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
借助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岛风光的迷人之处和六月鸟岛热闹的景象,体会文中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的目的地是鸟岛。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鸟岛在哪儿?请哪位小导游来告诉我们?指读第一段。
2、各位游客,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海西皮这个小岛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不仅中国人知道,连外国人也知道)说的真好!
过渡:海西皮这个小岛为什么会成为闻名中外的鸟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岛的景象吧。
播放鸟岛录像。
三、学习第三段。
过渡:看了鸟岛的情况,你有什么感想?(鸟岛的鸟真多啊!鸟岛上的鸟蛋真多啊!鸟岛真热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吧。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什么时候鸟岛才有这样热闹的景象?(板书:六月)
2、这么多的鸟儿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出示投影片,进行说话练习。
3、在鸟岛上,天上飞的,地上跳的,水里游的都是鸟,的确,这里成了鸟的世界。说明了鸟儿真多呀!(板书:鸟儿多)
4、鸟儿多了叽叽喳喳,怪不得六月的鸟岛最热闹了,那是什么时候都比不上的,最字就能说明。
你能用最来说一句话吗?
5、这儿仅仅是鸟儿多吗?指名读23句,其他同学看图,鸟岛上还有什么?(板书:鸟窝多鸟蛋多)
6、出示句子,比较:
(1)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鸟窝很多,鸟蛋很多。
(2)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你愿意把第二句话来给大家读一读吗?
密密麻麻的鸟窝,窝里窝外是什么?哪个词儿告诉我们蛋很多?
7、一眼望去,这么多鸟窝,这么多鸟蛋,真让人眼花缭乱,六月的鸟岛可真热闹啊!齐读这一段。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鸟儿们从什么时候到鸟岛来的呢?
2、春天来了,天气变暖,湖水解冻,鸟儿都飞来了,这么多的鸟儿是一起飞来的吗?
出示句子: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3、你从哪个词儿看出它们不是一起飞来的?(画出:陆续)陆续是什么意思呢?(有先有后,一个连着一个)
对啊,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早晨,同学们陆续走进学校。
谁来读读这句话?
4、鸟儿们一群接着一群飞来了,这么多的鸟儿来干什么呢?
5、出示词语:筑巢安家养育后代指名读,齐读。什么是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6、指导朗读:春天,鸟儿飞到小岛上安家了,多高兴啊!
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春天,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来,在这儿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7、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岛的风光吧。重放鸟岛录象,让学生再次感受到鸟岛的景象,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四段。
过渡:这么富有魅力而闻名中外的鸟岛,谁不想亲眼瞧一瞧呢?所以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1、游人对鸟儿怎样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板书:爱鸟)
2、你从那些地方看出游人爱鸟?为什么游人会这么爱鸟?
3、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吗?(你真棒)
小结:游客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鸟蛋和幼鸟,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人们是多么爱护这些可爱的小鸟呀!因为(引读)
4、有感情地读描写人们爱鸟的句子。
5、看图:如果我们也在鸟岛上游玩,这时看到有人去捉鸟,或去拿鸟蛋,你该怎么做?(板书:护鸟)
看,蓝天碧水间,鸟儿飞得自由自在,多么快乐!
