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上鸟教案参考(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9:34:17
2023年八上鸟教案参考(通用18篇)
时间:2023-12-05 09:34:17     小编:字海

教案应该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便于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教案的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和培养。以下是一些知名教育专家推荐的教案,涉及到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一

《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被称为“易安体”的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即清丽典雅,温婉细腻。鉴赏这首词应该让学生用情感去参与、用心灵去体会,力争能够切实把握住作者内心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怀。

1、了解李清照及其创作风格;

2、熟读并背诵全词;

3、学会赏析诗句、并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

4、体会作者表现的“愁”,学习对比赏析;

5、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作过多地讲解说明,而是要让让学生讨论发言以提高鉴赏的积极性,同时辅以多媒体手段,用优美的歌声和画面营造氛围,效果要比传统的讲解方式好得多。

朗诵法、小组讨论、学生积极展示。

1、学习对比赏析;

2、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给环节要注明预设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在我国词坛有一位传奇女子,她把三分泪水、七分才气凝结成篇篇妙语华章,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观看视频《中华勤学故事之李清照》引入作者李清照。

播放ppt观看ppt了解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幸福生活,为理解诗歌做准备。

二、作者作品。

(让学生回忆接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介绍自己所熟悉的李清照的生平及故事,教师小结(见幻灯片),引出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明确李清照的诗词内容。)。

李清照(1083-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济南人。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赵明诚经常外出为学为官,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赵明诚病死后,目睹国破家亡夫死,清照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热爱自然、伤春愁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词风活泼秀丽,语新意隽,清丽、明快。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字字血泪,声声呜咽,凄凉、低沉。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被后人称为“易安体”。著有《漱玉集》。

易安结婚不久,赵明诚就到远处去上学,李清照“殊不忍别,觅锦帛,书《一剪梅》以送之。”(引自元人伊世珍《嫏环记》)。

播放ppt。

学生回忆接触过的李清照的作品,介绍自己所熟悉的李清照的生平及故事。

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

对作者有个全面了解。

三、解题--关于“一剪梅”

四、诗词朗读。

1、结合课文下方的注释,自由朗读;

2、结合教师所给节奏与提示,有感情的朗读;

3、听名家朗诵。

4、全班齐读。

教师纠正读音。

播放音频。

学生诵读听读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

五、作品鉴赏。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呢?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提问:这个句子按照逻辑顺序应怎样排列?其意味是什么?

【补充:】云中: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鸿雁从空中飞来,故称“云中”。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他的丈夫,后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这里是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4)“花自飘零水自流”蕴含怎样的意蕴?

(5)品味“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句。

(6)请鉴赏“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

2、小结。

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下片由以抒情为主,全词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六、对比鉴赏。

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乌夜啼》李煜)。

4、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7、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8、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人长。(李白《秋浦歌》)。

七、欣赏歌曲《月满西楼》的flash,加强审美印象。

(1)明确:

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多个角度入手描写秋意的冷落萧条,不仅刻画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现象,又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作品首句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感情色彩。

(2)明确:从“独”字可以看出词人的寂寞没有排遣掉。她借泛舟来消愁,而过去有夫君相伴,现在却是独自一人,眼前的一切只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回忆以前的种种快乐,怎能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呢?愁思非但没有派遣,反而更重了。

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3)明确: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谁寄锦书来”。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这句词的优美意境。

词句中的“谁”显然是指自己的丈夫赵明诚,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所以遥望云空,产生鸿雁传书的遐想。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子空回,锦书全无,所以有“谁寄”之叹,实际是无人寄书,心中愁绪平添一层。

(4)明确: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

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异曲同工之处。

(5)明确:推己及人说身在异地的丈夫和自己怀有一样的相思之情,直接点明了夫妻二人的两相恩爱,足见双方情爱之笃以及彼此信任之深。

(6)明确:此句是词的主旨句,“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句词赋予愁绪以运动之感,使人仿佛看见词人眉头的若舒若蹙,而愁从眉间藏到心间,更使人领略到词人的万千愁绪,引发无限的遐想。“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刚下了眉头立即又来到了心头,这真是挥之不去拂还来!

归纳明确:

李煜把愁比作一江春水,比作一团乱麻;贺铸把愁比作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白把愁比作斩不断的水流;比作又长又密的白发;李清照把愁比作船都载不动的沉重的物体。他们都用了化抽象为形象的手法,把摸不着看不见的意识形象化具体化,变得真切可感。让读者联想到愁思的深广绵密无边无际。

播放音频。

学生交流讨论并展示。

学生交流展示。

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歌曲的旋律,感受词作的愁情。

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比较鉴赏。

八、布置作业:

搜集李清照的有关作品,进一步体会“易安体”的艺术风格。

让学生进一步的更加全面的了解李清照。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作者心情:闲愁。

主旨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艺术技巧:

比喻。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具体),突出愁思的深广无边,杂乱无章,绵长繁密。

烘托,以景衬情,想象。

八.教学反思。

1、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

(1).了解李清照及其创作风格;

(2)熟读并背诵全词;

(3)、学会赏析诗句、并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

(4)、体会作者表现的“愁”,学习对比赏析;

(5)、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2、本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3、本堂课的优点:

因为学生熟悉李清照,这首词很容易唤起学生的亲切感,再加上有视频播放,增强了画面感,学生学习的兴致更高了。对比赏析的设计,拓展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鉴赏水平。

4、本堂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各个环节进行反思):

