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小数教案(优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9:34:16
最新小学小数教案(优质18篇)
时间:2023-12-05 09:34:16     小编:灵魂曲

优秀的教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注重情感教育和个性发展。这些教案范文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独特的教学设计,值得一读。

小学小数教案篇一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了解小数产生的生活背景。

2、知道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懂得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小数,并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以米、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会读、会写小数。

教学难点:建立十分之几的分数与小数间的联系,体会小数十进制位值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入小数。

1、谈话:同学们,数学课经常与数打交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商品信息,请大家给这些标价牌上的数分分类,怎样分呢?(同桌交流)。

24元3.45千克。

119元0.85元。

10元2.60元。

全班交流:(指名一生交流自己的分法)。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分?它们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三个数中没有小圆点,右边的三个数都有小圆点)。

2、引入课题:左边的数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像右边这些带小圆点的数叫小数。小数是数的王国中又一个新的成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3、有关小数,你知道什么?

4、你比较熟悉哪一个?你能来讲一讲吗?

二、自主实践,认识小数。

1、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以3.45为例,师板书各部分的名称。

师:小数中间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小数点可是小数的重要标志。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是---小数部分。(板书)。

2、读小数。

谁还记得这个小数怎么读呢?(3.45)。

师:看来你听的非常认真。

生1读,生2读,全班读。

师:我们把这个小数的读法写下来。我们刚才读了几个字?读了几个字,我们就写几个字。(板书)。

生活中还有许多小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

师:找同学来读,如果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读错了举手纠错。

生:读小数部分,那个中间的“十”就要去掉。

师:也就是说,读小数部分时,是不是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

生:不是。

师小结:整数部分就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是几就读几,就像报电话号码一样,一个数一个数,依次往下读。

认识了小数,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

三.结合情境,理解小数。

(一)借助长度单位理解小数。

1、标出相应的长度。

出示米尺:观察这个线段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把一米长的线段分成了10份。教师:数学要严谨,准确的说,强调“平均”

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几分米?为什么?

生:1米=10分米,把10分米平均分成十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

齐读: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分别标出3分米,5分米,8分米。

生答:3分米、5分米、8分米。

师:为什么这里是3分米?

生:因为有3个1分米。

2、用分数表示。

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预设生:把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它的1/10。

师:1分米是1米的1/10,也可以说成1/10米。

师:老师刚才说了什么?谁听明白了?(板书1/10米)。

3分米,5分米,8分米又可以写成几分之几米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用分数表示这些长度。

师:为什么3分米可以写成3/10米?

预设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3/10米。

3、小数表示。

1分米可以写成分数1/10米,也可以写成小数0.1米。

师:想想整数部分为什么写“0”?

预设生:因为1分米不够1米,所以在整数部分写0。

师: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分米。

师:1还可以表示什么?

预设生:10份里面的1份。

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把其他长度也用小数表示出来。

师:3/10,5/10,8/10,又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

生:0.3、0.5、0.8。

师: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3分米不够1米,所以整数部分要写0,小数部分因是10份里的3份,所以写成3.

总结归纳。提问:为什么这些小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竖着观察)怎样的分数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可以写成十分之几米)。

师:0.3和0.5中间是那个小数?0.8后面呢?0.9后面呢?

4、交流讨论: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米。

生:写成1.3米。

师:为什么这时整数部分不写“0”?

师:1.3米中的1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二)借助元、角、分进一步理解小数。

课件出示做一做图:

1、出示人民币图:这幅图你能看懂什么意思吗?

预设生:10个一角=1元,1元=10个一角。

2、学生交流:

1角是1元的()分之(),

师:整数部分为什么写“0”?“1”表示什么?

生:“1”表示1角;十份里的一份。

能像老师这样,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填空吗?

5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8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

8元5角写成小数是()元。

提问:为什么5角是十分之五元?为什么0.5元的整数部分要写0?那么。

8.5元的整数部分为什么不写0呢?

四、巩固练习、拓展小数。

小学小数教案篇二

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

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

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让学生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板书:画平角。让学生也跟着画平角,齐读两遍平角的特征。

2.学习周角。

我还会变呢,翻动平角纸,这又是什么角?说理由。画上符号,要求学生也画上两个直角符号,变!这就是周角,听!同学们好我是周角,我愿意和同学们交朋友!

