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教案设计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育部门对于教案编写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应当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编写。
语文狼教案篇一
这是一篇描写夏天生活的抒情散文,语文教案-夏之绝句。作者从孩童时代起就喜欢听自然之声,这种喜好一直保持到成年以后,并变得更加深沉,更加富有诗意。身在城市,并没有让简媜对现代化的大都市产生好感。
在她的散文里透散出这样的潜台词:喧嚣的都市里找不到一片宁静之所,我们只有在沉思中,回忆过去,才能寻找到自己渴求的东西。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需要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关注自然,关注自然中的美,保持一颗童心。
蝉的生命是短暂的,可是它是用一生的时间来歌唱。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美总是瞬间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这样,然而花谢花还开,月圆月又缺。“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读到这里,我们又为作者的豁达爽朗而会心一笑。
让童心未泯的人们也不觉沉醉于其中。课堂上,“我们”在抽屉里玩蝉的细节描写真实生动,先看,再听,后摸,充满了童趣。“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音。”富有内蕴的短短一句话,不但耐人寻味,而且还引出了对蝉声的描写。
听蝉部分,写了晨间、午后、黄昏三个时段听蝉的感受。晨间蝉声给人以净化,午后蝉声给人以闲适,黄昏蝉声给人以慰藉,字里行间娓娓告诉你一定要善于去倾听,才会有收益。悟蝉部分,写了蝉的自然、质朴、真诚、奉献、豪壮,对蝉声的“戛然而止”,作者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生命之歌”,来道出了其中的内蕴真谛:世上有多少人物和故事在生命的“戛然而止”处流下了动人的悲壮与辉煌!也流下了几分遗憾和感伤!
文章开门见山,把春天比成“骈俪文”,把夏天喻为“绝句”,开篇给人以突兀之感,引人入胜,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夏之绝句》。但作者虚宕一笔,不言夏,却先叙及蝉声,“未曾去关心蝉声”,并交代其原因。夏天景色五彩缤纷,作者缘何独独念及蝉声?当“我”对夏的悄然而至而浑然不觉时,是蝉的叫声给了我以提醒。如果燕子是报春的使者的话,那作者显然是把蝉当作了夏的标志,文章由此巧妙的引起对蝉的回忆。
更加含蓄深刻,因为它更强调和注重个人的人生经历的体会和感悟。而这种体会和感悟,往往其他人不一定有,即使有也不一定这么深刻,更谈不上用文字表达出来了,但是每个人在读过《夏之绝句》后就会产生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本文表达含蓄,内蕴深送,寓哲理于平凡之中,寄深情于自然之里,这是本文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
语文狼教案篇二
吴冠中是我国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起初他学工科,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画家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下决心改行从艺,奉献终生。他志在将中西艺术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
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线,自成一种意境。最近,他获得"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荣誉。
二、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这是著名油画家、国画家吴冠中先生为《世界现代艺术图典》一书所做的序。题目"永远新生"是本文中心论点的中心词。作者就怎样才能使艺术永远新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只有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艺术永远新生。
三、问题探究
1.阅读课文,简要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艺术怎样才能做到"永远新生"?
【明确】 此题旨在要求同学们通读全文后,能够把握中心论点。做到了"反传统,反反传统,反反反传统"和"引入异种",就能使艺术"永远新生"。
2.细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保管传统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创造者,也许回头浪子倒居于优势,既跨越了孤陋寡闻,又立足于土生土长。
(1)这段文字用形象的语言讲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2)你能举出实例来支持这个观点吗?
