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热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11:25:14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热门17篇)
时间:2023-12-04 11:25:14     小编:梦幻泡

教案应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教案需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以适应不同教学场合和教学环境。这里是一些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一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能够大胆的探索发现。

2、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学习,进一步发展观察力、探索发现能力。

3、能不受形状、颜色、方位等因素的干扰,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重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难点:能不受排列形状、颜色、方位的影响,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图形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一、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一)整体导入,引发话题。

(二)探索发现,分割比较。

1、比一比、看一看这四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为什么说它们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操作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四个三角形是一样大的。

小结:将四个三角形摞在一起,边与边、角与角对齐的方式重叠在一起,比较出四个三角形一样大。

(三)图形还原,逆向深化。

还记得老师最初给你们的是什么图形吗?你还能用四个三角形变回原来的图形吗?

小结: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合起来能在拼成原来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大小不会变。

(一)知识迁移,感知面积守恒。

这四个三角形除了能变成之前的正方形,你还能把它们变成其他的图形或图案吗?

(二)排除排列干扰,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1、你变出的图形和刚才的正方形,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2、观看ppt课件,拓展幼儿知识经验。

小结:分割出的图形的排列方式虽然改变了,但它们数量和大小没变。由它们所组成的新图形的大小也不会改变。

请幼儿分小组合作拼摆图案,并通过记录进一步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小结:数量、形状、大小相同的地垫拼成的不同的图案,它们的平面大小是一样的。

我这里还有更多的地垫,我们一起到外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它们还能变出什么不同的图形或图案,在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带好你的地垫,快跟我一起出发吧!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二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亦即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2、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及长度,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1)认识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比较: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封闭的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有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3)概括面积的意义。

运用面积的术语,述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1)设疑。

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请学具来帮助,给出三种学具,让学生选择。

(2)比较三种方法,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1)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2)说一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练习小结教学后记。

课题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三

1.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6的数量。

2.能将数量与数字正确匹配。

3.形成初步的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教具:不同大小的鸭子;不同颜色的;各种食物卡;排列卡。

学具:各种礼物贴纸若干、操作纸;数卡、点卡。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小兔过生日”

师:“过几天小兔要过生日了,邀请我们去参加,王老师也准备了许多的礼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二、基本部分。

1、情境导入:装礼物。

(1)介绍材料,提操作要求。

第一组:将颜色不同的小汽车在长礼物盒里摆一排。

第二组:将大小不同的小熊在礼物盒里摆一排。

第三组:将大小、颜色、种类等都不同的礼物在礼物盒里任意摆放。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展示礼物,感知数量守恒。

(1)第一组:你们的礼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不同,数量相同)。

你怎么知道是一样多的?(点数)。

可以用什么表示6只小鸭子?(点卡)。

(2)第二组: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颜色、排列疏密不同,数量相同)。

两组玩具谁多,谁少?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这6个玩具?

(3)第三组:你装的是什么礼物?一样多吗?(大小、颜色、排列、种类不同)。

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他们的数量?

3、游戏:比一比。

(1)这么多礼物,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点?

(2)小结:这些礼物虽然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的形式不同,但是他们的数量都是6个。

4、用点数、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

师:王老师这里也装了小礼物请你们看一看。

(1)比较等长不等量的两组物品。

师:这是什么?他们的数量一样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数量呢?

(2)小结:可以通过一一对应或点数的方法,知道物品的数量。

5、操作:做礼物、送礼物。

(1)介绍材料,教师提要求。

第一组:统计小动物的数量,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二组:根据礼物盒上的数量装礼物,摆成你喜欢的造型。

第三组:找出和小动物数量一样多的礼物盒,送给小动物。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幼儿介绍。

三、结束部分。

让我们带上装好的礼物,快去送给小兔子吧!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四

二、学会比较2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从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谈话导入。

询问并比较弟弟妹妹年龄谁大?

复习十以内的比较大小。

二、比较大小,层次一,两个数的位数不同,如何比较?

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如两位数大于一位数。

有一个数就是一位数,有两个数就是两位数。

三、比较大小,层次二,两个数十位相同,个位不同。

这里要让幼儿首先认识个位与十位,从右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强调两位数和两位数相比较的时候,十位相同个位大的数就比较大。

五、组织练习,并说出幼儿的想法。

六、比较大小层次三,位数相同,十位相同,个位相同怎么办?

