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许多琐事需要梳理和总结,它们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总结的时候,可以借助图表、图像等形式来突出重点。"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一
摘要:大学生在信用卡消费中是一特殊群体,大学生具有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特点,特别是西方“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观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信用卡的产生、现状的阐述,分析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各种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对策。
一、背景。
9月20日,金诚信用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后,在我国银行界引发了争相办理大学生信用卡的热潮,如建设银行的龙卡名校卡、招商银行的young卡、兴业银行的加菲猫信用卡、中信银行的中信i卡、工商银行的牡丹学生卡等。这种大学生信用卡不仅具有一般信用卡的特征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只需要填一张申请表,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没有担保人的情况下就可以申请办理信用卡。
二、现状。
1。有关数据表明53。7%的大学生拥有信用卡,说明大学生对信用卡消费持有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在持卡数量方面,持有一张信用卡的比例高达68。3%,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申办了两张信用卡。
2。办理信用卡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方便和可以透支,此外,还有刷卡时尚方便,获得小礼品,增加信用积分和信用等。
3。大学生对信用卡的各项有关条款并不很清楚,由此反映出银行在向大学生推广信用卡时并没有对信用卡的.各项条款和功能进行详尽介绍,而很多学生在办理信用卡时也未对各项条款仔细阅读。
大学生信用卡虽然可以给银行和大学生带来许多方面的好处,但是它是在无担保人的情况下发行的,所以风险也是十分明显的。一些银行如广发银行就已经暂时停止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发行,其原因就主要在此。因为商业银行是一个企业,它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追求的是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统一。大学生属于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特殊群体,缺乏还贷能力,导致安全性不高。同时,银行提供免费服务,导致赢利性不强。我国的大学生虽然人数众多但缺乏消费能力,所以流动性也不强。
指大学生持卡人透支后违反约定、不按时足额还款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尚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可靠的薪酬收入,主要经济来源依赖父母,所以没有稳定的还款来源。
此外消费观也不成熟,很有可能冲动消费而到期无法偿还;收入与消费的严重不对等性,使大学生信用卡的违约风险较大。
2。欺诈风险。
是指大学生恶意透支、骗取、冒用、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以及特约单位诈骗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许多大学生拥有较强的理论背景和专业知识,他们进行高科技伪造信用卡透支给银行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威胁。
3。成本风险。
很多大学生办卡并非出于消费需要,对信用卡使用率低,给银行带来了成本风险。
4。法律风险。
发卡行向透支额度大、毕业前不能偿还债务学生的监护人追偿欠债,存在巨大法律风险。目前银行在办理大学生信用卡时,没有征得监护人许可,监护人在银行发卡时并没有进行担保,法律上没有偿还义务。
四、控制风险的办法分析。
(一)在发卡环节,加强审批,严格把关,做好风险的预防。
在发卡环节,商业银行应加强审批,提高大学生信用卡的申请门槛,提高办卡质量。除了要对大学生的经济能力、信用情况严格审查之外,要求申卡学生提交家长担保人证明和电话,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对于大学生信用卡的额度而言并没有必要太高,对于一般的本科生,一个月2500元或者最多3000元的额度就足够了。
(二)加强账户监控及追讨拖欠款。
对大学生账户进行日常监控,便于商业银行及时处理并制止大学生的恶意透支行为。对恶意拖欠的账户,商业银行应根据超期天数分别进行处理。
商业银行应该对大学生的信用卡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并随着大学生消费和还贷情况的变化,相应降低或者提高大学生的信用等级和额度,从而为大学生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社会共享的信用档案。发卡银行应联合起来成立信用卡同业协会,共同防范风险。发卡机构建立信用卡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内控制度。
(四)学校对大学生加强用卡知识与理财知识的普及,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大学生是负有法律刑事责任却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群体,在办信用卡时应该更为谨慎。
五、总结。
大学生信用卡虽然蓬勃发展但处于阶段初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风险。在以后的推行中,银行和大学生应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从而促进大学生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会振,大学生信用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分析[j]中国信用卡2007―12。
[2]韩长锐,我国大学生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j]经济论坛2008。18。
[3]黄文土,黄婉丽大学生信用卡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投资理财2010。5。
[4]王明伟,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现状分析[m]现代经济信息。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二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指导思想,指导内容和实效等几方面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论文关健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恩考、对策。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wto的加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加深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自身发展,每一所学校都必须考虑其入口和出口的问题,人口是学校的生源,出口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两者相互影响,但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更大。事实上,择业从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已开始,不仅要考虑学校的知名度、专业设置、教学质量而且更关注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为了学习和求职,大学生迫切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就业指导,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迫切希望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找到合适的人才。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求学求职的助手,社会求贤的桥梁,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动下,近几年各校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拾谈会、积极推荐毕业生、提供需求信息等等,但总体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比较薄弱,在学校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还未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首先表现在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其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有所欠缺,还未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正式列人教学计划,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甚至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找工作、落实具体单位,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以及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其次表现在就业指导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就业指导人员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而且要担负起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正定位,还要掌握心理学、劳动人事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大多数的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要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缺乏,要么有理论水平但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因而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
再次表现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和对象有局限性。目前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随意性大,过分强调实用性和时效性,形式和内容比较分散和单一,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调整择业心理、做好择业准备等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仅仅是指导毕业班的学生如何去找工作,忽视了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的规划,进行就业素质的长期准备,忽视了指导学生根据国家需要和社会责任树立正确择业观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对职业发展的多种需求。
最后表现在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问题。毕业生缺乏对社会职业状况、人才市场动态、个人择业目标以及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当大学生离开学校去求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才发现自己尚未作好就业准备,对职业性质的认识、职业对技能的要求、从求学到工作的角色转变、自身心理素质以及对社会的了解等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方知在校期间忽视了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悔之已晚。于是,为了求职,有的学生无心搞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处出击;有的推荐表、求职信遍地撒网;有的在选择什么样职业的问题上拿不定注意,反复签约;有的择业目标不明确,人云亦云,求职中处于焦虑、失落、困惑之中……从而导致了择业过程的盲目性、无序性和从众性。在择业时,过分看重报酬、地域和行业,过分注重职业能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忽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置国家需要和社会利益而不顾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很多岗位又没人愿意去的被动局面,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这充分说明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觅待加强和改善。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目前高校工作中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以职业发展导向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其特征是:就业指导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借鉴国外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和研究,以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
1、明确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必要补充。大学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场所,大学教育应该也必须包括职业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的是对人的教育、培养和塑造,就业指导不仅包括了择业的指导,更深层次上还涵盖了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的教育和毕业生就业素质的培养,这是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教育的体现,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通过就业指导工作,使得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能做到既符合个性特征,也符合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
2、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指导思想上学校要明确方向和目标,转变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要尽快构建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做到指导机构专门化,指导人员专业化,改变就业指导工作随意性大的状况,使就业指导工作持续而有效地开展。学校要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就业的文件和政策,及时传播职业信息和社会各种职业的需求预测,提供需求信息,不断开拓就业市场,架起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使分散的、零碎的指导和服务提升为完整的、系统的指导和服务。
3、拓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尽快实现社会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等确实能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但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市场经济要求学校面向社会办学,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每个学生走向社会后,向社会展示的是他的知识、能力和品质,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是靠实力取胜。因此,要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就要不断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把就业指导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合理设计职业生涯,为走上社会做好思想准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择业心态是枣职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的竟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成功,必须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依赖等待等心理障碍;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求职和事业成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考察,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习成绩,还要从人品、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发展潜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来进行素质考察,在这种情况下,要指导学生根据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从各方面完善自己,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计划。