【明确】
(1)这段形象的文字讲了这样一个观点:那些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并学习、引入外国艺术精华的人有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者。
(2)例:著名的画家徐悲鸿、本文作者吴冠中都是扎根于中国绘画传统、又精于西洋艺术的大艺术家,他们的绘画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反传统的、引入新异种的过程,所以他们都有所创新。
3.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以"艺术生命力"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论述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 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第二部分(2):论述艺术传统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反传统使这之永远新生;异种的引入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第三部分(3):表达对《世界现代艺术图典》出版的肯定和支持。
第三部分(4):论述能够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创新的人是那些既继承了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进西方艺术精华的人。
语文狼教案篇三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介绍,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父母。
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终生也不会忘记。现在我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把自己的作文带回家,让父母批一批。
提示: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提示: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还可以向人请教。
1.自读两组句子。
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2.我发现,还有一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花
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
b.奶奶眼睛花了。
c.我不乱花钱。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
1.背诵儿歌,看谁背得正确、流利。
2.我发现这些生字都是字,偏旁都是。
:练习背诵。
这几天,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综合性学习,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它是我们生命的养分,也是世界和谐美好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把父母批改过的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中为回报父母之爱的各种小制作、记录等准备向大家展示。
1.小组成员共同利用课桌搭建一个展示台,将每个组员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2.小组成员互相介绍展品的来历及制作过程,读一读父母给自己批改的作文,可以提问,也可邀请老师参加。各组巡回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
语文狼教案篇四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语文狼教案篇五
情感目标:通过对雪花形状的了解和交流冬季景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教学重点:.组词,照样子写句子。
教学难点:组词,照样子写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季)到了冬天,天气会变得怎么样?(冷,还会下雪)是啊,连河水都会(结冰了)。今天的语文七色光让我们一起走进冰雪世界。
1、大家一起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省会哈尔滨市的冬天是以什么最为著名吗?(冰雕、雪雕)冰雕是哈尔滨人独具匠心的创造,雪雕是从国外引进的艺术形式,这两种造型艺术,构成了我省冰雪文化的精髓,为世人所瞩目,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国内外游客。现在,教师就带同学们到冰雪节的现场,去欣赏几幅冰雕、雪雕的作品。(课件)师:虽然冬天是寒冷的,但它同样具有迷人的魅力。冰雪覆盖的大地,到处银妆素裹。除了能工巧匠制作的冰雕和雪雕令人称奇,更有同学们喜爱的冰雪体育项目,比如滑冰、玩雪橇、堆雪人,打雪仗等等,其乐无穷。你们收集到了哪些冬季景色的图片或者是冰雪体育项目的图片呢?让同学们也一饱眼福吧!(展示学生收集的图片)
2、知识窗师:这么奇妙的冰雪世界,同学们知道这些冰雕和雪雕是用什么雕成的吗?(冰、雪)对了,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喜降瑞雪。(课件)同学们,你们看那洁白柔软的雪花,从苍茫的宇宙间向我们走来,这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雪花是那样美丽、那样迷人,每朵雪花都有一个美丽的图案,形状也各不相同。哪位同学知道雪花的形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原来,雪花的形状虽然有很多,但大多数雪花都是六角形的,(课件)无数的雪花降落到地面上,几乎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雪花。
3、日积月累师:冬天因为有了雪而变的更加的美丽,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它?(生答)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几个描写冬天优美的词语(课件)谁能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生答)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的词语?请你说一说。
(对)现在老师就带来了两个季节的图片,(课件)先来看第一幅图,这是什么季节?(秋季)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落叶)谁能来读一读?(树林里落满了厚厚的一层黄叶。)应该怎么样读才能强调的是厚厚的的落叶呢?(指生读)现在我们来看第二幅图,(出示课件)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树上有雪)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雪给小路铺了一条厚的。)现在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看谁最聪明,能把第三个句子补充完整。
(生答)看来,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今天,我们在语文七色光里不仅欣赏到了冬天的美丽,也领略到了冬天的寒冷,正因为有了冬天,我们的四季才更加美丽。希望同学们能够积累更多描写景色的词语,用这些词语来赞美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语文狼教案篇六
【学习重点】写景的组织与安排。
【课前预习】。
你能把下面的字词拼音写准确吗?并且吗?赶快动笔吧,亲爱的孩子!
