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苹果教案(汇总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7:57:21
分苹果教案(汇总23篇)
时间:2023-11-29 07:57:21     小编:雁落霞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组织安排。要编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使用,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分苹果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能够初步理解歌词的意思。

2.愿意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活动准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念歌词。

1.出示小猪手偶:王老师有一个好朋友,他的名字叫小猪,小猪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的魔法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想请小朋友一起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么?那让我们来魔法果园瞧一瞧。(将苹果树上的帘子揭下)。

2.出示苹果树:魔法果园里有什么啊?苹果长成什么样子的呀?(又大又圆)。

3.摘苹果:

(1)提问:老师的肚子有点儿饿了,那怎么才能吃到树上的苹果呢?(教师边有节奏地唱出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摘下来)。

(2)苹果故意拿不下来。

一定是咒语还念的不够响,小朋友们可不可以帮王老师一起念咒语啊。(将苹果摘下)。

4.品尝苹果:苹果好不好吃?你们喜不喜欢吃苹果?(引出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二、学念儿歌。

1.个别幼儿摘苹果:

你们想不想来摘苹果?小猪告诉老师一首儿歌,念会了儿歌才能摘苹果。

(教师范读一遍)。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读一遍。

3.请个别幼儿上来摘苹果。

4.一起念儿歌来摘苹果。(原地加上动作)。

三、边做动作边唱歌。

1.教师示范动作:老师把儿歌编成了一首歌叫《苹果歌》想不想听?(播放磁带,教师边做动作边唱歌)。

教师:老师刚才加了动作,好不好看?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不好?

苹果树爷爷说我们跳的真好看,我们再给他跳一遍好不好?

2.摘高处的苹果。

瞧,这几个苹果好高啊!我们应该怎么摘啊?(请幼儿原地演示一下)。

3.请上几个小老师上来摘苹果。

4.师幼互动。

老师当苹果树,身上贴上苹果。让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来摘苹果。

四、分享活动。

1.苹果树爷爷说话了,他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要小朋友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礼物就来了。

分苹果教案篇二

歌曲旋律简单优美,内容朗朗上口,贴近幼儿生活。且在摘苹果的游戏中学习歌曲,孩子很感兴趣。

活动目标。

1、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做简单的动作。

3、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六棵、小篮子若干、大框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邀请孩子们坐上老师的幸福列车去果园玩。

二、新课学习。

(一)摘苹果(游戏中学会歌曲)。

(二)1、发声练习(啊---呜吃苹果)。

2、教师范唱新歌。

3、理解歌词。

4、学习新歌。

a、教师清唱歌曲、孩子摘苹果。

b、师幼边摘苹果边唱歌,直到三棵树上果子摘完。

5、按要求边唱边摘剩下三棵树上的果子。

如树上许多红苹果,孩子指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摘苹果。

我们喜欢吃苹果,做吃苹果样子。

身体健康多快乐,做健康状放平果于篮子里。

果子摘完,让孩子扮车车船船将果子运到指定地点。

劳动成果分享,吃苹果。

教学反思。

的要求,一下摘完了所有果子。在这里我不应该将孩子叫到果树下,才讲规则。再说,小班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可能难度有点大。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二: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歌》教学反思(619字)。

音乐活动《苹果歌》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内容又易记。苹果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水果,对于苹果也比较了解,孩子们也都喜欢吃。本周我们的主题是好吃的水果,所以孩子们对水果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在导入的环节,我出示了苹果,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所以学习歌曲的过程很顺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歌词,对于歌曲的旋律孩子们也很快的掌握了。在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的环节孩子们都非常的投入,在活动中我并没有准备很多教具,但是这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树上许多红苹果,我问孩子们:孩子们,苹果树在哪啊?如歌词:一个一个摘下来。我让孩子们想象怎样摘苹果,孩子们的想象力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孩子们伸手在树上摘苹果,摘后有的放在口袋里;有的用手弯成一个环作篮子,把苹果放在篮子中;还有的孩子在摘的时候跳起来,一边说这个苹果太高了,摘不到?对幼儿的回答我都给予一一肯定。

仿编环节:除了红苹果,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说出了一大堆的水果,如:黄香蕉、黄菠萝、黄橘子、红桃子、红石榴等等,这些水果都长在树上,手的方向朝上同红苹果;可是有的水果长在地上,有的幼儿马上就想到将手的方向朝下,其他动作不变。

