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8:27:09
2023年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范文(14篇)
时间:2023-12-05 08:27:09 小编:文锋

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并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计划,才能提高效率。总结的撰写需要多次修改和润饰,以确保语言流畅、表达准确。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加快自己的成长速度。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一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重点生字正音:“炉”“疑”)。

3、比较生字“炉”和“庐”

4、齐读全诗。

(二)、抓住“遥看瀑布”,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1、师:读了诗后你知道诗句中哪个词的意思跟题目中“望”的意思是差不多的?(遥看)。

2、师:李白他远远的看到的瀑布是怎么样的呢?请小朋友再细细的读读诗,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4、师描述: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刚刚从山那边升起,李白正坐在山坡上的凉亭里喝茶,忽然他听到远处有水的轰鸣声,于是他走出凉亭,抬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李白看到的画面大概的描述一下,好吗?(指名说)。

5、齐读全诗。

(三)、抓住“静”“动”两种画面,感悟诗意,体会意境。

师:你觉得李白看到的是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呢还是一幅静悄悄的画面呢?

1、若学生先答静悄悄的画面,师追问:你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学生自由说,重点品味前两句诗“生”“挂”这两个动词,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香炉峰紫烟缭绕,一条大瀑布静挂山前的景象。)。

2、若学生先答活生生的画面,师追问: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是一幅活生生的画面的?(重点品味后两句诗中的“飞流”“直下”“落”等动词,在反复的吟诵中让学生体会到瀑布一泻而下,奔腾不息的气势)。

(两种画面的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瀑布……的画面,其实他还有…………)[]。

三、品诗情。

师述:在那么一个晴朗的早晨,李白站在远处,静静的凝望开先瀑布,诗句在他的心中涌动,翻腾,终于喷薄而出,现在你就是李白,你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你就是那个才华横溢的诗仙李白,你怎么吟这首诗?(叫多名学生吟诵,评价,重点指导吟出诗的味道来。)。

四、拓展延伸,诗歌欣赏。

出示: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白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横江词(节选)。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配乐诵读,让学生自由体会夸张的写法)。

六、布置作业:

写“庐”“流”“银”三个生字。

教学反思:

庐山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开始教学古诗,我便设问:知道庐山在哪吗?之后马上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自己的解说词,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当播放结束时,孩子们还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态,我心中一阵暗喜:接下来的朗读和领悟诗情不会有问题了。的确,后面的朗读真的不错。之后,我们真的看到了摇头晃脑的小诗人抑扬顿挫的诵诗声。

领悟诗情这块,我觉得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似乎受到了图片的影响,逐句逐句地对诗去进行解释。我想今后还得想些办法,好好引导孩子们去领悟诗的大意即可。

这节课我做的不够的地方有许多:

一、把三四两句诗给分开品析了。回家潜心再读诗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其实是一个整体,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瀑布从高处落下,流得快、直、美。而我在学生理解后,没有把两句诗整合起来品析,破坏了瀑布流态的整体之美。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前松后紧。在“细品诗句,领悟诗情”环节花了太多时间,个别读太多。以至“联类比照,感悟诗风”这环节匆匆带过,原来预设时自认为的亮点就这样以遗憾告终,写字教学也无法进行,作业也忘布置了。真是有“虎头蛇尾”之感。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二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诗六个生字,认识二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这首古诗。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理解本诗的意思和作者创作意图。

3.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体会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与喜爱之请。

教学准备:庐山风光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可以联系自己积累的有关古诗、名句等。

二、小组学习本诗中的生字。

1.庐:简陋的房子;姓。(注意里边不是卢)。组词:庐山、庐舍、茅庐。

2.三顾茅庐:1.原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2引申为刚走上社会或工作岗位,经验不足。

3.瀑:瀑布、飞瀑。炉:火炉、锅炉、炉子。遥:遥远、摇不可及、遥控。疑:怀疑、疑问、质问。银:银河、银色、白银、银子、银两。

三、小组合作,根据预习资料和书中主力理解诗意。

1.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南省九江市南。

2.香炉:指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的一座高峰。它山峰形状尖而圆,峰上烟云聚伞缭绕,就像一座香炉,因此得名。

四、配乐朗读本诗。

五、尝试背诵古诗。

六、古诗大擂台,背一背,看谁会背的李白的诗多。

七、补充《早发白帝城》。

诗意:黎明,为我送行;彩云,笼罩着白帝城。一叶轻快的小舟,会把我带到千里外的江陵,两岸的猿猴,不停啼叫。小舟载着我的欢乐,穿过了,重重高山,重重险峻。

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帝山上。东汉末公孙述据此,据称殿前井内首有白龙跃出,囚自称白帝,称山为白帝山。城为白帝城。

