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一门科学。好的总结需要提炼出关键信息,排除多余的干扰。总结范文中的案例和分享,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一
3.1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思想教育对于体育类的学生而言,要采取各种措施和通过多种载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调动广大学生认真学习的积极性。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些构成了体育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1]因此,结合学生渴望成才的积极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学风建设,就为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找到了一个有效的依附点。
3.2突出不同阶段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用扎实细致的作风全面做好学生各项工作根据体育类学生思想实际、培养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应不同。
第一,优化教育管理,加速新生的转变。新生入校后,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的角色转换不适,不能迅速适应生活、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思想上产生了迷茫与冲突。但由于他们刚跨出中学的大门,其思想普遍单纯,学习积极性较高,组织纪律意识强,对各种新事物充满兴趣。此时,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是在坚持疏通引导与循循善诱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教育,落实生活、学习细节,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第二,专业教育与德育工作并重,全面开展对大二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做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干部工作制度化,采取具体的措施,及时处理不正确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落实教育管理细节,提高大三学生的综合素质。大三阶段,在不忽视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应落实日常的工作细节,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大三的学生普遍认识到了专业的重要性,因此,作好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加强实习与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四年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四学生有许多的苦恼、迷茫。此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实习、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步。[3]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世界、调整就业期望值、促进职业自我概念职业角色技能和生活角色技能的形成与发展。
3.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状思想教育系统在校内,除了紧紧依托深入一线的辅导员外,还聘请系内专业课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和家长双向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学生中的积极作用,也可以更好地获取学生更多的信息。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亲子联谊会等形式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功能。为了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外聘法制宣讲员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制宣讲。在工作中,有意识地采用隐性教育手法,试图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思想教育。[4]比如通过校外教育实习、组织学生参加大型社会公益性质的志愿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切入到亲身体验的活动中,可以快速感悟成长,领会进步。所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状思想教育系统,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从而拓宽了思想教育的途径。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二
摘要:长久以来,在艺术教育中,感知与理智一直被分离开来,艺术与科学互相排斥。这是艺术教育的损失,也是艺术教育的误区。感受力和直觉力正是弥合感性与理性之间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直觉是艺术家掌握世界的方式,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艺术直觉的阐释和对艺术教学中对感受力和直觉力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的分析,引发艺术教育中对这种割裂的关注。
关键词:直觉;感知;艺术教育;整合。
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可以用“标准”来衡量的学科,它和感受力有关,和一个人的整体性有关。传统的艺术教育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径,忽略了与艺术最为相契的感受力和直觉力。
一、艺术与整合。
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里,一方面人们因为技术不断获得更多的便捷,技术替代了生存生活乃至复杂工作中的部分功能。另一方面,这种功能的替代也逐渐让人的整体性被割裂,人们成为“断片”的人,破碎的人。网络时代里,信息的“超链接”方式更是让人的思维模式在无限延伸中成为碎片。在麦克卢汉的观点里,艺术在历史中常常扮演着预言者和感知模式的调控者的角色。在今天碎片式的网络时代,更需要艺术对人们的情感和内心体验重新提供一种整合式的感知模式。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只有理智、逻辑才是获得知识最稳固的途径,这是最正式也最有效的标准。但在今天的艺术教育里,我们可能更需要一种面向感受和情感的整合的直觉型思维的培训和感受力的教育。
二、直觉与感知。
三、艺术教育中的直觉与感知培养。
1、多样化文化课程创造开放的教育语境。
首先,开设多样化文化课程是为直觉力和感受力的产生创作一种开放的环境。在艺术院校设立真正丰富且具有包容力的文化课程,让学生处于一种开放的可选择的教育语境之中。目前的艺术教育,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趋于标准化的培养过程。学分、技能、就业率,成为艺术院校追求的最大目标。大量的艺术院校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风气,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这着大量有心从事艺术事业的学生也是一个不良的导向。艺术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局面下显得狭窄而充满功利。经常有人说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而思想正是激发艺术直觉最有力的因素。众多艺术院校单一的追求就业率让艺术教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很多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素质培养成为随意性的副科,思想和技艺的分裂,过分实用性功利性的培养目标,给很多学生和艺术爱好者带来误区。文化课程目前在很多艺术院校的教学系统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创作是将自己所有的心灵能量聚集在一起,这些能量不只是专业技能的熟练,更包括了所有对世界,对艺术的认识和所有文化修养的沉淀。
2、从“训练”式到“对话”式的教学。
在艺术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注重模仿和灌输。临摹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但单一的临摹和经验灌输往往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让他们逐渐丧失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会更有利于保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和学成为平等的两个维度,通过对话式的教学,让艺术创造在交流中碰撞,甚至这种对话可以是反叛和抗争。只有在这种真正的交流中,学生才可能激发“创造”,而不仅仅是在艺术史和教师权威的标准下畏手畏脚。艺术教学是要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在一开始这些表达可能显得生涩,所以更需要一种更为平等的对话而不是“标准系统”的压抑。而今天网络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足够的渠道获取“知识点”,这也让对话成为了可能。
3、多重实践和跨界整合。
在对话式教学的基础上,艺术教育可以开发更多共同创作的实践模式,和跨学科的联系和整合。艺术教育需要更多的机会通过切身的实验去寻找真相开发潜能。各学科之间,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社会都可以建立起更多的关系,在实践的碰撞中逐渐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为了让教育进入一种手与脑、理智与情感均衡发展的状态,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材料试验寻求真相。他们不应该被“导向”任何一个既定的方向,他的大脑不应该被固定的模型填满,阅读那些描绘二手经验、无助于活跃思维的书或那些超越了理解力的书,都为时过早。教育必须成为让一个人发现并形成自身表达方式的机会,必须提供一种有意义的融合,将社会传统与个人体验、实践与判断结合起来。共同创作的模式可以激活学生除语言和文字之外的各种品质,不是从形式到形式,或者从观念到观念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套用,不是枯燥的模仿,是在不断地寻找和积累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再返回到思维,形成新的更为清晰和准确的直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恢复人的感受力和整体性在艺术创作及艺术教育中都占据着异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创作才更能触及生活的本质,我们的艺术教育最珍贵的功能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和延展,成为一种更为“自由”的教育。
注释:
1.(美)鲁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商务印书馆,:9.
2.(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运动中的视觉:新包豪斯的基础[m].中国出版集团,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三
论文摘要:碧奴》是苏童先生在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为母本,进行的一个“重述神话”的尝试。小说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呈现出一种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仔细分析小说的叙事,就会发现很多后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包括对传统故事情节的解构,对人物形象的颠覆和重塑,对时空的剥离,和对人性不断追寻都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
论文关键词:碧奴,后现代主义,解构,重建,陌生化。
《碧奴——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是苏童先生在20以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为母本进行的一个“重述神话”的尝试,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作品。但是不得不说,从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苏童先生混淆了神话与传说的定义。在《碧奴·自序》中苏童先生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已在中国流传了二千年,神话流传的方式是从民间到民间,我的这次‘重述’应该是这故事的又一次流传,也还是从民间到民间,但幸运的是已经跨出国门了”。
“神话是一种古老的故事体裁,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她是当时人们在原始思维基础上不自觉地把自然和社会生活加以形象化而形成的一种幻想神奇的故事”。简单地来说,神话是神圣化的故事,它的讲述总于自然现象起源和社会文化现象起源等密切相关,其讲述过程常常与原始社会的宗教仪式相伴,具有神圣性,讲述的人物也大都是神或者神性的人。“传说主要是关于特定的人、地、事、物的口头故事”,传说是历史化的故事,它的流传总是于一定的历史事件、传奇人物、地理风物相关,在讲述的过程中总是企图让人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过的,其讲述具有传奇性。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孟姜女哭长城属于传说,首先它产生的时间晚于神话,其次它的讲述关联人物(孟姜女)与地理风物(长城),再次在孟姜女传说形成的最初阶段孟姜女并不是神性的人,而是一个遵循礼教的楷模——杞梁妻。当然,神话和传说的概念只是学科上的界定,依据“从民间到民间”的方式,老百姓口中的“神话”和“传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除此之外,《碧奴》无疑一个非常成功的民间传说再创作,小说大尺度的对故事的原貌进行了改编,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使小说呈现出一种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仔细分析小说的叙事,就会发现很多后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上占优先地位。在小说中,苏童对传统故事情节的解构,对人物形象的颠覆和重塑,对时空的剥离,和对人性不断追寻都表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特征。
一.解构传统,重述故事情节。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的“四大传说”之一,上世纪二十年代顾颉刚先生曾运用“历史层累”和地理流变的方法对孟姜女的故事进行过细致的研究。顾颉刚先生研究了《左传》《檀弓》《孟子》《列女传》等史籍所述,指出“孟姜女的故事起源于齐国时期杞梁之妻拒郊吊的故事,在西汉以前故事中心是悲歌哀哭,到西汉的后期从悲歌而变为崩城,所崩之城不外乎齐国的附近,杞梁夫妇也总是春秋时的人,齐国的臣民;而到了唐朝才有万里寻夫、哭倒长城之说,开始与秦始皇挂上了钩”。后来随着故事的流传,由于受官方宋明礼教的影响和口耳相传中的变异,孟姜女由齐国人变成了南方人,孟姜女故事也加入了“葫芦生女”、“范喜良窥见孟姜女裸浴”、“新婚被抓丁”、“孟姜女投海而死”等情节。
这一系列严谨的考证相当有说服力地表明,我们现今记忆中的“孟姜女哭长城”是广大民众长久历史记忆的累积产物,是在原始的信息上逐渐叠加而成的传说。随着地域、时势和风俗等文化元素逐渐汇入这个传说,它“从民众的感情与想像中建立了一个或若干个孟姜女,……一件故事虽是微小,但一样地随顺了文化中心而迁流,承受了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像而发展”。
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虽说一般只被视为史学和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但它却突显出民族认同建构中的某些重要内涵。顾颉刚对这一故事本来面目的还原,暗含了他对历史记忆的真实性的信念:《孟姜女故事研究》把一种在文学中延续并不断叠加的“真实”与历史中的前后相继的真实事件区分开来。即,“孟姜女哭长城”虽然未必是个真实的事件,但从文化史的角度讲,它却是一种累积性历史记忆的具体化,而这种通过神话传说延续下来的历史记忆恰恰是构成我们民族文化、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的重要成分。
苏童则是通过一系列的陌生化逐步实现了《碧奴》的寓言化,从而消解了两千余年流传下来的孟姜女故事所携带的历史记忆。小说中除“千里送寒衣”和“哭倒长城”长城的情节没变,其他均做了较大的改动。苏童在改写中,并没有专注于孟姜女(碧奴)是怎样哭倒长城的,而将文笔大部分置换到千里送寒衣的路途中,由此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惊心动魄的精彩场景。
碧奴送寒衣前慎重地为自己(葫芦)举行了葬礼,“埋个囫囵身子在桃村,埋好了我就可以安心走了”。一路上碧奴被人误认为是疯女人、女巫、泪人、刺客,经历各种磨难:在鹿王坟被当作祭品、被拷在死人棺材上哭丧、在五谷城被捉去熬五味泪汤、又被当作刺客示众等待杀头、还驮着大石头爬去大燕岭……,最后和她一同哭倒长城的是成千上万只的青蛙和成千上万只的金线白蝴蝶。青蛙是征夫们母亲的灵魂变的,白蝴蝶则是哭灵人的灵魂变的,她们与碧奴一起上演了惊天动地的“神话”。
这些故事情节都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将原有的故事情节解构、拆散、甚至扔掉,再重建一个奇幻的,完全不同的“碧奴千里送寒衣”。同时,苏童也没有像一贯的历史故事那样简单地将统治阶级设定为恶的,老百姓设定为善的。碧奴遭受的种种伤害,更多地是来自她北上途中所接触到的女工、车夫、鹿人、小偷、刺客等。通过这些非传统的情节的铺陈,苏童完成了对孟姜女哭长城的重述,神话性的.重述。
二、神圣化的身份制造:从疯子到女神。
在“神话重述”的过程中,作者首先改变了主人翁的名字,由孟姜女变成了“碧奴”,这一改变不仅仅是名字的改变,而是为了“摆脱原来的孟姜女形象对我写作的束缚”(苏童)。
1、碧奴传奇性的出场身份。
首先,碧奴所在的桃村是哭灵人的后裔,在这儿哭泣是一种禁忌,人们从小练就了不用眼睛哭泣的本领。其次,碧奴是葫芦变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葫芦是生殖崇拜象征物,同时兼具女人的奴性和神性。徐杰舜在其论文《葫芦文化:中华民族凝聚的文化基因》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的观点:“根据伏羲女蜗与饱瓤的语音关系,“伏羲、女蜗莫不就是葫芦的化身。……葫芦是造人故事的有机部分”,又补充说:由于葫芦瓜内多子,“很多民族或族群以葫芦为始祖的化身。”同时刘尧汉先生也认为:“葫芦象征着繁育人类的子宫和母体的生殖力。”最后,出发前柴村的女巫为碧奴卜出了“人间最离奇的命运”,在她们脸上看见了“一半恐惧一半欣喜”。就这样碧奴以迷幻的身份出场,为后来的传奇经历埋下了伏笔。