整个活动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投入,活动氛围好。只有教师和幼儿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会发现很多乐趣,并不只是让孩子学会唱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三:小班音乐《苹果歌》教学反思(679字)。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小三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此我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环节一: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孩子们随着音乐开着火车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环节二:有节奏地学念歌词”。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从活动的实施中,我观察到宝宝不但学说了歌词,而且在描述苹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许多等,各领域内容整合得比较自然。“环节三:学唱歌曲”。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对小班孩子来说简单、易懂、易唱,在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幼儿很快就唱会了歌曲。“环节四:鼓励宝宝进行创编歌曲”。创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丰富宝宝关于水果的知识,初步积累改编歌词演唱的经验。第一次我是引导的,第二次,宝贝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画下水果,提问:这个水果宝宝是长在哪里的?什么颜色的?连起来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表现很不错,都能完整的唱下来,尤其是唱到紫葡萄,冯逸涵还说是“一串一串摘下来。”唱到绿西瓜的时候,俞洁还说是“地上许多绿西瓜。”真的很不错,创编的很成功。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四: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歌》及课后反思(603字)。

活动名称:苹果歌。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分苹果教案篇三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归纳概括10的组成,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组加减法。

2.提高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能积极探索新知,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直接快速地凑10。

1.人手雪花片10个人手这样表格若干。

2.10个苹果卡片,10级台阶图,小狗、骨头卡片,喜羊羊手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给我们带什么来了?(从桌下拿出一盘苹果)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羊羊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将盘里的苹果一个一个地摆在桌上)生:10个。

师:喜羊羊说,今天谁分得好,她就把苹果奖励给他。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1.动手操作培养幼儿数感。

(1)分一分师:现在请你们听清老师的要求,请每位幼儿把桌子右上角的10个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间。

生:(放雪花片)师:我们用这10个雪花片代替10个苹果,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开始。

(在幼儿动手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2)说一说师:请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几和几。

2.幼儿汇报后整理凑10法师:现在我要请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样吗?(抽1位幼儿上台分苹果)师: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师:老师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苹果奖励给你。

师:(指图形)从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从右往左看10还可以分成9和1,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记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来记,(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师:现在又听老师要求,请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

师:请你们动动脑筋,刚才我们已经把10分成了1和9,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来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的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师(分苹果,中间用一条虚线分开)师:从左看10分成了2和8,从右看10还分成了8和2,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填表格2、8)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分苹果教案篇四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球做芯制作纸浆苹果。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能做大胆、细心的作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经验准备:有制作纸浆画的.经验。

1.范画苹果一个。

2.乳胶、红、绿颜料、废旧纸头做的球纸、抹布。

3.一棵枯树枝。

一、导入

1.出示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是什么呀?(树)这是一颗苹果树,(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可是树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好孤单,好可伶!你们谁有办法帮帮他呢?(做一些苹果,做一些树叶)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你们都很聪明,会帮苹果树找朋友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给苹果树做一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

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红的、绿色的)那我们就选这两种颜色来做个苹果树的朋友,有了朋友苹果树肯定会很开心的。(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看看我拿的是什么?(纸浆)今天我们就要用纸浆来做苹果,我喜欢吃红苹果我选择红色的纸浆来做一个大大的苹果,怎么做呢?看仔细唠,就像我们的唱的歌一样:“选纸浆,选纸浆,选一样。做苹果,做苹果,拖拖拖。红苹果绿苹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苹果。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2.把做好的苹果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挂到苹果树上。在做一些树叶做成一颗完整的苹果树。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桌面,洗小手。

经过有序的准备,课前的铺垫,今天的纸浆特色活动完成的很顺利,虽然还有几个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苹果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弥补的问题,比如,纸浆的粘性不够,加上纸球上有不干胶,导致了制作过程中纸浆与球体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课前还是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准备。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分苹果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准确发音,如“是”“先”“脏”“手”等。

2.培养幼儿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过程:

2、教师朗诵儿歌《大苹果》,让幼儿仔细的听。

3、教师提问,小朋友,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它让你做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纠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纠正儿歌中的发音,同时引导幼儿在吃大苹果之前要先洗手,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5、教师再次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6、请个别幼儿自己朗诵儿歌,教师纠正。

7、教师小结。

分苹果教案篇六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摘苹果、吃苹果等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情境讲述,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它邀请我们去帮它摘果子呢。来,开上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喽!

2、摘苹果,放入果篮中。

师:果园到了,看看有什么?(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什么?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老师的果篮里,好不好?(请幼儿来摘苹果)。

3、尝一尝苹果,深刻理解“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这句歌词。

师:苹果摘下来了,真香真甜呀!喜欢吃吗?老师这里也有苹果呢,来,我们尝一尝。

吃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怎样?你们喜欢吃苹果吗、高兴吗?

