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从我做起走向文明手抄报篇一
我的班主任王老师和陈老师也经常教导同学们说:我们是孔孟之乡,要讲礼仪,尊重师长,同学之间要讲团结和谐相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产生矛盾要主动认错。我班还经常举办一些课外活动,争做讲礼仪文明之星。
现在我每天上学看到的是许许多多个“谢老师”在清理和美化校园、疏导和关心同学,校园里也不见了打闹、吵骂和
拥挤,只有老师们那脸上的笑容,以及同学们那天真的快乐和灿烂的笑声……
从谢老师身上体现出了我校“谦恒”文化的内涵,从许许多多个“谢老师”身上体现出了我校高尚的师德师魂,从同学们身上体现出了我校和谐教育的优良校风校貌,从而使我真切体会到了我校的文明行为是实实在在的,是真实存在着,并在不断发展着、前进着……
由此我知道了“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指有益于大家和社会的行为或精神。文明既是一种物质又是一种精神,它可分为行为文明和精神文明。讲文明就是做文明人行文明事,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做有益于大家的事,或者培养一种高尚的思想和情怀来激励大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文明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每个人的需要。文明是相互的,你奉献和给予了文明,你就会获得相应的文明,以及带给你的便利与好处。
社会要文明首先人人要文明。做文明人就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要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说脏话;见到老师和同学要主动问好,受到帮助时,应诚恳地说声谢谢;服从老师管理,接受同学意见;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如果发生了矛盾应该先自我反省;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进出校门要按次序,礼让三先不能拥挤;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不踩踏草坪;坐公交车时要自觉排队,见到老人和残疾人时要主动让座;对遇到自然灾害或困难的人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等等。
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人人学文明、讲文明,我们的社会就是文明的,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丽!
从我做起走向文明手抄报篇二
说起文明,我们自然会想到,随地吐痰、大小便、乱扔垃圾,不文明;张口骂人,动手打人,不文明;折花践草,不文明;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的行为。那么,什么是文明的行为,什么是文明呢?我们是否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人猿泰山》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一个刚出生的人类的婴儿,不幸被遗失在了非洲的原始森林中后,被一个猿人族群所收养并长大,后来又走出山林,步入人类社会,最后又回归山林的故事。书的作者想要揭示的,实质上是在自然与社会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下,人的行为及其表现出来的人性问题。也许是无意识,但客观上作者描述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泰山的成长过程,实质上就折射了人类社会的成长过程。发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疑问,说明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即“自觉”,这是泰山成为人的重要标志。这个问题引导他找到山林里的小木屋,他父母遗留的东西,主要是图画书,引导他完成由动物到人的彻底转变。这样,木屋成了他的圣地,犹如传说中人类早期的神迹。(这与人类起源的传说很相符,如西方圣经关于伊甸园的传说,中国关于女娲造人和女娲神殿的传说。这难道仅仅是巧合?)。他的父母和图书中的人,成了主人公心中的“神”。也因为“神明”的光辉的照射,他的行为不再是动物的本能,他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山林,山林中的一切。从此,原始山林,也因为主人公自觉的活动,处处烙下了文明的印记。(正是这些文明的印迹,引起了山外人类社会对山林的高度关注。)进而,走出山林,来探索山林外面的世界。并最终回归到人类社会中来。
书中,作者也对人类文明的现状表示了强烈的忧虑。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远离了产生它的自然坏境,走向了自然的反面,并日益破坏着文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书中,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用主人公回归山林,来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否定,以及,试图寻找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今天,这个问题比作者生活的时代(上世纪初中期),变得更加突出。我们在惊讶于作者的“先见之明”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一问题呢?
