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荣论文大全(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7:17:14
浅谈虚荣论文大全(21篇)
时间:2023-11-29 17:17:14     小编:GZ才子

每个人都需要定期总结,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行动。好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我想我们需要学会写出有价值的总结。以下是一些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浅谈虚荣论文篇一

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齐国人,每天早出晚归,回来后告诉妻妾自己是被许多达官贵人请去吃饭。长此以往,妻妾感到非常的奇怪,于是有一天趁他出门时便尾随其后,结果发现他是到坟地去请祭品!

所谓的达官贵人竟是亡灵……妻妾相拥而泣。

虚荣如浓密的乌云,会挡住人生灿烂的阳光,而使人蒙受阴影;虚荣如泛滥的洪水,会冲断人生的桥梁,使人徘徊不前。人一旦有了虚荣心,变如盛夏突然而来的狂暴肆虐的风雨,它会吹走你的谦虚谨慎,自知之明,沉着稳健,以及那颗质朴纯真醇厚深沉的心,它会给你带来骄傲自满和盲目自大。它会使你如棉絮一般漂浮不定,最终你还是会失败,犹如一个气球,被时间的长针一刺而炸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逐渐消失!

翻开历史的长书,你会发现因为许多虚荣而失败垂成的人。

如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然后阿房出,燕赵之收藏,齐楚之经营,韩卫之精华,尽归囊中,于是始皇便有了虚荣之心,朝歌夜弦,视珍宝如沙砾,弃掷逦跎,亦不甚惜。他有了这般虚荣,便自高自大起来,日益骄固。施行暴政,剥夺镇压天下人民,而最终却落得个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曾经强大一时的秦国就如此土崩瓦解!

如三国是的关云长,一生经历无数战斗,赢得众人的赞美。虚荣让他越来越自负,落败走麦城,何其衰也!

从此东山难起,终落得身落敌手,人头落地,实为悲哉!

石崇与皇室斗富,燃烛为柴,红锦为地,却招来杀身之祸!

隋炀帝一绸缎围树,夸富于少数民族,引起瓦岗塞的烽烟……历史的印记告诉我们,虚荣必然招来祸害灾难!

虚荣——人性的弱点!

拨开眼前的层层迷雾,以平实的心态去迈开人生的每一步,迎接美好的明天!

当虚荣之花向你招手的时候,请收回你的仰慕的目光,向朴实的真实之路进发,拥有一个圆满的收获,谱写又一个永恒!

浅谈虚荣论文篇二

我们常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缺点,正如每个人的思想也都不会完全干净,当然思想的好坏与我们存在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幼童时的天真烂漫,少年时的懵懂冲动,老年时沧桑老迈,在不同的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面貌来看待这个世界,因为经历会让我们看破许多东西,看淡很多繁华,但我更希望,我们从一开始就能够有一颗如孩子般简单的心灵,活的快乐,活的自然。

而我认为观察一个人能否活得简单的唯一标准就是,他能否面对繁华万物时,眼睛里依旧透着真诚,而不是贪婪,更不是拥有一颗虚荣的心。

“虚荣”这个词,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息息相关,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穷苦一生,不择手段去追寻的东西到头来都归咎于这个词,是虚荣促使他们追逐不切实际的荣耀,是虚荣蒙蔽他们善良的心灵,是虚荣在他们面前放了一颗烟雾弹,让他们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而这就是虚荣,现代人一直想要维护的东西。

“爱面子”我们尚且会错过许多,那虚荣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虚荣说大点那就是会与金钱名利扯上关系,说小点,满足内心自己贪婪的欲望,想获得众人的称赞,或者更多。

个人认为,虚荣表现最强的人群中莫过于学生时代,这个社会虽不分阶层,可攀比之风并未有丝毫减弱,那大家想过,人为什么要攀比,答案无非就是虚荣的内心在作怪,我相信谁都想成为别人眼中的我优越者,谁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夸耀,推崇,这是人之常情,一点点的虚荣能加速我们的进步,可如果有一天你被虚荣占据了太多,你会发现自己越发看不清,看不透这个世界,这社会上的人,因为虚荣会蒙蔽你的双眼。那时,你发现身心疲惫,可早已深陷泥潭,无法逃出。

金钱和权力会使人堕落,而虚荣就是这颗炸弹的导火索,如果你自己点燃它,随时就会粉身碎骨。如果能够抛开虚荣,这世界会少些追名逐利,更会少些落入歧途的少年少女,这世界会干净些,人心会透彻些,我们都会会的简单些。

浅谈虚荣论文篇三

虚荣,是人的劣性之一。自古以来,因虚荣所致,多少王侯将相遭万民唾骂,多少富贾贵商死于非命。而我,也着实受过一次虚荣的摧残,教训深刻,记忆犹新。

那还是小学的时候,一次合唱比赛,我们班主任要求每人提一个服装上的建议,由此来确定我们班合唱的服装。和每次一样,我还是顺着大众意愿写了个校服交差了事。但某些有想法的人就不一样了,并且可怕的是班主任同意了他们的意见,穿白衬衫配黑色西裤。这里便不得不插一句了,虽然校服不怎么好看,但是比较宽松舒适,衬衫西裤就不一样了,不仅比较紧身而且土气了一些。

不过,因为是班主任的命令,还是全体乖乖遵守了。比赛当天,我着实是感到了不适。首先,我很胖,西裤是拉拉链的,这实在使我感到困难。其次,白衬衫容易脏,但又时值夏天,穿多了热,所以第三节课比赛时,袖子已被笔油涂画得不成样子了。不过,班主任很满意,因为我们班在全校算得上是最统一的服装了,这同时也使我们暂时忘记了痛,满足自身的虚荣。

真正比赛开始便是不仅仅看服装打扮而是拼实力了。唉,我们班确实没有几个会唱歌的。所以,尽管我们班的服装很棒,但还是只得到三等奖。

虚荣心是可怕的。在宋朝时朱熹的儿子也爱慕虚荣,每日购置昂贵的玉带。有一天朱熹问儿子:“你买那么多玉带子有什么用呢?”

儿子回答:“戴在身上向外人炫耀啊!”

朱熹听后笑了:“将他人的眼福加在自身负担之上,不是愚蠢吗?”

是啊,虚荣是给他人看的,只有真才实学才是自己的!

浅谈虚荣论文篇四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我常常种下一次次虚荣的“种子”,今天,如平日里一般骄傲的我却尝到了虚荣的苦头。

“弟弟,看看,这些文物我都了解,你会吗?”在武汉的博物馆里,我向弟弟炫耀着,每当他向我请教问题时,我都故意提高音量,再配上一句:“这你都不懂!”还故意装成十分惊讶的样子,心中尽是得意。弟弟只好忍气吞声。刻刻瞪着我。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小孩子,而我是无数不读,无所不知的小博士。

“哥哥,这是什么呀?”“嗯?”我朝弟弟手指的方向看去,顿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成百上千个威武的士兵!只见许多土堆成的士兵全副武装,手握剑柄!有的意志坚定,一手握拳,眼睛直视着远方,看得出他必胜的信念与决心;有的仰望天空,神情微露悲伤,似乎在思念远在天边的亲人;有的低着头,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大败敌军的策略……这无语伦比的“士兵图”使我震撼,我似乎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古人的豪迈与威武!

