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要素,以保证教学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教案的内容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是一些优秀教师编写的教案,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出塞的教案篇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于是在第三、四两句,诗人给出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其二。
这首诗描写了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诗人用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武气概,胜利者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骅骝骏马,是再好不过的马了,还要给它配上再美不过的白玉鞍桥,可以想见这马上骑手的威风。这英武的骑士是手持“金刀”(即金错刀)奋战沙场的。这骑士披一身月色,顶凛冽寒风,鏖战而归。但他全副精神仍沉浸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那咚咚的进击鼓声还响彻耳畔。这风度轩昂、勇武不凡、充满自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这实在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从耿耿赤心发出的雄壮的呐喊,也分明寄寓着诗人的殷切希望。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
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出塞的教案篇二
1、感其境,激其情。
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课件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我出示一些描写边塞环境的诗句,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有些遗憾的是,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在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深入。同时,教学环节上不够简洁,引入的资料、补充的诗歌比较多,以致于“走马观花”。
出塞的教案篇三
《出塞》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王昌龄著有《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2、说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教学大纲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现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说重点难点: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在吟诵想象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教诗的最好方法便是诵读、想象、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
这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第一、二句的时间,空间跨度极大,而且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理解这一点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难点。
4、说教学方法:
(1)想象法:美好的意境,总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古诗教学也是这样,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翻译诗意,因此,理解诗意的最好方法便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五次想象,帮助学生更本质、更内源、更切身地感知诗歌的意境。
(2)以诗解诗法:为了使课堂更充实,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我以《出塞》为例。这为生打开了边塞诗的大门,借其它也塞诗的名句丰富了学生的语感,知识与情感,并为理解本诗做了很好的铺垫与引申。这种借鉴对比也是一种理解诗意的捷径。
5、教具使用: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也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我选择了精美的古诗配画,再配以如泣如诉的琵琶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智受到了启迪,情感受到了熏陶。
第一环节: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古诗教学要求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出塞”这个题目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意象,课一开始,我便在学生理解“塞”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用一个词,一句话,一句古诗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从而感知边塞环境恶劣,战事的频繁。
第二环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古诗讲究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作为小学教材中的必读课文,更以其优美的节律与独特的意境著称,是小学生阅读、赏析的典范。因此,我教这首诗的第一步骤,便是引领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教给学生简单的平仄规律,在老师的范读、老师做手势学生读、学生读、这样有层次的.读中,指导学生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先声夺人。
第三环节: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已由一字一句地教诗意转变为通过看注释,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大体把握诗意。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讲解诗意,可不讲诗意,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在解与不解之间,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途径——想象。
在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不同类型的五次想象:读诗后谈脑海中的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紧扣“人未还”谈想到的情景是一种联想想象;听音乐写亲人的话是一种创造想象。此外,在结尾的拓展读诗中,我还引导学生读古诗谈听到的声音,这是一种声音想象,引导学生站在战士的角度揣度他们的心理活动,那便是一种角色想象了。这里的种种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诗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深入解读。
第四环节:拓展读诗,读懂诗人。
一首古诗便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面镜子,透过诗,我们是可以,也应该去了解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想世界的。如果还有他的其他作品作以比较,补充,便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因此,我选择了王昌龄的《出塞》(二)作为这堂课的补充与延伸。通过对诗歌场景的想象,对我们情感世界的想象,折射映衬出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这样既与教学内容形成互补,又紧扣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环节:回到现实,激励阅读。
课的结尾,请学生思考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将课延伸到现实中,延展到课外,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现实性。最后,为学生准备了边塞诗的资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范本,把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落到实处。
