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优秀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8:41:16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优秀13篇)
时间:2023-12-02 08:41:16     小编:紫衣梦

尊重他人的观点是促进和谐共处的基础。在总结中,我们可以体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也要保持客观和中立。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了解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一

去年年底时,《关于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事宜的通知》正式发布,这篇通知公布了20及以后年度的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事宜,最振奋人心的是,通知指出,以省份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亩均财政资金投入不超过1500元。也就是说,每亩农田最多能领到1500元补贴。

不过,这个补贴也不是随便领的,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申报承建高标准农田!

什么是高标准农田呢?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

也就是说扶持对象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

在农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农业补贴政策发布后,当农民得知并申领时,往往已经过了申报最佳时间。近年来国家对农业补贴的力度越来越多,补贴项目也越来越多,可还是有一部分农民或农业主体拿不到。针对这些情况,农合论坛特别做了整理,希望能帮助大家。

农业补贴资金如何申领?农业项目如何申报?

国家农业补贴的申报有严格的流程,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申报时间及要点。在三项补贴改革后,国家农业补贴的发放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集中在上半年申报并发放补贴资金,而对于一些扶持类的项目资金往往集中在年中和年后发放。还有一些项目,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是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发放的。对于先建后补的项目,一定要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并备案立项,否则建了也得不到补贴。

农业补贴一般能拿到多少资金?

农业补贴的种类很多,申报项目不同,拿到的资金也不一样。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加工等不同的农业项目补贴资金也不相同,有的是直接发放补贴资金、有的是扶持资金、有的则是一次性补助。具体怎么补可以查看作者以前的头条号文章。另外,补贴资金的多少除了依据国家补贴规定外,还要参照当地相关文件来定。

地少的农民能获得多少补贴?

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之年,补贴资金和优惠政策向家庭农场、合作社转移。国家的补贴政策先扶持农业主体,然后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最终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由此可见,农民以后拿的补贴会越来越少。

虽然国家支持新兴农业主体的发展,但必要的农业补贴还是有的,如粮食补贴,谁种地补贴给谁,以玉米为例,去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玉米价格市场化,国家通过发放玉米价补直接补贴种地的农民。

从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看,规模化、现代化农业是发展之路。地少的农民,只有通过组建合作社,实行规模化运作,才能享受更多的农业优惠政策及补贴资金。

[2017年农业扶持最新补贴政策]。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二

近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极大地调动了金融介入林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林业金融呈快速发展势头,林业产业获得的信贷支持不断加大,为林权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支撑。但是,由于当前林木资源评估难、林权抵押贷款手续繁成本高、林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缺位等问题的客观存在,制约了林业金融长效发展。要突破上述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以创新求发展。

一、长效发展仍面临体制机制性因素制约。

(一)林业评估市场发展仍较滞后。现有的林业评估机构直接隶属各地林业管理部门,同时又是林业管理部门指定信贷评估机构,林业产权所有者和金融机构自主选择余地较小,导致在现实操作中,林权评估往往出现结论不统一的情况,影响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评估结果难以得到银行认可。而银行自身缺乏林业知识专业人才,难以对林权价值作出正确评估,制约了林业信贷业务的开展。同时,林业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与追究机制,造成较高的信贷风险。

(二)林权抵押贷款相对手续繁、成本高。林权抵押贷款涉及评估、授信、抵押登记等手续,程序较繁琐,银行审批周期至少需要2030天。且办理林权抵押评估和登记要收取一定费用,据调查,湖北省林权抵押评估费用标准约为50万元以下千分之六,50万-100万元为千分之五,100万-1000万元为千分之二点五。单笔林权抵押评估费用最低需2500元,最高达25000元,县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费用标准超过城镇房地产抵押贷款收费。相较于小额农贷无需抵押担保、资产评估和保险,同时审批简便的特点,林农更倾向于用小额农贷方式满足生产运营资金需求。

(三)县域林业贷款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缺位。目前林业险种单一,难以满足林企、林户对保险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受理机构少,导致借款人议价能力低,保险成本高,加之没有相应的保费补贴,林企、林农投保意愿低,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侥幸心理,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预测的风险损失后,抵押贷款难以得到保全。另外,专业性林业担保机,缺乏透明高效的林权转让交易市场,银行面临抵押物处置、定价、变现的“三难问题”,多是折价协商转让,价值严重低估,影响到银行发展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

二、促进林业金融长效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发展中介市场,完善评估机制。引入中介市场竞争机制,推行林农与评估机构双向选择,合理确定资费标准,加快森林资产评估、发证进度。加强对中介评估机构的评估业务培训和检查监督,促进评估市场良性发展。相关部门共同建立林业金融专家人才库,负责为有融资需求的林企林农提供融资咨询和指导,为银行提供林业方面的'技术咨询,根据企业现状为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金融方案,促进林业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二)发挥政策合力,建立林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林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林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并在税费方面给予优惠。由财政资金对林业小额贷款进行贴息扶持,对森林火灾保险的保费进行补贴,林业主管部门从育林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对使用林权抵押贷款的农户进行贴息。鼓励担保公司介入林权抵押贷款,对办理该项业务的担保公司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或奖励,鼓励适当放大担保倍率。在担保费用上,财政资金给予一定比例补偿,降低被担保人融资成本。

(三)推广“龙头林业企业+林农+林场”融资模式。针对林业生产周期长、运作成本大等特征,大力推广“龙头林业企业+林农+林场”的融资模式,发挥龙头林企优势,带动林农增收,促进林业产业链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林业贷款成本。

(四)加强林地流转市场建设,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林地流转“二级市场”,尽快建立集林权、林木交易、储备为一体的林业交易市场,增强林权流动性,在促进林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为林业资源转换为资本提供高效服务。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三

1.粮食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减少。

据统计,全县耕地面积在1949年时为54.95万亩,减少到42.16万亩,期间总共减少12.79万亩,年均减少约2400亩。此后至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到39.79万亩,年均减少约1800亩,这主要是严格保护耕地政策所起的作用。1949年农作物总播面积为69.99万亩,复种指数为127.4%,粮食面积63.19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0.3%。20农作物总播面积94.43万亩,复种指数达237.3%,粮食面积71.23万亩,只占总播面积的85.4%。上述情况说明3个问题:一是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退耕还林还草的进一步实施,耕地减少的态势不可逆转;二是人们对水果、蔬菜等需求的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种植面积的比例肯定还会逐步降低;三是解放以来,复种指数已提高了近一倍,继续提高复种指数的难度很大。