爱鸟、护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呀!(板书:人人有责)
总结:只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为爱护鸟儿,爱护大自然,人们才能真正拥有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鸟岛。
现在让我们拿好书,来读读这篇课文,再仔细领略一下鸟岛美丽的风景吧。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书后练习三)。
2、用陆续、最各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19、鸟岛。
鸟儿多。
爱鸟。
六月。
鸟窝多。
护鸟。
鸟蛋多。
人人有责。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
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广东省新会市南部马村天河的一座小岛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由此而美名传扬。“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齡的古榕树。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设亩左右的河面,独树成林。游客只能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
这么美的文章,“读”就是破文的途径,巴金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在教学时,我注重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穵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所知,诉自己所悟。第一节课,我没有运用其他教学手段,直接领读了三遍。学生读书的兴致很高,学生通过读被大榕树的美丽所感染,被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所吸引,学习效果较为理想,简单朴实的语文教学方式“不同形式的读”使课堂成了真正的语文课堂 ——读书的课堂。通过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活了,学生思维活了,学习的知识也自然活了,学生在“读”中获得知识,这种知识是扎实的,因为本文本身就用语平实,读来优美动人,从学生作业上看,还是不错的。
在教学中,本人也着重在阅读、写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笔。
一、走进文本背景与主题
“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常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树。我国南方的大榕树适合于鸟儿生活,称得上是鸟儿的“乐园”。本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吸引激发孩子们将目光投向鸟的天堂,一起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朗吉弩斯说:“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带着这种思想去感悟心语。如“一棵榕树一片林,鸟在林中当主人。”“走进鸟的天堂,那美丽迷人的南国风光扑面而来,满眼蓬勃的绿意,生机无限;满树欢乐的鸟儿,纵情歌唱。”这树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令人怦然心动。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将这份美好珍藏在心底,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二、提炼写法,阅读妙笔
本文抓住了“点面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点面结合的.描写是写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的场景时,运用了两个“到处”和三个“有的”对群鸟活动的情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这就是对“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描写了一只画眉鸟,把它的姿态与叫声刻画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在写景时做到点面结合呢?如:写柳树,首先对柳树在四季的变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觉。春天的柳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天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可以说,是对柳树总体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写,这样的例子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家乡的小河……”
要能掌握这点,那就必须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景物的总体进行描写,然后抓住代表性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这样,笔下的景物才能既有整体感,又有细腻、生动。如:描写秋天的果园,首先要将果园在秋季里硕果累累,香气四溢,色彩浓郁的景色加以概括描绘,给人一种整体感受,然后抓住重点进行细致描写,这样就做到了点与面的有机结合。
三、在语言中读作者
任何一篇文章在读的时候都应该不放一难,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一般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小学生常常又抓不住,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学生阅读能力欠缺,主要是作者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写在纸上,而是包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比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一句不仅仅是在写叶子的翠绿,明亮,更蕴含着对绿叶伟大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再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在读该句时,不但要读出农民对鸟的保护,还要体会到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因此,在读文章时,一定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学习与反馈
鼓励学生积累有关写鸟的诗句。
上完本课还是有收获的,同时我也反思了,用魏先生的话来讲: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某种教法去否定另一种教法,而是要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三
人教版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重点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感受想象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体会“鸟的天堂”之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巴金爷爷一共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词语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请生带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巴金爷爷一共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2、请大家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3、之所以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是因为(指着板书说)________。
4、那是一株怎样的榕树呀?引读7、8自然段。
是呀,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也是一株___的树,这还是一株___的树。
四、细读课文,感悟百鸟齐飞的情景
1、自由读读12、13自然段,鸟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鸟儿多呢?再请你们静心默读,把相关的词句画出来。
交流:①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从两个“到处”体会到)
