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苹果树教案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10:08:14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范文(14篇)
时间:2023-12-02 10:08:14     小编:BW笔侠

编写教案可以提前思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在教案的设计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个别化地安排教学内容。这些教案范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小河流过我门前。

一、读一读。

小河流过我门前,小河摇头不答应,

我请小河玩一玩,急急忙忙去发电。

小河摇头不答应,小河不肯玩一玩,

急急忙忙去浇田。小河不肯站一站,

小河流过我门前,一分一秒也不停,

我请小河站一站,日日夜夜奔向前。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诗歌,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积累谚语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条条江河向东流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会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这段话,同桌讨论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互读、评议,推选朗读优秀学生,在班级竞赛。

3、评选朗读能手。

4、集体朗读。

二、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读一读,背一背。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力目标:体会作者对绿色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体会绿色所带来的生机及其美。

难点:感悟绿色的美妙。

教法:读中感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关描写绿色的语句。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向往绿色,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绿色的美妙的?

五、精读课文,领悟绿色的美妙。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绿色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对绿色是怎样的感受?

3.读了课文,你也更喜欢绿色了吧?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绿色的美妙时,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引用与抒情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4个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缕缕阳光透过(),给清新的树干投下()的光影,给绿荫()添几道光线。我抬头望去,天空(),阳光明媚。

3.造句:

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一种春景,用自己话描绘它。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三

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牵挂是我们一生的无法替代的责任。

――题记。

在我五六的时候很爱听故事,每天晚上妈妈就会讲个故事给我听,从小到大我听的故事很多,但记得最清楚的就是:

从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生活在一起,小男孩渐渐长大,他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

有一天,小男孩想要玩具,可是苹果树没有钱,就把自己的果实给了小男孩,(小男孩把果实换了钱,买了玩具,不在理会苹果树)。

小男孩长大后,成为有事业的男人。有一天他带着妻子来到苹果树面前(这时的苹果树已经到中年了)男人对苹果树说:他要盖房子,苹果树回答到:我没有钱,你可以把我的枝干砍下来。男人把苹果树的枝干全部砍了下来。走了,没有在回来。

当男人再一次回来的时候,他和苹果树都老了。老苹果树对男人说:“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在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只剩下这堆枯老的根了。”男人哭着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累了,老根就是我最好休息的地方。”男人依偎着老苹果树坐下了,老苹果树泪流满面。

妈妈讲完故事问我有什么感受,小时候的我天真回答:“没什么的呀!就像你对我一样。”

妈妈只是笑着对我说:“你还小,等长大以后就会明白的。”

长大以后我不再让妈妈给我讲故事,因为我自己可以博览群书。回想起妈妈给我讲的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老苹果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男孩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都会努力地实现,毫无索求,父母的爱是伟大的爱,支撑这种爱的砥柱,是超常的镇定和无畏的牺牲精神,这种顽强的精神和意志,是人类得以繁衍、进步、净化的原动力。

但,儿女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个简单的'道理。

当我们不再拉着父母的衣襟时,我们学会了自己勇敢地前奔;当我们自己可以梳新潮的“马尾”时,我们从不懂得注意母亲因为不在有嚷着要帮忙而生出的那份无奈;当我们在饭桌上边吃读者香喷喷的饭菜边大谈“代沟”时,我们也不会去留心双亲那掩饰不住的悲哀与惆怅。

当我们终于有一天真得要离开父母到异地去求学,这才发现父母的爱是那么的不可被替代。

父母的爱是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父母永远是矗立在子女面前的里程碑。

――后记。

低下是两篇三百字的读后感。

1.读《树的故事》有感。

我在翻阅一本课外书时,读到了一篇文章。文章讲了一位小男孩每天都在苹果树的身边玩,爬到树上吃苹果,在树阴下打盹……他爱那棵树,那棵树更爱他。一段时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后没钱买玩具,树让他摘苹果去卖。又过了一段时间,长成青年的男孩要盖房子,向树求助。树让他把树枝砍下,盖房。再过了一段时间,长成中年男子想划船,树让他把树干锯了造船。后来,已成老年的男子回来了,树却只剩下一个树根了。树便让老头坐下来歇歇。

读到这里,我真想把那个男孩揍一顿,苹果树一直爱他,而他只有在有求于苹果树时才回来。他是多么忘恩负义呀,他应该受到社会和良心的谴责!