出塞的教案篇四
《出塞》这首诗所描写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如何感其境,悟诗意,激其情是我备课重点。
一、了解背景,与诗人对话。
课件出示王昌龄简介,并让学生了解创作年代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时代正值盛唐,对外战争取胜,故边塞诗人的作品多激昂上进。同时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样导入使学生穿越时空,感受冷月照边关的画面,与作者感同身受,自然入情入境。
二、走进文本,感悟诗意。
在这四句诗中,最难懂的是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画面,明白朝代的顺序。在读中体味景物虽然没变,而朝代却已更迭,悟出战争一直没有休止。在教学第二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以读促悟,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远,猜想“人未还”的缘由,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连年的征战给人带来痛苦与无奈之情。学生情感的大门被推开,畅所欲言,把诗人的情感和诗句融为一体,突破了难点。
三、拓展积累边塞诗。
学习本节课后,我又相继出示卢纶《塞下曲》,王之涣《出塞》这两首诗,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研究诗所表达的意思,采用本课学习诗的方法学习。既有拓展又巩固本届学习诗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参与较广,较好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
出塞的教案篇五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作者简介】。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文学成就】。
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名家点评】。
1、《唐诗绝句类选》:“秦时明月”一首,用修、于鳞谓为唐绝第一,愚谓王之涣《凉州词》神骨声调当为伯仲,青莲“洞庭西望”气概相敌。第李诗作于沦落,其气沉郁;少伯代边帅自负语,其神气飘爽耳。
2、《唐诗直解》:惨淡可伤。结句出人意表,盛唐气骨。
3、王世贞《艺苑卮言》: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才。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
出塞的教案篇六
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利用品读字词,想象画面,音乐激情等方法,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有些学生悲伤忧郁,思量回家,而更多的学生想到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们,仗要打赢,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战士能平安回来,这是谁的心声?从而引出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呼唤,使全诗内涵更深,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使后两句的学习水到渠成。
3、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课前搜集关于明月关塞诗歌,以及表现壮志豪情的诗句,通过这些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学生在品悟诗句及想像画面和人物内心世界时的表现十分出色,使课堂呈现浓郁的诗的氛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加以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课前安排的搜集军旅诗,以及对李广生平的了解,王昌龄做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有全面详细的了解,而这些资料很好的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作用。
出塞的教案篇七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7.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8.沙场:指战场。
9.震:响。
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其二。
这首诗描写了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诗人用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武气概,胜利者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诗人介绍。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行军》。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出塞的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
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4、指导感情朗读。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
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1、师:网上有一位朋友读了现代诗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番。
2、演示课件,结束授课。
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时既尊重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找到文本学习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点,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习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
这样设计把学生看作有个性的认识主体、看作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课采用的是以“精心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能够学得有趣、有效。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简单举例如下:
1、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2、加强教学评价,让创新更具理性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应当有意识的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这个评价应当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将打破教师主观评价的形式,以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既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为互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课堂上一闪即逝的创新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出塞的教案篇九
李老师的这份《出塞》教学设计体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所有必需的环节都明确地写出,而且前后一致,因此这是一个整体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各个要素地简单的堆砌。
(1)教学目标阐述。
李老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仅反映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而且体现了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目标的阐述清晰,具体,不空洞,不仅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且便于教学中进行形成性。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李老师对于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是这样的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较强。学生具有一定的古诗词素养。这是从认知特征,起点水平和情感态度准备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地列出学习者的特征。
