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教案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20:58:04
九上数学教案大全(12篇)
时间:2023-11-29 20:58:04 小编:XY字客

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好准备措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如何编写一份完整和系统的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掌握的技能。通过查阅教案范文,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九上数学教案篇一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课堂小结】。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公式及应用,掌握公式的逆用和变形。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3)“给值求角”:转化为给值求值,由所得函数值结合角的范围求出角。

三角函数式常用化简方法:切割化弦、高次化低次。

注意点:灵活角的变形和公式的变形。

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影响,对角的范围要讨论。

九上数学教案篇二

1、在游戏活动中,理解进位四的运算道理,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听题打算盘。

2、能积极投入探索活动,操作寻找总结方法。

鞭炮若干,算盘(人手一份),苹果、梨子(每人一个)、汽车六辆、数字卡片若干、记数卡片若干、开汽车的音乐。

1、游戏“放鞭炮”(学习进位加4的运算法)。

(1)激发幼儿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

师: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是谁的节日?我买来许多的鞭炮一起和爷爷、奶奶过节,好吗?我买的鞭炮有些不同,你要做出里面的题目才会响。

(2)出示鞭炮卡片(9+4)幼儿尝试自己拨珠计算,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边讲述边操作理解之后,我们一起来放个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7+4)师:请一个小朋友在大算盘上做,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集体拨打),答对之后师:这个鞭炮我们也可以放了。(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16+4)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你为什么这样做?集体拨打,我们一起来放放这个鞭炮。(乒!乓!)。

出示鞭炮卡片(8+4)师:我也来做做,(错误指法),对不对?哪里不对?应该怎样做?(小结:先去再进)(乒!乓!)。

(3)师:大鞭炮放完了,我们再来放放小鞭炮。(教师出示小鞭炮并翻开题卡,幼儿按题拨珠)。

幼儿自由选择拨题,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并引导能力弱的幼儿讲讲这样算的原因。

师:放完了鞭炮,我们还该给爷爷奶奶买什么礼物呢?(幼儿发散思维)商店离这很远我们要乘车去买礼物,可是这些车没有车牌,不可以在马路上开。(出示红、黄、蓝、绿、橙六辆小汽车)我们先要把车牌号码找出来。车牌号码在哪呢?(出示数字4、7、1、2、9)秘密就在这些数字中。

师:红颜色的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字从小排到大。猜猜是多少?(12479)。

师:兰颜色的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中最小的放在第一位,后面的由大到小(分组说是多少?19742)。

师:绿颜色汽车车牌号码是把这些数单数放在前,双数放在后,然后从大排到小(个别说,演示排列法97142)。

师:还有三辆汽车的车牌在我的卡片上,请你们记住拨入算盘。(教师出示卡片,幼儿记数拨珠)。

师:水果店到了,在每张桌子中间都有装满水果的筐,水果的背面都有一道题,请你们用心算的方法算出来,算对即可买到这只水果。

幼儿心算买水果。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水果分给爷爷奶奶吧!

九上数学教案篇三

班级:豆豆班人数:32教师:凤先艳一、二、活动名称:学习分类设计意图: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能力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局限性,同时,孩子早期接触较多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黄色,因为它们色彩鲜艳、对比明显,生活中处处可见,易被幼儿分辨、接受和喜爱。针对这些特点,本活动设计了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大小物品及红绿颜色分类的游戏,帮助幼儿区分大小和红黄色。并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减低幼儿的学习难度,使幼儿在玩中自然感知、理解学习。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不受物体颜色、形状的影响,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能够区分大和小;

2.在分清楚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能够区分红色和黄色;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红绿纸鱼大小鱼缸各一个2、5张作业单。

五、活动过程:

起游进教师。

2、教师将两个大小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大鱼的家在大鱼缸,小鱼的家是小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3、教师将颜色不一的鱼缸展示与黑板,然后让鱼儿们自己游回家(教师需引导:红鱼的家在红鱼缸,黄鱼的家是黄鱼缸)。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区分大小。

4、把幼儿分成5组,每组发一份作业单,然后把大小不一的红黄鱼分给每组,让孩子自己区分大小、红黄。教师观察并适当引导。

5、教师小结。

1、情景导入:教师当鱼妈妈,幼儿手拿鱼儿当鱼宝宝,鱼宝宝跟着鱼妈妈一。

九上数学教案篇四

(二)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师板书: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1.例1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4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4米=4毫米)。

(2)师移动0.004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4米=4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4米=400毫米,原数扩大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4米=4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

教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板书:……。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在同学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板书)。

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反馈:初步应用规律具体说明小数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向右(左)移动而变化的.。

完成105页“做一做”及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72(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7.2(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0.506(缩小1000倍)50.6(缩小10倍)0.0506(缩小10000倍)。

4.引导初步解决问题.。

(1)试把0.65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2)同理把43.9缩小10倍,10o倍各得多少?