2.粮油技术推广难度加大。

当前,包括农民在内的多数人员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撂荒地逐年增多,种粮农户岁数越来越大,外出人员不愿回乡种粮的倾向相当明显或根本不会种粮,造成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相当困难,部分技术甚至有倒退倾向。以水稻生产为例,20世纪80年代亩植窝数平均为1.5万窝,90年代下降到1万窝,现在的部分田块已下降到0.5~0.6万窝,亩植窝数的持续减少是水稻单产不升反降的主要原因,而产量总体变化不大的根本原因是种植品种普遍由穗数型变为了大穗型,由于品种的大变化而大幅度提高了单产,在玉米生产上表现更为明显。从大农业的内部分工上看,由于发展蔬菜、水果和农机化很容易成为新的亮点,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已把更多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了项目更大、更容易出亮点的其他业务工作,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地位和积极性都有所下降。同时,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专业人员和较为突出的人才也抽调了不少到其他部门从事更紧要的工作,减弱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整体实力,部分粮油技术推广部门的负责人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实施农业项目等不属于技术范围的工作上,没有把过多的精力用在研究粮食发展的技术应用和推广上来。此外,粮油技术推广部门建立的各种示范片、示范田块,所应用的'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一般都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和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施,推广都有较大难度。以隆昌县水稻高产攻关为例,近几年,每年都以增加窝数、增施肥料、狠抓病虫防治为前提建立了百亩、千亩高产攻关片,尽管连续多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田块中稻和再生稻两季亩产超过了吨粮,但由于增窝、增肥、防病治虫需要增加投入,管理不到位还容易造成病虫害加重,以及大幅度增加穗数还容易引起倒伏,同时,农户雇请人员栽秧是以面积为单位给工钱,这样就很难保证栽够窝数。因此一旦示范或项目实施结束,示范片的新技术应用程度就逐步下降。

3.农机化步履艰难。

近年来,全县开展了播、耕、栽、防、收全程农机化作业的探索,但仅仅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推而不广的主要原因是:隆昌县属浅丘地区,现在的机械不太适合不规则的小田块,尤其是田坎小巧,机械笨重,搬运不方便,让成片农户整体接受又十分很难。

4.现有种粮补贴不科学。

当前分不同部门、不同时间分别有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名目繁多的种粮补贴,不仅加大了各级的工作量,还没有起到较好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应有作用。6.有针对性的发展粮食生产特色项目少近年来,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都安排了一定的粮食生产发展项目,对于稳定粮食生产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但有针对性的发展粮食生产特色农业项目少,对下步粮食生产的发展推动作用不大,如隆昌县近期稳定粮食产量的主要手段是稳定发展再生稻,却没有再生稻的专门项目,因此,无法结合项目认真研究和全力发展再生稻。此外,务农劳动力紧缺、文化水平低,耕作粗放,农户投入少,种粮成本高,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不能完全落实等,也是当前粮食生产的基本概况。

1.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在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和坚决杜绝土地撂荒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潜力,深化耕作制度改革,全面普及旱地多熟制,大力发展间套作冬大豆,逐步扩大稻田两熟和三熟制面积,千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食种植面积的基本稳定。

2.明确主攻方向。

一是稳定玉米单产,恢复水稻和红苕种植水平。只要水稻和红苕恢复到历史最高种植水平,全县即可增加总产2万吨。二是积极发展再生稻。近十年的探索表明,尽管隆昌县属再生稻次适宜区,但除少数阴山深沟地区外,90%以上区域实际上是可以蓄留再生稻的,如果按平均亩产100kg、28万亩可蓄留的面积计算,总产可达2.8万吨。因此,稳妥发展再生稻是当前隆昌县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首先应扩充技术人员,其次是各级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认真研究粮食生产新技术,积极做好试验示范,主动邀请各级领导和重点示范户现场参观指导新技术示范片和试验示范田块。再次是要加大力度宣传农技干部和从事粮食生产人员的敬业精神和高产典型,让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有待遇、有地位、有荣誉,逐步形成人人愿意主动参与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4.全力推广农机化。

各级农业科技人员应主动研究和引进农业机械进行试验示范,积极探索不同种植模式的机型选择和农机农艺的综合配套技术,并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争当农机能手,指导农户应用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种粮成本。

5.改革种粮补贴办法和项目实施。

可以采取按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的办法,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或者采取按交售粮食数量进行补贴的办法,促进种植水平和产量的提高。同时,各地应在明确粮食生产发展的重点作物、主要目标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按照有关农业项目要求整合现有项目或安排专门项目,确保最有发展潜力的作物或技术有项目支撑、有人员研究、有人示范推广,促进最有发展潜力的作物或技术能够快速成熟和推广应用。

6.制定激励政策。

如:提高粮食保护价格;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进行一定补贴;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种植专合社补贴标准;提高从事粮食生产工作者的各种政治、经济待遇,吸引年轻一代农民和相关人员从事粮食生产工作等。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四

据山东省农业厅公布的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即墨市有24家,粮食种植面积为24942亩,占即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1.92%,占全省补贴面积的2.95%。也就是说,即墨粮食生产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为主体的。本次调查也是面向粮食种植家庭而开展的,对即墨市9个乡镇97户农户进行粮食生产专项调查,涉及玉米和小麦两个品种,重点考察农户家庭粮食生产基本状况、粮食投入产出及收益情况。

97户农户总的耕地面积为662.43亩,粮食种植面积1011.5亩,复种指数177.7%,其中小麦514.55亩,玉米505.95亩,户均5.3亩和5.2亩,粮食生产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小麦平均单产466.3kg/亩,总产23.99万kg;玉米平均单产500.4kg,总产25.317万kg,小麦玉米均按2.1元/kg计算,粮食产值为103.53万元,合1023.67元/亩。小麦销售数量17.135万kg,玉米销售总量23.42万kg,分别占总产量的71。42%和92.51%,销售总收入为86.63万元,占粮食总产值的83.68%;97户家庭总收入为346.77万元,粮食生产收入约占家庭总收入的24.98%。

