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素质,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总结,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措辞。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总结经验和心得。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一
1、通过故事和游戏形式,引导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及加减法,初步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对0的数字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引导学生感受数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0的含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
0的意义和书写。
课件、米尺、有关制图
小圆形、小棒
1、故事引入0及其含义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啊?(想)我讲的故事题目是:《快乐的森林》(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屏幕出示森林中飞跑着的几只小鸟)
清晨,天刚放亮,森林的小鸟就叽叽喳喳唱个不停,请听,他们唱得多热闹啊!(画面出示巢里2只小鸟)瞧,巢里的2只小鸟多可爱啊!请你们想想看,它们要干什么去?(小组先说说,请几个人回答)
生1:它们想去捉虫子。
生2:它们想去晒太阳。
生3:它们想找妈妈。
生4:它们想去找朋友玩。
……
师:(出示画面,3棵树上都各有1个巢)问:从左边数第1个巢里的有2个小鸟,用什么数表示?(2只)
第2个巢里有几只?用几表示?(1只)
第3个巢里有多少只?用什么表示?(出示0)你是怎样知道用0表示的?(学生小组交流)
生1:我是看出来的。
生2:我是听爸爸说的,没有了就用0。
生3:我是在书本上看的。
师讲: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其实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比如说我手里有两支粉笔,然后都用完了,没有了,这时就用0表示;盘子里一个苹果都没有也用0表示!
师:你能像老师一样举个例子来用0表示吗?(学生回答,对回答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师:你还在什么物体上见过0?生举例(温度计、电话、手机号、邮政编码、米尺、车牌号等。)
2、教学0的大小和写法(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谁表现的好,大家就表扬他。(教师发放数字牌)请1号、2号、3号、4号小鸟飞上来按顺序排队,很好。再请5号飞上来,0号也飞上来(大家来评一评)你认为谁排得好?大家表扬他(她)。
师:从左往右看按什么顺序排列的?1左边的数字是几?0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1为什么排在0的后面?请最大的小鸟号飞下去,请0号鸟留下,其它小鸟飞下去。
师:观察,0怎么写?闭上眼睛用手指比划着写。
师:要想把0写的既正确又漂亮还真不容易呢?老师这儿有一首有关写0的儿歌(画面出示)下面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把儿歌念一遍。
师:请同学们根据儿歌中的方法,在本子上写几个0。(写好后小组互相评比,然后全班评比,及时表扬写的好的同学)
练习:
在书上p29中间仿写。
3、课间休息:齐唱《门前大桥下》
1、师:故事引入加法,请看(出示巢里没鸟画面)巢里有小鸟吗?用什么数表示?太阳落山了,小鸟也要休息(放飞回来2只)飞回来几只?用什么数表示?现在一共有几只?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4人答)
板书:0+2=2
师:师举例,生说算式,师依次报书
板书:3-3=0
师:3-0=()得几,怎么想的?
生:举例
老师考考大家好吗?
1、p29:用什么数表示,为什么?
2、p29:看挂图,谁来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想写什么算式(4+0),还可以怎么写?(0+4)
3、p30苹果图先说图意再说算式
4、p30抢答后让生找一找规律(10道有关0的加减算式。)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二
《小鹿的减法》是一篇通话故事,讲的是:小鹿想到河对岸去,需要花一年的时间来造桥;獐子想到山脚下,也需要花一年的时间来铺路。小鹿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獐子却在困难面前退却了,所以它永远不会成功。通过这个故事,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方便、成功、坚持、劝说”等8个词语。
2、初步学习动补关系的句子,在语境中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句子并能模仿应用。
3、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养成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持意志。
三、教学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这句话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昨天,我们已经跟文中的生字宝宝交了朋友,还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来跟他们打打招呼吧!好不好?减法起看来同学跟这些词语宝宝很熟悉了,接着我们来学习这篇有趣的课文吧!
二、课文新授,品读感知。
(一)总体感知。
1、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小鹿和獐子的故事。(板书小鹿和獐子)看来小朋友们把握的真不错。
(二)学习第一自然。
哪位勇敢的小朋友来给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读的太棒啦,让我们用掌声来为他喝彩吧!
师:那小鹿和獐子为了过河、为了下山,他们想做什么事呢?
2、生: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黑板内容)。
3、师: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他们想法好不好呀?生:好。
5、思考:这么好的想法他们为什么退缩?是什么原因呢?文章中去找找看吗,看谁找得快。
引导生回答:因为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所以退缩了。师:哦~原来是这样!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生:365天。
师:那退缩是什么意思呢,用你们自己的话来说说看?你真是我们班的智力小担当,拍拍你们你们的小手给予他一些鼓励吧!再来看看老师为你们的解释吧!同学们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
6、那我们不妨来用一用就会更容易理解的!展示句子~师:小朋友们太棒了,看来掌握的不错哟,给你们点赞!
(2)学习第二自然段。
8、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小鹿为了造桥是怎么做的?画出相关的句子,展示句子,并读一读。
10、那孩子们我们又来做个练习好不好?请看题、、、、、表扬他们真是语言丰富的孩子。
(三)学习第3-7自然段。
12、小朋友们从小鹿的话中,可以知道小鹿的减法是什么啊,他怎么说的?指导回答学生说:我要坚持做减法,减去一天,离向成功靠近一步!生活中我们遇到难题,也应该像小鹿一样做做减法。
(四)学习8-9自然段。
13、出示桥图,这桥漂亮吗?结实吗?这是小鹿一天天辛苦的杰作,此时此刻小鹿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小鹿的喜悦,高高兴兴的朗读第8自然段。
14、师:在高兴之余我们别忘了,还有一个人,谁啊?他怎么样?路铺好了吗?齐读课文9自然段,看看獐子的情况。
(五)总结。
15、小鹿和獐子都想到了造桥和铺路,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师:因为小鹿坚持所以成功,而獐子退缩所以一事无成。
16、请同学们来说说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鹿,一只什么样的獐子?指名答,引导意志坚定和一事无成。师总结,学了这篇文章,老师想要送给大家句话,请大家齐读,希望你们时刻激励自己。
17、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把想对小鹿和獐子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
小鹿造桥坚持成功。
獐子铺路退缩一事无成。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分角色读、想象、批画、讨论、练习说话等)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鹿的减法》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指导书写2个字。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四)教材课型:精讲课。
课时:第二课时。
(一)教学准备:课件,小鹿、獐子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1、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会理解,学会思考,发散思维,悟情明理。
2、有一只小鹿也很会做减法,他就在我们的18课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
3、请同学们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随机指导“鹿”和“减”字的笔顺)。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利用课文中的一个生字“减”,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谈话交流后,引出课题,请学生与老师一起写课题,强调笔顺,这样开课,简单明快,不拖泥带水,又渗透了汉字基本笔顺的知识)。
(二)认读生词。
1、开火车认读、齐读。
减法石桥汗淋淋劝说抹汗剩下功流逝坚持。
2、认读到“功”字,会组词吗?生:成功。
知道“成功”的反义词吗?