教师小结:苹果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它非常有营养,多吃苹果,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学习新歌。

1、观看图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摘苹果、吃苹果的经过都画了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带幼儿认识图谱。

2、学习歌词。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来念一念。(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好听吗?我们一起学一学。

3、学唱新歌。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我们一起唱唱吧。(教师和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吃过的水果替换原歌词,创编歌曲。

1、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画,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2、学习歌词,把水果替换进去,和幼儿说一说。

3、尝试把创编的歌曲唱出来。

四、游戏“摘果子”。

师:今天小朋友真棒,我们唱了苹果歌,还编了梨子歌、桃子歌。现在我们帮熊伯伯把这些果子都摘回家吧!(个别幼儿摘果子其他幼儿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宝宝们,我们帮熊伯伯把果子运回去吃水果喽!坐上小汽车,我们回去喽!

分苹果教案篇七

儿时与父亲博弈,我一心所盼便是胜过父亲;如今,我想开始学会输给他。也许,这就是因为那个青苹果和红苹果的故事吧。

在海滨小城烟台,早春过后,四五月的阳光下,苹果花的素雅犹如柔曼的轻纱,覆在胶东丘陵上。花落,果生。一株两三岁的小树开始长出果子,而与此同时,它身旁的大树也开始孕育果实。(语文迷)。

第一次生果的小树问道:“成熟是什么?”大树说:“长一树红苹果。”小树不屑,大树无言。

其实,在万丈繁华、滚滚红尘里,在人世间,余秋雨已经在《苏东坡突围》里写下了什么是成熟。当然,它们并不懂。

“成熟是一种终止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小树抱怨着风吹日晒和雨水的冲刷让它的果子遭了秧;而大树则享受着阳光甘霖,至于清风,你怎能拒绝那美人柔荑爱抚般的美妙呢?成熟的心中,有着足够的气度,包纳风雨。

“成熟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养料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小树期盼着让自己枝繁叶茂,然后向大家炫耀;而大树默默地用养料维持自身生长,供给果实发育。成熟的心中,有着沉稳内敛,无声前行。

“成熟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我要参天!”小树仰望着如海洋之心一样美好的天幕,拔着树枝;而大树欣赏着湛蓝的苍穹,继续长着果子,因为知道身为果树,自己到底该做什么。成熟的心中,也许没有力所不能及的高空,但是会有现实无比的目标。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比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果农来了,看看顶着大树冠的小树,在小树期盼的目光中失望地摇摇头;“难道我还不是最好么?”面对果农的查看和小树的滔滔追问,大树自得地享受着今天的日光浴。成熟的心中,有着从容不迫与淡然平静,不受干扰。

时光飞逝,成熟也许还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吧。

春华,秋实。后来,大树上结了一树红苹果,在阳光下,它们发出“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而小树,看着自己的那一个个如初春的叶子般青涩酸小的果子,一脸无奈。

成熟,不必声张,不必刻意追逐它的脚步。当你从岁月的沉浮之中走过之后,那些经历自然就让你的心变得不再那样年轻气盛。一心追求最好的小树最终只有满枝青苹果,因为它没有懂得,成熟,是在心里长出一树红苹果。正如李小龙所说:“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做观念上的俘虏。”成熟,发自内心。一颗成熟的心,自有自己的“红苹果”。

又过了两三年,当年的小树语重心长地对新长出果子的小树们说:“成熟是长出一树红苹果。”它们能明白么?唉,不必多言,它们总会明白的。成熟的过程,就是要亲身经历了才会懂得的。

青苹果,第一次在懵懂与年少轻狂之下得到的果子;红苹果,越积淀越成熟,越成熟越甜美。其实,人亦如此。

每个人的人生都必须从青苹果的时光开始度过,带着青涩在人世间走上一遭,然后,一点点地变得成熟,最终变成红苹果。你看,那在年少之时有着寥寥狂傲与放荡不羁的生命,在经过了世事的洗礼之后,在尝过了人生的酸甜之后,会变得大气、厚重、沉稳、踏实、从容……此之谓“红出于青而胜于青”。

人生的一切,就好像是时光的礼物,比如成熟。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黑白子落定在方寸棋盘之上,看着不再那样年轻的父亲认真思索时的那微蹙的眉头,想起来,陈光宪说:“成长就是下棋时赢了老爸;而成熟是你明明能赢老爸,却让老爸小赢一下。”

我想,与父亲的下一局对弈,我也会吃到红苹果了。

上一篇:生命的简单。

下一篇:生命因你而美丽

分苹果教案篇八

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问每份分到几个;一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问能分成几份。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明确两次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2是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课件、24个磁铁。

学具:12根小棒。

1、师:今天淘气家来客人了,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一起来数一数。

2、师贴苹果。

有12个苹果。

1、倾听

2、观察。

3、数一数。1、2、…12

、你猜妈妈会向淘气提出什么问题?

