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提知识和学习能力,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化学》教案范文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一
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并会写7个;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学生准备头饰(小男孩),教师准备头饰(老人),录音机、词条、教学挂图。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正对调(正确)。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放录音)请听一听你的朋友认对了吗?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走进“一休屋”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 (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 (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三、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四、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2、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合作自由表演。
五、识字教学。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词条:
长歌行、百川、何时、复西归、少壮、努力、伤悲、徒、海。
2、学生读词,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字形记;(2)扩词记;(3)说话记;(4)换偏旁或取偏旁记;(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让学生写好“悲”字的“心”字底。
六、学习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三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长歌行(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力图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进而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3.教学内容分析: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戒诗。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表现力强,表达了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诗为心声”的诗歌创作特点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意极浓,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4.教学目标: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难点分析: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6.教学课时:1课时。
7.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8.课堂练习:背诵古诗。
9.作业安排: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多媒体课件。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诗歌,读出感情。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汉代乐府民歌—《长歌行》(板书课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汉代民歌。
二、朗读古诗。
1、借助注音,朗读诗歌。
2、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教师要提示朗读时应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和节奏。
三、小组讨论、尝试理解。
1、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书上的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2、大家把自己解释的诗句意思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小组里互相评价。
3、从中选出较好的在班上交流。
四、班上交流,师生评价。
1、由小组推荐较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每一诗句二至三位同学发言。
2、发言后同学互相评价,指出优缺点。
3、教师相机进行评价,要切中要点。
五、师出示整理后诗句的解释。(略)。
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归纳总结。
1、这首诗最重要的是哪一句诗句?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先指名几位学生说一说。
(2)师归纳总结:
这首诗通过露珠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了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悲伤叹息!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预习后两首古诗。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五
《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是许多人少年立志的座右铭。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初读感知韵律。
这里首先安排学生将诗文读三遍,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是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读出节奏,感知古诗词的韵味。第三遍要美美的读,读出诗人的情感。
2、品读体会情感。
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再次有感情的读文。同桌互相听读,互相检测,通过读揪出让你最有感触地句子,找到诗的中心句,提炼出诗的主题。
3、精读想象意境。
通过学生的自读、自学、自悟、相互交流,感受诗的意境,力求学生与文本、诗人三者情感的统一,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化得到升华。
4、小组交流话题:读了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小组长负责自己组的组员的发言情况,并挑选金牌发言人。
5、全班交流以上话题:请各组金牌发言人发言。
6、提升学习拓展。
给学生时间空间,让他们把课外搜集的其他有关珍惜时间的诗句谚语警句或故事展示出来,并在全体同学面前读一读,背一背。这不仅能让学生从多角度感受时间的宝贵,更懂得了从小就要珍惜时间。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六
1.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3.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搜集科学家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交流课下搜集的科学家的故事。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你有什么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主人公写了哪些事情?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课文记叙了德国化学家( )的两件事------其一:( ):其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 )。
3.根据内容给课文分段,找出文章的过渡句。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1)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交臂?
(2)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
(3)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以“标签”为课题?
2.交流
问题1:出示句子:他( )呼吸,( )地阅读,读完( )。
(1)填空,抓住所填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2)想象:李比希此刻会想些什么?
问题3:李比希的“更认真、更严谨表现在哪里?