3、认读到“坚持”,随机用“坚持”练习说句话。
(在认读生词的环节,加入组词、说反义词、练习造句这样的训练,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潜移默化的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三)示范朗读,整体感知。
1有一位阿姨,看到同学们表现这么好,很想给同学们朗读课文,你们愿意听吗?请同学们认真听,学习阿姨是怎样朗读课文的!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3请同学们也像阿姨这样,正确流利的把课文朗读一遍吧!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听朗读录音,给学生做出示范,起到正音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是对课文整体感知的过程。)。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鹿家住河边,要到对岸去,需要绕很远的路到水浅的地方过河。
(老师在黑板上用彩笔画出小河、小鹿家,贴小鹿的头像。)。
生:獐子家住在半山腰,要下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老师画大山、獐子家、贴獐子头像)。
生:他们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
师相机说,一年的时间是多少天呢?(365天)那么久,所以他们都——退却了。
(将所述内容用简笔画的方式进行板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小鹿造桥、獐子铺路的原因。既简单又省时,比反复枯燥的讲解要巧妙的多。)。
2、虽然时间很久,非常辛苦,可有一天,小鹿终于下定决心要造桥了,小鹿最后成功了没?(生:成功了。)。
3、小鹿是怎样成功的?请同学们默读2-8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你的答案。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边读书边用笔勾画的学习习惯。)。
生:“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的浑身汗淋淋的。”
师:小鹿的一天是这样渡过的呀!下面请大家结合图片,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下小鹿这一天都忙些什么呀,怎么会这么累啊?(课件打出课文插图)。
生:小鹿要去森林砍树。
生:小鹿要锯木头、钉钉子。
…………。
师:小鹿砍树累不累?砍的树还要从森林背回来,小鹿累不累?忙这忙那累不累?——累。
师: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生读,师评价:“这只小鹿有点累,出了点汗。”谁再来读?
一生读,师评价:“这只小鹿真是累坏了,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4、课件打出句子,学生有感情朗读。
一天过去了,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的浑身汗淋淋的。一百天过去了,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
5、照样子,补充句子。(课件出示)。
小鹿累的浑身汗淋淋的。
累的。
6、小鹿这样辛苦,这样累,他的伙伴獐子来劝他了,我们来小组合作分角色读2-8自然段。
7、指名分角色读2-8自然段。
8、请同学们来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你知道小鹿是怎样想的吗?
生:小鹿想,我要天天干活,我的桥就能造好。
生:我干一天,就少一天。
生:小鹿刚造好的.桥,不结实,塌了,小鹿又重新造桥。
生:小鹿上山砍树时,不小心摔伤了。
生:小鹿累的生病了。
…………。
10、小鹿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坚持了多少天?(365天)终于造好了桥,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小鹿表示祝贺好吗?齐读第8自然段。
11、小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獐子呢?
12、指名读第9自然段。
13、大家想一想,小鹿为什么会成功?獐子为什么会失败?
生:小鹿坚持做一件事。
生:小鹿不怕苦、不怕累。
………(师板书:成功、坚持到底)。
生:獐子不坚持。
生:獐子怕苦怕累。
………(师板书:失败、怕苦怕累)。
(本环节设计了两处想象,一处是边观察插图边想象,小鹿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的浑身汗淋淋的,他都忙些什么。另一处是,小鹿坚持了365天,想像一下,在这365天,小鹿都会遇到什么麻烦呢?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此同时,通过想象,从中理解小鹿下定决心,坚持到底,最后成功的品质。)。
(五)拓展延伸。
假如小鹿和獐子现在来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设计想象说话目的在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此同时也是对文章中心的一个升华。)。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五、教学反思。
《小鹿的减法》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感兴趣。综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多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例如,想象小鹿一天会干些什么,学生在想象、语言描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小鹿的辛苦,与此同时,再指导“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的浑身汗淋淋的”的朗读就容易的多!在突破难点时,我再一次请学生想象小鹿是怎样想的?小鹿在造桥时遇到了哪些麻烦?通过想象。从中明白小鹿只要下定决心,就会坚持到底。在结尾处,请同学们对小鹿和獐子说些话,再想象说话的同时,也是对文章中心的一个升华。
2、始终贯穿一个“读”字,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书。如:默读、齐读、自由读、品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会理解,学会思考,发散思维,悟情明理。
3、将所述内容用简笔画的方式进行板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小鹿造桥、獐子铺路的原因。既简单又省时,比反复枯燥的讲解要巧妙的多。
本节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语还不够丰富、到位,不能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准确的做出评价,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激励性评价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小鹿家的简笔画及小鹿的图片)(獐子家的简笔画及獐子的图片)。
造桥——成功——坚持到底铺路——失败——半途而废。
(板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四
练习六(教材第52-53页第1-8题)
第七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卡片。
一、复习
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2题。
(1)教师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等于6,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3)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4)再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减等于7,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5)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6)教师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掉小数,让学生说出得数。
2、完成第3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时间2-3分钟。
(2)反馈了解完成了几题,有没有全部做对,错了几道题。
(3)和学生一起分析错例。
3、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学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连一连。
(3)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演示和评价。
4、完成第5、6题。
(1)课件依次出示两题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让学生看着图画列出两到算式,写在书。
(3)汇报交流,说说每题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集体订正。
5、完成第7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3)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总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4)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再进行汇报交流。
(5)师:看了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完成第8题。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一读这些形体,发现规律。
(3)猜一猜:1号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形状?
(4)让学生独立发现2号、3号盒子里物体的形状,并进行交流。
(5)反馈,交流正确答案。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41页例10。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重点:使学生正确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算式的计算方法。难点: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例10的主题图、口算卡片、游戏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找出问题,列式计算,掌握多种算法。学生通过讨论、操作,动手、动口、动脑,理解和掌握多种算法。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2、“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40里面有()个十
60里面有()个十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8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图画中的这位小明也很喜欢喝酸奶。这学期,小明上课很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家里能自觉的学习,表现特别好。所以,他妈妈带小明到商店做什么呢?(在买酸奶)对,妈妈要买酸奶奖励给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多少瓶酸奶?又拿给小明几瓶?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或你想知道什么呀?)
2.解决30+2。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问:哪个同学的算法和他的不一样?(如:3个十加2个一合起来是32;用数和方法,30,31,32)
师:除了30+2这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呢?你是怎样算的?
让生一起读30+2=32,2+30=32,问:你发现了什么?(如:得数都是32,它们都有30和2,它们30和2这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怎样?)