这97户家庭所处地域生产条件较好,20玉米、小麦单产水平不仅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即墨市平均水平,但与相比,玉米提高24kg/亩,小麦提高36kg/亩。从即墨全市的数据看,-年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同-比较,小麦单产由359.3kg/亩提高到380kg/亩,增加5.76%;玉米由446.67kg/亩提高到464.67kg/亩,增加4%,玉米小麦单产平均增加4.8%。即墨粮食总产量20为48万吨,近三年稳定在53-55万吨。在粮食单产增速减缓的情况下,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是粮食产出和供给稳定的核心要素。

97户粮食生产总投入47.25万元,总产值103。53万元,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比为1:2.19。小麦和玉米的投入产出情况。当玉米价格与小麦价格相同时,玉米2013年的投入产出比为2.23,高于小麦的2.15。当玉米价格持续高于小麦价格时,种植玉米更加有利可图。其中,化肥投入占比最高,这与化肥补贴有关,投入强度大。也就是说,随着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农户选择更多投入化肥、农业机械替换传统的以农家肥和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生产模式。。

(四)种粮收益偏低农资价格与粮食价格的剪刀差制约了种粮积极性。

同上个世纪末比较,粮食价格增幅不足20%,而化肥、农药价格增幅在100%以上,农膜增幅为200%。同2000年相比,2013年小麦平均单产提高36kg,价格提高0.35元/kg,两项合计提高202.65元/亩,而种子、肥料、农药、机械等生产投入提高220-250元/亩。其中,化肥、机械投入均占到了总投入的77%以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机种、机耕比例从2000年的不足40%提高至96%以上,机收比例达88.2%。根据97户的调查,小麦亩均收益523.71元,玉米亩均收益580.14元。如果小麦玉米连作,收益为1103.85元/亩年。以一个家庭平均务农人员2.1人计,人均种粮的毛收益仅有525.6元/年亩。如果农户需要使用雇工,在毛收益中扣掉雇工的人力成本,再减去自我雇佣成本,则种粮纯收益几近于零,也就是说粮食生产一直在维持简单再生产。比较收益低迷导致粮食生产举步维艰。目前要实现粮食生产的高效益,就必须发展在适度规模经营。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如果要达到2013年即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需要耕作30亩耕地,要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则需要耕种59.6亩耕地。也就是说,一个有效运转的家庭农场耕种规模应在63-126亩,从业人员可凭借粮食生产获得同等收益。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涌现也说明了这条路径是可行的。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并未包括农户个人的人力成本(即劳动力机会成本),这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非现金成本的主要部分,是由人地资源禀赋决定的。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即墨市的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人均粮食及粮食安全状况并不乐观。1999-2013年人均粮食平均占有量为419.65kg,其中,-连续干旱,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02.89kg和269.18kg,远低于粮食安全线。后在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粮食生产逐步恢复,最近三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521.8kg,均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20465kg)和全国平均水平(年435kg),但离青岛市人均600kg的目标还有差距。小麦人均占有量,同上世纪末三年比较,减少近20kg。粮食供给的变化,有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因,有农业政策的影响,关键还是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结构变化显著。

2000年,即墨市拥有耕地8.70万公顷,到2012年下降到7.28万公顷,减少1.42万公顷,下降16.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工商业以及非粮产业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面积减少的趋势还在延续,粮食安全供给的前景堪忧。玉米小麦的种植面积自2000年以来稳定在8.60万公顷以上,占种植面积的比重由2000年的60.6%提高到2012年的74.8%,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占比从2000年的28.58%提高到50.15%,产量占比从32.76%提高至55.48%;小麦种植面积占比55.98%下降到45.18%,产量占比从54.84%下降为40.6%。需要注意的是,即墨粮食生产的稳定是与近几年的花生价格的低迷有关,花生种植面积减少16万亩,甘薯减少近5万亩。随着价格反弹和需求扩张,玉米已经成为首要的粮食作物。

即墨粮食生产仍然以雨养农业为主,受气候影响大。首先是干旱灾害屡屡出现,2002-20受大范围、连续性干旱的影响,加上粮价下降,20小麦收获面积仅为40.81万亩,平均单产326kg,总产13.3万吨;玉米收获39.96万亩,平均单产391kg,总产15.64万吨,粮食总产34.72万吨,不足最高年份的60%。其后如秋种期间干旱,冬前干旱,2012年5月至6月上旬干旱。其次是低温,近年来小麦生长季节冻害频繁出现,比如冬春低温、倒春寒、霜冻等,如至冬、春低温时间长,4月份两次发生倒春寒,小麦大幅减产;即墨小麦成穗和灌桨期较长,沿海湿度大,病害也较重;春季风大,经常造成小麦倒伏。即墨粮食生产以雨养为主、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善,气候仍是制约粮食生产的基本因素。

一方面,即墨粮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1.2%之间,部分中低产田有机质含量低于1%,保肥性能差。据统计,小麦亩产350kg以下的中低产田面积占比达44%左右,亩产400kg左右的面积占比约为25%,亩产450kg以上占比约31%。连续的较高的复种指数,土地肥力无法自然恢复,而化肥的大量持续使用,也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总体而言,近几年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在广大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的局面并没有改观,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有些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农田排灌体系不畅,易旱易涝,抵御洪、涝、旱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从调查结果看,农户对农田基础设施的主动性投入几近为零,具备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开始加大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水、土壤改良仍旧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基本命题。

