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热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6:26:16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热门15篇)
时间:2023-12-05 06:26:16 小编:GZ才子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时常需要写报告来传达信息和展示研究成果。报告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不同层次的报告,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在写报告之前,我们可以参考这些范文,学习其中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通过参考这些范文,相信我们能够写出一份优秀的报告。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一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居民住房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住房是农民安身之本,拥有一幢称心的住房是农民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从经济意义上看,农民住房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它是农民用以遮风避雨的生活设施,同时又是生产劳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农民的住房投资理念和方式决定于农民家庭的经济基础,除了对农民本身的生活、居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资料购置和日常生活消费,并最终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住房问题因而成为农村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基准点调查户,采取实地对农户现有住房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对xx镇xx村二组、关口村八组、独山村一组、马安村八组,南庄村八组、大路村四组、铙钹村三组共318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户的住房总面积为10494平方米(包括畜禽圈舍),人均住房面积约33平方米。其中:住房为砖混结构的有305户,占调查户的96%,面积10284平方米占被调查户总面积的98%;其他结构的有13户,占调查户的4%,面积210平方米占被调查户总面积的2%。通过调查,我镇农村住房在xxxx年-20xx年是农村建房高峰期,房屋规划相对合理。房屋结构以砖混为主,户均33.72平方米;其他结构户均16.15平方米。

在被调查的318户农户中,现有房屋结构情况是:砖混结构拥有二层楼房的农户占总数的20%左右;居住在平房中的农户较多,占总数的70%左右,厨房比较简陋,燃料以煤球为主,柴草为辅。

住房状况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落后,结构不合理,厕所简陋,卫生状况较差;二是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杂乱无章;三是占地无序,少批多占,甚至不批也占。农村住房状况与城市住房状况差距很大,居住条件的落后成为制约农村居民生活生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收入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住房规划缺乏指导,在设计上仍沿袭祖辈传统模式;三是农村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部分有钱的农户不愿意在农村建房。

(三)制约农民建房若干因素。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户普遍认为:目前,新建房屋最大困难在于家庭经济实力欠缺,表示经济上难以承受;又因近年建材涨价,建筑费用不断提高,造成修建房屋成本高,现在有点积蓄就存起来,以防备子女学业和养老预期支出等,暂不考虑改造住房。农村“三改”进程及覆盖面相对不高,农民都想,但多数农民缺少资金,但是上级部门只要给点补贴都愿意改造。

一方面由于我镇自然资源匮乏,土地相对贫瘠;另一方面,由于南方等地经济与待遇较为殷实等因素,造成我镇农民子弟外出做生意、求学、打工人数不断增加,实际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且最终落户于城市的人数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当前,对大多数普通农民来说,一年纯收入和较高的日常生活费用相比,尚不足以支付翻新、改造房屋的款项,少数高收入户中又出现了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倾向。所以,在普通农民的家庭经济聚积到一定程度之前,大规模的房屋翻新、改造现象不会出现。因此,初步判断,在未来几年内,我镇农村住房总需求将不会多旺盛。

一、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市及小集镇转移,使我镇农村住房面积的需求减弱。

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进程缓慢,成为制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对房屋质量和功能的需求等方面的主要因素。

三、以往的农民住房建设,农民个人建造的房子分散零星,大量的附属设施占用了不少耕地。建设图纸和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善,单体工程造价不断提高等。

一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小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农村住房修建的总体布局。改变分散建房到集中规划建房,合理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统一设计与规划建造,向新型农民新农村发展。

二是改变杂乱建设到有序建设。以前农民建房是农民自己找施工队施工或找几个工匠施工修造房屋,用的建设图纸是“统一版本”或没有建设图纸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更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和其他配套设施,有的新房用的是旧房子拆下的建筑材料,这种情况下建造的房子十年左右就要翻新,造成重复建设的怪圈。因此,应努力改变这种杂乱建设,严格按照村镇布局规划实施。

三是未来农村居民单体房屋工程造价,会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居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还有待切实加快“三农”发展进程。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二

根据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xx月份,市人大环资工委对我市近年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及使用情况开展了相应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此作为提升全市群众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列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市住建部门不折不扣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保障房建设工作决心大、建设标准高、覆盖范围广、保障水平高、推进速度快,工作成效明显。

(一)领导重视。我市成立了保障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石市长任组长,住建、财政、国土、民政、人社、公安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部门之间加强协作,统筹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遇到的各项问题,为顺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近年来,市政府支持市住建部门根据中央、省、盐城市文件,结合xx实际,组织编制《xx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先后出台了《xx市市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实施办法》、《xx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xx市市区经济适用住房分配销售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从制度层面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措施得力。市住建局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及使用工作的主动性,通过电视、报纸、专栏橱窗等途径,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信息告知工作。市民政、人社部门加强信息共享,认真把关,为扩大保障覆盖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市财政部门支持住建部门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公积金增值收益、日常租金、经适房购房款、本级财政预算拨款以及融资平台等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保证了建设资金需求。市国土部门配合住建部门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与土地供应计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在土地供应中予以提前单列,明确用地规模和供地时序,保证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有序推进。

(三)效果明显。近三年来,我市共建成保障性住房1472套,总面积14.1万平方米,为1347户家庭提供了安居保障,另有374户次享受到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今年当年新完成新东苑二期12幢保障性住房共5.55万平方米,年底前将交付使用。拆迁安置房建设方面,已完成主城区拆迁安置房5万平方米,德惠花园、润富花园、同福花园等小区的保障性住房正在按序时推进,另外还在港区、开发区筹集了3648套(间)公共租赁住房。我市在20xx年盐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考核中名列第一,20xx年被省住建厅表彰为盐城市唯一一家棚户区改造先进集体,保障性住房建设考核列全省第九名。

(四)反响积极。与大部分地区将保障性住房规划在城市周边不同,我市充分保障困难群众切身利益,将保障性住房全部规划在市区,保证了入住居民的交通、入学、就医等方面的便利。我市还在盐城各县市中率先出台了《xx市市区20xx年度廉租住房保障认定条件和标准》,继去年将申请廉租住房家庭的人均月收入由848元调整为993元后,再次将标准放宽到xx24元,并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扩大到低收入无房家庭(无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家庭),进一步降低了住房保障门槛,住房保障制度和保障标准在盐城各县市中处于领先水平。这一系列惠民措施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欢迎,为全市社会大局稳定祥和、建设幸福xx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一)资金保障后力不足。资金是保障房建设的基础,我市在不断降低保障门槛、扩大保障范围的同时,保障房建设资金也面临巨大压力,资金结构的不合理也可能会形成一定的风险隐患。今年保障房建设预计所需资金1.34亿元,通过积极争取中央、省专项补贴资金,预计全年可争取5000万元,加上市本级财政预算、公积金增值收益、房租收入、经适房购房款等解决部分资金,还有超过6000万元的资金缺口由市城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行债券解决。随着城投公司去年发行10亿元债券、今年又申请了15亿元债券,偿债压力将逐年加大,后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将会越来越多。

(二)管理制度尚未完备。让最需要的困难群众优先得到住房安置,是保障性住房分配公平公正的重要体现,而把好准入资格认定关和退出管理关,是保证公平公正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市现行的申请对象资格认定办法还是入户调查、邻里走访、居委会证明、张榜公示等较为传统的套路,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工作量,难以保证全面、准确地获取申请对象家庭收入的准确信息;另一方面对困难家庭的资格认定也有所局限,难以对整个家庭的住房、车辆、有价证券等总资产进行全面认定。在后续动态管理方面,我市住建部门正在进行探索,对入住后条件改善或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如何采取分级调高租金等办法强化管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十分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

(三)公众认知仍有偏差。尽管市委、市政府不断降低保障门槛,住建部门高标准保障水平也得到了绝大部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但在调查中我们还是发现,有些群众对住房保障政策不够了解,存在认识偏差,有极少数甚至存在主观恶意。比如一些经适房住户把自己出钱购买经适房当作一种普通的市场买卖行为,甚至当成投资手段。极少数群众认为自己买经适房也花了钱,住公租房也是国家的政策,与地方政府无关;有的认为保障房申请时间长、房子面积小,是地方政府故意把申请者推向商品房市场,进而对政府所面临的困难不了解,对职能部门为此所做的努力不体谅。由于对政策不了解,还有一些群众容易道听途说、胡乱猜测,对政府惠民措施的落实和政府公信力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一)修编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市政府十分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已于20xx年制定了《江苏省xx市“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但随着xx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上级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住房保障的形式可能将逐步由实物配租向货币化方向转变,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中央、省相关政策的调整,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充分调研论证,及早做好规划调整完善的准备。

(二)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体系。要建立起科学、有效、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体系,稳定资金保障方式。近年来,政府的融资平台逐渐增多,债务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债务总量的把控就尤为重要。长久来看,用举债的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并不是可持续的。但保障性住房建设事关民生幸福,事关xx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不能因为资金问题停滞不前。对于未来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要提前做好谋划,要通过融资平台、财政预算、公积金增值收益、租金收入、土地出让净收益等渠道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资金供给的稳定、可持续和住房保障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当务之急是出台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我市现行的认定方式明显滞后于实际需要,在盐城各个县、市、区中,目前仅剩xx还未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市领导小组要协调民政、住建、公安、人社、金融等各部门,通力合作、认真调研,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充分运用现代化网络手段,搭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科学制定出符合xx实际的认定办法。要将家庭住房、车辆、有价证券等所有资产纳入认定范围,严厉查处为申请保障性住房而转移资产的投机行为,让投机取巧者无空可钻,维护政策的公正性、严肃性。超出保障条件人员如何退出是保障房工作的一大难题,各地较多采取的是提高租金标准等软性措施,但政府有限的保障性住房资源仍然被占用。建议市政府及住建部门研究完善相应的退出机制,加强对群众的政策宣传引导,探索通过非诉行政执行等多种方法,加大有效约束力度。

(四)确立协调发展格局。要像建商品房一样来建保障房,继续强化保障房工程的建筑品质,做到“廉租廉价不廉质”。对保障房集中的小区,在保证容积率、绿化率以及卫生保洁、停车位配套等方面品质的同时,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在建筑色彩、建筑造型设计等方面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一。在严格执行中央、省、盐城市政策的同时,考虑xx的地区特点,合理设定保障房的建筑面积、户型等标准。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关系,合理确定保障房与商品房建设比例,在保障中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的同时,也要确保不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冲击,促进城市整体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城建品质的逐步提升。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央、省政策的调整,住房保障方式的调整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大趋势,市住建部门要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充分领会中央鼓励改革创新的精神实质,加强政策研究,学习借鉴“三房并轨”、“共有产权”等创新做法,确定合理的保障房类型比例,为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夯实基础。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三

为了解市民阅读客观状况,为行业规划、决策提供参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委托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市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组织实施“上海市民阅读调查”。这是本市就此专题连续进行的第六次调查。上海也是全国省、市、自治区中唯一连续六年进行此项调查的地区。本次调查从201月开始启动;2月至4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4月至5月进行问卷复核、数据录入和数据分类处理工作;6月至7月在24多个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完成本次调查的初步分析。