5.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点移动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1.填空.(投影)。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倍,得().。

(2)把8.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这个数就比原来()倍.。

(3)把142.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得().。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

0.81.254.0368.73。

3.下面各数,如果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7.35.940.248125.6。

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新课安排了三个层次。

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整地归纳出移动规律.。

第三层,引导学生初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不包括补0的问题)。

九上数学教案篇五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归纳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3、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重点:让学生理解24时记时法,能正确用24时记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刻。知道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的含义。

难点:掌握两种不同记时法的特征,发现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中表示时间相互转化的规律,正确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相互转化。

自制课件、实物钟面。

教学过程:

二、自主探究。

(1)1天=24小时。

师:从钟面上看,时针走一圈最多也就12个小时,怎么会有两个7时?

师:1天有几个小时(板书:1天=24小时)。

师:也就是说这里的每个时间都会出现2次,比如10时有可能是……。

(2)认识一天的开始——0时。

师:大家知道一天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先不作答复。

师:一天的开始到底是什么时刻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一起在迎接新年第一天开始的情景。(课件播放倒计时的录像)提问: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钟面上是几时,是什么时候的12时?(夜里12时)。

师:到了夜里12时,就表示这一天结束了,同时又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作为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一般又把夜里12时说成凌晨0时。凌晨0时我们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觉)现在知道一天的开始是什么时候了么?一起说说看。(凌晨0时)。

(3)感受一天的经过。

提问:那么一天的时间有多长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一天的经过吧!教师边拨钟面边说。

现在是凌晨0时,在睡梦中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在时钟的嘀嗒嘀嗒声中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天色渐渐亮起来了。

(钟面停在凌晨4时),提问:现在是什么时候?(凌晨4时)我们在干什么?

(钟面停在早晨6时),提问:天亮了,太阳升起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早晨6时)我们起床了(钟面停在上午8时),提问:现在是几时,我们在做什么?(上午8时,我们开始上课学习了)。

(钟面停在中午12时),提问:时间真快,现在是什么时候呀?(中午12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师:时针已经走了1圈了,1天结束了吗?

师:再过1个小时是什么时候了?

师:下午1时又叫13时。

(介绍第二圈的24时计时法)。

师:如果不看钟面,我说里圈数字,你能不能说出外圈数字?

(4)24时记时法的时刻转换成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

师:(课件出示旅游时间安排表——24时计时法)你能来说一说我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吗?最好说清楚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

师:这里有两列时间,其实这是同一个时间的两种不同的记录方法(板书“计时法”)。

师:比较这两列时间,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和不相同的。

师:左边的时间没有写清楚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那你怎么知道是什么呢?

师:从什么时间开始要减12。

时:左边这种时间叫做12时计时法,右边这种叫做24时计时法。

(5)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转换成24时记时法的时刻。

师:(课件出示作息时间表——普通计时法)你能帮我转化成24时计时法吗?

师:24时计时法你哪里见过?

师:你喜欢哪一种?

师:我朋友说7时,引起了我的误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教师引导梳理板书。

(1)说一说。

用两种计时法说一句话。

(2)连一连(课本p52)。

(3)判一判。

18时就是晚上8时。

新的一天是从早上6时开始的。

人教版《24时计时法》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九上数学教案篇六

设计意图:

有一天,班上有个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我转个身,为什么右边改变了个位置?”这促使我分析有关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发现幼儿已有初步的左右的意识。为了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我设计了以游戏为主的整个活动方案。我先以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接着和幼儿互动,区别左右手、左右脚等。并利用大班幼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开展分组比赛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整个活动贯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2.发展幼儿的自身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3.愿意与同伴交流,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活动难点:

让幼儿区分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活动准备:

1.手环、小蝴蝶人手一个,小苹果、小红花若干;

2.铅笔、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猜谜语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好,现在我们来玩猜谜语的游戏,好吗?谜语的谜面是:“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请大家动脑筋想想是什么?(提问个别幼儿后,教师小结谜底是:小手)。

2.引导幼儿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教师教小朋友区别左、右手。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做很多事情,你们知道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分清左手和右手,请小朋友把吃饭时拿勺子的手举起来招招手,吃饭时拿碗的手放在胸前摇一摇。再请小朋友把写字、画画时拿笔的举起来握拳头,把按纸的手托在下面。教师告诉小朋友拿勺子、拿笔的手是右手,拿碗的手、写字画画时按纸的手是左手。请小朋友区分左手、右手。

