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在总结中不断成长,发现自己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总结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能够给读者带来实际的收获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参考。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一
经济论文的切入点要小,分析最好能透彻,从基本原理的阐述到现实各方面因素的分析,最后最好有自己的精到的见解,要一语中的的那种。
1.经济学论文选题应注意前沿性。
2.经济学论文选题要切实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虽然国外经济理论发展比较完善,但如果直接拿来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问题很可能无法得到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状况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状况才能找出研究经济问题的有关变量,从而进行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3.经济学论文的选题要有一定的创新空间。国内外有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不计其数,就一个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正因为同一问题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为创新提供了可能。创新需要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具体经济学科相交叉。比如做有关金融学的论文,可以将经济学的定量分析与金融学前沿相交叉进行问题的研究。各种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方法与经济问题相交叉也为形成广阔的创新空间提供了可能。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二
2)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土地制度的完善。
3)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再认识。
4)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建设。
5)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绩效分析。
6)金融衍生品市场往事。
7)结构化理财模式解读。
8)新加坡交易所“抢注”a股指数期货——开启中国金融衍生品大门。
9)试论台湾地区存款保险法律制度。
10)试析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风险管理。
11)洗钱行为的法律控制分析。
12)县域司法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的分析。
13)信贷投向与经济结构适应性分析与思考——上饶实证。
14)对当前农村支付清算市场存在问题的思考。
15)基层央行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
16)四大矛盾凸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软肋”
17)景德镇市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18)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的实证研究。
19)论金融工具供给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20)谈市场化条件下农发行如何更好地执行政策与防范风险。
21)发挥金融核心作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22)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和县域中小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23)“十五”时期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对策建议。
24)××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25)××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分析。
26)美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历程及其制度经济学思考。
27)央行新规洗牌、电子支付市场各显其能求安稳。
28)金融工程运作原理在我国金融创新中的应用。
29)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30)四川省民营企业融资的难题?
31)首都金融深化的统计评价。
32)金融市场风险评估系统设计。
33)论现代信托在我国的发展策略。
34)我国金融税制的问题及改革取向。
35)基层银行贸易融资创新与风险防范。
36)改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37)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启示。
38)资本增殖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
39)马克思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创新。
40)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的进一步完善。
41)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现状、趋势及政策调整。
42)论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43)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及改革举措。
44)中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发展。
45)“三农”问题与城乡统筹发展。
46)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三农”问题。
47)从经济增长模式到经济发展模式。
48)农民增收问题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49)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50)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51)宏观看板、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52)××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3)××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54)××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55)××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56)××市市民旅游方式特征分析。
57)××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58)××科技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59)××企业配送体系构建设计。
60)××企业物流模式分析。
61)××市科技型上市公司创新现状分析。
62)××市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3)××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思考。
64)××市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启示。
65)××县家庭农场经营状况的调查分析。
66)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相关法律问题。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三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
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不仅是极好的发展机遇,更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重专业/职业技能的训练、轻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德国,高职教育不仅有专科、本科和硕士层面,甚至联合培养博士;也不单单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够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研发、优化等。
发达的高职教育成就了德国的制造强国,一点也不夸张!因此,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既要抓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抓专业理论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满足当前就业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持续提升和全面发展。
显而易见,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全面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以及专业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理论的支持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在专业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定位模糊、课程地位和作用不被重视,西方经济学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也显得无足轻重。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探讨高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定位不准的成因分析。
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基本沿用理论和推理的一套做法,授课方式以讲授和练习为主。
而高职课程设置标准是根据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
显然,目前的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和所培养的能力,在职业岗位上难以体现,其地位和作用很容易被忽视。
与其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上非常重视基本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力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岗位标准匹配起来,主动满足行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但是,作为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很难简单地与职业岗位的技能相匹配,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经常遭遇“课程可有可无,课时可多可少”的尴尬。
此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采用模块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但高职西方经济学很难进入模块化教学的设计之中,课时被压缩很难避免,这必然影响到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质量,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是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理论性强,加之有大量的数学推导、计算以及配合模型的解释和应用,课程内容较难理解。
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属于专科层次,数理基础较弱,逻辑推理和分析思考能力远不及本科学生。
尽管他们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深信不疑,但面对数理分析和模型,常有畏难情绪,得过且过,不求甚解。
此外,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需要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据笔者的抽样调查,清楚表明,高职学生习惯选择记笔记并课后整理、认真观察和思考记忆、认真做作业等学习方法。
而课前预习、使用工具书、自学、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关注专业咨询等,很少被采用,而这些方法恰恰有利于自主学习和研究的。
可见,高职学生仍以被动型学习为主。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四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而产权问题的产生也可追溯到这个时期。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最早提出了产权存在的必要,其后继者,如德姆塞茨、诺思等又对产权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本文即将重点讨论产权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发展。