酝酿()黄晕()披着蓑衣()涨起来()。
宛转()应和()戴着斗笠()抖擞()。
薄烟()朗润()捉迷藏()仿佛()。
稀疏()鸟巢()。
2.解释字词。
欣欣然:朗润:
吹面不寒杨柳风:
酝酿:黄晕:
一年之计在于春: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卖弄:。抖擞:
3.关于文章的作者你了解多少呢?看看那个孩子填的准确又工整。
《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后改为自清,字______。原籍浙江绍兴人,现代的__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预习质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2.讨论下看看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结构上是什么顺序?
3.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卷春的画图,是一曲春的赞歌。请用这样的句式来写几句。
4.在《春》这篇文章中,朱自清给我们展示五幅图画,你分别给这五幅图画配上相应的古诗。
春花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文章的第一段加个标题:______________。文中第一段连用两个“盼望”,你知道为何用两个“盼望”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着”,两个“了”给人一种_____________的感觉。
【学习重点】。
课后的课文背的怎样了啊?来下面有几句话,你来检测下自己的水平吧。
(1)小草偷偷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刚”照应了上文的_________。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睡醒”情态。
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勾画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钻”这个字该如何去理解呢?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在春花图中,有暗写阳光和春风的句子,你能写出来吗?
5春风图中,有采用引用的手法的句子,找出来,看看谁默写的最好。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你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啊?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迎春图中,为何要挑选风筝来描写呢?
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写出了春天的。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写出了春天的。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写出了春天的。
【拓展延伸】搜集描写春的古诗词句。
【课后反思】。
语文狼教案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1课时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1) 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来表现的。(2)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3)、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3、学生质疑,随机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3、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交流问题。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语文狼教案篇八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宋体'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五、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语文狼教案篇九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语文教案-我的母亲...。
2、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2、导语
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的母亲...》。”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四、探究
学生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评价。
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
五、小结
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六、布置作业
课外练习四
语文狼教案篇十
课时目标:
认知技能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发展性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从描写中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
1、出示挂图。
2、认识猫。(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要()。
虚()搞()耍()。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大时候(第1~3自然段)。
小时候(第4自然段)。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第1题。
语文狼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形近字
佛——拂泼——拨洁——结摇——遥
秘——密妩——抚扁——偏倦——蜷
3.理解生字词语:
1.小组学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小组学习,思考:
1.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2、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3、你是怎么理解泉水特点的?
(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美”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样的“美”。
2、读课文,学生小组讨论,
思考:
(1)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2)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3~6句)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自然的伟大)
