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灵活调整。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活动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案参考资料,以供教师使用和参考。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通过观察与学习,使学生有浓厚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激发学生收集大熊猫的相关信息资料,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表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学习两个新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出示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图画,简单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师:大熊猫真可爱。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大熊猫。
(二)自读感悟,读通全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要求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它是珍贵的动物。
板书:珍贵。
第2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第3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第4自然段,写大熊猫的饮食。
板书:样子活动饮食。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再读全文。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小组合作,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2)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3)试着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像片。
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
板书: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黑眼圈。
(2)大熊猫活动情况。
板书:小: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3)吃什么?
板书:竹叶竹笋。
(四)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读词语卡片,巩固认识生字。
2.用生字开花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字生字。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结合写字教学要求,学习新的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六)实践活动。
1.有到过动物园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大熊猫的同学,或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并在小组交流。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七)课外阅读。
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我是国宝》《丹顶鹤》,让学生加深认识大熊猫和丹顶鹤,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大熊猫。
(珍贵)样子。
身子胖。
尾巴短。
毛很光滑。
四肢。
黑身子和头白。
黑眼圈。
活动。
小: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吃竹叶竹笋。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二
1、听写词语。
2、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归纳段意。
组织好语言文字,归纳段意。
投影片;大熊猫生活习性资料。
:3课时
1、听写词语
栖息 向往 悠闲 遮掩 循声 涓涓 踪迹 幽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
1、指名朗读
2、大熊猫生活的环境应具备那些条件?
自由读这四个条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设计填空题
大熊猫的故乡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是大熊猫的故乡。
大熊猫的故乡在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对卧龙山区景色的感受(苍绿幽静)
表现在哪里?
面对这样秀丽的景色,谁能用一句话来赞美
5、你觉得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话?
指名读评议
6、复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7、出示:这一段主要些什么?
环境怎样?
回答问题,概括段落大意
1、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二段写谁?我们到哪里干什么?结果怎样?
2、交流,概括段落大意
3、思考:
怎样发现大熊猫的“家”?
线索:发现粪便听到叫声找到洞口
4、想象作者当时心情
5、朗读指导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卧龙山区,看到了秀丽的景色,还找到了大熊猫的“家”,那么,大熊猫到底长得怎么样?我们到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作业本第3、4题
高山云雾
原始森林 好一个大熊猫
环境:苍绿幽静 鸟鸣 的天堂
(总) 泉水 (总)
积雪
(分)
线索:发现粪便 听到叫声 找到洞口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培养喜爱“大熊猫”的感情,懂得要爱护野生动物。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你还了解大熊猫的一些什么知识?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描写大、小熊猫的句子,让人感受到它们的可爱!把它说给同桌听,记住句子。
2、那我们是怎样找到大熊猫的“家”的呢?
(1)读第3自然段。这里说了什么?
(发现大熊猫的踪迹——粪便)。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又发现了什么?
(听到大熊猫幼仔的声音)。
(3)读第5自然段。我们循声而去发现了什么?
(我们找到一个紧贴地面的枯树洞就是大熊猫的家)。
(4)最后我们看到了——。
(5)这几个自然段作者的感情有何变化?应该怎样在朗读上体现出来?自由练,指名读。
3、自由读第6—8小节。
三、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1、根据课后题2给课文分段。
2、学习单元提示。说说怎样用提问法概括段落大意?
3、回答课后题3,学习用提问法概括段意。
(1)把每一问的答案连起来概括段意。
(注意修改:一要适当改变或补充词语,正确表达意思,不能简单地把问题的答案一字不换的连起来。二要注意只要表达得正确清楚、完整,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不要千篇一律)。
(2)概括段意并写下来。
(3)评议。
4、小结方法。
四、总结延伸。
1、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说大熊猫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
2、说说要怎样对待、保护动物?
五、课堂作业。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重要介绍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及进食特点,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动物都比较感兴趣,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一些动物,但由于地理位置位置的原因,我们这里的学生很少能亲眼见到大熊猫,对大熊猫充满了好奇心,这就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本课的教学安排将学生课前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解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使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记字方法和阅读方法,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了解更多有关大熊猫的知识,感受大熊猫的可爱,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模仿课文简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大熊猫的资料。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长得什么样吗?你知道它最喜欢吃什么吗?
2、引入课题:
(出示幻灯)学生齐答:大熊猫。
3、板书课题:
师:对,它就是被我们称作国宝的大熊猫(师板书课题)。你们喜欢它吗?
