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蜜板书设计 荔枝教学设计(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7:15:15
荔枝蜜板书设计 荔枝教学设计(通用9篇)
时间:2023-12-03 07:15:15 小编:琉璃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一

《荔枝》是新选入的一篇文章,作者肖复兴。乍看题目,文章似要介绍荔枝,细读会发现,作者是在通过第一次买荔枝、与母亲吃荔枝以及母亲临终前为母亲买荔枝等几个细节的回忆,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语文教学应十分重视朗读,要还朗读以正当的地位,而不能仅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荔枝》一文,文不甚深,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作者要传达的意图也不难体会,况且,孩子们已储备了相当的.能力与经验。因此,可完全采取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2.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6《荔枝》|人教版》。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北大荒在什么地方?你能讲讲有关北大荒的一些故事吗?

课文不是在写荔枝,而是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了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1.可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二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围绕荔枝写了“我”跟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文的情节很简单。“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荔枝,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母亲喜欢吃荔枝,但她总把大个的给“我”吃。母亲去世前,“我”买了许多新鲜上好的荔枝,本以为她能在去世前吃到她喜爱的荔枝,可后来才知道,她把荔枝全让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自己没舍得吃一颗。

本课的重点是表现母亲对儿孙的爱。为此,课文着重讲了下列几件事。

第一件,儿子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沙果。这沙果“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母亲却“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以致“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难怪“我”感叹:“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可见,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为了让儿子能经常吃到水果,母亲付出了多大的辛苦。

第二件,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儿子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要知道,那盘“珍贵”的荔枝是儿子特意给母亲买的,而那盘沙果又浸透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意。显然,母亲理解儿子的难处,所以做了那样看起来“不经意”但实际上是有意给儿子“解围”的选择。

第三件,母亲喜爱荔枝,也很喜欢吃荔枝,但“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儿子吃。

第四件,在母亲临终前,“我”精心买了好多新鲜上好的荔枝,希望母亲在临终前吃到她喜爱的荔枝。然而,后来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三、教学建议

1.怎样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呢?一是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课文,找出写母亲的几件事,说说每件事各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初步感受母亲的爱。二是引导学生从几件事中找出描写特别细致的地方,讨论讨论,使学生从这些细致的描述中体会母亲爱儿孙的感情。如,“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是多么喜欢荔枝,然而就是这么喜欢的东西,母亲都“舍不得吃”,总把大的让给儿子。三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母亲思想感情的体会。

2.本课的结尾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感情,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可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深入体会。“思考练习”第三题的意图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补充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学生作出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只要基本表达出了思念母亲之情,就应予以肯定。下面的补充仅供教师参考。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三年来,每当荔枝上市,望着它那红红的皮,想到它那白白的肉,我的脑际就浮现出了母亲手心托着荔枝,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说的痛苦,眼里流下了无限思念的泪水。

3.“思考练习”第一题“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和第四题,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教材之所以不做具体规定,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所背的部分和摘抄的词句,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思考练习”的选做题,目的是深化学生学习课文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时,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丰富日记的材料。可选择部分做了这个题的学生的日记读一读,以示提倡、鼓励,但不要当作学生必做的作业。

4.课文中有几个句子,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困难,可引导学生提出并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有所领悟。

(1)“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这句话意在说明,对母亲来说,她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要孩子高兴,哪怕有时是装出的高兴,她都觉得是很大的安慰。

(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这是说,母亲生气了。为什么生气呢?联系上文“居家过日子,老人就这样一辈子过来了”,可见,母亲是怪儿子大手大脚。

5.本课的生词较多。对这些生词,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查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体会;个别词语,教师可适当指点。下面的提示,仅供教师参考。

时令:季节。

不消:不需要;不用;用不了。

容:允许;让。“还没容我从书包里……”就是“还没让我从书包里……”。

纹络:本课指果皮上的花纹。

昂贵:价格很高。

玲珑剔透:本指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本课指荔枝小而好看。

不经意:不注意,不留神。本课指母亲的动作非常自然,似乎是无意识地做的。

阔别重逢:久别重逢。

慰藉:安慰。

遗憾:本课指给自己留下的惋惜之情。

痛楚:悲痛。

四、参考资料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作者邮箱:nhm36@

[《荔枝》教案(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三

(一)成功目标

1.了解作者和文体。

2.掌握生字词并准确翻译文言文。

3.探究本文的说明内容、方法和顺序。

(二)成功自学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筛选重要信息并牢记,解决目标1。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和以往学过的知识,疏通文意,画出不熟悉的生字词和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解决目标2。