继续读下去,当我读到那句: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最后一句:你可能觉得男孩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呢?的时候,觉得心里像大海掀起的波澜一般,久久不能平静。是啊,父母含辛茹苦的工作,为的是什么?名?利?还不是为了我们。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他们爱我们,无论如何都在我们最困难,最绝望时帮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们绝不能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2.那棵树,就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好像那个小男孩,小时候,我们总是围绕在爸爸妈妈的周围玩耍,渐渐地长大后,我们会离开父母的身边,而且不常回来。每次回来,就是不快乐的时候,不然就是有什么需要的时候。而父母都会把他们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东西交给我们,这时我们总是拿了东西,转身就走,留下了渴望我们留在他们身旁的父母,凝视着渐小的背影。

虽然如此,他们在心中,却是不断地说着:“希望孩子会快乐,祝福孩子一路顺利、平安。”当我们累时,他们就伸出双手怀抱着我们,让我们安稳地在他们怀中休息,不受吵闹。

为人父母者,想的都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天下间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给予我们如此盛大、永无休止的爱和恩慈;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心甘情愿,只为我们笑逐颜开而不计得失辛苦的劳作。

爸爸妈妈的笑容,是世间温暖和煦的春风,爸爸妈妈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霜雪雨的刻痕,而爸爸妈妈的爱在这世间便另有天地。仿佛有一扇门,推开它便会看到万丈光芒。这光,给孩子指引,给孩子保护,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希望!!

爸爸妈妈的爱是心甘情愿,是永无止境!!

而为人子女,是不是真的体会到这一片苦心?是否想到一份回报?那就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我们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懂得他们的爱,懂得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谢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回报你们无私的爱!”

[1][2]。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四

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汉语拼音,对字母的读音和音节的拼读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个别字母和音节的发音不准确。

难点: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教师思考:

如按常规教学仅凭教师讲解声母音、形、义,大部分学生定会兴趣索然。因此,教者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重点:声母d、t、n、l的形状及d、t、n、l与韵母的拼读。

设计特色: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自主探究,在创新中求发展。

信息资料:

1、d、t、n、l的字母卡片及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

2、拼音乐园的课件及“摘苹果”游戏的挂图。

3、学生用的橡皮泥、小棒和毛线绳。

教学要求:

1、学会d、t、n、l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声母:b、p、m、f并让学生回忆记忆的方法。

2、复习音节:ba、fo、ma、po。

(设计意图:采取指读对读齐读和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检查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进行字母形状记忆方法的迁移。)。

二、声母音的教学。

1、拼音乐园里可热闹了!今天老师还要带小朋友到这里认识一些拼音娃娃。你们看谁来了?大屏幕演示字母d、t、n、l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指名试着读一读。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n、l纠正的发音。

(设计意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发展需求,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三、声母形的教学。

1、屏幕上的图能够帮助你们记住d、t、n、l的样子,请小朋友仔细看图,想一想有什么新的发现,同座交流交流。(学生用以前的方法编顺口溜:队鼓鼓锤ddd;鱼儿跳舞ttt;一个门洞nnn;一根木棍lll。)。

2、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畅所欲言。(马蹄印ddd、用手指摆d的形状;小伞把ttt、倒拄拐棍ttt、t和“七”像;独木桥nnn;l的形状像数字1、筷子、教鞭、指挥棒、旗杆、铅笔、灯管……)。

