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和策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在查阅以下教案范例时,请注意理解教案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以及教案结构和教学步骤的安排。
苹果车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准确发音,如“是”“先”“脏”“手”等。
2.培养幼儿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过程:
2、教师朗诵儿歌《大苹果》,让幼儿仔细的听。
3、教师提问,小朋友,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它让你做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纠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纠正儿歌中的发音,同时引导幼儿在吃大苹果之前要先洗手,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5、教师再次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6、请个别幼儿自己朗诵儿歌,教师纠正。
7、教师小结。
苹果车教案篇二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苹果树,歌曲录音。
一、引起兴趣。
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幼儿围着苹果树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老师把摘下的苹果送给幼儿,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
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教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在本次音乐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如何以音乐活动为主线,有机渗透其它各领域的教育因素,是我们在音乐创新活动中一直探索的一种模式。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中、仿编歌词、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真正做到玩中乐,玩中学。
苹果车教案篇三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是一派美丽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橘子,甜甜的柿子……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秋天的水果真是丰富多彩,而水果又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每个人对水果都有自己的喜爱。水果的色彩、外形、味道、营养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水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装饰了可爱的水果娃娃,孩子们很喜欢,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看、摸摸,还会和同伴互相讨论呢!由于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把游戏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经验,提升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养成喜欢吃水果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内容安排:
活动二:香香的水果。
活动三:小乌龟去看爷爷。
活动四:橘子船。
活动五:猜一猜。
活动六:奇怪的汽车。
活动七:丰收的`水果。
活动八:好吃的橘子。
活动九:好吃的苹果。
活动十:水果全家福。
活动十一:一个苹果许多梨。
(二)活动方案:
1、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尝试用常见的几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演唱。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
3、音乐磁带。
1、学唱歌曲。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苹果车教案篇四
托班幼儿年龄一般在2~3岁,他们的身体运动发展处于大肌肉发展阶段,动作常显得笨拙可爱,而小肌肉(手指等)运动的能力则更弱。针对托班的幼儿手指和手的控制力弱,绘画处于涂鸦阶段,我设计了托班手工美术活动:《大苹果》,让幼儿在美术手工活动中,获得艺术体验,提高幼儿的审美和想象的能力。
(一)感知苹果的外形,指导幼儿进行碎纸粘贴。
(二)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重点:使用胶棒将纸片粘在苹果图形上。
(二)难点:能够在图形轮廓里粘,且能粘住。
(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粘纸的经验。
(二)物质资料准备:活动前指导幼儿将颜色纸剪碎并放在小盘中、胶棒、画有苹果的图形。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苹果的形状,激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你们都吃过苹果么?苹果都是什么样子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在苹果图形上粘纸片。
(1):先在苹果宝宝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浆糊(强调一点点、少量)
(3)注意:不要粘出去,要合身,这样苹果宝宝就又圆又好看了。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幼儿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提醒幼儿仔细一点,注意浆糊不要抹得太多。
(3)对个别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帮助。
(三)结束部分欣赏作品。
苹果车教案篇五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归纳概括10的组成,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初步掌握10的第一、二组加减法。
2.提高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能积极探索新知,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直接快速地凑10。
1.人手雪花片10个人手这样表格若干。
2.10个苹果卡片,10级台阶图,小狗、骨头卡片,喜羊羊手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谁来了?(出示手偶)大家猜一猜喜羊羊给我们带什么来了?(从桌下拿出一盘苹果)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喜羊羊一共带来了多少个苹果。(将盘里的苹果一个一个地摆在桌上)生:10个。
师:喜羊羊说,今天谁分得好,她就把苹果奖励给他。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1.动手操作培养幼儿数感。
(1)分一分师:现在请你们听清老师的要求,请每位幼儿把桌子右上角的10个雪花片放到桌子中间。
生:(放雪花片)师:我们用这10个雪花片代替10个苹果,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开始。
(在幼儿动手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2)说一说师:请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把10分成了几和几。
2.幼儿汇报后整理凑10法师:现在我要请最勇敢的孩子,把他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是如何分的,方法和你一样吗?(抽1位幼儿上台分苹果)师:xx把10分成了1和9,小朋友们你们同意吗。
师:老师也同意他的'分法,笑笑的苹果奖励给你。
师:(指图形)从左往右看10可以分成1和9,从右往左看10还可以分成9和1,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我们记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来记,(填表格1、9)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生: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
师:现在又听老师要求,请把这10个雪花片放在一起。
师:请你们动动脑筋,刚才我们已经把10分成了1和9,接着我们又可以怎样来分呢?分好后,把你的分法小声的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开始。
(生动手分,教师在黑板上贴10个苹果卡片)。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把10分成了2和8。
师(分苹果,中间用一条虚线分开)师:从左看10分成了2和8,从右看10还分成了8和2,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填表格2、8)我们一起来记一记吧。
苹果车教案篇六
1、初步学会按颜色、大小分类。
2、复习3以内的数。
3、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1、大小红苹果若干、大小绿苹果若干。
2、大小篮子共4个。
3、操作板人手1个、果园场景。
(一)观察比较,感知苹果的颜色大小。
1、数一数这里有几棵果树?