调查对象为本市的十六个区、县中2308.38万7岁以上的居民。有效样本量为4417个(其中网络问卷样本1974个,占44.69%;纸质问卷样本2442个,占55.31%),样本量占总体比率约为0.191‰。总样本中男性样本占51.03%,女性样本占48.97%;以年龄段进行区分,“7岁至25岁”、“26岁至50岁”、“51岁至60岁”、“60岁以上”样本分别占到总样本的34.82%、51.05%、10.32%、3.80%;细分的十二个职业变量基本涵盖了主要的行业与职业/身份。

本次调查旨在较为全面地了解上海市居民的阅读状况、阅读行为、阅读需求、阅读兴趣、阅读方式和阅读感受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市居民的阅读规律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出版企业、发行/传播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本年度阅读报告增加“关于数字阅读状况的分析”子课题。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对市民的数字阅读状况,从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收入角度切入,力图呈现一个更为细致详实的数字阅读状况全貌。该分析主要集中在:选择数字阅读的主要原因;进行数字阅读时的载体;数字阅读的时间;数字阅读的主要对象;使用电子设备之后阅读习惯是否有所变化;数字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

一、阅读基本认知调查。

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民的阅读状况表现出在信息极大丰富、多元和新媒体发展迅速背景下的诸多特点。

1、对于“读书的主要目的”的答案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至今,入选前五位的选项完全相同;今年首、二选是连续四年的“增加知识”和“满足兴趣爱好”;20和位居第三的“提高修养”今年被“工作、研究或学习需要”所取代;前五项中与个人的素质、修养、知识面、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四项选择的比例始终高于百分之十,今年的该四项选项总比例达到58.13%,比去年高出0.41%;“工作、(研究)或学习需要”的排位和比重在逐年上升。

在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的上海,市民阅读动机的正向、稳定、自主、非功利趋向表现得非常明显;尽管生活内容的丰富必然导致生活方式的多元,但是对于提高生活品位与品质,对于加强个人素质与修养冶炼,对于为胜任工作所进行的知识与技能准备,却是不变的追求,此种精神追求直接表现为对阅读的态度和对阅读目的的选择。

2、首选“数字阅读”的受访者快速增加。首选“传统(纸质)阅读”的比例仍如过去四年那样高出首选“数字阅读”的比例,但是两者差距为11.70个百分点,比去年的差距缩小6.55个百分点,这是该差距连续第二年的缩小;首选“数字阅读”的比去年高出3.44个百分点,这也是连续第二年的提高。

由于阅读“群体”自身阅读习惯的变化,新一代阅读“群体”的成长,以及阅读“工具”功能的改善对于阅读方式的“首选”的选择肯定会有较大影响;就今年的数据来看,“纸质(传统)阅读”虽然依然表现出占有优势,但是它与“数字阅读”差距的缩小正反映出这种趋势。

3、“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上仍有优势。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阅读效果的比例57.98%仍居相当优势,比认为“数字读物”具有最好阅读效果高出41.48个百分点;从年至今,两者的差距始终维持在百分之四十上下。

由于数字阅读技术不断改进导致数字阅读更加方便,阅读界面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阅读感受与舒适度更加提升,阅读终端和阅读物价格不断降低,新生代的青少年读者群体渐次出现,不但对于两种阅读方式选择的变化极为合理,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此种此消彼长的变化加大,亦是自然的。

二、阅读偏好调查。

4、文史类读物最受读者欢迎。对于不同图书种类喜好程度位列前五位的图书类别分别为:“文学”、“历史”、“日常生活”、“心理”、“经济/管理”;“文学”与“历史”的首、次地位极为稳定,除了2013年外“日常生活”都处于第三,去年上升一位至第四的“经济/管理”跌回第五,去年第六的“心理”升至第四且提高了1.50个百分点,去年首次进入前五的“哲学”今年下降至第八;同时,“美术/书法/艺术”、“教育”、“医药卫生”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例下降的则是“政治”、“军事”、“科普”、“教育”和“少儿”;和前两年一样,除了“医药卫生”和“科普”之外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所有门类都排在最后六位。男性选项排前的是“历史”、“文学”、“军事”、“经济/管理”、“日常生活”、“政治”,女性则为“文学”、“日常生活”、“历史”、“心理”、“美术/书法/艺术”、“教育”,“7至18岁”年龄段为“文学”、“历史”、“少儿”、“心理”、“美术/书法/艺术”、“其他”。

分别象征着人类的想象力、记忆力、思辨力和想象力的门类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所具有的吸引力是广泛而又强大的,这与我们在关于阅读目的调查中得到的与个人素质、修养、知识面、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四项选择高比例完全吻合;而与阅读者生活、身体、心理密切关联的“日常生活”、“心理”、“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等门类受到重视是为必然;具备通俗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门类成为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指向所在理所当然;与之相反,学术性和专业性强,趣味性和适用性弱,读者面相对狭窄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专业图书的低选择率也是合理的;这是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在市民阅读中的准确体现。

5、位于阅读兴趣前六位的期刊类别分别为“新闻时政”、“文学艺术”、“人文史地”、“旅游休闲”、“女性、家庭、情感”和“娱乐/八卦”;其中,前四种的排序和前三年的完全一致,第五位和去年相同,第六位的“娱乐/八卦”和第七位的“医药健康”与去年的位置进行了互换;这六类的比例总和为59.01%,高于20的56.35%和的57.58%。男性选项排前的是“新闻时政”、“人文/史地”、“文学艺术”、“旅游休闲”、“经济/管理/理财”、“医药健康”,女性则为“文学艺术”、“旅游休闲”、“女性/家庭/情感”、“新闻时政”、“人文/史地”、“娱乐/八卦”,“7至18岁”年龄段为“卡通漫画”、“文学艺术”、“娱乐/八卦”、“旅游休闲”、“人文/史地”、“新闻时政”。

对于“刊物”,阅读者除了要求具备通俗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共同特点以外,还会因阅读者的不同对其的时效及时性、知识集合性、形式多样性有着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与对图书的喜好相似,文学/艺术、生活、家庭、娱乐等与生活关联度密切的门类更能够引起女性的兴趣。

三、阅读时间与频率调查。

6、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的时间分配上连续五年都是“数字阅读小于纸质阅读”排在第一,“数字阅读大于纸质阅读”第二,“差不多”第三。

在“数字阅读小于纸质阅读”由20的44.60%下降到年的42.20%后,今年继续下降为41.93%,“数字阅读大于纸质阅读”在由33.05%上升到36.75%后今年大幅上升为41.29%,“差不多”则从年的21.24%连续下降到今年的16.55%;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每年的互有消长已经成为这五年的常态。自2014年开始,诸多阅读平台、阅读app的推出以及亚马逊kindle的热销,都成为推动数字阅读比例上升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去年对于数字阅读从2014年的最低比例开始回升的判断即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报纸在传统阅读时代虽然要面临时效性超过它的传统对手广播、电视的挑战,但是因为同类纸质新闻阅读物数量有限而仍然可以占有相当高的阅读率,但网络新媒体出现后,报纸面临着的这种挑战无疑具有“致命性”的特征,对于纸质报纸阅读的“浏览”比重提高以及每天阅读时间减少,渐成趋势。

8、和前两年的变化趋势相似,上海市民每周阅读期刊时间的排序结果依然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去年第一的“0.5-1小时”今年跌为第五,“基本不阅读”由去年的第四上升到第一,去年第五的“1-2小时”今年上升为第三,去年第三的“2小时以上”今年下降为第四,去年第二位的“30分钟以内”没有变动。低于1小时的两个选项“30分钟以内”与“0.5-1小时”比例之和继续走低,高于1小时的两个选项“1-2小时”与“2小时以上”比例之和同样比2015年低3.27个百分点,而“基本不阅读”则比去年上升了13.07个百分点,这是该选项连续第二年的上升。

我们去年曾经作出上海市民每周阅读期刊时间呈现幅度不小的下降趋势的判断,今年的数据再次证明了这个趋势;结论依然是:仅仅依靠专业期刊阅读时间的稳定或小幅提升是无法解决整个期刊阅读时间萎缩这一问题的。

9、上海市民每天阅读纸质图书时间的前三位选项保持了从2013年以来的排位:“15-30分钟”、“0.5-1小时”和“15分钟以内”;前两项选项的比例之和四年来分别为45.69%、53.90%、50.60%和54.33%,后三年维持在总选择人数的五成以上,而今年达到了最高值;最短时段“15分钟以内”今年降低了2.61个百分点,“15-30分钟”和“0.5-1小时”分别提高了0.32个和3.41百分点;而较长时间段“1-2小时”和“2小时以上”的比例则分别有0.94个和2.06个百分点的降低;“基本不阅读”由去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四位,比例也比去年有2.10个百分点的提高。

“15-30分钟”和“0.5-1小时”作为上海市民每天接触图书的主要时间段,在近几年是相当稳定的;同时,短时段比例的提高表明阅读碎片化的趋势有所增强,其直接结果当然会在长时段比例的降低上有所表现;男性与女性在较长时段的对比为18.41%:15.63%。在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现代都市,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多样化的阅读渠道,以及政府对于阅读活动大力度的、有效的提倡、引导和推进,对于市民阅读方式和时间的影响应该具有明显的正面作用。

10、“15-30分钟”和“0.5-1小时”在今年上海市民每天使用电子终端的阅读时间这一问题上仍然位居首、二位,这两项选项已经是连续四年稳居前两位;去年位居第三的“1-2小时”保持不变;去年第四的“15分钟以内”和第五的“2小时以上”今年排位互换;短时段“15分钟以内”男性比女性高出1.79个百分点,“7至18岁”年龄段达到20.15%;长时段(“1-2小时”、“2小时以上”)女性比男性共高出6.05个百分点,“7至18岁”年龄段达到17.12%;“基本不阅读”(女性比男性高出0.14个百分点,“7至18岁”年龄段达到14.70%)的第六位保持不变。

在使用电子终端阅读的阅读者数量增加的同时,上海市民的单个阅读时间段在加长,阅读时间也在上升。上海市民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各种电子阅读终端、各种阅读app所带来的的多样性、便捷性、舒适性,整个出版传媒业发展的创新和变革,在近几年形成了一股合力,推动和促进着电子终端移动阅读以紧逼的态势向传统阅读挑战,从而形成了两者距离正在不断缩小的趋势。

四、传统(纸质)阅读认知调查。

11、对于选择纸质阅读的主要原因,“需要深度阅读”仍居首位,第二位是“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去年第三位的“考虑资料的权威性、学术性”今年依旧,第二位的“为了收藏和保存”今年下降到第四;前四个选项的比例都超过10%。

在考察阅读者是否选择纸质阅读,或者在何种条件下选择纸质阅读的考量标准时,几乎所有考虑阅读质量及要求的选项都包括在前九位的选择之中;连续四年“需要深度阅读”都领先其他选项位居第一,反映出上海市民在其深层文化需求驱使下将纸质图书阅读与“深阅读”紧密挂钩的心理认识,同时也相当准确地反映出阅读目的、阅读要求、阅读质量、阅读效果、阅读感受、阅读成本是阅读者是否选择纸质阅读,或者在何种条件下选择纸质阅读的重要考量标准;而对于数字阅读,这种基本要求也是同样的。