3、他们还和我们以前认识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

(d和b、p;n和u、m;t和f;l和i)。

(设计意图: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寻找新的发现,使学生思维中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声母形的记忆体现层次性:先引导学生从直观画面观察记忆字形;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字形;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所学比较记忆字形。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参与、体验、合作、发展,学习态度和情感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教学。

1、翻版出示音节;这些音节你们会读吗?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示范读、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自由选择读、齐读等。教师重点纠正n、l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2、屏幕演示一些带调音节:da、di、tu、nu、li、lu、ni、na.让学生用这些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看谁用上的音节多。

(设计意图: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成就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拼音在生活中的作用,为学生提前识字说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这四位拼音娃娃分别在四线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声母“t”的写法。其余三个声母学生根据观察试着写一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指导自己满意为止。

3、教师巡视纠正指导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展示。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五

《老人与苹果树》是西师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课文,配有情境图,课文以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老人无私地为别人栽种苹果树的事情,通过本课学习不但了解本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无私奉献的快乐,培养了良好的情感。

1能借助拼音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道理,明白做人不能只为自己,要为他人着想,要有奉献精神。

一、读题质疑,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真爱动脑筋,真会提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在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二、自主识字,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勾出课文中的生字,再自由地读课文,遇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学生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当小老师教读。

3读了这些生字,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读音?

通过同学们的提醒,相信我们这次会读得更好,更准确,全班一起来试试吧。全班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把字音读得可真标准,你们闯过了读音关,还能闯过字形关吗?

4分小组讨论记字形。可以采用学过的方法记,也可以用多种方法记一个字。

提出讨论的要求: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认真听取别人的记字方法;自己发言的时候声音洪亮;选出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你们这组的记字情况。

5全班汇报交流记字的情况。

6课堂及时检测。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词卡片(苹果形状的卡片),抽读,读得好的就赠送苹果形的生词卡片。

7.同学们真聪明,不仅读音正确还记住了字形,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记住很多的字,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三、朗读课文,体会老人话中的意思

1自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好,首先要把字音读准,再把句子读通。给小朋友们3分钟时间,看谁读得又快又好。读后分段抽读,正音。

2读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3老师也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人,在自己家门前的小路旁边种了许多小树苗。他每天都给树苗浇水,施肥。等到老人去世的时候,树苗已经长成了小树。老人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仍然细心地照顾那一排小树。儿子去世了,老人的孙子又照顾小树。小树终于长成了参天的大树,茂密的枝叶就像一把撑开的大雨伞。人们路过这里总喜欢在树下停留,休息,说说笑笑。老人的孙子看到这样的情景说,爷爷栽种的不仅是给后人乘凉的树,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顺势小结:这位老人栽种的树让大家乘凉休息,给大家带来了欢笑,老人自己却没有享受到大树带来的好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回到课文当中,同样是个老人,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段吧。说说你们读懂了什么。

(3)抽同学读第二段。

老师指导朗读:您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读出疑问的语气,问号表疑问。)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来呢(读出担忧的语气),恐怕您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读出惊叹、遗憾的语气,这里的感叹号表惊叹。)

(4)你认为老大爷会不会因为吃不到苹果而难过呢?为什么?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5)你喜欢老大爷吗?为什么?

5老师讲的故事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觉得课文的故事和老师讲的故事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说说你的看法。

四、文本对话,升华情感

1出示句子补充完整。

老大爷种了。

高兴地吃苹果。

2当你吃着老大爷种的苹果时,你想对老大爷说点什么呢?

