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的教学设计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5:44:26
为学的教学设计大全(14篇)
时间:2023-11-29 05:44:26     小编:紫衣梦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有效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怎样写一篇内容充实、有深度的学习总结?掌握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一

《好学的爸爸》是一篇第一人称写人的文章,讲的是爸爸勤奋好学学习电脑,并成了电脑高手。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和识字、写字上。紧扣教学重点,我借助图片和实物,形象地表现了爸爸操作电脑时与自己女儿对话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科学。

1、学好文中的多音字。

揭示课题时,我先让学生理解“好学”一词,“好”在这里读hao,我提示学生注意“好学”就是很爱学习的意思,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他们给“好”组了好多词,如:爱好、好奇、叶公好龙等。通过学习,孩子们都理解了“好”读第四声时,是表示喜欢的意思。接着,再通过和“好”hao比较,让孩子们理解了好读第三声时是表示和“坏”相对的意思。

2、利用丰富的课件和实物理解课文中的专用名词。

课文中出现了很多专用名词,如:电脑、键盘、鼠标等,对于农村学生,特别是外来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因此,我借助实物向孩子们一一展示,让孩子们知道这些名词各指什么,有什么用途,这些东西该怎么操作,通过形象直观的展示,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引导迁移。

“充电”是本文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教学时,我做出疑惑不解的样子,问学生老师不太懂,你们能帮帮我吗?学生非常兴奋,他们有的说:“有时候爸爸的手机没电了,放在插座上充好电就又能用了”;有的说:“我的电动赛车用的也是充电电池”;有的说:“我妈妈的电动车每天都要充电”……许多学生都充满了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于是我就请大家认真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在这篇文章里“充电”是什么意思,许多孩子边读边想,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原来充电就是“再学习”的意思。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引导迁移,将学生的课内外知识结合了起来,又展开了师生互动,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充电”的.比喻意义,还使他们进一步领悟了文章的中心,即爸爸勤奋好学的精神。

4、以问促读,以读促悟,理解课文内容。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二

本文讲的是爸爸勤奋学习电脑,成为电脑高手的事。在教学时,我请学生读读课文,说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能抓住“好学”这个词语。我先请学生回忆以前在哪一篇课文中学过“好学”这个词语,学生想起了《怀素写字》,这样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入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好学”的意思。接下去围绕“好学”,我请学生读课文,从哪里看出爸爸很好学。通过研读课文,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话:最近一吃完晚饭,就夹着包往外走,说是“充电”去。学生对于“充电”一词的理解是有问题的。我就采用了讨论分析法。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什么东西需要充电呢?

生:手机,小灵通。

生:电动车,手提电脑。

师:对呀,那么文中的爸爸说自己是去充电,他到底给什么充电呢?

生:他是给自己的脑子充充电。

生:可是,自己的脑子怎么能充电呢?

生:充电就是再学习呀。

师:对呀,电动车没电就不能骑,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就像电动车没电一样,再也开不动了,所以,爸爸要再多学一点知识,就像是给自己的脑子充充电一样,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学生自己读懂了词语,我觉得值。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充电”吗?

生1:我知道,爸爸的手机没有电了,他就放在插座上,充好电后,就能用了。

生2:我的电动玩具没电了,就要充电。

师:课文中的“充电”一词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读书,边读边想)。

生:“充电”就是再学习呀!

师:这个小朋友读书真仔细,他一边读一边想,很快就知道了。我们要学习他认真读书的态度。

师:大家继续往下读,爸爸再学习什么呀?

生:爸爸上业余电脑培训班学习电脑。

师:爸爸不是早就会在电脑上打字了吗?为什么还要去学习,请小朋友再读读下一个自然段。

生:因为爸爸说:“光会打字是远远不够的。”

生:因为他说:还要学习上网啦、制图啦……要学的东西可多啦。

师:你还知道利用电脑可以学习什么呢?

生:我知道还可以在电脑上画画。

生:听故事、做练习……。

高手。你在课余时间还喜欢学些什么?