最后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3.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先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如:从3个十2个一里去掉2个一;一个一个去掉,32,31,30)
4、巩固:60+5=
现在老师出一道题来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让生齐读这三组算式,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揭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让生齐读题目)
5、激趣巩固算法
师:哪个同学能说一道整十数加一位数的算式,让同学们算一算。
谁能由这加法算式,引出它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6、教科书第41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评。
三、趣味游戏
1、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就连老师带来的猪妈妈都听入迷了,结果把顽皮的小猪给弄丢了,这时猪妈妈可着急了,怎么办呢?(生说:帮它找)好,我们现在来做个小游戏,一起帮猪妈妈找孩子吧。(逐步出示图片)
请同学上来把小猪送回家,找对了,老师给予奖励,并让大家齐读一遍。
教师:现在好了,走丢的小猪都已经安全的送到家中,猪妈妈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它让我带小猪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2、同学们,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口算题,看谁能算的又对又快。(出示口算卡片,让生抢答)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得开心吗?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从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算法: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几十几减几就得几十。做这样的算式有多种不同的算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的快就用哪种方法。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主题图)30+2=2+30=32-2=
60+5=
…
数学游戏…
这堂课上完后,我意识到不足的方面有几点:1、讲授新知前复习铺垫要到位,教学每个环节的紧要性要拿捏好。2、面对孩子们课堂气氛沉闷时,我该怎样更好的开展教学,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当学生说不出算法时,我应该要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来表达算法,引导学生由个体到全体对算法算理说的培养。3、学会断课,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教学内容及时间要把握好,不要拖堂。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六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2―25页,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
小树卡片、绿色大卡片、小棒、课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
每一年植树节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学校都要开展一次绿色植树活动,今天,我们班先举行一次植树活动,好不好?(板书课题:绿色行动)。
老师为我们每个小队都准备了一块草地,如果你在这节课表现得好,回答问题积极,就可以为你们小队的绿地栽上一棵小树。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队树栽得最多。栽树最多的小队将被评为本学期的 优秀植树小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加油!(课前准备各种不同的小树卡片和八张绿色卡纸。)。
同学们,你参加过植树活动行动吗?你知道在植树行动中要做些什么事情?(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挖坑、栽树、浇水、挂牌等。)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喜欢参加植树活动行动。(出示投影:植树活动),这幅画面就是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行动的情境,瞧,这些小伙伴们干得多带劲儿!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发现了那些有趣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有用的数学问题呢?看看谁发现的最多、最有用。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找到有用的信息,小组内成员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说明根据哪些信息可以提出那些问题,小组长进行记录。
全班交流,选小组到讲台上进行叙述。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
(2)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3)挂牌的和浇花的一共有多少人?
(4)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同学们的提问能力真是强,能发现这么多的有趣问题,作为表扬每一个组都种一棵树!
4、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这里一共有多少棵花?这个问题。同学们,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那些信息呢?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呢?该如何计算呢?(用课件出示这三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先试着想一想!
组织小组讨论:请你先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小组长认真组织,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
组织全班研讨:哪个小组能把解决方法说给大家听?(对于学生的方法,选择优秀的进行板书,鼓励引导学生学习最佳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想出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根据学生表现奖励小组植树)
(设计意图:主动猜测,多种算法。根据情景图鼓励学生寻找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口算25+3=?时,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他们的想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6、小练习:
a、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
21+8=4+53=
b、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
生:我想知道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师:怎样才能知道他们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呢?
师:你知道怎样计算吗?请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
8、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
9、小练习:
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
a、小朋友请看屏幕,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
45+30=10+36=
b、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
10、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
(设计意图:验证猜想,探究算法。任何猜想都要经过证明,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设计了两个活动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验证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通过多样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感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的优缺点,进而自主的选择最优的口算的方法,促使学生以一个创造者、发明者的身份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体验满足感、成功感的同时,获得一种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三、课堂练习:
1、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我这里有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看一看这节,课谁学的最棒!
2、游戏:找树叶。
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做个游戏:找树叶。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生交流)
你们可真了不起,每一个小组都种了这么多的树,表现太棒了!不但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题,而且还想出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出色!
多少年来,口算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掌握一定的速算技巧,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而评价的标准也简单,即检验一个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是看他一分钟能口算多少题。并为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七
“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理解句子:小鹿说的“成功”是指什么成功呢?造桥和减法有什么关系?学了这节课,我们就会明白。
三、品悟“减法”,悟文激情。
(一)为什么要做减法。
1.生默读第一自然段(出示默读要求)思考:小鹿为什么要造桥?獐子为什么想铺路?
2.理解“退却“一词。
(1)他们去做这些工作了吧?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退却)。
(2)他们为什么都退却了呢?(得花一年的时间)。
(3)原来他们遇到困难就不敢做了,就说他们——退却了。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生活有有没有像小鹿和獐子这样“退却”的时候呢?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最后一句话。
(4)练习用“退却”一词填空。
小明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就摔了10个跟头,但他没有终于学会了。
(二)做减法的结果怎样。
1.后来小鹿下定决心做减法,它做的结果怎样呢?引读最后两段。
2.指名说说结果如何?
(三)怎样坚持做减法的。
过渡:是呀,小鹿为什么成功了,而獐子却一事无成呢?他们都是怎样做的?
1.默读第二至七自然段,把描写小鹿造桥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出示句子二:
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1)抽读,齐读句子,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鹿造桥轻松吗?
(2)请小朋友们借助插图想像一下,太阳升起或月亮出来的时候,小鹿忙于造桥的情景。它不仅累得浑身汗淋淋的,还累得怎么样?(学生想像,发言)。
(3)仿照这种形式,把下面句子说具体。
出示:————累得————————。
————笑得————————。
3.学习獐子与小鹿的对话。
(1)当小鹿辛辛苦苦地造桥时,獐子可能在干吗呢?(学生想像说话)。
(2)正因为这样,他对小鹿的做法,很不理解。它究竟对小鹿说了些什么呢?小鹿又是怎样回答的呢?同桌俩对照插图分角色表演读3~7自然段。
(3)创设情景理解“坚定”一词。
造桥要花那么多时间,还那么辛苦,不仅獐子劝小鹿别造了,森林里的其它动物也来劝小鹿,小鹿会怎样回答呢?(学生小组想象小动物劝小鹿的情景,说一说。)。
师:第1天,小鹿终于下定决心开始造桥了,他从(学生读句子二),獐子见了,劝他说(学生以獐子口吻劝说),小鹿摇摇头说(学生读句子一)。
第10天,烈日炎炎,小鹿还在造桥,他从(学生读句子二),松鼠见了,劝他说(学生以松鼠的口吻劝说),小鹿摆摆手说(学生读句子一)。
第100天,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小鹿仍然在造桥,小熊见了,劝他说(学生以小熊的口吻劝说),小鹿很有信心地说(学生读句子一)。
第200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小鹿还在造桥,小动物见了,都劝他说(学生以动物的口吻劝说),小鹿很坚定地回答(学生读句子一)。
4、理解“造桥”和“减法”的联系。
(学生自己说说:为什么小鹿会把造桥看成是在做减法)。
师补充小节:小鹿干一天的活,也就是减少一天,他就离造桥成功近了一天,他干10天活,就离造桥成功近了10天……当他一天一天的干完活,他也就一步一步的接近了造桥成功。
5、小结:小鹿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造好了一座坚实的桥。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你想对小鹿对獐子说些什么呢?希望孩子们能做生活中的小鹿,遇到困难,要学会做“减法”。
四、拓展延伸,想像说话。
(出示小鹿、獐子图片)獐子遇到困难,就退却了,都一年了,它的路还没有铺,谁会喜欢他呢?现在,我们来改改这个童话故事,让獐子也像小鹿一样成为一个恒心、有毅力的孩子。(学生同桌想象说话,改编故事)。
抽生说说自己改变的故事。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例2、例3,完成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2、提供讨论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总结得出:让服务员或者是老师先去附近把100元换成整十元的,然后再找钱,或者是老师付给服务员10元,服务员找回4元。
提问:我还剩多少元?