2、文中的死亡意象。
首先,柴村的女巫给了碧奴一个“死亡预言”:“你别去,去了你就回不来了,你会死在路上”。其次,在小说一开始作者就为碧奴设立了一个“哭泣禁忌”,北山下的人是不允许用眼睛哭泣的,一旦用眼睛哭泣,就意味着人要死了。当这一哭泣禁忌被打破时,碧奴选择了一个“掘墓人”等待死亡。可是碧奴没有死,或者说在碧奴用眼睛哭泣以后,之前的那个桃村的碧奴死了,活着的是一个脱掉了奴性躯体的,自由追求真善美的神性意志。从此之后碧奴的哭泣开始显现神奇的魔力,就是这些神奇的魔力使碧奴一件件退去人的外衣,是她变成了一个哭泣着的女神。
3、“哭”的法力逐步增强和神性的最终实现。
在小说中“哭”似乎是碧奴对抗社会唯一的技能,而这一哭泣的技能随着碧奴遭受的苦难越来越多,“法力”也越来越强。在桃村时她只能用头发哭泣;岂梁被抓后,她学会了用手指和脚趾哭泣;被鹿人劫掠后她开始会用乳房、耳朵、眼睛哭泣,而从眼睛开始流泪之初,鹿人就感到了“悲伤地袭击”,这种袭击能够引发周围人的“思乡病”;在五谷城里她的泪水开始有五种味道,被詹府抓去取五味泪做熬药的汤水,这种药能驱詹刺史家的邪气;在五谷城门口,她被当做刺客关在铁笼时,泪水能够使铁笼生锈,能够使沾到泪水的人彼此忏悔;到达大燕岭,碧奴的泪水开始铺天盖地漫过每一块她爬过的石头;得知岂梁已死后,她泪水的“法力”达到最大,和无数来历不明的青蛙和一群金线白蝴蝶一起将长城哭得轰然倒塌。此时,碧奴完全实现了从人到神的转变,成为一个纯粹的反抗命运、追求幸福的精神符号。
碧奴不顾世俗的流言蜚语,执著地赶赴千里之遥的长城为丈夫送冬衣,这种西西弗斯式的精神和英雄行为推进了她成为女神的进程。这种神性在碧奴到达长城并得知自己的丈夫葬身长城之下时,被彻底激怒而爆发出来,神圣的泪水哭倒的不仅是坚固的长城,而是在神话中摧毁由男性建立起来的封建塔楼。
4、青蛙意象对神性的强化。
“青蛙”是母性生殖崇拜的象征,赵国华的《生殖崇拜文化论》和傅道彬的《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都曾专门讲到古人把青蛙作为生殖崇拜象征物的事实。神话《碧奴》里的“青蛙”是“在沿河寻找儿子的盲妇人”的化身,她将自身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独自乘筏以河流为家寻找自己被征往北方的儿子,直到第一场秋水把她的生命带走,她把“另一半的梦留给了青蛙”。但这个青蛙承载的又似乎不只是这一个母亲的灵魂:它呼唤过岂梁的名字,依偎过马人雪骢粗糙皲裂的脚背、追寻过衡明君门客芹素的脚步……。她是每一个心底还存有良善的征夫的母亲,是一个母爱精魂的化身。在万里寻夫的漫长路途上,只有化身“青蛙”的“母亲”一直陪伴着碧奴,并且在快到十三里铺的时候,给她领路:“只有青蛙始终在她的前方跳跃,它的暗绿色的花纹在官道上非常醒目,看上去是一堆绿色的火苗”,给了碧奴继续前行的希望,这象征着婆婆们给儿媳带路去寻找远方的亲人。最后无数“青蛙”母亲排成一条灰绿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和碧奴一起赶赴长城寻找儿子。
马克·柯里认为,“个人的身份并不是真正包含在个人的身躯内,身份仅存在于叙事之中。我们解释一个人的唯一方法就是讲述这个人的故事,选择能表现其特性的事件,并按照叙事的形式原则将它们组织起来,以仿佛在和他对话的方式将他表现出来”。在苏童的叙事中,碧奴的所有行为都是以第三人称表述出来的,好像一个画外音,一直在描述碧奴的经历一样。作者就是通过这些貌似理性和客观的描述使碧奴身份中的神性在哭泣中一点点累积起来,直到最后惊天动地的一哭。
三.时间与空间的剥离。
在《碧奴》一书中,作者没有给出故事发生的明确时间地点,而是运用后现代的手法,把故事进行了陌生化处理。在时间上,苏童把历史置换为一种“非历史”的因素:时间非常模糊。文中出现的“刀币”、“信桃君”、“衡明君”似乎映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但又无法确定。空间上,苏童只给出了一个从南到北的大概方向,“翻过那些山岗,一直向北,穿越七郡十八县,便能走到大燕岭去”。但这种时空的剥离又不是完全的剥离,岂梁修长城的大燕岭,恰恰印证了敦煌残卷中的记载“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的燕山;那个“死了三天,臭鱼烂虾也掩盖不了他尸臭”的国王,在历史中似乎也只有秦始皇。但《碧奴》中的秦始皇在一出场就死了,和碧奴没有任何交集,这和孟姜女哭长城里的秦始皇又是不同的。
此外,苏童还建构了一批符号化的人物形象:供贵族狩猎骑射的鹿人和马人,是动物化了的人。连主人翁碧奴都似乎是一个寓言式的精神符号,一只灌满了泪水的葫芦。这些形象的设计使整个故事富于魔幻色彩,让读者无法确定故事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点。
四.人性的回归。
小说中,爱情是碧奴千里寻夫的唯一理由。岂梁是桑树,碧奴是葫芦,葫芦藤是要缠绕着桑树的,“岂梁不在了,什么都不在了”。岂梁到大燕岭去了,她的灵魂也被带走了,她要千里寻夫,把自己丢失的魂找回来。与其说碧奴寻找的是岂梁,不如说她寻找的是自己的灵魂,她要找回这个灵魂来补全一个现实中残缺的身体。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讲述则是出于对贵族阶层的礼制、礼仪文化传统颂扬——杞梁妻拒绝郊吊;后来演变成范喜良逃役,新婚被抓,孟姜女千里寻夫,突出的依然的封建礼制下的贞女形象,都是与人性无关。
在北上的途中碧奴所遇到的一些善良的人:那个语言冷漠但心存同情的驴车夫、不愿连累碧奴的刺客少器、十三里铺善良的农妇……,他们都是冷漠社会中人性的表现。大燕岭是一个神圣的所在,随着距离大燕岭越来越近,碧奴神性的逐渐增加,碧奴眼泪所带来的人性的光辉也越来越大,周围的人也越来越人性化一些。由此可见,碧奴千里寻夫,寻找的不仅是自我的灵魂,也是对人类的灵魂——人性的追寻。
五.结论。
苏童的创作,在80年代一直被批评家和当代文学史家视为“先锋派”的力作,后来又普遍认为他90年代以后的创作是“新历史主义”的代表和“新现实主义”的表率。而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发现《碧奴》的叙事借用了很多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的四个基本审美特征:主体消失、深度消失、历史感消失、距离消失。《碧奴》的故事虽然主人翁是碧奴,但叙事主体是没有的,整个小说像一篇旁白,又像一个梦境。在小说中作者也没有设定什么特定的教育目的或者理性目的,碧奴的出发本来就具有疯魔的表征。所有的经历也都奇幻而不近真实,故事发生的时空都被陌生化处理。而对于碧奴,苏童感慨“:我试图递给那女子一根绳子,让那绳子穿越两千年时空,让那女子牵着我走,我和她一样,我也要到长城去!”,这样在叙事上就使《碧奴》讲述的距离感消失。综上所述,在《碧奴》一书中,苏童运用后现代的叙事手法,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解构、人物形象的身份重设、时空的陌生化和对人性的追求,完成了对孟姜女传说的颠覆,重新建构了一个碧奴神话。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四
终身体育是指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其本身所参加的所有的体育锻炼和其所收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称之为终身体育。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质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并且需要进行终身体育,也需要进行合理的体育教育,为其终身体育活动打下一个科学、实用的基础。在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当中,是由3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的,分别是婴幼儿体育阶段、青少年体育阶段和成年人体育阶段。在婴幼儿体育阶段当中,由于是起点,因此是对人的生命活动、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成人阶段是指终身体育的扩展期,通常来说是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进行体育;而青少年体育便是整个人的体育体系当中的入门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在为日后成人期打下基础的同时也对当下青少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起着一种基础性的作用,能够帮助青少年认识到体育教学和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在通过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努力以及全民健身的倡导,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同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儿童和青少年的提高更是尤为显著。而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在加大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中,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体育设备、场地,以及提高体育健身活动制度的完善,来帮助学生具有较好的体育技能并且形成好的体育习惯,为日后的生活当中的健身提供基础性帮助。中学体育教育是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关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体育兴趣,为全民健身打下了基础,为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指导性作用。
优质的全民健身活动需要科学的健身理论的指导才能够发挥其作用,理论经过有效的指导转化为实践才能够帮助人们得到益处。中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具体的健身和体育锻炼方法,并且需要学会如何将方法转为实践,掌握锻炼和健身的技能。在学校里对中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健身中学习并且运用科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日后全民健身活动打下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其他学习和生活当中自觉并养成运用科学方法的习惯。在婴幼儿时期,对体育的知识大多来自家庭父母,信息相对不全面且具有一定的误导性,而成年后,体育锻炼的常识和习惯已经形成,难以改变。因此全民健身的指导最重要的阶段是在青少年时期,而中学体育教学对此产生的指导性作用便十分重要。在中学进行体育教学的体育老师都经过十分专业的训练和培训,对理论教学的认知十分全面,对各项体育运动的技能也十分了解且水平较高,在教师的自身能力发挥下,能够帮助中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知识和技能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学习。假如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当中使用的方法不科学、不得当,那么,不仅不会产生较好的体育锻炼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体育教师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运用正确的方法是保证体育锻炼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中学体育教学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便起着指导性作用。不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使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进行什么样的体育活动以及多大量的体育活动,还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关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个指导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指导,使得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为学生能够长久地进行体育锻炼打下基础。这样,学生在了解运动技巧的同时能够有个持续性的爱好。
3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宣传性作用。
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将身体健康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在长期日积月累的体育健身活动当中,人们已经将合理的经验逐渐的整理和归纳形成了科学的体育活动理论,全民健身活动需要一个途径来将这些理论和技能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学习并且使用。学生群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朝气、最为有生命力的群体,这一个群体的学习能力和宣传能力是巨大的,因此,在学生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当中进行全民健身活动的教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同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相比,学校体育教学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传播的途径,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通过教学,能够将体育健身理论宣传到学生当中,体现了中学体育教学对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宣传性作用。与其他时期不同,人在青少年阶段可以从多方面了解体育锻炼,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在学生青少年时期对全民健身活动起到很好的宣传性作用。在中学时期,学校和体育教师以及在校学生是进行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的中坚力量,发挥极其强大的力量,可以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身体素质的提高能够为文化、科学等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从这个层面看,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运动竞赛、板报宣传、文体活动、体育交流等体育活动,都能够提高学生和成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宣传。
4结语。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是整个人个体成长阶段当中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容易出现身体和心理问题的重要时期,因此,青少年时期的体育教学,能够帮助青少年在身心健康的成长过程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提倡“全民健身”的背景下,通过中学时期的体育教学,能够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到体育对人的重要性,也能够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体育锻炼指导,帮助青少年在成人后能够进行正确地体育锻炼,以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只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在全民健身战略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地位,并且使其主要作用得以发挥,才能够使我国的全民健身活动更上一个档次,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我国的终身体育做出一个很好的引导。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五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艺术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内涵与修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国家实施艺术教育时间短暂,艺术教育实施的诸多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本文就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解决方案。
在当今,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界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初中学校,在具体落实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一、现状问题。
基本现状:
1.艺术教师专业知识缺乏课时量紧缺。
在初中学校,音乐、美术课程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唱一唱”、“画一画”,其实真正的艺术类课程是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创造、发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探索未知的精神、勇于面对挑战的魄力。这需要学校和老师共同努力,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性知识,懂得怎么教,如何教。学校方面也要为艺术教育课程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提高课时量的前提下加强硬件设置建设。
2.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套教案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古典音乐”、“各族民歌”等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都大打折扣。学生兴趣提不起,老师上课时也便当副课草草收场,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艺术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应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去发现、去探索。提高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感。
3.设施设备配置接不上学生展现机会少。
天府新区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双流县、龙泉驿区、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在天府新区的几个县市中,教学资源配置趋于严重不平衡,市区配置相对齐全,而下属乡镇,设施设备则相对落后,建设硬件条件也显得力不从心。学生没有较好的环境接受艺术的熏陶,再加上平时展现的机会也不多,整体水平提不上来也便顺理成章。
4.艺术教育评价体系标准不一。
艺术教育的整个评价体系缺乏,无论是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体系,还是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价体系,文化课程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分数是指南针,而艺术的评价相对比较主观,没有“标准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艺术教育的评估与发展。