定义:有四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让学生试着用活动角转动周角,画周角,然后,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齐读周角的特征,再齐读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小学小数教案篇三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在数的认识等内容中体现发展数感。本节课,我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丰富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展开学习历程,激发兴趣,唤起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利用长度单位多角度地完善对小数的认知。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渗透迁移、归纳、推理、数形结合等数学,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小数教案篇四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小学小数教案篇五

课件播放视频,谈话导入新课。

师:那除了整数,分数,在生活中我们还常见过哪种数?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揭示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小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激活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构建。

1.激活经验,唤起认知。

(1)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素材、初读小数、观察、发现并介绍小数点。

(3)引导认、读小数。

2.借助“元”、初识小数。

(1)结合商品价格标签,运用生活经验,说一说每一张价格标签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与语言表述中,初步体会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3)引导观察,对比发现,小数点前后的数字表示的不同含义,初步感知小数点的价值。

设计意图。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读数中,对两位小数的读法,予以指导。不专门强调读小数,将读数任务穿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3.数形结合、探索推理。

(1)根据经验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种直观图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再现分数学习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并发现1角=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元。

设计意图。

人民币的运用,是学生熟知的内容,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购物经验,对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含义都比较了解。因此,从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角度出发,学生的经验中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学生更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经验再现0.1元=1角,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来呈现思考过程,唤起分数学习时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推理出1角=元,感悟1角=元=0.1元。

(1)根据学习经验,迁移类推出,1分米=米=0.1米。

(2)生独立探究,写出合适的小数表示出相应长度。

(3)结合直观图,认识1.3米与1.6米,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设计意图。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借助“米尺”模型,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钻研1分米=米=0.1米,再一次的强化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写一写: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2.在数轴上找到每一个小数对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设计练习,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五、了解小数发展史,渗透数学文化。

课件播放小数发展史,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小学小数教案篇六

教学片段:

已知36×28=1008。

36×280=36×2.8=36×0.28=。

3.6×2.8=。

师:观察,口答。说体会。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扩大10倍,积也扩大了10倍。

生2:36×2.828缩小10倍,是2.8。

生3:积是1位小数。

师:那么积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生4:点在0和8之间。

师:怎么想的?

生5:一个因数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倍,所以点在0和8之间。

生6;因数中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

师:那么3.6×2.8呢?积大概是多少?

生7:大于6,小于12.

师:猜一猜,积是多少,小数点又应该点在哪里呢?

生:10.08。

师:用计数器验证一下。

学生用计数器验证。

师:能用竖式计算么?

让学生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尝试自主计算。

分析与反思:

这节课是在教学整数乘小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教材以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公式为介入,引出需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先估算再计算。重点对笔算进行探索。这样做虽然符合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让学生知道了数学源于生活,但是这个情境本身对于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推导过程,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

学生在学小数乘小数之前,刚学过小数乘整数,计算的方法相类似,而今天学习的小数乘小数,与前小数乘整数比较,一个是看乘的小数有几位,在积点几位。一个是把小数位数相加的和在积点几位。计算方法和积的小数位数都有相通和借鉴之处。

所以,把这节课开始内容调整了一下,把面积的计算换成根据已经积推导的计算,以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作为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推导基础,以此知识作为新知识生长点。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定位我觉的教师就可以完全跟着学生的学程走,是以学生的学来定教师的教。如果以书本的计算长方形的例题,也许学生就沉迷于各个房间的面积大小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就难以把握了。

小学小数教案篇七

p.44,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有关重点知识点写在作业本上)。

1、复习的数位顺序表,回答并板书成:……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分、百分、千分。

亿级、万级、个级、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

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数点左边的是()部分,右边的是()部分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表示几个();左边第二位是()位,表示几个();千分位是小数点()边的第()位。小数部分的位是()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

(补充:整数部分的位没有,小数部分的最低位没有。)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一样,相邻数位的进率是10。

2、复习小数性质:

(要求一字不差的背诵并用来做相关的练习的)。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求近似数:

举例:9.8125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方法指导(以整数为例):

先看整数部分,是“9”,两种可能:不变“0”,多1“10”;

再看后面一位,是“8”,那就多1是“10”。

4、复习“改写”:指名说说“改写”的要求:

大小不变。

举例:5403000添上分级线,读一读。

改写成万为单位的:540.3万(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改写成亿为单位的:0.05403亿(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不够的的位数用“0”补足。)。

二、练习与应用。

1、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数“1”。先分别把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再读一读。

说一说:条形表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

方格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指名说说各个小数,特别是最后一个,有可能会出现“2.6”,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

2、你能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吗?

