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科学教案(汇总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07:43:11
湘教版科学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1-30 07:43:11     小编:QJ墨客

教案可以作为教师评估和改进教学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编写教案有所帮助。教案的质量和效果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衡量标准,希望大家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完善和提高教案的设计与编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希望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分享教案设计的经验和思路,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放大镜、尺子、线、画笔、画纸。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动物植物,同学们项目想亲自去找1找,认识认识哪?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身边的动物植物。(板书课题)。

评:上课的开始,通过谈话,导出课题。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制作观察计划。

要向观察得细致、成功,首先,我们来制定观察计划。

教师讲述:观察计划大致包括:寻找地点、带什么工具、怎样观察、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

评:学生分组研究,用什么方法、怎样找制订研究计划。

小组讨论:研究观察方案。教师提示:不认识的动物画下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寻找动植物。

教室讲述安全事项:注意安全、细致观察。

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观察报告。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都可到操场上分工找到了一些动物植物,下面将我们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卡上,并且填写观察报告。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观察报告,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节填写情况。

语言训练:课小组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找到了什么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观察结果。

巩固: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学习来寻找动物植物,同学们在下课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看谁发现多、记录的多。

评: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培养学生记录的能力。

拓展活动:

学生看图。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图中这些物体?

汇报讨论结果。

评:复习巩固,使课上知识得到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3、寻找动物和植物。

日期

地点。

观察报告:方法。

找到了有趣的现象。

课后小记:本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把学生带到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够通过看、摸、闻、听的方法,找到身边的动植物,教学效果好。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二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三

1、感知眼睛看到的错觉现象,对错觉现象感兴趣。

2、乐意探索各种错觉材料,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心理学错觉图三张、玻璃杯、筷子、勺子、自制错觉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老师请小朋友们猜个谜语:两只葡萄黑又亮,只能欣赏不能吃,白天陪我看世界,晚上陪我入梦乡。(眼睛)。

2.眼睛又黑又亮,能帮我们看东西。你们的眼睛看到过哪些东西?(大树…)。

3.总结:眼睛能看到…能看到我们身边的任何东西,但是眼睛看到的东西一定对吗?

二、出示图片,感知错觉现象。

1.出示横线图(菲克错觉)。

我带来一张图,请你们看看图上两根横线是一样长还是一根长一根短?(一样长/一根长一根短)哪根长哪根短?(上面的长下面的短)。

大家都认为是上面的横线长,下面的横线短,我们的眼睛有没有说真话呢?(小朋友们有了两种看法,到底哪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我把下面这一根拿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比较他们的长短,(放在一起)怎么样?(一样长)。

为什么刚才我们感觉这两根横线不一样长呢?(…)。

总结:因为这两根横线放的位置不一样,它们垂直放在一起,所以感觉不一样长,这是眼睛在看东西时的错觉。

2.出示花朵图(艾宾浩斯错觉)。

看看这张图上的两朵花,它们的花心一样大还是一个大一个小?(一样大/一个大一个小)哪个大哪个小?(黄的大,绿的小)。

小朋友们都觉得黄的大绿的小(小朋友们有了两种看法)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比一下,怎么样?(一样大)我们的眼睛又出错了呢,为什么刚才我们感觉它们不一样大呢?(…)。

总结:花瓣不一样大,所以感觉花心不一样大,其实花心是一样大的,只是眼睛在看东西时的什么(错觉)。

3、出示箭头图(莱尔错觉)。

总结:因为箭头的方向不一样,所以感觉不一样长,其实两根横线是一样长的,只是眼睛看东西时的错觉。

三、实验,感知生活中的错觉。

1.眼睛是我们看东西的好帮手,但是有时候它们也会调皮,就像刚才,变魔术一样。吴老师也要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

2.看看桌上有什么?从左到右说(筷子、勺子、杯子、水)这两根筷子一样吗?(一样)看看我没有在上面加任何东西(幼儿摸摸)。再来看看这两个勺子一样吗?(一样)先把一个勺子和筷子分别放到杯子里。

3.这可是一杯有魔法的水哦,要是把它倒进这个杯子里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呢?变变变变变!(筷子变弯变粗了)这杯水真的有魔法哎!

4.要是把这杯有魔法的水在倒进这杯水里,会不会还有神奇的事情发生呢?试一下,变变变变变!(变大变短了)。

6.总结:我们感觉勺子和筷子好像变了,其实是折射现象,是杯子和水给眼睛造成的错觉。

四、自由探索错觉材料。

拿上你们的魔法道具,开始你们的魔法吧!

