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我们反思经验的重要方式,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吸取教训。在写总结时要用客观的语言,避免主观感受的干扰。以下是一些关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我的留守生活篇一
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是温暖的也是甜蜜的,在这里总是被幸福围绕.
在我小的时候爸妈为了改善家境到了外地谋生,而丢下了我,在我孤独的童年里,饱受寂寞,从小就缺少父爱和母爱.
记得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冬季,因为过年,他们匆匆的踏上了回家的路,但好景不长,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年一过完,他们又踏上了南下的路途.
临行的那天早晨,为了送他们一程,我早早的起来,比往常整整早起了几个小时,穿好衣服,坐在一旁,呆呆的看着他们,我依依不舍的送走了他们,在路上,爸妈说了好多安慰我的话语,自始至终我的眼里总是含着泪水,到了车站,他们上了车,看着缓缓的远去车子,我挥手向他们道别,此时不知怎的不听话的泪水啪啪的低落下来.
当远去的车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的时候,我在安慰着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我的心情又轻松了许多。
我的留守生活篇二
此形成一个特殊群体——_留守学生_,由于_留守_学生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亲情的温暖和教育他们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使_留守学生_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已成为一个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完善_社会、学校、家庭_三结合的教育,弥补_留守学生_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_留守学生_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我校特制定了以下关爱_留守学生_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切实做好_留守学生_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对_留守学生_的教育和管理,是实践_三个代表_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现实需要,具有责无旁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学校成立_留守学生_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金国。
副组长:罗砚平、徐先发、刘教平。
成员: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三、建立关爱帮扶制度。由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及后勤工作人员对这些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一名老师负责几名学生,随时掌握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为其解难,树立学习信心,及时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通报给家长或_委托监护人_,使家长在外放心打工,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孩子,使其安心学习,架起学生和家长心灵上的桥梁。教师代理家长每周至少与留守学生交心一次,掌握其思想动态,每月至少请留守学生到家吃顿便饭,同时定期进行走访及时了解_留守学生_在校外的思想动态,从整体上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每学期召开1——2次委托监护人、_家长_联系会,互通学生情况,对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形成育人合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主要活动如下:
1、建好_留守学生之家_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学校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留守学生在_家_中开展活动;向_留守学生_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布学校及老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动员家长运用电话、书信的方式,对孩子情感发展、心理健康进行帮助和指导,缩短_留守学生_与家长的心理距离。2、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参加一次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利用学校成立的各种兴趣小组,鼓励留守学生积极参加,从而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4、读一本好书。学校班主任和图书管理员共同指导学生每月读一本好书,读后写一篇读后感,开展读后感征文比赛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5、写一封家书。号如留守学生利用_五一_国际劳动节,_母亲节_,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信,传递亲情,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每期开展一次优秀家书评比活动。6、利用班集体活动,为留守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快乐生日,采用赠送贺卡,送一句生日祝福、点生日歌,代理家长还可请留守学生到家中过生日,让每位留守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7、留守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父母处的机会,积极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做一些有益的事,体会父母在外的艰辛与不易。
五、建立应急机制,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工作预案,特别是加强留守学生住宿管理,留守学生在校内外如遇突发事件迅速采取救助处理措施,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我的留守生活篇三
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物质的丰富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快感,但那是转眼即逝的。试想,在那个空间中,如果充满暴力和冷战,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家”将不成为其家。而成为一个争斗的战场。汽车,不过是这个现代化的战场中的悲剧的摆设品罢了。难怪有一些大款自我解嘲道:“我穷得只剩下钱了!”
