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当小鼓教案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3:51:03
身体当小鼓教案范文(19篇)
时间:2023-11-30 13:51:03     小编:纸韵

教案可以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教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可以在借鉴这些范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一

动音乐游戏:队列操。

拓展了解鼓号队的组成和音乐表示力。

1、要求同学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启发同学处置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2、通过音乐游戏“队列操”培养同学在活动过程中的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溢童趣的'儿童歌曲,表示了小鼓手神气、自豪、喜悦之情。演唱时要注意唱准第三句的同音反复。最后的补充句模拟大鼓的声音,要启发同学处置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音乐游戏“队列操”是一个有关节奏、音色听辨的游戏活动,旨在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同学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掌握二分、四分、八分节奏和其组合。

学习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

休止和强弱的演唱要准确。

出示实物小军鼓,引出歌曲《我是小鼓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带领同学按节奏朗读歌词。

3、用分句模唱法学唱歌曲。

4、要求同学随着钢琴哼唱旋律。

5、分句填唱歌词。

6、对同学个别唱不准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唱。

7、用多种方法练唱歌曲,协助同学掌握音准。

8、回忆小军鼓、大鼓的演奏方法,然后按大鼓“”、小鼓“”的节奏在第一、第二和补充乐句处为歌曲伴奏,可以徒手敲击,也可发放少量的打击乐曲伴奏。

1、引导同学结合课本插图讲解活动的规则。

2、分组讲解三种节奏和行进的要求。

3、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演奏三种打击乐器的相应节奏。

4、要求同学听到什么乐器演奏就依照相应的方向走,行走时要有节奏感。

5、引导同学想一想“还能怎样敲?怎样走?”,留给师生创新的空间。

1、介绍号鼓队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和其演奏方法。

2、介绍号鼓队演奏的场所和其作用。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二

1、初步感受固定节拍xxxx。

2、让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智慧树音乐《小手拍拍》;

2、小鼓棒11对;

3、鼓一只。

三、活动过程。

1、引出。

师:今天,我们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啊,我们先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吧。

2、暖身活动: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入场。

3、师请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1)师神秘出示“小鼓”,并以小鼓的口吻像小朋友问好:“小朋友好!”

师:这是什么呀?

(2)让幼儿亲自感受敲击小鼓发出声音的乐趣。

师:哦,是一个小鼓,这个小鼓还会唱歌呢。谁能让小鼓唱起歌?(请3-4名幼儿尝试让小鼓“唱歌”)。

4、师引导激发幼儿用身体各部分当小鼓,并体验和小鼓做游戏的乐趣;

幼:肩膀肩膀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xxxx);

师:小鼓今天来和我们的.身体做朋友的,想一想身体哪里还可以当小鼓呢?

小头小头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xxxx);

肚子肚子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xxxx);

胳膊胳膊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xxxx)。

(2)师:看看赵老师的后背还可以当小鼓呢(后背用手够不着,可累了,可不可以找一个小朋友来帮忙啊?)。

(3)幼儿用小伙伴的后背当小鼓,敲出节拍xxxx;。

(4)两个小伙伴交换一下(师:两个小伙伴拥抱一下,给小伙伴说一句:“谢谢你,你辛苦了!)。

5、集体表演游戏:

6、师带领幼儿和小鼓一起律动(游戏结束)。

小朋友,小朋友,快快走。

一二一二。

咚咚咚咚。

xxxx。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活动重点: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活动难点:

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准备:

玩具猫两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大猫和小猫》。

出示玩具猫,它们是谁?长得一样吗?(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最喜欢唱歌了,我们一起唱。(集体唱〈大猫和小猫〉)老师师指导个别幼儿注意控制音量。

2、练节奏。

(1)师以大猫小猫的口吻说,你们唱得真好听,不过小手本领大不大呀?会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我们的小手还会做游戏了,拍拍手,拍拍我的oo(幼儿自由练习)。

(3)以开火车的形式做游戏“拍拍手”,师指导个别有困难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帮忙。