4、扩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空。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政策指导和求职技巧的指导,还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人生指导,无论是正确择业观的形成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准备都有一个过程,都斋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培养和积累。择业观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多种因素的影响,正确择业观的形成不是一墩而就的短期行为,要发挥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优势,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获得,来自于大学期间的刻苦学习,能力培养和全面锻炼,大学生只有在校期间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地根据职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上始终掌握职业选择与事业发展的主动权。大学生就业指导决不是阶段性的工作,把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时间安排在临近毕业阶段,对象局限于毕业生是不够的;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5、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面向社会办学,毕业生面向社会就业,必然把竞争机制引进培养过程,促使学校根据社会实际,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人才培养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的标志之一,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高校要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增强竞争力,就要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对人才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人才主渠道的高等教育,要及时通过人才市场获取人才需求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就业信息反馈,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对学校专业设置等意见及时提供给学校决策层,按照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要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加强学科建设,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地。
参考文献。
[1]任红杰.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五大冲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07).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三
摘要: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企业和居民对电力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电力市场面临着挑战。本文总结了国企电力市场结构现状,分析了电力市场风险度量,以加强对电力市场的风险度量,优化电力销售模式。
关键词:电力结构;市场风险度量;策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下,国企电力作为国家电力集团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窗口和实时整体改制的平台,其电力市场结构现状及风险测度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个电力资源的营销和管理。为此,深化认识国企电力市场结构,建立健全市场风险测量体制,对于实现国企电力成本约束和销售监管机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企电力是国家电力资源的重要支撑,正在不断扩展其规模,并针对能源限制的现实需求不断调整电力市场结构,以顺应市场营销要求,降低销售风险,以获得预期效益,根据国企改革和新电力改革的需求,国企电力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0350万千瓦,其中,水电2185万千瓦,火电4729万千瓦,新能源极速上升;与此同时,20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相较于年下滑3.3个百分点,增速为1974年以来年度最低水平。由此分析,在新常态下,国企电力结构及消费需求都发生了改变,电力结构趋于低碳环保发展,电力消费增长减速换挡、结构不断调整,电力供需形势得以缓解。面对国企电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加强风险识别能力,优化营销手段,能够推进国企电力更快、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四
摘要:在国家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一些相关文件对这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国有企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将面临这更大的经营风险,出现越来越多问题。跟我国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缺乏。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根据我国现有的企业风险管理现状,本着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对我国国有企业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开展了全面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相对价值的参考材料。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限制,使企业内部的经营情况发生偏离,导致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无法按照计划实现。在国有企业内部,良好的财务预警机制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各方面的数据,通过合理分析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对内部风险进行有效化解,通过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企业经营损失。
一、国有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主要原因。
1。国有企业内部风险预警机制相对薄弱。在国有企业经营内部经营模式中,最初是由原本的计划经济演变而来的,国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普遍存在思想意识薄弱的问题,在国有企业中,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企业风险防范知识严重缺失,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只是将重点放在做好账和管好钱两个方面,没有将财务风险管理的范畴拓展到市场,在企业的各项债务、资金和投资等方面,处处存在隐患和风险,使固有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2。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还存在一些欠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公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经常会出现审批程序过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使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内部各个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对各类风险惊醒有效的梳理。比如,在国有企业内部的事监会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使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大。在企业内部同样缺乏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中,存在这各种各样的缺点,对审计的严重不重视,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缺失,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3。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机制可行性方面存在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在对风险预防方面都是在形式层面上的操作,或者是风险预警投入的成本过高,这种成本风险预警机制根本不符合国有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在可行性方面比较差,企业在对面风险的时候没有科学合理的措施。在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不惜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的现金管理模式,国内大型企业都要建立起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这是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会面临这更多的挑战,根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在海外无法收回的款额多达千亿美元,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十分紧迫。
二、国有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原则。
1。遵循简单易行的原则。在国有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财务风险一般都是出现在日常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在建立预警机制的同时,必须要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使建立的机制更加便于操作和执行。风险预警机制必须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特点,在难度方面要相对降低,使那些具备一般财务知识的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范就可以进行实施。在风险预警机制中,国有企业必须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将企业内部现有的财务数据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对日常监督手段的强化来有效避免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企业实际经营效果。
2。要科学考虑成本效益。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方面,由于其本身特点,预警机制在考核方面不方便执行,所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管理方面,很容易出现只增加成本而不产生效益的顾虑,这种成本方面的问题导致风险预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故此,在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实际情况,通过财务措施的方法来进行考量,有效地减少成本,全面夯实企业内部的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多方面改革有效降低风险预警方面的成本费用,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重点全面和激励的原则。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要保证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机制不受别的方面影响,在预警模块的设置上要保持独立性,使其科学合理地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有效结合。比如,在一些国有的商贸企业中,需要将内部预警机制的资金、存货等方面监控工作结合,在房地产企业内部,更多的是需要考虑融资和投资,在预警机制中,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在企业内部的存在财务风险的工作模块全部建立起预警机制。风险预警要与企业内部的财务考核有效结合在一起,对风险预警进行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保证预警机制的科学实施,以此来促进预警机制的全面提升,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三、国有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具体措施。
1。进一步明确部门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来进行落实,归口落实部门一般是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在工作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从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找出相应的办法,来完成企业日常的核算和内部管理,通过核算或者统计的方式,来完相关的数据统计,在完成风险预警的过程中不需要再设计专门的部门。这样做可以科学有效地节约企业内部的经营成本呢,在进行风险预警防范的过程中,相关财务负责人要作为企业风险预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比如,某国有企业在风险预警机制中,将企业的总会计师当作第一责任人,这样可以达到更加方面推动企业预警机制的实施。
2。完善跟踪监控预警工作体系。在国有企业内部,相关财务人员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梳理,在工作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企业内部的预算和执行情况,通过年度工作考核等有效方式,来完成对风险的敏感性分析预测,工作人员要充分关注企业内部的敏感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跟踪体系,设置跟踪表来作为风险预警的有效依据。比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费用,可以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按月跟踪,也可以通过周期跟踪的方式来完成企业内部的成本预测,在过程中设置不同的预警级别。
3。科学合理制定风险预警步骤和方法。要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将前期工作进行有效统一,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对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按照科学的原则和预警方式,对整改和奖惩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再通过制定相应的流程化准则,来有效推动风险预警机制的贯彻落实。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风险,特别是在国际化竞争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必须要增强自身在管理和预防风险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盈利的最终目的。在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简单易行和考虑成本等方面的原则,科学合理的采用内部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肖华,李建发。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74―80。
[2]李梅。对建立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9,12:42―44。
[3]郭华。关于国有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4,17:59―60。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五
自从1950年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信用卡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支付手段和金融工具.商业银行在信用卡领域的.业务创新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选择.本文将重点讨论信用卡时代的风险管理及防范问题.
作者:兰君茜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刊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world年,卷(期):201014(8)分类号:关键词:信用卡风险回避风险预防
-->。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六