家需要有爱的亲人。需要那份特别的真情实感,两个相互牵挂的人就是家,家在这里上升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一种支持精神力量。
家是爱的聚合体,试看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
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一个灵魂的栖息地,家是最能让自己放纵的地方,家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家就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
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没有家庭的平安,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安宁有序,家和万事兴。
怎样才能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家中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正所谓:“百年修得同舟,千年修得共枕。”夫妻就是两个半球,“半个球无法滚动,要有另一个半球。”那么夫妻之间如何相处才能使家庭和谐呢?夫妻之间相处要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它就象握一把沙子,松松地握着,它一点也不会漏,你握得越紧,它漏的就越多。
家是一种文化;家是一段时光;家是一种情怀。夫妻好比两条腿,要站稳,要走路,谁也离不开谁,为何一条腿对另一条腿总是抱怨不休。有夫妻说结婚数十年无矛盾无分歧,可以断言,他们至少有一个人对家庭毫不负责,对对方毫不关心。婚姻是舒服着的`烦恼。家庭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之道“难得糊涂。”倘若两个人谁都不愿糊涂,这个家庭永无宁日。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最佳的婚姻配署不等于最佳的婚姻状态,没有对男人的仰视,没有对女人的欣赏,爱情将无从发生。婚姻将无从缠绵,爱在于“迷”,过分的清醒,盘算和比较,这不是爱情。美满的婚姻,爱情加良心就是一切,婚姻是纯洁的“自私”,爱情是神圣的“贪婪”,一旦对你不在自私了,说明你对她已不在重要了。
婚姻就象泡茶,第一道茶象恋爱,浓烈馥郁香;第二道茶象新婚,清新可人;第三道茶则象刚过密月或密年的婚姻,平淡如水,需要我们用平常心去品味,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真趣。
我的留守生活篇四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因就读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一大趋势,大批农村务工人员的外出,使无数孩子成为“留守一族”。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外出打工,这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给年幼子女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留守学生”这一庞大而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和健康成长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省_数据表明,全省外出人口819万,其中,务工外出占%,据推算,我省农村留守学生约在200万左右。而中国妇女报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又表明,在校接受教育的留守学生中,%成绩中等,%的孩子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担心与父母的感情沟通有问题。因长期不能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缘故,这些留守学生的共性问题是心理以及行为、学习等方面存有缺憾,主要表现为心理上有自卑、孤僻、不合群、爱说谎等;行为上表现为懒惰、贪吃、贪玩;学习上成绩优秀的不多,绝大多数属中等以下。应该说留守学生的寄居现象给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影响。“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关注留守学生,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作为教育者,面对这些”留守学生“,我们能做什么呢。
1、给予集体的温暖。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学校建有”留守学生“的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学校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是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关爱的,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2、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留守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校还建立”知心姐姐“信箱,专人负责给学生回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3、组建假日活动小组。由学校牵头、以居委会为单位组建学生假日活动小组。假日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如小制作、参观、实践活动等,不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减轻”留守学生“在假日里的孤独感。
4、突出学习上的帮助。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班级还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学习难题时力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5、爱心对对结。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摆脱生活上的困难,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可建立”爱心对对结“活动。这项活动可由学校牵头,联系这些”留守孩子“的父母,让他们拿出一定的生活费(大约每月300元,这些孩子的父母年收入一般在1~2万元左右),学校联系这个班任课的老师或校内其他老师,认领这些”留守学生“,也就是让这些孩子寄宿在老师家中,老师担当孩子的”临时父母“。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比较孤单,认领这样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也同时给自己孩子找了一个相伴的朋友,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性格养成。学校要规定每个”留守孩子“每周给父母写信,汇报自己一周来的生活思想状况,老师也要定期与学生交流,指出他在生活上或学习上的问题,帮助他更好地改正错误。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办好家长学校。留守学生的情况调查是学情调查中比例最大、情况最复杂的项目,我们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调查表格,以教学班为单位核实基本情况。主要从家长双方打工或单方打工、学生有人照管或无人照管、学生与家长经常联系或很少联系、家长的联系方式、学生有没有不良行为和习惯、学生的情感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核实统计,并分析归类。让每个班主任充分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班务工作。让每个任课教师了解所任班级的留守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留守学生的个性特点。
家长学校是学校、家庭两方教育相互沟通的平台,是学生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中介。家长学校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更能启发家长从广阔的角度教育孩子。我校很早就办起了家长学校,还被评为省级优秀家长学校。每个学期,我们以年级或班级举办家长学习班,学习符合校情乡情的教育理论,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还有主题、重实效地召开年级或班级家长会,通报学校情况,公开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制度、措施,对家长提出阶段性要求。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来的家长有一部分是老人,是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这些特殊的家长,我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希望他们不要溺爱、姑息、迁就孩子,要经常向孩子的父母通报真实情况,不要只报喜不报忧,特别提醒他们要督促儿女履行父母职责,多与孩子联系,关心孩子阶段性的成长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老人们可能管不了留守孩子,但他们管得了孩子的父母,他们的联系和督促很起作用。
我的留守生活篇五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着力点,大力倡导“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带头、党员带头的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我县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项目化、常态化。
二、成立组织。
为加强对我县文明单位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伊川县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各文明单位一把手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明办,县文明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主要目标。
四、活动内容。
全年集中志愿服务服务活动安排为两个大的时间段,即3月份“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和冬季的“大爱伊川·暖冬行动”。节假日期间根据节日主题及活动要求开展相应的集中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突出以下内容:
1.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站,以“邻里守望”活动为主题,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力量,开展家政服务、心理疏导、医疗保健、家电维修、文化娱乐和法律援助等多种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促进家庭关系和睦、邻里关系和谐,营造近邻胜过远亲的良好人际关系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祥和的良好氛围。
2.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实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模式,定期组织开展“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心理抚慰、应急救助、文体健身、综合服务”等各类志愿关爱帮扶活动。
3.开展关爱残障人士志愿服务活动。紧贴残障人士的愿望和需求,以生活救助、潜能开发、缺陷补偿等为重点,鼓励和支持助残志愿者与残疾人结成长期固定的“一帮一”、“多帮一”帮扶关系,开展家政服务、康复医疗、残疾预防、教育、就业、扶贫开发、文化体育、法律维权、无障碍环境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
4.开展关爱农民工及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以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情感关怀、文化服务、素质提升等为重点,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为农民工及子女送温暖、献爱心。
我的留守生活篇六
前两年的事吧,我已有十三岁了,在家是那么的不懂事,是那么的喜欢依靠人,依靠着父母,但是那天父母说出要外出打工的话,让我的心里一寒,一时喜欢疯逗打闹的我顿时落下了泪,跑进房抱着父亲说:“爸真的要走吗?”
