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考读后感大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8:53:03
全球高考读后感大全(20篇)
时间:2023-12-05 08:53:03     小编:琉璃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书中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对书籍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我想我读完这本书也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了吧。在写读后感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安排,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以下是一些知名作家对其他作家作品的读后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一

最近在读《全球通史》,还没读完,由于这本书很厚,十六开的纸有上千页吧,我只读到中世纪。不过也从中发觉了点道理,跟各位共享一下。首先,我想讲一下我对进化论的观点。许多质疑进化论的人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没有进化成人。我的观点是,其实进化始终都没有停留过,史前是这样,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我们人类在变化着,从身体素养、智力等方面都在变化着。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也在变化着,有的物种要灭亡,有的物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之所以用变化这个词,是由于现在很难说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最终会是进展还是堕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看法。人类的进展也适用于这种变化。史前人类其实是有四种人:印欧人、蒙古种人、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当时他们还都是原始人,过着采集食物的生活,被称为食物采集者。但是,他们采集食物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印欧人和蒙古种人的效率更高,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因此也就有力量向外拓展。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效率低。这种差别的结果就是现在世界上存在极少数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绝大部分人为印欧人和蒙古种人。我们中国人就是蒙古种人的分支。

生产效率导致人类进化这种观点在我国历史训练中很少被提到,在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中更是鲜见。绝多部分史书说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君主失德,失去了上天的庇护。这种论调,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回避了进展经济这个主题。朝代更迭的真实缘由是经济,而不是道德。每个朝代建立后经过肯定时间的稳定,官员数量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国家开支会大幅增加,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夫,这时农夫作为主要生产者需要缴纳的赋税也会提高。

这种状况下,农夫的通常做法是把地卖给有钱人,自己只负责耕种,缴纳租子。而这种方法也只是临时缓解了农夫的压力,随着国家需要的收入增加,封建社会生产效率并没有发生过突增,因此最终转化到农夫身上的压力并没有实质削减。于是,我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农夫起义就如海浪般一浪高过一浪。

读《全球通史》的另一感受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我们现在常常会看到欧美的富豪捐出自己的家产成立基金会或者捐给其他基金会,他们关注贫困人口、关注艾滋病以及环境问题。这种现象也肯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公益的进展,使许多因历史缘由致富的企业家关注社会公益。但是我想说的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争强好胜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比我们东方人要剧烈许多。欧洲并不是物产富裕的地方,而且欧洲大陆上的民族并不少。因此,中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欧洲是一片混乱的景象突厥人、日耳曼人、维京人、高卢人等等为了争夺土地混战不休,这种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欧洲人怎么可能是乐善好施、一副菩萨心肠。所以"没有永恒的伴侣,只有永恒的利益才会从他们嘴中说出来,所以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他们会偷偷修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洲人并不值得信任,当然还有美国人。所以,我说这些的目的,是盼望许多人不要一谈到西方人就讲他们有多好,布满了敬重。他们在历史很长时间里都是败类。先说这些吧,由于《全球通史》还没有读完,盼望早点读完,与大家共享。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二

斯塔夫运用新的史观全球史观对史前到二十一世纪文明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的分析,这种做法一改当时西方中心论的学术理念,采用汤因比文明模式论的方法,以文明为历史单位。语言通俗,平易近人,它虽然是一部历史,但将历史与当前现实结合在一起,使读者阅读起来更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利于我们把握现实与历史的关系,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霸权,恐怖主义,仍然气焰嚣张。它对我们对我们如何应对和分析提供了一个视角。其次作者立足整体,把眼界扩展到全世界,抛弃国别史来编纂世界史的传统。

第一编着重讲述史前史,为读者详细的展现了史前人类的生活面貌,以采集和打猎为主的原始人类逐渐被农业文明所取代,作者留下许多悬念,主要归根于史前史离人类太遥远再加上自身知识的局限,很多知识不能盖棺定论,需要读者自己来分析发现。

第二编中作者大量讲述欧亚文明,斯塔夫先对欧亚大陆作了整体分析接着对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华夏文明进行说明。然而详略不当只对希腊罗马文明进行了详细概括,分期相对明确,但对大河文明简略的分析,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流域,中国的分期却相对模糊。可能作者尚未完全摆脱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或者不太重视这段文明吧。第三编中斯塔夫对欧亚中世纪文明做了阐述。伊斯兰教,突厥和蒙古人的远征,拜占庭文明和儒家文明。这一时期在作者眼里只有西方文明在向近代化转变。其他文明要么停滞不前,要么被征服。例如伊斯兰教的传播较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较为温和,他们在征服其他弱小民族时,往往与当地土著人通婚,较为文明的传播伊斯兰教文明。而在对印度的征服,三次征服相距时间过长,且碍于印度众多的人口以及印度教在印度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北印度和南印度传播甚微。只有少数种姓低劣的人群选择皈依伊斯兰教。而像苏莱曼这样的君主则通过暴力征服建立起里庞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而促进了欧亚之间的联系。而中国受儒家文明影响,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的政治文化相对稳定且越趋保守,这就是中国和伊斯兰文明一样趋于土崩瓦解的原因,可能对于十六七世纪来说中国伊斯兰是影响世界的大帝国但十八世纪的西方亦不容小觑。相对于中国,曾经作为徒弟的日本虽然面临美国黑船事件的影响,但这很快推动了幕府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发展,主要日本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其他原因作者并未深加说明。

1500年以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生存空间的狭小,促使人类不断追求进步,新航路开辟,是世界的联系紧密起来,世界从孤立走向融合,西欧凭借强大的武力借助传播开辟了一条条新航路。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更是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500年以前所有的成就都没有这短小的历史进步的迅速。近代一次次的战争,人类在经历着力量的转换,时至今日竞争和综合国力充斥着这个社会。这就是西方中心论盛行的重要原因,可是我们要学会反思,各国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忽视环境,拼命发展军费,是这个社会变得空前紧张,人类社会战争冲突不断,贪婪的欲望阻止了人类向前发展的正确轨道。物质第一和拜金主义享誉社会。人类的好奇心引发人们过多的欲望,地球村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人类在无休止的国际交流中进行了永无止境的争斗。然而事物具有两面性,斯塔夫意识到现在众多的科学家都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马克思主义事物都是有它的消亡历程中的,我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也在挖掘自己的坟墓吗?对人类说认清现在憧憬未来,过程远远比结果更重要,即使我们正在走向毁灭。我们也应该珍惜现有的一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为之自豪的历史,时间能说明什么呢?民族国家的高下又岂能通过时间来衡量啊?三百年历史的美国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灭亡呢?我们的思想一定要经得住未来的考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三

经历了被封闭在家的一个多月,在昨晚看完之后就准备得归纳一下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但没想到的是,一整天都在重复翻书,放佛又看了一遍书。

作为一位读书期间就不是对课外知识很了解的人,又比较懒,对历史和地理是真的一知半解,看完这本书,从史前到近代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中国文明作为一个连续性的文明,我们一直深以为豪;我们一直很难去理解不同于我们国家的国外人对于宗教信仰追求(导致早期的宗教战争)的虔诚,比如中东世界的伊斯·兰教,欧洲的基督教,印度的印度教,而为什么每当有宗教传入我国最后都是难于取到一个备受推崇的位置,像欧洲的宗教革命,伊斯·兰教的兴起与席卷中东地区。其实是公元前6世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期间的思想家们就为我们定下了基调。尼采追求的超人不就是我们后世尊称的孔夫子(仁),关二爷(义)这些圣人吗?强大的文化底蕴,以及根深蒂固的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却也让我们这个国家饱受灾难,一度举步维艰。