五、联系实际,拓展学习

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周围有没有发生过帮助他人、为他人做奉献的事呢?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六、写字练习

1请学生先描红一个字,然后观察这个字的结构,观察字与横竖中线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与体会。

2请同学找出你认为这个字应该注意的关键笔画。

3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4学生动笔练习写字。

5老师辅导,点评,指正。

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

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

5、指名反馈。

6、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7、教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8、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9、理解上面的话。

(1)出示“着”,指导正确读,区别多音字“着”。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说一说“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馈。

(3)集体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口头造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

2、学会用“高兴”口头造句。

教学准备:

师:本课的生字卡片。

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的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质疑,导入新课。

1、读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把自己觉得容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

3、同桌交流检查,说说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夸夸自己和同桌。

4、利用苹果图形的生字卡片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三、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朗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谁在干什么。“许多”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达(意在让学生了解老人付出的劳动多)。再读这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

2、自读第二段,想想人家问了老人哪些问题,老人是怎样回答的。

3、学生同桌交流学习,集体反馈,练习读好人家的问话,读出人们对老人的不解与担心。

学习第三段。

1)齐读老人说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引导学生讨论练习一的问题,体会老人为自己的付出而快乐、幸福的心情,体会老人有一颗充满阳光的心。

3)学习用“高兴”进行口头表达。

4)怀着对老人的崇敬心情朗读课文。

四、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抽读本课的生字。

2、观察要求写的字,提出难写的字。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书写,互动评价。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老人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家庭尽职尽责,劳碌了一辈子,理当受到尊敬和照顾。

2、教育学生对老人要懂礼貌,当他们有困难时,要互相帮助和照顾,不要嫌弃他们。

教学要点:同“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

你知道吗,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为什么要设这样一个节日?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

a、乡邻为什么对陈通的爷爷说:“您老好福气”?

b、江奶奶为什么对病友说陈通:“比亲孙子不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以上两道思考题(独立思考、讨论……)。

3、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

陈通不仅尊敬和照顾自己的爷爷,而且还主动去照顾邻居家的老人,他是一个真正尊敬和照顾老人的好孩子,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三、辨析导行。

1、学一学。

向他们学习,主动做一些敬老爱老的事,如:

参加敬老活动尊重老人爱好。

不嫌弃老人扶老人上车。

你觉得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

2、辨一辨。

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为什么?

四、总结。

老人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家庭尽职尽责,劳碌了一辈子,理当受到尊敬和照顾。对老人要有礼貌,当他们有困难时,要主动帮助和照顾,不要嫌弃他们。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八

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学习小说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

鉴赏老人的形象,体现小说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的精神,学会从老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领会社会意义。

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作用。

1、情境法。

2、启发感。

3、问题探究法。

4、讨论法。

1课时。

一、导入。

(以课前视频欣赏导入)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大家熟悉、喜欢的电视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李云龙论述什么是“亮剑”精神?同学们听后感觉说的好不好?牛不牛?“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阵,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地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二、作者简介。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过多次医疗无效,终用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年)。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快速浏览课文。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指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指出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并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途航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的**。

四、梳理课文情节。

明确:97段,根据五次与鲨鱼搏斗,两次搏斗后的心理活动,最后返港回家把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明确:老人共进行了五次艰苦卓绝的搏斗。

第一次是一条鲭鲨、使用的武器是鱼叉和绳子,结果绳子断了,鱼叉沉了。

第二次是两条星鲨、使用的武器是绑着刀子的桨,结果刀钝了。

第三次是一条犁头鲨、使用的武器是绑着刀子的桨,结果刀断了;

第四次是两条星鲨、使用的武器是短棍,击退了两条星鲨。

第五次是成群结队的鲨鱼、使用的武器是短棍,舵把,结果舵把折了。

3、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

明确:第一次:在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后,手受伤了;

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

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

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

4、老人不顾一切地搏斗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怎么样的?

明确:捕到鱼,并顺利返回。每次胜利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最终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5、这一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后悔动摇过?

