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事迹(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8:15:17
感动人物事迹(实用18篇)
时间:2023-12-02 08:15:17     小编:雅蕊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为自己的成长做好铺垫。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以便达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总结的精选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感动人物事迹篇一

【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事迹】人物介绍: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xx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虽然我们的女儿没了,但我们帮她完成了心愿,我们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几度泣不成声。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因为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20xx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愿望。

感动人物事迹篇二

木拉提·西日甫江,男,38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维吾尔语的尊称,传说中老百姓的守护者)。

4月,木拉提获得重要情报,一伙隐藏在和田农村的暴恐分子,正在秘密制造大批炸弹,准备实施多点连环袭击。秘密侦查发现,暴恐分子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布置了大量机关,还在制爆窝点的内部和周边预埋了遥控启爆的炸药,事情一旦败露,就打算和警察同归于尽。情况紧急,木拉提和战友们没有犹豫,在摸清位置、确定时机后,果断行动,击毙了歹徒。当场搜出了200多枚的自制炸弹的成品和半成品,其中包括杀伤力巨大的汽油炸弹和人体炸弹。

和田是暴力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艰巨繁重和复杂危险的维稳任务,木拉提·西日甫江与犯罪分子机智周旋、斗智斗勇,先后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

感动人物事迹篇三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顾诵芬先后担任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组副组长和大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20xx年,他牵头论证并提交了《关于把发展大型飞机列为国家标志性重大专项工程的建议》。他基于对军用、民用航空技术相通的规律性认识,提出“军民统筹、大客大运并举”的大飞机发展思路,并得到采纳。20xx年,国家批准设立大飞机重大科技专项。20xx年,运20列装部队。20xx年,c919成功首飞。

顾诵芬在航空事业耕耘70载,由于国防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直至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顾诵芬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带领的团队走出了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他主持编纂了70余部航空科技书籍,主编的《飞机总体设计》一书,已经成为我国航空院校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主编的《现代武器装备知识丛书——空军武器装备卷》《大飞机出版工程》等多个系列、数十种航空专著与图书也都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如今,年过九旬的顾诵芬仍不断思考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

感动人物事迹篇四

**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探求、竞争”的氛围茁壮成长。她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集体氛围,平时教育教学中,她经常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教育学生去发现同学以及自己的闪光点,所带的毕业班无论是英语成绩还是班级发展状况均居年级前列,班级被学校评为“玄武区优秀班集体”。

“集中所有的智慧,奉献所有的爱心,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给明天一个最好的回答。”面对学校领导、同行及学生家长的赞誉,**老师以新的要求和新的姿态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之中,正在努力实现着她成为教坛锦玉的美好理想。

感动人物事迹篇五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xx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据知情者透露,1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完成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节目录制,10名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本人或者其代表,在晚会上获颁了年度感动中国奖杯。莫振高校长的妻子黄西彦老师,代表他领取了奖杯。

记者就此向都安县宣传部求证此事。一名负责人表示,莫校长确实当选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代表莫校长领奖的黄西彦老师和陪同人员,在节目录制完毕后于1月25日乘机离京,颁奖晚会预计将于2月14日晚播出。同时,莫校长的亲属和黄西彦老师也证实了此事。

莫振高生前是都安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校长,他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以及向社会各界募捐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学生们亲切称为“校长爸爸”。20xx年3月9日,59岁的莫振高因病离世,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数万人自发前来祭奠和网上无数的追思。3月11日,南国早报刊发了题为《“莫爸爸”一路走好!》的独家报道,在广西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西日报以及南国早报从3月18日开始,连续一周在重要版面推出莫振高事迹系列报道,引发广西各界学习莫振高事迹的热潮。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也纷纷赶往都安,对莫振高校长的事迹进行报道,引起全国关注。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xx年开始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都会评选出10位人物,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前,由央视发起对20xx年22位候选人的网络投票,莫振高的票数一路看涨,网络呼声很高。20xx年1月19日12时截止投票时,他获得2305574票,票数位列前茅。

