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编写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希望这些教案范文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唐诗五首教案篇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尽可能读懂这首诗,体会其中的美感。
教学难点感受“孩童之道”的含义。
教学过程个性设计。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课时。
课前演讲:
一、导语:
公元19一个晴朗的日子,印度有位诗人领着一群孩子刚从森林里玩耍归来,邮递员送给他一份电报,这是瑞典文学院发来的一个通知,告诉这位诗人,他获得了本年度,即1913年世界文学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个东方人。这位诗人并没有去瑞典参加盛大的授奖庆典,并且把他获得的诺贝尔奖金全部捐给了一所学校。这位诗人就是印度最伟大的诗人、印度诗圣--罗宾得拉纳特泰戈尔。作为一位世界级的大作家,泰戈尔的作品是可以车载斗量的。他一生为我们留下诗集53部,长篇中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一百多篇,戏剧38部。(列举数字是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他还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创作了两千多首歌曲,其中一首被定为印度的国歌。他还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画家,七十高龄才开始挥笔作画,画了两千七百多幅作品,大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泰戈尔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部诗集被称为“世界最优秀的儿童诗集”,这就是《新月集》。(板书:《新月集》)。
今天我们就学习《新月集》中的一首诗--《孩童之道》。
二、教师范读。
三、讲读。
1.让学生放声自由读。
提一个要求:读完之后,说说读这首诗的第一感受--它可以是你对这首诗的感悟、理解,也可以是这首诗使你想到的什么。
2.让学生谈感受。
我作为教者,也谈自己的感受。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对于学生的发言,教者应给予适当的评价。比如用“你找到了艺术的感觉”“你的感受非常独特”之类的话来肯定。因为这首诗不好懂,所以若有学生说读不懂,教者也要给以肯定:“你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不懂不要紧,一会儿你就会懂。”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孩童之道。
泰戈尔:印度诗人,《吉檀迦利》诺贝尔文学奖。
惜缘。
唐诗五首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诗句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简介诗人。
1、板书:鹳雀(齐读)指名读,用字理识字方法教学“雀”并扩词。出示图并介绍: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
2、古时候,有许多的鹳雀喜欢停歇在一座楼上。因此人们把这座楼叫鹳雀楼。(板书:“楼”)用字理识字方法教学“楼”字并描红“楼”“雀”。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登)齐读课题。这首诗是谁写的?你对王之涣有那些了解?(教师板书作者名)并补充:唐代诗人王之涣从青少年起就勤奋读书,刻苦写作。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写的这首古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出示古诗)。
过渡句: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自读全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把字音读准。
2、教师范读,注意古诗的节奏。
3、指名读诗句,正音。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1、哪些诗句是描写诗人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板书:看、想)。
2、同桌讨论:诗人看到了什么?想想自己能读懂哪些词或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打个标记,还可以问问前后桌的同学。
3、汇报读懂的词,提出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决。
白日:傍晚的太阳依:依靠尽:完了,不见了。
(傍晚的太阳慢慢落下山去,不见了)。
入海流:黄河水流呀流,流到哪里去呢(流进大海里)这就是“入海。
流”。
比较“入”与“人”
4、指导朗读,集体评议(太阳是怎样落山的?黄河水是怎样流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多美的景色呀,我们一起把它画下来。(师生共同合作画简笔画)。
6、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齐读)。
你读懂了哪个词句诗句中的哪个词表示很远很远。
欲:想要千里目: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为什么要看到更远的地方,要再上一层楼呢(学生自由发言)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7、简笔画把诗人得位置画下来。(师生共同完成)。
8、诗人站在楼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并发言: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黄河水一样奋勇前进;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做更多的事;要看到更远的地方,一定要爬上更高。)。
四、指导背诵,巩固理解。
1、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情不自禁想说几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去感受那壮美得景色。(配乐朗读)。
师诉:一轮红日正伴着火一般的晚霞,笑眯眯的回家了,滚滚的黄河水像千军万马一样奔腾着涌向大海。让人不禁想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像黄河水一样,流逝了再也不能回头。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奋力进取,才能获得成就。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再登上一层楼。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诗。(齐读“登鹳雀楼”)。
2、背古诗(边想自己画的画,边背诵)。
五、拓展延伸,积累古诗。
1、古诗擂台赛:背一背关于王之涣的古诗。
2、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能背那么多王之涣的古诗。当然,除了王之涣之外,还有很多的诗人,他们也写了很多经典的古诗,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学知识,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板书设计:
唐诗五首教案篇三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2【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江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3【杂曲歌辞·竹枝】白居易。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4【杂曲歌辞·竹枝】李涉。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年少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
下牢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十二峰头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规啼。
孤舟一夜东归客,泣向春风忆建溪。
5【杂曲歌辞·竹枝】孙光宪。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
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6【杂曲歌辞·杨柳枝】白居易。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7【杂曲歌辞·杨柳枝】白居易。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清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
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8【杂曲歌辞·杨柳枝】卢贞。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
