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教案(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4:49:16
测量教学教案(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2 04:49:16 小编:琉璃

教案应该是教师教学思想和经验的反映,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编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还可以参考一些教学教辅资料和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案质量和教学效果。

测量教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理念:

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组织猜测、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建构圆柱体积计算公式,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小组学生讨论、思考。

二、动手实验,探索公式1.观察、比较,建立猜想。

引导生观察例4中的三个几何体,提问: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教师提示: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圆是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的?可以模仿这样的方法来转化。

(1)小组合作研究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

(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3)演示操作。

a请一名学生演示用切插拼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其他学生模仿操作。

b思考: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为什么?如果分割得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

c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从16等份到32等份再到64等份)。

3.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a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b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c你的猜想正确吗?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d小结: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e学生自学第8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师板书公式:v=sh观察、比较,猜想。

学生分小组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展示插拼的方法。

模仿操作。

学生闭眼独立联想。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推理、分析。

验证猜想。

口答条件。

学生自学书本,概括公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出示第26页试一试,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列式的根据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应用体积公式求圆柱的体积一般需要两个条件,即底面积和高。

2.完成第26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先看图说说每个圆柱中的已知条件,再各自计算,计算后,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强调: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要先算出底面积。

3.完成第26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读题后强调说说为什么电饭煲要从里面量底面直径和高,然后列式解答。

先说条件,在计算,然后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先思考里外的区别,再独立练习。

先想象,再计算。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交流学习的方法。

测量教学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例5及相应的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教具准备: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4、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5、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6、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29页上面的图)。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7、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八第1、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v=sh。

圆锥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八的第4~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迅速地。

计算圆锥的体积。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和服务于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互关系填空,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相互关系的理解。

(1)一个圆柱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和是144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求下列圆锥体的体积。

(1)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

(2)底面直径6分米,高8厘米。

(3)底面周长31.4厘米.高12厘米。

4、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讲。

二、巩固拓展。

1、拓展练习:

2、完成31页第5题。讨论下列问题:

(1)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有什么关系?

(2)圆柱和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4、展示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

5、教师给每一组一小袋米。让学生在桌子上堆成一个近似的圆锥体,通过合作测量的形式求出它的体积。

6、讨论练习八蒙古包所占空间的大小的方法。

蒙古包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上部的圆锥和下部的圆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同学们能独立地求出蒙古包所占的空间的大小吗?学生完成。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锥体的体积。

测量教学教案篇三

授课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1)。

教学基本。

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第19~20页的例6、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五1~4题。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及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并讨论练习。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让我们来试试看。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认识体积。

1、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一个空杯,给空杯倒满水。

再出示一个同样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同样大,装的水也是一样多吗?

教师往空杯中装入一个桃,将满杯的水往装桃的杯中倒,直至倒满。

问:杯子中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呢?

(2)教师出示两个水果,分别装入两个空杯,倒满水。

你觉得倒入几号杯里的水多?为什么?

将两个杯中的水果取出,以验证哪个背的水多。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水果,分别装入三个空杯,倒满水。

思考:

(4)师指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

追问:你能举例比较两个物体的体积吗?

2、认识容积。

2、学习例7。

(1)出示两盒书。

师:你们看,书的体积大,也就是书盒所能容纳的书的体积大。这个书盒就是一个容积。

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板书:容积)。

追问:这两个书盒,谁的容积大一些?为什么?

(2)试一试。

下面那个玻璃杯的容积大一些,你能想办法比一比吗?

师:什么是玻璃杯的容积,你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思考:溢出的水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五第1题。

4、完成练习五第2题。

5、完成练习五第3题。

6、完成练习五第4题。

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测量教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1.通过转化的思想,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转化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理念:本课中首先联系已有的公式的推导,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转化思想;然后通过在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三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强化转化思想。1.圆柱体的体积是什么?我们是如何推导的?

圆柱------(转化)------长方体。

2.今天我们要学习圆锥体的体积,同学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3.同学们觉得把圆锥体转化成什么比较好呢?