农历猴年大年初七,晚上8点整,熟悉的音乐声响起,平凡而感动的故事再次触动着每一个人心间最柔软的部分。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啊。”一段5分钟左右的视频,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7416厂的高级技师――徐立平。在颁奖盛典上,大国工匠徐立平当选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

红色的地毯,温暖的灯光,一身航天蓝工装,徐立平走上舞台,向观众们挥手致意。

台上的徐立平语气平和,主持人白岩松与他你来我往地交谈起来。

“每次危险操作前都有一系列的准备,包括劳保护具、安全预案、心理准备,所有的都准备万全了,任何一方准备不足都不行。”对于危险而孤独的工作常态,徐立平这样解释道。

巧合的是,白岩松和徐立平同岁。“咱们都不年轻了,要干这行一辈子吗?”白岩松问道。“只要岗位需要我,就干下去。”徐立平如此前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样。

视频中,徐立平的母亲很是平静,那般淡然的态度引得很多人敬佩。“我平常也经常是报喜不报忧。”但徐立平知道,母亲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一切都尽在每次的一句叮嘱“多注意安全”。

当被问到今年的梦想和愿望时,徐立平说了两个。第一个是他希望工作上平平安安,并带领班组安全地把工作做好。第二个便是多陪陪父母,找个机会带他们出去转一趟,也想尽尽孝心。

徐立平的母亲温荣书就坐在台下,看到此处,老人笑着对记者说道:“他带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八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主持人敬一丹念出《感动中国》节目组给予徐立平的评语。

徐立平拿着奖杯和捧花走下台,转身将捧花献给了母亲。徐立平的爱人对温荣书说道:“您是咱家的功臣。”

录制节目前,生平第一次化妆的徐立平多少有些不习惯,但他心里很激动。徐立平的母亲和爱人都陪着他来到现场,全程陪伴在他左右。

在化妆间的时候,徐立平和另一位感动人物官东偶遇。他们虽然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却有着很多共性。他们的工作都是危险而孤独的,很多事情他们都是故意瞒着父母。

“他们都很厉害,很是令人感动,和他们相比,我做的工作很普通。”节目录制完,徐立平对记者说道。当还想多问两句时,一下子围上来很多人,他们争相与航天人徐立平签名合影。

录制节目那天,北京的温度达到了这个冬天的最低值,屋外寒风凛凛,而《感动中国》演播大厅内却十分温暖,源自那份深藏心底的感动。

感动人物事迹篇六

王绅森早年在工作中遇到生活困难的学生,都会自掏腰包,及时帮助。退休后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去资助困难学生。

2012年,他通过媒体得知常山女孩徐玲玲考上了大学,但由于生活拮据四处打工,便陆续资助了她18000余元。

为了帮助更多学生,王绅森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一些收入。自2012年起,他开始依靠回收废旧物品挣钱助学。每天晚上10时许,老人就推着三轮车出门,直到凌晨三四点钟回家。周边的饭店、旅馆、小超市都是老人废品回收的来源,一个晚上下来,他可以捡满两辆三轮车,每个月能挣到四五百元。多年来,几乎天天如此。被问及为何晚上才出去拾荒时,他说,白天捡废品的人多,很多人以此为生,我不去跟他们争,不能抢了人家生活的饭碗。

除了坚持助学,王老还以更多善行温暖、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在王绅森所住小区的单元门口,挂着50多把雨伞,全是他在废旧物品回收时捡出并修好的。如今,这些雨伞已成为小区的“共享雨伞”,解决了突降大雨时路人的燃眉之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感动人物事迹篇七

"我什么都可以放弃,但唯独不能放弃的是我所从事的教师职业"。20xx年大山深处的坚守,印证了全国优秀教师、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小学校长陆繁伟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他不顾家人反对,当上了"孩子王"。邻居大爷断言他撑不过一年;老母亲面对每天守着三间破房和几个孩子,痴迷教学的儿子,唉声叹气:"这啥时能熬出头哟"。自他走上讲坛的一刻起,就和山里娃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偏远艰苦贫困的山区小学一干就是20xx年。他多次有改行和"下海"挣大钱的机会,却始终没有放弃教师这个职业。

