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教案应当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推荐给大家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借鉴。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难点: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活动延伸: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活动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二
1、了解一些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新型的购物方式,(刷卡、快递、网上购物……)。
2、有尝试接受和运用新事物的愿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一、谈话引题
1、过年时你们家里买了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
怎样去买的?
(幼儿自由发言)
对了,我是在网上购物的。
二、讨论各种新型的购物方式
除了网上购物,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
(刷卡、快递、网上购物等)
这些方法与以前的购物方法相比好不好?为什么?
你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你想来试试吗?
三、尝试活动
以超市为背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购物游戏。
在社会性游戏中继续开展新型的购物方式的`活动。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难点: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活动延伸: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活动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四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物质准备: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五
1.学念儿歌并了解购物中心的特点。能对简单词语进行扩句。
2.体验国际购物中心的便利。
教学挂图,儿歌cd。
一、兴趣导入。
1.师:你们去过国际购物中心吗?国际购物中心里师怎样的呢?
引导幼儿讲出国际购物中心里有什么?
2.出示挂图,师:我们来看看图片中的国际购物中心师怎样的.。
二、学习儿歌《国际购物中心》。
1.请幼儿倾听儿歌。
2.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国际购物中心是妈妈的什么房间?妈妈们可以干什么?
国际购物中心是爸爸的什么房间?爸爸可以干什么?
国际购物中心是我的什么地方?我在里面可以干什么?
国际购物中心是个怎样的地方?
3.播放儿歌,让幼儿跟儿歌念数遍。
4.把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念一端,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念。
5.国际购物中心里还有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句型进行创编儿歌。
6.集体念儿歌并加上大家创编的句式。
三、扩句练习。
1.教师引导幼儿用“玩不停”进行扩句。
引导幼儿加上“谁玩不停”。如:弟弟、妹妹、奇瓦迪等。
引导幼儿可以加上“弟弟在哪个地方玩不停”,如:在家里、在公园里、在游乐场里等。
引导幼儿可以加上“弟弟玩什么玩不停”,如玩乐高、玩沙子、玩滑板等。
引导幼儿可以把上述两个加上进行扩句。如:弟弟在公园里玩沙子玩不停。
2.对于掌握扩句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3.出示“吃不停”和“拍不停”让幼儿进行练习。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六
数概念,其实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抽象的,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数又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纲要》也提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调动幼儿已有的数的组成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在购物、猜想等游戏中体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1、在购物游戏中了解数的关系,熟练加减运算;
2、尝试运用推理、排除的方法猜测商品与价格,体验成功乐趣。
一、数学接龙游戏
1、老师说一数字,幼儿接龙说出答案为该数的试题。
2、小结:大家的一个答案可以用这么多试题算出,你们的本领真大啊!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
二、快乐购物
1、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好吗?
2、看看,有哪些商品,可以分成哪几类?(生活用品、服装、玩具、食物等)
3、根据要求进行购物
(1)每人买2件你喜欢的东西,总价不能超过10元。
(2)2人合作购物,随意买几件物品,和起来的总价为10元。
(3)小结:原来不仅两数相加可以得出10,三数或四个数也能得出10。
三、想一想猜一猜
1、我也喜欢买东西,看看我的网上购物价目表上有哪几类物品?
2、这些物品中最便宜的是几元?最贵的'是几元?
3、游戏:猜一猜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通过提问式的猜测来推理出是什么东西,老师只回答“是”或“否”。
如:幼儿:是学习用品吗?老师:是;
幼儿:有一个是5元吗?老师:不是;
……依次类推,最终得出具体购买商品的名称。
(2)我买了2件东西,总价为8元,猜猜是什么?
(3)再来猜一猜:买了3件物品,总价为10元,猜猜是什么?