2、树上有什么?苹果是什么样的?这些苹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树上的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
(二)听指令摘苹果,教师要求逐步递进。
1、区分颜色
要求:小妹妹摘1个红苹果、1个绿苹果。
验证:你摘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区分大小
要求:小弟弟摘1个大苹果、2个小苹果,一起数数盘子里现在有几个苹果?
3、根据苹果的不同特征分类。
老爷爷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篮子,看看这些篮子有什么不一样?数数有几个?
要求:大的红苹果要放在大的红颜色的篮子里?小的红苹果要放在哪里?
验证:互相看看放对了吗?
(三)结束活动:把苹果送回去。
困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让幼儿同时按两种特征(大小、颜色)进行分类。
1、
2、
苹果车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能够初步理解歌词的意思。
2.愿意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活动准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念歌词。
1.出示小猪手偶:王老师有一个好朋友,他的名字叫小猪,小猪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的魔法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想请小朋友一起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么?那让我们来魔法果园瞧一瞧。(将苹果树上的帘子揭下)。
2.出示苹果树:魔法果园里有什么啊?苹果长成什么样子的呀?(又大又圆)。
3.摘苹果:
(1)提问:老师的肚子有点儿饿了,那怎么才能吃到树上的苹果呢?(教师边有节奏地唱出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摘下来)。
(2)苹果故意拿不下来。
一定是咒语还念的不够响,小朋友们可不可以帮王老师一起念咒语啊。(将苹果摘下)。
4.品尝苹果:苹果好不好吃?你们喜不喜欢吃苹果?(引出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二、学念儿歌。
1.个别幼儿摘苹果:
你们想不想来摘苹果?小猪告诉老师一首儿歌,念会了儿歌才能摘苹果。
(教师范读一遍)。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读一遍。
3.请个别幼儿上来摘苹果。
4.一起念儿歌来摘苹果。(原地加上动作)。
三、边做动作边唱歌。
1.教师示范动作:老师把儿歌编成了一首歌叫《苹果歌》想不想听?(播放磁带,教师边做动作边唱歌)。
教师:老师刚才加了动作,好不好看?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不好?
苹果树爷爷说我们跳的真好看,我们再给他跳一遍好不好?
2.摘高处的苹果。
瞧,这几个苹果好高啊!我们应该怎么摘啊?(请幼儿原地演示一下)。
3.请上几个小老师上来摘苹果。
4.师幼互动。
老师当苹果树,身上贴上苹果。让小朋友边做动作边来摘苹果。
四、分享活动。
1.苹果树爷爷说话了,他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要小朋友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礼物就来了。
苹果车教案篇八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球做芯制作纸浆苹果。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能做大胆、细心的作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经验准备:有制作纸浆画的.经验。
1.范画苹果一个。
2.乳胶、红、绿颜料、废旧纸头做的球纸、抹布。
3.一棵枯树枝。
一、导入
1.出示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是什么呀?(树)这是一颗苹果树,(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可是树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好孤单,好可伶!你们谁有办法帮帮他呢?(做一些苹果,做一些树叶)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你们都很聪明,会帮苹果树找朋友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给苹果树做一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
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红的、绿色的)那我们就选这两种颜色来做个苹果树的朋友,有了朋友苹果树肯定会很开心的。(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看看我拿的是什么?(纸浆)今天我们就要用纸浆来做苹果,我喜欢吃红苹果我选择红色的纸浆来做一个大大的苹果,怎么做呢?看仔细唠,就像我们的唱的歌一样:“选纸浆,选纸浆,选一样。做苹果,做苹果,拖拖拖。红苹果绿苹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苹果。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2.把做好的苹果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挂到苹果树上。在做一些树叶做成一颗完整的苹果树。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桌面,洗小手。
经过有序的准备,课前的铺垫,今天的纸浆特色活动完成的很顺利,虽然还有几个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苹果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弥补的问题,比如,纸浆的粘性不够,加上纸球上有不干胶,导致了制作过程中纸浆与球体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课前还是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准备。
小百科: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苹果车教案篇九
1.观察画面,运用"摘、爬、驮"等动词大胆讲述小动物们摘苹果的过程。
2.运用多种方法创造地解决问题,并大胆清楚地表述。
3.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课件,背景图及操作卡片。
2.积累一定的讲述经验。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果园里,果园里有什么?谁会用好听的词语来说?