、有选择地板书:

问题一: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有( )个?

问题二:有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 )个盘子?

、师:你认为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针对问题二)

e、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f、对,这就是平均分的两种类型。(板书:第一种第二种)

g、那有相同的地方吗?

、师:如果让你用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你想用几个圆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师:好,开始。师巡视。师:好,谁上来分一分。(汇报,交流) 师:他是怎么分的?(请2到3个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师:不管你们怎么分,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个。

师:请用学具分一分。师巡视。汇报,交流。师:请一个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样的请举手。那你们是怎样想的?师:这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6份。

1、出示松果图。师:同学们,小松鼠知道你们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课件出示:松果图。

2、师: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师:小松鼠想把18个松果平均放在篮子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判断属于哪种类型。

5、师:下面我们来看小松鼠的问题。翻书35页,同桌两人商量一下,认真读题,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结果填在书上。师巡视。

6、集体交流,请两生上台展台展示。

分苹果教案篇九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球做芯制作纸浆苹果。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能做大胆、细心的作品。

经验准备

有制作纸浆画的经验。

物质准备

1、范画苹果一个;

2、乳胶、红、绿颜料、废旧纸头做的球纸、抹布;

3、一棵枯树枝。

一、导入

1、出示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有办法帮帮他呢?(做一些苹果,做一些树叶)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你们都很聪明,会帮苹果树找朋友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给苹果树做一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

。做苹果,做苹果,拖拖拖。红苹果绿苹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苹果。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2、把做好的苹果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挂到苹果树上。在做一些树叶做成一颗完整的苹果树。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桌面,洗小手。

经过有序的准备,课前的铺垫,今天的纸浆特色活动完成的很顺利,虽然还有几个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苹果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弥补的问题,比如,纸浆的粘性不够,加上纸球上有不干胶,导致了制作过程中纸浆与球体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课前还是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准备。

分苹果教案篇十

1.认识苹果的特征,知道苹果营养好。

2.尝试将色彩纸条撕成小纸片,发展手指的灵活性。

3.学习在指定范围内拼帖小纸片,掌握拼、贴技能。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1.红、黄、绿小纸条若干、操作卡。

2.浆糊、抹布、实物苹果、字卡。

《苹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秋天,果园里的什么果子成熟了?(出示苹果树)苹果我们送给它一个汉字宝宝。(出示汉字“苹果”),让幼儿猜猜读什么?幼儿认识汉字“苹果”。果园里苹果真多,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吧。”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师:小朋友摘的苹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苹果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你发现苹果是什么样的?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看看谁发现的最多。(引导幼儿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谈论。)

(2)集中讲述。

师:谁来说说苹果是什么样子的?摸上去怎么样?闻一闻什么味道?吃在嘴里什么味道?苹果有什么颜色?苹果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教师切开苹果)

教师小结苹果的特征,教育幼儿多吃苹果。

(2)教师示范讲解撕纸的方法。

教师出示纸条,让幼儿看看是什么?说说纸条象什么?(幼儿想象讲述)

师:纸条象一条长长的毛毛虫,谁喜欢吃毛毛虫?我们学小鸡把毛毛虫吃掉好吗?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住纸,一边念儿歌,一边将纸条撕成一小块一小块。自编儿歌(毛毛虫、长又长,小小鸡、快快来,一口一口吃掉它)幼儿练习撕纸。

(3)教师讲解示范拼贴。

将纸片翻过来,抹上浆糊,再贴在苹果的轮廓内,纸片不能重叠在一起,不要贴到轮廓外面。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请家长帮忙。

展示好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能将纸片贴在轮廓以内的幼儿。

2.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教案(附教学反思)

当人类开始注意生态环境的时候,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是我们必须深植于心中的观念,环境教学可能的任何形式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五官去探求自然之谜,与幼儿共同欣赏、发现、尊重和关怀生命与环境,并且建立重视环境保护的观念。

活动一:美妙的大自然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

3、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4、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一个背包。

这组活动可安排在春季或初秋时节进行,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到野外去露营。

1、找一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一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然后互换角色,分组讨论触摸大自然时体会到什么?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一两分钟,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教师可以随身带录音机,把自然的声音录下来,准备回去听。

活动二: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1、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3、在游戏过程中感知植物的生长环境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彩笔、纸等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一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一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一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美丽的大自然》从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

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

分苹果教案篇十一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结合分物活动,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2、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第2页 “填一填,说一说”两道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本节课学习了除法竖式,除法竖式的写法不同于加法和减法,我们在书写时格式一定要规范,数位对齐,并且要知道每一步的意思。

作业设计:p3页练一练。

分苹果教案篇十二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课件,音乐。

一、出示图片,初学歌词

1、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

2、幼儿跟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3、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

二、欣赏旋律,初步学唱

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尝试仿编,延伸活动

1、问: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分苹果教案篇十三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课件、实物投影仪

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一、问题引入

分苹果

二、探索新知

1、学生自学教材分苹果,认识竖式。

2、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有20个苹果,如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呢?