3.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更好)
(“神秘的境界”)
6、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多姿多态)
2.小泉有什么特点?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语文狼教案篇十二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1.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4.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6.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3.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4.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5.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
2.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3.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语文狼教案篇十三
1、听新闻广播《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能复述新闻的要点。
2、听新闻广播或看电视新闻,能说出新闻的要点,当众向同学作介绍。
3、初步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经常收听新闻广播和收看电视新闻的良好习惯。
能复述新闻的要点,当众向同学作介绍。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听说课文,请学生读课题《听广播说新闻》。
1、指名说说昨天收看的新闻。要求说出主要内容。
2、表扬收看新闻的同学。小结:经常收听收看新闻是关心国内外大事的表现,这对提高我们的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是大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养成经常听广播的好习惯。
1、默读课文,想想这次听说训练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2、反馈:内容——听《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的新闻广播录音。
要求:复述要点,再介绍一则自己最近从广播电视中听到的新闻。
3、师小结:要把内容复述好,必须把新闻听得清、记得牢、才能讲得好。
1、第一次听录音。
1)看听说提示的第一段,明确第一次听的任务。(这则新闻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讨论:要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答案?(开头)。
3)听录音,要求从新闻的开头找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4)听后请学生说说,评议谁的主要内容说得比较简洁。(为了去北极考察,探险队的叔叔在松花江地区集中一天进行模拟训练,最后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北极。)。
5)让学生解释“模拟训练”——为了适应环境而所作的适应性训练。
2、第二次听录音。
1)看听说提示的第二段,明确第二次听的任务。(三个问题:模拟训练的条件怎样艰苦?重点介绍了哪位探险家的模拟训练?6名探险家是怎样在五星红旗前庄严宣誓的?)。
2)听录音。
3)同组同学讨论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要求不背诵原文,但意思要基本差不多。
4)再听录音,要求对照刚才讨论的内容再进行修改。
5)指名说说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并评议。(评议要点:内容要点齐全,主要内容把握较准,用自己的话说,不背诵,语言连贯,态度大方)。
6)自由说一次。
1、方法指导:说话的方法及说新闻的方法。
2、小组准备,由一个提供材料,四人一齐准备。
3、指名发言。
语文狼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鹅、小、白”3个生字;能用“白”扩2‐3个词语;认识笔画“竖钩”,能按笔顺正确描写“小、白”。
2、能认读单韵母aoe,能从儿歌中找到含有单韵母aoe发音的汉字。
3、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熟读成诵。
4、拓展阅读古诗《咏鹅》,有进一步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鹅、小、多、白”4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认读单韵母aoe。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头饰(文中人物包括阿姨、小男孩、天鹅)。
2、学生方面的准备:拼音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让学生背诵幼儿园里曾学过的儿歌。
2.老师也背首儿歌给大家听。(师背课文《看天鹅》)
3.出示课题:9看天鹅。
4.学习课题中的生字“鹅”,请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课题)
5.说话训练:介绍一下印象中的天鹅是怎么样的?
二、学习儿歌:
1.听课文录音。
2.老师今天教你们一个好方法,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做,你们也能像录音机里的老师一样读得那么好听。
1)看课文,仔细听录音。再轻声地跟着录音机里的老师读,最后请学生大声地读。(要求学生在听和读的时候:左手压书右手指读)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
3.说说这首儿歌讲了些什么?(指名交流)
4.(出示儿歌)
1)小天鹅(师领读)
2)天鹅湖上有小天鹅,也有大天鹅,天鹅很多。天鹅多(指名小组读)
3)阿姨带我看天鹅,飞起一群白天鹅。白天鹅(开火车读)
5.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生字用红色表示)
6.我们把生字送回家,再来读读儿歌。(出示儿歌)
1)指名读、四人小组合作读。
2)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其余同学认真看,仔细听清每个角色讲哪几句话。
3)两只天鹅够不够?为什么?
4)其他学习小组排练。
5)交流。
7、指导背诵儿歌。(出示图)能背的小朋友可以看图一起背,当然不看图能背出更好。背不出的允许看着书读。
三、复习巩固:
1、做给字宝宝点名的游戏。(出示:天、看、白)
2、玩“一字开花”的游戏。(口头扩词:天、白)
四、描一描
1、认识笔画“横折”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天、大、白”
五、学习拼音:
1、指名学生读“阿姨”的“阿”(a)、“我”(o)、“小天鹅”的“鹅”(e)这三个拼音字母。
2、跟老师念顺口溜: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
3.在小组内互相练读。
4.(出示儿歌)这首儿歌里有哪些字含有a、o、e这几个音?
