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10:41:17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范文(13篇)
时间:2023-12-04 10:41:17 小编:字海

总结不仅仅是一种动作,更是在人生中的一种态度和思考方式。总结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并突出原文中的亮点和亮点。掌握一些写好总结的基本要素和技巧非常重要。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一

201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贴近北京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关注高考改革新趋势,突出历史学科特色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整套试题稳中求新,布局合理,材料新颖,视角多元,难易适中,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1.发掘学科思想内涵。

试题从学科特点出发,发掘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和思想内涵,从历史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弘扬时代主旋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7题通过考查晋察冀抗日根椐地,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14年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第18题以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思想的形成为主线,考查考生对新中国重要政治制度的认知与历史源流的理解,既考查考生对统一战线政策的掌握,又追溯了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独特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在建国70年之际追昔抚今,不忘初心。第19题则从中国加入联合国后思考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法理入手,考查考生对新中国70年来外交理念及实践的理解与掌握,揭示了港澳问题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一个中国”含义的理解,坚定祖国统一的决心。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试题发挥学科优势,既追根溯源,又展示流变,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比如,第12题以丝路考古成果为例,考查中国古代文明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传播及影响。第13题从文献学角度入手,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37题第(1)问展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揭示出中华民族形成的内在合理性和民族团结的历史必然性。第(2)问则以清末民初的中国为背景依托,涉及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成果在此背景下的复兴与传承,以及面对时代使命,仁人志士的探索与实践。37题这两小题既揭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意在增进考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时代使命感。41题第(2)问以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为切入点,引导考生从园林建筑视角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和内涵。

3.考查学科思维品质。

试题全方位考查考生的历史学科的思维水平,注重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而问题意识是一个重要表现。考查考生的问题意识,引导考生提出好问题,以此检验考生的历史思维的高阶能力。这突出体现在第37题第(3)问,该题以“教材中的思考题”为切入点,将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结合起来,要求考生就“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联邦政府的建立”设计思考题,既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归纳、提炼能力,又考查考生综括、思辨与设计能力。本小题从教材中来,到教材中去,旨在引导中学历史教学重视教材,重视素质教育,提倡真正的探究式学习。

4.注重社会、人文关怀。

对现实的关怀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关注历史学科内在的现实性,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理解社会。对历史的理解有助于加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认识。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创设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历史情境,既考查考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又引发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例如第16、21、22、23、40(1)等题分别涉及到京津冀一体化、社会改革、世界政治与经济等当今中国与世界的重大议题,第20题和41(2)题则关注了重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从历史的角度加深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培养历史使命感。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二

本题涉及对诗歌鉴赏手法的考查,考生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等角度思考,答题时要先总述后分析。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分)。

(6分)。

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

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默默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

[解析]。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三

记者采访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广州市一模全卷难度不大,处处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很好地体现了从广东卷向全国卷的变化。

据分析,今年广州高考一模试题中,古诗文占24%,现代文占23%,语用占13%,作文占40%。最主要的变化体现在阅读和作文上。

应该关注的变化有:古诗文阅读,不再单独考查实词的意义与虚词的运用,而是把它放到了翻译中具体考查,同时,新增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题。

变化一:新增古代文学、文化常识题。

应对:走出题海训练,以“聚焦高频,重点突破”为目标。

鉴于此,考生需要注意掌握名词、动词等实词的活用,要抓住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的句式特点,同时建议考生复习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题时,要聚焦课文、课外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也就是常说的“高频词”,不要盲目进行题海训练,以“聚焦高频,重点突破”为最终目标。

变化二:文本阅读新增“五选二”题型。

应对:加强对文本的整体认读能力训练。

选考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受大多数学生青睐的。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广东卷,考查的文体都以人物传记为主。但全国卷新增了“五选二”这种题型。它的考查难度较高,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文本整体把握能力,要能够深入文本内部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此,对文本的整体认读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变化三:作文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应对:巧妙地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文章,传达并影响他人。