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③是呀,鸟儿在这里想飞就飞,想叫就叫,想干什么干什么,是那样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难怪作者说:“____________.”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尤其有一只画眉鸟太可爱了。(请生读句子)。听到画眉鸟兴奋地叫着,感受到它在这里生活得非常___。一起快乐地读一读吧。
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鸟的天堂》吧。(播放视频)
五、迁移写法,练笔
1、同学们,作者在这里先写了鸟飞鸟鸣的整个热闹场面,然后特别向我们介绍了其中一只画眉鸟,让我们感受到鸟儿们的快乐生活。我们也学着这种写法写一写课间十分钟。(出示课件)
2、生仿写,师指导。
3、交流,评价。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枝繁叶茂的榕树为鸟儿营造了自由的天堂,活泼、可爱的鸟儿也为榕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下节课,让我们再走进那美丽的大榕树。
板书设计:
高大
第一次-榕树
茂盛
鸟的天堂
多:到处-到处
第二次-鸟-有的`,有的,有的
快乐
在碰撞中提升:
本节课,王老师力求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追求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
1、恰当定位本课主题。
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美读、想象,重点感知百鸟齐飞的情景。把“鸟的天堂”的神奇传递给学生,让生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感悟鸟儿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快乐,从而理解作者发出的感慨“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努力营造师生情感积极投入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地与文本对话,与角色沟通,真正做到入境、入情、入心,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融合体,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3、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利用资源。
坚持以文为本,媒体为文服务。充分利用“鸟的天堂”的视频资料及形成的独特情感,带动学生深入文本,走进鸟的天堂。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四
语文鸟的天堂教学方案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
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材重点:
本文重点是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作者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先写它占地面积大,并通过争论榕树的多少,说明这株榕树是孤木成林,表现榕树之大;接着写近看榕树,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着重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儿鸟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
教材难点:
一、“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二、文中四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对象情况分析: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约5树龄的大榕树,位于新会市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浓阴覆盖着整个小岛,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远处,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近看,枯藤交错,犹如原始森林。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生活在广州市的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观赏,看到这难得的奇景。巴金爷爷笔下的小鸟天堂的确是非常迷人,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那种赞叹、惊讶、喜悦的感情。所以在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语句,体会作者感情,并通过朗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这些方面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程序设计:
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表达上就很有特色。作者写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没有见到鸟,着重描写了大榕树静态的奇特的美;第二次见到了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美。文章的语言生动、准确,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一个“簇”字,一个 “堆”字,我们读了就很容易想象出榕树枝叶茂盛的景象。再如“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短短三四十个字,就写出了清晨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本文的重点与难点也体现在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因此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我选了作者第一次看到的大榕树的情景来进行教学设计。 ①课堂上借学生的质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各抒己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学生通过朗读,大胆想象是风吹、鸟动、新发的嫩芽、阳光的照耀、绿叶本身蕴育的无限生机…… ②巴金爷爷用词用句优美、准确,笔下描绘的大榕树更是栩栩如生,充满勃勃生机,作者虽然看不到鸟,但通过描写榕树的“大”、“茂盛”早已悄悄地把无限生机,暗藏着成千上万的鸟都渗透在文字的描写中去。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时候,体会榕树的美,边体会边画句子,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通过学生的这一朗读、勾画、体会,引导学生自读、感受、质疑,从而理解语句的含义、作者的感情。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解决了几个知识点:什么是气根?榕树有哪些特点?体现在哪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句子,我利用cai现代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树叶的样子、颜色等等。学生在观察、朗读、体会后很快地理解“簇”“堆”的用法,感受到大榕树的“茂盛”,“那是一株大树,树的枝干不可计数。”可以感受到树的“大”。
二、学习写作方法。本课的写作方法运用了描写中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我在教学大榕树部分时,指导学生体会句子意思后,总结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时是①按怎样的顺序来观察榕树的?②作者抓住了哪几方面写榕树?其中哪一部分写得最详细?指出作者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抓住榕树的枝、根、叶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突出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这种描写方法叫静态描写。使学生首先认识静态描写的定义,然后在学词学句的过程中感悟句子和写作方法,体会这种写作方法好在哪里。最后在教学过程的尾声,我设计让学生仿照巴金爷爷的写作方法,运用静态的描写手法去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要注意抓住植物的特点去写。
三、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该篇文章用词优美,语句精辟、简练,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例如:关于“真是一株大树”一句,学生读时习惯强调句中的“大” 字,实际上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所以要启发学生朗读时读出“一”株大树。读好这句话,读出榕树的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朗读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读。在学生置入文章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最佳时机,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五
