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精选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5:59:18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精选21篇)
时间:2023-12-02 05:59:18     小编:笔舞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南,它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有效的评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案是教师的重要工具,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并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编写教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案的范文分享,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实用的教学资源。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小河流过我门前。

一、读一读。

小河流过我门前,小河摇头不答应,

我请小河玩一玩,急急忙忙去发电。

小河摇头不答应,小河不肯玩一玩,

急急忙忙去浇田。小河不肯站一站,

小河流过我门前,一分一秒也不停,

我请小河站一站,日日夜夜奔向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诗歌,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积累谚语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条条江河向东流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会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这段话,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二

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牵挂是我们一生的无法替代的责任。

――题记。

在我五六的时候很爱听故事,每天晚上妈妈就会讲个故事给我听,从小到大我听的故事很多,但记得最清楚的就是:

从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生活在一起,小男孩渐渐长大,他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

有一天,小男孩想要玩具,可是苹果树没有钱,就把自己的果实给了小男孩,(小男孩把果实换了钱,买了玩具,不在理会苹果树)。

小男孩长大后,成为有事业的男人。有一天他带着妻子来到苹果树面前(这时的苹果树已经到中年了)男人对苹果树说:他要盖房子,苹果树回答到:我没有钱,你可以把我的枝干砍下来。男人把苹果树的枝干全部砍了下来。走了,没有在回来。

当男人再一次回来的时候,他和苹果树都老了。老苹果树对男人说:“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在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只剩下这堆枯老的根了。”男人哭着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累了,老根就是我最好休息的地方。”男人依偎着老苹果树坐下了,老苹果树泪流满面。

妈妈讲完故事问我有什么感受,小时候的我天真回答:“没什么的呀!就像你对我一样。”

妈妈只是笑着对我说:“你还小,等长大以后就会明白的。”

长大以后我不再让妈妈给我讲故事,因为我自己可以博览群书。回想起妈妈给我讲的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老苹果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男孩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都会努力地实现,毫无索求,父母的爱是伟大的爱,支撑这种爱的砥柱,是超常的镇定和无畏的牺牲精神,这种顽强的精神和意志,是人类得以繁衍、进步、净化的原动力。

但,儿女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个简单的'道理。

当我们不再拉着父母的衣襟时,我们学会了自己勇敢地前奔;当我们自己可以梳新潮的“马尾”时,我们从不懂得注意母亲因为不在有嚷着要帮忙而生出的那份无奈;当我们在饭桌上边吃读者香喷喷的饭菜边大谈“代沟”时,我们也不会去留心双亲那掩饰不住的悲哀与惆怅。

当我们终于有一天真得要离开父母到异地去求学,这才发现父母的爱是那么的不可被替代。

父母的爱是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父母永远是矗立在子女面前的里程碑。

――后记。

低下是两篇三百字的读后感。

1.读《树的故事》有感。

我在翻阅一本课外书时,读到了一篇文章。文章讲了一位小男孩每天都在苹果树的身边玩,爬到树上吃苹果,在树阴下打盹……他爱那棵树,那棵树更爱他。一段时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后没钱买玩具,树让他摘苹果去卖。又过了一段时间,长成青年的男孩要盖房子,向树求助。树让他把树枝砍下,盖房。再过了一段时间,长成中年男子想划船,树让他把树干锯了造船。后来,已成老年的男子回来了,树却只剩下一个树根了。树便让老头坐下来歇歇。

读到这里,我真想把那个男孩揍一顿,苹果树一直爱他,而他只有在有求于苹果树时才回来。他是多么忘恩负义呀,他应该受到社会和良心的谴责!