(四)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从调查结果看,97户家庭共347人,户均3.577人,务农人员204人,占家庭人口数的58.79%,户均务农人员2.1人。从务农人员的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12人,占54.9%(55岁以上75人,占36.76%);40-50岁52人,占25.49%;30-40岁24人,占11.76%;30岁以下12人,占5.88%。从务农人员的文化层次看,大专以上4人,占1.96%;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及中专44人,占21.57%;初中118人,占57.84%;初中以下34人,占16.67%。文化素质较高的年青一代基本脱离土地,务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他们多固守传统生产方式,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不足。粮食生产乃至农业发展由何人担当是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是粮食生产的核心问题。调查显示,农户的性别、年龄、户主职业、务农时间、农资价格、预期收益及政策因素等对农户的种粮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但收益偏低无疑是症结所在。一方面,粮食生产绝对收益低。近年来,虽然国家大幅提高粮油收购价格,但是粮价提高的'幅度落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粮食价格偏低的局面并没有改观,尽管粮食产量提高,但收益却在下降;但仍然不够,种粮补贴与新增成本几乎相互抵消,种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是减缓了剪刀差的扩张,种粮收益依然低迷。并且,国家出台的多种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管理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运行成本高,也影响了政策效果。另一方面,种粮的比较收益低,这对粮食总产及单产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调查,小麦-玉米-花生两年三作年均纯收入约为1060元/亩,大大低于蔬菜3000元/亩的水平。粮农或弃粮,或改种经济作物,或发展养殖,或外出务工经商,或者只从事少量生产以自保口粮,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粗放经营的局面依旧,种粮积极性大大降低。粮食生产收益低迷成为影响粮食总产和单产稳定的关键诱导因素和制约因子。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虽然有种种弊端,但目前依然是青岛市郊区粮食生产的主体。考虑粮食生产对策,也必须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要保证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首要的是要有地种粮。作为青岛市郊区,即墨市的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存在着激烈的用地竞争,果、蔬、茶、花卉、苗木等高效产业与传统种植业争地现象日益突出。要稳定保持粮食生产面积,必须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建立永久农田保护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粮食高产示范方。其中,能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积极性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当前强调各级政府都要为粮食安全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因所在。青岛市各郊区县要明确辖区粮食产能目标,建立和完善粮食生产任务考核机制,严格落实耕地征占补偿制度,坚决杜绝“只占不补”、“多占少补”、“占优补劣”等情况,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农村土地流转的趋向不可逆转,耕地利用应逐步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充分利用大城市郊区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多的优势,构建有利于大规模转包、租赁、甚至退出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制度平台,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和附加值。推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规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引导粮食种植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集中,逐步推进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稳定种植面积。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服务组织通过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搞好粮食生产。

1.提升粮田耕地质量。

历年来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在耕作、施肥、基础投入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环境污染加重,地下水、地表水富营养化,加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且有酸化倾向,粮田质量有所下降。保证粮食生产,须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优先安排基本粮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不断提升粮食保护区、功能区的综合生产能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结合,以粮食单产提升促进总量稳定。分期分批改善即墨中西部的农田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采取耕作、农艺、水利工程等措施,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扶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在缺水区域兴建小型实用的井、塘、蓄水闸工程,扩大灌溉面积。

2.推广良种良法及配套技术。

良种已经成为提高粮食单产的关键之一,需要落实良种补贴政策,推广耐旱、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关键技术推广,小麦重点是“四高一改”高产栽培、冬春控旺防冻、氮肥后移和“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玉米重点推广“一增四改”和适期晚收等技术措施,搞好病虫草害预警和综合防治。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大型动力机械、联合作业机械等先进农机,推广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深耕深松技术。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率先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在水浇地重点推广秸秆快速粉碎还田腐熟技术,在旱地重点推广秸秆薄膜覆盖堆肥、生物快速腐熟堆肥技术。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培训及扶持向粮食主产区、高产创建田倾斜,覆盖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户。

3.科学防灾减灾。

科学制定和完善粮食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做好气候条件的跟踪分析,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与评估,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体系,做好农业气象跟踪和技术咨询服务。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完善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和设施建设,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提高突发性、暴发性、流行性和迁飞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和扑灭能力。建设以农田林网为骨架的防护林体系,提高对干旱、早霜、晚霜等的抗拒能力。实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工程,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农业的苗情、墒情、虫情、灾情的监测预警网络。

(三)加强职业培训。

从调研情况看,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偏低,有文化的年青一代已脱离土地。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涌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衰老,以各种农业生产机械操作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人员身份出现的技术型农业从业人员将逐步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市场意识,是现代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的重要力量。面向粮农的职业培训不仅要关注现有从业人员,还要关注新型职业农民,适时导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职业农民培训方案,建立职业农民制度,积极培养本地农业劳动力。加强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负责人、粮食企业代表的培训。近年来农民培训机构软硬件条件有所改善,但农民培训供给的主体结构与培训内容相对单一,规模下降,有效供给不足。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在国家层面需要加快农民教育立法,在青岛市层面加强农民教育规划与组织,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以耕地保护补偿基金为主的资金投入机制和管办分离的运行机制。政府不能垄断农民培训供给,改变政府、培训机构和受众之间单向度的统治关系,逐步建立相互依赖的多主体互动关系,形成竞争有序的培训体系。

(四)继续加大政策扶持。

粮食补贴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农户收入,将增加农户收入作为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导向。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目前的种粮财政补贴少,在农户收入中的比例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粮食补贴的政策效应,更多地只是向农民传递了国家鼓励种粮的政策信号。当前粮食安全得到空前重视,各级地方政府都应担当起相应责任。需要中央、省、市共同努力,在现有基础上较大幅度地增加补贴数额,提高补贴标准,继续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在省、市级层面统筹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使种粮收益不仅能填补农户机会成本大于其粮食生产收益的那部分缺口,也能让粮食生产者能够达到种植经济作物的平均利润率,激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在补贴方式上,将粮食补贴与生产直接挂钩,并结合实践不断创新:一是推行差异化补贴,比如可细分为种植面积等级补贴、粮食产量等级补贴、粮食质量等级补贴,给予粮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高的农户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物质奖励;二是建立粮食生产用土地流转补贴,既补贴转出土地的农户,又补贴转入土地并用于种植粮食的农户,加快土地流转,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进程,扶持部分粮农、家庭农场种粮职业化;三是实行区域性重点补贴,对潜力大且适宜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产粮区域,加大补贴力度,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推广补贴和设施投入补贴。四是配套建立市一级粮食生产项目专项资金。青岛市按照1:1的比例配套国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等粮食生产项目的扶持资金,支持农业部门开展粮食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粮食生产技术体系。