4、幼儿两两合作游戏(每人一张价目表,把想买的东西记在心里,并把物品的数量及总价告诉同伴后,让同伴来猜。
5、检验个别幼儿的游戏正确性。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七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永辉超市购物的情景,讲述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幼儿有实现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像。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出示永辉超市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永辉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永辉?和谁一起去的?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永辉,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的词语。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的讲述
1.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扩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语。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八
1、尝试使用解读步骤图等方式来探究制作购物袋。
2、了解购物袋的实用价值,萌发幼儿爱护环境的初步意识。
一、谈话导入——引出购物袋。
1、出示购物袋,引导观察。
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小结:(实用价值)可以装东西,方便。
师:将购物袋压扁,“瞧,多方便。”
2、购物袋是什么样子的?
上面:两根带子。
中间:四周围合;对面两两一样。
底部:(小三角形)——最难折,今天来做购物袋。
二、探索折法。
1、出示如图1“原来购物袋是老师是用一张纸来做的。”
“纸”变“纸袋”,“围合”方法(同步教学)。
2、出示。教学步骤“图2——图3”(同步教学)。
l第一步:根据步骤图(图4——图6),幼儿自我探索(限定时间5、6分钟)。
l“这一步谁会了?”“谁遇到困难了?”请会的小朋友来做一做,教师解说(借幼儿的'手来教学)。亦可老师试误,幼儿发现(随机灵活运用)。
三、帮助幼儿打洞穿线等,让幼儿完成制作体验成就感。
了解购物的用途和它的基本结构。
幼儿自由探索购物袋袋身的做法。
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购物袋底部的做法。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
1、了解一些现代社会人们使用的新型的购物方式,(刷卡、快递、网上购物……)
2、有尝试接受和运用新事物的愿望。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一、谈话引题
1、过年时你们家里买了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
怎样去买的?
(幼儿自由发言)
对了,我是在网上购物的。
二、讨论各种新型的购物方式
除了网上购物,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购物方式?
(刷卡、快递、网上购物等)
这些方法与以前的购物方法相比好不好?为什么?
你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你想来试试吗?
三、尝试活动
以超市为背景,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购物游戏。
在社会性游戏中继续开展新型的购物方式的活动。
1、我自己备课理论太多,对幼儿学习方法掌握有点生硬呆板。
3、我在整个过程中也不断观察幼儿的个体变动,但及时调整心态并坦然解决小问题还是有写慌张。
4、给孩子们鼓励时,语气眼神还欠缺理解和接纳的态度
5、我对幼儿的学习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都有所理解和学习,就是在实施活动时,没能及时调整。
6、老师当时评价有几点:说话声音有点儿大,不太轻柔;表情有些直板,不自然;鼓励方式太单一;给幼儿自主表现的机会少,自由空间也太小。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一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共同制定春游计划,尝试安排自己的活动。
2、在协商、讨论、分工等过程中提高同伴问的相互合作能力。
一、讨论老师的春游计划书
(一进活动室、孩子们可能没料到今天的客人老师有这么多,前排还坐着爸爸妈妈,一下子有点紧张。孩子们表现出少有的拘谨,没有人主动提问或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讨论制定小朋友自己的春游计划书
(“好!”孩子们快乐地呼应。)
(带些好吃的”“带照相机”……孩子们的眼睛开始发亮了、这是他们喜欢的话题。)
(孩子们的话匣子被慢慢地打开了,一张张小脸开始兴奋起来!伊伊一说到吃的就一脸灿烂的笑容:宣宣扳着手指一一列举他认为必须要带的东西:有人已经不满意了、急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4、讨论分工:这份计划书听起来挺棒的、可是我估计做起来有点难、看来一个人做不大可能,几个人一起做呢?怎么分工呢?(幼儿自由分成若干个小组)
(制定用品计划的孩子只有3个、他们马上开始了求助:“谁来帮帮我们?”立刻。施曦睿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在老师表扬后、又有两个孩子调整了自己的计划、主动表示愿意去帮助他们共同制定用品计划。)
5、制作计划书。
(1)观察幼儿分工情况:谁记录?谁交流?