八、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

2.写生字。

九、板书设计。古诗。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三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

教学。

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

杜老师采用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感悟诗意——课外延伸”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杜老师还制作了相关课件,把瀑布的图片、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的.音乐,诗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歌语言的精髓。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杜老师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三步教学:第一、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明诗意,悟诗情;第。

三、

课外延伸,感悟积累。小组汇报抓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并由几个关键词体会诗人夸张的浪漫主义风格,由此延伸出多首诗句让学生积累,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首诗,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建议:教学古诗抓重点字词时应真正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不能一带而过;积累相关古诗也应有效,如体会李白的诗的浪漫主义风格,可用《夜宿山寺》进一步验证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用徐凝的《庐山瀑布》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比较,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引入苏轼的《戏徐凝瀑布诗》。将徐凝的诗与李白的作比较,再引入苏轼的评价,突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特点,理解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四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译文及注释。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最高层。

这是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庐山瀑布雄奇壮丽景色,反映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香炉冉冉升起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景象写活。此句为瀑布设置雄奇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瀑布。

诗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瀑布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范例。

9.清明古诗诗配画二年级。

10.二年级关于冬天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五

预设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导入:

1、师:我们已学过几首李白的诗,谁来背背看?(指名背)。

2、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出示课题:望庐山瀑布。

请一生读课题(如读的正确,表扬,指出课题中的生字“庐”“瀑”,再指名生读,重点看生字有没有读错,齐读)。

二、知诗题。

1、师:从诗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指名说,理解“望”“庐山”“瀑布”)。

2、师述:庐山风景优美,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赞誉。李百五十多岁时在那隐居了一段时间,那里还有很多飞泉源布,像开先瀑、玉帘泉、黄龙潭、鸟龙潭等,这首诗写的是庐山最著名的开先瀑布。现在我们就一块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悟诗意。

(一)、出示全诗,读准字音。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六

教学目标:。

1,指导"瀑"这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感悟诗情,理解古诗内容,重点体会"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诗古诗.

教学难点:重点体会诗中"生,挂,飞,落"等词的妙用.

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有关瀑布的诗,一起读诗题《望庐山瀑布》。

(教学意图:通过“瀑”字引出瀑布这首诗,利用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中,了解了瀑而的样子。)。

二、自学:一)整体感悟:老师来读古诗,然后你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注意了什么?(生回答:注意了节奏,重轻音)画出节奏,重轻音,生自已再读古诗。

二)出示自学问题:你看,我们都会朗读古诗了,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生读)但,读古诗,不仅要读出节奏,重轻音。更要读出自已的感受,读出自已的韵味。下面你就自已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找一找,划一划关键的字,词,句。写一写自已的感受。生自学三分钟。

(教学意图:利用音乐创造意境,让学生自主进入学习的境界中)。

三、点学: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通过自已的学习来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已见吧!

b:我读懂了“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一样挂在山的前边。师点拨:诗人站的角度在哪?这里的“挂”字当什么讲,可以换哪些词?师演示“挂”,一个挂字把瀑布写活了,一个挂字让我们看到了这瀑布的壮美。请你再有感情地读一读。(生配乐朗读)。

c:我读懂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崖上飞泻下来。点拨:你认为这瀑布有哪些特点?水流快,瀑布很大。从哪些词都看出来?生回答:“飞”字,师板书:飞。真的有“三千尺”吗?生:没有。作者把瀑布的大夸张化了。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夸张。请我读出自已的感受来。

d:我读懂了“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你怀疑好像是银何从九天上落下来。理解“九天”天的的一层。你认为这瀑布怎样?读出你的感受来。

总结:孩子们,你认为这庐山壮观吗?你认为这瀑布美吗?那就请你闭上眼睛,我让一名学生配乐读诗,你们想像一下这美好的景色吧!

设置情境:站在瀑布脚下,我看到了————,啊,——————真————————!

从这首诗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庐山瀑布图。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七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望庐山瀑布》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地第17课中的一首古诗。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绝句》,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蕴,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下面我将对教材、教法、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说教法。

我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了解诗人——试读古诗,初知诗意——赏读古诗,深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同时我会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诗境。

四、说教学过程。

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诗趣。

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来播放影片欣赏庐山风光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俊美秀丽的面容。看过之后再启发学生谈谈,你对庐山有什么印象?这样就带领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去。

第二步,初读古诗感知“美”

1.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指名学生读,后教师范读,再全班齐读。通过这几次的朗读,正流利有节奏地朗读了古诗,初步感知诗意。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进行汇报。

3.再默读古诗,利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4.同桌交流收获,互相解疑。

第三步,再读古诗,品味“美”