他热爱教育,在坚持进修提升的同时,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很快成长为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0xx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爱生如子,多少次为动员辍学学生返校,翻山越岭,苦口婆心;多少次在漆黑夜晚,走街串巷,深入家访;多少次迎着风雨,冒着严寒,背着生病的学生走进医院。20xx年特困生陆现英因父患重病濒临辍学,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00元资助其完成学业,直至该生考上大学。20余年来,他先后资助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100余名,劝返辍学儿童80余名,累计捐助金额达13000多元。他认为也许自己的`付出不一定能改变学生的命运,但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都应该满怀爱心去做,因为"我们是这些孩子的老师"。

担任校长后,他走过一所学校改造一所学校,为改善破旧、落后的办学条件,他自带干粮,远赴他乡,先后从家乡走出的名人那里筹措校建资金60余万元;为节省资金,教室的水泥地自己打,漏雨的楼顶自己修,校院的花草自己栽,围墙自己砌。他亲自参加劳动,一次在修缮学校楼顶时不慎落下,肝脏受伤,胆囊破裂,在医院做完手术后他带病返校坚持工作。到任共青希望小学后,他一手抓薄弱,一手抓特色,立足实际,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主持开发根雕、奇石,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经过两年多努力,就使该校成为枣庄市农村品牌特色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他个人和学校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吸引了众多学校前来考察学习。

感动人物事迹篇八

叶嘉莹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9月10日,96岁的她例行给南开大学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坐在轮椅上,她中气十足,调侃自己的头发竟变黑了一些。

她习惯站着讲课,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但现在,她从家里的沙发上起身都需要保姆搀扶。她说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间”,但仍要努力做到杜甫说的“盖棺事则已”那一刻。她每天手写论文、指导学生整理超过2000个小时的讲课录音。

哈佛、耶鲁等上百所高校都留下过她讲课的身影。刚回到南开讲课时,她的课,教室里要加座,凳子椅子一直加到了讲台上。还有人靠墙边窗口站着,或坐在地上。数学家陈省身、吴大任夫妇也和学生挤在讲台下。

她在台湾教书时也是这种场面。后来,她带着诗词讲遍了半个地球。

她没有大学者高高在上的架子。她给幼儿园的孩子讲诗,也给学者、院士、工人和家庭主妇讲。92岁那年,她挑选了218首古诗词,给儿童作古诗读本,转年又为这些诗词录制了讲解和吟诵。

91岁时,她还在70平方米的住宅里给研究生上课。博士生、硕士生,加上来旁听的人,坐在塑料小矮凳上,每堂课有二三十人。后来,课程和讲座的视频被整理出来放到网上,她一下子成了讲诗词的“网红”。

90后网友评价“这位90岁的老太太讲课有趣”,认为她的书“不卖关子,娓娓道来,文学知识和历史典故很丰富,两口气便读完了三五百页”。

她被称作“穿裙子的‘士’”。她的生日,国内外研究诗词的学者聚在她身边开会,很多大人物都发来贺信。早些年,不喜热闹的她最多与几位好友一起吃个饭。有一年过生日,她负责切蛋糕,南开大学的两任校长母国光和滕维藻坐在旁边。陈省身一定要把给她的祝寿诗藏到生日当天,提前一天到的杨振宁也没得到“剧透”。

作家白先勇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她站在那里,就是一个贵族。”诗人席慕蓉形容,叶老师在讲台上像个发光体,是《九歌》中的湘水上的女神。

她要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

感动人物事迹篇九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品质的民族。千百年来又有多少英雄儿女。今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观看了二零零五年《感动中国》节目。看了这一位位英雄豪杰的事迹,我不由自主地从内心中发出震撼,从中得到了感受。

