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备课教案(通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11:50:05
小学备课教案(通用19篇)
时间:2023-12-03 11:50:05     小编:紫薇儿

教案的格式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教学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但要保证逻辑清晰、条理性强。编写教案要注意反复斟酌,保证教学步骤的合理性和连贯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以下是一些教学设计的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小学备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让学生尽快进行自我调整,收收心,从寒假的慵懒状态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学内容:

1、 了解学习时间,增强紧迫感。

2、 拟订新学期计划。

3、 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一、回顾假期,乐趣无穷: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

从大家充满欢心的脸上我看到大家这个假期都过得非常愉快,生活得非常幸福。

在寒假期间,你有哪些难忘的事和大家分享呢?

学生讨论,指名说说。

小结:寒假期间经历的人与事都应该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告一段落。

在新的学期,我们有更重要的任务完成,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努力完成学业。

希望同学们能够及时的调整好心态,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二、畅谈打算,展现风貌:

寒假愉快而又难忘地过去了,现在进入了正式的学习阶段。

我们进入了新的学年。

下面你们来说说新学期你们有什么打算?

学生讨论,老师指名说。

学生各抒己见,多数学生都表示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

小结:通过制定新学期计划,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理清短期的目标,并朝着制订的目标努力。

三、师生归纳,明确要求:

常规教育:

1、上课:不管上什么课,都必须认真听讲,本学期课程难度加大,所以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

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动脑思考,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2 、自习:保持上学期的自我管理班级秩序,利用自习时间完成课后作业,不吵闹聊天,班委应以身作责,督促同学共同学习进步。

3 、纪律常规:保护班级公共财产,爱护公物。

课下注意游戏安全,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课间操及眼保健操要认真的进行,班委做好点名工作。

4、作业: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做到独立思考,认真检查。

遇到不会的题目要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做到不留知识的死角。

四、安全教育,牢记心间

同学们,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开学第一天就要牢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3、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财产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钱财,如有遗失或遇偷盗、敲诈等应向老师及时反映或报警。

(4) 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4、学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后要加强注意。

结束语:新的学期,新的征程。

愿同学们在这个幸福温暖的大家庭里,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学习的快乐。

2.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坐姿端正、专心听讲,主动举手发言,声音响亮。

3.熟悉校园,教育学生爱校、尊师,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而骄傲。

教学重点:师生初步熟悉,了解学校生活。

教学难点:学生能言行合一,逐步养成习惯,做到主动自觉。

教学准备:幻灯儿歌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1.静听上课铃声,养成良好预备习惯(教师提前1分钟,面带微笑走上讲台。

)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再过一分钟,我们就会听到上课铃声了,让我们静静地等待吧。

(孩子们静静地倾听。

)

铃声响过,师:这就是上课铃声,多响亮呀,它告诉我们:上课啦,上课啦,小朋友们坐好啦!身子快挺直,小手快放好,眼睛看前方,小嘴不吵闹。

(教师示范,表扬做得好的孩子)

师:小朋友们可真会聪明,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坐得多端正,听得多专心,对啦,铃声响起来,我们的心儿静下来,笑容露出来,快乐的学习开始啦!

2.通过识字、复习汉语拼音,进行教师的自我介绍。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你们的班主任,也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故作神秘)想不想知道我叫什么名字?我的名字里有三个字,我把它写在黑板上。

(一笔一划写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这就是汉字,读什么呢?不认识?没关系,我只要给它注上拼音,你们就知道读什么啦!(在名字上注上拼音)请几个小朋友读一读。

小朋友的拼音学得不错呀!知道老师名字的小朋友举手,都知道啦?真了不起!不过在我们中国,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我们不能直接喊长辈的名字,老师也是你们的这个长辈,你们平时应该怎么和我打招呼呢?(邵老师好!)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师生互相打招呼,例如:展鹏鹏,你好!邵老师好!)