二、新授。

1、师以大猫的口吻说,我会把小朋友拍的这些部位唱出来。(放录音,师边唱边做动作)小猫说我也会唱这首歌。(放录音第二遍)。

2、幼儿回忆歌词:它们刚刚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师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我的腰在哪里?一起来弯弯腰;有几个手指头?一起来数数等。

3、这首歌真好听,想不想再听一遍?(师清唱,幼儿轻轻跟唱)4、师幼一起唱,边做动作,提醒个别幼儿轻声唱。

三、音游《拉个圆圈走走》。

师:我们用小手和小朋友拉个圆圈做游戏。

1、全体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做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好朋友拉成多个小圆做游戏。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2-3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不仅变得爱说,爱提问,还喜爱模仿成人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说简单的对话,会念简短的儿歌,对易于表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格外喜爱。适合托班幼儿朗诵的'儿歌,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儿歌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中,便于幼儿在玩玩、学学中很快的掌握儿歌。儿歌中重复的句式非常适合托班幼儿学习、表演。为方便幼儿理解并掌握儿歌,儿歌内容通过渐进的方式表达,小手先是伸出来,再按照从上到下,由左至右,从前向后的顺学拍起来,最后是藏起来。难点是掌握口令和动作的一致性,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

2、愿意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拍拍身体的各个部位。

3、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位置。

重点难点:

1、巩固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尝试语言口令与动作的配合。

活动过程:

一、律动引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按一定节奏拍拍手、踏踏脚等。

师:拍拍小手,轻轻地拍,用力地拍;踏踏小脚,慢慢地踏,快速地踏。

师:小手小手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小手小手藏起来。老师看看小朋友的小手藏起来了没有。

二、师幼互动。

(教师引导幼儿拍身体更多的部位,丰富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三、听节奏拍,教师先示范儿歌。

师:小手要和小脚,小肩膀,小肚子做游戏了,小朋友,你们的小手准备好了吗?

师:小手小手拍——拍,拍拍小脚1——2;小手小手拍——拍,拍拍肩膀1——2;

小手小手拍——拍,拍拍肚子1——2;小手小手拍——拍,拍拍屁股1——2;

……。

四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打节奏做动作,念儿歌。

师:小朋友也和小手做做游戏好不好呀?请小朋友伸出小手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五、师:小朋友想想看,我们的小手还能和谁拍拍做游戏呀?

师:小手小手拍——拍,拍拍椅子1——2;小手小手拍——拍,拍拍地板1——2;

(教师引导幼儿到处拍拍,并变化语言节奏)。

活动延伸:将幼儿带到户外,鼓励幼儿到处拍拍,并根据幼儿拍的物体变化语言节奏的内容。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五

1区分音的强弱。

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六

1、学唱《我是小鼓手》,继续感受进行曲的特色,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1、通过参与队列操,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意识,在活动中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创作成功的喜悦。

1、《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d小调歌曲,表现了小鼓手神气、自豪、喜悦之情。

2、音乐游戏“队列操”是一个有关节奏、音色听辨的游戏活动,旨在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学生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

通过各类音乐活动,感悟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根据不同的节奏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大鼓、小军鼓、大镲。

一、学习新歌。

1、导入:上堂课我们当了一回小鼓手,那大家想不想听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呢?谁听出了歌曲中的鼓点声?模仿一下。

2、听老师范唱。

3、播放录音范唱,请几位学生上台画出旋律线。

4、教师“以琴带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

5、教师用表情、动作指挥学生演唱。

6、师:这首歌怎么演唱才能更加活泼轻快?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唱,还可以在“咚咚”处拍手、敲打乐器,边走边唱。

7、采用领唱、齐唱形式演唱一遍歌曲。8、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出示谱例:

大鼓:x—|xx‖。

大镲:x—|x—‖。

小军鼓:xx|xxx‖。

学生视谱练习,没有乐器的同学徒手敲击。选择合适的'乐句用鼓声伴奏。(第一、二乐句和补充乐句)。

9、一半学生演唱,一半学生演奏。

10、边走边唱。

二、音乐游戏:队列操。

1、列队:学生排成一个小方阵,选三个同学分别演奏三件乐器。

2、乐器分别敲打出固定的节奏。(节奏谱如上)。

3、游戏规则:每条节奏对应一种方向或动作——。

大镲表示原地踏步,小军鼓表示向右转走,大鼓表示向左转走。

方阵中的学生听到什么乐器演奏就按照相应的方向走,行走时要有节奏感,可模仿相应乐器演奏的动作。

三、课堂小结,下课。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七

1、初步感受固定节拍xxxx。

2、让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音乐《小手拍拍》;小鼓棒11对;鼓一只。

1、引出——今天,我们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啊,我们先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吧。

