支持,不能较好地营造互动、交往、合作的氛围,形成了虽基本完成了一节教学活动,但课堂氛围生硬、紧张不活跃的现象。

3.幼儿园教学组织能力较弱

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与调动较差;教学方法显得单一刻板,游戏活动利用率不高且效果不明显。

4.教学评价反思的能力较弱

表现在: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反思的能力较弱,学生设计完方案后不善于修订方案;对活动重点、难点解决程度的意识不清晰;对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能力较弱,评价容易表面化,不够深刻,效果分析较为粗浅。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的问题

该类课程一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被定位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比较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师资力量的问题

在师资选择上,应考虑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同时,可以吸引幼儿园一线教师扩充到该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来,发挥幼儿园一线教师教学感性经验丰富、实战经验丰富的特长,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模仿的范例,更好地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目前,该类课程多以高职高专专任教师主讲为主,缺乏有生动案例、丰富幼儿教育经验的一线教师及“双师型”教师。

(三)教学条件保障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需要良好的校内、校外实训软硬件的保障。而校内实训室建设不够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少、利用率低,难以保障学生的校内外实践顺利进行成为切实问题。

(四)实践教学实效性问题

在该类课程实施中,或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或虽原则上突出实践教学,但具体操作中出现实效性差的现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力度不够,对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及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教学中容易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突出实践性。

五、合理构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一)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该课程的总课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很大比重,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及地位。但在教学中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的现象。为适应职业教育要求及人才发展需求,应合理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及教学力度,从源头上重视实践教学。

(二)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管理

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环节管理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三)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目前,校内实训场地有限、教学设备不足;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较少且利用率低,难以保证学生实践教学中的见习观摩及模拟教学活动。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提供保障。

(四)鼓励产学研合作办学,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适应日益发展的职业教育现状及需求,该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决定了高职高专应承担其理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实践教学应不断吸纳有经验、能力强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参与教学,共同开发研究幼儿教育科研课题,并可让部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项目中来,锻炼学生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现场问题的综合能力。这能有效解决高职高专教师专业理论水平较高、幼儿园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困境。还应鼓励教师一专多能,通过在职培训、从幼儿园引进等方式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服务实践教学。

(五)开发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

该类课程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模拟幼儿园模式(仿真幼儿园教学模式)和幼儿园教育活动项目导向模式。基于以上模式整合开发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较有代表性的有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等。

(六)开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材建设上,应由以往的理论、实践一本书的局面发展为实践教学相对独立的体系。应完善其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指导训练方案或教材,开发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实训教材,并由零散向系列化发展,形成鲜明的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系列教材,从而更好地辅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七)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开展多角度评价

该类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打破传统的单一笔试的考核方式,开展撰写教案与说课方案及自评报告等文案形式考核、幼儿园模拟教学(试讲)考核、幼儿园教育活动见习心得总结考核、模拟幼儿心理与行为考核、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与制作教学具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综合地衡量学生的基本能力。

(八)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与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该类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以岗位技能培训、竞赛等形式促进其发展,如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幼儿园课件制作培训(比赛)、幼儿园保教技能培训、幼儿园工作管理方法和技能培训、绘画与手工技能大赛、幼儿园环境设计大赛、幼儿舞蹈创编大赛、幼儿歌曲演唱大赛、幼儿故事表演大赛、心理剧表演大赛等具体活动形式,带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断发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29-31.

[2]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构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省教育厅,2006.

[3] 雷群安.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8-60.

[4] 程宜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C].2001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1.

体育作业设计篇10

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 办好学前教育

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对各地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督导检查。推动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出台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完善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推动各地制定和完善扶持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

2 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指导各地出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配套政策。印发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工作。研究制订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开展对省级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考核评价。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制订义务教育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初步建成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研究制订解决大城市中小学“择校热”的措施。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管理。

3 推动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多样化发展

加快普及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教育,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大体相当。印发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生发展指导纲要和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育专题规划。指导各地推动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多样化发展,加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学校特色建设。修订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课程方案(实验)及课程标准。实施好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改造计划、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建设等项目。

4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全面推进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制订中高职教育衔接计划。研究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制度。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印发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修订部级重点中职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部级重点学校持续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

印发首批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修订高职专业目录,高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制订部分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规范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印发并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划(2013-2015年)。印发职业学校学生项岗实习管理规定。研究制订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继续开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话活动,加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示范高职、中职学校建设,继续实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加强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开展部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5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印发继续教育专题规划和推进社区教育的指导意见。开展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工作。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推进开放大学建设试点。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服务机制。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继续教育城市联盟建设。加强社区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创新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全球首届学习型城市大会。

6 支持特殊教育

继续实施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启动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启动特殊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支持薄弱特殊教育学校基本配足配齐教学康复仪器,支持普通学校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中心)建设。印发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启动三类特殊教育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医教结合”实验。改革特殊教育教学方法。

7 组织实施好“2011计划”