本文以别具匠心的标题、精心的选材、巧妙的细节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家李比希,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具有这种精神。
失败:失“溴“ 浅尝辄止
成功:柏林蓝 吸取教训
更严谨、更认真、持之以恒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七
教学目的: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会10个生字,并会写7个;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背会该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头饰(小男孩),教师准备头饰(老人),录音机、词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由谜语导入 ,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正对调(正确)。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放录音)请听一听你的朋友认对了吗?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走进“一休屋”
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三、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四、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2、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合作自由表演。
五、识字教学。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词条:
长歌行、百川、何时、复西归、少壮、努力、伤悲、徒、海。
2、学生读词,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字形记;(2)扩词记;(3)说话记;(4)换偏旁或取偏旁记;(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让学生写好“悲”字的“心”字底。
六、学习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七、课堂小结。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八
教学目标 :
1、学习生字新词。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诗歌,读出感情。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汉代乐府民歌—《长歌行》(板书课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汉代民歌。
二、朗读古诗。
1、借助注音,朗读诗歌。
2、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
教师要提示朗读时应注意诗句的停顿和、重音和节奏。
三、小组讨论、尝试理解。
1、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书上的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2、大家把自己解释的诗句意思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小组里互相评价。
3、从中选出较好的在班上交流。
四、班上交流,师生评价。
1、由小组推荐较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每一诗句二至三位同学发言。
2、发言后同学互相评价,指出优缺点。
3、教师相机进行评价,要切中要点。
五、师出示整理后诗句的解释。(略)。
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归纳总结。
1、这首诗最重要的是哪一句诗句?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先指名几位学生说一说。
(2)师归纳总结:
这首诗通过露珠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了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悲伤叹息!
七、布置作业 :
1、背诵这首诗。
2、预习后两首古诗。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九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听教师介绍简易洒水壶的发明,抓住要点转述给同学们、学写毛笔宇。
三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是应该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教师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港台影视片时,或在阅读一些书籍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体字,举例。
(2)学生说出带有繁体字的句子考教师。
(3)指名读每组前面的简化字。
(4)简化字与繁体字比较。(出示幻灯片)。
让学生比较以上两组简化字与繁体字,特别注意繁、简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汉字,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题中还有哪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怎么去认读出这些繁体字。
3、练习。
(1)(出示幻灯片)指名认读,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可以多让学生站起来认读,待大多数同学读熟繁体字后,再齐读繁体字组合的词语)。
(2)同桌把简化字那边掩盖好,互相检查认读繁体字的情况。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1)出示幻灯片:演讲一讲演雪白——白雪。
(2)让学生读,比较前后词义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教学中通过读,比较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组成词语的字相同,但因为字序不同,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不同。要注意,学生说每组词义,主要是领会,不要求机械记忆。
3、练习。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反馈。
哪位同学还能举出一组词义相同和一组词义不同的?
编选——选编人名——名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1)句话。
(2)这道题毛病出在哪儿?怎么改?
(学生独立修改后,交流,说明修改的理由)。
3、练习。
(1)学生试着修改第(2)、(3)句。
(2)教师巡视。
(3)同桌交流再汇报。
4、反馈。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应了。
(2)这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3)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学生可查词典,或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读。
4、反馈。
(1)集体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教师说清题目的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查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音,并写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出来。
(2)自由读这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师简介老子和孙子。
(4)指导学生通过读,弄明白两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祸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祸患正隐伏在它的内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幸福与祸患,知道辩证地看待问题,即祸患有可能转变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转变成祸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敌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不知道他方的情况而只知道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希望,而另一半则是失败;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败。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明白说话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点;二是做速记;三是转述时要把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的经过说清楚,说完整。
2、指导。
(1)什么是转述?转述有什么要求?结合例子,让学生明白,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懂就叫转述。转述时一要注意把别人说的话听清楚,二要注意转述的内容完整性,三要注意说话人的原意,不要随意改动,关键性的内容不能有所遗漏,四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2)教师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地听教师介绍,对老师读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听不记。
(3)教师再次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在认真地听的同时记录要点。
可以提供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让学生速记要点,记录的内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讨论所记录的要点,组织同桌或四人一小组练习转述,教师提示人称的变换。
3、练习。
(1)小组选代表转述给全班同学听。
(2)师生共同评议。
师提示同学们听时从经过是否完整清楚,人称交代是否明白两个方面去评议。