3.独立思考: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荔枝的.?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想想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解决目标3。

(三)成功量学

1.我来介绍作者和“序”这种文体以及本文写作缘由。(缘由用原文回答)

2.这些字词我来读

缯瓤绡醴酪枇杷帷盖

3.这些词句我会译

1这些字词我来讲

小组抽题展示

4.本文围绕荔枝介绍了哪些知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你当设计师,为本文设计一份板书。小组为单位展示。

(一)基础题

1、《荔枝图序》的作者是,字,号,代诗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帷盖()枇杷()()红缯()瓤肉()紫绡()

橘()醴酪()()

3、翻译下列句子。

浆液甘酸如醴酪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二)综合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2.文中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段可以分为两层,请概括每层的意思。

(三)拓展题

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给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水果吧。

我的优点——我发扬:

我的不足——我改正:

文档为doc格式

-->

-->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四

引导语:《荔枝》这篇文章以荔枝为线索,讲述了我和母亲之间的感情,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推荐给大家的《荔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1、学习本课内容,体会儿子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感受体会浓厚的亲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文章重点语句。

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厚感情,受到关爱亲人的教育。

两课时

回忆与母亲之间最感人的一件事,写成文章或者邀请几位学生的母亲到场,讲一讲与母亲的动人故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母爱的名言、诗歌、文章。"母爱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歌颂的主题,你还记得哪一些有关描写母爱的文章、诗歌或者名言、歌曲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2、文章《秋天的怀念》、《鲁本的秘密》描写动物母爱的《麻雀》,诗歌《游子吟》,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鲁冰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常回家看看》、《妈妈的吻》、《大海啊,母亲》等。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荔枝》。板书题目:荔枝

二、了解课文大意

明确;第一次请母亲吃荔枝;多年来母亲把大的荔枝留给我;母亲临死前把荔枝给孙子吃。

从这几件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母亲疼爱儿子和孙子;儿子关心孝敬母亲,全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3、文章几次详细描写了荔枝?划出来读、背。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体会深情

分组朗读课文;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可作示范;指明读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二、理清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

师:文章以荔枝为线索,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故事,如果说以荔枝为线索是一条明线,那么文章的一条暗线是什么呢?(学生可讨论)——母子之间的感情。

三、利用补白,引起共鸣

课文结尾以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嘎然而止,语句平淡而又回味无穷,你们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简单的一句话包含着饱满的情感与无尽的诉说,荔枝虽然年年红,可是母亲却再也看不见了,作者也再也看不见母亲了,表明了作者对母亲无限思念之情。

四、课外拓展,积累运用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细节描写背下来。

2、了解母亲节的来历。

3、创作歌颂母亲的诗歌。

五、作业:

1、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2、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样妈妈喜欢的吃的东西,亲手送给她,观察她的动作、神态,认真听她说了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

-->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内容,体会儿子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感受体会浓厚的亲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文章重点语句。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厚感情,受到关爱亲人的教育。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荔枝》。板书题目:荔枝

二、了解课文大意

明确;第一次请母亲吃荔枝;多年来母亲把大的荔枝留给我;母亲临死前把荔枝给孙子吃。

从这几件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母亲疼爱儿子和孙子;儿子关心孝敬母亲,全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3、文章几次详细描写了荔枝?划出来读、背。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体会深情

分组朗读课文;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可作示范;指明读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二、理清文章的明暗两条线索。

三、利用补白,引起共鸣

四、课外拓展,积累运用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细节描写背下来。

2、了解母亲节的来历。

3、创作歌颂母亲的诗歌。

五、作业:

1、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2、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一样妈妈喜欢的吃的东西,亲手送给她,观察她的动作、神态,认真听她说了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1、各种水果的图片、介绍资料、谜语。

2、本地特有水果的种植方法。

3、去商场、药店调查访问了解以水果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商品和药物。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五彩缤纷的水果。

1、猜谜语、认水果。

2、看图片、抢答。

活动二、飘香的水果

学生分组参观果园。

1、分组观察果园的各种水果丰收的景象,感受果园的美景。

2、说一说果园的.美景。

3、访问果农。

4、小组交流。

活动三吃水果的学问

1、说一说,自己爱吃的水果,并介绍它的色、香、味。

2、思考讨论:是否吃水果越多越好?吃水果时洗干净就行了吗?

