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不同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优秀的教案应具备评价和反思的功能,通过及时的反馈和修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小编整理了一些来自专家的教案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
小鼓手教案篇一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用不同方法尝试记忆歌词的快乐。
2、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唱出鼓点节奏的强弱变化以及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图片四幅(太阳、花、小鸟、小朋友)、鼓。
1、玩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敲鼓节奏。
(1)个别幼儿探索敲鼓的节奏。
(2)集体模仿不同的鼓声。
2、学习副歌部分:
(1)倾听副歌的鼓声节奏。
(2)创编不同的`敲击方法,敲击副歌节奏。
(3)边敲边唱出副歌节奏,尝试唱出由强到弱的变化。
3、完整地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提问:谁听到了鼓声?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谁先听到,谁后听到?帮助图片排队。
(2)随琴声学唱歌曲。
(3)教师隐藏部分图片,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4、边唱边自由表演歌曲。
小鼓手教案篇二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正确表现音乐的情感,并创编新的歌词。
3.初步掌握轮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教具:大鼓、鼓锤、节奏、图片,敲鼓与唱歌的标记。
学具:小鼓、鼓锤、画夹和水彩笔人手一份。
一、导入课题。
幼儿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动兴趣。
(评析:让幼儿自己在探索中获得感性经验,又适合幼儿好动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副歌节奏。
1.幼儿模仿老师敲鼓:
×× ××︱×× ××︱×× ××︱×× ××︱
2.出示小猫、小鹿卡片,引导幼儿注意敲出上述节奏从弱到强的变化。
3.老师按×× 0 ︱×× 0 ︱×× ××︱× 0 ‖的节奏敲鼓。
提问:鼓声有什么变化?
你们会唱出这样的节奏吗?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帮助幼儿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儿完整演奏副歌节奏。
(评析:借助动物们走路脚步的轻重,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强弱,效果很好。)
三、学唱歌曲。
1.老师随琴声有感情地范唱。
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谁听到了我的鼓声?
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2.老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幼儿看图片轻声学唱。
4.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老师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声。
5.师生对口形练唱。
6.幼儿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7.分组轮唱的方式练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幼儿讨论:“除了太阳、花儿、小鸟和小朋友,还有谁会听到鼓声?它们听了鼓声会怎么做?”
2.小朋友将自己想到的画在纸上。
3.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把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里去,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5.小朋友分组到客人老师面前表演。
小鼓手教案篇三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正确表现音乐的情感,并创编新的歌词。
3.初步掌握轮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具:大鼓、鼓锤、节奏、图片,敲鼓与唱歌的标记。
学具:小鼓、鼓锤、画夹和水彩笔人手一份。
一、导入课题。
幼儿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动兴趣。
(评析:让幼儿自己在探索中获得感性经验,又适合幼儿好动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副歌节奏。
1.幼儿模仿老师敲鼓:
××××︱××××︱××××︱××××︱。
2.出示小猫、小鹿卡片,引导幼儿注意敲出上述节奏从弱到强的变化。
3.老师按××0︱××0︱××××︱×0‖的节奏敲鼓。
提问:鼓声有什么变化?
你们会唱出这样的节奏吗?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帮助幼儿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儿完整演奏副歌节奏。
(评析:借助动物们走路脚步的`轻重,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强弱,效果很好。)。
三、学唱歌曲。
1.老师随琴声有感情地范唱。
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谁听到了我的鼓声?
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2.老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幼儿看图片轻声学唱。
4.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老师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声。
5.师生对口形练唱。
6.幼儿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7.分组轮唱的方式练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幼儿讨论:“除了太阳、花儿、小鸟和小朋友,还有谁会听到鼓声?它们听了鼓声会怎么做?”