那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它呢?(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自由发言)。
(师相机板书:珍贵,可爱,国宝)。
4、引入课文:
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关于大熊猫的知识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更好地了解一下大熊猫,下面我们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读课文:同学们,听完了课文,你们是不是更喜欢大熊猫了?那么下面你们就带着喜爱的感情认真地读读课文吧。阅读要求: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再次齐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
1、你最喜欢文中哪一段?就用喜爱的语气来给大家读一读吧。
2、学习第一段:读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
等国家和地区赠送大熊猫,这些大熊猫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受到很高的待遇,住在为它们专门修建的熊猫馆。并且大熊猫还被选做北京奥运会的会标呢。(出示奥运福娃的图片及赴港大熊猫的图片)这就是赠送给香港的两只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它们的名字还是经过网络征集的呢。那么,它们为什么能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的课文吧。(生齐读课文)。
a)生边读,师画简笔画。
b)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老师一起完成描图。
c)边看图边指导学生背课文。
d)出示幻灯,学生填空。1,大熊猫的身子,尾巴(),皮毛很()。头和身子是(),四肢是()。它头上长着一对()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圈。
2,比一比,你认为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大熊猫的身子很胖。
3、照样子,写词语:毛茸茸。
胖乎乎()。
4、学习第三段:
大熊猫不仅长得可爱,它的生活习惯也很有特点,那么谁来读读下面这段课文呢?教师板书:
小时候: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很可爱)。
长大以后: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睡大觉。(憨态可掬)。
5、学习第四段:
最后,我们来看看大熊猫都吃些什么?
四、作业小超市:(出示幻灯)。
(1)、认真观察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然后模仿课文给同学介绍一下这种动物,并把它记在日记里面。
(2)、把你想对大熊猫说的话写下来。
(3)、写一句话吸引更多的人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动物。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五
一、猜谜导入。
在导入时,我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观积极思考中被调动起来,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奠定了学习文本的感情基础。
二、以读为“本”。
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如:引读、集体读、部分读、范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以读来理解课文,感受课文。让学生感受大熊猫的外形可爱,小时候的活泼可爱,长大后睡觉的样子可爱,以及它吃竹叶时的样子可爱,从而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三、拓展延伸。
为了给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一个空间,我在课前布置了拓展性的作业:收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这堂课体现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理念,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搜集资料、去读书、去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时间不充裕,如读的不够充分,不到位,精读部分能读懂了,但离读美还有一些距离。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听写词语。
2、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
组织好语言文字,归纳段意。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大熊猫生活习性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栖息向往悠闲遮掩循声涓涓踪迹幽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大熊猫生活的环境应具备那些条件?
自由读这四个条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设计填空题。
大熊猫的故乡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是大熊猫的故乡。
大熊猫的故乡在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对卧龙山区景色的.感受(苍绿幽静)。
表现在哪里?
面对这样秀丽的景色,谁能用一句话来赞美。
5、你觉得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话?
指名读评议。
6、复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7、出示:这一段主要些什么?
环境怎样?
回答问题,概括段落大意。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二段写谁?我们到哪里干什么?结果怎样?
2、交流,概括段落大意。
3、思考:
怎样发现大熊猫的家?
线索:发现粪便听到叫声找到洞口。
4、想象作者当时心情。
5、朗读指导。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四、小结。
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卧龙山区,看到了秀丽的景色,还找到了大熊猫的家,那么,大熊猫到底长得怎么样?我们到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
作业本第3、4题。
高山云雾。
原始森林好一个大熊猫。
环境:苍绿幽静鸟鸣的天堂。
(总)泉水(总)。
积雪。
(分)。
线索:发现粪便听到叫声找到洞口。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明确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2.通过《故乡》的学习,把握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3.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3.小说主题的探讨。
教学时数:
三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预习与朗读,二、三课时分析与探讨,解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导语: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
顺便回顾一下鲁迅及其作品。
2.讲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3.情节的把握:
(1)以“故乡、故乡、故乡”来简单梳理,其中横线上添一个动词。
(2)用一个动词来归纳全文内容,哪一个词好呢?“变”!自然引出下面的内容。
4.环境描写: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5.人物的把握:
写了哪些人物的变化?具体有怎样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a.“闰土”:把少年和中年的闰土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把握闰土的“变”。
(1)外貌:
(2)动作:
(3)对“我”的态度:
(4)对“生活”的态度: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b.杨二嫂:
(1)外貌:
(2)职业与性格:
结论: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c.“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
(2)怎样对待闰土?
