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导游词讲解(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5:22:10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通用11篇)
时间:2023-11-30 05:22:10 小编:文轩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一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开封亦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还没有去过开封游玩的朋友们酒仙跟着小编一起看看下面的开封

导游词

吧!

各位来宾(领导、嘉宾、游客):

你们好!一路辛苦了。

首先,对各位来宾光临我们古都开封表示热忱的欢迎。我是开封×××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开封市×××汽车公司的司机×××师傅。今天能与大家相识并为您提供导游服务,感到非常荣幸。愿我们能友好相处,相互配合,共同度过在开封观光旅游的美好时光。

各位来宾,开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著名的七朝古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天各位光临开封,愿这座古城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衷心祝愿大家旅行愉快,尽兴如意。

开封作为中国八大故都之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秀”四大特色。在前往景区的`路途中,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开封基本概况。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剩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市区人口84.2万人。开封市现辖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兰考县五个县;市区所辖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金明区和汴西新区(也称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个区。

开封的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 14.52℃,极端最低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平均降水量627.5mm,,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开封地势平坦,境内无山,均为广阔平原,土壤多为粘土、壤土和沙土,适宜农作物种植。

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总长88公里,流域面积263.76平方公里;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5913.06平方公里。市郊主要湖泊有柳池、黑池、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等,坑塘星罗棋布,共有水域面积9.54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为410万立方米,素有“北方水城”之称。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初次到开封的朋友,一定想知道“开封”之名的来历和她的历史吧!下面我来说一说: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劝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朝代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都会”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以及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过光辉的足迹。其成就业绩,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是的,开封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写下过绚丽的篇章。

听我介绍过开封的历史,那么,开封今日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汴、开放引进、旅游带动、加快城镇化步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简称为六大战略,开封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千年古都呈现出勃勃生机。今日开封,工业、商贸在转型中不断发展,农副产品充裕,交通通讯便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放城市。200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为571.1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0.32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8.55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为26.9∶42.0∶31.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63元,均比往年有大幅度的增长。

开封是传统农业大市,河南农产品主产区之一。2007年,粮食播种总面积达1218.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为244.8万吨。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大蒜、疏菜、瓜果等。其中开封花生、杞县大蒜、汴梁西瓜等名优农副产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二

欢迎大家到我们开封来,我是大家次此开封行的导游。

我们开封古城汴梁、汴京、东京,简称忭,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战国时候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都会之城,下面我就用七个一给大家介绍一下开封:

一个名臣的归宿: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我想许多人都听过这首歌。大家到开封旅游,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曾担任过我们开封开封知府,,在人们的心中他就是中国古代清官的象征。我们在参观完清明上河圆后将去参观包公祠。

一个王朝的辉煌,在开封历史上建都的七个朝代中,以北宋建都时间最长,从公元960年到1127年,长达168年,也最繁荣。汉唐时间的长安不过四五十万人,唐代洛阳也不过一百多万人,而开封却达到150万人。而当时伦敦、巴黎也就十几万人,被欧洲人称为世界最大城市的大马士革也只有50万,经济的繁荣,人口增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各国商人、使节、宗教人士不绝于途,中国的各种文明,包裹火药、印刷术、造纸等由此传向世界各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柳永、李清照、张择端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各领风骚。

一条大河的历史,开封的发展与黄河密切相关,开封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黄河的泛滥史,黄河稳则开封盛,黄河泛则开封衰。现在我们的脚下有五大都城遗址叠压在一起,,然后我们开封人重新在废墟上建就是黄河泛滥一次就淹没开封一次。五大古都遗址在二十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只有我们开封的五城叠压和洛阳的五都荟洛。现在开封和黄河之间还有一个世界奇观,那就是黄河悬河奇观,黄河的河床要高出开封地面七米。

一朵鲜花的芬芳。这朵鲜花自然就是开封市花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开封菊花便已驰名全国。1983年菊花被定为开封市花,从那以后每年的10月18日到11月18日,开封都要举办菊花花会,届时走进开封的任何一个景点,你仿佛进入了一个菊花的海洋。现在开封菊花和洛阳牡丹一样成了省级花会。开封人爱菊花,不仅因为它美艳,还因为它性格刚强耐寒傲雪,气质高洁。同时菊花也是开封人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象征。回顾历史,开封屡经战火,然而开封人民生生不息,自强自立,重建家园,这不正是菊花独有的品质么!

一次艰难的复兴。自北宋末年黄河淹没开封以来,开封在也没有昔日的繁荣,民国时期还是省会的开封,现在已被郑州洛阳远远抛在了身后。开封现辖五县五区,人口460万,市区人口78万。现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政府提出了发展中原城市群,实现郑汴一体化。去年郑汴大道的通车标志着开封在郑州的拉动下,已经踏上了重视昔日辉煌的快车。

一幅历史的巨画,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清明上河园,请大家带好随身携带物品随我下车,一起领略这幅历史的巨画。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三

各位来宾:

你们好!一路辛苦了。首先,对各位来宾光临我们古都开封表示热忱的欢迎。我是开封xxx旅行社的导游xxx,这位是开封市xxx汽车公司的司机xxx师傅。今天能与大家相识并为您提供导游服务,感到非常荣幸。愿我们能友好相处,相互配合,共同度过在开封观光旅游的美好时光。

