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在编写教案时,要注重任务分析和教学要求的明确,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个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幼儿认识教案篇一
2、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3、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木偶。
(一)通过游戏,幼儿复习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1、出示木偶(背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老师:这是一排木偶,这里有小狗,小兔子,小乌龟……。
老师:这是小狗,它的左边是什么。
2、出示木偶(正对着幼儿)幼儿判断其左右是什么。
老师:现在小朋友来看下小狗的左边是什么呀。
3、幼儿认识到正对着他们的事物的左右和他们是相反的。
老师:当失误和我们是面对面的',它的左边就是我们的右边。
(三)通过游戏,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教师出示图示,幼儿观察并判断。
2、几个幼儿排成一排,与他们面对面的其他幼儿判断其左右的幼儿是谁。
幼儿认识教案篇二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小铃一副、数字卡片一套、幼儿按小组人数每人一套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9的物品,数字卡片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印泥、印章、笔。纸偶“小熊”、三组“泡泡”。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发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贴绒教具“小熊吹泡泡”引入活动
绿色红色蓝色
2、幼儿回答后,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请幼儿说出7比8少1,8比7多1,8比9少1,9比8多1。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背景图,发幼儿观察图中物体的数量,并说出相应的数字,比较9以内数的多、少、一样多。
2、教师敲小铃,幼儿拍手,拍手的次数要与铃声数相同,同时启发幼儿说出小朋友拍的数与教师敲小铃的数一样多。
3、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按比数卡片多1或少1的次数拍手,同时发幼儿说出小朋友拍的数比数字卡片的数多1或少1。
四、分组操作
1、教师讲解每组的作业要求:
第一组幼儿在带数字的卡片上画上相应的数量的物体,如:
5
6
8
第二组幼儿在数字的上方盖上比该数字少1的实物印。如:
7
8
9
第三组幼儿在数字的下方盖上比该数字多1的实物印。如:
6
7
8
第四组幼儿涂画方格,按方格纸条上的数字涂画相应的数量的方格。如:
6
2、组活动,各组活动后可与其他组轮换进行
五、组织幼儿评价
幼儿认识教案篇三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2、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初步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幼儿:玻璃杯每组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的瓶子每组一个,玻璃球每人一个,水盆每组一个老师: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漏斗一个,水勺,泡沫板。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
幼儿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
3、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4、让幼儿每人拿一颗玻璃球,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珠子?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5、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味道,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6、实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1)让幼儿观察用水勺舀水,倒在漏斗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2)用水勺将水倒在塑料板上,水像瀑布一样,看看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总结:水是流到桶里的,并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8、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9、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10、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幼儿认识教案篇四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3.能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听说小朋友的歌唱得可好听了,给老师们唱一首歌吧。学生唱《左手和右手》。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提问: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能)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我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讲述: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连老师都佩服你们了。现在我要看看你们身体上的这些伙伴配合如何,我们做个"听口令,帮动作"的游戏。
3.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
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
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4.各种方位介绍同座位。
提问:你能用左边右边来说一句话吗?可以说说这间课室的摆设。
5.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1)介绍文具的位置。
先自由说文具的位置,再体交流。
(2)提问:谁来说一说铅笔的摆放位置。引导:为什么铅笔一会儿在左边,一会儿又在右边?(对于尺子来说铅笔在它的左边,对于笔盒来说铅笔在它的右边)。
(3)设疑:第二个是什么文具?是尺子还是笔盒?同学们可以讨论讨论。请双方代表上台辩论,明确物体的位置是从右数还是从左数。
过渡:同学们用左右为我们介绍了蓝猫商店的文具,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轻松轻松。
1.学生齐唱《健康歌》。
2.喜欢这首歌的同学请举右手(学生举手),老师也非常喜欢(师举起右手),我举的是右手吗?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明确:站立的方向不同,因此左右也就不同。
3.同座位的同学握手,再次验证左右的相对性。
幼儿认识教案篇五
1.各种动物卡片。
2.准备一张画有3个格子的纸,并在纸上做一个记号。
3.幼儿作业纸。
动物运动会开始了!你能按前后顺序,分别说出第几跑道的什么动物跑在第几吗?