(1)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2)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3)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a.除法横式: 20 6 =3(个)2(个)

b.除法竖式

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a)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b)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教案篇十四

1、感知苹果宝宝的颜色、大小;尝试进行分类摆放。

2、初步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1、大的红苹果若干,小的红苹果若干;大的绿苹果若干,小的绿苹果若干,

2、大的绿箩筐1个;小的绿箩筐1个,大的红箩筐1个,小的红箩筐1个。

3、害虫图片与叶子,果树

一、帮助果树宝宝捉害虫

1、(听电话)喂,果树爷爷啊,你有什么事情啊。哦,好的好的我们马上就来了。(挂电话)刚才果树爷爷打电话来,说他生病了,想请我们去帮帮他。我们一起去看看它吧。

2、果树爷爷为什么觉得很难受啊?

3、果树爷爷到底为什么生病呀?

4、宝宝我们要怎么帮果树爷爷治病啊?

5、幼儿捉害虫。

6、哦,害虫消灭了,苹果爷爷的身体好了,它的身上长了很多苹果宝宝,一天又一天,苹果宝宝们慢慢的长大了,成熟了。果树爷爷想请我们去帮他摘苹果。

二、苹果宝宝分家

2、不一样的苹果宝宝都有一个漂亮的家(出示筐子),等一会我们送苹果宝宝回家的时候,要看仔细了,不要把苹果宝宝送错家了。

小结:每个苹果宝宝都有自己的家,大大的苹果要去大大的家,小小的苹果要去小小的家,红红的苹果要去红红的家,绿绿的苹果要去绿绿的家。

四、品尝水果

我们的宝宝本领真大,帮助果树爷爷把苹果宝宝都送回了他们自己的家,果树爷爷为了谢谢宝宝要请我们吃苹果。

分苹果教案篇十五

1、精心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让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逐步体会两种“平均分”的形式。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既重视学生的“平均分”的结果,但更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平均分”时你是怎么想的,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探究怎样给24名学生排队,有几种排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得出几种不同的排法。在教学中,我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还算融洽。学生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的不同分法;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总之,我在课堂中,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但还有很多有待完善加强的地方:如学生的小组小组能力、倾听能力、动手能力还需要不断培养;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对小组合作的组织和任务交待应明确、具体等。

分苹果教案篇十六

1、感受丰收的果园景象,跟着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踵趾小跑步”,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一、复习歌曲:

1、看ppt,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这么多的水果都丰收了,真开心。(幼儿听音乐唱歌)。

二、欣赏感受:

1、这么好听的歌,你们知道我想干什么吗?(跳舞)。

2、老师舞蹈,幼儿欣赏。

3、看到老师是怎样摘苹果的?(手拿篮子、跑着去的)。

4、出示踵趾小跑步的步骤图,帮助幼儿理解。

师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摘到又多又大的苹果。

(抱一个大大的篮子,摘苹果时眼睛看着手,还要跑着去找一找……)。

5、师再次示范、幼儿模仿动作。

6、做做踵趾小跑步的`动作(反复舞蹈)。

三、活动延伸:

音乐、图示投放到区域中幼儿继续练习。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分苹果教案篇十七

1、仔细地观察画面,大胆的想象帮小老鼠过河的办法。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大苹果》,洗净切好的苹果一盘。

1、教师出示挂图一:

“瞧,这是什么?”“你吃过苹果吗?”

幼儿将平时的经验予以讲述:“谁看到那只苹果?小老鼠会怎么想?”

幼儿大胆想象。

2、自主阅读:

幼儿阅读故事的`前半段。

3、分析理解

教师出示挂图二:

“你从哪里看出来小老鼠推不动苹果?”“咱们帮小老鼠一起推。”

幼儿可以用非语言的形式表现。

教师出示挂图三:

“小老鼠过不了河怎么办?”

幼儿讨论想办法。

教师出示挂图四:

“小老鼠想了什么好办法?”

幼儿可表演小老鼠与大河马的对话。

教师出示挂图五:

“小老鼠的苹果呢?”

完整欣赏

4、教师完整讲述一遍,幼儿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现。

5、教师将准备好的苹果与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名称:我喜欢吃的水果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收集的水果。

2、说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名称和理由。

1、幼儿每人带一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2、已经削好的水果切片。

1、小组交流:“今天我们每人都带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和好朋友说说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

2、集体交流:“谁愿意声音响亮地告诉大家你带的水果叫什么名称?”