圆锥------(转化)------圆柱学生回忆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

二、正确选择、训练直觉思维。1、教师拿出许多大小不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展示给学生。提问:

(1)同学们打算如何转化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

(2)如果让你在这么多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中选择两个来探究,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强调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

三、大胆猜想、培养想象能力。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并说明想法。

学生分组讨论。

四、实际操作、探究掌握新知。

1.学生分组,探究等第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生实验。

3.报实验结果。

学生的实验结果如下:

(1)用领取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2)用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不是三次正好装满。

(3)用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也不是三次正好装满。

4.引导学生发现。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2)圆锥体的体积可以怎么表示?

板书: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学生分组后推荐一个代表到老师处领取合适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并做好实验的准备。

学生先互相交流实验结果,总结出现的几种情况。推荐代表发言。

学生自己说出圆锥体积的公式。

五、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1.运用公式完成试一试。

评讲时强调求圆锥体体积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30页练一练。

3.口答练习八4。

学生口答后进一步强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4.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练习八1、2、3。

5.同学们自己谈谈学习圆锥体积的收获。

学生独立练习。

练习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学生互相谈收获。

测量教学教案篇五

文言文《活见鬼》是教材“破除迷信”单元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内容浅显、借小喻大、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而笑。因为人教课标版教材在此前没有出现过文言课文,学生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中,可借助教材的编排特点(即古文同译文一起出现),让学生借助译文疏通古文文意,在学习中对比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为主导,激活学生的想象,实现多元对话,从而引领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会写“炊、趋、沾、踉、跄、愕”6个生字,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2.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和现代文语言的不同之处,对照白话文读懂文言文。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体会文章的含义,得到不迷信鬼神,不疑神疑鬼的启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体会文题。

齐读课题,体会题目的字面意思。

创设语境:“活见鬼”这句口头禅,在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使用。

过渡:其实啊,这三个字就出自一则小笑话,名字就是--活见鬼。

(二)初读疏通,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指名读文。

教师关注:本课的六个生字和多音字“撩”“亟”的读音。

(2)读出停顿。

课件出示:标注停顿的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进行反馈。

2.借助译文,了解大意。

学生自主学习:借助书上的译文,了解文章大意。

过渡:文章的大意弄懂了,我们来个对读。我读白话文,你们对应读出文言文,可以吗?

(三)文白对读,品味文言。

师生对读,生生对读。

思考:通过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对读,你们有什么发现?(语言简练)。

过渡:没错,文言文的语言就是这样简洁、凝练!那就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简洁、凝练的文字吧!

学生齐读。

(四)深入研读,走进故事。

师:读得过瘾!我想问问:读这个笑话,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好笑?

学生批注:用横线画出文中可笑之处。

学生汇报。

1.品味:“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指名读文,学生评价。

自由练读:关注关键词(亟、奔入、踉跄、号呼……)。

指名读文,想象画面:第一个闯入者是什么样?(引导学生说一段话)。

想象画面:第二个闯入者的样子。

引读: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做糕的人刚刚起来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指名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我们这些读者又是何等的幸运,在作者的文字间目睹了这样的画面--齐读(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过渡:真是有意思。两个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狼狈相,于是--(屏幕: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指名读(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指名读(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思考:两个人在大笑,难道他们仅仅在笑对方此时的狼狈吗?

过渡:孩子们,不急于回答,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两个人的经历。

2.品味:“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过渡:文中说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值大雨)嗯,在这个鬼天气里,首先出场的是--(赴饮夜归者),雨中的他--(持盖自蔽)。此时,他看见--(一人立檐下),那人--(即投伞下同行)。

指名读文。

学生想象:走了那么久,对方却不说话,赴饮者心生疑虑,他在想--。

学生想象:于是他用脚撩试对方,却没有碰着,心就开始慌了,他想--。

师:小点声啊,别让鬼听到你的心里话呀!怎么办呀,还是先下手为强吧!于是,赴饮者--(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好一个赴饮者呀,居然把鬼挤下了桥--(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听他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赴饮者的害怕,一起来--(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师:好奇怪呀,二人同行,作者却只写了赴饮者,投伞下者又是怎样的呢?