继续读下去,当我读到那句: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最后一句:你可能觉得男孩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呢?的时候,觉得心里像大海掀起的波澜一般,久久不能平静。是啊,父母含辛茹苦的工作,为的是什么?名?利?还不是为了我们。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他们爱我们,无论如何都在我们最困难,最绝望时帮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们绝不能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2.那棵树,就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好像那个小男孩,小时候,我们总是围绕在爸爸妈妈的周围玩耍,渐渐地长大后,我们会离开父母的身边,而且不常回来。每次回来,就是不快乐的时候,不然就是有什么需要的时候。而父母都会把他们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东西交给我们,这时我们总是拿了东西,转身就走,留下了渴望我们留在他们身旁的父母,凝视着渐小的背影。

虽然如此,他们在心中,却是不断地说着:“希望孩子会快乐,祝福孩子一路顺利、平安。”当我们累时,他们就伸出双手怀抱着我们,让我们安稳地在他们怀中休息,不受吵闹。

为人父母者,想的都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天下间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给予我们如此盛大、永无休止的爱和恩慈;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心甘情愿,只为我们笑逐颜开而不计得失辛苦的劳作。

爸爸妈妈的笑容,是世间温暖和煦的春风,爸爸妈妈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霜雪雨的刻痕,而爸爸妈妈的爱在这世间便另有天地。仿佛有一扇门,推开它便会看到万丈光芒。这光,给孩子指引,给孩子保护,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希望!!

爸爸妈妈的爱是心甘情愿,是永无止境!!

而为人子女,是不是真的体会到这一片苦心?是否想到一份回报?那就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我们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懂得他们的爱,懂得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谢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回报你们无私的爱!”

[1][2]。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三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带。

学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生字卡片。

两课时。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

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

5、指名反馈。

6、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7、教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8、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9、理解上面的话。

(1)出示“着”,指导正确读,区别多音字“着”。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说一说“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馈。

(3)集体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是呀,我们假设爷爷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跟爷爷说什么呢?

3、教师:想一想这位种苹果树的老人听到大家刚才说的话心情怎样?(高兴)

4、教师小结:是呀,看到大家吃上自己种的苹果,看到大家吃得那么开心,老人也开心极了,他也感到高兴。

6、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小结,教育学生。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及写字双姿。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辅导。

5、集体反馈,评析。动。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四

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汉语拼音,对字母的读音和音节的拼读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个别字母和音节的发音不准确。

难点: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教师思考:

如按常规教学仅凭教师讲解声母音、形、义,大部分学生定会兴趣索然。因此,教者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重点:声母d、t、n、l的形状及d、t、n、l与韵母的拼读。

设计特色: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自主探究,在创新中求发展。

信息资料:

1、d、t、n、l的字母卡片及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

2、拼音乐园的课件及“摘苹果”游戏的挂图。

3、学生用的橡皮泥、小棒和毛线绳。

教学要求:

1、学会d、t、n、l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声母:b、p、m、f并让学生回忆记忆的方法。

2、复习音节:ba、fo、ma、po。

(设计意图:采取指读对读齐读和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检查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进行字母形状记忆方法的迁移。)。

二、声母音的教学。

1、拼音乐园里可热闹了!今天老师还要带小朋友到这里认识一些拼音娃娃。你们看谁来了?大屏幕演示字母d、t、n、l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指名试着读一读。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n、l纠正的发音。

(设计意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发展需求,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三、声母形的教学。

1、屏幕上的图能够帮助你们记住d、t、n、l的样子,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一想有什么新的发现,同座交流交流。(学生用以前的方法编顺口溜:队鼓鼓锤ddd;鱼儿跳舞ttt;一个门洞nnn;一根木棍lll。)。

2、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畅所欲言。(马蹄印ddd、用手指摆d的形状;小伞把ttt、倒拄拐棍ttt、t和“七”像;独木桥nnn;l的形状像数字1、筷子、教鞭、指挥棒、旗杆、铅笔、灯管……)。

3、他们还和我们以前认识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

(d和b、p;n和u、m;t和f;l和i)。

(设计意图: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寻找新的发现,使学生思维中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声母形的记忆体现层次性:先引导学生从直观画面观察记忆字形;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所学比较记忆字形。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参与、体验、合作、发展,学习态度和情感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教学。