要点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盖上戳了些小眼,结果水不能自动地洒出来,接着,他发现了医院挂水用的盐水瓶,受到了启发,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终于发明了简易洒水壶。
(二)教学第八题(略)。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一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了解黄山各松树的特点。
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教授法、自学指导法。
一、谈话导入。
1、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加以概括谈话导入。
2、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领略黄山松的美。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懂课文,读通句子,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重点,分析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黄山有哪些名松?这些名松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学习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
2、在读课文,加深理解。
(1)、再读具体描写黄山松的段落,并画出描写黄山松特点的语句。
(2)、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来概括每种松树的特点。
例如:热情好客的“迎客松”;执着探寻的“探海松”等。(答案不,只要合理即可,启发学生谈出个性化理解。)。
(3)、找出每种松树的关键词后,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相应语句,读中体会作者描写的每种松的特点。
(4)、作者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松”,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导学生从黄山松的外在美与内在气节两方面来谈)。
3、播放黄山美景的课件,学生欣赏。(进一步体会黄山松的美)。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检查识字。
教师出示文中出现的生字活着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也可以同桌合作互读,记住词语。
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1、收集描写松树的优美片段进行阅读,同学之间交流,并与《黄山松》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课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黄山松。
迎客松热情。
探海松执著黄山归来不看松。
黑虎松高大。
连理松缠绕。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二
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的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的宝贵;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使学生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认识本课生字,能够读准对音字“长、少、行”,会写本课生字。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猜一猜。
师: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小结:时间是非常珍贵的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三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同学形象。
2、体会作者如何描写每位同学的`特点。
3、拓展练习作文。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全班同学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
二、了解内容、分析写作方法。
自由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1、课文描写了几个同学,每个同学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交流回答。
3、复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
4、分析每个同学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写?列举出课文中的例子。
5、师生交流。
三、拓展写,完成作文集文章。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四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的音乐欣赏也即将开始。我是来自泰师附小的一名音乐老师,我姓季,大家叫我季老师就可以了。
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过程:
教师导语:季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开始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
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老师今天带来了新鲜的茉莉花茶,我们一起来尝尝。
一边泡茶,一边介绍茶道。
要说这泡茶呀,可是个非常讲究的活儿。茉莉花茶属于绿茶,一般是将少量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往里面加入开水。水温不能太高,80℃左右即可,如果温度太高,就会伤害茶叶,影响茶的味道。
所以倒水就很有讲究。水壶要高些,这样水会在进入杯子之前降低些温度。水壶在倒时要忽高忽低,这样的倒法还有个好听的名字——龙凤三点头。这样就使茶叶在杯子里翻滚,让香味能够迅速得散发出来。
请几位同学来尝一尝。说说着茶的味道如何。先闻一闻(有股茉莉花的清香)刚进口怎们样?(有点苦)再喝一口呢?(还是苦)那么闭上眼睛,吸一口气,再感觉一下口中的味道(苦后是一阵清香)是的,苦后方觉甘甜正是这品茶的精髓,这里面也蕴藏着人生的哲理——经过艰辛和付出后的得到甘甜才最为珍贵。
7.学唱《茉莉花》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五
1.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有关平面图形的面积。
2.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3.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面积公式及各种图形的内在联系。
(一)基本概念
1.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2.用字母公式表示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3.填空。(复习平面图形公式推导过程)
因为s长=___________,而正方形是和相等的长方形,所以s正=________;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长方形,它的底相当于,高相当于,所以s平=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三=___________;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所以s梯=____________;圆可以割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所以s圆=___________,最后推出s圆=___________。
4.填表。
(二)动手操作
请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面积是已知三角形面积的2倍。
(三)综合练习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长方形小。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边也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2倍。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面积一定相等。
(5)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大于长方形的面积。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1)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4cm,它增加的面积________cm2。
a.等于16
b.小于16
c.大于16
(2)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2m2,上底与下底的和是8m,那么高是_______m。
a.2
b.4
c.8
(3)小学阶段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______的面积公式来表示。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三角形
d.梯形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六
“圆环的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数学第11册《圆》这一章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经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条件,比较灵活地计算圆的面积。
2、使学生能认识环形,掌握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
3、能根据条件计算圆环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根据条件计算圆环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回顾:什么是圆的面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2、求圆的面积。
(1)r=5厘米(2)d=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圆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出示例2(课件)。
(2)指名读题,获取信息。(教师解释圆环的概念)。
(3)你见过圆环吗?你能画一个(或剪一个)环形吗?学生动手操作。
(4)提出问题:环形面积怎样计算?