3、品尝交流:教师将水果削成块状放在盘子里(若干份)。幼儿自由挑选品尝水果,相互交流各是什么水果。

组织幼儿进科学发现室,幼儿自由选择玩,并学会整理。

分苹果教案篇十八

1、幼儿根据画面想象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2、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养成良好的讲述习惯。

3、幼儿乐于参与文学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小猪、小鸟、狐狸指偶

一、师生谈话引入话题。

二、幼儿想象故事情节。

2、听老师讲第二段故事。

3、你们说的办法都很合理,但是这只狐狸想的办法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吧。看课件,教师讲述第三段。

4、看课件教师讲述第四段故事。

5、听老师讲最后一段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三、再次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

四、教师一边出示指偶一边讲故事。

幼儿学习讲述故事,学习小鸟、狐狸和小猪的语言,重点观察老师语气表情。

掌握词语:珍贵、摇头晃脑。

五、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小猪、狐狸、鸟)?为什么呢?

分苹果教案篇十九

我不爱吃苹果,可是很多时候我却无比怀念那只童年的红苹果。那种味道历久弥新,那份感觉永生难忘。小时候我是跟着外婆住的,爸爸妈妈都外出工作了,我与外婆的相处时光整整4年,想起来却仿佛在昨天。家里面的四个老人,爷爷奶奶我从没有见过面,在爸爸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外公也在我三岁的时候撒手人寰,只剩下外婆。小时候我好像真的能明白死亡的含义,所以大多时候我都在祈祷外婆长命百岁,长命百岁也不够,她要等我长大,等我孝顺她。

外婆和大多数老人一般,性子温和,看起来慈祥和蔼,对谁都是笑脸相迎。我记忆中外婆只发过两次火,一次是小舅舅想要离婚,外婆抱着小表弟,叹了一次又一次的气,外婆看着小舅舅不停地劝导,可小舅舅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后来外婆直接气的吃不下饭。还有一次就是我不愿意去学校上课,外婆耳提面命也没用,后来她直接把我打进了学校。我当时很生气,不理解外婆的苦心,我还好几天不跟外婆说一句话。后来我总想起那天早上,想起外婆浓浓的爱。现在外婆老了,头发不靠染已经全部花白了,脸上的皮肤也越来越松弛。外婆前几年生了一场重病,查出心脏不太好,做了手术之后外婆就越来越瘦了,手上也没有多少肉,皮肤松弛得感觉揪起来也只有一层皮。

外婆好像越来越矮了,以前外婆从来都歇不下来,天天往地里钻,家里人都劝她说不要那么辛苦,外婆说:“土地是农民的天,不干活我不舒坦。”也许我们这一代永远也无法理解她们对土地的热情。有一次夜里我发高烧,想吃水果,外婆跑了很远才买到了一个红苹果。

那一天把外婆急坏了,我发高烧时不停地说胡话,我感觉我一直走在沙漠里,一眼望去什么也没有。又热又渴又无助,我就在这样的感觉中睡着了。可是外婆却一整夜地没睡觉,她要时刻观察吃了药的我,知道感觉我退烧了才安心睡着。我那天晚上终究还是没有尝到红苹果,因为高烧的我实在没有力气去咬动苹果,可是我闻到它淡淡的香气。留守儿童好像从来都是惹人同情的,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可是我从来不觉得我缺少爱,我知道爸爸妈妈爱我,我的外婆也疼惜我。红苹果的香气不只是那天晚上,它贯穿了我整个童年,它弥补了我所有的苦涩。

分苹果教案篇二十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并能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复习,热身练习

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有关练习题,学生自由完成。并小结计算方法。

一、激趣导入,学习新课

1、点击课件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同学们,今天果园里的苹果大丰收,笑笑和淘气来到果园游玩,看红彤彤的苹果多漂亮啊!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摘苹果吧!(板书课题:摘苹果)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从图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把38看成40,40+17=57,箱子能装下;或者38看成40,17看成20,40+20=60,箱子也能装下。

师:同学们进行估算时,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的数去估算,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整十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单方便。

三、探究新知:

1、验证估算

师:我们大家估计的是否完全正确呢?究竟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刚才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让几位学生上台来摆小棒或拨计数器,交流时,要求学生利用学具说明算法,教师板书。)

师:有谁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我们前面还学过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是吗?请你试试用这个方法计算一下。(请一位学生板演)

师:从这道题中看,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一位开始加方便呢?为什么?