银行的最基本运营是面对大众的存取款服务,但是微弱的利息并不足以让商业银行盈利,所以商业银行主要是靠承担与管理风险来盈利的,因此在最近这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越来越重视关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巩固,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样的差距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现代的风险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是有很多不同点的。商业银行是金融业,而金融业是众所周知的高风险行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发达国家,在金融行业有着一定的落后与不足,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发展的空间较小,在较小的空间内想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更加的看中短期利益,不敢在风险中寻求机遇,认为提升风险控制是不适合企业发展的。其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刚开始进行风险管理,所以体系不够完善,知识与技能不够扎实,这样的问题导致了进行风险管理的银行不能尽其所能,风险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而是分散于某一部门。一套合理完整的风险管理是应该对整个企业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是作用于整个企业的,因此现在分散的风险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整个企业。第三,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还是比较落后与单一的。这样的问题会造成如果存在的风险被识别,那么我们制定的对应风险的计划也有可能被识破,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但是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又不可能短时间内在这一问题上取得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只能处于初级阶段。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虽然我国在金融业的发展并不迅速,但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在近些年中,我国商业银行也在实行一些改革,面对现在市场上可能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风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在我国现在的金融条件下,商业银行要面对的风险种类也开始越来越多。所以商业银行应该更加系统的规范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达到可以为自己的企业保驾护航的目的。第一,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自己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明确不同部门所负责的不同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要让风险管理可以明确分工为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监察,并且不定期的审查各部门对于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确定商业银行企业对于可能面临的风险有对应解决的办法。第二,要合理的运用风险管理能力。现代金融业是靠信息发展的,随着信息的高速创新,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开发,所以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发风险,因此我们要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才能稳定金融企业的运行。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完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风险能力,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企业对于风险管理也应该有创新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金融领域的竞争成为了国家间的主要竞争,所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就是在提高商业银行在同企业中的竞争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保证短期利益的同时追求长远利益,实现银行发展目标。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七
1.筹措资金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主要靠筹借来解决。
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在扩张重组后,将有若干个规模不同的企业归入旗下而成为子公司。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企业无论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和筹资能力均与母公司存在很大差距。
企业集团为了维持它们的正常运营,必须出面帮它们筹集运营资金。
筹资方式有好多种,但无论哪种形式的借款融资都是有偿的,是要付利息的。
筹资企业的期望是通过筹得资金运转后,自己的资金利润率能高于借款利息率。
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企业的财务成果带来风险,这便是筹资风险。
2.技改投资风险。
企业筹集资金后除了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有一大部分会投入技术改造。
而技改投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技改项目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地有资金注入。
一旦项目不能如期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或者建成后达不到预期回报效果,将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这便是技改投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
企业间的贸易往来广泛依赖商业信用。
近年来因冶金、煤炭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销售不畅、库存产品积压而造成赊销和货到付款,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因为有的用户企业经营困难确实无法偿还货款,有的丧失商业信用恶意拖欠,使应收款不能及时催收到位。
应收款的长期挂账或者变成死账,将为企业造成资金回收风险。
当企业对《税法》等税收法律法规的收集、研究、学习和理解不透时,会因为应纳税而未纳或少纳而遭受法律制裁,税务稽查发现后,不但需要补缴税款还要加罚滞纳金,造成企业的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
另一方面是因为对税收优惠扶持政策不了解,致使能享受的减免政策却没有申请享受,增加了税收负担,从而形成税务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存在于股息分配和投入再生产的比例矛盾上。
企业想留足资金用于销售和扩大再生产,而股东想多多分红返现,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确定影响,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超前防范的前提是系统建立完善并且正常运行,是对“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探索。
我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做到风险预知、超前防范,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1.筹资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是能承受的筹资比例最大和总资产成本最低。
筹资之前应当先预算资产负债率,也可用自有资金收益率和资金成本率对筹资风险进行衡量。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支撑,用以考察自身历年来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趋势,确定预警线,并借鉴行业指标的平均值与先进企业的指标值来判断本身财务状况的好坏,研究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
超过预警线后立即报警,从而采取措施对筹资风险有效控制。
2.技改投资的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技改项目决策启动建设前必须进行严密科学地可行性分析,对产品产量、未来市场、技术水平、盈利能力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论证评估。
建设期内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而追加投资,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竣工投产。
充分考虑项目建成竣工投产后要投入的流动资金,保证项目的原材燃料和动力供应,开拓新产品的市场渠道,尽快实现预期效益,收回投资,实现回报。
3.生产经营风险预知和超前防范。
一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降低意外的生产成本损失。
降低生产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
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减少或杜绝赊销,必须货到付款的,合同明确规定付款时间和拖欠惩罚条款。
对长期催不回的应收款要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
三是负责税务的会计人员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比对,建立与税务局信息交流传递制度,照章纳税,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4.建立全员民主管理企业风险机制。
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汇报上年决算和下期预算,对收益分配方案要集体研究决定。
三、小结。
总而言之,让财务专业人员参与到整个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要有话语权,财务人员要以风险预知和风险的超前防范为己任,着力研究财务资本运作,正确地认识风险,识别风险,及时向企业的决策层提供财务和资金风险预报,适时地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更加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和技术进步的健康发展。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八
摘要:大学生在信用卡消费中是一特殊群体,大学生具有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特点,特别是西方“先消费,后付款”的消费观念。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信用卡的产生、现状的阐述,分析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各种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对策。
一、背景。
9月20日,金诚信用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发行了第一张大学生信用卡后,在我国银行界引发了争相办理大学生信用卡的热潮,如建设银行的龙卡名校卡、招商银行的young卡、兴业银行的加菲猫信用卡、中信银行的中信i卡、工商银行的牡丹学生卡等。这种大学生信用卡不仅具有一般信用卡的特征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只需要填一张申请表,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没有担保人的情况下就可以申请办理信用卡。
二、现状。
1。有关数据表明53。7%的大学生拥有信用卡,说明大学生对信用卡消费持有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在持卡数量方面,持有一张信用卡的比例高达68。3%,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申办了两张信用卡。
2。办理信用卡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方便和可以透支,此外,还有刷卡时尚方便,获得小礼品,增加信用积分和信用等。
3。大学生对信用卡的各项有关条款并不很清楚,由此反映出银行在向大学生推广信用卡时并没有对信用卡的.各项条款和功能进行详尽介绍,而很多学生在办理信用卡时也未对各项条款仔细阅读。
大学生信用卡虽然可以给银行和大学生带来许多方面的好处,但是它是在无担保人的情况下发行的,所以风险也是十分明显的。一些银行如广发银行就已经暂时停止了大学生信用卡的发行,其原因就主要在此。因为商业银行是一个企业,它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追求的是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统一。大学生属于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特殊群体,缺乏还贷能力,导致安全性不高。同时,银行提供免费服务,导致赢利性不强。我国的大学生虽然人数众多但缺乏消费能力,所以流动性也不强。
1。信用风险。
指大学生持卡人透支后违反约定、不按时足额还款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尚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可靠的薪酬收入,主要经济来源依赖父母,所以没有稳定的还款来源。
此外消费观也不成熟,很有可能冲动消费而到期无法偿还;收入与消费的严重不对等性,使大学生信用卡的违约风险较大。
2。欺诈风险。
是指大学生恶意透支、骗取、冒用、使用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以及特约单位诈骗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由于许多大学生拥有较强的理论背景和专业知识,他们进行高科技伪造信用卡透支给银行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威胁。
3。成本风险。
很多大学生办卡并非出于消费需要,对信用卡使用率低,给银行带来了成本风险。
4。法律风险。
发卡行向透支额度大、毕业前不能偿还债务学生的监护人追偿欠债,存在巨大法律风险。目前银行在办理大学生信用卡时,没有征得监护人许可,监护人在银行发卡时并没有进行担保,法律上没有偿还义务。
四、控制风险的办法分析。
(一)在发卡环节,加强审批,严格把关,做好风险的预防。
在发卡环节,商业银行应加强审批,提高大学生信用卡的申请门槛,提高办卡质量。除了要对大学生的经济能力、信用情况严格审查之外,要求申卡学生提交家长担保人证明和电话,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对于大学生信用卡的额度而言并没有必要太高,对于一般的本科生,一个月2500元或者最多3000元的额度就足够了。
(二)加强账户监控及追讨拖欠款。
对大学生账户进行日常监控,便于商业银行及时处理并制止大学生的恶意透支行为。对恶意拖欠的账户,商业银行应根据超期天数分别进行处理。
商业银行应该对大学生的信用卡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并随着大学生消费和还贷情况的变化,相应降低或者提高大学生的信用等级和额度,从而为大学生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社会共享的信用档案。发卡银行应联合起来成立信用卡同业协会,共同防范风险。发卡机构建立信用卡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内控制度。
(四)学校对大学生加强用卡知识与理财知识的普及,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大学生是负有法律刑事责任却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群体,在办信用卡时应该更为谨慎。
五、总结。
大学生信用卡虽然蓬勃发展但处于阶段初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风险。在以后的推行中,银行和大学生应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从而促进大学生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九
摘要:信用卡在我国近些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且更加以强劲地姿态继进入人们的生活视野。
而其使用人数猛增,受理环境越来越复杂。
与信用卡有关的漏洞、犯罪事件等也不断增加。
本文初步地就信用卡风险管理方面来探讨其风险管理防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定。
信用卡产业在中国来说,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却迅速。
信用卡产业的不断猛增,与之相伴随的信用卡风险也与日俱增。
全面分析,有效把握,与时俱进地推动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主要部分,具有消费信贷功能。
而客户本身的面临的情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尤其是客户经济状况急剧恶化时,导致无法偿还,这样导致信用风险,给银行造成潜在的'巨大风险损失。
(二)欺诈风险。
欺诈风险形式多样,损失比较大,而且最难防范。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逐渐发展起来,本文详细阐述了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特征,并针对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探索了提高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效率的相关对策,希望对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前言。