各位来宾,开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著名的七朝古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天各位光临开封,愿这座古城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衷心祝愿大家旅行愉快,尽兴如意。

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省。辖五县五区,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人口460万,市区从口78万。开封冬寒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4.52度,平均降水量622mm。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

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谦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火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乐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是的,开封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写下过绚丽的篇章。

建国50年来,特另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封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今日的开封商贸发达、农副产品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放城市,也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开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她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成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目前开封拥有名胜古迹景点18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

开封旅游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铁塔、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观光景点古朴典雅,与碧波荡漾的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和雄伟的城门楼、古城墙交相辉映,形成了以宋代建筑风格为主,宋文化氛围浓郁,具有北方水城美誉的大宋旅游景区。

开封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便利。龙海铁路、国道310高等级公路沿黄河贯通东西,106国道经开封黄河大桥纵越南北,开封至郑州、洛阳的高速公路,使抵达郑州国际机场的车程仅用60分钟。近年来,随着市区主要干道拓宽改造工程的相继竣工,市内旅游交通条件和城市旅游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开封拥有较完善的旅游配套体系,现有星级饭店22家,旅行社34家,涉外定点经营单位28家。著名的开封府、金明池重建工程业已经开工,不久将以崭新的容颜迎接四海宾朋。

开封在每年春、秋季节定期举办东京禹王大庙会、菊花花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使优秀的民俗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热烈欢迎大家到古都开封旅游观光。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四

吧!

-->

各位来宾(领导、嘉宾、游客):

你们好!一路辛苦了。

首先,对各位来宾光临我们古都开封表示热忱的欢迎。我是开封×××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开封市×××汽车公司的司机×××师傅。今天能与大家相识并为您提供导游服务,感到非常荣幸。愿我们能友好相处,相互配合,共同度过在开封观光旅游的美好时光。

各位来宾,开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著名的七朝古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天各位光临开封,愿这座古城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衷心祝愿大家旅行愉快,尽兴如意。

开封作为中国八大故都之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秀”四大特色。在前往景区的路途中,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开封基本概况。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剩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市区人口84.2万人。开封市现辖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兰考县五个县;市区所辖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金明区和汴西新区(也称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个区。

开封的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4.52℃,极端最低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平均降水量627.5mm,,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开封地势平坦,境内无山,均为广阔平原,土壤多为粘土、壤土和沙土,适宜农作物种植。

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总长88公里,流域面积263.76平方公里;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5913.06平方公里。市郊主要湖泊有柳池、黑池、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等,坑塘星罗棋布,共有水域面积9.54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为410万立方米,素有“北方水城”之称。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初次到开封的朋友,一定想知道“开封”之名的来历和她的历史吧!下面我来说一说: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劝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朝代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都会”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以及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过光辉的足迹。其成就业绩,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是的,开封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写下过绚丽的篇章。

听我介绍过开封的历史,那么,开封今日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汴、开放引进、旅游带动、加快城镇化步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简称为六大战略,开封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千年古都呈现出勃勃生机。今日开封,工业、商贸在转型中不断发展,农副产品充裕,交通通讯便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放城市。200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为571.1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0.32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8.55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为26.9∶42.0∶31.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63元,均比往年有大幅度的增长。

开封是传统农业大市,河南农产品主产区之一。2007年,粮食播种总面积达1218.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为244.8万吨。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大蒜、疏菜、瓜果等。其中开封花生、杞县大蒜、汴梁西瓜等名优农副产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

-->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五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包拯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在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谦洁清正。

关于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我国元朝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直至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包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景仰和喜爱,大家心目中的包公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们今天就通过包公祠所展出的内容来认识一下这个包大人吧!

(引领游客进入前殿)首先我想请问各位朋友,大家心目中的包公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先生讲,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还有女士补充,头上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这是我样心目中包公的形象:黑面威严,高大威猛。那么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看这一幅宋包孝肃公遗像。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关于这块石刻画像的来历,我们从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径淝水时,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当时他惊喜异常,就出资把包公的遗像刻在石碑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那块石刻的完整拓片,它真实的反映了包公的真面目,逼真的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包公就是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看到有人在摇头,不象啊,因为跟传说中反差太大。为什么传说中是黑脸的?大家知道上,中国各个省份都有地方戏,包公的故事在宋以后就被搬上了舞台,舞台常用各种颜色的油彩绘成的脸谱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特征,其中,白色多表示胆小、懦弱,一般来形容小人及奸臣的可恶嘴脸,从俗语“小白脸、坏心眼”中可体会到人们对白脸的反感。所以象包公这样的清官绝对不可以是白脸的。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特别设计出黑色脸谱来表示包公的铁面无私。由于包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的高大,他在舞台上的形象也是高大威猛、超出常人、与众不同,久而久之,我们就都觉得包公就该是黑脸、大个子。看来,实际并不是这个样子。