2.请你们把玩具放到脚前面,告诉我你们发现了什么?(转的快小鸟飞进了鸟笼、黄红陀螺转的时候变成了橙色的…)。

3.总结:刚才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这些东西本身有没有变?(没有)对,刚才的这些现象只是眼睛造成的(错觉)。

五、图片欣赏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神奇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幅图里你看到了哪些人?;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老爷爷、老奶奶、脸上两个、耳朵上一个)。

这张图里你看到了什么?(海、楼)感觉房子好像在哪里(海上)其实房子并没有在海上,只是眼睛再看东西时的错觉。

这张图里你看到了什么?(花瓶、两个小人)。

总结:生活中还有很多错觉现象,让我们一起去仔细观察吧,记得跟自己的家人、老师和好朋友分享哦!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组成。原教材中活动目标的定位仅是“对科学小实验有兴趣,有观察和探究的习惯”——态度、情感目标,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定位较浅。通过修改活动方案,从活动目标、准备到整个过程,操作性更强。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并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干张、量杯、量筒、天平、绿豆、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等。

学生准备:直尺、叶子、水杯。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

1、提出问“只凭我们的感觉可靠吗?”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揭示:使用测量工具认识物体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

3、出示准备好的纸盒,请学生掂一掂,能否判断轻重。

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测量树叶的长和宽。

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

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

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

三、测量容积(体积)。

1、认识量杯和量筒。

2、指导学生使用量杯。

3、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

四、测量温度。

1、认识各种温度计。

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五、测量时间。

1、秒表练习。

2、测一测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

六、认识各种各样的测量仪器。

1、认识教材中出现的测量仪器,请学生谈谈它们的用途。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测量仪器。

七、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测量仪器。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地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3、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4、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5、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引起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2、培养提问题的意识,训练提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吹风、乒乓球、纸片、饮料瓶自制的漏斗、自来水龙头。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科学课是学什么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亲历科学。(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认识图标:书上都有哪些图标,他们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汇报。

评:丰富感性认识,为读懂课本做准备。

演示实验:用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看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评: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转入课题。

指导学生学习提问。

指导提问:观察每幅图的自然现象,你又想到了什么有关的问题?用为什么会或是怎么回事儿的方式提出了,写在记录本上。

巡回观察发现好的问题。

课堂交流汇报: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问题,肯定、鼓励发言者。表扬积极参与者,表扬能写出三个以上问题的学生。

通过认识电视机,练习题问题。

关于电视,你产生过哪些问题?你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的进行讨论,把问题写在记录本上,问题越多越好。巡回指导。

评:培养学生信息交流意识。

学生回到讨论结果,肯定和表扬各组成绩,表扬优秀小组。

指导学生尝试科学探究。

出示制片学习实验方法:向2片纸中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1:学生实验吹纸片,指导学生记录。

指导猜测:请你猜1猜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把你的猜测写在记录本上。

实验验证:发放材料每人做三至五实验,比较试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想是否相同。巡视指导。

课堂交流,检查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操作个别指导,保证成功率。

评:鼓励学生提问。

尝试解释实验现象:你能试着说1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实验结果吗?把解释写在记录本上。进行简单交流,不进行对错评价。

评:体验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课后小记:本可通过实际教学,是学生大体上知道了科学课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学习科学课的方法,能够针对生活中常见的观察提出问题、猜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六

因为大地进行过变迁,海洋与陆地发生变化。

2、大陆漂移学说。

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表层是由几个巨大板快组成的,这些板快缓慢地运动是大陆飘移的原因。

第15课:大地的震动。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多数的地震是由地下的(岩层断裂)造成的。当破裂的岩石沿着断裂形成的(裂缝)移动时,大地就会(晃动),这就是地震。

2、地层深处(岩石断裂)产生震动的地方就是(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是(震中),是震动最强烈的地方。

3、地震有什么危害?

4、(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

5、我们应该如何紧急避险?

(2)在室内,迅速躲到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家具蒡边、墙角等;。

(3)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

(4)要保持冷静,多动脑筋,切记跳楼,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第16课:火山的喷发。

1、(火山喷发)和地震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喷发时,地球内部灼热的(岩浆)、(气体)和(碎屑)等从火山口喷射出来。

2、火山喷发的过程是怎样?