四、结论与讨论。

粮食安全是一项外部性巨大的系统工程,东部沿海大城市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过程中,应主动承担相应粮食生产责任,将粮食生产作为重点之一。粮食生产的关键是提升粮食生产动力,这需要政府、包括农户在内的粮食生产者、制度创新、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多层级的耦合。当前,在耕地面积趋于减少、粮食单产提升乏力的前提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仍是粮食安全的首要决定因素,这首先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积极性。耕地非农化比较效益攀升导致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积极性衰退和农户种粮积极性下降是粮食安全问题凸显的深层原因。如对全部耕地均实施高额补偿进而实现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则必然遭遇巨大的资金难题和制度执行成本,且青岛市郊区区域比较优势本不在于粮食生产,这显然不是最优的制度安排。若不能通过高额耕地补偿来激励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积极性,则必须通过持续的、更强的监督和惩罚机制来制约其农转非积极性,同时大幅度提高农转非取地成本应成为一种较优选择,即将非农价值完全纳入取地成本,提高农转非补偿标准,将农转非增值收益在农户、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合理分配,以此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增强农户的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就沿海大城市而言,一定粮食自给率基础上的外来粮源供应链建设和藏粮于库已然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五

近年来,在中央、省级扶持政策的要求和带动下,各市、县(市、区)除配套执行省级政策规定外,部分还增配标准、增设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贴补力度。配套政策主要为农机购置补贴、稻麦种植大户直补、水稻机械化作业补贴、统防统治补贴、旱粮生产直接补贴、政策性保险补贴、商品有机肥补贴等。增设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励种粮大户、鼓励旱粮生产、促进土地流转和连片种植、奖励高产、推进机械化生产、粮食功能区提产等方面。

二、财政扶持政策的积极作用。

至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为1881.20万亩、1877.33万亩和1880.61万亩,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早稻播种面积分别为167.64万亩、166.02万亩、172.67万亩;晚稻播种面积分别为1174.52万亩、1082.87万亩、1070.42万亩。2013年,重点扶持建设的省级粮食功能区平均粮食复种指数为1.58,远高于0.87的全省耕地平均粮食复种指数。近几年,经济作物的种植效益普遍高于粮食种植效益,在粮食种植吸引力逐步减弱的情况下,最终还能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财政扶持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稳定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财政扶持政策让种粮农民获得了实在的利益,提高了收入,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了普遍欢迎。调查显示,96.9%的种粮大户、81.7%的一般种粮农户认为财政扶持提高了自己的种粮积极性,其中分别有62.6%、21.2%认为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74.6%的种粮大户、61.2%的一般种粮农户对扶持资金标准表示满意或较满意。调查显示,种粮大户能获得平均约212元/亩的扶持资金,占每亩平均利润的58.3%;一般种粮户能获得平均约96元/亩的扶持资金,占每亩平均利润(含自身人工成本)19.2%。财政扶持政策围绕服务粮食生产全过程,初步形成了价格补贴、直接补贴和服务支持等功能互补,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政策体系。特别是近几年财政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增长(2013年比20增长24.6%),有力推动了种粮农户对农机的购置,对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现代化进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省农业厅统计,2013年种粮大户有4.4万户;总播种面积为424.9万亩,比2011年增加22.5%;户均播种面积达96.57亩,比2011年增加28.0%。

三、财政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效果。

需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一般种粮农户对农资综合直贴、良种补贴认知度超过80%,但对其他政策认知度较低,基本在50%上下,均低于种粮大户对政策的认知度。83.9%的一般种粮农户对种粮大户的种粮收益情况不了解或者不太了解,49.1%的一般种粮农户不清楚是否存在针对种粮大户、一般种粮农户有不同的政策。这些都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

(二)政策扶持力度。

需进一步加大据统计,2013年浙江粮食价格比2012年上涨2.8%。而种粮成本增长约10.6%。种粮大户获得扶持资金约212元/亩,仅占种粮成本1280元/亩的16.6%,绝对额相比较少。因此,扶持资金和粮价的增长带来的收益赶不上成本增加带来的`损失,导致农户从财政扶持中得到的收益大打折扣。种粮扶持资金与种植经济作物扶持资金相比差距较大,再加上种粮收益同种植经济作物每亩上千甚至上万元的利润形成了鲜明反差,农民改种经济作物意愿强烈。调查显示,有74.6%的一般种粮农户由于收益低而不愿意种植粮食。

(三)政策设计实施。

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政策种类过多。一方面,政策多达几十种,职能单位不少,不少政策落实由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负责,信息难以及时共享,影响了资金统筹效果。另一方面,资金发放的人力、财力重复投入,行政成本过高,也增加了农民不必要的麻烦。调查显示,分别有53.9%、64.2%的种粮大户、一般种粮农户认为需要对当前过多的政策进行整合。二是受益对象还要更为规范。调查显示,31.6%、13.0%的种粮大户分别表示农资综合直贴、良种补贴发放给土地原承包人,未发放给实际种粮户,出现了“未种田的领补贴,种田的没补贴”的现象。三是资金发放依据还要更为规范。调查显示,分别有21.4%、15.6%的一般种粮农户表示农资综合直贴、良种补贴按耕地面积发放,未以实际播种面积为依据。这种方法不能起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六

90后女孩邓利和同龄人一样爱逛街、看电影、旅行,但进入工作状态,邓利就显示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瘦小的邓利经常需要将160斤左右的老人从轮椅上抱上抱下,清理老人伤口、端屎端尿……长沙市将出台新的养老产业扶持政策,提高像邓利这样的养老护理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新政将会通过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扶持,完善相关配套优惠政策,补贴低收入人群等方法健全长沙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同时,政策明确提出要改善养老护理员工作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推动建立工龄补助制度,依法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在养老服务中设立公益性岗位。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七

法律是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出台了相应法律,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外国企业扶持政策举措。

中小企业的法规体系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法规或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