1)先自己读一读。2)(学生交流)(出示:阿、我、哦、鹅)
5.找朋友游戏。——老师读哪一个字母,请小朋友从拼音卡片中把它找出来,找到后迅速起立大声念出来,看谁找得快,读得准。
六、课外拓展:
1、古时候有个非常有名的诗人骆宾王,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叫《咏鹅》。
2、(出示古诗)这首诗里有几个字我们已学过。(诗中用红色把学过的字凸现出来)
3、自由读、齐读。
七、写字指导:
1、学生自学生字的笔顺。2、交流书写的笔顺。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白”的书写方法。4、学生照样子描写。(学生描写,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狼教案篇十五
(一)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
(二)认识声调符号,学习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一)a、o、e的发音方法和韵母带调一口呼是重点。
(二)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1、给同学们读一个小故事,喜欢吗?教师先读一个带有注音的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注音读物了,以后学习查字典、学习普通话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3、看图讲故事(依据课本插图教师编讲),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单韵母a
1看图引出单韵母a,板书“a”。
2教师示范发a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不能变动。
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读准a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张大嘴巴aaa。
3再引导学生看图:小女孩的头部像a的形,小女孩张大嘴巴发的就是a的音。教儿歌,帮助学生记忆a的音和形。
4学生反复练习发a的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单个练习(开小火车,指名读)。
(三)学习单韵母o(方法同上) 注意教发o音时,讲要领,做示范。
(四)学习单韵母e(方法同上)
注意教发音时,讲要领,做示范。这韵母不是鹅的音,是第一声“e”,鹅是第二声。发音时,口形要变扁,半开半闭,舌头后缩,舌根稍微抬高一些,嘴角往两边咧开,露出牙齿。嘴巴扁小e ee。
(五)小结
教给学生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
1“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 o o,嘴巴扁小e ee。”要告诉学生发单韵母a、o、e时,口形不能变动。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a和e的形,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出图与字形相似的部分。
2跟着老师读儿歌。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3跟着老师读一读,说一说。
语文狼教案篇十六
正确认读本课五个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会写的生字。
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达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1.通过品读诗歌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第一课时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质疑:课文还有不会读的吗?
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4.认读生字并组词。
质疑: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5.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1.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2.交流。
谈谈自己的收获。
语文狼教案篇十七
教学准备:小黑板。
1. 指名背诵《老树的故事》。
2. 出示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
这些 百岁 身穿 安家 谈话 礼服 音乐 告诉 所有 童话
3. 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老 故 百 岁 安 家 来
2.齐读生字。
1. 观察这些字,讨论这些字的笔顺、结构。
2. 示范写“老、岁”。
3. 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4. 交流看谁写得好。
老树的故事
老 故 百 岁 安 家 来
语文狼教案篇十八
1、掌握重要句子的含义。
2、学习伟人的崇高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3、增强阅读能力。
重难点
1、学习伟人的崇高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2、增强阅读能力。
学 习 过 程
说 明
预习板块
3、 给黑体字注音:
灯盏( )赫赫英名( )滑稽( )倔强( )卷帙( ) 狂妄( )
2、改错别字:一劳勇逸( )切切私语( )兴高彩烈( )等因俸此( )
探究板块
阅读:(1)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们一直认为,太阳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回归年的运行,都会回到前一年的起点上。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它并没有完全回到原来这个起点上,而是还存在着一段微小的距离。这个差距,天文学上就叫做“岁差”。祖冲之在制订《大明历》时,第一次把岁差的影响引进到历法中去,从而使恒星年和太阳年有了分别,这在我国历法史上是一项划时代的贡献。
(2)四六二年,祖冲之把他制定的新历,连同《上大明历表》,呈送给宋孝武帝刘骏,孝武帝召集有关大臣在朝廷上进行讨论。“时人少解历书,竟无异同之辩”。惟有刘骏的宠臣、太子旅贲中郎将戴法兴持反对意见,他责骂祖冲之的改历为“诬天背经”。当时年仅三十三岁的祖冲之,面对权贵,毫无惧色,他严正的指出:“愿闻显据,以窍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惧”。为了追求科学真理,他愿意听取确凿的证据来相互讨论,至于空洞的说教和虚构的贬斥,他是丝毫也不惧怕的。祖冲之根据天文实测的结果,针对戴法兴的谬论,逐条进行驳斥。他为此写的《驳议》,成了科学史上的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的重要文献。但是由于种种阻碍,《大明历》直到五一零年才正式颁布,这时已是祖冲之死后的第十年了。
1.根据选文,用简洁的语言给“岁差”下一个定义。
2.说说“愿闻显据,以窃理实”在文中的意思: 。
3.为什么说祖冲之制定的《大明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贡献?