2.小朋友将自己想到的画在纸上。
3.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把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里去,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5.小朋友分组到客人老师面前表演。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小鼓手教案篇四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大鼓一面。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
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l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l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l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l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l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小鼓手教案篇五
动音乐游戏:队列操。
拓展了解鼓号队的组成和音乐表示力。
1、要求同学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启发同学处置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2、通过音乐游戏“队列操”培养同学在活动过程中的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溢童趣的'儿童歌曲,表示了小鼓手神气、自豪、喜悦之情。演唱时要注意唱准第三句的同音反复。最后的补充句模拟大鼓的声音,要启发同学处置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音乐游戏“队列操”是一个有关节奏、音色听辨的游戏活动,旨在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同学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掌握二分、四分、八分节奏和其组合。
学习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
休止和强弱的演唱要准确。
出示实物小军鼓,引出歌曲《我是小鼓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带领同学按节奏朗读歌词。
3、用分句模唱法学唱歌曲。
4、要求同学随着钢琴哼唱旋律。
5、分句填唱歌词。
6、对同学个别唱不准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唱。
7、用多种方法练唱歌曲,协助同学掌握音准。
8、回忆小军鼓、大鼓的演奏方法,然后按大鼓“”、小鼓“”的节奏在第一、第二和补充乐句处为歌曲伴奏,可以徒手敲击,也可发放少量的打击乐曲伴奏。
1、引导同学结合课本插图讲解活动的规则。
2、分组讲解三种节奏和行进的要求。
3、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演奏三种打击乐器的相应节奏。
4、要求同学听到什么乐器演奏就依照相应的方向走,行走时要有节奏感。
5、引导同学想一想“还能怎样敲?怎样走?”,留给师生创新的空间。
1、介绍号鼓队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和其演奏方法。
2、介绍号鼓队演奏的场所和其作用。
小鼓手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活动反思: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小鼓手教案篇七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能观察图谱,学习副歌部分,表现出鼓声的强弱变化。
3、会根据歌曲节奏,利用身体和生活乐器,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1、大鼓一个。
2、ppt课件。
一、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5′左右
1、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谁?谁想当小鼓手,来敲出好听的声音?
2、请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敲鼓节奏。
师:刚才xx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来用嘴巴学学看!
二、学习副歌部分。8′左右
1、教师敲鼓,请幼儿欣赏节奏。
2、教师出示图谱。
师:大鼓的歌声除了节奏不一样,声音的大小也可以不一样。看着这个图谱,你们能告诉我这一小节鼓的声音是大还是小?这一小节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请幼儿跟随琴声利用周围可以当鼓的替代物表现出大鼓声音的强弱变化。)
3、教师敲击大鼓
师:大鼓又要唱歌了,你们听!大鼓是怎么唱歌的?和刚刚的声音又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出示图谱。
师:原来这次鼓声有了停顿。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幼儿跟随琴声利用周围可以当鼓的替代物表现出大鼓声音的强弱变化。)
5、请幼儿跟随将副歌部分完整练唱。
三、完整地学唱歌曲。15′左右
1、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我们小鼓手敲鼓的声音真好听。你们听,谁听到了我们的鼓声?
2、引导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提问:我们的鼓声被谁最先听到了?后来又有谁听到了?
3、学唱歌曲。
用图片遮挡法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4、提出演唱要求。
师:小鼓手敲鼓的心情怎么样?
太阳、花儿、小鸟、小朋友听到好听的鼓声心情怎么样?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5、完整表演歌曲。
这是一首表现小鼓手的歌曲,鼓声的变化这部分显然是较难的,因此,我首先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然后再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活泼、欢快的情绪。最后在幼儿熟悉歌曲的情况下,再要求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并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此活动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小鼓手教案篇八
这是一首诗,写的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主动承担照顾妈妈、保护妈妈的责任。表现了一个小男孩为自己是男子汉而自豪。同学们非常喜欢读这篇课文,他们在朗读时,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小男孩,自己就是一个小男子汉,所以非常有感情,当然,在学习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反思如下:
首先,同学们朗读感情到位。读这首诗紧紧围绕着“我是男子汉”的自豪去读,从这些句子中品味到自豪感,同时也感悟到诗中所流露出来的自信和对妈妈的关心。
其次,联系生活实际,使同学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认为勇敢的人就是男子汉;有的认为敢作敢当才是男子汉;有的认为关心别人才是男子汉;还有的认为不流泪的人才是男子汉等等,答案不唯一,但这些观点代表同学们对男子汉这一概念的理解,总之要使学生懂得,要做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就要从小事做起,遇到困难不猥琐,要勇往直前,面对未来充满自信,坚忍不拔,这就是男子汉。
最后,今后要不断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课堂上多组织同学进行辩论,模仿,表演,练笔。使孩子们的情感能及时的通过语言、行动、文字表现出来。
小鼓手教案篇九
一、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鼓声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变化。
(二)启发幼儿能根据歌词内容,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表演歌曲。
(三)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事物的高兴与快乐,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
二、活动准备:小熊头饰、小老鼠头饰、太阳、花、鸟、小朋友、小鼓、节奏图。
三、活动过程:
(一)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老师出示一面鼓,问幼儿:“你会打鼓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3.再出示一只大熊(头饰)“大熊也来打鼓啦。”××××颉痢痢痢力蚬纳敲得又强又重。“他们鼓打得一样吗?”通过小老鼠和大熊身体大小、力量强弱的强烈对比,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鼓声的高低强弱变化。
4.“小老鼠和大熊一起打鼓了。”××0颉痢0颉痢痢痢力颉痢―。
(二)第二环节欣赏歌曲,熟悉歌词,把握歌词前后顺序。
2.欣赏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歌词内容。提问:歌曲唱了什么?(教师出示相应图片,顺序不对的)。
3.欣赏把握歌词前后顺序。“我们再仔细听一遍,看一看顺序如何?如果顺序不对请幼儿改过来。
4.按节奏来和老师一起念歌词,进一步熟悉歌曲。
5.分组演唱歌曲。
(三)熟悉歌曲,表现歌曲。
创编简单的动作分角色合作表演。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五人一组尝试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和表情。
(四)结束。
和老师一起去按照节奏敲鼓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鼓手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正确表现音乐的情感,并创编新的歌词。
3.初步掌握轮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教具:大鼓、鼓锤、节奏、图片,敲鼓与唱歌的标记。
学具:小鼓、鼓锤、画夹和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幼儿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动兴趣。
(评析:让幼儿自己在探索中获得感性经验,又适合幼儿好动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副歌节奏。
1.幼儿模仿老师敲鼓:
××××︱××××︱××××︱××××︱。
2.出示小猫、小鹿卡片,引导幼儿注意敲出上述节奏从弱到强的变化。
3.老师按××0︱××0︱××××︱×0‖的节奏敲鼓。
提问:鼓声有什么变化?