3.教师展示自己的特长,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

师:邵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平时也有很多爱好呢,请小朋友来猜猜看,老师喜欢什么?(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画一些简单的符号。

例如书(爱看书,说说自己看书的故事)音符(喜欢音乐)画笔(爱好画画)漂亮的字(爱好书法)

表达对孩子的喜爱,最后画两个小朋友的简笔画。

师:我还喜欢什么呢?对啦,邵老师最喜欢小朋友们!小朋友们,愿意和邵老师交朋友吗?呀,我真是太高兴啦,我多了那么多的朋友啦!那你们愿意跟着邵老师学本领吗?好的,朋友们,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自己变得更棒!

二、熟悉校园,班级,激起学生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1.歌曲引线,让学生体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

小朋友们的歌声里充满了快乐,你们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呢?是呀,我们现在已经从幼儿园毕业了,上小学啦,我们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小学生。

开心吗?老师祝贺你们!(很庄重很认真地)成为一名小学生,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会写字,会看书,会许多许多本领,多了不起!谁来神气地说说这句话:我是小学生!(你来说,多自信的'小学生!我真喜欢这位小学生!)一起说说。

2.知道学校名称、班级名称以及所在位置。

3.填写表格(拼音)。

(反面印儿歌)

学校:

姓名:

班级:

教室所在位置:

我的老师:

(请几名小朋友上来读读自己填写的内容)

三、上下课基本规则训练。

1.学习《上下课》儿歌。

上课下课歌

上课铃响,快进课堂。

下课铃响,不慌不忙。

坐姿端正,专心听讲。

做好准备,再出课堂。

积极动脑,发言响亮。

走路轻轻,入厕及时。

自觉做好,人人夸奖。

游戏文明,争做榜样。

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上下课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

2.解读儿歌要求,细化上下课的规范。

(注意时间安排,来不及可留待下节课再进行,切忌匆忙,每个规范要训练到位,在进行下个规范的训练)

下课铃响,及时上厕所,课间不在走廊里追逐打闹,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书本文具摆在什么位置,上课怎么站立和老师打招呼,举手发言姿势、下课和老师再见等方面的要求。

四、总结。

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是小学生啦,我们的学校又大又漂亮,有美丽的花坛,干净的操场,宽敞的教室,还有可亲的老师,可爱的小朋友,喜欢我们这个大家庭吗?让我们相亲相爱,在这个大家庭里开心地学习、生活吧!

其他要注意训练的要点(可选用,时间允许的话,可加入第一课时):

一、小朋友简单自我介绍(让孩子们互相认识,知道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新集体。

)

二、知道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才能保护视力,初步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进口语文课本进行训练(读书看书姿势,握笔姿势,坐姿,站姿)

三、继续进行坐姿训练、听课发言常规训练、课前准备和下课时的常规训练。

四、参观校园,进行路队训练。

五、行为要点。

1.爱护公物。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学校里所有的东西都要爱护。

不踩花,不摘花,不踩草坪,不摘树叶,不在桌子上乱刻乱画,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

我们学校的操场正在施工,请小朋友们不要到操场上玩耍。

2.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包括书本、练习本、铅笔、橡皮、文具盒等,每天上学前或放学时检查自己的学习用品有没有带整齐。

3.下课之后马上先去厕所,去过之后再玩耍,并做到不争不抢,文明入厕。

4.讲文明,懂礼貌。

要来上学时,要跟爸爸妈妈说再见。

要尊敬老师,向所有见面的老师问好,和小朋友之间文明相处,团结友爱。

5.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要及时向老师求助,找老师帮忙。

6.按时作息,晚上早睡,早上不懒被窝,并认真吃早餐,按时上学,不迟到。

7.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坚持每日刷牙,每周洗澡,特别是要勤剪指甲,衣服要干净整洁。

垃圾要丢进垃圾箱,不随地吐痰,预防传染病。

8.我们是小学生了,不能带玩具来学校玩,并且注意不随便乱吃零食,在校园、在班级不乱扔果皮纸屑。

9.爸爸妈妈不来接送,不得私自走出校园,和小朋友做游戏时要时刻注意安全。

放学路上靠右走,不在路上玩耍,要准时回家。

小学备课教案篇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放大镜(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平面镜片。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猜想。