银行会计作为会计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以货币银行学作为理论依据,对私人银行的各项活动和业务进行监督、核算、考核及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随着我国金融事件频繁发生,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中陆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管理漏洞,制约了私人银行的发展和进步,给私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深入对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势在必行,已然成为摆在财会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二、私人银行会计的特征。
私人银行主要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范围广、业务众多、综合性强的特征。私人银行是新兴行业,私人银行会计相对于传统银行会计其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私人银行会计与各项业务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私人银行需为私人银行客户的家庭和个人管理财富,为其商业活动提供金融和发展支持,可提供资金结算、投资理财、保险、贵金属、订制化服务方案、综合理财计划等,这一系列程序的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过程由私人银行会计完成。因此,私人银行各项业务存在的风险由会计体现出来,称为“银行会计风险”。
(二)私人银行会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私人银行的经营活动具有社会性特征,包括国民经济部门和个人。银行在办理业务时,应严格按照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约束,特别是反洗钱相关业务,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业务或活动都会给私人银行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
(三)私人银行会计核算流程与其他业务存在差距。
私人银行与传统业务流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的不同,以及私行规章制度的细化,每一个服务环节都不可忽视,否则造成客户无法正常周转资金,最终给银行带来风险。
三、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现状。
(一)缺乏总体规划。
私人银行的会计风险控制建设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其中案件触发型制度较多,虽然这一制度在案发时具有针对性,能够抑制许多类似案件事故的发生,但是实际上,私人银行的点多面广,各种形式的案件层出不穷,会计风险控制制度无疑不能满足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存在控制滞后问题。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
私人银行的风险范防意识虽然在不断的强化当中,但是部分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却与其初衷有所背离。传统银行会计控制设计阶段陷入了一个误区,即“控制得越多越好”,但往往与现在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不相适应。过多过严的传统会计制度往往使私人银行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而基层工作人员在面对多重管理时,容易出现两难的局面,因而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近而产生抵触情绪,如此一来更容易造成案件事故的发生,另外,过于繁琐的制度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符合实际工作内部控制制度才有利于私人银行的健康发展。
(三)控制方式过于单一。
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与事后控制,这是根据其控制的方式与时点的不同进行划分的。现阶段,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主要方式为会计主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检查、指导与授权,并且在差错发生之后进行稽核、检查与规范,这种控制方式属于过程控制与事后控制,缺乏事前控制。如果只是单一的用这两种方式对银行会计风险进行控制,则控制效率极容易受到管理者业务水平、专业素养的限制。并且现场控制容易导致管理者与员工处于对立的尴尬局面,而事后控制时案件已经发生,由此可见私人银行现阶段的控制效率较低。
四、提高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效率的相关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私人银行要强化其会计风险控制效率,首先需要将控制环境进行改造,增强内部控制的动力。第一,应重视银行会计内控文化建设。在进行会计风险控制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之间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让银行员工自愿配合会计内部控制行为,从而促使银行员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一同致力于银行内控目标的实现;第二,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岗位体系,使之能高效、科学、合理的运转。各层会计管理部门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结合银行员工及银行设施等实际情况,对会计岗位进行合理分工,细化岗位职责,保证内部控制的有力进行;第三,要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敬职爱岗的私人银行队伍,通过制定和完善私人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指导、培训、检查和监督流程,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私人银行风险管理氛围。
(二)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私人银行应在关注宏观金融政策的同时,致力于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一方面应改革现有的内部稽查制度,重新整合各项管理部门的职能,督促其发挥自身的保障作用,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全体员工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检查责任制度,强化各岗位间的相互监督,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并将各项职责落实到个人或部门,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还应遵循交叉检查的原则,促使银行各项业务、活动都处于检查范围内。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近年来,由于私人银行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导致各干部人员缺乏对各类制度的重视,工作较为随意,没有正确的制度意识,针对这一现象,私人银行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思想,积极开展员工培训活动,强化员工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教育工作,增强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和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自觉意识,让全体员工的在风险控制上发挥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私人银行的发展方向,迫切需要私人银行会计人员加强对其的重视,在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同时,强化对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标准构建银行组织体系,并付诸实践,从细节着手,提高私人银行会计风险控制效率。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一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发展,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金融支付工具。
如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信用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被普遍使用,当享受着信用卡带来的便利的时候,信用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本文认真分析现存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力地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使其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关键词:金融改革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控制信息技术。
1个人信用卡发展概述。
信用卡进入中国基本上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进行的,但其后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就一直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从1995年到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市场开始产生,并步入市场的初步启动阶段。
20中国加入wto后,面对中国信用卡市场开放趋势的加速和外资金融机构的潜在竞争,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在信用卡业务上的投入,中国信用卡市场开始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以来,我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开始加剧,除了国内发卡行的增加外,中国信用卡市场也开始面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间接竞争。
外资银行在耐心等待中国信用卡市场全面开放的同时,也未雨绸缪地积极与中资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合作。
目前已有“美国系”、“欧洲系”、“澳洲系”以及“大中华系”的众多银行频繁地和中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商讨信用卡业务合作。
一些已经获得个人外币金融服务执照的外资金融机构正在收购中国国内银行的少数股权,希望以合作方式把其在信用卡审批、结算、积分计划等方面的经验转让到中资银行,共同发展信用卡业务,中国信用卡市场的竞争主体更加多元化起来。
2信用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权威调查,从全国信用卡发卡规模来看,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发卡银行在信用卡市场纷纷“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无形之中忽视了业务推进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前期盲目追求发卡量,肯定会导致一些恶果,如:金融风险开始显现;发卡市场恶性价格竞争,持卡人循环信用利用率过低;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备性不足,信用卡产业风险形势日趋严峻;信用卡营销模式存在诸多隐患。
真正的信用卡风险反而是隐藏于合法、合规行为之中,是一种对信用卡的滥发以及民众承受风险能力的高估,从而引发社会风险。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韩国为了刺激消费,政府主导强推信用卡消费。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韩国个人债务占gdp的比重急剧上升为73%,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
这样激进的操作方式,爆发大量的信用卡坏账乃至最后形成全面的负债危机并不意外。
这样的危机并非由盗刷、欺诈等犯罪行为导致,更多的还是政府、银行、企业、个人对风险的判断出了问题,并不存在犯罪的故意。
信用卡发卡数已达1.8亿的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坏账率开始显著上升,截至6月,中国信用卡信贷总额6931.73亿元。
随着大量的卡发给“80后”的“高消费、低收入”人群,中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开始恶化,据估计信用卡不良率上升至3%的水平。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二
(一)项目风险信息的传递通道不畅。
项目重要信息及时获取,能有效的化解风险、降低风险的损失,这是开展有效风险工作的前提,是项目顺利进行和成功的保证。目前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和项目企业进行沟通时,由于项目风险信息传递路径过长,导致沟通的频率、效率不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应对风险。由于中国公司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创业者对治理结构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加之项目管理人员不主动积极地去识别、分析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没有建立有效风险信息传递通道,缺乏详细风险应对预案。当意外事件不断出现时,项目管理者无所适从,只能疲于应付。
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时,通常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项目风险的分析进行评估,虽然对获取信息资料较为便捷,但是分析结论不够精确。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项目风险定性分析时,往往采用单一风险逐个分析方式使得分析结论缺乏综合性,在分析层次上缺乏深度。例如swot分析在项目风险识别上有较为全面的应用,但是在与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的结合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没有充分运用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的优势进行互补。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的单一,加之缺少使用不同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对项目分析结论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出现与正确结果意见相左的情况,严重影响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项目的投后管理手段落后。
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循环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日趋成熟,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对于投资项目的价值增值,风险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企业通常是被动的参与企业管理,强调以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的价值,往往忽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否快速增长。为了适应风险投资的特殊运作方式与满足管理需求,必须要创新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机制,将投资收益与项目风险管理者的业绩挂钩,提高项目风险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使得风险管理的效果符合预期目标。
(一)建立与项目相关的多信息通道。
信息通道建设是项目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没有有效的信息管理,就没有成功的项目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企业要以项目信息的辐射范围为条件,建立与项目有关的多信息通道。产品的市场信息渠道。绝大部分商品在国际、国内都有相关行业性市场价格,这些价格有些是实时价格,有些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性价格的波动得到一个期间的平均价格,这些价格都是透明公允的信息。如钨产品国内有两个行业性指导价格,一个是江西赣州钨业协会指导价格,另一个是中国五矿有色的指导价格,这些价格信息都反映了市场未来的价格走势,对企业生产经营有方向性指导作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信息反馈渠道。建立项目所在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对项目情况的信息反馈渠道,了解投资项目对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在当地的公益形象等,用以判断当地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了解项目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所投资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增强对项目所在行业发展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准确数据。通过与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反馈渠道。与项目的实际控制人、经营管理团队多频率、多层次的深入交流,及时掌握项目生产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判断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以便形成有效的项目风险应对预案。