欣赏歌曲《月满西楼》的flash,应该放在鉴赏诗歌之前,更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本堂课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及评价:

自主活动的效果还不是很好,赏析不是很到位,还需要老师继续指导。

6、改进措施:

注意教师的引导语言,引导的方式方法,要准确到位得体恰当,尽量能唤起学生的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要自信,大胆发言。善于总结鉴赏经验,积累知识点。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二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

2、掌握重点字句,积累文言词汇。

3、反复诵读,深入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和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分析:

《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士女骈阗,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与讲读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二、疏通文意:(按自然段进行,小组讨论,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教师补充,纠正)。

1、翻译第一自然段:

2、翻译第二自然段:

3、翻译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文——画着溯迎——逆流迎着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鲸波——巨浪。

4、翻译第四自然段:

重点字词:溢——满穹——高僦赁——租用容——许,使。

三、整体感知:

提示:(教师补充)。

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南宋,当时的都城在临安(杭州),观潮地在当时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时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1、小组讨论本文四段段意:

a)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b)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c)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d)写观潮人数之多。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海潮)。

四、研读赏析:

1、指明读第一自然段:(讨论)。

a、作者对江潮从那几方面进行描写的?写出了它什么特点?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的写出了海潮的雄奇景象]。

b、杨万里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作用是表现钱塘潮水的雄伟,形象生动,呼应首句,为下文作铺垫]。

c、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夸张)。

2、齐读2、3、4段,回答:

本文题目是“观潮”,这些内容是不是离题?为什么?

总结: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语言简练。描写十分生动,既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也用了简洁的白描。

五、学生质疑,自由发问不懂得地方。

六、布置作业:

1、生字、解词各2遍。

2、翻译文章1遍。

3、课后1、2。

4、周记:课后三。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三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四个字。认识|和土。

2.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学习,学习运用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仿编韵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图片和实物若干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激起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师生互比年纪、身高,提示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引入课题。

二、开展竞赛活动,复习生字、词语、课文。

1.小组间开火车,赛读生字。

2.指名两组比赛开火车,赛读词语。

3.课件示图,师生齐读课文。

三、运用插图、实物进行对比,理解群颗堆的意思和适用对象。

1.群。

(1)看图,比较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引导学生发现一群比一只多。

(2)出示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企鹅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群表示数量多的.同类事物聚在一起。

(3)拓展说话:一群。

2.颗。

(1)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枣、西红柿-花生、罗汉果-莲子、乒乓球-珠子,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2)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3)拓展说话:一颗。

3.堆。

(1)看图,比一比一堆杏子和一个桃子,初步感知堆。

(2)小组合作,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自己带来的可以用堆表示的东西。

(3)指名汇报。

(4)拓展说话。

四、复习巩固,积累语言。

1.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2.小组协作学习: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摆一摆,说一说。

五、运用语言积累,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观看课件,仿编韵文。

情境一:菠萝和梨。

情境二:葡萄和桃子。

情境三:马和兔。

3.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4.指名汇报。

六、写字练习。

1.课件示生字,伸出食指跟随电脑书写笔划。

2.仔细观察,自主探究: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练写生字,展示评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四

《一剪梅》选自开云KY官方登录入口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这册主要内容是鉴赏诗歌和散文,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一剪梅》是李清照思念丈夫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在丈夫赵明诚外出时,自己独守空房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情感的解读。

1、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

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2)“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3)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意象意境感情。

1、新课导入:

(1)费玉清的一曲宛转悠扬的《一剪梅》将我们陶醉在其中,其实真正陶醉我们的是其中传递的情感,今人如此,古人也如此,尤其是悲怀愁情。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

(2)题解。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词牌格式,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2、作者及作品介绍。

3、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

(2)听录音范读。

(3)提问学生朗读。

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

(4)齐读及整体感知。

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状态的字眼以及主旨句。思考词的情感基调。

明确:“闲愁”二字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是全词的词眼,主旨句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全词抒发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4、分析全诗。

(1)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怎样的情感基调?

明确:意象:红藕香残、兰舟、锦书、雁、圆月、西楼、落花、流水;寂寞相思之愁。

(2)赏析意境美。

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以点代面。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

玉簟秋: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轻:轻手轻脚。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谁——赵明诚。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3)找出诗中直抒胸臆的句子。

明确: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又“无计可消除”,可知其深。

愁锁眉间,是感情的外露;愁思在心,才是感情的根源。先下眉而后上心,似乎不合常理,但正表现了作者极力排解愁思,要舒展愁眉却令心头更觉愁苦的情态。

5、音乐欣赏:

多媒体播放《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画面意境优美,音乐婉转动人,将课堂结束在师生情感共鸣的最高峰,余音绕梁,意味隽永。

此词上片写此人的独居生活,下片侧重抒情,主要抒写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布置作业:课下将这首词改写为现代文。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五

分析两次单位“1”的不同之处.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单位“1” .

1.乙是甲的

2.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4.乙的 相当于甲

5.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 倍

(二)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华储蓄了多少元?

2.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一)出示组编的例题

1.思考讨论

(1)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 ,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2.汇报思路讲方法

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

(二)巩固练习

小华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华的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张邮票?

1.分析数量关系,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

2.学生板演.

(张)

(张)

答:小明有40张.

3.综合算式

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

1.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2.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3.列式解答

板书: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

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一)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1.苹果的个数是梨的 .(如,梨是单位“1”;苹果少,梨多;苹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长的

3.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二)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案点评: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分数乘法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叫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六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用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自渎课文,说说小英给了你什么印象?从哪看出来?能用书上的句子简单介绍一下吗?