12、“1-3本”、“4-6本”、“7-9本”和“20本以上”是对于过去一年大约阅读了多少本“纸质图书”(不包括期刊和教科书)问题分居首、二、三、四位的答案,排位和“沪新2015”完全一致;如果分段观察,年读书量在1本至9本的比例比去年提高了3.18个百分点;年读书量在10本及以上的比例比去年降低了3.26个百分点。

2015年位居第六的“一本也没读”今年上升至第五,比例比去年略高,虽然比例提高不大,但这是该选项连续两年排位下降以后的上升,值得注意;上海市民年阅读量在4本及以上的比例今年是56.48%(略低于去年的60.41%);如果将所有选项的数据加权平均计算,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约在6.61本(男性市民的平均阅读量是6.73本,女性市民的平均阅读量是6.50本,“7-18岁”群体的平均阅读量是8.37本);总体来看,上海市民的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如此,作为超级大都市上海的市民,其整体阅读状况也应该注意到这个读书还远远不足的现实。

五、数字阅读认知调查。

13、五年来,“获取便利”、“来源广,信息丰富”、“收费少甚至不付费”、“方便信息检索”这四个选项一直在上海市民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中居于靠前的四位。今年,“获取便利”由去年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来源广,信息丰富”今年降至第二;“收费少甚至不付费”一直稳居第三位;第四位“方便信息检索”自2014年起呈逐年提高趋势;在选择纸质阅读的原因中一直是第一位的“可以深度阅读”在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中却始终排在最后一位。

随着数字阅读载体的日益丰富,载体间的内容共享和多终端协调及其所带来的便利性将愈加成为市民使用数字阅读的驱动力;同时,市民对于数字阅读付费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对于数字出版来说,如何在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将更丰富、更优质的内容与更广泛的应用途径加以尽可能完美的结合以满足阅读者的多样性需求,是一个指向明确的目标。

14、自2013年至今,市民数字阅读最常用的四大工具一直是“手机”、“网络在线阅读”、“ipad/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手机”在八个选项中占比高达42.84%,与其他数字阅读载体的差距越来越大:“网络在线阅读”的比例与去年一样;一直排在第三位的“ipad/平板电脑”的占比降低了2.22个百分点;“电子阅读器”的比例与去年接近;“光盘”的比例降低了1.91个百分点。

相对于别的载体比例的持平或降低,手机成为市民数字阅读的最重要载体的局面已经形成,这应该与手机尺寸、分辨率、兼容性、交互性等功能的日渐提高,以及数据流量接入网络不必受制于有线网络和wifi的空间限制有关,而这一局面与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中“获取便捷”选项排位第一也是相一致的;“从不进行数字阅读”今年比例比去年略有下降,说明数字式阅读的范围几乎是全民参与的,且仍有日渐扩大的趋势。

15、对于“使用数字设备进行阅读的主要对象”,排位依次为:“时事新闻”、“生活信息”、“娱乐信息”、“评论或杂文”、“网络文学作品”、“传统/主流/经典文学作品”、“财经信息”、“学习资料”、“专业资料”、“体育信息”、“其他”;男性的前六位选项排次为“时事新闻”、“生活信息”、“评论或杂文”、“娱乐信息”、“财经信息”、“网络文学作品”,女性的前六位选项排次为“时事新闻”、“生活信息”、“娱乐信息”、“评论或杂文”、“网络文学作品”、“传统/主流/经典文学作品”;“7至18岁”年龄段的前六位选项排次为“娱乐信息”、“学习资料”、“网络文学作品”、“时事新闻”、“传统/主流/经典文学作品”、“生活信息”。

“时事新闻”位列第一,比例高达近五分之一的19.01%,从前三位来看,与生活、娱乐密切相关的内容得到数字阅读的重点关注;“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主流/经典文学作品”排在第五和第六,说明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数字阅读侧重于时效性强的新闻类和生活类信息,而传统阅读则侧重于时效性较低的作品;网络文学仍然是数字阅读的重要板块;数字阅读中“学习资料”和“专业资料”分别排在第八和第九位;而在“读书的主要目的”中,“增加知识”和“工作、研究或学习需要”这两个选项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三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民在对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认知及使用之间的差异:数字阅读主要是信息的获取需要,而传统阅读则主要服务于知识的提升以及学习或研究的需要。

16、对于“使用电子设备之后,阅读习惯是否有所变化”这一问题,选项排位依次为:“会有目的地选择性阅读”、“会经常进行略读、扫读、快速浏览”、“会根据需要随时去查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料”、“会任意跳跃性阅读”、“会重点、反复地阅读某一部分”、“没有什么变化”。

可见,对大部分阅读者而言,数字阅读更倾向于信息的“浏览”或“获取”,很大程度上容易停留在“浅阅读”层面;不过,这种“根据需要随时查找”或“有目的地选择性”的'“定位”式阅读需求,却正是数字阅读的优势所在;分别排在第一、第三、第四位的“会有目的地选择性阅读”、“会根据需要随时去查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会任意跳跃性阅读”都是在传统阅读中难以随时随地得到满足的;三者占比之和高达一半以上的56.54%,可见数字阅读所具有的这种优势的吸引力。

阅读以其检索便捷、定位准确满足了读者的需要,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这种阅读方式也给传统出版业指明了某种方向,如定制化出版、专项化出版、集束化出版等。在数字阅读的冲击下,传统阅读的很多优势正在不可避免地弱化,双方如何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发挥优势、抢占市场,都要从满足读者需求的角度去考虑。

17、“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一直是困扰数字阅读的重要问题,自至今,连续五年排在“数字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选项的第一位,今年的比例首次突破25%;“海量信息,庞杂而难以筛选”由去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提高了6.54个百分点;去年排在第二位的“不适合精度阅读”今年降至第三,比例却提高了2.09个百分点;“学习与记录不方便”、“权威性不够”的比例都比去年略有提高,而“编排质量相对粗糙”和“其他”的比例则略有降低。

内容丰富、查询便捷、终端共享、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使数字阅读给阅读者带来诸多便捷,但是影响数字阅读的问题多年来随着信息量日渐庞大而凸显得越发严重,它的长期存在又使数字阅读长期处于“检索型”或“吸取信息型”的阅读状态,这无疑会限制数字阅读的未来发展甚至会影响数字阅读中“阅读”这一概念的深化;置身于阅读者的立场,从阅读目标、内容、质量、要求、感受等指向出发进行产品的改进,乃是数字出版要想在博弈中取得优势的根本方略。

六、阅读消费调查。

18、一年中自费购买纸质图书的支出排在前四位的选项分别为“51-100元”、“201-500元”、“101-200元”、“20元以下”;年购书费用在200元以上的比例略低于2015年,低于50元的比例略高于2015年;愿意在一年内为购买纸质图书支出50元以上费用的被调查者比去年降低2.29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从2013年开始上海市民的纸质图书消费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升的基础上,表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

19、从20至今,“内容简介”和“熟人推荐”在影响市民纸质图书购买的因素中一直位列前两位;前两年位列第五的“书名或目录”今年升至第三;去年上升一位至第三的“作者名气”今年跌回第四;其余选项的排名综合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有影响力人士或专业机构推荐”、“媒体的书讯和书评”和“图书广告”相对稳定,保持上升态势的是“网站、微博、微信等推荐”,呈现下降态势的有“畅销书榜”、“价格”、“封面设计及外观”等。

对于大量重复、低水平品种充斥的市场,购买者不得不表现出极大的理性与谨慎。在崇尚“眼见为实”和信奉“熟人效应”的中国社会,“内容简介”、“书名或目录”、“熟人推荐”对于图书内容和市场的反映相对客观,熟人的阅读经验也可以信赖;“畅销书榜”在前三年始终位居第三,但是近两年连续下降;“出版社的名气”排名在近四年的上升和比例的不断提高,反映出出版企业品牌建设在其社会影响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正向作用不可低估;消费者对于图书价格、设计、外观重要程度的考量较之以前已经降低;1.64%的“图书广告”已经是连续五年排在末位;“有影响人士或专业机构推荐”和“媒体的书讯和书评”排名稳定,说明中性、客观、专业的图书评介对于一个健康的图书市场十分必要,也容易被理性的消费者所认可。

20、在“是否有过先进行数字阅读,然后再购买相同内容纸质读物的经历”这个问题上,今年的选项排名次序与去年相同,即“偶尔”、“从不”和“经常”;作为频率中间选项的“偶尔”降幅不小,不过仍保持在50%以上;作为频率两极的选项“从不”和“经常”的比例虽然都有2.5个左右百分点的提高,但“经常”的增幅略低于“从不”的增幅。

这表明,接近百分之七十的阅读者有了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相通”,但是经常实施“转移”购买的频率只有16.30%;从阅读者选择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理由以及影响纸质图书购买的因素这两个角度来观察,最后是否“转移”购买的根本原因一定取决于以下两点:图书的内容是否具备长效性,是否具有保存价值。

21、排在购买数字出版物支出选择前三位的依然是“只看免费的”、“20元以下”和“21-30元”。“只看免费的”占比超过其他各项之和;支出费用最高的两项选项(“100元以上”、“71—100元”)提高比例分别为0.92个和0.02个百分点。

从“只看免费的”比例逐年下降和首、二位选项比例和与其他选项的距离逐年缩小的态势来看,从近四年愿意出钱购买数字出版物的比例连续上升的态势来看,虽然数字出版物购买的非刚性、不确定性表现依然明显,免费阅读数字出版物的惯性还会在相当部分的读者那里继续“运行”,但是越来越多的阅读者逐渐接受付费数字阅读肯定会是一个趋势;阅读者逐渐接受付费数字阅读这一趋势进展的速度以及是否会有反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同样要取决于内容提供者、出版者、运营者、阅读者在共同面临这一局面时所进行的博弈,牵涉到阅读物的内容、形式、定价,获取阅读物的难易,阅读者的感受、效果等一系列问题。

总体看,上海市民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阅读消费稳定上升。在数字阅读快速发展的同时,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基本稳定,期刊、报纸持续下滑。从阅读人群看,深度阅读人群有所上升,“每天半小时”阅读渐成主流。值得注意的是,不阅读人群并未相应减少,显示阅读推广、引导和服务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四

综述:据了解,在全省6000多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停车位租售纠纷等问题。对此,早在2015年3月14日,湖北省住建厅修订了《湖北省物业管理条例》,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同时与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联合制作了本期面向全社会的网上调查,调查历时一年时间,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收取的有效问卷数量达428份,通过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报告情况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民众对物业管理方面的认知度情况。

对于现在小区的物业管理范围,有65.5%的民众认为物业管理承担的服务范围太窄,应增加服务项目;而对于物业管理费的收费标准,仍有36.3%的民众表示不清楚。

分析:根据问卷结果,多数民众对物业管理方面有一个基本认识,他们大多认为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提供专业的物业服务;对于物业管理增值服务包括哪些内容,还有小部分民众并不了解,同时又有近六成民众希望物业管理机构增加服务项目;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有近四成民众不清楚物业管理费的收费标准,这意味着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方面的政策知晓度低、或许将影响到民众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信任度问题。