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次一模变化最大的是作文。今年“一模”作文题目是“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觉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让你从新闻中挑选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六中考生小陈表示,平时自己在图书馆也会浏览到《中国青年报》的《暖闻》专栏,所以感觉很熟悉,写起来有话可说。

不过,有高三老师留意到,以往的作文题大多关注传统与创新、人文思想、意识形态,而此次广州市高考一模转向引导学生关注人际关系、关注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生价值观的认知。

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高考团队的老师建议,全卷最大的亮点是充分体现了生活与语文之间紧密联系。考生写作文时可以从“责任”、“人与社会”、“社会公德”、“宽容”等角度进行立意,在行文时侧重考生对现实的关注、对人生的领悟,让阅卷老师产生共鸣是赢得作文高分的关键。在备考阶段,写作时,要善于巧妙地把自己的体验写进文章,传达并影响他人,可采用“以小见大”式、“开门见山”式。“作文要想得到理想成绩,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而深入的生活体验或人生认识,才能‘小中见大,细处感人’。”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四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勃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遵感人,而且历久弥斯。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之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5.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

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

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古琴艺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的是它所蕴含韵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而非其乐器本身、曲目及弹奏技术。

c.包含着儒家中正平和旨意和道家清静淡远韵味的古琴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

d.借助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日常生恬。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稚士阶层之所以能够将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晶与诗品文品沟通,正是由于他们具有欣赏古琴艺术的水平。

b.一个实物,如果不与非物质的形式,如表演、表现形式、技能等相联系,就不能独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c.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所以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

d.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竞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夷,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顾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五

夏野虹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副总编、《作文与考试》主编。

他说,这道高考作文题中的三个人物代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题非常有发散性,好写。考生怎么写都不会跑出这个范围,审题也没有障碍,立意上可以多种多样。

他认为,选一个说可以,三个都说也行,因为创新、敬业、热爱是并列的关系,不矛盾。反倒你要是选两个说会有些难度。“你要选两个,不选另外一个,肯定是有道理的,这两个必须要有很强的关联性,比如创新和敬业可以有关联地说,敬业和热爱可以关联着说,或者热爱和创新关联着说。”夏野虹说。

“这三个都是当代风采,本身没有可比性,要考生去比,这是考查考生,认为三种品质在当今社会最稀缺的是哪个。我认为这是出题人的出发点。”夏野虹说。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六

高三的学生在语文作文备考的时候要注重社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变化,关注国事,关注大政方针的走向,热心于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这是前提。

还有,希望新高三的学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应该紧紧抓住三个原则。首先,关注个体发展类的,比如我们一些核心的价值观,还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比如前年的合作共赢,还有人与社会关系的作文立意。考生们可以多抓住一些经典立意多写出一些例文,这样在考场上就可以挥洒自如了。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七

2007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在命题意向、内容和题型结构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和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精神,体现了对往年命题设计的承接和变革的统一。稳中有变,难度适中,注重能力考核;试卷结构有变化,但仍与新课标规定的学习领域相对应。总之,命题设计是比较成功的,不存在“超纲”问题。

具体而论,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体现在:一是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素养,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考核的水平要求;二是试卷结构照顾到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选修课程,增加了选做题型;三是突出地考查了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教学的重点,突出了语文的探究能力、语文的`欣赏能力和语文的应用能力。

与近三年广东省自主命题以来的试题进行比较,今年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总体来看,考题难度较大的是选考题,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提问分别有3道小题,其中有的试题难度较大,如第17、第18、第19、第21小题。就评卷情况来看,这个判断是切合实际的。笔者认为,选考题加大一些难度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必须肯定的是,两个文类阅读题提问的难度相当,因而对于选考不同文类的考生来说也是公平的。