(3)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出塞》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创设情境法和拓展阅读法优化组合;这种教学策略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能够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和策略一致,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教学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活动要求表述清楚。
(4)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李老师在《出塞》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课件媒体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促进了课堂的教和学。
(5)教学过程设计。
李老师在《出塞》教学设计中教学思路清晰(有主线,内容系统,逻辑性强),结构合理;注重新旧知之间的联系,重视新知识的运用;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有层次性,能够体现学生的发展过程。
(6)教学设计。
李老师《出塞》的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内容和标准;有合理的朗读练习,读的内容,次数,方式合理,有层次性,既能落实双基要求,又注重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提高;注重形成性,了工具;针对不同的结果及时的反馈,而且以正向反馈为主。
(7)和帮助。
李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和困难有所估计,并提出可行的帮助和支持;有完整的有课后;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主题。
李老师的《出塞》教学设计具备有良好的可实施性:
(1)时间因素。李老师在运用此的教学时,所需时间安排十分合理,包括教师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得当。
(2)环境因素:李老师设计的这份教学设计对教学环境和技术的要求不高,可复制性较强,操作方便。
(3)教师因素:《出塞》这份简单可实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及其预备技能;
(4)学生因素:李老师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预备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比较合理。
李老师的这份《出塞》这份教学设计,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法上有创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有效应用。
1,创设情境,强化感受。
《出塞》一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本节课中,李老师注重通过录象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完全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2,以诗解诗,促进感悟。
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李老师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李老师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了解边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相机出示了四首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高适的《塞下曲》,杜甫的《后出塞》,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边塞古战场的了解,认识它的荒凉寂寥,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
李老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李老师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学生只做到语气语调语速上的模仿,内心内的情感并没有与诗人达到共鸣。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出塞的教案篇十
《出塞》一诗出现在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二单元。因为在大课间朗诵过这首诗,所以孩子们对它都很“熟”。虽然如此,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其诗意、品味其作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的妙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么几点:
首先,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幻灯片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其次,采用以诗解诗的方式,促进感悟。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本诗之前,教师出示了四首“战争”主题系列诗歌(均已在此前的晨诵中朗读、背诵):《国殇》、《诗经*秦风*无衣》、《汉乐府*战城南》、《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战争残酷性的了解,认识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同时,对“互文”和“用典”这一知识难点的处理比较巧妙,运用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中国古诗文中这两种特殊的写作技巧。
出塞的教案篇十一
在教学本诗时,因为看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非常感动,也非常想上出那样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因此在备这一课的时候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思路?――以古诗教学串讲古诗,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
我先以解释“塞”入手,解释诗题,营造意境,接着让学生整体通读,了解字意,然后分步解读诗句,品悟诗情,再让学生整体诵读,感悟诗韵,最后拓展延伸,积累同类诗。在各个环节中我都进行诗句的串讲,如在让学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我出示了王昌龄的《从军行》及王之涣的《凉州词》,再如在让学生体会为什么士兵会怀念李广将军时,我以高适《燕歌行》中的描写进行对比,让学生更能体会,激发对李广将军的敬佩及思念,最后的拓展延伸更是让学生有了一个更好的积累同类诗的平台。
从整节课来看,对于诗前两行的配乐引读是本节的一个亮点,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看,士兵那白发苍苍的父母,相互搀扶着来到村口,遥望着边关,老泪纵横地喊:――瞧士兵那无依无靠的孩子,看到得到父亲百般疼爱的同伴,忍不住:――”及配乐,学生反复地读,深深地体会到了士兵远征不得归,思念家乡、亲人的痛苦。对于设计的思路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老师们认为这样的设计可以拓展诗歌教学的`深度及广度。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对于前两行诗的挖掘还不够深,学生对于战争的时间长还不够理解,因此在感情的升华上还不够。再者,讲得比较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还要再加强学习,多磨课,才能出好课。
出塞的教案篇十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讲解。
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创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出塞的教案篇十三
《出塞》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课文,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王昌龄著有《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教学大纲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现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在吟诵想象中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教诗的最好方法便是诵读、想象、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
