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西安钟楼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4:40:19
写西安钟楼范文(18篇)
时间:2023-12-03 04:40:19     小编:MJ笔神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我们需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写作需要锻炼,只有不断练习才能进步。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在总结中的思路和方法。

写西安钟楼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兼用来打更。敌人攻入闸楼城门,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体建筑,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便于战马上下。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守卫异常严格。

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城墙的长乐门、安定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开始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时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发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10年,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写西安钟楼篇二

放暑假了,我和爸爸去钟楼游玩。钟楼位于西安的中心,它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

我们先登上二楼的平台。往下看,四条大街上有川流不息的汽车,还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鼓楼。在平台的西北角有一口大钟,它重6.5吨,高2.45米。

我们又来到中间的大厅,里面有许多文物和古画,还有人在演奏编钟。

再上三楼的平台,可以看见远处,真是高瞻远瞩。中间的大厅里也有许多古画和文物。这次去钟楼让我学到了知识,而且也是我的一次参观古迹。

写西安钟楼篇三

西安钟楼可谓闻名天下,它坐落于西安市中心,也就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乘车围绕钟楼一圈,映入眼帘的是几棵假树。虽说是假树,却也给钟楼带来许多生机,它们像是忠实强悍的卫士,护卫着钟楼,抵挡着从四面八方来的敌人。走近钟楼,看着那灰暗色的楼墙砖,摸着那几经风雨的城墙壁,仿佛是古人们智慧的鲜血在上面缓缓流淌。

钟楼的'护栏、扶手都很特别。它们有一个共性,不管是护栏还是扶手,无论它们的中心是多么粗糙,可两个面所相交的地方却光滑无比。细心的人登上钟楼时就会发现这一点。

钟楼的门扉很精致,四十来扇门上都刻有图画,围着房间外走一圈,可以看到红木门外面分上、下两个阶层。上面一律是以六边行为主体而雕刻的窗“花”。

可下面却是以典故而雕刻的画面,幅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扇门上的都不一样,这边是李白邀月,那边是卞庄刺虎。这里是木兰从军,那里是吹萧引凤。还有嫦娥奔月、红叶提诗、班绍读书、以及八仙的“玉照”……不光是门,走在钟楼的屋檐外可以明显的看到,钟楼大体分三部分,楼顶、小楼檐、大楼檐,人们称之为“重檐三滴水”。而里面也是分明的三层。在檐外仰望,除了楼檐,它下面还斜着伸出两排椽子,一排是方的,一排是圆的,面对街口的一面还画有图案。显得古朴典雅。

如果说房子外面的建筑是眼睛,那么房檐内的装修就是眉毛,一对柔美绝伦的眉毛。它的梁、柱子、脊梁不是灰溜溜的,而是用矿物颜料装饰的五彩缤纷,主要以红、蓝色为主,画成花纹,有意思的是它的梁有上下两根,两根的花纹不一样,但从下边看,仿佛只有一根梁。看来,古时建筑钟楼的工程师可得花一番功夫计量这个准确度了!

在窗户上面有一些装饰,也是为了加固房子,使用的是具有稳定性的三角形。而建筑师们别具一格的想法让它看起来像一只牛头。在钟楼的拐角处,它的梁有所变化,三根长短不一的梁组合成一个三角形,更加稳固了房子的脊柱。在钟楼的一个角,一口五吨沉的大钟沉默的呆在那里,游人一敲响,便发出沉闷的“嗡嗡”声。钟楼钟楼,以悬钟报时文明。人到处为什么要建造钟楼呢?还来源于一个故事,也流传下这么一首诗。“天刚破晓霞蔚生,抛却金币乐无穷。

钟7件,俑钟18件,钮钟14件。38个音域,可以悬宫转调。演奏的乐曲声音宏厚,却不让人感到累赘。声音轻巧,却不让人感到飘渺。演奏任何曲子都非常悦耳。编钟可说时钟楼的一大特色。但走到二楼,大厅内的展品也不逊色,有玉器、翡翠、字画等,件件都是瑰宝,不是一般物品可与之媲美的。

二楼的护栏也与一楼的大不相同。一楼的护栏是石头的,二楼则是木制的。相比之下,二楼护栏更能体现出这栋楼的木制主体,花纹也是很复古的。从二楼看下去,一楼的屋檐角上蹲了许多小动物,从上到下,它们的大小基本一样,只是形态各异,身体和房檐一样都是墨绿色的。也许这就是钟楼的特色——以动物为主的装饰吧!

夜晚的钟楼并不寂寞,从楼脚下打出绿的、蓝的、白的灯光将钟楼照得明晃晃的,在加上楼里黄的红的橙色的灯光,使它“光辉灿烂”“玲珑剔透”。且明显的对比出上下的颜色差。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座水晶宫。它可是凝聚了古人们所有的才华、希望、憧憬、美好。这伟大的智慧的结晶。

写西安钟楼篇四

我的家乡。

在西安,钟楼是我家乡的一处美景。钟楼是一座古代的建筑物,它坐落在市中心,它的四周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钟楼刚好在这四条大街的中间坐落着。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钟楼游记。

作文。

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上回说到回民街在钟鼓楼附近,那我们下一站就去钟鼓楼。钟鼓楼其实是两栋遥相呼应的建筑,顾名思义,一栋上面是大钟,一栋上面是大鼓。

登上钟楼,一口巨钟引入眼帘,那象般巨大的铜钟被高高地挂在一个红色的的木架上,光是边上的木杵直径就有二十多厘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钟声是怎样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到了晚上,很多盏刺眼的灯光打在钟鼓楼上,钟鼓楼顿时变得金碧辉煌!妈妈说,那在建筑学上叫“光雕”。