其他题目多数难度不大,题型也体现了继承性,如古诗文阅读中考核断句,这是2006年的考点。

有关“诗歌意象”的分析,也先后于2004年、2006年出现过两次;名句名篇补写的作品如《次北顾山下》,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标建议背诵的诗文;《琵琶行》等三篇都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新课标建议诵读的篇目。有的人对第10小题略有微词,认为不应选择一首一般中学生陌生的诗作作为分析对象,认为这样难度大。其实,虽然一些考生不熟悉此诗,但都可以读懂,没有明显的文字阅读障碍,且“意象分析”类的题型在2004年、2006年已先后出现过两次,对关键动词即“诗眼”的艺术效果的评析也多次考查过,所以不能说这一考题难度大,问题主要在于考生的分析能力偏低。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以“传递”为话题,颇出人意外,但社会舆论较为肯定。笔者认为,相对其他省市的作文命题而言,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还是比较好的,有时代感,简洁明确,引导材料清楚,考生不易跑题。同时,可写的话题十分宽泛,比去年的作文题好写。但“好写”不等于能“写好”。就评卷情况来看,这一判断也是符合实际的。

当然,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仍有可推敲与完善的地方,如阅读量如何设置更加适中,提问如何防止宽泛化,等等。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八

由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物理知识点多,难度大,导致很多人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很多同学到了高二学到电学的时候,往往就什么都听不懂了。以下是常考的三大典型物理试题解析,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其实,单就高考来说,物理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关键是对高考考点的把握。现在北京的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教材一共有6本书,但是考试只有13道题,而且考察的知识点相对固定,考试的模式也几乎没有改变。因此,如果能够精确把握考点和考试方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迅速达到高考的要求。

从近两年的物理来看,尽管2010年的高考是课改后的第一届,但是考试考察的内容和方式基本上于2009年保持不变。总共120分的试卷,选择共八道题,占据了48分,实验两道题占18分,计算三道题共54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主要的考点。

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没问题了。而搞定这些知识点最好的办法,除了老师的讲解,就是做题,做历年北京市的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以及所以有区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道。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提、题上丢分。30分到手,轻而易举。

余下的三道选择题中,有两道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需要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如果后面的大题能解,那么这两道题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最后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2010年的,就是考察用图象法表示物理公式。而2008、2009两年考察的是推测的能力。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特训以后,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

再看实验题。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并且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每个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对于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背完了把各城区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16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至于花费的时间,一个月最多了。

好了,现在你还没做大题,分数大约是五十多分。你答卷所花费是3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复习的时间是两个月,每天拿出90分钟足矣,还是挺值的哦。

计算题,就是我们整天学的那些东西吧,什么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之类的。这三道题中,第一道是白送的,如果你平时听讲,有一定基础,那么肯定没问题。16分等于白捡。

第二道,肯定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说实话,这道题要想完全做对十分的不简单。但是,它一般会分为三个小问,第一个问几乎还是白给的,那你还客气啥?把题大概读一遍就往上写吧,一般一步就出来了。当然,你还是要对这道题考察的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的。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如果你是速成型的,那最好放弃后面的两问。理综试卷题量太大,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如果你平时的基础较好,可以专门找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做些专项的练习,一般在各种参考书上都会找到相应的模型。总的来说,这道题再难你至少也得拿下10分吧。

第三道,现在的命题者是越来越倾向于给你一道探究型的问题。一般会是纯力学或者纯电学,考察的是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期中会设有两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还是最基本的模型,只要你有基础是一定能做出来的。后面的问就量力而为吧。除非你基础特别好,或者已经做完其他两科并检查过一遍然后没有什么事情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冲击一下北京市理综最高分了。不多说,这道题8分是一定要拿到的。

当然,你可能基础要好一些。那么,请在清理完基础知识以后,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各种模型,做各种综合题吧,因为在最后的考试中,你总会发现,其实那些题你都做过。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九

高考对古诗词形象鉴赏的考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物形象的.鉴赏,要求鉴赏诗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以及分析诗歌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和体现的诗人情感等,比如2011年四川卷,要求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征;二是分析景物形象,要求鉴赏诗歌中使用的意象以及意象体现的情感、作用和营造的意境等,比如2011年重庆卷要求分析诗歌中使用的意象的作用等。

【真题扫描】。

(2011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

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

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

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

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题指津】。

分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要注重下列几个方面: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无论是描写人物还是描写景物的诗歌,诗人总要表达一定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会蕴涵在诗歌描写的景物、事物、人物中。所以,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把握诗人的情感。