(二)加强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方法的'使用对于整个项目决策的规划及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项目的风险分析,才能把整理后的原始数据转换成可参考的分析结果。一直以来项目风险定量分析的欠缺和定性分析过于简单的问题困扰着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必须加强风险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swot分析和ahp分析两种方法在项目风险分析中综合应用主要是把swot分析方法中的四个要素作为其各个因素,接着确定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排序。步骤具体有:进行swot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识别出与某个项目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相关联的因素。在swot组内对swot要素进行两两相互对比,接着使用特征值方法对该要素的优先权数进行计算。对swot组进行两两相互对比,进行层次总排序,并把每个组中拥有最高优先权的要素抽取出来代表这个组,然后比较和计算这四个要素的优先程度。在项目战略规划以及评价分析过程中使用并得出相应结果。这样swot分析和ahp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得到有效互补,既简便又高效,形成一种新的使用途径,通过ahp方法计算出swot要素的优先权数,使得出的分析结果更具参考性,从而可以提高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风险投资投后管理机制创新的核心在于以风险管理者人力资本为管理核心,将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以及转移安排为手段,通过对风险管理者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风险投资投后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行,具体的创新手段主要有:1、分阶段投资并保留中止投资的权利一旦风险投资者发现任何关于未来回报方面的负面信息,下一阶段的融资就可能被终止,风险管理者的人力资本价值相应的没法实现。这种手段也会减少风险管理者意图对项目剩余索取权进行重新谈判的机会主义行为。2、以股票赠与及股票期权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性报酬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将风险管理者与被投资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起来,以实现风险管理者与被投资企业利益的高度趋同,从而达到降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总之,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风险投资的重要环节,在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中,应突出对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以预防风险发生为主要控制目标,在投资项目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活动,促进风险投资企业在募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环节形成完整、通畅的链条,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三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是由该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来支撑的,并最终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经济起飞。
以中部和东部为例,中部和东部存在的差距很关键的一方面就表现在企业结构上。从拉动经济的企业性质看,中部省份经济增长仍然得力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湖南为53.29%,山西为56.38%,安徽为55.13%,湖北为56.76%,而浙江仅为13.11%;中部非公有制经济比例最高的河南,其私营企业数目仅仅是广东、浙江、江苏私营企业数目的三分之一。
20,全国工商联对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入选的2268家企业东部地区占78%,中西部地区仅占22%;被选为500强的民营企业中,中部地区只有31家,仅占总数的6.2%。全国100强企业中,中部六省只有7家企业;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来看,中部六省占全国的比重为13.12%,东部为68.20%。
在东中部的对比研究中,可清楚地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是以大量成功企业为基础的;中部经济发展滞后,或者说“中部塌陷”的部分原因是中部企业的整体层次不高,无法支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实现中部崛起的出发点应放在如何培育中部企业发展上。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受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在创造工作机会、开发新产品和取得技术突破上明显强于大公司,不仅如此,这些公司的成长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美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美国在20世纪末能保持经济持续繁荣的一个原因是高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超过50%。而风险投资在高新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比如微软、苹果、英特尔等企业就是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它还使得美国科技领先于其他国家,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风险投资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它的特殊性。国际风险投资界认为,风险投资并不仅是指风险资金或钱,实质是指高技术产业化中一个资金有效使用过程中的支持系统,是一种科研、企业和金融有机结合的投资机制。它的这种特征决定了风险投资不仅对创业企业提供资本金,还积极介入企业管理,参与企业治理机制构建、战略制定、财务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
可以看出,风险投资通过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技术产业化,最终实现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中部要实现崛起,只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技术产业化,以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风险投资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利用自身优点帮助企业发展,提高本地企业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三、中部地区风险投资及技术产业化现状。
1、中部地区风险投资现状。中部地区拥有风险投资机构25家,占全国的7.8%,而东部有200家、西部有66家、东北有26家。20上半年,全国创业风险投资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也略有起色,但风险投资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周边地区。从项目数和融资金额来看,中部地区10个风险投资项目,共获得融资2.71亿元,占全国项目数的6%,占全国融资金额的4.5%。这些数据表明中部地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相当滞后。
2、中部地区技术产业化现状。中部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上仅次于环渤海地区,科研开发能力较强,先进的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拥有“中国光谷”、“中国药谷”高科技产业品牌,光电子产业、医药产业、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统计显示,中部地区科研成果占全国的17%左右,但中部地区的授权专利仅占全国的9.1%,科研成果转化率仅占全国的9.5%。少量“创新科技”转化为“创新经济”的成果中,又有2/3左右变成了沿海地区的成果。
很明显,中部地区没有很好地实现技术产业化。由于缺少市场经济意识或者管理能力,大量的创新科技,包括新的科学发明、技术发现和工艺发现,除了转化为科学文献,变成世界级工程外,技术沦落为仅仅是评职称或评奖的工具。
四、支持风险投资发展,加快中部崛起。
技术创新必须与创新资本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创新经济。因此,中部地区要崛起,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发展和吸引风险投资,通过它们实现技术产业化,以提升本地企业层次和发展本地经济。
1、加大风险投资宣传。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企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安徽59%的被调查者不清楚风险投资,20%的被调查者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风险投资。所以,要发展风险投资,要将创新科技转化为创新经济,必须进行风险投资宣传,使得有技术、有创新、想创业的科技工作者能够熟练地和风险投资企业共同创业,实现技术产业化、创新经济。
2、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国内风险投资起步较晚,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起初来源主要是政府部门,比如上海市政府资金来源占71%,这在起始阶段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目前,由于政策方面的限制,没有充分利用包括个人、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力量共同构筑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风险投资。而国外,比如欧洲,政府资金只占2.2%,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资金供应占绝对比重,美国同样如此,这保证了风险投资行业充足的资金供应,也使得他们的风险投资规模膨胀水到渠成。中部地区要发展风险投资,就要鼓励个人、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将资金变成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3、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年上半年,有几十家境外风险投资基金专门投资中国,资金的总量达到几十亿美元。而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却由的400多家,降为不足100家,其中还有一些挂着风险投资招牌,实际却做房地产和股票。造成中国风险投资业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体制不顺。目前国内95%的风险投资企业由各级政府组建,其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并未完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具备了国有企业的通病,结果造成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不独立,不能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权责不明确;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不能取得与其所承受的风险相匹配的收益,风险资本初始提供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比如管理人的业绩没有与其收入直接挂钩。因此,中部地区要吸引风险投资,首先应对自己本地区风险机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投资管理人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对其业绩与报酬挂钩,进行浮动管理;定期公布投资结果,加大投资经理的压力,促使他们努力工作等。
4、完善退出机制。风险资本最终的撤出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对投资者是否具有吸引力,以及风险投资机制的运行能否流畅和持久。由于国内目前创业板上市、柜台交易、兼并收购等风险资本变现的重要方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而风险投资的绝大部分滞留在被投资企业中无法撤出。中部地区要吸引、利用风险投资,必须首先解决风险投资的退出问题。鉴于现实情况,在短期内,中部省份可考虑mbo这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相对于公开上市,它操作简单,费用低,可以实现一次性全部撤出且适合各种规模类型的公司,对企业管理层还有激励作用。国际经验表明,mbo使得管理者由单一的经营者变为所有者和经营者,自身利益和企业经营成果关系更加紧密,有助于激励管理人员,减少代理成本。
5、加强市场支持体系建设。风险投资是一个系统,并不仅仅是资金加企业的简单组合,它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十分发达的中介体系,国外风险投资的发达就体现在他们中介行业的发达上,这已经成为衡量一国风险投资行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中部省份,急需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机构、投资公司进行有效监管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为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合格的.风险投资经理、完善的企业信息及评估等,达到为外来风险投资提供良好服务的目的。
6、进行税收优惠,实行担保制度。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行为,仅仅依靠市场去配置风险资本是远远不够的。国际上风险投资业发达的国家都对风险企业实行一些税收优惠,并且对他们的投资行为进行担保。比如法国,规定风险投资公司从持有非上市公司股票中获得的收益或资本净收益可免除所得税,免税额最高达收益的1/3;对技术更新的投资,可获得国家60%的担保。
当前中部省份有的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山西省政府已经在筹集设立包括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在内共6亿人民币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但若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是六个省份共同进行这方面优惠和担保,比如:可以对个人投资者投资所得免税;降低或者取消风险资本利得税;降低风险投资贷款利率;从税收中取出一定份额作为风险资本的担保金,当风险投资受到损失时,对风险投资企业进行部分补偿等。
7、加大研发投入,降低风险源风险。风险企业要取得良好业绩,就要有良好的风险源。美国硅谷地区风险投资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周边地区科技环境,特别是临近世界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有密切关系,与美国强大的科技投入和实力密切相关。国内陈德棉等人比较分析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除了税收政策等方面因素之外,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当地科技投入和科技实力直接相关。由此可以看到,中部地区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必须有强大的科研实力,这样才能保证风险投资所需要的风险源高质量,才能吸引风险投资企业。
但年的统计结果令人担忧,中部六省科技综合进步平均水平只有28.94%,比全国38.46%的平均水平低9.52%。因此,中部要崛起,必须提高区域创新力,建立充满活力的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在短期内中部六省除了发挥各自特长,做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外,搭建公共科技平台,建立灵活的运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对于有共同需求又有一定优势的科技创新领域,可选择若干重点实验室实行合作共建,尤其是要发挥各省区在人才或学科上的优势,在交叉学科领域共建重点实验室;大力倡导平时交流和小型会议,增进科学交流,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因为开放是创新的灵魂和源泉,交流是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德棉、蔡莉著: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北京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投资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3]元征:试论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客观推动作用,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