钟鼓楼真是古城西安的一大奇观!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故乡西安,这里已经大雪飞扬。树木、楼房、草地、街道等万物都披上了白色的银装。

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西安的钟楼。钟楼是正方形的,外表是用跟城墙一样的灰色大专砌成的,钟楼由三层组成,四面有四个像波浪一样拱起的小屋顶,中间有一个像金字塔型的大屋顶,看起来像用一顶金色的帽子盖上去一样,屋顶的瓦都是绿色的,墙壁和屋檐都红色的。我和爸爸上到钟楼的二楼,远远望去,有四条大街以钟楼为中心,笔直的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看起来很么壮观、很雄伟。

大街上的车穿流不息,两边商店的霓虹灯灯光闪耀,把城市打扮的更加漂亮,更加美丽,里面陈列了很多古代用的生活用品和古代乐器,里面的墙壁上还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壁画,非常优美。四周的房檐挂满了非常大的大红灯笼,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二楼的一个角挂着一个大大的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是用铁铸成的,是古代人用来报时的晨钟。还远远看到一座跟钟楼的形状很相似的,就是鼓楼,钟楼和鼓楼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矗立在西安的市中心。

古老的西安真是多姿多彩,我爱家乡。

我的家乡在西安,钟楼是我家乡的一处美景。钟楼是一座古代的建筑物,它坐落在市中心,它的四周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钟楼刚好在这四条大街的中间坐落着。

每到春天的时候,钟楼四周的花朵争奇斗艳,美丽致极,让这满经沧桑、非常古老的钟楼,显得年轻了几岁,钟楼四周的麻雀,好像也被这美丽景象吸引住了,这些麻雀一次次、一遍遍的在钟楼上空盘旋着、鸣叫着,好像在说:“啊!春天里的钟楼可真漂亮呀!”

然而,冬天里的钟楼跟春天里的钟楼,简直若判两人,在鹅毛大雪的天气里,钟楼上堆积着厚厚的雪,钟楼四周的花花草草也被洁白的雪花所覆盖,这些花草和钟楼融为一体,简直是一派银装素裹。

朱熹的春日诗句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给人给来了一片更新、万紫千红的感觉,所以我更喜欢春天里的西安和钟楼的美景。

写西安钟楼篇五

第一段:引言(100字)。

作为中国历史名城之一,西安钟楼见证了千百年来的兴衰变迁。近期,我有幸游览了西安钟楼,深深地被其独特魅力所吸引。在这次游览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古城的历史底蕴,也领略到了现代的繁华景象。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古老历史的痕迹(200字)。

一踏上钟楼广场,我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钟楼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心的标志,充满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从钟楼上可以俯瞰整个古城,尽览曾经盛极一时的长安城景色。在观赏钟楼时,我更是感受到了古老文明的魅力,从钟楼脚下的青石板路,到楼内的木质结构,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氛围。而钟楼广场周围的古街也是别有特色,各种传统工艺品和美食让我感到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繁华市集。

第三段:现代繁华与传统文化的交融(300字)。

虽然钟楼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但其周边却充满了现代的繁华气息。尤其是夜晚时分,钟楼广场的灯光璀璨,让整个景区变得更加迷人。步行街上的商铺、餐厅和咖啡店,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当地居民,热闹非凡。而且,这里的商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如有着古装的街头艺人和演奏传统乐器的音乐家,增添了一份浓郁的艺术氛围。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老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时尚的碰撞,西安钟楼成为了一个传递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平台。

第四段:文化底蕴的升华(300字)。

游览西安钟楼不仅仅是对古老历史感兴趣的人,也是追求更高层次文化底蕴的人们的选择。在钟楼博物馆中,我了解到钟楼的来历和历史背景,深刻感受到钟楼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外,当地的表演艺术、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以及举办的文化论坛,也让我对于西安钟楼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这些活动,钟楼不仅仅是一个观光景点,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让我明白了钟楼所代表的是中国古城文化的精髓。

第五段:个人感悟(200字)。

游览西安钟楼,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安这座城市产生了更深的兴趣。钟楼是历史厚重的见证,也是现代繁华的象征。我深感自己与这座古城有着深厚的连接,我对钟楼的优雅、庄重和悠久历史决定了我会再次回访这座城市。西安钟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的瑰丽传世之物。作为一个游客,我对西安钟楼的体验及心得将会永远铭记于心。

总结:(100字)。

西安钟楼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融合了古老历史、现代繁华和传统文化,令游客流连忘返。在游览西安钟楼的过程中,我不仅深刻地感受到了其厚重的历史氛围,还领略到了古城与现代的交融,以及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游西安钟楼是一次难忘的旅程,让我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写西安钟楼篇六

1.钟楼是正方形的,外表是用跟城墙一样的灰色大专砌成的,钟楼由三层组成,四面有四个像波浪一样拱起的小屋顶中间有一个像金字塔型的大屋顶,看起来像用一顶金色的帽子盖上去一样,屋顶的瓦都是绿色的,墙壁和屋檐都红色的。

2.钟楼里还陈列着很多古董和齐白石爷爷的作品,简直就是精美绝伦。站在钟楼顶远眺,整个西安就像立刻缩小了,变成了一张地图。

3.钟楼面积达1377平方米,从地面到镏金顶的高度是36米,楼基高8.6米,宽35.5米。钟楼底部像一个城墙墩子,上面是一个亭子样的阁楼,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

4.站在庄严雄伟的钟楼上,踏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里的条石,欣赏着装饰斗拱、形式优美的木檐……极目远眺,整个西安城就在我们的脚下,我感到胸襟开阔。

5.从高处看钟楼时,它就像被一个巨大的“花环”包围着,显得格外气派,雅致。它的下部是正方形的基座,上面是具有明代风格的双层楼体。顶上是一个钟形的“金顶”,在微微上翘的屋檐上各挂着一个小钟,随风飘摆,声音清脆动听。

6.走进钟楼的第一层,里面陈设着大大小小的钟,有鼠标那样大的,有语文书那样大的,还有电视机那样大的;最大的要数屋外的景云钟,足足有2.65米!