这首诗虽幅短小,但意境深远,第一、二句的时间,空间跨度极大,而且采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边关”,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理解这一点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难点。
(1)想象法:美好的意境,总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古诗教学也是这样,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翻译诗意,因此,理解诗意的最好方法便是激发学生的想象。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五次想象,帮助学生更本质、更内源、更切身地感知诗歌的意境。
(2)以诗解诗法:为了使课堂更充实,提高40分钟课堂效率,我以《出塞》为例。这为生打开了边塞诗的大门,借其它也塞诗的名句丰富了学生的语感,知识与情感,并为理解本诗做了很好的铺垫与引申。这种借鉴对比也是一种理解诗意的捷径。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也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我选择了精美的古诗配画,再配以如泣如诉的琵琶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智受到了启迪,情感受到了熏陶。
第一环节:想象解题,营造意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古诗教学要求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出塞”这个题目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意象,课一开始,我便在学生理解“塞”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用一个词,一句话,一句古诗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从而感知边塞环境恶劣,战事的频繁。
第二环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古诗讲究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作为小学教材中的必读课文,更以其优美的节律与独特的意境著称,是小学生阅读、赏析的典范。因此,我教这首诗的第一步骤,便是引领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教给学生简单的平仄规律,在老师的范读、老师做手势学生读、学生读、这样有层次的读中,指导学生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先声夺人。
第三环节:读中想象,读出情感。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已由一字一句地教诗意转变为通过看注释,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大体把握诗意。古诗教学最忌一句一句地讲解诗意,可不讲诗意,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在解与不解之间,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途径——想象。
在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不同类型的五次想象:读诗后谈脑海中的印象是一种再造想象;紧扣“人未还”谈想到的情景是一种联想想象;听音乐写亲人的话是一种创造想象。此外,在结尾的拓展读诗中,我还引导学生读古诗谈听到的声音,这是一种声音想象,引导学生站在战士的角度揣度他们的心理活动,那便是一种角色想象了。这里的种种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又是对诗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深入解读。
第四环节:拓展读诗,读懂诗人。
一首古诗便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面镜子,透过诗,我们是可以,也应该去了解诗人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情想世界的。如果还有他的其他作品作以比较,补充,便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因此,我选择了王昌龄的《出塞》(二)作为这堂课的补充与延伸。通过对诗歌场景的想象,对我们情感世界的想象,折射映衬出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这样既与教学内容形成互补,又紧扣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环节:回到现实,激励阅读。
课的结尾,请学生思考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将课延伸到现实中,延展到课外,体现了语文课的开放性,现实性。最后,为学生准备了边塞诗的资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范本,把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落到实处。
出塞。
关
人未。
还
同情征人,渴望和平,热爱祖国。
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诗在时间,空间上的广度,又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为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出塞的教案篇十四
学习目标:
1.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感情。
2.学习阅读古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3.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学习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情。
学习难点:“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句的写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搜集边塞诗,并朗读;搜集中国现代国防知识。
2.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古诗接力。
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古诗接力,怎么样?每一个小组一个同学先背诵,第二小组任意一位同学紧跟上,接不上算输。
二.导入新课,交流学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出塞》,(出示视频范读)。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它?
三.按学生的意见,先交流预习中所思所疑。
1.指名一学生读这首古诗,注意读音。
2.自由读诗,小组中交流自己在预习中理解的内容,向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小组中无法解决,便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深入进行研究。
4.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
“秦时明月汉时关”
猜测:作者是想说:
1.在边塞看到了秦代的明月,汉代的边关。
2.在边塞看到了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
3.在这边塞上,明月还是那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那秦汉时的边关。
四.在小组中边起来说说诗意,集体交流。
五.进一步朗读、理解。
1.读诗,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体现感情?
2.再读后,你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收获?
3.思考:(选择自己能解决的难度系数)。
一星级:从“万里长征人未还”感受到作者怎机关报感情?
二星级:你从“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看出作者还想说什么?
三星级:“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作者的一种愿望,因为:
又是作者的一种感慨,因为:
六:背诵古诗。
七:创情境说话。
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看一段动画,组织语言,再次看的时候,当一名小小解说员。
播放flash动画,使学生进入《出塞》这首诗的情境中。
再播放动画,谁愿挑战这个任务?