(5)独立或小组探究。
(6)全班交流。
环形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2、完成例2。
(1)指两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交流解题思路。
3、思考:环形面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学生讨论)。
三、巩固提高。
完成第69页做一做2。
1、自主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想到什么问题?(随着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忆,教师重点强化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二是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
五、作业。
1、一个圆环,大圆的直径是6米,小圆的直径是4米,这个圆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七
“儿”连在别的音节后面作词尾时,就失去独立性,和前面的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韵尾,成为卷舌韵母即儿化韵。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同学们别小看“儿化”,它在意思的表达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鲜花儿、女孩儿、好玩儿、山歌儿。
小孩儿、竹棍儿、门缝儿、一会儿。
您慢慢儿地说、我和你说说贴心的话儿。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尖(形容词)——尖儿(名词)。
眼(眼睛)——眼儿(“小洞”之义)。
头(脑袋)——头儿(“负责人”之义)。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八
在原有的运球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掌握方法,控制好球。尝试学会或创造一些运球的动作方法方式。
1.整队,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3.小游戏。
4.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
成四列横队站立,队伍整齐,精神饱满,明确上课要求,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一、球感练习。
1.单手举球与头顶左右交替。
2.腰绕环左右。
3.膝关节绕环。
4.绕8字。
二、各种方式的运球练习。
1、原地规定个数运球(左右手)。
对球感的练习提出进一步的目标,适当增加难度,第一节可以要求他们边举球边走或转圈,绕环的`可以让他们试探着做如何不让球粘着自己的身体而转动起来。
通过比较、观察,知道运球的方法。
通过练习、点评和帮助,掌握运球的动作方法。
通过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1.组织学生放松运动。
2.总结表扬。
3.布置锻炼任务。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十九
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记录表、手表、跳绳、神经系统课件、血液循环系统课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第二课时
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本小组内容的探究中也会发现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因而教材也设计了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数据、相互合作解疑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方法寻找证据,并及时交流方案。
事实与证据的探究阶段,不拘于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教师可采取课上与课下,分散追踪与适时集中短暂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醒学生及时修改方案,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找到相应的表达形式,以便进行全班范围的交流与汇报。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二十
本学期六年级体育由我任教,共有学生31人。在五年级经过了刻苦的锻炼,在六年级又经过细致的指导,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体育活动中相关的技能技巧都比较熟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运动能力下降了很多,很多女人因为身体的发育而羞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更多的活动只当个旁观者。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队列队行,并且能灵活地根据口令进行站队。
2、使学生熟练掌握50米、10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远、掷远、跳绳、跳高等项目的技术要领和技巧。
3、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4、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按时完成体育教学常规。
2、加强体育课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每一节课都上的有意义,学生有收获。
3、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加强学生体育活动技巧的教学。
4、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训练,以强化学生的'体质。
5、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6、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和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1、立定跳远。
一、教学内容:立定跳远。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立定跳远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性,提高跳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和判断力。发展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三、教学重点:动作流畅,协调。
教学难点:一摆二蹲三起跳,动作流畅。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教学: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2、准备活动:
(1)、慢跑操场两圈。
(2)、广播体操。
要求:认真积极,全心投入组织:四列横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2)、原地一摆二蹲三起跳练习。
3)、集体向前跳练习。
4)、分小组练习。
5)、两人合作比赛跳。
6)、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要求:动作到位,积极练习。组织:广播体操队形---—散点。
(三)、结束部分。
1、集体放松。
2、教师讲评小结。
2、体育课堂常规仰卧起坐。
一、教学内容:体育课堂常规仰卧起坐。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了解体育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2、通过仰卧起坐的练习进一步发展腰腹肌力量。
三、教学重点: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遵守课堂常规的持久性。
四、教学过程:
(一)、体育课堂常规。
概念: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大家所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1、上课的时间、地点的安排。
2、体育课中运动服、鞋的要求。
3、身上不宜带比较锐利的东西。
4、体育课上关于迟到、早退等情况的处理。
5、场地、器材的要求。
6、师生关系的要求。
(二)、仰卧起坐。
两人一组,老师计时,学生轮换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看一看哪一名同学做的最多。
(三)、结束部分。
1、集体放松。
2、教师讲评小结a。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二十一
1.引导学生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和管弦乐《海上风暴》,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表演唱《海》,使学生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讨论、律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涛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
教学难点: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能从歌声中感受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及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表现音乐形象。
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1.学生伴着音乐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同学们 好! 你好 ! 你好 ! 老师 您 好!