3.具体分析描写人物内容。诗歌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语言、行为、心理等的描写。阅读诗歌时,就要具体分析诗人描写的有关人物的内容。比如这首诗:先描写环境特征(冰雪融化),然后写诗人的行为(看到溪水东流,在明媚的春色中读诗、写诗,想念对岸的朋友,然后穿着纶巾鹤氅乘坐小船到对岸看朋友去)。

通过以上的思考,可以看出,诗歌刻画的诗人形象特征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客居他乡的诗人能够在春天读诗、写诗,二是在杏花春雨中思念生病和固穷的老朋友,三是在看朋友时穿着时尚等。

参考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由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得出鉴赏古诗词形象的具体方法:

1.分析环境,体会处境。所谓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季节的特征,即诗歌内容反映的自然特征,分析诗人选取的景物、事物、人物、场面等;二是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比如战乱时期,诗人反映的社会一般会涉及动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诗人对战争的态度以及诗人对战争的选择,如到战场等。所谓处境,指诗人写诗时的生活状态,是春风得意、加官进爵的时期还是因犯颜直谏遭贬的时期等。诗人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会决定诗人选取的景物特征,也决定诗歌刻画的形象特征。

2.注重想象,补充空白。诗歌的简洁特征决定了诗歌在语言上会留下大量空白的特点。阅读诗歌就要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补充诗歌的留白,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和文字之外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形象的特征。

3.分析意象,感知意境。诗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就决定了诗歌选取的景物等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所以,理解诗歌形象就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特征,感悟意象营造的氛围,体味诗歌的意境,从而整体理解诗歌形象。

4.把握景物,体会情感。诗歌对景物的描写蕴涵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形象,可以先体会诗歌的思想,可以通过分析诗歌景物的特征,概括形象特征。

5.分析手法,概括形象。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看,诗歌多通过体现描写对象的动静、古今、虚实,使用比喻、夸张、拟人,借助铺垫、烘托、照应、过渡、点题等手法塑造形象,概括形象特征就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写作手法进行。

【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古歌。

汉乐府。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两句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衣带一句重在写外在的愁绪,心思一句重在写内在的愁绪。两句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抽象的愁绪具体化,内外相应,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愁绪满怀的游子形象。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十

6月8日上午11点30分,当铃声响起,我的心也跟着落了下来,终于,20的理综考试结束了,12年的努力,多少个不眠的日日夜夜都随着铃声的响起而尘埃落定。当看到试卷的那一刻,还是松了一口气。我发现今年的物理试题部分,与往年相比在难度和题型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动:整体来讲,难度中等偏上一点,没有难题和怪题。但在细节上,题目变得更加的灵活,而且更加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察。下面我就详细的来分析一下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选择题,今年的选择题依然是8个单选题,从13题到20题。每个6分。

13题:考察的是原子物理的知识点,这个都在大家的意料之内,因为以往的几年物理的第一题几乎都是原子物理,但是今年不同的是考察了原子物理能级的知识点,以往的年份都是考察原子核的衰变,裂变等知识点。这也是第一次在北京的试卷上,考察原子能级。不过,同学们不要紧张,就像我上课常说的,当第一次出现新题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太难,会给你们一个过渡和缓冲的机会。今年的这道原子题仅仅考察了原子从高能级到低能级月前的能量变化,稍微了解了一点能级知识的同学就都能答得出来。所以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讲,着重复习已经考过的常出现的知识点,简要复习从未考过的知识点就可以了,一、不要认为高考没有出过的就一定不会出。二、高考出现新题的时候考察的知识会相对简单。

14题:考察的是光学的知识,意料之内并且没有任何变型的题目,可以说是送分题。你们只需要记得:波速只和介质有关,周期和频率只和振源有关,波长随着波速和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就可以了。光也是一种波,所以规律相同。