1、导入:

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我来介绍一下放大镜。(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1)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二、探究与实践。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拓展与创新。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说说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尝试利用放大镜来放大物体。

四、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备课教案篇三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法,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按比分配。

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把比单独设成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学生在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从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到学习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理解比的意义,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注重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备内容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比的意义。

2.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3.会求比值、化简比。

4.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1.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思想、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经历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探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经历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用比的知识解决在生活中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2.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

2.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

小学备课教案篇四

1.通过读、听、辨活动,充分认识青春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青春期健康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关注自己青春期的身体、心理健康。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5.初步掌握一般的青春期保健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征。

难点: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辨析。

【教学准备】。

有关青春期生理变化特征、青春期保健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课外调查了青春期的有关知识,你知道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吗?

2、关于青春期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让学生充分汇报自己了解的有关青春期的知识,有的学生可能在汇报的过程中有点羞涩,老师要给学生打气,告诉学生人体的发育是科学的事实。)。

3、老师对学生的汇报做小结并揭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二、阅读: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特征。

1、进入了请春期我们的生理变化有哪些主要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71面的资料。

(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生理发展特征的视频)。

2、学生自由阅读书上的资料。

3、通过阅读,你对青春期有什么新的认识?

(这里,老师要进一步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应该告诉学生,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谁了解得更清楚,更有利于自己拥有健康。)。

4、老师进行小结,并说明青春期发育有早有晚,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进入和没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不要紧张。

三、活动:要有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学生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观察书上的图片。)。

2、老师就学生没有注意到的方面做一些补充讲解。

3、师生共同梳理小结。

(让学生明确:充足的营养、足够的睡眠、积极的锻炼――是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并自觉加以注意。)。

三、活动:关注心理健康。

1、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健康。进入青春期后会有哪些心理特征呢?请同学们观察73面的图片。

2、青春期的青少年有那些心理特征?

3、能谈谈你自己某一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吗?(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

4、告诉学生上面讨论到的现象都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反应,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都能顺利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四、拓展活动。

布置学生课外讨论:进入了青春期我们怎样保护好自己?我们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小学备课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并正确书写七个会写的生字,学习一个新笔画“竖弯”。

2、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农谚所提示的时间的变化。

3、处理课后练习,相继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并正确书写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新的笔画。

教学难点:

背诵谚语。

教学准备:

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观看冬天的录像。

1、你觉得录像的景色怎么样?你知道冬天节气的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冬季节气的课文。

3、板书:九九歌。

4、解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准生字。

3、教师板书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

5、指名读,齐读。

三、联系生活,感受冬天

1、联系生活中观察到的和课前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说一说冬季节气的特征。

2、教师巡视指导,如何运用资料,把话说清楚。

3、汇报交流。

4自由读,指名读。

5、小结学习方法。

四、指导书写

1、指导“四”的写法。

认识新笔画“竖弯”,教师在虚宫格中范写,学生仿写。

2、指导“九”的写法。

重点指导笔顺。

3、指导“手”的写法

小学备课教案篇六

1.知识与技能: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对文中感兴趣的人物和段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鹅妈妈以及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什么翅膀受伤的鹅妈妈感受到了的幸福。

教学课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鹅妈妈的故事》。

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领读课文。

3.自由读文,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认识生字。

1.生字朋友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认识吗?

2.“我是小老师”

生教读字音,并组词。

3.“小小火车开起来”

开火车读字。

4.你喜欢哪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经验交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四、情感体捂。

生字回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己读、同桌读、指名读。

五、总结。

一、复习。

读课后“读一读,说一说”中的短语。

二、分段朗读课文。

1.多中形式读第一自然段,熟读成诵。

2.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鹅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3.朗读第二段,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4.在鹅妈妈的翅膀下,小鹅们在想什么?读第三段。

(1)找出写它们的句子读一读。

5.风暴过后,小鹅们什么样?鹅妈妈什么样?读第四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小鹅的欢快和鹅妈妈艰难的样子。

6.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谈谈为什么受了伤的妈妈会对儿子这样说?