八.交流边塞诗。
你在课外还读过哪些边塞诗?能读给大家听吗?(会背更好)。
教师出示《塞下曲》《凉州词》,学生齐读。
九.交流中国国防知识。
交流资料,教师补充资料(关于美国飞机在我领空与我战士王伟的飞机相撞的资料、中国最先进的武器图片,最好是能搜集到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式的资料片)。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我国军事实力如此强大,有什么感想?用你们的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吧。
十.模仿创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你们有没有信心写出一首关于现代国防的诗来?
友情提示:
1.可以改动诗句中的一些词。
2.可以将几首诗中的句子改装合并。
3.借古诗句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4.别忘了至少要二、四句押韵。
交流创作成果。
十一.作业超市:
选择你最喜欢的作业。
2.继续搜集和背诵边塞诗。
3.继续搜集和交流中国国防知识。
4.预习《草船借箭》,并到《三国演义》中了解本故事前后的内容。
出塞的教案篇十五
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其七绝诗堪称唐边塞诗中“神品”,尤以《出塞》为冠,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感时之篇,它通过月照边关时戍边士卒思慕良将的强烈感情和报国建功愿望的抒发,抨击了唐玄宗开元年间边将无能,致使边衅四起的现实,表现了诗人诚挚的爱国热忱。“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意是一轮明月挂在边关上空,令人不禁想起国力强盛、边防巩固的秦汉时代。然而,现在明月如故,雄关依旧,边塞的形势却今非昔比,只看见部队不断开往塞外,却不见他们凯旋归来。这两句诗想象雄奇,给人以纵横开阔的时空感。“秦”、“汉”二字,足见诗人“思接千载”的艺术功力;家乡、边关那“万里”空间距离的“视通”,又把天地的变迁、山河的易主,一同摄入笔端,交织成一幅现实与历史、现实与愿望和谐融合的阔大悠远的境界。透过历史的天空,静心品读,我们会发现,诗的背后包蕴着作者对于所有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而这一点,正是唐诗的主旋律——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礼赞生命。这是博大的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人文精神,在今天,它依然彰显着非凡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古诗新唱。
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
能说说你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
生1:我体会到大漠非常的荒凉;。
生2:我读懂了边关将士非常的孤独寂寞;。
师:很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
(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出塞)。
指导读题:轻轻地读——。
响亮些——。
再自信些——。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预设:
生1:我知道,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
师:你很善于归类总结,有做学问的潜质。
生2:我知道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师:是的,呆会就要了解为什么称为“压卷之作”。
生3: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奴和中原之间的战争从秦朝开始,到汉朝,到唐朝,一直没有间断。
师:你也是做历史学家的好苗子。
谢谢你们的资料,这对我们理解古诗很有帮助。
三、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1、出示整首诗:接下来,请大家亮开嗓子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生1读。
师:也许你不是读得最动听的,但你是这个教室里最勇敢的;。
生2读。
师:字正腔圆,向你学习;。
生3读。
师:很有自信,继续发扬。
指三名学生读。
师相应评价:这是一个含蓄深沉的王昌龄;。
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王昌龄;。
这是一个从容平和的王昌龄。
3、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多读几遍,意思也会渐渐浮出水面的。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师:谁先来?
生1:“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期的明月依然照亮着边关,)。
师:这里明明说的是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呀?怎么?
生: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征边塞的士兵,至今仍没有回家。
师:士兵,就是诗中的——。
但使龙城飞将在——假如有李广将军来戍守边关。
师:李广将军就是诗中的——龙城飞将。
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定不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师:你从哪个词中读懂了“匈奴的军队”——胡马。
再请一个同学连起来说说看。
四、诵读涵咏,体味感情。
(一)想象画面,触摸凄苦。
1、出示课件,配乐:看着看着,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生1:我感觉大漠非常的荒凉。
生2:我想起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非常的雄浑苍凉。
师:美,却美得有点残酷。
生3:我觉得边疆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非常艰苦;。
生4:我想起了王昌龄的另一首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师:寥寥几笔,比画面更显凄苦。
2、师:环境恶劣,生活艰苦,这就是征人们的生活!