你们会唱出这样的节奏吗?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帮助幼儿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儿完整演奏副歌节奏。
(评析:借助动物们走路脚步的轻重,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强弱,效果很好。)。
三、学唱歌曲。
1.老师随琴声有感情地范唱。
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谁听到了我的鼓声?
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2.老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幼儿看图片轻声学唱。
4.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老师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声。
5.师生对口形练唱。
6.幼儿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7.分组轮唱的方式练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幼儿讨论:“除了太阳、花儿、小鸟和小朋友,还有谁会听到鼓声?它们听了鼓声会怎么做?”
2.小朋友将自己想到的画在纸上。
3.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把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里去,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5.小朋友分组到客人老师面前表演。
小鼓手教案篇十一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小鼓手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4、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小鼓手教案篇十三
动音乐游戏:队列操。
拓展了解鼓号队的组成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启发学生处理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2、通过音乐游戏“队列操”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我是小鼓手》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表现了小鼓手神气、自豪、喜悦之情。演唱时要注意唱准第三句的同音反复。最后的补充句模拟大鼓的声音,要启发学生处理好休止和强弱的对比。
音乐游戏“队列操”是一个有关节奏、音色听辨的游戏活动,旨在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让学生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掌握二分、四分、八分节奏及其组合。
教学重点。
学习用神气、自豪和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休止和强弱的演唱要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感受音乐,出示实物小军鼓,引出歌曲《我是小鼓手》。
二、唱唱敲敲——享受音乐。
1、学唱新歌《我是小鼓手》。
2、完整地聆听歌曲。
3、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分句模唱法学唱歌曲。
a、要求学生随着钢琴哼唱旋律。
b、分句填唱歌词。
c、对学生个别唱不准的地方,进行重点教唱。
5、用多种方法练唱歌曲,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6、回忆小军鼓、大鼓的演奏方法,然后按大鼓“”、小鼓“”的节奏在第一、第二和补充乐句处为歌曲伴奏,可以徒手敲击,也可发放少量的打击乐曲伴奏。
三、听听走走——表现音乐。
1、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讲解活动的规则。
2、分组讲解三种节奏和行进的要求。
3、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演奏三种打击乐器的相应节奏。
4、要求学生听到什么乐器演奏就按照相应的方向走,行走时要有节奏感。
5、引导学生想一想“还能怎样敲?怎样走?”,留给师生创新的空间。
四、拓展练习——号鼓队的组成。
1、介绍号鼓队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2、介绍号鼓队演奏的场合及其作用。
五、课堂小结。
小鼓手教案篇十四
在音乐活动《小鼓手》活动中,教师在歌曲教学过程中首先完成节奏练习,接下来是节奏乐段的学唱,让孩子分组模仿大小鼓歌唱,一组大鼓队一组小鼓队边唱着问好一边因为角色的确立比较大小鼓的音高音色。歌曲教学阶段,让孩子聆听范唱,旨在给孩子一个音乐的完整的感受。通过不同要求的聆听音乐,如:小鼓手的歌唱得怎么样?师:那请小朋友到歌词里面来找找答案,好在哪里?(引出歌词: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脸儿红,小鸟听了跳起舞,我们听了都高兴。)请小朋友完整听,有没有发现熟悉的旋律?巩固“咚”部分,再听,出现了几次?等等问题来引导孩子欣赏歌曲,让孩子能够按层次要求有针对性的理解歌曲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听辨音乐的能力,教会了孩子听音乐的方法,养成了听音乐的习惯,而不是没有目的的盲目的听。在歌曲处理中主要是启发孩子体会小鼓手的自豪情绪,能带着这种情绪来歌唱表现歌曲。
小鼓手教案篇十五
1、认知:熟悉大鼓、小军鼓、大镲的音色。
2、能力:学习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听辨简单的节奏,尝试创作。
3、情感: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一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教学重难点。
处理好休止与强弱的对比。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助教板等。
教学方法。
1、演唱法;
2、表演法。
师生互动。
一、组织活动:(学生在教室列队,三名学生分别担任出旗手,护旗手)。
1.中队长:全体立正,出旗,播放《出旗曲》。中队长点名,汇报人数,音乐教师担任中队辅导员,并宣布活动开始。
2.中队长:全班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4.主持人请老师对同学们的即兴演奏进行评点。
二、展开活动:
1.主持人:导入后播放《我是小鼓手》,出示歌曲谱例。
2.有没有听出歌中的鼓点声?谁来模仿一下?