2、暖身活动: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入场。

3、师请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1)师神秘出示“小鼓”,并以小鼓的口吻像小朋友问好:“小朋友好!”

师:这是什么呀?

(2)让幼儿亲自感受敲击小鼓发出声音的乐趣。

师:哦,是一个小鼓,这个小鼓还会唱歌呢。谁能让小鼓唱起歌?(请3-4名幼儿尝试让小鼓“唱歌”)。

4、师引导激发幼儿用身体各部分当小鼓,并体验和小鼓做游戏的`乐趣;

幼:肩膀肩膀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xxxx)。

师:小鼓今天来和我们的身体做朋友的,想一想身体哪里还可以当小鼓呢?

小头小头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xxxx)。

肚子肚子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xxxx)。

胳膊胳膊可以当小鼓咚咚咚咚(xxxx)。

(2)师:看看赵老师的后背还可以当小鼓呢(后背用手够不着,可累了,可不可以找一个小朋友来帮忙啊?)。

(3)幼儿用小伙伴的后背当小鼓,敲出节拍xxxx;。

(4)两个小伙伴交换一下(师:两个小伙伴拥抱一下,给小伙伴说一句:“谢谢你,你辛苦了!)。

5、集体表演游戏:

6、师带领幼儿和小鼓一起律动(游戏结束)。

小朋友,小朋友,快快走。

一二一二。

咚咚咚咚。

xxxx。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八

(一)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鼓声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变化。

(二)启发幼儿能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事物的高兴与快乐,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

(一)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老师出示一面鼓,问幼儿:“你会打鼓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3.再出示一只大熊(头饰)“大熊也来打鼓啦。”××××︱××××︱鼓声敲得又强又重。“他们鼓打得一样吗?”通过小老鼠和大熊身体大小、力量强弱的强烈对比,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鼓声的高低强弱变化。

4.“小老鼠和大熊一起打鼓了。”××0︱××0︱××××︱×——︱

(二)第二环节欣赏歌曲,熟悉歌词,把握歌词前后顺序。

2.欣赏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歌词内容。提问:歌曲唱了什么?(教师出示相应图片,顺序不对的)

3.欣赏把握歌词前后顺序。“我们再仔细听一遍,看一看顺序如何?如果顺序不对请幼儿改过来。

4.按节奏来和老师一起念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5.分组演唱歌曲

(三)熟悉歌曲,表现歌曲

创编简单的动作分角色合作表演。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五人一组尝试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和表情。

(四)结束

和老师一起去按照节奏敲鼓吧。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九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观察图谱,学习副歌部分,表现出鼓声的强弱变化。

3、会根据歌曲节奏,利用身体和生活乐器,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1、大鼓一个。

2、ppt课件。

一、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5′左右

1、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谁?谁想当小鼓手,来敲出好听的声音?

2、请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敲鼓节奏。

师:刚才xx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来用嘴巴学学看!

二、学习副歌部分。8′左右

1、教师敲鼓,请幼儿欣赏节奏。

2、教师出示图谱。

师:大鼓的歌声除了节奏不一样,声音的大小也可以不一样。看着这个图谱,你们能告诉我这一小节鼓的声音是大还是小?这一小节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请幼儿跟随琴声利用周围可以当鼓的替代物表现出大鼓声音的强弱变化。)

3、教师敲击大鼓

师:大鼓又要唱歌了,你们听!大鼓是怎么唱歌的?和刚刚的声音又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出示图谱。

师:原来这次鼓声有了停顿。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幼儿跟随琴声利用周围可以当鼓的替代物表现出大鼓声音的强弱变化。)

5、请幼儿跟随将副歌部分完整练唱。

三、完整地学唱歌曲。15′左右

1、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我们小鼓手敲鼓的声音真好听。你们听,谁听到了我们的鼓声?