2.“把第四朵花染成红色”(没有要求幼儿从哪边开始数)。
幼儿认识教案篇六
1、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
2、会用钉板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3、能按图形的外形特征分类。
认识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和三角形。
在活动区中提供硬卡纸和彩色纸制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钉板和橡皮筋。分类盒。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更多采用归纳的方法,即是在接触了大量图形后才能逐步归纳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征。所以,活动设计不宜让幼儿从认识图形的概念入手,而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感知图形的活动,如找出相同的图形、照样子做图形、用几何图形拼搭各种物体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为以后概括提炼各种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这四种图形中幼儿认识的难点是三角形和长方形,因为这两种图形有许多变式(即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活动中应该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消除幼儿认识上的定势。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的不同特征。
(1)求同活动是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图形标记进行匹配活动,即将标记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求同活动的材料要有层次,首先提供与标记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再提供同类变式图形。
(2)拼搭活动是让幼儿用几何图形复制图纸上的物体,如照图纸拼出一艘船。提供给幼儿的几何图形,可以和图纸上的一样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以增加复制的难度。
(3)制作活动既可以让幼儿给某类图形涂上指定的颜色,又可以让幼儿在有几种图形的纸上剪下某一类图形,还可以让幼儿用钉板勾出图纸上的'几何图形。
2、通过讨论活动使幼儿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它们的变式,(重点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各种变式)理解四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通过复习活动加深幼儿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1)复习活动中的拼搭应该让幼儿自己用几何图形构建各种物体,并将拼出的物体粘在纸上陈列在活动室里。
(2)让幼儿在钉板上用几何图形勾出各种物体。
(3)让幼儿数出图纸上某种图形的数目,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4)让幼儿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幼儿认识教案篇七
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4以内的序数,并能从不同方向说出物体的排列次序。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3、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1、学具:小动物、房子图片人手一套。
一、用第几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出示房子)一共有几座?分别是什么颜色?
2、红房子在第几座?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
3、第三座房子是什么颜色?
二、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四。
1、给小动物排队。
(1)房子里分别住着谁呢?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谁能帮它们排排对?
(2)谁排在第一个?小猴排在第几个?
(3)如果从右往左数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个?
2、(出示火车图)请小朋友送小动物上火车。
(1)小鸭在第几节车厢?第三节车厢上的谁?
(2)谁能跟刚才小朋友放的不一样,现在它们分别在第几节车厢?
3、动物捉迷藏游戏。
(1)小鸭躲在第几颗大树后面?你是怎么数的?
(2)第二颗大树后面躲着谁?那么第一颗大树后面又是谁呢?
(3)请一幼儿上来找,老师或幼儿把小动物藏起来。
三、小动物住高楼,学习从下往上认识4以内序数。
四、送小动物上双层公共汽车。
1、汽车有几层?每层有几个座位?
2、根据老师的要求把小动物送上汽车。
五、幼儿操作请小朋友根据动物后面的数字把他们贴到相应的楼层。
六、开火车出活动室。
1、说说自己身上挂的是第几节车厢?
2、根据身上的.车厢号排成几列小火车出活动室。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启发幼儿动手探索,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体验成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所发展。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幼儿认识教案篇八
1.情感目标: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懂得要多吃蔬菜。
2.认知目标: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3.技能目标:认识三种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在这里目标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也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且具有可操作性。
1.说活动重点:知道从蔬菜的食用部分,比较异同点,形成蔬菜概念。
2.说活动难点:学会分辨蔬菜可食用的部分。