1、翻版出示音节;这些音节你们会读吗?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示范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自由选择读、齐读等。教师重点纠正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2、屏幕演示一些带调音节:da、di、tu、nu、li、lu、ni、na.让学生用这些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看谁用上的音节多。

(设计意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成就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拼音在生活中的作用,为学生提前识字说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这四位拼音娃娃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声母“t”的写法。其余三个声母学生根据观察试着写一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指导自己满意为止。

3、教师巡视纠正指导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口头造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

2、学会用“高兴”口头造句。

教学准备:

师:本课的生字卡片。

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的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导入新课。

1、读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把自己觉得容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

3、同桌交流检查,说说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夸夸自己和同桌。

4、利用苹果图形的生字卡片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三、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朗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谁在干什么。“许多”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达(意在让学生了解老人付出的劳动多)。再读这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

2、自读第二段,想想人家问了老人哪些问题,老人是怎样回答的。

3、学生同桌交流学习,集体反馈,练习读好人家的问话,读出人们对老人的不解与担心。

学习第三段。

1)齐读老人说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引导学生讨论练习一的问题,体会老人为自己的付出而快乐、幸福的心情,体会老人有一颗充满阳光的心。

3)学习用“高兴”进行口头表达。

4)怀着对老人的崇敬心情朗读课文。

四、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抽读本课的生字。

2、观察要求写的字,提出难写的字。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书写,互动评价。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六

《老人与苹果树》是西师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课文,配有情境图,课文以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老人无私地为别人栽种苹果树的事情,通过本课学习不但了解本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无私奉献的快乐,培养了良好的情感。

1能借助拼音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道理,明白做人不能只为自己,要为他人着想,要有奉献精神。

一、读题质疑,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真爱动脑筋,真会提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在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勾出课文中的生字,再自由地读课文,遇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学生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当小老师教读。

3读了这些生字,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音?

通过同学们的提醒,相信我们这次会读得更好,更准确,全班一起来试试吧。全班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把字音读得可真标准,你们闯过了读音关,还能闯过字形关吗?

4分小组讨论记字形。可以采用学过的方法记,也可以用多种方法记一个字。

提出讨论的要求: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认真听取别人的记字方法;自己发言的时候声音洪亮;选出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你们这组的记字情况。

5全班汇报交流记字的情况。

6课堂及时检测。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词卡片(苹果形状的卡片),抽读,读得好的就赠送苹果形的生词卡片。

7.同学们真聪明,不仅读音正确还记住了字形,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记住很多的字,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三、朗读课文,体会老人话中的意思

1自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再把句子读通。给小朋友们3分钟时间,看谁读得又快又好。读后分段抽读,正音。

2读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3老师也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人,在自己家门前的小路旁边种了许多小树苗。他每天都给树苗浇水,施肥。等到老人去世的时候,树苗已经长成了小树。老人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仍然细心地照顾那一排小树。儿子去世了,老人的孙子又照顾小树。小树终于长成了参天的大树,茂密的枝叶就像一把撑开的大雨伞。人们路过这里总喜欢在树下停留,休息,说说笑笑。老人的孙子看到这样的情景说,爷爷栽种的不仅是给后人乘凉的树,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顺势小结:这位老人栽种的树让大家乘凉休息,给大家带来了欢笑,老人自己却没有享受到大树带来的好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回到课文当中,同样是个老人,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段吧。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3)抽同学读第二段。

老师指导朗读:您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读出疑问的语气,问号表疑问。)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来呢(读出担忧的语气),恐怕您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读出惊叹、遗憾的语气,这里的感叹号表惊叹。)

(4)你认为老大爷会不会因为吃不到苹果而难过呢?为什么?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5)你喜欢老大爷吗?为什么?

5老师讲的故事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觉得课文的故事和老师讲的故事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说说你的看法。

四、文本对话,升华情感

1出示句子补充完整。

老大爷种了。

高兴地吃苹果。

2当你吃着老大爷种的苹果时,你想对老大爷说点什么呢?