[4]覃成林、唐永: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塌陷”特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10月。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四
风险投资公司的种类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基金来进行投资,这些基金一般以有限合伙制为组织形式。
c产业附属投资公司。
这类投资公司往往是一些非金融性实业公司下属的独立风险投资机构,他们代表母公司的利益进行投资。这类投资人通常主要将资金投向一些特定的行业。和传统风险投资一样,产业附属投资公司也同样要对被投资企业递交的投资建议书进行评估,深入企业作尽职调查并期待得到较高的回报。
这类投资人通常投资于非常年轻...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五
“风险投资”这一词语及其行为,通常认为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一些愿意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资人发明的,这种投资方式与以往抵押贷款的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如果投资成功,投资人将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如果失败,投进去的钱就算打水漂了。对创业者来讲,使用风险投资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这样就使得年轻人创业成为可能。总的来讲,这几十年来,这种投资方式发展得非常成功。
其实在此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以风险投资方式进行投资早就存在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风险投资”的叫法而已。
概念。
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新的风险投资方式在不断出现,对风险投资的细分也就有了多种标准。根据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一般可将风险投资分为四种类型。
1、种子资本(seedcapital)。
2、导入资本(start-upfunds)。
3、发展资本(developmentcapital)。
4、风险并购资本(ventureacapital)。
运作过程。
风险投资的运作包括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四个阶段。
融资阶段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通常,提供风险资本来源的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大公司、大学捐赠基金、富有的个人及家族等,在融资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投资者和管理人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分配关系安排。
投资阶段解决“钱往哪儿去”的问题。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项目初步筛选、尽职调查、估值、谈判、条款设计、投资结构安排等一系列程序,把风险资本投向那些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创业企业。
管理阶段解决“价值增值”的问题。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通过监管和服务实现价值增值,“监管”主要包括参与被投资企业董事会、在被投资企业业绩达不到预期目标时更换管理团队成员等手段,“服务”主要包括帮助被投资企业完善商业计划、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帮助被投资企业获得后续融资等手段。价值增值型的管理是风险投资区别于其他投资的重要方面。
退出阶段解决“收益如何实现”的问题。风险投资机构主要通过ipo、股权转让和破产清算三种方式退出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实现投资收益。退出完成后,风险投资机构还需要将投资收益分配给提供风险资本的投资者。
运作方式。
风险投资一般采取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运作。风险投资基金在法律结构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而风险投资公司则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该基金的投资运作,并获得相应报酬。在美国采取有限合伙制的风险投资基金,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政府也通过这种方式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
六要素。
风险资本、风险投资人、投资对象、投资期限、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式构成了风险投资的六要素。
风险资本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给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
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在美国,1978年全部风险资本中个人和家庭资金占32%;其次是国外资金,占18%;再次是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分别占16%、15%和10%,到了1988年,年金比重迅速上升,占了全部风险资本的46%,其次是国外资金、捐赠和公共基金以及大公司产业资金,分别占14%、12%和11%,个人和家庭资金占的比重大幅下降,只占到了8%。与美国不同,欧洲国家的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银行、保险公司和年金,分别占全部风险资本的31%、14%和13%,其中,银行是欧洲风险资本最主要的来源,而个人和家庭资金只占到2%。而在日本,风险资本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和大公司资金,分别占36%和37%。其次是国外资金和证券公司资金,各占10%,而个人与家庭资金也只到7%。按投资方式分,风险资本分为直接投资资金和担保资金两类。前者以购买股权的方式进入被投资企业,多为私人资本;而后者以提供融资担保的方式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扶助,并且多为政府资金。
风险投资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他们是向其他企业家投资的企业家,与其他风险投资人一样,他们通过投资来获得利润。但不同的是风险资本家所投出的资本全部归其自身所有,而不是受托管理的资本。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六
系统考察金融衍生产品自诞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与风险,分析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弊,无疑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分为利率产品、外汇产品和股指期货产品。从这三类产品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看,其产生和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满足企业规避风险的需求。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和金融的促进作用,更主要地表现为风险管理。
一是规避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据统计,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风险中,系统性风险占50%左右,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证券投资组合等均无法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却能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1993年以来,资产规模在5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几乎全部使用衍生工具防范利率等系统性风险。
二是增强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规避和转移风险功能,可将风险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将金融风险对承受力较弱企业的强大冲击,转化为对承受力较强的企业或投机者的较小或适当冲击,有的甚至转化为投机者的盈利机会,强化了金融体系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三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主要是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前者体现为给企业提供更好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后者体现为以多达2万余种的产品种类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提高定价效率等。
四是拓展了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过去二十年里,国际活跃的金融机构大幅度提高了衍生工具利润在其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当前每天的全球交易总额近3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0%~60%。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但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导致日本东京证券公司、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破产,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那么,金融衍生产品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在实践中是增加还是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呢?实证分析表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产品并未增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更多的是降低了其风险。
在减少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9组表明不增加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1组表明增加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总体看是减少了整个金融市场风险。
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身风险变化,国际清算银行(bis)进行了大量研究,以1995年1月至2002年9月间为分析区间,分别对美国10年国债和标准普尔500的期货与期权市场的波动性与交易量月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基本呈现不相关或负相关,具体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说明,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后,该市场波动性急剧上升时,投机者会因风险过大难以把握而主动减少交易,交易量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不支持波动性持续走高,反过来有助于降低该市场的整体风险。
从国际上出现重大金融事件或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表现看,在金融动荡加剧时期,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剧增,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其规避风险功能,极大缓冲和弱化了全球金融风险。如表2所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6月至12月期间,各个季度末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名义本金余额和交易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上升,前者从危机前的9.9%增至危机期间的14.3%、21.5%和14.8%。在其后爆发的俄罗斯危机、“9·11”事件、世通案件期间,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均一致地出现大幅上升。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需求分析。
金融风险按金融产品划分,可分为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股市风险。笔者认为,能够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已经存在较强烈的需求。
(一)外汇衍生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美元的币值与人民币币值保持相对稳定,而美元是自由浮动货币,美元对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会间接影响人民币对他国货币汇率,使持有外汇或以外币结算的企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而我国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实行限额管理,其限额原则上为上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20%,境外机构可以保留外汇,不用结售汇。这样,持有外汇的境内机构、外资机构以及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均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需要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从我国外汇金融资产总量看,2002年末银行外币存款达12159.08亿元人民币,占同期银行总资产的7%左右,银行持有的国外净资产为31746.34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2003年3月末已达到3160.1亿美元;银行间外汇市场2002年交易量达971.9亿美元。随着我国外汇资产总量增大,交易规模快速增加,面临汇率风险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对外汇衍生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外资外贸角度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4.23亿元,外贸依存度达到50.18%,外商直接投资达527.43亿美元,若按照留存20%的比例计算,外资外贸企业每年约10000亿人民币的外汇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加之近年来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以年均10%和2%~3%的速度增长,未来汇率风险将随之增加。尽管结售汇管理规定已允许有远期支付合同或者偿债协议的用汇单位可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远期买卖及其他保值业务,但受风险意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国内企业未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另外,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相对贬值,对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产生了不同影响,特别是加大了进口为主的外贸企业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口材料的成本,从而使其经营利润下降。因此,这类企业会对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套期保值或对冲等方式锁定进口成本,规避汇率不利变动带来的风险。
总体看,较大规模的外汇金融资产和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和实体外资外贸部门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客观上对外汇衍生产品等避险工具提出了需求。今后,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这一需求将会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种类和交易规模上呈现更快的增长。
(二)利率衍生产品需求逐步加大。