15世纪的明朝,有了郑和几次下西洋的成功经验,当时的完全有能力发展海外军事能力,而繁荣的国家决策者并没有这样的远见,甚至发布命令停止对海洋的探索。而在西方提出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交流也被果断的拒绝,这种厚古薄今,狂妄无知的姿态也为后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做好了铺垫。而同样是面对西方海外扩张,日本选择了向他们学习(日本之前也向中国学习)关于制度,军事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两个对外来文化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不过日本后来形成的极端军国主义让他们在1945年8月吃了两颗原子弹,十几万人的伤亡)。

而对于宗教的偏见,民族的偏见就导致了二战区间1000万人(被杀害的犹太人就有600万)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在纳税人的抢下,而是“活着人做劳工,死后做肥料”。

女性地位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旧石器时代,女人能获取的食物是男人的两倍,地位甚至于高于男性;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中,女性也享有与男人平等的地位;但随着农业社会的不断发展,部落甚至国家的生成,女性渐渐属于从属地位,由于不能做繁重的农务,不能参与到帝国的战争中,在家哺育孩子,没有继承权,最终导致男性垄断经济、政治。

大半夜的,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我什么。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四

《全球通史》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这本书问世3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不仅为英语国家读者所喜欢,而且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在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通史类作品。

这部书包含了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对著名历史事件的详细介绍;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辨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改革——的忧虑与警示。

这本书之所以可以享誉世界,还在于它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全球史观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其实在西方,早在启蒙时代就有人试图以全球视野来阐释历史。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是西方主导的历史观中成长的,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世界里。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这后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世界地图上欧洲殖民帝国的消失就证明了这一点。地图上许多地方的名字和颜色都发生了剧烈变动,从而显示出20世纪中叶涌现出来的这个新世界。

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随着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世界却已经完成了其从旧到新的转变。

新世界需要新史学。20世纪60年代的后殖民世界使一种新的全球历史成为必需,作为读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这部《世界通史》时受到了一种震撼,这是一部真正打破了国家界限的作品,它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整个世界从古至今的每一幅过往的画面。是呀,人类总是要向前看的,不能总在打破一种桎梏而进入另一种桎梏,而是要超越这些桎梏,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之上。

感谢作者,也许一部书的价值不在于他在学术上取得如何大的成就而是在于他也许会影响某个读者的生活态度,进而可能影响读者的一生。(李俭慧)。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五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趣味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发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因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两性间的不平等是源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能力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现在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发展却不是一开始可以预料的。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这一幕甚至现在仍在上演:无论开始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随遇而安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类“交流”为幌子,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放眼望去,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发展”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这是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找到的场景。

个总结性的阐释。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在对比1500年以前的历史特别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二、《全球通史》对中国的介绍始于商朝,把商朝当作是中国历的第一个皇朝来展开中国历史,这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夏朝是中国历第一个朝代”是不一样的。目前史学界尤其是外国历史学家对我们所称的“五千年文明”还有很多持怀疑态度,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出现。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我们屈从地去挖掘我们的祖先的坟墓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年代久远,难道“历史悠久”便能加足我们以后在国际交往中说话的底气?难道美国会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长短来作为它外交政策的依据?我们对本身历史的研究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要求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历史。时间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过去。

三、《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在人类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六

现在就引出今日主角之一《全球高考》了,导入有点长,就当是双主题吧。回家&;读后感。对,回家了肯定是呼呼大睡。看不完朱朱老大交代的任务了,那就勉强不翘班了,下午来办公室看小说吧。当同事们看到我下午又来上班了,不经疑惑,“你一个不是说翘班吗,怎么又来了?不回家了?不怕没车?”我弱弱的回道,“不行,回家会打乱我的.阅读计划。”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七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新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地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民运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作品。其实在西方,早在启蒙时代就有人试图以全球视野来阐释历史。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我们自己这一代人是西方主导的历史观中成长的,我们也生活在一个西方主导的世界里。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这后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世界地图上欧洲殖民帝国的消失就证明了这一点。地图上许多地方的名字和颜色都发生了剧烈变动,从而显示出20世纪中叶涌现出来的这个新世界。

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西方导向的历史观是落后于时代潮流并有误导性的。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随着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世界却已经完成了其从旧到新的转变。

新世界需要新史学。20世纪60年代的后殖民世界使一种新的全球历史成为必需,作为读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这部《世界通史》时受到了一种震撼,这是一部真正打破了国家界限的作品,它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审视整个世界从古至今的每一幅过往的画面。是呀,人类总是要向前看的,不能总在打破一种桎梏而进入另一种桎梏,而是要超越这些桎梏,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之上。

感谢作者,也许一部书的价值不在于他在学术上取得如何大的成就而是在于他也许会影响某个读者的生活态度,进而可能影响读者的一生。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八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从世界历史中继承和发扬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无以迎接全球激烈的竞争,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式的悲观预言现在到了对现存的实践和机制做一个冷静的再评价的时候了我们应当保留那些性质有效的抛弃那些不合适宜的——这正是当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也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本书才有了这个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于这一在评价的过程从而实现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抛弃他所反对的“卑微目的”。

记得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九

汉尼拔,大西比阿的最终归宿。公元前201年,第2次布匿战斗结束后,汉尼拔出任迦太基执政官,并致力于战后经济的恢复,曾经的一代强国,在经济上的飞速进展,再次引起罗马人的警惕。他们要求迦太基交出汉尼拔,无奈汉尼拔只得自我流放以挽救祖国。在流放途中,汉尼拔始终关心与罗马有结怨的敌对国对抗罗马,但都没有很大的成效,最终罗马忍无可忍下令通缉汉尼拔。公元前183年,走投无路的汉尼拔最终选择服毒自尽。

他用一生实现了他少年立下的誓言,终身与罗马为敌。汉尼拔的一生折射了迦太基一代强国的'命运。它可能是历史上少有的,并非自身经济衰落而导致灭亡的经济强国。汉尼拔的个人悲剧,若能顺应历史潮流,变革迦太基与罗马为盟,可能迦太基的命运会是另外一个呈现的方式。历史不能假设。历史的变革从来没有在旧制度中产生,只有摧毁旧的体制,制造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毁灭即是重生。

正如我们的南宋王朝,直到灭亡之际,南宋的经济依旧强劲。在后来元朝的国际贸易大潮中连续呈现东方魅力,不与时俱进,只能无情被淘汰。罗马的大西庇阿凭借击败迦太基的功劳在罗马如日中天,麻烦也随之而来。他的政敌时刻查找攻击他的借口,每每他总是借助从前的功劳和军队的支持而免于惩处。在一次审判大会上,大西庇阿提示民众,今日正是扎马战役的纪念日,罗马应当记住他的功劳。他胜利地煽动起了大众的狂热忱绪,结果很多人包括法官分散他来到神殿,向上天祈祷,赐予罗马更多的像大西庇阿这样的英雄领袖。晚年的大西庇阿在经受这些之后心灰意冷,打算离开罗马回到坎帕尼亚自己的庄园,在那里度过了最终的时间。在遗言中,他要求不要把他葬在罗马,要魂归故里。同在公元前183年,两位天才的统帅汉尼拔和大西庇阿离开人世。

迦太基由于拥有汉尼拔这样的天才而拒绝转变,惨遭灭国。罗马共和国由于拥有大西庇阿这样的杰出统帅,而逐步走向帝国独裁统治时期。600年之后西罗马帝国灭亡。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

最近在读《全球通史》,还没读完,因为这本书很厚,十六开的纸有上千页吧,我只读到中世纪。不过也从中发现了点道理,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讲一下我对进化论的观点。很多质疑进化论的人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没有进化成人。我的观点是,其实进化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史前是这样,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我们人类在变化着,从身体素质、智力等方面都在变化着。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也在变化着,有的物种要灭绝,有的物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之所以用变化这个词,是因为现在很难说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最终会是发展还是堕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看法。人类的发展也适用于这种变化。史前人类其实是有四种人:印欧人、蒙古种人、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当时他们还都是原始人,过着采集食物的生活,被称为食物采集者。但是,他们采集食物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印欧人和蒙古种人的效率更高,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因此也就有能力向外拓展。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效率低。这种差别的结果就是现在世界上存在极少数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绝大部分人为印欧人和蒙古种人。我们中国人就是蒙古种人的分支。