鸟的天堂
巴金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鸟的天堂课文简介】
《鸟的天堂》是着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鸟的天堂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
《鸟的天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这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我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线索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初读课文,理“线索”。
叶圣陶在谈到阅读教学的任务时,明确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线索,是阅读教学首要任务。我采用以下步骤完成教学:
1、引导质疑,提示题意:文中“”指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称为“”?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理线索。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作者几次去,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每次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并不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学,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读通顺了课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课文的线索,达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谈感悟。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这一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了,而是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这一改变,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哪一次去,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
3、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己朗读,自己感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三、主动探究,悟“环保”。
《鸟的天堂》确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今天。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为什么这里会成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真是一举两得。
1、这儿生态环境好。
①这儿环境幽美。文章一开头几个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这儿不仅四周很静,只听见船桨激起的流水声,而且景色迷人,灿烂的红霞还在天边。
②这儿气候温暖,土地湿润,河流纵横,有利于万物生长,所以大榕树是那样蓬勃有生机。
③这儿资源丰富,由于气候温暖,各类虫子繁殖旺盛,因而鸟儿的食物就丰富。
④这儿的榕树大。大榕树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非常适合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是名符其实的。
2、人们保护意识强。
这儿的人们不许人捕鸟,因此鸟儿们得到了保护,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繁衍。
四、综合实践,练“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会搜集,学会运用,学会交际。《鸟的天堂》一课有一个综合实践作业:“”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搜集材料,练“查阅”。搜集的方法可以多样,上网、去图书馆、看电视、调查访问等。
2、学写解说词,练“习作”。为“”录像配上适当的解说词: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学写一段解说词,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这地方的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
3、学做导游,练“交际”。这是继写解说词的一个延伸,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际。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当班级进行优秀导游评选时,学生兴趣盎然,气氛热烈。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六
《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对学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以朗诵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
一、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会读的阅读情境。
鸟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熟悉,因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有千千万万只鸟的鸟岛来说,却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轴,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
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内化。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更不全面。学生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感官的协调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内化,才能更准确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内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我在教学第三自然段,多媒体出示了夏天鸟岛热闹的情景。精美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对鸟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进一步体会夏天鸟岛热闹的特点。从而把这些来鸟岛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内在知识储备的部分。
三、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妙。
课文第二小节写了春天鸟岛上的情景。教学时,我联系课题上面的插图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只鸟儿,说说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岛上的。这样进入了角色,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为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奠定了基础。“从远方飞来”、“筑巢安家”、“养育后代”等词句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没有人去碰一下”呈现了一种因果关联,教学时不妨可先设疑,鸟儿为什么要从远方飞到这里来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学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也更好地说明了鸟岛之所以闻名中外的原因。