2、民众对现有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评价情况。

统计:对于所缴纳的物业费和所享受到的服务,50.4%的民众表示性价比差,另有23.9%的民众认为完全打水漂;有54.9%民众反映所居住的小区未成立业主大会;有44.2%的民众不满意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有72.6%的民众表示物业服务企业从未定期公布物业服务费收支情况;对于所居住的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的评价,民众满意率仅为16.8%;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工作处理,有75.2%民众认为不及时。

分析:根据问卷结果,大部分民众对现有物业服务不满意,其中主要体现在服务费收支情况不公开以及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工作处理不及时,同时过半民众反映所居住的小区未成立业主大会,难以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3、民众认为最突出的物业管理问题。

对于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的问题,24.5%民众认为召开业主大会会议难度大,28.2%民众认为使用维修资金表决门槛太高,17.1%民众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对政策法规不了解,27.8%民众认为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程序太复杂。

分析:根据问卷结果,针对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民众一致性最强的是认为所居住的小区停车收费标准不合理。

对于小区选举业主委员会最主要的困难;新、老两家物业服务企业在交接中出现矛盾纠纷的原因;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等问题则涉及的原因是多层次多种类的。

4、群众希望看到的改进。

另外,有63.7%民众认为业主委员会来组织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比较合适,且37.2%民众认为小区收取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由业主委员会监管比较合适;对于所在的小区关于维修事项,负责维修单位对业主是否有回访?61.9%民众表示目前的状态是“无回访”,但是非常“有必要”开展这项工作;对于如果有物业管理公司能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但价格较平均水平略高,58.4%的民众愿意支付可以承受的费用来享受更好的服务。

此外对于小区维修事项,大多民众认为应该回访且很有必要,表明现有维修事项服务体验感未达到心理预期;最后有过半民众愿意支付更多费用来享受更好的物业服务,表达了民众对于获取更优质物业服务的强烈愿望。

二、突出问题(根据网调问卷提炼的热点问题)。

(一)业主对权利义务的认识不对称。随着住房商品化、私有化程度的提高,业主的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对物业管理企业不断提出高标准的服务要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业主对自身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清。

(二)企业对管理服务的定位不准确。许多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素质不高,很难树立科学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加剧了业主和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

(三)开发商遗留问题的后续解决不到位。开发商遗留问题突出,相关部门没有按规定进行验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一是新建住宅小区交付使用条件不明确,对交付使用环节缺乏有效监督,一些项目交付使用时往往绿化、封闭、道路等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业主未得到承诺利益,引发物业服务收费矛盾,也制约了物业管理的顺利开展。二是有些公建配套设施,如:车库、地下室、架空层、活动中心、会所等权属界定不清,易引发纠纷。

(四)热难点问题考验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比如:供水、供电设施移交不到位。一些开发建设单位没有将小区的供水、供电设施移交专业部门,而是交由其子公司,即属下的物业企业管理,留下隐患:一是水、电是专业设施,物业企业维护能力不足;二是出了故障后,与专业部门相互推诿扯皮;三是开发企业一旦改制,先天不足的物业企业又承担不了相关责任。

(五)现行物业法规施行起来并不顺畅。1、现行法规与监管体制不合拍。如房屋管理由房产部门负责,但房屋性质改变却由建管处和装饰办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2、行政监管力度不大。3、现行法规中关于房屋维修基金的使用规定,部分脱离了实际情况,难以操作。4、成立业主大会的规定过于繁杂,又缺少行政的辅导与帮助。

三、分析和建议(内容主要来源于问卷)。

(一)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完善物业管理法制建设。在已制定的《物业管理条例》和《湖北省物业管理条例》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更加完善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明确政府部门、开发企业、物业公司和业主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广大业主了解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履行相关义务,积极配合物业企业做好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物业企业工作行为方式,完善招投标制度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把优秀物业管理企业引进来,以改变物业从业人员素质差,服务不规范,专业性不强,企业运作透明度不够的落后状况。

(二)提高业主意识,加快业主委员会制度规范化。相关部门要指导业主选出真正能够代表业主利益、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员主持、参与业主委员会工作,能够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建立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信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委托服务合同,仔细斟酌条款,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费价格,并定期召开业主大会,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受理业主投诉。对于热难点问题,物业管理企业在进驻小区时,要与业主签订公约,对违章搭建、垃圾处理、噪音油烟扰民、放养宠物和乱停车等问题约法三章,共同维护小区稳定。

(三)严格把好小区验收关,努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开发商遗留问题日渐成为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难点。小区竣工验收时,相关部门要严把房屋、配套设施、水电气等质量关;要监督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物业时必须履行的程序,坚决避免一些物业企业因盲目扩大管量而草率接管,为日后正常运转和自我发展留下隐患。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规划和投资力度,努力提高车棚、绿化、封闭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企业要与社区紧密配合,加强对弱势居民的扶助。

(四)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规定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和物业管理企业在应对相应事件时应付的职责,设立统一的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特服电话,24小时受理物业管理重大事件报告,落实专人值班。将重大事件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情况列入房地产局,物业管理企业和小区经理的工作考核内容,对未按规定报送通报,公布有关突发事件信息,不服从管理部门统一应急指挥和处置以及未及时应急处置的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将依法查处。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借鉴全国其它先进物业管理城市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多样化物业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物业管理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五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家装市场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和税务机关直接征收家装业务税款的几点缺陷,并经过对家装市场税收收入进行分析预测,提出了必须规范税收征管的三点建议:

(一)委托有关部门代征家装业务税款;

(二)加大对规范家装市场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的宣传力度;

(三)与有关部门联系,共同加强对家装市场的整顿和管理。

目前,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的商品房基本上是没有经过装修的毛坯房,买房后进行装修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购房者的经济条件不同,家庭住房装修的档次、标准存在很大的区别,社会上各种装修队伍参差不齐,有正规的大型、中型装饰装璜公司,有小型的装修部,还有“三无(无证无照无资质)的马路游击队”即零散的个人组织在一起的装修人员。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对于家庭住房装修取得的收入应按建筑业计征营业税及其他税费,但是,由于其具有流动性大、范围广的行业特点,目前,对从事家庭住房装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税收征收管理很难到位,税款流失比较严重。

1、证照、资质证书等手续齐全且在税务机关已登记的企业,未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这些企业大都按票面收入计算缴纳税款,由于其为个人提供家装服务时,索要合法票据的业主很少,加上双方又是现金交易,即使帐面收入明显记载不全,税务机关也很难发现有多少收入未入帐,造成税款的大量流失。根据调查,我区现有注册从事装饰装璜业务的企业共189家,从业人员20000余人,其中80%的企业帐面收入明显偏低,与经营支出不成配比,形成亏损,但仍能继续经营,说明其确实存在故意少记收入形成亏损以不缴或少缴税款的问题。20xx年只有92家企业缴纳了营业税,帐面营业收入1.3亿元,共纳营业税400万元。

2、“三无”施工的个人,从事家装业务不履行纳税义务。

目前家装市场的混乱局面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有些购房者为减少经济支出,找“三无”施工队进行装修造成的。据调查,本地人员及外地来京人员个人组建从事家装业务的小施工队,在**区屡禁不止,承揽了95%以上的私人家装业务,这些业务均未签合同而只是草签协议,有的甚至不签协议只凭口头商定,完工后按定好的价款直接支付施工费用,不提供任何合法票据,有关应税收入均未履行纳税义务。由于“三无”施工队的流动性强、施工范围广,税务机关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其涉及的家装收入一年不低于1亿元,造成了每年流失税款300余万元的征管漏洞。

3、企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小规模装修业务存在抵帐或易货交易现象,导致税款流失。

1、个人从事家装业务的季节性和流动性强,税务机关管理力量相对不足,无法做到对辖区内所有家装施工队进行有效监管,税务机关直接征收税款,无法保证税款的应收尽收。

2、家装标准档次不同,开据合法发票的少,给应税收入的确定带来了困难。豪华装修与简单装修比较,费用相差很多,无法统一实施定额征收税款,逐一核算费时费力,且税务人员不能准确认定装修档次的高低,管理起来有困难。

3、税务机关无权限制家装行业从业资格,无力掌握小型“三无”家装队的情况,进行规范有序的税收征收管理存在困难。

近年来,**区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长,随着**新城、汽车城、国展中心和奥运场馆的兴建及配套设施的投产,带动了周边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居民的购房消费和装修投入。根据**区规划局提供的数字估计,20xx年以后,**区每年新建商品房将在15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绝大部分能够及时售出,且入住时均需要进行必要装修。通过对居住面积在60—140平方米之间的大量装修户进行调查发现,每户装修费用在2—3万元的居多,达到6—7万元的占10%。根据这些数据测算,平均每平方米家装费用均在200元以上,每年**区居民共支付装修费用约在3亿元左右,将形成税源1000万元左右。可见,对家装市场实施有效税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是推动依法治税、实现应收尽收、营造良好税收环境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区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一)建议委托有关部门、单位代征家装业务的税款。

从调查结果看,家装市场管理办公室、房地产开发公司、小区居委会都具备委托代征税款的条件和可能性。

1、行业管理部门。据调查,我区建委下设的家装市场管理办公室属于职能部门,担负着整顿家装市场、规范家装行业的职责,可直接对装修企业和个人进行管理,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家庭装修企业实行入区准入制度,有权对违反规定的业主和装修单位进行处罚,委托其代征税款能够从源泉上进行控制,可有效堵塞征管漏洞。

2、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售房环节按照税务机关的有关政策规定,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建筑面积为依据按定额标准代扣代缴税款。

3、小区居委会。由于目前装修公司或施工队进入住宅小区进行装修时,必须取得小区出入许可证,所以可委托小区居委会在日常家装管理中,配合税务部门代征家装业务的税款。

(二)建议家装业务税款征收采取定额征收方法。

按档次不同由税务机关按建筑面积核定营业额。如家装费用每平方米少于200元的,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0元征收各项税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家装费用每平方米大于200元少于500元的,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5元征收各项税费;家装费用每平方米大于500元的,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5元征收各项税费。

(三)建议加大对规范家装市场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的宣传力度。

借助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税务机关规范家装市场所实施的税收政策和采取的征管措施等进行宣传,增强居民装修找正规装修公司的认识,提高业主家装结算时索要合法发票的意识。可以考虑把餐饮、服务业实施有奖发票的做法引入建筑业—家装领域。

(四)与有关部门联系,共同加强对家装市场的整顿和管理。

与工商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在居委会、物业管理的协助下对家装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与建委沟通,采取有效监管措施,督促、引导小型、个人家装施工队等及时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合法经营。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六

农村住房是农民安身之本,拥有一幢称心的住房是农民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从经济意义上看,农民住房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它是农民用以遮风避雨的生活设施,同时又是生产劳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农民的住房投资理念和方式决定于农民家庭的经济基础,除了对农民本身的生活、居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资料购置和日常生活消费,并最终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住房问题因而成为农村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基准点调查户,采取实地对农户现有住房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对*镇*村二组、关口村八组、独山村一组、马安村八组,南庄村八组、大路村四组、铙钹村三组共318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户的住房总面积为10494平方米(包括畜禽圈舍),人均住房面积约33平方米。其中:住房为砖混结构的有305户,占调查户的96%,面积10284平方米占被调查户总面积的98%;其他结构的有13户,占调查户的4%,面积210平方米占被调查户总面积的2%。通过调查,我镇农村住房在1996年-20xx年是农村建房高峰期,房屋规划相对合理。房屋结构以砖混为主,户均33.72平方米;其他结构户均16.15平方米。