生产效率导致人类进化这种观点在我国历史教育中很少被提到,在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中更是鲜见。绝多部分史书说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君主失德,失去了上天的庇护。这种论调,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回避了发展经济这个主题。朝代更迭的真实原因是经济,而不是道德。每个朝代建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官员数量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国家开支会大幅增加,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这时农民作为主要生产者需要缴纳的赋税也会提高。这种情况下,农民的通常做法是把地卖给有钱人,自己只负责耕种,缴纳租子。而这种方法也只是暂时缓解了农民的压力,随着国家需要的收入增加,封建社会生产效率并没有发生过突增,因此最终转化到农民身上的压力并没有实质减少。于是,我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农民起义就如海浪般一浪高过一浪。

读《全球通史》的另一感受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欧美的富豪捐出自己的家产成立基金会或者捐给其他基金会,他们关注贫困人口、关注艾滋病以及环境问题。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公益的发展,使很多因历史原因致富的企业家关注社会公益。但是我想说的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争强好胜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比我们东方人要强烈很多。欧洲并不是物产富饶的地方,而且欧洲大陆上的民族并不少。因此,中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欧洲是一片混乱的景象。突厥人、日耳曼人、维京人、高卢人等等为了争夺土地混战不休,这种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欧洲人怎么可能是乐善好施、一副菩萨心肠。所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才会从他们嘴中说出来,所以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他们会偷偷修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洲人并不值得信赖,当然还有美国人。所以,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很多人不要一谈到西方人就讲他们有多好,充满了尊敬。他们在历史很长时间里都是**。

先说这些吧,因为《全球通史》还没有读完,希望早点读完,与大家分享。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一

“自我维持生存和自我发展的欲望,成为了人类伟大的推动力”,弗雷德里克·巴斯夏说的。

每个人都存在大大小小的竞争中,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要充实我们的大脑,武装我们的思想。可我们一生下来就是同样的人,什么能改变我们的思想?环境、知识和时间。

这三者好像都轮不到由我们控制,环境和知识的改变是根据时间的推移来改装我们的思想。

环顾你四周,你看不见时间的踪影,但你此时此刻站在的历史长河中,前面是未来,没人可以预测,即使你看见了未来,忍不住动动手指改变什么,就像蝴蝶动动翅膀,那你改变的可不只有你的思想,而是宇宙时空。你的身后是几万年的文明。

即使社会结构不同,环境、技术、观念都不相同,可是你可以在这一个个统一.灭亡、兴奋、衰落的轮回中找到闪光点。

希腊-罗马留下的古迹,雅典卫城的庄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代师生的传承。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秦迅速的发展以及短暂的生命,汉武帝的“好战”英明,野心勃勃,万里长城史诗般的整修重造。

这些历史结点的背后是什么?是人,一个个有名或无名的人,它们的生存是如何维系的?生活是怎样多彩或无味的.。

朱熹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

当你秉承着一颗当事者的心去阅读那些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背景,你会作何评价?

想象一下,你处在中世纪的欧洲,你是一名没有人权的农奴附庸,被囚禁在看似自给自足,实则麻痹人们的意识,无处不在的枷锁中。可是你每天要负多少沉重的徭役,任那个坐享其成,无情无义的领主打、骂、罚、买卖、侮辱,看着身边的人企图逃离庄园,脱离这个黑暗的中世纪,建立起人性化的制度,你会怎么想?反抗?起义?当时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中国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人多势众,而你孤身一人,手无寸金。你会尝试寻找新生活,还是忍辱负重。

如果你是中世纪欧洲时期的一名领主,面对那些没有自由的农奴,他们跟自身一样,都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人,只是起点不同,你会对他们起丝毫的悲悯之心,还是不愿打破封建。你不妨像那样站在21世纪人们的思想去活一下中世纪的人生,你就会感觉自身像是经历了由史前到21世纪的进化与净化——历史是事实,事实是已经发生的,是没有任何人在你耳边打扰你对历史的看法的,因此它是纯净的,就像清晨叶上的露珠,冬日车窗上的霜,实验室中的蒸馏水,而不是水龙头流出被漂***浸过的自来水,河中夹杂着各种生物代谢物的浪潮。

因此说,历史就像是可以真正拭净镜子上灰尘的水,让镜子保鲜、干净。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当你把你的思想拿出来放到历史这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中洗一洗,或许不能改变历史,但一定能改变你的未来。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二

全球通史读后感,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用全球历史观研究世界历史,带给我们全新的视野,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全球通史读后感,欢迎阅读!

斯塔夫运用新的史观全球史观对史前到二十一世纪文明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的分析,这种做法一改当时西方中心论的学术理念,采用汤因比文明模式论的方法,以文明为历史单位。

语言通俗,平易近人,它虽然是一部历史,但将历史与当前现实结合在一起,使读者阅读起来更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利于我们把握现实与历史的关系,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霸权,恐怖主义,仍然气焰嚣张。

它对我们对我们如何应对和分析提供了一个视角。

其次作者立足整体,把眼界扩展到全世界,抛弃国别史来编纂世界史的传统。

第一编着重讲述史前史,为读者详细的展现了史前人类的生活面貌,以采集和打猎为主的原始人类逐渐被农业文明所取代,作者留下许多悬念,主要归根于史前史离人类太遥远再加上自身知识的局限,很多知识不能盖棺定论,需要读者自己来分析发现。

第二编中作者大量讲述欧亚文明,斯塔夫先对欧亚大陆作了整体分析接着对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华夏文明进行说明。

然而详略不当只对希腊罗马文明进行了详细概括,分期相对明确,但对大河文明简略的分析,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流域,中国的分期却相对模糊。

可能作者尚未完全摆脱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或者不太重视这段文明吧。

第三编中斯塔夫对欧亚中世纪文明做了阐述。

伊斯兰教,突厥和蒙古人的远征,拜占庭文明和儒家文明。

这一时期在作者眼里只有西方文明在向近代化转变。

其他文明要么停滞不前,要么被征服。

例如伊斯兰教的传播较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较为温和,他们在征服其他弱小民族时,往往与当地土著人通婚,较为文明的传播伊斯兰教文明。

而在对印度的征服,三次征服相距时间过长,且碍于印度众多的人口以及印度教在印度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北印度和南印度传播甚微。

只有少数种姓低劣的人群选择皈依伊斯兰教。

而像苏莱曼这样的君主则通过暴力征服建立起里庞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从而促进了欧亚之间的联系。

而中国受儒家文明影响,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

中国的政治文化相对稳定且越趋保守,这就是中国和伊斯兰文明一样趋于土崩瓦解的原因,可能对于十六七世纪来说中国伊斯兰是影响世界的大帝国但十八世纪的西方亦不容小觑。

相对于中国,曾经作为徒弟的日本虽然面临美国黑船事件的影响,但这很快推动了幕府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发展,主要日本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其他原因作者并未深加说明。

1500年以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生存空间的狭小,促使人类不断追求进步,新航路开辟,是世界的联系紧密起来,世界从孤立走向融合,西欧凭借强大的武力借助传播基督教开辟了一条条新航路。

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更是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500年以前所有的成就都没有这短小的历史进步的迅速。

近代一次次的战争,人类在经历着力量的转换,时至今日竞争和综合国力充斥着这个社会。

这就是西方中心论盛行的重要原因,可是我们要学会反思,各国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忽视环境,拼命发展军费,是这个社会变得空前紧张,人类社会战争冲突不断,贪婪的欲望阻止了人类向前发展的正确轨道。

物质第一和拜金主义享誉社会。

人类的好奇心引发人们过多的欲望,地球村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人类在无休止的国际交流中进行了永无止境的争斗。