(3)怎样对待故乡及其人物的变化?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6.重点段落的赏读与理解:
(1)最后五段,尤其最后一段的后面一句,体会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
(2)描写捕鸟一段,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7.小说主题探讨。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8.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2)配套的资料。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八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带表情的优美的演唱歌曲。
掌握节奏2拍附点后十六,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类型。
多媒体,钢琴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见见大海好吗?学生回答。
分组(小组内讨论)一分钟后点同学回答。
1、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
2、幻灯片出来作者介绍,老师介绍作者。
3、听完歌曲同学们认为歌曲节拍,情绪是什么样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
5、全班有感情朗读歌词。
6、老师弹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7、同学们用wu来模唱歌曲,节奏不对的地方老师及时改正。
8、带歌词更加完整的歌唱。注意唱到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情绪要越来越激动。注意流畅。
9、听范唱再次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变化。试着用这样的感情完成歌曲的演唱。
1、分小组进行.交流演唱.
2、小组进行表演,跟琴进行合作完成演唱.最后评出唱的`最好的组.
大海的辽阔让我们羡慕不已,我们热爱大海,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今天我们学了《大海啊,故乡》,那么关于大海的作品你能举出例子吗?歌曲《大海》 《海鸥》 《深深的海洋》文学作品《海的女儿》 《老人与海》 《大海的歌》。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偏旁(身字旁、舟字旁)和例字(射、船)。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身字旁、舟字旁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射、船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培养喜爱“大熊猫”的感情,懂得要爱护野生动物。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你还了解大熊猫的一些什么知识?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描写大、小熊猫的句子,让人感受到它们的可爱!把它说给同桌听,记住句子。
2、那我们是怎样找到大熊猫的“家”的.呢?
(1)读第3自然段。这里说了什么?
(发现大熊猫的踪迹——粪便)。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又发现了什么?
(听到大熊猫幼仔的声音)。
(3)读第5自然段。我们循声而去发现了什么?
(我们找到一个紧贴地面的枯树洞就是大熊猫的家)。
(4)最后我们看到了——。
(5)这几个自然段作者的感情有何变化?应该怎样在朗读上体现出来?自由练,指名读。
3、自由读第6—8小节。
三、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1、根据课后题2给课文分段。
2、学习单元提示。说说怎样用提问法概括段落大意?
3、回答课后题3,学习用提问法概括段意。
(1)把每一问的答案连起来概括段意。
(注意修改:一要适当改变或补充词语,正确表达意思,不能简单地把问题的答案一字不换的连起来。二要注意只要表达得正确清楚、完整,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不要千篇一律)。
(2)概括段意并写下来。
(3)评议。
4、小结方法。
四、总结延伸。
1、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说大熊猫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
2、说说要怎样对待、保护动物?
五、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二、找到大熊猫的家:发现、听到、找到。
三、看到大熊猫:可爱、文静悠闲(明星、国宝)]。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一
一、观看录像,初步认识大熊猫。
1、播放有关大熊猫的录像片。
2、指名说说看见了什么?让所有的学生都大胆发言。
二、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大熊猫。
1、教师领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己读课文。
3、指名个别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深入了解大熊猫。
1、出示教学挂图,通过看挂图学习大熊猫的样子。
教师让学生说出挂图上有什么?再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再指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2、利用角色表演理解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1)师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让学生都想象自己是一只大熊猫,教师边读课文边让学生表演。(指导学生表演好:爬上爬下用爪子抱着脑袋呼呼地睡大觉睁开眼睛睡醒了摆动着走来走去)。
(3)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问:大熊猫最喜爱吃什么?学生齐回答。再指图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样子。
四、课堂检测。
1、教师出示问题:大熊猫是什么样子?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大熊猫爱吃什么?学生自读问题,思考题意。
2、指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
3、让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交流、讨论,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自己写出答句,教师个别讲析。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九个一类字,八个二类字。
2、教育学生喜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计算机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授课:
2、打开电子课本:关于这一段录像,在我们的电子课本上也有描述,请同学们打开“6”这个软件,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一查电子课本里的注音。(不过首先老师要教大家如何使用电子课本。)。
3、小组里讲生字: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通过使用电子课本认识了以前不认识的生字,在小组里讲给你的同桌听。
4、全班汇报讲生字:
(2)学习“护”。出示护照。老师这里有一段文字,想请同学来读一读。指读。全班读。(教师领读:肃、陕、)通过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生活的地方)请同学操作鼠标,点击大熊猫生活的地方。那么你们知道这段对大熊猫的描述是什么吗?(护照)讲“护”这个字,(领读)教师范写,问:能告诉大家在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吗?(不要忘记户上的一点。)我们生活中什么地方能用到这个“护”字?谁的妈妈或亲属是“护士”?你们知道“护士”是做什么的吗?(协助医生工作,有时给病人打针或督促病人吃药等)。
(3)学习“茸”。究正读音“毛茸茸”的“茸”读一声。
(5)学习“肩”。出示大熊猫图,谁来指一指大熊猫的肩在哪里?教师范写“肩”,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过这个字?那么课文中的这个字是在哪出现的呢?(油黑油黑的)请先跟老师读一下二类字“肢、戴、副、墨、镜)。
(6)学习“油”。“油黑油黑”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不能说一说?