3、组织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真棒啊!都学会自己学习了,能用这么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你喜欢谁的方法呢?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算法进行小结。

4、算一算,说一说(完成书上练习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试着自己计算,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小结提升

让学生尝试说说做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四、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再全班交流反馈。

五、总结

本节课通过解决“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这一问题,让学生理解、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讨论、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一、经历课前练习,培养迁移能力。新课教学之前,我设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意在为新课做准备,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铺垫。后面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说明了这一环节的必要性。

二、体现生活性,培养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第一学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因而在提出问题“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一个能装60个的箱子能装下他们摘的苹果吗?”后,我马上引导孩子们估一估,渗透估算的方法,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可以说,孩子们在这一环节的回答蛮精彩的,部分同学能进行正确估算,并解释自己的估算过程,而且方法多样。特别是有些孩子还能在课后的练习中主动运用估算来解决数学问题,真是令人欣慰。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如,(1)口算:10+30=40,7+8=15,40+15=55或17+3=20 20+35=55或38+2=40 40+15=55(2)列竖式;(3)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无论是哪个学生,只要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四、精心提问,突破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满十进一的道理,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仍是这节课的难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看到进位的“一”你会想到操作中的哪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操作时把个位上的十个珠子拨去,再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很自然地把操作和竖式计算联系在一起,突破了难点。

五、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多一分“趣味”。都说计算课难上,因为它相对于其他课来说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怎样让孩子们喜欢上计算课?”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练习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竖式计算找规律,帮助啄木鸟医生诊断病情,游戏找朋友,做到既有趣味性,又具层次性,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巩固新知。只不过最后的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孩子们在学习中既巩固了新知,又体会了学数学的乐趣。

六、不足之处:1、课堂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比较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的板书还要规范,还可以板书出估算的过程,帮助较差的学生理解。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故教师应适时的引导和小结。比如:在学习完竖式计算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再次小结出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分苹果教案篇二十一

1、在游戏中能给苹果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2、能用语言表达出苹果的特征,用身体语言表达出大和小。

3、在游戏中能礼貌待人,学会分享。

1、大的红苹果15个,小的红苹果15个;大的绿苹果15个,小的绿苹果15个大的红箩筐1个,小的红箩筐1个。

2、大的绿箩筐1个;小的绿箩筐1个。

3、小刺猬的头饰1个。

1、导入部分。

t:我是程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来跟你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啊。但是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想跟你们一起玩,好不好啊?我请你猜猜他是谁?他的身体小小的,背上都是刺。是谁啊?(小刺猬)。我们鼓鼓掌欢迎欢迎。

t:马上就要过冬了,小刺猬要准备过冬的食物了。我们前面有个苹果园,我们一起帮小刺猬摘苹果,你们愿意吗?"。

t:我摘了很多苹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先数我摘的苹果。看看我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放在椅子上数,示范手口一致点数)一共摘了4个苹果。你们也来数数看。待会小刺猬会来问你的。(老师个别指导)。

t:请你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摘了几个苹果。(请几位幼儿上来数数看。)。

t:现在再来数数我摘的苹果。数的时候我们要用到我们的手指宝宝,我们把我们摘的苹果放在椅子下面。(把苹果贴在黑板上)。

4、区分苹果的种类并分类摆放。

t:那你们看看这四个苹果长的哪里不一样吗?(引导幼儿说颜色和形状不一样)原来这两个是红苹果。这两个是绿苹果。那这两个红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吗?一个是大大的,一个是小小的。(拿出大大的红苹果)那这个苹果的名字叫"大大的红苹果"(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大大的。)(同样出示另外三个苹果,把四个苹果放在手上。)。

t:我们把摘到的苹果放在箩筐里送给小刺猬吧。我们来看看这些箩筐是什么样子的。(有大大的红箩筐,小小的红箩筐,大大的绿箩筐,小小的绿箩筐)。

t:(出示大大的红苹果)那这个苹果该放在哪里呢?(请幼儿上来放苹果,同样出示另外三个苹果,让幼儿来放放看。)你们真聪明!那我请小朋友把你们的苹果来放一放。(先请一个小朋友来放,然后再请小朋友来放)。

t:我请四个小朋友来检查一下,小朋友放的对不对?

5、结束活动。

t:有了这么多的苹果,小刺猬不愁冬天没的吃了,他真开心,他说"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本活动为小班数学研讨活动的第二次活动课,经过黄建双老师的第一次活动后的探讨、分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案。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环节过度自然,层次分明。活动中我在幼儿操作之前的一些细节问题讲得比较清楚,因此幼儿在操作的时候秩序较好,幼儿也能很好的完成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分苹果教案篇二十二

1、体验仿编歌曲的快乐。

2、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自己喜欢的造型表现各种水果。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一棵红苹果树、红樱桃、红草莓、桃子、金桔、大鸭梨、黄香蕉、紫葡萄、等水果图片或实物。

一、活动导入:教师出示苹果树引发活动的主题

教师:好多的苹果啊,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

在“苹果园”音乐声中,幼儿做“摘苹果”的基本动作进教室。

教师:好香的苹果啊,我们一起闻一闻好吗?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呼吸练习。

二、复习歌曲:“红苹果”。科学内容渗透其中。

教师:刚才小朋友唱了“红苹果”,你们每人摘了多少苹果呢?一个一个合起来是多少呢?