然而事物具有两面性,斯塔夫意识到现在众多的科学家都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

马克思主义事物都是有它的消亡历程中的,我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也在挖掘自己的坟墓吗?对人类说认清现在憧憬未来,过程远远比结果更重要,即使我们正在走向毁灭。

我们也应该珍惜现有的一切。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为之自豪的历史,时间能说明什么呢?民族国家的高下又岂能通过时间来衡量啊?三百年历史的美国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灭亡呢?我们的思想一定要经得住未来的考验。

最近在读《全球通史》,还没读完,因为这本书很厚,十六开的纸有上千页吧,我只读到中世纪。

不过也从中发现了点道理,跟各位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讲一下我对进化论的观点。

很多质疑进化论的人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没有进化成人。

我的观点是,其实进化一直都没有停歇过,史前是这样,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

我们人类在变化着,从身体素质、智力等方面都在变化着。

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也在变化着,有的物种要灭绝,有的物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

之所以用变化这个词,是因为现在很难说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最终会是发展还是堕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对物种进化的看法。

人类的发展也适用于这种变化。

史前人类其实是有四种人:印欧人、蒙古种人、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

当时他们还都是原始人,过着采集食物的生活,被称为食物采集者。

但是,他们采集食物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印欧人和蒙古种人的效率更高,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因此也就有能力向外拓展。

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效率低。

这种差别的结果就是现在世界上存在极少数的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绝大部分人为印欧人和蒙古种人。

我们中国人就是蒙古种人的分支。

生产效率导致人类进化这种观点在我国历史教育中很少被提到,在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中更是鲜见。

绝多部分史书说一个朝代的灭亡是君主失德,失去了上天的庇护。

这种论调,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回避了发展经济这个主题。

朝代更迭的真实原因是经济,而不是道德。

每个朝代建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官员数量会大幅增加,这意味着国家开支会大幅增加,而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民,这时农民作为主要生产者需要缴纳的赋税也会提高。

这种情况下,农民的通常做法是把地卖给有钱人,自己只负责耕种,缴纳租子。

而这种方法也只是暂时缓解了农民的压力,随着国家需要的收入增加,封建社会生产效率并没有发生过突增,因此最终转化到农民身上的压力并没有实质减少。

于是,我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农民起义就如海浪般一浪高过一浪。

读《全球通史》的另一感受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

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欧美的富豪捐出自己的家产成立基金会或者捐给其他基金会,他们关注贫困人口、关注艾滋病以及环境问题。

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公益的发展,使很多因历史原因致富的企业家关注社会公益。

但是我想说的是,西方人并不是天生的慈善家,争强好胜是他们的本性,这一点比我们东方人要强烈很多。

欧洲并不是物产富饶的地方,而且欧洲大陆上的民族并不少。

因此,中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欧洲是一片混乱的景象。

突厥人、日耳曼人、维京人、高卢人等等为了争夺土地混战不休,这种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欧洲人怎么可能是乐善好施、一副菩萨心肠。

所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才会从他们嘴中说出来,所以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他们会偷偷修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欧洲人并不值得信赖,当然还有美国人。

所以,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很多人不要一谈到西方人就讲他们有多好,充满了尊敬。

他们在历史很长时间里都是人渣。

先说这些吧,因为《全球通史》还没有读完,希望早点读完,与大家分享。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

某位学者曾说过,一位史学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显然,阅读一本没有“高尚灵魂”的史书只会令我们这些“圈外人”获得一些所谓的偏见而非一种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所得出的真知灼识;而太过深奥的史学题材又很难让人能够明晰作者所想要展示给读者的真理。

如果你正在读着这篇文章,请试着幻想一下,若干年后你事业有成,和昔日老友最有趣的话题是否莫过于回忆旧时的快乐时光?事业有成的同事坐在一起,最有趣的话题是否莫过于回忆以前一同奋斗的历史?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坐在一起,最有趣的事情也就应该是回忆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最后当然就是全人类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正是在做这件事。

大师穷其一生,以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为我们编写了一部“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不同于那种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强加给读者的历史学作品。

这部被人们称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全球通史》,就像一段老友长久的回忆,慢慢道来,没有丝毫教育人的笔墨,却随时将历史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提醒读者过去与现今的内在联系。

由此,对于读者,阅读历史成为了一种乐趣,能够不断对历史和现实两个世界不断进行探寻和解答。

例如,《全球通史》对古代安第斯地区的培高平台田地种植方法进行了介绍和阐述,这一项最先发源于安第斯山区,被人们遗忘数百年的古老技术,近年被科学家发现和恢复以后,甚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这无不提醒着读者,尽管如今“科技”不断发达,我们依然可以从历史中学到我们不曾掌握的知识,依然可以从祖先那获得一些“礼物“……由此,也可以体会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也就是《全球通史》所具有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如果历史学家在编著时只埋头于“从过去到现在“的叙事,而不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对读者的需求和探索的目标进行充分的关注,那么,毫无疑问这本书的读者只会是专业的历史学者或学生。

正如开篇所说,诸如我这类“圈外”的读者,甚至很难将其完整阅读下来,更别提能够有所收获。

当你在阅读《全球通史》时,你会觉得你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在思考未来,当你对这个世界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你就能够对世界未来的走向有一个自己的判定。

《全球通史》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让我们从世界的过去,看到未来,即它能够给任何读者带来十分强烈的“现实感”!

而直到翻开这本书,你才会发现它比任何媒体杂志都能“爆料”。

诸如此类不论大小的历史事件就如同作者在与老友的谈吐之间,平心静气的娓娓道来,个中精华,还等你慢慢去体味。

二十世纪不断发展,人们在短短一百年里的发展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是在这短短一百年间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却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人类文明已经步入了21世纪,作者也曾在序言中谈及:“21世纪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而且还拥有巨大的潜力。

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的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所以,不管未来人类社会将如何发展,决定这个方向的,将永远是人类自己。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便有了下面的几点读后感。

一、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动物一样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人类在名为“国际交流”的幌子下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这在当前的世界仍然在延续。

放眼望去,世界历史越来越是“实用主义”哲学或是“唯物论”的天下了。

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战争,一战二战,在炮火的轰鸣下人类在一次次地进行着力量的转换。

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过渡,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国际竞争的号角吹响到各个地区,我们看到现在的中国,发展经济是头等大事,gdp指标压倒一切,经济搞上去了一切也就好了。

这种“竞争”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我们在对比1500年以前的历史特别是远古历史和1500年以后的历史不难发现: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

二、《全球通史》对中国的介绍始于商朝,把商朝当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朝来展开中国历史,这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不一样的。

目前史学界尤其是外国历史学家对我们所称的“五千年文明”还有很多持怀疑态度,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出现。

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在外国人的压力下我们屈从地去挖掘我们的祖先的坟墓并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年代久远,难道“历史悠久”便能加足我们以后在国际交往中说话的底气?难道美国会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长短来作为它外交政策的依据?我们对本身历史的研究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要求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历史。

时间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过去。

民族、国家乃至于我们个人的发展,力量的高下,都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

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但还不是生机勃勃,照样生活得很好?