(1)经验、知识准备:幼儿能够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
(2)物质准备:《认识蔬菜》多媒体课件一份、西红柿,萝卜,白菜等蔬菜适量,根、茎、叶、果实各一张,西红柿、辣椒、南瓜、豆角、萝卜、红薯、芋头、山药、土豆、白菜、油菜图片人手一份。
(一)开始部分。
对于组织一次活动来说,一个有创意、新颖的导入形式,能大大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以“昨天蔬菜国王给老师打了电话,说要介绍几个小伙伴给小朋友们认识,咱们一起来见见他们好不好”的形式导入,引出本次活动的课题,开始部分我将用时1到2分钟。
(二)基本部分。
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用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大约20到22分钟。我主要完成2项内容:一个是带领幼儿观察认识蔬菜;二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练习,进而巩固幼儿对所观察对象的认知,具体的安排如下:
1.首先,我会教幼儿认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
2.其次,我会用一个谜语引出西红柿,并引导幼儿观察西红柿,然后让幼儿分组并讨论西红柿可食用的是哪个部分。幼儿给出答案后提问“还有哪些植物是食用果实的?”幼儿回答后我会出示茄子,辣椒,南瓜,豆角的图片并告诉幼儿这些蔬菜是食用的果实补分。用同样的方式引出萝卜后,告诉幼儿萝卜是食用根的部分。然后让幼儿分组讨论还有哪些植物是食用根的部分,幼儿回答后出示土豆,红薯,芋头,山药的图片告诉幼儿这些植物是食用其根的部分。最后出示白菜、油菜图片,让幼儿观察每组的实物,让幼儿回答白菜、油菜可食用的是什么部分。
3.最后让幼儿做一个游戏,把根,茎,叶,果实,种子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然后给每个幼儿发西红柿,南瓜,豆角,辣椒等上课讲过的植物的图片,让幼儿进行配对的粘贴游戏。
(三)结束部分。
做完游戏后我会告诉幼儿蔬菜含有很丰富的营养价值,要多吃蔬菜才能身体健康。
幼儿认识教案篇九
1、欣赏感受龙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龙的形态。
3、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的自豪感。
4、引发幼儿学习龙的兴趣。
5、通过观察、欣赏感受“龙”千姿百态。
师生共同收集“龙”的图案画纸勾线笔。
1、参观“龙展”,观察“龙”的外形特征,感受“龙”的美。
2、介绍讲述自己的“龙”展品,进一步感受“龙”的美,知道“龙”是古代中国人想象出来的神物,激发我们是“龙的传人”。
3、通过观察、模仿、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龙”。
4、将作品放入“龙展”,相互欣赏。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观、介绍讲述、争论等几个环节能充分感受到龙的外形特征及其千姿百态、活灵活现、雄壮、威武的美,知道“龙”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我们是“龙的传人”,并通过模仿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龙”,具有一定的自豪感。在参观环节中,孩子的参观目的不明确,只停留在“看”上,导致在接下来的介绍讲述环节中孩子表现出“思”的不够、“讲”的'不透的现象,思维的局限导致语言的不流畅和贫乏,但我注重生生互动,当发现一个幼儿能生动的讲述龙的外形及本领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形成生教生、生学生的学习形式,并能抓住孩子现场的表现及时了解其兴趣点提出了“在大自然中是否真的有龙”的话题,在孩子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但孩子的思维调动的不够,论证的不够有理有据,有点抱着观点干着急的模样,此时我应该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来论证他们所提出的三个观点,而不该草草收场,在问孩子为什么喜欢龙是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国的标志”、“龙很勇猛、爱帮助别人”……在此起彼伏的声音中我们感受到孩子们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为自己属龙而高兴自豪。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用笔去表现龙时,由于整个活动有充分的视觉感受,并在龙的外貌上有充分的交流,孩子们的作品可以用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来形容,整个活动要注意加强引导孩子思维及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百科: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幼儿认识教案篇十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孩子对水则怀有及其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每次盥洗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之一。我们紧紧抓住幼儿爱水,爱玩水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和认识水的活动,把孩子们无意识的戏水引导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认识探索过程,提高了了幼儿的认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
2、水是没有气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活动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幼儿认识教案篇十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情况。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文化,他们的服饰装扮、饮食、风俗习惯都极具特点。景颇族、壮族是其中两个特色鲜明的民族,而且我园有景颇族和壮族幼儿这一独特的课程资源。邀请少数民族家长走进课堂带领幼儿一起了解、发现景颇族、壮族独特的风俗习惯,让幼儿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拓展幼儿对少数民族的认知。