断的向地表上升;。

(2)岩浆沿着隆起造成裂缝上升,随时向外迸发。

(3)一旦岩浆找到通达地表的途径,就会立刻喷出地表形成熔岩。

3、火山喷发时,温度极高的(岩浆)会冲出地表,形成炽热的(熔岩流)。

4、火山的利与弊。

(2)火山喷发的气体可以制造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等化工产品;。

(3)钻石等矿物带到地面;。

(4)火山活动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形成温泉;。

(5)海底火山爆发,甚至会形成一个新的小岛。

第17课:地表物质的迁移。

1、岩石碎裂的原因:自然界的岩石受到昼夜(气温变化)的影响。

2、岩石碎裂原因实验:先取较薄的页岩,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然后突然投入冷水中。

注意:岩石在酒精灯上不能加热过久,以免炸裂;岩石在投进烧杯的冷水里时不要碰到烧杯壁,投放时应尽量轻一些。

3、除了日夜气温变化会使岩石崩裂外,渗入岩缝的水在冬天(结冰)的时候,由于体积增大也会使岩石(胀裂);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也会使岩石破碎。像这样岩石不断(破碎)的现象,就是岩石的(风化)。

4、泥沙搬家实验证明了水流使地表物质发生(迁移),有(搬运)作用。

5、一条大的河流,一般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主要河段。(上游)的水流很急,有棱角分明、高低不平的石头;(中游)比较宽阔,水流速度减慢,有体积较大、较圆滑的石头;(下游)水流速度缓慢,有被水冲下来的圆滑小石头。

6、(石笋)、(钟乳石)和(石柱)都是石灰岩(沉积物)形成的。

7、石笋形成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2个大小相同的烧杯、100克明矾、柔软的棉纱线、开水、小石块2块。

(2)去两个烧杯,各加100毫升水,往其中的一个烧杯中加入100克明矾。

(3)棉线两头各绑上一块小石头,分别放到两个烧杯中。

(4)将两个烧杯之间的棉线打个小环结,放置几天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纱线的小结和桌面上会形成仿似钟乳石或石笋的固体。

8、岛屿不断“长大”的原因:江河的泥沙(搬运)作用可以形成陆地。所以在一些江河的入海口会形成一些岛屿或三角洲。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七

1.时间的单位,停表的正确使用。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

停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动手实验、教师点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提前收集有关记时间测量工具的资料。

教学器材:常用的计时器、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

时间的单位。

用停表测时间。

国际单位简介。

复习巩固。

思考并回答。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相互合作学习。

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

同桌相互总结并补充完善。

提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个别答疑。

引导学生归纳。

教师精讲。

安排课外查找古今中外的记时工具,下节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提问:世界上最宝贵的,人人都拥有的东西是什么?(启发并允许学生有多种回答,最后点明是时间)。

讲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那么到底什么是时间呢?时间又应该用什么来测量呢?请同学们自学回答如下问题:1。时间测量的工具和方法。2。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二、新课教学。

时间测量的工具和方法。

古代:日晷,燃香,沙漏。

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在记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和主义教育。

常用:手表、闹钟、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原子钟。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秒、分、时、天、月、年……。

1小时=60分1分=60秒。

设问:你知道现在最先进的计时方法什么吗?

教师简介:世界时、铯原子钟(也可以让学生代表上讲台介绍,教师根据情况补充)。

设问: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时间呢?

3.时间的测量。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同桌相互总结并补充完善。

实验室常用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使用方法:回零、开始、停止,读数。

读数方法:机械表中的短针读出的是分,长针读出的是秒,注意每大格,每小格各代表多少。

学生练习:学生同桌实验:测量从1数到100需多长时间。相互测量每分钟的脉博。

强调:机械停表用完之后要放弦,电子停表长时间不用时应取下电池。

教师简介:国际单位制。

三、复习巩固。

小结:让同学们自己进行。

课堂练习:p21t1——4。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查找当今中外最先进的记时工具,并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第八节时间的测量。

1、方法和工具。

方法: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工具:钟、表(电子停表,机械停表)。

2、时间的单位:秒、分、时。

1时=60分1分=60秒。

3、停表的使用:回零、开始、停止、读数。

注意:机械停表用完之后要放弦,电子停表长时间不用时应取下电池。

教案点评:

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燃香、沙漏(滴漏)、日晷、节拍器、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四季的变化等,并使学生知道任何有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时间的单位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可以简单介绍;实验室的计时工具的正确使用与读数,由于学生接触较少是个难点,教学中通过动手实验多次练习,让学生从中找到规律;时间秒的规定和国际单位制都可以向学生作以简介,培养学生的兴趣。

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古今中外记时的方法与工具课堂上交流,即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条件;停表可以随堂发给学生练习使用,可以进行1分钟内同桌谁数的数多或数到100谁用的时间短的比赛,还可以同桌相互测一分钟的脉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能说出他们的名称。