一、产权问题的提出。
制度经济学以研究制度本身的产生、演变及制度与经济活动的关系为主,研究或倾向于制度与分配的关系,或倾向于制度与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的关系。
制度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流派,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不同,在于它从现实问题谈起,扩展了以往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它们都强调制度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使得经济理论对现实有了更强的解释力。
新制度经济学把对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斯是其创始人和领袖,在他的《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等文章中体现了他对产权的理解。
在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前,经济学家一直认为:经济体制是自行运行的,生产要素受到价格支配而得到良好配置。
科斯由此提出质疑:如果价格支配是完美的,那如何解释企业的存在呢?又何须企业家发挥协调者的作用?鉴于现实和理论的差异,科斯尝试给出解释。
科斯认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而通过建立企业,不仅可以“签订一个较长期的契约以替代若干个较短期的契约,那么,签订每一个契约的部分费用就将被节省下来”,而且“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并且“有管制力量的政府或其他机构常常对市场交易和在企业内部组织同样的交易区别对待”。
科斯认为,企业的存在就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因为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发现价格的成本,而企业家恰恰可以做到以低于市场交易的价格获得生产要素,由此形成组织,这就是企业的产生。
接下来,科斯又讨论了企业规模的问题,认为企业规模大小的为“企业将倾向于扩张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论述都离不开“交易成本”,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核心,科斯虽然没有对这个概念做更详细的阐述,不过在他的《社会成本问题》又提到了这个问题,并延伸到了产权的提出。
在《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指出:解决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工商业企业的行为,如果采用限制甚至惩罚施害这些传统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科斯用牛群与谷物的例子分别讨论了“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和“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两种情境下的处理方案,继而用“斯特奇斯诉布里奇曼”、“库克诉福布斯”等四个实际生活的例子证明了自己的论述,并表明其普遍适用性。
然后,科斯指出这些论述都是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而现实中并非如此。
他提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三种交易制度——市场、企业和政府,即比较它们之间在组织某些活动或交易时的成本——市场中的交易成本、企业组织交易的行政成本和政府的行政成本。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需要费用,问题的实质在于选择一种成本较低的制度安排,这就是产权概念的最早形成。
“在正交易费用情况下,法律在决定资源如何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斯认为这是解决产权问题的关键。
后人总结了相关理论并命名为“科斯定理”:假定市场交易费用为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无论其属于谁,都可通过市场交易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在此基础上又延伸出定理二: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里,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也就是说,交易是有成本的,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交易的成本可能是不同的,因而,资源配置的效率可能也不同,所以,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产权制度的选择是必要的。
科斯阐述了交易费用存在的事实,提出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
后人对科斯定理的讨论很多,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不过他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是十分明确的。
二、产权问题的发展。
德姆塞茨是继科斯之后对产权问题做出重要贡献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之一。
在其《关于产权的理论》和《产权理论:私人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之争》等文章中,都有这方面的讨论。
作者的《关于产权的理论》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短讨论了社会制度中产权的概念和作用;第二部分,为探讨产权的产生提供一些线索;第三部分,说明与产权合并成特定组和所有权结构的决定相关的原则。
文章首先提出:“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的主要功能就是引导人们在更大程度上将外在性内在化”。
也就是说使外在费用、外在收益以及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外在性最大程度的让相互联系的人们承担,既包括有害的外部性也包括有益的外部性。
产权的发展,主要源于经济价值的变化,源于发展新技术避开拓新市场产生的变化,源于旧的产权不能很好地与之协调起来的变化。
文章以土地私有权的发展与商业性毛皮交易的发展为例,解释了当过度狩猎时产权调整所起的作用。
接着作者又提出了公共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三种分类,着重以土地所有权为例,说明公共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
这部分作者主要提出了“产权组合为特定组的过程是由什么原则支配的?与这些特定组的产权相联系的所有权结构又是由什么原则决定的?”这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产权理论:私人所有权与集体所有权之争》是德姆塞茨对产权理论进行的拓展。
他先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在探寻跟价格具有同样作用的因素的研究中,对所有权安排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他们不仅忽视了与产权结构相关的问题,而且也忽视了契约安排相关的问题。
并认为目前的产权理论过多强调了外部性,外部性虽然能解释一些经济现象,但除去外部性的考虑,私有产权的安排也是必要的。
针对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相对于集体所有制而言,私人所有制的重要程度正在增加的情况,作者做出了三方面的解释:资源分配相关人员的数量和紧密程度、参与资源配置问题的人员的生产率和资源配置问题的组织复杂性。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国富论》中提出的观点引出了作者对密集性理论的`论述。
亚当斯密讲述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运转的商业世界的逻辑,《道德情操论》有考虑同情心、熟识程度等生物或地缘或社会学意义。
不难看出,早期的人类互动大多数发生在属于同一个家族或者住在同一个小的封建村序里的人们之间。
在更古老一些的时代,比如当封建势力占优的时候,经济互助的很大比重局限在相对狭小而关系紧密的人群之间。
作者认为,现今生产是越来越明确地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家族、本村村民或者封建庄园,这种变化一直在发生。
如果只靠亚当斯密在着作中提到的“同情心”等并不能完成市场资源分配的重任,它们无法更有效地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因为资源分配相关人员的数量和紧密程度都比以往大大降低了。
与这种变化对应的,是技术革新和专业化的发展——降低了密集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高生产效率慢慢地引起社会利益分配问题,鼓励努力工作、促进共享劳动成果等。
这样,又引出了作者对组织复杂性的讨论:价格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它还必须得到保障契约执行力的社会法律制度的支持。
由此,作者提出:财产私有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其制度安排可以比集体控制制度更有效地应对有效利用问题本质的变革。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五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是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依研究对象,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工商学院开设这一课程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例如:“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谷贱伤农”、“通货膨胀”、“充分就业”等经济学理论都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学好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对于市场上的经济现象、国家的宏观调整政策都会有深刻的理解。国内一些学者有关西方经济学的教研教改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卫华(2010)认为在教学改革中,关键要处理好夯实基础与提高学生能力的关系,基础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等。申益美(2011)认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要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指导,在教材编写、教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徐瑛楠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三方面分析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并得出相应的改革对策。汤向俊()针对课程街接、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应从分层次教学、强化案例教学、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增加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一)教学内容庞杂、理论性强。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是一整套庞杂的理论体系,涉及到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其次,西方经济学是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构成的,理论观点各不相同,庞杂的理论体系,给学生增加了很多学习困难。
(二)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抽象的数学工具。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设立抽象的模型,建立假设前提,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剔除,然后运用数学符号去代替现实经济主体复杂的行为活动进行分析。例如用微积分求极值,极限的知识,而函数和图形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更加普遍高职学生一般数学基础都比较差,再加上是低年级学生,造成学习时很难理解的现状。此外,很多经济学名词和公式是其英文的缩写,这就给很多英语基础差的学生造成了困难。
(三)理论来源于实践,与经济实际密切联系。西方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其立足的根本是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而我国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研究时间较短,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直接翻译国外教材而来。一方面,翻译过来的语言晦涩难懂;另一方面由于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造成了理解上的偏颇,例如对“理性人”假设的理解。因此,要学好西方经济学,就要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经济实际密切结合。