首先,我们观看的是魏青刚的英雄事迹。魏青刚是一名来到城市打工的工人,他从小生活在乡村,所以懂水性。他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平平凡凡的人,而在8月8日作出了不普通不平凡的事情—三次跳海救人。

是啊!英雄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有一名歌手,它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捐给了灾区的孩子,被他捐款而上学的孩子共有178个。而他自己身患胃癌晚期却没有钱做手术,他就是——从飞。在从飞生病住院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却是那178个孩子如何上学。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把毕身的钱都捐给那些失学儿童时,他说:“从我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就下定决心要把一切都献给那些孩子。无数得人们都和我一样,心动不如行动。”我认为社会上正因为有许多像从飞这样的人,灾区的儿童才可能上学,我们的祖国才会繁荣富强。

当然!祖国的繁荣是离不开科学家的。有位知识分子这样说过“今天我们努力学英语,就是为了明天别人学好汉语。”这位知识分子就是成功制造大型航空刹车片的科学家黄伯云。前,中国没有大型航空刹车片,外国在航空方面瞧不起中国人。黄伯云心里很不服气,下定决心参与世界的航天刹车片挑战。20年的心血,黄伯云终于成功了,他让20年前讥笑中国的外国人竖起了大拇指,他为中国赢得了尊严。他曾一次次地失败,但他却从未灰心,最终获得成功。科学是无限的,他站在了报效祖国的高点。

不光是立下很大功劳的人才是伟人,在乡村也同样有“平凡”的伟人。他们是默默无闻的,是最真、最善、最美的,是苦难中坚强的,是全社会人学习的榜样。李春燕就是两位乡村伟人之一。5年里,李春燕所在的大塘村里共有7千多人生病被她治好,而村民们都很贫穷,留下来的只有一张张欠单。李春燕并没有打退堂鼓去别处工作,而是继续给村民看病。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时,她说:“村民是离不开我的。”

还有一位乡村伟人,他在苦难中坚强,在他眼里贫穷不是让人同情的理由,他就是洪战辉。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抚养了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还一边照顾抚养的那个小妹妹,他带着妹妹上学,生活贫穷却从来不要别人的捐款。他是善良的,抚养了一个小孩;他是坚强的,用自己的力量担起生活的担子。他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

“快去给仙人球浇水了!〞妈妈从厨房里喊着。我胳膊竖直的往下伸了伸,把水瓶拽起来——唉,古人云‘情随事迁’,作为学生,心情好坏与考试成绩有直接关系。这次期末大考,怎么说呢,在班里考了一个中不溜,退步极大,自己也总结了原因——考试前过于痴迷?哈利波特?,连夜挑灯看“书〞,结果把学习扔到脑后。现在懊悔也晚了,看着楼下和我同龄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心里真不是滋味。

还是看看我的仙人球吧:它绿色的大脑袋总是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四周排满刺状的叶子,好似是无数根刚毅有力的长矛,气势逼人。好一个柔中带刚的仙人球啊!我不禁想起了中考之前的那段乏味却又最能鼓励人的`时光。每天早上起床都要面对清新的一天,在学校刻苦读书,回到家复习备考,还要在院子里跑上几圈,既锻炼身体,又有益身心健康,通常跑完步就把学习的烦恼跑到九霄云外了,所以每天心情都很好,学习也有了斗志。

一次班主任李老师找我谈话,我料想又做错了什么事,可老师上来就问我最近学习压力大不大之类问寒问暖的话。老师说:“王亮呀,李老师支持你,给你鼓劲……还记得你写的周记吗你说‘我就不信我不行’,嗯,好,老师相信你行!老师真心希望你能考上理想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加油啊!〞我当时没作出什么冲动的答复,可我心中早已热血沸腾了。什么东西也挡不住我学习的势头,就连妈妈也这么说……可现如今,那股势头真的不知道溜到哪儿去了。