2.能表述蔬菜的主要外形特征。

3.懂得要多吃蔬菜,逐步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胡萝卜、白萝卜、青椒、土豆、冬瓜、西红柿、蘑菇、黄瓜、茄子、苦瓜。

2.切好的黄瓜、西红柿、青椒、胡萝卜、白萝卜、苦瓜分别装在盘子里,盘子边放牙签及相应的蔬菜小纸贴。

3.冬瓜一个(扮成冬瓜阿姨)篮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猜猜、找找、产生活动兴趣。

1.师(抱着用围巾包裹的冬瓜):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请你们猜猜它是谁?(幼儿自由回答)他说是-瓜,谁还有不同意见?哦,你们都猜错了!它呀,是冬瓜,咱们吃的冬瓜丸子汤就是用它做的。

2.师:冬瓜阿姨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她还带了许多的好朋友呢,他们都藏在教室里,请大家去把他们找出来。但你们要记住,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谁?(幼儿寻找蔬菜)。

二、认认、说说、说出蔬菜的名称。

(一)认识黄瓜。

1.师:谁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如我在桌子上找到了黄瓜)。

(二)认识茄子。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三)认识土豆。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四)认识蘑菇。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五)认识胡萝卜。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六)认识西红柿。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七)认识苦瓜。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八)认识白萝卜。

1.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谁?

三、看看、说说、了解蔬菜的外形特征。

(一)说说黄瓜的外形特征。

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手里拿的蔬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黄瓜是长长的,是绿色的)。

2.师:请你摸一摸,黄瓜身上有什么?

(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其他蔬菜的外形特征)。

(二)教师小结。

你们把做游戏的蔬菜朋友都找出来了,它们是黄瓜、萝卜、西红柿、茄子、蘑菇、青椒、苦瓜,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他们共同的名呀!叫“蔬菜”和老师一起说“蔬菜”。它们有的是弯弯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紫色的。

师:现在蔬菜朋友有点累了,请你们把他们送到篮子里,让他们休息休息。(出示篮子,幼儿将蔬菜放到篮子里。)。

1.现在篮子里装满了什么呀?(幼儿回答蔬菜)。

2.几篮蔬菜呢?(幼儿练习说一篮蔬菜)。

四、尝尝、评评,萌发品尝蔬菜的愿望。

1.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真不错!这些蔬菜不仅好看、还好吃呢。现在我们就来尝一尝。用牙签把蔬菜送到嘴里,你吃到了什么蔬菜,就取什么贴纸贴在手上。

2.师:你都吃了哪些蔬菜(幼儿自由回答)。

3.师: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小结:蔬菜呀有很多种味道、有酸甜的、苦苦的、有清香的、还有辣辣的,但是不管是什么蔬菜对我们小朋友的身体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能让我们长的高高的,身体很强壮。所以呀!多吃蔬菜身体棒!

师:现在我们把蔬菜送到厨房,请厨房的阿姨给我们做又好吃、又有营养的午餐。

活动延伸:

午餐时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表扬、鼓励愿意吃蔬菜的幼儿。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初步认识乘法,了解各部分名称,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分清几个几。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判断)列示。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生提问: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一共有几人?

选一个来解决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怎样列式?2+2+2+2=8(人)。

这个算式里有几个2?4个2。像这样4个2相加的问题,我们除了可以用加法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1)2×4=8(人)或4×2=8(人)。

(2)读法:2×4读作2乘4,4×2读作4乘2。

(3)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和加号的区别。2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有几个相同的加数。8表示4个2相加的和。即4×2的积。

(4)意义:表示4个2相加。

2、你能用乘法解决其他几个问题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含义。

坐火车的有几人?4×6=24(人)或6×4=24(人)表示6个4相加.6从哪来?

划船的有几人?3×3=9(人)表示3个3相加。

3、观察这几个问题的解答,你发现了什么?(怎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练习。

1、判断题。a:。。。。。

b:。。。。。。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为什么能用乘法?为什么不能用乘法?用乘法计算的条件: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试一试p5。

请生自己看图,看懂了什么?说一说。

每棵树上有3只小鸟,4棵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每盒有7个,2盒有几个。)。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意义?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5×89+9+96×28+8+8+8。

板书:儿童乐园。

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有几人?