三、我院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问题。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层出不穷,选择一本适合我院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尤为重要。大部分教材将原版的西方经济学翻译过来,原封不动的拿过来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是在西方国家的背景下产生的,适不适合我们国家,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是有待确认的。有的教材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介绍、相关定理证明特别多,但缺乏利用经济理论结合市场中经济现象进行解读与分析。我院现在使用的教材是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老师们对这本教材褒贬不一,关键看这本教材是否与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二)教学手段、方法落后。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但多数教师仅把多媒体当做教材文字的呈现工具,课件制作粗糙,内容简单,多以文字为主,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有其特殊性,即既有文字性的理论知识,又有数字、模型、图表等分析方法,所以,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还不足以将本课程内容很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学起来普遍觉得比较难。
(三)考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能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作为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一直以考试课的面目出现,但目前学院对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仍然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也多是书本知识的简单再现,缺乏应用性强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使学生们陷入死记硬背之中,不利于知识的活学活用,学生们甚至在考完试就将本学科大部分的知识点忘光,这样非常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层出不穷,西方经济学作为我院基础性学科,是每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但是每年西方经济学的挂科率都比较高,学生反映比较难,重难点不突出,本人认为结合我院培养人才要求,教师在上课时理论部分,比如供求理论一定要讲透,将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分析一些简单的经济问题。所以,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原理、均衡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和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宏观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等要重点讲解,应排在教材的前面,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简化或者直接删掉。编一本重点突出,有理论有案例有习题的教材。
(二)强化案例教学提高创新能力。生动有趣的案例可以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升学习效果。例如用简单的需求弹性理论就可以解释“薄利多销”的经济现象。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就可以解释“第二杯半价的现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西方经济学理论就是在市场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既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三)改进考核方式。恰当的考核方式对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重要的。以我院为例,西方经济学考核方式大多以闭卷的形式,期末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括出勤、课程回答问题、平时作业情况等。转变为结合实践教学过程,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30%。通过这种转变,学生的总成绩由完全依靠老师划重点背课本,变成了靠自己在一学期中的不断积累的成绩。但考核方式仍需要不断完善,例如增加案例搜集、小论文等考核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
五、总结。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外界支持才能做好课程的教学。总之,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着利于教师也利于学生,既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氛围形成,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认真去学习,并且乐于去学习。作为对西方经济学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本人来说,培育课程教学的优势,探求最佳的教育模式是我一直不懈努力的,所以为了将使广大师生受益,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还得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六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经济学本科学员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经济学本科的毕业论文一般为理论论文.理论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总结理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性质,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而是从已知求未知,具有一点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观点、主张。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绝不可应付了事。
(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首先毕业论文应符合社会学科类论文的基本要求,这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社会科学各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术性: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证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应在立论和论证过程中尽可能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3)科学性: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论文的立论要客观、正确;论据要可靠、充分;论证要符合逻辑,严密、有力;表述要严谨、准确。
(4)创造性:创造性的核心是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要注意对所研究问题采取新的分析方法,得出新的观点,不能只重复前人的研究或人云亦云,不要大段复述已有的知识。当然,创造性并不排斥继承性,事实上,创造性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2、除了以上四点外,毕业论文还应达到一些特定的要求:
(1)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
(2)不能偏离经济学专业所要求的经济管理范围。
(4)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
[1][2][3][4]。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题目的好坏不能不能离开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作者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做到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我们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表达得再完善,也是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1.从“热点”问题选题。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研究中,尤其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经常出现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关注度非常高,各种形式的讨论相当的热烈。“热点”问题一般在某个时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曾经出现过的“国有企业承包制”、“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资产重组问题”和当前的“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等等。相对来讲,“热点”问题引人注意,一定时期集中讨论“热点”问题的文献资料也比较丰富,从中确定自己论文的选题也是比较容易的。关键的是,自己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即知识、信息、理论水平及分析提升的能力。“热点”问题有大有小,要选择自己综合能力可以驾驭的论文选题。2.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等。
3.从具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选题。在倾向性问题的苗头出现时,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它的生命力或后果,这样具有前瞻性的选题往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居民富了要增加智力投资”、“居民收入增加了要外出旅游”、“乱划开发区破坏挤占耕地”等等。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并根据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但能发挥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展示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才能大有益处。
「1」「2」「3」「4」。
第三、要选大小适宜题目。现实性强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好题目,但由于自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题目如果太大往往不容易写好.因此,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好.如果学员在工作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熟悉,材料丰富,对问题的理解有深度,小题目也能发挥理论水平,写出好文章。选题可以大题小做,如论述工资制度改革,可以限定为论机关工资制度的改革;也可以小题大做,如从某企业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总之,题目的选择应是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大小适宜为好。
第四、要拟一个好的标题。标题是给文章标的题目,即取个名字。毕业论文的标题是论文的眉目,应仔细推敲,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充分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好的标题应是确切适宜、简洁明白、醒目引人。标题不可过长,尽量在20个字以内。常用的拟标题的方法有:一是直接揭示或概括主题,如“应正确看待当前物价的上涨”;二是引人注意的标题,如“房改的出路在哪里?”;三是形象化暗示主题,如“大地超载----论我国的人口形势”;四是直接指明主题的所属范围,如“安徽省地区第三产业水平评价及发展战略”等等.
(三)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
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
2、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
3、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
4、征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在导师指导下选题。
5、利用图书馆、电子网络中的资料选题。
毕业论文结构布局的基本格式由标题、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