生:我从“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出小英很忧郁。

生:我从“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貌。”看出小英十分的自卑。

师:“自卑”一词用得太准确了。请你板书到黑板上。

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想试试,怎样样?(好)如果读得好,请大家鼓鼓掌,鼓励鼓励我,读得不好也请大家批评指正。(教师感情朗读,强调读好“总是”,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谁来对老师的朗读评价评价?

生:老师强调了“总是”一词,我懂得了小英老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看得出小英很自卑。

生:比方说同学们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的时候、做游戏的时候。

师:看来你是真懂了!对啊,你们明白这些时候小英这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小英必须在想:“如果我能拥有健康的双腿,那该多好呀!”……。

生:我从“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能够看出小英过去以前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师:读了这些地方,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不爱说话,自卑、忧郁的小英,她是那么可怜,那么需要我们帮忙。你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除了这些,小英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相信你们必须会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自主阅读后交流。)。

生:我从“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最后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我读懂了小英还是个勇敢的孩子,她最后战胜了自己,下定决心走上讲台。尽管她十分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陷,但是她还是跨出了这一步。

师:(真诚的)你太了不起了,老师读了好多遍课文,就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你却发现了,你已经会独立思考问题了。我要向你学习。

生:我从“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明白小英有自己的优点,其实她是个很好的同学(学生),她除了身体的残疾以外,没有其它的毛病。

师:我也发现你的一个优点:你能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做人就就应这样。

生:老师,我反对前一位同学的发言,我觉得小英除了身体上的毛病,他还有一个缺陷,就是自卑、忧郁。这一点比身体的残疾更加可怕。而不是说没有其它毛病。

师:你说的好!透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的收获很大啊。此刻我们明白小英的缺陷,也明白了小英的长处,能够说对她更熟悉了。此刻还有谁继续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小英很懂礼貌,她在得到同学们的掌声后鞠了一躬。

师:你读书很仔细。

生:我从文章的第五小节看出此刻的小英活泼、开朗。她愿意和别人交谈、游戏,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师:你说得太好了,你能透过你的朗读把小英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

师:读了这两段,我不由想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师:几次掌声?

生:2次。

师: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状况下响起的呢?(学生回答)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表达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鼓励)把我们想说的话化作鼓励的掌声鼓鼓吧!

如果你是英子,听到这掌声会想些什么呢?你是从哪感受到的?让我们再一次透过读把第一次掌声表现一下吧!

师:第二次掌声是在什么状况下产生的?(生说)这次,大家想在掌声中表达些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夸奖)快把这夸奖的掌声鼓起来吧!

师: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

生:谢谢。……。

师:是啊,掌声使英子鼓起了勇气,掌声使英子和同学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齐,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残疾人的关爱,正是这充满爱的掌声改变了英子的一生,她由一个文静忧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让我们再次齐读2、3两段,把你的感受表此刻你的脸上,溶进你的声音里。

生齐读2、3两段。

师: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课件),快来读读吧!

(生读信)。

师:微笑着应对生活,多好啊!

2、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对掌声有没有新的认识呢?(生说)。

师:是啊,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板:……)(出示课件)你瞧,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处处需要掌声,需要爱,你想把这掌声,这爱献给谁呢?说说吧!

生:我想把掌声送给小华,期望他一天天进步!

生:我想把掌声送给老师,因为老师为我们操了很多心!

生:我想把掌声送给父母,因为他们心里总是想着我们,很少想到自己。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让我们为自己的精彩发言鼓鼓掌吧!

师:这堂课学完了,大家来交流交流这天学习的收获。

生:我懂得了我们就应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就应给别人鼓励和肯定。

生:我明白只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自强不息,像小英这样残疾的孩子也会取得成功。(掌声)。

师:你说得太好了,而且和别人不一样,老师就喜欢听不一样的。

生:其实人人都有缺陷,可怕的不是身体的缺陷,而是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掌声再次响起)。

3、布置作业,延伸情感。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呢?(生说:美美地读、抄感受深的句子、给英子写回信等)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去做吧!

案例分析:

“感人心者,莫乎无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能够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潜力发展。”

《掌声》一课,就是一堂情意浓浓的好课,现结合我的体会,与大家共赏。

一、激励、赏识,交融师生情。

孩子需要激励,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狂风,给孩子以自信、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孩子需要赏识,赏识能使孩子愉悦,使孩子快活,能让孩子心智开启,灵感涌动。真心实意地激励和赞美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充满浓浓的“爱意”,课堂上有了这“爱意”,师生间就会尊重与理解,课堂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二、对话、交流,感悟文本情。

目前,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有一点动辄讨论,把对话看作是“互相交流”,一味追求表面热闹的倾向,这会使阅读教学“跑了题”,要明白,读、写、积累、感悟才是阅读教学之“宗”。

阅读教学就要给学生潜心会文的时间,创设潜心会文的课堂环境,才能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学生潜心会文后对文章自会有各自的感悟,给学生搭建一个生生、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地交流。如“再来读读这些句子,跟小伙伴们交流交流,透过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班上的同学,你想对小英表达什么?”“如果你是小英,听到这掌声,你会想到什么?”“读了小英的信,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感悟中彼此接纳,相互分享,在交流感悟中,学生也构成了自我的超越,构成了对“掌声”的独特理解。人人需要掌声,“掌声”永远地走进了孩子的心中。