播放海的画面、大海的音效,(设置情境)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海的世界。
初听《海》,感受歌曲情绪。
师:刚才小朋友们跟着张老师一起来到了大海边,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小朋友想唱唱我们的海吗?让我们静静聆听海的声音吧!
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
3.熟悉四三拍节奏
师:跟张老师一起学做一朵海里的小浪花好吗?----加入三拍子浪花的动作
4.为歌曲配上打击乐(三角铁、铃鼓),熟悉旋律
三角铁节奏:x o o
铃鼓节奏: o o x
5.学唱歌曲
(1)听教师范唱,用手拍节拍,心里默默跟唱。
(2)学生随钢琴伴奏: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晃动。
(3)学生随伴奏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
(4)学生按节奏,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伴奏,师生一块儿唱歌词。
(6)学唱第二段歌词
(7)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男女生合作演唱
1.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优美地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谁来试一试?
(学生讨论、回答、试唱、评议)。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歌曲。 提示学生,可用舞蹈动作,打击乐或者朗诵(配乐《海韵》)的方式自由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或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等。
教师随时指导学生交流与合作。
(背景音乐:反复播放《海》)。
今天我们来到海边,感受大海母亲一样广阔的胸怀,听赏了歌曲《大海摇篮》、学会歌曲《海》还懂得了发挥自己演奏小乐器的本领,画画的本领,为大海画上一副最美丽的图画,希望小朋友象大海学习,拥有一颗比海洋还要广阔的、美好的心灵。大海妈妈真美,小浪花们更可爱,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我们的大海妈妈吧!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二十二
)音准的小问题后,歌曲很快就学会了,还唱得很有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教学目标:
1.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
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
导入欣赏内容《奥林匹克号角》。
2.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师简介作品。
(3)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
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
(4)总结曲式结构。
(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学习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课后反思: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二十三
1、出示“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认真读,你读懂了什么?
2、默读第4自然段,在不懂的地方画一个“?”
反馈、交流。
3、出示说的话。
讨论“大概”、“差不多”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4、出示想的话。
讨论这句话该怎样读?为什么?
5、朗读在勘测线路中的行动。
长歌行教案长歌行教案小学六年级篇二十四
1、学会用一件或几件事反映一位老师的思想品质。
2、初步学会有详有略安排材料的作文方法。
教学“习作训练”课文,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确定要写的人和事。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1.抽读“习作要求”,提问:本次习作要求,从选材方面来看,重点是什么?(选一件事或者选几件事反映老师的思想品质)从写作方法方面来看,重点注意什么?(注意详略)。
2.联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你认为哪些课文是通过—件事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哪些课文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分别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质?(生讨论回答)。
3.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各是怎样安排详略的?(生讨论,回答)。
三、
1.抽读“习作内容”。
2.提问:写老师,应该选写:—位你最熟悉、最了解或最尊敬的,你准备选写哪一位老师?(生思考)。
四、
1.确定了要写的老师之后,要认真想一想:怎么写好这位老师?请大家自学下面的“习作提示”,思考以卜几个问题:
(1)你准备选一件事,还是选几件事来写这位老师?准备写什么事?
(2)你准备反映老师一方面的品质还是几方面的品质?准备反映他(她)的什么品质?
2.生思考后,教师抽答,点拨指导。(学生可以把(1)、(2)两题连起来回答)。
五、
1.学生们己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2.抽答:交流,点拨肯定。有外貌描写的,可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略写。反映老师主要品质的,要详写。
【本文地址:http://www.pourbars.com/zuowen/17419893.html】