(8)自主学习“饱、川”。老师这里有两个小谜语想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两个小字谜都是让我们来猜一猜我们今天学过的一类字。操作计算机,猜出谜语后,想一想为什么?课文中什么地方出现了“饱”字?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领读笋)。
“川”字在写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三、巩固生字。
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排火车读生字)生字我们学完了,检查一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2、闯关游戏。老师这里设计了两个闯关游戏,看你能顺利闯过几关?
四、学写生字“极”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大熊猫出国》一课的课文,重点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同学们掌握得比较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明确写作要求。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四
星期天下午,我们一家四口去四川成都看中国的“国宝”,就是毛茸茸的熊猫。
熊猫生长的地方,分别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方。它有胖乎乎的身子,又短又圆又黑的尾巴,像雪似的绒毛披在身子上,耳朵乌黑乌黑的,肩膀也是乌黑乌黑的。
这次,我和一只胖嘟嘟、又毛茸茸的大熊猫拍了一张合影的图片。我们一起拍合影的时候,熊猫好像在说:“耶!”
熊猫是哺乳动物。我最喜欢哺乳动物了,我们一家四口都喜欢这种动物呢!
我还喂熊猫吃竹子、吃竹笋呢。它吃得很快,好像在想:“真好吃,太香了!”
我看小熊猫,看得都不想回家了。熊猫太可爱了,我想在这里和小熊猫一起玩。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五
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旧中国的苦难,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分析、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
回顾、复习。
了解巩固文体知识。
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简介“小说”
2.简介背景。
听介绍。
了解背景及文常。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分为三个部分:
1.交代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阅读、讨论交流。
理清课文脉络结构。
3.“我”失望痛苦地离开故乡,寄希望于未来。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六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
教学难点: 。
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
第一课时 。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
二.教学过程: 。
1. 导入新课: 。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 。
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 。
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 。
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 。
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
2. 介绍写作背景: 。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 。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 。
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 。
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 。
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 。
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 。
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 。
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
3. 作家、作品介绍: 。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
4. 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
5.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
6. 讨论课文段落: 。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
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
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
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 。
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 。
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
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 。
友谊; 。
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
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 。
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
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
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
7.完成表格: 。
h 变化 。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
外貌 。
动作语态 。
对“我”的态度 。
对生活的态度 。
第二课时 。
一.教学目标: 。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 。
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
明确: 。
(1)外貌对照: 。
(2)动作、对话对照: 。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
对我: 。
对生活: 。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
(4)小结: 。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
对话描写—— 。
动作描写—— 。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
第三课时 。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
2. 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
明确: 。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