二、原因分析。
1.学生眼中的艺术并不是课堂上的样子。
初中学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同学们从生理、心理上都在快速的发生变化,也是教育最困难的时期。同时现在的初中学生大都是“00后”,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意志和毅力,同时接受了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传播渠道的信息,对艺术教育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好奇心,从学生的看法中入手,开放性思维的课堂更容易让他们活跃起来。
2.经费紧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丝毫不敢松懈,教师也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内更注重文化成绩,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若非常喜欢音乐或美术,并花很多功夫去练习,教师便将“不务正业”四个字刻在对该生印象中,这样一来,在经费支持上往文化课倾斜也不足为奇。
三、措施建议。
1.引进来走出去。
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创建一流的艺术教育需要我们在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方面均达到更高的要求。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适合艺术教育者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加大学校教师研修的力度、为艺术教育者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建立一定范围内艺术信息库、实现办学资源流动化、共享化。这样使得艺术教育影响更广泛,有专业特长的老师能给更多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2.结合“潮流”、“接地气”
从自己身边“流行”的元素向艺术靠拢,慢慢接近艺术。让学生意识到艺术就在身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培养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再向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从生活中着手,例如若近期开展舞蹈课程的学习,便可以教授时下热门的“小苹果”,大家觉得新奇、好玩,同时也在玩耍中学会了基本舞蹈动律。其他艺术类课程也可借鉴此种上课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加大经费投入配置设施设备。
从教育局、学校等上级进行评议,对下级各个学校进行设施设备检修、添置。确保学校在硬件上的完善,缩短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舞蹈房、美术室、钢琴、音响、礼堂,在学校层面对艺术教育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倡导学生爱惜教学资源,珍惜现在的资源,软件。
4.设置多重考核制度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是艺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记录、整理和研究,“assessment”是西方学者对评价的称谓。通常理解为以某些标准来评定学生的行为过程。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他们对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又要挖掘和发展其在不同方面的潜在能力。让学生参与多种艺术活动,提高其艺术实践技能。设置横向、纵向多方位的考核制度,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艺术带给他们的快乐。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六
青少年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对民族健康水平有直接影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处于落后状态。体育课程的设置难以满足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需要。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下降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表明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少年群体身体素质的关心与重视,对增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有划时代意义。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行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然而,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体育课程设置等因素的制约,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面临重重阻难,为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继续加强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完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十分必要且紧迫。
1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目标不明确。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方面内容,然而并没有更为详细地论述各方面的具体内容以及其中的联系。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更为具体的目标。另外,在目标的执行方面,二者的契合度不高。高校体育课程中关于健康教育的实践较少,更为注重体育运动,忽视了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然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学生健康观念的缺乏显然不利于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提高。1.2课程内容不完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仍保持传统的教学形式,缺少创新性。这里所说的创新性主要指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应与学生实际密切相连,课程内容应是兼具娱乐性、健身性、有效性、文化性特点的。然而,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仍以传统的'球类运动、田径课程等为主,对新兴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引进不足。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力求全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学生个体具有特殊性,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高校长期以来延续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学生热爱体育但不一定喜欢体育课,这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享受体育课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参与的过程,需要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有所突破和创新。1.3课程结构不合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主要在大一、大二学年,并规定体育课程考核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即使部分高校在大三学年设置体育课为选修课,但多数高校体育课程集中于大学生生活的前2年,导致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不佳。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规律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参与运动还需靠自身的约束,然而,多数学生由于竞争压力等限制并没有坚持体育锻炼。学生们将大学体育课程看作是“任务”,只要完成任务,拿到学分就可以,并没有清晰认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初衷,这种不合理的结构设置是导致学生错误认识的原因之一。1.4课程评价不健全。课程评价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评价主体单一。虽然评价形式多种多样,但评价主体较单一,高校体育课程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是体育课程的评价主体,单一的评价主体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仅以教师的主观判断为评价依据,缺少科学性。(2)评价内容单一。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以课内教学为主,很少有课外活动。重视身体素质的提升,却容易忽略心理素质的提高。注重技术的使用与传授,却忽视了学生体能的锻炼。一门学科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有直接影响,评价标准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5课程资源欠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足够的课程资源支撑,我国高校体育资源不足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计划的实施。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运动器材、体育场地都是开展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技能水平与教学能力对学生体育运动有直接影响,我国目前存在教师性别比例失调、专项技能集中等问题,导致体育教学缺少针对性,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受限。体育运动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体育场馆为学生提供的体育锻炼空间不足。有些场馆收费较高,开放时间较短,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体育场地面积不达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除了以上要素外,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体育信息宣传少,不利于学生对体育课多元化需求的满足。
2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对策。
2.1明确培养目标,树立身心健康理念。在现代身心健康理念指导下,重新审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发挥体育课程的最大效用。具体来说,高校学生体育课程目标应有:(1)健康意识培养。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首先应注重学生健康意识的灌输与传授,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健康意识的培养。阳光体育运动的初衷在于以健康为理念指导,健康的体质与心理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以学生为本。素质教育是我党重要的教育方针,其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高校体育课程面向广大学生,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承接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体育课程。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与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体育课程设置要注重发挥学生个性及特长,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3)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宣传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热情,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自我锻炼得到提升,争取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掌握一项或两项兴趣浓厚的、且能长期坚持的体育运动技能。2.2完善课程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进一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特点与实际情况。体育课程内容应有所创新,在保留传统经典运动项目的同时,开展新的竞技体育运动。(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并且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的技能与知识构成。(2)课程内容要具有生活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观念,需要不断促进生活化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大学作为学生参与体育的一个阶段,学生毕业后体育观念能否形成或已经选择的体育运动能否长期坚持,与体育课程内容关系很大。开展生活化、职业化的体育运动,例如健身操、太极拳等,增强与社会的衔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一直坚持,为终身体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健身性体现在,体育运动要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是有益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娱乐性强调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具有自身的特色,娱乐性强的体育课程更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2.3优化课程结构,开展多层次教学。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要有长远眼光,致力于提高学生与职业相关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待体育的意识和态度,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这一目标能否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在课时安排上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应增加体育课程学时,促进体育课程形式的多样化。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应做到:(1)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采取低年级学生上必修课,高年级学生上选修课的课型结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课程、任课教师等。开设运动类和健康类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2)授课形式可采取理论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理论教学内容在于宣传健康理念,传达健康意识。实际操作课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为主,提高运动强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运动机会。2.4健全评价体系,促进体育课程设置的科学化。评价体系是良好体育课程体系建立的关键环节。为健全评价体系,(1)应改变评价标准的单一化现状,将课内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活动共同作为体育课程成绩的参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强项进行考试。(2)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体育课程成绩的评价不应仅由教师个人完成,应建立评价团队,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例如,对于学生健康水平的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平时的状态表现等评分外,也可让学生自行评分。(3)优化考核内容,创新考核形式。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考核,可以从学生组织能力、竞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考虑。对体育文化的考核,可以采取书面考试或论文写作的形式。2.5丰富课程资源,为阳光体育运动服务。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方面就是课程资源设置,首先,体育课程资源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要不断扩大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建设。具体来说,扩大体育教师引进数量,扩大不同专项体育范围。提高体育教师质量,包括教师的运动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建立学习交流小组,分享教学经验;确保高校体育场地面积达标,增加体育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体育运动所需器材等建设;延长体育场馆开放时间,降低收费标准,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为学生课余时间参与体育运动创造条件;结合现代化的网络工具,宣传体育教学、健康信息等,随时向学生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总之,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目标也是增强学生体育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小帆,史兵,胡柏平.“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不力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1,18(3).