第三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所在。由“热闹”一词,引出了鸟岛上“鸟多”、“鸟窝多”、“鸟蛋”多。这一自然段的教学,同样可以发挥插图的作用,激发学生想象,通过扎实的训练,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根据栩栩如生的插图,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语言训练:“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它们有的,有的 ,有的……鸟岛成了鸟的世界。”另外,“密密麻麻的鸟窝”虽然从图上不能看到,但我们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去想象,想象鸟窝里是怎样的有趣情景。写鸟蛋,不仅写其多,还写其色彩之美。这里和前文的“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又相呼应。这一自然段的教学可让学生从前面的角色中走出来,以“来岛上游玩的人”的身份谈谈六月的鸟岛给你留下的印象,这就让学生真正走进了鸟岛,并为感情朗读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我在第四小节对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设计中,是在让学生欣赏了鸟岛的图片,和充分自由朗读这一节后,来让孩子们谈感受的,并且考虑到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我给了孩子们一个句式,让这部分孩子也知道该怎么说。孩子们畅所欲言,都谈到了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自己也要向他们学习的想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表达和想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七
《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同时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我以朗诵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整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知道鸟岛的特点,感悟鸟岛的景象,激发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在课上,我首先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会读的阅读情境。怎样在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进入愿读、乐读的情境呢?于是我给学生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就让学生大声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让学生带着好奇,带着问题读书,读得比较认真,交流时,说得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再如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读后学生一下子就说到了鸟儿一群一群、陆续地飞来,体会到了鸟儿在鸟岛上筑巢安家、养育后代的温馨。
二、充分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解难
鸟儿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但对于鸟儿的生活、密密麻麻的鸟窝、许许多多的鸟蛋,却是很陌生的。于是,在设计教案时,在制作课件时,我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上网搜集了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筑巢安家、养育后代,让学生亲眼看到了成千上万的鸟儿聚在一起的情景,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鸟窝,看到了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学生的体会就更深了,对鸟岛的印象就更深刻,更加热爱这美丽的大自然。
上完课后,我也发现了教学时好些地方不足:如,过于拘泥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学习鸟蛋这句话时,我是想让学生体会鸟岛的多与美,课上学生一下子体会出来了,但当我出示鸟蛋的图片想让学生体会美时,学生的想法与我预设的很不一样,他们并不是从鸟蛋的颜色上体会美,而是觉得很奇怪、很有趣,其实学生的想法是很好的,而我没有跳出自己的思维,反复引导学生体会美,相反,造成在这个环节混乱。这也告诉我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随机应变。其次,在整堂课上,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几个说话训练:如,引导学生用陆续说话;再如,欣赏了鸟岛上成千上万的鸟之后,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说鸟儿们是怎样快乐地生话的。可是今天一处也没训练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的。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八
《鸟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课文初步培养了学生喜爱鸟类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两点:
一、进行有效的想像说话训练
教学中多处进行了想像说话训练。比如:在教学重点段第3自然段时,我设计了句式练习:六月的鸟岛成了鸟儿的世界。你看,鸟儿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真逗人喜爱。练习时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想象鸟儿的活动,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另外,“密密麻麻的鸟窝”虽然从图上不能看到,但我同样激发学生去想象,想象鸟窝里是怎样的有趣情景。教学完第三自然段后,我让孩子们以“来岛上游玩的人”的身份谈谈六月的鸟岛给你留下的印象,这就让学生真正走进了鸟岛,并为感情朗读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作好铺垫。
同样,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也进行说话的训练。在让学生欣赏了鸟岛的图片,和充分自由朗读这一节后,来让孩子们谈感受的,孩子们畅所欲言,都谈到了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自己也要向游客学习的想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表达和想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促进新知识的内化
《鸟岛》这篇课文用词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青绿色的鸟蛋……”如果一味就课文理解,比较抽象,学生不易体会。所以我在教学这一重点段时,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供各种图片,让他们通过看鸟岛来体会文中的词语和意境,收效很好。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九
一、回忆课文,整体感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远远地观望了鸟岛,初步领略了鸟岛的风光,今天我们将再次踏上鸟岛,进一步感受它的神奇。
说说鸟岛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鸟多)
(板书:鸟多)
师:打开课本,速读课文,想想那些自然段主要写了鸟岛的鸟很多?
生:二三。
师:把话说完整好吗?
生:第二三自然段写了鸟岛的鸟很多。
师:好极了。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了。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鸟岛鸟多的特点
1.师:请大家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你是从哪些词中感觉到鸟多的。自己小声读一读,用铅笔在相关的词语下面画一画。
交流:
(1)师: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读书
生:我感觉“一群一群”说明鸟很多。
师:(板书)能不能具体讲讲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群一群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师:你脑子里出现画面了吗?描述一下。
生:很多很多的鸟,数也数不请,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
师:这么多的鸟,谁来读读?
(学生读书,老师评价:a,数不清的呀,该怎么读?b。听出来了,是挺多的,谁看到的鸟更多?)
师:一群群鸟儿陆续从远方飞来。知道什么是陆续吗?
生:不断地飞来。
(3)师:继续交流吧。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鸟岛的鸟多?