美国的单行立法模式。早在1953年,美国就制定了《中小企业法》,该法案明确了中小企业的权益,是专门保护中小企业的基本法。在此基础上,美国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在市场经营、融资和竞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如《谢尔曼法》、《克莱顿法》等,旨在反托拉斯,保障公平竞争;《中小企业投资法》、《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促进法》等,旨在更主动的保护、扶持中小企业,鼓励其创新,促进其发展。此外,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规定,以支持中小企业加入政府采购市场,如《联邦政府采购法》规定:10万美元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优先向小企业采购,并给予价格优惠;联邦政府采购合同的23%(按金额比例)必须给予小企业。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主要采取制定专门单行法律的办法,颁布了一系列专门的中小企业单项性法律,其规定虽涉及小企业经济行为的方方面面,但还没有自成体系,只是众多单行法规的集合。

日本的系统立法模式。日本规范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立法先行。1963年日本政府为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颁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明确了中小企业的内涵、市场地位和业务经营等内容,有力推动了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日本实施的有关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包括金融支援、税制支援、创业及风险企业和组合支援、经营革新支援、提高技术力支援、it化支援、国际化支援、人才雇佣支援、商业物流支援、稳定经营支援等15个大的政策,具体达100多个政策性项目。此外,每年政府还列有专门预算,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支援。日本的中小企业立法在世界各国中是最为完备的,有关中小企业的立法既有基本法,又有单行法规相配套;既包括了组织法的内容,也包括了促进法和行为法的内容。中小企业立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与相关政策密切相关,而且法律体系完善,内容健全,可以说是系统立法模式的典型。

德国的分散立法模式。德国联邦政府没有中小企业的单行法规,也谈不上像日本那样有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只是联邦各州有自己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德国联邦政府相关的法律中,民商立法、经济立法和社会保障立法比较健全完善,不同时期制定的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反对限制竞争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中有关中小企业的规定较多,不仅为中小企业的行为提供了基本规范,而且在创立公平竞争机制、优化中小企业外部环境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法律空间。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八

在传统课程结构划分中,化学课程属于“理科科目”,以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这一结构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强化学生的化学素养等。但是这一课程结构始终存在弊端和问题,并且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逐渐显露和凸显出来。分科框架教育对于集中教育目标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会起到禁锢的负面效果。在文理分科的课程结构中,文理分科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科目优势,寻找学生的特长,但是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自动屏蔽一些知识和技能,如,理科课程好的学生可能不太会喜欢阅读,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对美术课程不感冒。当然这一现象不是绝对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确限制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课程结构变革,是教学体系的大调整,同时更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与完善,这一条件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课程也可以跳出传统的条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目优势,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

课程结构变革是时代所趋,是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做出的调整,对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教育宽度的增加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的确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问题,即传统分科课程结构模式根深蒂固,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撼动它,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一步步实施。尤其是第一批接受面临课程结构及变革的学生,他们究竟能否适应这一变化,如果适应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后面的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衔接教学等,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理分科条件下,接受化学教育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逻辑思维清晰、推理能力较强的理科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能轻松地跟上教学步伐。但是如果课程结构变革,分科结构被综合教学替代,原本理性思维较弱的倾向于文科感性思维模式的学生要适应化学教育的节奏,是极为困难的。各个教学步骤之间应环环相扣,步步递进,任一环节的脱节,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信心的消失及学习兴趣的消散。

三、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及困境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基于综合教学中化学的有效教育,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层教学,提高教学层次。

课程结构变革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教育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从学生的知识层次及认知能力水平入手,综合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特性,兼顾学优与学困,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不拖学优生的后腿,也不让学困生掉队。教师应合理组织、开展和引导小组活动,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现场观察,充分掌握学生的特点,为今后探究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比如,就“化学平衡”这一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为学生呈现这一化学概念的现象,通过表象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初步解读的同时,还能有效营造化学教学的课程氛围,可谓一举两得。

2.多角度引导,提高学生兴趣。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的角色较为固定,即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与组织者。这样一种身份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造成学生情绪紧张。课程结构变革条件下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化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应是灵活变动的。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教师应是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思路的打开提供一点助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取成就感,如“,糖类、油脂、蛋白质”这一概念教学来说,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或是以学生的身体元素为例加以引导,让学生去感受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具体化,将这一学科概念名词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能最大限度抽象名词概念在学生脑海中的具象,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九

[摘要]从基地选择、土壤改良、肥水管理、树体管理、安全用药等方面介绍生产龙眼绿色食品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龙眼绿色食品技术。

绿色食品是指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aa级)或允许限量施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级),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产前景广阔。为了确保龙眼生产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走安全、优质、高效的道路,建立龙眼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把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打破技术壁垒,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收入。现将龙眼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十

农业机械最大化的发挥作用,提高生产效率有待于农机站的监督管理,有些农机站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和筛选不负责,对农用机具不了解,对化肥种子农药等一些配套的项目检查持有消极态度,未能把这些配套项目当成可以提高农用机械的效率的一种方式,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深入的政策指导。

2提高效率和管理质量的建议。

2.1仔细阅读说明书,正确操作机器,掌握产品详细信息。

农业机械购买时附带的产品说明书,可以全面掌握产品的特性和基本使用规则,但广大农民对此并不熟悉。只有全面掌握农机产品的特性、结构、工作原理,才能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和管理质量,把使用过程中因没有提前阅读说明书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此外,爱惜养护农用机械重在养护和正确操作,比如应该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后仔细检查和维护,注意其最大的使用强度;养成正确的保养方法,比如定时检查农机的皮带松紧程度、电瓶充电的时间间隔、螺丝的松紧程度、润滑系统的定时清洗、更换润滑液等。持续正确的保养及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可防止故障严重化。

2.2引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

及时总结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农机的推广应用中,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因地制宜地改进原有的农用机械的生产方式,总结本土化生产的经验和教训。同时,积极地对农民进行新技术宣传推广,让农具的使用者第一时间接受先进的教育和培新,让新技术应用到第一线的生产过程中。持续推进农业机械的后续教育,过硬的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机的实用效率,加大对农业机械使用的增值服务,使农民放心的使用农业机械,对农业机械充满信心,方可逐步提高农业机械的`实用效率。再者,要及时与其他农机手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将那些不符合现代化生产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及时废除。此外,做好农用机械的启动保护,正常的启动保护可以延长农用机械的寿命和效率。首先要保证农机的整洁,不能有太多的杂物和非正常物品附着物,有油污及时清洗掉,保证危险物品远离发动机设备。其次要能对所有电路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保持所有的发动机能够良好运转,当有多台发动机需要同时开启时,必须逐个启动。保持合适的启动次数和启动频率,不能烧坏电机。