(大屏幕:久之,不语,他在想--;对方以足撩之,他在想--;对方奋力挤之桥下,他在想--;当他从河水中挣扎上岸的时候,他在想--)。

学生想象。

师:你的想象力令我钦佩,我们不妨合作一下,我来叙述故事,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赴饮夜归者和投伞下者的心里所想。

(配乐)(师: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赴饮夜归者想--学生甲;久之,不语,投伞下者想--学生乙。赴饮夜归者以足撩之,偶不相值,心想--学生甲;被对方以足撩之,虽偶不相值,但心想--学生乙;赴饮夜归者牙关一咬,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心想--;在河水中苦苦挣扎的投伞下者心想--)。

小结:爽极了,掌声在哪里。我想问问,文章里到底有没有鬼?(没有)我说有,而且还同时存在两个,谁知道两个鬼藏在哪儿?(……)没错,两个人心中各藏有一个鬼。知道这是什么鬼吗?(……)是胆小鬼。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炊糕者晨起看到的场景--(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引读:正是因为有这一幕--(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才有了令我们读者捧腹的画面--(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思考:现在,谁来说说看,二人相识愕然,不觉大笑,仅仅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狼狈吗?

学生回答。

(五)深化主题,布置作业。

学生悟理,齐读全文。

师:回家后,你可以把这则笑话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们听,因为正是有了它,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引读课题)。

五、板书设计。

活见鬼。

赴饮者投伞者。

疑神疑鬼。

测量教学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在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2.培养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同学们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测量的步骤,注意测量过程中的细节。体会测量中发现的规律的实质含义。

教学准备:

(1)圆柱体的玻璃容器1个,水300毫升,土豆1个,大小不同的石块2块,天平1架,计算器,刻度尺。

(2)学生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强调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乌鸦喝水的图片,可以让学生说说,乌鸦利用什么规律?

2、出示规则物体,总结已学的体积公式。

3、出示不规则物体,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

4、动画演示:测量土豆的体积。

二、动手测量。

(一)测量土豆的体积。

1、提问:怎样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

2、组织交流测量方法与测量步骤。

(1)准备好相应器材。

(2)测量圆柱体容器底面内直径,计算底面积。

(3)在圆柱体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量出水的高度。视线与水面平行,垂直于刻度尺。

(4)把土豆完全浸入容器中的水里,量出水面上升后的高度。

(5)计算水的体积。

3、按要求测量土豆体积。

小组合作完成。

4、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三、测量石块的体积。

1、先让学生在天平上称出两块石块的质量。

2、学生用测量土豆的方法测量前两个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3、引导学生把数据填在书上第37页上的表格中,并计算出比值。

四、应用知识,求出其余两块石块的体积。

1、提问: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交流:用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五、巩固练习:。

2、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水,水面高2.5厘米,玻璃杯内侧的底面积是72平方厘米。在这个杯中放进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水面没有淹没铁块。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3、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水,水面高5厘米,玻璃杯内侧的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在这个杯中放进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后,木块有三分之一浮在水面上。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六、名人故事:

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阿普顿,让他计算一下这只灯泡的容积是多少。阿普顿是普林顿大学数学系高材生。他拿着这只梨形的灯泡,打量了好半天,又特地找来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画出了各种示意图,还列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个钟头过去了。爱迪生着急了,跑来问他算出来了没有。“正算到一半。”阿普顿慌忙回答,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角上滚了下来。“才算到一半?”爱迪生十分诧异,走近一看,哎呀,在阿普顿的面前,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帮普林顿吗?