生:我觉得“聚”和“热闹”都能感觉到鸟很多。
『板书:热闹 聚』
师:选一个你喜欢的讲给大家听听吧。
生:我想讲“聚”字。要是一只两只就没法说聚了,很多鸟才能叫聚。我感觉这是很多的意思。
生:一群侯鸟聚在岛上,另一些鸟没有在岛上这不能叫聚……
师:也就是说大家从四面八方都赶到这里来,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的。我还觉得“各种各样”也能说明鸟很多。就是许多种的鸟,如果不是很多鸟,就不会用各种各样来形容。
师:范读。你听出来了吗?是什么样的鸟呢?鸟岛上栖息着十几种活泼可爱的鸟类,来看看吧。【课件:不同种类的鸟类,配解说。】
师生对话:鸟岛上的鸟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低的),有胖的——(有瘦的),有黑的——(有白的),有漂亮的——(有难看的)(笑)
师:这么多的鸟,就叫做各种各样。谁再来读读,一定会读得更有味道的。
生:我从“挨”字上感觉到鸟很多的。在火车站,人们都是这样挤来挤去的,好像胳膊都挨着胳膊,鸟儿就像人挤在一起说:“我在这里下蛋,我在这里下蛋。”
师:从生活中找出相似的感觉来了!
生:还有“密密麻麻”,也能感到鸟很多,根本就数不清。
师:因为挨得近,看上去就密密麻麻的。注意,把句子读完整,是什么密密麻麻的?
生:鸟。
生:鸟窝
师:就请你找出有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吧。
生:(读书)应该是鸟窝很多。
生:鸟窝多说明鸟更多。有些窝里不止一只小鸟呢!
师:有道理!鸟窝就是鸟的家,也许有两口之家,(学生接着说)三口之家……
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还觉得“到处“这个词能体现出鸟多。鸟蛋到处都是,一个蛋就是一只鸟啊!
生:鸟蛋随处都有,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前面有,后面有,左边有……
生: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鸟蛋的颜色还不一样啊?
生:我知道。是因为鸟的种类不同,前面说过了,是各种各样的鸟。
师:你会联系着前面的句子读书,大家都要向你学习!
三、体会鸟岛上的热闹景象
师:刚才有位同学提出了“热闹”这个词能体会出鸟很多,除此之外,热闹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我们来想象一下,鸟儿们在鸟岛上生活得怎么样呢?
生:生活得一定很好,可以和家人一起玩啊,跳舞啊,唱歌啊,吃饭啊,打牌啊……就跟人一样(生大笑)
师:鸟儿们的娱乐活动跟人的可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都玩得——生答:很高兴。
生:鸟妈妈们还会教小鸟学飞,捉虫子,抓鱼。教它们一些生活的本领。
生
师:岛上的鸟儿过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鸟儿招呼他朋友的叫声。
生:小鸟扑扇翅膀的声音。
生:小鸟打架的.声音。
生:还有鸟飞到水里捉鱼的声音。
师:看到满眼忙碌的鸟,听到各种有趣的声音,这就是——生答:热闹。
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热闹的景象。
师:作者写这两段的时候,没有写一个“多”字,却我们感到了鸟的数量之多,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提示学生看板书)
生:通过这些词语来告诉我的。
师:是的,要想把意思写具体,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四、体会鸟岛,渗透爱鸟意识
1、教师引读第四节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爱鸟
3、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书上的句子
4、如果我们学校组织全校的小朋友去青海湖鸟岛去游玩,一年级的小朋友不懂事,伸手去捉小鸟,你会怎么做?指名回答 板书:护鸟
5、是的,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动去爱鸟,爱护大自然,相信我们的身边一定会多几个这样的鸟岛。
6、出示爱鸟的宣传标语,学生朗读。
五、整体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鸟岛
鸟多
爱鸟 护鸟
《鸟岛》教学反思
《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初步进行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以朗诵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充分发挥以读代讲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和述、演、问、思、写等方式聚合交叉。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读自得、以读代答、以读带练的主体建构活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在喜爱鸟岛的感情基础上产生进一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体现了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着眼于功能性目标,即把原来着眼于双基目标同时重视素质目标的教学,转变为着眼于素质目标,同时尽可能实现双基目标的教学。
一、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会读的阅读情境
鸟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熟悉,因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有千千万万只鸟的鸟岛来说,却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轴,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