[2]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29(5).
[3]周倩怡,等.高校体育课与阳光体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5).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七
摘要美本质问题为何长期困绕着人们?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美本质论进行批判地分析:它吸引历代研究者穷毕生之精力而不得其解的奥秘在何?它自身内在的悖论及逻辑错误是其致命的弱点和不得其解的根源。对美的本质、规律和原因的探索不是简单的“美是什么”可以概括得了的,而是只有体现美的动态性质的“美在什么”才能够包蕴的。
关键词美本质美本身美是什么美在什么柏拉图。
一、美本质论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概述。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借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的一系列对话,提出并阐释论证了“美是什么”[1]p180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两千多年来,无数哲人、思想家前赴后继,一直苦苦思索并希望找到或给出“美是什么”这一千古之迷的最理想的答案。诚然,这种执著的求真精神难能可贵,然而,对“美是什么”的研究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泄气和悲观失望。威廉・奈特(willianknight)曾十分沮丧地宣称:“美的本质问题经常被作为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被弃了。”[2]p22朱狄先生也不无感慨到:“美的本质问题经过了二千多年的讨论,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从客观上看,这一问题的解决反而显得愈来愈困难了。”[2]p22甚至有研究者大呼:“美,本来就是这样一个子虚乌有的字样,为了探讨它的本质,竟耗尽了历代学者的心血!”[2]p22虽然这些言论不无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它们却吹响了从问题的另一个层面对其存在的症结及原因进行重新审视和反省的号角,力图拨开美本质研究领域的迷雾,重新思索和建构深入研究的正确方向和合理的方法体系,创造性地修复美本质论研究领域出现的尴尬局面。
二、对柏拉图“美是什么”论证的概说。
柏拉图从对各种具体审美实践现象的批判切入,经过精致的类比论证,提出了“什么是美”就是“美是什么”的著名论断,而且还通过试探性的诘难式的讨论方式对美是“有用的”、“恰当”、“有益的”、“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等一系列概念进行了阐释和论证,最后得出只有“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1]p184的形而上的结论。
柏拉图提出并论证“美是什么”的逻辑过程是:“在一个讨论会里,我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1]p178于是引出“你怎样才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你能替美下一个定义么?”[1]p178的美本质论问题。“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是有正义的,……是由于正义。”[1]p179“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1]p180因此,“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1]p180进而推论出“美即美本身”或“美本身即美”的论断。诚然,柏拉图美本质论的诞生是与古希腊崇尚理性,追求真知的社会人文背景耦合的。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开辟了新的知识领域,尽管论证的过程、方法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科学甚至是错误之处。
三、对柏拉图“美是什么”的批判。
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及论证过程既有其丰厚的现实基础和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又有其本身固有的致命的弱点。对此,我们应该辩正地分析对待。
(一)柏拉图美本质论的贡献。
1、开始有意识地探索美的规律。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本身是丰富多彩、变化复杂的,由于实践主体的参与,它们之间因其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更加繁杂。美的现象由于其物态化表现载体的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本身的繁复多变而愈加繁复多变,审美主体本身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即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驱使其不止是满足于各种各样的审美现象而浅尝辄止,而是应该去探求各种审美现象之所以美的规律,掌握并利用它来鉴赏和创造美的事物。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则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对美本质的追问和形上思辩都是根源于人在社会中发展的需要,是对人由感性接受向理性探索升华的转折性推动力量。
2、有利于对审美实践的规范。
审美实践活动总是以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事体为其开展的物质载体和审美观照或体验的对象和内容。审美主体面对各种各样的美的现象,如何鉴赏、判断、感受美,如何维护、保持、创造美呢?这有必要首先对美的规律的认识、理解、把握。只有在遵循美的规律的前提下,审美主体才可能切实地感悟到美并真正地创造美。规律是客观的,并以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支配着各种现象的发展变化。忽视甚至无视规律的作用和意义,就犹如一个没有任何游泳本领的人却想游过河对面一样无赖和危险。美本质论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力求寻找关于美的规律和准则,以此对美有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认识并进而对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向、范围、性质等方面进行合理地规范和制约,以使其能有理有节地开展而不至于混乱、无序。
3、对审美实践的肯定。
柏拉图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是源于对“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的具体的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的。就是说,他的美本质论的提出完全不是臆想出来的,更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其现实根基和历史意义的。这充分证实美的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即使是在他对“美是什么”的推演论证过程中一味地无视甚至否定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的存在意义而狭隘地从纯粹理性的抽象思辩层面进行逻辑求证的现象中,依然可以见出柏拉图没有否定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只是从反面以一种更加曲折隐晦的方式对其予以承认和肯定。因为肯定不只是否定的对象,更是其得以存在和运演的根基。这应该就是柏拉图美本质论受到历代研究者们穷毕生之精力不懈追求和研究的奥秘。
(二)柏拉图美本质论思想的缺憾。
1、单向度思维模式的程序化。
“美是什么”是逻辑模式“什么是什么”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思维模型的反映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单向度发展景象。全称肯定判断命题的显著的致命弱点亦在此。它仅仅强调是什么,而没有论述为什么,其内在关联,本质特征等关键性事项。即是说,它只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什么”这种判断结果,而不能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主项和谓项之间内在机制又是什么呢,即它们契合的纽带是什么;它们还有何本质特征……这样仅存有一个孤零零的结论高悬在那里摇来晃去,让人无所适从,关键在于将结论赖以存在的土壤完全被掘空,所探索的道路被切断。正是由于这种程式化桎梏致使许多研究者不顾实际研究成果和客观现实性,而是生硬套用“美是什么”或“什么是美”的公式而削足适履,委屈研究成果。从而导致美本质论研究走进死胡同的尴尬局面,又由于研究者们仅仅屈从于这种单向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视角狭窄,进而致使美本质论研究方法单一化、论证机械化、结论片面化。
2、“美是什么”的内在悖论。
对美本质规律的追求应是由于审美主体对各种审美现象难以驾驭但又不愿意沉沦的时候萌发的。总之对美本质规律的探讨必须以审美实践和美的现象作为现实基础,脱离这种现实基础的理论追求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美本质规律的思索与探求应该紧紧抓住审美实践的现实基础,并围绕此展开理论研究,这样研究出的.结果才不至于空泛、虚无。然而,柏拉图美本质论的提出及论证过程则体现出其不可调和的内在的悖论:“美是什么”的论断模式是从纷繁复杂的美的现象和对审美实践不易甚至不能把握时提出的,即是说,它的产生是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的。但是,在对其论证的过程中,柏拉图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结构对美本质论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其显著特征就是完全以诘难式的反驳论证的纯思辩形式展开理论阐释,而完全忽略甚至否定其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在论证中,处处鞭笞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从而将其驱逐出美的国度,而一味地追求那虚无漂渺的无影无形的美本身。这是一种梦幻式的追求,一种永远没有结果的追求。从其开始就意味着结果的尴尬和不可能性。在整个美本质论体系构架中,柏拉图无处不在对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的否定,其实,应该看到,就因为他在论证自己理论体系的同时自始至终都在否定的背后承认美的现实性及实践性。他否定得愈是彻底,攻击得愈是猛烈,愈是说明他对美的现实及审美实践的肯定和承认。因为没有承认其对象的存在,否定就不在场。可见,柏拉图在美本质论的建构过程中越是纯粹抽象地推演,就越是证明其本质论诞生并得以存在的美的现实基础性坚定不可动摇。简言之,柏拉图美本质论对美的现象及审美实践的扬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其肯定承认并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过程,更是证明其美本质论虚空性及自我否定的过程。
3、“美是什么”的潜在逻辑错误。
柏拉图在提出“美是什么”论断之前经过一番看似严密实则谬误百出的类比推论过程。首先是类比推理本身缺乏逻辑的严密性,存在臆测的偶然性。这意味着在论证开始的地方已播下了荒谬的种子。其次在于逻辑起点的错误。他认为:“有学问的人之所以有学问,是由于学问”,“有正义的人之所以有正义,是由于正义”,“一切善的东西之所以善,是由于善”。在这里,他着重强调的是正因为有了正义、学问、善本身的存在,才使人成为有正义的,有学问的,善的人。即使正义、学问、善本身的确存在,倘若没有实践主体经过实践这一中介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或意志,又怎么能够支配甚至决定人的行动呢?而且,即使它们已转化为人的思想或意志,倘若没有实践这一中介将其外化为实践活动,一切实践皆失去方向。于是,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即美本身”的结论。在这种错误逻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结论自然是经不住理论推敲和实践验证的。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见出,正是由于其逻辑起点及论证过程本身的缺限,“美是什么”论断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潜在逻辑错误。“美是什么”的提问方式是以一种全称肯定判断的逻辑结构设定的。它在强调是什么的同时就预先肯定了该问题答案的必然存在。即是说,这种设问的思维方式是以一种虚设肯定前提为逻辑基础的。虽然,这种冥冥之中才存在的假想答案究竟为何物,居于何处,有何特征,性质又怎样,对于研究者来说,一无所知,但他们仍然坚信这种答案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并为之奋斗。“美是什么”就是肯定美本身的真实性、独立性、客观存在性,却对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予以否定。诚然,这使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美本身是一个仅在研究者们头脑中虚拟存在的,没有现实的基础性。换言之,美本身是一种想象性的在场,虚假的真实。这种预设前提的虚假性推理论证预示了其结论的不真实性和荒谬性。因而,美本质论在历代研究者潜心探索中,步履维艰,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的根源就在于其命题本身内在的毁灭性的逻辑错误。
(三)“美是什么”还是“美在什么”
美学研究领域因受到美本质论研究思路的束缚,导向出现偏差而陷入无助的窘迫局面。扭转这种研究格局须先正本清源,从问题自身存在的症结分析切入,寻找解决的出路和途径。
1、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
审美主体只有在对具体的美的现象的观照或体验中,才可能真正地发现或体悟到一种真实的美。美的事物是具体的,美的现象是复杂的,审美实践是多样的,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审美需求是变化的。诚然,世界是变化的,复杂而多样的,并非所有的事物或现象都能够进入审美领域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那么,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呢?具体说,就是事物的何种性质、特征使得它在特定的时空中显得美或呈现出美的。这种设问是要求从具体的美的现象和审美实践中寻求美的性质、规律及特征。它强调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基础性和中介作用。也由于审美实践的现实性、基础性,它才成为审美主体发现美的规律、原因和利用这些规律去创造美的桥梁和纽带。倘若将此问题转化为“什么是美”即“美是什么”,那么审美实践存在的意义完全被取消,美的现象也被完全悬空,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被颠覆,一切问题简单化、程式化。离开美的现象的具体现实性来谈美的本质、规律无异于水中捞月,一场空。
2、美的现象之所以美的原因在何。
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面对着千变万化的美的现象,不同的审美主体由于不同的时空观,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不同对美的具体感受也是不同的。同一件艺术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个人或不同的人总是作出不同的鉴赏评价,或者在不同的场合或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时,它带给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审美现象呢?即是说,美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美的效果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及解答必须根基于美的现象的现实性,充分发挥审美实践的中介作用。美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为什么农村人与城市人对自然田园风光的感受不一样呢?为什么不同民族、种族、国家、语言、时代、知识水准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好恶和审美价值取向呢?对于这些各具特色的美的现象应从其特定的话语环境中去理解、阐释,而不能以“美是什么”的单一结构作为衡量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美的现象的标准。只有从具体的审美实践出发,着眼于审美主客体间的交互关系及作用,才可能为美的现象之所以为美的研究指出一个光明的方向。
3、美在什么。
在实践主体向审美主体飞跃时,审美发生开始现实化并在一定的时限之内存在着。从这个时刻起并只有在这一时间段,世界才作为审美客体呈现在审美主体的视阈里,并与审美主体产生交互作用。审美主体才开始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观照眼前的审美客体,并使其审美意识愈加明朗化、清晰化,即在意识里逐渐形成一种清晰的影象:审美对象在何种程度上以何样的形式展现出何样的美。简言之,“美在什么”。显然,对这里的“什么”进行具体化的关键仍然在于从此时此刻实际的审美体验中感悟到的美的具体的变化的形象,而不是远离甚至否定美的实在形象的“美本身”。“美本身”强调“美是什么”,而这种审美观照得到的现象及其变化属性则倡导“美在什么”,并突出了美的动态性质,否定了孤立的静止的“美本身”,还美以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诚然,对美的本质、规律和原因的探求也只有在这种动态的具体的审美实践中对美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之后方可得以顺利展开。因此,对美的探索,不是简单的“美是什么”可以概括得了的。要言之,美在变化,美在现象。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转引自赵惠霞《美本质问题研究批判》[j]人大资料《美学》.8。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八
论文摘要:体育类专业大学生有其相对独特的群体特征,依据调研数据,提出了以抓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思想教育;突出不同阶段教育与管理的侧重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状思想教育系统等思想教育创新的新路径。
论文关键词:体育类专业;学风建设;思想教育创新。
1问题的提出。
体育类专业因其招生途径的特殊性、学生来源的特殊性等综合性因素而使得该类专业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呈现了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在当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分析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由此出发来研究大学生教育创新的新路径,对于培养体育人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调研情况及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2.1调研对象与方法本次调研对象为西安某学院07、08、09、10级体育类专业学生,采用的调研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走访学生、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法。问卷共发放4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回收率为98.5%。