3.主持人:请音乐老师和我们共同唱这首歌,好吗?
4.播放歌曲范唱,请几位学生画出旋律线,其他学生模唱。
从旋律变化和图的变化给于学生提示,帮助他们很快的熟悉歌曲,学会歌词。
5.老师用“以亲代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
6.教师用表情,动作指挥学生演唱。
7.主持人:这首歌曲怎样演唱才能更加活泼轻快?怎样才能表现出“小鼓手”的自豪情绪昵?(生:用领唱和齐唱形式,还可以在冬冬处拍手,敲打乐器,边走边唱)。
8.采用领唱和齐唱形式演唱歌曲。
9.主持人:竞选小鼓手,每组推荐两人,推荐一人但认评委,并邀请老师评点。(选出四位小鼓手)。
10.分组讨论设计不同队形。
11.列队操活动:大鼓向左,小鼓向右,大家原地踏步。
12.教师点评学生队列操的创作和表演。
13.一边演唱歌曲《我是小鼓手》,敲小鼓伴奏,律动表演。
小鼓手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正确表现音乐的情感,并创编新的歌词。
3.初步掌握轮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活动准备:
教具:大鼓、鼓锤、节奏、图片,敲鼓与唱歌的标记。
学具:小鼓、鼓锤、画夹和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幼儿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动兴趣。
(评析:让幼儿自己在探索中获得感性经验,又适合幼儿好动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副歌节奏。
1.幼儿模仿老师敲鼓:
︱︱︱︱。
2.出示小猫、小鹿卡片,引导幼儿注意敲出上述节奏从弱到强的变化。
3.老师按0︱0︱︱×0‖的节奏敲鼓。
提问:鼓声有什么变化?
你们会唱出这样的节奏吗?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帮助幼儿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儿完整演奏副歌节奏。
(评析:借助动物们走路脚步的轻重,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的强弱,效果很好。)。
三.学唱歌曲。
1.老师随琴声有感情地范唱。
提问:歌里唱了些什么?谁听到了我的鼓声?
幼儿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2.老师清唱一遍,帮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幼儿看图片轻声学唱。
4.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学唱。老师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声。
5.师生对口形练唱。
6.幼儿一边唱一边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7.分组轮唱的方式练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
1.幼儿讨论:“除了太阳、花儿、小鸟和小朋友,还有谁会听到鼓声?它们听了鼓声会怎么做?”
2.小朋友将自己想到的画在纸上。
3.小朋友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把自己画的内容编到歌里去,用轮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编的歌唱给大家听。
5.小朋友分组到客人老师面前表演。
活动反思: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小鼓手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活动反思: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小鼓手教案篇十八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及鼓声强与弱的力度变化。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
活动准备:
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
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
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二)主体部分:欣赏歌曲。
1、用动作感受歌曲第一段。
(1)指导语:你们觉得刚刚的`音乐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这首好听的音乐还可以用来跳舞呢。
(2)播放歌曲第一段,教师随乐舞蹈。
(3)引导幼儿随第一段舞蹈,用动作感受歌曲。
2、欣赏第二段,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
(1)感受鼓声强弱。
指导语:来了好多小鼓手,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仔细听,他们是怎么敲鼓的?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鼓声强弱。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嘴巴发出的声音表示鼓声强弱。
(2)欣赏歌曲。
完整欣赏歌曲一遍,找出歌曲中的鼓声特点。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鼓声由弱到强。
鼓励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表现鼓声的最强音,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模仿,并进一步创编。
3、随乐完整表演。
结束部分。
指导语:有客人邀请咱们去伴奏呢!(全体随音乐出场)。
活动反思:
1.为了激发孩子的活动热情,老师启发幼儿大胆地表达内心感受,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让孩子们与同伴一起寻找客人老师的游戏,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老师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
2.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然后与同伴交流,产生灵感,大胆有创意的表达。
3.老师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只要他们动脑筋想到的,都值得欣赏。让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游戏。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32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