1.理解诗句意思。

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

(1)默读古诗,请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香炉”指的是香炉峰,“生紫烟”中“生”的意思是产生,香炉峰产生了紫烟。

整句翻译:太阳照在香炉峰上,云雾弥漫,阳光透过,就好像紫色的烟雾在环绕着。

(3)出示紫烟环绕山峰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解释更加明显直接,容易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场景的优美。

理解“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说说诗句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遥”说明诗人从远处看,观赏距离之远。“挂”是悬挂的意思。

整句翻译:远远望去,瀑布像一块白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的,写出了山之高,瀑布挂下来好像有三千尺。此时告诉学生夸张的修辞并不是实指,山并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体会当时诗人看到此景的感叹。

整句翻译:高崖上飞泻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疑”的意思是疑似,好像,在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了银河。“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整句翻译: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说明了瀑布的雄伟壮观。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比喻的修辞来说说,你觉得瀑布还像什么。

(3)出示图片,再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

2.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在逐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请学生再读一遍古诗。古诗的学习不光要逐句理解,更要整体感受诗意。化零为整,让学生掌握诗歌大意。接下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画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想象画面,试着背诵。

第四步,拓展迁移,深化“美”

语文教学只依靠教材是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灵活把握教材,扩展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得到无限的延伸。

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加近了其他名家写庐山的诗篇,让学生赏读。

五、说板书。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八

一、填空:

1、“尺”字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

2、“疑”用音序查字,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查()部。除部首外还有()画。这个字的第一笔是()。

二、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4)挺直,使笔直(5)公正的,正义的(6)直爽,直截(7)一个劲儿,不断地。

疑:()(1)不相信(2)难于解难于断定的(3)猜忌。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描述的景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四、填空:

1、《望庐山瀑布》是()代诗人()的作品。诗中的首句,巧妙地运用()的名字,将蒙蒙的()形象地比喻为从香炉中升起的()。整首诗采用()的方法写出庐山瀑布的(),表达了诗人()。

2、《绝句》是()代诗人()写的。诗中描绘出诗人居住的()附近明丽的景象。整首诗有()有()。有()有()。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九

清爽的风拂过脸颊,躁动的心开始安静了下来,庐山以它的清凉舒适赶走了夏日的焦躁,我满怀喜悦地走进了它。

下了车,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钻入我的五脏六腑,全身的细胞全然放松开了,仿佛要迫不及待地与这里的一切融为一体。

庐山因瀑布有名,瀑布因长而有名。为了去一睹瀑布的风采,我们坐上了透明的缆车,仿佛置身于葱郁的丛林之中,时不时茂密的枝叶拍打着玻璃窗子,想与你亲昵一番呢!下了缆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草清香,和着泥土的气息,顿觉神清气爽,我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呼吸起来……下了雨,台阶泥泞了,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似乎也也别有一番滋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哗哗的水声穿过树叶缝隙,飘过耳畔,空气也变得潮湿了许多,调皮的小水珠亲吻着你的脸颊,快要模糊了你的双眼,多么舒爽愉悦!

快步来到瀑布脚下,站在他的身边,我不禁细细观赏起来。抬头看,在山崖的尽头,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的白练垂挂下来,洁白无瑕,晶莹透亮;又似一条巨龙飞奔而下,那声音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我像漂浮在这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游客们早已深深的陶醉其中,我也醉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你带给人们的是永恒的魅力,我爱你,恋你!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十

每次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总是想去庐山看看它的真面目,今天,爸爸妈妈终于带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庐山。

早上我们坐着大巴来到牯岭镇。牯岭镇位于海拔1164米的高山上,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有“云中山城”的美称。

这次旅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庐山会议旧址和举世闻名的三叠泉。

俗话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我们坐着缆车来到山顶,然后从上而下走了3300个台阶,走到半山腰就已经听到了轰隆隆的水声,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走到谷底,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这落差155米的瀑布真的是壮观极了!

瀑布分为三段,第一段就像一块纱,第二段的中间被石头撞击成了两条线,第三段就像小小的珍珠。咦!李白不是说“飞流直下三千尺”吗,怎么才155米呢?导游说,首先是因为,李白写的不是三叠泉的瀑布;第二呢,当年李白写首诗的时候喝醉酒了,所以写得有些夸张。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感觉疑惑,这三叠泉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导游说,三叠泉的水是从大月山和五老峰汇集而成的。我用双手碰了一下水,真的是“冰冰凉,透心凉”啊。

庐山瀑布,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瀑布了!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十一

这天,李白来到庐山游玩。

饱览了壮丽山色后,他遇到一游人,问:“还有值得一观的景吗?”游人曰:“有!山腰上有一瀑布,煞是壮观,先生不妨去观看。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