7.钟楼的第二层,陈列着不少的“古董”,有明朝的观音像,五官端正,慈眉善目;有齐白石的画,天马行空,栩栩如生;还有王羲之的作品,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8.钟楼是一座古代的建筑物,它坐落在市中心,它的四周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钟楼刚好在这四条大街的中间坐落着。

9.冬天里的钟楼跟春天里的钟楼,简直若判两人,在鹅毛大雪的天气里,钟楼上堆积着厚厚的雪,钟楼四周的花花草草也被洁白的雪花所覆盖,这些花草和钟楼融为一体,简直是一派银装素裹。

10.钟楼顶上的那个像金矿一样的东西,金光灿灿、熠熠生辉。它叫金顶。它是为了美观、醒目才安在上面的。所以大家一眼看钟楼,肯定会看到金顶的。这位建造者——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很有创意,它把金顶安在上面,让我们一眼就看到它。

11.钟楼再一次被修复,美丽的面貌再次重现。现在,每当整点时,那“当——当”的声音又再次响起,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看看表。就在刚才12点的时候,我独自趴在阳台上,静静地听着钟楼那古老的'声音。

12.现在,虽然那古老的钟楼已经是斑斑锈迹,几乎是断壁残垣了。在它的周围,已经耸立起了高高的大楼,小钟楼也就失去了“全市最高楼”的美名。但是,我们依然不会忘记这位世纪老人的存在。

13.钟楼处在西安的市中心,是我们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说到钟楼,人们就会想到西安;说到西安,人们同样会想到钟楼。钟楼和鼓楼,都是以古代放置大钟和大鼓而得名,听说钟楼上放置的那个大钟,足足有5吨多重呢!

14.钟楼的每一层周围都有许多精美的雕刻。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著名的传说。从第三层往下看,美丽的西安城就全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15.钟楼整个都是木质结构,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图画,还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我终于见到真正的“雕梁画栋”,没想到那时候的做工就那么精细了。

16.登上钟楼,一口巨钟引入眼帘,那象般巨大的铜钟被高高地挂在一个红色的的木架上,光是边上的木杵直径就有二十多厘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钟声是怎样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17.西安钟楼坐落在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点上。公元1384年,朱元璋称帝时,害怕全国各地出现真龙天子与他争夺王位,下令修建钟楼以镇龙气。

18.钟楼初建时,地址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在今西大街的广济街口,与现在的鼓楼遥相对峙。明城墙建成后,由于城市中心东移,公元1582年,又将钟楼整体迁移到现在的位置。

19.现在的钟楼,是中国六大古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钟楼。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衡量,西安钟楼,居全国钟楼之冠。

20.钟楼楼体为砖木结构,从下往上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由地面至楼顶总高36米。基座呈正方形,用青砖砌成,边长35.5米、高8.6米,四面正中各有高、宽6米的券形门洞。

21.在钟楼的西北角,陈列着一口明代的大古钟,它有5吨多重,古钟的边上铸有八卦图案。全国各地的游人,都可以在这里击鼓娱乐,享受旅游观光的乐趣。

22.在钟楼西北方向大约1000米的位置,古老的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峙。钟楼与鼓楼之间,现已开辟成一个很大的钟鼓楼广场,这里有喷泉、草坪、停车场、美食城,还有西安最大的地下购物广场——“世纪金花”。

23.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楼顶覆盖着琉璃瓦,红橡绿瓦,交相互映。每层楼的四角翘起,犹如飞鸟展翅,形式典雅、优美。

24.我看到,如此高大的钟楼基台以上竟无一砖一石,全部是木质结构。楼分上下两层,共有三个彩色飞檐,通高三十六米。上下两层都有明柱迥廊。第一层的四面有雕刻着山水、人物、花卉的红色大门可以进出。

25.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许多钟楼中修建得最好、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26.巍峨壮观的钟楼啊,您的美姿吸引了大童的游客,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的人们,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古城西安的光荣。喜逢盛世的钟楼啊,您为祖国灿烂的文化争了光,添了彩。

27.钟楼的护栏、扶手都很特别。它们有一个共性,不管是护栏还是扶手,无论它们的中心是多么粗糙,可两个面所相交的地方却光滑无比。细心的人登上钟楼时就会发现这一点。

28.西安钟楼可谓闻名天下,它坐落于西安市中心,也就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

29.夜晚的钟楼并不寂寞,从楼脚下打出绿的、蓝的、白的灯光将钟楼照得明晃晃的,在加上楼里黄的红的橙色的灯光,使它“光辉灿烂”“玲珑剔透”。

30.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楼顶覆盖着琉璃瓦,红橡绿瓦,交相互映。每层楼的四角翘起,犹如飞鸟展翅,形式典雅、优美。据说它的顶是木心金表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金光四射,灿烂辉煌,为钟楼增添了神彩。