“哥哥?哥?”弟弟朝我挥了挥手,把我从古代的战场拖回了现实。“这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我一下子呆住了——我根本不了解这出土的文物!“你不会吗?哎呀,我这无所不知的哥哥居然不会!”他惊讶地捂住了嘴巴,从他那不可思议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得意。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怎么会……你……你哥我会不会吗?”“哦。”弟弟像恍然大悟大悟一般点了点头。“呼——。”我轻轻喘了口气。“那你告诉我答案呀!”弟弟哈哈大笑。怎么办?怎么办?我的大脑紧张了起来:我不会呀!我努力的盯着这件文物,拼命想激发我的灵感。突然,我看到了一张白色的卡片——那是简介!

“我还会不懂?”我两手拖住脑袋,稍微漏了点缝,走进,走进!这是公元前210年建造的!我接着往下看,他叫兵马……什么字?好像是桶字的右半边,把左半边换成单人旁,应该读作桶吧!“这是公元前210年建造的!”“妈,对吗?“没错!”干妈竖起了大拇指。“唉,哥我服了!”弟弟也竖起了大拇指。我更得意了:“这叫兵马桶!”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今天,我终于懂得了这句话。从此,我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学会谦虚才会进步!

浅谈虚荣论文篇五

(一)。

越来越享受这份“孤单”的感觉了,文字与笔便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如果可以,我情愿就这样“孤单”的老去,唯愿现实安稳,心思平静。

以往脆弱的心总是想在哪里找到一丝安慰,遇到一点点事情就呼朋结党,唯恐天下不乱。却发现个人的心态也只有自已能调节,许多时候自已的安慰才最给力。

越来越觉得只有自立自强,永远不要对外界和他人抱太大的希望才至于让自已少受伤。

却发现,对于现实,往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永远不要在他人身上找安全感,要学会自给自足。

你越优秀,越坚强,越没得人能伤你。

你越自爱,不求他人给予,不抱怨,就越能得到爱情。

不要太把自已当回事。不要觉得别人都应该对你好。即便别人对你不好那也很正常,别人不欠你什么。好与坏需要你自已去判别。

越来越不喜欢交际,觉得它是甚“麻烦”的东西。

同学聚会,不是续旧,却是攀比。比车,比房,比工作。越是混的好的同学越想举行类似的聚会,借助潜意识满足自已。

韩梅梅同学自打参加了一次同学会,也看不好这个,临走时,丢下一句话,咱们70岁以后再聚。哈哈,想来也只有到那时才饱富盛情。

女人们在一起拉家常。呀,看我穿的衣服,美吗?花了好几万块呢。各种炫耀,各种得意。有的更甚至直接翻看你的衣领,目视后面的牌子。

各种,受不了。

我亲眼见到这样一个景象。

一个开奥迪的车友,跟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吹捧自已怎样怎样,公司怎样怎样。别人总沉默不语。到最后倒是证明了一点,但凡“沉默不语”的人都是“高人”。人家开的是保时捷,月薪比他一年都挣的多。结果是各种的尴尬,可想而之。

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已,低调点总没有错。为什么呢?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以为你怎样怎样,其实你只是一“鼠辈”,或者什么都不是。这也用于工作上,如果你是刚参加工作的新人,刚进公司就想事事突出自已,必然会遭到他人的排挤。除非你是真的有实力和有足够的把握。没有就低调点。

(二)。

真正的修养是要让他人感觉舒服,不能影响他人。

即使你做得最卑微的工作一样能得到尊重,反之你即便身价过亿,大多数也不想正眼瞧你。

好与坏,也都只是自已的事。就像有时我们选一样贵的东西,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品牌,而是这件物品本身某些方面能给予我们快乐。存在真正美好的东西。

一个内心强大,有正确想法的人,必定驾驭得了欲望,而不是让它吞噬我们。

也许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好的生活其实一点都不贵,吃遍了山珍海味,发现粗茶淡饭才是自然的清香。游遍了海纳百川,还是家的.风景最怡人。

维多利亚,心情糟糕的发泄物是无数个爱马仕的拎包。还有一些人,心情糟糕的发泄物是买书,它的快乐其实是对等的。而后者更容易满足,前者总会因为不易得到而心生怨恨。

或者说,你穿几千几万块的衣服你快乐,你穿几十块钱的衣服就不快乐了吗?不,快乐永远跟心态有关,而不是表象能决定的。所以说以此类推,开宝马和踩单车?哇,你开着宝马都过得不快乐,真是悲哀。你看人家踩单车的多悠闲。

好与坏,都是自已的事。莫在乎于表象,更不能与他们为舞,到最后伤了的也只是自已。

莫与人攀比,各人的滋味,活得快不快乐,也只有自已知道。

只与自已比,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当然我们永远管不了他人的嘴,随他去。

浅谈虚荣论文篇六

前不久,有媒体起底“朋友圈造假”产业链,某电商平台推出了一种新业务——“修改朋友圈定位”,以区区10元钱的超低价为客户量身打造“高大上”的朋友圈。消息一经披露,舆论一片哗然。

靠自欺欺人的“修改朋友圈定位”来提升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品位,这无异于给自己穿上了一件“皇帝的新衣”,除了获得一时的快慰,赢得的恐怕只能是长久的失落。一个人真正想要提高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远离虚荣心的漩涡,找寻到真我,才是正确的选择。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是为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而表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赞美,所以,许多人都会讲究自己的言谈举止、服饰仪容,以求给人好感。在虚拟空间不断与现实生活接驳的情况下,人们更是想把社交平台也作为展示自己的舞台、宣示个性的主场。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和权利,每个人都想做令人瞩目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但是这首先应本着“求真”的精神来达成,而不是任由虚荣的毒素蔓延到我们的内心,让浅薄和虚伪占据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呈现给别人的“美好”皆为一种虚幻的美景。

荣耀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想要努力争取并尤加珍惜的。从古到今,多少英雄为了个人荣誉征战沙场,众多先烈为了民族荣耀浴血拼争,他们为自己争得了荣耀,更给民族、国家博得了自由和独立,堪称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但爱慕虚荣则毫无意义。诚然,一个想表现自己的人苦于囊中羞涩——買不起千元起步的名牌箱包,去不了动辄上万的名胜古迹,而花个十块八块修改个朋友圈定位,在“圈”里享受来自众多朋友和陌生人的围观,轻松获得他人的羡慕之情,的确能够满足其虚荣心。但是,朋友圈看上去再美,也是“购买”所得,这种虚假的泡沫迟早有破碎的一天,最终留下的恐怕只有内心的空虚和别人的嘲笑,又有什么实际价值?古人早有明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新时代青年,与其活在虚拟而且虚假的世界里,炫着子虚乌有的“富”,做着海市蜃楼的梦,不如将这种虚拟的“美好”作为自己现实世界的奋斗目标,激励自己踏踏实实砥砺前行!

靠制售伪劣产品带来的“繁荣”,不是真正的“繁荣”;靠虚假定位带来的“品位”,不是真正的“品位”。这个世界需要诚实的'身份,需要诚实的劳动,需要诚实的荣耀!