“要走了,你已经长大了,一个人在家好好的过。”爸用和蔼的口吻跟我说。
我说:“我一个人吗?吃一个人,睡一个人,玩一个人,做什么都一个人不好。”爸说:“不要紧的,有爷爷、奶奶在,孩子不怕,我们又不是不回来!”我把爸爸的这些话都记在心里,当做了抗拒害怕的良药、留守的不知方向的舵。
“在家这两年要听爷爷、奶奶的话,知道吗?”妈说。
“知道”我说。
“不要老和那些喜欢疯闹的孩子玩”妈说。
“哦”我说。
“喂!是爸爸吗?”我说。
爸爸说:“是啊,怎么样,刚走了之后没有什么地方不习惯,哭过了是吧!”
爸好像从电话中听出了我的抽泣声:“是啊,刚哭”我说。
“怎么呢?害怕了是不”爸说。
我说:“是啊,我不想……我害怕……怕。”
“最开始的苦难当你去勇敢经历过了,你后面的路会好走,你不学会自力、自强、自主的去学习,去克服自己身边的困难,你会永远是一个胆怯的人,这两年的生活我希望你从我给你说的每一句话中去找到克服困难的利剑,之后人生的路会更长,困难、挫折都在等待着去战胜它们,之后的路不能全靠我们,靠的就是你如何看待困难。”爸妈就说了这么一番道理。
泪水不断的从我脸颊流出,难以抗拒,我把电话挂了,一夜都没有睡,苦苦的想了一夜,哭了一夜。
初二时,我走过了又一个全新的世界,当时我才知道,我改变了,我成熟了,我找到了人生,我找到了我自己。
我的留守生活篇七
坚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党的_精神和_《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围绕让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得到更多扶持、得到更多锻炼,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机制,努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建设新农村服务。
三、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1、3月份,启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2742376),为留守儿童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结合校教务处开展的“教学管理月”辅导学生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并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2、4月份,各班教师每周与3—5名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3、5月份,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4、6月份,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和留守儿童一起参加校艺术节展演活动,并优先让留守儿童参加书法,手抄报等到系列比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5、教师在班上要大力开展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逢假日还可以举行生日party、卡拉ok、讲故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1、全校广大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
2、各年级各班要结合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3、广大教职工要积极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4、不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大力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
我的留守生活篇八
假如说别人的童年是一颗完整的开心果,而我的也许只有一小半;假如说别人家庭是一艘双桅帆船,而我的家庭却是一叶扁舟。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便外出打工来谋生糊口,我便成了“留守儿童”,只能靠爷爷奶奶来照料我的起居生活。当别的孩子在享受幸福童年的时候,我却孤独地像小草一样生长。
我思念父母,但也怨恨父母:这么狠心地把我一个人丢下,让我童年生活中感到无聊乏味。在这同时,我更希望得到的`是父母的爱和关心。
我上了中学,留守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没有大人的管束,我觉得人生变得如此乏味,也没有了学习兴趣。就在这时,学校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原来留守儿童并不孤单,也有那么多的爱心人士时时刻刻关怀我,学校也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娱乐和学习的场所。我有了“爱心妈妈”和“爱心哥哥”,他们关注我的学习,关心我的生活,让我实现了得到被关爱的梦想。这些爱心人士在我小小的心灵上打开了一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窗”,像一道来自远方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暖暖的。也让我明白:天涯海角,无时无刻都会有人关爱我。
寒假结束,春节即将到来,我与父母相见的日子也近了,我与父母的心也亲近了。学校给留守儿童布置了一项任务——感恩寒假作业,就是在感恩活动中体验父母的艰辛与父母外出打工的不容易。父母回到家已是晚上八点多了,一到家,他们疲惫地躺在了床上,我从厨房里端来了一盆热气腾腾的热水给他们洗脚,为他们解乏,减少一天的劳累。当我蹲下来为父母洗脚时,仰面望望父母,父母给了我一个满意的微笑。可是我的心里却有说不出的痛苦。父母满脸皱纹,面黄体瘦,又加深了我的自责与愧疚。我原本怨恨父母,可在这一刻,怨恨的情绪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内心充满的全是感恩。想想从前父母外出的日子里,我不听话,不懂事而又不好好学习,我又怎对得起父母呢?父母其实也不愿丢下自己的子女,但是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以后能更好的生活,只好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努力拼搏,父母是最艰辛的。我在这次为父母洗脚中感受到了父母对我至深至纯的爱,也让我学会了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学会感恩,学会报答所关心帮助我的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
学会感恩是一种升华的境界,会让自己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恩。我要感谢那些帮助我、关爱我的爱心人士,而我最要感恩的是我的父母。
学会感恩是一种无穷的动力,它让我领略到了一些人生的真谛,并不断地激励、鞭策着我不断前进,超越自我!