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

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诗曰: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十二

如果我去观常瀑布,那么我一定会感觉到空气无比清新。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

走着走着,便到一座石板桥上,那是观看瀑布最好的地方。瀑布好像是仙女那调皮的孩子,它们唱啊,跳啊,是多么的欢乐!再看看两旁的草丛里,丁香花开了、菊花也开了,玫瑰开了、茶花也开了…那时,感觉自已就是生存在瀑布山里的那位仙女。闭上眼睛,细细感受着,发现这一刻,好温暖。

突然,一颗豆大般的雨珠落在了我的鼻尖上,我撑开小伞,雨水们仿佛开了一场音乐会,滴滴答答真好听。

雨过天晴,太阳折射出一道道彩虹,红、黄、橙、绿、青、蓝、紫。多么温和的颜色啊!彩虹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无现的魅力,彩虹下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望庐山瀑布,就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十三

庐山又称“匡庐”,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瀑布更是名传天下。为此,我翻山越岭,来到庐山脚下,想一睹它的风采。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让人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那云雾就变成了紫色的,像仙女的绸带飘动着。突然,我惊喜地看到瀑布似条百练挂在山川间,我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哗哗”声,像叠叠的浪涌上暗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那长长的瀑布从高山上飞泻而下,似有三千尺,难道是从九天之上的银河里流泻下来的吗?我被它那雄伟的气势折服了,情不自禁地吟诵到: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二年级篇十四

1.两首诗一开头便将一条巨大的瀑布“挂”在了读者的眼帘,即使并未亲眼见过庐山,但通过他们的描写我们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庐山瀑布的壮观,两首诗中均有“诗中有画”的境界。读罢“遥看瀑布挂前川”与“虚空落泉千仞直”这两句诗,我们已然不知是该赞叹大自然造物的巧夺天工还是该赞美诗人们的艺术美感。这两句同写瀑布与山的依存状态,李在描写手法上巧在了一个“挂”字,“挂”原意是人为的动作,却用来描写瀑布倚靠在香炉峰的状态,突出了瀑布的巧夺天工,似乎是神仙有意为之;“遥看”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远远望见瀑布时“两眼放光”的喜悦之情,此情着实溢于言表。徐的“千仞直”则把瀑布写得干净利落,这里的瀑布好似一把利刃,于千万丈的山峰上直直地劈斩至平地,气势震撼,场面壮阔,让人为之一震。

2.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徐的诗较之李更早地进入了描写瀑布的状态,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李一开始腾出了一句七个字“日照香炉生紫烟”来描写整个大环境,而不直接就写瀑布,这是有其用意,他并不着急将我们带到瀑布面前,而是先跳出来,让我们看看香炉山在日光的照耀下烟雾缭绕的景象,意境灵动,视野开阔,给人“欲进却出”之感。徐则单刀直入,马上从视觉上给予我们以强烈的冲击,而后如惊雷般的声响更让人心头为之一震。两首诗的前两句是两位诗人在不同的方位观下对瀑布的艺术渲染,各有其妙处。前者较之后者意境视野更加开阔,但在冲击力方面则要略略逊色于后者。

3.两首诗为突显瀑布的宏伟巨大似乎注定了描写手法上离不开了夸张和比喻等手法,先看李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三千尺有多长?三尺为一米,三千尺为一千米!天晓得哪里找得到这么长的瀑布,但是,在李白的诗里,它却可以存在着。词句为展现瀑布与山峰的高大毫不吝啬地夸张描绘,画面感依旧同前两句一样地强烈。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想必这是天上银河落下来的吧,更是将诗人的兴奋、赞叹的情绪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而徐则把瀑布比成白练,着重从视觉上展现瀑布镶嵌于山峰中间的状态,“破”字更是如前面所提到的“千仞直”一样突显了瀑布的冲击力(“杀伤力”),瀑布于被青色包裹的山峰中冲“破”而下,抑或说是“劈出”一道“白痕”来,手法夸张但又写实,很好展现了徐凝眼中瀑布的雄伟壮观之景象,这是徐的手法妙之所在。

4.通读两首诗,发现这两首诗在描写瀑布的状态方面给我们呈现出的意境大体一致,只有几处略微不同。第一,李的诗整体空间较大,徐的诗较为局促,这与李白欲勾勒瀑布恢弘开阔之画面、徐凝意营造瀑布视听美景之盛况的目的.有关。第二,由于着眼点的略微不同,也就造成了两首诗在瀑布上花的笔墨不同,李白笔下的瀑布显得没有徐的有神、有形,这是为造宏观之势作出的牺牲。总之,无论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是徐凝的《庐山瀑布》,都为描述庐山瀑布的一幅神作,各有各的特点与长处。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3723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