人生容不得半点虚荣和虚假。希望广大的青年朋友们,在喧嚣和浮躁中切记找准个人的真正定位。若想更进一步,获取更大的成功和荣耀,你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浅谈虚荣论文篇七

虽然一个月过去了,但我还是记忆犹新。今年寒假我到张家口市,崇礼县去滑雪。

下午,总算到了滑雪场,虽然已是第二次滑雪了,但还是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新鲜感,这次的雪场远比上次滑雪时所在的雪场要大很多。

第一次滑雪我就已经挑战成功了中级道,这次,滑雪经验丰富的老爸带着我到了难度位于中级道与高级道之间的游龙道,与我们同去的还有一名滑单板的姐姐。坐缆车到了山顶,风吹起了表层的雪,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老爸为了照顾滑单板的姐姐走在了后面。距离第一次滑雪已有一个月,好多要领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飘走。刚才被大家称赞时的虚荣感还没散去,所以也没在滑之前向老爸请教。

顺着刚吹起的一阵小风,我开始向下滑去。开始坡很平,速度也不快,我慢慢悠悠的向下滑去变滑边看着沿途的风景,一棵棵树都光秃秃的立在那里,冬天本来就没什么美景。

到一半的时候坡开始变陡,我忘记老爸在第一次滑雪时对我说的话,要滑“s”型。于是速度越来越快,不过我已经看到前面100米处的初级道了。在这一瞬间,我感觉我飞了起来,我似乎脱离了地心引力!……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摔得,我只知道我现在在雪里。回头一看,滑雪板已在十米外。还好,还能站起来,检查了身上没有受伤后,突然脸一阵辣椒般的疼,没找到血迹,我开始往雪板跟雪杖那里走。到那,我发现雪杖已被摔断,只好等老爸来之后让他拿着摔断的雪杖,然后我自己滑下去了,反正下面是初级道。此时的风已没有山顶那么温柔,这风,让我感到被刀刮。

一个人都没有,我等了好久,只好一个人往下走,这才发现没那么容易。为什么?难道我还不够惨吗?这100米,好长。风不断的吹着,穿的衣服不算少,但感觉好冷。

我想为了虚荣而不向别人请教的蠢事,我不会再做了。

浅谈虚荣论文篇八

人类的虚荣心,有多大?也许任何人都不知道,因为任何人都有虚荣心,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什么事都不管,不管付出多大代价。

车?要加油,要车险,出车祸还要赔钱,跟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但这样人们也不管,因为他只为了自己的虚荣心。给好友看,给同学看,给同事看。房子?只是一个居住地,要那么豪华干嘛?装修那么漂亮干吗?价格不菲,不是只要舒适只要能住人就好吗?这不还是为了人类的虚荣心,为了显自己有多好,有多有钱,人要那么多钱干嘛?只要吃好穿好就好了,为何要那么豪华?只为了人类的虚荣心。为了证明自己名不虚传,证明自己很有钱。

任何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虚荣心,只是为何有的人很卑谦?不虚荣?不骄傲?因为他们经常自我反省,如,陶渊明,等等。为和治理中国那么好?因为他有一颗谦虚的心,时常反省。陶渊明为何成为伟大的诗人?因为他有他的四省,从而天天反省。为何这样有伟大的创举?因为他会听取别人的忠告。会反省自己是否走错了路。

我们是否也该反省一下?是否也该节约一下?为我们的家园——地球想一下?人类这几年的伟大“壮举”令地球不堪重负,人类的大量破坏使森林和树木急剧减少,少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和家园,各种自然、人工灾害都一起袭来,令我们无法承受。虽然人类在破坏的地盘中是无人能及的,可在那些灾害面前却显得弱不禁风。所以,人们觉醒吧!从现在起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克制住自己的虚荣心,为我们的后代想一想,为我们的未来想一想吧!

人类,把你们的虚荣心收敛一点吧!让我们节约一点吧!多献爱心、多做贡献,多帮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学,保护好这个弱不禁风的地球吧!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给自己带来快乐。使自己和人类有所反省吧!

浅谈虚荣论文篇九

追求事物的完美是每一个人的特征,但是过分地追求虚荣会让你迷失一切。虚荣心重的人,所贪图的东西莫过于名不副实的名誉,所畏惧的东西莫过于突如其来的羞辱。虚荣使人不懂装懂,虚荣使人自作聪明,虚荣使人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我,虚荣使人为了面子而疲劳不堪。最终虚荣的人不但不会得到尊重和推崇,反而会导致比人的反感和敌意。

虚荣百般掩饰了自己丑陋的外表,过度的让自己假装的优点来掩埋自己,所以,生活中,虚荣最使人产生反感和敌意。虚荣就像乌鸦用彩色的羽毛来装扮自己,而声音却使他露出丑陋的真面目,就像狐假虎威。

承受虚荣,其实就是承受了自己以后的灾难。

记得一个小说故事使我对虚荣又有了新的见解,它是这样说的:阎罗王想要下地狱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叫来几个小鬼商讨办法。

第一个说:“我会告诉他们,我要给他们一笔花不尽的财富,让人金迷纸醉,进入万劫不复”阎罗王摇摇头。

第二个说:“我会告诉他们哪儿都是天堂。”阎罗王还是摇摇头。

第三的鬼说:“我会告诉他们要百般掩饰自己的优点,那才是真正的天堂。”

阎罗王终于点了点头。

其实,我们身边就是有很多贪图虚荣的人,只是行动上掩饰罢了,爱虚荣的人,就是认为自己不够完美的人,想要千方百计的使自己变得十全十美;虚荣,使你人生渺茫,自以为是,反而从无形中逐渐退化,这点,比时间飞逝更可怕。

不要相信虚荣过眼云烟的美,做回自己,那样比溪水更清澈,比明星更闪烁,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不断的努力,才能大彻大悟。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

青春就是这样,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可一世,我们在属于我们的色彩里骄横跋扈以此“彰显个性”满足我们同来的虚荣心。我们生而平凡,却又不甘平凡,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爱慕虚荣”,我们憧憬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未来。每当谈及未来、谈及现在,无不两眼放光意气风发,毕竟我们都想在人群中成为最优秀的那个。

王尔德有言: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

人一出生就伴有着虚荣心,只是表现得明显问题。虚荣一定是坏事吗?好像一旦向他人提及该词,大家都会好心的劝你与这之类的人保持距离,生怕你也会沾染。但是要知道的是,也许拥有虚荣心的人会比一般人更懂得要去追求更优越的生活。

个人还是认为虚荣心只是一个时间点、时间段的表现,而在虚荣心的作用下,我们会做成多少事?我们正值青春,我们野心并不小,我们会在私底下慢慢接近我们的目标、接近成功、接近自己喜欢的样子,以此满足虚荣。

人人都有虚荣心,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赞赏、夸赞。所以往往会吹嘘或作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举动。试想吹嘘过后可能真的会付出至少超乎平常的能力去完成诳言,那么即使完成不了大的举动,也一定会附带着许多努力后的产物携来。

你明白虚荣心所带来的成功是什么吗?就是在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失败,都没有失去热情,仍对希望被别人赞赏的这件事而努力。而青年人更会被别人夸耀,会有更大的信念告诫自己不要轻言放弃。

碰到一点压力就把自己变成不堪重负的样子;碰到一点不确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无光;碰到一点不开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这辈子最黑暗的时候,大概都只是因为不想努力而放弃找的最拙劣的借口。那不是正值青春的你,没什么值得畏惧,你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曾经历的苦难。正值青春,我们有用不完的精力、耗不尽的热情。不要因为今天的一点点不顺心,就随便把今天输掉。我们应当适度的增些虚荣心,学会利用虚荣心去做出更多使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事情。“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我们不必生来勇敢,天赋过人。只要能投入勤奋,诚诚恳恳。