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9【杂曲歌辞·杨柳枝】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辉。
凤阙轻遮翡翠帷,龙墀遥望曲尘丝。
御沟春水柳晖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
如今抛掷上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昨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满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轻盈袅娜占春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10【杂曲歌辞·杨柳枝】刘禹锡。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请挼。
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11【杂曲歌辞·杨柳枝】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12【杂曲歌辞·杨柳枝】韩琮。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
13【杂曲歌辞·杨柳枝】施肩吾。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14【杂曲歌辞·杨柳枝】温庭筠。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南内墙东御路傍,预知春色柳丝黄。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情人最断肠。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
金缕毵毵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
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栏干半入楼。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春草绿萋萋。
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
景阳楼伴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15【杂曲歌辞·杨柳枝】皇甫松。
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
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
烂熳春归水国时,吴王宫殿柳垂丝。
黄莺长叫空闺畔,西子无因更得知。
16【杂曲歌辞·杨柳枝】齐己。
凤楼高映绿阴阴,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榭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浓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
高僧爱惜遮江寺,游子伤残露野桥。
争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红杏对摇摇。
17【杂曲歌辞·杨柳枝】张祜。
莫折宫前杨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
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
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台下绾青丝。
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
18【杂曲歌辞·杨柳枝】孙鲂。
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
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
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
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
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
春来绿树遍天涯,未见垂杨未可夸。
晴日万株烟一阵,闲坊兼是莫愁家。
十首当年有旧词,唱青歌翠几无遗。
未曾得向行人道,不为离情莫折伊。
19【杂曲歌辞·杨柳枝】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嫩绿轻悬似缀旒,路人遥见隔宫楼。
谁能更近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
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
处处轻轻可惆怅,后人攀处古人栽。
潭上江边袅袅垂,日高风静絮相随。
青楼一树无人见,正是女郎眠觉时。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和花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
唯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窗外齐垂旭日初,楼边轻好暖风徐。
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众木犹寒独早青,御沟桥畔曲江亭。
陶家旧日应如此,一院春条绿绕厅。
帐偃缨垂细复繁,令人心想石家园。
风条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门爱树萱。
数首新词带恨成,柳丝牵我我伤情。
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高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县依陶令想嫌迂,营伴将军即大粗。
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
狂似纤腰软胜绵,自多情态更谁怜。
游人不折还堪恨,抛向桥边与路边。
朝阳晴照绿杨烟,一别通波十七年。
应有旧枝无处觅,万株风里卓旌旃。
晴垂芳态吐牙新,雨摆轻条湿面春。
别有出墙高数尺,不知摇动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楼,因挂垂杨立地愁。
牵断绿丝攀不得,半空悬著玉搔头。
西园高树后庭根,处处寻芳有折痕。
终忆旧游桃叶舍,一株斜映竹篱门。
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
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
20【杂曲歌辞·杨柳枝】牛峤。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枝下结同心。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
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
狂雪随风扑马飞,惹烟无力被风欹。
莫交移入灵和殿,宫女三千又妒伊。
袅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曲尘罗。
章华台畔隋堤上,倚得春风尔许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唐诗五首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赏析诗中名句,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是重点。
2.赏析诗中名句是重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资料。2.熟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由这两幅对联引出杜甫。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2.作者及背景简介。
(1)请同学们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2)师小结。
3.出示板块:
板块一:诵读知大意。
板块二:译读明诗意。
板块三:精读悟诗情。
板块四:品读赏名句。
板块五:背读会运用。
二、板块一:诵读知大意。
(一)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诗,画出诗中的生字词。
2.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二)读准节奏。
1.教师示范读出节奏。
2.学生尝试读出节奏。
(三)读出感情。
1.师朗诵《望岳》,学生听读,揣摩诗歌的感情。
2.学生尝试读出情感。
3.全体学生齐读。
(四)初步感知诗歌大意。
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板块二:译读明诗意。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答)。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抓关键词)。
4.齐读译文。(屏幕展示)。
四、板块三:精读悟诗情。
(一)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出示问题,小组研讨后展示,师给以适当的引导。
唐诗五首教案篇五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6、很好,我们开课就先认识了两个生字,大家都在努力使自己进步,为自己鼓掌。知道这个楼的名字怎么来的吗?课件出示鹳雀楼资料。
生(齐):登到最顶层!
