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师说的教案设计 师说 教案篇一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1、 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3、解题,留下 “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3、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5、教师范读课文。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13、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1、齐读第二自然段。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6、连贯背诵全段。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1、齐读第三自然段。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5、指导背诵。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 同时, 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是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传统教法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其主要课程内容有二:一是古汉语知识系统;二是以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串联的五段式教学模式因此这一篇传统文言名篇的教案基本上都是以“论证结构层次的梳理”“论证方法”“中心论点分论点”等等组成。但我们的传统散文尤其是《师说》中的精华部分难道是那些所谓论证方法、中心论点、分论点么?我觉得不是。平心而沦,当我重新再看这篇《师说》时,印在我心灵深处的是那些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的精辟名言。所以在教授这一篇时,我将所谓 “论证结构、中心论点、分论点”放到了一边,而带领我的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那些闪烁在中国人身边的名言警句。于是我在课堂中引入了我最近的一些感悟。
案例一:这一段时间,我负责将学校老师的德育论文汇编成册,在编录的过程中,我发现引用率最高的名言即是本课的名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案例二:在讲授《过秦论》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讲到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我当时由于一个思维惯性将“瓮”字的用法讲成了名词作状语,课下一个同学来问时,我才反应过来应该是名词做动词,所以老师也不是什么圣人,只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
案例三:办公室一帮老师突然有一天说到一句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dú lè lè bù rú zhòng lè lè”这时就有另一个老师说这句话不应该读成“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么?于是爆发一场争论,最后拿给所谓的权威——语文老师来判断,但语文老师们的观点也是对半分,最后还是上百度查询了一下,确定其读成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所以,无论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不明白的地方,这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从这些鲜活的案例出发,学生会发现,文言文其实离我们的生活不远,在学习时也能调动起积极性,当然这样的课堂需要老师有着较强的课堂掌控力,有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这正是我缺乏的,所以在7班上这一课时,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
课后我又进行了思考,那些案例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是不是也可以引导学生讲讲他们的故事,谈谈他们对这些名句的看法,毕竟教这一课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散文的魅力。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把老的文言文教学传统传承,即对字词方面的掌握和要求,又怎样把新课标要求的方式加以体现,成为了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教学试验后,我的第一课时教法仍然比较传统,1、 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3、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4、教师范读课文。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
第二三课时我用了一种传统文言文很少使用的教学方法,我决定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入手,引出李蟠的“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然后再牵动文章的其他段落,这样文章的教学实际上就变成4-1-2-3的顺序,这样的安排既可以让同学们拿到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有话可讲,又打破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按部就班的模式,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仔细研读文章的第一、二、三段,用问题的串联贯穿整个文言文的教学,如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学习。并让同学们在朗读中把一个一个问题很自然的渗透,最后再由古人的从师之道和社会风气,拓展和延伸到同学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通过4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同学们侃侃而谈。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当时,并不像课堂预设的那样顺利。文章行到“‘古道’在文章中哪里具体体现?”的时候,同学们的回答并不象想象的那样有规律,同学们很容易可以找到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的相关内容,可是第二自然段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却很难找到,因为同学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篇文章。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回答问题,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基本字词和文章结构的掌握比较好。另外在拓展延伸的讨论方面,同学们也能很积极的谈通过学习《师说》这篇文章后受到的启示。这样的安排摆脱文言文教学沉闷的气氛和教师从头至尾灌输的弊端,也可算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尝试。
由于过分强调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理解文意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时间少,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在以后的课程中我还要加以改进。
师说的教案设计 师说 教案篇二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自渎、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1、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3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通读熟悉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ou或不焉fou经传zhuan从师cong
读书du不能bu传道chuan从容cong
聃dan蟠pan苌弘chang近谀贻
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须臾怡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4.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一、教师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1段的学习效果。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古:求学的人
学者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二、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教师检测学生研读第2段的学习效果。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古之圣人圣益圣,愚益愚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自身耻师小学而大遗肯定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讽刺语气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风尚)
吾师道也(道理)
师道之不复(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
不耻相师(学习)
5、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一般的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小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四、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一、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五、讨论: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六、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归结本文的写作目的。
作者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以恢复儒家的“道统”。而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
提倡尊师重道
写作目的
推进古文运动
七、总结全文结构、写法。
板书设计
破正人必从师,以“道”为师(理论论据)(立)
立反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破)
结对(三层对比)
合比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立)
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立)
师说的教案设计 师说 教案篇三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导入新课,明确学习要求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关键词:补充——古人称名
(1)姓+字:韩退之
(2)姓+籍贯:韩昌黎
(3)姓+官:韩吏部
(4)姓+谥号+敬称:韩文公
教师参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指导朗读课文。