幼儿:

(1)我吃过红苹果,苹果是红色的。苹果长在大树上。

(2)我吃过樱桃,樱桃是红色的。樱桃长在大树上。

(3)我吃过桃子,桃子上面是红色的。桃子长在大树上。

(4)我吃过金桔,金桔上面是黄色的。金桔长在大树上。

(5)我吃过大鸭梨,大鸭梨是黄色的。大鸭梨长在大树上。

三、仿编歌曲:

幼儿:

(1)树上许多红樱桃,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樱桃,多吃樱桃身体好。

(2)树上许多红桃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体好。

(3)树上许多黄金桔,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金桔,多吃金桔身体好。

(4)树上许多大鸭梨,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鸭梨,多吃鸭梨身体好。

……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将幼儿的歌词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导幼儿感受仿编歌曲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唱了树上的水果,还有哪些水果是长在地上的呢?

幼儿:……

(1)我吃过西瓜,西瓜是绿色的。西瓜长在地下。

(2)我吃过草莓,草莓是红色的。它长在地下。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些水果好吗?

幼儿:……

(1)藤上许多绿西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西瓜,多吃西瓜身体好。

(2)藤上许多红草莓,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草莓,多吃草莓身体好。

教师:出示挂有各种水果的树子藤上的草莓大西瓜等。

请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表现各种水果宝宝,并做游戏“摘水果”结束活动。

这一活动的选择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为主题,以歌曲《苹果》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仿编歌词、用肢体造型创造性的表现水果的外型特征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创新活动,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其中,有个别幼儿在动作表现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去尽情表现。应当多观察这些孩子的表现,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帮助他,逐步树立他的自信心。

分苹果教案篇二十三

1、在摘苹果的游戏情景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并愿意模仿老师做动作。

2、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认知准备:认识常见的水果。

材料准备:音乐、苹果园图片

通过到果园摘苹果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氛围中边学习动作边记忆歌词。

一、复习歌曲:亲亲歌

二、《红苹果》

1、说说水果

——秋天到了,许许多多的水果都丰收了,你最近吃过哪些水果呢?

——苹果是从哪里来的?长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从树上到我们嘴巴里的的?

小结:苹果长在树上,我们要把苹果摘下来才能吃。

2、苹果园里摘苹果(出示苹果树)

——你喜欢这颗苹果树吗?为什么喜欢?

小结:因为树上有许多许多红红的苹果。树上许多红苹果。(歌词小结,幼儿学说)

——你们想和荣老师一起去苹果园吗?我们可以怎么去?

*教师带领三组小朋友开着火车来到苹果园里。(呜呜呜,火车开咯!)

三、苹果摘摘

1、学念歌词以及动作

树上许多红苹果:左手拿篮子,右手向上指苹果并左右摇摆。

——苹果园里的树高高的,高高的苹果树要怎么才能看到呢?

重点动作:对了,抬起头、垫起脚就能够看到啦。

——让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个、二个、三个、四个……

重点动作:垫起脚、抬起头,手指苹果数一数。

小结:哇,树上有这么多的苹果呀。树上许多红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左手拿篮子,右手向上抓握摘苹果,同时脚尖掂起并下蹲。

——这么多的苹果,我们来摘苹果咯,摘好的苹果需要放在什么地方啊?

——我的篮子这么大,可以摘许多苹果,你们可以摘多少?

重点动作:手臂作篮子样子,离开身体圆圆大大。小手打开做抓的动作,半蹲轻轻放苹果。

小结: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苹果:双手在脸前作抓苹果状左右摆动,嘴做吃苹果状。

——好大的苹果呀,味道怎么样呢?我们来尝一尝。

小结:我们喜欢吃苹果。

身体健康多快乐:拍手,转一圈。

——吃好苹果身体会怎么样呢?

小结:对阿,吃了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2、小苹果分一分

——你吃了苹果,我没有吃。他吃了苹果,她没有吃,怎么办?(好朋友一起分享苹果)

小结:对阿,好吃得苹果,你一个,我一个,还要分给他一个。(练习二三次)

跟音乐律动

三、欣赏教师演唱

——幼儿边唱边表演。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30050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