2、借助计数器理解100—6的笔算算理。
3、回顾100—6的退位过程,初步感知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方法。
谁能说一说刚才100—6是怎么减的?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退位过程。(先划去十位上的0,再划去百位上的1,在十位上记10,然后再划去十位上的10改为9,划去个位上的0,最后再减。)
4、引入新课。
提问:100—6和昨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法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1、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1)出示例2。
复习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17—348,指名板演。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如果将517改成507,计算上会有什么不同呢?
(2)讨论分析: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3)交流汇报。
得出:要先从百位上退1给十位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然后再减。
(4)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师生评议,结合评议提问:
个位上的9是怎样得来的?
十位上的5又是怎么得来的?
百位上为什么要写1?
2、学习被减数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1)提问:怎样计算500—185?出示例3。
(2)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进行计算?
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3)汇报算法,教师板书。
对不同于教材的算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3、小结: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提问: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和昨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得出:相同点是都要运用“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的计算法则。
不同点是在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的过程中,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时,十位上是0,要先从百位上退是给十位作10,然后再从退下的10中退1给个位,最后再减。
1、游戏:小蜜蜂采花蜜。完成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交流结果。
2、应用题练习。
完成练习六第2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增长了什么新知识?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内容:第56、57页的内容,练习八的第7、8、9题。
教材分析:教材能体现出教学的目标和部分教学方式,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它毕竟是局限的,我们的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两页纸”。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开放”的眼光洞悉教学的要旨,灵活地运用教材。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增加了操作活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中逐渐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旧有的教学方式,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个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思维发散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一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己的教案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这两种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节课采用了“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和“老师恰当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的现成结论,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在观察、尝试、探索、实践中获得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圆片(7个红的、2个白的);7个红色圆片、3个白色圆片。
教学设计:
1.看图说话。(出示恐龙图画)
师:漂亮吗?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
(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2.让学生看图写算式。要求:小组分工合作。3人写算式,1人记录。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1.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活动(1人记录算式)
a、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摆一摆你们的圆片,计算以下题目:(老师边写算式边叙述)
7个添上2个是几个?(7+2)
2个添上7个是几个?(2+7)
从9个里面去掉2个剩几个?(9-2)
从9个里面去掉7个剩几个?(9-7)(板书:7+2= 2+7= 9-2= 9-7=)
b、摆6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计算:6+2= 2+6= 8-2= 8-6=
c、小组汇报计算结果(说明:以上计算都不要求学生说算法)。
2.发掘计算的方法。
想一想:5+3=( ) 3+5=( ) 8-3=( ) 8-5=( )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的方法很多,可能会用数数的方法,也可能想到组成,可能用到调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思想,还可能想到利用加法来算减法。总之,要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3.老师点拨,激发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
如:“5+3=8,3+5就一定等于8吗?”和“你怎么知道:5+3=8,那么8-3就等于5?”
(学生在争论的同时势必要利用黑板上的算式对加减法间的关系进行不完全的儿童化的归纳)。
4.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计算:7+1=( 8 )抢答:8-7=( )
师:怎么想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都会想7+1=8,所以8-7=1。这时,老师要抓住时机,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知道这种计算方法。如:他好棒呀!大家计算减法时很多都用数数或想组成的方法,他竟然能用加法来计算减法!今天我才知道,咱们班还藏着一个数学天才!)
5.通过谈话,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的意识。
如:(接着和上面那位同学谈话)这是你这一节课的一个收获吗?它能用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举例子,如:要算8-6=?就想6+(2)=8)
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
第7题注意指导学生搜集数据,理解题意。第8题要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
(学生会讲出射门的有2个球,没射门的有7个球等情节)
计算:7+2= 9-2= 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
师:还能列其他加减法算式吗?(2+7=9 9-7=2 7-2=5)
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作业。
教学反思:学生不是白纸,数年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认知经验,这是他们继续求知的基础,故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如:在本节课里学生要学习8、9的加减法,我先让学生根据“恐龙图”进行8的加减法的尝试性计算,使学生再现了已有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产生“思考”。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
这是语文出版社s版第四册第18课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想到河对岸去,需要花一年的时间来造桥;獐子想到山脚下,也需要花一年的时间来铺路。小鹿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可獐子却在困难面前退却了,所以它永远不会成功。通过这个故事,培养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坚持不懈。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引入新课。
1.“生字搭桥”游戏。
老师这有一些石头词语卡片,大家能准备地认出来,就可以帮我搭起一座词语桥了。
退却、浑身、汗淋淋、坚持、成功、方便、流逝。
2.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并学习第一段。
1.生默读课文。想想,小鹿为什么要造桥呢?
2.生自由说。指导学生把句子说通顺、完整。师画简笔画。
3.小鹿每天走这么远的路,多麻烦呀!所以它就想造桥。课文中还有小鹿的一个朋友,它是谁呢?獐子也遇到一件麻烦事,是什么呢?师画简笔画。
可是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些工作”指的是?板书:造桥铺路。
5.理解“退却”
他们去做这些工作了吧?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退却)。
原来他们遇到困难就不敢做了,就说他们——(退却了)。
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生活有有没有像小鹿和獐子这样“退却”的时候呢?
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最后一句话。
练习造句:小蜗牛想爬到山顶上去看日出,但一想到要花几年的时间,就了。
军军第一次学游泳,就呛了几口水,但他并没有()。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2.小黑板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这段有几句话?(两句)是的,仔细在心里读读第一句,你认为哪个词语很重要?(终于)是的,你很会读书。(师画着重号)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直。(师画着重号,并造句)。
生:浑身汗淋淋的。(师画着重号)。
师:如果是你来写,你会写小鹿累得怎么样呢?出示:累得______。
师:找出了重点词,大家的朗读更有感情了。我想来和你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哇,这么多勇敢的孩子啊,我都没信心了。(指名读)。
他读得确实不错,我还真不敢接受你的挑战了呢。这样吧,我另外请一个人来帮我比赛,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啊?(指名读)。
四、学习第三到七自然段。
1.当小鹿辛辛苦苦地造桥时,獐子看见了会怎么说?小鹿又是怎么回答的?请自由读课文3到7自然段。大家用“___”画出獐子的话,用“﹏﹏”画出小鹿的话。(师板画符号)。
2.师:獐子见了,对小鹿说了些什么呀?(指名读)。
师:哦,这是在劝他呢。因为造桥要花多少时间啊?整整一年是多久?