我国自1995年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思路以来,利率波动性逐步增加,变动频率加快,利率风险不断加大。1996年至2002年,我国连续8次下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8.96%下调至1.98%,波动性较大。在市场利率方面,已形成了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回购市场、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基础的二级市场利率;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已放开;国债和金融债券发行采取市场化招标方式;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改革范围不断放宽,利率风险逐步增大,如放宽县以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在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可以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等。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环境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升高,迫切需要通过利率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降低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与利率变动密切相关的金融资产规模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达182295.3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为139436.56亿元,各类有价证券余额为34267.11,面临利率风险的资产总量很大,对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规模较高。
从金融资产品种特点看,由于同业拆借和回购品种交易期限品种较少,且期限较短,二级市场短期利率波动性相对较低。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固息债占比较高,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在目前利率低谷时期,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短期无风险收益,大量投资中长期债券,若未来利率上升,该种投资结构将引致很大风险,使这些金融机构对利率类衍生产品存在较强的需求。
总体看,尽管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但债券市场利率风险较。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七
案例分析。
题目:美国国际集团破产危机案例分析编号:39姓名:高楠楠成绩:
美国国际集团破产危机。
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犹如一根导火索,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同时也给国际保险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全球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简称aig)正是深陷次贷危机而出现巨额资金缺口,走到破产边缘,最终被美国政府变相接管。
一、案情回顾。
在07年至08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aig连续五个季度巨额亏损:2007年第四季度净亏损52.9亿美元,2008年四个季度亏损额分别为78亿、53.6亿、244.68亿、617亿,而2007年净利润仅62亿。2008年8月6日,aig公布第二季财报,因房贷相关部位减记价值及减损金额超过110亿美元,净损53.6亿美元,该公司连续第三季出现亏损。截至08年6月底,aig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达250亿美元,其他业务亏损累计达150亿美元。9月12日,aig股价暴跌了31%,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向aig发出警告,称由于该公司股价大幅下挫,债券息差上升,标普可能会将该公司信用评级下调一至三档。为避免主要评级机构下调公司评级,aig便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筹资。
时任aig首席执行长的维尔伦斯坦德认为只要筹措到200亿美元就能使公司避免灾难发生。但13日早晨,却发现它的证券借款业务也需要200亿美元资金,所需资金数额已增至400亿美元。此时,aig筹集到的资金只有从其下属保险子公司抽取的200亿美元。
13日,aig与kkr、s等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进行了磋商。但考虑到他们所提方案附带的某项选择权可能使aig的控制权实际落入私人资本运营公司之手,s&co.为首的一群私人资本运营公司提出的注资方案。14日晚间,亚洲市场开盘,aig资产价值处于更大的压力,该公司需要逾6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维尔伦斯坦德决定另辟蹊径,转向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寻求400亿美元贷款资金援助。
达到200亿至250亿美元,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9月16日,aig做了最后的一搏,即用尽自己的循环信贷额度。但是大多数银行都拒绝了aig的贷款申请,他们表示在aig债券评级遭到下调的情况下不会为其提供贷款。同时,aig股价再跌31%,在连续三个交易日中跌幅达79%。
该天下午4点,政府将拯救方案交给aig管理层。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痛苦权衡,aig董事会接受了政府提出的苛刻条件。美国政府仿照接管“两房”模式接管了该集团。但美联储的“援助”并没有缓解保险市场愈发恐慌的局面。不只是在中国香港,在中国台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美国友邦的分支机构都出现了客户退保潮。退保潮出现使得aig雪上加霜,危机再次升级。10月8日,美联邦政府由于担心这家保险巨头可能再度出现现金短缺,决定对aig再增378亿美元的援助,这比当初承诺向该公司提供的资金数额高出近50%。
二、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连锁反应之祸。美国金融机构犹如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底层是和物质产业与实际消费相关的接口,如工商企业贷款、房贷、消费贷款等,以此为基础构造出金融衍生产品的大厦。美国金融机构发放的实物类贷款不到20万亿美元,但衍生金融产品的规模却达到了400万亿美元。随着底层垮台,上面庞大的衍生金融产品大厦也随之倒垮。因为购买次级债衍生品的投资者遍布全球,危机便能够通过资金链条传导给各国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造成了整个信用市场危机和投资者恐慌,最终演变成为金融风暴。此外,金融市场脆弱,投资者信心不足,致使股票价格持续承压下挫,使得aig本已虚弱的财务状况更加恶化。2008年9月15日,雷曼宣告破产保护当天,aig的股价暴跌61%,跌至4.76,之前aig的股价曾达到72.65美元。如此以来,受抵押贷款投资不当相关的衍生品资产减记拖累,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金融风暴扼杀了aig公司9月25日公布业务复兴方案的计划。
2.信用评级下调推波助澜。9月12日,aig股价暴跌了31%,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发出调降评级警告,使得aig的筹资行动变得更加困难。紧接着美国穆迪投资服务、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于9月15日分别将aig的信用级别下调至少两个等级。信用评级下调在助推融资成本升高的同时,200亿至250亿美元,导致aig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也正是因为信用评级的下调,致使aig在试图利用信贷循环额度作最后一搏时,遭到了银行的拒绝。
(二)企业内部分析。
1.资产管理不慎,资金运用不当。aig的风险不是由保险主业产生,而是源于衍生金融产品。美国国际集团金融产品公司伦敦子公司早期以衍生金融业务利率互换为主,由于aig从事的传统保险业务一直都是中等的成长型业务,公司为追求成长性,为大量的金融产品提供保险,包括风险极高的cdo和次级债产品。aig从9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介人为担保债务权证cdo提供担保的cds业务。2005营业收人在aig所占比率由4.2%上升到17.5%。其中,由于泡沫经济时期抵押债券实现的高额利润远高于房屋保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以及汽车保险业务,aig仅对该债券的担保金额就高达4000亿美元。正是受抵押贷款投资不当相关的衍生品资产减记拖累,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其旗下一家出售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子公司,在过去三个季度累计亏损180亿美元,致使aig不得不追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导致公司财务吃紧。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虽可带来一定的资产损失及借贷困难,但这对于资产上千亿的aig来说,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但正是由于公司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资金,带来额外信贷成本,使公司最终陷入财务困境。
廉·恩道尔比喻成已启动的定时炸弹。但大家都觉得自己够聪明,不会拿到最后一棒,因此就疏于防范cds存在的潜在隐患。引爆aig危机的金融产品部门(aigfp)成立于1987年,在其为aig持续获取丰厚利润的背景下,集团管理层逐渐放松了监督。而aigfp经营表现出很强的投机性,片面追求利润,忽视风险控制,完全不顾来自多方的风险预警。单纯利润导向下的内控机制失效,使经营风险迅速累积。aig公司也正是因为心存侥幸和疏于对cds风险的防范,当2006年cds成本大幅上升、2007年次级债**出现兆头时,aig没有对cds做出严肃的处理,为后来公司陷入危机埋下了祸根。
三、启示。
1.坚持风险管理为本的保险发展方向。向全社会提供综合的风险保障是保险的立业之本,这也是保险业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重要特征。只有不断挖掘和提升保险产品的独特价值,保险业才能更好地发挥行业的自身优势。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市场细分、产品和业务创新成为保险公司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应认识到,在保险发展与创新中,必须始终围绕风险管理这一主线,在努力发掘和满足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方面做足文章,切实发挥保险产品在承担和转移风险方面的优势。保险行业投资渠道放开要注重风险控制。案例中的aig投资领域广泛,包括房产抵押贷款、金融租赁、衍生品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等。放开投资渠道虽然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如金融租赁利润丰厚,但是同时投资风险也相应提高。保险行业须在强调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放开投资渠道。
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房地产、股权等投资领域的逐步放开,应加强对资产风险的监管。同时,探索对金融机构杠杆率的监管,通过设置合理上限,防范高杠杆经营带来的风险。
3.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公司内部风险监管体系。保险机构内部控制是政府保险监管的基础。目前我国保险机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个别保险机构的内部管理和控制还很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和制约。对此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按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的要求,不断强化各项内部管理机制、基础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管理,严格分离资金运用业务与保险业务,建立独立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和投资行为监督机制,切实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充分发挥保险经纪人的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保险经纪人是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保险经纪人不仅能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还能够站在客户的立场为其全面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帮助客户以最合理的成本获得最大的风险保障。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高技术的风险管理项目中,保险经纪人除了协助客户通过保险转移风险外,还可以提供风险自留、风险回避、风险控制等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这就决定了保险经纪人在风险管理和保险服务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架起了保险公司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桥梁。
4.另外,有必要培育真正对投资者负责的、能够预警系统性风险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是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次贷衍生品的复杂设计,投资者只能依靠评级机构来衡量相关风险。但是评级机构的后知后觉及迟缓而猛烈的评级调整反而加剧了危机。实际上,评级机构的收入来源于投行,却要求它们对投资者负责,本身就是制度的错位。随着无担保公司债和各类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将日益显著,应建立对投资者负责的信用评级机构。
业务相匹配融合才能对内外部的风险做到更好的防范。透彻了解风险偏好,能够有效沟通有关内部和外部的一切风险来源信息,是保险行业风险管理框架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包括管理提升和下降两方面的风险。企业应该视之为捕捉机遇、防范风险和损失的方法。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八
近几年来,我国信用卡行业快速发展,持卡人数量急剧上升,与信用卡相关的诈骗案件数量也不断增加。如何安全地申请、使用信用卡是客户信用积累的基本保证。现xx银行就相关注意事项总结介绍如下:
一、防范信用卡申请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注意申请表上填写资料的保密。由于信用卡需激活后使用,在客户办理激活时,银行会核对客户申请时的相关资料以判断客户身份,因此,客户填写的资料不要泄露给无关人员。
(二)选择正当途径递交申请资料。客户最简便、最安全的做法是:亲自将申请表提交到银行网点。这样会保证资料的安全性,缩短申请时间。客户主动到银行网点递交申请时,一般将资料递交至临柜工作人员或大堂经理,为便于今后查询,可问询银行工作人员姓名或工牌号。特别提醒客户不要相信信用卡非法广告,如:通过报纸、网络、短信、电话等多个渠道发布的“代办信用卡”、“信用卡提现”、“信用卡贷款”等。千万注意不要将申请资料递交给任何中介机构。
营销的场所通常为银行网点、各类公共场所和学习工作场所等,营销的方式一般为面谈、电话、信函等。客户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前注意有银行标志的宣传海报或资料,并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出示工作证或工号牌;如果是银行通过电话主动营销,应问清工作人员的工号,并致电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热线进行查证;如果是邮寄申请资料,需要登陆银行官方网站核实收信地址。
(四)及时跟踪查询办卡进度。客户提交申请表后,可以通过客户服务热线查询申请、审批的进度,可随时掌握自己的申请资料所在环节。接听银行查询、核实的来电,请务必核实电话来源、人员身份,以确保其真实有效。客户申办成功,银行会向申请人预留的手机号发送卡片寄出提醒短信,注意留意卡片是否已经寄达。如果收到卡片寄出短信一个月后仍未收到卡片且通过挂号信编号也查询未果,请及时拨打信用卡客户服务热线申请重新邮寄。
(五)收到卡片后及时进行两项操作。一是签名。客户收到卡片后应第一时间在卡片背面签名栏签名。二是开卡和设臵卡片密码。客户要通过申请时预留的电话拨打客户服务热线开卡并设臵消费取现密码。使用电话开卡时注意周围环境,尽量不要使用免提;设臵密码时,不可设臵过于简单,不要选择简单的数字排列、生日、电话号码、卡号等作为密码。
(六)注意卡片的保管。客户应将信用卡与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证件分开存放,以免遗失后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资金损失;不要将信用卡转借给他人使用,且不要将您的卡号、密码、有效期、验证码等卡片信息随意告诉他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如果电话、地址变更,请及时拨打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更改,以便收到相关短信和信函;同时要注意信用卡不能与手机等磁性物体放在一起,以免消磁给您带来的不便。
二、防范信用卡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经常使用的信用卡最安全。不少客户因为卡太多,一些卡片长时间未使用,卡片丢失了也浑然不觉,这给客户的资金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建议客户经常使用信用卡,如果卡片实在太多,可以做一次清理。
非银行客户服务热线。特别要注意的`是遇到异常现象和拨打客户服务热线时保管好自己的卡片。
(三)商户刷卡消费时应注意的事项。正常用卡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勿让卡片离开您的视线,二是核对交易金额,三是注意密码保密。整个刷卡过程中要注意:输入密码和签字前核对金额,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密码键盘。刷卡签购单不要随意丢弃,月月核对账单明细。遇到退货或有争议款项时,及时与商户和银行联系,并关注账务变化。
(四)网上购物注意网络安全。谨慎选择交易地点,不要在网吧等非个人使用的计算机上输入信用卡信息,以防止账户信息泄漏,同时在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注意不要随意点击未知的链接;保留好交易记录,及时核对对账单上的交易情况;交易完成后及时退出交易界面。
《如何防范信用卡风险》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