(2)鼓励幼儿去采访别的朋友或者老师。
(3)提醒幼儿有什么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4)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记录:大家一起为计划书出主意。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二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
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
(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
(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
(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
(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评价。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三
1、通过为别人购买物品,培养幼儿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之情。
2、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所需物品的差异,学会看物品的价格标签。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教师事先与超市做好联系工作。
2、购物袋、手表、每人准备十元钱、水壶。
一、了解父母与自己所需物品的不同。
谈话活动:
现在请你们仔细想想,你的爸爸妈妈都需要哪些物品?
你想给你的爸爸妈妈买什么?
你和爸爸、妈妈喜欢的物品都一样吗?
小结:此处主要是帮幼儿加深对父母的了解,知道自己与父母所需物品的差别,培养幼儿对父母的关爱之情。从幼儿的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转化为关爱他人。
二、讲解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
活动规则:
1、每位小朋友不论买什么,最后都要留出一元钱来坐车。
2、每位小朋友只有半小时的购物时间。
小结: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明确此行的目的,而且不论买什么物品,最后一定要留出坐车的钱来,锻炼幼儿的计算能力。同时又要求必须在半小时之内买够三件物品,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
三、所有小朋友进入超市进行独立购物活动(教师进入超市监控室,从监控录像中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在超市里,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不停地从一个购物区转到另一个购物区,选择合适的商品,完全没有受到其他顾客的影响。有的孩子能够认真查看商品的价格标签和生产日期;有的一会拿起这件物品,一会拿起那件,权衡一下又放下了,一看就知道是在慎重选择;甚至有的.孩子还参加到了超市的食品制作活动当中去。
蒙蒙:一边认真地选择物品边计算自己花了多少钱,但是当她买了两件物品之后,却计算不出再买一件多少钱的物品才能让自己剩下一块钱。于是,蒙蒙找到了超市的工作人员,请她们帮忙找一件,(她从所有的钱中扣除一块钱来,然后把剩下的钱拿给阿姨看,请阿姨帮忙找一件同价位的物品。)。
小结:孩子们在超市中的表现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本以为老师们跟着进超市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对老师的产生依赖心理。但是经过实践发现,他们完全没有受到其他顾客的影响,甚至是老师从超市监控室进入超市,孩子们都视若无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老师们的介入,完全沉浸在购物的过程当中。
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小朋友在参加超市的食品制作—“做汉堡赢奖品”活动时,完全沉浸在了操作的快乐中,而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幸好有其他“顾客”的提醒,他们才记起来。
四、结帐。
大部分孩子选到自己认为合适的物品之后,开始陆续结帐。有的结完帐后,常常的吁了一口气说:“我有钱坐车了”。这时问题又出现了:
寒寒:第一次他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选择的物品,没有考虑价格问题。等到结账的时候,超市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共十一块二”。他拿出钱来一看,发现钱不够,立即就跟收银员说:“阿姨,我的钱不够,月饼太贵了,我需要调换一下”。然后就拿着月饼去换了一件相对便宜一些的食品。再去结账,结果发现自己剩了两块钱。
鑫鑫:他结完帐之后,发现自己的钱是剩下了,但却不够坐车的。站在那里犹豫不决,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跟超市的工作人员商量一下,看能否换一件便宜点的物品。但是根据超市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以退换的。小鑫鑫难过的哭出了声,这时老师的协调之下,超市的工作人员决定“借”给他坐车的钱。
小结: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增强了,所有小朋友都是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的购物活动,没有出现拖拉的现象。但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遇到问题时需要在成人的引导及帮助下,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五、坐车。
所有购物的小朋友都陆续到了站牌前,拿出钱来准备坐车回幼儿园,这时有幼儿发现子涵小朋友的钱不够坐车的。
子涵(很坚定地):“自己走回去”。
这时寒寒决定陪子涵一起走回幼儿园。
师:“你为什么决定陪她一起走回幼儿园呢?”