4.祖冲之如何对待别人的反对意见?
5.联系课文,说说伽利略和祖冲之有哪些共同之处?读完文章对你又有哪些启发?
检测板块
下列加点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是( )a.在游戏时他制作了各式各样粗糙的像车、船、风车之类的小玩意儿。b.可是这儿却偏有一个青年学生,倔强到敢于用自己的实际观察来检验他的教授们的那些教条。c.这种狂妄行为必须加以制裁——为了大学的声名,也为了有益于他的灵魂。d.伽利略的教授们拒绝发给他医生文凭,因此他就离开了比萨大学。
延伸板块
《中国核物理的鼻祖——赵忠尧》(有改动)
100年来,百年名校东南大学为祖国培养了15万多名高层次优秀人才。素有“中国核物理鼻祖”之称的赵忠尧,就是这众多东大学子中的佼佼者。
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生。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东南大学前身)数理化部。1927年赴美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深造,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赵忠尧进校时是化学专业,但他学习数学、物理同样认真,尤其是物理学得相当好。毕业后东南大学聘请他回来担任助教。任教期间,他工作勤奋踏实,深得物理学界前辈、哈佛大学博士叶企孙的青睐。正是以东南大学的任教为起点,赵忠尧开始了他的物理学教学和研究的生涯。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期间,赵忠尧通过“硬r射线在物理中的吸收系数”这一实验课题,发现了硬r射线通过重物质产生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这是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泯灭过程的最实验根据。之后,他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了题为《硬r射线的散射》的论文,公布了他关于r射线方面的新发现。两年后他的同学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赵忠尧的实验成果证明,他是最早观察到正负电子对产生与泯灭的人。
新中国,赵忠尧几经周折,终于带着30多箱器材回到祖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并使新中国于1955年就有了第一台700千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之后,他又主持研制成功第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能量为250万千伏。通过这两台加速器的研制,赵忠尧发展了我国的真空技术、高电压技术、离子源技术,使我国较早迈入了核物理研究强国的行列,培养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等一大批核物理的研究人才,为跻身世界核大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赵忠尧一生从事核物理学的研究,虽没有获得过应有的荣誉和地位,但他一直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从不喜欢张扬、表现自己。尽管毕业后一直未能再回母校东南大学,但他对祖国和世界物理学的卓越贡献无疑是对母亲培养的最大慰藉。1992年,他90高龄时,欣然提笔为母校90周年题辞:“热心教育改革,培育科技人才。”表达了对母校的无限关切之情。1998年5月28日,这位中国核物理的鼻祖辞别人世时,有人这样评价他:在中国物理学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在中国物理学史上,他也是一棵明星。
1.“鼻祖”在题目中的意思是什么?
2.赵忠尧在大学学习期间选择专业上与伽利略有什么相似之处?
4.赵忠尧在我国核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反思
《斜塔上的实验》是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二人写的一篇关于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节选。全文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而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代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与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在对课文进行简单的分析感知之后,让学生把文中的两个实验找了出来,对斜塔上的实验也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进行重点的分析。从语言方面进行剖析,找出表现主人公的句子,从而分析出主人公的勇于探索、注重实践、有迷信权威、热爱科学的精神品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于伽利略的精神概括的详细具体,但是学生课前预习以及上课时过分依赖参考书,缺乏自己的思考,导致回答问题时思维受到束缚,甚至背离了问题,影响了课堂进度。除此之外,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时间过少。总之,通过《斜塔上的实验》这一课,我又进一步认识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我将更加努力,进一步完善教学中的不足。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55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