365天,每天都要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该多累啊!谁再来劝劝小鹿?(又指名读)。
师:嗯,非常真诚地在劝小鹿。能再加点动作会更好些,谁来试试?
师:我觉得大家在读人物说话时,抓住了语气词来理解,所以读得越来越好了。老师教给你的,是一种方法,不管谁说话,你都要想想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相信接下来大家会读得更精彩。
小鹿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师:为什么小鹿说只剩下364天了呢?
师:小鹿说这句话时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抹抹汗)我们也边做动作边读小鹿的话吧!(生齐读)。
3.小黑板出示重点句子。
师:请大家齐声朗读小鹿的话,在读之前,我提醒大家想想该用什么语气来说。(找词语“坚定”)。
师:好,就坚定地读一读吧。生齐读。
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是什么?(感叹号)感叹号的语气是强还是弱?
师:再想想,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重要?(大、坚持、成功、靠近一步)为什么呢?(生自由答)。
师:这就是小鹿的减法,这就是小鹿的决心啊!
师:理解了这些,相信你们更能理解小鹿,谁再来坚定地回答。(指名读)。
这只小鹿的决心很坚定,还有谁来坚定地回答?(再指名读)。
师:獐子听了却摇摇头走了。它心里会想什么呢?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呀!)。
师:同学们真聪明,又会抓重点词,又会抓语气词,那现在就用这两个好方法来分角色读课文3到7自然段。请男孩子读獐子的话,女孩子读小鹿的话,老师呢,读作者的话。看谁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
生分角色读课文。
4.感悟升华。
经磨出泡了,但他又坚持早早地起床,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因为他相信(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又过去了十天,小鹿的脚也磨破了,但他依然很早就起床了,他从(),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小鹿还是相信()。
半年过去了,桥也造好了一半,小鹿更加有信心了,他每天早早起床,来到河边造桥,他从(),他永远相信()。
五、学习最后两段。
1.师: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鹿的减法做完了。一年365天都减完了,结果是0,他的造桥工作也就圆满成功了,多么有恒心,有毅力的小鹿啊!(板书:成功)。
师:它的门前有了一座怎样的桥?(结实)那过河就可以很方便了。(板书:方便)。
此时此刻,小鹿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3.小结:看来啊,遇到困难,我们要选择的不是退却,而是勇敢地、坚强地去面对它,像小鹿一样用一道简单的减法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获取成功。
其实呢,今天同学们这堂课的学习也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取得这么大的进步。谢谢大家。下课!
板书设计。
小鹿獐子。
(小河和山的简笔画)。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一
《小鹿的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小鹿经过一年不懈的努力最终造好了桥,可以很方便地过河了,而獐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感到下山越来越费力了。它告诉学生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才能成功。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应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演读、分角色读、讨论等)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成功、坚持、汗淋淋、浑身、开始、造桥。
2、学习动作关系的句子,在语境汇总领悟表达地方法,积累句子,并能模仿造用。
过程与方法:
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培养成边读边想地读书习惯。
情感与态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坚持到底。
:小鹿,獐子图片,课件。
一、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来看看它是谁?(小鹿)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有关小鹿的故事。
【以图激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
2、板书课题。(师生共同板书)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3、出示生词卡片,齐读。
(坚定、岁月、流逝、结实、坚持)。
4、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小鹿造桥,每天坚持从太阳升起忙到月亮出来,花了一年的时间,终于成功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学会倾听。从低年级起,注重培养学生概括课文段意的能力。】。
2、那么退却是什么意思?
3、课件出示獐子图片,介绍有关獐子的资料。
獐子:是一种哺乳动物,体形象鹿,但身体矮小,而且身体上面是黄褐色,腹部白色,毛较粗,没有角,生长在长江流域和福建一带。
【通过图片,使学生能直观的认识獐子,教师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獐子的认识】。
过渡:了解了獐子,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
4、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小鹿造桥?
5、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______画出具体描写小鹿造桥的句子。
6、看大屏幕,谁能把画出来的句子读一读?
7、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哪个词用的好,你读懂了什么?
(汗淋淋)。
【在学习课文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
8、师范读,你体会到了什么?齐读。
9、你还会说这样的词吗?
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我们来看屏幕。
10、出示我会说,读句子,填空。
小鹿累的汗淋淋的。
________累的_______。
过渡:小鹿造桥,獐子看到后,獐子会说什么?
11、同学们默读课文3-7自然段,看一看小鹿和獐子有几次对话?(两次)。
12、同桌两人一组合作读,体会小鹿和獐子的对话,看看怎样才能读好它。
13、哪一组愿意把自己的朗读才能展示给大家?
14、谁还想和他人合作读?
15、师生引读。(师读旁白,男读獐子的话,女读小鹿的话)。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16、说说小鹿的减法是什么?(相机指导用坚持说话。)。
过渡:小鹿的桥造好了,它可以很方便的到对岸去,那么獐子呢?齐读课文第九自然段,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17、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明白了做事要有坚定的信心,坚持到底,一定会获得成功。)。
四、说话,写话练习。
1、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什么?
2、把你想对小鹿和獐子说的写下来。
3、交流写话。
小鹿造桥。
獐子铺路。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二
本内容是学习十几减9、8、7、6之后一课时,是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练习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时学生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由观题到心算,不再直观演示,操作分解,由所学的方法自主迁移、类推到本课学习中,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选择一种较熟练的方法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熟练运用“想加算减法”,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通过几个层次的计算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迁移、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数字卡片;学具:自制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熟练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课件动态出示)复习题:
(一)开火车。
9+3=15—8=17—9=13—7=12—6=
4+7=12—9=11—8=13—9=14—9=
请一个小组轮流进行口算报答案,其余学生评价。教师可以从中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计算方法。
(二)填数。
9+()=126+()=118+()=12
7+()=127+()=119+()=11
学生自己完成,记录答案。同伴交流,分享智慧,全班汇报。
教师:你能说说,你的同桌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课件出示)例4计算题。
12-5=□11-4=□
12-4=□11-3=□
12-3=□11-2=□
(一)尝试计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各列,记录在本上。
(二)汇报思考过程
1.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汇报,个别提问计算时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
“破十法”:根据学生语言表征,教师可相应板书算式;
“想加算减法”:学生说出会算加法算式的加数,利用减法的关系,得出结果;
“熟练直接背出答案”:看到这个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就能直接说出差是多少;
“一个一个数”:从总数里一个一个减,得到结果。
2.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算法,对于“直接背出答案”和“想加算减法”两种方法有相同点,在加法算式中会求一个加数,转化成减法算式就能就能想到要求的加数现在变成了减数,利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在这样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体现简捷。
(三)算式比较,引入课题
教师:这两列算式与什么特点?与之前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针对每列算式中减法的变化,减数分别是是5、4、3、2,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引入课题并板书。
(四)尝试出题,同伴互查
1.教师:你能出这样的算式吗?