31.在北京钟楼顶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声浑厚有力,宏亮绵长,方圆数里都能听到,堪称“古钟之王”。

32.钟楼,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雄姿。楼内的彩绘虽在1739年翻修时已换了清朝的图案,但仍然十分赏心悦目,不失典雅的古代图案之风。楼的各部分都是木质结构,既齿合严密,又十分轻便。

33.钟楼,座落在西安市的中心。它创建于公元1384年。初建时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建到现址。因楼内西北处昔日曾悬一口古钟,所以名曰钟楼。

34.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楼顶覆盖着琉璃瓦,红橡绿瓦,交相互映。每层楼的四角翘起,犹如飞鸟展翅,形式典雅、优美。据说它的顶是木心金表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金光四射,灿烂辉煌,为钟楼增添了神彩。

35.在彭州市音乐广场,有一座古老的建筑——小钟楼。钟楼颇有一股“洋气”,近似半椭形状的窗户,高高的,让我想起了积木。它高高地矗立在城区中心,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

36.榆林钟楼有三层,外加一个八角亭,建造得雄伟,精致,有一点中西结合的味道,虽然年代久远,风雨侵蚀,有些地方斑斑驳驳了,但仍然显示出它非凡的气势。

37.钟楼顶上的那个像金矿一样的东西,金光灿灿、熠熠生辉。它叫金顶。它是为了美观、醒目才安在上面的。

38.钟楼是一座古代的建筑物,它坐落在市中心,它的四周有: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钟楼刚好在这四条大街的中间坐落着。

39.站在庄严雄伟的钟楼上,踏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里的条石,欣赏着装饰斗拱、形式优美的木檐……极目远眺,整个西安城就在我们的脚下,我感到胸襟开阔。

40.今年暑假,我有幸随妈妈去古都西安游了一回钟楼。它坐落于西安市中心,是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兴建的。虽然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但钟楼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形态,被誉为“古城明珠”。

写西安钟楼篇七

游西安钟楼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钟楼作为西安古城的重要地标之一,承载了人们对于历史的向往和神秘的探索。这次游西安钟楼的体验,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古城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以下是我对于这次游西安钟楼的开云官网app下载安装手机版 。

第二段: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

一踏进钟楼的庭院,我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的古代。庭院里摆放着古朴的家具和器具,让人倍感历史的厚重。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示出唐宋时期的繁荣与庄重。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了解到钟楼的建造历史以及它在古代的重要地位。站在钟楼的顶部,远处的城市和山脉一览无余,这种宏伟的场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辉煌和现代的发展。

第三段: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钟楼不仅是古城的地标,更是了解西安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在钟楼周围,我看到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例如剪纸、泥人、手绘面具等。这些艺术品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富有神秘的色彩。与此同时,钟楼还有许多表演和活动,展示了传统的歌舞和戏曲。参与其中,我更加了解到西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价值。这些传统不仅是西安人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第四段:品味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游览钟楼,我对古人的智慧和文明感到钦佩。古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无疑是一种艺术,可以从中品味到古人的智慧和才艺。钟楼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更是一种工程奇迹,它不仅构造精巧,而且设计巧妙。钟楼的悬挂转轮钟是中国古代极为罕见的机械结构,充分展示了古代科技的发展。古人的智慧和文明让我敬佩不已,也让我对自己的文明传统充满自豪感。

第五段:对钟楼游览的总结与展望。

通过游览西安钟楼,我收获了许多,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也领悟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智商。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于历史的责任,我们应该珍惜历史,传承文明。对于未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西安钟楼游玩,更好地了解西安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通过这次游西安钟楼的体会,我对于历史与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钟楼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更是古代文明的见证和传承。我们应该珍视历史,传承文明,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西安的历史与文化,为传承和弘扬这段厚重的历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写西安钟楼篇八

西安钟楼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该怎么去介绍比较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安钟楼导游词,欢迎参考阅读!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西城墙长2706米,东城墙长2886米,周长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昔日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樵楼”。象征门阙,兼用来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如果你绕城一周,就会发现,城墙的四个角唯独西南角是圆形的,其它三个角是直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是保持了元代长安城蒙古式风格的.转角圆状。明城墙在隋、唐、元代城墙遗址基础上改建而成,范围和唐长安城皇城范围基本相同。

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同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没有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共建有登城马道11处。登城马道底部道口的门是朱漆的,俗称“大红门”。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为防敌人奸细混入城墙守卫部队中,登城马道戒备严密,平时不允许守成士兵私下,也不许闲杂人等靠近逗留。等到军中禁夜炮响后,铁门便紧锁了。

西安城墙除明代在东、西、南、北有四个门: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外,随着岁月的变迁,城门也发生种种变化。现在我们除了可以看到这四个门,还可以看到:勿幕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中山门、尚德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

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以悠久的历史,伟岸的雄姿,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八方游客。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谢谢大家!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它的诞生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祭礼、朝仪、娱神中的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八世纪开始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需要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是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发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占地1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是1378平方米。它建于公元1384年,也就是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距目前位置1000米左右。当时迎祥观是西安市的中心,但钟楼在建成200年后,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万历10年,也就是公元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懋贤的主持下,将钟楼来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据钟楼的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木质结构的楼体全是原样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迅速。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攒尖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每边长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基座四面正中各有一个高和宽都是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边长22米,高26米,四面五开间,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达5米,里面是木心,外贴铜皮,铜皮上再箔敷一层黄金,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这口钟建造以明成化年间,也就是公元1465年—1487年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对于景云钟不响的原因,有人认为它是“历世久远,神武有灵”,不愿被热挪动;也有人说,钟置于室内正好像是“待瓮以呼”,当时应该移到楼外。但无论如何,这给钟楼的历史又添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这些木刻浮雕故事,给钟楼增添了不少历史趣味。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鼓楼位于钟楼的西北角。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比钟楼要早四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鼓楼占地1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804平方米。楼体呈长方形,总高33米,基座高8米。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每块匾重约3吨。南边的匾额是:“文武盛地”,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北面的匾额为“声闻于天”,是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在鼓楼的三楼有14根红色显柱,24根隐柱交叉《》立。里面挂有3只大宫灯,12盏中宫灯,16盏小宫灯。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1953年,国家拨款对鼓楼进行了大修,设立了文管所,精心保护,使鼓楼更加秀丽巍峨。现在,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写西安钟楼篇九