补充另一个相似的数轴,把0.1、0.2等换成1、2学生观察两条数轴后说说每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

再依次填写各个对应的方框。书上的第一个方框有可能会出现0.3,要引导学生辨析。

3、写一写、读一读: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

图1:价钱一般要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图2:一大格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就是十分之几,用0.7表示。

图3:温度计上的刻度由于太密,有的数简写了。37是人体的正常体温。

图4:可能会问题比较多,可一一板书后加以辨析。

特别是“13.5”,强调单位名称的不同,前面的数也不同;

以“米”为单位的,第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分米,第二位表示的是厘米,第三位表示的是毫米。

4、读出下面各数,再说一说各是几位小数。

重点指名让学生说说各数中的“5”分别表示多少?

5、完成书上的填空。

小学小数教案篇八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小数教案篇九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课件。

(一)复习旧知,铺垫迁移。

1.口算,说一说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2.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安排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与小数乘整数,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呈现例3情境图。

(1)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自己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说一说2.4×0.8与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从计算“宣传栏的面积”导入,既复习了计算面积的知识,又引出了“小数乘小数”的数学问题。)。

2.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1)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先估计一下,“2.4×0.8”的积大约是多少。

把2.4和0.8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所以积大约是2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列竖式计算之前先估算,为笔算的结果确定大致范围。)。

(2)猜一猜,尝试算法。

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3)试一试,体会算理。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积是19.2还是1.92,为什么?

学生可能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把2.4米和0.8米分别改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92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

解释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移动规律”,计算时把2.4和0.8分别看作24和8,两个因数都乘了10,算出的积192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为了让积不变,就要把192除以100。

出示分析推理图。

看着分析图,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整个推理过程。

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现在的积除以100,从积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4)验一验,确定结果。

通过推理,我们验证了2.4×0.8=1.92,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积确实是2平方米左右。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

教材第6页的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一的第5--7题。

2、并会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补0。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乘小数(2)。(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师:那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2、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会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补0。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想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同学们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师读)。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3、做一做。

3.74.6=0.481.5=。

0.290.07=0.0560.15=。

(1)师抽三名后进生上台板演第6页做一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写。(时间3分钟)(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大一些,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2)生独立完成,师在巡视过程中收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确保全部都做完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更正。(提示:用彩色粉笔把出错的部分划掉,再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2、讨论(议一议)。

过渡: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看板演的同学写的对不对,比一比,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师:认为对的请举手?并追问:。

(1)小数乘小数时,首先我们应该怎样想?(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去掉,使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2)当把因数的小数点去掉,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那乘出来的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乘出来的积也扩大了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积。)。

(3)要想得到正确的积该怎么办?(再把扩大后的积缩小一定的倍数。)。

(4)小数乘小数我们应该怎么算?(师板书: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全对的打100分,书写好的画小红旗。

(5)对照堂上答案,同桌互改,有错误的订正。

3、拓展练习(做一做2)。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猜猜看,两个因数的小数点有可能各在什么地方?

73146=10.658把所有的可能都写一写!

六、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想来说一说呢?(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列竖式计算。

6.70.253.50.3。

2.560.320.372.9。

0.560.180.182.5。

八、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旧知复习:

(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

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个问题:

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教师板书:4×5和25×4。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乘法交换律:

(1)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2)举例验证:

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60×30=30×60)。

(3)概括规律:

a、总结定律:

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汇报得出结论,板书定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定律命名:

教师提问:这个规律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可能马上说出:乘法交换律,再让学生说是怎么想到的。

c、用字母表示定律:

让学生判断:这里的a与b可以是哪些数?(任意数)。

(4)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师提问:以前我们什么时候用过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回忆:做乘法验算时。