生:我喜欢学习跆拳道。

生:我喜欢学习书法、弹琴。

生:我喜欢学习下棋。

师:说得真好!看来,小朋友都能像文中的'“爸爸”那样是个好学的人。

【小记】。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生活这一活水,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巧妙地引导迁移,将学生的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利用生活这一活水充盈学生知识的盲点;充盈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充电”的比喻意义,还使学生进一步领悟了文章的中心,即勤奋好学的精神。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三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认读生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字词。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

3、“好学的爸爸”这课题告诉我们文章是谁写的?他怎么样?

过渡:爸爸怎么好学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

3、巩固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最近吃完晚饭夹着包业务上网简单资料现在好学。

(三)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想一想哪句是写爸爸好学的。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复习生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从小懂得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学生上讲台读生字卡片,读一个放一个。

2、先猜字谜后写字。

(1)两竖在中间,两点两边分,下面有一横,请猜一个字。

(2)同字框里有两个叉。

(二)讲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互相交流已经读懂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够明白。

3、分小组讨论。

4、指名交流。

(三)练习。

3、学生再次读,开展讨论,然后交流。

4、学生质疑。

(四)布置作业。

1、填空:我的爸爸很,最吃晚,夹着包往外走。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复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指导书写。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下列生字扩词:好学近业网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

1、出示下列句子。

(1)爸爸说:“充电就是再学习呀”。

(2)我说:“你不是早就会在电脑上打字了吗?”

(3)我说:“爸爸,你能帮我从电脑上找一点骑牛比赛的资料吗?”

(4)“这还不简单!” 。

2、各自练习朗读,认为自己读地最好的,进步最大的小朋友,请举手读。

3、学生读后,请他们说说自己的体会。

4、学生继续体会,朗读,指名朗读全文,评议。

(三)写字指导。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充电(再学习)。

要学的东西可多 。

找资料一会儿就------ 。

电脑高手。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四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巫峡雾的变化及美景

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预习、搜集有关巫峡的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快乐读书屋2《巫峡赏雾》巫峡是长江山峡之一,因巫山而得名。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巫峡,欣赏巫峡的雾。

2.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课文主要写了巫峡的雾,是分几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答这个问题,

1巫峡为什么叫雾峡,是因为它多雾。

2巫峡的雾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来概括(俊秀迷人)

你是从哪知道的?

你能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巫峡的雾的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课件: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请你画出课文主要描写课哪几种雾?每种雾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通过运用哪些方法把雾具体形象描述出来的?

把你找到的相关句子和同桌交流。

4.汇报(是完成板书)

山帽子雾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描写的?请你读一读

半山雾像什么?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它写具体形象的?

轻纱雾的特点是什么?你是通过那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的轻一些)

江雾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跑马雾又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你读出它的气势

作者抓住了各种雾的特点,大量运用联想、想象手法,使巫峡的雾似真似幻,仿佛带领我们遨游人间幻境。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的使用使云雾姿态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观赏的视觉冲击力,使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云雾奇观盛宴。

5.第二部分一开始先写巫峡的雾俊秀迷人,又分写了5种雾的各种姿态,这种结构叫什么?(总起--分述)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此种结构方式。

6.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读,感悟到了用语言文字美,接下来我们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巫峡的雾的美轮美奂。

巫峡的雾真是千姿百态(板书)它们有的似飞马游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的又聚成滔滔云纱。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师:同学们,通过学文对本课的生字已经认识了,下面老师检

查你们的识字情况,请同学们看生字卡片。

巫峡是长江三峡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之一,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老师精选了2首有关巫峡的诗与大家分享(读诗)

(出示后先让学生自读,然后师生齐读)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的确,大自然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

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心去体会,并能用文字把它们描述出来与大家分享。

快乐读书屋2

多雾 雾峡

山帽子 大而圆

半山 天幕远山

巫峡赏雾:俊秀迷人 轻纱 丝丝缕缕

江 早而居多

跑马 气势磅礴

赞雾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五

1、对于教材,我了解了什么?(我真正掌握教材了吗?)。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讲的是爸爸勤奋学习电脑,成为电脑高手。全文共7个小节。第一自然段讲爸爸每天吃完饭就夹着包去“充电”。第二三四自然段讲爸爸参加业余电脑培训班学习。第五六小节写爸爸帮我从电脑上查找资料。第七自然段讲爸爸成了电脑高手。课文配有一副插图,与课文内容相符,形象地表达了爸爸操作电脑时与自己女儿对话的情景,用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科学,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富有童趣。

2、初读教材,我产生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我的问题一定也是学习者的问题,我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许会给学生提供启示。)。

“好学的爸爸”这一课题告诉我们文章写的是谁?爸爸他怎么样?