15题:考察的是交流电,和13题一样,是每年的常出题型,但是今年有所变化:以往交流电出的都是给一个正弦式图像,研究最大值,有效值,频率,功率,电热等的计算和读图能力,但是今年改成了比较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电功率,进而计算交流电压最大值的题目。题目本身不难,但是考察了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关系的本质是由电热决定的。基础知识考察的比以往更加的详细,所以这道题目提示同学们物理的高考已经由以前的出难题,过渡到了现在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和灵活应用,在题目本身不难的基础上变型,让答案更加灵活。

16题:考察的是带点粒子在磁场运动产生电流,当见到北京高考出现这道题目时,让我眼前一亮,把粒子的运动和电流结合起来对于北京而言也是第一次出现的题目,如果学生在考场上过于紧张,那么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题目,可能就郁闷了,但是如果平心静气的把题目读几遍,分析一下,把能写的'公式都罗列出来,那么就可以发现其实它只是考察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的周期公式,而电流就是电量比时间,时间就是粒子偏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周期),能写出的方程也就是这几个,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我提醒同学们在考试时,不要看见一道没有见过的题目就直接略过,而是要把能想到的方程和涉及的知识点都在纸上列出来,有可能这个时候思路就来了,落实到纸面的字迹和图像永远比空想要来得更加的形象和具体。

17题:考察的是机械振动的知识点,也是每年必出的一道选择,以往北京出题都是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一起出现的,而今年只出现的振动图像,考察的也是比较基础的质点振动时的加速度问题,没有变型,比较常见,所以其实题目的难度和前几年高考相比是有所下降了。

18题:考察的是万有引力的知识,万有引力除了在没有出现选择题,而在第一道大题里出现之外,其余年份都出现在选择中,也是必出题目之一,今年特殊在考察了一些椭圆的知识点,以往出现在万有引力的出题点都是圆周运动,几乎没有椭圆,这道题目相当于在万有引力变轨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型,第一遍读题时可能会让一些同学比较迷糊,但是多读几遍,用排除法先把有问题的选项排掉,在仔细推敲剩余的选项正确答案也就出来了。这道题目和往年相比难度几乎一样,但是预计今年这道题目的得分率有可能不高,因为干扰选项不容易排除掉,对于万有引力知识点有漏洞的同学,有可能会选错。

19题:考察跳环问题,其实是电磁感应里的楞次定律的知识点,虽然是倒数第二道选择,但是我认为比以往要简单了,因为在北京的模考中已经出现过了这类的跳环实验题目,只要同学们了解之所以跳起来的本质是因为感应出来了电流,有了电流就有了安培力,所以环受力跳起就可以了。相信北京的同学们对于这道题目都不会陌生。

20题:一道和往年一样的信息题,需要同学们把有用的信息提炼出来,没用的删除,而有些学生就曾经问过我,在读物理题目的时候,什么样的信息是有用的,其实很简单,物理的信息题中,给出的你没有见过的公式要远比一些历史文字重要,所以一般看到信息题目,把题目里的公式看明白就可以了,这道题目也是这样,把涉及的公式列上,比如光的能量公式e=hv和电压与能的关系只能是e=uq等,和给出信息结合,一导答案既出,如果实在忘记方程,导量纲(就是单位)也是一个好办法,去年北京卷最后一道选择刚刚出过,相信对于量纲的推导同学们也不会陌生,总之只要不要被这道题目的信息吓到,冷静分析,还是可以选出正确答案的。

高考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十一

关于核心的说法:

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____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____”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关于特点的说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标志的说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以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2.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十二

第一步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等等……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这么几条: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第四步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

第五步初选志愿。“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这时,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你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模拟填报。“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高考都是在网上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

高考辽宁卷试题解析篇十三

3.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11.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2.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即国有经济能控制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记忆方法:共产党现在绝对控制整个中国,国有经济是被共产党管理的,所以国有经济也肯定能控制得住全国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力)。

1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2)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得于(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有利于增加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理解这句话的方法: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呢,因为中国共产党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大特点是社会多数财富要被国家来控制,所以就有了公有制为主体这么一说;为什么又提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呢?因为只经济成分越多,才会越活跃,大家相互竞争,这样经济发展的才会好,所以就有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说)。