五、联系实际,拓展学习

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周围有没有发生过帮助他人、为他人做奉献的事呢?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六、写字练习

1请学生先描红一个字,然后观察这个字的结构,观察字与横竖中线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

2请同学找出你认为这个字应该注意的关键笔画。

3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4学生动笔练习写字。

5老师辅导,点评,指正。

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

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

5、指名反馈。

6、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7、教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8、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9、理解上面的话。

(1)出示“着”,指导正确读,区别多音字“着”。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说一说“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馈。

(3)集体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七

教学目的:

一、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了解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誊写要求会写的字。

二、能正确、流利、有情感的诵读课文,领会白叟的美妙心灵。

三、认识重点文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二、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白叟美妙的心灵。

教学准备:

老师:本课的生字卡片、诵读带。

门生:脱手制作苹果图形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教学进程:

1、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一、老师板书课题。

二、门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三、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四、指名读课题。

五、齐读课题。

六、老师设置牵挂: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产生甚么故事呢?今日咱们一起来读课文《白叟与苹果树》。

2、自学生字。

一、出示要求,门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二、搜检生字的认读情形。

三、教学门生没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3、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一、老师播放课文录音诵读,门生当真聆听。

二、再次播放,门生随着轻声读一读。

三、门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四、同砚之间相互读一读。

五、指名读,其他评断。

六、人人一块儿读一读。

4、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甚么故事?(尽量要求门生用自己的话说1说)。

二、老师出示白叟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白叟?(门生看图说1说)。

三、老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如今他们年龄年夜了,日常平凡都做些甚么呢?

四、老师:是呀,爷爷奶奶死了,他们费力了一生,也该好好歇息了,但是这篇课文中的白叟年龄也不小了,但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白叟种树的图片)。

五、指名反馈。

六、看了这幅图,你有甚么要问的吗?(门生依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七、老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样问他的?

八、指名反馈,教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许久许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生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九、理解上面的话。

(一)出示“着”,指点正确读,区分多音字“着”。

(二)人人一块儿读一读这句话。

(三)指名说一说“许久许久”以及“生怕”的意思。

(四)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何呢?(门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1说)。

(五)指点有情感诵读这几句话。

10、读文,认识白叟种树的缘故。

(一)指名读课文末了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索:老爷爷是怎样回答的?

(二)指名反馈。

(三)集体读一读。

(四)用自己的话说1说:老爷爷为何要种苹果树?

(五)老师小结,人人一块儿读课文末了一段。

5、熟读课文,总体感知。

一、门生自由读课文。

二、引诱门生有情感地诵读课文。

三、分角色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进程。

1、温习导入。

一、抽读生字卡片。

二、门生用生字组词,温习词语。

三、请小朋友们有情感地诵读课文。

2、引诱想象,总结全文。

二、老师:是呀,咱们假如爷爷如今就在咱们的身旁,你们想跟爷爷说甚么呢?

三、老师:想想这位种苹果树的白叟听到人人适才说的话心境怎么样?(雀跃)。

四、老师小结:是呀,看到人人吃上自己种的苹果,看到人人吃得那末高兴,白叟也高兴极了,他也感到高兴。

六、门生自由施展,老师小结,教育门生。

3、指点写字。

一、出示今日要写的字卡片,门生认读,并进行组词实习。

二、引诱门生察看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誊写时应当注重甚么。

三、老师夸大誊写的注重点和要点及写字双姿。

四、门生实习写字,教师巡查辅导。

五、集体反馈,评析。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八

设计意图:

××××|×××||的节奏型训练。需要幼儿利用声势打出节奏,并且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活动目标:

1、××××|×××||。

2、掌握儿歌《苹果树》,能根据水果的变换,进行表演。

3、利用声势训练,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排坐好:

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到“小猴爬上苹果树时”左上臂呈九十度上举,五指张开,右手食、中指做爬树的动作,“所有苹果吞下肚”时两手作抱状,并伴随一声响亮的饱嗝,“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你最爱”时,用手指逐个点幼儿,最后指到哪个幼儿,就让他说出他最喜欢的'水果,然后继续念儿歌,只不过儿歌中的水果可以变成幼儿所说的水果。