2+2+2+2=8(人)4+4+4+4+4+4=24(人)3+3+3=9(人)1+2+3=6(人)。

2×4=8(人)4×6=243×3=9。

读作:2乘4表示6个4表示3个3。

4×2=8(人)。

读作:4乘2。

表示4个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作业:1、读书p4-5。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6+6+6+63+3+3+3+35+510+10+107+7。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

事实与证据的探究阶段,不拘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教师可采取课上与课下,分散追踪与适时集中短暂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醒学生及时修改方案,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以便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与汇报。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一

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本小组内容的探究中也会发现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因而教材也设计了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数据、相互合作解疑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方法寻找证据,并及时交流方案。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二

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三

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食物网,让学生结合前三课所学知识:寻找生物的家园、有趣的食物链、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与生态有关的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起初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提问并不难,难的是这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他们提问,教会他们提问,现在的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总能紧扣中心,揭示中心。使学生不但能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同时能用科学的思维想问题。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四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是健康?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的理解。

板书课题:《我给健康下“定义”》。

二、探究学习。

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五幅图。

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健康吗?

师生交流评议。

2、人体健康测试。

学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测试自己和好朋友的健康状况。并将测试情况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上。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

分析:从测试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代表交流汇报,师生评议总结。

三、拓展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主题)。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五

一、激趣导入。

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制作什么乐器,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和兴趣。

二、动手制作。

1、选择材料。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

2、动手实验。

学生小组实验各种不同材料发声的大小、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3、制作乐器。

小组合作制作乐器。(教师强调在使用小刀、剪子时要注意安全)。

4、改进乐器。

学生小组演奏乐器,发现不足,合作研究加以改进。

三、总结。

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的制作成果。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六

指导学生以“路线图”的形式描述小组行动步骤,绘制乐器结构图、确定制作工具与材料,明确组员的责任分工。教师在各组计划的基础上拟定班级行动步骤。

二、模拟课堂。

1.画小组路线图。

师:在动手制作之前,我们要做哪些事?请用“路线图”的形式把小组的工作步骤画出来。(如果同学们没有接触过“路线图”,则教师要呈现下图,供学生参考借鉴)。

“可乐音乐罐”制作小组行动路线图。

(为便于相互观摩、评价,要求学生将路线图用彩笔画在两开左右的大白纸上。)。

生:(讨论、绘图,然后集中展示各组的路线图。)。

2.画班级路线图。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各组有哪些相同的步骤?

生:都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还有怎样调整乐器的音调。

生:都需要进行小组成员分工。

师:有些步骤是共性的,如解决这几个知识点的疑惑;有的步骤是具有个性的,各组之间不一样,如组员的分工、准备的工具与材料等。对于共性的步骤,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全班一起来解决;个性的步骤,由各组分头行动。(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板书下图)。

全班行动路线图。

3.绘制乐器结构图。

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制作的乐器画出结构图,要在图上标明所需要工具、材料及数量。(教师在银幕上呈现一幅乐器结构的样版图)。

(学生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七

1.家庭烹饪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食品工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联系最(密切)了。

3.食品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由(农业)生产提供的。

4.哪些叔叔,阿姨在为我们喝到纯净的牛奶而忙碌?

答:农民伯伯养牛,工人叔叔操作机器挤奶,灭菌,分装,运输,售货员阿姨卖牛奶等。

5.牛奶的加工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和设备?

答:是经过许多道加工程序才做的,用到的技术有挤奶技术,灭菌技术,分装技术等;设备有挤奶机,灭菌设备,称重分装流水线等。

湘教版科学教案篇十八

一、争议中引入,讨论中明确。

健康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理解可能更会引起争议。基于此,教材不仅设计了几种对健康的不同见解,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形成对健康的认识。然后,教材又出示了几幅不同内容的画面,包括正面的合理饮食、注意锻炼、认真读书等健康行为,也包括情绪暴躁摔书本、善于挑剔打架等不健康的心理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完善对健康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二、活动中分析。

在学生达成对健康概念的定义后,教材编排了人体健康测试活动。测试的标准选自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意在使学生对健康做进一步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结合标准分组测试或给自己打分,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测试的结果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原因的分析也会有所区别,特别是标准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第四条可能不被学生所接受,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可能认为这几点并不是健康所包含的范围。

三、活动后确定研究主题。

人体健康测试活动后,教材刻意编排了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活动。教材中提示了几种研究的方向:即心脏、大脑、心理、青春期发育等内容,以引领学生研究的走向。教学中,教师应提示学生可以研究这几方面的内容之一,也可做某一方面的专项研究,力求完成知识训练点的内容。例如可引导学生在研究心脏方面内容时,专项研究心脏的作用或心脏跳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但应注意,教师切不可限定学生研究的主题内容,以免限制学生学习自主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61488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