虚荣是年轻人佩戴的一朵优雅的花。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一

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的那一刻起,上天注定我们一生坎坎坷坷。

第一个人生的门槛,或许是我学会双腿迈步走的那一刻,我自信的昂着头,不假思索地抬起脚步,微笑地跨过了门槛。那时,阻挡我成功的门槛是那样小,那样小。

三岁,我踏进了幼稚园的门槛。我是老师眼中最听话的孩子,我是小红花拿得最多的学生,我是额头上贴满了金光闪闪小五角星的优秀干部,我们随着老师跳跃,奔跑,玩游戏。虽然只是肢体上的跨越动作,却意味着我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七岁,我跨入了小学的门槛。因为我的成绩优异及多才多艺,似乎所有的好事都是属于我的。家长,长辈门夸奖我,老师也会在我做错事时减轻对我的惩罚,我的眼前几乎是一条笔直的道路,没有任何一个跨不过的门槛。六年的小学生生活,使我在听不完的夸奖声中变得虚荣和自负。

十三岁,我迈向初中的门槛。于是,我第一次在政治书上看到了“自负”这两个大字。学这一课的时候,我把头埋得很低,很低。因为,正如老师所讲的自负者的‘案列“同我的行为一模一样。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不再那么突出。我不是班级中的佼佼者,成绩明显下降。隐约中我看到自己面前的路,坑坑洼洼,不再那样平坦。我开始怀念下时候,蓦地发现,曾经的我是在荣誉与赞赏暗中长大的,无奈,再怎样骄傲的童年都只是过去。我感到难以喘气的窘迫与压力,于是,我发现自己终于有了跨不过的门槛,那就是我的虚荣与自负。

我很努力地学习着,我不想我的人生从此被埋没,可是,每一次无情的分数又让我对幻想望而却步。我感到天总是阴沉沉的。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不同的人生观会造就不同的看法,从而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我停住了目光,思考了很久,很久,然后,我把它抄到日记本上。我想,或许只要我跨过虚荣与自负的门槛,眼前的道路就会截然不同,放下一点压力,让读书变得快乐,也许,我就成功了。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二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几位同学上街去玩,走着走着,突然看见街边一个摊位上琳琅满目地摆着各种发夹花,漂亮极了。我们在摊位边伫立了很久,左挑又选几位同学毫不吝啬地掏出两元钱各自买了一朵戴在头上,确实美丽。我也非常想买一朵花戴,可我没钱。只好依依不舍地跟着同学们走了。

第二天,我们的班主任正好对我们说要交5元钱的资料费,于是我有了一种想法。

到了星期天的下午,我就对奶奶吞吞吐吐地说,奶奶我们班主任说了,下个星期我们要交7元钱的资料费。我说的时候心就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跳过不停,生怕奶奶怀疑,没想到奶奶毫不犹豫地就把7元钱递给了我,我也急忙收起钱上学去了。

上学路上,我很高兴,像一只轻快的小鸟,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计划着拿五元钱来交资料费,再拿两元钱去买一朵漂亮地发夹花。

又一个赶场天,下了课我饭也没有吃,急急忙忙跑到街上,拿出两元钱买到了一朵我趁心如意的发夹花,高兴极了,忙把它戴上,匆忙回到寝室,在镜子边照了又照,还十分得意地请同学欣赏。

周末,我戴着那漂亮的发夹花回到家里,刚进门,奶奶也背着一背猪菜进屋了,她吃力地弯着腰,指头大的汗珠直往下掉,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我的心猛然一阵酸痛,奶奶那一把年纪还口朝黄泥背朝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让我能够上学不辞辛勤劳,而我却为了那一份虚荣,骗取奶奶的血汗钱,我的良心遭到深深的自责。

晚上,我打上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给奶奶消消疲劳。可奶奶却感到非常的异外,问:“丽丽,今天是咋的啦,转变这么好”。我从衣兜里掏出发夹花,吞吞吐吐地说:“奶奶,我…我对不起您”。我把情况一老一实地讲给奶奶听。奶奶接过发夹花小心翼翼地夹在我的秀发上,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骗奶奶的钱,知道错了就好,两块钱是小事,可不能从小就养成不诚实的品行,这朵花就戴在你的头上把,记住,把这朵虚荣花变成诚实花”。

我终于鼓起勇气跟我奶奶道歉,可那朵花我再也没有戴,我把它小心地珍藏着,因为那是我成长历程中一朵不诚实的虚荣花。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三

1.感恩教育是学会善待自我的良策。

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因此,总是终日抱怨,虚度时日。这样只会苦了自己,最终一事无成。如果这些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学校录取了自己;感谢父母辛辛苦苦的养育,把自己送进大学;感谢教师的辛勤培育,让自己学有所成。那么这些学生就会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就会有所收获,也不会令自己陷入自怨自艾的泥沼,导致恶性循环。

2.感恩教育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妙方。

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引发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尊重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自己的独立人格。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有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由于心怀感恩,大学生们就会真诚地尊重别人,这样,也会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3.感恩教育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有些学生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需要管,到了高校需要自我照顾时,缺乏一定的自立、自理能力。这时候相互帮助、感激对方给予自己的关心,有利于师生、同学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此外,来自不同家庭和不同教育背景、生活习惯的青少年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无疑会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大学生要接触到许多老师,师生阅历不一样,角度不相同,自然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果大家不能相互谅解,相互关心,必然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据笔者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会来看,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就是由于同学间、师生间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非常紧张而引发的。常怀感恩之心,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广博,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自己的成功。

4.感恩教育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自我教育,学生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去理解他人,从而逐渐学会体谅别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宽容他人的不足,并学会自控,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当大学生们懂得感恩时,便会将它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自觉地实践于生活中。这样,感恩就有助于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己的不断进步。

5.感恩教育是建立人本生态的基本保障。

高校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高校不仅应当传授科技知识,还应当注重人文修养。而感恩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传统高等教育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精神的培养,重理论的灌输、轻情感的培养的单向教育的弊端,契合了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教育的要求,即教育必须建立一个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高度协调的生态系统,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6.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桥梁。

“和谐教育”必须致力于促进人内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素质结构中体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而感恩教育使人感谢他人,感谢社会,感谢自然,正好促使人具备这种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和态度。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是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美好精神境界。从社会角度而言,通过感恩教育,人人常思回报,少索取,将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

二、加强感恩教育,推进高校德育。

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里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高校要经常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感恩的思想,要使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博大胸怀、社会的行进脉搏、集体的凝聚力量、父母的艰辛无私,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之路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帮助,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

(1)适度的感恩愿望。要引导大学生既要知恩图报,但又不必因为他人施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了个人的终生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而这将是施恩者所不希望看到的。要引导大学生拥有正义、文明、健康、向上的感恩认识,做到努力在平时,坚持在平常,奋斗在平凡,关键时刻看品格,生死关头经考验,危难之中见真情。

(2)正确的感恩方式。感恩,不是庸俗的私情义气,不是市场的等价交易,不是不分是非地对所有人的感谢,而是要在力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不能因为报恩而付出自己终身的.幸福,更不能因为对某些人的感谢而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公众的利益。知恩图报既可以在力所能及和必要的时候“报”施恩者,也可以转而由人及人,报答和帮助社会公众,这对于施恩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报答。

(3)平和的施恩心态。我们既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又要像华罗庚所言“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做到施恩不图报。另外,要感谢帮助自己的人,理解不帮助自己的人。俗语说“帮你是情,不帮你是理”。能帮助自己,是基于其美好心灵及其力所能及,而对于不能帮助自己的人,则要体谅别人的难处,哪怕是故意不施以援手的,也要从人的道德水平差异的角度予以宽容和谅解,而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2.巧妙激发强烈的感恩情感。

(1)充分发挥教师的感染作用。教师的模范榜样作用早已为人们所共识。要让学生从老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高校在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决不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2)利用丰富的资源激励学生。要努力挖掘古今中外名人有关感恩的嘉言懿行,学习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抓住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搜寻益智育德的成语典故、寓言童话、歌曲、影视等,使这些丰富资源成为感恩教育的生动教材。