提醒:句读(dou)、或不(否fou)、焉谀(yu)、欤(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1——7(1、老师;2、老师;3、老师;4、5意动“以……为师”;6、动词,学习,也可意动;7、老师)
(2)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3)固——本来
(4)庸——难道,岂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4、翻译
5、论证分析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1)古代传统——(2)从师作用——(3)以“道”择师之标准
6、试背诵
7、作业
第四课时
1、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2、朗读第二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从师学习的道理,b从师学习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
(2)问焉(兼词“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为动词“低于”)
(4)耻学于师(意动)
(5)圣益圣(a名词,b形容词“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其可怪也欤(同上)
(7)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8)受业——授之书(注意写法)
(9)句读之不知(倒装)
(10)或师焉,或不焉(或,有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或不焉”省略句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批判轻师的世俗:
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
问: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
7、试背诵
8、作业
第五课时
1、背诵、翻译1、2段
2、朗读第3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师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动——比——是,这样——因此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论述能者为师的道理:
以孔子为例——师与弟子的辩正关系
7、试背诵
8、讨论最后一段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文——六艺——于1,2——嘉
古散文——(联想四书五经)——于1被,于2向——赞扬
9、书后问题讨论
10、作业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的教案设计 师说 教案篇四
一、难字注音
句读 dòu 或不焉 fǒu 官盛择近谀 yú 郯子tán 苌弘cháng 老聃dān
二、一词多义
1、惑:传道、授业、解惑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无惑-----疑难问题(名词)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形容词)
2、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老师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意动用法)
吾师道也 /不耻相师 ------学习(动词)
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
3、无:圣人无常师----没有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无论
4、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指示代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人称代词)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也许(语气副词,表揣测)
其可怪也欤!------难道(语气副词,表反问)
三、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2、不拘于时----被动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
四、词类活用(见原文注释)
师说的教案设计 师说 教案篇五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或不焉( ) 六艺经传( )贻( ) 谀( )
2、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师说的教案设计 师说 教案篇六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3课时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夫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含义。“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含义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夫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含义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夫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夫子。孔夫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使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含义,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使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八本课小结。
九布置作业。
师说的教案设计 师说 教案篇七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尊师重道的论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顽可笑。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本文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比较典型,并且作为了高考背诵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可以等闲视之。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必修一、二、三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预习案,并且我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了记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的文言朗读;鉴赏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自学讨论)
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质疑讨论)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诵读整体感悟、细读圈点质疑、品读讨论交流、
练习巩固积累 。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质疑问难,共同讨论,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教师由《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世称“韩昌黎”、“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②“古文运动”是一次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主将。主张文章要 “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③“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 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学习第一段
(一)重要字词提问并释义:
(二)翻译重点句子:
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吾从而师之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 一词多义
(1) 师 (2) 乎
(3)其 (4)而
5. 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第二三段 2、归纳积累文言词汇
一、 字词释义: 小组讨论交流
重点实词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二、小组成果展示与纠错,评分
预习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放在句中,舒缓语气
2.犹且从师而问焉 代词
3.巫医乐师 有专门技艺的人
4.群聚而笑之 名词作状语 成群
5.其可怪也欤 语气副词 难道
6.孔子师郯子 名词作动词 拜……为师
7.不耻相师 名词作动词 ①拜……为师②学习
三、翻译重点句子: (共性出错的句子)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明确】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明的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昧的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明确】 不明白断句,有的人向老师学习,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遗漏不学,我没看出他们的明智。(合叙句与宾语前置句)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明确】所以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一)背诵课文并翻译全文
(二)文言知识归纳与积累:
1.重点实词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一、检查预习
二、情境导入
三、作者简介、解题
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1、作者简介
2、解题
四、文本内容疏通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2.共同研习课文文言知识
(1)小组讨论交流,掌握课文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教师引导纠正
五、作业布置
一、文本内容疏通
1.朗诵点拨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共同研习课文文言知识
(1)小组讨论交流,掌握课文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教师引导纠正
3.检查翻译
二、作业布置
让学生学会自主 ,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作者及背景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学会
课堂小结
2分钟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1200年前,韩愈向我们阐释了这一道理,今天我们应该接过韩愈手中的接力棒,把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这步棋切实走好,为传承知识营造一个和谐有致的良好氛围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布置作业
1分钟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说说你对老师的认识,写成随笔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8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