三、《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

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在人类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

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

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

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三

本文是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关于高三读后感的高考,欢迎阅读。

一群年轻的青年,一颗颗炙热的心,同一个美丽的梦想。

环顾四周,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台台设备完好的机器……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回顾1977年,在一个大农场里,20来个年青人离开城镇十年,终于等来了解放,等来了高考。在争取高考的机会和参加高考的道路上,他们挨过冻,受过饿,甚至还差一点失去了高考的机会。不过,到了最后每一个人都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读书的希望。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不留神就会被套一个历史反革命的帽子,但从画面中人们还是能感受到一个父亲的慈爱。而且,农场管理员老迟也在最后把他们所有人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

北风呼啸,伴着白皑皑的雪,他们熬过了最困苦的日子,携着叮咚如泉的笑声走出了农村,跨越了贫穷,用只是来养活自己。

过去于现在,强烈的反差,高楼大厦平地起,卡车小轿满地跑。时代的变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便利,更让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下都普及到了知识。我们还有理由说出:不想学、不要学的话吗?有这么一篇文章曾称中国人写出来的汉字“惨不忍睹”,而那还仅仅是中小学生写出来的。学习环境好了,我们不是应该用更加努力的心态就读书吗?不用挨饿受冻就更应该去迎来我们的梦想。

把过去做为动力。纷纷而落的雪花融化在手里,飘扬在心中。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四

浏览了《全球通史》,对里面关于冷战的部分比较感兴趣,也有很多收获,明白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凡的道路,也明白了当今国际关系的许多道理,下面是我的一些读书感想。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深表遗憾,社会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共产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倒退了。这个阶段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逐渐转化为多极化格局,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力量结构。“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是不确定的,大概有俄罗斯、西欧、中国、日本等。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如印度、巴西等,加入“多强”系列。我认为多极化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来看,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谁也阻止不了,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强大起来,然后在国际上发挥重大作用。

冷战结束后,世界逐步走向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这个世界还不是天下太平。冷战后,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了,如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矛盾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及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严重地威胁世界和平,局部的战争和纠纷不断。如海湾战争、印巴冲突、波黑战争、911事件、巴以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美国想建立一个单极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对手,实现其霸权主义。所以说,实现全世界和平的道路还长远。我们只能是好好珍惜现在的相对和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怎样才实现全世界和平呢?除非是各国的利益都得到满足,和平的力量远远大于战争的力量。我相信会有全世界和平的一天,那就是共产主义了,因为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得到满足,战争也就不存在了。当今的国际秩序还是不平等的,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之间的不平等。联合国应该起带头作用,改革联合国的机构和机制,改造国际秩序,使世界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少了中国,世界冲突将会加剧,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历来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许多国家,特别是印度经常造谣“中国威胁论”。中国强大会不会真的会威胁其他国家呢,我相信中国会和平崛起,不会增加战争的因素,因为中国人历来是爱好和平的。

中国强大,只能增强世界的和平力量。在社会主义受到严重挫折的当今世界,中国应该首先要壮大自己,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适度发展军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确,中国在逐渐强大起来,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和人口大国,中国应该努力发挥在国际上的作用,参与国际政治,调节国际关系。

我觉得作为21世纪的新人类,应该多关心一些时事,了解世界形势,关注国际关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一点贡献,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五

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毋庸讳言,阅读历史,特别是通史类的教科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书却可以让读者比较轻松地读下来。阅读该书的时候,会觉得本书写得不那么精彩,有些枯燥,许多精彩的历史事件似乎都一笔带过了。但这是由《全球通史》的研究课题决定的。全球史的研究,是对地球诸“文明”的兴衰以及之间的联系的研究,而“文明史”的视角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大尺度的视角,在这么大的视角下,统治者的个人意志造就的一些历史事件就淡化掉了。

本书讲述的各个文明的每个时段,都会出现一些伟大的帝国,像什么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汉帝国,孔雀帝国等,但都会朝着某些设定的方向发展:部落兴起――战争扩张――帝国形成――生产率增加――人口增多――行政繁冗――赋税变重――停滞不前――内部问题――外部问题――衰落――灭亡。我最感兴趣的是联想到中国从秦朝就开始的王朝更替,拿三国演义的开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成经典的形容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也都了解,说的久了,就仿佛成了一种宿命论的味道,就相信这就是汉族这个民族身上的宿命或者诅咒,以至于就忘记了去理性的分析研究背后深藏的一些原因。作者在这本书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那就是从经济生产率着手,就像我在这段文字开头写的那样,帝国刚建立的时候是四处扩张,掠夺财富,稳定政权,所以经历过乱世之后,经济开始恢复,农业开始发展,产生率提高,养活的人口也慢慢增加,最后会有一个临界点,到了这里,生产率到了瓶颈,帝国的国库也因为渐渐增多的贵族享受和行政人员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空,只好增加赋税,而这虽然暂时提高了国库收入,但却给农民带来了很重的负担,到了最后官僚内部往往就开始出现一些问题,而外围的游牧民族也开始虎视眈眈,到了最后,不是内部被农民起义搞掉就是被外族入侵灭掉。之后呢,上一个帝国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帝国的开始,循环往复,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帝国能跳出这个圈子。

通观全书,读者首先会发现,《全球通史》虽是史书,但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它虽然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但并不是一味地把读者拉向遥远的过去,而是随时把历史上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提醒读者认清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与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的思想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在历史与现实的两个时空里驰骋,甚至由此产生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联想与对比,产生出自己思想的.火花和创作的冲动。由此,阅读历史成了一种乐趣,成了一个对历史和现实两个世界的疑问同时不断探询和解答的过程。

闲暇之余,借助于网络搜索功能和古代、现代世界地图,()读读该书,从某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和历史,眼界也许会更加宽广,但肯定会得到不同的乐趣。

2016-7-26。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六

去年这套书在网上很火,很多人都在推荐,这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书,读了一段时间,然而并没有马上写读后感,我想先沉沉。

沉沉心,当你已经没有超然的热情,不再沉迷情节,而只是回味的时候,我想是时候了。

首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书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和文凭,它被铭记的也不是。在我们心中打下烙印的,一定是带给我们或思考或感动的精神财富。当我们在无趣的生活里疲惫迷失、索然无味时,我们能够从书籍之中汲取力量。《全球通史》回顾了1500年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国家的兴衰,书中人物或国家也面对着像你我一样的生活,甚至是更加残酷的命运,而这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代入感和力量的源泉。

这本书从世界的角度来介绍历史与人类社会的演进,无论介绍到哪里,中国始终在我心中是一个特别的部分。4000多年中,中国人在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发展起一个独特而自治的社会。这一明显的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产生了这样一种思维: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由于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近代的灾难性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发生在1839年鸦片战争期间的一个故事:

在这一年,清朝军队试图重新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宁波,清军总攻仍采用数百年的传统方法,将点燃的木筏向英国船只发射出去,英国舰队在它们到达前就把这些火攻木筏击成两半,旋即攻击清军,清军一触即溃。

有人建议:应该在一些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将猴子扔到英军舰队的甲板上。火焰会随着受惊的猴子四散开去,如果恰巧能跑到弹药库,那么整个舰队都会化为灰烬。19只猴子被买了回来,并被带到了前沿阵地,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敢向英国舰队靠近到足以将猴子扔到甲板上的地步,所以这一计划从未付诸实施,随后由于战斗的失败,人们纷纷逃走,包括主管这些猴子的冯先生。由于无人管理,这些猴子最终都在冯先生无人居住的前屋里饿死了。

现在看到这个故事当然都会付之一笑,但这正是由于过去的中国骄傲自满,盲目自大,惯用老眼光来看待世界所造成的`。现在的我们也时不时犯着同样的错误:用老眼光看人。

老眼光,就是成见,就是印象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能都被看低过,但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自我尊重,明确目标,不断进化自己。虽然我们可能都还没有真正做到什么,但只要我们已经开始展现出一些改变,都会赢得自己内心的掌声,无论这个世界能否看见。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七

面的迷了。

理哲学,因此也受益匪浅。哲学中有句话,量变导致质变,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什么,只要数量达到某个极限,那么就会导致质量的改变,还真是这样的,当我看那些东西多了,自己的思想高度,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识,那自然也是不断的提高的,因为读了太多的古人的书籍,所以有时候说话就像电视里面的那些得道高人,跟平常的那些朋友说,阿弥陀佛施主,说自己是得道高人,他们还不信呢。不过后来知道鬼谷子,中庸这两本书很好,只是我没有深研,如果你看到我这篇文章,你一定要去找那两本书来看看,一定会受益的。虽说学海无涯,不过当你达到一定的深度,广度,那么,你就一定会是以为高人了。最终,我结合小说里面的武学,得出一个结论,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而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永远也不需要记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不过记住,千万别读死书,不然你进得去出不来,那就真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了,你终究只能被书所左右,自己不能左右书,那要怎么样才能不被书左右呢,就是不管你读什么书,你都应该吸取里面的思想,而不是咬文嚼字。