另外,高校感恩教育应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环境中,让大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感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启迪。

3.积极开展丰富的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校德育要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具有缄默特征的东西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感恩教育。例如,搞社会调查,写报告、体会;参加社区服务和义务劳动及献爱心、送温暖、送凉爽活动;写祝贺信、感恩信;每逢重大节假日开展慰问活动,开展扶贫、救灾、捐款、捐物活动;高校与社区、部队、工厂、农村开展道德使者活动,开展联谊竞赛、树典型活动等。2004年寒假,华中科大能源学院辅导员顾馨江给2003级的400多名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爱父母就给他们洗一次脚吧”。2月份开学后,全院300多个同学完成了“作业”。这件事在华中科技大学掀起不小的波澜,也在全国各地引起绵绵不绝的回响。许多学生都说,给父母洗脚看上去是形式,但它作为表达亲情的一种方式,做与不做绝不一样。洗的是一双脚,温暖的却是两代人的心。洗脚看似一件小事,但对大学生们都有启发和激励。此外,感恩教育应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让青少年体验感恩,实践感恩。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善于引导青少年,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具备感恩之心,养成感恩的习惯。要引导大学生从孝敬、体谅父母,感谢、帮助老师做起,让感恩的种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芽、成长,成为年轻一代的思想品格之一。

参考文献:

[4]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四

摘要:大学生感恩教育主要包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四方面的教育。其实施路径,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情感;四是充分发掘自我教育潜力,提高感恩教育认知;五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施恩于人,报效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路径。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近代哲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一概念,这便成为感恩世俗研究的开始,其把“感恩”定义为“立即和直接促使我们去报答的情感”。在我国,对于感恩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蓼莪》,其表述为:“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现代汉语规范辞典》中解释为:“感谢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而《牛津英汉字典》则解释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因此,我们可把感恩定义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和心理趋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人只有心怀感恩意识,才会主动去报恩乃至施恩。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大学生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从而形成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大学生“道德意识能力”的重要手段。确切地说,就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遵循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不忘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之于需要之人。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学校教育中人本生态的建立,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

“百善孝为先”,感恩首先应该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费尽心血哺育我们,他们热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起早摸黑,为子女受苦受累,只要能把子女培养成才,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工作、金钱甚至健康和生命,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永远给予我们关爱、宽容,为我们奉献和付出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感恩父母的含辛茹苦的教育,感恩父母的鼓励和默默的支持,感恩父母无私的爱。大学生应当听从父母的教诲,体贴父母的辛苦,肯定父母的付出,并努力地回报父母之恩。

2感恩师长。

感恩师长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孔子曾说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意思是,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老师。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给予我们指导和教育,我们要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在当代社会,尊重老师更是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一种体现。感恩教师需要实际行动:课堂上,一道坚定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你在专心地听课,这便是感恩;下课后,在校园里看到了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礼貌的“老师好”,这也是感恩;在考场上,认真应试,仔细答题,诚信考试,这依然是对老师的感恩。这一切都是多年来老师对学生谆谆教诲的成果,我们只有心怀感恩之情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3感恩社会。

当今的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我们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在和平年代快乐成长;感恩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我们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我们能全身心的学习;感谢社会对于大学生的众多优惠政策,如国家财政部、教育部颁布的高校大学生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评比办法、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甚至大学生在购买火车票时还可以享受半价优惠等。对于这些优惠和关爱,大学生应该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

学习生活单调乏味而紧张,而这时候美丽的大自然就成为我们解除包袱、放松心情的最好选择。我们要感恩自然,是它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是大自然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阳光雨露,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尽的美好和舒畅。作为当今的大学生,要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自觉与一切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为保护地球母亲的“美丽”和“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路径。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感恩教育内容也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际联系较少,知行脱节,甚至出现“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为之”的现象。因此,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将感恩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渗透和突出感恩教育。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是人的职责和使命的理念。在现实社会中,接受他人和社会的馈赠、支持与帮助等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学会感恩,及时回馈,常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其次,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从幸福感人手。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容易重交换,轻奉献,太看重回报而忽视感恩,一时的失衡会感到社会的不公,进而总感到社会和他人亏欠自己太多,背上了心理失衡的包袱。在高校德育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摆脱阴影,使心灵产生一种平实感、慰藉感和幸福感。

2营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围。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感恩氛围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塑造、导向、熏陶、调适、激励以及控制等功能,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灵魂之所在。学校可以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去,达到“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公开评选“校园感恩模范”等活动,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报校刊、网站、开学典礼等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感恩文化,营造感恩教育氛围,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能分辨是非曲直,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形成正确认知,养成感恩的良好品质。

3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激发学生感恩情感。

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和时代特点开展主题性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在感恩教育中可以通过精选感恩故事、榜样,也可以利用利用特定的节日,在学生中开展感恩交流活动,比如每逢父亲节、母亲节,在学生中举办“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句话”送贺卡的活动,或要求学生打电话回家,给父母亲送上温馨的祝福,教育学生感恩要及时,不要总把机会留待将来;还可以针对目前社会反映的“大学高消费、大学致贫论”,引导大学生进行大学投资成本分析,计算出自己在校期间每分钟的花费,学生震惊的同时还引发了感想,切实明白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明白国家、社会、学校、父母为培养自己所倾注的心血。通过上述主题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恩的学习和思考氛围中激发出感恩的情感。

4充分发掘自我教育潜力,提高感恩教育认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感恩意识是通过自我教育才不断内化、不断提高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如果没有把自我作为客体去塑造和发展,那就很难发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发展。实现自身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自我教育,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地去理解他人,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增强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活动,实践于生活中,最终实现自身的升华。

5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施恩于人,报效社会。

我们在让大学生通晓感恩教育理论的同时,还要让他们走出课堂,参与到感恩教育的社会实践中去。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既不能脱离被认识的客观对象,也不能脱离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等以服务社会与他人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组织“感恩在身边,你我共参与”的团日活动;还可以利用清明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去祭扫烈士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在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应当尽量避免将美好的感恩活动任务化、程式化和形式化,要让学生真正明白知恩图报是做人之本,把感恩行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和谐。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五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精彩的镜头构成了绚丽多彩的生活!

这是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镜头,可是它让我瞬间长大,是它给我留下了宝贵的人生财富

那天,老师叫我去办公室抱作业本。作业本被分成了两类,其中一部分本子的角被折了起来,我并没有太在意,可我想这应该是作业认真的同学,折角是老师做的记号,可以收到表扬。我不经意地翻了翻,"怎么没有我的"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办公室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向我望来,我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我轻轻说了一声"对不起",便灰溜溜地捧着本子跑开了。可我还是不放心,又翻了翻,还是没有我,这次作业我做的很认真啊。一定是老师把我忘了。我拿出自己的本子,,可又犹豫了我的心里在做激烈的斗争,最终虚荣心占了上风,我悄悄把本子的角折了起来放在上面。

上课了,我沾沾自喜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的表扬,可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折了角的本子竟然是作业不认真的同学,我吨是傻了眼,伴随着老师的点名批评,同学用惊讶的目光盯着我一个作业一惯认真的同学,我脸火辣辣的,羞得无地自容。