7.小组说,代表发言。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升华。

四、联系生活说说,妈妈保护你的感人故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字卡。

2.开火车读词语。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小学备课教案篇七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的作用。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学习、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工具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活动,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点。

2.学会使用放大镜,对比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能发现更多的细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培养持续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2.了解放大镜的发明史,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与人合作,共同探究。

知道放大工具的结构特点,了解放大镜能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

通过对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点,明白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每生一面)、信封、钱币;十种对比观察的器具;烧杯、水、记录纸。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

一、导入。

课前视频导入。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与我们看到的实物有什么不同。

2.组织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

1.出示10种不同的器材,分别用它们观察文字,寻找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

(1)将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两类。(预测-实测)。

(2)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样的器具能放得更大?

2.交流学生的发现。

通过比较发现能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间厚)不能空心的特点。能放大的.器具如果中间越厚,边缘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体的图像也就越大。知道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3.拓展活动: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为一个“自制的放大镜”。

4.小结,并介绍放大镜的历史。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2.用肉眼和放大镜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物体观察,比较肉眼观察和在放大镜下观察有什么不同。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3.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巡视。

4.组织学生汇报各自的发现。

5.小结放大镜的作用。

四、总结延伸。

1.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你还希望用什么工具观察物体?

2.总结。

小学备课教案篇八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学会比较大小明显的三个同样的物体。

2.了解排序的简单方法。(大中小、小中大)。

活动准备:

1.小猪、小熊一家头饰。

2.大中小号碗、叉子、礼物盒、球、玩具、生日蛋糕等。

3.大中小三个大小不一样的字卡。

4.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幻灯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是什么?

师:大家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什么美味的食物?

幼:蛋糕。

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吃蛋糕吗?

幼:过生日的时候。

师:那么,大家猜猜看,今天是谁的生日?()。

幼:小猪。

2.出示幻灯片。

幼:……。

3.出示幻灯片。

师:小猪的好朋友是小熊一家,请小朋友说一下,这位戴着大大的眼镜,身材也是大大的,是小熊家的谁?中间的第二大的,穿着漂亮衣服的是谁?个子小小的是谁?(简单灌输给幼儿大中小的概念。)。

幼: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4.出示幻灯片。

师:再一次展示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让幼儿自己说出大大的熊爸爸,小小的熊宝宝,第二大的熊妈妈。

5.出示幻灯片。

师:接着讲故事,收到小猪的邀请,小熊一家带上自己的礼物盒准备出发了,请幼儿说出礼物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大中小。

6.出示幻灯片。

师:请幼儿说出哪些礼物盒是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带的?

7.出示幻灯片。

师:收到礼物,聚会马上也要开始了,小猪要请好朋友们开始吃蛋糕了,请幼儿帮助小猪来分餐具和蛋糕。

二、引导幼儿学会思考,养成物品用完,要随时整理整齐的好习惯,知道如何将物品排列整齐。

1.出示幻灯片。

师:吃饱了,喝足了,小猪的家里成什么样子了?

幼:乱糟糟。

师:那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收拾一下呢?

幼:把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2.出示幻灯片。

师:展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柜子,请幼儿说出这三种柜子有什么不一样地方?