在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时,自己确实在思想高度,深度,广度,等等的都不足,可是后来自己确实读了很多书,都已经不读书了,才豁然省悟,自己跳出了书海,仿佛,自己听到了茫茫大海上的靡靡之音,仿佛西游记里面玄奘,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获取真经了。还记得王国维的思想三境界,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分。因为那些人在高考时甚至之前,他们的思想高度大多数就已经是我们现在的高度,有的甚至超越了我们现在的思想高度。自己感慨啊,为什么感慨呢,因为感慨他们大学出来百分之八九十的都是将帅之才啊,那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整体思想都那么高了,那么他们的才智还会差吗,自然是不会的,相信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才。

今年高考,听说湖北省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诗作文,被该省阅卷老师一致评为满分,引起我的好奇,深为少年奇才所折服,于是上网查看了他的原作。

细细阅后,觉得作为一名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毕业生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作品实属不易,因为现在学生爱好中华诗词者已是凤毛麟角,但是被一致评为满分却又觉得有些过分。

首先,作为文学作品,只有更好的,没有最好的,更何况不同的人对同一篇作品往往有不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满分,就是无瑕可击,从形式题材到思想内涵都是佼佼者。但是这篇古诗是否具有如此水准呢?我觉得未必。

一例举。

其三,从诗意上来讲,前面部分有些离题,讲的基本上是中国近代史,和黄花岗72烈士没什么大的联系,诗贵精炼,并不是越长越好,倒不如渲染一下黄花岗烈士陵园肃穆、庄重的环境气氛比较好一些。

当然,在如次短暂的时间内该生能写出此诗不得不由人佩服思路敏捷和深厚的文学、历史功底,对于其中瑕疵,自然也没必要指责过甚。然而,对于一致评为满分的阅卷老师,却不得不令人汗颜。连古体诗最基本的规矩也不甚了解就为别人作品下了“从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的结论,不但胆大,而且未免妄为了。这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悲哀,也是湖北考生的悲哀。由于他们的无知给了考生一个不公平的结论。

今天在搜狐里面看到了今年高考的满分作文,记得在前段时间看到高考作文题: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句诗为题,写一篇作文。当时我就想,这样的作文如果是我该怎么写呢?结果是感到很茫然,很困惑,是啊,离开校园已经多年了,对于高考这种印象早已是很模糊了,虽然每年都喜欢看这方面的内容,但是真正让我们试确实是感到力不从心的了。

现在看到这篇作文,我确实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学生知识面是很广的,从文。

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厚重的文化积累,而这种积累却不是仅仅依靠课堂就可以解决的,没有广泛的阅读,学生怎么能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面完成这样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啊!

“有奇书读胜看花”,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她读书的范围拓展一些,不要沉湎在那些文学书这一块,因为只有广博阅读,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八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趣味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发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因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两性间的不平等是源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能力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现在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发展却不是一开始可以预料的。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这一幕甚至现在仍在上演:无论开始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随遇而安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类“交流”为幌子,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放眼望去,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发展”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这是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找到的场景。

《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作者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例如现在的朝美两国,不停地研发新式的武器,日益剧增的矛盾,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如果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那么我们在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想一想,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必须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十九

“人类从诞生时的荒蛮状态到农业革命,耗费了100万年的时间。但是在此之后,人类只用了1万年就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接下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时,人类仅仅用了不到两个世纪,我们不知道人类在未来将会到达何处,但是我们确切的知道,我们一定会到达那里,而且很快。”

读英国乔治·威尔斯、美国卡尔顿·海斯的《全球通史》可谓受益良多。

【石器时代】。

关于人类到底是上帝创造的,还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至今尚未定论。但考古学告诉我们:之前确切地存在着南方古猿、尼安德特人、能人、真人……农业革命使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走向了新石器时代,生活也从追逐猎物、不断迁徙变为定居生活。因为食物供应充足,人口增长迅速。从1万年前到2000年前的8000年中,人类的总数从532万增长到1.33亿,增长了25倍。

【古文明】。

随着人类的聚集,以城市中心为代表的文明,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开始,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陆续出现。其中,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值得一提。埃及人崇拜太阳神,相信有来世,《亡灵书》指导人们如何在来世穿行,教会人们怎样通过死亡后的审判。金字塔是如何被建造出来的?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说是埃及的工匠建造的,像中国的万里长城;但也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标记。金字塔的外形以及它们反射阳光的本领,都展现出与太阳神崇拜相关的特点。因为法老是太阳神在人间的代言人,自然就建造出这种形象的金字塔。中华文明延续不断,作者认为是在中国的文明里,任何时候都没有产生过祭司阶级或宗教集团,而是追求现实主义。中国人对现实主义的特殊喜爱,能够为政治本身的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它让文人们通过全国性的考试考取功名,进而为官,在现实中获得成功,而不是通过祭司和信仰来祈祷未来。

【三大宗教】。

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宗教的发展,直到今天。

公元前600年,乔达摩·悉达多创造佛教。每个人都要面临疾病和死亡,幸福无法被保障,也无法被满足。为了寻求这样的真理,他抛弃了富裕的生活和漂亮的妻子,通过禁欲、绝食和自我折磨,直到从昏迷中醒来,才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为“佛陀”。他认为人的欲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并且都是邪恶的。第一个欲望是满足感官的需求,也就是肉欲;第二个欲望是追求永生;第三个欲望是渴望富裕,也就是俗欲。一个人只有克制这些欲望,才能获得宁静的生活,当一个人已经不存在“我”的时候,他就得到了更高的智慧,这就是涅槃,也就是灵魂的宁静。“凡是想拯救自己生命之人,必将失去生命。”

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耶稣宣扬天国理念,“只要奉行天父的旨意之人,都是我的母亲和兄弟姐妹。”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根本上是因为罗马政府认为他们众多的信众可能会危机罗马的统治。第一,基督教的疯狂传教威胁罗马国家的地位。第二,基督徒要保持自己宗教的神圣性,不肯参与其他国家制定的祭祀活动。第三,早期的基督徒多是平民,被上层社会所轻视和嫌弃。第四,基督徒提出来的圣洁、仁爱和平等口号在当时不切实际,让人不安。第五,基督徒十分团结,容易让人联想到他们有政治企图。第六,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威胁了社会秩序。一个人信仰了基督教,之后,就会把他的奴隶给解放了,这在当时大逆不道。基督教的分裂和发展始终围绕着耶稣是神人二性一位的还是二性二位的,这个问题在热播电影《达芬奇密码》中仍有体现。基督教发展进程中最有意思的是,罗马教廷贩卖赎罪券来获利的故事。信徒赎罪本来是让犯错的信徒通过某种方式赎罪后能够开始新的生活。有人会承受肉体的折磨,有人去遥远的地方朝圣,有人通过捐钱、修路表示赎罪。14世纪罗马教廷的财政状况堪忧,濒临破产。1300年开始罗马教宗开始售卖赎罪券,并被定为禧年,如果信徒这一年来罗马教廷朝圣就能获得赎罪券。赎罪券本意是神赦免了信徒的罪行之后信徒做出的补偿。但很容易被误解为赎罪券相当于护身符,有了赎罪券,就不再惧怕犯罪。罗马教廷为此获得了一大笔收入。由于收入非常可观,教宗决定每一百年有一次禧年。但1400年教宗又把频率从100年改为50年,1450年改为25年,1501年教宗马上宣布5年后就进行下一个禧年。这真有点小孩玩过家家的戏谑。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科学进步和发展已经让人们很难接受《圣经》中的奇迹和神话了。