师:谁知道为什么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远处的风景呢?
生:因为站得高就看得远。
8、你说得太好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后,明白了这个道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于是就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利用小学生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以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鹳雀楼、高山、夕阳、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理解这首古诗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使学生对作者、诗意,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三、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教师示范读古诗。
(不少学生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在一年级就已经背过。)。
2、请会背的同学一起背。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
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
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四、学习古诗。
1、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自主交流。)。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3、读一读前两句来。
5、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意境给描述一下呢?
6、从王之涣的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谈。
学生边听边学着唱歌,还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
六、背诵古诗,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意在告诉人们要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同学们,请大家把诗的后两句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当然,诗人王之涣他其实以边塞最为出名,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他的边塞诗《凉州词》。(课件出示)。
1、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的背景。
2、教给学生诗的节奏和停顿。
3、学生练读。
4、自由背诵。
其实,王之涣有一首诗也很有名,这是一首送别诗,题为《送别》。出示古诗,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并背诵下来。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课堂教学不能仅限于背诵这一首古诗,而要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是展示本领的一个好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潮又起。)。
出示: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学生群情激昂,背诵熟练而投入。)。
七、同学们,你们背得太投入了,把掌声送给自己。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相信大家还能背许多唐诗,将来一定也会写出很多好诗,说不定也会成为一名大诗人呢!最后老师祝大家:学习更上一层楼!
八、学生在充满期待中下课,并喊出班级口号:“我成长我快乐!”
(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点明本课中心,而且能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留下无穷韵味,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背诗比赛仅仅是一个展示的过程,要想展示更多的古诗,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功夫必须下在课外,而小结时教师的拓展延伸必会在学生中掀起一股背诵古诗的热潮。)。
唐诗五首教案篇六
课型。
常规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把握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目标。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重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听介绍。
激趣导入。
二、朗读。
1.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
反复诵读。
整体感知。
三、《望江南》。
1.文学常识:2.理解大意。
四、《武陵春》。
1.文学常识:2.理解大意。
深入理解、讨论。
感受诗歌的美。
五、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
后
反
思
课型。
常规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把握作者的感情。
情感态度目标。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重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学生自学余下的三首。
1.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学常识。
二、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
1.《渔家傲》。
理解、思考、讨论。
理解诗歌内容。
2.《江城子》。
3.《破阵子》。
三、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2.这三首词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合作、探究、交流。
感悟作品思想内涵。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四、作业。
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教
后
反
思
唐诗五首教案篇七
登鹳雀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王之涣本人和他的《凉州词》、《送别》这两首古诗,并能背诵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登鹳雀楼》,能背诵《凉州词》、《送别》。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所要描绘的意境和诗中告诉人们的道理。
教具准备:ppt课件,古诗新唱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喊班级口号:“天天有进步,人人在成长!”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相信大家这节课都会有进步。
二、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1、导语导入:老师知道小朋们友们非常喜欢画画,上课前老师找到了这样一幅画。
(师出示登颧雀楼课文插图)。
2、谁能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故事或说一段话?