五、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或疑问?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

同一种材料,质量与体积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测量教学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4、“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

数的关系,加深对查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3、进一步感受数学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现价、原价、折扣三量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学例4。

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作“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强调:原价是单位“1”,原价×折扣=现价,区别降价多少元。

二、探索解法。

1、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2、引导检验,沟通联系: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启以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15元乘以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读题后,先要求学生说出每种商品打折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

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

2、做练习三的第2题。

先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加以点评。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学生回答。

4、做练习三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折扣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

-->。

测量教学教案篇八

教科书第27页例6,“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第6—15题。

1、巩固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2、巩固千米和米的换算,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3、提高估测能力,加深对长度观念的理解掌握,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对具体情境中的距离使用合适的长度的单位进行估测。

正确地进行估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势比划出来(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1千米有多长?(1千米=1000米)说一说生活中的1千米。

2、填一填:6千米=()米5000米=()千米。

7千米=()米3050米=()千米()米。

3、导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或者不必要准确地测量出一个物体的长短、一段距离的长度,只需对物体的长短、距离的长度进行估测就可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估测。(板书课题:估测)。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1)同学们,你家住在什么地方?离我们城区三小大约有多远?你会估计吗?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本第27页例6.

(2)自学课本第27页例6,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

(3)提问:例6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估计的?(提问3—5名学生)。

(4)小结: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来估计。

2、应用:

(1)说一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距离学校有多远?你是怎么进行估计的?

(2)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三间教室长10米左右,宽5米左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6题(估计从教室到校门口大约有多远。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完成练习六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让学生独立练习,评讲时找出每一种路线,再比较。)。

4、完成练习六第14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汇报。)。

5、完成练习六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讲。)。

四、课堂总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六第8、11、13题。

2、课外作业:练习六第7题,第12题,阅读第30页“生活中的数学”。

测量教学教案篇九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本节学习力的测量。

板书:二、力的测量。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与千克的进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1吨的实际重量。

2、会用毫米、分米作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1、对1千米的长度和1吨的质量形成正确的表象。

2、恰当选择单位估计物体的长度和质量。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课时安排:

6课时。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一

教科书第23页例2,完成练习五第3,5—7题。

1、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课件、直尺、米尺、纸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毫米,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张课桌宽约4()。

3、一张课桌宽约(),填什么长度单位呢?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8毫米就更不行了,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

4、揭示课题:当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分米)。

二、教学新知。

(一)认识分米。

1、谈话:同学们,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

2、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0厘米。

3、1分米有多长?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一下。同桌两人互相比一比,另一人可以用直尺量一量,看比的准确不准确。(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4、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二)体验1分米。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如:开关板的边长大约是1分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的长大约是1分米,左外眼角到右外眼角的距离大约是1分米,钢笔的长度、黑板擦的长度……等大约都是1分米。

(三)分米与米的关系。

1、拿出米尺,提问:你能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吗?

(挑3—5名学生上台对照米尺给全班同学指一指。)。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分米?

(1)挑几名学生数给全班同学看。

(2)全班同学一起数;1分米、2分米、3分米……9分米、10分米。

3、提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呢?(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读一读,记一记)。

(四)实践活动。

1、现在同桌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3、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4、完成“练习五”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学生独立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2)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有了分米,我们测量物体的时候就更方便了。

五、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二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以往的测量活动大多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测量工具如:筷子、绳子、粉笔、吸管等,让幼儿进行测量的,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内,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现。

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身边的事物"桌子"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进而创造,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幼儿能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1、蜡笔、纸人手一份。

2、桌子八张。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脑去量一量吧!

(二)幼儿进行测量,自己动脑寻找量具进行测量。

量完后提问:

1、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多个幼儿回答并示范)。

3、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每请一个幼儿示范后,让其他幼儿评价一下)。

4、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再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再去量一量桌子的长度,然后把你用的量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你记录的结果要自己看得懂,别人也要看得懂。

1、幼儿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结果是怎样的?(让幼儿出示测量记录表)。

3、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为什么同一张桌子,你们量了之后记录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呢?(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小结(边演示边操作):虽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来的桌子的长度还是一样的!