寒寒:“我想省钱!”
师:“你不怕热吗?”
寒寒:“怕!那我还是坐车走吧!”
车来了,寒寒要走。但是又犹豫了,他决定借钱给子涵,大家一起坐车回幼儿园。可是子涵却坚决不借,坚持要自己走回幼儿园。眼看着一辆辆公交车开过去了,寒寒特别着急。
于是他跟子涵说:“你再考虑考虑吧!我给你五十秒的时间”(寒寒开始数数)。
子涵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寒寒又说:“我再给你五分钟的时间,你再考虑考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寒寒和子涵的脸上都渗出了汗珠。但是子涵坚持自己走。
无奈之下,寒寒把钱扔在了地上,嘴里喊着:“捡钱了,捡钱了…”可是子涵依然不为所动。
最后,寒寒坐车离去。子涵自己步行回幼儿园(老师悄悄跟在后面),路上显得有些紧张。
回来后,子涵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小朋友,立即哭出了声音。
小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善良与固执,特别是寒寒小朋友,他的心理波动很大,从一开始为了省钱陪子涵走,到后来因为怕热,想让子涵一起坐车走。遭到子涵拒绝后,为了能让子涵和他一起坐车走,更是想了各种办法。但是不论寒寒怎样劝说,子涵却又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遇到问题能够千方百计的寻求办法帮小朋友去解决,但是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经验。
交流讨论购物成果。
师:“你买了几件物品?你为你的爸爸、妈妈买了什么?”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此次购物的成果,发现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或者生活需要来买物品。只有极少数幼儿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给所有家庭成员买的物品都是自己喜欢吃的食品。
浩浩:给妈妈买的是肥皂,他的理由是妈妈不喜欢那些“垃圾”食品,买肥皂可以让妈妈拿来洗衣服。给爸爸买的是雪碧,而自己的则是糖果。
天宏: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买的都是糖果,只是不同种类而已。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四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作出充分的解释。
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一、创设情境。
二、促销问题。
(一)观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计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惠条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
板书:学会购物。
师: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钱?24袋一箱的多少钱?
生:我发现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乙店是打九折优惠;丙店是购物达到30元就能打八折优惠。
(二)提出:不计算,判断买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再。
讨论“买2袋、3袋呢?”“买几袋才能享受甲店的优惠条件?”
生:在乙店合适,因为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惠。
师:那买2袋、3袋呢?
生:买2袋、3袋也不行。
师:买几袋才能享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呢?
生:买5袋或5袋以上就可以得到甲店的优惠条件。
(三)提出:买5袋方便面在哪个店合适的问题。学生计算后,全班交流。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如果要买5袋,算一算,甲店便宜还是乙店便宜?
学生算完后,指名回答。
(四)先讨论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再让学生计算买7袋方便面在哪个商店合适,然后交流。
师:现在如果想买7袋方便面,在甲店可以怎样买?
生:只买6袋就行了。因为商店会送一袋。
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
甲店:1.5×6=9(元)。
乙店:1.5×7×90%=9.45(元)。
结论:甲店合适。
(五)提出: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学生探索的过程和结论。
师: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买7袋去甲店合适。那么买几袋方便面到乙店就比较合适呢?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有学生算到10袋就推出结论,给予表扬。
(六)提出: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得到否定的答案,并算出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买10袋方便面能享受丙店的`优惠条件吗?
生:不能。因为买10袋方便面才花10元钱,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师:那买多少袋方便面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30÷1.5=20(袋),买20袋才能达到丙店的优惠条件。
(七)提出问题(4)启发学生计算,然后用计算法等说明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认识到“合理购物”的意义。
请同学们讨论,并算一算是什么原因。(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能解释这到底是为什么?