我的留守生活篇九
一、指导思想。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儿女委托给祖父辈或其他亲戚照管。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等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让留守学生在学校能安心地学习,盛桥中学特建立留守学生活动中心。
二、活动中学建立的目标。
1、在教师中倡导“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让每一个班主任都成为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让活动中心都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
3、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制度。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职工与“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三、组织领导。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留守学生活动中心主任:徐乐天13956633303。
高二年级组组长:李大庆13865224968。
高一年级组组长:夏宝俊18256599566。
初中年级组组长:高宝全***。
下设:
四、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
在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领导组织,制订工作方案,安排专人狠抓落实。建立德育、心理教育辅导制度,辅导“留守学生”学习;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留守学生”互助小组,并登记造册;两周召开一次“留守学生”会议;设立亲情热线,周末安排“留守学生”和家长通话交流。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逐班逐生登记造册,摸底排队,建立档案;做到“七有”:有常规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档案,有专人负责。
安排专人照顾“留守学生”生活,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给“留守学生”过生日;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发现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四)、办好家长学校。
开好两次家长会,一次安排在寒假,“留守学生”家长打工返乡的时候,利用这次家长会,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另一次安排在八月底九月初,邀请全体“留守学生”在家的监护人参加,传授“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不仅促进了“留守学生”的教育,也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只有让留守学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只有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得到关爱,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才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庐江盛桥中学。
2013年3月2。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
一、指导思想。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儿女委托给祖父辈或其他亲戚照管。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等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让留守学生在学校能安心地学习,特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教师中倡导“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让每一个班主任都成为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让每一个办公室都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
3、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家长或托管人联系,家长及托管人每月至少一次通过书信、电话与学校联系。家长与学生也要增加亲子互动与沟通。
4、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制度。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位教师对留守生每学期实地家访不少于5次,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职工与“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
在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领导组织,制订工作方案,安排专人狠抓落实。建立德育、心理教育辅导制度,辅导“留守学生”学习;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留守学生”互助小组,并登记造册;两周召开一次“留守学生”会议;设立亲情热线,周末安排“留守学生”和家长通话交流。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逐班逐生登记造册,摸底排队,建立档案;做到“七有”:有常规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档案,有专人负责。
安排专人照顾“留守学生”生活,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给“留守学生”过生日;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发现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四)、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
团支部积极组织团员和“留守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联谊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办好家长学校。
开好两次家长会,一次安排在寒假,“留守学生”家长打工返乡的时候,利用这次家长会,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另一次安排在学期中,邀请全体“留守学生”在家的监护人参加,传授“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不仅促进了“留守学生”的教育,也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只有让留守学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只有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得到关爱,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才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2年9月。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一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因就读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一大趋势,大批农村务工人员的外出,使无数孩子成为“留守一族”。