2.2群体特征分析性格特点: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性格外向,对于集体活动比较热衷,与宿舍同学关系比较融洽。认为自己自信开朗的学生所占比例为89.9%,在进入学院后96.4%的同学所交往朋友数量有大幅度增长。81.2%的同学遇到困扰时愿意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普遍缺乏组织纪律性,78.6%的同学不愿意接受过于严格的纪律约束。
行为习惯:有7.6%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赚取一定的生活费用。71.3%学生的日常支出以食品和穿着为主,18.3%以娱乐和通讯费为主。65.1%的同学不喜欢高度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任务。善于表达自己,在衣着、言行举止上倾向于无拘无束、不拘泥于传统,不喜欢被人监督,75.4%的同学处事比较冲动,常不考虑后果,事后又懊悔不已。仅有3%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专心听讲,勤于动笔,热爱学习。51.2%的学生不吃早餐,吃饭不定时不定量,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在劳动习惯方面,65.8%的学生不愿劳动。56.9%的同学不会保护劳动成果。在网络方面,75.3%的同学上网全是为了娱乐,64%的同学曾经或者想要浏览不健康网页,半数同学有过逃课上网的经历,但61.3%的同学并不熟悉网络技术。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九
摘要: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是深远而复杂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但文学不同于历史,历史也不同于文学,二者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并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关键词:文学;历史;历史小说。
一、文学中的历史。
文学中有历史,从其中挖掘史实是另一回事,把整个文学作品当成真实历史未免太过绝对。《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但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大错特错了。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历史,但不能绝对当作史料来研读。《三国演义》所写的战争场面和实际的历史是大相径庭的。
宋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宋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抒情怀古,可以畅想未来,可以反映当下风貌,又可借古讽今。始于唐,成型于五代,繁荣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廊里,它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它美妙绝伦的风神,可以与唐诗争艳,可以与元曲斗妙,宋词历来都与唐诗并称双绝,为一代文学之盛。宋词中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最为出名。比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词也好,唐诗也好,都是历史文化与作者感触相结合的产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是因为它反映的精神永远是人类文明中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明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而且经过民间化街坊化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成为普通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明清时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分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历史类章回小说,把宏大的战争场面和英雄辈出的时代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民众。有虚构、有思想再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作者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二、历史中的文学。
历史是不是文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历史必须具备文学写作才华。当年明月能把枯燥无味的明史写成老百姓都爱看的形式,这说明只有具备当下大众接受的写作才华才能让人爱上历史,去读历史。
如果一部史书没有文采,是不可能传之久远的。所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永远流传。《左传》《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等都是这样的著作。床头常放着两本书《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不仅仅是从中吸取政治智慧、治国之道,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文学成就对一个人精神面貌、气质、心境等的熏陶何其重要。其他很多史学著作,就只能是历史学家去攻读。历史和文学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作家创作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诗发展至顶峰。诗歌题材广阔,流派众多。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们的诗是整个中华文化史上的标杆,在他们笔下,无论是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还是古风歌行皆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杜甫的《春望》《恨别》等;另有以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以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这些著名的名家,无不把现实、历史和文学艺术相结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产物。它是历史学家桌案必不可少的史料文献,亦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资料。可以这样说,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无不不通史记。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史学著作,有两本最为著名,一部是《史记》,另一部是《资治通鉴》。这两本书有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文学经典。不论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床头都少不了这两本书,特别是《资治通鉴》。
史学与文学的异同:(1)文学更偏重想象,历史更偏重现实;(2)文学从一般到特殊,史学从特殊到一般;(3)文学更注重抒情议论,史学更注重叙述准确。
参考文献:
[1]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大学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
不可否认,19世纪历史学对历史客观性的追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但是,这种科学的历史学与作为叙述艺术的历史学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也是建立在历史叙述的基础之上的,只不过是在艺术的真实性上涂上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历史的客观性这一理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是19世纪的历史学家力图使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结果。尽管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对于历史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明确指出,历史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不同的。因为历史学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对象截然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其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重复、多次发生的,对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环境再现其变化的进程。历史事件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是个别的,不具有重复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在现实中重复这一进程。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现历史进程。而这种历史进程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真正差别并非出于井然有序与混乱之间的对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种通过讲述将事件转变成故事的观点。讲述不只是一种言辞行为,也不只是复述事件,而是一种以某种更高的认识形成的行为。”[3]因此,历史学的研究中,就不可能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它所追求的真实,是一种艺术的真实,是对历史进程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再现。
历史学所追求的艺术的真实是内在于人类的历史进程本身之中的,这种艺术的真实就是在历史进程之中展现出来的人类的文化精神。在某种意义说,历史就是人类文化精神演变的进程。而文化精神就表现于人类的共同体中。因为共同体并不是与构成它的诸多个体对立的,其存在准确地说是因为这些个体在意识上的相互承认,并进而承认共同体本身。这说明有一种叙事结构:共同体并不只是作为一个发展而存在,当其成员假定了相互认同的我们时,它还通过对这种发展进行反思性理解而存在。而在现代的共同体则是一个虚幻的、理性的共同体,它借助独立的个体生成的过程中对传统共同体的消解,把独立的个体彻底地排除于共同体之外,从而丧失了反思和批判的维度,以至招来后现代主义的反动。因此对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的思考,我们也不应仅限于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真实性――客观历史的真实――的反叛,而是要从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的文化精神去理解。就后现代主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来看,其核心是对现代主义所代表的那种绝对理性的文化精神的反动。但我们也绝对不能因此就象后现代主义那样,把共同体的存在、人之存在的本真状态一起抛弃掉,应该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的进程中,重建人类的共同体,其核心在于揭示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而这一点只有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的反思性的理解才有可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人类文化精神的追寻,是当代思辨的历史哲学兴起的根本原因。
注释:
[1]c・洛伦茨:《历史能是真实的吗?叙述主义、实证主义与“隐喻的转向”》,载《世界哲学》第2期,第21页。
[2]转引自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3]d・卡尔:《叙事与真实的世界:为连续性辩护》,载《世界哲学》第4期,第81页。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一
文学中有历史,从其中挖掘史实是另一回事,把整个文学作品当成真实历史未免太过绝对。《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但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大错特错了。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历史,但不能绝对当作史料来研读。《三国演义》所写的战争场面和实际的历史是大相径庭的。
宋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宋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抒情怀古,可以畅想未来,可以反映当下风貌,又可借古讽今。始于唐,成型于五代,繁荣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明珠,在古代文学的长廊里,它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它美妙绝伦的风神,可以与唐诗争艳,可以与元曲斗妙,宋词历来都与唐诗并称双绝,为一代文学之盛。宋词中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最为出名。比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词也好,唐诗也好,都是历史文化与作者感触相结合的产物,经典之所以是经典,那是因为它反映的精神永远是人类文明中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明清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而且经过民间化街坊化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成为普通大众津津乐道的谈资。
明清时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分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和公案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历史类章回小说,把宏大的战争场面和英雄辈出的时代以小说的形式展现给广大民众。有虚构、有思想再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作者认为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不能等同视之。小说应该说是历史的抽象再加工,并不能等同于历史,或者说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但不是史料。史料是历史学家用来还原历史原貌所必须依仗的资料,很显然小说不能作为这种资料。
二、历史中的文学。
历史是不是文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历史必须具备文学写作才华。当年明月能把枯燥无味的明史写成老百姓都爱看的形式,这说明只有具备当下大众接受的写作才华才能让人爱上历史,去读历史。
如果一部史书没有文采,是不可能传之久远的。所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永远流传。《左传》《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等都是这样的著作。床头常放着两本书《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不仅仅是从中吸取政治智慧、治国之道,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文学成就对一个人精神面貌、气质、心境等的熏陶何其重要。其他很多史学著作,就只能是历史学家去攻读。历史和文学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许多作家创作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
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唐诗发展至顶峰。诗歌题材广阔,流派众多。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们的诗是整个中华文化史上的标杆,在他们笔下,无论是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还是古风歌行皆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月下独酌》;杜甫的《春望》《恨别》等;另有以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以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这些著名的名家,无不把现实、历史和文学艺术相结合。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产物。它是历史学家桌案必不可少的史料文献,亦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资料。可以这样说,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文人无不不通史记。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史学著作,有两本最为著名,一部是《史记》,另一部是《资治通鉴》。这两本书有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文学经典。不论是政治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床头都少不了这两本书,特别是《资治通鉴》。
史学与文学的异同:(1)文学更偏重想象,历史更偏重现实;(2)文学从一般到特殊,史学从特殊到一般;(3)文学更注重抒情议论,史学更注重叙述准确。
参考文献:
[1]洪子诚.文学与历史叙述[m].河南大学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二
中西艺术教育应该是在历史的交流对话中发展的,将两者的历史发展与轨迹加以比较研究会给我们提供一系列十分有价值的启示,深化我们对当代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基本特点的认识;进一步把握艺术发展必须借助国家意识与全民意识统一,遵循智性与非智性结合的内在张力,很好地应对正在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与网络文化新形势等等规律;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在交流对话中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信心。
我国当下艺术教育的继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西对话交流和比较研究,立足本国,大胆借鉴,勇于创新,走有中国特色之路。这就是我们通过比较研究所得到的最重要启示。我国现代艺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中西交流对话和比较研究是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在中西交流对话与比较研究中可以通过“他者视角”,发现自己的差距,借鉴新的经验,获得新的动力。特别在艺术教育领域,我国属于“后发展国家”,在历史时间上大约比西方要晚一百年左右。因此,我国当下艺术教育发展只有在借鉴西方艺术教育的理论与经验中,发扬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艺术精神,才能大踏步地前进。
参考文献:
[1]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刑莉、常宁生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朱光潜全集》第四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三