有人说:“每篇课文,都是浩瀚语文海洋中的晶莹剔透的珍珠,一篇美文就是一个闪光的情感瓷片。”愿浓浓情感成为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绽放出珍珠般夺目光彩!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七

1、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构成正确的概念。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奔跑潜力。

1、跳远:(立定跳远)。

2、游戏《换物接力》。

(1)准备部分: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要求: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齐。

2、宣布课的'资料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3、准备运动。

(2)基本部份。

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一次,两腿配合作自然弹性屈伸,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

重点:向前上方摆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难点: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行纠正。

6、学生进行比较练习,分组练习。

游戏方法: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米,圈内一个实心球。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皮球。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将皮球放在圈内,拿起实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实心球换回小皮球。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交换物务必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认真游戏,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3)结束部分。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八

教材分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1;2-4;5-6;7)。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资料,明白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资料,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这天老师第一次跟大家来电教室上课,心里激动又紧张,大家用什么方法消除这紧张,增添我的信心,给我也给你们自己以鼓励?(掌声响起)这么多老师来和大家一齐学习,怎样表示?掌声都能够用来表示什么?你什么时候得到过掌声,感觉怎样,你给别人鼓过掌吗?什么状况下,又有何想法?掌声能够表示欢迎,有人信心不足时表示鼓励,对他人的出色表现表示赞美。让我们一齐走进神奇的掌声。(板书课题)。

一、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

1、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小英)一开始,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批注。

【屏幕展示】。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貌。

2、读出了什么样的小英?(自卑、忧郁、孤单、沉默,学生板书中心词)。

3、是什么原因让小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句话)。

4、那时的小英内心必须十分的——(生答:痛苦、忧伤、寂寞),她常常会想些什么呢?

【屏幕展示】。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当她看到同学们,她想()。

5、过渡:多么可怜的小英呀!她对自己已失去了信心,她对生活已失去了期望,但是有一件事却彻底地改变了她,让我们先来看看改变后的小英。

指名读,学生评议。

【屏幕展示】。

(不行)为什么?(走进舞蹈房,更加说明小英敢于正视和挑战自己的缺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小英呢?(活泼、开朗、自信,板书:自信)。

小英十分珍惜大家的掌声,战胜了身体的残疾,更战胜了心理的残疾,在她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替她高兴呀,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赛读1、5两段。)。

6、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必须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掌声)从哪儿找到答案的?(指名读小英的来信)。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二、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小英获得第一次掌声之前描述她动作、神态的句子。

2、指名读学生划出的句子。

3、体会小英的胆怯、自卑、痛苦和无奈。

【屏幕展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最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屏幕展示】。

小英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想:()。

4、体会小英的感动。

(1)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这掌声是什么?这掌声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总结,板书:鼓励)。

(2)从“骤然间”你能读出什么?(掌声响的突然,掌声响的让小英出乎意料)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掌声,小英内心是多么的——(生答:感激)同学们没有嘲笑她,没有嫌弃她,而是给了她热情的鼓励。

此时小英在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屏幕展示】。

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想()。

5、体会小英的感激。

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样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掌声)什么样的掌声?表演一下。这时的掌声又是对小英的()?(总结:赞美)。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激动),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屏幕展示】。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

三、引导说话,读背作者感想。

师:同学们,什么是诗,这就是诗。你们个个是诗人,用诗来表达对掌声的理解,用诗来赞美掌声,用诗来呼唤掌声,同时用诗来赢得掌声,掌声是一首诗。

2、学生读完后,教师深情地读——。

【屏幕展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个性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让我们一齐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假如小英没有这次掌声,会怎样?

3、【屏幕展示】。

(1)搜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

(3)畅想小英的未来,续写《掌声》。

4、同学们这天的表现太出色了,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让我们在《掌声响起来》的歌声中结束这天的学习。

板书设计:

自卑-孤独-忧郁——感动——自信-活泼-开朗。

鼓励-赞美。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九

一、导入。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教学新课。

1.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根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1松果的个数5那么两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能继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

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根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方便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寻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

三、巩固练习。

请你用今天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2.填一填:p11第3题。

3.p11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读、背有关5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数松果1×5=5,一五得五,2×5=10,二五一十3×5=15,三五十五,4×5=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5×6=30,五六三十5×7=35,五七三十五,5×8=40,五八四十5×9=45,五九四十五教学反思: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解题思路.

多媒体课件.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六月吗?……

刚刚听了这么多的小朋友发言,老师真是替六月感到高兴因为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喜欢他。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喜欢六月,其实老师也喜欢六月,你知道为什么吗?

……

天气热了,我们可以吃……,

那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能不能吃冷饮?(不能)

那我们靠什么来解渴呢?对呀,可以喝纯净水。

师:我们小学的小朋友一天大约可以喝掉几桶纯净水?

那我们想想看,明天送水的叔叔会给我们小学送来多少桶纯净水呢?现在老师再告诉你,我们小学原有纯净水某某桶。

师:看着这三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没有人说出来的话,教师可以这样引:那如果根据这三个条件,请你编应用题的话,你打算怎么编呢?)

(一)、根据情境编题并解答。(例题)

学生四人小组进行编题。

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题目补充完整。

请学生把题目齐读一遍。

师:看到这道题目,你打算怎么来做呢?

……

师:刚才有些小朋友都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我们来看题。

师:那么根据第三个条件我们又可以求出什么?(板书:现在有纯净水多少桶?)