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外出打工,这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给年幼子女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留守学生”这一庞大而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和健康成长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省统计局数据表明,全省外出人口819万,其中,务工外出占%,据推算,我省农村留守学生约在200万左右。而中国妇女报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一项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又表明,在校接受教育的留守学生中,%成绩中等,%的孩子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担心与父母的感情沟通有问题。因长期不能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缘故,这些留守学生的共性问题是心理以及行为、学习等方面存有缺憾,主要表现为心理上有自卑、孤僻、不合群、爱说谎等;行为上表现为懒惰、贪吃、贪玩;学习上成绩优秀的不多,绝大多数属中等以下。应该说留守学生的寄居现象给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影响。“关注留守学生,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关注留守学生,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作为教育者,面对这些”留守学生“,我们能做什么呢。
1、给予集体的温暖。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如学校建有”留守学生“的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当天送去一张生日卡片,以示祝贺。当学生取得成绩之后,学校向学生父母和代理监护人送去一封报喜信……虽然这是永远无法代替父母的关爱的,但至少可以使学生的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感情体验得到淡化或抑制。
2、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留守生活,静下心来,克服困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学校还建立”知心姐姐“信箱,专人负责给学生回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
3、组建假日活动小组。由学校牵头、以居委会为单位组建学生假日活动小组。假日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如小制作、参观、实践活动等,不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减轻”留守学生“在假日里的孤独感。
4、突出学习上的帮助。由于寄居家庭的特殊情况,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班级还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学习难题时力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5、爱心对对结。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摆脱生活上的困难,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可建立”爱心对对结“活动。这项活动可由学校牵头,联系这些”留守孩子“的父母,让他们拿出一定的生活费(大约每月300元,这些孩子的父母年收入一般在1~2万元左右),学校联系这个班任课的老师或校内其他老师,认领这些”留守学生“,也就是让这些孩子寄宿在老师家中,老师担当孩子的”临时父母“。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比较孤单,认领这样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也同时给自己孩子找了一个相伴的朋友,有利于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性格养成。学校要规定每个”留守孩子“每周给父母写信,汇报自己一周来的生活思想状况,老师也要定期与学生交流,指出他在生活上或学习上的问题,帮助他更好地改正错误。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办好家长学校。留守学生的情况调查是学情调查中比例最大、情况最复杂的项目,我们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调查表格,以教学班为单位核实基本情况。主要从家长双方打工或单方打工、学生有人照管或无人照管、学生与家长经常联系或很少联系、家长的联系方式、学生有没有不良行为和习惯、学生的情感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核实统计,并分析归类。让每个班主任充分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班务工作。让每个任课教师了解所任班级的留守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留守学生的个性特点。
家长学校是学校、家庭两方教育相互沟通的平台,是学生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中介。家长学校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更能启发家长从广阔的角度教育孩子。我校很早就办起了家长学校,还被评为省级优秀家长学校。每个学期,我们以年级或班级举办家长学习班,学习符合校情乡情的教育理论,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们还有主题、重实效地召开年级或班级家长会,通报学校情况,公开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制度、措施,对家长提出阶段性要求。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来的家长有一部分是老人,是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这些特殊的家长,我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希望他们不要溺爱、姑息、迁就孩子,要经常向孩子的父母通报真实情况,不要只报喜不报忧,特别提醒他们要督促儿女履行父母职责,多与孩子联系,关心孩子阶段性的成长过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老人们可能管不了留守孩子,但他们管得了孩子的父母,他们的联系和督促很起作用。
第三,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加强网站建设,让远离故乡的家长了解学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也为教育的创新提供了便利。我校学校网站创办几年了,同时开通的有家校平台和在线留言。学校网站全面宣传学校,系统介绍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效益成果。我校的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快,热点信息传播迅速,因此点击率较高。有许多在外地打工的家长和昔日的学生,看到了我们学校的网站,或打电话,或发短信,或在网站留言,表示赞许和鼓励。我校的学生,以在网站上发表文章为荣,争先恐后。为打工家长与留守学生提供宽泛和稳定的联系平台。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二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作为子女的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即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16岁以下(包括16岁)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父母亲其中一方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正文: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留守儿童群体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频频引起社会各界侧目,让人们觉得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据资料显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获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教育,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应学校号召,为了正确认识国情、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借暑假机会进行社会实践,由于家住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较多,本着学校要求的“就近原则”,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自然而然地成为我此次社会实践的对象。