包公去世后,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号孝肃公。我们了解包公就由这孝肃开始。孝,表示包公是个极孝顺的人;肃,是表示严肃,开封有“包公笑比黄河清”之说。历史上,包公的父母中年得此独子,视为掌上明珠,抚养成人。少年包公聪明好学,二十岁就满腹经纶,心怀报国之志,家人望包公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包公不肯,他遵循一则古训“父母在,不远游”。大家很为他惋惜,就想到让包公娶妻,二十六岁包公与董氏完婚,心安理得留下贤惠夫人照料父母赶赴京城参加考试,二十八岁时包公考中进士,被派去做知县,但包公很犹豫,因父母年迈不愿远行。此时的包公毅然辞官不做,他的理由是自已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为国家效力,而父母年迈,已无太多时日,自古忠效难两全,他决定先尽孝后尽忠,回到家乡侍奉双亲。三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包公又守孝三年。三十九岁时包公才开始做官,出任天才县知县。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包公对自已的后代子孙也要求非常严格,临终时,写下这样一则家训告诫后代子孙,意思是说,如果我包家的后世子孙有为官的,他们当中有谁敢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那就决不能让他们踩进家门,即使人死了,也不能埋在老坟里。这种惩治方法,是相当严厉的。包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三十九岁出来做官时,曾写下一首五言诗,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首包公的诗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首诗可以说是包公的言志诗表明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任开封府知府时,以他的才能和品德,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被百姓称为“包青天”。

这里有一块宋代保存下来的石碑,上面刻着“开封府尹题名记”。开封府尹是一个重要的职务,因为开封是京城,是朝廷所在,所以皇帝一向都派自已的信任的人来担任。在这块石碑上刻有宋代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比较有名的人还有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

好了,现在就请大家来找一下包公的名字在哪里。看到了,很特别的地方,但又有些怀疑。包拯两个字的阴文已经模湖不清,而且有一道深深的指痕。这是因为,前来参观此碑的人们总要情不自禁地触摸或争相指点包拯的名字,天长日久,就在石碑包公名字处,划出了一条深深的指痕。从这一点,便可以说明包公的名字是如何地深入人心,他赢得了后人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爱戴。

现在我们来到大殿,这里我们看到一尊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设计为坐姿,包公身着蟒袍端坐在方座靠椅上,劲正如松、巍面阔目、长髯飘胸,有凛凛不可予夺的威严风仪;他又眉微蹙,若视暝思,常怀有悠悠报国为民的中正心胸;再请看包公的双手,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又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感,这是集历史、思想、艺术和传说于一体的包公的传神写照。

来到东配殿,我们可以看到一组蜡像,这是一出正在上演的戏————包公铡陈世美。这是根据包公传说中流传最广泛的《铡美案》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逼真。中间这位手托乌纱帽的当然就是包公了,他脸上严肃的表情表示出他为民做主而触怒皇太后,便仍执法如山、无怨无悔的思想,最终他铡了忘恩负义、要杀妻灭子的陈世美。雕塑前边摆放了三口铜铡,中间的是龙头铡,铡皇亲国戚、王子王孙;右边的是虎头铡,铡贪官污吏;左边的是狗头铡,铡犯法的平民百姓。三口铜铡,三个等级,是皇帝御赐,可以先斩后奏。那包公铡陈世美用的是哪口铜铡呢?对了,是龙头铡,因为他是驸马。看到这组蜡像,我们可以想象到包公升堂时一定很威严,那么他办公和居住的开封府是什么样子呢?为了让大家能够有一个印象,在西配殿有一个开封府模型以供参观。这个开封模型是按照历史记载仿制的,富丽堂皇,很有气派。相传宋代告状人要写有状纸交由大门衙役,再二门三门传递到大堂上。但衙役胡作非为,私下收钱,没有钱就扣下状纸。所以东京街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包公到任后,得知这一情况,就毅然决定打开开封大门,任百姓自由出入,并可上堂听审,以示公正。也有传说讲到,包公打开大门后,让告状者直入大堂,在历史上也就有了“包公倒坐南衙”之说。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墙上展示的是其中一部分,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好了,各位朋友,包公祠是讲解就到这里。谢谢!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六

游客朋友: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

据史料记载,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细,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

因此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缘由,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的。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保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原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用仿木结构,它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严密合缝。塔身的檐、椽、瓦等,也俱为琉璃砖所成。砖型的规格化是我国佛塔建筑的一大进步,可以砌出各种仿木结构,这些特点使铁塔在我国佛教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

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然屹立。对此,民间老人们解释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经历如此多的灾难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结果。佛教相信三世轮回,所以当地信佛的老人常告诉游客,如果你围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一生平安。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舒展。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色;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

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细心的游客在欣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奇地发现眼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心并非多余!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撑,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殿内矗立着一尊高大慈悲的站佛,他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宋元时期用全铜铸造的,身高5.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左手禅定在胸,右手下垂指地,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接引众生到达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

最上方有一“光明无量”的匾额。周围四根柱子上写有两副楹联:一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一为“四八愿普被群机,决定万修万人去;二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佛像周围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佛像七十多樽,图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箫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景象。

铁塔胜景历来是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元人冯子振曾赋诗歌咏中秋节铁塔燃灯的壮观:“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摇潋滟治蛛蚌,影落苍冥照水犀,火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提。”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后,曾亲临开封铁塔,当时被日军炸坏的铁塔尚未修复,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了铁塔的修复工程。1958年铁塔周围已辟为铁塔公园,占地51.24公顷,其中陆地面积41.62公顷,湖水面积9.62公顷。