(二)仔细观察画面,运用一些基本词汇大胆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
1.播放(画面一)。
教师:小乌龟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爬")教师:小乌龟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
2.播放(画面二)。
教师:小兔子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跳"。)小兔子怎样帮助小乌龟呢?
4。播放(画面四)教师:小熊来了,它们又会想什么办法?
5。讨论: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动物摘到苹果。
(三)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摘苹果的多种方法。
1.幼儿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
2.幼儿讲述摘苹果的办法。
3.播放(画面五)(四)完整欣赏故事。
请小朋友把摘苹果的办法编到故事里去。
小朋友帮它们想想该怎么办?
4,播放(画面四)教师:小熊来了,它们又会想什么办法?
5,讨论: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动物摘到苹果。
教师小结:你们的办法真不错,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这样会有更多的好办法摘到苹果。请你们去摆一摆,讲一讲。
(三)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摘苹果的多种方法。
1.幼儿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
2.幼儿讲述摘苹果的办法。
3.播放(画面五)(四)完整欣赏故事。
请小朋友把摘苹果的办法编到故事里去。
本次活动题材选择恰当。该乐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动作感较强,符合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活动的整体感觉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整个活动我营造了一个有情、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感受音乐快乐的同时还发展了音乐的智慧和素养。整个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总体来说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孩子们能在游戏中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在活动中,我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情景游戏中进行活动,活动开展的较顺利,大部分幼儿还是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的。
音乐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何让音乐游戏开展的更加有效呢?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一个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乐素材可以成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提升一个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苹果车教案篇十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并能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复习,热身练习
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有关练习题,学生自由完成。并小结计算方法。
一、激趣导入,学习新课
1、点击课件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同学们,今天果园里的苹果大丰收,笑笑和淘气来到果园游玩,看红彤彤的苹果多漂亮啊!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摘苹果吧!(板书课题:摘苹果)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从图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把38看成40,40+17=57,箱子能装下;或者38看成40,17看成20,40+20=60,箱子也能装下。
师:同学们进行估算时,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的数去估算,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整十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单方便。
三、探究新知:
1、验证估算
师:我们大家估计的是否完全正确呢?究竟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刚才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让几位学生上台来摆小棒或拨计数器,交流时,要求学生利用学具说明算法,教师板书。)
师:有谁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我们前面还学过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是吗?请你试试用这个方法计算一下。(请一位学生板演)
师:从这道题中看,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一位开始加方便呢?为什么?
3、组织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真棒啊!都学会自己学习了,能用这么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你喜欢谁的方法呢?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算法进行小结。
4、算一算,说一说(完成书上练习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试着自己计算,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小结提升
让学生尝试说说做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四、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再全班交流反馈。
五、总结
本节课通过解决“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这一问题,让学生理解、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讨论、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一、经历课前练习,培养迁移能力。新课教学之前,我设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意在为新课做准备,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铺垫。后面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说明了这一环节的必要性。
二、体现生活性,培养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第一学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因而在提出问题“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一个能装60个的箱子能装下他们摘的苹果吗?”后,我马上引导孩子们估一估,渗透估算的方法,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可以说,孩子们在这一环节的回答蛮精彩的,部分同学能进行正确估算,并解释自己的估算过程,而且方法多样。特别是有些孩子还能在课后的练习中主动运用估算来解决数学问题,真是令人欣慰。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如,(1)口算:10+30=40,7+8=15,40+15=55或17+3=20 20+35=55或38+2=40 40+15=55(2)列竖式;(3)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无论是哪个学生,只要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四、精心提问,突破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满十进一的道理,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仍是这节课的难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看到进位的“一”你会想到操作中的哪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操作时把个位上的十个珠子拨去,再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很自然地把操作和竖式计算联系在一起,突破了难点。