经过几天时间的构思、收集整理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等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带着一份好奇和几许期待踏上了漫长的家访之路,在有关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民们的热情帮助和极力配合下,我走访了我村共28个组(据村委介绍我村除去统征人口目前总共28个组)的社员,对符合条件的目前未外出的留守儿童(因为有几位家长已带着孩子外出,家中空无一人)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收集到50份有效调查问卷(附后),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和一些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调查日期,有8位孩子的父亲外出务工、4位孩子的母亲外出务工、39位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其中包括父母离异者)。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大多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并且大多数都是在婴幼儿期或者还属学龄前儿童时都已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跟随年迈的老人一起生活。另外虽然有部分幸运的孩子是由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亲自照顾,但是由于不能同时拥有父母双重的爱,心中难免不舒坦,再加上外出的家长在外打工所持续的时间不等,短的至少已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最长的已有长达之久。家访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部分家长由于心系赚钱,已持续有好几年不曾回家探望家中的儿女。让原本就渴望他们关爱的孩子们一次次的化希望与盼望为失望,一次次的由兴奋与激动变为深感无助,一次次的觉得他们的父母已然不再爱他们、已然将他们深深遗忘。让那幼小的心灵倍受打击,留下无言的伤痛,并且伤痛在无形中扩散,扩散得肆无忌惮!再看到同龄伙伴可以无忧无虑地同时拥有父母亲双重的关爱,可以时刻承欢父母膝下,那早就伤痕累累的小小心灵难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通常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日常行为粗暴蛮横、脏话连篇、易于发怒、脾气多而暴躁、易冲动、怒则打人摔东西;有的孩子故意与家长逆反或者经常沉默寡言、不合群、胆小,敷衍了事、马马虎虎;有的孩子由于渴望更多的关爱,喜欢借故向别人撒娇,以期获得更多的关注;有的孩子由于年龄太小就离开父母或不得不与其中一方分离,误以为是他们不爱自己,于是在家中就一味的对家长撒谎,借故索要更多的物质和金钱、铺张浪费,或者贪玩厌学、学习成绩一度较差以此来报复那离他们而去的父母……孩子们的表现千奇百怪、不胜枚举,无不以自己的方式向社会、向父母控诉着自己孤独无助和对父母双重呵护的渴望!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三
不知从哪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越是喜欢的人,越叫不出那个人的名字。不知道这句话的可信度有多高,但是,对我来说,确实如此。
认识他今年算下来第五个年头了吧。可是,却没有很流利的叫出过他的名字。一开始的时候,总觉得他的名字比较拗口,怎么也叫不出口。可是,如今,听着顺口了,还是没能很能流利的叫出他的名字。每次叫他,依旧是喂,或者唉,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叫。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和舍友静说起来这件事,舍友说,可能是第一个的原因吧。她也是没叫过她初恋的名字。大概真的是这样吧,只是,我没机会认识第二个,第三个。故事就此结束在第一个上。
于是,我就一直叫不出他的名字。虽然,平日里和别人说他的名字的时候,也感觉挺顺口的。可是,若要是对着他,是怎么都叫不出口的。除非在吵架的时候,连名带姓的.叫着彼此的名字,显得生分而气愤。
我想这辈子是不会流利的叫出他的名字了吧。四五年都改不过来的一个习惯,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改过来呢。
可是,若要是真的改不过来,我还是喜欢之前看过的那句话,那就是越是喜欢的人,越叫不出那个人的名字。
那么,我就一直叫不出他的名字吧。一直这样的话,也不影响对他的喜欢吧。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四
飞蛾破蛹,艰难地向外钻的过程,会使它湿润的翅膀慢慢变干,最终能够一扑楞飞起。如果它说:请救救我,帮我出去!然后你剪开它的蛹壳,会发现它濡湿的翅膀贴在身体上,根本飞不起来。
小鹰羽翼还未丰满时,会被母鹰从断崖扔下,它们只有拼命扑腾,挣扎着飞起,才能活下来。如果它说:谁能救救我?你就会看到一只可怜的小鹰抱着救世主最后一定会出现的幻想跌落崖底。
关键时刻,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你有没有这样的母亲——她曾在你跌倒时,眼里满是泪水却并没有过去把你扶起,并且好言安慰,而是对你说:“自己站起来!没有人会去扶你。”如果有,别忘了对她说声谢谢。因为正是这看似冷酷的“无动于衷”成就了你的未来。
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他曾在你困于一道难题求助于他时,没有给你看他的答案,而是对你说:“再好好想想,这道题你能做出来。”如果有,好好珍惜这样的朋友。因为他不会给你一时的无用的帮助,而是给你指明了方向,由你自己来打出一条路。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你陷入到了被你还没有接受过真正磨难的心夸大为海啸,夸大为雪崩,夸大为地震的小小挫折之中,周遭一片阒寂,最后,你咬了咬牙,终于独自走出了你人生中的第一次泥淖;你猛然发现天更蓝了,花更香了,自己真正长大了。
是的,关键时刻,不要指望别人会来给予帮助,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扛得起风霜雨雪的大树,才能撑起一片天;只有自己包容着辛酸苦涩的浪花,才能成就一片广博。不是伯乐没有发现你,是你自己没有显露锋芒;不是救世主放着你不管,是你自己根本没有干劲儿。你就是你的伯乐,你就是你的救世主。陷入困境时,自己的手离自己最近;想要寻求帮助时,也是自己的耳朵先听到自己的求助声。没人有能力在任何时候都能为你承释然你你所有的痛苦!你的未来,就扛在你自己那完全可以挺立为高山的肩膀上!
关键时刻,想要求助时,请叫自己的名字!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五
性别:
男
年龄:11岁记录人:夏意明。
年级:四年级。
家庭状况:父母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家访时间:二00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上午家访地点:
个人情况:性格外向、活泼,与其他人相处融洽学习情况:优秀,担任本班卫生委员。
其他信息:父母年初南下打工,现住在爷爷奶奶家。奶奶患风湿腿病,行动不便,节假日还需他照料。爷爷奶奶知识水平低,除了缴纳生活费,在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方面不能及时给予。家里虽新起了房屋,由于长时间没有人住,显得简陋、冷清。
家访记录:
周六清早,骑车一小时左右,我到达四年级学生肖龙涛的家里。由于是突然到访,早已起床弄完一担猪草的他显得分外兴奋。一边笑呵呵地把我请进屋子,一边叫唤里屋卧床的奶奶,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愁苦显然还没有影响到他活泼热情的性格。