游客朋友,我们在铁塔的参观活动就要结束了。愿壮丽雄伟的铁塔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忆,愿高大的接引佛给大家带来吉祥和福气!谢谢!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七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我是大家这次清明上河园之旅的导游员。首先对各位游客来河南参观游览表示热烈的欢迎!坐在我右边的这位就是我们这次旅行的司机王师傅,我们两个将为大家提供全程服务。在这次旅行中,如果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就请您提出来,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您的需要。最后,预祝大家在这次旅行中能够乘兴而去,满载而归。

大家也许都是首次来到我们河南省会郑州吧?那就请各位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郑州市吧!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设置郑州市,郑州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发展历程。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发展至今天郑州正以其全新的面向人们展示它独有的现代都市风貌,迎接着四方宾朋。好的,现在大家透过窗户看到的就是二七,塔它是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是双塔。它是为纪念二七运动而建造的。如果说二七塔是历史的见证。那么环绕在他周围的高大建筑就是那峥嵘岁月之后盛开的美丽朵。看,那座挂有名人广告标志的大楼就是银基商贸城。里面有各种款式和不同档次的服饰可以满足大家的不同的需要。大家向前看,想必大家从那拥挤的人群就可以感觉到这是火站。对了,这就是我们郑州的火车站。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化的货运编组站,这也就为我们郑州的商城地位奠定了基础。当然,郑州优越的交通条件不仅表现在其铁路的重要地位。同时107国道和310国道在此交汇有郑州通往全省各地的公路网正在形成。现在游客走高可以直达北京。这只是陆上,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新郑国际机场是我国第二十一个国际机场和全国十大机场之一,这就为大家的空中之旅提供了方便。

好的,大家稍作休息。古城开封就要到了。我向大家在简单介绍一下七朝古都开封。开封市我国首批公布的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因郑国庄公取此地修筑储粮藏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献帝时,为避汉献帝之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就是开封之名的由来。

大家请看,我们眼前的就是“金明池公园了”。它是在北宋金明池的遗址上重建的,当时的金明池和万岁山是遥相呼应的,是皇家园林。起初金明池是为了操练水军而建的,后来发展为龙舟竟技,不过仅供皇室观看。这一盛事被一名画家收入画中,这幅画就是《金明池争标图》。它的作者就是张择端,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清明上河园就是根据他的另一幅神品《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而建的。

朋友们,现在我们到了清明上河园景区门口,这里每天都会举行开园仪式,蔚为壮观。看,咱们今天来得多是时候,正赶上包公迎宾的开园仪式呢。

观看完开园仪式,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吧。进入清明上河园,迎面可以看到一幅长16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浮雕前是汉白玉巨石人像雕塑《情系东京》,一代名师张择端手持他的恢宏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欢迎您的到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张择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图》吧!

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生于北宋,卒于南宋。年轻时游学京师,擅长绘画,曾任翰林图画院侍诏。为纪念张择端,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陈修林、庞王宣教授取中华石材之乡山东莱州的白色花岗石这尊高大塑像,石像后面则为浓缩《清明上河图》芸芸从生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太平盛世时开封的繁华市景、民俗生活。《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生活景物几乎无所不包,真实地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研究宋代经济、文化、建筑、科学等珍贵历史资料,原作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朋友们,清明上河园可看的地方数不胜数,咱们先去看看最为著名的虹桥吧!在《清明上河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造型优美的木顶拱桥。据专家研究,《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为中国十大古桥之一,是著名的木拱桥,建于1050年,对当时北宋京城的水陆交通运转畅通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后来毁于战火。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拱桥,是仿照原图建造的。现在大家能够重登飞架的虹桥,应归功于张择端真切的视像描绘,应当感谢他给了后人重睹北宋京都风景线的机缘。重建的这座虹桥1998年建成,桥跨径25米,高5米,跨度比为1:5,桥的两边设有四根望柱和四根9米高的立柱,顶部有一圆盘,上面泊立白鹤鸟,随风转动,对照下面的十字交仪木就知道白鹤所指的方向,这是古代的风向标。

走上虹桥,桥下就是史书上记载现在模拟的汴河。据史书记载,汴河始于战国的魏,通于隋,畅于宋,上起河洛,下至淮泗,直通长江,为北宋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各地所产的粮食,所收的赋税,各种奇珍异果都是沿着这条河运到京城来的。所以汴河对于当时的北宋可谓至关重要。由于舟船往来,客商众多,于是在河的两边就出现了许多店铺,舟船如梭,商贾云集,这里就成了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今天的虹桥下面,是东京码头,各位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荡起宋式木船,饱览北国水城的万顷碧波。

走下虹桥,列位请看桥南路西这座脚店。门前搭起有三四层楼高的彩楼,店名“十千脚店”。如此有特色的店名其实在宋代是作为酒店的一种称谓。北宋东京城只卖酒不造酒的酒店被统一称为脚店。称为“十千”的店名,又显得店主颇具文才。“十千”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意指数量之多。三国时曹植《名都篇》中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这时十千是作为一个计价单位一斗酒价值十千。到了唐代时“十千”这一词就逐渐演变成“美酒”的代名词。