2、引导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提问:我们的鼓声被谁最先听到了?后来又有谁听到了?

3、学唱歌曲。

用图片遮挡法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4、提出演唱要求。

师:小鼓手敲鼓的心情怎么样?

太阳、花儿、小鸟、小朋友听到好听的鼓声心情怎么样?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5、完整表演歌曲。

这是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鼓声的变化这部分显然是较难的,因此,我首先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绪。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要求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此活动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

1.初步学唱歌曲《小鼓手》,感受歌曲欢快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

2.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钢琴、自制图片(小鼓手、太阳、花、鸟、小朋友)。

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特点。

愿意与同伴一起演绎小鼓手神气自豪的样子。

一、直接引题:

二、欣赏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

(1)幼儿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出示图片,按歌曲顺序排列。

2.再次示范唱,鼓励幼儿回忆,填补空缺,将图片排列完整。

三、歌曲学唱。

1.清唱跟唱。教师放慢速度,结合图片跟唱歌曲。

2.教师配合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3.演唱歌曲。请部分幼儿表现出小鼓手神气自豪的样子进行演唱,其他幼儿伴唱。

四、鼓点表现。

根据歌曲用时弱、时强、特强的表现方式来演绎歌曲。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一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正确表现音乐的情感,并创编新的歌词。

3.初步掌握轮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教具:大鼓、鼓锤、节奏、图片,敲鼓与唱歌的标记。

学具:小鼓、鼓锤、画夹和水彩笔人手一份。

一、导入课题。

幼儿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动兴趣。

(评析:让幼儿自己在探索中获得感性经验,又适合幼儿好动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副歌节奏。

1.幼儿模仿老师敲鼓:

×× ××︱×× ××︱×× ××︱×× ××︱

2.出示小猫、小鹿卡片,引导幼儿注意敲出上述节奏从弱到强的变化。

3.老师按×× 0 ︱×× 0 ︱×× ××︱× 0 ‖的节奏敲鼓。

提问:鼓声有什么变化?

你们会唱出这样的节奏吗?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帮助幼儿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儿完整演奏副歌节奏。

(评析:借助动物们走路脚步的轻重,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强弱,效果很好。)

三、学唱歌曲。

1.老师随琴声有感情地范唱。

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谁听到了我的鼓声?

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2.老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幼儿看图片轻声学唱。

4.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老师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声。

5.师生对口形练唱。

6.幼儿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7.分组轮唱的方式练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幼儿讨论:“除了太阳、花儿、小鸟和小朋友,还有谁会听到鼓声?它们听了鼓声会怎么做?”

2.小朋友将自己想到的画在纸上。

3.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把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里去,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5.小朋友分组到客人老师面前表演。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二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3、已看过幼儿用书:《小鼓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某某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这是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鼓声的'变化这部分显然是较难的,因此,我首先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绪。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要求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此活动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三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大班的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各部份有一定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高难动作。本人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相互合作团结,主动地探索出多种动作,按实际能力达到要求。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自己身体的灵活和作用,从而意识到要爱护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健康成长。

1、让幼儿知道自己身体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2、指导幼儿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自主思考,独立或合作完成不同的动作要求,发展幼儿朋友的创新技能。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灌输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想办法让幼儿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并完成手不沾地爬着移动身体

1、在大家数数下指导幼儿进行走、跑、跳、蹲、扭动身体、钻、爬等基本动作训练。

2、情景导入:“我们的胳膊疼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幼儿自由地在教师身边坐下。

3、教师深入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小手,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手移动身体吗?”