五、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多一分“趣味”。都说计算课难上,因为它相对于其他课来说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怎样让孩子们喜欢上计算课?”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练习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竖式计算找规律,帮助啄木鸟医生诊断病情,游戏找朋友,做到既有趣味性,又具层次性,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巩固新知。只不过最后的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孩子们在学习中既巩固了新知,又体会了学数学的乐趣。
六、不足之处:1、课堂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比较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的板书还要规范,还可以板书出估算的过程,帮助较差的学生理解。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故教师应适时的引导和小结。比如:在学习完竖式计算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再次小结出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苹果车教案篇十一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课件,音乐。
一、出示图片,初学歌词
1、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
2、幼儿跟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3、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
二、欣赏旋律,初步学唱
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尝试仿编,延伸活动
1、问: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苹果车教案篇十二
1、学习用涂染的方式画苹果。
2、感受涂鸦的乐趣。
1、红色、绿色、黄色炫彩笔若干
2、苹果树轮廓图若干
3、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这是什么?(出示苹果)我们一起来摸一模、看一看苹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苹果是圆圆的,红红的,绿绿的、黄黄的……)那么你们知道苹果是怎么长大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播放童易课件)2、原来苹果是慢慢的长大的,先是小小的青苹果,然后再变成大大的红苹果。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苹果树妈妈。她说:“刚才我把大苹果都分享给你们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帮帮我,让我结出更多的苹果给其他的小朋友吃。”2、今天,老师请来了新朋友,炫彩笔宝宝来帮助苹果树妈妈结更多的大苹果。3、师生共同尝试表现;用涂染的方法由里向外画大苹果,加上柄。(边画边念儿歌:红蜡笔,点一点,一圈一圈往外涂,涂呀涂,涂呀涂,涂成一只大苹果,弯弯嘴巴,伸伸舌头,红红苹果变出来……)
三、提出作画要求。 1、幼儿安静的进行绘画操作。2、谁的苹果树上的苹果又多又新鲜?(苹果上不能留有小白点)四、共同分享1、数一数有几个能干的小宝宝。2、苹果树妈妈真开心,请宝宝们一起去吃大苹果咯。
苹果车教案篇十三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算减法的基础薄弱。2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学习兴趣,真诚,不受谎话。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采取同桌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教师的权威作用淡化,同时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方式。
3、评价起点不同,学生入学不仅各方面的能力、态度、习惯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1、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分10个苹果,使学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过指名上分,使学生思维规律化、有序化。最后,通过对比观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这些都是在操作中进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戏中学习
通过吃苹果、贴绿叶、等游戏,有意引导学生在小小游戏中操作,为学习时间而动起来,例如打靶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竞争意识是孩子们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空难挑战的学习习惯。同时小组游戏中,又加强组织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渐渐变成乐之者,一步步走向乐学大门。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拍手引出课堂内容,板书课题。
2、分苹果
10123456789109876543210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哪一组与哪一组可以合起来,变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
101234598765
教师和学生总结出得数是10的加法
2、吃苹果
3、记忆10的加减法,
学完新知识给学生记忆的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记忆一下很有必要,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有使知识系统化。
4、巩固新知识。
两个游戏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把整节课推向。......。
5、说板书
板书简明同时又是一图四式的教学埋伏。
苹果车教案篇十四
1、在摘苹果的游戏情景中熟悉歌词,初步学唱,并愿意模仿老师做动作。
2、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认知准备:认识常见的水果。
材料准备:音乐、苹果园图片
通过到果园摘苹果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氛围中边学习动作边记忆歌词。
一、复习歌曲:亲亲歌
二、《红苹果》
1、说说水果
——秋天到了,许许多多的水果都丰收了,你最近吃过哪些水果呢?
——苹果是从哪里来的?长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从树上到我们嘴巴里的的?
小结:苹果长在树上,我们要把苹果摘下来才能吃。
2、苹果园里摘苹果(出示苹果树)
——你喜欢这颗苹果树吗?为什么喜欢?
小结:因为树上有许多许多红红的苹果。树上许多红苹果。(歌词小结,幼儿学说)
——你们想和荣老师一起去苹果园吗?我们可以怎么去?
*教师带领三组小朋友开着火车来到苹果园里。(呜呜呜,火车开咯!)
三、苹果摘摘
1、学念歌词以及动作
树上许多红苹果:左手拿篮子,右手向上指苹果并左右摇摆。
——苹果园里的树高高的,高高的苹果树要怎么才能看到呢?