1.了解景颇族、壮族的服饰特征和有趣的风俗习惯。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景颇族、壮族的资料,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
3.在交流、体验中感受景颇族、壮族独特的生活习惯,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
物质准备:景颇族服饰、景颇族音乐、景颇文化展示课件——婚俗、节日、美食。
经验准备:幼儿收集有关景颇族、壮族的资料。
一、与景颇族一家交朋友,了解景颇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景颇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景颇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景颇族家族的'构成,学说景颇族语言“明嘎啦娃”(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景颇族的资料,并邀请景颇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景颇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目瑙纵歌、景颇迎宾水酒、婚礼(新娘过草桥)、绿叶宴等民族习俗。
2.组织幼儿欣赏歌曲《甩银泡》,随音乐学跳景颇族舞蹈,感受景颇族的舞蹈特色。
请景颇族朋友讲解舞蹈类型及特色,示范欢乐性舞蹈甩手、跺脚等基本动作,带领幼儿跳“环舞”——《甩银泡》。
二、与壮族一家交朋友,了解壮族的服饰及风俗习惯。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与壮族朋友进行习俗交流、问答活动。
(1)请壮族一家做自我介绍,幼儿了解壮族家族的构成,学说壮族语言“梦你”(你好)。
(2)请幼儿分享收集的关于壮族的资料,并邀请壮族朋友进一步介绍、解释相关习俗。
壮族朋友通过图片、视频现场展示服装、壮锦、花山崖画、尊老爱幼、山歌、绣球、三月三歌节、五色糯米饭等民族习俗。
2.学唱壮族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了解壮族山歌文化,感受壮族山歌的特点。
请壮族朋友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解说歌词内容,介绍壮族山歌文化及以歌传意的特点,并带领幼儿简单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幼儿认识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认识红绿灯,知道红绿灯的用途。
2.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3.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马路、交通红绿灯图片。
2.十字路口视频,小司机的音乐。
3.自制红绿灯一个、呼啦圈若干、交叉路口的场地布置。
4.电教设备:电脑。
活动过程:
(一)体验游戏,导入活动。
1.观看图片,体验当小司机。
教师:今天,我们来当小司机。看,小司机们快快准备好,到马路上来开车吧!
2.出示信号灯,再次体验当小司机。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开车吧,开车的时候可要看清红绿灯哦!
3.说说红绿灯的作用和益处。
教师:你们觉得马路上要不要红绿灯?为什么?
教师小结:马路上的红绿灯是为了让马路上的车子有秩序地行进,不发生危险。
(二)出示红绿灯,让幼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1.出示红绿灯的图片,幼儿讨论。
教师:这是什么?红灯表示什么?绿灯表示什么?黄灯呢?
教师:红灯亮了表示要停,绿灯亮了表示走,黄灯亮了表示等一等。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马路上面车子多,交通灯儿来指挥,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走一走,黄灯亮了等一等。”
2.幼儿学念交通信号灯的儿歌。
教师:我们也来学一学,说一说。
3.教师小结:红绿灯和交警叔叔差不多是一样的,都是来管理交通的,红绿灯就像交警叔叔的哨子一样,所以在过马路的时候,不用交警叔叔吹哨子,我们抬头看一下是亮什么灯就行了。红灯要停,绿灯才能向前行。
(三)观看视频,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1.教师:汽车和行人为什么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红绿灯亮了汽车会怎么样?(汽车过十字路口)2.教师:看一看人行横道灯是什么样子?行人怎样过马路?(行人过马路)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是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四)学习儿歌,更好地了解红绿灯的规则。
教师:过马路别慌张,注意行人和车辆,红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向前行。斑马线上慢慢走,交通安全记心上。
(五)游戏:开汽车。
游戏玩法:请五名幼儿当小司机,其余幼儿当乘客,乘客愿意上谁的车就把手搭在谁的肩膀上。教师用红绿灯指挥交通,开始游戏,红灯亮了,汽车停下,绿灯亮了,汽车前行。
幼儿认识教案篇十三
通过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的蔬菜知识,让孩子们对蔬菜有个客观的认识,这对于孩子的饮食观形成很重要,孩子们的挑食厌食的习惯也会改正哦。
二、教育准备。
蔬菜卡片,幻灯片。
三、教育过程。
1.老师给孩子们引导出今天的课程内容;
2.老师给孩子们展示蔬菜卡片,让孩子们认识蔬菜;
3.每个蔬菜卡片展示之后,老师通过幻灯片给孩子讲解蔬菜的营养价值;
4.向孩子们推荐健康的蔬菜食用方法;
5.总结和蔬菜有关的知识。
在今天的这个幼儿园教案中,和孩子们的生活更加贴近,所以,孩子们学习之后,对于自己的健康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认识教案篇十四
1.了解花生的组成结构,认识花生的生长过程。
2.学习从内向外有序的观察。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对花生的认识。
1.每组准备一小筐花生。
2.投影仪。
3.花生的生长过程图片(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4.铅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5.各类花生制成的食品。
1.教师(出示布袋):“我的袋子里有一样东西,我要让你们来摸一摸,看看你能不能猜出是什么?”