生1:李明只花了27元不够丙店的优惠条件。
20×1.5×80%=24(元)。
师:通过这两位同学的经历,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在购物时,一定要先算一算在哪家购物合适,才去买,就能充分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少花钱多购物。
(八)出示“议一议”问题,启发学生可以算一算,然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师:那么现在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讨论一下,如果买35袋方便面,怎样买比较合适?也可以算一算。
给学生思考和计算的时间。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结果是什么?
师:比较这几位同学的方案,哪一种比较合适?
结论:在丙店买最合适。
师:比较一下上面几种购买方案,我们发现,最合适的要少花5元多钱,所以,购物时我们要根据购物多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种“合理购物”。
三、有奖销售。
(一)出示“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学生阅读了解广告中的数量信息。
师:为了促进销售,商家还会搞另外一种促销方式——有奖销售。现在让我们到购物广场去看一看吧。打开书77页,读一读上面的销售广告。
学生阅读“购物广场”上的销售广告。交流一下广告中的信息。
(二)出示问题(1),计算奖金额和中奖率。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1.奖品总金额:
500×10+100×20+50×60=10000(元)。
2.中奖率:(60+20+10)÷1000=9%。
(三)出示问题(2),学生计算销售额,并分析奖金额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有奖销售”的意义。
师:谁知道如果奖券已经全部发出,商家至少卖出了多少元的商品?
生:商家每发出一张奖券,说明至少已卖出了100元商品,所以1000张奖券全部发完,1000×100=100000(元),商家至少卖出10万元的商品。
师:为什么用“至少”这个词?
生:因为还有很多顾客买的商品不足100元或超过整百的余额部分不能领取奖券,我们无法计算。
师:那么奖金额至多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几?
学生计算后汇报。
生:奖金额是10000元,而销售额是100000元,10000÷100000=10%,奖金额最多占销售额的10%。
师:至多“10%”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最多占10%,很可能不到10%。
师:算一算,这次有奖销售,商家计划让利给顾客多少钱?
生:1万元。
四、分析讨论。
(一)教师谈话,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主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二)分别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种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师:那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选择哪种销售方式?为什么?
师:大家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单独参与抽奖活动。如果要做,也要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做。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五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永辉超市购物的情景,讲述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实现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像。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出示永辉超市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永辉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永辉?和谁一起去的?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永辉,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的词语。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的讲述。
1.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扩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语。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六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平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七
1、体验与团队成员合作的快乐。
2、感知“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能用多种方法进行10以内凑数购物的活动。
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凑数购物的活动。
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合作的乐趣。
各种玩具、价格标签、人民币代用券、白色即时贴、地垫2块。
学具: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幼儿有用替代物进行游戏的经验。
布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一、激趣导入。
1、集体谈话讨论“玩具店”。
(1)师:你们有愿望吗?你的愿望是什么?
(2)师:彭老师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玩具店”。
(3)师:我希望我的玩具店可以卖“毛绒兔子玩偶”,“益智玩具魔方”……你们呢?