学习语文情感是基础,如何使这种情感和朗读统一起来呢?在教学第二自然时,挂图呈现鸟岛优美神奇的画面,教师则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使学生的想象形成一个“情绪场”。此时,教师再引读,学生的情感则油然而生。这时的学生不仅愿读、爱读,而且能够从读中感受、体悟春天鸟岛美丽而神奇的景色,达到“可以意会的不言传”的教学目标。
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内化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更不全面。在教学中,
往遇到的重、难点不易解决。学生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感官的协调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内化,才能更准确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内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我在教学第三自然段,出示了夏天鸟岛热闹的情景。精美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对鸟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进一步体会夏天鸟岛热闹的特点。从而把这些来鸟岛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内在知识储备的部分。
三、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精妙
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表达最完整、最准确、最活泼的语言之一。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取无穷的乐趣。
《鸟岛》这篇课文,用词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的鸟蛋。”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读读议议,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真正感受到了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体会到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其思想的内涵就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根据这一思想,本课的设计,我以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为出发点,重视学生情感趋向、情感需要和个性的铸造。教学课文第三小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细细地读,同时鼓励他们和同桌、老师一起读,、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情趋向,根据学生情感的需要,随机教学相关句子。
教后我所想到的:
1、对重点段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可引导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圈圈画画找出重点词,再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印象会更深。
2、重点段2、3自然段学完后,设计句式练习:
六月的鸟岛成了鸟儿的世界。你看,鸟儿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真逗人喜爱。设计意图:在学生已基本能口头完成且了解了每一节内容的基础上,再动手写一写就更好了,既让学生学习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这些重点词语,又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体现课堂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
纵观整堂课的设计,我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学习环境,把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现实的”、“开放的”、“有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
师:虽然,我们没有机会亲眼去看看夏天的鸟岛,可是我们能够用小小手亲自布置一下我们心目中的鸟岛。你们说好不好啊?
(即兴画上蓝天、湖泊、小岛背景图)
生:(拿出剪好的“鸟儿图”、“鸟窝图”、“鸟蛋图”,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纷纷上黑板布置。)
师:鸟岛被小朋友布置的五彩缤纷,可真漂亮啊!
师:你们布置的鸟窝、鸟蛋太挤了,不好看,老师来拿掉一些。(故意伸手欲拿掉一些)
生:不行不行,鸟窝本来就是密密麻麻的,应该是很多很多的。
生:对!书上还说“一个挨着一个”,不能拿掉。
生:鸟蛋也不能拿。书上不是说“窝里窝外到处都是”吗?
师:你们说的真是太好了。尤其是王莹同学。(只见老师随手从讲台拿起一只美丽的小鸟图)
师:为了表扬王莹同学,我奖给她一只小鸟。(说完,就把它交给王莹)
(此时,有不少同学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
师:你把它带回家,让你妈妈把它杀了,烧了给你吃好不好?