我在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又有了一次难忘的体验——参观了西安钟楼。西安钟楼位于城墙之内,它矗立在繁华的鼓楼广场上,占据着醒目的中心位置。整个钟楼高耸入云,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我站在钟楼下,抬头仰望,不禁为之惊叹,心中一阵自豪,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如此宏伟的古建筑,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第二段:历史沉淀。

钟楼建于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钟楼建筑融合了汉,回,云南,藏,蒙等多个民族的建筑风格,辉映着中国传统的建筑精华。站在钟楼内,我又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第三段:灯火辉煌。

夜晚的钟楼更是美不胜收。整座钟楼被五颜六色的灯光照亮,如同一颗巨大的明珠镶嵌在夜空中。灯光的变化与音乐的搭配,形成了一场奇妙的艺术表演。每天晚上的钟楼表演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赏。尤其是新年、春节期间,钟楼被点亮的烟花灿烂多彩,热闹非凡。

第四段:沉思与感悟。

在钟楼内,我们可以上到顶层,俯瞰整个西安市区。站在钟楼顶层,眺望远方,一派繁华和烟火气息扑面而来。然而,我也不禁想到了古人们的艰辛和智慧。他们在没有先进工具的条件下,创造了如此壮丽的古建筑。钟楼给我的震撼和感动是无法言喻的。我不禁想到,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要对古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五段:宣扬与传承。

钟楼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宣扬着古人的智慧和杰作,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应该将这种传统与智慧发扬光大,用这些经典的文化元素去丰富我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结:

西安钟楼是一座值得骄傲与敬仰的古建筑。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钟楼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美好体验。我们应该珍惜钟楼带给我们的这种美好感受,将古人的智慧和优秀传统发扬光大,继承并传递给后代。西安钟楼的存在,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写西安钟楼篇十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特别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就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兼用来打更。敌人攻入闸楼城门,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体建筑,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便于战马上下。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守卫特别严格。

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城墙的长乐门、安定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有30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开始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时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时期发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写西安钟楼篇十一

西安钟楼是中国唐代以来保留最完整、形制最大的钟楼,也是西安的标志之一。建于明朝中叶,高36米,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物。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四周繁华热闹,是游客们必去的景点之一。我最近有幸参观了西安钟楼,并对此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

二、外观与氛围。

首先,西安钟楼的外观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高耸入云的钟楼,蓝色琉璃瓦闪耀着太阳的光辉,十分壮观。楼的四周是繁忙的街道和商铺,人潮涌动,增添了热闹的氛围。在街对面的广场上,人们排起长龙,等待着每日的鼓乐表演,我感受到了西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与人们对传统的热爱。

三、历史文化。

钟楼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建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了解到钟楼呈方形,每面都有众多楼梯,登上楼顶可以俯瞰整个古城。这个设计在当时的古代非常独特,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与独特。在楼内,还展示了一系列与钟楼相关的历史文物和建筑模型,让人们更加了解钟楼的渊源和意义。同时,钟楼还有展览展示西安古代文化和民俗,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西安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

四、观景体验。

登顶钟楼后,我对西安市整体的观感有了全新的认识。俯瞰下方,远处的建筑屋顶仿佛变得微小起来,人潮如织的街道不断涌动,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同时,远处的古城墙、大雁塔等众多著名景点也一览无遗,让我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钟楼还设有观景台,可以近距离观赏到钟楼四周的历史建筑,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细腻和独特之处。我拍下了很多美丽的照片,留作永久纪念。

五、文化交流。

最后,我认为钟楼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交流平台。每天在广场上都会有鼓乐表演和传统文化展示,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音乐与舞蹈。在游客中心还可以购买到各种与名人相关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代表了西安的独特风情。我在这里结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彼此的文化和旅行经历,增进了我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起来,西安钟楼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的建筑,它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外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登顶钟楼的体验让我对西安的整体感觉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为我提供了拍摄美丽风景的机会。在钟楼周边,我还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西安钟楼的参观体验让我收获颇丰,并且为我今后更加热爱中国文化和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西安钟楼篇十二

今年暑假,我有幸随妈妈去古都西安游了一回钟楼。它坐落于西安市中心,是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兴建的。虽然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但钟楼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形态,被誉为“古城明珠”。

钟楼面积达1377平方米,从地面到镏金顶的高度是36米,楼基高8。6米,宽35。5米。钟楼底部像一个城墙墩子,上面是一个亭子样的阁楼,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

我们沿着北侧的石阶登上了华丽的第一层,首先看到的是四周漆壁上栩栩如生的雕刻,上面是远古的传说和故事,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伯乐相马》《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走进楼厅,只见四根粗大笔直的柱子威风凛凛,它们高17米,名曰“冲天柱”。厅中有精美的楠木家具,还有五彩缤纷的吊灯。