今天我们通过生活中的比教学习了数学中的比较,明白了,数位不同,比较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少的数小,数位相同,十位相同,个位不同时,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比较大,数位相同,十位相同,个位也相同,要填等于号,现在我们一起开始做练习吧!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五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图。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师: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谁来说一说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2、提问: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已知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它的直径或半径?

3、引入:我们已经研究了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对周长和已知周长求直径或半径的理解,唤起学生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l)初步猜想: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说说你猜想的依据。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或直径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

(4)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l)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学生列式后用计算器计算。

(2)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指出:已知周长求面积,先要根据周长求出半径。

5、作业:练习十五第2、5题。

四、课堂小结。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六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转化的思想。

会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游戏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

课件、多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一、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在图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车窗玻璃的形状是梯形。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

二、通过旧知迁移引出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吗?

1、指名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并能简要说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三、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课,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四、新知探究。

1、师: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就能找到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梯形面积,可以怎样转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实践操作一下吧。

2、请同学们打开学具袋,看看里面的梯形有什么特点?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七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亦即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教具。

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2、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及长度,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比较: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封闭的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有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3)概括面积的意义。

运用面积的术语,述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请学具来帮助,给出三种学具,让学生选择。

(2)比较三种方法,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他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小组合作)。

(1)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2)说一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课题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备课人:使用人。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八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场地布置:面积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小。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

二、操作活动: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3、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小。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家都用一样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

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选择了对班幼儿比较难理解的面积守恒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助初步理解面积守恒概念,教师能将这一知识点转化成一节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强的一节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测量物体面积的小可以转化成数单位格子的小或移动棋子的面积与个数的方法。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幼儿能积极参与,对活动充满兴趣。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创造,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九

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幼儿园董丽设计意图:《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选择这个活动源于班中遇到的一些现象:我们小朋友收集的图书有两种形状,一种是正方形的,一种是长方形的。那天请小朋友帮忙整理的时候,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时有两个小朋友争论开了,一个说“正方形的书大!”另一个却坚持说长方形的书大,一直争不出个所以然来。在拼图活动中,当一个图形改变,或者把它分成几份,拼成另一个图形时,幼儿就认为原来的图形和现在的不一样大了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我发现面积守恒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通过拼摆图形的系列活动,训练幼儿感知面积守恒的能力。

1、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操作拼摆图形,感受图形的组合及变化,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2、喜欢探索,在拼摆游戏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具:电子白板课件。

视频转换仪。

背景音乐《安妮的仙境》、《月光》。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模板人手一份。

小三角形若干。

铅笔、记录表人手一份,如图: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操作性,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理解图形的面积不会受其摆放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在拼摆游戏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设置情境,激起兴趣。

师:看着差不多,怎么比大小呢?(重叠起来)。

(评析:从小动物们玩拼图游戏导入,很自然的引出拼图时用到的材料——三角形,而数学活动一向追求科学、严谨性,若教师直接说给出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对孩子而言缺乏科学依据,而且难以置信,为此通过重叠的方法让孩子进行操作、比较,亲身实践明白所给的三角形大小都是一样的,为下面比较图形大小做好铺垫。而在重叠的时候,教师不再单一的将一个三角形叠在另一个三角形上,而是在两个三角形上做上了标记“1”和“2”,通过正反重叠,即双向验证,以此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遵循了数学的科学、严谨性原理。)。

师:桌上也有一盘三角形,请小朋友任意选两个来比一比,看看大小怎么样?

师小结:当两个图形看着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时候,重叠法真是个好方法。

二、比较图形大小,感知图形面积的守恒。

师:有什么办法比出来吗?看看桌面上有些什么材料?(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模板,还有一盘相同大小的小三角形。)。

师:请你任意选择两个图形来比一比,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考虑到两次操作“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比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相同层面上的比较,没有递进关系,为此把两个环节缩成一个环节,四个图形缩成三个图形即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同时在时间上也能更好的把握。另外,平行四边行对于大班幼儿来讲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妨将老师提供的平行四边形放到延伸部分,放在班级区角让孩子操作,方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从而使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提升。)。

2、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如何将四个三角形不重复、不覆盖的放入这两个图形中,让幼儿自己摸索掌握方法。

(2)拼好后提醒幼儿观察自己选用的两个模板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3、讨论:

(1)你拼了哪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个别、师幼集体验证)。

(评析:活动中增加了一个视频转换仪。视频转换仪能较直观的表现幼儿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也便于进行纠正。利用视频转换仪的演示功能,让不成功的孩子把自己的模板拿上来,集体检验后,让大家一起来帮他,最后集体总结出规律:如正方形的.拼法,是三角形的长边对着正方形的边等等。最后小组成员间相互检查,纠正,让大家都获得成功,体验数学的科学、严谨。)。

(2)三个图形一样大吗?为什么?(三角形数量相等,三个图形面积大小一样,

没拼好的孩子马上调整过来)。

(评析:这里增加了一个“自我调整”的环节,考虑到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一些能力弱的孩子,当教师讲解方法之后,给予这些孩子思考的空间,调整自己的构思,积累经验。同时本领大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发现其中的奥秘。)。

(3)师小结:小朋友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梯形,形状变了,但大小没有变,他们是一样大的。

三、图形组合、变化,体验图形面积守恒。

1、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猴和小兔解决了难题,现在它们还想来考考我们,它们将这三个图形进行了组合,拼成了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小猴说:“小兔,我拼的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合在一起的面积比你的大。”小兔说:“不对、不对,我拼的才比你的大呢?”就这样,两个人又发生了争执。

小兔1:小猴2:

相应的问号处。

师:你觉得小猴拼的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合在一起的面积大还是小兔的大?为什么?(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那么结果到底是谁大谁小呢?请你选择一个图案来拼一拼,拼的时候先把房子的屋顶和墙面的形状拼好,再把三角形拼在上面,拼好后数一数每个图案用了几个三角形?将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3、幼儿操作。

4、幼儿再次交流:

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5、出示记录表。

小结:虽然这些图案他们的形状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用相等数量的同种三角形拼成的,他们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

(评析:从三个图形中任意选两个图形组合变成了房子,先让幼儿猜测,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然后通过“做中学”的方法进行验证,从记录表中清晰、明了的得出结论,再一次理解图形面积的守恒。)。

四、活动延伸: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投放到区域。

师:后来小猴和小兔又拼出了造型不一样的房子,这次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老师将这些图形的模板放在区域中,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去研究一下,下次我们再来讨论。

(评析:引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特殊图形再次组合拼出造型不一的房子,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将“问题”抛给孩子,鼓励孩子大胆探索,找寻奥秘。)。

1、本次活动关注的是幼儿的自身操作,在幼儿操作中发现结果,寓知识于现象中。在第一个环节加入了一个“三角形比大小”的环节,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操作比较,知道我们今天所用的三角形材料都是一样大的,只有操作材料相同的情况下,用4个三角形拼出的图形面积才是一样大的,教学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为教学服务。整个活动中,考虑到了孩子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们通过多次层层递进的操作与探索,发现虽然这些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用了4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所以它们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

2、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十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这次的数学活动:“铺垫子”,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了这些长度、高度,培养了幼儿对测量产生兴趣,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是这个活动上下来发现的问题。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十一

1、通过自由探索多种操作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发展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及求知欲。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洞洞板学具图形袋人手一份空白纸两大张。

一、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引导幼儿探讨两图形面积大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2.讨论:可用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3.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比较大小的方法。

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两个图形重叠,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方法2: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

方法3:用洞洞板学具摆棋子的办法。

4.师幼验证寻找的方法,尝试学习用摆棋子的方法比较大小。

1)幼儿讲述所找到的各种办法,师幼验证。

2)学习移动棋子的方法比较两图形大小。

在图形上摆上棋子,根据棋子所占格子的数量得出结论。移动棋子位置,把两个图形变成不同图形,比较另一图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

3)小结:原来面积同样大小的图形,形状可以不一样。

二.为幼儿园设计“草坪”幼儿第二次动手操作,进一步面积守恒。

1.教师提出任务:幼儿园要修草坪,请小朋友来设计草坪的外形!