生交流。
学生动脑想办法。
唐诗五首教案篇八
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一、导入。
2、老师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了。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板书题目:鸟鸣涧)。
二、新授。
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1)寂静山村,人已入睡,在这样的夜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板书:夜静)后来诗人听到了——鸟鸣(板书:鸟鸣),诗人认为是什么使鸟儿受惊了呢?(月亮出来,照亮了大地)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月亮,但是却说月亮出来后使鸟儿受到了惊吓,那你认为这月亮是什么样的呢?(肯定分外明亮,板书:月明)你认为这声音破坏了原先那种宁静安逸的意境了吗?(没有,有静有动,反而是更加使诗人陶醉于其中)你认为这样的环境怎么样呢?这时候,如果你置身其中,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板书:境美)。
(2)展开想象,再现诗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说说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3)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深深陶醉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呢?(舒缓,悠闲,沉醉)谁来读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
(4)请闭上眼睛,听老师吟诵这首诗,在头脑中再现诗中描写的情景。
三、拓展。
现在,我由你们的学习伙伴变成了这场古诗挑战赛的主持人。哪个小组做好准备了?你们选择几星题?派个代表,小组成员可以站起来相互补充。
三星题——背诵古诗《鸟鸣涧》(怎样背诵才能静——声音轻,速度慢);
四星题——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人闲——人寂静心闲;空——空荡荡,没有人;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五星题——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喜欢哪一句——诗美,你描绘的景色也美)。
(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板书:山中月夜静从哪里能体会出?)。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古诗挑战赛。我要祝贺每一位同学,你们不仅学会了《鸟鸣涧》,还掌握了一种自学古诗的方法,所以每位同学都是今天的获胜者!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唐王维。
美静。
六、反思:
教学中,曾有一个学生质疑:这首诗到底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还是有歧异。我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桂花”的含义。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诗的内容最后一致认为写的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景色,其实我们都知道,桂花,又名木樨,属于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花小,白色或暗黄色,有特殊的香气。我们常听到的一般是秋天的桂花。但是它分为不同的种类,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所以诗中所描写的桂花是在春天,这并不矛盾。学生们情绪高涨,课堂教学也进入佳境。
唐诗五首教案篇九
1.反复朗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读过哪些诗歌呢?你认为读诗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小结:
(诗歌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
著名作家冰心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就是对名著阅读最好的诠释。
二、读小诗,知作者。
师朗诵: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生齐接下句: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述: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
师朗诵: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生齐接下句: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述:在《繁星》中,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的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地加以歌颂,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对母爱的歌颂,奠定了这两部作品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与母爱紧密相连的,便是对童真、童趣、童心以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真爱。
师述: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师述: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
生背诵,自由展示。
在诗歌中我们知道了冰心的温柔、爱心、机敏、才智,你还知道冰心的哪些事情?
生自由发言。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视频。
三、选小诗,赠亲友。
古人以画赠友,以歌赠友,以文赠友,是一件风雅、高尚的活动,今天我们也来一次赠诗活动。用“我要把这首诗送给,因为”的句式来交流。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或赞同或补充,或质疑或深化。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予点评。
四、写小诗,诉真情。
看到这种小诗,同学们也会想一试身手吧些,请有模仿写作并大声朗诵,说说自己的创作灵感,同学们自由点评,可以提问,可以质疑。
老师点评诗作,或鼓励写作,或帮助修改,或谈自己感受。
唐诗五首教案篇十
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尾巴弯,鸭子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脚印。
小鸡的脚印尖尖的,好像竹叶铺大地;
小鸭的脚印扁扁的,好像两把小蒲扇;
小猫的脚印圆圆的,好像梅花开满树;
小孩的脚印胖胖的,好像小树载山坡。
小葵花。
小葵花,个子高,花儿黄,麻子脸,
从早到晚,总向太阳。
春姑娘。
春姑娘睡醒了,
打个滚儿,山青了;
洗洗头,水绿了;
化化妆,花开了;
吹吹气,发芽了;
跺跺脚,草长了;
拍拍手,天晴了。
堆雪人。
雪花雪花飘飘,
快来把雪扫扫,
堆个雪人娃娃,
大家笑呀哈哈。
唐诗五首教案篇十一
1、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挂图、朗读录音。
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展示插图)问:这幅图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能试着说说插图的内容吗?(学生自由发言)。
2、解题及简介作者。
二、体会诗的意境。
1、提出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哪些景物?