伊斯兰教是在公元570年由默罕默德创立的。默罕默德出生在贫困家庭,先做牧童,后到一个富商的寡妇那里做仆人,负责看守骆驼。这位寡妇看上了他,并和他结了婚。这一年默罕默德25岁,而他的妻子已经40多岁了。40岁之前的默罕默德只是一个普通人,十分平凡。40岁之后的默罕默德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写成诗篇,宣称自己是先知,宣传自己的思想。在麦加传教10年,默罕默德没有成功。而是在距离麦加400km之外的麦地那,默罕默德受到了欢迎。公元622年9月20日,默罕默德进入麦地那,开始掌握巨大的权利。阿拉伯人把这件事称为“希拉吉”,伊斯兰的历法也从这一年开始纪元。629年,默罕默德才进入麦加,成为麦加的主人。632年,62岁的默罕默德拥有了整个阿拉伯世界,也就在这一年,他去世了。按照阿拉伯人的传统,领袖是从部落上层有威望的人中推选的。经协商,先后推选默罕默德的好友阿布·伯克尔、默罕默德的妹夫奥马尔、默罕默德的女婿奥斯曼为前3任哈里发(意思是先知的代理人)。奥斯曼被刺杀后,在反对派的推举下,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出任第四任哈里发。直到今天,是否承认前三任哈里发成了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主要差异。逊尼派提倡求大同存小异,融合不同见解,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在《古兰经》没有指明的地方根据自己的理解认知世界,主张革新,比较温和。逊尼派坚持哈里发必须经过协商选举产生。目前全世界伊斯兰教穆斯林90%属于逊尼派。什叶派不承认前三位哈里发作为哈里发的合法性,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为合法继承人。

【罗马文明】。

罗马文明在世界史上影响深远。罗马人的祖先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兄弟俩出生不久被仇人遗弃在河边,一只母狼用奶水哺育了他们。两兄弟成人之后杀死仇人,建立了一座城池,兄弟俩对城池的归属展开了竞争,哥哥罗慕路斯战胜了弟弟列莫斯,就用自己的名字给这座城市取名罗马。罗马帝国的辉煌毋庸多言。公元前1世纪(中国西汉时期)凯撒征服高卢(今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荷兰南部、瑞士西部和德国莱茵河西岸一带)驱逐日耳曼人,跨过地中海入侵英国。整个大不列颠和莱茵河流域都被控制在凯撒手中。进而,凯撒向小亚细亚和埃及进发并取得胜利。他说:“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拉丁语“veni!vidi!vici!)。在埃及,凯撒遇见了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凭借美貌和超凡的语言魅力,她让凯撒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好像有个电影《埃及艳后》就是说的这位女王。最后,凯撒因变得专治残暴而被刺身亡。凯撒的名字之后成为“万王之王”,类似中国的“皇帝”来自于三皇五帝的统称,后来欧洲像德国、奥匈帝国、俄国、保加利亚常常把凯撒的称号冠于自己的称号之上,自称“凯撒”(俄国沙皇在俄语中就是凯撒)。

【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的欧洲最值得一提的是“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以收复阿拉伯入侵占领的土地名义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有九次。十字军东征能吸引众多的人参加,且持续近200年时间,是因为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失业者加入十字军,可以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到新的土地上谋生。之后的航海也有着类似的时代背景。十字军一路烧杀抢掠,在耶路撒冷开始屠城,因为他们把杀死异教徒夺回圣城当做信仰,并且还因为他们带着掠夺财富的狂热思想。耶路撒冷城里的7万名穆斯林和犹太人被屠杀,据亲历者说,耶路撒冷城中的血没过了脚踝,妇女被强奸,儿童被摔死。1204年,十字军占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筑被毁坏,文物和艺术品被掠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被洗劫一空。(这和日本侵略中国时的情景何其相似啊!)这场延绵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运动总体上说是失败的,造成了宗教和种族的仇恨,很多人为此而丧生,但也从客观上打开了对东方贸易的大门,促进了欧洲和地中海的交流,促进了西方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的发展。

【文艺复兴】。

欧洲近代文明的萌芽来自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是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黑死病和封建主义危机。黑死病(blackdeath)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席卷埃及、北非和小亚细亚地区。黑死病通过商船在1348年侵入英国,牛津大学三分之二的学生病死,整个英国人口死亡四分之一还多。欧洲所有国家的死亡人数超过2500万,全世界的死亡人数达到7500万。黑死病爆发,富人和贵州用残暴的法令逼迫贫民增加劳动,进而引起了大量的贫民起义。欧洲面临全面崩溃,陷入黑暗。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出现了一丝曙光。黑死病促使薄伽丘写出了十日谈,《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描写了7个妙龄女子和3个青年男子为躲避佛罗伦萨的瘟疫,到乡间别墅的10天中讲故事、谈音乐,排遣寂寞和苦恼。这部作品导致了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势不可挡。众所周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都产生于这个时期。14世纪中期至15世纪中期,只有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并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人物。但文艺复兴慢慢传播开了。直到1650年,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300年,极大地改变了欧洲。它不仅是一次文化艺术运动,更是一场政治和社会的改革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的基本诉求被概括为五句话“要秩序不要紊乱、要富裕不要饥饿、要文化不要愚昧、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美德不要腐败。”通过文艺复兴,君主和平民开始联盟,政府不再靠武力治国,而是通过政治手段进行管理。欧洲国家从旧时代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大航海时代】。

欧洲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1492年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历经两个月零九天航行,在10月11日晚10点来到美洲。哥伦布本意是寻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却至死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新大陆——美洲,至今美国的土著印第安人就是被误认为的印度人。古印第安文明中最突出的是玛雅文明,玛雅人采用20进制,包括零。玛雅人的太阳历法包括每个月20天,一年18个月,加上5个忌日,正好365天。玛雅文字和汉字一样是象形文字。2007年评出的新七大奇迹包括玛雅人建造的库库尔坎金字塔,该塔高约30米,共9层,9层台阶从中间分开,加起来是18,代表一年18个月。金字塔四面各有91级台阶,加起来共364级台阶,加上门口的一级,共有365阶,象征一年中的365天。金字塔底座上雕刻着羽蛇的头像,每当春分和秋分,从某个特定角度观察夕阳时,仿佛一条巨蛇沿着金字塔缓缓向下移动,被称为“蛇影奇观”。这些被失落的古代印第安文明至今保留了太多的未被人类认识之谜。哥伦布带回了黄金、棉花以及珍奇的鸟兽,震动了整个西欧。1519年,受雇于西班牙国王的葡萄牙海员麦哲伦穿过黑暗凶险的“麦哲伦海峡”,横渡太平洋,到达菲律宾。船队在浩瀚无际的海洋上航行了98天,不幸的是,麦哲伦在与当地土著的战斗中被杀死了。去时船队280人,只有31人返回西班牙塞维利亚港。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与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天圆地方”完全不同。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开始殖民扩展。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甚至丹麦、欧洲新贵们纷纷粉墨登场,建立各自的殖民地。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诺丁汉的纺织厂中出现,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时代,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法国大革命】。

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批思想家的引领下,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成为时代的洪流,涤荡了封建王朝和教会的权威,终于引爆了推翻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2日,巴黎民众和路易十六的军警在巴黎街头发生冲突。次日凌晨,巴黎全城响起钟声,这是起义的信号。14日,20多万群中拿着刀和斧头冲进巴士底狱,释放了里面的反政府政治犯。这一天后来被定位法国国庆节。起义感染了军队,军队自发组成国民自卫军,戴上红白蓝三色帽徽,中间的白色代表国王,分于两边的红色和蓝色代表巴黎市民,法国现在的国旗三色旗就由此诞生。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但国王路易十六拒绝签署《人权宣言》,巴黎人民被激怒再次冲上街头。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和家人逃出巴黎,但在边境处被截住并押回巴黎。法国革命的胜利引起了其他专治国家统治者的恐慌。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发动对法国的战争,关键时刻法国人民组成了义勇军,在马赛一只500人的义勇军高唱《马赛曲》奔赴前线,这就是法国国歌的来历(我们中国后来的抗日义勇军,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不知道和法国大革命有没有关系)。经过不懈的斗争,终于在1794年法国大革命取得了胜利。