(2)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手环,把手环戴在右手。引导小朋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做“美猴王照镜子”动作。教师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

(3)引导幼儿区分自身还有什么可以左、右的。

教师: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引导幼儿区分左、右脚,左、右腿,左、右肩,左、右耳,左、右眼……等。教师小结: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脚也分左、右脚,腿分左、右腿,肩膀左、右肩,耳朵左、右耳,眼睛左、右眼。右手的这边是右边,左手的这边是左边。

3.引导幼儿感知左、右边。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听老师的指挥做动作,看谁做得有对又快,好吗?

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腿;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膝盖;用你的左手(捂住右眼或左眼、摸摸左耳朵、右耳朵)。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棒,右手的这边是右边,左手的这边是左边。

请小朋友看看自己两边,你的右边是谁?左边是谁?(提问个别幼儿)。

4.游戏:“蝴蝶飞飞”

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只纸蝴蝶,全体幼儿边抖动蝴蝶边念“蝴蝶蝴蝶飞飞”,表示蝴蝶在飞,当教师说:“蝴蝶停在某部位时”,幼儿就把蝴蝶停放在某部位上,看谁放得对又快,还可以请幼儿把蝴蝶放在其他部位或你的左边、你的右边,你左边的小朋友的头上,你右边的小朋友的肩膀上等。(附游戏规则:幼儿边念“蝴蝶蝴蝶飞飞”边抖动蝴蝶,表示蝴蝶在飞,当教师说:“蝴蝶停在某部位时”,幼儿就把蝴蝶停放在某部位上,看谁放得对又快。)。

5.竞赛游戏:“听口令”我说你做的游戏。

幼儿游戏时以对又快比较少幼儿错的组为胜。

6.幼儿操作活动:

7.结束活动。

活动中,我先以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接着和幼儿互动,区别左右手、左右脚等。并利用大班幼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开展分组比赛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最后让幼儿操作给小女孩的左边画花,小男孩的右边画气球,让幼儿改变移到别人的身上区别左右。整个活动贯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发展和提高”,我提供了大量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度过,幼儿对整个活动有很高的兴趣,并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但由于我在刚开始组织活动中显得有点慢,后面的游戏:“蝴蝶飞飞”和“听口令”我说你做的游戏。组织的有点急促了,没有明确指导孩子改正错误的方位。第二个环节时没有更加深入地引导幼儿认识左、右两边可以区分左右的器官。应该在右边的器官贴上记号幼儿更加直接容易记住左右的概念,操作部分中可以让孩子在小女孩的左边画上喜欢的花等小礼物。在小男孩的右边画上喜欢的气球等小礼物。以后在组织各个活动中我会注意到这一点。活动的最后还可以增加一个活动延伸歌表演《左右》。

九上数学教案篇七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3页,数学教案-《节约能源》。

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通过对生活实际的分析,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活动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新课程改革要求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并把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所以在本课各个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生活实际展开的,让学生把学习的小数的知识运用到身边的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水费发票单认识并学会算水电费,无论是问题的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都尽量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节约能源》》。拉近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距离。在教学中联系节约用电、用水的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更近一步的贴近了我们的生活,并用一首优美的乐曲结束全课,激励学生的情感态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和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和责任感,又使教学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

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计算的同时提高收集、分析、比较大小、处理信息能力,渗透统计思想,进一步利用小数知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联系实际,体验数学。

(三)汇总数据,分析比较。

1、导入。

2、小组合作填写汇总表,统计整理数据。

3、反馈。

(四)计算分析,感受水浪费的巨大。

1、由学校的`水电费导入。

2、水龙头滴水计算。

3、学生汇报。

4、对比信息。

5、小结。

(五)交流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1、小组交流。

2、汇报。

3、师小结。

(六)设计口号,宣传环保。

九上数学教案篇八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1、创设情景,引发思维。

2、组织讨论,深化思维。

3、加强练习,发展思维。

1.欣赏p1的图片,你发现了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桌互相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3.仔细观察例1中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怎么画对称图形吗?