师:这道题目做好了没有?还漏了什么?集体口答一遍。(板书:现在有纯净水某某桶。)

(二)看图编应用题并解答。(尝试)

师:老师这里就有一些棒冰,

那你想一想,这题该怎样编成应用题呢?

(几个同学反馈之后,同桌在互相讲一讲。)

教师出示题目(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买来了8根之后又吃掉2根,现在有棒冰多少根?)请小朋友齐读一遍。

师:这题你打算怎么做呢?

师:这题是用几步计算的?想一想第一步应算什么?

学生自己做题,教师巡视。

2、刚才有些小朋友编了另外的题目,请看(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吃掉2根后,又买来了8根,现在有棒冰多少根)

师:这题你们会不会做呢?(学生独立做题,反馈并适当的提问。)

(三)直接做文字应用题(加强练习)

师:我们出了喝纯净水、冷饮解渴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来解渴?(引出水果)

老师这里就有许多的水果,我们要不要去看一看。(出示水果图,有超级连接)

师:有这么多的水果我们先看哪种水果呢?

(题目:1 商店有苹果67千克,卖出32千克后又运来50千克,现在有苹果多少千克。

2 超市原有西瓜50个,又运来32个之后卖掉了48个,现在超市有西瓜多少个?)

(四)编题

a 12+5-8

师:刚才我们做了几题有关水果的题目,那你能不能根据这个算式也来编几题算式?

b 任意编题。

师:如果连算式都没有的话,你还能不能编这样的应用题?

师:刚才我们编的题目都有一个什么特点?(板书:两步应用题)

它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做的?(补充:加减法)

师: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四、发展题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一

教材148—15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感悟;来调动学生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韵独到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古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难点_

学生对诗歌的多元认识。

教学突破

古诗文教学应抓住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的感情,同时在读中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拔,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磁带,幻灯片,多媒体教具,布置预习。

学生准备

预习诗文,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学习《饮酒》 1.自由发言

2.朗读指导 2.自由朗读

3.小结转引,导入学习《次北固山下》 3.听讲记录

4.点拔意境 4.感悟诗的意境

一、激情导入、自由发言(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村生活是怎样的。 自由谈论,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放录音,提要求:注意断句及字的重音,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的表现等方面说明)

(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1.听录音,注意断句及重音。

2.自由朗读,感悟诗意,并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 3.结合提示感悟诗意。小组讨论,合 作。

(1)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位不慕名利,恬淡自然的人。

(2)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3.教师提供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料。

4.指导背诵。3.结合资料谈自己对诗的感悟,加强对

诗的理解,对诗人的'了解。

4.试背。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补充介绍五言律

诗的基本知识。1.听教师讲述,进入下首诗的学习。

2.听讲,记录。

四、点拔意境(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

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可以看

出。

紧抓“残夜”、“旧年”、“乡书”、“归

雁”来体会。

4.展开你丰富的想像,假设你便是诗人,把你此时所见所闻所感,用你生

花的妙笔表达出来。1.听录音,正确把握诗的感情。

2.结合问题,自由读诗。

3.感悟诗意,通过合作、讨论、谈自己的理解。

4.放飞想像,动笔写作,读小作。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五、板书设计参考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结合《爱莲说》一文,谈谈你心目中的陶渊明。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2.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个性练习设计

从课外搜集一此关于大自然的诗句。谈谈你对它的感悟。

教学探讨与反思

将诗人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学习,对学生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情境导入 1.激情入境

2.指导析读 2.赏析诗歌

3.指导自读 3.体味赏析’

一、情境导入、情入境(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语: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

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1.学生概括:体现凄凉、萧条、冷落等词语即可。

2.闭上眼睛听节奏,想像创造秋

季的内容。

3.试创作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与《天净沙》对比,学习其中的意境仓ij作。(引出板书)

2.介绍其背景情况,学生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再引:其实在此情景中也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事,_场激烈的战争打响了,将军壮士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学习一下。

(引出板书)

4.放录音,体会其中激烈紧张的气氛。

1.背诵《关净沙》感受意境。

2读诗歌,体会诗歌所描绘的

情景及抒发的情感。

3.学习诗歌《雁门太守行》。

4.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

气势及所抒发的情感。

5.诗句导读。(师略加提示,生展开想像,自觉体会其中的意境)

6.结合分析,再读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师作个别辅导)

7.背诵《雁门太守行》和《天净沙》。 5.逐句理解字面意思。

6.大声朗读诗歌,再现意象

与雄浑的意境。

7.试背课文?

三、体味赏析自读体昧(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语:秋天里的诗感情委婉曲折,热烈奋进,但阳春三月,柔风吹拂的季节,感受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出示问题:

(1)诗中写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时。

2.赏析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味诗境。

四、本课小结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五、板书设计参考(略)

本课总结

《饮酒》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是诗人酒后偶然的提咏,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次北固山下》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作者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其中一首诗来看作者,以“我读懂了 ”为题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背诵全诗。

个性练习设计

将其中一首诗改写成一个历史故事。

教学探讨与反思

加强诵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补充一些作家作品

的相关资料,对学生的学习会更有益。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要点,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3、在感受作者语言通俗、生动和准确的同时学习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4、尝试着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一事物。。

教学重点:

1、抓住要点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2、学习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

使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交流动物常识。

1、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引导。

我说一句“哈罗”,你说一句“哈罗”,只会模仿别人讲话,这是什么动物?