2.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草坪,请幼儿观察。

3.幼儿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师设计的草坪面积一样大,形状不一样。

4.教师展示所设计草坪,师幼验证面积是否一样。

三.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1.师:在小朋友的作业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2.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

四.师幼讲评作业单,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十二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2、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3、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十三

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数量及其关系,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中班幼儿数概念的教育目标表述中明确提出:中班幼儿需“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水平,也是儿童思维过程结果的一种表现。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部分幼儿在生活中已经掌握“数守恒”的概念;部分幼儿需要教师将其有关“数守恒”的模糊经验加以提炼;还有部分幼儿,短短二十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还不足以纠正其脑中的迷思概念。针对孩子们的数概念发展速度不一这一现状,我们的活动设计需要具有严谨性、趣味性和层次性。

1、专心探索“数守恒”概念,在操作和交流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学习用计数的方法,排除形状、大小、空间排列形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理解6以内数的守恒。

说明:

1、第一个目标是情感目标,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可以为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2、第二个目标则包括认知和动作(心理)两个方面,指明本次活动的学习方法是点数和目测,内容则是体验6以内数的守恒。引导幼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促进其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发展,比直接向他们灌输知识更重要。

1、经验:幼儿已掌握点数10以内的实物。

小结:物体的数量与其排列方式无关。

说明:

1)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能够激发幼儿兴趣。

2)创设“帮助小熊”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给幼儿提供一个任务,唤醒幼儿经验,能使幼儿的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步提高,从而进入较高效率的学习状态。

3)控制物体的形状、大小,仅改变物体的排列方式,帮助幼儿提炼经验:物体的数量与其排列方式无关。

小结:物体的数量与其形状无关。

说明:

1)以图片故事呈现新的学习内容,过渡自然。

2)控制物体大小、排列方式,仅改变物体形状,帮助幼儿提炼经验:物体的数量与其形状无关。

小结: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说明:

1)以图片故事呈现新的学习内容,过渡自然;

2)控制物体的排列方式、形状,仅改变物体大小,帮助幼儿提炼经验:物体的数量与其大小无关。

说明:集体讲解部分考虑到大多数幼儿的数概念水平。幼儿不能形成“数守恒”概念,一般是因为幼儿分辨物体多少是根据空间排列长短、分散或聚拢后所占体积或面积来判断。物体的排列方式、形状和大小是阻碍幼儿形成“数守恒”概念最突出的干扰因素,因此,在集体讲解过程中我准备了三个部分将其各个击破,并强调,判断物体数量最科学的方法是进行计数。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第一组:找朋友。请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水果用线连起来第二组:涂色。请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形状涂色第三组:雪花片。请幼儿根据卡片上花朵的数量摆一样多的雪花片说明:三组操作活动形式不一样,内容都紧扣活动主题,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既能保持兴趣,又能不断体验、强化“数守恒”的概念。

1、材料:茶杯、茶托。

请幼儿将茶杯和茶托匹配,之后茶杯与茶托分别归类,数数茶杯和茶盘是不是一样多。

说明:这是游戏的第一个层次,适合数概念发展较慢的幼儿。幼儿可通过实物操作继续学习,体验物体位置改变,数量不变。

2、材料:作业单,印有不同的'水果,每种水果数量若干。

请幼儿将数量一样多的水果用线连起来说明:这是游戏的第二个层次,适合对“数守恒”有初步概念的幼儿,图片比实物抽象一些,帮助幼儿体验:物体的数量和形状和颜色无关。

3、材料:作业单,印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形状,每种形状数量若干,排列顺序不同。

请幼儿将相同数量的形状用同种颜色填满。

说明:这个层次适合已经具备“数守恒”概念的幼儿,幼儿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排除形状、大小和排列顺序等各种外部因素,寻找到相同数量的形状。

活动完整说明:

这是一个数学领域的综合活动,活动的设计既要能引起中班幼儿的兴趣,又要符合数学学科的严谨。我在观察本班幼儿的基础上设计该活动,在观察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每一阶段的幼儿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早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认知结构和学习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我所设计的集体活动,主要面向绝大多数幼儿,他们在此阶段需要教师点明将其已有的模糊“数守恒”经验加以提炼并通过强化变成自己的经验;区域活动设计分成三个不同层次的游戏,不仅帮助大部分中等发展水平的幼儿复习巩固,还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继续学习,同时,发展较快的幼儿能够通过操作探索提高。此外,通过区域游戏,还能培养幼儿按规则进行活动、克服困难、探索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十四

1、在尝试与比较中,使幼儿不受位置、形状、粗细的干扰,感知长度守恒。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

材料准备:教具:等长铅笔两支、例图、操作纸、回形针、生活用品伞两把

学具:回形针、操作纸、记号笔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1、导入活动:走进“线条王国”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长的铅笔,这两只铅笔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扰:将其中一支铅笔向左或向右错开,现在这两支铅笔是一样长吗?