请每位学生尝试在本上出2题,让同桌计算,同伴互查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各自计算方法。
(五)题组比较,渗透思想
教师:比较例4中的两列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从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变化来说,无论学生从什么角度观察,教师适当给于肯定。
课件出示
(一)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自主完成“做一做”的填数。
全班汇报,指名回答。教师追问:大家填数的速度都很快,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分析关系,创造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把上下两个算式为一组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突出体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在计算时多以“想加算减法”的方法提高计算熟练程度,使学生逐步达到由加法算式直接想出减法得数的要求。
(三)快速抢答,内化提升
根据学生对“做一做”题组的理解,加强学生用“想加算减法”的练习训练,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教师增加类似题组,让学生快速抢答。小组间相互出题,轮流抢答,掌握减法计算如何简捷。
(一)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游戏:送信(课件出示)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定学生计算,根据得数把算式放在相应答案的集合圈里。
(二)分类整理,渗透思想
(三)算式重组,思维提升
课件出示教材17页的“思考题”。
2.引导学生对集合圈里的算式进行观察,是否有符合要求的算式,填写在书上。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可能会出现集合圈里已有算式进行的重组:
17-9=13-511—7=13—612—6=11—5
可能还有学生自己想到如类似“12—4=14—6”这样的算式,请学生判断这个算式出现2个4是否符合要求,应如何修改。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三
单元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本p91~10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93页。“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1、2、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1、 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准备:题单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说出怎么计算的。
二、学习情境创设。
1、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别行动,你想参加吗?
2、播放展示动画。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3、可是美丽的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设计意图】:由谈话引发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兴奋点,搭建生活平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互动活动。
1、组织活动1——码头乘船。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斑有23人,
二年级二班有31人,
二年级三班有32人,
二年级四班有39人。
一艘船限乘68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船时将碰到哪些问题?
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去寻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重点是口算方法。
(4)选择书上例1、例2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看第一个问题:四个班能合乘一条船吗?我们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说原因。
23+31=。
(5)互相交流算法。
3+1=4 20+30=50 50+4=54。
23+30=53 53+1=54。
31+20=51 51+3=54。
(6)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说一说!
尝试计算32+39并说说算法。
(7)对比两个算式,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进位!
(8)引导完成。
(10)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后,还剩14个座位,你想怎么安排?
强调退位在头脑中算。
四、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1、练习十九第1题。
2、练习十九第2题。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的掌握。
拓展性学习。
1、练习十九第5题。
2、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每行相加的和都是45。
五、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习本节课后,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第二课时 练习十九。
教学内容:课本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师准备:
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二、学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三、做中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
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日记的填写。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教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教学内容:
课本96页例3。“做一做“第1、2题中加法,练习二十第1、2题加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 教材第96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出示两位数加的算式卡片,让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现在搜集矿泉水瓶子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3、出示问题: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
5、订正算式。
6、看看这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
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2、提出要求:
(1)先独立计算。
(2)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
用口算。因为18+34=52 所以180+340=520。
用竖式计算。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如果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5、但是老师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呢?
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
口算180+340,算了18+34后要记得在末尾再写上0。
……。
同学们很棒,那么你能提醒一下小伙伴们,我们在计算中哪些地方要特别小心吗?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1、2题中有关加法的练习。
2、 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说说图意。
(2)根据图上问题列式计算。
(3)根据变化的数据进行计算。
五、拓展性学习。
想一想:最小三位数加上最小四位数和是多少?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出现了这样几种口算方法:
(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学生没有想到,我还是提示学生相处了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当然,例3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基础,例3的笔算也就不成问题了。我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自己上来把你的算法说说同学听听,再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他的理由。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第四教时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练习二十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教材第98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近似数的复习引出加减估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二、新知研讨。
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出示问题。
展示例5如下的数据表,出示“明明”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第一周240个。
第二周380个。
第三周192个。
第四周219个。
5.出示问题二。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多少个。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6.延伸拓展。师: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三、形成应用。
1.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
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二十第6、7题。
四、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几百几十的加、减。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4、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
2、使学生更加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3、渗透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熟练计算几百几十的加、减。
2、能运用正确的估算策略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练习题的情景图,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式卡。
教学过程:
一、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题。
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650,200,160,280,450,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连续计算 60+200-160+280-450,集体评价订正。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4题。
(2)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00—150=150(度),教育学生要保护自己的视力。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第10题。
(2)集体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算式?结果是多少?然后集体评价订正。
三、技能训练。
1.完成练习二十第11题的估算。
先让学生独自估算,将结果写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引导其它学生评价该生估算是否合理,使学生理解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2.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二十第8题。
大屏幕出示第8题情景图。引导学生分析出本题中的隐蔽条件:“小朋友已看的页码是142—143页”,进而一起估算出结果。
(2)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
大屏幕出示第12题情景图,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学生估算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如,矿泉水比冰棍卖得多,第二天矿泉水要多进些。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巩固、深化知识的掌握。
四、练习总结 。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收集矿泉水瓶例5”是关于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估算,是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
创设情境,激活思维。这节课我通过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事例-----收集矿泉水瓶入手,引导学生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样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估算的全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并掌握一些基本估算方法和估算策略,表现在学生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能选择恰当的算法,还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使学生对数的感觉得到提高。
培养应用意识,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估算方法和策略后,引导学生解决了“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从而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平常应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渗透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2页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及大屏幕出示相关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学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教材102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口算练习。 完成第103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 们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明白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二、基本训练。
1.练习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第2题。(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笔算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仿照第2题的形式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然后2个同学一组,相互出数,相互计算。
三、技能训练。
1.集体研讨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大屏幕出示第3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聪聪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
(3)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先独自估算出结果,然后集体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同时教师可结合这一学习内容使 学生了解到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亚洲最高的广播电视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复习总结。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请你口述一遍1。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问题吗?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四
(二次备课)。
1、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减法算式;会列减法算式并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看图列算式的能力,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片所表示的意思,使学生初步体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回顾旧知:2~5的分解见ppt。
生:3个。
师:用算式该怎么表示?