在被调查的318户农户中,现有房屋结构情况是:砖混结构拥有二层楼房的农户占总数的20%左右;居住在平房中的农户较多,占总数的70%左右,厨房比较简陋,燃料以煤球为主,柴草为辅。

(二)农村住房结结构状况。

住房状况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落后,结构不合理,厕所简陋,卫生状况较差;二是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杂乱无章;三是占地无序,少批多占,甚至不批也占。农村住房状况与城市住房状况差距很大,居住条件的落后成为制约农村居民生活生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收入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住房规划缺乏指导,在设计上仍沿袭祖辈传统模式;三是农村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部分有钱的农户不愿意在农村建房。

(三)制约农民建房若干因素。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户普遍认为:目前,新建房屋最大困难在于家庭经济实力欠缺,表示经济上难以承受;又因近年建材涨价,建筑费用不断提高,造成修建房屋成本高,现在有点积蓄就存起来,以防备子女学业和养老预期支出等,暂不考虑改造住房。农村“三改”进程及覆盖面相对不高,农民都想,但多数农民缺少资金,但是上级部门只要给点补贴都愿意改造。

(四)未来农村住房需求。

一方面由于我镇自然资源匮乏,土地相对贫瘠;另一方面,由于南方等地经济与待遇较为殷实等因素,造成我镇农民子弟外出做生意、求学、打工人数不断增加,实际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且最终落户于城市的人数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当前,对大多数普通农民来说,一年纯收入和较高的日常生活费用相比,尚不足以支付翻新、改造房屋的款项,少数高收入户中又出现了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倾向。所以,在普通农民的家庭经济聚积到一定程度之前,大规模的房屋翻新、改造现象不会出现。因此,初步判断,在未来几年内,我镇农村住房总需求将不会多旺盛。

一、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市及小集镇转移,使我镇农村住房面积的需求减弱。

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进程缓慢,成为制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对房屋质量和功能的需求等方面的主要因素。

三、以往的农民住房建设,农民个人建造的房子分散零星,大量的附属设施占用了不少耕地。建设图纸和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善,单体工程造价不断提高等。

一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小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农村住房修建的总体布局。改变分散建房到集中规划建房,合理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统一设计与规划建造,向新型农民新农村发展。

二是改变杂乱建设到有序建设。以前农民建房是农民自己找施工队施工或找几个工匠施工修造房屋,用的建设图纸是“统一版本”或没有建设图纸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更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和其他配套设施,有的新房用的是旧房子拆下的建筑材料,这种情况下建造的房子十年左右就要翻新,造成重复建设的怪圈。因此,应努力改变这种杂乱建设,严格按照村镇布局规划实施。

三是未来农村居民单体房屋工程造价,会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居住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村居民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还有待切实加快“三农”发展进程。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七

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辽宁大学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作为09级本科生中的一员,很高兴可以有此次机会,从身边生活环境入手,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此以个人为单位,在自家居住的社区小区进行调研。围绕居民住房情况这一选题作此报告,报告涉及社区住房现状统计、社区居民房租房用途、社区住房未来发展以及调研建议和结语等四方面内容。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凌海市内分布着众多的居民小区,多数分布于商业街、娱乐场所附近以及城郊,从居住环境来看,这些地方一般位于交通要冲地带,来往车辆较多,环境较为嘈杂,或者位于城郊距离市中心较远。另有一部分依学校而建,这些小区或建于小学、中学附近,或建于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附近,是大多数家庭优先选择的住房地点,其中以依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而建的更为抢手,而小区正是环绕在凌海二高附近的小区之一,拥有文化区的所有特点,周围环境清幽雅致,噪声低,书店、文具店齐全,且没有网吧、游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学习氛围浓厚。

处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区,其居民结构大部分被在校教师家庭和有学生的家庭占领,因为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时间紧张,而小区距离学校的路程时间,不超过5分钟,因此极为便利。还有一部分居民是老年人,看中安静的居住环境和压力不大的交通环境,此部分居民通常住在二三楼层。

此外,小区内有相当一部分面积用来绿化建设,楼层间间距较大保证采光,还建有众多花坛给了社区小朋友充足的游戏空间,夏日的傍晚,花坛边飘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整个小区顿时热闹起来!

小区现正扩建,暂不计算扩建后的住房量,现在小区内共有八栋楼房,每栋楼房分布四个单元,六层楼高,每个单元每层两户人家,在我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有售楼现象,以此计算,小区住房数量已达384户。

时下人们买房通常是为了“工作生活较临近”、“学习便利省时间”以及“新婚买房置新房”,在小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人们住房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一般在学校附近的小区,都会存在房主出租给学生住房的情况,且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附近尤甚,在小区的调查中,我访问了几名高三的学生,问她们为什么选择到校外住宿,她们告诉我因为学校宿舍要求按时熄灯,一般在十一点钟,想要抓紧时间多学习的同学就会受到制约,现在处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希望可以用灯自由;此外她们还告诉我,校外几人合租房的价钱也不贵,一年每人1500元,水电费包括在内。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我发现这种合租房的现象很普遍。

(二)还有一种学生租房情况,称作“陪读”,一般租一楼的车库仓库或门市店(经营商店、药店、门诊等),由家长长期陪同,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且租金较低,等到一二年考学后再搬走。内有七八处陪读住房,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钱。他们敢于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是对的地理位置很自信,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附近永远有人买,也是对未来的一项不错的投资,当然,这类情况在内占少数。

(四)在内走访过程中遇见不少老年人,他们有的自己买房有的儿女给买,认为的居住环境不错,用来安享晚年,清晨和傍晚,经常有老年人出来运动,小区一带树木较多,路上车辆较少,空气清新,确实是锻炼身体的好场所。

小区南面有大面积平房,是市内少有的几处具有东北特色的民居平房之一,由于城市化进度加快,这些民居正在拆迁,年8月初已经开始。

这部分土地用来扩建,其面积将扩大出两栋楼的位置,一两年内竣工后将有更多的楼房等待出售,给那些为了满足孩子上学便利的家庭带来了好消息,届时,我相信这些住房将不难卖出。

只是我想,这一大片平房中能否留出一部分进行保护,城市里高楼林立,偶尔出现的二十年前的民居作为景点也可以为人们调剂一下生活,增添一点情趣。而且据我调查,这些平房中住有很多退休老职工,他们觉得老年人还是住平房外出更方便些,更有利于活动腿脚,自己还可以种些蔬菜花草,岂不乐哉!

而且,在这些房子附近长有多年的老树,已是参天碧野,倘若建楼,定会毁掉这些和时间一路走来的老树,金钱与经济发展固然重要,可是有些自然的东西却更为珍贵,一旦失去就会后悔莫及,如果在平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注意保护,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了。

出水一芙蓉,宁静与雅致的家园。以上便是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一些具体调查情况,从多方面让人感觉到了小区的优势所在,看似好像是对她的宣传和颂扬。但是任何一事物都有其不足所在,在实践调研中就不可能不会发现,在调查中,要秉持客观的原则,在调研中,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小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家庭在此居住,社区绿化让居民满意,现如今,它也正迈开步伐向前发展,扩建版图。可是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易被忽略的点,在被我询问的几位居民的口中得知,他们觉得社区警戒力度不足,虽然处于文化区,治安较为稳定,但他们仍然担心不定的安全隐患,以此,我建议社区管理中心可以在门卫处加强警戒,增派几名社区保安,费用由受益的小区居民分担,让每位居民都可以有一个安心的居住处所。此外,也有几位老人反映,他们每天在楼上有时会觉得很无聊,是否可以开个小小交流会,大家之间也可以认识认识。在城市里,有时住个两三年对门邻居间不打招呼可能也属于正常现象,可是我们都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远水解不了近火,邻里间的相处也很重要。就此我有个建议,在调研中我发现,当我问不同的人同一个问题时,大家的反想几乎一样,这说明同一社区的人虽然彼此不认识却仍存在很大的共鸣,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作为交流感情的基础,我想,小区中毕竟年轻人占绝大部分,因此平时可能没有时间,我们可以在节日的时候大家聚一聚,例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上,在小区中点上烟花、挂上灯笼,时间也不长,不会占用大家太多休息的时间,只要把它办得热闹起来,一定可以吸引很多人参加,不需要很多次,一年两三次,就可以为社区间交流做出很大贡献了。

这次调研给我感触很大的是,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粒子,人来组成家庭,家庭组成社区,一个个社区才组成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这样有小到大,我们都是这个链条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和谐”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所努力的目标,人与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直至社会和谐,环环相扣,而这里,使我认识到,和谐,要从小处着眼,从基层抓起。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从建设国家的实践中不断验证并得到创新发展起来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实践是多么重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社会实践工作原则提醒着我们社会实践中应注意哪些点,我确信,做好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我们从知识上、认识上、能力上都得到很大提高,而这些,书本上是学不到的,也是我们要急待加强的。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八

综述:据了解,在全省6000多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停车位租售纠纷等问题。对此,早在2015年3月14日,湖北省住建厅修订了《湖北省物业管理条例》,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同时与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联合制作了本期面向全社会的网上调查,调查历时一年时间,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收取的有效问卷数量达428份,通过问卷数据统计及分析,报告情况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民众对物业管理方面的认知度情况。

对于现在小区的物业管理范围,有65.5%的民众认为物业管理承担的服务范围太窄,应增加服务项目;而对于物业管理费的收费标准,仍有36.3%的民众表示不清楚。

分析:根据问卷结果,多数民众对物业管理方面有一个基本认识,他们大多认为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提供专业的物业服务;对于物业管理增值服务包括哪些内容,还有小部分民众并不了解,同时又有近六成民众希望物业管理机构增加服务项目;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有近四成民众不清楚物业管理费的收费标准,这意味着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方面的政策知晓度低、或许将影响到民众对相关职能部门的信任度问题。

2、民众对现有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评价情况。

统计:对于所缴纳的物业费和所享受到的服务,50.4%的民众表示性价比差,另有23.9%的民众认为完全打水漂;有54.9%民众反映所居住的小区未成立业主大会;有44.2%的民众不满意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工作;有72.6%的民众表示物业服务企业从未定期公布物业服务费收支情况;对于所居住的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的评价,民众满意率仅为16.8%;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工作处理,有75.2%民众认为不及时。

分析:根据问卷结果,大部分民众对现有物业服务不满意,其中主要体现在服务费收支情况不公开以及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工作处理不及时,同时过半民众反映所居住的小区未成立业主大会,难以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3、民众认为最突出的物业管理问题。

对于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的问题,24.5%民众认为召开业主大会会议难度大,28.2%民众认为使用维修资金表决门槛太高,17.1%民众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对政策法规不了解,27.8%民众认为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程序太复杂。

分析:根据问卷结果,针对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民众一致性最强的是认为所居住的小区停车收费标准不合理。

对于小区选举业主委员会最主要的困难;新、老两家物业服务企业在交接中出现矛盾纠纷的原因;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等问题则涉及的原因是多层次多种类的。