【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拿破仑。拿破仑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1793年拿破仑24岁就在法军中担任炮兵上尉,因抗英战功而被提拔为准将。1796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革命军意大利方面军的总指挥官。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举行加冕仪式,成为法国皇帝,称为拿破仑一世。拿破仑执政后,颁布《共和八年宪法》,建立了一套集权制度,组建了参政院,任命经验丰富的官员分别管理军队、财政和立法,在全国推行郡区市的行政区划,各级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整顿税收,由中央统一征税。建立了法兰西银行,由政府管理,发行期票和证券,发行彩票,募集现金。拿破仑执政期间,共经历了6次与反法联军的战争。拿破仑凭借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很多奇迹,他指挥的很多战役也都成了后世的经典战例。其中最辉煌的是奥斯特里茨战役,俄国沙皇率领7万俄军和奥地利国王率领的1万奥军在奥斯特里茨西部的普拉岑高地与拿皮仑相遇。拿破仑将俄奥李军引入埋伏点,拦腰截断,各个击破,共歼灭俄奥联军2.7万人,还差点俘虏了俄国沙皇和奥地利国王。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拿破仑下令修建了凯旋门。之后的拿破仑叱咤风云,几乎实际统治了整个欧洲。1815年6月,拿破仑率军猛烈攻击普鲁士军队,打算将英普联军分割击破。击退普鲁士军队后,拿破仑命令个路西追击普军,自己调转方向攻击滑铁卢附近的英国军队。英法激战,双方均出现重大伤亡,拿破仑命令格鲁希火速增援,英军主帅韦尔斯利也在等待吕歇尔将军的支援。战争的结局取决于谁的援军先到。结果是,英军等来了普鲁士的援军,而格鲁希还在寻找普军无果。关于格鲁希为什么没有及时增援,成了千古疑问。(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有一篇专有论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滑铁卢之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并在此孤独死去。1840年,拿破仑的遗体被运回巴黎,葬在塞纳河畔。在法国人眼中,拿破仑是法国的象征,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日本】。

公元前4世纪,一些亚洲移民来到日本(不知道是不是秦始皇派来的徐福和500童男童女),日本进入农耕时代,这时候的文化被成为弥生文化。公元3世纪在日本奈良境内出现了崇尚太阳神的部落,凭借武力和通婚建立了大和国。公元4世纪,朝鲜百济国王给日本国王送了一本《千字文》,汉字正式进入日本。公元8世纪,大和王朝实现统一,大和国国王改称天皇,国号从大和改为日本。从7世纪到9世纪,日本向中国唐朝派出大批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直到9世纪,日本才以汉字为基础,发明了平假名,之后又把汉字极度简化为片假名。1192年武士阶级控制军政大权,镰仓幕府成立,进入武家阶段,幕府实际控制政权,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直到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带领4艘黑色军舰开进东京湾,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并且鸣炮示威。日本德川幕府在屈辱中接受了美国的诏书。1854年2月13日,佩里再次带领7艘军舰来到东京湾,幕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神奈川条约》。之后,日本又先后与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等签订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的情况简直一模一样!)。在内忧外患的情况,日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1867年,孝明天皇去世,明治天皇继位,推倒幕府,开始明治维新。1868年7月17日,江户改名东京,改年号为明治。1889年明治天皇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建立国会,确立了近代的天皇君主立宪制。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归于维新派将之前的幕府彻底推翻了,消灭了所有反对改革的力量,分步进行,同一时期不树敌太多,各个击破。明治天皇提出了振兴产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日本全面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工业革命不仅产生了英国、德国、法国、奥匈帝国等世界列强,美国、沙皇俄国也纷纷崛起。在争夺海上霸权和殖民扩张中,各国间矛盾重重,战争一触即发。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和他妻子访问波斯尼亚时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渴望战争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兴奋地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公开宣称支持奥匈帝国。7月28日,奥地利宣布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宣布全国军事总动员,表示支持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争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属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和美国属协约国。战争分为三个阶段。(1)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国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2)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1916年是决定性的一年,出现了三次大型陆地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3)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出兵4000万人,中欧列强出兵2000万人,其中9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法国老虎“克列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主持签署《巴黎和约》,也称《凡尔赛和约》。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获得德国梦想的世界霸权,扩大了殖民地范围;意大利完成了国家统一;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经济方面的租让权,霸占胶州湾;美国是唯一没要求占领他国领土的国家;奥匈帝国被分成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小国;塞尔维亚并入南斯拉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世界秩序也伴随着新的思潮的产生。除了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取得胜利,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在墨索里尼的手中产生。所谓法西斯,原指中间插一把斧头的“束棒”,是古罗马权利和威信的象征,政治涵义是“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法西斯主义的本质是极端民族主义。1922年10月29日墨索里尼被任命为意大利首相,被赋予独裁的权利。在墨索里尼的煽动蛊惑下,法西斯声势日益壮大。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暴跌引发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工厂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生产衰退、货币贬值……全世界经济损失达2500亿美元。1933年,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抛弃《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束缚,极力宣扬法西斯,提出“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帝国、同一个元首”的扩张主义口号,开始对外扩张。1931年“9.18”事变,日本不顾国联的约束,强行占领满洲,使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两个战争狂人认识到国联不过是聋子的耳朵而已。1935年意大利并吞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伙同意大利出兵西班牙,1938年德国并吞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以1939年9月1日德国大举入侵波兰为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战留下诸多的经典,如马其诺防线、敦刻尔克大撤退、闪电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偷袭珍珠港、原子弹……,可谓数不胜数。总体说来,二战是在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之间的第二次全球规模战争,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反法西斯同盟为一方,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区域面积占2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英、苏、法、中等反法西斯国家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战后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三国首脑主导签署《雅尔塔协定》,成立联合国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二战决定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美国成为经济和军事头号大国,苏联的威望迅速提升,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崩溃。

全球高考读后感篇二十

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揭示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世界史丰富而重要的认识价值;提出了许多对当代人有启示的.须作思考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赋予历史以新意,富于智慧,体现了思想的力量。贯穿于书中作者对历史富于见解的思考:

1:人类社会群体可接近性和相互影响的作用。综观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社会群体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的其他的社会群体的经验。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全球史时代的到来,结果将是全球范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并产生如生物学领域中杂交优势法则的那种发展。

2:人类历史遗产的继承。对历史的考察,揭示作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人类创造活动的灵活性和潜能,尽量客观地评价人类历史的遗产,使人们更加了解今天的人类社会,更有助于把握未来。诸如古希腊时期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构成了希腊流给人类的光辉遗产。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每个历史阶段中最有影响的社会都是力图缩小上下层之间鸿沟的社会——都是倡导提高群众参与水平的社会。这种参与人数总量上的猛增构成了开拓性社会的现代性,这在性质上赋予这些社会以优越的社会内聚力和推动力,使得这些社会胜过同时期的其他社会,在它们的时代打上这些社会的印记。

3: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付出高昂的代价,其原因在于人类运用技术的方式。目前,人类对技术的滥用,已造成了广岛.博帕尔.切尔诺贝利等灾难,而更急迫.更潜在的灾难则是毁灭性核战争所造成的人类灭绝。当前我们的任务应当是促成技术的使用,给大多数人都带来好处,从而增加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充分运用技术来控制大自然的种.种灾害,如何发展技术来滋养我们生存的地球。

当今社会,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人类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全球方略,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作为地球村一员的当代人的前沿意识和全球眼光是相当重要的!当代大学生值得花功夫学习并且必须掌握的不只是外语.电脑.金融和外贸等课目而已,加强全球史观的教育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了,《全球通史》作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3766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