3、设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

1)“充电”就是“再学习”的意思吗?三个充电为什么有两种标点符号?

3)什么叫业余电脑培训班?

4)“上网啦,制图啦……”这后面的六个点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知道朗读。

4、我认为的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不完全是教参里设定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生字,掌握字型,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5、我要给学生传递什么信息?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掌握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决定!)。

爸爸每天吃完晚饭都要去再学习,这样的爸爸真是一个爱学习的爸爸,因此说爸爸很好学。

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6、我要怎样布置预习?(有充分的预习,才有课堂的真正自主!)。

1)写出下面字的偏旁。

灯床语领。

2)扩词。

本床。

语领。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7、我有哪些资源、工具可以利用?(鼓励思考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解决问题。)。

投影、生字卡片。

8、我预设的教学程序有哪些?(模块式主题,不用详述。)。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读课题。指导读准“好”,是第四声。

3.理解“好学”的意思。

4.学生提出疑问。

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分几句话写的。

讨论:

a.“爸爸”怎么好学的?

b.结合插图理解第二句话。“一觉醒”来说明了什么?

2.细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写“我”和“爸爸”的对话。

五、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2.齐读课文。

六、作业。

1.填空:我的爸爸很。深,我一觉醒来,看见爸爸在灯下看书。晨,我还没有起床,爸爸在阳台上念起书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朋友的爸爸,边说边板书:爸爸他爸爸非常,边说边板书:好学的。

2、读好“好”第四声,“好”还有什么读音?分别组词。

3、解题,

二、指导看图,学习生字词。

1、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课文会怎样写呢?自读课文。

3、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

5、指导读好长句子。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再次开火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课文写了“爸爸”的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看课后生字的笔顺表,自学笔顺。

4、反馈,检查。

5、字义区别。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正确、美观?

2、师作适当补充。

3、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后记:“完”与“玩”、“近”与“进”、“网”与“晚”会写乱。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在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读生字卡片。

2、说说“业”的笔顺,用“完、业”扩词。

3、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爸爸的`好学体现在什么地方?自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能把爸爸要学习的那种迫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2至6自然段。

1、同学们,课文的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叫“充电”,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

2、请你们仔细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充电”到底是什么意思?

3、大家往下看,爸爸在学习什么呀?

4、你还知道电脑能帮我们什么忙吗?

5、指导父女对话。(同座位互读对话)。

四、教学第7自然段。

1、在“我”的心中,爸爸怎样呢?齐读第7自然段。

2、从哪儿可以看出爸爸是个电脑高手?

3、现在你能说说“高手”的意思吗?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教学后记:对上网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错别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改正。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七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习需要分析,这是教学设计模式中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它是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起始状态)水平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终态)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主要是由教学大纲和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以明确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学什么。

教材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所教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以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新内容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将影响学生的化学学习,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迁移现象。学生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仅要了解学生具有哪些影响学生学习的一般因素,具有哪些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初始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会怎样地去认识新的知识和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等。

教学目标设计是要解决教什么(或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它是在学习任务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教材内容中的学习结构与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之间的差距,提出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它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学的组织、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制定,突出综合性。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八

《好学的爸爸》是一篇比较枯燥的课文,语言朴实、情节没有什么起伏,学生不是很感兴趣。但是文中的两个词“业余”、“充电”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难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理解“业余”:我这样问学生:“小朋友,你们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参加过什么培训?”有的说参加了画画,有的说参加了书法……针对学生的回答,我说:“这些都是你们课外学习的,那文中的爸爸在工作之外,业余学习什么呢?”“爸爸业余学习的是电脑”。通过这样的预设问题,把学生的已有的亲身体验与课文内容建立内在联系,帮助了理解。再说说教学“充电”一词。我问学生:“你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充电的?”他们说爸爸的手机、也有的说妈妈的电瓶车。我又问:“这里的充电加了双引号,不是真正的充电,是什么呢?”学生马上回答我,“充电”就是再学习呀!爸爸充的是电脑知识,学习怎样打电脑。这样的教学,从常见的手机、电瓶车,形象地过渡到爸爸的“充电”,由抽象到具体,给了孩子理解、思考的阶梯。