其实,钟楼的第一层便是最高的一层,但从外面看,却有三层屋檐,上面的两层屋檐在里面看是看不出来的。这种形式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能使下层屋檐得到保护,真是一举两得。

站在庄严雄伟的钟楼上,踏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里的条石,欣赏着装饰斗拱、形式优美的木檐……极目远眺,整个西安城就在我们的脚下,我感到胸襟开阔。这精巧、古香古色的建筑表现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们的创造技术和丰富的智慧,显示出我国古典建筑的独特风格。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姥姥参观了陕西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西安钟楼。

一下汽车,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钟楼就呈现在眼前,翘首望去,它多么像卧虎蹲狮。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中心。楼顶覆盖着琉璃瓦,红橡绿瓦,交相互映。每层楼的四角翘起,犹如飞鸟展翅,形式典雅、优美。据说它的顶是木心金表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金光四射,灿烂辉煌,为钟楼增添了神彩。

我看到,如此高大的钟楼基台以上竟无一砖一石,全部是木质结构。楼分上下两层,共有三个彩色飞檐,通高三十六米。上下两层都有明柱迥廊。第一层的四面有雕刻着山水、人物、花卉的红色大门可以进出。

跨进大厅,姥姥拉着我来到镶嵌在墙壁内的石碑前,说:“西安钟楼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许多钟楼中修建得最好、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你应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我耐着性子读了起来。哦,钟楼修建于明洪武年间,已经历了数个朝代,在风风雨雨中度过了六百余年。解放后,政府数次整修,才使古老的钟楼越来越容颜焕发了。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啊,好美呀!屋顶全是贴金彩绘,色彩艳丽,雕梁画栋,有龙有凤,奇巧无比,中心藻井的图案更是别致。天花板上悬挂着八盏大宫灯,居中那盏,大得出奇,为灯中之王。

最使我心驰神往的是墙壁上挂着大画家齐白石九十三岁时专为钟楼作的十幅画。他画的虾活灵活现,有的破水而出,双钳紧闭,躯体伸直;有的轻浮漫游,双臂弯曲,长须摆动:只只虾栩栩如生,活泼可爱。

大厅的中心陈设着古香古色的清代刻花桌椅和茶几,造型雅致,做工精细。还有名贵的古瓷器,瓷器上面的彩釉花纹图案,巧夺天工,令人赏心悦目,大饱眼福。这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厅内红漆柱子最显眼,我伸开双臂量了量,两个人才能合抱住。讲解员刘阿姨微笑着说:“这叫通天柱,一直通往二楼。”我兴致勃勃地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于是,我拉着姥姥的手要登二楼。刘阿姨和蔼地说:“二楼整修,谢绝参观。”

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了庄严美丽的楼阁,来到平台上,遥望终南秀岭,俯视市容,绿树成荫。一座座新建的高楼拔地而起,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的车辆如穿梭,行人络绎不绝,好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啊!此时此刻,我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又多么自豪。

巍峨壮观的钟楼啊,您的美姿吸引了大童的游客,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一百多个国家的人们,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古城西安的光荣。喜逢盛世的钟楼啊,您为祖国灿烂的文化争了光,添了彩。我爱您,更爱那给您恢复青春活力的社会主义祖国!

古代中国的大小城池,都建有钟楼和鼓楼。钟楼上挂钟,鼓楼上放置大鼓。每天黎明时分,人们敲响大钟,打开城门;每天日落击鼓,城门关闭。“晨钟暮鼓”是古代百姓起居的重要信号。

西安钟楼坐落在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点上。公元1384年,朱元璋称帝时,害怕全国各地出现真龙天子与他争夺王位,下令修建钟楼以镇龙气。因楼上有一口5吨多重的大铁钟,每天早晨击钟报时,所以取名“钟楼”。

钟楼初建时,地址并不在现在的位置,而在今西大街的广济街口,与现在的鼓楼遥相对峙。明城墙建成后,由于城市中心东移,公元1582年,又将钟楼整体迁移到现在的位置。现在的钟楼,是中国六大古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钟楼。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衡量,西安钟楼,居全国钟楼之冠。

钟楼楼体为砖木结构,从下往上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由地面至楼顶总高36米。

基座呈正方形,用青砖砌成,边长35.5米、高8.6米,四面正中各有高、宽6米的券形门洞。

楼体为木质结构,共两层,深绿色琉璃瓦,三重檐,每重四个飞檐翘角。楼的四周有回廊,环绕回廊,凭栏四望,可饱览古城全貌。楼内有木梯可盘旋而上,里面陈列着许多明清瓷器和古代文物。楼里楼外雕梁画栋,贴金彩绘,气势恢宏。门扇窗雕精美细致,突现了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每层的门扇上,都有大量浮雕,上面述说了古代经典的轶闻和典故。

楼上的大圆金顶,高5米,外贴黄金箔,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金光灿烂,金碧辉煌。

在钟楼的西北角,陈列着一口明代的大古钟,它有5吨多重,古钟的边上铸有八卦图案。全国各地的游人,都可以在这里击鼓娱乐,享受旅游观光的乐趣。

在钟楼西北方向大约1000米的位置,古老的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峙。钟楼与鼓楼之间,现已开辟成一个很大的钟鼓楼广场,这里有喷泉、草坪、停车场、美食城,还有西安最大的地下购物广场——“世纪金花”。来来往往的市民和游客,不但可以在这里休闲、购物,还可以在这里游览观光。

在这里,我衷心的欢迎全国各地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大哥哥、大姐姐和小朋友们来我们西安观光和旅游!到时我可以给你们当个“小向导”。