幼:大中小。

师:出示幻灯片,展示大中小三个字,让孩子认识大中小三个字。

师:出示大小不一样的大中小字卡。巩固认识。

师:现在我们把物品摆放到这三个大小不一的柜子里(礼物盒、球、碗、叉子)。

幼:……。

师:物品摆放整齐了,屋子里干净整齐了很多,大家也要养成物品摆放整齐的好习惯。

三、活动延伸。

收拾完屋子,天也黑了,小熊一家要回家了。这一天,大家玩的太开心了。小朋友也要学习小动物们团结友爱的精神,也要养成物品随时摆放整齐的好习惯。

小学备课教案篇九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比率这一概念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以后学习比例、一元函数的基础。理解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比率)也是学生乘法认知结构建立的重要方面。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此基础上学习倍的认识,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例题前后的联系。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1课时)倍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1课时)

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1课时)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通过具体情境,经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2.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重点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3.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难点

1.理解“倍”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2.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

3.理解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

1、使学生在运水游戏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认识和选择在不同情况下适宜运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玩水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水、充气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铲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纸、海绵等。

(一)谈话引起学生对水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水吗?""水是什么样的?""玩水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学的身上弄湿)。

(二)通过玩水,自由探索。

1、运水。

(1)我们今天接到一个新任务,就是把这边水槽里的水运到那边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着撒了水。)。

(2)学生运水。(渗透教育“水是很珍贵的,别把它漏到地上了。”

2、看图片。

师:看着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会流东,水很珍贵,要节约用水;谁能给人们带来方便,也能带来危害。)。

(三)活动延伸:

师:今天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让小水轮转起来。(两人一组)。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一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二

1、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1、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征;。

2、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食盐、白糖、勺子、筷子。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变咸了(师同时板书)。

师:水为什么变咸了?

生:因为放了盐。

师:怎么知道水里放了盐?

生:尝一尝。

师:老师这有一杯溶液,谁来尝一尝?(指生品尝)。

师:是盐水吗?

生:不是,是糖水,因为它是甜的,说明放了糖。

二、认识溶解。

师:同学们想不想做一杯甜水和一杯咸水呢?生:(齐答)想。

师:怎么做?说说你的方法,并说一说要用到哪些物品和器材。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小组鼓励。学生按照老师给的提示来配置溶液。(师巡视、指导)。

强调:边做实验变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配置的溶液展示,并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那我们刚才放到烧杯里的盐和糖去哪了?

(生来回答:化了、看不见了……)。

引出:我们科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溶解”,根据我们刚才做的实验,你认为什么样的是溶解?(生讨论交流汇报,师简述溶解的意义)。

三、深入探究,拓展认识。

在水里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解?学生交流后师小结。

四、课堂反思: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指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

把食盐水倒入盘子里,放在窗台上,没议案进行观察,会有什么发现?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三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3.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1.阅读理解课文。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1.课件。

2.字卡。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已经知道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2、揭示,板写课题:对不起。

3、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词语。

(2)齐读词语。

二、看图学文。

1、出示课文插图,给学生讲故事。

下课了,小青和小华去操场上活动,小青和小华在活动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小青不小心踩着了小华的脚,你们知道小青会怎么做吗?(出示课文句子:小青不小心踩着了小华的脚)。

2、学生打开书自学课文。

3、指名说一说这时候的小青说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青不小心踩着了小华的脚,他红着脸说:“小华,对不起。”

领读跟读句子。

讨论理解小青为什么说对不起。(初步让学生认识到做错事时,要学会说“对不起”)。

4、思考小华又会说什么呢?

5、指名说一说,出示课文句子:小华笑着说:“没关系。”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讨论理解小华为什么说:“没关系。”(理解小华也是一个懂礼貌的学生)。

6、谈话认识小华和小青都是懂礼貌的好学生。

小青做错事时主动认错说“对不起”,小华宽容地原谅了小青说“没关系”,他们都是懂礼貌的好学生,他们还是好朋友。

7、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小青和小华还是好朋友。

教师领读句子学生跟读句子。

8、小结课文内容,带领学生读课文。

要向小青和小华学习。

三、看图辨别。

1、出示图片说一说这样做对吗?

2、看图说一说应该如何做(进一步明白做错事时应该主动道歉说“对不起”)。

四、情景表演。

1、看视频故事加深理解。

2、创设情景表演:上课写字时不小心手臂碰到了旁边同学,该怎么办?