2、自主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准备出售。
(1)师:在我们的教室周围也有一些玩具请你们帮我把他找出来放在我们的柜台上。
(2)师:根据玩具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
二、尝试参与。
1、教师引导小朋友自主分组。
(1)师:在玩游戏之前教师要求小朋友分成两组。
(2)要求:每组7个人,两组人数相同;每组都要有男孩和女孩。分组完成后在白线后举手示意。(幼儿自主分组。)。
(3)师:分组完成了吗?请每组的排头点一下人数。现在人数都一样多,你们两队在人数上是公平的。
2、初步尝试凑数购物。
(1)师:我们要玩的游戏叫“凑钱买玩具”。女孩表示2元,男孩表示1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代表“钱”的代用券。
3、师幼共同游戏。
(1)教师任意出示,观察幼儿的凑数方式,指导幼儿相互检查别组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依次完成玩具价格为“6元”的玩具。
(2)对于两队凑数方法不同、但都正确的情况。
师:现在已经出现两种正确的凑数方法了,如果哪一队还能想出第三种方法,就有权利确定下一回合出售什么商品。
师:对于两队凑数方法、速度相同的情况。
师:我说“变”以后,如果哪组先变化出另外一种凑数方法,就获胜。
三、巩固提升。
1、师:现在,还剩下不少商品。接下来,我准备两件商品一起卖。
规则是:每队站到垫子上的队员凑出的钱数要正好能买下两件商品,其他规则跟前面一样。
(教师同时报出两个数字,要求先计算总数再凑数。第一次的要求是:两件商品的总价为9。幼儿分出胜负后,教师引导。)。
师:虽然这组已经赢了,但我要对你们两队继续提出要求: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
师:如果你们两队组合起来凑数会怎么样呢?(将两块垫子合在一起,让幼儿继续游戏,尝试9的几种凑数方法。)。
师(小结):你们任何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力量都不能买走我这里的玩具,必须有同伴的帮助。请你们先和自己小组的队友拥抱一下。同时,我们后来遇到的比较大的数字,是依靠所有同伴的力量才找到这么多方法的。今天的游戏不仅需要本组队员的合作,也需要所有同伴的力量。所以也请你们和今天的`对手拥抱一下。
2、拍卖游戏。
(1)准备材料: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2)幼儿在桌子两边面对面而坐,中间一侧放玩具卡牌,人民币盒置于各人面前,按铃摆放在两人中间。
(3)两人互相商量,一人拿数字骰子、一人拿物品骰子,共同发出口令将自己的骰子投到按铃两侧。
(4)迅速观察骰子上的数字,例如,数字骰子上显示“6”、物品骰子上显示“玩具卡车”,则说明只要一方先凑出6元,就可以得到“玩具卡车”卡牌。
(5)确定答案后迅速按下按铃。没有按铃或后按铃的一方检查对方所拿出的代币是否符合凑数要求。
(6)检查确认后,最先按铃的一方获得一张玩具卡牌。最先获得4种不同玩具卡的为胜利方。
四、活动延伸:
1、将本节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
2不断更新物品调整价格,加强各活动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3、逐步投放10元以上的商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活动开始时,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教师没有直接把每一件物品都标上价格而是让孩子根据物品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在钱币的运用上教师没有把10元、5元、2元、1元钱发给孩子而让幼儿自主去取,既照顾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使幼儿能够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中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这说明教师确实做到了心中有孩子,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将当前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点有机结合。此外,多种方式的凑数游戏体现了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引发了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尤其是两件10元以上玩具的投放,引发了新的认知冲突,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断进步。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整合了社会及语言领域的多个教育目标。
整个活动中教师将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学习自然融合,使幼儿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游戏性的操作过程中。游戏情景的创设使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意义及趣味性。教师对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正确地认识,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数学,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数学。
元的水,两外一个用5元买了2元的月饼,最后在服务员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操作成功。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八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体验同伴间关爱的友情,愿意关心别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十九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为春游购物大班教案大班春游时教案篇二十
在角色游戏中,我发现小朋友在玩“买卖游戏”时,总会清点不同面值的“钱币”并凑数买东西,少则三、五元,多则十来元。他们慢条斯理、聚精会神地数着,其中包含的教育契机不言自明。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小朋友可以说出具体的购物过程,于是,我设计了这个凑钱买东西的游戏。从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又能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钱币的重要性。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地摆弄教具,而是把自己当作“钱”,直接参与其中,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整个活动实现了游戏与教学的融合,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理念。
1、体验与团队成员合作的快乐。
2、感知“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能用多种方法进行10以内凑数购物的活动。
活动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凑数购物的活动。
活动难点: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具:各种玩具、价格标签、人民币代用券、白色即时贴、地垫2块。
学具: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经验准备:幼儿有用替代物进行游戏的经验。
环境准备:布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一、激趣导入。
1、集体谈话讨论“玩具店”。
(1)师:你们有愿望吗?你的愿望是什么?