平桥观鱼”面前就是“上善门”了。园区“上善门”是按旧制还原建造高21.6米,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一座气宇轩昂,巍峨壮观的城门楼,门洞高8米,宽5米。在这里可以拾级而上,登高远眺,沐浴和风。在图中“上善门”不仅是作为城市的防务建设,还起到了城乡分界线的作用。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八

各位朋友:

大家到宋都开封旅游,自然就会想到北宋名相----包拯。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为民请命,有说不完的故事。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公的纪念地-----包公祠游览。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包拯而兴建的包公祠就位于包公湖畔。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aaa,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包拯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很有名望的直臣官吏,在人心目中,他是清官的代表,百姓称之为“包青天”。他的政绩和特点主要可纳为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苦、为民请命;谏言改革、兴利除弊;严惩贪污、谦洁清正。

关于包公的故事和传说自我国元朝以来就在民间流传开来,直至形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象的包公,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景仰和喜爱,大家心目中的包公也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我们今天就通过包公祠所展出的内容来认识一下这个包大人吧!

(引领游客进入前殿)首先我想请问各位朋友,大家心目中的包公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先生讲,黑老包当然是黑脸的,还有女士补充,头上有个月牙,胖胖的,很高大。这是我样心目中包公的形象:黑面威严,高大威猛。那么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看这一幅宋包孝肃公遗像。此碑高一百八十五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关于这块石刻画像的来历,我们从此碑文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徐琪的官吏,在他赴任途径淝水时,在包公的后代家中,看到了一张珍藏的包公遗像。当时他惊喜异常,就出资把包公的遗像刻在石碑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那块石刻的完整拓片,它真实的反映了包公的真面目,逼真的再现了包公当年的风度和仪容。包公就是这样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看到有人在摇头,不象啊,因为跟传说中反差太大。为什么传说中是黑脸的?大家知道上,中国各个省份都有地方戏,包公的故事在宋以后就被搬上了舞台,舞台常用各种颜色的油彩绘成的脸谱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及特征,其中,白色多表示胆小、懦弱,一般来形容小人及奸臣的可恶嘴脸,从俗语“小白脸、坏心眼”中可体会到人们对白脸的反感。所以象包公这样的清官绝对不可以是白脸的。戏剧家们按照包公刚毅的性格特别设计出黑色脸谱来表示包公的铁面无私。由于包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的高大,他在舞台上的形象也是高大威猛、超出常人、与众不同,久而久之,我们就都觉得包公就该是黑脸、大个子。看来,实际并不是这个样子。

包公去世后,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号孝肃公。我们了解包公就由这孝肃开始。孝,表示包公是个极孝顺的人;肃,是表示严肃,开封有“包公笑比黄河清”之说。历史上,包公的父母中年得此独子,视为掌上明珠,抚养成人。少年包公聪明好学,二十岁就满腹经纶,心怀报国之志,家人望包公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但包公不肯,他遵循一则古训“父母在,不远游”。大家很为他惋惜,就想到让包公娶妻,二十六岁包公与董氏完婚,心安理得留下贤惠夫人照料父母赶赴京城参加考试,二十八岁时包公考中进士,被派去做知县,但包公很犹豫,因父母年迈不愿远行。此时的包公毅然辞官不做,他的理由是自已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为国家效力,而父母年迈,已无太多时日,自古忠效难两全,他决定先尽孝后尽忠,回到家乡侍奉双亲。三十六岁时,父母双亡,包公又守孝三年。三十九岁时包公才开始做官,出任天才县知县。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包公对自已的后代子孙也要求非常严格,临终时,写下这样一则家训告诫后代子孙,意思是说,如果我包家的后世子孙有为官的,他们当中有谁敢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那就决不能让他们踩进家门,即使人死了,也不能埋在老坟里。这种惩治方法,是相当严厉的。包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三十九岁出来做官时,曾写下一首五言诗,这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首包公的诗作。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这首诗可以说是包公的言志诗表明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任开封府知府时,以他的才能和品德,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被百姓称为“包青天”。

· · ·

这里有一块宋代保存下来的石碑,上面刻着“开封府尹题名记”。开封府尹是一个重要的职务,因为开封是京城,是朝廷所在,所以皇帝一向都派自已的信任的人来担任。在这块石碑上刻有宋代183位开封知府的名字,比较有名的人还有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等。

好了,现在就请大家来找一下包公的名字在哪里。看到了,很特别的地方,但又有些怀疑。包拯两个字的阴文已经模湖不清,而且有一道深深的指痕。这是因为,前来参观此碑的人们总要情不自禁地触摸或争相指点包拯的名字,天长日久,就在石碑包公名字处,划出了一条深深的指痕。从这一点,便可以说明包公的名字是如何地深入人心,他赢得了后人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爱戴。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九

现在我们来到了翰园碑林。走过雄伟高大的仿宋建筑牌楼,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塑像。塑像高17米,重20吨。黄帝姬姓,号轩辕氏,也叫有熊氏,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结统一的奠基人和古老文明的开拓者,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称他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所以我们也自称是炎黄子孙或华夏子孙。