天下着小雨,跟我的心情一样。在放学前,老师叫住了我,抱歉地对我说:"对不起,都是我不小心,你的作业很认真,都怪我粗心,把你的作业分到作业不认真的那一类了,害你被批评。外面在下雨我送你吧!"就当我向你道歉。""不,不,不,我。我我满脸通红,心也扑扑直跳。到了嘴边的话有咽了下去。我不敢面对老师,她那真诚的眼神,温和的话语让我敢到了羞愧。我的泪如断了线的珠子,真想说出事情的真相,可我选者了逃避,我一头扎进了雨帘,飞快地跑了,泪水与雨水融为了一体。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六

摘要: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就不能避开孔子。孔子的美学思想主要有三点:真美善统一、中和之美、理想的人格美。

关键词:孔子;真美善;中和之美;人格美。

美学思想产生于西方,最初以哲学形式或文艺评论、创作理论的形式出现,比中国古典美学有更加明确清晰的发展线索,也更为复杂丰富。传入中国后,美学由最初的味觉扩充到个人主观的各种官能感受,后又向人类的经济生活、伦理生活、精神生活乃至艺术领域扩展。以孔子为代表建立的儒家文化对美学的提升起了积极作用,他更加注重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东西,将从精神、理性方面得到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作为审美对象。日本学者笠元仲二认为,中国人最初的美的观念始于味觉,美字的最早含义也是指味觉引起的甜美感受。朱立元教授在《美学》中引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观点:“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真美善是哲学讨论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赏评的重要标准。真实性是文学赏评中一个重要的标准,而文学的“美”“善”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的。文学作品中的“真”,主要表现在真实地再现和真实地表现上,这相当于通常探讨生活、艺术的真实问题。真实再现,即文艺作品真实地描写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即文艺作品真实地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诗真实地再现生活,孔子说诗“可以观”,郑玄理解为“观风俗之盛衰”(何晏注《论语集注》),朱熹理解为“考见得失”(《论语集注》),杨伯峻理解为“可以提高观察力”(《论语译注》)。那么诗如何做到这些呢?孔子认为诗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孔子在《礼记表计》中说:“情欲信,辞欲巧。”《易乾文言》里引用“孔子的话说:‘修辞立其诚。’这个‘诚’就是真实的意思,修辞要注重事实”〔2〕。孔颖达在《礼记正义》里将其理解为“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好”。文学作品既要抒发真情实感,也要使用美的形式技巧。由此看出,孔子对文艺创作所要求的是真与美的统一。另外,孔子在他的表述中包含着一些与“真”相同或相近的内涵。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邢昞解为“言尽忠诚不欺于物,行唯敦厚而常谨敬”(《论语注疏》)。其中的“忠信”即忠诚不欺,“笃敬”即敦厚谨敬,含有“真”义。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贞”是言行一致的“大信”,包含有“真”义。杨伯峻认为,“君子讲大信,却不讲小信。”此外孔子还说“修辞立其诚”(《易乾卦文言》),孔颖达理解为“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周易正义》)。由此可知,孔子所说的忠、信、贞、笃、敬、诚等概念包含有“真”义,这既有孔子对人的修身的“真”、文艺真实表现生活的“真”,又有对文艺作品要求作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真”。在儒家重视伦理的哲学思想中,孔子所说的“真”是与“善”密切联系的。李玉芝在《文学与美———中国古代文学鉴赏》一书中表示:“最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以人的至善为前提,或表现人的至善的愿望、精神,或表现自然物为人欣赏的形状、本质。”〔3〕43孔子《论语》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则是追求善的最好证明。如孔子所说:“里仁为美”(《里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泰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50(《雍也》)。此外,孔子提倡“文以载道”,即要求文章以传播道德为美,以追求善为美,这与康德“真美善”的美学思想有相似之处。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8(《为政》),即是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结,就是“思想主旨纯正无邪”,足见他对于艺术做出的伦理道德的要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4〕22(《八佾》)孔安国指出:“《韶》,舜乐名也。谓以圣德受禅,故曰尽善也。《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曰未尽善也。”〔4〕49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不仅不否认事物外在的声色之美,还强调了善的作用。孔子除了不否认声色美,还不否认雕琢美,教导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4〕6。中国古代文论关于“真”的赏评标准,从讲究“言辞真”“情志真”“事物真”到重视艺术真,孔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以孔子为代表建立的美学体系中,他实现了真美善的统一。其真善美统一的美学思想可概括为:文艺应以真为基础,以善为主要衡量标准,以美为外观。

“中和”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之一。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5〕6《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199“中”是适中折中,“和”是平和融合。朱立元教授引用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观点:“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这里“中和”超出伦理意义而具有哲学高度和美学意义。孔子所说的“中和”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5〕122“过犹不及”〔5〕96,将“中和”提高到了形而上学程度。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中和”实质是美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完美统一,即辩证地把握和处理艺术内部的各种对立因素,使之彼此制约而又相互依存、渗透,任何一方都无“过”或“不及”,从而使文艺整体达到一种适当、淳朴的理想境界。孔子提出的“中和”之美具有此类美学意义,它主要表现为“思无邪”“文质彬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美学思想。首先,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杨伯峻认为“《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6〕11“思无邪”一词出自《诗经鲁颂駉篇》,原句中的“思”为句首语气词,并无实意,“无邪”是对牧马人放牧时神情专注的样子的描写,并无其他的意思。“孔子在此借用‘思无邪’概括《诗经》的特征,认为《诗经》各篇都符合儒家政治、伦理和审美的标准。从艺术角度看,孔子的‘思无邪’体现了中和之美的思想。”〔7〕44这里实际上是对“思无邪”思想的延伸和发挥,即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要不偏不倚、纯正无邪、无过不及。其次,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朱熹《论语集注》解释为:“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要搭配得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4〕47“文质彬彬”是用于衡量和判断人的标准,后被推演开来用作艺术作品,尤其是评判文学作品,要求文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果只偏重于形式就显得虚浮,“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4〕106。由此可见,孔子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二者比肩、缺一不可。再次,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朱熹释为:“《关雎》这一乐章,欢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情。”〔4〕21孔安国释为:“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8〕45此观点以中庸之道为基础,强调真正美的、有益于人的文艺作品,其感情表现应当适度,不能过于放肆,否则就有害无益。因此孔子主张“临哀不伤”〔4〕22。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这一思想不仅奠定了儒家文化的美学基础,还将儒家文化的理想美推到了极致,并对后世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的宫殿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而向两边对称展开的形象、中国书法不肥不瘦的章法、中国诗画的抒情达意等均源于此思想。

中国文化重视伦理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入手,围绕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展开。孔子认为,外界的万事万物都含有人格的意蕴,无不与自己的性情相通。如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4〕184孔子将君子的过错比作日蚀月蚀,犯了过错人人都能看到,改了过错人人都能敬仰。然而,儒家的审美,实质上并不强调对所谓美的事物的欣赏,而是强调从外界事物中感受到人格理想,对自己人格或人格理想的欣赏。在《论语》中孔子塑造了具有理想人格美的君子形象,君子集智慧、勇敢、清心寡欲、多才多艺于一身,是德才兼备的人。孔子认为以人为本的道德美是首要的,同时不能忽视外在美,他说:“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4〕84(《乡党》)因为人的外形缺陷是容易看得出的,而内在美却是不易察觉的。因此君子应具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美好品质。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48(《雍也》)孔子认为,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有仁之人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比较快乐,仁者比较长寿。这与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品质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智者还是仁者,他们不是因为山水的形态如何美而喜欢,更重要的是因为山的特点是重而不迁、山至川流。他们可以从山水中看出一些基本的自然规律,然后通过这些规律去了解万事万物,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局限在某一范围内。此外,孔子还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八佾》)〔4〕1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4〕19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4〕14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等。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指出,“中国美学异于西方美学的许多特征主要由儒家的美学思想所铸成”〔9〕65,“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人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华艺术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其思想来由应追溯的先秦孔学……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9〕270。从中可以看出,作为儒家创始人和中国古典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孔子,其关心现实、服务政治的文艺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他把文艺思想、美学思想与伦理学、心理学联系在一起,最终奠定了以情感与理智、个人与社会、文与质和谐统一为核心的儒家古代文学评判思想体系。当代学者应该吸收其理论和思想的精华,培养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何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七