突然,太阳跳出了挡住它的云层,刺眼的光束照在仙人球上,照在我身上,更照在我心中。真的茅塞顿开了,阳光照走了我心中的“杂质〞,照亮了在心中存放了一年之久的斗志,我明白了一切。我要像这仙人球一样充满斗志、坚强不屈,在学习上更加努力、锲而不舍、拼搏到底。多亏了李老师的一席话,我被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无私的爱感动,谢谢您李老师!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一

王晓蕾,女,河北张家口人,文学院13级汉语言文学非师四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但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勤工俭学得以梦圆大学。在校期间曾任班级文娱委员、芝山剧社主持诵读部干事、文学院艺术团街舞队干事,现任文学院街舞队队长,多次参加比赛及演出,获得多项殊荣。

座右铭:alwayskeepthefaith,hopetotheend.

对挫折,勇敢向上。

身历百折而不挠,虽处逆境尤自强。

她是一个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高考前,父亲意外去世,这对原本就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家庭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打击。六十岁的老母亲也一蹶不振,精神萎靡,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前兆。在如此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软弱,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坚强。她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一起打理后事,回到家悉心照顾母亲,一个未成年的女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支付学费和母亲治病的费用,家庭负债累累。她在课余时身兼多份兼职,去工厂做临时工人、快餐店打工、发传单、上家教、商业演出、做临时工作人员、群众演员等,勤工俭学,自立自强,为家庭减轻负担。

琴声流淌,舞步飞扬。

吟咏蓬勃的朝气,舞动才艺的光芒。

她从小热爱艺术,由于家庭贫困,生活拮据,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学习一门特长。但她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从中学开始到大学,一边认真读书,一边自学了小提琴、手风琴、二胡和街舞,不断完善自己,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在校期间,她积极参加和筹划学校和院系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踊跃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表演比赛经验丰富,多次参加文学院闽南诗歌节、专题诗会的朗诵表演和学校各类的街舞表演,曾多次获得“第二课堂活动单项奖”并荣获“最美中文人”和“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她在组织参加团体比赛中发光发热,曾获“闽南师范大学第八届街舞大赛季军及最佳人气奖”、“闽南师范大学第九届街舞大赛二等奖”、“两赛之经典诵读一等奖”、“推普晚会朗诵一等奖”“推普晚会朗诵省级二等奖”等等的团体奖项。同时个人表现突出,曾获“闽南师范大学推普晚会朗诵个人二等奖”、“新生诵读赛三等奖”等个人奖项。

默默奉献,感动你我,不以善小而不为,最美是爱的力量。

身为一名大学生,她积极履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活动,乐于服务于人。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项志愿者义务活动和捐助衣物、书籍;假期期间社会实践丰富,为张家口流浪狗基地捐款和义务劳动,为张家口北方机电学校学生体检义务劳动等等。她不怕苦,不怕累,时刻怀揣感恩之心,甘于奉献,用爱诠释社会责任。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二

“我什么都可以放弃,但唯独不能放弃的是我所从事的教师职业”。22年大山深处的坚守,印证了全国优秀教师、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小学校长陆繁伟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他不顾家人反对,当上了“孩子王”。邻居大爷断言他撑不过一年;老母亲面对每天守着三间破房和几个孩子,痴迷教学的儿子,唉声叹气:“这啥时能熬出头哟”。自他走上讲坛的一刻起,就和山里娃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偏远艰苦贫困的山区小学一干就是22年。他多次有改行和“下海”挣大钱的机会,却始终没有放弃教师这个职业。

他热爱教育,在坚持进修提升的同时,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很快成长为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爱生如子,多少次为动员辍学学生返校,翻山越岭,苦口婆心;多少次在漆黑夜晚,走街串巷,深入家访;多少次迎着风雨,冒着严寒,背着生病的学生走进医院。特困生陆现英因父患重病濒临辍学,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00元资助其完成学业,直至该生考上大学。20余年来,他先后资助贫困学生及留守儿童100余名,劝返辍学儿童80余名,累计捐助金额达13000多元。他认为也许自己的付出不一定能改变学生的命运,但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都应该满怀爱心去做,因为“我们是这些孩子的老师”。