接着,我抓住“好学”一词,以“爸爸的好学表现在什么地方?最后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统领全文,边读边画边议,本意是想采用以问促读、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结果发现学生的趣味性不强,过于拔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我讲的内容也比较多,导致课堂学习气氛不够活跃。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设计适合低年级孩子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尊重他们的体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九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导学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概括、判断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讲故事,谈体会,了解这些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在“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区别史实和传说。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前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绸缎做的唐装,知道绸缎是什么织成的吗?

【生】:丝。

【师】:又有谁知道丝是怎么来的?

【生】:蚕茧。

【师】:有同学见过养蚕吗?知道养蚕抽丝技术是谁发明的吗?在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板书)。

讲授新课:

【师】: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

【生】:(看书回答)。

文字出现以前,历史主要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有区别吗?神话传说和史实(历史真实)又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我们先把问题放在这里,待会儿再来解决。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生】:(思考回答)。

学生讲三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后三个任选其一讲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当温度下降到几千度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地球就是由星云凝结成的。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女娲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刚刚我们分析了几个神话故事,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炎帝、黄帝的传说。(板书)。

【师】:传说中,炎帝发明了什么?黄帝又发明了什么?

【生】:(看书回答)。

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神农教稼图”,炎帝又号称神农氏,传说他生下来时是牛首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狩猎为生,打到猎物大家就饱餐一顿,否则只能忍饥挨饿。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哪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七十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传说中炎帝首先教人选择土地的燥湿、肥饶、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耕稼的工具。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师】: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原始农业的出现”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业的发明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而来的。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远古时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之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决非一人短时之功劳。但是因为确切情况不可考,后人在追述他们历史的时候,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之间的杰出代表身上。比如黄帝,他在成为著名的圣君帝王之后,一切制器故事均围绕其展开,各种器物的发明权均归之于他及他的臣下。

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上去,神话与传说,神话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神话是远古居民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自然事物(包括人类自身起源)的虚构。但必须指出,神话的内容决不是先民纯意识的心理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存实践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而传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素材,并非完全虚构。平时我们把神话传说联在一起,不是区分得那么清楚。神话传说与史实不是截然分立的,而是有一定联系的。一方面,喜欢夸大事物是人类的天性,后世之人在叙述先世之事时,总是不自觉的加以增饰与夸大,神话传说经过人民耳闻口传,时间越久越容易失真。另一方面,神话传说中有含有真实的历史,考古的成果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学生看书上13页小字部分)我们在利用神话传说的时候,必须进行分析,做到去伪存真。

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说这句话时都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那么大家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炎黄二帝会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学生思考回答)。

炎黄二帝由斗争走向联合,这就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通过长期的杀伐争夺而最终趋向联合的。

(看“贝壳堆塑的龙虎图”和一段。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十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2、疏通文意,揣摩对话语气,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3、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揣摩语气,分析人物。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1、试读课文和注释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分小组探究无标点无注释的白文,给白文断句。

3、交流展示断句成果,点拨断句的简单方法。

4、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

5、齐读课文。

1、对照注释,独立译文,若有疑问,在小组内合作探究。

2、生提出未解决的疑难或教师出示文中重难点字词。

谓: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当涂:当道,当权岂:难道。

辞:推托以: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及,到了……的时候论议:谈论议事。

3、译读课文,并把课文分两层、

4、分角色表演课文,探究对话。

(点拨:对话形式呈现故事,找出文中对话揣摩语气,劝说有艺术等。)。

1、思考:

(1)文中的人物,文中的三个人物,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你更喜欢谁?说说理由。

(2)从文中的故事里,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2、交流展示。

3、归纳提升。

(1)孙权:关爱部下善劝;吕蒙:听取意见;鲁肃:爱才敬才。

(2)开卷有益,学无止境,学有所成等。

同学们,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们正处在学习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黄金时期,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但愿大家趁着好时光,多读书,收获成长!