教师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自由选择同伴合作,教师观察、启发、引导辅助,发现不同的方法,以语言点拨、肢体动作、表情激发保持幼儿活动兴趣。

4、组织集体练习:请个别幼儿示范有代表性的手不沾地爬着移动身体的动作,集体练习,享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如用胳膊挪动、膝盖顶着脚往后踢、横躺滚、翻跟头等。教师亲切地帮助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

5、讨论:我们还能用灵巧的身体变什么?(各种动植物、人物等的模仿动作)。

6、小结:“我们的身体真灵巧,会做那么多有趣的动作,还能手不沾地做高难度动作,所以我们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

成功之处:

1、幼儿在这节活动课之后,对身体的每一部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如何保护身体,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怎样完成各种动作,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2、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数幼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新知识。

3、各部分衔接自然,使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完整。

不足之处:

1。由于本人对大班幼儿的了解不够,在活动中,没能调动起所有幼儿的兴趣。

2。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的将五大领域的知识融汇贯通,还要加强对《纲要》的学习。

3。本人还要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以应对在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多运用鼓励教学法,使幼儿学起来更有自信更积极。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四

1、初步懂得要注意一些保护自己的简单常识,知道不做危险事情。

2、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3、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幻灯片等活动过程:

二、用一个故事导入在家里什么东西是危险,并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拓展。

1、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师:它怎么会受伤的?

2)师:你们受伤过的?能不能告诉小熊你是怎么受伤的?(请幼儿详细描述自己受伤的过程)师:所以小朋友要小心桌子的角,小朋友之间互相玩的时候要特别当心--让幼儿阐述自己受伤的地方和过程,由小熊的故事联系到幼儿本身。

3)教师总结:(对着维尼说:)你下次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现在,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吧。

2、出示幻灯片,幼儿仔细观察师:看,这是唐老师的家,请你们找一找,我们家里有哪些东西,小朋友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乱碰师:我们在家里能不能拿了尖尖的东西乱跑幼:不能,师:我们千万要小心,不能向红红一样乱跑,不然,会弄伤自己的。师:门的后面,我们要小心,不然会维尼一样受伤的。 热水瓶小朋友不能碰,如果热水烫在身上,可疼了。

师:刚才,小朋友在我家里发现那么多要特别注意,不能随便乱碰的东西,(总结小朋友说过的几处危险的地方)小朋友,你们在自己的家里一定要小心,不要变成邦迪小朋友,好吗。那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有没有哪些事情我们也要特别小心的?比如;马路上,公园里,幼儿园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和维尼一起学了很多本领,还知道很多事情是危险的,危险的事情能做吗,我们要做一个健康安全的好宝宝。

布置情景,引导幼儿判断正确与否

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五

1.引导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

2.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知道人体生长发育需要从各种食物中吸取不同的营养。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培养学生养成不挑食、注重营养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1.录象、课件。

2.课前把各种菜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用布挡着,准备好快餐盘。

1.小朋友们,这堂课我们先来看一组录象(录象:学生排队去食堂、用餐、特显饭菜,轻快的音乐)。

2.这是在哪里?我们食堂里的菜可丰富了,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3.哪些菜是你最喜欢吃的?哪些菜你不喜欢吃呢?为什么不喜欢?

1.你们不喜欢它们,可它们是你们身体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豆腐、青菜、西红柿)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

2.豆腐、青菜、西红柿的自我介绍(豆腐:我是又白又嫩的豆腐,是用圆溜溜的黄豆加工而成的,既柔软又有弹性,吃了不会胖,还可以预防心脏病。我的吃法有一千多种,外国人都喜欢我,一见到我就说okok,还夸我是健康食品呢!青菜: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不可少的好朋友青菜,瞧我这绿绿的裙子,不光好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叶绿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谁要是不喜欢我,会影响消化、皮肤开裂的,快来和我做好朋友吧!番茄:我有两个名字,大名叫西红柿,小名叫番茄,我是蔬菜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我的'本领可大着哩!我含有很多水分、糖分和维生素,人们喜欢把我当成水果来吃,我可以防治牙齿出血、皮肤病、退高烧,还可以美容呢!)。

3.小结:听了它们的介绍,你们愿意做他们的好朋友吗?是呀,我们要跟它们做好朋友。有些小朋友不喜欢吃荤菜,比如说鱼、肉等都不要吃,这个也不好,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里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们吃东西要注意荤素搭配。

(1)(出示胖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么样?越胖越好吗?为什么?(行动缓慢,做了一点儿事就气喘吁吁,跳跃运动都做不起来,还容易生病,太胖了还会影响智力)哎呀,怪不得,很多小胖墩要减肥。怎样才能苗条一点?(锻炼、少吃肉、多吃蔬菜)。