重点动作:对了,抬起头、垫起脚就能够看到啦。
——让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个、二个、三个、四个……
重点动作:垫起脚、抬起头,手指苹果数一数。
小结:哇,树上有这么多的苹果呀。树上许多红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左手拿篮子,右手向上抓握摘苹果,同时脚尖掂起并下蹲。
——这么多的苹果,我们来摘苹果咯,摘好的苹果需要放在什么地方啊?
——我的篮子这么大,可以摘许多苹果,你们可以摘多少?
重点动作:手臂作篮子样子,离开身体圆圆大大。小手打开做抓的动作,半蹲轻轻放苹果。
小结: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苹果:双手在脸前作抓苹果状左右摆动,嘴做吃苹果状。
——好大的苹果呀,味道怎么样呢?我们来尝一尝。
小结:我们喜欢吃苹果。
身体健康多快乐:拍手,转一圈。
——吃好苹果身体会怎么样呢?
小结:对阿,吃了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2、小苹果分一分
——你吃了苹果,我没有吃。他吃了苹果,她没有吃,怎么办?(好朋友一起分享苹果)
小结:对阿,好吃得苹果,你一个,我一个,还要分给他一个。(练习二三次)
跟音乐律动
三、欣赏教师演唱
——幼儿边唱边表演。
苹果车教案篇十五
1喜欢听音乐做动作。
2感受一字一动的快乐。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苹果实物一个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
(一)以直观的实物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
(1)今天有一个水果宝宝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本领,请你们猜猜它是谁?
(2)它长什么样子?
(3)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4)吃的时候要先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
(5)如果小手没有洗干净苹果宝宝回对你说什么?
我是一个的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二)通过听一听的形式感受乐曲旋律和歌词内容(1)录音机宝宝也有一个大苹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和老师的是不是一样,听的时候可以拍拍手。
(2)你听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是一样的。
(3)再来拍拍手听一次(老师配动作)(三)引导幼儿通过动一动比一比学习动作(1)教师"一字一动"的示范同时讲解要领,幼儿随即模仿。
(2)重点强调"一字一动"。
(3)跟着录音机集体动一动。
(4)角色扮演式随录音机做动作,与同伴交流自己做的感受。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苹果车教案篇十六
1、仔细地观察画面,大胆的想象帮小老鼠过河的办法。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大苹果》,洗净切好的苹果一盘。
1、教师出示挂图一:
“瞧,这是什么?”“你吃过苹果吗?”
幼儿将平时的经验予以讲述:“谁看到那只苹果?小老鼠会怎么想?”
幼儿大胆想象。
2、自主阅读:
幼儿阅读故事的`前半段。
3、分析理解
教师出示挂图二:
“你从哪里看出来小老鼠推不动苹果?”“咱们帮小老鼠一起推。”
幼儿可以用非语言的形式表现。
教师出示挂图三:
“小老鼠过不了河怎么办?”
幼儿讨论想办法。
教师出示挂图四:
“小老鼠想了什么好办法?”
幼儿可表演小老鼠与大河马的对话。
教师出示挂图五:
“小老鼠的苹果呢?”
完整欣赏
4、教师完整讲述一遍,幼儿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现。
5、教师将准备好的苹果与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名称:我喜欢吃的水果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收集的水果。
2、说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名称和理由。
1、幼儿每人带一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2、已经削好的水果切片。
1、小组交流:“今天我们每人都带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和好朋友说说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
2、集体交流:“谁愿意声音响亮地告诉大家你带的水果叫什么名称?”
3、品尝交流:教师将水果削成块状放在盘子里(若干份)。幼儿自由挑选品尝水果,相互交流各是什么水果。
组织幼儿进科学发现室,幼儿自由选择玩,并学会整理。
苹果车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
教具:情景图和分苹果图。
教学方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先帮助学生看懂图意,明确两次分苹果的要求。进一步组织讨论和实际操作。如,把苹果放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苹果,可以放几个盘子等。
二、试一试。
1、第一题。
让学生用小棒或圆片进行操作,把结果填再方格内。
三、巩固练习。
1、第二题、第三题。
可以圈一圈,或用学具摆一摆,把结果填再方格内。
2、第四题。
让学生用学具具体摆一摆,探索不同的排法。教师可以按照图中的提示组织“同伴对说”的游戏。
板书设计:
分苹果。
把15个苹果分到4个盘里,平均每个盘子放( )个;
如果每个盘子放2个,可以放( )个。
苹果车教案篇十八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55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