2.个别幼儿上台隔着布袋摸一摸并说出自己的猜测。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及理由。
3.教师倒出布袋中的东西证实幼儿的猜测结果。根据幼儿猜测的理由初步印证花生的外部特征。如:硬硬的、麻麻得不光滑。等等。
1.每桌发放一筐花生。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型特征。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每人拿出一颗花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先看看花生长的什么模样?”
教师:“花生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教师:“最后我们来闻一闻,花生是什么味道?”
3.教师小节:把幼儿对花生外型的感知进行总结。
4.利用投影仪集体观察。
把幼儿的观察结果对照投影仪上的实物说一遍。花生的外壳颜色是乳白色的,样子像麻花、摸起来麻麻的、不光滑。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样子。在花生的硬壳壳里是什么样子的呢?你想知道吗?”
1.教师:“花生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
“是你猜的,还是你看到的?”
“怎样打开花生?”(幼儿说出自己的方法)。
教师:“用你自己的方法打开花生,并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
教师巡视幼儿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
教师把幼儿的观察记录放在投影仪上,让其对照自己的记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5.幼儿在记录方法上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引导幼儿说观察结果时可适度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记录方法。
1.教师对照花生的'实物从外向内介绍花生。
2.教师:“花生是生长在哪里的?”(幼儿回答)。
3.教师把花生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利用投影仪向幼儿呈现。
教师对照图片向幼儿介绍花生的生长过程。以及根据花生的结果实时的特点,向幼儿介绍花生又叫“落花生”。
1.教师:“人们很聪明,不仅知道花生可以吃,还把花生制成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你知道花生以做什么食品呢”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制品。
2.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花生的药用价值。如:花生红皮可治疗贫血、胃不好的人常吃花生可以养胃等等。
幼儿边品尝边说出所品尝食品的味道。
幼儿认识教案篇十五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幼儿认识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走在马路上要注意安全,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清晰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辨别能力。
3、幼儿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了解安全通过马路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红绿灯标牌各一个。录像片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幼儿观看录像片,交通安全引起孩子们的关注。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
(二)展开:
1、出示挂图认识简单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停车线等。
2、通过游戏《猜猜看》,来巩固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3、提问:如何过马路?安全过马路有什么好处?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束:进行体育游戏《红绿灯》,通过游戏,进一步教育幼儿过马路要注意安。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色,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通过参与情境游戏活动,理解红绿灯的作用。
3、树立遵守社会公共规则的好品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布置情境化场景,红绿信号灯。
活动过程:
一、观看儿歌《红绿灯》。
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1)教师:马路上有什么?有哪些颜色?红绿灯有什么用处。
(2)教师:汽车在中间的快车道上行使,马路上的汽车是怎样过马路的?
三、启发幼儿探讨马路上的交通规则。
四、带幼儿到布置好的游戏情景中,配班教师装扮成交通警察,并做指挥交通状。
教师:这是谁?他在做什么?他是在怎么站的?他是怎么指挥交通的?
好啦,小朋友们说的特别好,那老师就要奖励一下小朋友啦,老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现在说一下游戏的玩法,我们先要穿过马路去停车场(走人行横道线,看红绿灯),到了停车场,每位小司机开一辆车。然后将你们的小汽车开回来。(开出停车场时提醒幼儿要看一看,听一听有没有其他车辆开过来。提醒幼儿开车时要注意红绿信号灯,并根据信号动作。)。
幼儿认识教案篇十七
2、让幼儿了解有关龙的传说故事,丰富关于龙的词汇。
3、让幼儿知道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培养幼儿的自豪感。
搜集龙的图案,有关龙的传说,故事等。
1、引导幼儿谈话: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龙?
2、向幼儿战士一些龙的图案,让幼儿观察:龙是什么样子的。
(头似驼,角似鹿,眼象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蚤,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知道它是由各个动物的一部分拼成的。
3、教师讲解他的来历的它的价值。
4、老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垄断饿传说和故事。
启发讲知道的关于龙的`故事。
(如叶公好龙,唐玄宗与龙)。
丰富幼儿词汇:龙船,龙灯,龙椅,龙飞凤舞,龙潭虎穴等。
5、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6、要求幼儿课下搜集龙的故事,龙的商标,图案。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25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