他们不由得发出感叹(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轻轻地读一读,看看这两句诗中哪个词最牵动你的魂,最让你遐想联翩?
生1:明月。
师:是啊,明月从来都是思念的代名词——“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生接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接背)明月夜夜照边关,征人哪夜不思乡啊!请你仰起头,读读这两句。
生2:关,边关。
生3:长。
——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个性朗读。
生4:未。
师:“未还”——是还活着仗没有打完不能回呢?还是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了呢?一个“未”字,饱含了多少辛酸与失望啊!
师:听着听着,我们的心越发变得——。
生1:沉重。
生2:凄凉。
生3:悲哀。
3、人未还,心相系。同学们,当征人们经历了战争的生死考验,幸存下来,渴望着回家的时候,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板书:亲人)。
出示: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征人稚嫩懵懂的孩子……。
(生发挥想象,表达感受,完成练习)。
师相机引用诗句:老母倚窗望,风萧叶又黄;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是多少人的愿望?这征人不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是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征人啊!他们苦守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遍遍嗟叹——万里长征人未还!
千百年来无数的白发双亲老泪纵横地说——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千百年来无数可怜的妻子在哀怨——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千百年来无数孤苦的孩子在哭喊——万里长征人未还!
生1:——还有痛恨;。
生2:愤怒!
师:让我们站起来,手指向那该死的战争,控诉它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二)拓展延伸,感受期盼。
1、原来,王昌龄这首诗是“字字有泪,句句含悲”啊!同学们,你们希望征人们早日平安回乡,和家人团聚吗?幸好,征人们还有些指望,请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示后两句诗)。
2、关于“龙城飞将”
出示资料:
师:李广将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吧!——一生读一句。
他,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士卒不尽饮,他不近水边;士卒不尽吃饱,他决不先食……他,深受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师:他就是——“飞将军”李广。
3、了解了这些,你再读读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
生:士兵怀念西汉的李广将军。
师:是啊!要是汉朝的李将军在,胡人——。
生1:不敢度阴山。
师:要是李将军在,边关——。
生2:就会有安宁。
师:要是李将军在,将士——。
生3:就能回家乡。
师:要是李将军在,国家——。
生4:也会更太平。
引读:要是李将军在,多好啊!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
4、对比:但事实上,李将军早已不在人世,现在的将帅是怎样的呢?——。
出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当战士们在奋勇杀敌的时候,将领却在寻欢作乐;。
生2:他们在醉生梦死,完全不顾征人的死活——。
引读:多么残酷的现实啊!
这个时代没有像李将军那样的贤将,所以他们殷切的呼唤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个时代的将帅完全不顾征人的死活,所以他们只能失望而无奈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师:读着读着,我们终于明白了,征人们哪是在盼李广将军啊,他们是在渴望——。
生:现在也有像李广这样的良将。
板书:思良将。
师:可是,现在的将帅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啊!那就这样一年一年地打下去,一年一年地耗下去吧!总有一天可以回家吧!征人们回家有望吗?让我们从众多唐代诗歌中去寻找答案吧!
出示:
师引读:
李白写的也很直接: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关山月》。
李颀也无奈地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如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曹松更是一针见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已亥岁二首》。
王翰更是无奈地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张藉也眼睁睁地看见: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关山月》。
师:读着读着,你明白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战争真的很残酷。
生2:我明白了征人们十有八九都回不来。
生齐:不是,是冢!是坟墓!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的心又添了几分沉重,对战争又添了几层——。
生:痛恨!
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不仅仅是征人的希望,这还是谁的希望?
(亲人、诗人、我们、大家、中华儿女)板书:人民。
五、激情诵读,升华感情。
生:不是。
师:是什么导致了战争?