2.3合理控制时间空间,严格落实政策。

不同的农业机械适用于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只有对农作物选择适宜的机械,才能使使用效率最大化,在农机操作前进行常规的检查,保证机器一切正常,提前对农作物所在的田地进行杂物处理,保证农业机械在空间挪动上足够灵活。同时,一个良好的监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保证,农业的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农机质量的监管上,从农用机械的设计用途到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到出厂质量的把关,到市场的销售环节,到农机的价格,这一些列的环节都需要国家政策的把控和严格执行,不能让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落入市场、进入田间地头。另外,要管理好农业机械也要对与其相关的其他资源和项目做好监督、审查服务,如要对农药、化肥、种子、土壤的状况定期做好检查报告,将这些报告给农机使用者予以讲解,使农业机械可以及时适应农业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及时解答农民和机械操作手的问题。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十一

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数学中,有许多比较复杂繁多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和处理,教师虽然会很用心地去准备课件,但如果缺少信息技术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将所要表现的含义体现出来,而且学生也是听得云里雾里,这样学习的效率就会降低,不利于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导,能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改变参数,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例如,在讲“统计案例”时,由于统计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如不借助多媒体的展示,很难将本章节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信息技术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如,在全班进行身高和性别的统计,通过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再输入相关公式,并结合扇形图分析,就能得到全班数据。这样对男女比例、身高特性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再进一步计算则能分析出将来分布比的情况。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来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简化学习过程,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现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课堂教学也日益需要多媒体的介入,以此来打开学生的思维。初步运算能解释现在的状况,而深度的思考和计算能够去预知未来,这就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的介导已经迫在眉睫。

二、善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数学所涵盖的知识点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应该需要更多的拓展知识面。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将国内外比较优秀的资源进行共享,教师可以引用平台上适宜的解题思路和经典例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式学习,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丰富自己的课后学习。善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接触外界数学发展的状况,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时,教师首先将函数图象展现出来,然后更改其中的数值,由学生观察图象的变化,并总结出数值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提高课堂气氛。最后总结出函数的基本公式为f(x)=ax的指数方程和f(x)=logax的对数方程。大部分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其实这里面有很多内容是可以拓展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或自己接触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可以稍讲微积分和线性方程的相关例题,以供学生参考和探究其解题思路。

三、总结。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有了更多知识的接触空间,教师也可借助这个平台实现高效教学。对经典例题和前沿理论的概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严密的思维逻辑和动脑能力。对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数学的学习,不仅需要对传统知识的掌握,更要对其进行发展和探究,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达到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十二

摘要:我国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和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两个转变。同时,港口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与形势、邻近港口的迅速崛起,货物运输竞争相当激烈。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港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及其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港口物流业发展环境挑战。

目前,我国港口发展建设的最大弱点是:缺乏统一规划,地方自治特点极为突出。尽管交通部已正式发布港口下放的文件,但上述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还难以根除。目前,我国的港口配置在不少区域出现失衡状态,与国外先进港口相比,在通讯导航、灯浮标设置和综合管制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现象;深水港口、后方堆场、公路及铁路集疏运系统建设由于资金缺乏或其他原因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是加快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增强在区域港口群中的竞争力、建设港航强省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1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重要意义。

1.1降低物流成本要求发展现代港口物流。

伴随着包括港口物流在内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先进国家物流费用正逐渐降低。例如,美国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比重,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11.5%左右,下降到2000年的11%左右,2010年的l0%左右。我国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比重,虽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2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18.6%,浙江下降到17.5%,但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仍显着偏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积极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货物全程物流费用,对增强现代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形成。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尤其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港口不再是仅具有传统的装卸、仓储功能,被游离于生产、贸易和运输之外的企业,而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催化剂,港口能对周围地区和腹地产生巨大的辐射功能,推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因为这是目前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组织方式。在一些港口,一种大型泊位不足,但在另一些港口在这些大型泊位能力富裕,但处理船,大材小用。也可能有相同的端口,与缺乏大型和小型货物码头泊位利用率高,煤炭,矿石和原油等专业化泊位表现得特别明显,加入世贸组织后,适箱货物的比例将迅速上升,港口头倾向明显,散堆货物码头因为其功能是空闲的,而在同一时间,港口公用码头将出现严重短缺的情况,集装箱专用泊位不足,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为此,我国港口必须制定严密长远的发展规划,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扫清硬件障碍。一是要把重点放在构建深水码头或深水泊位上,以满足船舶大型化、深水化需要;二是要加强临港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要注意完善与港口相配套的铁路及公路集疏运系统、仓储配送中心和大型信息平台,并使之逐步成为一个集购、运、储、销、通联为一体的新型和健全的物流服务系统。

2当前港口物流业所面临的环境。

港口物流的发展目标是:以服务于国内外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宗旨,充分发挥深水港和保税区的优势,以国际和国内货物运输为载体,以现代电子商务为支撑,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并举,大力发展物流经营主体,引进国际著名的物流经营企业及其资金技术、管理和经营网络,加快港口和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网络、仓储、信息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港区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培育物流市场,健全物流法规,努力把港口一个集购、运、储、销、通联为一体的新型和健全的物流服务系统。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和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两个转变。当前港口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与形势、邻近港口的迅速崛起,货物运输竞争也非常激烈。根据现代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港口将成为装卸、储存、运输、中转、装拆集装箱、信息处理、仓储的综合物流中心。同时,港口拥有丰富的运作经验、广泛而固定的货源和信息源,港口通过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整合各种生产要素功能的全方位增值服务中心。目前港口建设有存在过热现象,甚至出现“三无”的状况,一些地方盲目上项目而造成“有港无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港口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码头布点过密,腹地交叉、重叠,功能雷同,已有港口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二是港口岸线使用不合理,深水浅用,优线劣用,岸线资源浪费大;三是港口结构不尽合理,适应大型船舶靠泊的集装箱码头和大宗散货码头仍显不足,现有能力已趋饱和,而一般散杂码头则明显过剩;四是有的港口经营人经营行为不规范,盲目竞争。五是有的港口经营人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隐患较多。