完成“做一做”前两道,指名板演,订正。教师谈话:用这个定律时该注意什么?(数不能变化,运算符号不能错)。

三、巩固练习。

下列哪些算式用了乘法交换律。

27+34=34+2715×13=13×15。

24×48=12×9616×20=4×4×20。

四、课堂小结: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

4×25=100(人)25×4=100(人)。

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二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小数乘小数》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小数乘法和除法中例7至例9的内容,这一部分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如何计算小数乘小数,具体来说在例7中让学生对于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在例8中讲解对于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应如何做。在例9中讲解取近似数的方法。本节的内容在小学数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完善了学生对于计算的理解。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对于学生来讲,整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与分数的运算,虽然有相近相似之处,但是确实又是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技巧和注意事项,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前后逻辑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小数乘法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将小数乘以10或100变为整数,再利用整数的乘法得到积,再通过积的变化规律除以相应的倍数得到原来的积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小数的基本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这里我采用书中小明房间大小的问题,对于情景进行适当的改编以便于更贴近学生生活,如教师家中装修需要测量面积,或学校规划新的活动室等等。尤其是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问题解决之后更有成就感。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能够很轻易的列出算式3.8×3.2,但是后面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可以不着急让学生立刻开始计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估算,因为学生之前在试商法等地有过大量的估算经验只要教师提出学生就能自己解决,因为有着3.8五入看作4,3.2四舍看作3等,估算一个数或估算两个数等方法,在学生尝试后可以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方法,由教师进行呈现。

接下来要让学生进行具体运算,这里出现小数乘法中最容易出现的小数点的问题,故而教材中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先将小数看作整数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数位变化再写出正确的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能做到哪一步,而又不能做到哪些。对于这个计算来讲应该又教师提出化为整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便可以安排学生小组一起计算,计算完互相对比下结果是否一致,问题在于哪里。这样的预设好处就在于能够顺势引出本节课的难点,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到原来的积。这里可以采用让学生板演的方式进一步讲解由3.8到38和由3.2到32分别乘以10,所以在积要除以100这样的方式,放在板书上能够非常直观的表现出来。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尝试解决生活中或者与父母去购物时遇到的小数乘法。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三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方程的解法。

3、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卡片和多媒体。

a、口算训练:

6+4.4=0.01×80=7.4-0.9=6.3÷0.63=。

2.3×5=0.4×0.5=0.2÷0.04=5÷0.02=。

18.6-6=5.4+6=9-1.35=0.3×0.05=。

1、以小组开火车形式看口算报得数。

2、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b、比较训练:

8-0.8÷5+0.24×9。

8-(0.8÷5+0.24)×9。

[8-(0.8÷5+0.24)]×9。

1、说一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2、括号有什么作用?

3、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4、校对,错的说出错在哪一步?

c、求未知数:

7.2+x=15.4x-0.8=3.6。

1、抽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

2、说一说每题求x的依据什么?

d、应用题:

p-53第五题:

1、说一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两人相互讨论。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4、42÷1.5表示什么?42+42÷1.5表示什么?

e、布置作业:

p-53第三题。

《课堂作业本》。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四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检查、勤于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法。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出示口答题:

3.4×1256×1.48 0.078×32

提问:下面各题的积中有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哪些问题?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竖式解答,并各由一个学生进行板演。

要求:对照黑板上的竖式,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改变问题:如果把小明房间的宽度3米缩短为2.8米(在平面图上即时修改),你还能求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看书自学。

小组分享自学成果,组内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谁来说说3.6×2.8是怎样估算的?又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展示学生尝试的竖式并追问: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二:只要把积除以100就可以了。

继续追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积要除以100),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理进行板书。(如学生有困难可适当进行引导性提问:两个因数看成整数后,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数分别乘多少?)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2.8×1.1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提问:比较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的。不同点:第1题是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乘,第2题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乘;第1题的积是两位小数,第2题的积是三位小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尝试、交流,你现在能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请三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自主练习。反馈时重点说说后面两题要先点小数点,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

3.完成下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集体校对后,追问: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一位小数?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五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检查、勤于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法。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用卡片出示口答题:

2.3×4567×2.099.06×32。

提问:下面各题的积中有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个问题:

(1)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2)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竖式解答,并各由一个学生进行板演。