明确:有,但他战胜了自己。

6、从这些情节中,请同学们讨论概括一下老人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桑地亚哥那种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形象,表现出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的硬汉子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五、分析本文写作手法,探究写作目的。

明确:他们忠实的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色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2、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文中讲的是老人在大海上,与鲨鱼搏斗的故事,实质上老人是人生的一种象征,老人桑地亚哥是硬汉子的代表,大海是生命旅途的象征,鲨鱼则是我们行走中的“强物”,象征着自然带给人们的不幸、厄运、困境。人得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彩虹,在人生路上我们必不可少的会遇到挫折,被厄运阻挠,我们只有经历了和他们的较量,我们才会成为命运的强者。

3、文中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最后失败了,你如何看待桑地亚哥的失败?

明确: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如这位老渔夫一样,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精神上赢得胜利。

明确:这句话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文明学习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学习了海明威笔下的具有“硬汉”性格的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故事,小说中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语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七、布置作业。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九

1.能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老人的美好心灵。

3、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老人美好的心灵。

教师: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带。

学生:动手制作苹果图形生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直接揭题。

1、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题。

3、出示“苹”、“果”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4、指名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老人和苹果树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老人与苹果树》。

二、自学生字。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教学学生无法自己拼读的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认真倾听。

2、再次播放,学生跟着轻声读一读。

3、学生试着读一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其他评议。

6、大家一起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老人和苹果树间的什么故事?(尽可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教师出示老人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学生看图说一说)。

3、教师:你们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师:是呀,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休息了,可是这篇课文中的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可是他却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种树的图片)。

5、指名反馈。

6、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质疑)。

7、教师导:是呀,这个老爷爷都这么老了,他种树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问他的?

8、指名反馈,老师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会结出苹果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的苹果啦!”

9、理解上面的话。

(1)出示“着”,指导正确读,区别多音字“着”。

(2)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指名说一说“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觉得老爷爷不该去种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句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10、读文,了解老人种树的原因。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馈。

(3)集体读一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爷爷为什么要种苹果树?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用生字组词,复习词语。

3、请小朋友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引导想象,总结全文。

2、教师:是呀,我们假设爷爷现在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想跟爷爷说什么呢?

3、教师:想一想这位种苹果树的老人听到大家刚才说的话心情怎样?(高兴)。

4、教师小结:是呀,看到大家吃上自己种的苹果,看到大家吃得那么开心,老人也开心极了,他也感到高兴。

6、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小结,教育学生。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字卡片,学生认读,并进行组词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及写字双姿。

4、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辅导。

5、集体反馈,评析。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

2、掌握内心独白对形象塑造的作用。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来把握人物——桑提亚哥这位硬汉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问题探究法。

(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鲨鱼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假如有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你独自一人驾船在海上碰到了一条鲨鱼或几十条鲨鱼,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可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个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小说,从中我们可以收获许多。

(二)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出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三)故事梗概。

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把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高潮。

(四)分析小说情节。

我先给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据搏斗的回合、搏斗的结果来分析。

五次搏斗搏斗结果。

用鱼叉杀死一条鲸鲨失鱼叉,鱼被吃掉四十磅。

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用刀子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

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用短棍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小结:老人与鲨鱼搏斗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一无所有,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五)分析内心独白。

通过大家的分工合作,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之前我们在单元解读中说过人。

1、文中五次搏斗前与后老人的内心独白。

2、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怎么样的性格特点?

(1)不能够阻止他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他。(毫不屈服充满自信)。

(2)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ntuso这个东西,极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他更聪明。(高度自信斗志旺盛)。

(3)是把一个人养活一整个冬天的鱼啊。别那样想吧。歇一歇,把你的手弄好,守住剩下来的鱼肉。(接受现实开创未来)。

(4)这一会他们可把我打败了。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浆,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想法去揍死他们。(坚韧无畏经验丰富)。

(5)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不过,也许他们还要向我扑来吧。可是,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一件武器,怎么去对付他们呢?(处乱不惊思考对策)。

(6)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没有半点儿损伤,只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永不气馁充满希望)。