-->
-->
-->
-->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十九
内容提要:3月,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一号提案”――《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受到我国高层决策机构的高度重视。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风险投资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发挥其独到的作用,这早已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法规,对促进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国现阶段风险投资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经验,针对现行税法在促进风险投资进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税收法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将取代产业经济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上的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型、智力支撑型、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中,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源,而且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力军和主要支柱。
风险投资指运用股权或准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创业公司,通过协助企业发展使其资产增值,在适当时机以上市交易或转让企业股权的方式回收投资并获得高额资本收益。
同传统投资相比,风险投资有如下基本特点:
1.该项投资特定于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或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基础的'新建企业;
2.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4.风险投资同时投资多个项目,以某些项目的高额回报补偿另一些失败项目的亏损。
税收这种集经济手段和法律于一身的属性,使它对风险投资有着其它经济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从表现形式上看,税收是一种经济活动。税收的征收与否、起征点的高低、纳税环节的多少、税率的高低等,直接与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的有无与多少紧密相关。从其实质而论,税收是一种法律行为。税法使每个社会关系领域都清楚地了解自己受制于何种税收法律关系的调整,应当承担多大的纳税义务,以何种方法,在什么时间,通过怎样的程序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风险投资的投入将主要依靠各个市场主体,而各个市场主体投资的动因又取决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和政府有关经济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的诱导。通过税法对风险投资规定优惠条款,就可使投资者尽可能地降低投资成本与风险,创造较多的风险投资效益,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便得到保护和调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分配以多种方式与价格机制相互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社会的投资方向和规模,各市场主体在其它市场条件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开展竞争时,税收负担的轻重和税收优惠的多少自然成为影响其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若国家在税法中赋予风险投资产业较轻的税负或较多的优惠,风险投资产业便会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因为当有关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付诸实施后,各市场主体便进行经济利益的权衡,在可预见的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主体显示出投资于风险投资产业的强烈欲望,最终大量的社会资本将会向风险投资产业转移。而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以资金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高回报率为主要特征的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和不断壮大,一大批配套产业、辅助产业或相关的新兴产业便会相继问世。这一局面的形成不但为国家税收创造了丰富的税源,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更优惠的风险投资税收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可见,税收政策处于推动风险投资及高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其所产生的强烈“加速”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2][3][4]。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二十
摘要::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不但涉及到相对较长的建设工期及较高的建设投资,项目建设还会受到周边环境及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针对工程项目有必要施行多层次的项目风险管理,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推进风险管理。因此针对当前建设中的各类工程项目而言,有关部门都要着眼于全面施行风险管理,确保将风险管理的举措渗透在项目建设的整个流程中。
工程风险管理本身包含了识别项目风险、评估风险以及管理项目建设风险等各项相关要素。从项目建设的整个流程来看,有关部门都要格外关注多层次的风险管理,运用综合性的手段与举措来健全现有的风险管理流程。针对整个工程项目来讲,其中牵涉的风险可以分为社会政治性、经济性、自然性及技术性的较多层次内容。在上述多种多样的项目建设风险中,有关部门针对某些潜在性的工程风险应当予以密切关注,及时消除项目建设的隐患与威胁。
1识别工程建设风险。
2全面评估风险。
开展风险识别的根本宗旨为全面评估风险,其中涉及到多层次的评估风险流程。具体在评估工程风险时,应当侧重于判断风险存在空间、风险发生时间、出现危险源的条件、工程建设的期望值及潜在损失等。近些年来,有关部门针对评估项目风险已经开始着眼于构建多层次的评估模型,其评估范围覆盖于质量事故、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举措、组织方式及其他要素。从模型评估的视角来看,针对风险评估通常而言可以适用决策树、cim建模评估或者分析敏感性的措施。此外在必要时,项目决策人员还可以借助多目标分析及ahp(层次分析法)来全面估测当前现有的项目建设风险,见表2。除此以外,全面评估项目建设风险还需紧密结合定量评估及定性评估,通过运用层次分析的举措来实现全方位的项目风险评估与风险识别。从基本用途来看,风险评估的侧重点在于识别风险源、推测出现特定风险的概率、分析并且统计风险频率、估测风险后果及给出可行性较强的防控风险决策。作为评估项目风险的负责人员,其应当全面着眼于当前现有的项目建设合同、相关法规以及项目管理技术,结合项目建设的真实状况来全面优化整个评估流程。
3拟定方案并且施行风险管理。
工程建设在客观上不能够欠缺风险评估作为基本保障,只有建立于精确评估前提下的风险管理才能体现其应有的成效性。因此可见,风险管理是否能够获得最优的实效性,其在根本上决定于风险管控方案及后期的管理落实。
3.1健全现有的风险管控体系。
在目前状况下,某些工程建设企业虽然能够着眼于评估风险,但没能给出可行性较强的风险管控手段及管控对策。有关部门在拟定风险管控方案时,应当能够辨别深层次的风险源,然后给出有效性及适用性较强的风险管控方案。开展风险管控也要保障其应有的方案合理性、方案先进性及经济性等特征。企业有必要凭借信息化手段来全面优化当前的风险管理流程,从而将风险消除于萌芽状态。风险管理体现为明显的综合性特征,因此在着手施行风险管控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都需遵照全方位与体系化的基本宗旨。项目风险通常来源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引发严重的项目风险。如企业如果忽视了变更项目合同引发的某些风险,则有可能将会面对后期的索赔,以至于增添额外性的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可见,工程建设牵涉的各方都要着眼于优化风险管控的流程,在彼此配合的前提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推行风险管理在客观上不仅需要拟定规划,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后期的管理落实。在工程建设中,某些风险具备隐藏性的特征,对于此类潜在性的风险都要全面加以监管。因此在施行风险管理时,有关部门还需紧密结合该项目的各项基本特征,因地制宜划分与之相应的风险管控责任。风险管理包含多层次的管理目标,具体在实行目标时都应当密切结合特定时间段的期望值及最大损失指标,从而显著优化了风险管控涉及到的各项基本职责。对于类别与属性各异的项目风险而言,有关部门对此就要给出针对性较强的风险管控举措,确保将其全面纳入当前的项目监管流程中。整个项目建设都要遵照现有的规划来管控短期性与长期性的风险,尤其需要关注远期风险的全面消除。
4结语。
经过分析可以得知,风险管理在当前的项目与工程建设中体现为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全面推行风险管理的途径与举措,应当能够从源头入手来化解风险,并且改进现有的项目运行状态。截至目前,多数企业及其有关部门都已认识到了推进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在此前提下也尝试运用多样化的举措来消除项目建设风险。在未来实践中,有关部门针对工程风险管理仍需进行经验的总结归纳,运用风险管理来提升项目建设能够达到的整体水准。
参考文献:。
信用卡风险论文信用卡风险论文篇二十一
摘要:伴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项目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问题。并且,通信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的增长,使得项目管理的主体之间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关系,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通信工程项目本身的特性使得其风险性比较的强,因此为了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对于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以及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帮助。
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新要求,为了保障群众的通信安全,需要建设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来进行电信服务的支撑。目前由于通信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向着尖端化、复杂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转变,工程项目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使得通信工程项目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问题,也面临着巨大的损失,因此通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八成的通信工程项目存在问题,无法如期正常的进行使用,或存在建设周期拖延、项目成本预算过多的问题,这些都是由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力度存在缺乏,以此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通信运用商的相关利益,为服务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
通信企业是传媒行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通信服务的影响。我国的通信运营商在近年来一直在追求通信服务方面的提升,并且想要在市场竞争中以服务质量的优势来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因此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会不断的增强通信网络的基本建设,并且加强对通信网络技术的改造投资,因此,大量的资金与科技的投入就会形成较多的项目风险。
(一)较大的工程资金投入。
通讯工程一般都会具有较强的资金方面的投入,并且在一些与国政府相关的工程项目之中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由于政府部门的项目中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主体也非常多,包括客户承建商、设备供应商、通信企业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都具有较多联系,但是这些单位与部门之间又存在着为数不多的横向交叉联系,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去向不明与浪费的情况。
(二)较高的高科技含量。
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项目,通信工程项目分属于多种学科综合的项目之一,其特点就是具备高风险性与技术性。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主体开始出现。主体之间的竞争及时新技术与新科技项目之间的推进与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出现较多的不稳定因素,使得通信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风险日益显著。
二、通信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首先在对于项目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之后,对于结果的分析中如果出现较多的风险可能,也会造成较多的损失,与此同时又很难得到有效的应对的同时,风险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及时提出阻止此项目进行的意见,以此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标[2]。项目风险方面的规避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想相比较于风险出现时造成的损失来说,二者相害取其轻,还是及时放弃比较好。
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是经济方面的,另一方面是企业其他方面的,包括名誉、市场损失与关系损失。并且损失的分类有长短期之分,也有直接性损失与间接性损失的分类,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的损失,都会使得通信工程项目的完成受到影响。所以说,需要对项目风险损失进行控制,主动去控制与预防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危害的发生几率,以此来减少风险来源并且控制风险存在的危害性因素。
转移项目风险的具体做法就是要将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及时的转移到其他个人或者是组织之中,并且运用这种方式来将企业本身所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通常情况下,风险转移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是也比较的复杂,不利于管理人员的操作,所以说需要尽量的减少项目风险转移过程中各种手段的运用,以此减少管理者的管理难度。(四)项目风险自留在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如果存在的风险发生的机率比较小或者是发生之后对于项目进程得影响比较小的时候,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预防与回避,这样会造成项目本身的影响[3]。所以说,应该让项目参与方主动地承担一些项目的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主动自留风险指的是项目参与组织在发生风险的时候所产生的危害进行估算,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将项目风险控制在自身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被动自留风险指的是由于项目参与方自身没有进行识别所造成的风险问题。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成熟,风险管理也成为了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所以说企业需要不断的重视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所以企业应该重视风险问题,在不断提升通信工程自身经济水平发展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关注消费者的服务水平,不断的提升我国通信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保障群众的通信安全,促进企业与群众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3]张钱.通信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xx,(04):205+207.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86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