(王莹同学的手刚刚伸出去,又收了回来,)
生:不行,我们应该把它放回大自然中去。
于是,老师又把小鸟图收回了。
……
反思:
1、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的教书除了教给知识还需要育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因而,在教育挈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学。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并没有作苍白空洞的说教,而是故意误导,引起学生爱鸟、护鸟的思考。这样组织教学,揭示出语文教学中“文道结合”教学规律的重要性。
可在课后的研讨会上,却有老师提出来,这是一种欺骗学生的行为。他说老师就应该把小鸟给那位学生。因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而不应该欺骗学生,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利用给奖品,来引导学生爱鸟、护鸟是可取的,可别忘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所谓“人文性”,其思想的内涵就是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因而,我认为还是以学生自由健康的发展为出发点,重视学生情感趋向、情感需要和个性的铸造。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一
《鸟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鸟岛的喜爱。课文初步培养了学生喜爱鸟类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配乐,给学生创设愿读、乐读的阅读情境。
鸟儿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熟悉,因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对于有千千万万只鸟的“鸟岛”来说,却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主轴,运用师生配乐赛读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想象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
二、配图,给学生创设想象、表达的说话情境。
教学中我多处进行了想象说话训练。比如:在教学重点段第3自然段时,我设计了句式练习:“六月的鸟岛成了鸟儿的世界。你看,鸟儿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真热闹啊!”练习时借助多媒体图片,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想象鸟儿的各种不同的活动姿态与方式,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促进新知识的内化
《鸟岛》这篇课文用词很精妙。如“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青绿色的鸟蛋……”如果一味就课文理解,比较抽象,学生不易体会。所以我在教学这一重点段时,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供各种图片,让他们通过看鸟岛来体会文中的词语和意境,收效很好。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学得有趣、学得轻松。最后,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感受“蓝天碧水之间,飞翔在空中的鸟儿,如遮天盖日的云霞;浮游在湖上的鸟儿,就像露出来的片片沙滩;婉转清脆的百鸟啼鸣声,动听悦耳,令人赏心悦目!这儿真是鸟的世界、鸟的家园、鸟的天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加入到爱鸟护鸟行列中来。
小学语文《鸟岛》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二
《鸟岛》主要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儿活动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了对鸟岛的喜爱,对学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叙述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很适合朗读。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以朗诵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还利用了多媒体,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词语,走进文本,自己体会朗读课文,再通过自己的感悟去欣赏鸟岛的环境美,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应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去。
一节课下来,我思绪万千,感慨颇多。其中既有收获,也有不足。
一、收获:
1、引领学生品味具体词句,在读中品,品中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促思。长期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引导学生抓重点字词句,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才能充分体验到文本所表达的内涵,也就是有“披文入情”而“情动而辞发”。在读书过程中,我将朗读和理解词句融为一体。通过看图演示、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词义。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体会鸟岛上鸟的多。如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用手势做鸟窝,理解“密密麻麻”的意思,从而感受到了鸟窝的多,通过看动画、创设情境理解了“一群一群、陆续”两个词。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品词品句,体味文本的景色之佳,情感之浓,文字之美。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内化。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丰富,生活体验更不全面。学生通过听觉、触觉、视觉等感官的协调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内化,才能更准确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内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例如:我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多媒体出示了夏天鸟岛热闹的情景。精美画面,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讨论的欲望,而且使学生对鸟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进一步体会夏天鸟岛热闹的特点。从而把这些来鸟岛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内在知识储备的部分。
3、过渡自然而优美。过渡就像是一座桥,桥搭得好,就能够顺利连接两端。我的过渡语比较生动而优美,富有趣味性。
二、不足之处:
1、语言过于嗦。也许是平常上课不注意,总是担心学生不懂,稍不留神就反反复复地唠叨起来,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会言简意赅,不要反复说。
2、应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话训练,从而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就得要有语文味,既要有人文性,也别丢了工具性。在本课中,语言训练寓于读之中,说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其中,有字词、句式的训练,有动情地读,有深情地说。在文中我设计了填空题:各种各样的鸟儿聚在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有的,有的(),还有的()。由于紧张,我疏忽了这个环节。我没有填补文本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悟鸟岛上鸟多的情景,没有发散学生的思维。这个句式应该放在文本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让学生融合着文本的主流价值和意蕴自由地展开想象。纵观整堂课的设计,我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课堂。丰富的活动把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教学转变为现实的、开放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学得有趣、学得轻松,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8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