3、查资料、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水果的知识学问。

4、总结吃水果的学问。

活动四小小水果用处多

1、查资料。查关于水果的用途的资料。

2、试一试。摆水果的形状。

活动五水果里的秘密。

1、将苹果横切,你会发现什么?

2、吃完水果后,打开水果核,看看里面有什么?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七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材第二册上的一篇课文。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六册教材中,集中在第二册教材选入了一个说明文单元,《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此单元的第一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

它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学习说明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学会从哪些方面来阅读此类作品,锻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浙教版教材”中相继学过两个单元的说明文:一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核舟记》《松鼠》;一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统筹方法》《晋祠》《乌贼趣谈》。对说明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说明文的主要特征是“它有一个具体可感的说明对象”,与其它文体的文章相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本篇的说明对象是“荔枝”,学生不仅看过,也吃过,但很少阅读过对其详细介绍的文字资料,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更浓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

2、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

过程与方法:1、明确学习要求

2、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3、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

2、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2、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

设计思想:1、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

2、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导向

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n

[4]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八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

2、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

过程与方法:1、明确学习要求。

2、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3、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

2、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荔枝蜜板书设计篇九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的实物观察活动,体会按被说明事物的组成部分结合相关问题,确定说明顺序的写法。

2、通过学生的实物描写活动,与课文对照,学习本文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进行说明的写法。

3、了解荔枝的生态和生产情况,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4、理清文章思路,品味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三位一体的特点。

5、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待事物或现象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本文的结构思路。2、由表到里、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3、引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了解文中引用的诗文及典故,分析它们在说明中的作用。

2、品读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

教学方法:1、观察描写法。2、合作探究法。3、点拨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每人准备2—3粒新鲜的荔枝。

2、摘抄课文引用的诗文,指明作者、出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阅读全文。利用课文注释,结合查词典,解决生字词、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第一课时

一、从介绍荔枝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台上预先放些新鲜的荔枝)

一进教室,同学们就会发现讲台上有鲜艳诱人的水果——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的荔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

二、解题、简介作者、文体:

1、这个标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荔枝的哪些信息?

明确:(多媒体显示)三方面:(1)产地(2)成熟期(3)成熟果实的颜色。

2、这个标题出自哪一首诗?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明确:(多媒体显示)明朝陈辉《荔枝》。

3、以诗句为题,有何好处?

明确:生动、新颖。且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文学色彩。

4、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

5、简介文体:(多媒体展示)

三、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自己带来的荔枝,最后品尝。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记录观察及品尝所得;并把果皮、果壳装袋,以保持环境卫生。)

观察顺序:外壳——颜色——形状——大小。

(请学生剥开荔枝)

果膜——果肉——果核

四、检查预习情况一(多媒体展示字词)

明确:(多媒体展示本文的结构提纲)

(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荔枝图片)

学生谈对比的结果。

六、布置学生再读课文,师生共同讨论、探究:

(一)白居易在《荔枝图序》里关于荔枝的描述准确吗?

(多媒体展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学生齐读。)

明确:白居易的话有对有错。(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荔枝图)

1、壳如红缯(丝织品)——错(粗糙、不平)——(教师追问)象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膜如紫绡(绸缎)——错(白色)——(教师追问)为什么会错?给我们什么教训?——(学生回答)误把内壁的花纹当作膜的花纹了;观察要仔细。(学生再次观察果膜。)

3、瓤肉莹白如冰雪——对——(教师追问)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浆液甘酸如醴酪——对(是白居易个人的感觉)——教师请学生谈口感(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05305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