指名表演,认识道理。

五、说儿歌总结。

1、跟老师说儿歌。

《文明用语挂心头》。

我们都是好朋友,

团结有爱讲礼貌。

“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文明用语挂心头。

2、齐读课文。

3、口头总结:学会了“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礼貌用语。并且还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说“对不起”,在什么情况下说“没关系”。大家都学得非常好。希望大家今后要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四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教学反思: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是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度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不够重视。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第二课时。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五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他们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十数连加、连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口算:20+50=3+2+4=。

10+80=8-5-2=。

30+70=8-6-2=。

师:你们在做连加、连减题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做的?(从左到右)如果题目中的数变大了,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十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的.连加.板书:30+20+40=。

(1)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30、20和40这三部分合并起来)。

问:你会算吗?

学生自己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谁和他想得不一样?

(先算30加20等于50,再算50加40等于90.)。

(想:3加2加4等于几,就是几十.)。

(1)师:这道连减的题目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从80里面去掉50这部分,再去掉20那部分或从80里面去掉50和20这两部分)。

问:怎么算?(学生试算,然后集体交流.)。

(2)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80减50等于30,再算30减20等于10.)。

(想:8减5再减2等于几,就是几十)。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各组进行汇报.

(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从左到右,不同的是计数单位,10以内的连加、连减是以“一”为单位的,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是以“十”为单位的.)。

三、巩固练习。

1、对比练习。

口算:2+5+1=9-4-3=1+3+4=8-2-6=。

请一位女生代表做第1行,一位男生代表做第2行,女生和男生交错进行,其他同学做裁判.

问男生代表: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因为每组题相加减的数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所以第2行不用算,根据女生算的结果推想一下就可以了.)。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50页的第4题.

3、应用问题。

(1)有50个花生,大猴吃掉30个,小猴吃掉10,还剩多少个?

师:请你帮小猴算一算.

订正:你是怎样算的?

师:你会解答吗?请你试着做一做.

订正:你是怎样想的?

4、出示图片“填一填”

把10、20、30、40、50填在圆圈里,使。

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六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七

科学概念: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它的性能会发生改变。

2.性能得到改变与优化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学探究:

1.通过折的方法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老师引导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纸的承重、隔热、弹性等方面的变化。

科学态度:

1.激发学生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1.学生材料:普通a4纸、橡皮、订书机、方形塑料盒、热水、活动手册、小盒子、卡纸带。

2.教师材料:瓦楞纸板、课件、纸弹簧、普通a4纸、纸弹簧礼盒。

(一)任务驱动、展示交流。

1.(出示一张普通a4纸)小朋友们,认识吗?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板书:普通纸)它有什么特点呢?(板书:薄、软、容易撕、可以画……)。

2.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张纸发生变化吗?

3.今天,老师没有带剪刀、彩色笔等工具,所以,我们用折的方法让它发生神奇的变化。注意,是神奇的变化。到底有多神奇呢?我们来看,这张普通的纸横跨在盒子上,不能承受小木块的重量。(演示)我们要来折一折,让这张纸横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想挑战吗?(ppt出示要求:挑战任务1:让加工后的纸横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挑战时间:2分钟,音乐响起,停止挑战。)注意,成功的小组要保护好自己的纸,等会要上台来展示的哦!材料在桌子上,白纸每人一张,塑料盒和订书机同桌共用。

4.学生活动:每人一张白纸,尝试着用折的方法让白纸能承受订书机的重量。

5.(瓦楞状纸)上台接受挑战,展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ppt出示)。

6.其他成功的同学也是这样折的吗?一样的吗?

(二)实验探究、交流研讨。

1.是什么让这张白纸产生了神奇的力量呢?这两张纸有什么不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折叠后白纸侧面的形状。这种波浪形的纸,(板书记录纸的侧面形状)我们把它叫做瓦楞状纸。(板书:瓦楞状纸)。

2.经过我们的加工,瓦楞状纸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能承受比较重的东西,那它还有其他方面的变化吗?让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纸的变化。怎么测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实验记录单。会操作吗?真的会?那老师要考考你了,摸一摸该怎么来操作?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小小的提醒:两人合作;每个小朋友都操作一下,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完成后,整理材料上交。特别提醒,手拿玻璃瓶时小心烫手!