现在,回到本文开始的问题,什么是文明的行为?文明的行为对于个人,就是“自觉”的,利他、利社会、利自然环境的行为。自觉性,是文明产生的主体,没有自觉性,人就不成为人了。正如泰山,自觉性使他脱离了动物,成为了人。反之,自觉性的丧失便是人堕落成动物。利他性,是衡量一种行为是否文明的标准,也是人类道德体系的基石。这样,文明的行为就具有两种属性,即自觉性和利他性。自觉性是“明”,利他性是善。比如,随地吐痰、大小便、乱扔垃圾,之所以不文明,因为它破坏了环境卫生。张口骂人,动手打人,之所以不文明,是因为伤害了他人。折花践草,之所以不文明,是破坏了自然环境或者是第二自然环境。
每个人的文明行为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类的文明。与个人行为文明与否一样,人类文明也具有“明”“善”两种基本属性。“明”就是人类“明白”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自然所产生的意义。“善”就是有利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其实,根本上,或者说是必然地利于自己。
总体上来看,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地克服不文明而走向文明的。我们今天,仍然是在走向文明。我们在走向文明的同时,不文明的东西也在积累,这是由于人的欲望,人的自私自利性的`过度膨胀引起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当不文明或者反文明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后果。这是与我们本心和初衷相违背的。今天,我们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明”了,我们有没有能力克服自利性,使我们的行为利于自然环境的改善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像泰山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文明了,作为整体的人类,也就文明了。
从我做起走向文明手抄报篇三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文明,当你将垃圾扔进果皮箱里,当你在学校见到老师说声:“老师好!”。那么,你就是一个文明的孩子。但如果此时的你又随随便便的向地上吐了口痰,那么此时文明就离你而去,围绕在你身边的道德也顷刻间烟消云散。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正在家里开着空调,吃着爽口的西瓜,录音机里放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我坐在躺椅上,一边享受,一边赞叹:“如今生活多美好!”就这样享受了不到半分钟,妈妈又“命令”我去楼下倒垃圾。去吧,享受不了生活,不去吧,又落个坏孩子的名声。
我不情愿地提着垃圾到楼下,发现小区里一个人也没有。此时我想:把垃圾扔在楼下吧!反正四周都没有人。我左看看,右看看,确定没有人,便找了一个旮旯,把垃圾往那一扔。便赶紧跑回家里。
到家之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本以为妈妈会表扬我一翻,可事实并非如此。妈妈的脸变得越来越严肃,满含深情的对我说:“玥玥,以前妈妈从不训你,不论你是丢了钥匙或打坏了水杯,可是今天这个错误太严重了,这关系到文明不文明的问题!”
听了妈妈的话,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迅速跑下楼去,找到那个旮旯,刚才被我丢弃的那袋垃圾还在那儿。我捡起那袋垃圾直奔垃圾房,把它扔进垃圾箱中。同学们,你们一定会认为我会为二次下楼而生气吧?相反,我很高兴,因为文明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当你在操场上将其他同学随地乱扔的果皮捡起放入垃圾箱中,当你见到老师问声好时,那么你就是一个文明的人了。
也许别人问你“文明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就是守德明理,尊老爱幼吗?”,可是谁又会真正深入地去考虑文明对我们的生活乃至一个国家的影响呢?
在我们小区里,有一个很爱养花、钓鱼的叔叔。他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各色各样的花,院子里还有一个大水缸,里面全是他钓的鱼。这个叔叔经常帮邻居们种花,还经常送一些鱼给邻居。邻居们都特别喜欢与这位叔叔交往。难道这不是和睦邻里的表现吗?难道这不是我们生活中反映文明的点点滴滴吗?
文明其实就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生活里。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发现文明,做到文明。有的人说做到文明是轻而易举的,而有的人却说文明其实是在考验一个人的品质,做到它不容易。可是事实证明,往往说文明轻而易举的人做不到文明,而说文明不容易做到的人却是我们的文明先锋,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做到文明,首先心中要有文明理念,文明意识。文明意识的形成,能够指引我们做到文明,反映我们的品质。我们应该把尊老爱幼,和睦邻里这类体现文明的事情,在生活中做到完美。把这些事情当成能使你快乐的百宝箱。
文明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注重姿态,而更注重心灵的由内而外的美。当你看见垃圾能够随手捡起,看见老年人走路不便能够主动帮扶时。你对文明的美也应该是透彻的了,到了那时,你会深切的体会到去做一件力所能及而又能给别人带去温暖的事,你的心情将会是无比开心,无比幸福!
如果一个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懂文明,都能做到文明的话,那我们的社会该是多么和谐、美好。为此我们就更应该从我做起,树立文明榜样,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我相信我们以及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有能力、有条件做到文明的。但是,当我们自己做到了文明,也要向别人宣传文明的理念,灌输文明的美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3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