奶奶年纪六十有余,患风湿病两年了,原本还能做的一些农活现在做起来越来越吃力,暑假两个月就是肖龙涛帮助奶奶收种玉米,照料食宿的。奶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较在意。在得知肖龙涛这次月考成绩有些退步的情况后,主动要求我多指导帮助他。(肖龙涛在语数学习上存在偏科现象,尤其作文是他的弱项,这也跟长期缺少与父母沟通,缺失自我关注、自我表达有关。)。
通过和奶奶的交谈,得知肖龙涛爸妈都在广州一家工厂做工,去年回家把老屋修整一新,年后又带着全家人的期望上路了。爸妈在外面拼命挣钱是为了自己将来读书,这点苦心懂事的肖龙涛能体会到,年仅11岁的他学习上十分自觉,生活上也从不跟奶奶提要求、讲条件,自理能力相当强。别的孩子都是周末带回脏衣物,肖龙涛总是在学校洗好,回家了还帮助奶奶清理住房。谈话之余,肖龙涛已经摆好桌子,摊开作业本,准备写作业了。他一般利用周六白天的时间写作业,下午完成作业会和附近几个同学玩一会,钓钓鱼虾,电视不经常看,更不用担心沉迷。
说着奶奶便不顾腿脚疼痛,坚持要领我去百米开外的“新屋”看看——这就是老人家口中说的去年肖龙涛爸妈回来新起的家。新房坐落在一片小竹林前,门口有一颗核桃树、一口小水塘,水泥坪里铺满了邻居家晒的茶籽果,清爽的白墙显得格外整洁。每周回家,肖龙涛会来自己家里看看,虽然没有人住,妈妈交代他回家检查一下家里的物品,关好门窗。房屋里也没有太多摆设,一看就知道常年没有住人。农村的父母亲把孩子留在千里之外,自己在外面奔波劳碌,为的就是这个不能团圆的新房子吗?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既思索着生活的无奈,也想到自己爸妈的不容易。
周末肖龙涛的妈妈会打电话回来,询问他一周的情况,安不安全,学校生活。
费交了没有,或是汇报学习成绩。肖龙涛接过电话,很俏皮地和妈妈交谈,这时候,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亲近立马表露出来,和之前干活时那副男子汉模样判若两人。我也通过电话和肖龙涛妈妈交谈了一会,主要是谈他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我让她放心,孩子学习和生活都很顺利。
为了不给老人和孩子增添麻烦,我婉言谢绝了留我吃饭的好意,骑车回到了学校。但是善良老人和淳朴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留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我今天看到的仅仅是一个被留守的孩子,一户被现实生活远远分割的家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还有千千万万。他们需要的不是美味的食物,不是多彩的衣裳,更不是丰富的电视节目,他们严重缺失的是爱,是对孩子们成长的关心和陪伴。作为一名在山区的教师,我很庆幸自己能够遇上这帮可爱的孩子,能够代替他们的爸爸妈妈,见证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进步。这时,我仿佛觉得自己的爱变多了,变得更厚重更有分量了。
2011年9月。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六
我以前上课经常会走神、开小差,特别是在那些我自认为学得很好的课上。
又是一节数学课,林老师和往常一样先讲起了作业。看着一道道昨天已做过而且简单的数学题,我也和往常一样做起了小动作。我低着头,玩着手中不属于数学的钢笔,林老师似乎一眼就望见了我,便说:“冯子剑,这题你来解”,我抬起头呆愣愣地看着老师,过了几秒才慢慢站起。“怎么办?哪一题?”我不知所措地站着,两手不自然的握拳放在身旁,双眼不敢看林老师,害怕下一秒暴风雨就会来临。同学们有的捂着嘴偷笑,好像在笑我活该;有的满脸疑惑,不知我为何不说话;有的若无其事地看着作业,好像等着看我的笑话。我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很是难堪。想到我在老师、同学面前的形象全没了我更是后悔。林老师终于开口了:“上课老师讲的都是重要内容,你不听的代价就是考得一塌糊涂,坐下来好好听!”,我立刻坐了下去,羞愧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从此以后,我上课再也不开小差了,因为我知道,开小差难堪的是自己,学习成绩下降的也是自己,只有上课认真才能有好的成绩。
我上课认真,赢得了好的成绩,我不开小差,赢得了好的形象,我认真听讲,学习更高效。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七
我,从初二开始有点叛逆。为什么?不是逆反期,而是老是存在一种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我总是赶不上别人,这种心态使我变得很堕落。
从初二开始,我的成绩不知怎么地下滑了,开始自以为是学的课程变难了,可渐渐地我就不那么想了,我反倒觉得自己有点笨,不如别人,可这些又何尝不是借口呢?我不再那么专心地听课,习题也做得很马虎,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我也一点不记,我开始学会跟风,学会了潮,每次上课不想听时总是想着那些电视剧和漫画。我学会了在课本上涂鸦,学会了抄很长很长的歌词,总想着“就算知识没学好,正楷字也可以练得不错吧?”开始好友们劝我,我只是口上答应,实际却一点也没做。后来我和她们不是好友了,交了许多坏朋友,和她们天天在一起侃天说地,聊八卦,聊网络,聊明星,我也不知道这些有什么意义,但似乎感觉一天天过得很快,一天天很充实。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八
留守学生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特定新现象。当前留守学生的队伍正日益庞大,由于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了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出现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活动,是对学校教育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力推动,是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巨大贡献。为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留守学生管理方案。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以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的艰巨性,深刻理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是实现当前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提高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方案、制度,强化管理措施,落实各项工作,以实现留守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生活平衡、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目标。组织机构:
副组长:申宏军宋天芬熊进王军成员: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处,周芝宏同志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二、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我县经济发展滞后,家庭生活贫困,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外出务工。另外,我校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随着父母的双双外出,我校的留守学生近年来人数增长较快。从入学统计数据来看,今年我校留守学生人数达到116人,占学生总数的3.9%。
三、具体方案措施:
(一)建立责任制。学校领导与各班主任,班主任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开成上下共同抓,层层有责任。