古城开封湖泊很多,是有名的北方水城,但就是缺山。翰园碑林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在南部风景区建造了仰圣山、文萃山和翰园山。仰圣山体现了山的文化品位,具有雄、险、奇、秀之气势与美姿,也体现了人们对世界文化名人孔子和古圣先贤的敬仰和思慕。飞流而下的瀑布十分雄伟,落差18米。通向山顶,有7条小道可以攀登。站在山巅,举目远望,附近景观尽收眼底。仰圣山南面是正在建设中的翰园山,规划山高36米,建成之后,翰园碑林将成为群山竞秀、百花争艳的乐园。

现在我们去翰园碑林北部碑廊参观。这座主体碑廊建筑面积l万平方米,雄伟壮观,气势恢宏。这十大碑廊,以书法艺术为主,集诗书画印精华之大成,如同一部刻在石碑上的中国文化发展史和书法艺术发展史。在碑廊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由楷书名家田英章书写的《前言》,简要叙述了翰园碑林的创建过程和概况,字体平稳端正,清丽古雅。

接着是历代书法碑廊。从殷商四骨文开始到清末,刻有历代书法名家的墨宝,这是按朝代顺镶嵌的。殷商甲骨文是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现现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公元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在发现,先后出土15万片以上,约5千余字,至今研究甲骨文已成为一门学问。金文是殷商时代镌刻在各种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称铜为金,所以称为金文。秦代是我国书法承先启后、诸体出新的开创性时期,李斯创小篆体,他书写的《泰山琅琊》、《权量诏版》等,字体修长,横成列,竖成行,为今天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汉代是书法奠基时期,秦代程邈整理的隶书,逐渐发展定型,成为汉代占统治地位的书体,行书、草书、楷书都从隶书中演变出来。至此,汉字各种书体都已具备,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是书法艺术的高峰时期钟繇、王羲之的倔起,使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唐代视为国宝。唐太宗李世民将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留传后世的是它的摹拟本。王羲之和他的第七子王献之并称“二王”,其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是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称为“草圣”,他和怀素并称为“颠张狂素”。宋代书法艺术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时期,苏拭、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宋四大家,苏拭的《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明代有唐伯虎、沈周、文微明、仇英,被称为“明四家“。清代是中国“书道中兴“时期,出现了王锋、傅山、邓石如、郑板桥、赵之谦、康有为等众多的书法名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在世上影响很大。

现在,我们来看现代书法碑廊。这是按篆、隶、楷、行、草书体排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自新中国成立迄今现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成就和整体面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名家辈出,可谓群星灿烂。这里刻有郭沫若、舒同、启功、王学仲、欧阳中石、沙孟海、沈鹏等以及港、澳、台等书法名家墨宝。

翰园碑林还设有中山碑廊、篆刻碑廊、绘画碑廊、国际人十书法碑廊、少数民族书法碑廊、少儿书法碑廊、名人题词和名人书法碑廊等,真乃是书法荟萃、琳琅满目。翰园碑林永远刻碑不止,继续丰富充实碑廊内容,并加速园林建设,任重而道远。李公涛先生全家决心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把翰园碑林建成一座文化高品位,园林高层次,中国碑林第一流,长期享有“世界之最“称号的大型文化旅游胜地。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十

各位来宾(领导、嘉宾、游客):

你们好!一路辛苦了。

首先,对各位来宾光临我们古都开封表示热忱的欢迎。我是开封×××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开封市×××汽车公司的司机×××师傅。今天能与大家相识并为您提供导游服务,感到非常荣幸。愿我们能友好相处,相互配合,共同度过在开封观光旅游的美好时光。

各位来宾,开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著名的七朝古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天各位光临开封,愿这座古城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衷心祝愿大家旅行愉快,尽兴如意。

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省。辖五县五区,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人口460万,市区从口78万。开封冬寒春暖,夏热秋凉,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4.52度,平均降水量622mm。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取 启拓封疆 之意,定名 启封。到了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 启封 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 七朝古都 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谦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火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乐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 是的,开封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写下过绚丽的篇章。

建国50年来,特另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封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今日的开封商贸发达、农副产品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名胜古迹众多,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放城市,也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开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她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成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目前开封拥有名胜古迹景点18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

开封旅游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铁塔、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观光景点古朴典雅,与碧波荡漾的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和雄伟的城门楼、古城墙交相辉映,形成了以宋代建筑风格为主,宋文化氛围浓郁,具有北方水城美誉的大宋旅游景区。

开封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便利。龙海铁路、国道310高等级公路沿黄河贯通东西,106国道经开封黄河大桥纵越南北,开封至郑州、洛阳的高速公路,使抵达郑州国际机场的车程仅用60分钟。近年来,随着市区主要干道拓宽改造工程的相继竣工,市内旅游交通条件和城市旅游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开封拥有较完善的旅游配套体系,现有星级饭店22家,旅行社34家,涉外定点经营单位28家。著名的开封府、金明池重建工程业已经开工,不久将以崭新的容颜迎接四海宾朋。

开封在每年春、秋季节定期举办东京禹王大庙会、菊花花会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使优秀的民俗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热烈欢迎大家到古都开封旅游观光。