(2)师:彭老师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玩具店”。
2、自主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准备出售。
(1)师:在我们的教室周围也有一些玩具请你们帮我把他找出来放在我们的柜台上。
(2)师:根据玩具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
二、尝试参与。
1、教师引导小朋友自主分组。
(1)师:在玩游戏之前教师要求小朋友分成两组。
(2)要求:每组7个人,两组人数相同;每组都要有男孩和女孩。分组完成后在白线后举手示意。(幼儿自主分组。)。
(3)师:分组完成了吗?请每组的排头点一下人数。现在人数都一样多,你们两队在人数上是公平的。
2、初步尝试凑数购物。
(1)师:我们要玩的游戏叫“凑钱买玩具”。女孩表示2元,男孩表示1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代表“钱”的代用券。
3、师幼共同游戏。
(1)教师任意出示,观察幼儿的凑数方式,指导幼儿相互检查别组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依次完成玩具价格为“6元”的玩具。
(2)对于两队凑数方法不同、但都正确的情况。
师:现在已经出现两种正确的凑数方法了,如果哪一队还能想出第三种方法,就有权利确定下一回合出售什么商品。
师:对于两队凑数方法、速度相同的情况。
师:我说“变”以后,如果哪组先变化出另外一种凑数方法,就获胜。
三、巩固提升。
1、师:现在,还剩下不少商品。接下来,我准备两件商品一起卖。
规则是:每队站到垫子上的队员凑出的钱数要正好能买下两件商品,其他规则跟前面一样。
(教师同时报出两个数字,要求先计算总数再凑数。第一次的要求是:两件商品的总价为9。幼儿分出胜负后,教师引导。)。
师:虽然这组已经赢了,但我要对你们两队继续提出要求: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
师:如果你们两队组合起来凑数会怎么样呢?(将两块垫子合在一起,让幼儿继续游戏,尝试9的几种凑数方法。)。
师(小结):你们任何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力量都不能买走我这里的玩具,必须有同伴的帮助。请你们先和自己小组的队友拥抱一下。同时,我们后来遇到的比较大的数字,是依靠所有同伴的力量才找到这么多方法的。今天的游戏不仅需要本组队员的合作,也需要所有同伴的力量。所以也请你们和今天的对手拥抱一下。
2、拍卖游戏。
(1)准备材料: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2)幼儿在桌子两边面对面而坐,中间一侧放玩具卡牌,人民币盒置于各人面前,按铃摆放在两人中间。
(3)两人互相商量,一人拿数字骰子、一人拿物品骰子,共同发出口令将自己的骰子投到按铃两侧。
(4)迅速观察骰子上的数字,例如,数字骰子上显示“6”、物品骰子上显示“玩具卡车”,则说明只要一方先凑出6元,就可以得到“玩具卡车”卡牌。
(5)确定答案后迅速按下按铃。没有按铃或后按铃的一方检查对方所拿出的代币是否符合凑数要求。
(6)检查确认后,最先按铃的一方获得一张玩具卡牌。最先获得4种不同玩具卡的为胜利方。
四、活动延伸:
1、将本节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
2、不断更新物品调整价格,加强各活动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3、逐步投放10元以上的商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活动开始时,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教师没有直接把每一件物品都标上价格而是让孩子根据物品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在钱币的运用上教师没有把10元、5元、2元、1元钱发给孩子而让幼儿自主去取,既照顾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使幼儿能够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中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这说明教师确实做到了心中有孩子,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将当前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点有机结合。此外,多种方式的凑数游戏体现了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引发了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尤其是两件10元以上玩具的投放,引发了新的认知冲突,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断进步。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整合了社会及语言领域的多个教育目标。
整个活动中教师将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学习自然融合,使幼儿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游戏性的操作过程中。游戏情景的创设使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意义及趣味性。教师对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正确地认识,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数学,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数学。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65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