当代文化的精英主义抑制了大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重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而后现代文化消除了对种族、等级民族的歧视,关注弱势群体,讲究人人平等。因此,受后现代文化的影响,许多图书馆降低了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文化一味的追求理性知识和真理,其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能否成为精英、能否成为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就限制了人们的个性和主体地位,遏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每个人都循规蹈矩,不能大胆的提出疑问,严重忽略了人文关怀。图书馆是传播知识和科学的重要工具,现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从这一层面来说,后现代文化在认识上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对图书馆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在经常会有许多权威专家的一些理论和所谓的真理被质疑,这是后现代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而怀疑能引起人们进行更深的探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馆图书的流,从而促进了图书馆的建设。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强调差异性,否定统一性,同时反对思想上的独断性和封闭性。让群众开放、宽容、杂色的对待中国文化,这才是图书馆的应尽的职能。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能够超越现代主义,促进图书馆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四
大地艺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对景观设计的最大影响可能就是改造废弃地了。早起的大地艺术家们在选择创作的环境时,偏爱荒无人烟的旷野,以远离人境来达到人类和自然的灵魂的沟通。后来他们发现,除此之外,那些因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而遭遗弃的土地也是合适的场所,这些地方所显现出来的文明离去后的孤寂荒凉的气氛和给人的强烈深沉的感受与大地艺术的主题十分贴切。科特布斯露天矿坑区在生态恢复的时候,邀请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巨大的废弃矿坑为背景,塑造大地艺术作品。矿坑,废弃地设备和艺术家的大地艺术作品交融在一起,形成荒野的,浪漫的景观,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的游客,同时也为地区带来了人气。数十年后,这些大地艺术作品会被淹没或是自然风蚀,但是这里将形成树木昌盛,土地肥沃并且拥有45个大湖的欧洲最大的多湖平原。大地艺术对废弃地的改造也同样对景观设计师有了新的启发,从此,景观设计师在废弃地重新改造的过程中,运用了类似的设计手法,东斯尔德大坝项目就是一项集大地艺术、生态主义思想于一体的景观设计,改造地是一个因建造大坝而留下的包括建筑,码头和凌乱工地的区域,设计师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在上面覆盖一层来自附近蚌养殖场的废弃蚌壳,鸟蚌壳和蚌壳被布置成了有韵律的图案,创造出了人工的自然,黑白相间的图案形成大地艺术的作品,黑色与白色的蚌壳的保护色功能还能保护附近的濒临灭绝的海鸟,经过设计师的改造,这片废弃地变成拥有各种鸟类的充满生机的景观。
二、大地艺术塑造了新的地形。
地形的处理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之一,传统的地形处理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文艺复兴和勒诺特园林发展而来的台地式;另一种是英国的自然风景发展而来的对自然的模仿和加工的形式。但随着文明的高度发展,城市的大量崛起使得城市绿地面积有限且夹在规矩有序的城市建筑之间,这种有诸多约束的空间限制了自然地形的发挥;另一方面,远离自然的人们又不希望多过的用传统的规则式地形来加剧这种远离自然的感觉。景观设计师们在思索该用怎样一种方式来达到既能与周边规则的环境相融合,又不失去自然的浪漫,大地艺术对地形的艺术化处理方式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产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地形设计。这种艺术化的地形设计以土地为素材!用完全人工化,主观化的艺术形式改变了大地的面貌,它不像传统的规则式那样生硬或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也不像传统的自然式那样完全照搬自然界的风景。它在融于环境的同时也恰当的表现出了自我,给人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冲击,这种艺术化的地形不仅可以创造出壮观的景象,也可以塑造亲切宜人的空间。
三、大地艺术使景观设计师从新的角度认识和组织自然。
自然素材从景观设计诞生开始就一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到目前为止都在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工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大量涌现使人们有些眼花缭乱,人们渐渐对自然材料的朴实无华熟视无睹。另外自然素材与人工素材怎样恰当结合也给景观设计师出了一道难题。大地艺术对自然素材的运用让景观设计师大开眼界,大地艺术在设计的时候多采用自然的材料,例如,史密森的“螺旋形防波堤”就是用当地石材(黑色玄武岩、石灰岩、泥土)堆砌形成的。大地艺术作品用已有的自然材料来塑造,改变已有的空间,作品与景观紧密融合,这一点,对景观设计起着重要影响,以至于现代的许多景观设计被认为是大地艺术。玛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就是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她设计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前广场的景观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广场中隆起的不同高度的不同大小的水滴形绿色草坪,草坪上种植当地的小型松树,广场上平躺的一些原木就是自然材料,可以作为休息凳。这个广场具有明显的大地艺术特征,用的都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材料,草坪的造型也追忆了当地历史遗迹,不管是从造型上还是从精神上都表达了当地的特色。某些时候,景观设计师过分追求材料,有些时候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对设计的需求,费事又费力。其实大可不必,景观设计是需要在特定场所才能进行的设计这个特定场所自然有属于它的历史色彩,有时候设计工作者要明白这个道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合理的运用设计地的自然条件和元素,可以做出更贴切的景观设计,景观作品也会更有设计语言和说服力。
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但任何事物的发展对其他事物的影响都有一个度的把握。在大地艺术的作品中,大多是赞颂自然的力量或者是表达一种超乎寻常的尺度的美,它很少考虑到人的使用需求而在景观设计中人是主要的使用者,我们在尽量不破坏自然和人文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到人的各种需求,因为景观设计还必须以人为本,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片面的追求作品的大尺度和各种形式美却忽视了它的使用价值,耗资巨大而使用率又低,反而大大削弱了它存在的意义。在文章中,我们从大地艺术的生态方面,从大地艺术对废弃地改造方面,从大地艺术对地形处理方面和大地艺术对材料方面探讨了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所带来的积极而又深刻的影响,也对大地艺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大地艺术是与景观设计最为密切的一个艺术流派。它虽然不是化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矛盾的标准答案,它的诞生也并不是景观设计的新公式,它的重要性就是对景观设计的再创作、再思考。大地艺术在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促进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在新方法、新思想、新趋势的延伸。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五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1。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六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等城市化问题日益凸显。西方世界开始反思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是否合理,因此兴起了一股批判与反思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聚集了多元文化,是人们反省现代性、修正现代主义过分强调理性和机能主义的结果,是人们对于自然情感、历史情感的喜好和依赖切断的一种直觉反应,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手法重新认知思考。1980年1月份的《风景园林》杂志展示了玛莎舒瓦茨设计的面包圈花园照片,通过在迷你型庭院展示的具有历史风格的树篱、紫色卵石及像兵营式排列的具有邻里文化特征的面包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缩影。设计师将园林景观与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探索将城市中的小空地变成由生产产品或消费产品组成的艺术庭院的可能性。在这以后便激发了景观设计师们就如何运用艺术形式表现园林景观的激烈辩论。通过辩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园林景观行业中得到了重视,在新的高度上重新赋予了艺术表现形式的涵义,促进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现代主义倾向于设计的科学性,弱化了景观设计的艺术性。鉴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设计的科学性难以得到很好地实施。20世纪80年代初,园林景观设计者们重新意识到设计艺术化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借助当时已成体系的园林景观相关理论,开始研究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现代主义园林景观的延伸,它批判与继承了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非理性对理性的叛逆,是基于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思想。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指受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园林景观设计;狭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以功能性、无装饰性为目的,以历史的折中主义、大众化的装饰风格和戏谑性的符号为主要特征的园林景观设计思潮,它反对现代主义的纯粹性,更倾向于大众艺术[1]。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七
图书馆阅读量下降。后现代文化又被称为信息社会文化,所以后现代文化是信息飞速发展的一个产物。同样因为后现代文化的产生,导致了图书馆的阅读量严重下降,图书馆传统的一些功能逐渐被弱化和边缘化。同时,图书馆的建设一般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的步伐,其所含信息量有限,人们在检索所需书籍时,不能方便快捷的找到,而且图书的价格昂贵,这就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兴趣。而相反,互联网上的信息直观、实用,适合于人们休闲和娱乐,从而更多的人放弃了理性的文字。因此,后现代文化严重降低了图书馆的阅读量。
降低图书馆中科学理念内涵。后现代文化降低了图书馆中的科学理念内涵。由于后现代文化,在物质生活中追求享受,在本体论上追求虚无主义和在实践性中追求破坏主意。因此,受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后现代文化图书馆中的科学理念内涵越来越低,把传统的价值和责任用新世界建立的方式,玩世不恭,对任何事情都不重视。同时,后现代文化中不存在一个永恒的真理让许多读书的人都不在追求真理,没有了探索科学的动力,只是现实的寻找那些对目前自己有利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后现代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
不利于图书馆文化传递。后现代文化彻底关注经验世界,否定了终极价值,这就是其虚无主义的表现。经验世界就是人类生活的世界,而这个经验世界是经常会发生变化的,这就使受后现代文化影响的人坚持虚无主义,最终放弃了整个社会,自暴自弃。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的传递文化的作用大大降低。
图书馆建设的方向。
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图书馆的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因此要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文化素质,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才能使图书馆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馆员选择性的吸取后现代文化中好的地方,拒绝其消极的影响。比如,图书馆馆员应不再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读者,而是以读者为中心,尽到自己的职能。同时,还应该保证自己的追求和信念,拥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摈除后现代文化中那种享受主义。此外,还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图书馆事业为荣的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的阅读量,更好地建设图书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加强人文关怀。加强人文关怀应当成为图书馆建设的方向之一。在现代文化的建设中,在许多方面忽略了人文关怀,而后现代文化比较强调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未来的建设中多思考后现代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尊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好的服务读者。目前,图书馆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图书馆的发展跟不上信息化的脚步,信息化程度不够,服务水平低。因此图书馆的未来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技术和人文共同发展,加强图书馆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改善长期以来形成的刚性的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将图书馆建设成为适合与全民的更加方便的获取知识的场所,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素质。
总而言之,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相联系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图书馆的建设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对待后现代文化,吸取其好的地方加快图书馆的建设,又要不受其消极因素的影响,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从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八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尝试根据不同的气候环境特点选址和建造相适应的居住形式,抵御不利的自然气候,营造适宜居住的空间环境。现如今,社会的进步已经到达一个较高的水平,可持续理念逐步兴起,所以在设计上如何搭配气候特色打造更好的环境,得到了大众的瞩目。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和城市居民区、开放区域相关的微气候研究,而且出现了不少设计方案;但是在园林方面,虽然大众很早就开始关注绿色植物对气候的改良方面的有效影响,也不乏一些具体的实验探讨,然而在园林设计上很少使用这方面知识,所以,目前针对园林微气候的相关探讨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一个大趋势。
2影响风景园林的气候构成因素。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是某个时段(月、季节、全年或数年)天气的平均统计。它由作用于这个地区的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性质等长期相互作用决定。
2.1温度。
温度是否适宜,在评判风景园林是否能够成为绿色的、安逸的城市空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温度超过了或者低于一定程度,不但不方便人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和游玩,让人产生感官上的不适应,更不利于工作等的有效开展,更有甚者会出现相应的风险。所以。绿地设计的是否优秀,温度方面是一个考量的核心因素,优秀的设计可以冲扥发挥绿地对温度的调节作用,从微观方面使得风景园林和它之外的城市范围产生一个较为明显的温度落差,从宏观方面的话,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的绿肺,直接产生了调节城市气候情况以及提升居住幸福指数的作用。
2.2太阳辐射。
这是影响各个区域的自然气候的核心因素,它也是小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温度较高的区域应该使用绿地的气候调节能力,从而降低太阳辐射,提供给人们舒适的感觉。反过来说,温度较低的区域则需要较多的太阳辐射,综上所述,怎么样有效地利用风景园林的调节能力来改善环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太阳辐射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力度也非常明显,建筑物的所处方位以及相应设计会导致辐射强度的差别,它的'表层温度以及室内的居住感也会受到辐射的较大影响。这种辐射如果太大,会导致建筑物外表的温度上升,进一步影响到建筑物室内的整体温度以及舒适度,使得居住的直观感受变差。太阳辐射对于人们身处风景园林敞开的区域时的感受也有较大作用。如果是在烈日当空的天气,大众进行相应的休闲、游玩或者娱乐时,会感到过于炙热而产生不适感,导致一切的室外活动都不能让人感觉舒服,这样的话,就破坏了风景园林本来应有的、给大众提供休闲环境的设计初衷。
2.3湿度。