开封的导游词讲解篇十一

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开封府,开封府又称南衙。

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历五代梁、晋、汉、周以及宋、金、元、明、清各朝,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虽然楼宇时废时兴,属县时多时少、辖区时大时小、品级时高时低,这里一直是负责管理开封城区及周边各县行政、司法等事物的官署。

特别是在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伴随着宋王朝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

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等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在此任职。

现在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览区,占地四公顷,楼堂五十余。

其中有以戒石、大堂为主体的官衙文化区、有以梅花堂为主体的包公传说文化区、有以府司西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有以明礼院为主体的科举文化区还有号称天下独一无二的文城墙景区和以潜龙宫为主体的帝王生活文化区,在挺拔的清心楼上,您还能指点评说当年200余位北宋开封府知府、府尹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过。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开封府的文城墙了,说道城墙大家就会想到它的为了防御敌人攻击而修筑的,因而它应该是以武备、军事为特色,可是宋代开封府衙的城墙,却是叫做“文城墙”,这是因为北宋时,宋王朝极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强化中央集权,严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墙,以免地方政权恃武抗上。

什么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尽量重用文人,严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

跨过府门,我们就来到了大厅。

俗称“厅事”,这里是北宋开封府衙的核心,也是历任各级开封府官吏的主要场所。

北宋开封府机构庞大,官员众多。

府尹一人总领府事,掌管京师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

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从大堂出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典雅的建筑是齐民堂。

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

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取“以民为本”之意。

穿过齐民堂,我们来到了这座腊梅飘香的四合小院。

正厅的建筑为梅花堂,说起梅花堂,还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包拯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上班处理不完诉讼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

而我们面前的梅花堂相传就是包拯当年打开的后门,便服问案的地方了!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我们进入明礼院首先会看到一座拱奎楼,它的上层供奉的是主管科举考试的天神“魁星”,而且这个四合院其它建筑都比“拱奎楼”要低,显出众星拱月之势,那麽咱各位再来看说明牌:状元及第,金榜夺魁,是宋朝人的美好愿望,因而开封府特别把这座用于解试的考场称为拱奎楼。

拱奎楼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现在已经无法重现原貌了。

不过,四周墙上的壁画,倒是很详细地描绘了宋代科举的全过程。

咱各位朋友家里如果有正在求学的人,您可以代他拜拜魁星,会给他带来好运的。

相当年,北宋的开封府,因为有这个魁星保佑,曾经出过二十多名状元呢!

接下来各位朋友请到桂籍堂参观:这里相当于开封府的“科举档案馆”,桂籍堂一层正堂北面靠墙塑的是孔子立像,左右配的分别是孟子、子思、颜子、曾子,合称四配。

北墙绘的是孔子的72位著名弟子,号称七十二贤,这些都是历代儒士们学习的楷模。

这是根据传世的吴道子绘七十二贤人图绘制的。

儒学要求读书人至少要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北宋时,开封府专设了这个六艺斋。

屋内陈列着编钟、拊鼓、竽等十余种乐器。

各位朋友下面咱们去参观开封府内最高的一座建筑—清心楼,这是一座外四内七的建筑层。

里边一楼大厅供奉的是一尊包大人的铜站像,他是国内最高最大的铜站像了,他重5。8吨。

东墙上刻着一首五言铭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表明了包公的愿望和理想,包拯在做开封府长官时也确实是按照这首诗来做的,所以被百姓称为包青天。

好了各位朋友接下来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楼上参观一下,上面有历代开封府长官的简介和北宋的服装。

在开封府的西北角有一个道观。

请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宏大的“五岳真形图”。

这是根据中华五岳的山脉纵横、高低盘曲、云林流水之像绘制而成的,是道观中必备的经典图案。

现在我们进入天庆观去了解道教的三清尊神,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太极八卦台,它几乎占满整个庭院。

太极八卦是道教表现宇宙、哲学、社会思想的经典图案,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台中间为代表演化不止的混远太极(时间和两仪),其次是代表空间四象,外围是代表世界万物的八卦,构成了一副宇宙图景。

道士们认为在图上连内丹之功,能迅速使自己融入宇宙浩气之中,达到天人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

咱们再看道教宫观的主体建筑—三清殿,里边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元始天尊,左手虚拈,右手虚捧。

象征着“无极”,即天地未形、万象未生时。

他左边的灵宝天尊,双手斜捧一个阴阳鱼圆镜。

象征从无极中刚衍生出“太极”。

右边的道德天尊,双手执一把绘有变型阴阳鱼图案和八卦纹饰的宫扇。

象征着太极化生世界万物万灵。

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北宋开封府的英武楼游艺文化区。

当年,这里是一个小校场,也是宋朝科举武举考试的.考场。

这里从南到北,分布着马厩、英武楼、军械库、习射场、府酒坊、府醋坊、演武场、东长廊、北照壁等景物,都是值得观赏的。

最后我们要游览北宋开封府的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区,府司西狱文化区。

北宋开封府掌管京城及属县的治安司法狱讼事务,同时还经常受理涉及官员的各种案件,因而开封府设有五所牢狱,以关押犯人和证人,其中一所设在开封府衙署内西南角,由司录司直接管理,俗称”府司西狱”。