(二)建立宣传制度。学校和政教处、团委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体,采用定期集中宣传和阶段性宣传相结合等形式,大力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在学校和教师中,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宣传“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建立档案和联系信息制度。建立留守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档案,配合县电信局在校内建立“亲情热线”,以低廉的费用,供留守学生在校期间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务工情况,增进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以利于学生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成长。
(四)建立代理家长制。动员全校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学生的人2数每人联系1-3名学生,当好代理家长,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生日祝福。
学校团委准确统计每一位留守学生的生日,记入档案,按时间排出顺序,在其生日那天给他(她)送上生日的祝福。如果同一天或相邻两三天内留守学生的生日较多,则利用课外活动或其它时间,由团委和学生的学校代理家长组织召开生日座谈会,送上关爱和祝福。
2、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的”的主题演讲活动,通过学生发自肺腑的亲情告白,以达到震撼心灵,培养健康情感的教育目的。
3、在学期结束或开始的时候开展“给在外的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和“爸爸(妈妈)给我的一封信”征文和展出活动。
4、开展“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让留守学生讲述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外打工的故事”,或邀请中途回家的家长讲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
5、对留守学生进行专门的法制教育、自理自护教育,指导学生双休日合理休闲,安全游玩、自觉学习。
(五)建立督导评估和表彰总结制度。
根据县教育局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列入督导评估体系,长期加大对学校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督导力度的指示精神。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考核3内容。
我校的留守学生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关心、关爱留守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县有关“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学生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学生”工作。
德江县民族中学教育处2018-9-1。
我的留守生活篇十九
小组名称:西部调研团。
组员:张霞龙、郭进祥、陈松、柴彦龙、张亚林、张璐、张慧颖、王琨、陈静何甜柳云。
日期:20**.7.27――20**.8.2
一:调查背景。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我们虽然是电力大学,在暑假期间,基于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对甘肃静宁县古城乡杨沟村等六个村子的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调查,在与当地村干部的配合下,我们深入典型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也对他们的生存状态有了较清楚的了解。
二:相关资料。
静宁位于甘肃省东部,全县辖5镇19乡、1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委员会、392个行政村、2319个村民小组、14个居民小组,总面积2193.9平方公里,总人口46.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15万人,至,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0元,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18个干旱县之一。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文化、科技、经济林建设、水土保持先进县和“中国苹果之乡”、“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体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县未成年人15.7万人,有各级各类学校454所,在校学生11.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
三:调查的目的方法对象。
目的:本次调查试图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自然状况、受临时监护人的照料和学习辅导、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沟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留守儿童的交往娱乐、对社会机构及成员的心理接纳度以及自我评价的情况,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生存状况,客观地反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性格特征和能力表现,以及亲情教育缺失的程度,进而对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现状给予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了解当地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访谈法。
采访当地村支书等有关工作人员,还有老人了解相关信息。
3互动法。
通过与小朋友互动了解下他们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
对象:
四:调查过程(以古城乡杨沟村为例)。
二十七日早晨,我们乘车来到了杨沟村,在村支书以及相关人员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部分留守儿童,当他们知道我们来看望他们的目的时,很积极地配合我们,我们在杨沟村支部的办公室对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里面最小的不到三岁,有好多还不认识字,在我们队员的帮助下,他们填完了问卷调查:
我的留守生活篇二十
我家里有很多人,但是我是家里面最最幸福的,因为我不仅一直陪伴在我的父母左右,而且连什么事也没做过,什么苦也没吃过。但我已经决定不再依赖父母了。
在我学前班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穿衣服了,穿鞋子了;在我一年级的时候,我就会自己洗澡了;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就会玩电脑了;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洗碗了,一直洗到现在;在我四年级的时候,我会自己赚钱(打杂工);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我便帮父母洗衣服了;在我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中,我才学会了上网,考个好的中学,减少父母的支出。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我学会了更多的东西,减少了父母的压力。每当我帮父母做完一件事情后,爸爸妈妈就会夸我,“女儿长大了”我心里暖滋滋的。
我学过一篇课文,叫做“桃花心木”。桃花心木只有在土里扎根,找到水源,努力汲水生长,才能长成百年大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不依赖他人,独立自主,才能够健康成长。我就是不依赖父母自己独立生活的“桃花心木”。
同学们,独立生活吧,让我们成为一棵棵健康的桃花心木!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58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