(六)分析人物形象。

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及人物内心独白分析主人公形象。

在武器简陋、孤立无援、鲨鱼轮番来袭的情况下,老人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斗争,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形象。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的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七)讨论交流。

(八)布置作业。

阅读《老人与海》可以领会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懂得如何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请写一篇读后感(800字左右),记下自己的读书收获。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一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

2、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

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集体交流:

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3、指名朗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四、学习第二部分。

2、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4、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2、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二

教材体系:

人教版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第三册必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掌握其语言运用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形象;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主人公面对困境和厄运永不服输、顽强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故事情节,找出人物内心独白,把握人物“硬汉”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诵读精彩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合作探究法:从人物语言、内心独白、动作等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文件歌曲《老人与海》,导入同名小说《老人与海》及其作者海明威的简单介绍,从而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海明威(全名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身受重伤依旧英勇战斗。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兼之旧伤复发,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枪自杀。

《老人与海》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一位古巴老渔夫的亲身经历。这本书在获得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叙述的是古巴一位饱经沧桑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未捕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个人出海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本文节选的是主要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三、重点字词。

“攮颚啐鲭鲨脊鳍蚕噬舵柄船梢蹂躏拽掉榫头掌舵桅杆皮开肉绽攥住撬开戳进去嗜杀海鳐”用ppt展示字词和拼音。

四、整体把握全文。

1、快速浏览全文,梳理文章脉络,根据文章的情节将文章分段。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三

1.学习生字词,理解“惦记、海滨、啤酒、崛起、镰刀、垒球、潇洒、鲨鱼、骨骼”等词语。

2.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豪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勇形象,并欣赏和品味文中精彩的文字,感受主人公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感知和认识老渔夫面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搏斗的英雄形象,感受主人公身上可贵的精神品质。

2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崛、骨骼、海岬、浩渺、蹂躏、磷光。

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是根据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缩写的。课文讲了一个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老渔夫,历尽艰辛,筋疲力尽才捕到一条大马林鱼,但在归途中他一再遭受鲨鱼的袭击,经过殊死搏斗也没能保住大鱼,回港时只剩下死鱼的骨骼。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1——3)写出海前的.情况。

2、(4——9)写在海上的情况。

3、(10)写归程中的情况。

4、(11——13)写回港后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1.指导学生读课文。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1)文章结尾提到老人梦见狮子。这有什么寓意?

(2)桑提亚哥最后什么也没得到,那作者写他的用意是什么,他是不是一个失败者?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细细品味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的人物——老渔夫桑提亚哥的传奇故事,同老人一起去经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二、深入细读,品位人物。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文中哪些场面让你印象深刻?

2.学习探究老渔夫与大马林鱼搏斗过程,分析人物形象。

3.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4.根据学生回答,重点交流。

5.交流体会第6、7、8自然段的内容。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老人坦荡的内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个性,多么让人受鼓舞的话语,让我们把它记在脑海中。

6.背诵精彩片段:“阳光下到尖得像一张细长的脸。”

三、学习老渔夫与鲨鱼搏斗内容,认识人物形象。

1.鲨鱼是如何向老人进攻的?

2.在老渔夫与鲨鱼搏斗中他得表现怎么样?

3.你从中体会到老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4.你怎么理解“他说一个人不可能被打败,你尽可以消灭他,但你却打不败他”这句话?

四、讨论交流,深化人物形象。

1.你认为老渔夫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2.老渔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你佩服这位老渔夫吗?为什么?

3.背诵精彩语句。

板书设计。

八十四天没打到鱼。

敢于同鲨鱼搏斗毫不气馁。

只剩下一条大鱼的脊骨。

老人与苹果树教案篇十四

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1课时。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1.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二)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海明威曾经对《老人与海》的原稿进行了两百多次的校阅,正如他自己所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么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然而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的部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单纯而集中。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这种描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便会过电一般油然而生出同样的感觉,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三)难点探究。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2.【提问】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697907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