谁有办法,来证明它们到底是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请幼儿上来操作

教师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改变了,但是长度还是不变。

3、初步理解阶段:以形状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出示一张例图:一条直线和一条折线

a两条线有哪里不一样?

b两条不同形状的线,它们一样长吗?为什么?

c你们可以怎么证明谁长谁短?

d教师引导幼儿用测量工具来验证

e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长度没有改变。

4、进步巩固阶段:增加粗细干扰因素,幼儿自主探索。

开展此次长度守恒活动前,幼儿已经具有测量的相关经验,对于测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我结合前几次的测量活动,依据幼儿活动的热情,请幼儿继续寻找生活材料,探讨长度守恒的原理。

活动的环节很简单:提出问题――介绍游戏规则――请幼儿自由探索――总结操作的经验。

为什么要创设简单的环节进行操作呢?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幼儿已经具备测量方法的经验,因此简单的回忆和提出问题就能够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第二,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设情景或者游戏式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自愿性,体现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三,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操作氛围,给幼儿的思考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幼儿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充足的操作时间发现幼儿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十五

1、在尝试与比较中,使幼儿不受位置、形状、粗细的干扰,感知长度守恒。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

材料准备:教具:等长铅笔两支、例图、操作纸、回形针、生活用品伞两把。

学具:回形针、操作纸、记号笔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1、导入活动:走进“线条王国”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长的铅笔,这两只铅笔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扰:将其中一支铅笔向左或向右错开,现在这两支铅笔是一样长吗?

谁有办法,来证明它们到底是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请幼儿上来操作。

教师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改变了,但是长度还是不变。

3、初步理解阶段:以形状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出示一张例图:一条直线和一条折线。

a两条线有哪里不一样?

b两条不同形状的线,它们一样长吗?为什么?

c你们可以怎么证明谁长谁短?

d教师引导幼儿用测量工具来验证。

e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长度没有改变。

4、进步巩固阶段:增加粗细干扰因素,幼儿自主探索。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十六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选择这个活动源于班中遇到的一些现象:我们小朋友收集的图书有两种形状,一种是正方形的,一种是长方形的。那天请小朋友帮忙整理的时候,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时有两个小朋友争论开了,一个说“正方形的书大!”另一个却坚持说长方形的书大,一直争不出个所以然来。在拼图活动中,当一个图形改变,或者把它分成几份,拼成另一个图形时,幼儿就认为原来的图形和现在的不一样大了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我发现面积守恒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通过拼摆图形的系列活动,训练幼儿感知面积守恒的能力。

1、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操作拼摆图形,感受图形的组合及变化,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2、喜欢探索,在拼摆游戏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具:电子白板课件。

视频转换仪。

背景音乐《安妮的仙境》、《月光》。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模板人手一份。

小三角形若干。

铅笔、记录表人手一份,如图:

活动重点: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操作性,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

活动难点:理解图形的面积不会受其摆放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在拼摆游戏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师:看着差不多,怎么比大小呢?(重叠起来)。

(评析:从小动物们玩拼图游戏导入,很自然的引出拼图时用到的材料——三角形,而数学活动一向追求科学、严谨性,若教师直接说给出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对孩子而言缺乏科学依据,而且难以置信,为此通过重叠的方法让孩子进行操作、比较,亲身实践明白所给的三角形大小都是一样的,为下面比较图形大小做好铺垫。而在重叠的时候,教师不再单一的将一个三角形叠在另一个三角形上,而是在两个三角形上做上了标记“1”和“2”,通过正反重叠,即双向验证,以此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遵循了数学的科学、严谨性原理。)。

师:桌上也有一盘三角形,请小朋友任意选两个来比一比,看看大小怎么样?