4、群众希望看到的改进。

另外,有63.7%民众认为业主委员会来组织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比较合适,且37.2%民众认为小区收取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由业主委员会监管比较合适;对于所在的小区关于维修事项,负责维修单位对业主是否有回访?61.9%民众表示目前的状态是“无回访”,但是非常“有必要”开展这项工作;对于如果有物业管理公司能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但价格较平均水平略高,58.4%的民众愿意支付可以承受的费用来享受更好的服务。

此外对于小区维修事项,大多民众认为应该回访且很有必要,表明现有维修事项服务体验感未达到心理预期;最后有过半民众愿意支付更多费用来享受更好的物业服务,表达了民众对于获取更优质物业服务的强烈愿望。

二、突出问题(根据网调问卷提炼的热点问题)。

(一)业主对权利义务的认识不对称。随着住房商品化、私有化程度的提高,业主的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对物业管理企业不断提出高标准的服务要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业主对自身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清。

(二)企业对管理服务的定位不准确。许多物业管理企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素质不高,很难树立科学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加剧了业主和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

(三)开发商遗留问题的后续解决不到位。开发商遗留问题突出,相关部门没有按规定进行验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一是新建住宅小区交付使用条件不明确,对交付使用环节缺乏有效监督,一些项目交付使用时往往绿化、封闭、道路等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业主未得到承诺利益,引发物业服务收费矛盾,也制约了物业管理的顺利开展。二是有些公建配套设施,如:车库、地下室、架空层、活动中心、会所等权属界定不清,易引发纠纷。

(四)热难点问题考验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比如:供水、供电设施移交不到位。一些开发建设单位没有将小区的供水、供电设施移交专业部门,而是交由其子公司,即属下的物业企业管理,留下隐患:一是水、电是专业设施,物业企业维护能力不足;二是出了故障后,与专业部门相互推诿扯皮;三是开发企业一旦改制,先天不足的物业企业又承担不了相关责任。

(五)现行物业法规施行起来并不顺畅。1、现行法规与监管体制不合拍。如房屋管理由房产部门负责,但房屋性质改变却由建管处和装饰办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2、行政监管力度不大。3、现行法规中关于房屋维修基金的使用规定,部分脱离了实际情况,难以操作。4、成立业主大会的规定过于繁杂,又缺少行政的辅导与帮助。

三、分析和建议(内容主要来源于问卷)。

(一)加强政府管理和引导,完善物业管理法制建设。在已制定的《物业管理条例》和《湖北省物业管理条例》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更加完善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明确政府部门、开发企业、物业公司和业主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广大业主了解物业管理的重要性,履行相关义务,积极配合物业企业做好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物业企业工作行为方式,完善招投标制度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把优秀物业管理企业引进来,以改变物业从业人员素质差,服务不规范,专业性不强,企业运作透明度不够的落后状况。

(二)提高业主意识,加快业主委员会制度规范化。相关部门要指导业主选出真正能够代表业主利益、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员主持、参与业主委员会工作,能够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建立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信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委托服务合同,仔细斟酌条款,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费价格,并定期召开业主大会,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受理业主投诉。对于热难点问题,物业管理企业在进驻小区时,要与业主签订公约,对违章搭建、垃圾处理、噪音油烟扰民、放养宠物和乱停车等问题约法三章,共同维护小区稳定。

(三)严格把好小区验收关,努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开发商遗留问题日渐成为新建小区的物业管理难点。小区竣工验收时,相关部门要严把房屋、配套设施、水电气等质量关;要监督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物业时必须履行的程序,坚决避免一些物业企业因盲目扩大管量而草率接管,为日后正常运转和自我发展留下隐患。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规划和投资力度,努力提高车棚、绿化、封闭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企业要与社区紧密配合,加强对弱势居民的扶助。

(四)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规定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和物业管理企业在应对相应事件时应付的职责,设立统一的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特服电话,24小时受理物业管理重大事件报告,落实专人值班。将重大事件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情况列入房地产局,物业管理企业和小区经理的工作考核内容,对未按规定报送通报,公布有关突发事件信息,不服从管理部门统一应急指挥和处置以及未及时应急处置的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将依法查处。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借鉴全国其它先进物业管理城市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多样化物业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物业管理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

-->

-->

-->。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九

(略)。

此次的调查对象是昆山市易买得周边的住户、打工者等,本次调查以随机抽样形式抽出样本45人进行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是花桥市人民对易买得的产品,服务态度等的总体调查;

二是通过对在易买得消费者的调查,力图解读现在群众对超市的要求和买东西希望得到的感受。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问卷发放时间为20xx年11月14日(当天完成),发放方法为在住宅区,超市门口,马路边等地点随机发放。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职业类型:

男女生比例大概为6:4。

(性别,职业类别由问卷第1,2题统计而得)。

昆山市易买得环境分析。

易买得花桥店坐落于昆山市花桥镇绿地大道269号,是易买得在华东区地区第一家上海以外的门店。易买得花桥店拥有220名员工,另有供应商促销员248名、外包技术人员95人,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商场占据两个楼层,一楼营业面积4078平方米,主要经营生活日用品,包括化妆品、男女服装、童装、床上用品、文玩具、汽配用品、家电、手机、厨房、洗浴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二楼营业面积5280平方米,主要经营食品,包括生鲜商品,休闲食品,调味品、进口食品等品种丰富的商品。由于易买得的韩国投资商背景,卖场还特意组织深受欢迎的韩国特色食品,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

商品质量满意度情况。

如果把消费者对质量满意度分为五个等级(1、2、3、4、5以5最高,1最低)其中等级为1的占4%,等级为2的占13%,等级为3的占45%等级为4的占20%等级为5的占18%,如图一所示其中等级为3的占比最多说明易买得店商品质量还可以。

品牌方面满意情况。

在品牌方面易买得超市与本市其他超市相比易买得扥表现如图二所示:其中很满意的占13%,满意的占33%一般的占50%不满意的占45%。

价格方面满意情况。

有52%的人认为价格可以接受,33%的人认为价格偏高,11%的人认为价格合理,4%的人认为价格无法接受。

易买得超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61%的消费者认为员工服务态度较好,31%的顾客认为员工服务态度一般,13%的顾客认为员工服务态度极好,4%的顾客认为员工服务态度恶劣。

结账效率满意程度情况。

56%的顾客认为结账效率高,7%的顾客认为结账效率偏低,20的顾客认为结账效率一般,7%的顾客认为结账效率低。

免费接送方面那些需要改进。

54%的人认为应增加路线,13%的人认为应增加乘务员,16%的人认为应增加班次,7%的人认为应改善车内环境,42%的人无所谓。

结论:消费者对易买得的总体满意度相对满意。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十

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一直致力于推进扩大和升级消费,促进经济转型,这是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坚强保障。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提出一是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二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三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这三点要求将是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制定多措并举政策的关键。为真实反映陕西消费市场情况,了解影响当前全省居民消费意愿的因素,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省局开展了陕西城乡居民消费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由省局统一组织,省局各社会经济调查队负责实施调查。各调查队调查样本数为50个,其中,城镇和乡村分别调查25个样本,城镇可选取2-3个街道调查,乡村选取2-3个乡镇调查。调查样本县(市、区)分布为关中6个、陕北2个、陕南3个,分别是户县、耀州区、陇县、临渭区、华阴市、蒲城县、宝塔区、略阳县、西乡县、绥德县、洛南县。此次调查样本的选取多为中小县区,经济发达程度中等,较为真实的反映了陕西占比较大的中小城镇及乡村的消费水平。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51份,全部收回并均为有效问卷。

(一)调查对象的结构分布。

通过对551名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呈现以下特点:

从调查对象年龄看,中青年居多,其中30岁(不含30岁)以下的占14%,30岁至40岁(不含40岁)之间的占20.1%,40岁至50岁(不含50岁)之间的占31.8%,50岁至60岁(不含60岁)之间的占26.5%,60岁以上的占7.6%。

从调查对象职业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占比最大,受访的551人中,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占12.5%,企业人员占15.4%,务农人员占34.1%,个体人员占12.5%,务工人员占18%,退休人员占6.5%,待业人员1.0%。

从调查对象收入来源看,多一半居民为工资性收入,其中选择工资性收入的受访者占53.7%,选择种(养殖)植收入的受访者占27.2%,选择其他的受访者26.3%。

(二)调查结果的城乡差异。

1.收入水映出乡村居民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城镇受访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5.8%,1000-3000元之间占45.3%,3000元及以上占48.9%;乡村受访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41.5%,1000-3000元之间占44.7%,3000元及以上占13.8%。

2.乡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收入升少降多。在增收调查中,城镇受访者收入比上年减少占16.7%,比上年增加占22.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60.5%;乡村受访者收入比上年减少占38.9%,比上年增加占24.7%,与上年基本持平占36.4%。

3.城乡居民一致认为物价水平比较高。对物价的感受方面,58.3%的城镇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2.3%认为物价水平很高,29.3%认为物价水平一般;55.3%的乡村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4.9%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8%认为物价水平一般。

4.7%主要在网上购物;从乡村受访者看,92.7%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6.2%经常网购,1.1%主要在网上购物。城镇受访者网购明显多于乡村。综合起来,80.4%的受访者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本次调查对象多是县区级城镇及乡村,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对于新兴的商业网购业态,陕西的县乡级网购率明显较低。

5.中央八项规定对调查对象外出就餐带来影响。从城镇受访者看,37.0%外出就餐次数减少,6.9%外出就餐次数增加,56.1%外出就餐次数没变化;从乡村受访者看,28.4%外出就餐次数减少,10.2%外出就餐次数增加,61.4%外出就餐次数没变化。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减少外出就餐,对城镇和乡村受访者的影响区别不大。

6.乡村受访者日常购物方便度低于城镇。对生活用品购买便利程度调查显示,城镇受访者89.1%认为方便,2.2%认为不方便,9.1%认为一般;从乡村受访者看,65.5%认为方便,12.7%认为不方便,21.5%认为一般,乡村受访者感到购物不方便度高于城镇。

7、商业网络的触角还需延伸。调查显示,对家具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74.8%的受访者选择在县城购物,20.3%的受访者选择在地级市购物,只有1.1%的受访者选择省会城市购物,另有1.6%的受访者选择乡镇购物。由此可见,随着“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消费政策的实施,家具及家电的销售网络在小城镇及乡村正在逐步建立,给城乡居民购物带来了便利,对居民的消费意愿影响减少。同时,调查还表明,有83.3%乡村居民选择在县城购买家具及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乡镇的商业网点还相对较少,发展明显不足,亟需加快对乡镇商业网络的建设。

(一)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2.5%,1000-3000元之间占45.4%,3000元及以上占31.4%,收入总体较低。受访的551人中,收入比上年减少占27.8%,比上年增加占23.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48.5%。在受访者中55.8%选择收入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在高物价的情况下,而收入总体水平不高,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造成居民的购买力受到限制且难以提高。

调查对象月平均收入占比情况。

(二)物价水平成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6.8%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3.6%的受访者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6%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一般,说明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物价水平的感受都是较高。同时,受访者中76.2%的人选择价格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