(2)(出示:瘦子)这个小朋友长得怎么样?他为什么这么瘦?他的表情怎么样?(不开心)你从哪看出他不开心?是呀,身子长得瘦瘦的,就像一根豆芽。想想,他为什么不开心?你看他长得面黄肌瘦,一点儿也没有精神,一副病态。

(3)最近,他又发现(出示有声:我的牙经常出血)老师请你们当个小医生,能给他治治病吗?当然,吃药也能治好,但食物也很重要。吃哪些食物也能帮他治病?给她一些建议。是呀,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c,牙齿出血的毛病肯定会好的。

(4)不过,他还是很痛苦,因为(出示:我经常便秘。)什么叫便秘?哪些小朋友也便秘过?有什么感觉?后来怎么办的?除了吃药以外,在食物上注意些什么?对呀,多吃水果香蕉、杂粮、蔬菜就没有这个痛苦了。看来,这个小朋友的确要不挑食,不偏食,增加各种营养,这样身体才能长得棒!

2.为了让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棒棒的,学校里的营养师不仅在菜上动了一番脑筋,而且在粮食的品种上想得非常周到。小朋友们经常说一首儿歌的,夸我们食堂里早餐品种多,谁会唱啊?(儿歌:星期一红豆粥,星期二绿豆粥,星期三糯米粥,星期四麦片粥,星期五八宝粥。早餐品种真正多,小朋友吃得真欢乐!)。

3.怪不得,咱们小朋友长得多健康多有精神呀!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里哪个是健康小子?一起把他们请出来!(音乐、鼓掌,健康女孩)跟大家说说,你们怎么长得这么健康?个个都是健康宝宝!大家可要向他们学习哦!

(1)现在,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它的名字叫“奇奇餐厅”。这个“奇奇餐厅”可好啦,它能够给客人提供方便,根据客人的需要自己配菜。让我们一起走进餐厅,看看他们为我们准备了什么菜?(揭开黑板)今天呀,你喜欢吃什么就拿什么,不过,要注意荤素搭配,注意数量,一下子拿了五条鱼,你也吃不下的。来,咱们排着队,每人拿个盘子,按着顺序来,要做个文明的小客人。配好的先回位置。

(3)小结:看来,我们要合理用餐,注意饮食,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的健康宝宝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1)在家里,爸爸妈妈都挑你喜欢吃的买给你吃。通过这课的学习,小朋友们懂得了很多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那么,你建议爸爸妈妈怎么安排你的早餐、午餐、晚餐呢?(出示表格)请小朋友们写上早餐、午餐、晚餐喜欢吃的食品。大家试试看吧!

(2)学生写,师巡视。

(3)指名说。

(4)小结:小朋友们的菜单开得真好,回家时别忘了一定要带给爸爸妈妈。他们看到你这么小就会开菜单了,心里肯定很高兴,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六

1.区分音的强弱。

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评量: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七

1、初步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知道头、手、脚的主要作用。

2、能愉快地参加活动,并迅速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

3、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作用。

1、教师:今天袁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挂图,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图上有什么。(娃娃)

2、小朋友能把娃娃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出来吗?

(指头)这是娃娃的什么?小朋友的头在哪里?

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头。我们的头有什么作用呢?(请幼儿自由地说一说)

5、教师小结:我们的头可以思考问题;小手会拿画笔画画、拿勺子吃饭、拿杯子、搬椅子;小脚也很有用,会走路、跑步、踢球。

二、游戏“我说你指”。

1、教师:小朋友们对自己的身体都很了解了,现在我们来玩“我说你做”的游戏。我说到身体哪个部位,你们就迅速指出自己身体上的这个部位。

2、教师先慢后快地说出身体部位,请幼儿指认。

3、教师小结游戏情况

三、活动延伸。

可在课外游戏中组织两人一组玩“我说你指”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八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大班的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各部分有一定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高难动作。本人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相互合作团结,主动地探索出多种动作,按实际能力达到要求。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自己身体的灵活和作用,从而意识到要爱护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健康成长。

1、让幼儿知道自己身体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2、指导幼儿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自主思考,独立或合作完成不同的动作要求,发展幼儿朋友的创新技能。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灌输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想办法让幼儿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并完成手不沾地爬着移动身体

1、在大家数数下指导幼儿进行走、跑、跳、蹲、扭动身体、钻、爬等基本动作训练。

2、情景导入:“我们的胳膊疼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幼儿自由地在教师身边坐下。

3、教师深入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小手,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手移动身体吗?”