要求:对照黑板上的竖式,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改变问题:如果把小明房间的宽度3米缩短为2.8米(在平面图上即时修改),你还能求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看书自学。

小组分享自学成果,组内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谁来说说3.6×2.8是怎样估算的?又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展示学生尝试的竖式并追问: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二:只要把积除以100就可以了。

继续追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积要除以100),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理进行板书。(如学生有困难可适当进行引导性提问:两个因数看成整数后,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数分别乘多少?)。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2.8×1.1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提问:比较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的。不同点:第1题是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乘,第2题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乘;第1题的积是两位小数,第2题的积是三位小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尝试、交流,你现在能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请三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自主练习。反馈时重点说说后面两题要先点小数点,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

3.完成下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集体校对后,追问: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一位小数?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六

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多媒体。

a、准备题:

19×(935-875÷25)[51÷(120-103)+24]×64。

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让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c、讲授新课:

例3:4.38÷(36.94+34.3×0.2)。

提问: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4.38÷(36.94+34.3×0.2)。

=4.38÷(36.94+6.86)。

=4.38÷43.8。

=0.1。

例4:[(5.84-3.9)÷0.4+0.15]×0.92。

提问: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校对。

3、做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5.84-3.9)÷0.4+0.15]×0.92。

=[1.94÷0.4+0.15]×0.92。

=[4.85+0.15]×0.92。

=5×0.92。

=4.6。

d、巩固练习:

1.8×(1.4-0.26÷2)[7.6-5×(0.3+0.9)]÷10。

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抽两名学生板演。

e、课堂小结:

在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什么?

f、布置作业:

p-52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

课堂作业本。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七

教材第6页的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一的第5--7题。

2、并会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补0。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乘小数(2)。(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师:那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2、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会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补0。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想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同学们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师读)。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最好。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3、做一做。

3.74.6=0.481.5=。

0.290.07=0.0560.15=。

(1)师抽三名后进生上台板演第6页做一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写。(时间3分钟)(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大一些,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2)生独立完成,师在巡视过程中收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确保全部都做完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更正。(提示:用彩色粉笔把出错的部分划掉,再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2、讨论(议一议)。

过渡: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看板演的同学写的对不对,比一比,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师:认为对的请举手?并追问:。

(1)小数乘小数时,首先我们应该怎样想?(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去掉,使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2)当把因数的小数点去掉,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那乘出来的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乘出来的积也扩大了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积。)。

(3)要想得到正确的积该怎么办?(再把扩大后的积缩小一定的倍数。)。

(4)小数乘小数我们应该怎么算?(师板书: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全对的'打100分,书写好的画小红旗。

(5)对照堂上答案,同桌互改,有错误的订正。

3、拓展练习(做一做2)。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猜猜看,两个因数的小数点有可能各在什么地方?

73146=10.658把所有的可能都写一写!

六、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想来说一说呢?(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列竖式计算。

6.70.253.50.3。

2.560.320.372.9。

0.560.180.182.5。

八、板书设计。

小学小数教案篇十八

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口算。

0.8×0.5=4×0.25=1.6+0.38=。

0.15÷0.5=1-0.75=0.48+0.03=。

(二)计算。

21÷3=15÷3=12÷3=10÷3=。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7。

例710÷3。

1.列竖式计算。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教师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将商3和余数1描一遍)。

使学生明确: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

所以10÷3=3.33……。

(二)教学例8。

例8计算58.6÷11。

1.学生独立计算。

2.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数字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数字2和7,

所以58.6÷11=5.32727……。

3.观察比较10÷3=3.33……58.6÷11=5.32727……。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小数部分有的数字重复出现;有一个数字、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

教师板书:循环小数.像3.33……和5.32727……是循环小数.。

5.简便写法。

3.33……可以写作;

5.32727……可以写作。

6.练习。

1.5353……0.19292……8.4666……。

(三)教学例9。

例9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130÷6=21.666……。

≈21.67(十克)。

答:小汽车大约装21.67千克汽油.。

2.集体订正。

重点强调: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即可.。

3.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

28÷182.29÷1.1153÷7.2。

(四)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

三、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5.7÷914.2÷115÷810÷7。

(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29090……0.0183838……。

0.4444……7.275275……。

四、布置作业。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3884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