认定一批“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中心。深入推进科研评价、人员聘用、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加强对地方和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工作的组织和指导,积极探索有效运行模式和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机制。结合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建设。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1 整体提高大中小学德育的实效

在高校学生中广泛开展党的十精神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研究制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印发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启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工作。组织修订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德育课程标准,探索语文、历史等骨干学科渗透德育的途径。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支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覆盖范围。

2 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在上好体育课基础上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地方年度报告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及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调查,开展“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开展规范社会补习机构和补习行为的探索。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

3 全面推进学校艺术教育

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3-2020年)。研究制订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若干意见,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继续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继续推进高校音乐学、美术学(师范教育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4 着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继续推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深化对张丽莉等重大典型的宣传。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全面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深入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探索开展教师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发展指导。采取措施坚决防止个别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扩大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出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研究制订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研究制订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继续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继续实施好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业院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部级培训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启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制订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推进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推广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前到农村学校实践的经验。深入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参与实施和,重点做好教学名师评选工作。研究制订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研究高校离退休教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深入实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改革试点。

5 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启动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建成教育机构与学生基础数据库并提供服务。建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机制,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教育信息化督导机制。总结推广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制订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加快建设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加快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教育装备和条件建设。

6 加强教育质量监督评估

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开展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究制订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推广中小学“绿色评价”。制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开展素质教育示范校评估工作,改进和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参与OECD国家学生评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研究制订本科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编制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开展本科院校分类评估,做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稳步推进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继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医学教育认证。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平台。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建设。

7 全面发展语言文字事业

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和语言生活监测。办好第1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展普通话、汉字应用水平和汉语能力测试,提高国民语言文字素养和应用能力。指导各地推动城市和区域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监督检查。加强外文规范使用,制订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1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探索建立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督促各地出台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配套政策,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制订和报备工作,因地制宜办好乡村小学和必要的教学点。落实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实施针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程。加大对中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育的扶持力度。

配合做好“绿色电脑进西部”和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大力推进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和综合实力提升工作。继续实施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继续实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继续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认真做好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启动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研究制订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补助计划。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

2 深入推进民族教育发展

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修订印发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指导纲要,完成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修订。印发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理科教育和“双语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改革。研究制订内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五年规划。

启动少数民族高端人才计划。深化内地民族班教学改革。印发进一步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支持新疆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招生结构调整。制订新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3 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

推动各地落实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逐步扩大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范围。扩大普通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助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建立国家奖助学金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制度。基本建成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

4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

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就业渠道。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完善创业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对困难毕业生群体实行重点帮扶。

体育作业设计篇11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61-01

一、注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教学课程设计,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设计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从高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来看,身体更是发展之基石。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毫无意义。因此,在高校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养成自觉进行身体的良好习惯,掌握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只有具有了自我锻炼能力和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才能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发展。

二、注重学生欣赏体育能力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体育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项艺术。体育活动存在着自身的独特之美。通过体育教学课程对体育欣赏内容的设计,能够让学生通过体育欣赏了解到体育运动能够创造的各种美,譬如可以使身体更加健美;在运动时,能够体育运动带来的舒畅感和成就感,给人以美的形象和享受。例如世界著名雕塑作品《掷铁饼者》,对人体之美和运动所展示的生命之美进行了高度地赞美;罗丹对力与美进行充分地赞扬。因此,在体育课程让学生通过欣赏在体育教学课程中获得

三、注重学生吃苦耐劳能力的教学设计,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进入社会,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才能适应高强度快节奏地就业压力。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设计中,应该着重进行吃苦耐劳精神方面的培养。一是鼓励学生进行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能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极限。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竞争性的体育比赛活动。在激烈地体育竞赛中,能够让学生熟练和巩固运动技能技巧,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克服胆怯、害怕、懦弱等消极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奋力拼搏的过程,积极地迎接困难,不断地战胜困难。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去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学会借助自己和各种外在的力量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今后的抗压能力。

四、注重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就业和创业中,离不开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独到的分析能力,是就业或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设计中,应该十分注重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师应提出详细、明确的要求。观察是应该让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任务、重点和观察的方法、顺序等,以便于学生掌握观察的技巧和方法。二是观察、分析时必须带着一定的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在最适合的位置进行观察与分析。三是要求学生观察时抓住动作的关键,这样才能掌握动作的要领。只有抓住了关键问题,才能有事半功倍之效。通过不断地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就会慢慢地提升,这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是十分有利的。

五、注重学生团队协作和交往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现在社会越来越注重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单位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单位团队之间的竞争。哪一个企业拥有更好的合作团队,具有更强的团队战斗力,就能够在残酷地竞争中更有胜算。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集体活动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运动会,这是一项学生十分喜欢的活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运动会中团结协作,借助团队的力量去获得比赛的胜利。此外,平时的体育训练活动中,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往中掌握一些必备的技巧和素质,提高交往的成功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设计应该十分注重就业难能力的培养,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发挥积极地助推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设计中,应该以培养学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注重学生自我锻炼、欣赏、吃苦耐劳、观察分析、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其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2416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