物价水平选择情况。

(三)质量因素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9.2%的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是影响自己消费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等假冒伪劣商品事件时有发生,消费环境、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因为担心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而减少了正常的消费,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信心,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大众消费能力。要解决“能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那么首先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整体面上促进增收。其次要促进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包括促进农民增收,使得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水平至少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步,随后快于经济增长。高收入阶层的基本消费已经饱和,增加的收入更多会用来投资。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以后,更多地会将收入用于消费。因此,要高度重视中低收入阶层人员的收入增长,这样才能有效的提振消费。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要解决“敢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如果收入增加了,但是人们还不愿意进行消费,都用来储蓄或者投资,那么提振消费的目标依然无从实现。其中敢不敢消费就涉及到社会保障,很多人为什么不敢消费,是因为有后顾之忧,看病怕医保不够、养老怕养老金太低、房价太高还要通过储蓄足够的钱来购买,所以只有社会保障体系从各个方面得到完善,覆盖面更广、更宽,才能让人们“敢”消费。

(三)科学建设、严格管理各类消费市场。要解决“愿消费”的问题,除了提高收入,消除后顾之忧外,还要解决产品、服务、环境的质量。很多人往往消费之后,买不到好产品,得不到好服务,受到诚信方面的影响,消费体验差,就会不愿意再去消费。要改善消费环境,让大家吃的放心,用的放心,消费倾向才会提升。

(四)加强商业网点建设,线上线下齐头发展。一方面,提档升级现有商品市场体系,加快乡镇商业网点建设,延伸乡村消费;另一方面,推进乡镇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乡镇网络使用费用。同时,拓展快递业乡镇业务,解决快递最后1公里问题,最终形成城市乡村、线上线下齐头发展,方便全省百姓消费,繁荣陕西消费市场。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十一

摘要:消费者对于通胀的厌恶,对于gdp的冷漠,以及对于投资的担忧,与企业界的态度差别很大。通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率和gdp同比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gdp的比例与名义gdp同比增长率、住户可支配收入占名义gdp的比例和名义gdp增长率、储蓄存款通胀损失调整后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的比较分析,认为持续的高增长可能带来通胀的上升,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引起公众情绪和对宏观政策的负面评价,进而导致宏观政策调整滞后于经济信号。而逆周期只是在短期波动剧烈的时候才存在,如果低增长、低通胀持续一段时间,居民收入增长率也会降下来。所以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居民收入仍然是顺周期的。

关键词:居民收入逆周期;高增长导致低通胀;反通胀。

中图分类号:f124。

近两年在较高通货膨胀的宏观背景下,消费者对于通胀的厌恶,对于gdp的冷漠,以及对于投资的担忧,与企业界的态度差别很大。这一态度差异具有国民收入统计方面的依据。从收入分配看,居民收入逆周期,企业利润份额顺周期。即持续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可能带来通胀的上升,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引起公众的情绪和对宏观政策的负面评价,进而导致宏观政策调整滞后于经济信号。然而逆周期只是在短期波动剧烈的时候才存在,如果低增长低通胀持续一段时间,居民收入增长率也会降下来。所以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居民收入仍然是顺周期的。

从图1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增长率和gdp的同比增长率在以来显著反向变化。由于gdp和居民收入调查的口径差别,这两个指标本身不是在包含的意义上严格对应的。例如,居民收入包括股票交易损益,而gdp则不包括此类财产价格变化的结果。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长率很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股市大涨。除了这种定义上的差别之外,统计中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差,特别是高收入家庭的调查收入倾向于偏低,会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可比性。不过误差的比例在短期没有太大变化的话,增长率的变化就不受影响。当然这一点也不是很可靠的,还是应当尽可能从其他数据中进一步确定。

图2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名义gdp的比例与名义gdp的增长率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简单说就是利润份额是顺周期的。这里考虑名义gdp,包含了通胀率顺周期的情况。在不考虑滞后等细节的时候,说到一个变量顺周期可以理解为与真实gdp正相关,也可以理解为与名义gdp正相关。名义的劳动收入、利润和财政收入都是顺周期的,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利润份额顺周期有更强的意思。财政收入份额也是顺周期的,只有劳动份额是逆周期的。再分配中的变化对这样的周期性没有大的影响。

利润份额顺周期的情况在其他经济中也存在。由于给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一般的工资粘性,以及借贷利率的事先决定,企业利润对于经济景气的弹性一般来说都比较大。中国的情况更进一步加强了利润的弹性。一是很大的国有部门包括政府和企业的就业和工资对于短期经济景气的反应很差,再是利率显著缺乏弹性。后者在企业负债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影响更大。

不过,居民收入份额与名义gdp的短期反向变化并不必然导致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反向变化。后者比前者更强。从前者到后者,需要几个有关的弹性达到一定的量值。这包括通胀率对gdp增长或缺口的弹性,利润和劳动收入对于名义gdp的弹性以及再分配中的一些情况。主要参考工业利润和名义gdp的关系,再考虑通胀率对gdp的弹性,可以认为图1中的情况是可能的。

但是考虑到通胀的滞后,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与gdp的同期反向变化关系仍然难以成立。在需求扩张引起高增长的早期,通胀还没有起来,居民收入份额虽然下降,但绝对的增长率仍然上升,这导致了真实收入增长率上升。在晚些时候,cpi通胀率上升,居民真实收入增长率才开始下降。所以应当存在一个滞后的负相关关系。这里,cpi通胀率特别是食品通胀率的变化,与更多的变量有关,难说有一个确定的滞后时间,在一些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同期负相关的结果。

最近几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下降,这早晚会导致利润率的下降,但是否会影响到利润和劳动收入的份额并不很确定。从其他同类型经济的情况看,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的过程确实伴随着劳动报酬份额的上升。这是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变化趋势,在短期内难以产生很显著的影响以至达到使居民收入和gdp增长率反向变化的结果。最近两年的情况,可能仍然是以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为主,但劳动收入份额的长期趋势可能已经发生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二、通胀对金融资产本金的影响。

在简单的收入会计方法中,金融资产收益的计算可能产生歪曲。将表面收益计为金融资产的收益,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对于本金的损失没有考虑。在1988年和1994年两次高通胀中,居民金融资产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住户收入调查数据没有反映这方面的情况。过去10年的通胀率平均水平显著低于早先,但是居民金融资产与收入的比例显著上升了。1987年,年末居民储蓄为当年gdp的25.5%,到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77.2%。所以,尽管20的5.4%的cpi通胀率大幅度低于1988年的18.8%,储蓄存款因通胀导致的损失相对于收入水平却是接近的。在金融资产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居民对通胀越来越敏感。

图4显示了一个很简单的估计结果。首先根据城乡人口和住户调查的人均收入计算居民总收入,其中城镇为可支配收入,农村为纯收入。这样计算的总量是有一定误差的。不仅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口径上不完全可比,而且推算中城乡人口数也存在问题,还有城乡收入的可加性也不尽然(考虑购买力评价问题)。限于数据问题,这里只考虑了居民的储蓄存款,用上年末的储蓄存款和当年的cpi通货膨胀率计算储蓄存款的本金损失,按当年价格计算。这里只考虑本金的损益,因为利息收入已经计算了。最后再将这一项从前面计算的居民总收入中减掉,对结果按cpi做调整。如此估计肯定有多方面的漏洞,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过在通胀率变化很大的年份,存款损益的变化很大,各种误差会相对变小。特别应当注意的是,跨度很大的对比误差比较大,近年来居民金融资产多样化,储蓄存款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了。

图4中的结果是,用年度数据如此调整的居民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在同期是轻微负相关,当年收入增长率和上年gdp增长率的负相关更强一些。由于年度数据样本小,不确定性是比较大的。从图中可以看出,负的相关性主要来自gdp增长率波动大的时候,在-的通货紧缩期间,gdp增长率持续偏低,情况就不一样了。就最近几年的情况来说,年是居民收入增长率最高的,2010年最差(是估计数)。由于是增长率,2009年的收入增长率高部分是由于上年通胀高而存款损失大,的情况也是这样。

需要强调的是,逆周期只是在短期波动剧烈的时候才存在,如果低增长低通胀甚至通缩持续一段时间,居民收入增长率也会下来。所以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居民收入仍然是顺周期的。

三、反通胀舆论的影响。

在过去两年,基于较高的通胀,对于宏观政策上刺激需求的倾向或者可能性有不少批评,而本来就存在的对投资高增长的担忧进一步增强,对20底的“4万亿”政策的负面评价也在增加。这样的舆论可能对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尽管很多企业感受到了严重的困难,盼望政策宽松,但消费者更担心政策宽松引起通胀回头。回顾过去,同样的情况在1988年前后和1994年前后的高通胀时期也出现过。

这里的分析是希望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界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感受。消费者对于通胀的厌恶,对于gdp的冷漠,对于投资的担忧,与企业界的态度差别巨大。考虑到居民收入逆周期的情况,对问题的理解也许有助益。当然,与总量上收入份额波动相关的,还有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居民收入逆周期只是很多问题中的一个。

这样来理解,过去治理通胀有时候在一定程度上“矫枉过正”是有基础的。持续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可能带来通胀的上升,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率的下降,引起公众的情绪和对宏观政策的负面评价。如果没有收入分配方面的积极调整,可能性很大的政策选择就是保持一段时间的紧缩,直到有所过度。这或许就是一种被动调整。

在被动调整开始的一段时间,居民收入增长率比较高。但是,如果在gdp增长率比较低情况下,调整持续时间太长,对企业和财政收入挤压太过,就可能导致内生的通货紧缩。-,在主动紧缩和被动紧缩中,调整后居民收入增长率显著高于gdp增长率,导致了企业的很多困难,最后产生了大规模的下岗和银行坏账,居民收入增长率随之降下去了。

参考文献:

[1]宋国青.通货膨胀:货币决定与国际传导[j].中国市场,,(24).

[2]宋国青.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正在消失[j].中国市场,2012(33).

[3]范剑平.消费市场形势分析与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j].中国市场,2012,(37).

[4]与ppi不同变化带来的难题[j].中国市场,2012,(42).

[5]王一鸣.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盘点与调整策略[j].中国市场,2012,(50).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十二

亲爱的居民朋友: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调查!

为了研究社区居民对社区满意度情况,提高居民社区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本调查答案没有对错、好坏、高低之分,不会对您本人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旨在通过对居民满意度的调查对社区的相关建设做出改进。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信息,您可以放心作答。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此次活动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部分:社区基本服务。

q1、据您经历过或了解到的,社区对一些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做得怎样呢?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据您的了解,社区对一些老年人的服务方面工作做得怎样呢?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3、您对社区开展的就业帮扶工作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q4、您对社区所提供的一些诉求调解服务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第二部分:社区文体教育活动。

q5、据您知道的或者了解到的,社区是否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教育活动?

很好,经常开展()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偶尔开展()很差,从来没开展()不清楚()。

q6、请问:您觉得社区的文体教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是否能满足您的需要?

q7、据您知道或了解到的,社区是否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教育培训活动?(访问员注意解释:包括针对育婴指导、健康保健、劳动技能以及其他培训等)。

很好,经常开展()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偶尔开展()很差,从来没开展()不清楚()。

q8、据您的了解,社区是否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

很好,经常开展()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偶尔开展()很差,从来没开展()不清楚()。

第三部分:社区安全状况。

q9、请问:您觉得居住在本社区里让您有安全感吗?