担任校长后,他走过一所学校改造一所学校,为改善破旧、落后的办学条件,他自带干粮,远赴他乡,先后从家乡走出的名人那里筹措校建资金60余万元;为节省资金,教室的水泥地自己打,漏雨的楼顶自己修,校院的花草自己栽,围墙自己砌。他亲自参加劳动,一次在修缮学校楼顶时不慎落下,肝脏受伤,胆囊破裂,在医院做完手术后他带病返校坚持工作。到任共青希望小学后,他一手抓薄弱,一手抓特色,立足实际,大刀阔斧地进行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主持开发根雕、奇石,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经过两年多努力,就使该校成为枣庄市农村品牌特色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他个人和学校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吸引了众多学校前来考察学习。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三

人生的一瞬间多得数不清,有些已被遗忘,有些会被永远铭记。有一件事会被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中。因为在那件事中我学会了坚持,更懂得了生命的珍贵。

那是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在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零四秒,那一刻有多少家庭在撕心裂肺的哭泣。里氏八级汶川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使人猝不及防,在这惊恐后,有多少家庭破裂,失去了亲人,知心朋友阴阳两隔,也许只有在大灾大难面前,才能提炼出金子般的友情,我曾经就听过在那段痛心的日子里,一对朋友间的事迹。

一位中学生被压在水泥板下,手腕上牵着根输液管,脸庞上留着血渍,另一个男孩子举着输液瓶站在那里焦急的守护他。这是一场校园里的兄弟情。举瓶的男孩名字叫李阳,输液的男孩叫廖波。在五月十二日下午,李阳前往县委礼堂,准备在一个活动中表演节目。那时,廖波正在学校上课。两个人的命运被地震紧紧牵在一起。十四时二十八分地震发生,李阳与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起撤出。一小时后,老师安排同学们回家,李阳却没回家,他向学校跑去。她在废墟里找了一会,终于看见压在天花板下的廖波。医护人员给廖波打点滴,李阳毫不思考就主动担当起了手举吊瓶的重担。廖波在痛苦的呻一吟着,李阳开始说话了:“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想让你死。”尽管接下来大大小小的余震不断,李阳的话一直支撑着廖波。次日廖波被救出。

这件事说明了“烈火见真金,患难见真情”的道理。我知道了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个令我感动的事迹中,正是有了朋友的'支持,疼痛不再害怕,因为有朋友的陪伴,生命不再孤单,因为有朋友的鼓励,就有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希望,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有了朋友的陪伴内心的阴影才会被赶走。

在大灾难中体现的感动,体现使人潸然泪下的故事精神,体现永世长存的精神与感动。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四

1、马怀兰:癌症村长(女,60岁,山西省昔阳县井沟村主任)。

对于马怀兰夫妇来说是极不寻常、多灾多难的年。前半年马怀兰不幸患乳腺癌后来丈夫周银柱又出现血尿经查患了肾盂癌做了左肾切除术夫妻俩决定回山区老家山西省昔阳县井沟村养病。

而病还没好,夫妇俩就投入到家乡脱贫致富的建设中,马怀兰高票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她和丈夫周银柱着手在发展生产和改变村容村貌上寻找突破口。当听说市政建设要拆迁东关村的大片旧房子,夫妇俩认为这些破砖烂瓦对井沟村来说可是好东西。于是,在大批拆迁那几天,马怀兰带领村里的青壮年和妇女劳力,天不亮就到拆迁工地捡砖捡瓦。就这样,为村里捡了8万块砖3万块瓦,用这些砖瓦修起方的大水窑和10间花灯库房,节省了三万元。

夫妇两还出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了全县第一个股份制企农合作社。公司出资金出技术,村民以土地、牲畜、农机具等入股。企农合作互利共赢。几年来他们为井沟的新农村建设投入了360万元。