写西安钟楼篇十三

今年署假,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故乡西安,这里已经大雪飞扬。树木、楼房、草地、街道等万物都披上了白色的银装。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西安的钟楼。

钟楼是正方形的,外表是用跟城墙一样的灰色大专砌成的,钟楼由三层组成,四面有四个像波浪一样拱起的小屋顶,中间有一个像金字塔型的大屋顶,看起来像用一顶金色的帽子盖上去一样,屋顶的瓦都是绿色的,墙壁和屋檐都红色的。我和爸爸上到钟楼的二楼,远远望去,有四条大街以钟楼为中心,笔直的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看起来很么壮观、很雄伟。大街上的车穿流不息,两边商店的霓虹灯灯光闪耀,把城市打扮的更加漂亮,更加美丽,里面陈列了很多古代用的生活用品和古代乐器,里面的墙壁上还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壁画,非常优美。四周的房檐挂满了非常大的大红灯笼,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二楼的一个角挂着一个大大的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是用铁铸成的,是古代人用来报时的晨钟。还远远看到一座跟钟楼的形状很相似的,就是鼓楼,钟楼和鼓楼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矗立在西安的市中心。

古老的西安真是多姿多彩,我爱家乡。

写西安钟楼篇十四

我国有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兵马俑、第一座佛教建筑白马寺、有凄美爱情传说的雷峰塔等等一些著名历史遗迹,但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西安的大雁塔。今天,我终于踏上了大雁塔之旅。

一到那儿,远远就看见由****亲笔题词的四个大字“大慈恩寺”,四个金色大字在黑色的木板上显得熠熠生辉。一进门就看见一座青铜佛像,这佛像就是玄奘,他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玄奘一脸的安详,身披袈裟,手拿念珠,让我不禁想到玄奘寻找佛经的传说。玄奘那时在大沙漠里行走,身上的水袋已经没水了,他又累又渴,快走不动了,当时他想,我这么忠于佛教,还没有取到真经,难道就这样死了吗?这时天上飞来一只大雁,玄奘认为这是佛祖在帮助他,他就跟着大雁走,果真找到了水源,连佛祖也被玄奘执着的精神所感动。

当我看见佛像后面的大雁塔,也不由的震撼了。大雁塔有七层,看起来非常高,远远看去它像梯子又像一座通天桥,非常壮观。我到了大雁塔的里面,里面非常漂亮,红色的楼梯杆和黑色的楼梯很搭配,听说大雁塔的顶部有舍利子和珍贵的佛经。大雁塔的楼梯是旋转的,我们到了一个台子,俯视慈恩寺的一切,我听旁边的人说:“这里可真是太美了,太整齐了。”有一位外国人说:“中国的慈恩寺真是太壮观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夕阳西下,我走出大雁塔,夕阳下的大雁塔放佛披着一件金色的衣服,更是壮观雄伟,让我禁不住的赞叹。

回到家,我想到了玄奘的执着,大雁塔的壮观,我要学习玄奘对真理的执着,也对我国的历史而骄傲。

写西安钟楼篇十五

有句俗话:“德阳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云里头。”这正是位于德阳东山的一处雄伟美景——钟鼓楼。

根据德阳县志记载,古时的钟鼓楼叫四面鼓楼,又名“来鹤楼”。在德阳县城十字街中心,外观五层楼,楼顶正中间面向南边;背向北边,雕塑着一尊“魁星点斗”神像;左悬大铁铸钟一口,右置大圆鼓一面,所以称呼为“钟鼓楼”。

钟鼓楼远远望去,像七顶四角翘起来的帽子搭在一起。走近看,钟鼓楼下有一块巨大的.石墙,上面雕刻着三个朱红大字——钟鼓楼。在石墙后面有一幅用石头雕成的画,画上画着好几个大小不一的钟。这幅石刻画的左右都雕着一条龙,左边刻着“龙跃云津如日中天”八个字,右边刻着“二零零七年重建”。

钟鼓楼的墙是用石头垒成的,屋檐是用塑筒瓦制成。我走进楼里,迎面就看见了一口铁铸大钟,这或许就是钟鼓楼的钟吧?我顺着楼梯往上走,越走越高,越走越害怕。我在第五层楼的正中间看见了一面大圆鼓,也许这就是钟鼓楼的鼓吧?当我走到第六层的时候,我的手心开始冒汗。当爬到最顶层时,我的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我在最顶层的窗户向外看,看到城市里的房子摆放得整整齐齐。

回家的时候,我想着能再去一次钟鼓楼该多好呀!

写西安钟楼篇十六

上回说到回民街在钟鼓楼附近,那我们下一站就去钟鼓楼。钟鼓楼其实是两栋遥相呼应的建筑,顾名思义,一栋上面是大钟,一栋上面是大鼓。

登上钟楼,一口巨钟引入眼帘,那象般巨大的铜钟被高高地挂在一个红色的的木架上,光是边上的木杵直径就有二十多厘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钟声是怎样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到了晚上,很多盏刺眼的灯光打在钟鼓楼上,钟鼓楼顿时变得金碧辉煌!妈妈说,那在建筑学上叫“光雕”。

钟鼓楼真是古城西安的一大奇观!