当时这里叫牢狱而不是叫监狱,只是临时关押犯罪嫌疑人人和证人以便提审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拘留所,嫌犯在这里关押最长时间不能超过40天。

宋代牢狱中都设有狱神庙,供奉狱神皋陶。

按照一般人想象,狱神嘛,是管理恶人的,应该是面目威严,有很强的威慑力,可是中国古代的狱神却是和蔼可亲的形象,别看他和和善善,可传说他是古代具有神力的刑狱官,执法最公正,能明辨是非,扬善惩恶。

刚才在大门外面看过照壁上有个獬豸图,獬豸是皋陶用来判定有罪无罪的神兽。

不用皋陶说话,只要见到有错有罪的人,獬豸就会用独角抵过去,从来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大约是从明朝开始,皋陶就从这个岗位上退休了,之后就变成萧何了。

好了咱各位朋友,开封府已经讲解完,祝愿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大家好!

开封府,又称南衙。

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历五代梁、晋、汉、周以及宋、金、元、明、清各朝,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虽然楼宇时废时兴,属县时多时少、辖区时大时孝品级时高时低,这里一直是负责管理开封城区及周边各县行政、司法等事物的官署。

特别是在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伴随着宋王朝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

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等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在此任职。

现在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览区,占地四公顷,楼堂五十余。

其中有以戒石、大堂为主体的官衙文化区、有以梅花堂为主体的包公传说文化区、有以府司西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有以明礼院为主体的科举文化区还有号称天下独一无二的文城墙景区和以潜龙宫为主体的帝王生活文化区,在挺拔的清心楼上,您还能指点评说当年200余位北宋开封府知府、府尹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过。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开封府的文城墙了,说道城墙大家就会想到它的为了防御敌人攻击而修筑的,因而它应该是以武备、军事为特色,可是宋代开封府衙的城墙,却是叫做“文城墙”,这是因为北宋时,宋王朝极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强化中央集权,严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墙,以免地方政权恃武抗上。

什么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尽量重用文人,严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

跨过府门,我们就来到了大厅。

俗称“厅事”,这里是北宋开封府衙的核心,也是历任各级开封府官吏的主要场所。

北宋开封府机构庞大,官员众多。

府尹一人总领府事,掌管京师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

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从大堂出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典雅的建筑是齐民堂。

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

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劝以民为本”之意。

穿过齐民堂,我们来到了这座腊梅飘香的四合小院。

正厅的建筑为梅花堂,说起梅花堂,还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包拯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上班处理不完诉讼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

而我们面前的梅花堂相传就是包拯当年打开的后门,便服问案的地方了!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开封府,又称南衙。

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四月,历五代梁、晋、汉、周以及宋、金、元、明、清各朝,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虽然楼宇时废时兴,属县时多时少、辖区时大时孝品级时高时低,这里一直是负责管理开封城区及周边各县行政、司法等事物的官署。

特别是在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伴随着宋王朝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开封府作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过160余年的辉煌。

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等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在此任职。

现在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以宋代开封府衙为原型修建的文化游览区,占地四公顷,楼堂五十余。

其中有以戒石、大堂为主体的官衙文化区、有以梅花堂为主体的包公传说文化区、有以府司西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有以明礼院为主体的科举文化区还有号称天下独一无二的文城墙景区和以潜龙宫为主体的帝王生活文化区,在挺拔的清心楼上,您还能指点评说当年200余位北宋开封府知府、府尹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过。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开封府的文城墙了,说道城墙大家就会想到它的为了防御敌人攻击而修筑的,因而它应该是以武备、军事为特色,可是宋代开封府衙的城墙,却是叫做“文城墙”,这是因为北宋时,宋王朝极力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努力强化中央集权,严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墙,以免地方政权恃武抗上。

什么叫做“重文抑武”政策呢?就是尽量重用文人,严密控制、限制武人的意思。

跨过府门,我们就来到了大厅。

俗称“厅事”,这里是北宋开封府衙的核心,也是历任各级开封府官吏的主要场所。

北宋开封府机构庞大,官员众多。

府尹一人总领府事,掌管京师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 在大堂的后面就是议事厅,是本府官员议事的场所,原名都厅。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商议宽简治京师”场面。

条案正中端坐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接任包拯之后任开封府长官,以宽简治京师,与包拯治理京师的方法大不相同。

从大堂出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典雅的建筑是齐民堂。

据文献记载,齐民,就是平民的意思。

北宋开封府齐民堂,劝以民为本”之意。

穿过齐民堂,我们来到了这座腊梅飘香的四合小院。

正厅的建筑为梅花堂,说起梅花堂,还有一段典故!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执法严明,但却与“开后门”有着不解之缘。

相传,包拯在实行废“牌司”、开正门改革之后京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每天上班处理不完诉讼案件,包拯于是下令,打开府衙的后门,允许百姓任何时间,都可以直入府内诉说冤情。

而我们面前的梅花堂相传就是包拯当年打开的后门,便服问案的地方了!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教育和科举管理,是开封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为了便于处理京城学子的教育、科举、集会、庆典等事务,根据“礼义明则家国兴”的传统理论,专门在开封府内建立了明礼院,作为举子进行科举解试和临时性讲学、集会的场所。

-->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5803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