回乡10多年来,村民收入从人均700多元增长到5000多元,马怀兰夫妇几乎捐出了所有的积蓄。马怀兰说:“目前我们的身体还行,我们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乡亲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2、、王庭虎:生命嘱托(男,45岁,秦巴山区的一名铁路养路工,是巴山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1988年,19岁的王庭虎来到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当了一名铁路养路工,26年来不曾离开。

王庭虎所在的巴山工区管辖81公里线路,自然环境恶劣,有着全线最高的桥梁和最长的隧道。大巴山2号隧道病害是全国铁路养护的难题。而王庭虎在师傅的带领下用的时间硬是把这条被外国专家判了“死刑”的线路修成达标线路。

1994年,解师傅退休。临别的当晚,他对王庭虎说:“巴山条件虽然苦,但是它在祖国的版图上,铁路修到这里,总要有人来养护,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很多筑路人为铁路献出了生命,他们在看着我们这些养路人啊。”

王庭虎接过师傅手中的“接力棒”,每天都要背着20多斤重的工具包行走20多公里,从午夜12点到早上7点,查看钢轨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睡觉时间不足4小时。

王庭虎还组织巴山工区成立了“雷锋爱心小站”,为巴山乡修路架桥,为孩子们捐款捐物,腾出房子让道远的孩子寄住。如今10多名巴山孩子已经在其资助下完成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3、车洪才:白发坚守(车洪才,男,1936年生。中国传媒大学退休教授)。

1978年国家立项编纂《普什图语汉语词典》,授任车洪才。5.2万个词条,大约15万张卡片,200多万字,车洪才历时36年完成任务。,当78岁的车教授走进商务印书馆交付成果,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任务。

1978年,车洪才接到任务后,在北京广播学院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开始了最初的编纂工作。到1981年,已经整理了10万张卡片,足足装了30多箱子。新的教学任务迫使编纂中断。1984年调研回来后,车洪才发现因为办公室装修,造成资料卡大量丢失。从那以后,幸存下来的卡片落户在他的家里,并随他搬家多次。

1989年,车洪才被外交部借调,,已到退休年龄的他又被学校返聘。虽然工作繁忙,但他只要能腾出时间,就会继续编纂工作。直到,72岁的车洪才停止了教书的工作。开始继续全力编纂《普汉词典》。普什图语非常复杂,一个圈点的差别就完全是两个字,非常考验眼力。做了两次眼科手术的车洪才一直坚持在案边工作。

4月,车洪才带着普汉词典初稿去了商务印书馆交付,但这里早已无人记得这项战略情报任务。编这本词典,车洪才没从国家拿过一分钱,“我心里有底,我编的东西的分量我知道。”车洪才说:“词典是后世之师,至少影响两三代人。现在物质的东西被提得很露骨,干什么都要讨价还价,在我看来,能为国家做点事,就算没白活。”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五

阿里木叔叔是一个很普通的维吾尔族人。日于1971年,库尔勒市,和静县的房子内,有一个充满爱心和善良,他来到这个世界。他曾是一名军人,并因此成为气质和素质;他有破产,直到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因此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的工作秩序,他离开新疆走南闯北,他们依靠的商业他唯一会的烤羊肉串生活......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叔叔,成立于20xx年毕节学院阿里木助学金。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说,“帮助他人”的道德楷模,贵州省第二届会议。他一直稳步辛辛苦苦卖烤羊肉的钱全部捐赠给贫困学生,你需要一个地方捐。他穿着便宜的衣服,折扣鞋,吃水果,一顿简单的饭菜要坏的。

如果我们赚钱,多买车买房买你的梦想的东西少买衣服,买鞋子,买食物,或出去吃一顿饭慰劳慰劳自己。但大叔阿里木比我们少挣钱,因为他没有完成学业,他赚钱比我们挣更多的销售毛利人的羊肉串3毛一串的前,他不得不花时间去烤羊肉串。想到这些,你不能帮助,但我努力学习。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阿里木叔叔是其他人的帮助下,开始帮助别人,因为他觉得感动,乐意为您提供帮助,但也很欣赏的帮助多么甜蜜的味道的人,像蜂蜜,“吃”心脏上的甜头,这也让我懂得了乐于助人的有多好,懂得感恩。