生:2加1等于3。
师:我们利用分成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生:......(课件)。
生:老师手里有3张卡片,拿走了2张卡片,还剩下1张卡片。
师:你说的真完整,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用减法。
师:你可真聪明!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减法(板书减法)。
1、巩固练习说算式的意思。
生:……。
师:诶,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生:原来有5把铲子,小男孩拿走了1把,还剩下4把铲子。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
生:5减1等于4。
师:真棒!好,咱们接着看,谁来了?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生:原来有4块饼干,老鼠拿走了两块,还剩下2块。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现在奖励大家休息一会儿。
通过松鼠图讲5减3等于2。
师:都休息好了吧,小松鼠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见你们了呢。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共有5只松鼠,跳走了3只。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下几只?
师:问题提的真好?谁来解答一下。
生:还剩下2只。
师:怎么列算式呢?
生:5减3等于2(师板书)。
师:你怎么知道是等于2呢?
生:5可以分成3和2或3和2组成5。
师:真棒(能想到用分成和组成来计算)。
师: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意思就是5只松鼠在树上,跳走了3只还剩下2只。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玩当小老师的游戏,先老师示范,待会我请上课认真的小朋友上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出题,看,老师这里有2朵花,我拿走一朵,还剩几朵?请你在列出算式。好,现在请小老师上来考大家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检测练学。
典型例题见ppt及课本27页做一做。
减法。
4–1=3读作:4减1等于3。
减号。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29 、 30 页。
教材是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 2 个桃吃光的过程,来说明 0 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 0 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 0 的写法,通过 3 只小鸟全飞走,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以及小朋友思考 5-0= 的图画讲述有关 0 的加、减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加、减法的含义。
1 、学生初步知道“ 0 ” 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 0 ” , 初步学会计算有关“ 0 ” 的加、减法。
2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 、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能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认识“ 0 ” 的情景中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研究“ 0 ” 的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具、学具准备: 0 ~ 5 的小动物头饰卡片,小盒与硬币,相应课件。
教学重、难点:感受 0 的含义,熟练掌握有关 0 的加减法。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师: ( 课件出示小猴吃桃 ) 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 瞧,它来了 !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再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妈妈留给小猴 2 个桃,小猴先吃了一个,盘子里剩一个桃子;又吃了一个,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报自己的发现。 )
师:盘子里有 2 个桃子,盘子里剩 1 个桃子和盘子里没有桃子都可以用哪些数来表示呢 ?(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0 和 1 、 2 、 3 一样,都是一个数,它表示一个也没有。 ) 师:(用直观的手段观察粉笔)现在老师拿了四支不同颜色的粉笔,我一支一支发给同学们,我手里剩下的粉笔各用几来表示?(学生汇报,让学生再次感知0是一个数,表示一个也没有)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猜数游戏,理解 0 的含义。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也可以用 0 来表示呢 ?
(二)揭示“ 0 ”的第二种含义:起点。
1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认真地看一看,小组讨论,然后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尺子的“ 0 ” 在哪里?(课件出示直尺)(“ 0 ” 在“ 1 ” 的前面。)
3 、小结:尺子上从“ 0 ” 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数越大,离“ 0 ” 就越远。用尺子量东西时,这个“ 0 ” 就表示起点,用“ 0 ” 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以后的学习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尺子的使用。
(三)、引导发现 学习“ 0 ”的书写
1 、同学们,你觉得“ 0 ” 像什么呀?(鸡蛋、圆圈、鸭蛋…)
2 、师边讲解边示范书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3 、学生先空中练习,然后在桌上描写,再独立写在田字格里,注意写字的姿势和0在田字格的书写位置,师巡回指导。
4 、实物演示个别学生的书写,其他学生加以评价。
三、 创设情景
1 、体会“ 0 ”的计算
( 1 )动画演示——鸟窝里有4只小鸟,然后它们一只一只飞向蓝天,这时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呢?你能列出几道减法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鸟窝里有 4 只小鸟,当一只一只飞走,逐渐减1,当一下都飞走了,鸟窝里没有小鸟了,用“ 0 ” 表示,可用 4-4 = 0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 2 )实物演示,手里有三支粉笔,全都放下,剩几支?怎样列算式呢?( 3 - 3 = 0 )
( 3 )你还能说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可以怎样列算式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妈妈买了 4 个苹果,全都吃了,一个苹果也没有。 4 - 4 = 0 ,师板书算式。
树上有 5 只小鸟, 5 只都飞走了,树上没有小鸟了 5 - 5 = 0 ,师板书算式。)
( 4 )根据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请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
生自由发言。
( 5 )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结果得数都得 0 。
2 、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不少数学知识瞧!小青蛙都为你们高兴!
课件演示一张浮萍上有 4 只青蛙,再飘来一张空浮萍。你会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 0 + 2 = 2 还可以 2 + 0 = 2 。)师板书 2 + 0 = 2 。
( 3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一些例子并说出算式吗?同桌交流一下。(我左手有 3 支铅笔,我右手 1 支也没有,我一共有 3 支铅笔。 3 + 0 = 3 。 爸爸有 1 个苹果,我没有,我们合起来有 1 个苹果。 1 + 0 = 1 ...... )
( 4 )看到这些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生自由讲。
( 5 )小结:一个数和 0 相加,结果得数还得这个数。
3 、请同学们动动脑,帮老师解决难题: 5 - 0 = ___( 板书算式 )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5-0=5
4小结:一个数减去0,结果得数还得这个数。
四、拓展应用:
活动一:排排对。
师:你们桌子上有一些小动物 (0 — 5) ,想请你们帮它们按顺序排排队,你们愿意吗 ?( 找两组到前面展示,并让学生说出排列的顺序。一组按从大到小排,另一组按从小到大排。 )
活动二:填填数。
师:瞧 ! 鱼缸里的小金鱼多美呀 ! 请大家认真数一数,金鱼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呢 ? 把数字填在括号里。 活动三:你算算,我说说。
五、全课总结:
师:我们认识了 0 ,知道 0 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在尺子上还表示起点;我们不但掌握了 0 的书写,而且还学会了计算有关 0 的加减法。其实 0 还有很多奥秘,只要你们细心观察,动脑思考,就会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六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正确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激情:同学们,你听说过西双版纳吗?那你一定听说过金庸武侠片中的大理国。它指的就是现在的云南------一个非常美丽、神奇地方,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欣赏美丽的云南风光。(课件出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图片,结合图片介绍云南的主要旅游景点。)。
同学们,你觉得云南美吗?下面就让小导游聪聪带我们一起走进云南,去领略沿途的风光。
2、准备铺垫:
学生独立笔算,说计算过程。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交通工具准备好了,再让我们看看路线图吧。
出示小导游聪聪安排的路线图:仔细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我们从昆明出发,已经到大理了。)。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从大理到丽江多少千米?)。
师:要求大理到丽江还有多远?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板书算式:517-348=。
2.尝试估算、多法并举。
提问:你能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估算。
(学生可能提出三种估算方法:a、500-350=150(千米)b、520-350=170(千米)c、500-300=200(千米))。
师:这三种方法,哪一种估算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呢?想不想动笔算一算?