(二)、让幼儿倾听儿歌,打出节奏:

1、老师念一句儿歌,幼儿用手拍一句节奏,儿歌共四句,每句的节奏都是。

××××|×××|的节奏。

2、要求幼儿用手拍出八分音符的节奏,而在四分音符时用拍腿来表现,也就是每句儿歌的最后一个音用拍腿来表现。

3、完整地把儿歌的节奏打出,要求教师可以用口型来表现儿歌的内容,而幼儿在心里念儿歌,把注意力集中在打节奏上。

(三)、二声部节奏训练:

1、教师打出××|×××|的节奏型,四分音符节奏用拍腿,八分音符节奏用拍手表现。

2、引导幼儿找出与教师所打节奏的不同,一般幼儿都能说出“老师的动作与小朋友是不同的,小朋友拍手时老师拍腿,而在最后,小朋友拍腿时老师拍了两下手”。

3、分成两组,进行二声部节奏训练。

(四)、表现儿歌:

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儿歌,第一遍随老师做动作,第二遍分组进行二声部节奏展示,第三遍二组互换节奏型。

(五)、老师用××××|××|和×××|×××|的节奏型与幼儿告别,而幼儿用相应的节奏型与教师告别。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带。

学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

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

5、指名反馈。

6、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7、教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8、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9、理解上面的话。

(1)出示“着”,指导正确读,区别多音字“着”。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说一说“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馈。

(3)集体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引导想象,总结全文。

2、教师:是呀,我们假设爷爷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跟爷爷说什么呢?

3、教师:想一想这位种苹果树的老人听到大家刚才说的话心情怎样?(高兴)。

4、教师小结:是呀,看到大家吃上自己种的苹果,看到大家吃得那么开心,老人也开心极了,他也感到高兴。

6、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小结,教育学生。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及写字双姿。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辅导。

5、集体反馈,评析。动。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对绿色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体会绿色所带来的生机及其美。

难点:感悟绿色的美妙。

教法:读中感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关描写绿色的语句。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向往绿色,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

五、精读课文,领悟绿色的美妙。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3.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绿色的美妙时,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引用与抒情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4个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缕缕阳光透过(),给清新的树干投下()的光影,给绿荫()添几道光线。我抬头望去,天空(),阳光明媚。

3.造句:

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一种春景,用自己话描绘它。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一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文学的历史长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荣誉的作家与作品。今天,我们要认识又一位这样的作家(出示海明威头像照片),阅读他的一部受人推崇的作品(先展示《老人与海》的全文读本,后板书课题)。

(一)自由初读。

(二)深入细读。

1、静下心来,边读课文,边想问题:老渔夫是怎样与大马林鱼和鲨鱼进行搏斗的?

2、交流认识,朗读课文。

先谈与大马林鱼搏斗,注意引读第4—9自然段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插图一,体会课后第3题的第一个句子。

再谈与鲨鱼搏斗,注意引读第10自然段有关语句,并结合观看插图二,体会课后第3题的第二个句子。

(三)巩固练读。

1、想想老渔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读《老人与海》有感”为副标题写一篇读后感,要自拟一个正标题。

2、先背诵你认为本文中写得十分精彩的语句或片段,再朗诵你对此作出的赏析评语。

3、参加讨论,各抒己见:你认为老渔夫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说明理由。

4、用《不以成败论英雄》为题目,或以“一个老人的故事一曲英雄的赞歌”为内容办一期小报。

5、抄一抄,记一记,想一想。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你读多少遍,仍然不知道它是怎么写成的。一切伟大的作品必有神秘之处,而这种神秘之处是分析不出来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二

2.结合心理描写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3.感悟学习老人身上的那种不向命运屈服,向自身、自然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结合心理描写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1课时。

(1)搏斗中老人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2)老人在内心中对大马林鱼持什么态度?