15.中学生的择业观(你是如何看待择业的?当代青年如何择业?如果是你,请谈谈你的择业观?当代学生如何选择职业?)碰到这样的问题应该这样回答:我们选择职业时,要根据个人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能力,灵活选择职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正当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要平等看待每个职业。

16.储蓄,便捷的投资方式(记忆方法:哪都是银行,随便把争存进去就ok了)。

债券,稳健的投资方式(借给别人钱,别人还钱的时候要多给我一部分,我是一个稳健的人)。

股票,高收益和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股票升值,我赚钱,贬值我赔钱,时高时低)。

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为防意外,买保险,这样即使天塌了,有保险公司顶着)。

17.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18.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

22.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3.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称市场经济。(不必背下来,理解就行了,理解方法:国家制定好规章制度后就不管市场了,任由各个企业,个体去竞争,达到商品供求平衡。但是,在我国实行的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即国家有一家干预市场,并不是理想中的市场经济)。

24.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三个弊端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意思就是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方向。比如说全国猪肉价格上涨,百姓抱怨太贵,这时候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打击投机倒把的企业或个人,稳定猪肉价格,这算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

27.经济全球化积极影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发达国家财富更多,发展中国家状况更糟,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两极分化是指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28.中国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30.国家根本属性:阶级性。

3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2.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33.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4.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权利与义务不可分离(不可能只享有权利不遵守义务,也不可能只遵守义务而不能享有权利)。

3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理解方法:所谓区域自治,也就是一帮人让他们自己选出一个老大,共产党有什么事情需要通知,就告诉这个老大,让老大传达给这一帮人)。

36.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记忆方法:民族之间出现关系就像两个人闹矛盾一样,这时候就要解决,让两个人重归于好,首先要把两个人摆在平等的位置看待,团结高于一切,不论是国家还是集体,只有内部团结了才能强大;第三,当两个人意识到合好对大家都有好处,即能共同繁荣,这样劝起来就比较容易被接受)。

37.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记忆方法:意义是多方面的,回答时先把大的方面答出来,再答小的方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先从国家角度叙述意义,国家的对面是少数民族,所以答完国家后再从少数民族的角度去叙述,第三点再从整个民族角度叙述,也就是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关系。第四点自由发挥,想不出来就写)。

40.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41.我国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42.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并且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4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即哲学不仅是一种观点,同时也具有研究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我们普通人通常都有自己的观点,普通人之所以不是哲学家,是因为不具备哲学的另一个要素:方法论,也就是说普通人没有研究方法,没有对自己的世界观做更深入的思考。普通人中的一小部分人对方法思考的人就是哲学家)。

45.哲学比具体科学范围更广,是对具体科学的升华。具有普遍性。

46.哲学:共性;一般;普遍。

具体科学:个性;个别;特殊。

即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7.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原因:因为我们一般都是先研究具体科学,掌握规律后才上升到哲学高度,所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48.哲学为世界观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51.马克思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观点,这种观点称为唯物主义。

5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但它没有科学依据。

56.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决定物质。

58.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所有物质都在运动,静止的物质也在运动,因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59.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发产物。

60.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62.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63.实践三个特点:(1)具有主观能动性(2)具有客观物质性(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这么理解第三个特点:人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人的成长也是从出生时的无知慢慢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想做一件事,是根据之前的经验,不论是自己的经验,还是从书本上看到的历史上别人的教训,不论哪种情况,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与以前存在关系,所以实践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6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即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65.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标和归宿。

66.真理是客观的。

67.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理解记忆:我们对一个规律的认识是在反复的思考验证后才真正认识的;即使我们认识了某一个规律,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个规律等着我们去认识,所以具有无限性;我们每认识一个规律,在认识的世界中,我们就前进了一步,所有具有上升性)。

68.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记忆方法: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事间都有联系,所有具有普遍性;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具有客观性;纷杂的说不清的联系,体现多样性)。

69.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25200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