有一身奇妙的轻功,能攀岩走壁,会断尾逃生,它是谁?

2、再启发学生说一说,答一答。

3、教师出个谜语让大家猜。

一条大船海上飘,什么燃料都不烧,白色浪花海上冒,货不载来客不捎。(打一水种生物)。

二、揭示课题,介绍鲸鱼。

1、根据学生猜出的答案,随机板书课题“鲸”

2、朗读课文,抓住要点了解鲸。

提示:反复朗读课文,看看从作者的介绍中你对鲸有哪些了解?

3、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抓住两点进行引导。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进行概括,如。

(1)鲸特别大。

(2)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3)鲸的种类。

(4)鲸的生活习性。

另一方面在归纳要点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生字,如:哺、肺、胎等。

三、细读要点,学习说明方法。

1、分段朗读。读出鲸的特点。

2、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点拨说明方法。

如:作比较,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比列数字,以我国捕获的一头鲸为例,列举具体数字打比方,用“花园里的喷泉”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

四、说话指导,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你学到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来说明一下。

关注动物,交流一些动物常识,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亲近动物。

互动起来,活跃气氛,互相学习。

为顺利过渡到本节课作准备。

这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说到要点的时候,教师适时点拨,有预设但要因学生的生成而定。

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先把作者的描写的准确、生动读出来,然后在点拨方法。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三

教学目的:

1、知道常见的展示故事方式;

2、初步了解电子演示文稿的优点;

3、了解简单电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

4、能够围绕主题确定作品内容及其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图片素材。

重点难点:

1、确定作品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2、简单电子演示文稿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请学生阅读本单元前两页的漫画故事,提醒学生思考故事的寓意。

生阅读漫画。

2、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漫画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填写学习单。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3、师对学习单内容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得出正确的故事寓意。

二、确定电子作品的表达形式。

1、师播放“陶罐与铁罐”的ppt示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故事的表达方式。

生欣赏。

2、师组织学生从故事内容的详细性、传播的便捷和规范性、表现形式的生动性等特点,进行小组交流,填写学习单。

生小组交流,填写学习单。

3、师评价学习单,引导学生确定作品的最终表达形式。

生确定电子演示文稿这一图文并茂,有动态切换效果的、出色的故事表达形式。

4、师提出本单元的任务,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展示故事及寓意。

三、总结、下课。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四

1.了解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含义,了解诗的内容。

3.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4.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默写《示儿》。

1.使学生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使学生领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又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课时。

(一)初读课文,通过读文、看注释,使学生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诗的内容。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能正确、流利地读诗。

(一)学会生字新词。

(二)了解诗的内容。

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还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唐诗三百首》中,就有许多力作,为同学们所熟悉,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另外,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数不胜数,奇才辈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等,他们的许多诗句已流芳百世,为后人所传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两首诗。一首是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一首是唐代爱国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陆游(1125~1209),南宋著名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当中创作的诗歌很多,至今保存下来的就有9000多首。诗歌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有的抒发政治抱负,有的`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了其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所选的《示儿》,是陆游临终前所作,相当于遗嘱。诗人临终前,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喜事告诉他。这就充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

杜甫(712~770),唐代著名大诗人。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省)人。他的一生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曾被世人称为一代“诗史”。他的诗在当时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本文选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说公元763年正月,唐代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诗人杜甫正在梓州(现在的四川省三台县),他听到这个胜利的消息后,立即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终被平息,祖国又重新获得了统一而感到的无比欢快的心情,同样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万事空(kong)告乃翁(weng)。

蓟北(ji)襄阳(xiang)。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出每个字的偏旁部首、余笔,再看注释,结合诗句和字典,看应选择什么意思。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涕”,左边是“氵”,右边是“弟”,合起来是“涕”。还可以记成“弟弟”的“弟”加上“氵”就是“涕”。在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弟”的写法和笔顺。“洛”,左边也是“氵”,右边是“各”,合起来是“洛”。还可以记成“各位”的“各”加上“氵”,就是“洛阳”的“洛”。在书写时要注意“洛”的右上角是“夂”,不是“攵”。“乃”字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如:“奶奶”的“奶”去掉“女”字旁,就是“告乃翁”的“乃”。同样,“祭”也可以用旧字去掉一部分的方法来记住字形。即“警察”的“察”去掉“宀”,就是“家祭”的“祭”。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利用形近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在对比中记住字形,加强记忆和理解。如:

以“元”字为例,“元”字在诗句中是“死去元知万事空”,通过看书下注释,我们知道“元”同现在的“原”,又通过,我们又得知“原”是“原来、本来”的意思。“原知”就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又如:“乃”字在诗句中是“告乃翁”,我们通过看书下注释便可知道,“乃翁”就是“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告乃翁”是指告诉你的父亲,意思是让儿子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自己。

九州同: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常用九州指代中国。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王师:文中指南宋军队。

中原:文中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

告乃翁:告诉你的父亲。

但悲:只是为了……而感到悲痛。

无忘:不要忘记。

北定:向北进军平定。

剑外:现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大小剑山之间有剑门关。初闻:刚刚听到。

涕泪:因喜而下的泪水。

漫卷:胡乱卷起。

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

1.教师先指名读预习,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去读诗。边读边想2.再指名读诗,边读边了解诗的内容大意。

3.学生自由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用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

1.读诗。

2.写生字。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五

这首乐曲选自《动物狂欢节》中的水族馆。整首乐曲优美惬意,曲式为a间a间b尾。在主奏乐器——钢片琴晶莹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犹如许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戏。间奏是一组渐渐下行的音阶,犹如鱼儿在吐着泡泡玩耍。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发,要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思维。知道遇事一定要开动脑筋。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动脑想象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勇于求知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引读一至三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画风》,知道小艺、丹丹和李卫在洁白的纸上画了……(结合课件中的图片)。

二、读懂课文,指导朗读。

1、小艺、丹丹和李卫是怎样画风的?请你找出描写他们怎样画风的句子读一读。

2、谁来把你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课件演示。

相机指导读。

3、小艺、丹丹和李卫为什么能把看不见、摸不到的“风”画出来?