中文摘要要以不多于200字的语汇摘出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便于读者一看就能掌握论文内容的要点。目前比较通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内容摘要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
正文是论文的的核心内容,包括导论、正论、结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导论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通常几百字即可。正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作者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篇论文中,导论、正论和结论都要有,但却不一定是三部分三块。有的论文三部分齐全,导论提出提出问题,正论分几层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有的论文把结论提前融进导论,以解决问题导入,正论再一层一层地分析论证,最后没有结论,或只有一个结尾;还有的论文导论提出问题,正论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后,然后提出对策,再写个结尾。
参考文献的要求:。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七
我国经济复苏始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开始了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进而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现状,在此形势影响下,我国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经济活力得到了增强。
因此,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适当的进行政策调整。
由此可见,本文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展开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存在的问题。
(一)后发型优势得不到发挥。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受传统经济理念和模式影响较大,进而在新型经济视角中,后发型优势未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进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经济上升空间较小。
如果在此期间我国不能及时开发新的经济热点,那么经济就会陷入一蹶不振的恶性循环中来。
(二)财政风险隐患较大。
在经济新常态尚未到来之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社会需要间呈正比例的发展关系,此时矛盾与风险未能被及时揭露。
现如今,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中,虽然阶段性经济呈增长态势,但是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较缓慢,经济发展进入了优化协调阶段,然而此阶段的经济矛盾以及风险正逐渐显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三)宏观经济运行失衡。
新型经济视角中,宏观经济发展状态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宏观调控的难度系数也明显提高。
首先,物价压力过大,平衡作用较小。
其次,经济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平衡难度较大。
新视角下经济收入的增长幅度较小,一定程度上会间接影响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
最后,就业问题与社会生产间的矛盾较显著。
网络信息化时代中,高科技设备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但是失业人员数量逐渐增多;我国创新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数量较少,进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的市场竞争实力。
二、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分析。
(一)优化经济增长质量。
由原来的数量型经济增长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宏观调控政策进而要相应的进行目标转化,即以市场需要为发展导向。
(二)推动市场改革。
一方面,通过市场改革强化内需。
现阶段,由于我国民间资金储备力量庞大、人才资源丰富,要想将民间资本的发展优势巧妙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就要积极推动市场改革,通过市场改革创造新型的发展契机,此外,这能够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国家生命力延续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要为创新型项目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并给予创新型人才应有的鼓励和尊重,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型环境,彰显后发型经济特点和优势。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促使失业人员通过培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这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还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由于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能够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实力,能够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科学、合理的规划岗位布局,而且能够将就职人员有效调整,进而充分发挥人员的劳动价值,激发劳动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中,要想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健运行,就要在明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基础上抓住发展机遇,通过优化经济增长质量、推动市场改革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式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八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经济学本科学员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经济学本科的毕业论文一般为理论论文.理论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总结理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性质,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而是从已知求未知,具有一点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观点、主张。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绝不可应付了事。
(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首先毕业论文应符合社会学科类论文的基本要求,这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社会科学各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术性: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证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应在立论和论证过程中尽可能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3)科学性: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论文的立论要客观、正确;论据要可靠、充分;论证要符合逻辑,严密、有力;表述要严谨、准确。
(4)创造性:创造性的核心是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要注意对所研究问题采取新的分析方法,得出新的观点,不能只重复前人的研究或人云亦云,不要大段复述已有的知识。当然,创造性并不排斥继承性,事实上,创造性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2、除了以上四点外,毕业论文还应达到一些特定的要求:
(1)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
(2)不能偏离经济学专业所要求的经济管理范围。
(4)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
[1][2][3][4]。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题目的好坏不能不能离开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作者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做到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我们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表达得再完善,也是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1.从“热点”问题选题。在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研究中,尤其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经常出现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等各方面人士关注度非常高,各种形式的讨论相当的热烈。“热点”问题一般在某个时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曾经出现过的“国有企业承包制”、“国有企业产权问题”、“资产重组问题”和当前的“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等等。相对来讲,“热点”问题引人注意,一定时期集中讨论“热点”问题的文献资料也比较丰富,从中确定自己论文的选题也是比较容易的。关键的是,自己对“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即知识、信息、理论水平及分析提升的能力。“热点”问题有大有小,要选择自己综合能力可以驾驭的论文选题。2.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等。
3.从具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选题。在倾向性问题的苗头出现时,用理论观点分析,预见它的生命力或后果,这样具有前瞻性的选题往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如“居民富了要增加智力投资”、“居民收入增加了要外出旅游”、“乱划开发区破坏挤占耕地”等等。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题目。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并根据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学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但能发挥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展示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才能大有益处。
「1」「2」「3」「4」。
第三、要选大小适宜题目。现实性强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当然是好题目,但由于自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题目如果太大往往不容易写好.因此,一般来说,题目还是小一点具体一点好.如果学员在工作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熟悉,材料丰富,对问题的理解有深度,小题目也能发挥理论水平,写出好文章。选题可以大题小做,如论述工资制度改革,可以限定为论机关工资制度的改革;也可以小题大做,如从某企业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等等。总之,题目的选择应是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大小适宜为好。
第四、要拟一个好的标题。标题是给文章标的题目,即取个名字。毕业论文的标题是论文的眉目,应仔细推敲,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充分考虑,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好的标题应是确切适宜、简洁明白、醒目引人。标题不可过长,尽量在20个字以内。常用的拟标题的方法有:一是直接揭示或概括主题,如“应正确看待当前物价的上涨”;二是引人注意的标题,如“房改的出路在哪里?”;三是形象化暗示主题,如“大地超载----论我国的人口形势”;四是直接指明主题的所属范围,如“安徽省地区第三产业水平评价及发展战略”等等.