1.基础知识薄弱乘务专业的学生均来自于全国各地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应届考生,招生过程与普通高考不同,更注重学生的面试程序,考核学生的身形、相貌、气质等外在因素,在部分省份按艺术类考生招生,我校乘务专业录取分数线比其他高职专业录取分数线低近200分,因此学生在知识面、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2.人文意识缺失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需要唤醒人的内心为前提的长期教育。乘务专业学生学习生活节奏快,就业压力大。在校期间,她们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更容易追求个体成功,存在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表达与情感沟通、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等方面与普通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差距。

3.心理素质滑坡在校的乘务专业学生都属于“90后”,多数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团队意识淡漠,在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产生消极自卑情绪。

二、《茶酒文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满足航空公司推出的机上茶艺表演,以及机场贵宾区的茶艺服务需求,我校空中乘务专业率先开设了《茶酒文化》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茶和酒的知识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在以后的客舱服务中能够根据不同国籍的旅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从实践来看,开设本门课程及其效果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及其他用人单位的认可。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生源质量下滑,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课程教学中的不足逐渐突显。1.教学目标单一茶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茶酒文化》课程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素质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然而,在当前教学中,仅局限于对茶礼、茶德、茶道、茶艺的讲授,对酒文化发展的介绍,仅注重茶类之分,酒品之别,对于茶、酒的“味”外之音,以及茶酒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未能进行详尽的.解读及思考,学生难以对其形成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2.特色教材欠缺目前,针对茶文化与酒文化的课程教材有近百种,但多数教材只重视茶酒的历史、礼仪及其哲学思想,针对实用性茶酒知识涉猎较少;或者仅重视茶酒知识实用性操作,而缺乏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编写一部符合行业特色,满足职业技能需要,且具有一定丰富文化思想内涵的教材势在必行。

3.实践环节不足当前课程设置中较为重视理论教学,弱化实践教学,这使得学生接触茶酒文化的实践活动较少,很难体会识茶、辨酒、泡茶、调酒的全过程。仅仅通过文字表述,难以领悟酒的喧嚣,茶的静雅,更无法加深对礼仪、历史、道德、思想内涵的理解。

三、《茶酒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措施。

1.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引入诗词歌赋,茶酒典故,结合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能摒弃浮躁、功利,培养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

2.优化教学内容,编制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要从乘务专业了解茶酒文化基础知识出发,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知识水平,选材要新颖,实用性要强,形成有民航特色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现状,调查包括学生学习茶酒文化意愿、教学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满意度调查与学生对茶酒文化课程建议,分析包括学生知识结构、历史知识水平与语言理解能力,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水平为依据,重新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3.补充有生活气息的审美意趣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实践性茶酒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组织开展大量课外茶酒实践活动,如名家讲座、名品展览、茶艺展示、品茶品酒会、茶酒知识竞猜等,茶艺与品酒仪式的演绎过程,涵养着一缕优美的诗意,营造出一派庄严清雅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着一种民族的澄净精神境界,培养出学生高雅、大方、自信的气质,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关剑平.中国高校茶文化专业建设状况浅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6).

[2]蒋雁峰.中国酒文化课程渗透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3]李文川,杨坤.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

[4]周艳芳.高校旅游专业背景下的茶艺学课程设置[j].文教资料,(13).

[5]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3).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八

看着窗外,树枝摇晃着;望着天空,鸟儿飞翔着。风吹拂在我的脸上,感受着,微笑着。原来,战胜的感觉真好。鸟儿因战胜了风雨的吹打,而挺立雄姿,我应战胜了那可恶的虚荣,而收获了一份真诚。

记得那应该是很久以前的是呢!我跟随着父母从乡村来到大城市。一切都那么新鲜,那么美好,五颜六_的衣服挂在大大的橱窗内,稀奇古怪的玩具堆满了玩具店……太多太多。让我有一种想拥有它们的冲动,看着那高昂的标价,只能可望而不可及。

经过千_万苦,终于在父母的努力下,找了一所城里孩子所上的学校。穿着灰里土气的衣服,站在教室里,看着其他孩子身上所穿的名牌,我好像格格不刁。默默的走去老师给我布置的座位。

“怎么,哭了吗?跟妈妈说,谁欺负你了。”妈妈关切的说。“不用你管。”我生气的坐在板凳上,“到底怎么了。”爸爸在旁边说道。“我要漂亮的衣服,漂亮的鞋,漂亮的新书包……”我边哭边说了一大堆。也许爸爸妈妈明白了几分。爸爸静静的在一旁抽着烟,妈妈静静的在一旁折着菜,谁也没说一句话。不知过了多久,我哭累了,坐在板凳上看着他们,心里又开始责怪起自己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爸爸开口了,语重心常的说:“孩子,咱是农民的孩子,咱并没有错,但是咱要有志气,城里的娃是人,农村的娃也是人,咱们并不比他们低。咱应该用自己的行动_给他们看,我们是好样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成绩把他们比下去。”我使劲的点着头,虽然有些并不是很理解。但能知道我拥有的,并不比他们少。

天黑了,站在窗台前,看着满天的繁星,想着:“原来,今天我战胜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虚荣。这个敌人是我和爸爸在它没有长大就斩草除根了。我以后也绝不会在在意那无聊的言语,因为我知道,我并不比他差。”星星一闪一闪的,也许是在为我的想法感到"欣慰。

现在的我,以是一个自信、乐观的女孩。我想,是在战胜虚荣后的结果吧!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会用真诚的微笑去面对、去挑战。然后战胜阻挡我的.一切困难。

浅谈虚荣论文篇十九

人生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金钱、利益、名位、虚荣了。能战胜它们的人真是寥寥无几。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一次战胜虚荣的经历。

那是四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语文考试。考试前,为了看一部电视剧而没有复习的我,对这次考试感到心惊肉跳。

“铃铃铃……”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打断了我的沉思。它也似乎在嘲笑我说:“考试了,等着被同学讥笑吧……”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板着脸孔的语文老师总算走进来了。老师一言不发就发试卷了。我一拿起试卷就做了起来。没过一会儿,我便手足无措。这是一道按课文填空的题目,整整6分,没有复习好的我对这篇课文一无所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我在焦急万分地想着。

当时,教室里的空气似乎凝结住了,压得我透不过气,如坐针毡的我左顾右盼。突然我被投入眼帘的景象——旁边的小明在拿语文课本偷看打动了我,我顿时感到血液在沸腾了。我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针,蓦然回过神来想:我也和他一样偷看吧!毕竟是6分,是6分啊!失去了6分,我的成绩不是跌入深谷了吗?一直成绩很好的我是会被同学们嘲笑啊!于是,我伸出了左手,透过我的感觉,触摸到一本印有语文书字样的书本。这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刘胡兰、居里夫人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下都没有低头,情愿作出最怀的打算。我想:现在我面对的只不过是区区6分,怎么能为了6分就被虚荣心收服呢!我猛然地收回了手,醒悟了起来。

我考试虽然只得到78分的成绩,但是我也不后悔,因为我知道这是我战胜虚荣的见证,是在虚荣面前迈出了一大步。其实这78分比84分更有分量,更有价值。

这时,天更蓝了,鸟儿唱得更欢了,阳光也更灿烂了……一切的一切都在为我欢呼,为我欢呼!