生1:人的贪欲。
生2:人的野心。
师:是的,哲人们早就看透了战争的真面目,并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出示:关于战争的名言。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
在战争中死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多的牺牲还没有换来和平。
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
指生一句一句地读,再交流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听见了吗?齐读这些名言。
师:你们记住了吗?同学们,不要忘了战争,不要忘了那些征人,不要忘了人类苦难的历史,不要忘了这首诗,不要忘了王昌龄,不要忘了这节课!让我们把这种豪情壮志通过诗,通过背诗告诉全世界!
(齐声背诗)。
[作业设计]。
2、积累、赏析边塞诗,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出塞。
王昌龄。
征人亲人人民。
思良将恨战争盼和平。
出塞的教案篇十六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课件资料。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出塞的教案篇十七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
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4、指导感情朗读。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
1、师:网上有一位朋友读了现代诗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番。
2、演示课件,结束授课。
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时既尊重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找到文本学习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点,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习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
这样设计把学生看作有个性的认识主体、看作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课采用的是以精心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能够学得有趣、有效。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简单举例如下:
1、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2、加强教学评价,让创新更具理性。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应当有意识的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这个评价应当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将打破教师主观评价的形式,以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既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为互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课堂上一闪即逝的创新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出塞的教案篇十八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全诗如下: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3.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4.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5.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6.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7.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8.沙场:指战场。
9.震:响。
【作者简介】。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作品欣赏】。
这首诗描写了一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未干。诗人用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武气概,胜利者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
骅骝骏马,是再好不过的马了,还要给它配上再美不过的白玉鞍桥,可以想见这马上骑手的威风。这英武的骑士是手持“金刀”(即金错刀)奋战沙场的。这骑士披一身月色,顶凛冽寒风,鏖战而归。但他全副精神仍沉浸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那咚咚的进击鼓声还响彻耳畔。这风度轩昂、勇武不凡、充满自信的骑士,就是诗人心目中唐军将官的形象,也是诗人矢志抗敌、无时无刻不意欲拼搏战场的心灵写照。“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这实在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从耿耿赤心发出的雄壮的`呐喊,也分明寄寓着诗人的殷切希望。
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诗歌选取战斗生活的一个片段,以“骝马”“沙场”“铁鼓”“金刀”等战争意象串成一系列战斗生活的画面,战斗的激烈与战场的肃杀尽在其中。诗头“新跨”一词将战士风风火火、迎接战斗的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诗尾以“血未干”这样一幅看似血腥的场景描写战士的内心——热血并未因为战斗的结束而冷却。这种激烈肃杀的气氛,生动地表现出战士的飒爽英姿和激昂振奋的风貌。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神。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
出塞的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课时:一。
课前游戏:赛诗会,看谁背诵的古诗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塞的教案篇二十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小学古诗《出塞》教学设计(带反思)。
1、结合课后注解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
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读《静夜思》,抓住明月的意象,请学生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想家的感觉。
1、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汇报朗读。
2、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3、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4、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齐读。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小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板书:边关)。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小组讨论)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7、指导读这两句诗。
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指导读。
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
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
整体读全诗。然而,战争停止了吗?是啊,没有,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一个良知者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最强音。屏幕出示《出塞》全诗,学生齐诵全诗。
教师印发诗歌《和平颂》,课后自学,朗诵。
出塞。
边关家对英雄的渴望。
征人父母妻子孩子对和平的向往。
《出塞》一课的教学,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2、创设意象、营造意境。诗歌是一门艺术,对于诗歌的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本节课做了一些尝试。如本课的导入,借《静夜思》导入,抓住睹月思乡中的明月,联系《出塞》中的明月,在本节课创设出明月意象,古人是望明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心中当作何感想?再如,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愿望回家后,教师再引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4、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但本课的教学,教学环节不够简洁,有拖沓感。例如第一句诗的教学,教学环节过于繁杂,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不足。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03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