(2)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3)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播放朗读录音。
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带着上面的问题,感悟诗情。
三、自由读诗,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
2、小组合作交流诗句的意思。
四、感悟诗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在课本上批画圈点。
2、这首诗写出了夜的什么特点?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学生齐读这首诗。
五、指导朗读。
1、指名学生读。
2、教师评议并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标出节奏。
4、注意重读“落”、“空”、“惊”这三个词语。
5、学生齐读。
六、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并背诵古诗。
2、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
唐诗五首教案篇十二
1.背诵学过的三首唐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作者李白出四川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出蜀游历的满腔豪情。
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叙事,交代行踪。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来到楚地。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片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一个“随”字生动的将山与平原的位置的变化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这联诗,景中蕴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的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3)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蕴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借助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船行出三峡后江面平静,宽广无边的绮丽景象。诗人借天镜“飞”、海楼“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1)全诗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的颈联写到“飞天镜”“结海楼”,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江面上平静无波,云雾弥漫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用词精炼传神。“随”“入”等动词的运用,都很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3)衬托手法。颈联中,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之平静无波;云彩变换构成海市蜃楼反衬江岸之辽阔。
这首诗描绘了出蜀经荆门至楚地过程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初出四川时的喜悦之情。
渡荆门送别。
唐诗五首教案篇十三
1、在词的教学中,要充分营造诗体环境,避免唯主题论,应着眼于词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理解因素,继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并继续支持学生讨论与探究。
2、问难解答环节,课前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已大致掌握了学生知识性的错误,通过这一环节,在课堂上及时给于纠正,大大加快了教学进程。佳句赏析环节,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诗句进行赏析,使学生能独立地、有个人见解地理解词的含义,并支持学生进行讨论与探究,无形中教给了学生赏析古诗词的不同角度和方法。
3、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拖堂严重。由于主、客观双方面原因,没有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课堂的科技含量不高。今后在教学中应再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唐诗五首教案篇十四
老太太要块打年糕,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小松鼠。
小松鼠,
洗脑瓜,
没毛巾,
用尾巴,
天上开红花。
太阳出来了,
满天映彩霞,
娃娃拍手叫,
天上开红花。
星宝宝。
星宝宝,星宝宝,
天天晚上不睡觉,
月亮妈妈累瘦了,
宝宝知道不知道。
放炮放花。
噼里啪,过年了,
放鞭炮,放烟花,
宝宝不往跟前凑,
离得太近危险大。
唐诗五首教案篇十五
1.听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再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引导,理解诗句含义。
品读,体味诗中的情感。
(1)前两联由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从传说写到现实,由传说的美好与现实的“空余”寻常江楼构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的怅然若失的情绪表露出来。
(2)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只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设出一种苍茫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句描绘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葱茏茂盛而富有生机:晴空万里,远望汉阳,一棵棵树木清晰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葱绿。这段写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诗人“愁”该如何理解?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呢?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1.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诗的开头从黄鹤楼美丽的传说写起,仙人、黄鹤引发人们美好的联想。写到“黄鹤一去”,写到“白云千载”,意境开阔,引人遐思。
2.风景如画,情真意切。诗的颈联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远处所见到的空明悠远的画面,融情于景,眼前景虽美,何处是乡关?景中蕴含诗人浓浓的乡愁。
唐诗五首教案篇十六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737年,节度使崔希逸打破吐蕃军。王维奉命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感知诗的内容。
(1)理解诗句的内容。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叙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颈联:千古名句,描绘塞外苍凉壮观的景象。
尾联: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保卫家国的决心,表达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2)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独寂寞,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愤和抑郁,颈联描写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
(1)颔联中“征蓬”“归雁”比喻什么?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诗人虽然是奉使出塞,却有漂泊无依之感,暗写诗人被排挤出京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2)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塞外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选取“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这些意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色彩鲜明。且“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虽景物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家国的爱国精神,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而产生的孤寂和抑郁之情。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24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