(3)体会文中圣地亚哥老人的内心独白,谈一谈你对他的印象。

坚强,刚毅,执着,不轻言放弃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和英雄。

(4)、从老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简要谈一谈。

写一些你的听课心情。

板书设计。

老人(弱)——鱼(强)。

坚强执着力与美。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四、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1)“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2)“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3)“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评: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三、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四、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课后反思: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四

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学习小说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

鉴赏老人的形象,体现小说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的精神,学会从老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领会社会意义。

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作用。

1、情境法。

2、启发感。

3、问题探究法。

4、讨论法。

1课时。

一、导入。

(以课前视频欣赏导入)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大家熟悉、喜欢的电视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李云龙论述什么是“亮剑”精神?同学们听后感觉说的好不好?牛不牛?“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阵,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地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二、作者简介。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过多次医疗无效,终用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年)。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快速浏览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指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指出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并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途航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的**。

四、梳理课文情节。

明确:97段,根据五次与鲨鱼搏斗,两次搏斗后的心理活动,最后返港回家把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明确:老人共进行了五次艰苦卓绝的搏斗。

第一次是一条鲭鲨、使用的武器是鱼叉和绳子,结果绳子断了,鱼叉沉了。

第二次是两条星鲨、使用的武器是绑着刀子的桨,结果刀钝了。

第三次是一条犁头鲨、使用的武器是绑着刀子的桨,结果刀断了;

第四次是两条星鲨、使用的武器是短棍,击退了两条星鲨。

第五次是成群结队的鲨鱼、使用的武器是短棍,舵把,结果舵把折了。

3、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

明确:第一次:在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后,手受伤了;

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

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

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4、老人不顾一切地搏斗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怎么样的?

明确:捕到鱼,并顺利返回。每次胜利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5、这一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后悔动摇过?

明确:有,但他战胜了自己。

6、从这些情节中,请同学们讨论概括一下老人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桑地亚哥那种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形象,表现出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的硬汉子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五、分析本文写作手法,探究写作目的。

明确:他们忠实的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色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2、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文中讲的是老人在大海上,与鲨鱼搏斗的故事,实质上老人是人生的一种象征,老人桑地亚哥是硬汉子的代表,大海是生命旅途的象征,鲨鱼则是我们行走中的“强物”,象征着自然带给人们的不幸、厄运、困境。人得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彩虹,在人生路上我们必不可少的会遇到挫折,被厄运阻挠,我们只有经历了和他们的较量,我们才会成为命运的强者。

3、文中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最后失败了,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明确: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如这位老渔夫一样,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精神上赢得胜利。

明确:这句话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文明学习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学习了海明威笔下的具有“硬汉”性格的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故事,小说中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语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七、布置作业。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五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集体交流:

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3、指名朗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四、学习第二部分。

2、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4、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六

教材体系:

人教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第三册必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掌握其语言运用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形象;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主人公面对困境和厄运永不服输、顽强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诵读精彩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合作探究法:从人物语言、内心独白、动作等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文件歌曲《老人与海》,导入同名小说《老人与海》及其作者海明威的简单介绍,从而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海明威(全名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身受重伤依旧英勇战斗。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兼之旧伤复发,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枪自杀。

《老人与海》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一位古巴老渔夫的亲身经历。这本书在获得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是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三、重点字词。

“攮颚啐鲭鲨脊鳍蚕噬舵柄船梢蹂躏拽掉榫头掌舵桅杆皮开肉绽攥住撬开戳进去嗜杀海鳐”用ppt展示字词和拼音。

四、整体把握全文。

1、快速浏览全文,梳理文章脉络,根据文章的情节将文章分段。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七

1.学习生字词,理解“惦记、海滨、啤酒、崛起、镰刀、垒球、潇洒、鲨鱼、骨骼”等词语。

2.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豪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勇形象,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文字,感受主人公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雄形象,感受主人公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

2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崛、骨骼、海岬、浩渺、蹂躏、磷光。

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是根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缩写的。课文讲了一个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老渔夫,历尽艰辛,筋疲力尽才捕到一条大马林鱼,但在归途中他一再遭受鲨鱼的袭击,经过殊死搏斗也没能保住大鱼,回港时只剩下死鱼的骨骼。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1——3)写出海前的.情况。

2、(4——9)写在海上的情况。

3、(10)写归程中的情况。

4、(11——13)写回港后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1.指导学生读课文。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1)文章结尾提到老人梦见狮子。这有什么寓意?