有一种说法:“五种颜色失明;五声音阶耳聋;酷口味使人口骑狩猎,非常的心狂。“,但阿里木叔叔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8年捐资助学,因为他的心,他的简单,以专注于自己的爱富贵荣华美食丝绸服装虚名信誉都是浮云,我们都还小,只要它不教复杂,也必须像阿里木叔叔简单。因此,期待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脏可以像阿里木叔叔简单的简单的心不容易。

阿里木叔叔给我说实话无尽的,我也遇到了很多他做的事,总是提醒我们:不要是好的,不以恶小而为之的行为;比财富在花丛中,花的钱是物有所值,我希望我们可以做的,让家更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力贡献自己的努力,奉献,,当然不会!肯定不会在一般的非平凡。

阿里木,谁是叔叔的一个很普通的维吾尔族人。日于1971年,库尔勒市,和静县的房子内,有一个充满爱心和善良,他来到这个世界。他曾是一名军人,并因此成为气质和素质;他有破产,直到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因此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的工作秩序,他离开新疆走南闯北,他们依靠的商业他唯一会的烤羊肉串生活......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叔叔,成立于20xx年毕节学院阿里木助学金。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说,“帮助他人”的道德楷模,贵州省第二届会议。他一直稳步辛辛苦苦卖烤羊肉的钱全部捐赠给贫困学生,你需要一个地方捐。他穿着便宜的衣服,折扣鞋,吃水果,一顿简单的饭菜要坏的。

如果我们赚钱,多买车买房买你的梦想的东西少买衣服,买鞋子,买食物,或出去吃一顿饭慰劳慰劳自己。但大叔阿里木比我们少挣钱,因为他没有完成学业,他赚钱比我们挣更多的销售毛利人的羊肉串3毛一串的前,他不得不花时间去烤羊肉串。想到这些,你不能帮助,但我努力学习。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阿里木叔叔是其他人的帮助下,开始帮助别人,因为他觉得感动,乐意为您提供帮助,但也很欣赏的帮助多么甜蜜的味道的人,像蜂蜜,“吃”心脏上的甜头,这也让我懂得了乐于助人的有多好,懂得感恩。

有一种说法:“五种颜色失明;五声音阶耳聋;酷口味使人口骑狩猎,非常的心狂。“但阿里木叔叔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还坚持8年捐资助学,因为他的心,他的简单,以专注于自己的爱富贵荣华美食丝绸服装虚名信誉都是浮云,我们都还小,只要它不教复杂,也必须像阿里木叔叔简单。因此,期待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脏可以像阿里木叔叔简单的简单的心不容易。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六

英雄王锋的故事,要从20xx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灾事故说起。

那天夜里,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预见,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点多,因一楼电动车短路失火,继而引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锋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折回头冲进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儿子。

“你打电话报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楼里还有很多人。”王锋安顿好妻子潘品后,便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的生命。

此时,楼内已火光冲天,还不时响起爆炸声。“里面还有人,我还要去救人。”说完这句话,他第三次冲入火海。

这一次,他挨门挨户敲门示警。邻居听到咚咚的敲门声,赶忙起床逃生。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个逃出去的王锋,第三次从火海中出来时,已被烧成了“炭人”,全身乌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边跑边喊,奔走呼号。住处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

整栋楼的邻居无一伤亡,但王锋全身的烧伤总面积达到98%,命悬一线。

虽经多方救治,但因严重感染,在顽强坚持了136天后,王锋于20xx年10月1日因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

英雄王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对他英勇事迹的高度认可。

如今,王锋事迹已在全国发酵,关于他事迹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就像“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写的一样,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七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颁奖典礼》终于在201*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感动人物事迹篇十八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95426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