(三)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
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
2、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
3、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
4、征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在导师指导下选题。
5、利用图书馆、电子网络中的资料选题。
毕业论文结构布局的基本格式由标题、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
中文摘要要以不多于200字的语汇摘出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便于读者一看就能掌握论文内容的要点。目前比较通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内容摘要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
正文是论文的的核心内容,包括导论、正论、结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导论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通常几百字即可。正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作者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篇论文中,导论、正论和结论都要有,但却不一定是三部分三块。有的论文三部分齐全,导论提出提出问题,正论分几层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有的论文把结论提前融进导论,以解决问题导入,正论再一层一层地分析论证,最后没有结论,或只有一个结尾;还有的论文导论提出问题,正论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后,然后提出对策,再写个结尾。
参考文献的要求:。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九
近几年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上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1.1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新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
1.2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提高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贸易融资和银行汇票的发展。
1.3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贸易融资电子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贸易的风险。
2.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2.1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2.2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较为复杂,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的。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和企业也都建立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粗放经营,没有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和风险进行周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隐患较大。
2.3缺乏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国际结算、信贷、法律等知识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2.4融资市场秩序混乱,竞争不规范。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虽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各家银行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加国际结算业务量,竞相降低对企业的融资贷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
根据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截至208月31日,两市以出版、发行业务为主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共有15家,分别是长江传媒、新华传媒、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中文传媒、中文在线、凤凰传媒、中南传媒、皖新传媒、大地传媒、天舟文化、城市传媒、读者传媒、南方传媒和新华文轩。
总体来看,沪深两市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而这其中,中部地区的出版企业表现突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中部地区出版企业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形成出版企业的“中部崛起”之势。
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地區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布局,归纳了四种多元化发展模式,并对出版企业未来的多元化战略选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出版产业的“中部崛起”
1.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传统意义上的中部六省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安徽省和山西省,其中,除了山西省,其他5省均有出版传媒类公司在沪深两地上市。
截至年8月31日,沪深两市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共有7家属于中部地区,数量上占到将近一半,它们分别是湖北省的长江传媒、江西省的中文传媒、湖南省的中南传媒和天舟文化、安徽省的皖新传媒和时代出版、河南省的大地传媒。
这些中部地区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无论是经济规模、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方面都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形成了“中部出版现象”,实现了出版产业的“中部崛起”。
(1)经营业绩与资产规模分析。
截至2016年上半年,在营业收入方面,中部地区的上市公司长江传媒、中文传媒、中南传媒、皖新传媒、大地传媒、时代出版、天舟文化分别排在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第1位、第2位、第4位、第5位、第6位、第7位和第14位,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
中部地区7家出版企业的营业收入达2825999.09万元,占15家总营业收入(4104173.42万元)的68.86%(见表1)。
从营业收入增长率来看,长江传媒、时代出版、中文传媒均名列前茅。
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方面看,中部地区的中南传媒、中文传媒、皖新传媒、大地传媒、长江传媒、时代出版、天舟文化分别排在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第1位、第3位、第4位、第6位、第7位、第8位和第11位。
中部地区7家出版企业的净利润合计达287951.29万元,占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总净利润(439745.70万元)的65.48%(见表2)。
从总资产方面看,中部地区的中文传媒、中南传媒、长江传媒、大地传媒、皖新传媒、时代出版、天舟文化分别排在15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第1位、第3位、第4位、第6位、第7位、第9位和第13位。
中部地区7家出版企业的总资产达7358748.17万元,占15家总资产(12242686.97万元)的60.11%(见表3)。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中部地区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全国同类公司中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主要经营指标,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2)文化影响力与精品出版分析。
以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连续8届发布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这是衡量中国文化企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部地区的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江西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连续8届入选;在2016年发布的“文化企业30强”中,中部地区有江西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5家企业入选,入选数量占10家出版发行类企业的一半(见表4),显示了中部地区出版企业较强的品牌效应和较大的文化影响力。
另外,中南传媒在2016年“全球出版5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在入围的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一[1]。
在精品图书出版方面,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以湖南的出版企业为例,中南传媒在主题出版、重大文化工程、畅销书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2016年,中南传媒共有86种选题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居全国第2位;其在全国实体店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为3.47%,居全国出版集团第3位;旗下多个品牌保持强势地位,在作文、科普、原创文学、古典文学、心理自助类图书品种中分别排名第一[2]。
由以上数据可知,中部地区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全国出版传媒业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实现了出版产业的“中部崛起”。
2.多元化战略对中部地区出版公司的影响。
中部地区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在全国出版产业发展中异军突起,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部地区出版企业在出版发行主业发展受到新兴出版等诸多因素冲击影响而增长缓慢时,果断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延伸出版产业链、进军新兴业态、跨界拓展等多种方式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对中部地区出版企业的经济规模扩大和业绩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江传媒通过开展多元化业务,收集整理入连续两年在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增幅同比超过100%。
中文传媒通过拓展多元化产业链,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两年位列同类上市公司前三甲,其多元化收入和利润占比已近五成。
第二,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提升出版品牌起到积极影响。
中部地区出版企业通过并购业内知名民营书业以及加强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了其出版主业,提升了精品出版水平,强化了品牌效应。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一