隆昌县粮食生产论文篇十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兴媒体的日益盛行,道德缺失问题日益突显,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剖析新媒体时代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强化德育工作的导向性、提升德育环境的育人功能、增进德育与教育管理的全面融合等方面加强建设,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随着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日益盛行,道德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从食品安全到学术造假,从电话诈骗到恶意欠费,社会道德的基石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就连一向平静的校园也受到了波及。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作业抄袭……道德问题层出不穷,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着全所未有的冲击。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提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教育首先是一项道德养成事业,因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是做人的根本。

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为非作恶愈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教育文件中多次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依托新媒体开展德育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的新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看,传统道德教育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道德教育重理论说教、轻实践引导,停留在认知层面的教育方式难以内化为学生道德领域的内在需要;二是道德教育与学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脱节的,两者结合得不够紧密,道德层面的要求还没能贯穿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三是德育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传统教育手段和载体仍占据主要地位,创新改革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还远远不足,新媒体领域的运用更是微乎其微。新媒体的出现,对德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1.新媒体弱化了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权威性。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新媒体技术以其传播覆盖面广、更新速度迅捷、内容形式丰富等特点影响着越来越多人。据统计,截止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5.57亿,青少年网民2.77亿。面对新媒体迅捷的发布速度,教师和学生处于资源获取的平等地位,有的学生因关注及时而优先获取相关资讯,在道德教育层面上涉猎较广,对社会道德要求、自身道德建设有独到见地,改变了传统德育模式中德育理念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德育教科书的状况。此外,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大爆炸,使网络上各种“声音”并存。多元的观点、言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不少学生极易对虚假或不良信息产生兴趣,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会误导学生,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严重挑战了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权威性。

2.新媒体冲击着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传统道德教育的模式以灌输为主要形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使德育教育呈现单向传播的特点,以“书”为本的教学内容常常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参与而被动接受德育教育的状态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影响难以深入人心,教育者也常常感受到德育教育的苍白无力而将德育教育让位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新媒体的诞生推动了德育教育模式的改变,这种变革促使教育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主动逢迎时代特征和学生味口,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有效结合中积极探寻学生自身道德发展需要和人生长远发展相一致的契合点。

3.新媒体增加了德育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新媒体交互平台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传播和斗争的新阵地。在无边无际的信息网络中,各类信息内容丰富繁多却又良莠不齐。各种思想频繁在网络空间里交融交锋,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这里汇聚碰撞,形形色色的主义、信仰在这里交织激荡。新媒体平台所具备的独特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给予学生在网络空间里充分的表达权,而教育者对德育教育的把关功能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运用难度日益增加,功能逐渐削弱甚至丧失。由于新媒体时代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发表的真实想法、各种思想动态都具有隐匿性,教育者在面临学生非理性非道德言论、行为时手足无措,难以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状况进而实施教育影响,严重削弱了德育教育的导向功能和育人效果。

二、新媒体时代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1.有利于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颠覆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者施加影响,改造受教育者”的模式。教师不再充当权威教育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当前,学生群体自主意识强,独立思考研判的能力不断提升,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下德育教育实际。事实表明,德育教育如果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其教育的收效甚微。在新媒体平台的推动下,学生作为主动参与教学、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体地位日益被重视,自我教育的成效逐渐显现。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道德认知水平、学习方式和接受程度,运用图片、视频、互动等新媒体技术拓展教育方式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加强道德教育、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有利于彰显德育教育强大的生命活力。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形象生动、声像并茂,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灵活性,能多途径、全方位、互动式地呈现教育内容……这些优势都是传统德育教育手段所不能及的。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及时传达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实现师生间平等对话的需求,各种思潮在平台上碰撞交锋,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互动为一体的新媒体教育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视听震撼的教育场域中增强了教育的鲜活性,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关注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此外,线上的交流有利于改变“你说我听”的传统教育模式,克服传统教学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心理压力,在内容上既能延续现实教育资源,也能集结网络资源,在时间上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使学生在点滴碎片时间也能参与到德育教育的学习和讨论中来,为德育教育的不断延续和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协同育人。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道德教育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三位一体”地协同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履行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德育教育领域中新媒体平台的广泛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快捷便利地获取各类教育素材,充分挖掘道德教育的优质资源,也有利于全方位互动性地呈现教育影响,充分彰显德育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德育教育全面深入有效地推进。

三、新媒体时代加强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1.弘扬主旋律,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导向性。第一,德育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正确把握德育教育的政治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第二,要着力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媒体素养(medialiter-acy)是指在各类处境中存取、理解及产制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体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信息辨别能力和正向传播能力。对教育者而言,要主动熟悉新媒体技术,学会高效正确使用新媒体开展教育引导的基本技能。教育者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正确归位,坚持真理,明辨是非,树立自律意识,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解读和传播媒体信息,在网络空间里积极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2.营造德育氛围,彰显环境育人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域。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新媒体文化,是深化校园德育建设、优化德育环境的重要保障。第一,要结合道德教育实际,深入挖掘时代、校园、身边的道德元素,不断推进道德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在网络平台上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的学习,进一步挖掘校史、校训、校情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并在网络平台中加以宣传,在学生中树立道德典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激励人、带动人。第二,要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满足其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实效性的德育主题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文化活动、加强自身德育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道德标语征集、道德行为的网络点赞等活动,引导学生就诚信问题开展大讨论,就“道德靠自律还是他律”进行辩论,抛出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校园文化热点话题,使学生在自由的网络环境中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3.促进德育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全方位“融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德育教育内容和要求应成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融入校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重视将思想政治课上的集中教学和日常教育过程中的点滴渗透相结合;在强化学生道德认知的同时,重视培育道德观念和积极的道德情感,进而引导道德行为实践,鼓励学生争做知行合一的道德青年;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完善校园道德体系建设,重视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和使用,为道德教育注入实质性内容,运用动态、全面的档案载体引导学生谨言慎行,促进学生道德水平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变。此外,要将学生的道德品质考核与学生发展入团、各类评奖评优相结合,实行道德品质问题一票否决制,运用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将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落到实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95937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