教师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大家试试看,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移动身体,比比谁的办法多。”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自由选择同伴合作,教师观察、启发、引导辅助,发现不同的方法,以语言点拨、肢体动作、表情激发保持幼儿活动兴趣。

4、组织集体练习:请个别幼儿示范有代表性的手不沾地爬着移动身体的动作,集体练习,享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如用胳膊挪动、膝盖顶着脚往后踢、横躺滚、翻跟头等。教师亲切地帮助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

5、讨论:我们还能用灵巧的身体变什么?(各种动植物、人物等的模仿动作)。

6、小结:“我们的身体真灵巧,会做那么多有趣的动作,还能手不沾地做高难度动作,所以我们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

1、幼儿在这节活动课之后,对身体的每一部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如何保护身体,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怎样完成各种动作,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2、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数幼儿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新知识。

3、各部分衔接自然,使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完整。

1.由于本人对大班幼儿的了解不够,在活动中,没能调动起所有幼儿的兴趣。

2.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的将五大领域的知识融汇贯通,还要加强对《纲要》的学习。

3.本人还要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以应对在教学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多运用鼓励教学法,使幼儿学起来更有自信更积极。

身体当小鼓教案篇十九

1、感知乐曲中的强弱关系。

2、尝试够用多种方式表现出乐曲中的强和弱。

3、感受快乐的情绪。

1.认识鼓。

2.小军鼓5个、音乐图谱。

一、大胆猜想,认识礼物。

1、神秘礼物。

2、揭开谜底。

请一个小朋友揭开红布,展示鼓,告诉幼儿:这是鼓。

二、尝试敲鼓,感受声音。

1、感受鼓声。

请个别幼儿来前面试着敲一敲,感受鼓的声音。

2、敲出大声。

比比谁能敲的更大声,并提问:“你是怎样敲出大鼓的声音的?”

师边总结边出示大鼓图片:用力敲,就能敲出大鼓的声音。

3、敲出小声。

出示小鼓图片,问:“谁能敲出小鼓的声音?”幼儿尝试敲出小鼓的声音。

师总结:轻轻敲,就能敲出小鼓的声音。

三、师幼游戏,猜猜声音。

请幼儿猜猜看,并请个别幼儿及全体幼儿一起来模仿敲大鼓和敲小鼓的动作。

师总结:用力敲就能敲出大鼓的声音,轻轻敲就能敲出小鼓的声音,

四、欣赏歌曲,模拟声音。

请大家一起欣赏教师演唱《大鼓小鼓》的歌曲,感受歌曲中的强弱。

1、欣赏表演。

教师根据图谱表演《大鼓小鼓》,幼儿变看图谱边安静倾听。

2、再次感受。

教师再次表演将歌曲的强弱关系体现得更明显一些,让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出来。

3、语言表达。

师:“我再表演一遍,请小朋友们注意听一听,说说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你来试着唱一唱大鼓的声音和小鼓的声音?”

五、师幼合作,表现声音。

1、师幼合作。

2、家幼合作。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表演,家长唱前半句,幼儿表现鼓声,也可互换。

3、全班表演。

全班一起表现歌曲,要明显的展现强弱。

六、创编动作,替代声音。

教师启发幼儿利用各种方式模拟歌曲中的强弱,比如拍手、敲打桌子、跺脚等,引导幼儿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歌曲中的大鼓和小鼓,并注意启发幼儿在选择表现方式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教师鼓励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表现方式。

七、集体表演,对比声音。

把家长和幼儿分组,分成演唱组、演奏组、肢体动作表演组,一起合奏,达到活动高潮。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7093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