3.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师参与指导。
4、总结升华比较算法。
师:同学们,你都遇到了那些问题?怎样解决的?学会了吗?谁愿意把计算的过程讲给大家听?(生边板演、边讲解)。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这道题目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吗?(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两次连续退位减法,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再减。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连续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比较算法:和笔算的结果比一比,那一种估算的结果最接近准确数?在估算的时候,要力求简洁,还要尽量接近准确数。
5、看书质疑,确认结论。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家独立看书。
生看课本,巩固理解。
(三)精心设练乐中用新。
1.帮动物找家。
师:在与聪聪的旅游中我们学到了知识,现在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这些都是云南特有的珍惜动物,它们在野外迷路了,你愿意帮它们找到家吗?(屏幕出示)。
594-129=325-187=932-654=。
852-265=459-68=。
391138278365587。
学生小组分工,每人做一道,并回答。
师:同学们真有爱心,我们这一课所学的退位减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个位不够减,十位就退1给个位,这个1到个位就变成10,十位不够减,百位就退“1”给十位,这个1到十位也变成10。给别人一点,对别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帮助。
2、闯关卡。
第一关:656-198=。
第二关:343-157=。
第三关:754-196=。
第四关:826-637=。
生逐题做,讲评答案。
欣赏美丽的玉龙雪山风景。
3.解决问题。
师:听说丽江动物园也是非常有名,想不想去看看。
生独立做,讲评。
(四)评价体验情感延伸。
(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
总结:这节课,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示了你对大自然、对同伴的爱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祝愿大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健康成长。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主动识字,乐于识字。
3.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坚持到底。
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坚持到底。
教具: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小鹿的减法》(板书课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要检查你们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课文都会读了吗?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请举手,能够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地请举手。别担心,王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多读多练就一定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为了给老师一个惊喜,也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惊喜,请你再读一次课文,做好准备。
二、精读课文,品读文本。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从第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生:小鹿家住河边,要到对岸去,需要绕很远的路到水浅的地方过河。
(老师在黑板上用彩笔画出小河,贴小鹿的头像。)。
生:獐子家住在半山腰,要下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老师画大山、贴獐子头像)。
生: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可是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
师指导学生写“桥”
师相机说,一年的时间是多少天啊——365天,那么久,所以他们都——退却了(指导学生理解退却的含义)。
2、请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小鹿是怎样造桥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1)生:“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的浑身汗淋淋的。”
(2)让学生抓住重点词:终于、一直、汗淋淋来体会句子,并反复读句子。
生:小鹿要去山上砍树、将树背下来、削皮、钉钉子。
师:小鹿砍树累不累?忙这忙那累不累?——累。
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生读,师评价:“这只小鹿有点累。”谁再来读?
一生读,师评价:“这只小鹿确实很忙、很累,我听出了你把′一直′重读了。”如读不好,可以教师范读。
过渡:小鹿一天都这么忙,可是它做了365天,天天如此呀!听,小鹿开始搭桥了……(音乐起,师创设情境。)。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理清思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画图: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一只。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小组内交流:“5-1”得几?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个小朋友都说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得出结果的。
4、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5、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5-1”得几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6、用小圆片摆出用减法算的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并汇报学习结果,能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7、同桌让一人任意说出一个减法式子,学生先和同桌交流计算过程,然后指名你认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绍给大家听。
三、练习:
1、p26做一做第1、2题学生先说想法,或先动手摆一摆再写答案。
2、p27练习三第7、8题。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十九
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三组口算题(一组减号前面的数相同的,一组减号后的数相同的,一组得数相同的)进行开火车的练习。一年7班的学生能比较快速说出口算得数,但由于课件中没有呈现算式,只是师生的口头交流,学生没法很快发现每组算式的相同点。一年6班的学生有了课件中的呈现,很快说出每组的相同点,但是由于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被减数、减数和差要在本册第五单元才正式介绍,所以个别学生会把减号后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即被减去的数),我没有及时理会学生的说法,以为学生会认识减法算式中的三部分名称,就纠正学生说被减数是在减号前面的数,时间稍微停顿一些。一年5班在开火车的时候,是不是因为后面坐的听课老师很多,加上我有点紧张,教师语言与表情影响了学生,每组算式开下来都不顺利,如12-4等于几,叫到的学生说不出来,这时我有让其他学生来帮忙,并说出破十法的思考过程,但是第二组中又有一位学生说不出得数,此时我又让其他学生来帮忙说出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时间比较拖拉。在说出各组算式的特点时,所设计的三组算式第三组是得数教是7的算式,不巧第一组和第二组也各有一个算式得数是7的,这时有的学生就横着看。
这个环节我是在小结第一环节后,用语言引导学生可以按三种不同的标准(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得数相同,减号后面的数相同)进行分类整理,一年7班没有适当的引导,大部分学生是按第一种分法和第三种分法,在一年6班试上时,我面对全班学生提醒了一下:可以先算出得数。不想一经这样提醒,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按得数相同来分。上一年5班前,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按学生年龄特点来看,第一种和第三种分法是占大部分的,减号后面的数相同这种分法人数最少。全班交流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上展示台展示分法,是为了让学生有个对比,怎么排列有序,有序排列有什么好处。这种作法在一年5班体现了比较清析,为第三个环节做好铺垫。
当对学生提出独立完成书上第17页减法表的填空时,我这时才引出课题——做个减法表,时机比较合适(板书的安排比较满意的。)。三个班下来,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横着写,这样比较快,有一部分学生是想从中间下手的,比较慢。一年7班、一年6班在交流——说说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时,学生说得不是很清楚,才想到要在课件上文字体现规律,但是发现一年5班学生想要全部说得很完整还是比较不够的,但是一年5班的孩子很积极,在交流完横着看的规律后,学生竖着看说不好,于是才让学生同桌说一遍的,但效果还是不是很好。
抛给学生这三个开放式的算式,旨在运用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学生写出多种算式。时间比较仓促,设计是留为作业。
不同的班级能说出的收获是不同的,因为每一次课上完都做设计上的调整,但是一年5班的学生能说出“按顺序”,我觉得本课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当然,最后的公开课上还是存在着不足:
1、教师的语言比较啰嗦,不够简练。
2、时间安排上不是有欠思考。
3、虽有一定的教龄,但是教师还是比较紧张的,课一开始这种紧张气氛就影响了学生,在课一半后,逐渐进入状态,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不断的提高。
4、课堂中生成的部分,教师的处理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小鹿的减法教学设计篇二十
练习五(教材第46-47页第1-5题)。
第四课时。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卡片。
一、复习。
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二、进行练习。
1、第1题。
(1)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2、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提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让学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
3、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
(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
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
4、第4题。
(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3)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
(4)根据图上画的,你还能提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5)学习第二幅主题图。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
5、第5题。
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再在写字本上独立写一写。时间不够,可安排作业。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10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