3. “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
4. 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
5. 小说的主题思想: 。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七
活动重点:
幼儿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形象和内容。
活动难点:
幼儿在理解音乐内容,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故事导入。
教师以亲切的口吻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故事。森林里的一天,啄木鸟医生背起小药箱和往常一样,去给果园里的果树治病。它飞来飞去,用它敏锐的双眼,观察每一棵果树。它落在一棵生病的果树上,立在树干上,用它尖尖的嘴巴敲一敲果树,听听声音,然后用它像钩子一般的舌头,从果树身体里钓出小虫子。这下,果树舒服多了,非常感谢啄木鸟医生,而啄木鸟医生能够为果树治好病,帮助了别人而感到快乐,飞舞在果树身旁。到了秋天,在啄木鸟医生的精心照料下,果园里到处结满了果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根据故事提问题:“小朋友,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啄木鸟来到果园里先干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啄木鸟寻找生病的果树)找到生病的果树然后干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啄木鸟为果树治病,捉虫),啄木鸟是怎么捉虫子的?(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啄木鸟用它尖尖的嘴巴,在树干上敲,笃笃笃,笃笃笃,听听声音,用舌头勾出小虫子),最后果树的病治好了吗?故事中怎么说的?(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果树舒服多了,非常感谢啄木鸟,啄木鸟帮助果树治好了病感到高兴快乐)。
2、啄木鸟给果树治好了病,果树为了表达感谢,给啄木鸟送来一首好听的音乐,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播放第遍音乐,让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欣赏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这首乐曲好听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幼儿自由回答音乐很欢快)。
3、分段欣赏乐曲,剖析乐曲结构和表演动作。教师:“啄木鸟能给果树治病,这么厉害,咱们一起扮演下啄木鸟吧。下面,我们一起分段来欣赏乐曲,分段表演下,好吗?”。先听第一段音乐,教师引导小朋友表演,做出飞来飞去的`动作,做出寻找的动作。让幼儿自由创编,选取做的好的小朋友当榜样示范,结合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动起来。再听第二段音乐,教师引导小朋友表演,做出捉虫的动作。捉虫时,啄木鸟的嘴巴应该快点敲树干好,还是慢点敲树干好?让幼儿选择,如果选择慢的动作,老师和幼儿结合音乐试一下,如果选择快的动作,老师和幼儿结合音乐试一下,最后,让幼儿进行比较,选取最适合音乐的捉虫节奏动作。最后,听第三段音乐,教师引导小朋友表演,做出果树治好了病,啄木鸟很高兴飞舞在果树身旁的动作。
4、教师和幼儿共同从头到尾进行表演,先和幼儿一起在椅子上做动作。让幼儿注意听音乐,在音乐转换的点上提醒幼儿到哪应做什么样的动作。
5、让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教师提前把啄木鸟、果树的头饰放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请小朋友戴上。教师对扮演果树和啄木鸟的小朋友讲清游戏规则,果树要做出生病和病好了的动作,啄木鸟要听好音乐,哪个地方是寻找,哪个地方做捉虫,到哪个地方做高兴。教师在旁观察,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再来做一遍。
6、进行角色互换,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果树、啄木鸟在音乐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你们表演的真好,老师看到你们尽情的享受在音乐中。啄木鸟能为果树治病,它是我们值得爱护的益鸟,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是现在环境遭到破坏,啄木鸟都没有家了,让我们给啄木鸟建造个小家好吗?带幼儿到户外观察。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里,开展表演区,让更多的幼儿表演,开展建构区,引导幼儿用纸盒给啄木鸟建造房子。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八
你们猜猜,动物中我们的国宝是什么?哈哈,当然是熊猫了。
一对小巧黑色的耳朵,一个圆圆雪白的脸蛋,一双闪亮乌黑的眼睛,加上一个圆滚滚黑白相间的的身体,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大熊猫喜欢吃新鲜青翠的竹子,喜欢在草地上懒洋洋地睡觉。可是你们知道吗,熊猫小时候可是很机灵好动的,喜欢爬上爬下,喜欢和同伴在草地上玩耍,每次玩儿的时候,还会调皮地翻跟头......我曾经想过,如果把大熊猫缩小变成我的宠物......还是不要,那大熊猫便不再是国宝了。
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濒临灭绝。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800万年,被誉为“中国的国宝”。
大熊猫可真有趣,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吧!
【可爱的大熊猫】。
301班刘晓冉。
在我国的四川,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大熊猫。
你们知道大熊猫喜欢吃什么吗?大熊猫喜欢吃鲜嫩的竹子,有时也会吃其他植物。大熊猫食量很大,无论是坐着、躺着,还是斜倚着,手上都拿着竹子一刻不肯停歇。
大熊猫会哭也会笑,有时还会淘气撒娇呢。但它的寿命并不长,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
大熊猫真是个机灵、淘气、可爱的动物啊,我喜欢大熊猫!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案设计篇十九
你可知道,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吗?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它吧!
你们知道为什么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吗?因为大熊猫不仅可爱,还因为它只生活在我们国家,而且数量非常稀少。而且在2万5千年以前,森林里到处都有熊猫的踪迹,可现在只能在四川、甘肃和陕西海拔1500-3200米的森林地区才能看见。且野生大熊猫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了。
大熊猫吃东西的样子更可爱。记得又一次,妈妈带我去动物园里的熊猫馆,那里有好多大熊猫,有的在树上谁在懒觉,有的在相互搏斗嬉戏,还有的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竹子。我心想:竹子那么硬,它们怎么咬得动呢?后来,我看了科普书才知道,它们原来是肉食动物,只是因为行动缓慢,捕捉不到食物,才逐渐演化成以竹子为主食的素食动物。它的肠子不像牛和羊等草食动物那么长,所以吃下去的竹子往往并没有完全消化就被排了出来,因此为了维持身体能量,它几乎每天不是睡觉就是在吃东西。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吃10-14公斤的竹子。
这么可爱的大熊猫,你们难道会不喜欢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27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