非常有安全感()比较有安全感()一般()不太有安全感()没有任何安全感()。

q10、那您认为您所在社区的一些治安防范措施做得怎么样呢?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11、请问:您对你所在社区警务室的一些工作质量评价如何?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第四部分:社区环境状况。

q13、请问:您对本社区的卫生状况方面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q14、请问:您对本社区的绿化方面的工作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q15、请问:您对本社区一些车辆的停放及管理工作是否满意?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q16、请问:您认为本社区内的各种噪音及环境污染方面的管理及控制做得如何?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

第五部分:社区民主自治情况。

q17、请问:您对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的组织工作满意吗?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q18、请问:您对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相关事项社区居委会在处理的方式方法满意吗?(访问员注意解释:如召开听证会,召集居民代表讨论商议等)。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0、您对社区目前邻里互助、邻里关系的状况满意吗?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第六部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访问员注意解释:社区工作者的界定应是在社区居委会里工作的成员,不包括物业管理及其他非居委会工作人员)。

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2、据您了解,您对社区工作者在办事效率上的评价是怎样的呢?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不清楚()。

很好,经常走访()比较好()一般()--偶尔走访()从来不走访()不清楚()。

很尽职尽责,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尽职,甚至失职,非常不满意不清楚()。

第七部分:综合评价。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十三

我国居民消费特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消费自主性得到加强,主观消费能力得到解放。

3、中国处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中,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强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保障家庭居民消费水平,形成市场和家庭两种保障相结合的格局,维持居民消费的稳定性。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十四

2009年7月,我们迎来了大学里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利用好暑假,也是我们大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我们土木工程系利用了短学期组织了实践活动,我们土木0801第二小分队的活动名为“农村住房调查”,意在让同学们通过收集资料,对农村住房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未来专业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切身的体验。

我的家乡是浙江省丽水市,本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经济发展相对于浙江省的其他市要有所靠后,但是丽水是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的天然大氧吧,是个修身养息的好去处。

此次调查,是我单独进行的,观察了丽水市莲都区近郊的黄泥敦村,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该村的大体住房状况以及环境、生活状况。

实践农村住房环境卫生生活条件。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专业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今年,土木系领导组织安排我们土木专业的大一学生进行农村住房调查的暑期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农村住房有所了解,对未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所帮助。紧密结合土木专业的同时,更让同学们对农村建筑,建设新农村等有所关注。通过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锻炼了同学们的交流能力,又使广大学生加深了对社会、农村、群众的了解。

该村位于丽水市莲都区东郊的火车站附近。据该村村民介绍,进入90年代后,交通便利多了,近郊的农村随着市区的'发展也渐渐的发展起来,村民许多都去了市区打工赚钱,农产品的销量也逐渐好起来,一些村民将祖先那留传下的土房子拆除,建起来新房。先富带动后富,一些发家致富的村民调动了其他村民,开始种植越来越多的水果蔬菜,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工作。村里的人们渐渐都富裕了,土房子越来越少,取代它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楼房。而今,绝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舒适的房子,但是还是有很少一部分村民存在住房困难的问题。

走进村落,首先观察到房屋分布非常整齐,主干道两边各分部房屋,户与户之间的前后间隔大约为5~7米。每户人家的房子都是三层楼的,很少看见有两层的住户。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一般农村一户人家都是4口人,有的孩子多的也有5、6个人住一户的。

计过的房子住起来安心且舒服,的确如此,有几户人家连顶层漏水都罕见。70%的住户的住房是全屋装修的,他们住房的外墙大多数用的是瓷砖,但是也有少数是马赛克和瓷砖同时使用,还有及少数是用砖。另外30%的住户外墙并没有经过特殊的装修,只是用水泥。

大部分的住户卫生间和室内地板均用瓷砖,根据他们所说的,瓷砖清洁起来比较方便,而且价格也不是很高,但也有一小部分的住户用的是水泥地。过去,他们在修建的过程中,房屋楼板材料均用预制板,且房屋层高大多数用户都设计为3.2m,每家每户都拥有两个或者三个厕所,方便家庭成员的使用。

“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这是走进黄泥敦村的第一印象,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村民处理垃圾的意识还是比较强的。2003年以来,该村进行垃圾集中处理,要求村民将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里。但那时很多人不习惯用垃圾桶,他们习惯于将垃圾倾倒在自留地或是河边,有的村民甚至把垃圾扫到路上。为此,该村按照热爱家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创业致富、家邻和睦、生态绿化、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卫生整洁十项要求,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将村民中存在的陋习搬上广播进行曝光,让村民在收听中提高文明意识,改变村民的思想,渐渐地,垃圾桶里满起来了。垃圾桶越来越满,带来的是村庄变得干净而整洁了。以前的黄泥敦,被形容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村民卫生意识极差,垃圾到处扔,污水随地流,村庄环境极为恶劣。而今,黄泥敦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道路两边整齐有序,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眼下,“干净整洁”已成为黄泥敦村民心目中衡量家庭文明的标准之一。

据新华社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10月26日发布《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提出我国将在20xx年初步解决并改善农村环境问题。

《行动计划》说,我国将在20xx年初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饮用水环境得到改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基本控制,新增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我市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制定住房规划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应、集约利用和管理,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坚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促进房产业的持续发展。健全廉租房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型普通商品房供应,建立多渠道投资融资机制,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各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我们原有的方针政策,总结经验、纠正不足,除此之外,我想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方面,一定要继续提高农村办学质量,努力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在医疗方面,相关部门应多组织村民,居民体检,开展传染病的宣传防治工作;

3.在收入方面,需要为百姓提供多方面的收入渠道,特别是需要扩大农产品市场,为农民增收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也为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

4.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坚持实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空间”,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要更加重视、强化这项工作。

5.在住房方面,要尽快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使危房住户尽快新搬入新建住宅。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抓紧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保障体系。

居民住房调查报告篇十五

伴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疲软,奢侈品市场一度一蹶不振,然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蒸蒸日上却给奢侈品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20xx年1月,世界奢侈品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奢侈品是许多品类商品的总称,包括包、香水、化妆品、服饰、车等等,虽然它们统称为奢侈品,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事实上各种品类之间好似又有着各自的不同。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居民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日益凸显,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消费势头依然不减,中国在全世界奢侈品消费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调查表明,中国居民购买奢侈品较多的项目包括:名牌服装、高档化妆品、名牌皮具、名表、珠宝首饰,较多的人认为名表、名车、飞机、游艇、珠宝首饰、名牌皮具应属于奢侈品的范围。对比来看,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最多的是名牌服装和高档化妆品,而中国居民把它们看作是奢侈品的并不在多数,原因可能在于这两类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功用更为普遍,用户很容易实现购买。名牌皮具、名表、珠宝首饰的认知和购买率均靠前,但二者的差值明显,表明消费者对三类产品的认知水平较高,但购买力还略显不足。国人普遍认为名车、飞机和游艇为奢侈品,可能因为其高昂的价格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真正购买的消费者寥寥无几。

不同人群的购买力、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不尽相同,从而其消费情况项目也存在差异。经统计,被调查者平均每人购买过的奢侈品数量约为种,其中女性多于男性,25-34岁和35-50岁年龄段消费者高于15-24岁消费者,同时随着学历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的奢侈品数量也在增加。

从具体消费项目来看,女性消费者购买高档化妆品、珠宝首饰、名牌服装和出国旅游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名酒方面表现出非常强的偏好;25-34岁、35-50岁年龄段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名牌皮具、珠宝首饰、名表和名酒,年轻消费者购买高档端化妆品的明显偏多;收入和学历水平越高,购买各类奢侈品的比例也越高;从不同职业来看,企业/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购买名牌手表的比例更高,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则是名酒和专业户外用品的最重要消费群体。

在问及奢侈品进入中国后的做法时,被调查者的观点较为一致,普遍的看法是既要保持与国际接轨,也要考虑体现中国特色。

被调查人群中约87%的比例至少拥有一块手表,拥有的最新手表的平均价位为万元,同时表示过去半年购买过黄金首饰和皮具的比例也均约为87%,他们在两个项目上的平均支出分别为万元和万元。

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在各类产品上的开支均低于平均水平,结合不同用户对各类奢侈品的消费情况,可以发现奢侈品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少数的高端人群。

不同用户在各项目上的消费情况。

注:手表为渗透率和最新手表的价格,其它三类产品为过去半年的购买比例和支出。

信用卡的使用日益普遍,此次调查也显示所有被调查者均使用过信用卡,他们平均每月消费金额约为6000元,但大部分用户消费额度并不高,月消费5千元以下的被访者约占2/3。总体来看,35-50岁年龄段的信用卡消费额度最高,消费额度与学历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基本成正相关。各职位中,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消费额度最高。

信用卡消费金额分布。

不同用户信用卡平均消费金额。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花自己的钱购买奢侈品,而15-24岁人群获得奢侈品的主要渠道还包括花父母钱购买,该年龄段人群刚刚或尚未参加工作,他们的经济来源有限,从而购买奢侈品更多地依靠家庭其他成员。

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仅占总体人群的%,近3/4的居民仅是偶尔购买或只是买过一两次。从不同人群来看,女性经常购买的频率高于男性,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经常购买的比例较高,家庭月收入超过元的消费者经常购买的也较多。

我们平时选购商品时,价格是我们通常要考虑的因素,而调查表明居民在购买奢侈品时对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在消费者的思维中,奢侈品意味着高价格,高价格的商品才是奢侈品,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的价格敏感性较弱,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就较低。

选购奢侈品重视要素。

从购买奢侈品的理由来看,中国居民更看重奢侈品所承载的特殊意义——身份体现和有面子,同时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也占了一定比例。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居民获取奢侈品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获取信息的第二大途径为杂志。

奢侈品信息获取途径。

以上研究中知道,中国居民对奢侈品的消费除了受个人经历、经济实力的影响外,还与生活态度有关。经过统计,较多的人对以下两个语句描述较为认为:“在品质和价格相当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选择品牌更响的产品”“碰到打折的名品会增加我购买奢侈品的欲望”。

分人群来看:

女性居民的消费更为感性,他们碰到打折或在朋友/同事推荐后很容易购物冲动;

家庭年收入为20xx-5000元的居民消费时更为谨慎,他们从来不购买超过自身购买力的商品;家庭月收入元以上的高收入居民由于其优越的经济实力,对价格的考虑较少,购买商品的决策更为容易,他们也会在意购买奢侈品用来提升身份。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大幅减少,需求富有弹性。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我们不能把对象定位于有钱人,不是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奢侈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相同的价格,会选名牌产品,但是一旦价格上涨就必须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而放弃名牌产品选择其他替代品,故弹性大。但是如果是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也必须购买以维持生活,即价格变化大,需求量变化不大,故弹性小。随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崛起,奢侈品的品牌如何能在这块包含巨大潜力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认清中国消费者的特殊之处,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如何拓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如何绑定那些对质量挑剔的老客户,如何使用高效的互联网,这些都是奢侈品商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34123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