(2)桑提亚哥最后什么也没得到,那作者写他的用意是什么,他是不是一个失败者?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细细品味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的人物——老渔夫桑提亚哥的传奇故事,同老人一起去经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二、深入细读,品位人物。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文中哪些场面让你印象深刻?

2.学习探究老渔夫与大马林鱼搏斗过程,分析人物形象。

3.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4.根据学生回答,重点交流。

5.交流体会第6、7、8自然段的内容。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老人坦荡的内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个性,多么让人受鼓舞的话语,让我们把它记在脑海中。

6.背诵精彩片段:“阳光下到尖得像一张细长的脸。”

三、学习老渔夫与鲨鱼搏斗内容,认识人物形象。

1.鲨鱼是如何向老人进攻的?

2.在老渔夫与鲨鱼搏斗中他得表现怎么样?

3.你从中体会到老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4.你怎么理解“他说一个人不可能被打败,你尽可以消灭他,但你却打不败他”这句话?

四、讨论交流,深化人物形象。

1.你认为老渔夫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2.老渔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你佩服这位老渔夫吗?为什么?

3.背诵精彩语句。

板书设计。

八十四天没打到鱼。

敢于同鲨鱼搏斗毫不气馁。

只剩下一条大鱼的脊骨。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八

2、结合心理描写品味人物思想性格。

3、感悟学习老人身上的那种不向命运屈从,与自身、自然进行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4、品味作品不赘述情感的、简朴客观而具体的语言风格。

心理描写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你被告知,有人写了篇只有几十页的小册子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一定会感到很难相信。但这就是事实,这个人就是海明威,这本小册子就是《老人与海》。

(二)作者简介。

(出示海明威照片)一个酷爱打猎、钓鱼的作家。他到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他的身上中过237片弹片。他的头上缝过57针。他曾在非洲两度飞机失事,严重的脑震荡使他的视力和健康每况愈下。这就是海明威。他的经历,孕育出他那硬汉的性格。

(三)整部作品简介。

(出示《老人与海》图片)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孤独的古巴老渔夫在加勒比海捕鱼的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从而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小说一出版,就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的一个记录:48小时售出530万册,而且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四)熟读课文,了解节选部分的内容。

这是老人自出海以来,第三次见到日出,这时鱼打起转来,撞击着牵扯它的铁丝导线,试图把钩住它的鱼钩甩掉。老人在应付鱼的同时,还要和自己的身体抗争着。在这场勇气、毅力和坚韧的较量中,老人用智慧和经验取得了胜利。他将鱼叉扎向了游到自己小船旁边的大马林鱼,大马林鱼的鲜血染红了海水。

(五)小组交流预习中查到的字词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研读细赏。

1、请同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复述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的情景(可由多人互相补充提示完成),同时把学生的复述语言同小说的语言比对,引导学生品味海明威简朴客观的描述。

(1)搏斗中的老人;

(2)搏斗中的大马林鱼;

(3)搏斗的结果。

2、问题研讨。

(1)搏斗中,老人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在这场勇气、毅力和坚韧的较量中,毅力支撑着老人的身体,希望支撑着老人的精神,而经验使老人获得希望。年老的圣地亚哥用智慧而不是靠仅有的体力,用知识和机智而不是靠仅存的傲慢来支撑自己,最后取得了这一次的胜利。

(2)老人在内心中对大马林鱼持什么态度?