写西安钟楼篇十七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这个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座与钟楼遥相呼应的楼就是鼓楼,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迎祥观是唐朝一座非常著名的道观,唐睿宗李旦为了给自已的母亲过寿,特制了一口钟安放在迎祥观内。随着城市的发展,西安城不断地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再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

钟楼的主要作用就是击钟报时。每天清晨,当钟声响起,四个城门就打开,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傍晚鼓楼的鼓声一响,人们就回到城里关闭城门,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过去用来报时的钟是唐睿宗李旦在景云二年(7)命人制作的,取名“景云钟”。景云钟纹饰精美,线条流畅,声音洪亮,充分表现出了唐代工匠高超的铸钟水平,原钟现收藏在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景云钟的复制品,它的体态、大小、重量、纹饰与原景云钟都是相同的。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请看钟纽部分:据传海中有一种大兽叫蒲牢,它虽然凶猛,但是非常害怕鲸鱼,每当鲸鱼攻击它,它就会拼命大叫,由于它的叫声非常响亮,人们在铸钟的时候就将它缚在钟上,以祈求钟声洪亮,我们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钟就像张着大嘴的蒲牢,撞钟之木就像鲸鱼,鲸鱼咬一口,蒲牢叫一声,鲸鱼咬得越急,蒲牢叫得越响,如果哪位朋友不信,可以来试试。

关于蒲牢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蒲牢”是龙王爷的第九个儿子,龙生九子各有所好,这位蒲牢平素爱大声喊叫,声音非常洪亮,因此钟纽常常做成蒲牢的样子,希望能使钟声洪亮,总之有了蒲牢,钟声就会洪亮,这是无可置疑的事了。

再来看看钟面,这里有龙、凤、鹤、狮、独角牛,以及飞天、彩云、蔓草等,花纹线条流畅、首尾相接,它们分别代表着道教法规、富贵权势、天上人间,以及现世未来,是一幅集福、权、贵为一体的宗教纹饰画,特别珍贵的是这篇唐睿宗李旦亲笔所书的铭文。李旦的真迹共有三处:孔子庙堂碑、顺陵碑以及景云钟铭文。因孔子庙堂碑和顺陵碑都己被毁,所以现在李旦的真迹就仅存景云钟铭文一处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道教的玄妙,以及景云钟的制作,无论是从书法的角度,还是从文章的内容来看,都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座坐落于四条大街交会处己600多年的钟楼吧,我们先从屋檐讲起,大家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钟楼有三层屋檐,其实它只有两层,也就是说在二楼是一层楼两层檐,那么为什么要把屋檐做得这么复杂呢?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屋檐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重檐就是统治阶级为了提高自己的尊严和权威而独占的一种形式,就是同样的重檐屋顶也有着最尊与次之的区别,重檐庑殿为最尊,比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重檐歇山次之,比如北京天安门。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顶形式,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北魏石窟的石塔雕刻上,此外在宋画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的楼、台、亭、阁采用这种形式,到了明清这种形式就更加兴盛起来。大家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四周的建筑都很漂亮,可这在过去是完全行不通的。

普通老百姓盖房子只能盖单檐房屋,重檐在皇家建筑里才能出现。也许有的朋友已经注意到了,在屋顶的四翼角戗脊上有一排动物形状的构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仙人、走兽。我们依次来看一下:第一个是仙人,在它后边分别是行龙、飞凤、行狮、天马、海马、飞鱼、押鱼,这几种走兽都有其一定的寓意。龙风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狮子是兽中之王、镇山之王;天马、海马象征皇家的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飞鱼、押鱼是海中异兽,据说可兴云作雨、镇火防灾。建筑工匠们巧妙地将政治象征、艺术装饰和实用构件统一在一起,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我们再往下看,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可以看到有一层用小块木料拼合成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这种构件称为斗拱,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为什么叫斗拱呢?在柱子与梁枋上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故需要有一种构件托住屋檐下的仿和椽。

古代工匠用弓形的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弓形短木称为拱;在两层拱之间用方木块相垫,小方木形如斗,所以这种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即称为斗拱。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斗拱的确是一种很奇特的构件,一块块小木料组合起来居然可以挑托起那么沉重、那样深远的屋檐,这是我国古代工匠一项了不起的创造。

建筑首先作为一种物质财富,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在人类创造的过程中,不但产生了物质的躯体,同时也产生了美的形象,在房屋的整体和房屋各种构件的制作中,人们都对它进行程度不同的美的加工,装饰就是这样开始在建筑上出现的。古建筑的门窗是与人接触最多的部分,在它们身上自然集中地进行了多种装饰处理。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生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若朋友们感兴趣,不妨仔细研究一下,看看您能猜对多少。

写西安钟楼篇十八

我的家乡德阳,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且不说具有悠久历史的玉皇罐,也不说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石刻长廊,单是那天人合一的东湖山公园就足以让人留恋忘返。而灯火辉煌的宝塔——钟鼓楼则是东湖山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家就在东湖山脚下,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钟鼓楼散步。

钟鼓楼广场的大门边已经排满了轿车,人们正三三两两、络绎不绝地向广场聚集。

这时已近黄昏,广场前的石雕引人注目,几个外地的游客正指指点点:一位美貌的女子半躺在石台上,右手托起眉毛一样弯弯的月牙,好一副“月上东山”的景象!通往钟鼓楼的广场大道上,摆满了各种样式的`花儿,它们竞相开放,争娇夺艳,相互媲美。那“品”字形的菊花,仿佛告诉你要仔细品味钟鼓楼的一切;那“心”字形的一品红,近看就如一个个红铃铛,微风一吹便会丁当作响。远看则像一团“心”字形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而那雕刻在地面上的凤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往前便是喷泉池子,里面养了许许多多的锦鲤,大的如手臂那样粗壮,小的就像水里的精灵,一闪便已不见。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01543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