设计微型试题(出题者要有正确答案),并在小组内展开互测互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五个字,每个字2分,共10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者词语。(十个字词,每个字4分,共40分)。

(3)翻译下面的句子。(两个句子,每句15分,共30分)。

(4)结合课文提一个有创意的问题。(一个问题20分,共20分)。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具: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朋友的爸爸,边说边板书:爸爸他爸爸非常,边说边板书:好学的。

2、读好“好”第四声,“好”还有什么读音?分别组词。

3、解题,

二、指导看图,学习生字词。

1、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课文会怎样写呢?自读课文。

3、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

5、指导读好长句子。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再次开火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课文写了“爸爸”的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看课后生字的笔顺表,自学笔顺。

4、反馈,检查。

5、字义区别。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正确、美观?

2、师作适当补充。

3、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

七、教学后记:“完”与“玩”、“近”与“进”、“网”与“晚”会写乱。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在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读生字卡片。

2、说说“业”的笔顺,用“完、业”扩词。

3、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爸爸的好学体现在什么地方?自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能把爸爸要学习的那种迫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三、学习第2至6自然段。

1、同学们,课文的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叫“充电”,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

2、请你们仔细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充电”到底是什么意思?

3、大家往下看,爸爸在学习什么呀?

4、你还知道电脑能帮我们什么忙吗?

5、指导父女对话。(同座位互读对话)。

四、教学第7自然段。

1、在“我”的心中,爸爸怎样呢?齐读第7自然段。

2、从哪儿可以看出爸爸是个电脑高手?

3、现在你能说说“高手”的意思吗?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对上网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错别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改正。

资料提供者: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小朋友,你们喜欢数学吗?为什么呀?(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科学家为什么能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这些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

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後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2)动脑动手:

1.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5课的学习,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让网络成为自己学习的好帮手。因此,高效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本课主要通过寻找“安徽名人”这个任务,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流程,并帮助学生对前5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和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2)恰当地选择获取信息的方法,合法地获取信息;

(3)能合理地鉴别和评价信息;

(4)学会利用因特网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5)知道上网时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2、技能性目标。

(1)提高信息筛选和提练能力;

(2)能够熟练运用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

3、情感性目标。

(1)树立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意识;

(2)形成一定的信息鉴别和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使用精神;

(4)培养热爱家乡悠久历史文化的感情。

1、教学重点。

(1)关于搜索技巧的强化与巩固;

(2)明确信息获取的流程。

2、教学重点。

(1)关于搜索的技巧;

(2)关于如何找到正确的资源,以及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

四、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乡安徽有哪些名人吗?你们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吗?

学生回答。

教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其实在网上,也有很多网站是专门提供各种学习资料或疑难问题解答等服务的。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所学的网络知识向因特网求助。

2、学习指导。

(1)指导学生了解获取信息的流程:

a:收集资料前的准备:

教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好所要寻找的资料,了解这些资料的来源、出处,然后再选择寻找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以书中跟着为例进行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同学间相互帮助)。

学生汇报。

b:搜索资料并保存资料:

教师:根据自己所做的选择,进行搜索保存资料。

教师讲解示范(以搜索有关“曹操历史贡献”资料为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同学间相互帮助)。

3、分层练习。

小组间互相帮助完成书p72页“试一试”。

为学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1.了解文学、语言、文字产生的过程。

2.掌握三者产生的先后顺序和文学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文学、语言、文字产生的过程。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文学、文字、语言”,让学生猜猜这三种事物产生的先后顺序。

2、新授。

按正确的.产生顺序,以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最后让学生总结三者产生的正确顺序。

1.首先讲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通过讲述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这一过程又称为劳动的过程,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2.语言、文学如何产生。

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

3.文字的产生过程。

把这些知识点用一个故事,固定的人物来讲述,这样听得轻松,更有趣味性,更容易理解知识点。

4.总结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

(1)语言(2)文学(3)文字。

5.由此引出我国最早的口头文学作品--《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1)教师范读,纠正读音。

(2)学生自读,齐读。

(3)讲解诗歌,背诵。

6.总结文学概念---文学是用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

7.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8.布置作业。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26405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