4、多有趣的画呀!多聪明的孩子呀!谁愿意和你的好朋友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

5、你会画风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画得多,画得有新意。

谁来说说你画的风?(让多个学生说,可以按老师给的句式说,也可以自己说。)。

我画了(),风把()吹()了。

三、拓展。

1、用五彩的画笔能把风画出来,你能用其他形式把风带到教室里来吗?

2、我们还能说风,谁能说说带“风”的词语?比一比,谁说得多。

四、小结。

五、作业。

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喜爱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喜爱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喜爱散步的你:到操场上、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

喜爱观察的你: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七

1、来园时不哭闹,学习向老师、同伴问好,情绪稳定时能与家长告别再见。

2、能在成人引导下不惧晨检。

3、在成人帮助下,将脱掉的外衣挂(放)到指定位置。

4、在成人帮助下,参与晨间户外活动或室内各种活动。

二、饮水常规;

1、认清自己的水杯标志,会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饮水用具饮水。

2、学习正确的喝水方法;从口杯柜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老师倒水,或在老师指导下在保温桶边学着接水。坐在桌边双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着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身体坐正,不洒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

3、不喝生水,愿意定时饮水,口渴时随时向成人要喝水。

4、喝水时不说笑,不边走边喝水,不玩耍,不浪费水。

三、如厕环节。

1、知道大小便去厕所,不随地大小便,不把大小排在池外,能分清男女厕所。

2、有大小便要求需及时告诉老师,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学习自己擦屁股,

自己提裤子。

3、幼儿如厕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下台阶,小心滑倒。

4、不在厕所逗留,玩耍,打闹。

四、区域活动。

1、知道各区域名称,明确区域的空间方位,能说出自己在什么活动区做什么。

工作。

2、学习并理解简单的区域规则,活动时要爱护玩具材料,轻轻走路,轻轻说。

话,轻轻取放材料。不把去域材料随意带到其它区域,玩完后放回原处,学习按区域材料标志归放材料。

3、会自选活动区的活动材料及选择游戏伙伴,游戏内容。

4、学习并能掌握各区域的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户外体育活动。

1、在教师引导下,愿意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

2、愿意学习体育运动中走,跑,跳,爬,攀岩,钻等的基本动作,动作基本协调。

3、会跟着教师做模仿操,轻器械操等,动作基本合拍,动作基本协调。

4、会选择不同体育器械活动,能够掌握简单运动器械的基本玩法。

5、知道户外活动时不随意离开成人和集体,在老师指定范围活动,不互相拥挤,玩体育器械知道注意安全。

6、身体不适,及时告诉老师。

7、会与成人收拾整理活动器械和体育活动玩具。

六、有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

1、活动过程中情绪饱满,对活动感兴趣,能跟老师的引领进行感知和操作活动,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

2、能参与到活动过程中,与同伴互相学习,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向老师提出疑问。

3、在活动中会倾听,敢于表示,乐于交流,能运用材料进行操作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

4、能听清老师对活动的要求,能在老师领导下坚持完成每一项活动,知道发言时要先举手,不随意插话,愿意学习良好的倾听,表达,轮流等学习习惯。能遵守集体规则。

5、能正确的使用和整理活动材料或用具,学习良好的坐姿,举手,看书等教学常规。

七、离园活动。

1、不跟陌生人走,有安全意识。

2、能参加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进行简单安静的桌面操作活动。

3、家长来接时能放好自己的身活用品,玩具,摆放好自己的椅子。

4、能找到自己的衣物,鞋子,在家长的帮助下穿戴整齐。

5、在成人提醒下跟老师说再见。

6、能向家长简单交流自己当日在幼儿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

幼儿园中班常规。

一、来园常规。

1、愉快来园,能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并向家长告别。

2、学会将脱下的衣物,叠放、挂放在指定位置。

3、主动参加晨间户外晨练活动或室内各种活动,活动结束时能主动整理。

玩具或物品。

4、学习做值日生工作。

二、饮水常规:

1、

2、认清自己的水杯标志,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会自己接水:眼睛看着水杯,左手握杯把,右手开关水龙头,杯子对准流水。水要开的稍小些,接的水要多半杯,不要太满也不要过少,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

3、不喝生水,不玩水,不浪费水。知道口渴时喝水,愿意定时饮水,需要时会主动取水喝。

三、如厕常规:

1、有便意及时上厕所,不憋便,不因贪玩便湿裤子。

2、文明如厕,站在厕所便池边再脱裤子,蹲正位置,把大小便如池内,便后会用手纸自前向后擦屁股,如厕后及时整理好衣裤,学会冲便。

3、逐步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

4、不在厕所逗留玩耍。幼儿如厕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台阶,小心滑倒。

四、区域常规。

1、知道班级各区域名称及玩具,活动材料的`名称。

2、能遵守区域规则,玩具,学具,能轻拿轻放,爱护和正确使用游戏材料。

与同伴友好玩耍,会轮流协商玩,愿意与同伴分享游戏材料。会整理归类玩具。

3、学习有目地的参与区域活动内容,按自己的意愿自选活动区的材料及伙。

伴。能按自己的意愿操作材料和工具。

4、能基本掌握各活动区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5、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与准备。