对财产的任何权利都由两部分基本内容----权能和利益构成。产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第二章制度经济学概论5、产权的基本属性产权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而建立起来的经济权利关系,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行为性等性质。6、产权的基本功能产权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所述制度的功能产权同样具有。应该特别注意产权制度的内部化外部性的功能。第二节制度经济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概述一、马克思经济学:第一个制度经济学体系二、制度经济学发展的两条主线一条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制度批判和构想----马克思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苏联和东欧经济学----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学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另一条是:德国历史学派----美国的新老制度学派。思考题答案:1、什么是制度和制度经济学?制度的定义,见第一节5-6页关于制度定义的论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见第一节第18页。2、制度有哪些基本功能?举例分析制度如何发挥作用,例如如何减少不确定性或把外部性内部化。第9-11页。3、产权的定义、分类是什么?不同学科为什么对产权有不同界定和分类?第13-14页。4、制度经济学应该含有哪些基本理论构件或理论组成部分?第22-24页。5、了解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并尽量阅读各流派的代表作。第19-22页。6、为什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制度经济学?第19-20页。第三章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第二节制度经济学方法-论的共性一、研究方法以制度分析方法为主线或围绕制度分析而展开马克思制度经济学:其逻辑主线是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重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同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制度的分析。老制度经济学:其逻辑主线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二
新制度经济学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同汇,说明必然还有与新制度经济学者们想要清楚区分的其它一些种类的制度经济学。
事实确实如此。
这些形形色色的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上半期曾卜分流行,随后这些旧制度经济学被视为非理论和描述性经济学而为人们所摈弃。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越来越多地运用规范分析相比,旧制度主义者却偏爱于与德国历史学派类似的实证分析而受到排斥。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两种主要的研究思路径渭分明:第一种研究思路侧重于在假设特定的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的不同选择。
这一研究思路回答以下问题: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市场进行的交易的交易成本在什么情况下最小化?在何种条件下交易在组织内部进行。
由此,制度安排由简单的企业和市场的二分法转变为通常称为混合体的一个连续体系也就是选择更加细分的公司治理结构(例如长期契约),对此我们通常采用所谓“混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第二种研究思路不再认为制度是既定的。
这一研究思路感兴趣的是确定在各种不同制度条件下制度安排对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产生的效果,以及解释随着时间的变化制度环境发生的变化。
这一思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比对制度环境的研究更深人,特别是企业理论。
在众多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二种研究思路的代表作中,留下了一个公开的问题:新制度经济学是基本地保留了新古典主义研究范式和仅仅只分析研究了许多迄今仍为主流经济理论所忽视的问题,还是它确实是一个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不兼容的完全新的研究范式。
2.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规范个人主义。
新制度经济学是基于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假设的,这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是相同。
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社会层面的可观测的经济绩效是个人行为的预期结果。
许多经济绩效是人的行动而非人的设计的结果。
那么,揭示导致某种固定的行为模式的规律性是社会科学家的中心任务。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进行实证分析,而新制度经济学涉及一套社会的根本规则—宪法—的那部分主要要进行规范分析。
大多数规范分析的宪法经济学的支持者认为:不仅经济绩效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个人行为,而且来源于那些人们行为之间的相互互动所形成的共识(假设存在)并被合法化的制度。
因此,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假设被称为规范个人主义。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假设,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都试图实现其效用最大化。
他们被处于假定信息完全对称的状况,知道他们能采用的各种理性选择,并能实时和无成本地估计到所有可能的后果。
krep曾经写道:“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有预测将会发生的每件事和有选择最优行动方式的能力。
所有的这些都在他们一眨眼的工夫中完成并且是没有任何成本的。
”这一假定与现实生活是不相符的.。
随着将不确定性引人了经济学:“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不能预测世界可能呈现的所有状态,行为者不能准确判断自己行为期望大小的一种状态。
”他区别了不确定性和风险,这种不确定性是指事件可能发生几种的可能性的概率。
因此他认为在有风险的状况下计算期望值和应用传统决策理论是可能的。
它的基本定义为市场交换的成本。
它们的引人为企业的生存给出了一个基本原理。
如果市场像通常假设的那样是有效率地(和无成本地)运行,那么根本就没有企业生存的任何理由。
稍后把交易成本描述为“搜寻与信息成本、议价与决策成本、检验与执行成本”。
交易成本的概念是与有限理性紧密相关的,这是因为如果从传统的完全理性概念出发,交易成本只会是大于零的。
这样,交易成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交易成本越高,市场交易行为就越少。
这不仅可应用在消费品的交换上,而且可以应用在许多投资决策上。
进而,交易成本的概念也被引人了政治市场的交易分析中。
这表明政治市场是比普通的商品市场更易于出现无效率的状况,因为在政治市场上人们相互的交易对象与个人对自己的承诺保持诚信相比更难测度。
3.实证研究方法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首先,识别性相关性和一致性问题。
一般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问题可以大致划分为:
(1)假设制度是既定的并寻求制度的绩效。
(2)试图解释制度的出现以及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更,并确定那些引起制度变迁的因素。
对这两者而言,具有识别制度和确定其相关性的能力是关键。
一般认为,制度定义为由规则(内部制度)及其执行(外部制度)两部分组成,那么这两部分都必须能够识别。
表面l看来,对外部制度的识别似乎相对容易:规则和违规制裁的内容常常会成为正式法律的一部分,因而是可以确定的。
然而,这种方法在许多情形下,对于识别制度的实际功能是相当有限的。
例如,尽管制度形式相同,但违规制裁(假设是公法)的各种可能性也会有相当大的不同。
在私法领域,形式相同的制度应用不同,接受赔偿的办法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我们先假设尚未存在可用来规范诸如商品交换等相互影响的内部制度,再进一步假设参与者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尚未察觉,那么他们会做出以一下抉择:
(l)在现行制度下执行意愿行为。
(2)压制意愿行为。
“意愿行为”可以是建立公司、进行投资、交换商品等等。
实际上,这些抉择是由一系列连续的而非离散的选择构成。
例如,要作出在外部制度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何种技术上投资多少的抉择。
现在假设利用各种不同的外部制度来规范某种特定的相互影响行为第一,可以计算一种制度与另外一些至少在原则上可被使用(或被选择)的制度相比较的(相对的)使用次数来确定制度的相关性;第二,可以计算打破规则的次数;第二,可以计算违规行为真正受到制裁的次数。
如果个人从不依据现行制度规范其行为,可以认为制度是不相关的。
如果服从的比例低而制裁的比例高,那么人们显然愿意为打破规则付出代价,由立法者预想的制度相关性就有问题。
如果不仅服从的比例低而且执行的比例也低,可以理解为国家与社会对某种特定制度的非相关性予以默认。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三
河南农业大学—第2学期《新制度经济学》考试试卷(b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外部性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
2.交易费用科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阿罗:“经济制度操作的成本”。诺。
思:“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威廉姆森:“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
3.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描述过去对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人们过去的。
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是对长期经济变化作分析性理解的关键。路径依赖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发展的差异。
总比无国家(即无政府状态)好。因为,有国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公正和安全。而要确保秩序、公正和安全,人们又必须把确定和保护“所有权”的垄断权交给国家,以便它能够完成人们要求它完成的任务。
但是,国家有了垄断权力以后又可能成为个人权利的最大、最危险的侵害者,因为一旦国家接管了产权保护职能并成为惟一合法使用暴力的组织,它就有可能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地位索取高于其提供服务所需的租金,更有甚者还可能干脆剥夺私人产权。
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维持、实施等费用;制度收益则指制度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等给经济人提供的激励与约束的程度。
制度的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假定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或实现的功能为既定,则选择费用较低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另一种是,假定制度选择的费用为给定,那么能够提供更多服务或实现更多功能的制度是更有效的制度。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何谓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其保障机制有哪些。
人力资本交易就是通过人力资本的转让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产权权利束的分解和转让。在现实的人力资本交易中,人力资本载体交易的只是其人力资本产权的部分权利,即使用权,支配权等,而不会将所有权进行交易,因为这样容易导致被他人完全控制。
1.人的因素。
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
威廉姆森通过对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即他所谓交易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不同的维度与交易成本有关,三者中,资产专用性最重要最独特。
3.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四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联系人:肖编辑。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五
2、知识经济中管理方式的变革。
3、知识经济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4、对国有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原因与对策的探讨。
5、中国失业问题研究。
6、知识经济与就业方式的多元化。
7、结构性失业与再就业工程。
8、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9、论技术市场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的作用。
10、依靠科技进步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1、国有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1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组合。