4.试着在例2的格子图片上画一画。

5.你能用预习到的知识用纸来折、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可以用不同颜色笔在相应区域书写即可)。

一、复习引入: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例题1: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四、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五、练习: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1)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1.课内练习一-----第1、2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的数。

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学会且应用新知。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或后记(教学的成败得失、学生的信息反馈、今后的教学建议)。

九上数学教案篇九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

(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 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事物: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九上数学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创新点: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式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投影、各种准备要观察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就会有不同的形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观察物体。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让学生站在小药箱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

(有的学生看到一个面,有的学生看到两个面,有的学生看到三个面。)。

“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不管站在什么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年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看小药箱,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2)把自己看到的面画在作业本上。

(3)同学之间互换各自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提问:如果我们从后面、右侧和下面看小药箱,又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呢?

小结:根据物体摆放的位置,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都会看到不同的图形。但我们发现,从正面和后面看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左侧面和从右侧面看到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上面看和从下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说明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是相对的。

注意: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

(4)让学生从右侧和背面观察变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三、练习提高。

1、书本40页的第1题。

2、书本40页的第2题。

提问: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

3、出示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让学生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看到的正面、左侧面和上面的面画下来。

4、出示一个圆柱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5、出示一个球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设计。

练习八第3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的位置。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辨认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用具:球、圆柱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开门见山,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简单立体图形组合二、学习新课。

1、出示一个球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得出结论:不论从哪一个位置看球,都呈现一个平面图形的圆。

2、出示一个圆柱,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得出结论:前面看是一个长方形,左面看也是一个长方形,上面看是一个圆。

3、出示书本例2的摆法。

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

从左往右看:长方形和圆形合在一起。

从上往下看:两个圆形。

从前面看: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提问:从右往左看,你看到什么图形呢?(看到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只看到一个长方形?(因为球被圆柱挡住了,所以只看到圆柱没有看到球)。

从后面看,你又会看到什么图形?(和前面看到的都是一样。)。

从下面看,你又看到什么图形?(和上面看到的是一样)。

小结:物体摆放的位置,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就会看到不同的图形。

从前面看和后面看是一样的。从上面看和从下面看也是一样的,从左面看和右边看也是一样的。说明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是相对的。

4、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3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然后分别说一说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为什么左边的图形和右边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因为从左边看时,正方体被圆柱挡住了看不见。所以左右两边看的图形会不一样。)。

2、完成练习八的第3题。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设计。

让学生回家任意拿两个物体组合在一起,对家长说说从正面、左面、右面分别看到什么?

六、板书设计(略)。

第三课时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组合教学内容:书本41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小正方体的拼摆,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小正方体的拼摆,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并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创新点:小组合作拼摆,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立体图形的组合,并且是比较复杂的。

板书: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的组合二、学习新课。

出示41页的例3。

1、让小学生从左面、上面和正面观察这4个正方体,分别看到什么图形。

2、让学生用四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把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画下来。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按要求摆。

面的三种情况各有几种摆法?

小结:我们仅仅依据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立体图形的形状,只有从三个方面看到的图形,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己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一摆。

让学生判断,三幅平面图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观察的。

2、练习九的1、2两题。

四、作业设计。

练习九的3、4、5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六、板书设计(略)。

九上数学教案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第69、70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9加几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0根小棒,苹果卡片。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20根。

九上数学教案篇十二

1.初步体验数量比1多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2.在活动中学习6的分解、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课件、“数字卡片 分合号”

彩色小棒(数量为人数的5倍,可用彩纸卷成)

1.教师:小朋友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米奇请我们去他的妙妙屋做客。我们现在就坐汽车去吧!

2.师幼开汽车进入活动室。(播放课件2(妙妙屋)

1.学习6的分解、组合。

(3)我们请米奇帮我们来分一分吧,看一看他和我们分的是不是一样的!

2.学习记录6的分合。

(1)教师:怎样把大家分“6”的几种情况记录下来呢?

(2)教师介绍分合符号,示范规范的分合式及读法,如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播放课件3和4“分苹果”)

(3)请幼儿读一读6的分合。(播放课件5)

1.教师:米奇要做一些有趣的方向盘,我们一起来制作方向盘吧!(播放课件6)

2.操作要求:每个方向盘上都要有6个圆点,请你说一说应该补上几个圆点才有6个圆点,再把分合式补充完整。(播放课件7)

3.教师:把“6”分成两份,有几钟分法?(教师逐一播放课件8――12)

1.教师:米奇准备了好多彩棒呀!我们一起来玩“分彩棒”的游戏吧!(播放课件13)

2.游戏:分彩棒

请5名幼儿分别举起数字6的五种分合式站在教室的四个角落及中间,其余幼儿每人拿6根彩棒,将彩棒随意分成2份,左手中的彩棒数量为一个部分数,右手中的彩棒数量为另一个部分数。然后站到对应的那一钟分合式里。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5157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