5、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

(四)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并记录。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去量一量,你还想量什么呢?在量的时候,把你量的对象、量时用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记录下来。你还可以和别人对照一下,同一样东西,量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你一个人不行的话,你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去测量。

2、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测量的过程。

3、集体交流评价。

4、教师总结。

[孩子们在学会测量并记录之后,兴趣就更大了,为此,教师适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去量自己想量的东西,只是孩子们测量的范围更广了,教师也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的权利:你还想量什么?同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测量:如果你一个人不行的话,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测量,让孩子从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共同解决问题的快乐,使同伴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六、活动延伸: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5.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辆汽车朝着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四

【活动名称】剪纸:比长短。

【课程设计人】xxx。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使用剪刀的能力。

2.进一步帮助幼儿比较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塑料剪刀纸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猜猜老师的包包里装的是什么?――组织幼儿进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纸片:老师示范,幼儿观看。――巩固长与短的关系,了解下面要干什么。

师:纸片是什么形状?指出它的长边和短边。

示范:用剪刀在制片中间剪一下,纸片有什么变化?

看老师变魔术,用剪刀把纸片变长。

2.幼儿练习――锻炼使用剪刀的技能。

你能用剪刀把纸片变长吗?动手试一试。

3.老师对幼儿作品评价,悬挂展览。――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三、结束部分。

幼儿把废弃的纸屑捡起送垃圾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小结。

小朋友的小手很灵巧,都会使用剪刀,把纸片变成长长的纸条。鞠美玉变的纸条最长,掌声鼓励!――表扬先进,同时带领幼儿放松手臂。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五

(1)演示课本图3-1,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股在振动,物理教案-测量。

(2)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3)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用手指摸着颈前喉头部分,同时发声。

小结: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指出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

2、声音的传播。

(1)课本图3-2实验问: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什么传给了左边的音叉?-(空气)。

(2)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3)随堂实验:把耳朵贴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听见清晰的敲击声,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小结: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学生对比表中的一些声速并找出空气中15摄氏度的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4、回声。

(1)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讲述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又不能。原声与回声要隔0.1s以上我们才能听见回声。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要听见回声,离障碍物体至少要多远。(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

已知:v=340m/s;t=1.5s。

求:s。

解:s=vt1=340m/s×1/2×1.5s=255m。

答:略。

第一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理教案《物理教案-测量》。

2、声音传播:1、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2、声速(15℃)340m/s。

3、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3、回声: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以上,17m)2、利用回声测距离:s=1/2s总=1/2vt。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5.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辆汽车朝着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能用多个实物接着排和用一个实物移动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2、能用数字记录,并用语言表达测量结果。

3、激发幼儿积极探索测量物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熊商店背景图、玩偶小白兔、小马、皮带道具四条,方形卡、铅笔、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小熊皮带专卖店”的形式引题。

1、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啊!原来是“小熊皮带专卖店”开张了。看!小马是跑的最快的,它高高兴兴的来到皮带店,他想买一条新皮带呢。“哇!小熊皮带店的皮带可真多啊!”小熊猫说。“熊老板,我要买哪一条好呢?”熊老板热情的说:”不急,我还有更漂亮的呢,你看!(出示四条皮带道具)小马高兴地说:“哇!好漂亮啊!熊老板我的皮带要六个方形卡纸连起来那么长,我要怎么选呢?”

2、介绍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熊老板服务可周到了,他耐心的说:“我为顾客准备了一张记录表,你可以看一看、量一量那条皮带要多长就计录在表格里,这样很快就能找到你合适的皮带了。

二、引导幼儿动手测量皮带的长度,探索测量的方法。

(1)请幼儿初步目测哪条皮带是适合小白兔所要的皮带。

(过渡语):小马着急的说:到底那条皮带合适呢?哪个小朋友愿意帮我看一看哪条皮带有六个方形卡纸那么长呢?嗯,我想请小手举得漂亮的小朋友来帮我找一找。

(2)、引导幼儿用多个实物测量物体,教师观察测量结果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过渡语)师:“哪个小朋友说的对呢?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找到合适的皮带呢?”(请幼儿上来用六个放行卡纸测量)。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用一样长的方形卡量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应该怎样测量?