13、加入wto与我国经济安全问题。
14、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
15、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的经济职能。
16、试论企业民主化与科学化管理。
17、论工厂内迁与现代大西南经济的发展。
18、论广西科技市场的开发与利用。
19、论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
20、“入世”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二、人力资源管理。
1.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浅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3.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
5.浅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产权问题。
6.国有大型企业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7.假日经济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索。
8.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对策研究。
9.论教育与就业的有效衔接。
三、财政与金融。
论广西金融管理的得与失。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驱动作用。
论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分析。
试述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建立现代金融体系与防范金融风险。
论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货币贬值的经验与教训。
四、工商行政管理。
广西私人企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择业的问题。
企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企业的定价策略。
五、市场营销。
试论网络营销新特点。
买方市场下的企业经营管理。
对我国目前买方市场的分析。
论市场的潜在需求。
论农村市场的发掘。
论新科技企业的营销创新。
论市场对接与企业发展机遇。
发展我国网络营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目标多元化。
六、旅游管理与饭店管理。
论旅游产业对广西经济的拉动作用。
景观的独特性与景点的连片性-----谈旅游景点景观的设置与旅游路线的择定。
论旅游业的营销策略。
当前广西饭店管理水平问题研究。
论旅行社的营销与管理策略。
论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与作用。
论广西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组合。
论广西旅游市场的开拓与发展与方向。
论旅游风险投资的特点。
论旅游经济在广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论旅游供给的价格弹性在实践中的作用。
论环境建设对广西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旅游扶贫的作用。
七、保险与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对就业的影响。
人的安全需要与保险事业。
广西保险业发展缓慢原因初探。
八、证券投资与管理。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论证券投资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入世”与我国股权资源的优化和配置。
九、企业财务管理。
论财会人员的意识品质。
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与弊端。
十、统计与会计。
某市(县)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调查。
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调查。
广西边境贸易的现状与对策。
广西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对全社会实行会计监督的可行性研究。
论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论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十一、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中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再认识。
论知识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试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农业生产结构调查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完善。
试论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西部大开发与广西主导产业调整的对策。
试论西部大开发与广西出海大通道的建设。
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从广西市场看扩大内需的途径。
乡镇企业的转型与广西农业产业化。
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
怎样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矛盾。
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员腐化的经济分析。
论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半殖民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论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与作用。
论私人资本积累的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论”两权分离”与”两权制约”
科学技术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变量。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六
随着毕业论文完稿,意味着研究生学习进入尾声,在此谨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表示深深的敬意!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xxxx.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循循善诱的教导使我受益匪浅。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钱老师对文章的选题、构思、成文等各个环节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建议,才使得我能够顺利完稿。值此论文成稿之际,谨向钱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经济学院的各位老师,三年专业课程学习,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使我能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经济社会问题,对事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也让我受益匪浅,相信这段学习经历会成为我享受用不尽的人生财富。
还要感谢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指点,在论文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通过与他们分析讨论,让我的思路豁然开朗,从而保证论文的'顺利完稿。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对我的支持、理解和鼓励是我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
谨向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朋友表示感谢!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七
案例来源:张五常《卖桔者言》(1984.11)。
(二)案例内容。
任何经济理论,若含义着产权对人类的行为没有决定性的影响,都是谬论。我为甚么这样肯定呢?单举养蚝的例子就够了。
蚝是在海滩上繁殖的。要繁殖得好,每天要有过半的时间浸在海水之下。蚝是不会走动的;若海滩是公用的,任何人都可随意拾蚝,而这海滩又是在容易到的地方,那就算是小孩也知道蚝的数量一定不会多。若海滩是私有,投资养蚝的机会必定较大。同样的人,同样的海滩,同样的天气,同样的蚝,不同的产权制度有肯定不同的行为。
美国西岸的华盛顿州,是一个养蚝的胜地。这可不是因为天气适宜养蚝的。正相反,这地区在美国西北,天气较冷,对养蚝是不适合的。冬天若结冰过久,蚝会受伤害;夏天不够热,蚝的成长速度会减慢。为甚么华盛顿州是养蚝的胜地呢?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州不单准许私人拥有海滩,就连被海水浸着的地也可界定为私产。所以这地区虽然海水奇寒,不适宜养蚝,但在那些海水较暖的海湾,养蚝者比比皆是。
华盛顿州的胡德海峡(hoodcanal——原字是channel,但最初发表时拼错了字),长而狭窄,两岸有山,海峡有尽头,所以海水较暖。海滩既是私有,养蚝是海边房子拥有者的‘例行私事’。在同一海峡,公众可用的海滩,蚝就很难找到了。
商业化的蚝场,蚝床面积以亩计。被选用的海滩都是极平坦、海水浅而风浪不大的地方。商业养蚝的品种,都是长大较快的。养蚝者用竹枝插在浅水的蚝床上,作为产权的界定,也用以作为收获分布的记号。有不少商业蚝场的海滩是租用的;也有些海边住户将蚝滩卖掉。
若你要在华盛顿州的海边买房子,你要问海滩谁属?海滩的私地是用那个潮水位量度?若你见海滩有蚝,你也要问,蚝是否跟房子一起出售?假若蚝滩是租了出去的,你应再问,租蚝滩的合约中有没有容许业主采食少量的蚝?养蚝者有没有权走过跟房子一起出售的岸上地?在私产制度下这些问题都是黑白分明的。
(三)案例评析。
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人的行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的产权结构下,收益—成本体系对组织中雇员和所有者的冲击是不一样的。
在私有产权制度下,报酬和费用更直接地集中在对它们承担责任的每个人身上;报酬和费用的更高集中明显地意味着每个人的财富更加依赖于自己的活动。设想在一个社区里有100人,掌管10个独立的企业。设想每个人把十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作为所有者的某个企业,就能创造1000元的报酬或利润。因为每个人只是所有者的1/100,他将获得到10美元。
再假设在他占有1/100财产的10个企业的每个企业里,他都如此办理。那么他的财富收益金额将是100美元。其余的9900美元分给另外的99个人。如果另外的99人也按同样的方式工作,他将因此而得到增加的财富9900美元。(990000/100=9900)。这样他得到的收益总数为10000美元。这与他的产品价值其中绝大多数分给别的所有者)是完全相等的。
然而,如果个人只拥有一个企业的1/10(这意味所有权已重新分配)即从将所有企业按比例分成等份,10个人掌管一个企业,每个人只掌管一个企业。企业总数依然相等)。可以假定他把一年中的全部时间投入一个企业,这样他又生产出10000美元。由此他得到1000美元。
其余的9000美元由其他9/10的股分所有者得到。像他们那样,他也得到其他所有者生产的相应部分,他从自己企业的另外9个联合的有者那里得到9000美元(10000*9/10=9000),总计10000美元,这同上面的例子完全相同的。区别在于:现在这1000美元是由他自己的活动得来的,而以前由此得到的只是100美元,或者说更恰当些,取决于其他人活动的收入总数从9900美元减到9000美元。
如果最后,这10个企业被分成100个,每个人都是一个企业的惟一所有者,那么他一年的财富总量中增加10000美元都将取决于自己的活动。第一个例子是同公有制相符合的,第二个例子适合于联合的私有制(或合伙制),第三个例子适合于一人的业主制(私有制)。
得出以下结论:较之在私人产权制度下,在公有制下的任何决定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换句话说,这种成本——收益激励体制是朝着较高费用方向变化的。这个结论的逆命题是:对任何所有者来说,从任何成本—节约活动中得到的利益也不是完全有效的。
这并不意味着真实成本有所减少。这意味着,在由任何选择者承担的费用与做出某项特定选择的费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松散了。
类似地,进行这些行动的所有者捕捉利益的能力也降低了。
如果在公有产权制度下,采取同样的行动,所有者要比本来的情况更少地承担成本。根据这个原理,为了抵消或平衡这些减少的`成本负担,人们可以期望公共机构将把特殊的额外费用或限制强加到公有企业的雇员或代理人身上。
这些被授权花费公有资金的公共代理人应该受到用额外限制形成的更严格的制约,这恰是因为他们行动的成本并不能非常有效地强加在他们头上。由于这些额外约束,或由于这些约束的费用,与私有财产机构相比,公有安排的费用将变得更高(意味着较低效率)。
在私有产权制度下,报酬和费用更直接地集中在对它们承担责任的每个人身上;报酬和费用的更高集中明显地意味着每个人的财富更加依赖于自己的活动。所以私有产权会激励人们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朝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方向努力,使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
(四)案例讨论。
1、我国的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相比,哪种产权制度下资源配置效率高?