大气环境方面的湿度情况是导致环境处于干燥状态或者湿润状态的主要因素。它指的是年降水量高过蒸发量。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使人们感受到冷或者热,这种因素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休闲、娱乐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水景方面的安排以及设计。如果是处于干旱气候下,因为水景的蒸发量较多,想要达到使人感觉舒服的程度的话,就需要设计较大范围的水景。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设计会带来较大的工程量以及成本支出,存在相应的不妥之处。因此,湿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水景设计。
2.4风。
风不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安排。比如说,为了使较大风力的风不会对人们游玩和娱乐造成影响,那么在设计中,植物的排布需要达到相应的隔离以及减慢风速的作用。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园林建筑的分布。总体说来,建筑的所在不应该位于某个地形的最高处,因为最高处需要承受的风力一般是最大的,也不应该建在山谷里,这是因为山谷中的风力太小,导致建筑内部的空气得不到有效的循环,造成空气的排放难、不新鲜等问题。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十九
希望整理的法史学论文:论犯罪未遂与既遂的基本问题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摘要:是职务犯罪中常见的、多发的一种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谋取财物,进行权钱交易的犯罪,其实质反映了权力和金钱之间的对价关系。当前,这种犯罪给我国反腐倡廉、严惩的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成为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更对打击该犯罪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既遂与未遂界定的标准。
是一种故意犯罪,与其他故意犯罪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不同作用,完成犯罪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而出现了既遂、未遂等犯罪形态。刑法理论上,以犯罪人的行为是否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来区分行为的既遂和未遂,既遂犯是犯罪的完成形态,未遂犯是面对自己无法克服的阻力,被迫停止犯罪或者使得犯罪未能够完成。
按照我国刑法学理论的通说,犯罪既遂是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各别具体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的犯罪形态。犯罪构成要件是否齐备是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唯一标准。犯罪未遂是行为人处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犯罪或者使得犯罪未能够完成。对于导致行为人未遂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仅指客观情况的意外变化,有的学者认为还包括有碍犯罪既遂的主观因素。笔者认为一般可以将“意志以外的原因”定位在与行为人实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志相违背的界限上。
的一般构成要件可以分析为若干方面:首先,在客观上基本要求:本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但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现金、具体物品,而应看其是否含有财产或其他利益成分。这种利益既可以当即实现,也可以在将来实现,因此,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必须是具有物质性利益的,并以客观形态存在的一切财物。另外,对人而言,其所追逐利益的着眼点,既可以是该财物的价值,也可以是该财物的使用价值。其次,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权钱交易的行为。最后,在主观上是故意实施的利用职务行为与收取贿赂交易的故意行为[1]695-696。
二、既遂与未遂标准的学理判断。
我国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一般都认为,存在未遂的犯罪形态,但由于的客观构成要件较为复杂,对于该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划分标准我国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有若干不同的理解,总体来说存在下列观点。
(一)承诺说。
收受财物型行为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索取财物型行为人完成索取财物的行为,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在收赂的形式下,只要人作出利用其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贿赂的承诺时,即构成既遂;在索取贿赂的形式下,完成索贿行为即为既遂。其主要理由是:行为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或实施向他人索取财物的行为,均侵犯了的客体,破坏国家的廉政制度。
行为人收受了他人财物或索取了他人财物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以人是否实际收赂作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只要人收了人的财物,无论其是否为他人谋取了利益,均构成既遂;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收受人财物的,属于未遂。
(三)谋取利益说。
行为人是否为他人谋取了利益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只要人为他人谋取了私利,无论其是否已经索取到他人的财物或收受了他人的财物,均构成的既遂;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才构成的未遂。
上述观点主要是基于对构成要件的不同理解而形成的不同看法,这几种观点均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承诺说以侵犯的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作为理论根据,单纯地以承诺行为的法律属性为出发点,去探求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这种做法显然无视的客观方面的基本要求。存在收赂和索取贿赂两种形态,其客观方面表现为收受、索取贿赂和为他人谋取利益。而这里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只要求行为人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真实意思表示即可。如果行为人先承诺,承诺以后未来得及收赂就案发,这种情况完全符合犯罪未遂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二十
历史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其根本的基石就是历史学自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历史学的科学性一直是以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为依托,以同样按照自然科学模式建构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来加固。”[1]但是,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科的“客观中立性”进行了猛烈地解构和挑战。
一、历史学的客观性。
沃尔什曾经将历史学的客观性称之为“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最重要的而又是最棘手”[2]的问题。王学典在《述往知来》也说道,“历史学中的客观性是个弹性概念,具有量的而不是质的属性”[3]。在《历史哲学―――导论》一书中,沃尔什认为所谓的历史客观性就是“每一个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人都必定会加以接受”[4]的东西。沃尔什对历史客观性的看法是以他对什么是历史事实的认证为基础的。而历史学的客观性概念,实际上借助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客观性的重要条件,乃是人们的普遍同意。”[5]我们永远无法要求历史学像自然科学一样客观―――从同样的材料或证据出发,按照严格的实验操作或是推理过程就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由于历史具有流动性、易逝性和不可重复性,因而历史的客观性则比自然科学要复杂得多,如果以“人们的普遍同意”为尺度的话,历史学简直没有客观性可言。同时“,历史资料的残缺性、不完善性,历史过程自身的未完成性”[6],也使得历史学的客观性变得扑朔迷离。但历史本身确确实实存在,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及是否能够知道它的存在,所以历史学当然又有自己的客观性制约。历史学中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相比,只有在一种弱化了的次要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
历史学长期以来建立的“客观性”、“求真”的形象,虽然具有真实可信的内核,但从总体上看,其实只是一种在追求客观性的强烈意志支配下的主观愿望,只是一个被夸大了的关于客观性的神话。“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认识的主观性贯穿于历史研究工作的始终”[7],历史学的客观性只能是相对于约束主观性的程度而言。“历史认知活动的媒介、主体和方法的客观性,就决定了历史认知活动的客观性及其程度”[8]。“在最直接的意义上,客观性即非主观性”,“消除主观性因素是历史认识客观性分析的基本思路”[9]。而要做到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在现在看来,是史学家学术良知的一种衡量尺度。同样,我们对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也是从不同层面上考虑的,例如“历史事实客观性的要求”、“对历史叙述客观性的要求”、“对历史解释客观性的要求”[10]。但是要做到以上几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史学研究中,我们期待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进而我们在此之上探寻更高层次的主体性。
历史学客观性的基本保证就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由批判性的检验而确保史料的可靠;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要在研究过程中剔除个人的和主观的因素,而保持严格的中立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古往今来许多历史学家都极力强调历史学的客观性,比如西方的“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传世之作《历史》中指出,“我的职责是把我所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并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11]。
19世纪后期,法国史学家古朗治演讲结束之后在听众的欢呼声中说道:“请不要为我鼓掌,不是我在向你们讲话,而是历史通过我的口在讲话。”[12]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当代西方五花八门、流派纷呈的文化思潮中异军突起,以其激烈的反传统姿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詹金斯曾说“:后现代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运动。而是应时势的需要,贵族的、资产阶级的和左派的理论家们,在诸多领域内所不得不进行的重新评价,其评价的基础根植于更为宽广的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变迁之中。”[13]“从本质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激进主义的典型思维方式,是对现代主义的全面挑战和反叛。”[14]他们抨击历史主义和其关注的重心―――人,认为“历史不是以直线形式展现,历史要经历变化无常的危机、混乱、中断”[15]。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由作者本人主观构造出来的。它取消了是否存在客观现实以及历史著作是否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现实的问题,而提出历史学家的叙述文本就是现实。当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符号的史料文本去理解、推断历史事件本身的时候,这恰恰是后现代主义学者质疑史学客观性的根源所在。而这种质疑又可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历史学知识背后的权力支配,揭示其意识形态特征;二是将历史学等同于文学、艺术,根据其创作活动的特点,视之为一种语言游戏;三是将历史文本化,贬低作者,抬升读者,从而突出主观解释的意义。”[16]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詹金斯、怀特在内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他们都不否认‘过去’的真实性,他们否认的是过去和对过去的叙述之间有任何的联系。认为任何试图揭示‘过去’真相的做法,都没有认识论上的保证”[17]。因为历史学家所要发现的东西,只是“某一过程的界限,某条曲线的转折点,某种调动运动的位置,某一摆动的界限,某项功能的极限,某一循环因果性不规则的瞬间”[18]。
三、后现代主义为史学研究提供新思维。
纵观历史学的发展,作为族类记忆和国家记忆的历史在突破了神权限制之后得到了与其他科学一样的学术地位。历史学不再是耶稣基督的时间表,而是在科学的英雄主义引领下向着人性和理性前行的精神火炬。但就以美国历史的编写为例,实质上是存在一个建构历史框架的思维指导,“美国人必须自创,即团结意识,一整套民族象征物、活跃起来的政治热情”[19]。
正是因为这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往往关注的是精英人物和主导人群,而很少关注普通的社会大众,这让人们误以为历史的编写和推进没有或者很少有客观性。“后现代主义正是这一情景中西方文明内部反思的产物”[20],“以对工业经济时代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全面解构和颠覆为特征”[21]。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更加广泛更加细致,洞悉了历史背后隐藏着的权力关系,学术研究呈现出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生活也进入了史学家的视野。同时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大大提升了读者的地位,促使读者透过文本寻找历史背后的真实,从而突出了主观解释的意义。
其实“后现代主义最为核心和最为有价值的地方,或许不在它颠覆既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更不在于它是否能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而在其批判精神”[22]。但这种批判精神并不能无限的放大,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陷入癫狂、无助、虚无的状态。因而在批判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尺度,例如“坚持史学研究中客观性标准”,“在历史研究中恰当运用史学工作者的主观力量”,“把握好史学客观性和主观性二者的合理度”[23]。那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问题“:历史是否有一个最后的边界和限度”[24]。在我看来,后现代历史学应该承认的这个最后的边界和限度是―――历史学并不是“任意虚构”。由于人类目前的认知条件和能力,“纯粹客观的历史认知只是一个神话”[25],所以历史学的客观性其实处于一种弹性状态中,它有一个伸缩范围。但是“人类社会有寻求真实、了解真相的愿望,这正是历史学存在的基础”[26]。
从另一角度而言,不论后现代主义怎样去摧毁现代史学的客观性基础,后现代主义还是有一个真实客观的标准立于其背后。“后现代主义没有给历史研究提供成体系的框架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批评的眼光、质疑的态度、开阔的视野以及对角度审视问题的可能性,这也是我们应当积极关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原因所在。”[27]最后它给我们提供了大写历史背景之下的小写历史的新思维。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二十一
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地面铺装、景观绿化、小品雕塑、景观水景、灯光照明等。小城镇广场的绿化设计是广场具有尺度感和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元素。铺装的设计上应结合所设计的文化氛围选择色彩和设计元素,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应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街道的协调统一,借助景观形式、肌理、色彩、材料以及空间表达特定文化寓意和精神含义。
1.2设计的原则。
1.2.1坚持景观生态性为原则。小城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它贴近自然,自然之美是它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其自然之美是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因此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是景观设计的首选条件,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应该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发利用中要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重视原生态环境的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文化广场景观、提高广场的利用率,但很多景观设计中却忽略这个优势而是设计成一排排枯燥单调的现代景观。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的设计中,要以区域背景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寻求城市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呼应。
1.2.2坚持社会公众性原则。广场是构成小城镇空间的首要环境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设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包括年轻人、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小城镇广场景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很多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只是追求美观效果忽略了其使用功能,广场不仅仅是供居民集聚的标志性场地,它还可以供人们在广场中进行各类活动,强化人们对文化广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2.3坚持文化特色原则。小城镇广场景观在营造的过程中应着力突出自己的景观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强调城镇个性,应以保护地域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设计构思中,主要利用小城镇地域文化背景来创建空间特色。地域文化可以是某一自然特征、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节日、图腾、服饰、植物、传说以及当地特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名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区别于其他地区,避免似曾相识、千城一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有活力的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