师小结:当两个图形看着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时候,重叠法真是个好方法。

师:有什么办法比出来吗?看看桌面上有些什么材料?(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模板,还有一盘相同大小的小三角形。)。

师:请你任意选择两个图形来比一比,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考虑到两次操作“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比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相同层面上的比较,没有递进关系,为此把两个环节缩成一个环节,四个图形缩成三个图形即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同时在时间上也能更好的把握。另外,平行四边行对于大班幼儿来讲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妨将老师提供的平行四边形放到延伸部分,放在班级区角让孩子操作,方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从而使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提升。)。

2、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尝试如何将四个三角形不重复、不覆盖的放入这两个图形中,让幼儿自己摸索掌握方法。

(2)拼好后提醒幼儿观察自己选用的两个模板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

3、讨论:

(1)你拼了哪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个别、师幼集体验证)。

(评析:活动中增加了一个视频转换仪。视频转换仪能较直观的表现幼儿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也便于进行纠正。利用视频转换仪的演示功能,让不成功的孩子把自己的模板拿上来,集体检验后,让大家一起来帮他,最后集体总结出规律:如正方形的拼法,是三角形的长边对着正方形的边等等。最后小组成员间相互检查,纠正,让大家都获得成功,体验数学的科学、严谨。)。

(2)三个图形一样大吗?为什么?(三角形数量相等,三个图形面积大小一样,

没拼好的孩子马上调整过来)。

(评析:这里增加了一个“自我调整”的环节,考虑到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特别是一些能力弱的孩子,当教师讲解方法之后,给予这些孩子思考的空间,调整自己的构思,积累经验。同时本领大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发现其中的奥秘。)。

(3)师小结:小朋友用同样的四个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梯形,形状变了,但大小没有变,他们是一样大的。

1、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猴和小兔解决了难题,现在它们还想来考考我们,它们将这三个图形进行了组合,拼成了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小猴说:“小兔,我拼的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合在一起的面积比你的大。”小兔说:“不对、不对,我拼的.才比你的大呢?”就这样,两个人又发生了争执。

小兔1:小猴2:

相应的问号处。

师:你觉得小猴拼的房子的屋顶和墙面合在一起的面积大还是小兔的大?为什么?(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那么结果到底是谁大谁小呢?请你选择一个图案来拼一拼,拼的时候先把房子的屋顶和墙面的形状拼好,再把三角形拼在上面,拼好后数一数每个图案用了几个三角形?将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3、幼儿操作。

4、幼儿再次交流:

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5、出示记录表。

小结:虽然这些图案他们的形状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用相等数量的同种三角形拼成的,他们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

(评析:从三个图形中任意选两个图形组合变成了房子,先让幼儿猜测,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然后通过“做中学”的方法进行验证,从记录表中清晰、明了的得出结论,再一次理解图形面积的守恒。)。

师:后来小猴和小兔又拼出了造型不一样的房子,这次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老师将这些图形的模板放在区域中,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去研究一下,下次我们再来讨论。

(评析:引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特殊图形再次组合拼出造型不一的房子,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将“问题”抛给孩子,鼓励孩子大胆探索,找寻奥秘。)。

本次活动关注的是幼儿的自身操作,在幼儿操作中发现结果,寓知识于现象中。在第一个环节加入了一个“三角形比大小”的环节,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操作比较,知道我们今天所用的三角形材料都是一样大的,只有操作材料相同的情况下,用4个三角形拼出的图形面积才是一样大的,教学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为教学服务。整个活动中,考虑到了孩子的主体作用,始终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们通过多次层层递进的操作与探索,发现虽然这些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用了4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所以它们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

大班数学面积守恒教案篇十七

1、引导幼儿在学习比较物体时,不受位置、形状等条件的影响,正确判断物体面积的大小,感知量的不变性。

2、引导幼儿学习将纸二等分,在图形还原中领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2张,剪刀1把,糨糊少许。

1、教师出示两张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并提问:“这两张纸一样大吗?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是一样大的呢?”用幼儿说的方法验证。

2、教师将一张纸贴在黑板上,将另一张纸二等分,贴成另一个图形,并提问:“现在这个图形和黑板上的图形还一样大吗?”

教师将二等分的图形纸与黑板上的'图形并列在一起,让幼儿比较。(两个图形一样大)“为什么还是一样大呢?”(因为纸没有再扩大和再缩小,只是剪开了,拼起来还是和原来的纸一样大)用重叠的方法验证结论。

3、教师继续将二等分后的两张小图形纸二等分,共分成4张,再拼成一个图形,并提问:“用这4张图形纸拼成的图形和黑板上的图形还一样大吗?为什么?”

教师将4张图形纸重叠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纸上,验证再一次等分后的纸与原来黑板上的纸一样大。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26019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