3.汇报交流(板书:承重本领好,隔热好,有弹性)。

(三)举例应用、引导思考。

1.你在哪里见到过瓦楞状纸?介绍瓦楞状纸的应用。

2.观察瓦楞纸板。瓦楞纸板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3.(ppt)出示各种瓦楞状纸的应用,思考: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做?

4.小结:我们把一张白纸折成瓦楞状的纸后,它的承重能力变强了,隔热效果好了,而且还有弹性了。

(四)课后延伸、演示操作。

1.今天,我们利用了折一折这么简单的方法,加工了一张白纸,使这张白纸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对一些常见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2.课后,我们尝试着在报纸上刷一层食用油,再拿一张没有加工过的报纸,往两张纸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它们的变化。播放视频。(活动手册)。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八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供二年级上学期实验和教学使用。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二)教材的特点

1、素材选取的广泛性和趣味性。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广泛选取了新颖、有趣的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广泛存在于他们经验世界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借以使他们认识自我、了解社区、了解自然等等。本册的主要素材有魔术、杂技、童话、标本等,对学生来讲,这些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这些素材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发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3、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注重知识结构的创新。例如,乘法口诀的编排,我们从“5的口诀”切入,这样编排,一方面是它的得数特点突出,易于学生记忆,另一方面,它有五句,易于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便于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又如,分东西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常有的事情,丰富的经验已使他们明确如何平均分物体时,,教材这样安排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这样安排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4、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本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5、每一部分的“你问我说”板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同时,初步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每个单元之后,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以自我检测和涂“苹果图”的方式,启发学生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知识技能、问题意识、发挥潜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价、自我反馈中,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本册书中的最后,还特设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我想对同学说”、“我想对自己说”专页,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与教师、家长、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感情,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的观念,从小学习做人。

(三)本册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看杂技――表内乘法(一);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制作标本――表内除法;过年――总复习八个单元和两个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和我喜欢的地方,还有两个智慧广场。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3、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

4、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难点:能自己编乘法口诀,会背乘法口诀,会根据表内口诀计算乘除法。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相同的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乘法学习的初始单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本单元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6、7、8、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本单元通过学习1―9的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奠定基础。

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平均分,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及各部分的名称,有关0的除法。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

第六单元:认识方向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段图,本单元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复杂的辨认方向打下基础。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乘法除法的关系,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较复杂,关键是学生掌握好乘法口诀,是后继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

(六)教材的基础、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学习本册教材,学生应比较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此外,在学习除法之前,学生应熟练运用乘法口诀。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知识与能力】

数与代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

空间与图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实践活动: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发现规律,增强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乘、除法产生、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认识角、辨别方向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方位感。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两步)。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如何进行合作等技能,提高合作交流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共需6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数

1―――――2

一、看魔术

8

3―――――5

二、看杂技

10

6

三、小制作

6

7―――――8

四、凯蒂学艺

11

9

期中检测

1

10―――――12

五、森林里的故事

10

13

六、小桥流水人家

5

14――――16

七、制作标本

12

17

八、过年总复习

4

18

期末检测

小学备课教案篇十九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学习小数除法的必要性有三。

第一,构建完善的运算体系。小数除法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现实中需要运用小数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十分丰富。

第三,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提高计算能力,形成灵活选用合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数学思维。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继续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课时)基本算理和算法;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

一个数除以小数(1课时)基本算理和算法;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

商的近似数(1课时)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解决问题(1课时)用“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循环小数(1课时)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数,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3.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5.经历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6.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7.经历探究循环小数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8.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

9.在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的过程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

10.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11.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2.体会计算器的作用,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便计算。

2.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1.在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11930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