如今城镇和区域关系日益密切,我国东部的“长三角”、南部的“珠三角”、以及北部的“京津唐”地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注重城镇景观的品味,而小城镇广场景观作为城市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在小城镇文化广场景观设计中应结合当地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经济结构、地域风俗、历史文化等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具有明显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延续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突出城镇个性的景观环境。小城镇广场景观中应利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来设计,而人工景观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它的要求是一种贯穿历史、体现现代文化、具有审美价值而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在小城镇广场景观设计中要把整个小城镇的因素全盘考虑,结合小城镇的发展,注重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注重美观性和功能性的统一,设计出真正属于当地居民的文化广场景观,充分发挥实用价值,尽可能的设计成实现功能、景观、生态、人文的和谐统一的广场景观环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二十二
场地是人们进行各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人们选择优化环境、建设园林的宗旨是想要为自身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休闲的场所。所以场地作为现代园林设计里的核心要素,伴随着经济的进步以及人们越来越高的环境要求,也变得愈加重要,它所需要提供的也不仅是多样化的体验感,在现代化的风景远离设计里,它还需要和气候特色相互配合,创造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开放式空间。不同区域的气候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设计出适合当地的场地,必须结合气候的相关特点来开展规划等。比如说,如果身处温度较高的地区,那么在场地方面应该着重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来减轻温度带来的不舒适感,增强人们的正面体验;如果身处日照时间长的地区,这方面就应该着重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来得到更多的阴影面积,从而创造适合休闲、娱乐的空间;如果这一地区的风环境特征特别显著,那么设计中尤其需要着重针对风来进行考量,可以利用它来达到相应的特殊效果,也可以通过结合以及引导风的走向,设计出场内独立小气候。
3.2布局设计。
通常来说设计中常用的园林布局规律多种多样,有的是通过美学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要素之间的配合和构造。但是现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仅关注了美学方面的因素以及基于人的功能体现,还有最为核心的一点,是体现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必然要求。气候是影响其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需要着重从它入手来进行相应的布局规划等。比如说在沿海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海平面升高的情况,风口地区需要考虑到怎样通过设计来改善大风环境。从微观的层面来看,还得研究气候作用在不同的地形地貌的问题,怎样通过现实地形来进行相应的布局和规划因此风景园林不但能够成为优化生态环境的区域,还可以变成展现区域性特色的独有标志,这才是现代园林设计需要达到的目标。
3.3种植设计。
这是在整个设计里面最为核心的方面,园林主要的成分就是植物,它占据园林的较大面积,并构成了园林的主要景色,还是建设“城市绿色游憩空间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由于地球变暖的整体问题,种植设计需要达到减轻这一问题的任务。从微观层面来说,种植设计可以体现不同地区的植物差异和特色,如果没有总体性的思维,则会导致设计上的同质化,不能较好地体现区域特点。风景园林种植具有相应的优化城市环境的特点。按照相关数据显示,在天气炎热之时,城市绿地中的温度相比马路路面来说,要少八至十六摄氏度,而树荫之下的温度则比裸露地面少三至五摄氏度,南京的一些监测数据显示,公园里的湿度高于城市,道路两旁的数目可以增加湿度。而且,较好的园林种植设计不但可以引导改变风向,还可以使风速降低。较好的设计还能够让城市环境更加优化,可以净化空气。比如说一个拥有较好植物设计的区域,它的含尘量比一般的街道要低得多。这种设计还能够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施展,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种植设计像影帝也体现了不同区域的风景特色等,气候以及地理地貌则是代表了地域特色的两大要素,因此在设计现代植物景观中,应该着重适应这两个要素,依照它们的特点,设计出体现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总的来说,把握气候的影响来进行种植设计的考量,既可以达到优化宏观生态环境的作用,更可以打造地域性特色景观。
3.4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建筑从古到今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考虑到人的使用、气候的特征等方面问题。这种辩证关系在建筑适应当地气候特征和利用资源环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就清楚地论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岭南建筑空间明显地体现出了气候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而在园林景观中的园林建筑,同样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针对性地研究分析气候对建筑的影响,有利于营造本地的地域性的建筑。如果从气候的角度着手,建筑在设计上应该要考虑建筑内舒适气候环境的营造和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形式,风景园林中建筑的朝向、布局和间距,适应气候的建筑的构造设计,以及适应气候且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等,诸如此类都是在设计里需要考虑到的方面,只有通过和气候相适应的设计,才能够让建筑真正体现其作用,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实用的空间。
3.5水景设计。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里,水景不但是它的最突出的设计元素,而且还需要担负起生态方面的责任,特别是目前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干旱效应,急需利用水景来进行气候的相应调节。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针对水景的设计就显得尤为紧要。它不但需要承担起风景园林里休闲、亲水等基本功能,还需要承担调节气候的功能。例如说在北京、上海等地,由于城市的发达使得建筑物密集林立,水景方面需要考虑到减低热岛效应的功能;在甘肃等较为缺水的城市,水景能够有效调节空气湿度。所以针对水景的设计不光要考虑“形态”,更应该进行认真的推敲,应该考虑不同地区的水源情况以及气候特征。
4结语。
文章重点论述了气候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展开讨论了气候产生影响的园林布局、场地、种植、水景、建筑等方面的设计。文中通过探讨气候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密切关联,以此为接下来对具体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研究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家诚主编,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论文篇二十三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的发展因为现代社会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出现了无序混乱的局面,这让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能得到延续,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对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消耗成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对于三者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发展是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是经济大国,城市化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城市景观发展的方向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体现,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影响。
可持续发展下的景观设计就是需要保护城市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保证当代和后代的资源使用权,在保证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式,让城市向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在探究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影响之前要明确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城市的规划是作为政府对城市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式,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将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切合实际的分配和调控,实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此来促进城市的居民生活、城市的经济、城市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的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通知,城市的结构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城市的功能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要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来保证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的进程出现快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导致在很多大中城市中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紧缺、过度的消耗能源导致能源出现短缺、废弃物没有及时合理的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分布不均导致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城市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能够进行协调的发展,在能够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损害对自然资源(淡水、海洋、森林、矿产、土地)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我国的人口数量大,对于资源的使用较多,所以很多资源相对来说都是出于短缺的状态,这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资源环境的使用压力也比较沉重。再加上我国大中城市的人口过于密集,造成社会经济活动过度的集中,这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也造成了很大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西方的国家体现的更加的突出,这对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减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完善城市的规划问题,而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就需要确定具体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如何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就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规划体系,找到适应的规划方法;在具体的规划环节还需要保证城市的额发展能够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用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来推动促进城市的发展,选择严谨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有效的发展形式将城市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约束,不损耗、不浪费。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人工景观组合而成的,城市的建筑景观是需要人通过与环境的互相接触才能实现,而建筑景观设计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个体与整体进行和谐的统一,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和利用的过程中,设计出能够适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景观能够提高城市的经济开发价值、美化城市的形象风貌、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城市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步骤大多都是以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为开始,然后对社会的经济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后确定城市的基本性质、城市的规模与城市的发展方向,接着就要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的确定,将所确定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根据指标确定不同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案,对方案进行利弊研究,将城市的总体景观设计进行适当的分区设计,之后进行具体的详细设计,制定近期的设计实施方案,最后要对所在建筑的景观设计进行严格的管理;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基本上都是出于对城市的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进行的规划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生态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在城市建筑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环境的因素,坚持以生态理念为核心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规划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共享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改造,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自然环境要与人文环境进行共同的维护,以此来增加景观的生态感,从而实现城市的景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设计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为了传统城市景观的延续,保护与发展,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理念,保护的意义在于城市景观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而发展是对景观进行保护的有效方式,这对于传统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支持力量;城市景观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城市能够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还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这在根本上体现了城市规划对未来发展的取向。
结语:我国目前城市建筑景观先转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设计的景观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进行协调的发展,突出城市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将来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保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还能促进自然的良好循环,对城市进行湿度的开发,这需要政府能够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严格的管理,还需要市民能够进行好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可以将城市建设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保证城市景观建筑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促进城市自身进步。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1。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72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