大马林鱼是作者讴歌的对象,文中在写老人扎死它的同时,又带着不无赞扬的语气写大马林鱼的高与大,给读者展示它的力与美。“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

看来,在老人眼中,大马林鱼代表了坚强和勇猛,是一个真正的对手和老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3)体会文中圣地亚哥老人的内心独白,谈一谈你对他的印象。

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众多“硬汉”中最完美的形象,他是真正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人。他没有从危险、残酷或现实中“退却”,而是勇敢地接受现实;他凭借自己的意志力量塑造了现实,赢得了哪怕是非常短暂最终惨败的胜利。在海明威的笔下,老人是要竭力超越自身极限的人。

(二)拓展延伸。

(三)小结。

《老人与海》文字虽然简单,却是千锤百炼的精粹。主人公圣地亚哥不被乖舛命运击败的毅力及享受孤独而不寂寞的精神,正是作者对人生永不放弃的证明。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九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带。

学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生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

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

5、指名反馈。

6、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7、教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8、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9、理解上面的话。

(1)出示“着”,指导正确读,区别多音字“着”。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说一说“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馈。

(3)集体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引导想象,总结全文。

2、教师:是呀,我们假设爷爷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跟爷爷说什么呢?

3、教师:想一想这位种苹果树的老人听到大家刚才说的话心情怎样?(高兴)。

4、教师小结:是呀,看到大家吃上自己种的苹果,看到大家吃得那么开心,老人也开心极了,他也感到高兴。

6、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小结,教育学生。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及写字双姿。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辅导。

5、集体反馈,评析。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二十

1、学会8个生字及相关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自学字词,感情朗读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感悟第一部分,感悟老人与海鸥的深情。

课件。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中央电视台、嘉兴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的台标,之后让学生看昆明电视台的台标。

2、一只飞翔的海鸥作为昆明电视台的图标,足可以看出海鸥在昆明人心目中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昆明翠湖畔的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

4、简介课题。(《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是根据邓启耀先生的《寂寞鸥灵》改编而成的,它讲诉的是发生在昆明市湖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么老人和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之间有着怎么样的特殊关系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老人与海鸥的真情故事。)。

二、略读课文,初步感受。

1、根据预习情况,检查生字词。

2、交流课文围绕老人与海鸥写了哪几件事?

(老人喂海鸥、老人唤海鸥、老人谈海鸥和海鸥送老人)。

三、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朗读第1~13自然段,边读边想,老人的哪些行为感动了海鸥,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集体交流。

(1)“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老人来这里的目的和别人一样吗?

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2)“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从三个“褪色”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勤俭、简朴)。

讲述有关老人的故事,学生说感受。

这样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是什么给了老人那么大的动力?(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带着感动来读一读这段话。

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老人喂海鸥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

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答案: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过渡:喂海鸥的同时,老人抑扬顿挫的唱着什么。你知道老人在干什么吗?)。

“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你的名字是谁取的?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取名字?从这些名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与海鸥相处的时间很长,对海鸥特别了解,知道每一只海鸥的特点。)。

“亲昵”是什么意思?从“亲昵”中你有什么体会?(老人很疼爱海鸥)。

谁来学一学老人抑扬顿挫地呼唤海鸥的名字?

老人呼唤海鸥,海鸥落在老人手上的句子。

对比学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鸟,你大声呼唤他们,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鸟很害怕,会飞走)老人呼唤海鸥,海鸥为什么落在他手上?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关心海鸥,把海鸥当成自己的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相互之间很有感情)。

分角色朗读老人和“我”之间的对话,

对海鸥向老人告别的场景,你有什么体会?(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的感情)。

(6)过渡:那么作者的朋友是怎么告诉作者的呢?

齐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你体会到什么?

你能否用一个或几个“无论(),无论()”来说说你想到的老人要坚持每天来,需要克服多少困难!

过渡:是啊,十几年如一日,多么可贵啊,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多么不容易啊。老人坚持了十几年,那海鸥对老人呢?又有着怎么样的感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3自然段。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二十一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自制课件。

2课时。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92126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