五、户外体育活动。

1、愿意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活动中能克服困难进行锻炼。

2、愿意学习体育运动活动中走,跑,跳,爬,攀岩,钻等的基本技能,动作协调,灵活。

3、能列对动作协调地与同伴集体做操,能跟音乐节奏,能认真并坚持做操。

4、活动前在教师提醒下会检查自己的衣服,鞋子有没有穿好。

5、能按节拍及动作要领做操。做操有节奏,动作到位,协调有力,能充分活动身体的各部位。

6、会选择不同体育器械活动,能够掌握器械的基本玩法和使用方法,尝试新玩法。

7、在活动中有自我保护意识,在老师指定范围内活动,不互相拥挤,不做危险动作,玩体育器械能注意安全。

8、活动过累,身体过冷,身体不适及时告诉老师。

9、会与成人收拾活动器械和体育活动玩具。

10、不争抢体育器械,同伴间能友好相处,互相谦让,合作游戏,活动结束时能收拾玩具。

六、有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

1、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绪饱满,有活动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愉快并感兴趣地进行感知和操作。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参与性强,能与同伴互相学习,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同伴。姿势大方,吐字清楚,声音适中。

3、在活动中能够专注倾听老师与同伴的谈话,善于表达,乐于交流,较熟练地运用材料进行操作。

4、对学习,探索活动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善于克服困难,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倾听,表达,轮流,协商,合作,分享和守规则等行为习惯,发言时先举手,站起来回答老师问题。

5、掌握正确的坐姿,站姿,举手,握笔,看书,写字姿势。

七、离园活动。

1、能参加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进行简单安静的桌面操作活动。

2、在老师的提醒下,家长来接时能收好自己的东西,摆放好自己的小椅子。

3、愉快离园,能主动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4、能向家长简单交流自己当日在幼儿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

一、来园常规幼儿园大班常规。

1、衣着整洁,按要求带齐当日自己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按时来园,主动热情的向老师及小朋友问好,有礼貌的与家长告别。

2、独立地脱下外套等衣物,整齐挂放,挂放在指定位置。

3、自由,主动地参与到晨间各种游戏和活动中去,活动结束后整理好玩具或物品。

4、主动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二、饮水常规。

1、会自己接水:左手握杯把,右手开关水龙头,杯子对准流水。水要开的稍小些,接的水不要太满也不要过少,不洒水,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

2、愿意喝白开水,不喝生水,口渴时会自己主动喝水。激烈运动后稍事休息再喝水:饭前、饭后半小时少饮水。

三、如厕常规。

1、会正确如厕,会撕取适当的卫生纸,便后会用手纸自前向后擦屁股。

2、文明如厕,站在厕所便池边再脱裤子,蹲正位置,把大小便如池内,解便时不弄湿自己和同伴的衣裤,便后会整理好衣裤,及时冲便。

3、不在厕所逗留玩耍。

三、区域活动。

a)能与教师、同伴协商共同制定游戏规则,能按规则开展活动。能与同伴合作、协商、交流、谦让,并能分享游戏材料和经验。

b)能按自己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活动区域、游戏内容、材料、同伴、角色、场地等,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能有始有终地在活动区完成某一项工作。

c)参与幼儿园区域的设置,参与收集材料及材料的投放,参与修补材料等参与性的活动。

d)能创造性的开展区域活动,自发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自己制作玩具用于游戏。创造性的使用材料。

e)能听指令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各活动区材料归放整齐。

八上鸟教案参考篇十八

在windows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都指向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桌面上就出现一个称为“视窗”的图形,我们通常也把视窗称为“窗口”,如果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就要同时打开多个窗口。如何运行程序,打开窗口呢?别着急,请跟我一起学。

2、新授。

(一)、打开窗口。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打开窗口:

1、把指针移动到桌面的图标上,然后双击。

2、单击“开始”按钮,在菜单中选择需要运行的程序图标或需要打开的文档并单击它。“开始”菜单中的每一个命令和桌面上的每一个图标一样,都代表着一个应用程序,每运行一个程序,就打开一个窗口。

(二)窗口的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最小化按钮、化按钮、关闭按钮、工作区、边框、窗口角。

(三)窗口的操作。

1、窗口的化、最小化和还原。

化与还原:单击“化”按钮,窗口就扩大到整个桌面,这时“化”按钮就由“化”变换为“还原”。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还原”就可以了。

最小化与还原:单击“最小化”按钮,窗口就缩小为一个图标按钮,存放在任务栏上。如果要恢复原来的窗口,单击任务栏上的图标按钮就可以了。

2、窗口的移动。

窗口化是无法移动的。

3、窗口大小的改变。

4、窗口的关闭。

要关闭窗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单击“关闭”按钮。

3、练一练。

1、完成练习1。

2、通过“开始”菜单打开“写字板”窗口,练习窗口的化、最小化、还原、移动、缩放等各种操作,然后关闭窗口。

4、拓展知识。

同时打开3—5个窗口,然后将指针移支任务栏的空白位置,单击右键并选择“层叠窗口”,看看有什么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38845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