2、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有什么影响?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八
区域背景差异下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政府协助下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
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特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研究。
安徽省各市生态竞争力理论研究与评价。
ahp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实践研究。
论我国航运法的调整对象。
几类时滞脉冲系统概周期解存在性的研究。
整数阶与分数阶微分系统的周期性解。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十九
文章认为,经济学中没有一个神话像产权神话那样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这一神话认为人们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是正确的分配产权,如此一来,经济效率就有了保证.产权如何界定是无关紧要的,除了对福利分配有所影响以外.如果有人对产权界定不满意,它可以通过一次性的转让轻易的对其做出调整.这一神话的危害在于,它误导了很多转型中的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产权问题上,而不是去关注更大范围内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牛文俊王述升王玉兴作者单位:牛文俊(内蒙古财经学院经济学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王述升,王玉兴(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天津,300000)。
刊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mongoliascientechandeconomy年,卷(期):2004“”(21)分类号:f014.36关键词:产权神话效率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篇二十
新制度经济学所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产权界定不清楚会导致低效率的配置资源,导致纠纷的产生。一句话,产权是非常重要的。
于是很自然地想到大学中屡屡出现了的宿舍纠纷问题,试图在产权的框架下重新思考宿舍问题。
“对经济学家而言,每种权利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产权。”
宿舍内部纠纷在大学里基本是很常见。无论从私下的谈论还是bbs上的一些帖子来看,舍友间的摩擦、互相不满,甚至动手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了。在我的周围,很多经历过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宿舍生活的人也依然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宿舍问题。类似问题的大量出现暗示着:这并不是一个能用个人品德和处事方式来解决的问题。而此文就主要从产权方面考察,至于其他的因素不在此文考察的范围内。
首先,宿舍的产权是作为一个整体划分给宿舍同学的。而其实在宿舍内部也存在着可以近似被看作产权的一系列的资源。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宿舍生活和大学宿舍生活从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纠纷在大学生活中大量出现,我想大概是因为大学中产权所带来的收益已经变得足够大使得他们愿意付出纠纷的成本。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时期,学生大都愿意在教室学习,宿舍更多是一个休息的地方;而且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阶段大家的作息习惯基本趋于一致,也不大可能会影响到他人的休息。而大学时期,学生自由支配的时候多了,而这些时间更多地在宿舍渡过,宿舍不仅仅是一个休息的地方,更多的相当于一个家。而同时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多样化起来,一个宿舍几个人的作息时间很难调整到大约相同的时间,这时候,影响他人的可能性就更多了。于是,大学宿舍中第一种权利的重要性就比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提高了很多。
第三种权利的重要性也同样提升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作息,很自然地培养起了各种感情,而且即使没有感情的话,礼貌上的亲近也是有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总有需要别人帮忙的地方,因此也不会太注意到自己的情感付出。而到了大学感情成了稀缺的资源,一个宿舍的同学相对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有着更少的时间坐在一起,培养感情。
这时候,由于个人经历的相对分割,当某个人对他人帮助和付出情感后,很容易要求他人在短期间的回报,因为他并不能很肯定地看到长期中自己必然会得到这个回报。因此,他人的帮助和友谊同样提升了其重要性。
当产权界定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对于空气这类所有人都可以消费的物品等等,是没有必要界定产权的;而当附着在产权上的收益权的足够大的时候,产权的意义才上升,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纠纷。
2、产权界定的不明确导致了纠纷的产生。
用益权赋予所有者有权获取来自于一种资产的“果实”或者“产出”,比如一块土地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和住房出租服务的租金。用益权的所有者仅对财产的果实就有排他权,不拥有带来果实的资产。进一步,所有者在实施用益权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某些限制。
限制可以导致一些有着负的外部性的行为的出现。但是问题是,在宿舍中,基本的一些产权没有界定清楚,限制是无法实行的。要能有所限制就必须先有一个准确的产权限定。
“一般而言,在私产制度中产生的经济激励制度会保证稀缺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在环境财富的情形中,不可能完全地将资源产权分配给个人,从而不存在私人所有权,这也解决了环境问题。”
同样,私人产权的方式要想运用于宿舍纠纷的处理,必须要先建立宿舍资源产权的分配。整个宿舍的权利是无法让渡的,但是,宿舍内部的权利却完全是可以界定产权的。正是因为宿舍内部产权界定的不清楚导致了各种纠纷的出现。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于:宿舍中基本权利经常不被侵犯的往往是那个“斤斤计较”的同学,其他的同学都会很注意这位同学所抗议的各种行为。当然我们可以按俗语来说,就怕不要命的(当然也没这么严重)。
但我们若是去考虑其中的产权关系,也是行得通的。对于这位“斤斤计较”的同学来说,她的行为很清楚地界定了自己的产权,比如当她界定拥有晚上睡觉以后拥有绝对安静的权利时,其他人假如弄出声音就是对他的侵犯,是要付代价的,比如这位同学带刺的某些话语。
另外一种在宿舍中可以避免纠纷的同学是那种“不在乎任何事”发生的人。这种人往往对于别人对于自己的干扰不发出任何反对意见,而且自己默默地遵守着潜规则,努力不使自己侵犯其他任何人的权利。
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产权也是界定清楚的。他完全让渡出了自己对于宿舍某些资源的权利。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界定给他带来的负效应是极大的,他必须默默忍受别人的干扰,而同时还必须要顾及其他人的生活。
要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的。而在这两种关于权利的清晰界定之间,就存在着纠纷出现的可能性。因为宿舍是以一个整体的方式来分配给宿舍中居住的四个到五个人的。那么,宿舍中居住的同学很容易认为这就是自己的权利。
如:宿舍中有的比较细腻的人的话他会非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反馈,在他看来,自己是拥有获取宿舍人帮助和友谊的权利的,因此当宿舍中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性格上比较豪爽或者内向的人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爱护和热情时,他往往会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久而久之,就容易和其他人产生纠纷。
但从理论上讲,假如存在这样一个产权界定的机制:依据不同人的作息习惯,将不同时间段里不受打扰的权利分配给不同的人。比如将23点到1点之间的这种权利赋予给甲,当他人在这段时间中干扰甲的时候,甲有权获取赔偿,金钱的或者说是指责他人。那么,只要这种机制能保障侵权所赔偿的损失约等于侵权带给他们的收益,那么无论是否被人干扰,甲和其他的人都是没有异议的。
“理性的决策制定者,在追求他们自身的福利时,必然认识到这种变化中的约束(包括交易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有一个外在的机构对于宿舍内部诸如每个人关于某个时间段可以发出噪音等等问题的一个规定,那么,宿舍中的成员要变更规则就必须考虑到这种约束。这种成本有:
(1)违反机构这一个权威的成本;。
(2)当其他成员对这个行为保持默许的态度时,你反对所带来的成本——他们对你动机的怀疑,你自己心理上“被孤立”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如果设计合理,外部机构是足以保证自己的分配是能够被执行的,至少能够保证宿舍内部不会因为不明确的产权分配继续产生纠纷。但问题在于,外部机构这种规定的设置是否是最优的,属于最好的选择。那么,这就要考虑这样三个问题:
(1)该项资源(暂且将其称为资源)是否适合人为外在的规定。
在宿舍中,床位很显然是一个适合外界规定和安排的资源。宿舍床位的效用对于大家来说,很显然是不同的,但也相差不大,而且通过一系列繁琐的手续换得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床位所得到的效用一般要被在这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要低。
因此,虽然各位同学可能对于宿舍的床位分配状况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但也只能暗叫幸运和倒霉了,基本上不会去质疑这个分配。
(2)这就要考虑到该机构订立规定的能力。这个机构最好不能太大,大的机构一般又很少灵活性。小型的能够深入的宿舍内部的机构是比较好的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43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