小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终于买到了合适的皮带了,他呀,快快乐乐的拿着皮带回家了。

(4)、引导幼儿探索用一个实物测量物体长度。

1)、请幼儿上来用一个方形卡纸测量。

2)、请幼儿用语言完整表达自己的测量方法。

教师总结:先从皮带的一头开始量,量一次在方形卡后面做一个记号,移动方形卡从记号这里接着往下量,注意中间不能空出来,也不能重叠,一直量到最后,量完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记号。

三、请幼儿测量自己的椅子的边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测量的方法,提醒幼儿用数字记录,并跟同伴交流自己测量的结果。教师先要交待注意事项,及记录表的填写方式。

过渡语:小白兔很高兴,它买到了合适的礼物,非常感谢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会请很多的客人椅子不够坐,他觉得小朋友们坐的椅子很漂亮,也想在做一些和小朋友坐的一样的小椅子,可不知道大小,所以想请小朋友再帮他量量你们坐的椅子的边有几个方形卡纸那么长回家也叫师傅做一些,记得把你们每次量的数量记在这张小的表格里哦。

(1)、幼儿自由测量,教师观察指导。

(2)、师幼交流测量的结果。(师:你们用方形卡量了椅子的边长,量了几次才量完?画了几个记号?)。

(3)、教师小结幼儿测量操作情况。

师:哇!小朋友都量好了,一起来看是几个方形卡纸那么长呢?我们一起来验证吧。

师:噢,原来椅子的边有三个方形卡纸那么长。

延伸活动:幼儿测量不同的物体,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

师:妈妈的生日不仅椅子要加,窗帘、桌布等等很多东西都要换新的,小朋友这么聪明一起去他家帮他量一量吧。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能独立地给3件同类物体比较长短。

2、引导幼儿描述比较结果,感知长短的相对性,初步学习长短排序。

活动过程:

一、出示铅笔,引出课题。

二、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长短。

1、学习两支铅笔比较长短。

这两支铅笔哪支长?哪支短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呢?(把两只放在一起比一比,其中一端要对齐)。

小结:原来比的时候,要把两根支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哪支短了。

2、学习三支铅笔比较长短。

小结:比的时候,仍然要把铅笔靠在一起,下端对齐,这样就能看出哪支长的,哪支是短的,哪支是最短的?原来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比较的物体不同,长短也不相同。

1、(出示排队标记),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标记?(排队标记)。怎样排呢?

小朋友想想哪支铅笔排应该排在最前面,哪支铅笔跟在它的后面,哪支排在最后面?

2、幼儿说,教师在黑板上操作,然后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3、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说出操作结果。

四、小结上课情况。

测量教学教案篇十八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一、故事导入。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我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我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基于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的理解上进行学习的,同时需要学生对体积、容积概念的明确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前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让学生提前预习,即自主看书去理解教材中所展示的测量方法,在新课学习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操作验证以及探究测量原理上面,这是因为考虑到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出测量方法的不实际性做出的决定。

在导入部分通过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引出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然后分组进行操作验证,让学生经历操作感受测量方法的原理,即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同时在学生们理解了算法之后提出类似的问题:如何计算1粒黄豆的体积,如何计算1粒玉米和花生豆的体积等,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特别是在最后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们通过画图来解释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加深对测量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孩子们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

总体的探究和问题的解决还算不错,但在最后问题的拓展中学生虽然有了思路,但是语言的表述不够简洁明确,不能清楚反映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想象期望是美好的,但实际操作中的数形结合特别是图形的绘制还是需要练习巩固,立体图形的绘制不是很规范,虽然是草图仅供说明问题,但基本的立体框架要正确,还是需要不断的引导和示范,规范画图,树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意识。感觉自己有些急于求成吧,算是完成本节学习任务后给孩子们的提高训练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9062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