浅谈虚荣论文篇二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备受追求德与行的完美者的推崇。无可厚非,追求感恩固然是十分重要和难能可贵的。但是,青年的感恩实践若缺乏科学性,不但达不到预想的目的,而且会收到事与愿违的后果。因此,教育青年人懂得感恩,践行科学感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感恩实践及其模式。

(一)感恩的由来和内涵。

感恩是人之本性。感恩一词源于拉丁文“gratia”,意为慈悲、好心和感激。对感恩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西方,其产生的主要途径就是宗教。感恩,是宗教寻求和保持信仰者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情绪,它表现为一种自我实现者的一而再地感激、精神饱满、敬畏、快乐、好奇等核心特征,这使得个体常常获得愉快感。学界对感恩的定义也不统一,存在多种解释。有学者认为,感恩是个体在受到恩惠时产生的一种感激和愉悦的感受等即时的情绪体验,感恩是一种个体资源。有学者认为感恩是所有美德之父,感恩是一种推动个体关心他人和传递支持性社会联系的道德情感。在中国,尽管感恩是一传统美德,历史由来悠久。但是,直到近代才成为心理学的热点问题。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既有感恩戴德之意,又有感谢之说。古人的“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生活中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至理名言,都是感恩实践的科学诊释。它既强调感恩实践的重要性,又强调了感恩实践的对象,还指出了感恩实践的方法。因此,作为意欲践行感恩的青年,应该深刻领会感恩实践的科学内涵与外延。在其感恩实践中,对养育自己、帮助自己和教育自己的父母、老师、他人心存感恩之心,践其感恩之行。而要践行这种感恩之心和感恩之行,就应努力做到:一是感恩要有心,即感恩存于心;二是感恩要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这就是青年人科学感恩与实践的深厚内涵和必然要求。

(二)感恩实践的三种模式。

一是愚昧的感恩实践。谁都知道,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人们受“天、地、君、亲师、父母”然后才是自己等人伦关系的束缚,因而在践行传统美德时就忽略了感恩应以人为本的原则,把自己放在了“局外”,对有恩于自己的“上者”,为了报恩不讲任何条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和子孙的物质利益,甚至是生命。这种愚昧的感恩,在古代有,在近现代有,在今天仍然还有。这种感恩是不可取的,是有悖人性和科学的。

二是功利主义的感恩实践。有这样的青年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随时把感恩二字挂在嘴上,在事成之前偶有一些感恩行为,但只要事成之后,很快就把不能再给他她)以帮助的人忘记,只是记住今后能再给以他帮助的人。这就叫功利主义的感恩实践,是消极的落后的感恩实践。这种青年人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应当引起有志青年的重视。

三是科学的感恩实践。青年人科学感恩的实践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和感恩实践的规律,在善行自己、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的前提下,去报答长辈、关爱他人、回报社会。如能这样做,才是人们和社会所需要的科学感恩实践,才会达到感恩者的初衷和目的。

二、科学感恩实践的现实意义。

在青年人的感恩实践中,坚持其科学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对受恩者人权的保护。

人权是什么呢?在狭义上讲,就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我们提倡受恩人感恩,应“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必须在保证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诸如古代的“埋儿养母”、当今的“割肝救父”和为感恩留下遗言“将奖学金孝敬父母”,然后结束自己生命;以节衣缩食、荒废学业的等感恩行动都是不可取的,是违背科学感恩要求的。因此,提倡科学感恩,就是要摒弃愚昧的感恩行为,这也是保护受恩人的人权的需要。

(二)能够增强其有效性和社会性。

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其目的的,其中,动机是命令,目的是动力。如做事不为目的,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同样,教育青年人知道感恩、学会感恩、用实际行动去感恩,也是有其明确的目的的。即要有明显的效果,或助恩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或锦上添花让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心情愉悦、健康长寿,或用你的感恩行为影响更多的人去追求感恩,让感恩实践在全社会中蔚然成风。

(三)感恩主体能够体会到幸福。

三、科学感恩实践的伦理要求。

科学感恩实践的有效开展,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按照其伦理要求行事。唯此,才能收到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科学知恩。

知恩,是指人的识恩能力。即感知受恩于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而要做到实则不易。从认知层面上讲,知恩源于教。教育青年人学会知恩,必须教育和培养其感知受恩的能力。而感知受恩能力最为基础的品质是什么呢?就是古人说的“知足常乐”。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足的品质,天大的恩情也会感知不到。谚语“喂不饱的狗”说的就是人的不知足。这是人不会知恩的心理基础。应该看到,不知足的人的感知受恩的能力是非常低的,即情商是很低的。在人的情感海洋里,有的人是一石击起千层浪;有的人是“死猪不怕滚水烫”,无动于衷。究其原因就是人的不知足,导致人的不知恩,进而使得感恩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科学的知恩,就应从人的知足教育抓起,扎扎实实地培养人的知足心理,使之为乐而知足。只有这样,科学感知受恩的能力才会培养起来,这是科学知恩的要旨所在。

(二)科学记恩。

记恩,是指受恩于人记之于心。不要忘记施恩于己的人,即“恩人”。“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记恩的健康心理表现。反之“过河拆桥”、“恩将仇报”就是不记恩的典型。这种与记恩人相比虽不占多数,但为数也不少。当然,强调记恩,一定不要把此变成压力,而应该变成动力才是。记恩的科学性就在于此。为此必须做到:首先,要学会善待自己。在当今社会,各种机会和挑战对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要学会发展自己。当今社会的各种机会和挑战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三,要学会完善自己。当代社会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对人的道德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青年人要完善自己,就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达到“厚德”、“上善若水”之境界。而达到这一目的,非一朝一夕之功,须持之以恒地努力。这样做了,才能完善自己,才能去载相应的“物”。

(三)科学报恩。

青年应当在科学知恩、记恩的前提下,践行科学报恩。科学报恩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科学感恩的基础,一个不讲孝心的人是无从说起感恩的,因为百善孝为先。在这个问题上,正确的做法应是,既要拿钱回家,又要去倾听父母的“唠叨”,常回家去看看父母,在情感上多交流,言行上多关心。第二是关爱他人。关爱他人,就是要去关心、爱护、帮助有恩于自己的人。同时,还要像关心、爱护、帮助你的人那样,去关心、爱护、帮助更多的人。第三是回报社会。回报社会是科学感恩的核心所在。青年回报社会就是要把个人的奋斗,自己的追求溶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否则,就不能叫真正的回报社会。总之,我们倡导的科学感恩,不是“化合式”—相向报恩,而是“几何式”—发散报恩。如果这样,正能量就得到传递,感恩就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国家就是感恩的国家,民族就是感恩的民族,天下就是感恩之天下。

人之初,受恩而来,人之终,报恩而去。应当看到,报恩是应当有条件的,作为受恩者,应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只要自己心怀感恩,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报效国家和人民,你就是一个科学的感恩人。

浅谈虚荣论文篇二十一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山石》赏析:

这首诗用素描的手法有次序地写从雨后的黄昏到山寺漫游至第二天早晨的情景,具象地写出了山中和寺中所见到的'景物,语言朴素自然。结尾处的深深感慨倾泻了宦途失意的痛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4553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